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共8篇)
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篇1
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借代,反复,(1)比喻:利用不同事物之间某些相似之处,借一种事物来说明另外一种事物。
作用:对事物特征进行描绘或渲染;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的道理加以说明。
(2)比拟: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
作用:印象鲜明,便于表达作者感情。
(3)夸张:故意言过其实,对人对事进行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易于突出人或事的本质,引起读者强烈共鸣。
(4)对偶: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
作用:整齐匀称,凝炼集中,概括力强。
(5)排比:三项或三项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
作用:增强气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
(6)设问:正面问,自问自答。
作用:起到提醒注意,引导思考。
(7)反复:有意重复某个句子或词语。
作用:突出思想,强调感情。
一、按要求写句子。
1、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____________。(改为比喻句)
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改为比喻句)
3、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改为拟人句)
4、河水哗哗地流着。(改为拟人句)
5、寒风吹到脸上很痛。(改为夸张句)
6、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在________________(改为拟人句)
7、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的天幕,一会儿飘来了
;一会儿跑来了
;一会儿
。(排比句)
8、考场上静得很。(改为夸张句)
9、高粱成熟了。(改为拟人句)参考答案
1、像绸缎一样飘向远方
2、天空中挂著会发光的玉盘。
3、窗外,风吹翠竹,奏出了美妙的交响曲。
4、河水唱著歌流向远方。
5、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
6、似乎在议论着什么国家大事。
7、一会儿飘来了绫缎,一会儿跑来了小狗、一会儿飞来了白马。
8、考试场上安静的连同学们写字的声音都听得见。
9、成熟了的高粱在风中点头。
二、按要求写改写下列句子。
1、老师不辞辛苦,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用比喻手法)
2、鸟儿在树枝上跳动。(用拟人手法)
3、我觉得这个碗很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用夸张手法)
4、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用拟人手法)
5、树叶很绿。(用夸张手法)
6、他在我的心目中有重要的位置。(用比喻手法)
7、这里很适合鸟儿生活。(用比喻的手法)
8、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用比喻的手法)
9、沉甸甸的稻子垂下来了。(用拟人手法)
10、鲜花盛开。(用拟人手法)参考答案
1、老师不辞辛苦,如园丁般用心血培育我们成长。
2、鸟儿在树枝上跳舞。
3、我觉得这个碗像山一般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4、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
5、树叶绿地流油。
6、他在我的心目中的位置如我自己的生命一样重要。
7、这里像森林一样很适合鸟儿生活。
8、颗颗珍珠般的水珠在荷叶上滚动。
9、沉甸甸的稻子弯了腰。
10、鲜花绽开了她的笑脸。
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篇2
明喻 (simile) 是将两种拥有共同特征的不同事物连接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 常写作:A像B。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明喻句子就是: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译为:我可否将你比作夏日骄阳?这种明喻手法让读者清晰地感受到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同之处, 若诗中将人比作夏日骄阳, 那诗中所描述的这个人必将是热情温暖的, 像夏日的太阳一般明亮。苏格兰著名诗人罗伯特·彭斯在其诗作《红红的玫瑰》中也运用明喻的手法为读者展示了其爱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描绘了一幅动人的多情画面, 让读者仿佛看到了拥有花般容颜和乐曲一般的甜美声音的苏格兰少女。
隐喻 (metaphor) 又称暗喻, 句子中没有明显的关联词和表示对比的词汇, 在诗歌中, 通常运用一些打破常规的搭配, 把看似没有关联的本体和喻体联系在一起, 例如莎士比亚曾写道:the world’s a stage.“世界”和“舞台”本是没有联系的两个事物, 但是莎士比亚这样的结合手法, 引起了读者的思考, 如果世界是舞台, 那么舞台上面的人就是演员, 也就是说我们每天的生活都是一场表演, 但是我们的舞台是整个世界。这样的隐喻手法增添了诗句的情趣, 引发读者的深思, 引起读者内心的共鸣。
用典 (allusion) 即引用典故或者史实, 通常是众所周知的故事或寓意, 此手法可以增加词句的含蓄与典雅。例如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写道:A Daniel come to judgment!yea, a Daniel!在英文中指能用机智的手段解决棘手问题的人, 莎士比亚在这一句中用典, 让句子简洁含蓄, 原语读者可以完全领会其表达的意思。用典还可以使文体充实紧凑, 诗句美观整齐。
似非而是 (paradox) , 这种修辞法表面看似荒谬, 自相矛盾, 但读者细细品味就能够体会到其中蕴含的真理。例如:华兹华斯的著名诗句“the child is father of the Man (儿童是成人之父) ”就采用了典型的这种修辞。如果说孩子是人类的父亲, 在平常逻辑上讲是让人觉得矛盾的, 甚至是错误的, 但是华兹华斯在这里想要表达的是大人们可以从孩子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大人也是从孩童长大而来, 幼年时的经历在成人之后仍有印记。华兹华斯简单的一句话就可以阐释出如此之多的道理, 可见正确运用似非而是修辞在诗歌中起到的重要作用。这种修辞方法的原则就是运用矛盾引出思考, 让读者从矛盾的事物中感悟作者的思绪。
夸张 (hyperbole) 指的是一种言过其实的夸张, 作者通过这种修辞手法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渲染气氛, 或强调某种事物。用于描写时, 可以使形象生动突出;用于说理时, 能够化抽象为具体, 变深奥为浅显;用于抒情时, 能把情和景融为一体, 给语言增添幽默讽刺的趣味。例如, 莎士比亚在他的十四行诗第十八首中曾经这样描述: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st in his shade,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est;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或许死神的阴影会笼罩你, 你却和这不朽的诗句千古长存。只要人类还在呼吸、眼睛还在欣赏, 我的诗就会或者, 令你生命绽放。) 根据自然的规律, 任何美丽的事物都会凋零, 谁或者什么都不能做到永垂不朽, 而莎士比亚却说诗中人会“永垂不朽”。这种夸张手法的运用是在强调作者的陈述内容, 看似言过其实, 甚至不符合自然规律, 但是细品之下却别有一番情趣。
矛盾修饰法 (Oxymoron) 是将两个互相矛盾、互不调和的词放在同一个短语中, 产生特殊的深刻含义的一种修辞手段。用它来状物写景, 能突出事物的实质;用它来描绘人物能使其更加鲜明;用它来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或意味深长的哲理, 能使其更强烈、更深刻。它是一种紧缩隽语。矛盾修饰法是将两个意思截然不同的词放在一起结合成一个词组, 从哲学上讲是对立的统一;从艺术上讲, 更能体现出描写主体的个性化, 更具渲染力。例如:Love is cruel, love is sweet, cruel sweet! (爱是残忍的, 爱是甜蜜的, 残忍的甜蜜!) 运用这样的修辞手法可以通过反面烘托让诗句独树一帜, 匠心独具, 让读者过目难忘, 感到耳目一新。
综上, 英文诗句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在诗文的内涵和表达作者的情感中起着非常重要且关键的作用, 恰当地运用各类修辞手法可以使诗句深入人心, 别具一格。
摘要:英文诗歌通常句子短小, 语言精练, 诗者运用有限的字数表达其无限的思想情感。在诗歌中运用修辞的目的就是要表达出所有的思想和内涵, 并且避免赘述。笔者在本文中将分析英语诗歌中常用的修辞手法, 以及这些修辞手法所达到的文体效果。
关键词:诗歌,修辞,文体效果
参考文献
[1]黄宗英.英美诗歌名篇选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06) .[1]黄宗英.英美诗歌名篇选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06) .
[2]范秀华, 朱朝晖.英语诗歌鉴赏入门.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 2007 (1) .[2]范秀华, 朱朝晖.英语诗歌鉴赏入门.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 2007 (1) .
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篇3
关键词:差一点死(没死) 言语交际活动 语义真值性判断 表达效果
“差一点死”和“差一点没死”是常被用来研究“差一点P(没P)”结构时引用的特例,因其同时存在异形同义和同形异义现象,备受语言研究者的关注。依据最新修订版《现代汉语词典》对“差点儿”的解释,如果是“说话的人不希望实现的事情,说‘差点儿或‘差点儿没,就是指事情接近实现而没有实现”。这种语境下,“差一点死”与“差一点没死”均表达事实上的“没死”。如果是“说话的人希望实现的事情,‘差点儿是惋惜它未能实现,‘差点儿没是庆幸它终于勉强实现了”。这种情况下,“差一点死”表达的是事实上“没死”,而“差一点没死”表达的是“死”这一事实。其实对“差一点死(没死)”的语义真值判断既没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的那样简单,也没有《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的那样复杂。本文从言语交际活动的角度,就“差一点死(没死)”语义真值判断及其修辞表达效果作些探讨。
一、“差一点死(没死)”的言语表达结构分析
“死”或“没死”是一种表述客观生命体存在的状态,“死”与“没死”是一对矛盾概念,意味着对同一生命体客观存在状态的表述不是“死”就是“没死”。
“差一点”是程度副词,揭示的是“死”与“没死”这两种状态之间的接近程度,强调的是两种状态之间的无限接近性。具体表现为两种:一是无限接近“没死”,另一种是无限接近“死”。
“差一点死(没死)”结构表达一种对“死”与“没死”事实客观性存在状态的判断,其最终的语义真值判断只有两种:要么是“死”为真值,要么是“没死”为真值。言语中虽然有“不死不活”“半死不活”和“半死半活”之说,但这些描述的对象仍然是具有医学生命特征的“活体”存在。
二、“差一点死(没死)”的语义真值性判断
“差一点死(没死)”语义真值性判断,是指对这种结构所陈述的生命客观存在状态作出事实上是“死”还是“没死”的判断。
要对“差一点死(没死)”的语义真值性作出合理、准确的判断,需要明确构成言语交际活动的言语信息发出者和言语信息接收者之间的关系。言语信息发出者,总希望尽自己的最大努力,给言语信息接收者一个明确、具体、可接受的语意表达,这种语意可以是一种思想、观点或情感。对于言语信息接收者而言,也是尽可能在准确理解、接受信息的基础上,对言语信息发出者的信息作出及时、有效的反应。言语信息发出者与言语信息接收者之间进而构成了一个完整、互为关联、有明确指向意义的语言交际过程,实现言语的交际功能。这就要求我们充分考虑言语交际活动中具体的语言环境对信息的传递、理解和接受过程的制约作用。如果离开了具体的语言环境,就不可能对“差一点死(没死)”的语义真值性作出合理、准确的判断。
(一)同为真值
具体表现为“差一点死”与“差一点没死”对事实判断同为“没死”或“死”这一事实。
1.事实判断结果均为“没死”
从构成言语交际活动过程中言语信息发出者与言语信息接收者之间的关系具体说明其成立的条件:
a.言语者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对生命存在状态进行陈述
这种陈述最为简约的语言表达形式为:“我(们)差一点没死”和“我(们)差一点死了”。很显然,这里的“差一点没死”与“差一点死”都表示“我(们)”还活着这一客观事实。
b.言语者以第二人称的方式对他人生命存在状态进行陈述
这种陈述最为简约的语言表达形式为:“你(们)差一点没死”和“你(们)差一点死了”。很显然,这里的“差一点没死”与“差一点死”都表示事实上的你(们)还活着。因为这样的陈述隐含着这样一个前提:即在交际活动中,言语信息发出者“我”的存在也意味着言语信息接收者的“你(们)”存在,两者缺一不可。
c.言语者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对他人生命存在状态进行陈述
这种陈述最为简约的语言表达形式为:“他(们)差一点没死”和“他(们)差一点死了”。其成立的条件是:如果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不仅言语信息发出者的“我”和作为言语信息接收者的“你(们)”存在,而且隐含的“他(们)”也存在,并且成了事实上的接收者,或者“他(们)”虽不是言语交际活动中事实上的接收者,但事实上“他(们)”的生命客观存在,那么这里的“差一点没死”与“差一点死”都表示事实上的“他(们)”“没死”。
2.事实判断结果均为“死”
从构成言语交际活动的言语信息发出者与接收者之间的关系而言,“差一点死”和“差一点没死”均陈述为“死”这种事实结果,仅限于言语信息发出者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对他人生存状态进行陈述。这种陈述最为简约的语言表达形式为“他(们)差一点死了”“他(们)差一点没死”。在言语交际中,这样的陈述隐含着这样的一种前提,即言说者的“我”和作为接收者的“你(们)”存在,但被陈述对象的“他(们)”既不是事实上的接受者,客观上“他(们)”生命也不存在,那么这里的“差一点死”与“差一点没死”都表示事实上的“他(们)”已经“死”了。
从语义层面分析,“没死”是“活下来”的意思,“差一点没死”的判断参照标准是“没死”,意思是:“离能够活下来还有那么一点距离,虽然在没死与死之间仅差那么一点点的距离,但事实还是死了。”也就是陈述了“死”这种状态。在言语交际——尤其是口语交际中,语音停顿在传达意义的过程中有时起着决定性作用。例如“差一点死了”就存在“差一点/死了”的情形,这种停顿蕴含完整的言语交际环境是“还活着吗?——差一点/死了”。这种情况下,“差一点死了”陈述的同样是“死”这一事实。
(二)不同为真值
当言语信息发出者以第三人称的方式对他人生存状态进行陈述的时候,这种陈述最为简约的语言表达形式为:“他(们)差一点没死”“他(们)差一点死了”。如果在言语交际的过程中,这样的陈述隐含的前提即:言语信息发出者的“我”和作为接收者的“你(们)”存在,“他(们)”并不存在,无法成为整个言语交际过程中的接受者,那么“差一点没死”和“差一点死了”在除了均可表达事实上“死”或“没死”这两种真值判断外,在特定的语境中有以下两种不同为真值的情况:
1.“差一点没死”表达的是事实上的“死”这种状态,而“差一点死了”表达的是事实上的“没死”。
“没死”也就是“活下来”的意思,“差一点没死”的判断参照标准是“没死”,意思是离能够活下来还有那么一点距离,虽然在没死与死之间仅差那么一点点的距离,但事实还是死了。也就是陈述了“死”这种状态。而“差一点死了”的判断参照标准则是“死”,意思是“离死这种状态还有那么一点距离,虽然在死与没死之间仅差那么一点点的距离,但事实还是活下来了。”也就是陈述了“没死”这种状态。
2.“差一点没死”表达的是事实上的“没死”这种状态,而“差一点死了”表达的是事实上的“死”这种状态。
在言语交际中,语音停顿在传达意义的过程中有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在口语交际中显得更为突出。“差一点没死”和“差一点死了”存在以下语音停顿:
(1)差一点没死——差一点/没死
(2)差一点死了——差一点/死了
这两种停顿的处理,分别隐含着两种不同的语言环境,这两种完整的言语交际过程分别可以描述为:
(3)差一点没死:死了吗?——差一点/没死
(4)差一点死了:还活着吗?——差一点/死了
三、“差一点死(没死)”表达效果分析
既然“死”与“没死”是两种矛盾关系的状态,表现在对某一生命体存在的判断上也只能是非“死”即“活(没死)”,那为什么在言语交际活动中,“差一点死”既可表达生命体客观事实上的“死”,也可以表达“没死”;“差一点没死”既可表达生命体客观事实上的“没死”,也可以表达“死”,而且人们也习惯地接受了这样的表达。笔者认为这种语言在表情达意方面有着积极的修辞意义。
(一)言语交际过程中的语义增值效果
言语交际活动中,会受到各种内外语言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物质的、生理的、文化的、心理的等。“差一点死(没死)”附加的更多是言语信息发出者的情感意义。
(5)“差一点死了”和“差一点没死”事实判断结果均为“死”。
主观上不愿意、不希望死者死去时,附加遗憾、惋惜、同情、悲伤等语义。主观上愿意、希望死者死去时,附加“庆幸、甚至幸灾乐祸”等语义。
(6)“差一点死了”和“差一点没死”事实判断结果均为“没死”。
主观上不愿意、不希望陈述对象死去而事实上陈述对象侥幸、幸运活下来时,附加担忧、惊恐同时欣慰、释怀、喜悦的复杂情感。而在表达主观上愿意、希望被厌恶、被痛恨者死去而事实上还是“没死”时,附加“沮丧、失落、不满”等语义。
(二)言语交际过程中的语义表达效果
1.简约
例(1)、例(2)其实是紧缩复句,是使用单句的形式表达复句的内容,转换为完整的转折复句分别是“差一点死了,但最终没死”,“差一点没死,但最终还是死了”。结合特定的语言环境,例(3)中言语信息接收者由于主观上认为陈述对象死去的概率远远大于活下来的概率,只是需要得到求证、核实罢了,所以其关注的焦点是是否已经“死了”。例(6)中言语信息接收者由于主观上认为陈述对象活着的概率远远大于死去的概率,所以其关注的焦点是是否还“活着”。言语信息发出者的“差一点没死”和“差一点死了”,对言语信息接收者而言,都会在心理期待与最终结果之间造成强烈的反差,言语信息接收者内心的错愕、悲喜等复杂感情不难体会到,这样的表达收到了言简义丰的良好效果。
2.强调
既然“差一点死了”和“差一点没死”在特定语境中都是表达事实上“没死”的判断,为什么言语信息发出者有时使用“差一点没死”而不用“差一点死了”的说法呢?这是因为“差一点没死”强调的是离“死”的距离程度之小,而“差一点死了”则是一般性陈述,突出强调的语气不强烈,自然在表现言语信息发出者在特定语境中特有的紧张、恐惧、担忧等情绪方面显得比较弱。
总之,我们决不能孤立、抽象地对“差一点死(没死)”的语义真值进行判断。语言是用来交际的,对任何语言的理解都不可能脱离言语交际环境。语言是工具,当这种工具用于鲜活的人际交往的时候,它不再只是抽象、纯粹、孤立的符号了。只有结合具体的语境,才能对“差一点死(没死)”的语义真值性作出准确的判断。就好比《红楼梦》中林黛玉临终之前说的那句耐人寻味的话:“宝玉,你好……”,只有把这句话放到具体的语境中才能领会到“言不尽之意,尽在言外”的审美效果。
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篇4
(一)一、基本文体知识识记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1、(记叙)
悠扬的歌声从这里飞出,琅琅的读书声从这里飞出,无邪的笑声从这里飞出。黑板上是拙稚的绘画(老师不在时的杰作),课桌腿旁,有粗心的同学遗忘的橡皮。课上,本来十分安静,忽然爆发出争吵:“老师,他挤了我了!”“我没挤!”弄得老师啼笑皆非。课下,同学们嬉笑穿梭,老师无法禁止,也不想禁止。黑板对面墙上的壁报一期一期更新,越来越精彩,终于有一天,同学们互赠礼物,依依不舍地分别;这里空了,又满了——新的主人到了。
这就是教室,我小学时候的教室。
练习:
1、赏析文段中划线句子
2、(说明)
教室是一种供学生学习的场所,一般由学校统一建造。教室设有讲台、黑板、课桌椅等,以便展开学习活动。今天,大城市的多数教室都装有日光灯、电扇等设备,有的甚至装备了空调,改善了师生的教学与学习条件。由于现在的学生要学习第二语言甚至多种语言,有的教室还配备了录音机、电视机等视听设备,这类教室又称语音教室。此外,为了一些特殊活动,还有各种特殊的教室,例如实验室、放映室,等等。教室多样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成果,也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更多的空间。
3、(议论)
商店有陈列窗口,学生也有自己的陈列窗口,这就是教室。许多老师都曾说过,从一个班级教室的干净与否大致可以看出这个班级学生素质的高低乃至学习成绩的好坏。这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凡是教室乱七八糟,地上到处是纸屑的教室,上课必定很乱,学生的学习成绩大概也不够理想;如果课桌上被刻得乱七八糟,惨不忍睹,那一定说明他的主人缺乏公德心。“从一粒砂里可以看见一个世界”,从教室的面貌,我们也可以看到许多本质性的东西„„
练习:
1、本文的论点是
4、(抒情)
面对每一次的伤害。一次一次。每一次的疼痛。一次一次。在寂寞中成长,寂寞,无形,却成了我朋友。一路上它陪伴我走来。陪伴我成长。它,在我郁闷时给我一丝丝慰寂。尽管。我曾经被它狠狠的温度给灼伤。不害怕。那是它见面的礼节吧。
5、(描写)1、概括介绍与具体描写;
2、肖像(外貌)描写、行为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3、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烟雨茫茫的山水景物,与水墨的山水画一样是蒙胧的简约美,也包含有神秘感,许多的名胜都有此种意境的标榜。竹叶,凝聚浓露成为水滴,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晶莹的彩亮,放大来看看,自己仿佛看到一个梦幻的世界。
练习:赏析加横线的句子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1【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比喻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明喻甲像乙(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暗喻甲是乙(是、成为)
借喻甲代乙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2【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A: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拟人可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B:拟物:把人当物写拟物。例: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夸张可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分为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和超前夸张。
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
4【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排比可增强语言气氛,加强表达效果。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对偶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分为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连续反复)
7【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设问可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落后”,我们应该记住这一真理。
10【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11【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2【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13【顶针】用上句结尾的词语作下句的开头,前后顶接,蝉联而下,促使语气衔接。例: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池边绿树,树边红雨,雨落溪边
(三)表现手法:烘托(衬托)、对比、对照、借景(物)抒情、托物言志、欲扬先抑。(联想、想象)寓情于景、融情入景、讽刺、象征、联想、想象、以小见大、类比
1、什么是象征手法?它和比喻手法有什么区别?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质,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分散在全篇文章中。
2、什么是以小见大的方法? 就是采用小的事情来表现大的主题的写作方法,将抽象的事物具体化.比方说,要你写一个以生命为话题的文章,如果你总是谈什么生命的意义之类的,这就很难去写好.而采用以小见大的方法却可以绕过这些说教,给人以更生动可感的形象,如写与病魔作斗争的中学生,如写时时刻刻给予你关心的父母,如写下岗工人的努力等等,你可以借助具体的形象来给生命着色。
3、什么是联想和想象?
联想就是由一种事物想到另一种有关的事物,或有眼前的事物回忆起以前的有关事物。例如冬天的早晨,看见玻璃上的霜花,就会想起美丽的孔雀开屏;看见老花镜,就会想起奶奶给自己缝制布娃娃的情景;看见卷面上鲜红的墨水迹,就想起老师为同学们补课批改作业的情景;看见昔日的照片,就想起游山玩水的快乐时光;看见一本旧书,就想起与同学相处的一件往事„„这些现象,在生活中是非常自然的。我们把这些内容写进作文里,就会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再说想象。想象与联想相似却不相同。它们的相似点都是想,联想是想起关联的事,而想象则是重新组合编排头脑中的形象、材料,创造出新的内容来。
4、什么是渲染?什么是烘托?
渲染是指用水墨或颜色烘染物象,分出阴阳向背,增加质感和立体感,加强艺术效果,亦可作“设色”解。烘托是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轮廓渲染衬托,使其明显突出。如烘云托月,以及画雪景、雨景、雾景、晨昏、流水、白色的花鸟和白描人物等,一般采用外罩、围染的烘托方法。
5、类比是一种推理的方法,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作出他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
6、什么是讽刺? “ 用讥刺和嘲讽笔法描写敌对的或落后的事物,有时用夸张的手法加以暴露,以达到贬斥、否定的效果。”这种表现手法,即为讽刺。
7、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如于谦的《石灰吟》,诗人借物咏怀,通过开采石头烧成石灰的过程及结果,抒发了自己不畏艰难困苦的坚贞情操和清正磊落的高洁思想
8、“借景抒情”是指借助于描绘景物而抒发感情,感情寓于写景之中。如鲁迅《故乡》开头一段,作者并没有直接抒发“我”的悲凉心情,而是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来表达“我”当时的心境:压抑、窒闷、悲凉。
二者有相同点。都是间接抒情,不同于直抒胸臆。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托物言志”是通过咏物来抒情,“借景抒情”是借助写景来抒情,或景中含情。第二、“托物言志”中的“志”,含义很广,可以指感情、志向、情趣、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中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鞭挞、快乐、悲伤等感情。
9、“托物言志”和“托物寓意”有什么区别? 答:“托物言志”是把自己的志趣、志向寄托在对某种物的记叙、描写之中。比如“爱莲说”。“托物寓意”是把一个深刻的道理通过对某一物的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出来。比如“白杨礼赞”和一些寓言故事。二者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表达自己的看法,个人的情趣,一个是讲一个公认的道理。
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篇5
(1)表达方式分为叙述(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的分类解释;(2)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式;
(3)现在流行的话题作文的要求里也有相关表述——可任选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并综合运用其它各种表达方式。
(4)表达方式只有五种,写作手法却有很多种。
写作手法是指把形象思维的成果用一定的手段表现出来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又称艺术手法。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对比、衬托、烘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托物起兴、乐景衬哀情、渲染、渲染环境、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伏笔照应、设置悬念、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修辞格、字词锤炼、以小见大、句式选择、借物喻人、先扬后抑、先抑后扬等。
修辞手法:种类很多:比喻(明喻、暗喻和借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拟人、拟物),排比,设问,反问。
表现手法:象征、对比、衬托、烘托、伏笔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正面侧面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喻人、以小见大、开门见山、悬念,联想,想象,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虚实结合、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渲染、创设意境、用典、讽刺、类比。
结构技巧:承上启下、悬念、首尾呼应、虚实结合、前后照应、铺陈、铺张、铺垫等。
描写分类:
一、从描写对象的自然属性来分:
可以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兼写人物和场景)。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
1.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对容貌、姿态、服饰的描写称之为外貌描写或肖像描写。
2.行动描写(动作描写),是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3.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方法。
4.心理描写,是通过剖析人物的心里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性格特征的一种描写方法。环境描写又分为:
1.自然环境描写,是对人物活动的地点、季节、气候、时间,以及场景的描写。它有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点明和突出中心的作用
2.社会环境描写,一般指对社会背景、时代气氛、地域风貌的描写。
二、根据叙述人的表现手法:又可以将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分为: 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是对人或环境的直接描述
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所写之景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
3.场面描写,是对许多人参加的大型的社会活动或生活、战斗、劳动、娱乐的场景的描写,反映出社会的面貌和生活的各种侧面,反映出宏观的自然现象。
4.细节描写,是指对表现人物和情节发展有特殊作用,包括动作、神情、物件、环境等在内的一些细小换届的细致描写。论证方法分类:
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
对比论证:拿正反西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尔之矛,攻尔之盾”的批驳 方法和“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归纳论证,也叫“事实论证”。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
演绎论证,也叫“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即用普遍性的论据来证明特殊性的论点。
类比论证,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例子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证方法。
因果论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因果论证可以用因证果,或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
说明方法的作用及意义: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事例、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引资料等10种。
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1)举例子:
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更真切,以便读者理解,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具体介绍知识的作用。
(举什么例子具体、真切、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2)分类别:
将被说明的对象,按照一定的标准划分成不同的类别,一类一类地加以说明,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条理清析。
(对什么进行分类说明,条理清楚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3)列数据:
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具体。
(列举具体数字科学、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4)作比较:
把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说明对象的特点突出。
(把什么和什么进行比较,突出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
注:在作比较的时候,可以是同类相比,也可以是异类相比,可以对事物进行“横比”,也可以对事物进行“纵比”。
(5)画图表:
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通过什么图表的展示,使读者对什么的理解更直接、更具体)(6)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精练、更严密。
(给什么下定义,科学、准确、精练、严密地揭示了说明对象的内涵)(7)作诠释:
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
(8)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把什么比喻成什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9)摹状貌:
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10)引资料:
使说明的内容更充实具体。
(引用什么资料,更充实具体地说明了什么)
说明文不同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2.空间顺序:
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3.逻辑顺序:
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篇6
一、知识要点
1、正确辨识和运用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等常见的修辞手法,理解它们在具体语境中的表达作用;
2、能依据要求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3、语言表达能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4、理解并掌握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
二、从题型分析看,对修辞的考查要求是:
①有对修辞手法的辨识选择题,包括一种或多种方法的辨识。解答时,要求考生能透彻了解八种修辞手法各自特点,尤其注意区别清楚容易混淆的几种修辞手法,如比喻的三种形式,设问与反问的区别,排比与反复的区别等。
②有对各种修辞作用的理解、分析、判断题。解答时,除了抓住各种修辞的本质特征去辨析外,更重要的是结合句意进行理解,不仅要分析修辞对描述对象的表现效果,还要体会出作者珠思想、意图。有的还要结合课文内容去把握。
③还有修辞手法的实际运用题(包括主观题和客观题),其中主观题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重视。如提供带有某种修辞手法的情境,用规定的方法仿写句子等。
三、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九种:比喻、比拟(分为拟人、拟物)、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这些修辞中,考查的最多的是比喻。
对这九种要求掌握的修辞格,首先要熟记其定义、理解其要点,并能正确辨析,熟练运用。
一般说,比喻、比拟、夸张、借代是语言类;对偶、排比、反复是结构类;反问和设问表述增强语气类。这九类修辞手法的含义、作用和表达效果各不相同,下面做一简要归纳。
1.比喻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即打比方,帮助人容易深入理解。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简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1〉本体、〈2〉喻体、〈3〉比喻(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具体见下表:
类别 特点 本体 比喻词 喻体 例句
明喻 甲像乙 出现
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 出现
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
暗喻 甲是乙 出现 是、成为 出现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
借喻 甲代乙 不出现 无 出现
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注意:
不要把有“像”“好像”的句子都看成比喻句。
在多数情况下,“像”“好像”“仿佛”表示比喻,但是要注意以下情况不是比喻:
①表示比喻的: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②表示推测、揣度的。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③表示例举。如:攀枝花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去处,像二滩水库、米易溶洞。
④表示想象。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在我掌中似的。
【附】通感
所谓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作用: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意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此外有:
“晨钟云外湿”(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以“湿”字形容钟声,所闻之钟声,穿雨而来,穿云而去,故“湿”,触觉与听觉相互沟通。
“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高山,汤汤乎若流水”(《吕氏春秋·本味》)听琴声而知志在高山、流水,听觉与视觉相互沟通。
2.比拟
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作用: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令文章更生动。
(1)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例句: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朱自清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朱自清
(2)拟物(借物模拟人):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例句:
〈1〉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2〉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例句:
〈1〉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2〉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淀》孙犁)
【比喻与比拟的比较】
比喻和比拟,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初中教材中说:“比喻重在‘喻’、即以甲事物晚乙事物,甲乙两物有主有从;比拟重在“拟”,即将甲事物当作乙事物,甲乙两事物彼此相融,浑然一体."这仅是一种概括性的区别原则,如果教师照本宣科,不仅初中学生不易理解,就是初中学生也怕难于接受.我以为必须作进—步的全体阐释。
(一)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惑知事物。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渭、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请看如下例句:
(1)故人已经成为瓮中之鳖,不好玫暂且围着算了。(徐海东《奠基礼》)
(2)他确乎有点像一橡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老舍《骆驼祥子》)
(3)月亮一露面,满天的星星惊散了。(杨朔《金字塔夜月》)
(4)真理它却不会弯腰。(臧克家《胜利的狂飚》)
例(1)取瓮中之鳖待擒这一点说明敌人当时的处境,二者有相似点,能给人具体形象的感受,这是比喻。例(2)从树的外形特点联想到样子的外貌、气质特征,两者有相似点,也属比喻。例(3)“月亮”“星星”本是无生物,并无“露面”“惊散”这样的特征,现以生物的特征描写它们,只是为了让其情态逼真,跃然纸上,这是比拟。例(4)将无形的抽象物“真理”人格化、形象化,也属比拟。
(二)比喻与比拟的句式结构不同。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例如“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袁鹰《十月长安街》)。这是暗喻、由本体(长安街)、喻体(大海)、喻词(成)构成,又如“我们之闻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这是借蝓,借“厚障壁”比喻“我”与闰土之间形成的隔阂。它把本体和喻词都隐去了,只用喻体代替本体。另如“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这却是拟人句,将“波浪”当作人描写,赋予它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
比喻和比拟虽然是两种党见而又容易混淆的修辞格,但只要我们把握了区分两者的要领,就会一目了然。
3.借代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①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
例如: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②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③具体代抽象
例如: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④工具代本体。
例如: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⑤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例如: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借喻和借代都是隐去本体,只出现客体(喻体或借体)的辞格,因而容易混淆,下面介绍简便的辨析方法。
首先看本体和客体之间是否有相似性,没有相似性的肯定不是借喻。如“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中“旌旗”“烽烟”到底是借喻还是借代用法呢? 先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旌旗:旗帜的通称,这里指部队。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高台上点燃起来作报警用的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大家想想,“旌旗”和“军队”,“烽烟”和“战争”之间没有任何相似性,因此可以判断这两词的用法不是借喻。
借代的本体和客体之间有相关性,借代用法就是借用和本体相关的事物来代指这个本体。古代军队在行军和作战时都举着自己特有的旗帜,旗帜既用来区分敌我,又用来指明军队前进的方向。因此可以用旌旗来代指军队。“旌旗十万”即“十万旌旗”。“旌旗”不能发出“斩”的动作,能发出“斩”的动作的肯定是人,所以“十万旌旗”指“十万军队”。同理,古代一遇敌人侵犯,边境就燃狼烟报警,所以“烽烟”“狼烟”俨然成了战争的代名词。“南国烽烟正十年”就是“南国战争正十年”。
所以,把握住借喻的本体和客体之间具有相似性、借代的本体和客体之间具有相关性这一特点,就能将二者区分开。
其次看能否转换成明喻,能转换成明喻的是借喻,不能转换成明喻的肯定不是借喻。如“敌人像狗一样夹着尾巴逃跑了”运用的是明喻,换成借喻就是“这条狗夹着尾巴逃跑了”。在上面两句中,本体是“敌人”,喻体是“狗”,喻词是“像”。由明喻到借喻,只是省略了本体和喻词。因此所有借喻只要增加本体和喻词都可以转换成明喻。“旌旗十万斩阎罗”一句假设是借喻用法,“旌旗”是喻体,“军队”是本体,转换成明喻就成了“军队像十万旌旗一样斩掉了阎罗”,显然不成句子。同理,假设“南国烽烟正十年”运用的是借喻手法,那么“烽烟”是喻体,“战争”是本体,转换成明喻就成了“南国的战争像烽烟一样整整十年”,显然不成句子。因此可以断定以上两句不是借喻用法。再,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是借喻用法,也可以是借代用法。
那么如何辨别呢?这时就要看与客体相应的词语是否采取相应的比喻说法。借喻是以此哺彼,重在喻,因此与客体(喻体)相关的词语必须采取相应的比喻说法,借代是以此代彼,重在代,因此与客体(借体)相应的词语不必改成与之相应的说法。请看下面两例。
〔A1〕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借喻)
〔A2〕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榨尽了我们的血汗。(借代)
〔B1〕大白熊呲牙咧嘴向我扑来。(借喻)
〔B2〕大白熊答应了我的价钱。(借代)
上面两组中A1、B1都是借喻。A1中客体是“毒蛇猛兽”,与它相关的词语“吃尽”“血肉”都采用了相应的比喻说法。这句话可改为明喻“最可恨那些敌人像毒蛇猛兽一样吃尽了我们的血肉”。A2是借代,不能换成明喻。因为与客体(毒蛇猛兽)相关的词语(榨尽、血汗)没有改为与它相应的说法,可见客体只是作为一个代号,换个名字罢了,并不是用来打比方的。毒蛇猛兽代指反动统治者或敌人。改为一般说法就是“最可恨那些反动统治者榨尽了我们的血汗。”
第二组中B1是借喻,可转为明喻“那个人像大白熊一样向我扑来。”形象地描写了那个外国人肥胖的身躯、笨拙的动作,又像熊一样凶狠。而在B2中“大白熊”仅代指那个又白又胖的外国人,是用某人的特征来代替该人,与它相应的词语“答应”没有改成描写动物相应的说法。若改为一般说法就成了“那个人答应了我的价钱。”但不能改为明喻:“那个人像白熊一样答应了我的价钱”,显然不成句子。总之,看与客体相应的词语是否采用相应的比喻说法。若是借喻,与客体(喻体)相应的词语必须采取相应的比喻说法;若是借代,与客体(借体)相应的词语不必改成与之相应的说法。如果从以上三方面进行辨析,就不难将借喻和借代区别开。如“丈夫难过了,她却觉得安慰,到底,萤火虫飞回了车间,她自己也没影响工作。”(《离不开你》)这句是借喻用法。首先萤火虫光虽弱但也要奉献给社会,与耿玉亭身体残废却坚持工作、为社会作贡献二者有相似性,其次与客体(萤火虫)相应的词语“飞”采用了比喻说法,由此可判断这句话运用的是借喻手法。
以下句子中同样运用了借喻手法,分析从略。
1、要清除语言中的“垃圾”,拭去蒙在“镜子”上的灰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
2、很难没想,在五颜六色的染缸里,纯丝素绢能够保持自己的洁白。
(1、2选自《大家都来讲究语言的文明和健康》)
3、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故乡》)
下列句子运用了借代手法,读者可以自己分析。
4、“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里的稀饭烧滚„„(《包身工》)
5、郭全海解下青骡马,翻身去撵玉石眼去了。(《分马》)
6、先生,给现洋钱,袁世凯,不行吗?(《多收了三五斗》)
7、花白胡子恍然大悟似地说„„(《药》)
4.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作用: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1)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
例句: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2)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
例句: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
例句: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5.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易于记忆,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主要方式: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6.排比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或增强表达效果)。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7.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即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作用:主要运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的作用。同时,反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怎样区别排比和反复
排比句至少是三个句子,反复句是两个以上的句子。排比句的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有共同的词语。
反复句是两种以上相同的语句重复,为了突出强调。
如:
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排比)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反复)。
8.设问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或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即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总的作用是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也可以婉转表达情感,引起读者思考和重视,领会主题。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9.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表达鲜明,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怎样区分设问和反问
设问和反问都是有疑而问,但是设问是自问自答,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则是问而不答,以加强语气。
如: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设问)
难道你就觉得只是树?(反问)
以上修辞手法在实际运用中,因种种原因常常会出现一些误用情况,因此,运用时务必注意:
1.比喻:要贴切、生动;要注意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喻的喻体必须是常见、易懂的事物;
2.比拟:必须是自己强烈感情的流露,感情必须与所描写的环境气氛协调一致;进行比拟的人和物或物和物,在性格、形态、动作等方面应该相似或相近。
3.借代:借体必须有明显的代表性,使人一听就明白所指称的事物;用人物的形体特征作借体时,要注意它的褒贬色彩和使用场合的不同。
4.夸张:要以客观实际为基础;要明确、显豁,不能又像夸张,又像事实;要力求新颖。
5.对偶:要尽量做到上下联字数相等、结构一致、音节和谐,注意相关;要尽量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6.排比:必须从内容的需要出发,不能生拼硬凑排比的形式。排比是多项并举的,有的是多项全举,有的是在多项中举其要者,留有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让读者自己深思,后一种排比的句末要用省略号。
此外,引用、反语、反复、双关等修辞手法也常常会考到,下面一并说明。
1.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为明引和暗引两种。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1〉明引(直接引用)。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
〈2〉暗引(间接引用)。
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2.反语
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3.双关
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或音近)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作用: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1〉谐音双关。
例如:“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杨”实际上是指杨开慧,“柳”实际上是指柳直荀)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即“思”的意思,以此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
〈2〉语音双关。
是一种根据词的多义条件而故意导致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在歇后语中经常出现。例如:
茶壶里煮饺子——心里有嘴倒不出
老太太抹口红——给你点颜色瞧瞧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四、【示例精析】
[题一] 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发现是我,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②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③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
④老爷子小心,别顾着说话——看掉下来把屁股摔成两半!
A①比喻②反问③排比④比喻
B①夸张②设问③排比④比喻
C①比喻②反问③排比④夸张
D①比喻②反问③夸张④夸张
[解说]此题主要考查考生能否正确理解和辨识几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题型是一道正选题。从所给的选项看,设计意图非常明确,把几种判断上容易混淆的修辞手法拿来让考生分辨,这就要求在解答是一定要用心捕捉文句中体现修辞手法特点的信息,结合有关的知识加以判断。
[答案] C
[题二]“远远望去,宛如一群雪白肥壮的大狮子,有坐着的,有卧着的,有两两相对的,有簇聚成团的,原来这是一座宣石假山”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 打比方;抓住了个园“冬景”的颜色、形状与白雪、狮子相似的地方,其作用在于突出个园的“冬景”的特征,使说明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使文章富有文采,激发阅读兴趣,(答到意思即可)
[解说] 考查的着眼点是对考生运用修辞手法能力的考查,同时也对学生语文多方面的能力进行检验。
[题三] 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那里贮藏着无数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B.蚂蚁身躯虽小,但力量很大,一只蚂蚁可搬动一粒米,一群蚂蚁不就可以翻江倒海了吗?
C.那翠绿的叶片,那满树的繁花,给我这小小的书房带来了一室的春光,一室的清香,一室的暖意。
D.盛开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
[解说]这是一道错选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设计时没有给出可供判断的修辞手法,而是要求考生自己审读文句,独立体会出作者所运用的修辞。不仅如此,还要求考生对修辞手法运用的合理性做出判断。这就给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蚂蚁的力量进行夸张,但不知夸张的运用应注意:①必须注意真实,不能哗众取宠;②必须合乎逻辑,不能片面夸张;③必须防止误解。
[答案] B [题四]文中的语言富有表现力,结合上下文作简要品析下面句子。
金黄的麦子都张了口,几乎要叫出声来。
答: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麦子等待收割的情形。
[解说]这道题表面上看来是一道语言品析题,其实考查的就是修辞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理解运用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文章,揣摩语句。
[题五]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及其意义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想起它(纺车),就像想起旅伴,想起战友,心里充满着深切的怀念。
运用比喻,抒发作者对延安纺车深厚真挚的感情。
B、你们是早晨初升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运用拟人,抒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朝气蓬勃的青年一代寄予厚望。
C、奋斗,是改变现实的杠杆,是亿万人民共攀现代化高峰的紧实阶梯。
运用排比,使抽象的概念和道理变得更加严谨。
D、你就是调尽五颜六色,又怎能画出祖国的面貌呢?
运用夸张,意在表明多调一些颜色,祖国的面貌是可以画出来的。
[解说] B项修辞手法应为比喻,C项修辞手法也是比喻,D项意在表明即使你调多少种颜色,也无法把祖国的面貌画出来。
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篇7
一、英语习语中常见修辞格
1. 明喻 (The simile) 。
明喻就是用甲事物直接比作乙事物, 把本体和喻体通过比喻词联系起来, 以便使事物的形象更加逼真, 说理更加透彻, 具有说服力。常用比喻词有as, like, seem, as though等。例如:
March comes in like a lion and goes out like a lamb.三月天气来如猛狮, 去如绵羊。
2. 隐喻 (The metaphor) 。
隐喻又称“暗喻”, 是间接地把一物同与其具有某种相似点的另一物相比较。隐喻的本体与喻体之间无需比喻词, 直接把本体说成喻体。例如:
Money is the root of all evil.金钱是万恶之源。
3. 转喻 (The metonymy) 。
转喻也叫换喻, 即对某一事物不直呼其名, 用另一与之相关的事物代称。在转喻中, 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 而以喻体代替本体。例如:
No cross, no crown...不经磨难, 就没有成功。 (cross“十字架”, crown“王冠”, 喻指荣誉。)
4. 提喻 (Synecdoche) 。
提喻也称代喻, 它的典型特征是以局部代替整体, 抽象代替具体, 特殊代替一般, 反之亦然。例如:
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人多好办事。 (hand是人体的一部分, 代表人。)
5. 拟人 (Personification) 。
实际上, 拟人也是一种比喻, 即把非人的事物或抽象概念当作有生命的东西来描述。例如: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失败是成功之母。
6. 夸张 (Hyperbole) 。
夸张就是用故意夸大事实来加强情感, 起强调作用。例如:
A single slip brings eternal regret.一失足成千古恨。
7. 对照法 (Contrast) 。
对照是一种用对称的字句加强语言效果的修辞手法。具体地说就是把字数相等、语法结构相似、意思相关联的两个句子或词组成双成对地排列, 使句子句式对称, 音节和谐, 哲理深刻, 增强语言感染力。例如:
A fall into the pit, a gain in your wit.吃一堑, 长一智。
8. 反论 (Paradox) 。
反论是通过联合两个相反的相矛盾的或不相容的事物而形成。看起来似乎荒唐, 实际上却有道理, 令人回味无穷。
More haste, less speed. (欲速则不达。)
二、英语习语中修辞格的汉译
综上所述, 我们不难发现, 丰富的修辞手法成为增强英语习语表达能力的一种有力手段。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如何有效地进行翻译转换, 即完成理解和表达的过程, 使译文读者充分理解原语中的习语含义, 并尽量保持原语习语的各项特点和风格。
1. 直译法。
一般说来, 英语习语大多数修辞格最好采用直译的方法。即在用词和修辞结构上与原文保持一致, 做到形神皆似。上文提到的例句的译文大多忠实地表达原文习语的意义, 保留了原文习语的丰富联想和修辞效果。有些英语习语的比喻、形象有明显的西方民族、宗教、历史等色彩, 随着不同文化之间日益广泛的传播, 这些英语习语逐渐被人们全盘接收。伊索寓言的广为流传使人们了解到“酸葡萄” (sour grape) 是指因得不到而假装不在乎的东西。这样不仅保留了原习语的鲜明的特色, 还可以丰富译文语言, 从而促进了世界文化的融合。
2. 对应法。
对应法也是双语转换时一种常用的翻译手段之一。由于人类认知行为具有客观性、相似性和相通性, 人们对有些事物的理解和看法往往不谋而合。例如to be on thin ice (如履薄冰) 。有些英汉习语部分对应, 比喻也不尽相同, 但意义相近。在保留原意, 与上下文相吻合的前提下可以移植相近习语, 例如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 (挥金如土) 。这些英汉习语如果直译, 反而显得罗嗦, 按照中国的语言习惯直截了当地套用汉语同义习语倒显得简洁明了, 形象鲜明。使用对应法时需注意, 有的英汉习语形象意义似乎很接近, 但隐含意义却相去甚远。如“to pull one’s leg”与“拖后腿”不能互相套用。挖掘原习语的隐含意义是运用对应法的关键。
3. 加注法。
许多英语习语的比喻意义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地方色彩和典故性, 把它们的字面意义译成汉语后往往让人不知所云, 而只译其隐含意义又失去了原习语的形象比喻和丰富色彩, 采用加注法可以二者兼顾。如“to get blood from stone”可译成“石中取血———做不可能的事”。
4. 释义法。
释义法是在常规手段无法实施时采用的一种方法。一些含有独特形象比喻、历史典故、结构性修辞的习语无法兼顾他们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 宜采用释义法。如“have an ax to grind”这个英语习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翻译成中文很难理解, 可以将它意译为“别有用心”。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如把“a cup of tea”说成“钟爱的事物”等。以上习语虽然在翻译过程中失去了形象意义, 但准确地表达出了隐含意义。对这类习语的翻译必须建立在深入了解西方文化的基础上。
总而言之, 习语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英语习语的翻译不仅要译出原语习语的比喻形象、修辞效果, 还要翻译出其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
摘要:习语是各种修辞手段的集中表现。本文分析了英语习语的修辞特点, 提出英语习语的翻译策略, 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英语习语的文化内涵, 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关键词:英语习语,修辞,翻译
参考文献
[1].黄任.《英语修辞学概论》 (1999)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上海
[2].罗爱军.《论习语的翻译方法》.《西藏大学学报》.2001 (2)
运用修辞手法,表现植物之美 篇8
对植物的描写,不仅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描写,还需要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才能使静态的植物具有动感,使它们活生生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而且能充分表达自己对这种植物的赞美之情。在我们这个学段,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和排比,运用它们会有怎样的妙处呢?让我们一起体会一下吧:
比喻句:这类修辞手法在写作时运用较多,比喻句能形象生动地表达出对事物的赞美之情。例:一树洁白的花朵,像雪,像玉,像云,像飞迸的浪花。
排比句:在写作时运用排比句可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表达效果。例:菊花的颜色很多,有白色的,有红色的,有黄色的,还有浅紫色的……给人以一种美的感受。
拟人句:把植物的某些方面或特征写得像人一样,这就是拟人句。拟人句可以强烈表达自己对植物的喜爱、赞美之情。例:向日葵花像布娃娃的笑脸——它的花瓣儿像娃娃金黄色的头发,它那可爱的笑脸从早到晚总是向着太阳转,永远不回头。
总之,只有仔细观察、全心投入,才能写出生动具体、热情洋溢的好文章来。你,学会了吗?
(吉林 冯立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