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都文化研究会

2024-06-17

闽都文化研究会(共2篇)

闽都文化研究会 篇1

2011年4月15日下午,在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福州市闽都文化研究会在福州人民会堂隆重举行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成立大会。近200位从事闽都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庆贺闽都文化研究的这一盛事。大会通过了《福州市闽都文化研究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福州市闽都文化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并在第一次会议上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常务理事会,选举原福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练知轩同志为会长;高翔、王聪深、赵麟斌、徐杰、林山、陈章汉、王华南同志当选为副会长;王华南同志当选为秘书长;大会通过了副秘书长名单。大会还聘请省级老领导何少川、黄瑞霖、黄贤模;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袁荣祥,副省长、市长苏增添;省政协副主席叶家松、张帆;市委副书记周宏,市委常委、副市长、宣传部长朱华为闽都文化研究会顾问。受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袁荣祥和副省长、市长苏增添的委托,市委常委、副市长、宣传部长朱华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对研究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祝贺,对各级领导和在榕高校、研究机构以及广大专家学者对闽都文化建设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她希望研究会要围绕市委、市政府当前中心工作,制定中长期规划和具体工作计划,分门类、分阶段推进闽都文化研究;要充分发挥省会城市优势,凝聚各方研究力量,不断推动研究工作走向深入;要努力搭建广阔交流平台,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推动闽都文化研究事业繁荣发展,并取得丰硕成果。

当选会长练知轩在讲话中指出,闽都文化研究会在筹备过程中,市委袁荣祥书记亲自过问,何少川、黄瑞霖、黄贤模等老领导提出十分宝贵的意见,许多热心闽都文化的省、市专家也悉心予以指导,提升了研究会的站位。练会长回顾总结了近年来闽都文化研究工作情况,指出近十年来,闽都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研究成果不断呈现,资源共享不断扩大,闽都文化的影响力日趋扩大。练会长强调,闽都文化研究会成立后,将按照省委、市委关于文化强省、文化强市的总体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抓好规划制订和组织实施,提倡学术民主,促进百家争鸣,稳步推进闽都文化研究,为塑造福州城市形象和人文精神、提升福州文化软实力服务。研究会近期将重点抓好五项工作:一是对照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制订闽都文化研究5年规划;二是组织研讨闽都文化的核心内涵、主要内容,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三是启动闽都文化研究系列丛书的编撰工作;四是举办《闽都别记》出版100周年大型学术研讨会;五是逐步建立闽都文化研究资料库,办好《闽都文化》刊物和《闽江学院学报》闽都文化专栏,创办闽都文化研究工作通讯。研究会成立大会在热烈隆重的气氛中胜利闭幕。

福州市闽都文化研究会共吸收首批团体会员23个,首批个人会员171名,选举产生理事67名,常务理事31名。研究会成立后,不断有教授、专家、学者和热心闽都文化研究的人士来电咨询,表示愿意加盟研究会,合力打造闽都文化品牌。我们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研究会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专家学者的倾力支持下,闽都文化研究会必将收获累累硕果。

4月19日上午,练知轩会长主持召开闽都文化研究会成立后的第一次会长办公会。会议研究了闽都文化研究会领导的分工。决定设立学术委员会、评审委员会、专家库。另设秘书处、学术部为研究会内部办事机构。

学术委员会主要职责是负责对学术规划、计划和研究课题、项目活动方案进行研究论证,并提出意见,对委托研究、撰写的团体或专家提出建议,指导开展学术研讨交流活动,组织开展学术成果转化工作等。

评审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对学术研究成果进行评审,提出评审意见。

专家库主要职责是集合一大批专家、学者及专门人才。供学术委委员和评审委员会调配使用。

秘书处主要职责是办文、办会,资料库管理,办好刊物、通讯,做好经费筹措、使用和管理工作、做好为会员和专家库的服务工作,做好后勤和安全保卫工作。

学术部主要职责是负责起草和制定五年规划、年度计划,提出研究课题、活动项目计划并做好前期工作,抓好课题和项目确定后的跟踪服务落实工作,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推动学术成果转化的具体工作,做好学术委员会和专家库的服务工作。

在练知轩会长的领导下,研究会的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闽都文化研究会 篇2

1 民俗文化在城市公园建设中的作用

1.1 丰富了园林景观的设计理念及类别

文化荟萃犹如万花筒, 从园林景观设计理念发展看, 从单调的纯绿化种植到加上亭台楼阁的中式文化公园, 再到海文化、山水文化及外来的欧陆、北美等文化风格的植入, 是一个不断丰富的过程;在城市公园建设过程中, 植入民俗文化提供了人们不一样的视觉和心里感受, 丰富了园林景观发展的生命力。

1.2 增加了当地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民俗文化源于劳动人民, 是历史的累积, 根植于人民心中的文化和传承。 将其植入到城市开放性公园中, 让儿童感知民俗、少年感受民俗、壮年感悟民俗、老年感怀民俗, 更能够激起当地居民强烈的心理共鸣和归属感。

1.3 提升城市的个性化文化内涵, 为城市发展塑造独特的形象推广

随着社会经济和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 每个城市给外来游客的印象越来越相似。 然而, 凡有个性特色的城市都易为人所熟记, 津津乐道而留下良好的城市印象。 若是将易于为人们所忽视在身边的自然而然而生的个性文化之一———民俗文化, 融入到在城市公园建设中, 恰恰的弥补了城市发展中个性文化内涵的不足, 塑造了极具本地地域特色的载体, 为城市魅力加分。

2 民俗文化在闽都民俗园中的应用

2.1 项目简介

本园区位于闽侯县县城中心区, 交通十分便利。 项目北侧为昙石山文化遗址博物馆, 两者之间隔洽浦河相望, 西侧紧靠福古公路、九号路, 临街地块为福建省艺术学校, 东侧紧靠闽侯市民中心及闽侯博物馆, 南侧为居住区用地。 项目用地约180 亩, 投资0.98 亿元, 是一个集绿地、 休闲娱乐及民俗展示为一体的城市中心公园。 项目以“展示福州地区 (闽侯县为主) 中世纪 (主要以明末、清初) 民俗风情为蓝本, 通过仿建古村落、民俗景墙、雕塑、乡土田园风光等表现形式结合声光电等高科技互动媒介, 配与闽侯当地婚嫁寿辰、时令节庆及私塾文化等策划活动, 打造具有闽侯民俗风情特色的互动式体验休闲公园。

该园整体布局以东西向主轴为主、南北向次轴为辅, 环形园路串接五大主题节点:“生产民俗园、生活民俗园、文化教育园、地方风味美食一条街及滨河景观带”, 形成“二轴一环五景区”的布局 (图1 为民俗园鸟瞰图) 。

2.2 闽侯民俗园的民俗景观特色

“民俗”唱主角, 可以说是该公园最显著的特色, 也是闽侯近年来在城市公园建设中的一大突破。 即丰富了群众的街头巷尾的谈天说地的休闲场所, 也提升了整个园区的内涵与品位, 而园中处处体现的“精雕细琢”的亲切感使游客真正感到由衷的喜悦。 园中民俗文化的主要表现元素以民俗雕塑、民俗景墙, 以及乡土植被来烘托园内文化氛围, 展现闽侯的魅力, 该项目现已成为闽侯的重点形象工程之一, 与闽侯国家级博物馆———昙石山博物馆互为依托。

2.3 民俗雕塑

雕塑是一种具有强烈感染力的造型艺术, 园林小品雕塑来源于生活, 往往给人以比生活本身更完美的欣赏和玩味, 有利于表现文化主题。 有别于其他城市雕塑, 民俗雕塑内容丰富、人物形态更加诙谐生动, 更具故事情节, 极易令园区兼具轻松氛围和教育意义。 园内布置了涉及生产民俗、生活民俗、文化教育三方面的雕塑, 展现中世纪时期闽侯的风土人情和人文历史, 其可赏可触是最具吸引力的两个方面。

生产民俗园主要包含7 组农耕雕塑群, 分别为祭春 (图2) 、启犁、插秧、割稻、打谷、扬谷、舂米, 5 组农用器械雕塑, 包含榨蔗石滚、大石臼, 炼油石滚、龙骨水车等, 形式略带夸张, 情节贴近生活, 成为生产民俗园的点睛之笔;生活民俗园主要反映了民居节庆为主的雕塑群, 真人等高尺寸、 表情诙谐有趣、憨态可人;如:小儿抓周、抬花轿锣鼓群、斗鸡、疍民讨喜等雕塑, 寓教于乐;文化教育园借用了王羲之笔下的曲水流觞的场景, 布置闽侯明清时期读书人的各式真人比例人物。 整体雕塑以雅俗共赏为原则, 丰富了园区的民俗文化内涵, 通俗易懂且不乏艺术性。民俗雕塑与蓝天白云、仿古建筑、绿荫碧水融为一体, 仿佛将旧时光重现出来, 激起游人强烈的心理共鸣, 让儿童感知民俗、少年感受民俗、壮年感悟民俗、老年感怀民俗。

3 民俗景墙与壁画

景墙与壁画也是常见的极富表现力的, 能充分体现出设计意图的表现手法之一;要么诙谐可爱、要么连绵不绝气势宏大, 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生产民俗园景区内主要布置连续性的阳刻景墙, 书写闽侯的“农耕生产”风俗;生活民俗园景区的景墙以婚姻嫁娶、时令节庆 (图3) 、宗教信仰等为主要内容, 散置于建筑及广场中;文化教育园区:主要以“诗钟”、科举和戏剧为表现内容, 将优秀的民俗艺术充分的展示出来。 民俗景墙与榕树、仿古建筑、乡村遮雨亭等搭配, 创造出适宜近距离观赏和留影的小空间。 通过这些景墙的设置, 令当地居民为本地浓厚悠久的文化而感到骄傲同时, 也让外地游客直观地感受闽侯民俗文化的特色与魅力。

4 乡土植物营造的民俗风情

大量使用乡土植物也是该园的一大特色, 所选用的植物都是闽侯当地的代表植物, 如榕树、茉莉花、橄榄、福橘等数量品种众多的乡土植物。 在植物配置上, 除了注重生态学特性及与周边环境搭配外, 还注重植物自身的民俗内涵。 西侧主入口广场上排列着从清代后期驿站收集而来的拴马柱 (又称官任柱) , 这些往日具有浓厚人文历史气息的拴马柱与同样象征质朴且具有悠久历史的榕树相配, 反映闽侯悠久而璀璨的历史文明。 生产民俗园中, 设计约40 亩的四季农田 (图4) 分别为春季油菜花、夏季向日葵、秋冬季红绒草与小溪边的巨型筒式水车、农耕雕塑及农家大院, 令人心情愉悦, 把自然的农家的味道找回来。 农家大院所代表的村子的村头、 村尾种植市树———榕树巍然挺立, 斑驳、沟壑纵横的树干表现出生活的沧桑感, 但翠绿茂密的枝叶却又展现了勃勃的生机感, 与四季农田遥相呼应, 展示出园区旺盛的生命力和光明的前景。 沿着穿行全园的小溪两侧驳岸, 模拟退台式的茉莉花田, 让游客迷失在那茉莉花香中, 流连忘返。

5 结语

自园区开放以来, 游客入织, 深受市民游客的喜爱和好评。 民俗园已成为市民闲时侃侃而谈、游览休闲的好去处, 成为绝佳的婚纱拍摄基地, 成为外地游客来闽侯旅游的必游之处成为闽侯一张具有独特魅力的名片。 虽然前面提到的民俗雕塑、民俗景墙、乡土植物等, 创造出了丰富的景观场景, 但是它们都只是静态的表现手法, 所以在规划阶段中结合许多参与性强的活动来将民俗文化更好地融入到城市公园建设中来, 尽可能的打造趣味性、参与性强的游乐内容。 例如, 举办有关民俗文化的露天电影、动漫、当地戏剧, 建立室内外民俗科普知识场景、3D全息模拟民俗风尚, 邀请民间艺人进行民俗手工艺品制作的现场表演等, 动静结合, 从而增强城市公园的生命力。 一个成熟有故事的城市公园, 是会得到游客赞赏的, 要让群众怀有深深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引起内心的共鸣和欣喜, 仅仅达到环境优美的效果是不够的, 必须要提高城市公园的文化内涵, 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才可以。 回顾园区的设计及实际使用中可看出, 民俗文化正是发挥了这一积极作用。

摘要:以闽都民俗园为例, 介绍民俗文化的在民俗园建设中的情况, 探讨民俗文化在城市公园建设中的作用, 提议将民俗文化与园林结合起来, 打造具有地域个性的文化型城市综合性公园。

关键词:闽侯,民俗,景观,闽都民俗园

参考文献

[1]梁斌.播火记.1979.

上一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4.1下一篇:被委托人的授权委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