手足口病的预防教案(共11篇)
手足口病的预防教案 篇1
三年级“预防手足口病”主题班会方案
活动内容:小学预防与应对手足口病的措施 活动地点:三年级教室 活动时间:4月23日 活动目标:
1、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
2、教育学生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手足口病,不恐慌。活动过程:
一、认识“手足口”
1、出示手足口病的患儿图片,你看了有什么感受?
2、教师介绍全国手足口病的发病情况。
3、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⑴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
⑵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飞沫和呼吸道传播。⑶患儿摸过的玩具、图书;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⑷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极广,发病年龄可从4个月的婴儿到30岁的成人,但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4、症状:
潜伏期2—5天,初期:低热,困倦、头疼、咳嗽流涕,食欲不佳;之后粘膜出现疼痛性小泡。并发症:脑膜炎、脑炎、心肌炎、迟缓性麻痹、肺水肿。
二、预防“手足口”
1、预防措施:
⑴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⑵不吃生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⑶健康学生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药物。⑷少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⑸夏天少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削皮,不吃变质的食品。幼儿加强营养,注意1 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能力。
⑹花卉:吊兰、龟背竹、满天星、芦荟、龙舌兰。
⑺艾叶煮水泡脚,患儿隔离2周。水泡结痂,皮疹消退,热度消退。
2、正确洗手:
(1)、湿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2)、搓: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②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③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④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⑤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⑥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三、活动总结:学生通过主题班会的学习,知道了手足口病预防关键是从日常生活的预防。只要做好预防措施,发病率就会下降。我用15字方针“常洗手、勤开窗(通风)、喝开水、食熟食、晒衣被”概括了预防措施,同时提出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过于劳累,增强免疫力。此外,建议学生少去拥挤的场所,尽量减少与家畜的直接接触等预防措施。最后,我还教给学生正确的五步洗手法:湿、搓、冲、捧、擦。这次班会再次让大家认识到了预防疾病,从我做起的重要性。
大大班健康教案----《预防手足口病知识》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染方式、发病症状。
2、能说出预防疾病的方法。
3、增强学生预防疾病的意识.二、教学准备: 手足口病的教学挂图、收集有关此病的资料.三、教学过程:
1、疾病概述: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经水感染;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传播的原因之一。手足口病分布广泛,无明显的地区性;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高发。本病常呈暴发流行后散在发生;流行期间,学校易发生集体感染,家庭也亦可发生聚集发病现象。该病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规模流行。
2、预防措施 讨论:怎样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染(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不去人多的公共场合;多吃蔬菜和新鲜的水果;多运动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了解洗手的正确顺序: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内容之一,能有效的防止肠道病毒的传播。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如厕后,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3 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面回家后等均应及时洗手。推荐五步洗手法:湿、搓、冲、捧、擦,把好“手”关,教会学生正确洗手方法。
一、湿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二、搓: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
(一)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二)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三)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四)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五)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六)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三、冲 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
四、捧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
五、擦用干净的毛巾擦干,或烘干机烘干。
3、延伸活动将所述的预防方法用图画的形式画出来,并用简单文字写出图画内容,制成宣传品。
关于手足口病的防治活动教案
活动主题:手足口病的防治
活动时间:4月27日
活动目的:使学生对手足口病有较深得了解,从而在生活中积极预防。并加以宣传。
活动准备:制作有关手足口病的课件 活动过程: 1.介绍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情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
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肠道病毒71型(EV71),其中以V71及COXA16型最为常见。EV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病毒在外环境中可以长期存活。
流行概况: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1957年新西兰首 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柯萨奇A16型,1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 次确认。此后EV71感染与COX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20世纪70年代中期,保加利亚、匈牙利相继暴发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要临床特征的EV71流 行,1975年保加利亚报告病例750例,其中149例致瘫,44例死亡。1994年英国发生一起由COX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患者多为1—4岁婴 幼儿,大部分病人症状较轻。英国1963年以来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手足口病流行的间隔期为2—3年。20世纪90年代后期,EV71开始东亚地区流行。1997年马来西亚发生了主要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4—8月共有2628人发病,4—6月29例病人死亡。
2.如何预防: 应注意班级的换气通风,特别是玩具、被褥、桌椅、体育器材等进行消毒,同时做好教室、寝室、食堂、厕所等消毒处理。组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重点是饭前便后要洗手。对定诊学生要隔离治疗满21天方可复课。
3.点拨:今后,你打算怎样做?(学生汇报)活动小结:通过本次活动,学生对手足口病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都决心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活动反思:近一段时间,手足口病在各小学及幼儿园流行严重,因此对孩子们进行相关的知识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特别是当看到孩子们那么认真的学习手足口病的知识时,感到这次活动的意义是多么重大。
手足口病的预防教案 篇2
1 管理控制措施
1.1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根据当地疫情, 结合本院实际情况, 制定本院手足口病就诊流程与防控预案。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 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 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操作规范和工作标准, 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防止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1.2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特别是设立儿科、传染病科的医院要提高对
手足口病等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危害性的认识, 及时成立以院长 (或分管院长) 为组长的手足口病肠道病毒感染性疾病防控领导小组, 主要负责落实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工作, 做好危重患者的抢救, 协调各方工作有序开展。
1.3 诊疗场所的通风换气, 在无人情况下可对空气采用紫外线消毒30min或使用空气消毒机等进行空气消毒。
1.4 大多数感染者不一定表现典型的临床症状, 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每一位患者后, 均应认真洗手;
不方便洗手时, 建议接触不同患者时使用含醇类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卫生, 方便洗手时立即洗手。直接接触患者分泌物、血液、口腔黏膜、皮肤疱诊或处理患者粪便等高危操作后一定要洗手。
1.5 加强日常清洁卫生工作。
保持诊室、病区的环境整洁、干净, 患者流量较多时需要增加清洁次数;必要时室内地面和工作台面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拖 (擦) 2次以上, 并保持干燥。
1.6 院门诊、病区设置的儿童乐园停止所有活动, 玩具和设施应落实专人清洁消毒。
加强对公众的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宣传。
1.7 负责疫情报告的人员随时准确捕捉医院最新的手足口病疫情,
使得医院感染管理科第一时间反馈, 电话及时、准确上报区疾病控制中心, 同时进行网报。
2 个人预防措施
2.1 手足口病尚无特殊的预防方法, 但可以通过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可以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
2.2 饭前便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患儿洗手, 勤洗澡, 喝白开水, 不喝生水, 忌吃生冷食物, 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3 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 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 居室要经常通风, 勤晒衣被。
2.4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居家治疗的儿童, 不
要接触其他儿童, 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 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 宜居家治疗、休息, 以减少交叉感染。
3 消毒隔离措施
3.1 病区消毒配置感应式流水洗手设施、手消毒剂、手套。
配备足够数量的体温计, 一人一支专用。止血带一人一带用后消毒。使用一次性压舌板。血压计、听诊器及所配物品等按《消毒技术规范》每天紫外线消毒。治疗室和病房使用每天紫外线消毒。消毒后要注意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对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桌、椅、门、把手、婴儿床栏、楼梯把手等寝具及书本等均用500mg/L含氯消毒液做重点性消毒, 餐具使用一次性。患儿出院、转科后病房按终末消毒处理。
3.2 玩具消毒:
患儿的玩具要每天清洗, 至少在阳光下暴晒2h以上或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擦拭、浸泡30min;需注意消毒剂对玩具的腐蚀, 对高档玩具可选择碘伏消毒液原液擦拭15min;避免和其他儿童交换玩具。
3.3 奶瓶和食用消毒患儿的奶瓶、奶嘴充分清洗后煮沸消毒20min后使用;
食具每天煮沸消毒20min或用消毒碗柜消毒, 也可用含有效氯250mg/L的消毒液浸泡30min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3.4 用物消毒患儿的衣服需要单独清洗, 至少在阳光下暴晒2h以上或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min后再清洗;
毛巾、擦手巾和其他患儿的用品应每次清洗后煮沸20min;尿布也要每次洗净消毒再用。
3.5 卫生洁具消毒患儿个人卫生用品专用;
洗手池、浴盆 (池) 用后要清洗、消毒一次, 可用含有效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擦拭30min。
3.6 家居表面消毒每天对地面、门把手、楼梯扶手、床围栏、桌椅板
凳台面、水龙头、便器扶手等物体表面用含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 作用30min, 必要时用清水擦拭干净以免腐蚀损害。
3.7 室内空气卫生应注意开窗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
每天最少通风三次, 每次不少于30min。保持室内表面的卫生整洁。
4 小结
手足口病的中医药预防 篇3
手足口病传染性极强,发病初期先有发热、咳嗽、流涕和疲倦、食欲不振等,像上呼吸道感染一样,有的孩子会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然后手足指及趾背部出现椭圆形或梭形的水疱,疱内液体清亮,周围有红晕。最后水疱中心凹陷变黄,干燥脱落。患儿指趾端有散在、较坚硬的淡红色丘疹或者疱疹。口腔里也有散在的水疱,但很快会破溃而形成灰白色的小点或灰白色的膜,周围有红晕,膜下可以见到点状或片状的糜烂面。
手足口病主要是通过人群密切接触和呼吸道飞沫传播,如手、毛巾、餐具、餐巾、玩具、教具、桌椅板凳、粪便等,潜伏期为3~8日。预防小儿手足口病,应注意环境和个人卫生,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整洁卫生,每天更换内衣内裤,饮食清淡,不吃过凉、过热及刺激性食物,多饮水,进食后及时用淡盐水漱口,饭前便后一定要让孩子洗手。不要让孩子多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一定要洗净削皮。食品一定要高温消毒,不吃易变质的食品。孩子的餐具、玩具等用品要及时消毒。同时少让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的机会。当此病在幼儿园内流行时,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隔离,对患儿班级进行终末消毒。
中医认为,手足口病是天气寒暖失调,外邪乘机而入所致。皮毛肌腠为一身之外卫,肺系为气体出入孔道,故一旦外邪入侵,肺卫首当其冲。肺主宣发,外合皮毛,肺气失宣则皮毛闭塞,邪热上蒸,疏泄失常,故出现鼻塞、咳嗽、发热且伴有流涎、流涕、口痛、咽痛及厌食等症状,临床以口腔手足疱疹为主要特征。中药可用导赤散加减进行预防:生地6克,甘草梢6克,木通6克,淡竹叶6克。煮开20分钟后代茶饮,连用3~5天。体虚容易拉肚子的孩子不要连续服用,可3天一剂。如幼儿集体用药,为了安全,可将药物高压消毒后饮用。
预防手足口病主题班会教案 篇4
预防手足口病主题班会
一(1)班 潘能莹 活动地点:一(1)班教室
活动目的:
1、向学生介绍手足口病的传染原因、趋势。
2、向学生传授预防手足口病的要点。
3、延伸到珍惜生命,使学生加强对生命的宝贵。
活动过程:
一、认识手足口病:
二、手足口病的症状:
1、急性起病,发热;
2、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
3、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
4、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5、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
三、手足口病的预防:
1、饭前便后要洗手,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勤洗澡,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多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热透后再食用,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3、早晨和下午上课前,教室要开窗通风换气。要保持教室、房
间充分通风。
4、注意家庭内外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曝晒。
5、减少自己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
6、注意营养的合理搭配,保证充裕的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 免疫力。
7、不买、不吃腐败变质的食品和街边小店“三无”或过期食品。
8、在流行期间,不去人群集中场所,不去医院探望病人。
四、正确的洗手方法
五、活动小结:
学生通过主题班会的学习,知道了手足口病预防关键是从日常生活的预防。只要做好预防措施,发病率就会下降。
篇二:手足口病的预防主题班会教案147 主题班会教案
时间:2011年12月12日
地点:本班教室
参加人员:六(2)班全体学生
主题:手足口病的预防
活动目的:
使学生对手足口病有深入地了解,从而在生活中处处留心、积极预防,并加以宣传。
活动过程:
1、向学生介绍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情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 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
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发病,但能够传播病毒。
2、学生讨论:
你了解了解手足口病的知识后有什么感受?
(学生自由讨论)各组派代表汇报
3、如何预防:
应注意班级的换气通风,特别是玩具、被褥、桌椅、体育器材等进行消毒,同时做好教室、寝室、食堂、厕所等消毒处理。组织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重点是饭前便后要洗手。
4、点拨:今后,你打算怎样做?(学生汇报)
5、活动小结:
通过本次主题班会活动,学生对手足口病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都决心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篇三:手足口病主题班会
珍爱生命,远离危险——预防手、足、口病安全教育教案
一、认识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多发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多种肠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种。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发病高峰主要为5—7月。
手足口病(hfmd)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
二、手足口病的症状:
1、急性起病,发热;
2、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
3、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
4、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5、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
三、手足口病的预防:
1、饭前便后要洗手,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勤洗澡,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多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热透后再食用,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3、早晨和下午上课前,教室要开窗通风换气。要保持教室、房间充分通风。
4、注意家庭内外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曝晒。
5、减少自己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
6、注意营养的合理搭配,保证充裕的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 免疫力。
7、不买、不吃腐败变质的食品和街边小店“三无”或过期食品。
8、在流行期间,不去人群集中场所,不去医院探望病人。
四、正确的洗手方法
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重要内容之一,能有效的防止手足口病的传播。在与患者接触后,触摸眼、口、鼻前,打喷嚏或咳嗽后,入厕后,接触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公共电话后、从外面回家后等均应及时洗手。推荐较合理的五步洗手法:湿、搓、冲、捧、擦。
1、湿: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2、搓: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
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②.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③.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④.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⑤.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换进行;⑥.搓洗手腕,交换进行。
3、冲: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
4、捧: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
5、擦:用干净的毛巾/纸巾擦干或烘干机烘干。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小结:
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篇四:预防手足口病教案
预防手足口病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手口足病的传播和防治的知识
2、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关于手口足病的传播和防治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
共同交流学生自己知道的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
二、师讲解:
1、手足口病的症状
发病初期会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发烧情况可能持续4至5日。手掌、脚掌,有时臀部,亦会出现无痛的皮疹或水?。口腔内会有疼痛的溃疡,导致吞咽困难,因而食欲减退。这些水疱及皮疹通常会在7至10日内消退。并发症并不常见。在罕见的情况下,此病才会引发病毒性脑膜炎。
2、预防措施
预防手足口病最重要是注重个人卫生。
保持空气流通。
饭前、便后,以及处理尿片或其他被粪便沾污的物品后应洗净双手。保持双手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
双手被呼吸系统分泌物弄污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打喷嚏或咳嗽时要掩口鼻,并妥为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
儿童的玩具或其他用品应常常彻底清洗。
病童应留在家中,直至热度及红疹消退,以及所有水疱结痂后才回校上课。减少到人多挤迫的地方。
三、防治方法
在大多数情况下,发烧、红疹及溃疡会在1周内自动消退,患者通常可完全康复。现时并无有效治疗此病的方法,但可采用症状疗法,使患者的热度、以及溃疡引致的痛楚得以纾缓。
四、学习洗手的方法
湿 :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包含手腕、手掌和手指均要充分淋湿。
搓:双手擦上肥皂,搓洗双手之手心、手背、手指、指尖、指甲及手腕最少要洗20秒。冲:用清水将双手彻底冲洗乾净。
捧:因为洗手前开水龙头时,手实际上已污染了水龙头,故捧水将水龙头冲洗乾净,或用擦手纸包著水龙头关闭水龙头。
擦:以擦手纸将双手擦乾。
篇五:防手足口主题班会设计
《预防手足口病》主题班会教案
城关希望小学六(1)班余李力
活动目的:
1、向学生介绍手足口病的传染原因、趋势。
2、向学生传授预防手足口病的要点。
3、延伸到珍惜生命,使学生加强对生命的宝贵。
活动安排:
1、请同学发表对手足口病的认识。
2、老师详细介绍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并让学生做到。活动过程:
教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病吗?请告诉大家你对它的认识吧!同学1:它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同学2:它可引发发热,手、足、口等部位的皮疹、溃疡。同学3:好发于夏秋季节。
主持人:看来,同学们知道的还真多,可是你们知道专业的专家是怎么说的吗?
手足口病(hfmd)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疾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常见于舌、牙龈和口腔颊粘膜。1--2天后可见皮肤斑丘疹,有些为疱疹,皮疹不痒,常见于手掌和足底,也可见于臀部。有的病人仅有皮疹或口腔溃疡。通常不严重。几乎所有病人不需治疗便可康复。手足口病通常在7--10天内痊愈。并发症不常见。极少病人可并发无菌性或病毒性脑膜炎,其症状是发热、头痛、颈直或背痛,这需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
教师:哦!原来这就是手足口病呀!看来我们先前了解的还不多呢。但是我们每个同学都要有预防的行动,你们在生活中是怎么预防为主的呀?
同学1:都要做到勤洗手,这是最基本的。
同学2:在室内也要多通风。
教师:以上这些同学说的都对,但是还不全面,如果要做到正确
预防手足口病的话还要听医院医生的建议!
医生: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儿童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5、家长如发现孩子发烧、有皮疹等症状,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孩子患病后应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避免传染给他人。患儿的家庭应使用肥皂、消毒液对日常用品、玩具、尿布进行消毒,对奶具、餐具煮沸消毒。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消毒剂或漂白粉消毒;将衣被阳光曝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患病后在家休息3周再来上课。
主持人:大家都了解了吗?我们都应该这样预防手足口病,在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不可以松懈,时时刻刻都要警惕着。通过本次队会,我们读懂生命的脆弱,因此我们应该更加珍爱生命,相信,我们可以!
主持人:祝我们的友谊校园越来越美丽,祝祖国妈妈越来越强大。祝同学们和爸爸妈妈过一个个康、干净的日子。最后请班主任讲话,来结束我们今天的班会课。
关于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篇5
亲爱的家长:
您好!
浪漫的夏季马上就来了,在这个浪漫的季节里,由于气候潮湿暖和,亦是手足口病多发的季节,在此提醒家长们在家要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多喝开水;吃熟食(不要吃凉拌),多开窗通风,多晒衣被,勤洗手;孩子的玩具食具要多做消毒工作;尽量不要带孩子到街上人流动量较多的地方逗留。如孩子高烧不退就要到中心医院检查,以免耽误治疗及康复。
幼儿园自4月21日起进行全面消毒工作——下午下班后所有地板都必须用84消毒液拖1次;桌子、凳子、讲台、床沿、栏杆、窗台用84消毒液擦1次;厕所以84消毒液全面冲洗;晚上喷洒食醋进行空气消毒,每个厕所都备有马头肥皂给孩子洗手,所有白天用过的毛巾、抹布已进行消毒处理,每天上午蒸饭后将孩子吃饭的碗进行蒸煮,下午将孩子的杯子煮沸消毒在进消毒柜,娱乐室孩子的玩具也全部用84消毒液擦洗,以上是幼儿园针对夏季预防疾病消毒工作,也是老师每天的必修之课,也请家长们在家多注意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孩子在外面玩了回来,大小便后一定要用肥皂洗手,不给孩子买凉菜吃,只要卫生习惯好,消毒工作做好,才能防止疾病不会发生,并请家长们看看手足口病防治知识,以便更好的预防。
手足口病预防计划 篇6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为指导本校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制定以下计划。
一、领导机构与职责:
1、机构设置:
通讯联络组:冯家堂
宣传监督组:王兰珍、李春敏
医疗救护组:王执兴、罗利芬、杨艳、张文娟、李国建
卫生调查组:曾美权、张正先
后勤保障组:沐松林、杞丽琼、李芬
2、领导小组职责:
统一宣传指挥,并做好学校各项消毒监督,检查手、毛巾、手绢、牙杯、食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处理,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应急救援,控制事态发展。统一组织事故善后处理工作,落实整改措施,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二、日常工作开展:
1、完善制度。在中心学校及教育局下发有关制度和工作意见的基础上,要求对本校食品卫生安全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完善。
2、强化督查。在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以各项食品卫生制度落实为重点,结合学校其它安全工作开展。
3、落实职责。校长为学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
4、加强教育。加强对广大师生的食品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丰富卫生知识,增强卫生意识,提高自觉性和责任感。
三、班级及工作人员实施措施
1、开窗通风班级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加强消毒每日消毒班级空气、毛巾、茶杯、门把手、水龙头、玩具、被褥、厕所等。
3、正确洗手师生餐前便后都要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4、班级老师每天中午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进餐时有无口腔疼痛、午睡前检查有无可疑皮疹,一旦发现可疑症状的孩子,立即通知校长。
5、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6、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四、事故应急处理
1、报告制度。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报告。具体为:师生发现少量(5人以下)轻度症状(如呕吐、腹泻)及时打举报电话向中心学校报告,同时立即启动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应急预案。在事故处理中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定时报告制度。
2、救援措施。一旦发生较严重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由校长负责救援指挥。校长应当机立断,立即启动学校应急预案,按照预备方案,各就
各位,组织救援行动。初步摸清症状,排查发病人员,并建立动态性名册,防止遗漏。
3、医疗救援。学校发生较严重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向就近医疗机构和卫生防疫部门发出医疗求援,并拨打“120”医疗抢救电话。要及时果断将发病人员送到医院抢救。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情况,做好秩序维护等工作。
4、联系家长。一旦发现病患,应及时与发病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如实说明发病情况,不盲目猜测。做好学生家长思想安抚,防止过激行为发生。设立家校联络处,及时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力所能及地为家长做好服务工作。
5、人员调度。事故应急处理人员由领导小组组长统一调度,办公室具体安排。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听从指挥,确保到位。
6、信息公开。保障广大师生和家长在事故发生和处理过程中的知情权,及时、准确做好信息公开,并如实向上级部门汇报,不瞒报、谎报。对一些谣传也要及时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五、事故责任追究
1、对导致事故起因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追究。
2、对事故瞒报、谎报和不及时上报的行为进行严肃追究。
3、对事故处理中的玩忽职守、推委扯皮等影响应急方案顺利实施的行为进行严肃追究。
预防手足口病医院感染的管理探讨 篇7
1 加强手足口病疫情的监测工作
加大手足口病的疫情以及病原学的监测力度, 提高危重患者以及疾病爆发的鉴别与处理能力, 努力实现疾病的尽早发现、提早报告、提早诊断、尽早治疗, 从而有效控制手足口病的传播。国家的卫生部门以及疾病控制中心, 若发现手足口病的传播, 应及时安排专人赶赴现场, 开展疾病的病原学调查及疫情检测, 以有效确定该疾病的发病原因, 从而掌握该疾病的流行规律。
2 加大预防手足口病的宣传力度
我国应积极开展手足口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逐步提高人们增强疾病卫生的意识, 以有效减少手足口病的发生及传播。手足口病主要发生于儿童患者, 对此, 各托幼机构、医院以及中小学等重要场所, 应宣传及教育学生及病患培养饭后洗手的习惯, 保持室内的通风、干净。与此同时, 进行健康安全的知识普及, 提倡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疾病流行期间, 各家属应尽可能的少带儿童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娱乐, 以免被疾病感染。
3 构建转移诊断的通道
依据国家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2010年版) 》的相关规定, 若发现真正或者类似手足口病的疫情, 应立即向当地的卫生部门以及传染病控制中心报告, 以便给予相应的处理。为使危重手足口病患者尽快转到指定的医院治疗, 防止院内病情的严重感染, 医院应尽早和指定的医院联系, 并详细记录对方的联系方式。最后, 由医院安排的救护车将手足口病患者送往指定医院进行救治, 并做好病人转移的交接手续。
4 预检分诊并加强疾病的消毒隔离
门诊的预期检查, 是预防及控制手足口病感染的首要环节。而在这个环节中, 加强疾病的健康教育, 有助于人们正确掌握疾病的防治及控制知识, 而且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积极实施门诊的预检工作, 开设相应的预检分诊, 并安排专门的护理人员负责测量患者的体温, 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按顺序就诊。备齐足量的体温计, 实行一人一消毒。详细登记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地址以及其他资料等。开窗通风, 确保室内空气的正常流通, 从而降低室内的细菌密度。采用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 1d 2次, 每次1h。进行物体表面的消毒, 采用一定的含氯消毒剂擦拭诊疗台、板凳、桌子以及门把手等。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墙壁与地面, 每天2次。消毒体温表或者盛体温表的容器, 分别采用适量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后, 再用清水冲洗。待其干燥后, 放入加盖的容器内, 作为备用。对于医疗及生活垃圾, 均采用具有警示标记的黄色垃圾袋进行双层包装, 并由专门的人员负责收集及处理。
5 加强防控手足口病的知识培训
组织全体医务人员学习及培训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 加深医务人员对该疾病的认识及了解, 正确掌握诊疗的原则, 不断提高自我防护的能力[4]。首先, 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病史的采集、病情报告的规范要求、治疗的原则、消毒隔离以及防护的基本技能等。做到疾病的尽早发现、诊断、报告、隔离以及治疗等, 有效预防及控制病情的感染。其次, 组织清洁人员开展相关知识的培训。其中包括:拖把及抹布的分类管理、消毒液的配制、自身职业的防护、医疗废物的处理以及正确洗手的方法等, 使其深刻认识到防控疾病感染的重要性, 认真履行职责, 并贯彻落实疾病的消毒、隔离以及防护等措施, 从而减少院内疾病的交叉感染。
6 结语
总而言之, 手足口病是一种因肠道病毒的感染, 而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的急性传染病。其发病率较高, 其中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应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案, 设立专门的诊室进行预检, 加强病院的感染管理, 以防止手足口病在院内传播。
摘要: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 若发现后, 应及时通知相关的卫生部门及防疫中心, 以有效防止疾病的传播及流行。本文简单介绍了手足口病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
“5+2” 预防手足口病 篇8
为应对手足口病的流行,国家卫生部和各省市卫生部门都发布了针对手足口病的防治指南和中药方剂,供民众参考。
牢记5条口诀
预防手足口病的关键是注意家庭及周围环境卫生,讲究个人卫生。流行期间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要避免接触患病儿童。牢记“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手、勤通风、晒太阳”5条口诀,并在生活中坚决执行,能有效预防手足口病。
如果家有手足口病患儿,要开窗通风,注意不让生病的孩子接触其他儿童。一般症状轻的不用住院治疗,居家治疗、注意休息就行,以减少交叉感染。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卫生纸包好丢到垃圾箱。孩子的粪便要收集好,丢入厕所,同时要消毒便盆。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头被褥等要消毒。盛放排泄物的容器,含氯消毒剂作用120分钟。患儿衣、被单可煮沸20分钟或用含氯消毒剂作用30分钟。
2个中药方
早在3月30日,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就公布了两个中医药预防手足口病参考方,应用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值得向全国推广。具体处方如下:处方一:白菊花、生甘草各6克,芦根15克,白茅根10克。处方二:金银花、生甘草各6克,麦冬、生苡仁各10克。煎煮方法:加清水浸泡30分钟,煎煮20分钟,取药汁200毫升。
预防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篇9
为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确保我园能够及时、有序、高效地应对可能发生的“手足口病”疫情,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在我园的发生和蔓延,保障我园幼儿和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园实际,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应急预案级别
西樵中心幼儿园手足口病应急预案分为3级,分别为: Ⅰ级应急预案:当幼儿园出现1例手足口病时启动。
Ⅱ级应急预案:当一个班同一日内出现2例手足口病例时启用。Ⅲ级应急预案:当幼儿园一周内出现5例手足口病例是启用。
二、各级应急预按启动的工作措施
(一)Ⅰ级应急预案工作措施
1、隔离追踪
①及时隔离患病幼儿,教师及时通知家长接走孩子,并马上就医。在家长未前来接走孩子前由第一位发现病情的老师陪同孩子在医务室进行隔离(患病幼儿床上用品隔离),家长接走孩子,并把床上用品带回家清洗消毒,然后,该老师进行自身消毒,如衣物、手部等。
②各班级独立活动,不与其他班级有交流活动及接触。③疫情班级的餐具与其他班级分开清洗、消毒;全园暂停使用体育器械,暂停开展区域活动、功能室活动、集体性活动,各大型玩具
暂停使用,并彻底消毒。
④全园暂停离园交班。
⑤全园各班对班内幼儿进行相关检查,电访追踪缺勤幼儿情况,落实患病排查,严格做好每天的五检二测。每天做好患病幼儿的病情追踪及缺勤追踪。
⑥患病幼儿痊愈后,达到隔离时间要求,到西樵镇防保科开具返校证明,方能回园。
2、卫生消毒
①班级消毒:保育员第一时间使用含有效氯消毒液进行班级消毒,并在2小时内完成,消毒完毕后要进行自身衣物、手部等的消毒,否则不能接触班级其他孩子。
②消毒范围:该班级场所地板、走廊、桌椅、柜、毛巾、杯子、上下途径的楼梯扶手以及孩子能触摸到的地方等全部消毒,暴晒班级玩具、书籍、幼儿床上用品等。
③各班、场室做好通风工作,确保全天空气流通。
④疫情班级在发现疫情当晚起连续三晚用过氧乙酸喷洒消毒,其他班级艾熏消毒(晚上紫外线灯消毒),第四天开始全园每晚紫外线灯消毒(紫外线灯每周用酒精擦拭清洗)。
⑤坚持落实项清洁消毒,疫情班级途经的楼梯每天多次消毒(尤其扶手),疫情班级保育员老师及楼梯途经的相关班级保育员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班时间,保证完成晨早清洁消毒。
⑥各班幼儿暂停使用毛巾,暂停水果餐;各班彻底消毒幼儿拖鞋,将鞋架放置走廊,根据天气进行暴晒。
3、宣传教育
①广播、班级对幼儿进行全面的宣传教育,向全体家长发放防控宣传资料,严格执行接送孩子不进入到活动室内。
②做好患病幼儿家长的沟通工作,做好休息退费的登记及后期退费工作(落实退费手续)。
③组长或副组长立即召开幼儿园防控会议,各班落实工作。
4、上报
①立即做好上报工作,程序为:
班级老师→保健员→西樵镇疾控中心、谭主任→园长、学前协会 ②保健医生写好病例工作小结,及时上交主管卫生保健工作的主任,审阅后上交学前教育协会。
(二)Ⅱ级应急预案工作措施
执行Ⅰ应急预案工作措施,并加强做好以下7项:
1、隔离追踪
①按照要求对疫情班级进行停课处理。
②严格执行家长接送孩子不进入幼儿园,接送在园门进行。
2、卫生消毒
①班级消毒:保育员第一时间使用含有效氯消毒液进行班级消毒,并在2小时内完成,其他保教人员在做好家长、孩子的安顿工作后,参与班级的消毒工作。
3、宣传教育
①印发班级停课通知,班级教师、园领导对停课班级家长进行思
想疏导工作,稳定家长情绪,做好停课退费的统计及后期退费工作(落实退费手续)。
4、上报
①邀请疾控中心人员到园进行全体教职工的培训指导,实地检查指导。
②保健医生写好停课小结,及时上交主管卫生保健工作的主任,审阅后上交学前教育协会。
③主管卫生保健工作的主任写好复课小结,及时上交学前教育协会。
(三)Ⅲ级应急预案工作措施
执行Ⅱ应急预案工作措施,并加强做好以下13项:
1、隔离追踪
①按照要求进行全园停课处理。
②全园各班对班内幼儿进行相关检查,电访追踪缺勤幼儿情况,落实患病排查。停课期间,每天做好幼儿的电访追踪,对患病幼儿做好病情追踪。
2、卫生消毒
①各班保育员使用含有效氯消毒液进行班级彻底消毒,并在2小时内完成,其他保教人员在做好家长、孩子的安顿工作后,参与班级的消毒工作。
②后勤人员负责幼儿园内各处消毒。
③消毒范围:班级场所地板、走廊、桌椅、柜、毛巾、杯子、上
下途径的楼梯扶手以及孩子能触摸到的地方等全部消毒,暴晒班级玩具、书籍、鞋架等一切物品;幼儿的床上用品、拖鞋等由家长带回家清洗消毒;杂勤人员负责大型玩具、公共设施、功能室等;厨房人员负责对厨房场地、用具等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其中,疫情班级的餐具与其他班级分开清洗、消毒。
④确保全园各场室全天空气流通。
⑤全园场室连续三晚用过氧乙酸喷洒消毒,晚上紫外线灯消毒(紫外线灯每周用酒精擦拭清洗)。
3、宣传教育
①印发全园停课通知,各班级教师、园领导对各班级家长进行思想疏导工作,稳定家长情绪,向全体家长发放防控宣传资料,做好停课退费的统计及后期退费工作(落实退费手续)。
②组长立即召开幼儿园防控紧急会议,邀请疾控中心人员到园指导开展消毒工作。
4、上报
①做好复课前准备工作,彻底对全园进行消毒。
②复课当天保健医生把好晨检关,各班把好进班关,务必细致做好检查,严格落实五检二测。
③患病幼儿痊愈后,达到隔离时间要求,到西樵镇防保科开具返校证明,方能回园。
④对复课后缺勤的幼儿做好追踪工作。
三、应急预案领导工作小组
组
长:吴凯静(***)
副组长:谭玉玲(***)
郭小慧(***)
梁丽丽(***)
组
员:符丽群(***)
区伴贞(***)
姚本豪(***)
四、具体人员的职责
组长:负责指导全园开展预防手足口病工作,是幼儿园的第一
责任人。
副组长:负责落实预防手足口病的各项清洁、消毒、幼儿五检二测督促落实,资料的统计与上报。
组员:检查各级部门预防手足口病的落实情况。
五、人员分工
区伴贞:
1、负责大班级清洁、消毒、幼儿每天五检二测工作的落实检查。
2、负责手足口病期间各项宣传工作。
3、负责大班级资料收集。谭玉玲:
1、负责中班级、后勤清洁、消毒、幼儿每天五检二测工作的落实检查。
2、及时提供清洁、消毒的一系列物品的供应。
3、配合园医加强各项工作的落实。
4、负责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符丽群:
1、负责小班级清洁、消毒、幼儿每天五检二测工作的落实检查。
2、负责有关手足口病的各阶段资料收集整理,并提供检查部门的检查。
3、配合园医做好上报工作。姚本豪:
1、及时了解、反馈家长意见。
2、负责幼儿园安全卫生工作。郭小慧、梁丽丽:
1、把好晨检关,发现口腔、手足、臀部出现皮疹的幼儿,要将其送到隔离室,等待家长前来接走就医。
2、负责配置消毒使用的溶液过氧乙酸,并对各场室进行消毒,督促落实搞好园内的环境卫生及消毒。
3、督促落实各班开展有关手足口病的知识教育。
4、检查各场室24小时的通风工作。
5、督促各班对患手足口病幼儿落实病情追踪,对缺勤幼儿进行追踪、了解具体情况。
6、检查班级各项相关登记、记录资料。
7、有疫情,按上报程序及时做好疫情上报工作。
8、收取手足口病幼儿病愈返校证明,有证明方可准许进园。
后勤人员:按要求对各室进行消毒,协助搞好园内的环境卫生。各班老师:
1、对本班幼儿开展有关手足口病的知识教育,抓好幼儿洗手等个人卫生教育,并落实。
2、做好教室24小时的通风工作。
3、对突然口腔、手足、臀部出现皮疹的幼儿,送到隔离室隔离,并及时通知家长送幼儿到医院就医,患手足口病的需在痊愈后取得防保部门开具的返校证明方能回园。
4、负责班级场室、用品等的清洁消毒。
5、对患手足口病幼儿进行病情追踪,对缺勤幼儿进行追踪、了解具体情况。
6、做好五检二测,填写各项相关登记。
7、有疫情马上上报保健医生。
8、加强幼儿身体锻炼。
中心幼儿园
儿童手足口病临床分析与预防 篇10
关键词:儿童手足口病 临床症状 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95-02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且多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1]。由于肠道病毒有较强的传染性,传播途径多、速度快,导致手足口病实施有效控制较为困难,容易出现传染范围扩大的现象。此外,手足口病的发生没有地区性和时间性,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选取我科2010年1月-2012年5月诊治的350例手足口病患儿,对其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并实施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5月诊治的350例手足口病患儿,其中男193例,女157例,年龄3个月-8岁,平均年龄4.7岁,病程按1-9天,平均3.4天
1.2 病情观察。我院所收治的患儿一般是在5岁以下,尤其是3岁以下的患儿最多。由于患儿病症的潜伏期一般是3-5天,因此,批准患儿住院时,首先需要对患儿的出疹状况进行检查,并对患儿的发病情况进行详细询问,避免其他科室将手足口病患儿收入。如果患儿出现连续发热、恶心、没有精神的现象,且发病时间在5天之内,需要对患儿进行留院观察。如果在48小时内患儿的病情出现好转,可以解除对患儿的留院观察;如果留院观察时,患儿的病症表现符合了住院治疗的条件(呼吸困难、抽搐、痉挛等现象)[3],则应立即对患儿实施住院治疗。为了能够及时发现重症病情的患儿,并能够使患儿在专门病区进行治疗,医院必须明确自身职责。为此,医院设立了应急预案,以及专家会诊制度:①医院在设立预案和会诊制度时,需要做好与专家所在医院的联系工作;②当发现重症患儿时,需要及时向感染管理和预防保健的科室报告,使其能夠及时做好病毒的控制和管理工作;③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诊断治疗后,需认真清洗双手或是对双手进行消毒。同时在诊断治疗的过程中,对所使用的仪器(非一次性)、工具进行擦拭消毒;④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房内,禁止收治其他患儿。同时需要对重症患儿单独隔离,然后进行治疗。对患儿住院时使用过的物品和设备等必须在消毒之后继续使用。此外,需要对患儿的分泌物、代谢产物和受到污染的用品进行消毒[4],并妥当处理;⑤如果发现出现病症的患儿增多,或是出现重症患儿,需要及时向执行预防保健的科室进行报告,并由该科向市里的卫生行政部门和控制机构进行统一汇报。
2 结果
350例患儿均出现了发热,手、足、口部位出疹的现象,并且疱疹的周围还出现了红晕,其直径有2-4毫米,液体比较少;部分患儿的口腔黏膜上也出现了疱疹,并带有明显的疼痛感;同时部分患儿还出现了恶心、无精神、咳嗽等病症。350例患儿均经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后,未出现1例死亡病例,并且均全部痊愈出院。
3 预防措施体会
3.1 加强预防力度。根据手足口病的诊断治疗指南,我院对病症患儿制定了专门病区和诊疗室。建立了专门对手足口病实施预防工作的预防小组,制定了多项预防措施,并对小组成员进行了全面培训。同时医院的各部门要进行了沟通和交流,相互合作,以实现预防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加强管理力度。加强对患儿诊断和治疗的管理力度:①在病症盛行时期,医院需采用预检分诊的方法。对出现发热、出疹的患儿,引导其到专门的诊疗室进行就诊[2];对只是出现单纯发热现象,不是手足口病的患儿,引导其到普通的儿科进行就诊。同时在进行就诊的过程中,医生需要对患儿的病史进行详细询问,并对患儿的出疹状况、各项生命体征进行检查;②定期为候诊区和就诊区进行开创同分,以保证病区的空气流通。还要对候诊区和就诊区进行多次清洁和消毒,同时室内需实施湿式清洁,以减少病毒的传染;③禁止患儿在治疗室内使用玩具。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诊治时,需要先洗手。
3.3 加强培训力度。对医护人员进行病症预防和诊断培训,以加强医护人员对手足口病相关信息的掌握。同时开展专题讲座,对主任和护士长进行强化培训。与此同时,还可把与病症预防、诊断、治疗方法相关的报告制成多媒体,发布到医院的局域网上,通过网络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从而加强医护人员对病症的了解,提升医护人员的诊治水平。此外,还需要对陪护人员进行预防病症的相关教育,加强卫生理念,对不合理的喂养方法进行纠正,并实施反复教育。
4 讨论
通过对350例患儿的病症进行研究发现,手足口病的发生具有以下特点:①没有地区性;②男患儿多于女患儿;③患儿的病症以轻型为主;④传染速度快、范围广、途径多,并且病毒的传染性强。因此,在对手足口病进行预防和治疗时,必须加强对病情影响的宣传,从而提高人们对手足口病的重视程度;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以提高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同时还需要遵循“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基本接诊原则,进而避免患儿病情的继续发展与传播。此外,还需要加强各部门的管理和监督,以便更好的促进预防工作的顺利实施,从而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降低患儿家人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易武韬,刘成根,谢兰星.581例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病学与临床特点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10):101-103
[2]韦勇宁,徐长风.儿童手足口病967例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1):888-890
[3]谭丽兰,胡新菊,李春燕.179例儿童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J].江西医药,2011(03):253-255
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预防措施分析 篇11
手足口病是由于肠道病毒引发的传染病, 如果处理不得当的话, 会引起该病大面积的爆发和流行, 并且引起个别重症患儿的死亡。
近年来我镇在预防小儿手足口病传染方面做了相关的临床观察, 本文就我镇对如何预防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方面做出相关的探讨,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至2010年6月及2011年3月至2011年6月两个阶段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时间, 前者为第一阶段, 后者为第二阶段。选取全镇易感染手足口病的幼儿 (0~5岁) 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对象, 排除标准为正患有手足口病的幼儿、患有晚期肿瘤的幼儿、患有血液性疾病需要进行免疫力抑制的幼儿。
1.2 方法
对全镇易感染手足口病的幼儿 (0~5岁) 及其家长、看护人、幼儿园等托幼机构进行常规的手足口病预防教育, 本次临床观察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采取常规的预防教育和相应的措施, 第二阶段采取加强的预防教育及其相应的措施, 观察两个阶段的手足口病发生率, 对比两个阶段的手足口病发生率。
1.3 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的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对比。得出结果之后, 数据经过卡方检验,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第一阶段中, 全镇0~5岁的幼儿患上手足口病的发生率为13%, 其中0~2岁的发生率为4%, 2~4岁的发生率为6%, 4~5岁的发生率为3%。第二阶段加强教育预防措施之后, 手足口病在0~5岁幼儿中的发生率已经降低到8%, 其中0~2岁的发生率为2%, 2~4岁的发生率为4%, 4~5岁的发生率为2%。得出的结果见表1。
注:两组总发生率对比, P<0.05, 差距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作为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手足口病具有发病快、传播途径复杂、爆发速度快等特点[1]。人群的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的重要传播方式, 小儿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全、抵抗力差等原因, 所以较青少年、成人更易于感染手足口病[2]。吸入带有病毒的空气或者飞沫、接触被病毒污染过的物品是感染的重要途径, 而饮用被病毒污染过的水、食用被病毒污染过的食物, 也是小儿感染手足口病的常见原因。
作为多发于小儿中的传染病, 手足口病重在预防[3]。因为就现阶段而言, 治疗的有效率尚不能达到百分之一百, 还是有会少数病例因为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 所以对手足口病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 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疾病的控制, 我国一向是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4], 对于手足口病而言, 做好儿童个人、家庭以及幼儿园等托幼机构的卫生, 是预防该病的关键。
在第一阶段, 采取了常规的预防教育和相应的措施, 对于幼儿家长、看护人、幼儿园等托幼机构进行手足口病的普及教育, 并且在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 (春季) 向托幼机构发放消毒液和手套。第二阶段中, 采取的是加强的预防教育, 向幼儿家长、看护人、托幼机构进行手足口病的普及教育, 发放关于手足口病的宣传手册, 派专人到社区、托幼机构宣传正确的洗手方法等卫生方面的小知识, 并且在春季向托幼机构发放消毒液的手套。
从两个阶段的手足口病发生率可以看出, 加强的预防教育和措施, 可以有效地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率。
从本次的临床观察, 我们可以知道, 对于儿童, 一定要普及好饭前便后、外出归来要用洗手液对手部进行清洗, 不要饮用生水, 尽量少吃生冷食品, 避免病从口入的观念。而看护人在接触儿童之前, 包括帮幼儿更换尿布前, 均应该洗手, 处理了幼儿的粪便之后, 也应该及时洗手, 病妥善处理污物。幼儿的奶瓶和奶嘴在使用前后都应该进行充分的清洗, 有条件者可对奶瓶和奶嘴进行消毒。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 家长、看护人应该尽量避免带领孩子到人群密集的地方, 尽量少带孩子到空气流通不良的公共场所, 避免接触已经患上手足口病的患儿, 以免孩子之间相互感染。一旦孩子出现了类似于手足口病的症状, 家长和看护人应该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就诊, 以免延误了病情, 造成严重后果。如果确诊为手足口病, 轻症患儿可不必住院治疗, 遵照医师的嘱咐在家休息, 按时服用医师开的药物, 多开窗对房间进行通风, 减少外出活动, 不要接触其他的儿童。患儿的衣物要勤换勤洗, 洗后及时晾晒、消毒, 患儿的粪便一定要及时处理。
幼儿园等托幼机构在手足口病流行的季节, 应该让教室保持良好的通风状况, 并且在幼儿放学离开教室之后, 对教室的桌面、椅子进行喷洒消毒;每日对玩具、餐具进行消毒;清扫厕所的时候, 工作人员应该戴上手套, 工作结束后立即洗手, 用过的手套应该及时处理, 避免幼儿无知拿来玩耍。托幼机构的教师应该教育幼儿建立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将正确的洗手方法教给幼儿。每日对园内幼儿进行晨检和晚检, 一旦发现疑似患病的幼儿, 要及时通知家长、送诊, 避免病情的贻误。一旦园内出现手足口病的患儿, 应该对患儿所用的所有物品进行立即的消毒处理。如果园内出现较多的患病的儿童, 根据疫情的控制需要, 上级教育部门或者卫生部门可针对性地采取放假等措施, 避免幼儿间的相互感染。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而且较其他的传染病更为频发, 小范围内的流行和爆发时常出现[5], 所以医院如果接收了大量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或者是疑似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儿, 应该及时上报到直属的卫生部门和我中心, 以便开展及时、有效、合理的疫情控制措施, 避免更多幼儿患上手足口病。通过幼儿个人、家庭、托幼机构、卫生部门的共同努力, 手足口病的发生率一定可以控制在可掌控的范围内。
摘要:目的 了解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2010年3月至2010年6月及2011年3月至2011年6月两个阶段作为本次临床研究的时间, 前者为第一阶段, 后者为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对全镇易感染手足口病的幼儿 (05岁) 及其家长、看护人、幼儿园等托幼机构进行常规的手足口病预防教育, 观察第一阶段手足口病的发生率;在第二阶段对全镇易感染手足口病的幼儿 (05岁) 及其家长、看护人、幼儿园等托幼机构进行加强的手足口病预防教育, 观察第二阶段手足口病的发生率。回顾性分析其资料, 对比两个阶段手足口病的发生率, 讨论预防手足口病的措施。结果 第一阶段中, 全镇05岁的幼儿患上手足口病的发生率为13%, 第二阶段加强教育预防措施之后, 手足口病在05岁幼儿中的发生率已经降低到8%。结论 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生率, 避免手足口病的恶化和控制大面积的流行。
关键词:手足口病,传染预防分析
参考文献
[1]白亮东.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治疗与预防[J].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 (31) :67-68.
[2]杨玉红.小儿手足口病172例流行病学及临床分析[J].中国厂矿医学, 2008, 21 (5) :589.
[3]黄海滨, 邓美珍.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治疗与预防[J].医药前沿, 2012, 34 (26) :246.
[4]王晓华, 李文琳.小儿手足口病1602例报告[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1, 22 (4) :272.
【手足口病的预防教案】推荐阅读:
手足口病的中医预防11-25
手足口病的预防及护理10-15
手足口病的中医药预防10-28
关于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08-27
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讲座11-08
手足口病预防及护理07-06
手足口病护理及预防10-21
手足口病预防及治疗09-19
手足口病预防宣传资料08-21
中班健康《预防手足口病》活动反思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