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简述

2024-09-22

经验简述(精选6篇)

经验简述 篇1

摘要:职业指导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身优势, 了解本专业特点, 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从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文章立足于中职学校职业指导的实践经验, 针对中职学校职业指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做好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对策。

关键词:职业指导,中职学校,实践经验,对策

当今社会就业问题已成为重大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职学校的毕业生, 就业形势愈加严峻, 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从中职学校自身发展来说, 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基础, 它将直接影响到学校招生。在中职学校开展职业指导是全面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素质的客观要求, 也是加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的重要途径。

1 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实践主要经验

1.1“德育教育”与“职业指导”紧密结合

中职学校德育课是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主要途经, 也是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把学生的“德育教育”与“职业指导”结合在一起, 加强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1.2 通过社会实践和毕业生就业回访, 了解人才市场需求

中职学校通过社会实践, 组织参观和考察用人单位, 对往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和回访, 了解当前市场的人才需求。根据人才市场需求, 强化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 准确把握市场供求的脉搏。

1.3 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关系, 走联合协作办学的道路。以惠州商业学校为例, 该校积极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开展校企合作, 加大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力度, 鼓励毕业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参加“顶岗实习”, 使校外实习基地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途经。其中, “特蕾新”双语幼儿师范教育订单式培养[1]模式就是校企合作的典范。

1.4 开展中职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平台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 运用科学方法, 采取相应措施, 发挥个人专长, 克服职业生涯发展困难, 避免人生陷阱, 不断修正前进方向, 最终获取成功。惠州商业学校每年都开展“职业生涯设计”大赛, 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规划。学生通过设计职业生涯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 同时, 学生通过这个平台展现了自我, 促进了学生间的相互交流。

2 中职学校职业指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在职业指导课教学过程中, 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中职学校都设有职业指导的相关课程, 但是所用教材内容陈旧, 未能紧随市场需求变化做出相应调整。忽略实践教学, 单纯理论教学方法单一, 很难激发学生兴趣, 不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职业指导中去, 造成了职业指导课程的虚设。

2.2 缺乏专业职业指导教师队伍

职业指导虽然是中职学校一门重要课程, 但中职学校对职业指导投入的人力和物力有限, 缺乏全面系统的职业指导方案和专业的教师队伍, 导致职业指导功能单一, 很难发挥职业指导的功能。

2.3 职业指导方法和手段简单[2]

目前, 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指导工作主要通过课堂讲授及召开“毕业生就业动员会”等途径向学生“灌输”, 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学业专长等方面的个性化指导, 缺少针对性和有效性。

2.4 学生就业后职业指导匮乏

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 他们的角色由在校生变成了企业员工, 在角色转变过程中, 由于没有对学生提前做好就业后职业指导, 使得学生很难适应接下来的职业生活。

3 做好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对策措施

3.1 建立职业指导训练基地

建立职业指导训练基地, 开展学生求职和就业模拟训练, 提高学生就业面试能力和职业能力训练。通过面试模拟和反馈信息, 进行针对性求职辅导。求职成功后, 在学校推出的工作岗位上安排学生工作任务, 评定员工星级指数。通过星级指数评定, 找出学生工作过程中的优、劣势, 在职业指导过程中对症下药, 进行个体重点辅导。

3.2 建立中职学校职业指导工作平台

建立中职学校职业指导部门, 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 配备专职职业指导人员, 规范职业指导工作的内容和制度;加强职业指导人员队伍建设, 提高职业指导队伍素质, 充分认识到职业指导工作在中职生教育中的重要性。通过加强职业指导教育,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为学生就业创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3.3 职业指导贯穿学生在校学习全过程

职业指导应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在职业指导课程学习中, 针对各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侧重教育,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职业素养。如对一年级新生开展入学教育, 培养学生自信心, 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清楚认知。在职业指导课程引导下, 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人生观和职业理想, 初步规划职业生涯。对二年级学生开展综合教育, 着重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择业目标,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做好走向岗位的准备。对三年级学生, 主要进行适应职业生活的心理辅导, 加强以就业为重点的职业教育, 全面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为学生迈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做好准备。

3.4 建立中职学校学生就业信息网络

现在网络信息非常发达, 中职学校可以在网络上搜集、筛选相关的人才供求信息, 并与其他的中职学校共同建立中职学校人才就业信息网[3], 建立就业信息平台。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宣传中职教育, 及时发布毕业生信息和社会人才需求信息, 为毕业生就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4 结束语

在中职学校开展职业指导是职业学校发展的必然, 通过职业指导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培养学生职业意识, 规划学生职业生涯, 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使学生毕业后, 更快地适应社会, 融入到工作岗位中。

参考文献

[1]徐健.职校职业指导的实然状态与应然思考[J].职教通讯, 2001 (10) .[1]徐健.职校职业指导的实然状态与应然思考[J].职教通讯, 2001 (10) .

[2]王蕾.浅谈如何开展就业指导工作[J].职业, 2009 (26) .[2]王蕾.浅谈如何开展就业指导工作[J].职业, 2009 (26) .

[3]朱祁臻.职业指导理论与方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9) .[3]朱祁臻.职业指导理论与方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9) .

经验简述 篇2

》新闻传播学是一门理论简单,实际操作复杂的学科。而考验主要是考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因此,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传播学并不难。

作为一个考研过来人,(西安交大07考研传播386西北大学新闻390)我们愿意给大家提供一点经验。

传播学考试主要考察两部分:1.传播学理论,包括传播学原理、新闻学概论、有些学校还要考中外新闻史。2.传播学业务,包括采访、写作、编辑。

传播学理论的考察主要在以下几方面:

1. 一些原理如知沟理论、守门人、培养理论、沉默的螺旋等等的理解和运用。

2. 传播学奠基人如拉斯韦尔,卢因,拉闸斯菲尔德,施拉姆等,及其提出的理论。

3. 新闻学主要考察对原则的理解和运用。如对真实性,客观性、政治性,人民性,战斗性,指导性的理解即运用这些原则对现实媒体一些做法的评价。

4. 中外新闻史,是一门非常繁琐的学科,许多零碎的历史事件、形形色色的人物、报刊。尽管新闻史在分数上占得比列不大但知识点很多,而且没有侧重点。只能靠大家一遍一遍的记忆了。

传播业务主要考察以下几方面:

1. 采访。这方面主要考察对采访过程中,采访技巧、采访原则的理解和运用。如采访前应如何准备,采访过程中提问,记录的技巧与原则。还有采访的种类这几年也成为考察的重点。尤其是暗访。因为这几年暗访一直备受争议,引起了不少官司。对暗访的评价很多学校考过。

2. 写作。我认为课本上写作方面基本都是废话,理论方面内容极少,当然也不排除出题的可能。但是一般学校都会让考生针对材料写一篇评论,或者消息、通讯。这主要看个人文笔了。这需要多写东西,并注意格式的正确。注意:关于写作方面,肯定会出一个大题,就像语文考作文一样。

3. 编辑。主要也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如版面设计应遵循的原则等在课本上明显的知识点。关于记者编辑的素养方面的内容,这几年经常考察。

另外,新闻敏感、新闻价值等也是重要的概念,还经常考这样一个问题当然要熟练掌握。

以上是对课本知识掌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那么复习过程中按怎样的顺序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1. 看书。参考课本买到手后,现从头到尾仔细看一遍,包括目录,序言。有时候序言是相当重要的。如西安交大张迈曾主编的《传播学原理》的序言每年都有考题。一遍下来,不要求记下多少东西,只需对课本大体框架有所了解,看到目录上的章节不会感到陌生。

2. 看书做笔记。看完一本书后,千万不要放下去看另一本书,应趁热打铁,再做一遍笔记。这一遍时记忆的.过程,千万不要嫌麻烦,我的五本参考书每本都有厚厚的笔记。宁可慢一点也不能拉下知识点。

3. 背。每本书都做完笔记后就要开始背了。按照笔记背。遇到不怎么理解的地方再看书。当然有充足的时间的话,最好再仔细的看几遍书。以免有漏掉的知识点。况且,现在没有什么重点非重点的了,有些你做梦也不会想到会考的问题它就真的考了。

4. 看报纸和专业文章。我再考研过程中,一直坚持看南方周末,即把课本上的关于采访写作编辑的知识复习到了由学习了别人的写作手法啊。尤其是报纸上每期的方舟评论,文笔犀利,说理透彻,值得学习。而且,考研试题中总喜欢让考生举例说明某个问题,这就用到了报纸上的实例。

看专业课文章。如名师在北大的讲座、在清华的讲座。范敬宜,陈力丹,陈小川等。对一些觉得不错的话还可以背下来。考试的时候用上感觉知识面很广。这也是得分的闪光点。

总之,课本上的知识很重要,必须很熟。而看书,看报纸可以使你的答案更精彩,得分更高。况且,老师也不会喜欢只会背课本的学生。

还是那句话,传播学并不难,只要横下心,仔细看书,注意平时的知识积累就一定能考高分。同时也要注意政治和英语的学习哦。

简述大学生职业指导实践若干经验 篇3

关键词:职业指导实践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高校的扩招以及国家新的就业机制的确立,如何实现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和就业后的职业稳定已成为当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一项关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人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在这样的一种大背景下,做好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职业指导的涵义

我国的职业指导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左右,它是指社会职业指导机构和各级各类学校运用职业评价分析、调查访谈、心理测试等方法和手段,按照社会求职者和学生的个人条件、求职意愿以及单位用人要求等提供咨询与指导,帮助社会求职者和学生了解社会人才需求状况、职业结构和有关人事、劳动政策法规,了解自己的职业志趣、职业能力倾向与个性心理特征,培养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综合的职业能力,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最终获得职业的成功并实现人一职科学匹配的过程。

大学生职业指导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职业指导应着眼于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主动学习和适应社会大环境,端正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二、大学生职业指导现状分析

大学生职业指导已经引起了各高校的重视,如何在现有形势下进一步做好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已经成为研究热点。目前,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职业指导机构职能单一,缺乏全面性

为了更好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大部分高校成立了就业指导中心,但大部分的就业指导中心行政职能较为突出,停留于组织校园招聘会、联系用人单位等初步职能,而没能对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起到真正的指导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以就业率为考核的重要指标,使得有些学校一味追求就业率,从而忽视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端正正确的职业理想,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2、职业指导组织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

职业指导形式单一,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通常采用传统的“说教式”方法。常见的有校园招聘会、企业专题讲座、职业指导师面试技巧培训、优秀毕业生就业经验报告等等,而这样的一种说教式教育所收到的效果往往不是很好,缺乏互动性,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从而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

3、职业指导对象范围较窄,缺乏普遍性

目前,大学生职业指导的对象大部分以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毕业生为主,认为职业指导工作只应在就业前进行,指导对象范围局限于毕业生,而对其余的在校生缺乏职业生涯指导,从而导致职业指导缺乏全程化跟踪管理,无法让学生及时树立职业理想,进行职业规划。

4、职业指导人员配备不足,缺乏专业性

现阶段,大学生职业指导人员除了就业指导部门的专职教师之外,大部分是由高校辅导员担任,而大部分的辅导员往往没有经过专业的职业指导培训,缺乏职业指导知识。虽然在工作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大部分的就业指导部分教师和辅导员没有参与过人力资源市场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经历。由此导致了高校职业指导工作人员在就业指导中容易产生与企业、市场实际脱节的问题,缺乏专业性。

三、大学生职业指导实践经验

自2007年来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一直在思考着如何做好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尝试着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1、职业指导职能多元化,完善职业指导职能

职业指导机构的专业教师和学生辅导员不应只停留于行政职能,应该更多的为大学生提供职业指导服务。比如从大一开始引导学生进行职业测试,发现学生职业兴趣,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开展生涯规划比赛。在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中,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个性特征、职业能力,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而为了实现职能转换,学校应该设立专门的职业指导课程,由专业的教师来承担教学任务。

2、职业指导形式多样化,提高职业指导效度

职业指导的内容与形式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好的内容要以有效的形式去实现,脱离行之有效的辅导形式,职业指导的效果将无法体现。在职业指导中,采用什么形式,有两个关键的依据:一是根据不同的内容特点选择最合适的形式。例如,职业规划的知识和技能,适合通过专门的职业指导课程来教授;职业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则应当以拓展训练、职业规划比赛、专业实习等实践活动的方式;就业政策宣传和简历制作、求职信撰写、面试技巧指导,适合采用讲座、模拟面试的形式;个体的特殊性职业问题辅导,则要采用个体咨询一对一指导的方式。二是职业指导的形式必须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和喜欢。大学生是职业指导的对象,指导有效性,取决于学生对指导内容的理解和受益情况,因此,职业指导开展形式的选择,必须符合大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和偏好,如果所采用的形式为学生所排斥,则再好的内容也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在职业指导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景模拟游戏、职业案例、职业探索团队辅导等方式,在面试技巧培训时邀请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来以沙龙形式进行互动性交流。由此可见,职业指导应采取多样化、针对性的辅导形式,才能确保职业指导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

3、职业指导对象多元化,做好职业生涯指导

职业指导的对象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毕业生,而应该对所有的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需要培养他们的规划意识,引导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做出前瞻性的规划和设计,从而减少在人生路上的徘徊与困惑,不断朝着其生涯发展目标迈进并最终取得成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可进一步细分为职业规划意识培养、自我认知辅导、职业环境探索辅导、职业定位和目标确定辅导、生涯发展计划制定与实施辅导、生涯规划的反馈评估辅导。

学生在大学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大学生职业指导要根据学生发展不同阶段,有计划、分层次地安排指导内容,具体而言包括:大一时,学生主要面临入学时的适应问题,无暇关注自身的发展问题,所以这个阶段的职业生涯教育的重点是专业认识、养成教育,在新生入学之际,开展有关生涯规划的讨论会、主题班会、新老生学习经验交流会等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侧重职业规划意识培养和自我认知、自我探索;二年级主要是丰富自我、完善知识结构教育,要让学生了解未来职业需要具备的各种素质,鼓励学生努力提高自我素质,帮助学生拓展自我,培养学生较强的使命感、责任感,为职业目标打下基础,同时通过开展职业测评、发布职业信息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职业,根据自身条件、职业志向和未来职业的发展,侧重职业生涯设计,夯实基础;三年级则侧重于强化实践、创新教育,帮助学生自我发展,树立开拓务实的职业观和择业观。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决策的修正,帮助学生形成现实而正确的个人发展评价,确定合理的职业定位和择业期望标准。通过参加实习、企业调查、职业信息的收集、就业技巧培训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成熟度,实现人生发展与社会需要的内在统一侧重职业生涯诊断,拓展素质;四年级主要是职业指导、职业导航教育,对学生进行专项指导,应邀请往届毕业生回校,交流其职业生涯经历和求职体会,组织学生接受择业技巧培训,参加招聘活动,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素质、能力要求,以及毕业生的求职心理,求职倾向,缩小供需双方差距,提高双选成功率。侧重职业生涯导航、生涯规划实施,择业就业。四个阶段相互贯通,有机联系,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职业指导体系。

4、职业指导人员专业化,提高指导人员素质

大学生职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一支具有较强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队伍。然而,如前文所述,目前高校专门职业人员配备不足,缺乏专业性。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要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职业指导教师队伍。高校要对这部分老师进行专门培训,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外,还要走出去与人才交流中心的管理人员和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专业人员多接触,了解社会的需求,甚至可以把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相关人员请进学校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交谈,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同时鼓励职业指导教师参加国家职业指导师的培训和考试,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走专业化、专家化的发展道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让学校的职业指导教师有机会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实习,同时,引进优秀的人才市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到学校从事职业指导工作。

四、小结

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不仅仅关系到大学生个人发展,还关系到国家人才培养、人力资源储备,从而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如何进一步做好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是一项需要长期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仅仅从笔者自身工作经验,探讨了一些粗浅的看法,在今后的工作中,笔者将不断学习,继续研究,以寻求更好的职业指导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唐尧.我国高校学生职业指导队伍建设的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丁琪.职业指导实践的若干经验[J].职业指导,2011,(8):24-25.

[3]陈辉立.简述职业指导实践若干经验[J].企业导报,2011,(12):223-224.

[4]方秋中,等.基于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本科生职业指导模式探讨[J].就业指导,2011,(2):43-44.

[5]邢增銮.论立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个性化职业指导[J].中国产业,2011,(2):73-75.□

简述职业指导实践若干经验 篇4

一、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做法与问题

(一) 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开设职业指导课程是在大学二年级, 主要以讲授为主, 教授内容包括有职业知识、就业政策介绍和求职技能培训等。可是, 相当部分学生对此不感兴趣。

(二) 举行职业比赛等活动。

职业比赛活动有模拟职场面试大赛、一面之缘职场大赛、以及职业规划大赛。这些比赛不足之处在于职业指导的普及面不够广。

(三) 开展职业规划训练营。

职业规划训练营也是综合性的职业指导方式。经过多期的开展, 活动取得了一定的良好反应。但该种方式的职业指导同样存在着普及面不够广泛的问题。

(四) 开展就业指导和咨询。

该方式通过举办就业讲座、专题报告会、印发职业宣传手册等的形式为全体大学生提供政策、信息。唯一的不足是个别学生反映获取的信息和指导比较少。

(五) 多种方式推荐毕业生。

通过与企业的顶岗实习, 在校园内举行大型的人才专场招聘会和校园企业招聘周大力推荐学生。但是, 该方式存在着信息沟通不良的问题。

二、职业指导实践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由于职业指导在实践中存在上述一些问题, 因此, 笔者在调查的基础上将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一) 职业指导课程内容和形式较枯燥。

调查中, 38%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方式枯燥, 不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可以说, 目前高职院校大多数的职业指导课程基本流于说教, 内容空洞, 陷入枯燥的学分课的窠臼, 另一个现状是即使有职业指导方面的讲座, 能够主动参与的学生也不多, 经常要以签名的方式约束学生参加。

(二) 职业指导的理念不够深入。

26%的学生认为开展的职业指导停留在就业指导的层面上, 主要的指导活动还是围绕着帮助学生尽早地找到工作而已, 没有深入贯彻职业指导人职匹配的理念, 重就业轻能力, 缺乏指导的全程性和连贯性。职业指导不应该仅仅追求就业率而已。

(三) 职业指导的信息缺乏。

51%的学生认为学校主页所链接的职业指导提供信息较为有限。虽然这些内容主要包括了一些就业政策和法规, 就业公告, 用人单位信息和学生推荐就业信息, 还有一些就业相关的网站链接, 但是信息量较少, 实效性不高。

(四) 职业指导人员有限、个性化指导不足。

由于目前高职院校专门从事职业指导或就业指导的人员不多, 导致了在开展职业指导活动时捉襟见肘。在对个别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时, 由于指导人员的精力有限, 无法满足大多数学生的要求, 更多地倾向于择业心理的咨询。

三、职业指导实践的改进对策与措施

(一) 构建全程化的体验式职业指导课程体系

我们深知, 职业指导课程对学生的指导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仅凭一个学期开设的职业指导理论课程是不足以让学生们获得良好的职业指导的, 课程应当让学生走到社会去进行职业体验, 增加对社会职业生活的感性认识与深入了解。因此, 课程要注重职业指导的体验式特点, 通过班级的小组讨论、情境模拟、游戏活动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 凸显情感学习, 使所有同学们都能够接触到深入的职业指导。

(二) 深入贯彻职业指导理念, 开展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活动

为了达到人职匹配的指导理念和让学生认清与发展自己的职业能力, 笔者也进行了职业指导的课题研究, 制定出了相应的职业素质培养方案。职业培养方案涉及基本职业素质、岗位适应性素质和社会发展性素质三大模块素质的培养, 拟采用学分制的课程和活动参与方式来实现, 重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三) 借助职业生涯测评系统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为了弥补职业指导人员不足所带来的困惑, 学校可以引进职业生涯自我测评系统, 让学生进行自我职业测评, 让他们通过测评了解他们的职业兴趣和能力倾向。此外, 就业指导中心和心理中心还要设立例如QQ在线咨询的服务平台, 为学生提供随时随地的咨询服务。

(四) 构建学院有效的职业指导信息服务网络

职业指导信息服务网络应该运用最新的现代化手段和技术, 提供毕业生供需信息交流、政策咨询、用人单位介绍等各种就业信息的发布, 真正实现就业信息和政策法规、用人制度等资源共享, 使该信息服务网络能全方位、全天候地为学生及用人单位等提供交流和服务。

(五) 建设一支精明能干的职业指导人员队伍

加强职业指导人员的建设工作, 也是实现职业指导工作专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有针对性地进行各类旨在提高职业指导人员的理论水平、业务能力和素质的培训, 打造院系两级的职业指导机构。当然, 在打造和扩充职业指导人员队伍的同时, 要以“质”取胜, 而不能盲目地追求“量”的增加。

摘要:职业指导工作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求职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院校进行职业指导虽有各自的实践经验, 但是, 这些职业指导却存在着指导面不广、信息量缺失、学生不感兴趣等问题。究其原因, 笔者提出了几点改进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职业指导,高职院校,经验,对策与措施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等.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年第1版.

[2]魏苏宁.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现状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 2006.

[3]董绿英.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 2005 (1) , 55-56.

[4]宝小清.大学生职业指导的方法和内容[J].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1) , 125-128.

民用建筑工程的防渗漏经验简述 篇5

建筑外墙的门窗属于封闭空间上开洞口, 因此门窗的防渗漏工作最薄弱的环节, 首先需要建筑人员对本职工作内容完成度有较高要求, 而且对此项工序前后其他工作要有较强的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积极负责的心态。其次是门窗施工人员、外保温工作人员及外墙装饰工序施工的相互沟通、交底、交圈, 才能够做好门窗洞口周围的防渗漏工作。

在门窗防渗漏工作中对于门窗的安装和今后的功能使用即耐久性要给予充分的重视, 型材的品牌、质量及各项使用性能都会对门窗安装后的成活质量和业主使用造成影响, 且对于门窗的防渗漏处理时, 要对整体横竖主框分隔进行充分的考虑, 对外门窗抗风压强度起到主要作用, 避免框与框间的拼缝、框与墙体间的密封处渗漏进行有效的预防。

在进行外墙门窗的施工工作时, 选用的型材 (铝材或塑钢等) 除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及设计要求, 还应重点关注在搬运和安置的过程中的成品保护, 例如要注意尽量不使半成品发生变形、损坏和扭曲等情况, 选用的五金件、密封条、窗口胶等也要符合相关标准, 确保安装牢固且开关密实[1]。另外在窗框安装完成之后, 要在主框与墙体间四周进行塞缝处理, 大连地区现有做法一般都采用发泡剂填充密实, 发泡必须连续、饱满且, 如设计有要求的, 在窗口外侧四周涂刷防水涂膜一道。

最后, 外窗台要向室外一侧散水坡度, 窗外侧上口的窗眉要做成鹰嘴的形状, 或作出滴水槽 (具体操作方法如图1所示) 。

2 建筑室内防渗漏措施

建筑单体室内部分的防水主要为厨房和卫生间, 且一旦业主入住完成装饰装修后渗漏极难维修, 尤其以卫生间出现问题较多, 因此在建筑工程中, 卫生间的防渗漏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首先卫生间的结构板顶标高要低于客厅和卧室地面50mm, 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 要做出设计要求的结构和建筑成活高差。其次卫生间的墙体最好在距地 (至结构板起) 200mm做砼导墙 (结构反坎) , 尽可能与楼板一同浇筑, 如条件不允许也可在结构板表面凿毛、植筋再浇筑砼, 墙体沿导墙砌筑, 条件允许的可在内墙抹灰砂浆中掺入防水剂, 也可选择增加一道聚氨酯防水涂膜, 然后在抹灰层上施工一道柔性防水层 (高分子丙纶、聚氨酯等) , 同理, 卫生间地面预留空洞即管道根部除封堵材料要使用参入膨胀剂的细石混凝土外, 也要增加砼反坎 (如图2所示) 。此外, 考虑到柔性防水材料毕竟是有保修期限的一种建筑材料或产品, 过期后防水材料的不稳定性也会给业主造成困扰, 卫生间结构板的闭水性能在近几年建筑项目中被更多的重视起来, 很多大型地产项目均要求在进行地面防水施工之前, 先要对结构进行试水工作, 要求结构板具有完整的闭水能力, 然后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柔性防水工作。

3 建筑单体屋面、阳台、空调位等楼板位置的防渗漏技术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 斜屋面、平屋面或结构其它位置的平板位置的渗漏隐患较大施工质量一定要进行保证, 且要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房屋的防水工程的严格质量监管, 因为屋面结构板的施工质量 (模板拼接及砼振捣的因素) 会对渗漏等情况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还有大连地区比较流行的欧式建筑多数有坡屋面, 屋面需要顺水条、挂瓦条固定屋面瓦, 因此破坏防水层, 对屋面渗漏造成很大隐患[2];平屋面发生的渗漏主要发生在出气孔管道根部和天沟、檐沟与建筑单体墙、板交接位置等地方发生渗漏, 预防以上位置的渗漏隐患可以采取这样的措施:根据建筑工程所处地, 选择合适的防渗漏材料和温度卷材, 且卷材和涂料等防水材料要按照各自的使用规范进行施工, 在浇筑钢筋砼时要注意浇筑的连续性, 浇筑的时候一定要振捣密实, 在防水基层处理时, 结构板必须清理干净, 且必须合理找坡, 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避免积水渗漏的形成 (如图3所示) 。

4 结束语

总体来说, 外墙的防渗漏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 应该在从主体设计开始考虑防水工艺和材料的合理性, 施工阶段采用有经验的管理和施工队伍进行施工措施, 所有防水隐蔽工程都应该做相应的工序验收和交接, 只有层层关口严格管理才能造出没有渗漏隐患的住宅工程, 期盼与所有建筑业者共同努力。

摘要:近年来随着房地产热的兴起, 建筑工程项目的各方最求效益最大化、资金最快周转等, 不合理的压缩工期, 缩短各道工序施工时间, 以及施工材料的良莠不齐。本文仅通过本人亲身经历、管理的工程项目, 从现场管理和技术角度对民用建筑工程的防渗漏工作进行简要论述, 并通过对外墙、门窗、卫生间、屋面等部位的防渗漏经验的总结和分析, 针对建筑工程中的防渗漏工作提出一些个人观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屋面门窗,防渗漏

参考文献

[1]于新宇.民用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方法之我见[J].门窗, 2015, (02) :59-60.

经验简述 篇6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这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素质也是教育,且是重要的素质教育,应当使其符合教育规律。而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站在教育者的立场,考虑我们要给学生什么,对于学生需要什么则考虑很少。在全面深刻认识这个问题之后,我院的一系列针对性工作着力凸显了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大力推进以学校和学生共同构成我校学生工作与职业教育的主体为出发点的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学生本位教育理念,各项工作实际开展卓有成效。

一、一般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经验概述与总结

育人是全员工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形成工作合力。为达到有效的育人,育高素质的人,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学校各系统秉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按照相关职责开展工作,努力为学生多办实事,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因此,学校在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中,紧紧抓住育人这个中心,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认真做好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教育工作、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工作、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同时结合职业学院的特点,突出教育的实用性,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具体的工作目标有:(1)以“保持底线、发展高线和突出特色线”为目标,建一流队伍,实现学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2)加强学生党员、干部队伍建设;(3)校园文化活动树品牌出精品;(4)特困生工作建立长效助学机制;(5)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面展开。

(一)在学生党团组织建设中宏扬思想政治教育

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吸纳优秀学生到党的队伍中来。对大学生党员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充分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具体做法有:(1)组织了高年级中入党较早的优秀学生代表给新生作报告、座谈,使新生对即将正式面对的大学生活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和心理准备,舒解了心理压力,端正了心态。(2)通过集中培训促进了新生党员在班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高了新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性价比”。(3)切实加强团的组织建设,开展生动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把广大学生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更好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二)在日常行政工作中贯彻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措施到位,是工作得以落实的关键。学工部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部门,着力进行工作创新,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视野、务实的作风积极开展新尝试、新探索。

我校坚持培养学生而不是管学生,在以学生为主体的特色管理模式下,高度重视学生工作与学生事务,将学生与学校并列为日常行政工作的主体,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并结合切实需要从专业素养、社交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培养学生,满足了学生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培养民主精神、法制观念和团队精神,形成群体奋发向上氛围的主客观需求。这一制度的实行受到了广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一致欢迎和肯定。

具体做法有:学校积极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和平台,高度发挥院系学生会的工作自主性,将学生活动的具体策划与操作权利最大程度下放,使学生实实在在地感觉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自我理智的力量,为学生营造了自我教育的“场”。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宣传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着力突出主旋律,灵活采用新创意,将校园文化节、校庆文艺汇演从内容、形式上办成有学院特色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学生参与的活动,迎新晚会、重要节日等庆祝活动要主题鲜明,将教育主题渗透于文艺节目之中,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之后作出总结与规划,得到深层次的全面成长。着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组织开展演讲、汇演、联欢等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等活动。从新生开始,以军训为依托,利用运动会等大型活动,树立学生强烈的集体意识与集体荣誉感,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

(三)在实习实践中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地位

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注重用社会实践检查和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精心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了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创业服务。

利用所办精品专业的品牌优势,与社会力量多元合作,创造了良好的产学结合的氛围。同时,为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的对应关系,组织学生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相近职业的培训。另外,牢固树立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强化思想政治素质,以过硬的实力和技能保证学生终生发展。

二、特色工作经验与做法详述

(一)突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基础地位

当今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是一个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他们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欲望非常强,但社会阅历比较浅,心理发展不成熟,极易出现情绪波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措施的实行,他们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日益纷繁复杂,学习、就业、经济和情感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要求,是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

1、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表现为良好的意志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豁达的处世方式等,而这些都是大学生从小就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因此,要切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适应时代变化,切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2、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实施的心理背景。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必须注重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成功地与他人交往,有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相反,一个学生如果心理不健康,有人际交往障碍,那他就失去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基本条件。心理健康教育还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效果,因为学生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更合适。就以大学生的恋爱为例,一些大学生因陷入单恋不能自拔而出现恋爱心理障碍,这种情况以往我们总是通过思想教育帮助他,教育学生把精力从单恋中放回到学习中;但由于造成心理障碍的原因不是该不该恋爱,而是缺乏正确的恋爱观,所以以往的解决方法不能对症下药。应该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爱情观,并在恋爱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否则,一昧地批评他们过早恋爱,不但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还会给其带来不利的影响。

我校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是:(1)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既要帮助学生优化心理素质,又要帮助他们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2)坚持普及教育与个别咨询相结合,既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又开展针对个体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3)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既通过课堂教学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又要组织学生参加陶冶情操、磨练意志的课外文体活动;(4)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充分发挥教师的教育引导作用,又增强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5)坚持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既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又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

我校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1)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健康心理对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2)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和途径,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有效开发心理潜能,培养创新精神;(3)通过无微不至的关心与多样化的教育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困惑,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珍爱生命、关心集体,悦纳自己、善待他人。

在开展每一项具体活动时,着眼于每一个学生,创造条件给每一个人展现自我的机会,一旦学生的专长得以发挥,就会有成就感,这种激励会化为一种内驱力,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培养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思想意识,从而使思想健康教育融于思想教育全过程,进而帮助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完整的人格。

(二)充分利用校园网络阵地渗透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1.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正面效应

(1)网络使得思想教育工作的社会化程度得到大大的提高。网络的出现,拆掉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围墙,把学生带入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通过网络,学生了解到大千世界的各种社会现象、思想观点、文化思潮。

(2)网络使我们了解到更为真实的学生思想动态,从而提高了思想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特别是一些受到普遍关注的校园和社会热点问题,大学生们会乐于在网上发表各自的观点、意见,进行交流、讨论,这都是学生真实思想的流露。教师可以通过收集、整理、分析这些网贴,从而找出对策。

2. 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教育的负面影响

(1)网上信息丰富,但良莠不齐,可能使一些大学生失去理性思维,迷失方向。不可否认,网络上大量的信息为人们学习、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开拓了人们的眼界,大大丰富人们的生活。但是这些信息良莠不齐,网络上流动的各种冗余信息成为干扰大学生的“噪音”,影响了有用信息的清晰度和效用度,不利于大学生对知识的正常吸收。

毋庸置疑,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使我们不得不面对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及挑战。我们必须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网络本身的优势,变不利为有利。

追求归属感是一个人生存的内在需要,在现实社会如此,在网络的虚拟社会里同样如此。归属感的形成必然指向一个集体,网络世界中归属感指向的是一个虚拟的集体。和现实世界一样,这个虚拟集体的文化必然会对其中的个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加强利用网络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老师主动出击,抓住学生的归属感,构建网上集体,建立班级QQ群体,把现实生活中的学校教育所能覆盖到的学生集体以恰当的形式映射到网络中去,在形式上为广大学生追求网络中的归属感提供依据和核心,同时也有利于把网上的思想政治工作落到实处。简单讲,就是要在网络上也把学生组织起来,让集体的教育和影响在网上也发挥作用。

目前,我校大学生思想教育进网络的措施刚刚起步,建筑学院的门户正在向着以下方向努力完善:

(1)占领文化主阵地。在网上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传播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讲话精神,确保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有一个正确的政治导向。同时要围绕一些重大的政治问题、意识形态敏感问题、影响稳定大局的问题,旗帜鲜明的发表评论,进行积极的引导,对错误思潮敢于开展批评。

(2)传播介绍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国外的优秀文化成果,使大学生进一步树立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同时,使他们了解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拓宽视野。

(3)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网上教育、交流、讨论等活动。精心策划,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上校园文化活动,如开展网页制作竞赛,网络道德问题辩论,网上论坛,对重大的热点问题进行讨论等等。

摘要:本文结合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日常学生工作实际,在深入领会党中央关于加强高职教育工作文件精神的前提下,回顾与总结了我校在日常学生工作中的具体做法与经验,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此,文章分一般工作和特色工作较为系统地进行了阐述。

上一篇:临床用血全过程下一篇:最优化育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