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氛围评语(共10篇)
课堂教学氛围评语 篇1
(1)教学设计思路较清晰,课堂教学能根据教学设计,基本达到教学目的;
(2)能利用学生扮演等活动以及高考题的讲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知识归纳较完整,课堂容量较大。 建议:
(1)语言节奏、语调要适当控制;
(2)要培养让学生记笔记的习惯;
(3)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归纳、总结;
(4)点评之前可先让同学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
1.课堂教学质量评语
2.实习评语
3.导师评语
4.教师评语
5.老师评语
6.小班评语
7.操行评语
8.个人评语
9.对老师的评语
10.员工评语
课堂教学氛围评语 篇2
作业批改是教师常规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提高。对语文作业的批改, 我们老师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 再评个等级或给个分数, 最后打上日期就了事了。其实, 打上“√”或“×”仅能表示“答题正确”或“答题错误”;评个等级或打个分数也只是一种抽象的评价。这些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正误、比较学习差异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 时间长了, 学生感到厌倦, 更重要的是评价结果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挖掘学生学习潜力, 更不能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从学生对老师作业批改的评价中, 笔者感受到平时作业批改时评语的重要性。
二、评语批改作业的形式
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 主要通过以下几种评语的形式, 给学生适时、适当的评语来批改作业。
(一) 点拨式评语, 指点迷津
即通过评语的形式, 在关键处点拨学生的错误, 指明错在什么地方。比如当学生在阅读作业练习中出现审题、思考方法等方面的错误时, 我会在相应的地方写上诸如“作者想告诉我们一些什么?”“要想发现问题一点都不难, 你只要认真画出有关句子 (中心句等) , 答案就在里面”或者下画“———?”在后面写上:“再想一想, 这里对吗?”这样有针对性的评语不仅让学生找到了自己错在哪里, 而且知道错的理由, 并知道该怎么样改正。既指出了学生某方面学习的不足之处, 又肯定了学生为学习付出的劳动,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使学生产生上进心。
(二) 鼓励式评语, 激起兴趣
有时, 教师在作业本上写上一句鼓励性的评语, 学生会信心倍增。平时, 我对书写认真正确率高的作业, 打上“优秀作业”的图章;对于学生作业中出现独特见解的, 评上“有创造性”等;发现学习困难生的作业有进步, 我及时给予评价:“有进步, 继续加油哦!”或“老师期待你更出色的发挥”等。这样做能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肯定, 进一步激发他对学习的兴趣, 学习成绩自然会提高。
(三) 批评式评语, 劝其改正
对书写不认真, 字迹潦草的作业, 我会写上“答案很正确, 但书写有待提高”或“请保持书面整洁”等;对由于粗心马虎导致作业错误的, 写上“要告别粗心”或“作业要仔细哦!”等, 让学生阅读评语后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学习习惯或态度上存在的问题, 并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加以改正和提高。
(四) 互评式评语, 教学相长
作业评语作为教师对学生的书面教学语言, 通常都是教师写、学生看的形式, 学生只能接受教师的评价, 教师却不能揣摩学生心里的想法。所以, 在每学期初, 我会对学生要求, 让他们把平时想对老师说的话 (但又不方便当面交流) , 写在作业本上, 我都会一一做出书面回复 (有些是面谈) 。教师批改作业时既可以对学生的作业加以评价, 也可以说上几句对学生留言的感想, 让一个小小的作业本成为沟通师生关系的桥梁, 教师乐教, 学生乐学, 教学相长, 师生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三、评语批改作业的意义
(一) 评语── 一种因势利导、潜移默化的重要教育载体
学校的教育教学除了课堂教育之外, 可能还有课外辅导、班会、课外活动、师生谈心等诸多手段。而课堂教育教学主要是承担面对全体学生的一个传播思想、讲授知识的任务, 它面对个体进行个别思想情感方面的教育的机会相对较少。而会议、课外辅导与活动、师生谈心等形式, 由于时间、精力等各方面客观因素的影响与制约, 其在教育对象的数量及教育活动的频率方面也有很大程度上的局限。而学生的作业, 几乎是每一个教师每天都要接触的东西。对学生作业的评改是师生以书面形式相遇、交流的一个最为频繁和便利的活动。老师在纠正作业中的错误、指出不足、提出思考与建议的同时 , 一句赞赏之词或者一段鞭策之言, 甚至就连最简单的一个问号或感叹号, 都会使学生激动振奋、感慨良多!学生以作业的形式向我们反馈了他们的成绩与态度, 我们可以用评语去告知他们我们的感受与看法。师生的情感可以在此交汇、传递, 思想教育工作因而又会在这最真诚、亲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 影响久远。另外, 评语教育与其他教育手段相比, 它更具另外一个优势, 那就是它往往是以书面的形式为学生指出问题, 提出中肯的表扬或批评, 较之口头上的说教, 它更显真诚、亲切与委婉。学生易于接受, 而且体会深刻, 教育效果更加显著。
(二) 评语── 一个因材施教、个别辅导的有效教学途径
教师如果能够在处理学生作业、判定其正误的同时, 适时地针对他们各自不同的情况, 加注恰当的评语 , 指出其在知识内容上存在的问题, 并能追根溯源, 激发其思考, 使其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同时又能及时地对其成败做出适当的分析、表扬与鞭策, 促其进步, 那么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不是又可以获得一个更加有效的途径了吗 ?
课上句句铿锵入人心, 本上字字关切显真情。总之, 创新作业评价的方法和恰当的评语, 不仅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让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中享受作业成功的快乐, 也能让学生发现学习上的漏洞并及时加以弥补, 更能让学生从教师丰富的人文评价语言中学会如何做一个健康的人。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如果我们每个教师都能注意到评语在教育教学上的作用, 在教学实践中能有效利用这一重要的教育手段, 并与其他教育方法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摘要:创新作业评价的方法和恰当的评语, 不仅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而且能让学生从教师的评价中享受作业成功的快乐。本文对如何巧用评语及其作用进行了论述。
课堂教学氛围的构建 篇3
一、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的前提和条件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生成的前提和条件是建立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解除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霸主地位,由教师为本位转向以学生为本位,使师生之间的权威关系转变为以学生自控为主,教师协助、促进为辅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把“教”与“学”当作师生之间、朋友之间互动交往的过程,互相倾听。并且以平等的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展开讨论、对话、交流,在参与的过程中实施对学生学习的指导,让学生真正体会和感受到教师可亲、可敬,更可以信赖,从而提高学习热情。其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内心的发展要求,顺其自然,因势利导,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要把学生看作是探索知识、学习活动的主人,在主观上承认学生有聪慧的一面,独创的一面,探究的一面,不要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者,要善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悉心呵护学生的独立见解,允许学生说错、做错,以及异心天开的想法。绝不挖苦、讽刺、冷言低调对待说错、做错的学生,只有这样,学生的心理才感到安全,心情才舒畅,思维才不受约束,才能放开思维的闸门,敢想、敢问、敢说、敢做、敢于求异和创新,不畏惧教师的权威,也才能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学习知识,创新知识。最后是教师要加大情感的投入,抛开不愉快的心情,面带微笑,精神饱满的走进课堂,走进学生。
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是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的关键和保障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应创设更多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因而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的关键和保障是建立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基础之上。
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学生是学习、发展和自我教育的主体,是教育教学最基本的最活跃的“细胞”,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研究教材的知识结构,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促进学生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其次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重在“导”、“引”、“点 ”,当你站在讲台上,要时刻不忘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不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使学生望而生畏,要以平等对话、合作关系,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发现教学规律,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意味着教师只能成为配角,教学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任何一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既离不开学生,也离不开教师,因而在凸现学生主体的同时,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表情的变化,捕捉其思想动态,或“旁敲侧击”,或指点迷津,当鼓励时就鼓励,该讲解处就理直气壮地讲,尤其是学生未知领域,同时要为学生个性的彰显,思想的解放,营造充足的心理空间,让学生在多元解读中,洞察人生,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净化灵魂。
三、合理的教学方式、方法是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的途径和手段
创设激情氛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篇4
全
峰
随着现代知识体系的不断扩展和素质教育的大力普及,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从而更好的实施新课标,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深思的问题。这里我结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实践经验,谈几点初浅的认识。
一、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浓厚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以他们的学习兴趣为转移,当学生对某学科知识产生兴趣时,他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去学习。由此可见,要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是前提。
二、构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和谐课堂教学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融洽的师生情感可以调动师生双方的情绪,焕发教师“教”的激情和学生“学”的热情,营造出和谐的教学氛围。课堂教学要提高效率,就必须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创设民主与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在这样的教学环境里,学生消除了胆怯和依赖心理,他们便可以无拘无束地充分表现自己,使课堂氛围轻松愉快。当然,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学生的主体地位越巩固。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焕发出课堂的生命力。做到师生互动,融为一体。
三、掌握课程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现代教学论认为,所谓教学,就是教师有效地合理地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探索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会形成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新课程标准理念可以归纳成简要的36个字:“增强兴趣、自信----面向全体学生----起点低、目标实----探究之中发展----渗透德育、人文----科学评价导向。”例如在新教材上试验课时,要求先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试验兴趣,再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步骤,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互相评价,最后小结。但是新课程为什么这样要求?这样要求有什么依据?有什么好处?怎样自觉变为教师的教学意识?这些更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新教材实验教学给学生时间去试验自己的新想法,留有出错耽误的时间,使学生有时间做沉思默想,还有时间用来相互讨论。这样使实验跟探究学习融合起来,不但让学生获得知识,学到技能,还使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兴趣和探究兴趣更持久,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表面上学生多花些时间,实际上有了学生参与,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四、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化学课程与许多学科相互渗透,内容复杂。基于此,对于各个层次的学生,应该如何恰当地选择、处理和传递教学信息,进行高效率、最优化地教学呢?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出发,活用教材,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1、精心设计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中学生的参与性高,能主动地投入学习。同时,由于所学问题的开放性,方法的多样性,结果的唯一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都能获得一份成功的乐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我在教“酸碱盐”时,结合一些生活小窍门设计教学情境:剖鱼时不小心弄破了鱼胆,如何除去鱼胆的苦味?再如:在教“合金”时问学生:古时宝剑“干将”“削铁如泥”果真如此吗?在教“活性炭”时问学生:你能找到一种使任何有毒气体都失去毒性的解毒剂吗?
2、引导学生联系实际
在教学中我结合课本的内容,联系生产实际,指导学生解决身边的问题。如在学活性炭时,我问学生:我市糖厂在制糖时,红糖是怎样变成白糖的?学生一听非常感兴趣。然后我告诉学生,工人们往红糖水里加一些物质,经过搅拌和过滤,可以得到无色的糖液,再减压蒸发水分,红糖就变成晶莹的白糖了,加入的是哪一种物质,起什么作用?
3、趣味引导式教学
化学中有许多原理比较深奥、难以理解,如果采用传统的直接讲授方法,学生必定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若在教学中讲述一些有趣的见闻、运用一些形象的比喻及提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使深奥的理论浅显化、抽象的事物形象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必然也会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讲物质由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时,我用就像建筑物是由砖和瓦砌成一样来比喻。在讲分子间有间隔时,我用等体积的黄豆和小米混合体积小于两体积之和来类比。
4、指导学生善于联想
联想出智慧。化学教学中要及时指导学生学会联想,善于联想,善于反思,这样,才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成果。例如,化学肥料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联想如何给甘蔗合理施肥。如讲到硬水的软化时,想到水壶为什么易起水垢;讲到浓硫酸的强腐蚀性时,想到皮肤沾了浓硫酸时,应该怎么处理。讲到二氧化碳的制法时,想到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还可以制取和收集哪些气体等。
5、分析对比,综合归纳,简化记忆。
比较是确定现实现象异同的一种思维过程。从比较中就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突出矛盾的特殊性。比较又是概括的前提,只有通过比较,才能确定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把这些事物联合为一组进行概括。在教学中,应用分析对比,综合归纳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简化记忆。还可以编一些口诀帮助理解记忆。如化合价口诀。地壳中元素含量口诀:氧硅(养龟)铝铁钙(盖)等。
6、组织有效地复习。
(1)及时复习。教师要抓好新课前的复习提问。提问的目的首先是减少学生的遗忘,巩固学生的记忆,其次对新课扫平道路。学生平时不复习,临考前“开夜车”和“加班加点”是不符合记忆规律的。
(2)分散复习。教学中要利用一切机会抓好平时的复习、阶段复习、期末复习。(3)注意复习方法。复习要避免机械重复。每次复习都应给以新的信息,提出新的理解要求,激起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
五、发挥化学学科课堂教学特色。
1、加强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课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强化实验课的教学对于培养创新型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传统的教学大纲中,实验教学内容设置体现出多验证、少创新、多定性、少定量等特点,因此实验过程中学生很少主动思考,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我在进行实验教学时,特别注重综合性的实验。力求满足学生实验技能全面培养的需要,适合学生能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这样,使学生对实验技术有了更深入的掌握。在确保实验效果的同时也提高了实验的复杂程度,强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经过综合实验训练后,实验技能显著提高。
2、从现象到本质,逐步深入,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化学理论知识的获得,无不是在观察现象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才得到的。在教学过程中先预设实验现象,再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最后把理论知识完整的展现给学生,这样的效果较好。
3、与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
针对化学课程内容抽象、繁琐的特点,传统的黑板式教学法已难以满足现代化学教学的需要。而多媒体教学能使难于理解的知识通过图象、图表、文字、数据与动画演示结合融为一体,直观地表现出来,能显著提高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1)利用多媒体,巧妙引入新课
万事开头难,一堂课也是这样的,如果教师能够在引课的时候吸引学生,那么这堂课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当我们感觉单纯凭借语言的描述很难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的时候,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手段,带领学生步入知识的海洋。
(3)应用多媒体演示实验现象,提高实验的可视性
如关于原子构成的内容,十分抽象,教师难以讲授清楚,而学生通过观看二维、三维的彩色图片,就可以轻易地理解有关的复杂问题。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实验以其真实性、直观性,给学生第一手感性材料,任何模拟、说明、比喻、描述,都必须在实验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
由于以往的教学都是教师在前面演示,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能看得清楚,若让学生轮流到前面观察又很浪费时间,为了提高演示效果,便于全体学生观察,我改用化学投影仪来配合完成上述实验过程。学生在屏幕上看到了一个放大了几十倍的实验……。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达到预期的目的。有的实验时间长,不易马上见到实验效果,如铁生锈的实验,若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时,需很长时间,不可取,如果改用多媒体计算机演示其实验过程,几分钟即可,这样变抽象的内容为直观现象,学生看得一清二楚,增强了演示效果。同时,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这种新颖的方法,能刺激学生的感官,引起学生的注意,有助于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4)运用多媒体省时、省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多媒体辅助教学进入化学教学,给学生带来了勃勃生机,它通过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方式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静为动,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确保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同步进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我们要不断探索,挖掘潜力,让多媒体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创设“快乐语文课堂”提问氛围 篇5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这说明在课堂提问中创造出一幕幕情感化、情景化的氛围的必要性,从而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去兴奋、冲动,去探究、创新,去完善自我。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和运用最佳课堂提问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良好的课堂提问氛围呢?
一、善于创设问题情景调动课堂气氛
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展现情境,寓教于乐,不厌其烦做示范,这是老师的一种职业习惯。这样做,可以给学生“导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给学生“开源”,促使学生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学生有着好奇心理、疑问心理、爱美心理和活泼好动的特点。作为老师应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交融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课堂上创造情景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要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提供具体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新奇动人的事物,以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比如在教学习作时,先让学生玩游戏中,让学生仔细观察游戏过程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同时谈谈自己的体会或感触,一节课里学生的热情始终高涨。这样,既解决了学生写作文“写什么”、“怎样写”两大老大难问题,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课堂气氛会更活跃些的。
再如教学《九寨沟》一课,我设计如下情境:先让学生交流课前预习所得,简要介绍九寨沟的方位及名字的由来。随后直接播放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这时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和教师声情并茂的讲述,课件展示出九寨沟的美妙风光:高耸的雪峰、斑斓的湖泊、茂密的森林、飞泻的瀑布、机灵的金丝猴、奔跑的羚羊、敏捷的小熊猫……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这时,让几个学生敞开心扉说说刚才的所见所感。这样借助动画情境导入新课。融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为学生营造一个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场景,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问题导入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问题,要让这些问题富有启发性、连接性、伸缩性,使学生能回答上来又不易回答出来,这样既可调动学生思维,开发智力,使学生的头脑动起来,又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被动僵化接受。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教《月光曲》一文时,在充分细读文本之后,让学生感悟这位盲姑娘酷爱音乐,想实现亲耳听一听贝多芬的钢琴曲的愿望,可入场券太贵了,家境太穷。因此哥哥为无法实现妹妹的愿望而伤心、难受。在学生感受哥哥那份无奈之时,通过抓住妹妹话中的矛盾点,不断追问,从中体会妹妹的善良、体贴、善解人意美好品质及兄妹情深。
师:这位盲姑娘酷爱音乐,明明是自己梦寐以求的愿望,可还说随便说说,这句话是随便说说吗? 生:不是…… 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他不想让哥哥伤心,非常体贴哥哥。生:因为哥哥整日为一个双眼失明的妹妹的生活够劳累了,不想再为满足自己的愿望使哥哥难了。师: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盲姑娘? 生:是一个善良、体贴、善解人意的盲姑娘。师:这真是一个善良、体贴、善解人意的盲姑娘啊。妹妹的体贴与安慰;哥哥对妹妹的伤心与内疚。无不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对手足情深的兄妹啊!难以割舍的兄妹之情啊!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可见,善于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三、提问的形式要有趣味性
好胜好奇是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他们喜欢新鲜的东西,奇异的刺激物对他们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老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采用多种课堂提问方法去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快乐的去探究、去学习知识。
四、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如何让课堂讨论会有意义、有趣的呢?首先,要提出引起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独立思考的问题。教师要设计最有趣,最有争议,能激起广泛学生的兴趣,或是学生主动提出的又存在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在讨论中,教师应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使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得到满足,从而更好地活跃讨论。当与教师设计的问题想法不一致的时候,不应打击否定,应鼓励他们谈自己的观点,正确引导。在讨论结束时教师应进行必要的小结,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真正有所收获。
课堂讨论让学生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这一形式将个人自学、小组交流、班级讨论、教师指导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分组讨论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组织成员相互合作,小组之间互相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的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相促进中共同提高,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注重对学生课堂学习心态的了解
在课堂上,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心态,教师只有把握好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才会取得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课堂心理,喜欢上这门课的有多少人,不喜欢上这门课的有多少人,原因在哪里呢?然后要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提问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课堂上发现学生学习有懒惰的心理时,教师与他们保持视线的联系,以提问的方式来表明自己时时在关心和注意他们,促使他们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
小学语文课堂氛围营造方法 篇6
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新课标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学习是一个共同交流的过程,师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才能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语文学习,焕发出语文课堂独有的活力。
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将在师生沟通时起到重要作用。在讲授 《武松打虎》一文时,学生对文中写武松打虎时候的场景特别感兴趣,但却无法用语言来描绘,于是,我便在课堂上请同学们自行讨论,然后让学生尽情表演,在接下来的时间当中,同学们的表演天赋和表现欲望令我非常的惊讶,同时也有几位同学能够将当时武松打虎时候的动作、神态表演的淋漓尽致。
此时,我趁热打铁,表扬参与表演的同学,也对他们的表演进行了评价,再一次让同学们来进行描绘,他们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直到下课铃响了之后,同学们都还意犹未尽。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 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创造力才能得到开发,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语文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语文的魅力在于此,语文课堂的活力也在于此。
同一问题,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素养、心理状况等等的不同,得出的答案可能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这就是创造力的表现,也正是我们要悉心呵护和着 意培养的。教师要放下唯师是从的尊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建立新型的民主交流、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多给学生展开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多给学生发表意见的机会和自由;重视语文课堂教学氛围营造方法。
二、赞扬欣赏激趣法
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赏识。“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老师要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肯定自己,所以清代学者 颜元也说过:“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这都是讲赞扬欣赏的激励效用。 赞赏是廉价的,也是无价的。
同学的掌声,老师的赞扬,小小的奖品,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源泉。表扬学生的方式有很多种:赞许的口吻——“你说得真好!”“你的想法真棒!”“你想象力真丰富!”;亲切的动作——拍拍肩膀,轻轻一点头,微微一笑。每节课笔者尽量多赞赏学生,不光赞赏一个两个,而是赞赏一群一批,甚至全班;不是虚伪的应付的,而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班上有一位男同学,我刚刚接手这个班级的时候就已经听闻他的一些“光辉事迹”:上课将墨水洒在同学和老师身上、大声喧哗、从不做作业等等。
成绩自然是可想而知的。每次语文考试都是个位数。这学期第一次考试他得了6分,我没有批评他,而是给予了他鼓励,让他下次更加认真点,我相信你能够考得更好,即使是多了一分,那也是你进步了。果不其然,他在第二次考试的时候考了9分。于是我在班上大肆的表扬了他,我看到了他脸上不好意思的笑容,心里也有了些许的安慰。在接下来的每次考试当中,他都能够有一点点的进步,家庭作业也能够完成一大部分了。
直到期末考试他的语文成绩已经稳定在了60分左右。有了赞赏这一“催化剂”,学生在学习中就能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习的乐趣,课堂气氛活跃,学习效果好。可以说,赞赏出创造力,赞赏出学习兴趣,赞赏出进步的学生,赞赏出有特点的学生。
三、认真倾听激趣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是老师掌握着“话语霸权”,学生只能当作一个个容器,等着老师往里灌东西,可结果,园丁的辛勤,往往扼杀了学生的天性,“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变成了统一模式铸造的标准件。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发言。我认为学生“讲”教师‘听”有三大好处:一是通过“听”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
笔者通过“听”常常被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独到深刻的见解、幽默睿智的语言所折服。 二是通过“听”可以真正使教师领悟“教学相长”的真谛。三是通过学生“讲”教师“听”,可以锻炼学生。有些时候,我们教师也可以充当一个“无知者”。让学生参与,学生越说越会说,越说越想说,越说越自信,课堂成了他们发挥的舞台,这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焕发出课堂的活力。
譬如在教鲁迅先生的《雪》时,笔者让学生找出喜欢的句子,先在学习小组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一学生说:“我喜欢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雷罗汉”,这写出了小孩天真活泼、充满生机的情景,尤其是 “呵”字非常的形象、传神、有趣。还有那“紫芽姜一般的小手”,很好玩。当笔者一问什么是“呵”时, 大多数同学拢着两手呵气,一时课堂笑声一片,活力迸发。又如《两小儿辩日》,几乎都是学生在疏通文意在争辩。
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自主学习和协调学习” 的教育观,由传授知识向学生终生发展延伸。而这种学生多讲、老师多昕的教学模式正是“授之与渔”“操练捕鱼”的有效途径。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是学生做主角,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兴趣,使学生的学习状态保持活跃和热烈,使语文课堂呈现无穷的活力与魅力。
四、教学课后做人
创设灵动氛围,优化课堂教学 篇7
一强化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
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是学生带着课本和自己的初步理解与感受走向教师, 向老师求教;而不应是老师带着准备好的对课文的理解走向学生, 把结果讲解给学生听, 要让学生和文本直接对话。
第一, 给学生提供独立阅读的时间和空间, 给学生以真正阅读的权利, 在一定范围内尊重学生的阅读选择。因为我们的学生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背景, 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对文本的解读也就不一样。
第二, 在教学过程中, 要指导学法, 要为学生“怎样学习”导向, 指导学生如何与文本对话。我们备课时首先要分析学情, 备学法;预习设计要有利于学生预习习惯的形成;课堂讲解要学法示范, 并重视指导自悟和总结学法;联系设计要有助于学生运用、迁移、巩固学法。
第三, 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理解。教师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反应, 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 做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 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 为文本的内容和表达另作设计等。
二注重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的启发式教育
能力的核心是思维能力,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 语言的运用就是思维的运用。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加强启发诱导的设计, 在探究性学习中, 老师应培养学生质疑、析疑、辨疑, 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闪现智慧的火花。
1. 找准文本切入点, 为激活学生思维提供帮助
一篇文章总是表达一个比较集中的感情或哲理。基于此, 教师在备课时一定使大脑和心灵钻入课文的气韵精髓里去, 打捞出文本机理的关键, 最终使课文的语言像网袋的网眼, 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就是网袋的提绳。提绳一握, 全文清晰。
2. 要有敏锐的洞察、果断的把握学生思维流向的教学机智
如在讲解一篇林清玄的《不知有花》时, 笔者提问:“作者羡慕的仅仅是山中妇人身处山野美景之中吗?”答:“作者所羡慕的是山中妇人那份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宽容与豁达。”一位学生脱口而出标准答案, 怎么办?此时就无法一步步按预设的教案分析下去了, 笔者想到了刚学过的《记承天寺夜游》。提问:“这个妇人怎么会做到与自然相亲相容而不自知呢?联系你学过的文章思考思考。”学生马上联想到《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名句——“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我两人者耳。”经过讨论明确, 是一种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心态使人物我两忘, 与自然冥合, 至此学生不仅明确了答案, 而且还联系并深化了学过的知识, 思维被激活了。
三创设灵动氛围, 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 我们要创设一个支持性宽容的交互平台。在这个平台上, 老师作为学习的参与者, 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交流、讨论, 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1. 鼓励学生发言, 营造宽松氛围
特别是在上公开课或借班上课时, 学生们难免紧张, 老师要注意用亲切的话语不断鼓励, 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2. 利用多媒体辅助, 创设学习情境
如在教授《沁园春·雪》时, 恰当地运用了多媒体, 配乐朗诵、配画赏析……有效地创设情境, 将教材以及教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学生的距离拉近, 使他们产生共鸣。
3. 师生共同板书, 活跃学生思维
笔者在上《社戏》时候曾采用过这样的办法, 抓住最后一句中的关键词语“好”字作为板书的骨架。先讨论:文中十几个“好”围在我那个巨大的“好”字周围, 形成独特的板书, 接下来的师生互动对话, 随意选择其中的几个“好”一起琢磨文本, 尽情想象, 抽象的“好”立刻具体生动起来, 最后归纳出“童心”、“童趣”两个词语, 表达了对“社戏”之美的深刻认识, 板书是凌乱的, 思维却是活跃的。
综上所述, 智慧灵动的课堂应在老师的引导下, 强化自主阅读意识, 把课堂成为学生思维训练的场所, 老师更要创设灵动轻松的氛围, 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 帮助学生获得适应时代发展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促使其成为焕发智慧光芒、追求创新发展的人才。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组成的双边活动, 它是一个由师与生、教与学相辅相成的系统。我们应树立起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促进者的新教师角色理念。充分创设灵动活泼的氛围, 优化课堂教学, 让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为学生获得终身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打好基础。
关键词:自主,指导,训练,激活,灵动
参考文献
营造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篇8
【关键词】教学质量 综合素养 教学手段 课堂氛围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取代学生地位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壓抑。教师的教学模式是一味灌输课堂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对课堂学习产生厌倦感,毫无兴趣可言。在此形势下,要想使学生既能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就要求教师更新教育思想、改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突破口,活跃的课堂气氛,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我来谈谈对如何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看法:
一、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念,认真备课,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教师作为课堂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应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念,认清课堂教学在小学语文课程的地位和对学生发展所起的作用。认真做好每一堂课的准备工作,规范教案内容,完善备课步骤,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知识的理解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个人教案初备。每个教师在备课之前,要提前了解新课标要求和课程资源,初步了解科学学习方法和必需掌握知识的学习情况,结合自己的辅助资源和教学经验,在课堂教学上有个人的初步设想,对教学教案有初步的思路,能较好的导入新课程知识。
2.集体教案探究。语文备课组应该针对课程的每一堂课进行认真分析,这要求备课组的每个教师将自己对课程要求和教学思路有自己的独特见解,通过对每个教师的见解各自发表自己不同看法,集思广益,将集体智慧的作用发挥出来,最后形成一个统一的教案。在此过程中,避免一人主备,其他教师没有自己的见解,机械模仿某一人的教学构思。
3.个人精备。在集体教案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个性和风格,结合及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归纳、提升和再创造,形成科学性、针对性的教学教案,符合个人教学特点和学生学情的课堂教案。
二、快乐导入,活跃课堂教学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们在讲授每一个新知识的初始阶段,如果导入得当,就能直接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使其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课堂活动顺利进行,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我们应运用多种导入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为整节课开好路,使学生快乐地进入学习语文的状态,成为乐于学、善于学的人。如:我在教《海豚救人》一文时,用下面几句话导入新课,引出这节课的内容:“海豚生活在海洋里,它的体型与鱼相似,是一种哺乳动物,那么它怎么会救人呢?它为什么要救人呢?你们想知道吗?”学生不约而同地说:“想。”在学生的学习热情完全被激发起来的时候,我在黑板写下这节课的课文题目题再问学生以下两个问题:① 海豚为什么能够救人?是谁指使的?②海豚是怎么救人的?救的谁?我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整个课堂充满学生相互讨论交流的声音,通过把知识进行归纳,创设有趣的语文问题来引入教材知识,引导学生善动脑、多动口、勤动手的良好行为,把枯燥无味的语文课堂赋予生机活力,让学生苦学变为乐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
三、巧妙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1.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可以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和美妙的声音,直观的展现抽象文字所表达的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在多媒体教学中的视频、动态图片与传统教学中的挂图、模型等教具等有机结合起来辅助语文教学,能够更好地营造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效率。例如,教学《黄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黄山的美景。教师可以寻找一些黄山的图片,再配上适合的背影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从而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黄山的美。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一下子就进入到了课文的情境中,让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运用激励评价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所谓激励性评价就是使被评价者产生向上的欲望和动力,并获得成功的一种评价手段,是新课改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不吝惜给学生褒扬的词语,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体验到成功,享受到尊重。鼓励可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这种自由的空间里可与老师、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成功中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眭亚娟;论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J].学周刊.2014(06).
课堂教学氛围评语 篇9
教学教学是有教师与学生共共同完成的过程,其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启发学生获取知识的组织者。教师要按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认知规律,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发现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权学习能力,这不仅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而且能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但在实际操作中让学生自主学习,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自主”必须有“参与”。只有充分参与才能实现有意义的自主学习。因此,教师要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学习过程。实践中,我们在“情感调动”、“民主交流”、兴趣激发“、”成功体验“等方面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对数学进行独立自主的探索学习。
一、创设“情感“氛围
积极的“情感”能够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数
学的动力、调节数学学习行为。创设积极地学习情感,必须从教室的课堂情感开始。“没有爱的教育是贫乏无力的!”从步入课堂开始,教师就必须是精神焕发、情绪饱满的,从言语道动作,甚至眼神,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教师神采奕奕、笑容可掬的神态,教师一直有力而充满激情的“上课”,教师对教学美的由衷赞叹,教师对象说数学探索成果的热情鼓励······都将感染学生,引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良好感受。当学生在学习中发生错误时,如果教师用充满爱的会说话的手抚摸他们的小脑袋,并微笑着暗示方法,他们的反应时积极地;当学生探索困难时,如果教师给予略带遗憾又充满鼓励的一个鬼脸,再提高线索时,学生又会重振精神······
二、创设“民主”氛围
在教学教学中进行自主学习,要积极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给学生提供适合的
参与机会和足够的参与时间,促使学生在主动参与的全过程中,思维能力和心理素质得到同步发展。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进行认知交流的过程,也是彼此情感交流的过程。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创造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气氛,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从而提高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增强参与学习的动机。做到敢想、敢问、敢说。课堂民主氛围的创设,源于教师在课堂上得一举一动,教师每一个亲切的眼神、细微有效的动作、和蔼的态度和热情的赞语等,都会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尤其是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畏难情绪,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教师在自主教学中发扬民主,保护学生的学习自尊心,可以进一步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教师必须做到:耐心的听取每一位学生的发言(即使言论本身是错误的);积极评价每一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自主探索;相信每一位学生在探索过程中的任何结论都充满智慧;正确对待自己的数学教学,允许学生提出质疑,善于吸取学生中的意见。在自主教学中应允许学生自主发言,积极争辩,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达到在愉快情境中学习数学的目的。
三、创设“兴趣“氛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来自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自主
学习中获得的成功。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案,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是学生进入欢乐愉快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打开思维的闸门。
1、在猜想求证中引发兴趣。
猜想是一种教学方法,是数学研究中的发现法,是一种创造性的直觉思维方 式,是关于数学规律的联想和设想。在数学教学中要有意识的保护这种非逻辑的思维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证欲望,教学不懈的自主学习。如在学习“商不变的性质”中,我首先让学生猜想“24000000÷300000=?”学生根据经验,大多认为结果是8,但为什么是8,一时说不清楚(即使学生能乘法反证),于是学生产生了求证的欲望、积极探索的兴趣。
2、在新奇悬念中引发兴趣。
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新事物易产生好奇心,喜欢刨根问底。教师要善于发 觉教材中的智力因素,在数学自主教学中布置悬念,以疑激趣,诱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例如,在教学“平均数”时,课始我问学生:“身高120厘米,但不会游泳的小华,不小心掉入平均水深有100厘米的水中,他会淹死吗?”学生有的说:“不会淹死的。”少数学生自言自语:“好像都有可能。”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于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轻松地做进一步探索。
3、在动手操作中引发兴趣。
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必须多组织学 生动手操作,以“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更多的新问题、新想法,活跃课堂气氛。日教学“移多补少”时,我准备了一些圆片让学生操作:从多的一行取几个移到另一行,使两行的圆片一样多。学生操作的兴趣非常高,思维始终在“状态”中。起先是笨拙的一个一个的移,然后就有学生发觉可利用求平均数以后来移,最后学生们又发现了一个更简便的方法----利用两者的“差”来移······通过动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而且在多种感官运用中,学生们探索到了学习新知识的一种方法,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创设成功氛围
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而且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 体验,产生强大的内部力量,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功。
1、提高机会,表现成功。
有位学生数学成绩一般,但手工特别好。有一次制作数学模型后,我有意让他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他那时的神气宛如一位大发明家)。此后,我发现凡是有数学操作的课,他特别认真,成绩也有所提高。
2、“再创造”,获取成功。
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尔认为:“数学实质上是人们常识的系统化,每个学生都可能在一定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时通过‘在创造’,可以稳固学生不断学习的信心。”例如,教学“乘法的意义”时,我有意让学生写出下列加法算式:(1)3个12相加;(2)17个12相加;(3)100个12相加;(4)999个12相加······学生写到最后,产生“有没有简单写法”的念头。有的学生这样写:12+12+12······+12(100个);有的甚至这样写:“999个12=”。虽然学生创造出来的新算式有些滑稽,但毕竟是学生的“创造”,我热情表扬了他们。通过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学生的“再创造”意识受到了保护,转 3
化成了自主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3、“恰当评价”,激化成功。
尝试成功者会产生自我激励,然而未必人人都能获得成功。“错误中往往有成功的成分”。教师应该更多的给予学生自主学习与鼓励,让他们有成功感。
首先,通过表扬维持动力。首先教学中坚持“无错原则”,“让敢于发言的学生不带遗憾而坐下”。如一位教师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有一位学生提出:“为什么2+2与2×2相等,而4+4与4×4却不相等呢?”这位教师并没有由于学生的破坏大动肝火,反而热情的表扬了他,维持他的高涨情绪,并且利用这一情境,让学生积极探索,从而让全体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再次,批改中利用分数激励。教师要让学生看到前景,不要让学生连续得“不及格”而怀疑自己的才能而自暴自弃。对于学生的平时作业,一般不给低分,即使错题经过订正同样可以得“优”,充分发挥分数的激励作用。第三,撰写评语,激励学生。学生的每一丝成功,都会体现在课堂中或作业中,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的作业和考试中发现学生的“成功”,给予诚恳地评价,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成功,取得前进的动力。以更好的姿态参与自主学习。
如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篇10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课堂教学开始前。上课开始前,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学生喜欢的音乐,带领学生唱唱歌或带着学生做一做游戏,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新课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课堂上。
1、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诱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在辅助教学的活动中,通过图像、声音、动画、游戏等形式,给学生直观形象、生动新鲜的视听感受,对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学生来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恰当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景,必将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总之,通过创设情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开启学生兴趣阀门,诱发学习兴趣,促进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
2、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感兴趣,才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才能营造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因此,老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让学生感知课文后,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在小组探究过程中,兴趣浓厚、气氛活跃。这种教学设计,给了学生选择内容的空间,给学生合作的空间,给了学生发言的空间,因而激发了学生兴趣,不但营造了良好课堂气氛,而且突破了教学难点,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收到了极好的学习效果。
3、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天性好玩、贪玩,对于游戏有很强烈的兴趣。因此,教师将学与游戏结合,学生对喜欢的东西学得就快,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游戏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感,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
教师在课堂创设游戏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来选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恰当的手法表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教学中我们常采用的游戏有以下几种:①找朋友。教师用卡片制作成相对的正反义词、汉字组合、拼音的生母与韵母等,让学生拿着其中一张去找另一张。一学生说:“找呀找,我的好朋友在哪里,谁是我的好朋友。”与其他学生的卡片对上了就说:“我是你的好朋友。”找错了就说:“错错错,赶快去找好朋友。”②逛超市。教师让学生把搜集到的标有汉字的商标、广告和自制的卡片放在桌子上,学生分组去的柜台逛,比比谁的收获多。游戏要求学生能正确读出桌上的识字材料,这个游戏检查了学生的课外识字情况,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③猜猜猜。让学生看动作猜词语,看口型猜字母,讲故事猜谜语等。
4、动手操作调动课堂气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儿童多动手操作会促进智力的发展。从脑的结构看,人的大脑皮层的各种感觉和运动部位中,管手的部位所占面积很大,所以手的运动能使大脑的很大区域得到训练。动手操作的过程,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参与,手脑结合。学生的思维离不开动作,动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发展的起点,激发了学生对操作活动的兴趣。
动手操作建立学生的表象思维,是学生的直观学习,把书本内容生动化,让语文学习更加形象,课堂学习气氛不再是讲和听的形式。比如,学生在课外进行剪报活动,把用到的知识、语句剪下来,增加了记忆,将学习变成了一种布满情趣的活动课。
5、努力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努力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勇于参与课堂教学,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课堂教学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让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使学生的身心和谐地发展,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每个教师都应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教导学生:教师不是万能的,教师也会犯错误;在很多方面,同学们并不比老师差。例如在电脑方面,我就要虚心向你们学习。我们师生之间是互教互学的关系,好学生应当敢于质疑。在这种坦率的学习气氛中,教师非但不会降低自己的威信,反而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敬意。师生之间的关系会更和谐融洽。
6、充分发挥讨论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促进学生智慧潜力的开发和激发。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创设让学生有话愿说的情境。对于某一问题,只要能摆出充分证据,完全可以各抒己见、自由发挥。有时学生的讨论超出了教学范围,有时甚至影响了教学进度,也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哪怕有些看法在教师看来是幼稚的,荒谬的。我们也要让他们把话说完。在教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和谐、活泼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使每个学生的智慧潜力、个性特长都能在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得到发挥,让学生乐学。指导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会学,对学生讨论中争议大的问题答疑、解惑,使学生逐步进入善学的境界。
7、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好,彼此心理相容,教与学双方都会沉浸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之中。教师讲解激情满怀,生动传神,学生学习全神贯注,兴趣盎然。反之,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必然会感到一种心理压力,教师教学也不能得心应手,课堂气氛势必沉闷、呆板。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造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的基础。平日,教师要注意深入到学生中去,和学生打成一片,交知心朋友,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感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来缩短师生心灵的差距,真诚地关怀和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要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允许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允许学生质疑问难,对他们充满爱心、关心、热心、耐心和信心,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乐其教”。
【课堂教学氛围评语】推荐阅读:
教学课堂氛围07-30
课堂教学氛围07-26
教学课堂的氛围营造论文11-05
调动课堂氛围,提高音乐教学质量07-18
幼儿园课堂教学评语09-12
课堂氛围09-04
有效课堂氛围05-25
轻松课堂氛围06-06
良好课堂氛围06-20
体育课堂氛围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