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逻辑经验主义

2024-10-11

简述逻辑经验主义(共8篇)

简述逻辑经验主义 篇1

齐尔塞尔:经验的逻辑经验主义者

埃德加・齐尔塞尔是20世纪奥地利著名的科学哲学家、科学史学家和科学社会学家.作为维也纳学派的主要成员之一,他一反这个学派其他成员用非经验方法研究科学和忽视社会因素对科学的影响的做法,从社会学角度探讨了现代科学的根源问题,提出了科学史上著名的“齐尔塞尔论点”.齐尔塞尔强调经验研究在社会历史发展领域研究中的应用,认为社会历史发展和自然界发展本质相同,都有规律可循.从此意义上而言,齐尔塞尔才是一位真正的`经验的逻辑经验主义者.

作 者:曹霞 CAO Xia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刊 名:自然辩证法通讯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DIALECTICS OF NATURE 年,卷(期): 27(2) 分类号:B085 关键词:齐尔塞尔论点   经验研究   科学的社会根源   自然规律和历史规律  

简述逻辑经验主义 篇2

在当代经济全球一体化的文化艺术全球化危机呼声高涨的情形下,各国都提出绘画艺术要“民族化”、“区域化”,以此来“全球化”。这就不得不迫使艺术家们在传统上找契合点,上世纪80年代后西方所谓“新绘画”发展迅速,如意大利的超前卫绘画;德国的新表现主义绘画、新野兽绘画;法国的新自由形象绘画;英国的新精神绘画;美国的新意象、新浪潮、新象征,新具象、新表现,涂鸦艺术、庞克艺术、叙事显象、图案与装饰、具象表现主义,等等。

当代新具象主义绘画同样是建立在具象主义绘画之上的,它强调画面形象的具象回归和折衷的多样化风格。具象主义绘画在抽象主义绘画尚未兴起的时代是绘画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具象主义绘画表现的作品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直达性、真实性,正如现实主义绘画大师库尔贝所说:“绘画艺术只能表现对画家来说是可视的和可捉摸的对象。”“绘画实质上是一种具体的艺术,而且只能表现极真实而又存在的东西。”[1]的确,新具象主义绘画是可视的和可捉摸的一种具体而又真实的绘画艺术,同时它不等于具体、写实的具象主义绘画。

(一)新具象主义绘画的基本概念

所谓新具象主义绘画,区别于以前的任何一个具象绘画流派,同时,在文艺领域多元化格局的今天,新具象主义绘画对艺术注入了新的时代意义。新具象主义绘画是建立在具象主义绘画基础之上的一种新的绘画风格,它强调画面形象的具象回归和折衷的多样化风格,但同时它不等于具体、写实的绘画,它在语言、样式、题材、构图、材料、技巧等多方面创新,不单单只是绘画技法上的探索,这种“新”实际上是对过去而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新”的含义是不断地发展未来绘画的想象审美空间,给人们开启一扇理想的大门,去寻求更广阔的艺术创作天地,更有鲜明特征、更具有积极代表意义,更富启迪人类灵性的东西。

(二)新具象主义绘画的基本特征

1. 形象的具象回归

新具象主义绘画的第一个基本特征是形象的具象回归。自古以来,画家就是形象的创造者。但是,在现代主义诸流派的一系列艺术实验中,绘画形象由变形到抽象直至最后在画面上消失。当然,即使是在现代艺术中,某些流派也并不排斥形象,有的流派甚至还意在强调形象的具象作用,如超现实主义绘画、超级写实主义绘画和波普艺术等也都不摒弃形象,但是,这些形象都属于现代艺术的实验性范畴,与新具象主义绘画中的形象显然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新具象主义绘画形象更多侧重与传统具象主义的比较:传统意义上的具象更多的是对自然的再现,艺术家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自然和生活,画面更客观,题材上则更多的是对理想美的表达,往往侧重的是对一种理想主义精神的追求,如圣母等神话、圣经题材,如贵族画像。新具象主义绘画是建立在具象主义绘画基础之上而又区别于具象主义绘画的一种新的当下的绘画风格。其画面形象虽然是对自然的再现,但更多是重视艺术家对自然物象的个人观念、情感、思维方式等的表达与理解,表现手法仍然是具象的、写实的,但更侧重通过有意味的新具象形式向观众传达特定的主观感受,题材上更多是对主观精神的追求。在欧美的新具象主义绘画作品中,形象的回归是一个十分普遍而有意识的现象。在德国,巴塞利兹、波尔克的画家明确地用形象作为对抽象主义的反拨,从而中断了抽象艺术在联邦德国的直线发展,为德国新具象主义绘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美国和法国,新具象主义绘画在形象的具象回归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在新具象主义绘画中具象形象有这样几种类型:残缺不全的形象,怪诞离奇的形象,较为写实的形象,写实的形象,以及惟妙惟肖的古典主义形象,等等。

2. 形象具有很大的信息含量

新具象主义绘画的第二个基本特征是形象具有很大的信息含量。新具象主义绘画画家们不仅让形象重返画面,而且使之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内涵丰富的载体。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文艺复兴绘画中日趋写实的形象主要体现了艺术家对人文主义的精神追求;18世纪的古典主义绘画中的近乎类型化的形象基本上显示了艺术家对理想人格的向往;浪漫主义绘画中的个性化形象一般表现了艺术家对个性解放和情感描绘的强调;而在超现实主义和超级写实主义绘画中,形象只是被用作探索绘画与潜意识之间、绘画与摄影艺术之间的关系的手段。换言之,这些绘画中的形象所具有的基本涵义一般都是单一的,至少是十分有限的。但是,新具象主义绘画中形象的涵义却是极为丰富的和多层次的。当然,最能说明新具象主义绘画形象之丰富涵义的,还是流派众多、风格各异的美国新具象主义绘画。苏珊·罗森伯作品中经常出现不完整的形象,在美国新具象主义绘画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是一种寓意极为丰富复杂的形象。对观众来说,它极容易使人联想到当代社会中分裂的人格,然而就艺术家而言,她可能是在暗示一个人格分裂的社会,其艺术很难再现一个完整的形象,但也可能是在暗示当代社会中人性在某种程序上的回归。

3. 折衷的多样化风格

新具象主义绘画的第三个基本特征是折衷的多样化风格。欧美的新具象主义绘画之所以能够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走出后期现代主义艺术的死胡同而绝处逢生,其中新具象主义绘画艺术家们自身宽容性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这些艺术家超越了现代主义对传统的极端偏见,大胆地向西方传统艺术回归,回归到19世纪的艺术,回归到文艺复兴和希腊罗马艺术,回归到原始和埃及艺术,同时又将现代主义的各种因素与传统的样式结合起来,让各种不同的艺术风格、艺术样式和材料媒介自由地统一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其结果便是一种表现力丰富的折衷风格的产生。

德国画家巴塞利兹是最早走上新绘画之路的艺术家,他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远离抽象主义画风,坚持创作具象绘画,并使用油画、素描等方式表现人体、风景与静物等。他的信条是:“新颖的绘画不会来自某种流派,它总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画家出乎意料的作品!”[2]这说明他认为自己所进行的绘画是有着他鲜明的特征的,不愿把自己拽回到从前绘画的派别之争中,他厌恶那种空洞无物的抽象绘画,以及那种传统艺术中文学性主题绘画,于是戏剧性的颠倒的画面形象出现在他的作品中,表现出绘画存在主义的生活情感的磨擦面,他需要通过颠倒形象来作为画面形式的校正剂,达到强化表现的目的。他的这种形象变形是远离抽象主义对画面形象的变形,抽象派通过形象的变形,突出绘画的独立性,以更加强化“纯粹绘画”这一精英艺术,而巴塞利兹却要打破这种传统,以人物形象的头脚倒置来对形象进行变形,以反叛的态度继承了形象。他自己也承认:运用倒置的形象是达到“抽象化”的一种手段,观众在欣赏他的作品时,注意力都被吸引到画面上,主题则自然被削弱了。他反对现代主义艺术对社会现实的冷漠,也反对传统艺术过于强调的主题,主题的存在仅仅为画家提供了一种控制画面的方法,即使没有主题,什么也都是可能的。他的绘画最终实现了形式主义上的社会反抗,反抗视觉表像上的那种惯性,从而体现出他对社会教条、定规的反叛,对现实社会的颂扬。

二、对新具象主义绘画发展现状的理解与思考

“艺术等于人加自然”(培根语),忻东旺对绘画的理解是:“现实与自然的那份精神与追问,这种绘画的精神,正是我对新具象主义绘画的理解,这个新具象主义绘画坚决不应沦为某种理论的奴仆,不是建立在具象主义绘画之上的所谓的新具象主义绘画,它是对现实世界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更主观的认识和思考,再容入大自然的最真实的一面并通过画家们去加以主观的审视,并通过造型、形式与笔触、色彩表达在画布上。”“使欣赏者从中获得更加接近纯精神的享受,从而使艺术有一种超乎现实的特殊魅力。”

新具象主义绘画兴起与发展,在当代社会是必然的趋势,艺术的多元化,让每一种绘画风格都有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与内在的潜力。近几年来,中国油画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势头,特别是在新具象主义绘画的领域,强烈地反映出中国在油画绘画领域有着不可估量的发展空间,反映出画家们对油画绘画艺术很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它不再是对欧洲绘画大师一味的摹仿,而是在学习的同时更多地开始思考自身的民族文化、当代生活,从而更好地通过具象主义绘画的手段来诠释和表达我们自身的传统、精神与文化,这就是当代新具象主义绘画的意义所在。在当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多格局的今天,新具象主义绘画让我们对未来的开始有所展望,因为它让我们更清醒地看到传统绘画艺术的精髓和我们对绘画艺术的新的思考与表达。当代青年油画家曾传兴的《纸新娘·逝》就是新具象主义绘画的很典型的例子。《纸新娘·逝》中是一个被纸裹着的美丽女孩,折皱的白纸像婚纱一样裹在女孩的身上,背景是灰色的空间,投影融化在空间里面,没有具体的场景,画面几乎是单一的颜色,除了从纸中裸露的人的脸和手。画面设置了一个虚幻的背景,新娘的投影似乎在背景的墙上,投影逐渐向上消失,融化在云影的空中,就像冷绝的美人和纸样的婚纱都是飘渺的虚幻。其以鲜明的当代性令人瞩目,这种当代性的获得是因为画家比较彻底地清理了概念、理性等因素,它是一种“新具象”的产儿,画家固然是属于“新具象主义绘画”的这一类画家,可以说在艺术观念上摆脱了传统的束缚,并因此而获得了较为完整的当代性。将一个妙龄的现代女性,以白色的、折痕状的纸衣包裹着,这是曾传兴创造的一个现代符号和形式,这是个人性的,它给人以强烈而又独特的视觉精神感受,这种强烈而又独特的视觉精神感受是通过古典艺术的一些要素,如造型、色调的富于等承载并表达的。

三、新具象主义绘画的发展前景

新具象主义绘画,特别是油画方面在中国刚刚拉开序幕,改革开放春风的进一步深化也促使画家对绘画本身的反思和探索进一步深化。2004年10月11日上午,由中国美协《美术》杂志主办的北京写实画派首届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参展的中国新具象主义绘画的前辈有杨飞云、郑义、龙力游、翁伟、刘孔喜、李贵君、王沂东、张力等。他们的作品与法国印象派绘画大师的作品同登一堂,为深入新具象主义绘画风格精神的主题找到了一个让大家感兴趣的切入点,对中国绘画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新具象主义绘画,特别是在油画上充分发挥了它的长处,把现实世界的真,从主观和宏观上高度统一在一起,每一笔都凝聚着艺术家全部的才智和审美观,并把审美观念通过艺术开展表现出来[3]。

当代油画艺术逐渐与政治分离,并打破了绘画语言和主题的同一而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这种多元化给中国油画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希望,多元化格局同时给不同气质的画家提供了多方面探索与发展的可能性,新具象主义绘画未来的发展空间将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汪流.艺术特征论[M].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4.

[2]冈特.恩格尔哈特.激烈但不野蛮[J].世界美术, 1986.

历史主义与逻辑主义 篇3

但是,在当前,随着我们的文艺学重心的转移,随着美学热潮的兴起,历史主义面临着“失落”的危险。而且,它是在这样一种状况下面临失落的:它的羽毛还未丰满,它还未走上顶峰,历史赋予它的这一轮使命还并没有完成。我们不但对于文学所赖以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的历史,包括与文学相邻的各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各层次各系统的历史尚有许多不明之处,而且,即使是对于文学史本身,包括文学的创作主体和接受主体,特别是对于文学作品的个体和群落所产生发展的历史,我们又真正了解了(更不用说研究了)多少呢?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作家多如繁星,作品浩如烟海,我们所必须掌握的与文学相关的系统的信息量更是大得惊人。我们不可能也不必要为了某一个特定的研究课题去遍翻可能相关的所有文献。因此,我们就必须有一种工具,一种能够帮助我们方便地把握时间之矢及其所及空间的工具。可惜,这种工具,对于我们来说,实在是太少了。如果说,自从本世纪初有了“中国文学史”这门学科以来,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我们有了许多部文学史论著,但是,却还没有一部完整的、系统的、工具性与学术性相结合的中国文学编年史,一本能够把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学史按时间顺序浓缩于有限载体上的工具书。当历史主义似乎要被视为一种次要的、过时的方法论的时候,我们甚至由于缺乏最起码的必要工具而无法全面地准确地掌握历史!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性的“幽默”。

就在历史主义似乎要“出师未捷身先死”,而美学、心理学、文化学、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等浪潮汹涌而来的时候,吴文治先生写成了一本大约并不赶时髦的书——《中国文学史大事年表》。

《中国文学史大事年表》上下两巨册计二百二十万字,上册已由黄山书社在一九八七年十二月出版发行,下册也即将由该社编定付印。这部书上起春秋,下迄“五四”,以公元纪年和朝代纪年为顺序,分两栏分别记叙了文学背景和文学大事。举凡文学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文学家的生卒年岁,重要事迹,主要作品系年,文学家之间的交往,朝政对文坛的重要措举,国际间民族间的文学交流,文学流派和文学体裁的发生发展,以及文坛轶事等等,本书皆“钩玄提要,以简驭繁”(该书程千帆先生序中语)地采录于中。

中国文学史历经三千余年,其中可称为“大事”者,不下数万端。它们散见于成千上万卷古籍之中。我们知道,信息的有效量在于“有序”。茫茫书海,对于一个时间有限的研究者,并不能有效地提供信息。这本书则把三千年的文学史浓缩于二千余页书卷内,使数万件文学史事有序化,并以准确简洁的行文用语表达出来,从而为中国文学研究界提供了一个可以方便使用的容量大质量高的信息库。

如同在所有其他学科中一样,在中国文学研究中,历史主义方法与逻辑主义方法的统一,曾是我们所倡导所追求的理想方法。我们的文学研究,确实也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这种方法,并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但是,长期以来,文学研究界似乎对历史和历史方法重视不够。“文革”中抹杀历史,歪曲历史,是为著例。这样一来,从历史实际出发,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实事求是地从历史事实中得出结论,就很少见。由于历史主义的缺失,我们的逻辑主义也就成了干巴巴的条条,甚或被歪曲成为一种违反逻辑的东西。值得注意的是,在文学研究领域内,这种轻视历史和历史方法,从而导致历史主义和逻辑主义两败俱伤的学风,在新时期内不但没有随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恢复而得到应有的彻底清算,相反,由于把历史作为逻辑的附庸这种对历史方法的不正确运用使我们对社会一历史方法本身产生了一时难以消除的误解,由于这种误解未来得及澄清便兴起了移植了许许多多匆匆上阵的新方法论,我们反而更加轻视以至几乎抛弃了历史方法。例如,庸俗社会学的方法、所谓“以论带史”的方法,就都是对历史方法的歪曲运用,从而败坏了历史主义的名誉。现在,在历史方法还没有恢复到应用的地位的情况下,文化学的、美学的、人类学的、心理学的等等各种新兴的文学研究方法却已成了大热门,而历史方法,则很少被人提起,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口号,也几乎无人问津了。难道历史主义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真的就过时了吗?不。我们认为,历史方法,从前是、现在仍然是一种无可替代的科学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也仍然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理想方法。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一样,比起其他方法来,在研究方法系统中,处在一个更为基本,更趋核心的层次上。其他任何方法,都不能没有一根时间纵轴,正如同不可能没有一根逻辑横轴一样。即以时兴的文化学方法而论,一般认为,它是由“社会、历史、心理”这三个后面组成的,其中历史就是它的坐标轴之一。离开历史的文化学方法是不可想象的。其他方法,例如,心理学方法,美学方法,,人类学方法等等,甚而至于“新老三论”等所谓“横断科学”,离开历史方法这个基础,也是不可思议的。例如,耗散结构学派就把“时间之矢”概念的引入,看作是二十世纪科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之一。现在的问题是,历史主义有没有能力资格作为一种独立的研究方法继续存在并发展下去?我们认为,我们对历史的认识水平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我们对历史的掌握手段也还处于一种“近代”的水平上,我们每一个人还都不能说我们已经完整而方便地掌握了必要的历史信息。同时,文学研究本身以及各种综合的或横断的研究方法在客观上又要求研究者对历史材料有更高更现代化水平的掌握或调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历史主义方法只应恢复、发展、强化、完善而不应当忽视、削弱、抛弃。可惜,这一道理并不是所有研究者都能自觉地意识到的。有许多文学研究者,在美学思辨方面是天马行空,在心理探索方面是洞烛幽微,但一接触到实际的问题,却变得闪烁其词,结结巴巴,模棱两可,甚至张冠李戴,生拉硬扯。于是,我们的许多文学论文往往不接触实际,不解决问题,只有洋虎皮吓人,只有意识流般的“演绎”,只有标榜“深层”,故作高深了。笔者在这里并非是蓄意贬低新方法论对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巨大意义以及所取得的成就,也绝不是在提倡退回乾嘉时代。我们只是认为,任何文学研究,不管用什么方法,撇开历史,撇开历史方法都是行不通的。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不但过去是,而且在现在也仍然是我们的理论研究所赖以成立的两个支撑点。当然,在信息爆炸,在人类的哲学思维水平已大大长进了的今天,皓首穷经的方法,罗列史料从中抽取观念的方法,以历史推演、比附现实的方法,确实是过时了。我们完全应该用现代化的或比较现代化的方法手段,在更高水平上用更高的效率来把握作为历史的内容的“信息”,以及它们之间的层次结构网络。近年来,工具书特别是辞典式工具书的持续畅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化或准现代化信息手段的向往。如果说,对于历史的把握和敏锐的历史感是每一位现代研究者所必须具备的先在心理结构和基本素质的话,那么,能否具备这样一种心理结构和基本素质,就取决于对上述信息手段的自觉意识和获得、运用这种手段的能力,而对于客体方面来说,能否有效地把握历史和培养历史感,也许就取决于在客观上是否存在着与这一研究领域有关的一整套有效信息源。换句话说,历史方法的有效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不但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且更多地取决于在客观上是否存在着从研究者主体到达历史客体对象的中介。吴文治先生的《中国文学史大事年表》就是一座这样的中介桥梁。

我们可以翻开这本书来尝试一下它所特有的历史气息。比如上册705页上有:在“公元六九七 丁酉 武周万岁通天二年 神功元年”这一年,左栏记有“张易之、张昌宗入侍武后”,与此相对的右栏则记载:“陈子昂因被排挤而心有忧愤,登蓟州北楼,作《登幽州台歌》。”一是佞臣入幸,一是才士不遇,对照何其鲜明!张氏兄弟入宫与陈子昂受排挤并无直接关系。这两件事发生在同一年纯属巧合。但这种偶然性却体现了当时社会乃至其后的许多社会中小人得志而才士不遇这一类现象的普遍性、必然性和逻辑性。但是,如果历史就是这样简单明了,那么,我们就用不着某种桥梁而只需逻辑推理就够了。不,历史并不总是合乎某条逻辑的。在同一年,这本书还记有“闰十月,狄仁杰入相,劝复中宗”,“张九龄进士及第”。狄、张都是难得人才,武后以狄仁杰入相,封建国家机器使张九龄及第,岂不是离开了在封建社会中“佞臣得幸而才士不遇”这条逻辑了吗?历史就是这样一个由无数平行四边形所合成的一个整体。任何抛弃历史事实的简单化、纯逻辑化观点都是不正确的。

又如,翻到815页,唐大历二年,见到左栏“淮西兵大掠潼关,至赤水。……二月,郭子仪自河中来朝,元载、王缙、裴冕、第五绮、黎各出钱三十万,置宴于子仪之第。三月,郭子仪、鱼朝恩、田神功以寇难渐平,蹈舞王化,乃置酒连宴。酒酣,皆起舞。公卿大臣列坐于席者百人,一宴费至十万贯”,而右栏却赫然记有“正月,杜甫仍寓居夔州西阁,贫病交困,作《立春》、《愁》、《江梅》等诗以抒所怀”。这时你又会有什么感想呢?是为郭子仪这位名将惋惜?是为这些大人先生们于国家民族仍处于深重灾难时穷奢极欲而愤慨?是想到了“大吃大喝”一词而会心一笑?是为杜甫一声长叹?这本书并不想为我们论述什么逻辑道理,也无意去寓什么说教于行文用词之中。它只是告诉你历史事实。但它能对你有所启迪,有所教诲。真理和逻辑,也许就在这一条条的事实叙述之中。从这一点来说,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政治学说称为“历史唯物主义”是很有道理的。马克思本人就曾做过大量的历史研究工作,并写下了厚厚一迭有关世界编年史的手稿,马克思的《资本论》更是历史方法与逻辑方法相统一的典范。

当然,同其他任何方法一样,历史主义方法也不是万能的。评价、解释历史事实,都必然在一定的立场观点的基础上,以一定的逻辑作为灵魂来进行。但历史方法是其他一切方法的基础;不言而喻,也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的基础。

《中国文学史大事年表》从五十年代初即开始撰写,三十多年来,几易其稿,增删无算,引书几以万计,记事三万余条,收罗作家四千余人,叙及作品数万余目,其工程之浩大繁复是难以想象的。因此,尽管作者小心谨慎,孜孜以求,但疏漏之处,仍在所难免。例如,对于中国文学史之起源,吴先生因春秋前之文学于史无考,便以春秋为全书之始,未免过于谨慎。有年代可考之文学自然起始于春秋,但《诗》、《书》中一部分诗文,尽管史无记载为何人何时所作,但一般都早于春秋,似乎有提及之必要。而且,作为一部系统的工具书,仰韶文化的象形符号,殷代的甲骨文,商周金文等等,都与文学起源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虽然在编年处理上有一定困难,但也应妥善处理收录为是。

在科学理论史上,逻辑主义与历史主义曾在西方不同时期各领风骚,涌现了诸如维特根斯坦、波普尔、库恩、夏佩尔等大家。进入七十年代以来,逻辑主义与历史主义大有合流之势。在中国理论界,能否出现一个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美学标准与历史标准相统一的理论前景呢?也许,这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历史主义和逻辑主义各自在目前的健全、完善和发展。我们希望看到更多的象《中国文学史大事年表》这样的“基本建设”式著作的问世。

简述马克思主义社会变迁理论 篇4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变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中主要论题之一。(1)社会的变迁,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动而引起的。(2)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或快或慢地要发生变革。(3)随着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生活方式,也就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4)当社会的上层建筑所维护的是先进的经济基础时或所瓦解的是腐朽的经济基础时,它对社会起推动作用;相反,当它所维护的是腐朽的经济基础时或破坏的是先进的经济基础时,它对社会发展就起阻滞作用。这就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作用概括的结论。

2、社会变迁有哪些类型?

主要有以下几种:①按社会变迁的规模,可划分为整体变迁和局部变迁。整体的社会变迁是整个社会体系的变化,是各个社会要素变化合力的结果。局部变迁是各个社会体系要素自身及它们之间部分关系的变化,不一定与社会整体变迁的方向和速度一致。②按社会变迁的方向,可划分为进步的社会变迁和倒退的社会变迁。进步的社会变迁是指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带来社会物质和各种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变迁。反之,则是倒退的社会变迁。在社会变迁的实际过程中,二者往往是同时发生的。尽管人们对“进步”有着种种不同的理解和评判标准,但促进社会进步一直是人们研究社会变迁的主要目的。③按社会变迁的性质,可划分为进化的社会变迁和革命的社会变迁。进化的社会变迁主要表现在量的方面。它是一种渐进的部分质变的社会变化过程,是社会有秩序的、缓慢的和持续的变迁。革命的社会变迁即社会革命,是社会渐进过程的中断和质的飞跃。在社会革命时期,全部社会系统和社会结构解体、改造和重组,社会由一种形态迅速过渡到另一种形态。④按人们对社会变迁的参与和控制的程度,可划分为自发的社会变迁和有计划的社会变迁。自发的社会变迁指人类在很多方面对于社会变化的方向、目标和后果没有理性的认识,只是盲目地参与和顺从。有计划的社会变迁指人们对社会变迁的过程、方向、速度、目标和后果实行有计划的指导和管理。在现代社会中,绝大多数社会变迁都是有计划的社会变迁。

3、社会变迁的内容有哪些?

社会学着重说明下列社会现象的变迁:①自然环境引起的社会变迁。社会变迁的过程总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进行,自然环境为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自然资源和物质条件。自然环境依其自身规律演变,影响社会的变迁,人类作用于自然环境引起自然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社会的变迁。②人口的变迁。人口变迁主要指人口数量、质量、构成及人口流动和分布的变化。一定的人口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人是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的主体。人口的变化给整个社会的变化以极大的影响。③经济变迁。它包括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关系的变化、生产量的增长和生产质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是社会变迁的主要内容之一,给整个社会变迁以决定性的影响。④社会结构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功能性结构的变化,表现为人们为了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各种经济、政治、组织、制度等结构要素的分化和组合;二是社会成员地位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社会成员由于其经济地位、职业、教育水平、权力、社会声望等的不同和变化,所造成的社会阶级和阶层关系的变化。⑤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迁。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行为规范和思想体系表现出来。人们的社会活动都是程度不同地在价值观念指导下发生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往往成为整个社会变迁的先声。⑥科学技术的变迁。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结构体系中独立存在的知识系统,对于现代社会的变迁有着越来越大的影响。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变化和研究规模、组织形式的变化,一方面直接影响到社会经济、政治、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另一方面促使现代社会变迁日益加速。⑦文化的变迁。这是分析社会变迁内容的一种综合角度,主要是指文化内容或结构的变化,包括因文化的积累、传递、传播、融合与冲突而引起的新文化的增长和旧文化的改变。

4、社会变迁有哪些理论?

法律适用中的逻辑与经验演讲. 篇5

近现代法制发展过程表明, 法律 适用的方式存在逻辑演绎与经验判断的分野。如果拿到 一份法院的判决书,你会看到其中有“本院查明„„”、“本院认为———”、“根据 XXX 法第 XXX 条的规定, ———判决如下, ”等文句。这就是我国司法机关在适用 法律 过程中普 遍采用的三段论式的逻辑演绎方式。首先是大前提“找法”, 即“寻找”一个对某一类型社 会关系的抽象案件事实进行调整的 法律 规范;其次是小前提, 即认定本案的具体事实属于大 前提限定的抽象关系的具体表现;最后是推论, 即裁判。逻辑演绎方式的要义在于“找法”, 当 法律 规范对某一抽象事实体现的社会关系已经有所调整或规制时, 法官的任务是将系争案 件归于某类抽象事实之中, 并找到相应的 法律 规范, 同时只能以该 法律 规范作为依据加以裁 判。

在 法律 适用中,逻辑演绎方式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因为 法律 本身是人们理性思维的 产物, 理性思维无法脱离逻辑思维而存在, 尤其是在成文法国家, 法律 制度以条文的形式体 现出来, 要把这些抽象的条文和纷繁复杂的具体案件事实加以对应起来, 逻辑演绎方式是至 为有效的。而已经公布的成文 法律 相对来说易于为社会公众了解和掌握, 这就使逻辑演绎方 式成为贯彻 法律 适用上的平等原则、防止司法专横的有效工具。在一般情况下, 在相应的 法 律 体系中,是能够找到演绎大前提——— 法律 规范的, 法律 制度越完善, 法律 制度越健全, 逻辑演绎方式的优越性就越能得到发挥。

然而,任何好的制度都是相对合理的,逻辑演绎的适用方式也不是万能的。因为 法律 终 归是人制定的, 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社会生活是纷繁复杂的, 是不可能全部预见的,法 制再严密, 总会是有漏洞的, 而且由于 法律 相对于社会发展的滞后性, 这种漏洞是随处可见 的。正如英国法学家梅因所说:“社会需要和社会见解总是或多或少地走在 法律 的前面, 我 们可能非常接近地达到它们之间的缺口结合处,然而现在却有一种重新拉开差距的永恒趋 势。”所以说, 在现实生活中, 并不是任何具体案件都能以逻辑演绎的方式加以合理解决的, 在某些情况下, 法官会处于“找法不能”的境地, 此时, 如果一味坚持用逻辑演绎的方式处 理问题,只会使法官感到无所适从, 正当的权益得不到合理的保护,失去 法律 的公正。在我 国司法实践中, 法律 适用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恰恰就是基于法条崇拜心理支配所形成的只强调 逻辑而忽略经验、只看到条文上的 法律 而无视生活中的 法律 , 说到底就是只推崇逻辑演绎方 式而不考虑其他方式。讲到这里就可以说, 对判例法国家经常采用的经验判断方式予以必要 的关注是事关 法律 的适应性和生命力的重要问题。

法律 适用中经验判断的方式,其要义是“造法”。强调法的适用过程的重要性,不注重 法规的逻辑适用, 主张在行动中发展创造 法律。在经验主义 法律 观看来, 法律 的生命在于经 验, 逻辑并不是 法律 发展中唯一起作用的力量, 尽管 法律 可以按照一整套合乎逻辑的方法确

立相应的概念、规则,但 法律 时时受到社会不规则因素的影响,且它是历史的产物。因此, 在实际生活中, 法律 除了被当作抽象的逻辑以外, 更重要的是一种社会体验, 即法官根据时 代的需要、盛行的道德、社会习惯、公共政策、法律 知识等方面的直觉知识和经验,在各种 相互冲突的利益中加以权衡, 作出明智的选择, 从而确定处理案件的具体规则。既然 法律 总 是存在漏洞或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地方, 那么法官在处理具体案件时遇到上述情形, 放弃找法 的努力, 而根据其知识经验所支撑的价值思维创立相应的 法律 规则或者通过自己的见解对 法 律 漏洞加以补充,就不仅是合理的, 而且是应当的。以这种方式来适用 法律 ,前述案例中出 现的问题,即便是在《民法通则》没有修改的情况下也可得到合理的解决。

从更为根本的意义上说,经验判断方式所蕴涵的衡平、灵活赋予 法律 以适应性等价值功 能不仅对判例法国家具有重要地位, 就是在成文法国家也同样重要。只有根据社会现实要求, 不断地用经验判断方式创立的相应的规则,才能避免和减轻制定法的僵化,保持其生命力。另外, 某些抽象的成文法规则, 其具体适用本身就是建立在经验判断的基础上的, 离开了经 验判断, 这些作为原则的抽象规则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比如在民法领域中, 为人们津津乐道 的“帝王条款”———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 本身就是一个经验判断的过程。是否违反诚实 信用原则,依赖的是法官的经验,而不是从 法律 条文中去寻找具体规定。

简述逻辑经验主义 篇6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2、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时曾说:“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青山银山。”请结合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总书记用“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比喻,生动诠释了我们党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不仅深刻阐明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而且形象表达了党和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要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崭新的文明形态。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要实现这样的变革,就必须克服把保护生态与发展生产力对立起来的传统思维,下大决心、花大气力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资源利用方式、能源结构、空间布局、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生态是人类社会的根基所在和命脉所系,生态文明则是政治文明、经济文明、社会文明等发展的基础。尊重自然生态发展规律,牢固树立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始终坚持“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始终坚持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坚持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坚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幸福为代价换取当代人的所谓“富足”,坚持错位竞争、差异发展,倾力打造“山水城市、生态产业、美丽乡村”,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就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发达国家的经验也证明,当经济发展渡过粗放型的起飞阶段,步入集约发展的高级阶段之后,生态环境越好,发展机遇越多、潜力越大,良好的生态环境对高科技人才的吸引力、对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产业支撑能力越来越强,好的生态环境本身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天然资本”,绿水青山会源源不断带来金山银山。

3、如何认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关系

应当从三个层面来正确认识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关系。

第一个层面,必须认识到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不是割裂、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另一方面,只有依法治国,才能体现党的宗旨,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实现党的执政目标。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是我国法治与西方所谓“宪政”的根本区别,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优越性之所在。

第二个层面,必须认识到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辩证统一的基石与连接点是人民利益、人民意志。

一方面,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统治阶级实现其利益的工具。在社会主义中国,法体现的就是人民政权的意志,维护和保障的就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代表的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根本利益,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国家政权和国家法制充分体现人民的意志。所以说,依法治国和党的领导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维护人民利益,体现人民意志。人民的利益与意志是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能够实现辩证统一的基石与连接点。

第三个层面,必须认识到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辩证统一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之中。

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的辩证统一,不仅是理论命题,而且是实践命题。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全面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当前,党面临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这一体系基本的原则,就是法治,通过各领域、各系统实现法治,形成完备的以法治为基础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党的建设也会得到不断加强,党的领导也会得到不断完善。

4、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和美德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加强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建设,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加自觉主动地推动文化发展繁荣。传统文化和美德对于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时代,传统文化和美德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让优秀传统文化美德走进生活。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漫长发展进程中积淀形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纽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而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蓬勃生机、展现独特魅力、实现创新发展,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生活。

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养浩然正气”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目标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修身立德”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天人和谐”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

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把“自强不息”作为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5、如何理解“一带一路”建议对提升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意义。、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从当前和长远来看,都具有重大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首先,是缓解当前需求不足矛盾的有效途径。经过 30 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经济增长机理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由供给约束为主转变为需求约束为主,总需求不足已成为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产能过剩是需求不足的集中表现。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通货紧缩趋势凸显,是需求不足带来的结果。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可创造庞大的出口需求,向国外转移过剩生产能力,从而增强对国内经济发展的拉动力。

其次,是破解国内经济长远发展面临的能源资源供给瓶颈的需要。周边国家多数发展水平不高,与我国产业处于垂直分工状态,而且能源资源丰富。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建立铁路、水运等大运量的便捷通道,有利于把周边国家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使他们能搭上中国这列快速前进的列车,实现互利双赢的目标。

第三,有利于提高外汇储备使用效益。我国有 3 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目前一半以上是美元资产,其中大部分是购买美国的国债,收益率不高。通过建设“一带一路”,将在沿线国家创造许多投资机遇,无论是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投资工业、商贸流通业,都将带来比购买美国国债更高的回报。

第四,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周边关系。“一带一路”将把我国同周边国家的经济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利合作、共同发展的关系。密切的经济合作必然带来和谐稳定的政治关系,从而创造稳定的周边环境。

6、什么是经济发展新常态?它有哪些特点?如何应对? 经济新常态就是在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稳增长。经济新常态是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而不是总量经济;着眼于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及在对称态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GDP、人均GDP增长与经济规模最大化。经济新常态就是用增长促发展,用发展促增长。

经济新常态下明显特征是“增长动力实现转换”、“经济结构实现再平衡”。具体特征体现在:

1、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

2、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

3、中国低成本比较优势发生了转化,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

4、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成产业组织新特征;

5、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人口减少,要素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

6、市场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

7、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8、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

简述逻辑经验主义 篇7

代表着启蒙、理性、正义、主体性、人本学的现代主义文化从启蒙运动诞生以后就开始遭受到不停地攻击, 尤其是到了20世纪, 外部世界的迅速变化直接导致了人们在空间感和时间感方面的错乱, 而宗教信仰的神学光辉也因遭科技的打击和理性的贬斥而彻底地黯淡了。现代主义者他们看到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 旧的价值体系已不能适应, 社会开始出现无序的因素时, 就希望重新建构起一套价值标准, 重新恢复世界的秩序。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和努力, 人们不仅没有找到出路, 相反倒愈益陷入危机。后现代主义者看到社会的发展变化是任何一种统一的价值标准都无法把握的, 于是就放弃了这种努力。他们接受了这个世界的荒诞, 以一种纯粹个性的体验, 以一种游戏的态度来对待这个世界。他们要消解一切有意义的东西, 把这一切都看做是一种语言的游戏;他们打破一切的等级制度, 击碎拯救人性、寻找自我等现代主义理想, 把主体变成破碎的幻象;他们主张世界的多元化, 张扬无度的个性自由。后现代主义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提出质疑并进行颠覆和解构。它是一种“反文化、反美学、反文学的极端倾向” (王岳川, 1993) , 是“对于迄今为止的西方人文传统的一次重新构想和重新审视, 是一次重新整合和改写。 (盛宁, 1997) ”王治河在《后现代哲学研究》一书中指出,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末西方产生的一股在思维方式上有别于传统思维的、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思潮。“在思维方式上坚持一种流浪者的思维, 一种专事摧毁的否定性思维, 坚持对划一思维和二元对立思维为特征的现代思维方式的否定, 是所有后现代哲学思潮所共同具有的特征。” (王治河, 2006)

然而, 无论后现代主义以多么革命的姿态摧毁和颠覆, 它仍然无法摆脱与其现代主义母体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仍然保留了现代主义的一些特征, 而且最后也面临与现代主义一样的困境。现代主义本身就是一个矛盾、复杂、不断处于分裂流变与不稳定之中的东西, 后现代不过在有些方面比现代主义走得更远、与传统决裂得更彻底。它同现代主义一样反对机械文明与工具理性, 排斥依赖科学、技术和理性的力量来追求人类普遍解放的理想, 关注世界的荒诞和人的异化;现代主义发展的“延续性”和“中断性”与后现代主义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从某种意义上说, 后现代主义是现代主义的发展和继续, 是现代主义的一个新阶段, 同时也是对现代主义的一次极为重要的修正。它是现代主义内部的一种特定危机、一种突出了分裂、短暂和混乱一面的危机, 同时又表达了对于一切治理危机的方案的怀疑态度。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哈桑在1975年发表的《类批评:对时代的七种思考》一书中指出:“现代主义的变化可以被称为后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并非突然终止后才能让后现代主义诞生, 它们目前是共存的。”新马克思主义者戴维.哈维认为, “在现代主义广泛的历史与被称为后现代主义的运动之间更多的是连续性, 而不是差别”。 (哈维, 2003)

如同现代主义的反传统性滋生了后现代主义的反叛, 后现代主义在解构颠覆的同时也丧失了建构的能力。它对于人们解放思想、摆脱束缚、激发创造性思维以及确立主观能动性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它作为专事摧毁的工具不再有意义。它自我矛盾、自我质疑、自我否定的倾向已经无法用任何认识框架去矫正了。当一切都被消解之后, 任何的价值标准和依据都变得不可能, 人们不再对传统的理性和合法性概念深信不疑, 不再相信有终极和普遍的存在, 拒绝一切中心化和总体化的元叙述———当今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危机。在经过后现代主义的解构之后, 人类还有可能重建启蒙理性吗?后现代主义终结之后讨论最多的是文化多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文化相对主义反对消解一切意义, 正如它反对任何绝对的、中心的意义一样, 承认文化的相对意义和价值。它允许不同的声音互相交流、相互共存, 使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对话成为可能。但是, 由于文化相对主义只承认相对的意义和价值, 它最终也只能被相对地对待, 仍然无法达成一个终极的目标。不过, 终极目标本来就是不可能达到的, 因为如果达到了人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所以, 人们总是不断地寻找和超越, 不停地解构和建构, 这便构成了人类无限的认识过程。

摘要:后现代主义究竟是什么, 是一种新的世界观, 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风格, 还是一种新文化现象或思想运动?它是现代主义演变到后期的形态, 是现代主义的通俗化, 还是对现代主义的反叛?更重要的是, 在解构一切、消解一切过后它又建构了什么呢?它将终结何处?本文讨论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发展演变、内涵及特征, 以及它的困境和出路。

关键词: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化和价值危机

参考文献

[1]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与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2]盛宁.人文困惑与反思.三联书店, 1997.

[3]王治河.后现代哲学研究.增补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简述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经验 篇8

【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经验;政府支持;市场政策

一、中小企业的特点

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无论在企业数量还是在吸收就业人数方面都占据了极大优势,在产业升级和促进行业竞争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但中小企业因自身特点造成其融资难,导致内部资金需求与外部供给间差距较大。其特点表现为:一是企业规模小,实力弱,资本规模的限制导致其在融资上没有足够吸引力,资金需求数量小频率高。二是企业建立时间短,资信状况不明朗,无法获得有效信用担保。一般情况各种融资方式都需要一定的信用或抵押品作担保,但中小企业因建立时间短,发展状况不明,经营状况披露不充分,信用评级困难,导致仅凭自身信用来融资困难大。三是企业存续期短,风险高,外部资金进入谨慎。国外文献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总结为“股权融资缺口”和“债权融资缺口”的“双缺口”问题。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其蓬勃发展来发挥,但融资缺口问题又严重阻碍了其正常发展,在这样的夹缝中企业很可能面临“短命”的厄运。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经验

1.政府支持。国际上众多国家和地区都意识到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都采取了各种措施支持其发展,甚至颁布法律来夯实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举措的实施效果。一般方式如下:(1)税收减免与财政补贴。税收减免和财政补贴是政府通过降低中小企业开销或投入,给予的一种“间接”融资。发达国家一般企业税赋占其增加值的40%~50%,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会采取多项税收减免措施,包括提高起征点、降低税率和税收减免等。德国的税收优惠包括对大部分中小企业只征个所税,免征营业税;提高营业税起征点,从2.5万马克提高到3.25万马克,东部地区从15万马克提高到100万马克;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从10%提高到20%;所得税税率下限降低到19%;对周转额不超过2.5万马克的小企业免征周转税。法国的税收优惠包括:新建企业可免3年所得税;对在老工业区等重点区域的公司采取免税政策。法国的财政补贴包括对每新增一个就业机会,政府给予2万~4万法郎财政补贴;对研发经费可补贴其投资额的25%;对雇佣青年和单身妇女的也给予一定补贴;对节能企业亦实行补贴。德国设立专项基金,对中小企业的技术开发提供资助。(2)建立专门服务机构。建立为中小企业直接提供小额贷款、融资担保或紧急救助等服务的机构,这些机构大部分由政府直接设立,助力于中小企业的融资便利。美国国会于1953年设立了小企业管理局,为中小企业提供的便利包括授权指定金融机构发放担保贷款或紧急贷款;对有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型企业直接提供最高15万美元的贷款,且利率低于市场同期;为出口型企业提供出口贷款。英国于1971年也建立了有类似职能的中小企业局。日本与美英不同,日本建立的是政策性金融机构,包括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国民金融公库和商工组合中央金库。前两者由国家出资建立,后者由政府和民间合办,分别为中小企业提供长期低息贷款、短期流动贷款或政策性专项资金。(3)提供信用担保。一是政府主导型。中小企业单凭自身信用级别和抵押无法获得长期外部融资,而众多投资主体则是因信息不对称而不愿投资于中小企业。因此担保人的角色就要由政府或由政府组织的代理人来承担,当企业无法偿还贷款时,就由相应担保机构代偿欠款额的70%-90%,政府及其代理机构就成为“最后贷款人”。美国以中小企业管理局为依托,建立了全国性、区域性以及社区型的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信用担保。加拿大建立了全国性的、区域性以及出口信用保险体系三重担保体系。除此以外,全球接近于一半的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经多年实践证明,这种由政府或其代理人提供信用担保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有效的。二是市场运作型和互助型。部分国家或地区采用的是市场化的信用担保体系,即以自有资金为依托的信用担保体制。

2.融资多元化。(1)商业银行贷款。商业银行作为营利性组织,必须将风险与收益相匹配。面对实力弱、信息不够全面的中小企业,商业银行普遍对其惜贷或提高贷款利率,这就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增强中小企业的信用是较好的解决方法。前面提到的美国中小企业局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就是一种方法,这里不再赘述。其次,美国还有许多商业银行设有专门的部门,向本地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其原因:一是,基于服务于本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易于掌握本地企业信息。最后,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对于中小企业的申贷和商业银行降低自身风险都有较为重要的作用。(2)发展资本市场,完善投资体系。这是为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拓宽渠道的方法。虽然中小企业存在规模小、实力弱、经营风险高等劣势,但也具有成长潜力高的特点。而市场上同时也存在一批追求高回报的风险投资者,将这两者结合,可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渠道。日本首先允许中小企业公开发行股票和债券,由政府认购,并建立“风险基金”支持企业。其次,建立柜台交易市场,并建立了创业板市场。美国针对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体系包括NASDAQ小型市场、小额股票挂牌系统、粉红单市场,这些市场的入市条件较主板市场低。致力于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资本市场的建立,既满足了中小企业较高流动资金需要,又为广大投资者丰富了投资渠道。同时,这种阶梯型市场的建立也有利于中小企业在经历了婴儿期进入发展成熟期后迅速转型或步入更高等级公司的进程,有利于培养新兴产业。(3)中小企业联合融资。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和融资环境,中小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寻求有效的增信方式,即依靠外部力量增强自身融资能力。而组建中小企业联盟就成为其增信的良好途径。根据国际经验,中小企业组建联盟进行融资的方法一是由中小企业组建联合信用担保机构(被动型联盟)。成员之间实行联合担保,成为“联保体”,相互承担连带责任,使单个企业的风险分化到整个“联保体”中,一旦其中某个企业出现问题,其他多家企业都有责任对其负债进行偿付,这样整个担保联盟就为每个参与企业增强了信用等级,融资相对容易。二是由多个企业联合推出统一的融资方式(主动型联合融资)。中小企业在银行间市场联合发行债权,由相关机构设计定价,信用增级,统一发行方式,不仅降低了单个企业的发债难度,还因企业联合所带来的规模效应(信用升级)大大降低了融资成本。三是由多家商业银行组建辅导基金会,对中小企业的经营进行辅导并提供融资协助。我国台湾省于1982年由7家金融机构建立了财团法人中小企业联合辅助基金会,为中小企业资金融通提供帮助,虽有政府参与,但相关银行的参与也为我们提供了借鉴。除此之外,对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以及资产评估的长效机制,将在中小企业市场定位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会使其在资本市场融资获得准确的信用评级。

三、结语

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劣势是客观的,其在融资方面必然会面对更多障碍,而克服其障碍的方法就是外部的支持与中小企业自身优势的发挥来增强其融资能力。在进行了从政府支持与市场化两方面的分析之后,笔者认为,中小企业本身的存在对于投资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投资渠道,其高成长性对于众多投资者也是一种吸引,只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其自身不确定性就可消除投资者的顾虑,增强融资能力;另外,来自外部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至少在当前各国的经济政策中,都无法缺少对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支持。国外经验值得借鉴,应结合我国实际进行尝试和完善,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两方面力量,共同支持、扶植中小企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彭十一.日本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性扶持及启示[J].国际经贸.2007(35)

[2]陈凤娣.日本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J].财经科学.2002年增刊

[3]春珍,杨斌.借鉴国际经验.积极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J].中小企业.2008(5)

[4]闻岳春,庄道鹤,赵慧.美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6)

上一篇:卡通故事(湘教版)-教学设计下一篇:我的畲族老师雷阵鸣写人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