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2024-10-22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精选7篇)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篇1

摘要:自生态翻译学被提出已有10余年。这十多年中, 生态翻译学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该论文旨在对生态翻译学产生的背景、发展过程、主要内容以及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发展,研究现状

1生态翻译学的背景

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 都有与之相关的社会背景及时代思潮。因此, 生态翻译学的出现符合其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以及学术研究的方向。

首先, 它是从翻译研究中的经济和社会转型的思考出发的。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人类社会开始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之路。美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瑞秋·卡森 (Ra-chel Carson) 在其于1962年发表的著作《寂静的春天》 (Slient Spring) 中说到人类破坏自然的雄辩事实表明,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转折点上 (卡森, 1962) 。在1972年联合国召开的一次环境会议上, 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使全人类开始关注自然环境的保护这一问题。从1970年开始, 生态环境的保护也逐渐在中国引起重视和关注, 并因此提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基于这种时代背景, “生态”这一维度被引入包括翻译在内的各个研究领域体现了时代发展的特色。其次, 它是现代哲学思想转变的必然结果。自20世纪, 在思想界和哲学领域发生了由主客二分到由中心到整体观念的转型。1967年, 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提出了“中心”既可在结构之内也可在结构之外, “中心也就并非中心”的重要观点 (Derrida1967) 。1973年, 挪威著名的生态哲学家阿伦·奈斯 (Alen Naess) 提出的“深层生态学”理论, 将生态学引入哲学与伦理学领域, 并提出生态自我、生态平等与生态共生等重要生态哲学理念 (Naess 1973) [1]。1995年, 美国生态哲学家戴维格·里芬 (Dave Griffin) 提出了“生态存在”的重要概念。这一系列的哲学思想的转变, 开启了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来研究翻译活动的序幕, 由此应运而生了翻译生态学这一新的翻译理论研究视角。

2生态翻译学的发展过程

随着世界经济国际化和网络技术的进步, 国与国之间的各种交流也日益频繁, 翻译也成为不同语言之间沟通交流必不可少的桥梁。因此, 对翻译现象的各种研究理论也层出不穷。通过这些年学者们的共同努力, 翻译研究 (translation studies) , 或翻译学 (translatology) 有了很明显的进步, 并最终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学科地位, 并且正在往一门相对独立和成熟的人文社会科学分支学科的方向发展。生态翻译学应该算是翻译研究的一个分支学科。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 也即生态翻译学伴随着另一些研究文学的生态学理论和批评方法, 正在翻译学界崛起, 它强有力地对传统的文学和文化翻译以及翻译研究本身的教义形成了挑战。

但是在当代翻译研究领域内, 仍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对这一分支学科的意义和生命力持怀疑态度, 其理由主要在于生态学之应用于人文学科, 确切地说应用于文学研究, 只是近一、二十年的事, 它究竟拥有多少学科意义上的合法性还须论证。但作为一种实验性的研究方法和视角, 它已经被证明自有其合理之处, 最近20多年来生态批评在西方和中国的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批评界的风行就是其不可忽视的明证。鉴于生态翻译学的研究事实上已经存在于翻译学的实践中, 因此本文首先要探讨的就是生态翻译学与文学的生态研究或生态批评的关系。

3生态翻译学的主要内容

作为一种新兴的翻译理论, 生态翻译学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胡庚申教授在2始00关1年第三届亚洲翻译家论坛上被提出的。之后, 许多学者开注并研究生态翻译学。生态翻译学即是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翻译的一种理论。这一理论“着眼于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 以生态翻译学的叙事方式, 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等做出新的描述和解读” (胡庚申, 论视角包2括00:8:6) 概括来说, 生态翻译学的九大研究焦点和理; (1) 生态范式; (2) 关联序链; (3) 生态理性应 (4) 译有所为; (5) 翻译生态环境; (6) 译者中心; (7) ) 适/选择; (8) “三维”转换; (9) 事后惩罚。[3]

4生态翻译学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自从生态翻译学这一概念被提出后,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发表了相关研究生态翻译学的论文。这些论文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生态翻译学这一理论, 也使生态翻译学成为一个日渐成熟的翻译理论。

笔者在CNKI上输入检索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从200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12日共搜到4 464条结果。其中, 中国学术期刊总数为2 810篇, 优秀硕博论文1 589篇, 其他会议论文为65篇。

在生态翻译学被正式提出之前, 国外许多学者对此就已有所研究。例如, 在《翻译与全球化》中, 作者米歇尔·克罗尼恩提出要重视语种“翻译的生态”问题。 1990年, 苏珊·巴斯奈特和安德烈·勒非弗尔提出了“文化转向问题”, 多次将翻译的语境描述为“文化环境”, 并使用“发现树木生存之地”“描述植物生长之状”等生态类比翻译研究中语言学家的探索行为。[4]

近些年来, 很多国际上著名的学者都接受邀请相继前往中国, 和中国学者就生态翻译学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极具意义的讨论。

从国内的角度出发, 胡庚申教授对生态翻译学已经做了详细的阐述。其他的一些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翻译学进行了理论研究。在首届国际生态翻译学研究会综述上, 就收到了43篇有关生态翻译学的论文。这些论文从各个视角对生态翻译学进行了阐述。还一些学者将生态翻译学应用到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去。

生态翻译学可以说是首个脱离了西方学术环境的由亚洲人提出的翻译理论。从2001年至今, 在胡庚申教授和众多学者的努力下, 生态翻译理论已日益完善, 但是其中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来使生态翻译学越来越成熟。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产生的背景与发展的基础[J].外语研究, 2010.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 2008.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 2011.

[4]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3.

[5]思创﹒哈格斯.生态翻译学的国际化进展与趋势[J].上海翻译, 2013.

[6]谢丹.生态翻译学解读及其研究现状[J].英语广场, 2014.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篇2

但是针对整个翻译领域的研究进展状况, 有关翻译评价机制的相关研究与翻译领域中现实的需求情况还远不匹配。翻译评价机制的相关研究及所取得的成果远远滞后于翻译评价机制的应用需求, 也正因为如此, 目前人们在开展了多种翻译方法、翻译理论的研究过程中, 缺乏一种有效的评价机制来检验来评价所提出的翻译理论及翻译方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6,7]。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通过对翻译现象的深入分析、探索翻译的本质及精髓, 并结合目前一些经典的翻译学理论, 提出了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作为研究基础, 构建一种准确、客观、操作性强的翻译评价机制[8]。本文将围绕翻译本质的核心思想, 以及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论, 探索在翻译实践过程中翻译评价机制应该解决哪些问题, 以及如何来构建一套完整的翻译评价机制, 为翻译活动提供一种客观准确的评判标准。

1 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论

生态翻译学的基础是建立了翻译生态环境, 翻译生态环境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所处的原文表达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和目标语言环境中的语言环境、文化背景, 同时在翻译的生态环境中, 也包括了翻译者自身的语言环境、社会教育、社会背景和教育程度[9,10]。翻译生态环境的建立极大的拓展了语言翻译中的背景和环境的概念, 突破了传统的语言翻译, 仅仅局限于语境的这一概念, 从而将传统的语言翻译的狭义的语言文化环境拓展到整个源语的语言文化世界[11]。目标语言的文化世界和翻译者自身的个人世界三者融为一体所建立起来的一个翻译生态环境, 按照生态翻译学理念提出的核心思想, 生态翻译学就是要研究翻译者在这样的语言生态环境中, 如何将自身的翻译方式、翻译习惯去适应和满足翻译生态环境的应用需求。同时又使让翻译者在不同的语言翻译生态环境中, 如何去取舍和选择翻译的方法和过程, 让翻译得到的目标语言与目标的语言环境、语言文化世界能够得到很好的结合, 同时又能够准确的映射源语的语言文化环境和语言世界。而且在翻译过程中, 翻译者各人的翻译世界也将得到改造和发展, 翻译者能够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对自身的翻译方法、习惯进行不断的提升和发展, 因此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论实质上是原文的作者、目标语言的读者, 以及翻译的译者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 共同翻译任务。

2 翻译的本质的探索

为了能够更好的对翻译质量进行评价, 设计满足翻译规律和人们对翻译的应用需求的准确的评价机制[12,13]。首先需要对翻译的本质进行研究和探索, 本文将从语言的关联性、翻译内容的上下文生态环境、翻译行为的目的等多个方面对翻译的本质, 进行全面深刻的解读。

(1) 语言的关联性。语言和文化从来都是相互关联的, 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就能产生什么样的语言表达方式。即便是在同一个语系中, 比如汉语, 在不同的地方, 由于地方民俗的差异也会导致不同地方的人在对同样的事情, 表达方式上会有很大的差别。尤其是一些习惯用语, 往往是和地域有密切的联系, 这充分反应了语言和文化的紧密关联特性。而在翻译实践过程中, 如果要达到高质量的翻译水平, 必须要充分考虑这种语言的关联性, 即将源语言中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源语言的文化背景这种关联关系, 映射到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和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中去, 这种映射能够保证源语言在向目标语言转换过程中, 其语言文化背景和语言内涵不会有显著的缺失。这事实上也是生态翻译学理论中所强调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 即翻译过程中需要在目标翻译生态环境中选择一个与源语言最接近的翻译生态环境, 使得所翻译得到的目标语言在目标的生态环境中, 能够获得与源语言相一致的表达效果。

(2) 翻译内容的上下文生态环境。翻译内容语言在表达过程中, 从来很少会有独立的表达, 往往都和上下文的表达有紧密的联系, 这种联系常常称之为是语言的上下文生态环境, 而在翻译过程中, 同样需要充分考虑语言表达的上下文生态环境[14]。按照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论, 译者是在源语言的生态环境和目标语言的生态环境中进行合理的取舍,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 翻译内容随着语言的上下文生态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翻译过程中不仅仅需要针对待翻译的语言对象直接翻译, 还需要对语言的上下文表达内容, 语言的表达生态环境一并进行翻译和转移, 使得翻译之后对译文的表达能够重新塑造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新的上下文生态环境, 并让翻译得到的目标语言与上下文生态环境融为一体。

(3) 翻译行为的目的。针对翻译行为的目的, 国内有很多学者已经开展过相关的研究, 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 综合起来对翻译行为的目的主要观点是翻译是一个源语言表达意图向目标语言环境进行转移和传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翻译者并不是简单的把源语言的字面意思进行转述和传递, 更重要的是需要将源语言的语言背景、语言生态环境在目标语言环境中进行重构, 建立一个与目标语言环境、语言背景相适应的生态环境, 然后在这个生态环境中去构建目标语言的翻译形式和表达方式。这种翻译行为从本质上来看, 就是生态翻译学的交际功能, 按照生态翻译学的理论, 语言在源语言的背景中, 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人们进行语言交际的活动, 满足人们在特种社会活动中应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功能和应用。而对于翻译而言, 同样需要把语言的这处交际能力、交际效果等价的转移和重构起来, 因此在目标的翻译生态环境中, 同样需要围绕语言的交际目的, 将源语言的完整交际目的在目标语言生态环境中进行重构, 建立一个能够与源语言交际目的完全一致的语言表达形式, 使得翻译得到的语言表达形式能够完成源语言预期要求的语言交际目的。

3 翻译质量评价机制设计

根据对翻译本质的探索以及生态环境学核心理论的深刻认识, 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生态翻译学角度的翻译质量评价机制。该翻译的质量评价机制以翻译的本质探索结果为基础, 研究和设计符合翻译实践、应用要求的一系列翻译质量评价机制。

(1) 基于语言层面的翻译评价机制。

按照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论, 翻译过程中需要在语言层面进行重构和再现, 使得目标语言在语言层面和源语言相一致, 对于语言层面的评价机制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是翻译过路中用词的准确性, 其二是翻译之后的译文、句式的合理性。对于用语的准确性, 这在很多翻译实践过程中用户都是有所体会的, 不同的语言表达环境中, 对词汇的使用都是有很多要求和讲究的。因此在翻译实践过程中, 用词的准确性, 直接关系到翻译译文的质量, 用词不准的翻译甚至会引起译文产生歧义。另一方面对于句式的合理性这一评价指标, 由于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造就了语言表达方式和形式有很大的差别, 比如英语语言习惯中经常用被动句, 而在汉语语言习惯中经常用把字句。这种句式的变化按照生态翻译学的理论,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注意到这种语言句式的变化, 使得译文中所使用的语言句式在译文的生态环境中所处的地位和效果, 与原文所用的句式大原文的生态环境中所处的作用和地位是完全一致的。

(2) 针对文化层面的翻译评价机制。语言按照生态翻译学理论, 语言在翻译过程中实际上是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 因此译者在对生态环境的选择过程中就存在一个生态环境选择的一致性。如果译者能够在目标语言环境中, 构建一个与源语言完全一致的语言生态环境, 那么源语言中的很多潜在的表达含义、表达内容都能够在目标语言的生态环境中得到重构和再现。因此如果达到这种目标, 那么读者在看译文的时候, 也就能够从译文中获得到与源语言完全一致的语言生态环境, 很多潜在的表达含义和内容都能够随之得到获取。另一方面的评价机制是深层次文化背景的一致性, 在翻译过程中源语言的生态环境, 虽然也包括了深层次的文化背景, 然而在翻译实践中对于深层次的这种文化背景往往容易忽视。比如从语言的表达形式、表达过程所反应出来的源语言作者或者发言者的文化修养、个人喜好、社会背景等等一些这种深层次的文化背景, 在翻译实践过程中同样需要在目标语言环境中进行重构和重新塑造。因此站在文化层面对翻译质量进行评价, 还需要考虑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是否把源语言的这种深层次文化背景, 进行了完整的转移和重构, 是否会给读者造成语言深层次文化背景的缺失或者偏差。

(3) 基于交际层面的翻译质量评价机制。基于交际层面的翻译质量评价机制主要包括交际效果的完整性和交际效果的精确性两个评价指标。按照生态翻译学理论, 翻译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交际的应用需求, 在对翻译本质的问题进行探索时, 也印证了这一目的, 因此译者在对原文进行翻译的时候, 必须充分考虑到交际效果的完整性, 即所得到的译文所表现出来的交际效果和原文在原来的语言生态环境中所起的交际效果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 则认为这样的翻译质量是不高的, 甚至违背了原文的作者表达意图, 另一方面是交际效果的精确性, 用户在翻译的过程中为了遵循交际效果的完整性, 常常会对交际效果进行强化和延伸。虽然译者这样做, 能够更容易满足交际效果的完整性, 但是很可能会破坏交际效果的精确性, 即所得到的译文在目标生态环境中, 发挥出的交际效果超出了源语言所预期要达到的交际效果, 这种对交际效果的延伸和扩大, 同样不是高质量翻译的要求。因此在评价翻译质量高低的时候, 应用交际层面来选取评价指标是应该充分考虑交际效果的完整性和交际效果的精确性。

4 总结

翻译质量的评价一直是翻译领域中的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研究生态翻译学理论探索翻译的本质, 并从语言的关联性、翻译内容的上下文生态环境与原始翻译行为的目的等多个层次, 从不同角度对翻译的本质和精髓进行了探索与研究, 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具有较高准确性和客观性, 以及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翻译评价机制。这种评价机制的建立为今后语言翻译工作更好的开展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检测工具, 利用这一评价工具能够更发的指导翻译工作的开展与实践, 并且能够针对翻译工作中, 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的发现并修正, 更好的指导翻译实践工作的目标前进。

摘要:文章生态翻译学从语言的关联性、翻译内容的上下文生态环境、翻译行为的目的等多个方面对翻译的本质进行了全面深刻的解读。通过对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理论和研究方向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 掌握了生态翻译学的核心精髓, 并围绕翻译质量的评价问题, 从评价的准确性、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 建立了一种新型的翻译质量评价机制。

应用翻译简述 篇3

关键词:应用翻译,宏观-中观-微观,功能论

我国文学翻译研究多年来一直占据着主体地位, 其理论研究囿于原则和标准的争论或策略和方法论等的讨论, 其特点是散论和印象式的评说。我国对于应用翻译的研究起步较晚, 而且翻译理论相对落后。我国应用翻译研究大多囿于经验层面的技法总结和一般原则性认识, 如“译前处理”, “适当增减、调整、编辑、加工”等, 在系统的理论阐发和基础研究范畴拓展及其关系研究方面则仍有不足。20世纪80年代, 科技翻译和科技翻译研究成为应用翻译研究的“领头羊”。

一、应用翻译的界定和特点

对于应用翻译的概念, 虽然大家们在总方向上说法相似, 但在定义上仍有差异。贾文波 (2004:1) 认为, “应用翻译是一种以传递信息为目的的。注重信息传递效果的实用型翻译, 它的最大特点是适用性强, 应用面广, 其范围几乎涵盖了当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大大不同于强调艺术审美与文学欣赏的文学翻译。”法国翻译理论家Jean Delisle在她所著的《翻译的阐述》一书中有pragmatic translation一说, 可翻译为“实用翻译”。。

通过对这些定义, 我们可以发现应用翻译是一种实用性文本的翻译, 是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的。应用翻译的特征有:匿名性、指称性、客观性、信息性、暂时性。应用文体翻译都有现实的, 甚至是功利的目的, 要求译文达到预期的功能。从功能特征来看, “信息性”、“诱导性”和“匿名性”是应用文本的主要特点。注重内容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可接受性, 注重信息传递的准确和真实。

二、国内应用翻译研究现状

2013年5月18日在西安召开的应用翻译研讨会, 是我国现阶段应用翻译研究状况的一个缩影。会议的研究领域涉及到翻译理论、翻译教学、翻译实践和翻译技术, 研究范式从语言的、文化的、跨学科的到实证的, 研究的翻译内容涉及社会生活、对外宣传、文化创意、生产领域、商务旅游、科学技术、中医中药, 法律法规等方方面面。此次会议中, 特别涉及到应用翻译理论研究。

应用翻译理论研究包括一个宏观-中观-微观的理论体系。方梦之 (2011) 以Holmes的“翻译研究路线图”为基础, 勾勒出了应用翻译学的六个子系统:宏观理论、中观理论、微观理论、分类研究、术语研究、本地化和全球化。宏观-中观-微观理论是应用翻译的本体研究, 而其他三者是对应用翻译特殊问题的特殊研究。方梦之先生在翻译学体系研究中坚持了辩证逻辑观, 创新性的阐述了中观理论范畴。他认为应用翻译研究可在相互联系的宏观-中观-微观理论层次上展开, 并做出阐释:应用翻译的宏观理论包括本体论、方法论、价值观和认识论, 是研究翻译的本质问题。宏观理论催生中观理论, 即新的策略、模式、方案、框架, 而新的策略、模式、方案、框架, 又反过来丰富宏观理论认识;中观理论由下层理论的翻译技法的集约化、概念化、范畴化而形成。微观理论则深入到翻译技巧的研究。中观理论需要宏观理论提供依据, 同时也需要翻译技及微观翻译作为支撑。宏观-中观-微观理论相辅相成, 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总的来说, 国内目前关于应用翻译理论构建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多, 但是仍旧有很多著作值得参阅, 例如贾文波的《应用翻译功能论》 (2004) , 方梦之、毛忠明的《英汉-汉英应用翻译教程》 (2005) , 伍峰、何庆机的《应用问题翻译:理论与实践》等等。

三、西方翻译理论借鉴

在国外翻译理论研究中, 德国功能-目的论学派的相关理论比较适合应用文本翻译的研究。“目的论”是德国功能派学者费米尔提出来的, 它形成了功能翻译理论的主流。目的论者认为: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 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 (Nord, 2001:124) , 翻译策略必须根据翻译目的来确定。

从方梦之先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范畴来看, 目的论属于宏观理论范畴, 侧重于对翻译主体行为价值取向的决定性因素的研究;文本类型及其功能定性属于文体或语体功能分类研究范畴, 侧重于对文本翻译客体属性特征及其社会交际功能的概括, 与目的论范畴具有互补性。功能-目的论引入国内后, 研究者们将其作为一种宏观框理论架套用于各种翻译文本中, 虽然对应用翻译具有一定的宏观知道作用, 但是将应用翻译问题简单化了, 难以指导各类复杂的应用翻译实践问题 (曾利沙, 2013b) 。

四、评析与展望

应用翻译的研究在近些年成为翻译研究的热点, 通过多角度, 多领域的研究, 取得了卓越的成果, 在科技翻译、社科翻译以及综合研究方面都有着快速的发展。但是应用翻译研究仍存在去多问题, 例如理论建构不足, 研究还不够深入等。我国应用翻译研究与经济建设同步, 与国际文化交流并进, 与翻译研究整体发展相适应。应用翻译贴近现实, 其发展是直接为我国经济建设、对外交流和政治服务的, 所以, 应用翻译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形势与发展。

应用翻译研究的蓬勃发展有两个支点:一是学术支点, 二是市场支点。学术支点要求应用翻译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来研究, 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市场支点要求应用翻译研究的发展要满足市场的需要。面对越来越广阔的市场需求, 应用翻译研究将会达到更高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方梦之.我国的应用翻译:定位于学术研究—2003全国应用翻译研讨会侧记[J].中国翻译, 2003 (6) .

[2]方梦之.应用翻译研究的新起点[J].上海翻译, 2013.

[3]方梦之.应用翻译研究30年 (1980-2010) [J].上海翻译.2012.

[4]方梦之.应用文体翻译研究的定位与范畴[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2011.33:2

[5]曾利沙.论方梦之应用翻译学研究系统思想与特点[J].当代外语研究, 2014.2

[6]刘美华, 贾玮品.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谈应用翻译[J].上海翻译, 2009.

[7]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 2004.

[8]曾利沙.2013b.应用翻译学理论逻辑范畴拓展的方法论—兼论译学理论创新的认识论和价值论[J].上海翻译 (3) :4—9.

[9]中国译学大辞典.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篇4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船舶企业网站英译,“三维”转换

1 概述

根据《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1]和《辽宁省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辽宁省作为我国承接世界造船中心转移最有前景的地区之一,面对未来十年的国内船舶市场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需求的增加,船舶企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提高船舶制造企业及产品的国际知名度,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对于船舶工业经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船舶制造企业网站英文版是中国企业对世界开放的窗口,是企业推销自己的主要场所,外宣资料的英文翻译质量对吸引其潜在客户和合作伙伴至关重要[3]。

本文将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作为指导,基于翻译适应选择论,从“三维”转换的角度出发,在分析船舶企业网站外宣资料英文文本存在的翻译问题的基础上,对船舶企业网站外宣资料的英译提出相应的策略。

2 生态翻译学

生态翻译学是一种基于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方向。生态翻译学着眼于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以生态翻译学的叙事方式,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做出新的描述和解释[4]。生态翻译学的基础理论将翻译方法简括为“三维”转换,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5]。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5]。涉及语法结构、行文用词、语言风格、叙述逻辑等方面,包括词语、句式、时态、语态、人称、修辞、语序、衔接、篇章结构等语言的不同层面。“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6],表现在具有中国社会特色的词语(例如企业获得的称号、奖项、荣誉等)、四字格、浮华修饰词语、政治、历史和文化信息等的英译,以及语篇体裁规范和信息结构方面。“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5]。

3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船舶企业网站英译策略

企业网站英文简介和英文产品介绍,以传播企业和产品信息、促进销售为预期目的。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中西文化的差异,译者在翻译企业网站资料时,应该参照目的语受众的文化习惯以及对信息的期待做出适当的文化补偿、信息省略、改写等。

以下将结合生态翻译学理论中的“翻译适应选择论”,根据“三维”转换翻译方法,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层面提出辽宁省船舶企业网站英文文本的翻译策略。

3.1 船舶企业网站英译中“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主要指的是参照目的语受众的文化习惯以及对信息的期待做出选择、删减、重组、改写,要按照英语形合的特点,尽量使译文的语言形式,包括语法结构、行文用词、语言风格、叙述逻辑等符合译语规范和表达习惯。

例1以“始终站在中国造船工业最前列”为发展宗旨。With“Standing always at the forefront of the China’s Shipbuilding industry”as the development goal.

这句中“站在”一词,是一种拟人的手法,如果直译,很容易出现中式英语的表达方式。所以此处可改成“Being always at the forefront”或者“Being always in the front rank”。

汉语表达中常用四字结构,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有些信息是冗余的,属于过于详细的描述,所以英译时往往不能直译,而应该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采取意译的方法。

例2我们清楚地意识到在祖国日新月异,努力实现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奋斗历程中,大连渔轮公司任重道远。We real⁃ize clearly that Dalian Fishing Vessel Company shoulders heavy re⁃sponsibilities in struggling process to make the first fishing vessel manufacture country in the world at the changing with each passing day in motherland.

这句中的“日新月异”完全按照字典里的定义,译成“at the changing with each passing day”。但放在这句话里,会使句子显得冗长,头轻脚重。所以不妨改成“We realize clearly that with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Dalian Fishing Vessel Compa⁃ny will shoulder heavy responsibilities in struggling to become the first among all the fishing vessel manufacture countries in the world.”[7]

3.2 船舶企业网站英译中“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主要指的是关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关注适应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参照目的语受众对文化信息的需求,做好一定的文化补偿或者信息省略。

中国企业喜欢把获得的各项称号、奖项和荣誉作为宣传企业的有力证据,向顾客表明企业的实力强大、知名度高[6]。有些荣誉对于国外读者来说是无法理解的,或者认为并不重要,若译出反而影响宣传效果和感召力。这种情况下,译者有必要简化或省略不必要的源语信息,使国外读者对企业或产品有清晰的认识[3]。

例3 2009年获第二届全国文明单位。BSHIC was also awarded as The Second National Civilized Unit in 2009.[7]

本句中“第二届全国文明单位”这个荣誉特别具有中国特色,外国读者对于这个荣誉不甚了解,所以将此译出反而达不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因此此处可采取省译法,或者和该企业在前几年获得的奖项写在一起,译成“has been awarded many hon⁃ours”。

例4 2006年企业荣获中国优秀诚信企业称号。2007年荣获中国最具影响力企业荣誉称号。2008年被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评选为中国优秀企业。2009年获第二届全国文明单位。

在翻译这些内容时,可以简单总结为一句“BSHIC has been awarded many honours from 2006 to 2009.”

3.3 船舶企业网站英译中“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主要指的是原文中交际意图是否在译文中得以体现,关注译文是否产生和原文一样的效果、译文形式和内容是否符合译语的语言规范和文化规约以及译文读者的心理期待[5]。网站的作用就是对外宣传,外宣翻译最终的目的是实现交际的目的,交际的意图是外宣翻译的根本。

对于具有中国特色的词语或短语,如政治用语和经济用语等,国外读者缺乏对这方面文化的了解,因此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无法达到宣传的目的。

例5“十二五”末期、“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高级技术职称”。

翻译这些词语时,译者需要在译文中以注释的方式对这些词语或短语加以解释说明,进行文化补偿,以更有效地实现预期的宣传效果,达到外宣的交际目的。

上述例子可以分别译成“Key High and New Tech Enterprise under China Torch Program(a plan to develop new and high tech⁃nology)”,“by the end of the 12thFive-year Program Period(2011-2015)”,“Senior Title(the highest level in the vocational skill eval⁃uation,acquired by workers with rich working experience)”.

4 结论

生态翻译学是从新的视角对当代翻译学理论研究的一种延伸,反映了译学理论研究由单一学科视域转向跨学科整合一体的发展趋势。“三维”转换主要是发生在翻译操作层面的,也是应用研究的一个焦点。

因此,本文的研究将为船舶企业网站外宣资料的英译提供更理性、更科学的应用性翻译理论指导;并从实际出发,为改善辽宁省船舶企业网站外宣资料英译现状提出有效翻译策略和建设性意见。这将有助于加强和扩大辽宁省船舶企业的外宣力度,树立企业形象,吸引更多国际合作机会。

参考文献

[1]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

[2]辽宁省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2,

[3]刘迪.企业外宣资料英文翻译策略[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3(1):80-84.

[4]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4).

[5]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生态理性特征及其对翻译研究的启示[J].中国外语,2011(6).

[6]董俊.企业外宣资料修辞功能分析及翻译策略[J].长沙师范学校学报,2011(5):52-54.

西方翻译理论简述 篇5

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西方各国的翻译在十七至十九世纪继续向前发展。法国的巴特在《论文学的原则》(Principes de littérature)一书中提出了12项规则,以及他的“作者是主人”(译者是仆人)和译文必须“不增不减不改”的准确翻译理论;德国的施莱尔马赫在其题为《论翻译的方法》(üeber die verschiedenen Methoden desüebersenzens)的论文中,把翻译分为口译与笔译、文学翻译与机械性翻译。洪堡提出了语言决定思想和文化,以及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理论。他提出的两元论的语言观对后来的语言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英国的翻译批评家德莱顿认为翻译是艺术,他提出的翻译分为“词译”、“释译”、“拟译”的三分法是对“直译”和“意译”的重要发展。泰特勒在《论翻译的原则》(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一书中,提出了优秀译作标准和“译作应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译作应和原作的风格和手法属于同一性质、译作应具备原作所具有的通顺”等翻译三原则。纽曼和阿诺德对翻译评判标准之争:前者认为“评判标准在于一般读者而非学者”,而后者认为“译作的优良要看专家的反应”。在俄国,自普希金到皮沙列夫等一些进步文学家们,对翻译问题都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翻译理论第一次明显地带上了革命思想的色彩。

进入二十世纪后,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西方各国的翻译事业受到了严重的干扰和破坏。无论是意大利的克罗齐,德国的本雅明,法国的瓦莱里、马鲁佐,还是美国的托尔曼,英国的波斯盖特、菲力摩尔、贝茨,都是从文学翻译,特别是古典文学翻译的角度,对翻译理论所进行的探讨。他们大都停留在传统的翻译研究方法上,只关心译作的文学性和译文的选词造句等方面的问题,在理论上并无突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西方的翻译事业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中欧的布拉格学派主要有雅各布森、列维、穆南、维纳、马尔布朗等人。这一学派的主要论点有“翻译必须考虑语言的诸如认识、表达和工具等各种功能”和“翻译必须重视语言在语义、语法、语音、语言风格及文学体裁方面的比较”。其中雅各布森在其著作《论翻译的语言学问题》中,将翻译从宏观角度分为三类:语内翻译、语际翻译、符际翻译。列维提出“翻译应当使读者产生错觉”、“翻译是一个抉择过程”等。现当代英国翻译理论,先是以弗斯为首的伦敦社会语境派思想,后来先后出现了较具传统翻译特色派的萨瓦里,现代语言学派的卡特福德和其他泛语言学派的哈蒂姆、贝尔、贝克和纽马克,解释学派的斯坦纳,翻译研究和文化学派的巴斯内特等人。约翰·卡特福德运用描写语言学家韩礼德的“阶级与范畴语法”来描写翻译。巴斯内特和美国的勒弗维尔指出“翻译受制于社会文化因素”。哈蒂姆最早把话语分析结合到了翻译研究领域。当代美国翻译理论的发展在整体研究方法上继承了欧洲翻译理论的传统,但在研究成果上有后来者居上之势,且早期的研究受美国结构语言学派的影响较大。尤金·奈达的翻译思想可以分为翻译科学说、翻译交际说、动态对等说、翻译功能说四部模式说(即分析、转语、重组、检验)。道格拉斯·鲁宾逊用修辞格来解释翻译类型,根茨勒对翻译本质提出了一种后结构主义的解释模式。德国“莱比锡派”的理论家纽波特认为“翻译须以文本为中心”,“萨尔派”的威尔斯则认为翻译是科学,翻译应以语篇为基本单位。弗米尔、赖斯、诺德提出“翻译需为目的服务”的主张。法国的穆南开启了当代法国翻译理论的现代语言学观。而释意学派(巴黎学派)在七八十年代的异军突起使之成为后现代最瞩目的、最具有法国特色的翻译派别。释意派从实践出发,注重忠实,认为理解过程就是释意过程。荷兰的霍姆斯以图谱的形式,对“翻译研究”的学科任务和研究范围进行了一目了然的描绘和规划,从而强化了翻译研究作为学科的系统意识。图里对于翻译理论的贡献,集中在他所试图构建的描写翻译研究理论上。

总之,回顾两千多年的西方翻译理论史,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取得了最为瞩目的成就,不仅翻译理论作品数不胜数,而且主要是因为翻译理论的发展出现了两大“质”的飞跃。一是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由奈达等人把现代语言学的“科学”概念引入翻译研究带来的飞跃;一是七八十年代由霍姆斯等翻译研究学派把“独立学科”概念引入译学领域而带来的飞跃。两次飞跃都在观念和方法上给翻译研究带来了革命性的更新,使西方翻译理论从一个高峰走向另一个高峰。随着翻译理论的发展,人们逐渐对目前翻译研究取得共识:译学的研究方向不是语言转换那么简单,而是一种文化的研究。

摘要:西方国家有着悠久的翻译传统。从古罗马帝国时期的翻译理论家西塞罗把翻译区分为“作为解释员”和“作为演说家”的翻译之后,西方翻译理论便围绕着直译与意译,逐词译与自由译,忠实与不忠实,准确与不准确的问题,绵延不绝。本文从各个时期的主要翻译理论家的著作入手,简述其主要理论观点。

关键词:西方翻译理论,翻译论论家,翻译学派

参考文献

[1]陈德鸿,张南峰.西方翻译理论精选.香港: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0.

[2]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北京:商务印刷馆,2004.

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简述 篇6

1987年,刘英凯在《现代外语》上发表了《归化——翻译的歧路》,从而引发了学界对归化和异化问题的重新思考,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在不断的深入探讨和研究之后,异化开始逐渐占据上风。孙致礼[2]认为,“21世纪的中国文学翻译,将进一步趋向异化译法”。但孙致礼没有区别开“异化”、“归化”及“直译”、“意译”两对不同的概念,并且没能够详尽论述“异化”和“归化”在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上的具体操作问题。在一片异化的呼声当中,蔡平[3]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观点,认为“翻译方法应以归化为主”。两派在争论当中,在主张一方的同时,当然也并不否定另一方的存在。主要分歧存在于两点,一是对于归化和异化概念的界定,二是双方中究竟谁起主导作用。

1 归化与异化的含义

归化派和异化派在争论中,首先对于归化及异化的概念认识还不很统一。在《也谈“归化”与“异化”》中,刘艳丽、杨自俭对异化和归化的英文词来源及内涵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理论性探讨,应该说其概念界定对于翻译实践具有较全面的现实指导意义。

与归化和异化相对应的英文有assimilation、alienation和domestication、foreignization两对术语。从后殖民主义理论的角度来看,其英文对应词是domestication和foreignization。这对术语由美籍意大利翻译家韦努蒂(L.Venuti)于1995年在《译者的隐身》(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中提出,用以表达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该术语的提出源于德国哲学家斯莱尔马赫的理论。斯莱尔马赫认为翻译分为两种,一种是让读者靠近作家,另一种则是让作家靠近读者。前者主要靠异化,后者主要靠归化。事实上,“韦努蒂界定的domestication与assimilation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但是前者有更深层的含义。选择这一翻译策略的主要原因不仅是为了方便读者阅读,更重要的是因为两种文化不平等”[4]。也就是说,domestication和foreignization这对概念主要是放在两种文化不平等的环境下考察的,而且是主要以英语为语言的强势文化与其他弱势文化之间的不平等。

和assimilation、alienation相比较,这对术语不仅反映了语言与文化方面含义的不同,还可以体现出该背景下更深层次的含义——文化不平等关系。然而单纯的从翻译实践来看,“归化”与“异化”跟assimilation和alienation在含义上更为接近,因为它们都是探讨语言与文化的差异问题,都是以不同语言与文化的平等为前提条件的。由此,我们可对“归化”和“异化”的概念进行界定,“归化和异化是译者针对两种语言及文化的差异,面对翻译目的、文本类型、作者意图和译入语读者等方面的不同而采取的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其目的是指导具体翻译方法和技巧的选择与运用。归化追求译文符合译入语语言及文化的规范,较好地满足译入语读者较少异味的阅读需求;异化追求保留原文语言及文化的特色,以丰富译入语语言及文化,较好地满足译入语读者对译文‘陌生感’的需求”[4]。

2 异化、归化与直译、意译

在以往的论述中,时常有把异化、归化和直译、意译等同的情况。如刘英凯[5]认为“‘归化’的翻译,归根结蒂,是意译的极端”。孙致礼[2]也认为:“异化大致相当于直译,归化大致相当于意译。”两对概念之间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本质的区别。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直译、意译是针对两种语言的不同结构和特点提出来的,讨论的重点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属于语言层次的讨论。异化、归化作为翻译理论界文化转向下的产物,不仅表现在语言形式的层面上,而且也表现在文化内容的层面上。

第二,异化、归化是翻译策略,直译、意译是具体的翻译方法。前者指导后者。在归化和异化的指导下,译者选择与之相适应的译法,除直译、意译外,还有夹叙夹译、音译、编译等多种方法。

第三,直译与意译是对立和排斥的,而异化、归化从语言形式和文化内容两个层面上来考察问题,可以并存于同一次翻译行为之中。因此,除了排斥性和对立性的一面,还有兼容性和并存性的一面。

当代的中外译坛似乎已结束了直译、意译的争论,达成了基本的共识,并开始了异化、归化的论证,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异化、归化比直译、意译更能说明翻译的问题,更具有指导意义。

3 双重的翻译策略

如上分析,异化、归化要从语言形式和文化内容两个层面进行考察。以异化派的文章中经常援引的一个英语习语及其三种汉译为例。

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译文一:一石两鸟

译文二:一举两得

译文三:一箭双雕

异化派非常欣赏译文一,将其奉为异化翻译的经典。但是译文一其实并不是彻底的异化翻译。除了一举两得,一箭双雕,汉语中还有许多与之类似的成语,如一鼓作气、一马平川、一帆风顺、一清二白、一年半载……仅从语言表达形式来看,“一石两鸟”的“形”正是借助于地道的汉语四字成语之形。如果从语言形式来看,我们认为它其实应该是归化才是。而在文化内容方面,译文一照搬了原文化意义,这是一种归化。“一石两鸟”采取的正是双重翻译策略:在文化内容层面上,它采取的是异化译法,保存了“异国情调”,所以“传神”;在语言形式层面上,它采取的是归化译法,发挥了译文优势,所以生动流畅。可见,作为两种对立的翻译策略,异化和归化可以共存于同一次翻译行为之中。而异化、归化矛盾中的这种兼容性和共存性常被异化派所忽略。

译文二“一举两得”淡化了原文的文化内容,丧失了原语的形象,实不足可取。译文三将原文转译为另一汉语成语“一箭双雕”,用汉语文化中的“箭”代替了英语文化中的“石头”,并把英语里具有泛指意义的“鸟”转译为汉语语义狭小的“雕”。这种文化内容上的归化译法也是不恰当的。

就上述译文而言,可简单地把“一石两鸟”归于“直译”,把“一举两得”和“一箭双雕”归于“意译”。然而从异化、归化角度来看可做出更加详细的区分。“一石两鸟”采取的是双重翻译策略,把语言形式的归化和文化内容的异化有机结合了起来;“一举两得”在语言形式上采取归化策略,在文化内容上采取淡化策略(淡化策略也是一种归化策略,只是程度上不太强烈);“一箭双雕”在语言形式和文化内容上都采取了彻底的归化翻译策略。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更能明白直译、意译与异化、归化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也证明了异化、归化较之于直译、意译能更加清楚具体的说明翻译的问题,指导翻译的实践。

总之,从文化内容的层面来讲,翻译应该以异化为主,归化或淡化为辅。因为翻译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文化传播,而传播的又是异域文化,因此,翻译就应该采取异化策略。从语言形式的层面来看,翻译应该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这同样是由翻译的目的所决定的。很少有哪种翻译,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原语言的语言形式。其主要目的只能是为了传达原文的信息和文化内容。但在强调归化为主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异化为辅的作用。适当采取语言上的异化翻译,便可以丰富译语语言。

4 结束语

蔡平[3]在《翻译方法应以归化为主》一文中提到,“异化的翻译方法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是为了再现原文特有的文化思想和艺术特色,异化的表达法在译语读者看来是不合常规的、新奇的,从而产生一种异国情调”,并且举例为证。

例:They made love.

译文一:他们做爱了。(异化法)

译文二:他们发生了性关系。(归化法)

而实际上,相信现在不会有谁在听到或看到“做爱”时会觉得不合常规和新奇了,就连本土作者也会把这个词用于写作中。

再如林纾把“honeymoon”译成“蜜月”,在当时来说,采用的是异化策略,因为“蜜月”并不是汉语固有的词汇。经过长时间使用后,这个词已经融入到汉语词汇中。现在再碰到honeymoon时,我们就不必再采用异化的策略了。

以上两个例子说明异化、归化并不是绝对的,异化在一定条件下会向归化转移。有些通过异化引入的具有原语文化特色的词汇慢慢融入目的语后,之后对其的翻译就是属于归化的范畴了。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两点。第一,以上对于异化、归化的讨论产生于两种语言文化有差异的前提下,而两种语言和之间或多或少是有相似和相同的地方。这时需采用“等化翻译”[6]。因为异化和归化并非构成翻译的全部,它们只是构成了翻译的两极。我们在论辩时不能忽略这一部分内容,以免产生偏颇或偏激。第二,我们要掌握好异化与归化之间的度的问题。我们需要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发挥优势,克服劣势。这种有机结合的方式就要通过双重的翻译策略来实现。

参考文献

[1]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301.

[2]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中国翻译,2002(1):40-44.

[3]蔡平.翻译方法应该以归化为主[J].中国翻译,2002(5):39-41.

[4]刘艳丽,杨自俭.也谈“归化”与“异化”[J].中国翻译,2002(6):20-24.

[5]刘英凯.归化——翻译的歧路[C]//杨自俭,刘学云.翻译新论.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3:269-282.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篇7

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理论出发,阐述了文化之间的相互关联与相互作用;分析了文化生态学理论对旅游翻译的影响以及培养旅游专业学生文化翻译意识和文化翻译能力的重要性和意义;最后,重点探讨培养旅游专业学生文化翻译意识和翻译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一、文化生态学和旅游翻译

1.文化生态学简介。生态学,隶属于生物学理论范畴, 主要探讨自然界中各生物之间,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文化生态学,就是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文化之间以及文化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它是一门将语言、文化与生态学相结合进行交叉研究的新兴学科。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任何一种文化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文化交流与互动,共融与更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与其它文化一起共同构成了人类的文化圈和文化链,每种文化都在整个人类文化圈中发挥着自身应有的作用。文化生态学强调文化的存在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提醒人类以平等、平和、平衡的心态对待不同的文化,保护语言与文化的多样性,使得各种语言与文化和谐共处,良性互动,从而保持人类文化生态平衡。

2.文化生态学对旅游翻译的影响。“文化生态学是以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并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生态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生态中文化的多样性,生态的开放性也决定的文化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也就是说,每个文化都有文化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都不可能孤立与其他文化之外,各民族各国家文化的存在构成了完整的人类文化,任何一种文化的空缺都有可能造成文化生态系统失衡。那么, 旅游翻译只注重语言和内容,而不重视文化信息的传达与互动,都有可能导致整个文化链某个环节的脱节,或者直接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因此,旅游翻译不仅要关照目的语文化,更要重视本土文化——源语文化——的正确传达,才有可能让其他国家了解中国文化,才有可能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迈向世界,才能有效地促进中国文化与其他语言文化的有效互动与交流,从而构建和谐、平等、多元、开放的文化生态循环系统。

二、培养旅游文化翻译意识的重要性和意义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在全世界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共生共存,英语语言与英语文化也不例外。也就是说,英语语言的主导地位决定了英语文化在全球的主导地位。因此,随着国际间不断增加的政治、经济、贸易、教育、旅游以及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和深入,英语文化的传播也不断加速,从各个层面对非英语国家的语言和文化产生巨大影响,以至于同化非英语国家语言与文化,使其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就如同其它动植物物种一样逐渐消亡。语言乃民族之根,文化乃民族之魂,而“翻译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面对人类的全球化和跨文化交际的地域化,面对涉外旅游的迅猛发展,如果旅游翻译工作者拥有较强的中西方文化素养,浓厚的文化生态意识,他们就会形成强烈的文化平等理念,旅游翻译就能在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递给外国游客的同时合理地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也就能把英语国家文化原汁原味翻译到中国,从而实现中西两种文化共生共存,和睦相处,协调发展。

三、文化翻译意识和翻译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中英文课程学习。在中国,有的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这个阶段幼儿处于初学母语的阶段,不仅英语没学到什么,母语还深受干扰。之后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学生去参加各种英语培训班,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英语学习上,但由于没有真实完整的英语学习环境,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并未有多少实质性的提高;同时,由于更多时间花费到英语语言学习上,学习母语的时间相对就很少,这也就是现在大学生整体语文水平不高的原因。

(1)继续英语学习。“旅游专业具有涉外性、文化性的特点,本质上决定着旅游从业人员兼有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 对从事旅游业人员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对于旅游专业学生而言,尤其是未来从事旅游英语翻译工作,英语是翻译的目的语,准确、切当、自如地使用目的语取决于语言基本功和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旅游专业未来从事旅游翻译工作的学生应该是“英语学习不间断”,无论是听、说还是读、写,只有坚持英语学习和语言技能训练,才有可能夯实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包括翻译能力。

(2)加强大学语文学习。为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其实很多高校都在实施,但学习目标泛化,没有针对性,没有依据专业特点落实到位,没有真正实现因专业开课。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而言,语文课不仅只关注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应该突出学生的专业特点,加强行业内容,比如, 有关旅游广告,旅游景点、旅游餐饮、酒店服务与管理等内容,学生可以在语文的语法、句法等语言基础知识巩固与训练的同时强化行业知识和内容,在深化行业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促进母语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

2.开设英语类中国文化课。无论是学生中小学英语所用的英语教材,还是大学英语课程所用教材,如《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视听说)》《现代大学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等,几乎很少涉及到中国文化等相关知识。即使是旅游专业所开设的旅游英语涉及到的中国文化也很少,这直接导致了旅游专业学生文化知识的欠缺,从而也导致了旅游专业学生在遇到与文化相关的旅游翻译内容时无法顺利地用英文表达出来。翻译,特别是旅游翻译,要实现语言之间的成功转换,熟练掌握两种语言是翻译者的必备条件之一。

(1)开设英语类中国文化课程。中国地域广阔,旅游发展迅猛,旅游翻译涉及面宽泛,而旅游专业学生主要是通过旅游翻译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对于旅游专业学生来说,中国文化课要有针对性。一是地域性。旅游翻译工作者从事翻译工作具有地域性特征,他们有可能未来就主要在某一地域范围内从事旅游翻译,比如,主要在中国西南部、东南部或东北部;二是中国文化课的开设要考虑范畴性。在地域性的基础上,中国文化课的开设要体现旅游翻译的特征和需要。旅游翻译涉及更多的是旅游广告、旅游景点、旅游公示语、旅游餐饮、旅游酒店服务等,这是旅游翻译的几个大类,这几个大类中又有生活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英语类中国文化课考虑地域性和范畴性可以使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中国文化的学习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密切与行业需要关联,使学生能较具体较系统地通过英语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信息,尤其是旅游类中国文化知识。此外,根据行业需要适当拓展西方文化知识面。旅游翻译不仅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且也是促进中西方文化相互交流。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西方文化能帮助学生完善英语知识结构,能帮助以后从事旅游翻译的学生避免触犯文化禁区,从而能使翻译顺利进行。

(2)英语类中西方文化课程,一方面补充和拓展旅游专业学生的文化知识,尤其是中国文化部分,夯实学生的中国文化功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文化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生态意识;另一方面, 帮助旅游专业学生系统了解旅游文化信息的英文表达,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和翻译中国文化的能力。

3.举行旅游文化趣味活动。中英文基础课程的开设旨在夯实旅游专业学生的语言功底,英语类中西方文化课旨在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面、训练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 旅游文化趣味活动就是通过多样化活动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文化素养的提高以及文化生态意识的培养绝非朝夕之事。开展趣味性较强的旅游文化活动,比如“旅游文化趣味问答赛”“旅游文化翻译对接赛”“旅游文化翻译模拟赛”,使学生自己能自觉学习和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一般而言,旅游专业的学生相对活泼、开朗,他们乐于参与、乐于展现自我。无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各种形式的旅游文化趣味活动, 应紧密围绕旅游文化这一主题,旨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旅游文化翻译习惯,强化学生文化翻译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翻译能力。旅游文化趣味活动应强调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为学生营造一个“你我齐参与,不为求赢输,旨在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亲生体验,将课堂上所学的旅游文化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翻译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翻译能力。

4.丰富旅游文化翻译实践。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文化翻译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翻译能力不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出来的,也不是纯粹的校园内旅游文化趣味活动能完成的,而是需要旅游专业学生在旅游翻译实践中反复磨练,最终才能培养培养旅游专业学生良好的文化翻译意识和较强的文化翻译能力。也就是说,文化翻译意识的培养和文化翻译能力的提高绝对离不开翻译实践。作为教学单位,应拓宽旅游翻译实践的途径和方法,为旅游专业学生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 以四川某地方高校为例,“2014年首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亚太旅游协会2015年会”等为很多相关专业在校学生提供的实践的机会,学生参与这样大型的旅游文化翻译实践活动,无论是旅游翻译服务还是其他岗位的志愿者服务, 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到旅游人文地理、旅游景点翻译、民俗文化、旅游酒店、餐饮文化等旅游翻译信息,旅游翻译实践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翻译的真实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翻译场景中体验,并得到一种历练,把课堂上所学知识、课堂外所拓展的知识、文化趣味活动中各种训练融合在一起,在旅游文化翻译实践中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进行检验,之后进行查漏补缺,达到培养学生的文化翻译意识,强化学生的文化翻译能力和文化翻译水平的目的。

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文化翻译意识、提高文化翻译能力绝非一日之功,也绝不是某一种方法和途径就可以实现,而是要多管齐下。不仅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双语知识,而且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双语运用能力;不仅需要拓展学生的中国文化视野,而且需要训练学生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不仅需要强化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和,而且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旅游翻译实践能力。因此,只有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才能使学生将文化知识和语言技能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将文化生态翻译意识内化为学生未来的职业行为,从而培养旅游专业学生良好的文化翻译习惯和较强的文化翻译能力。

摘要:翻译的功能是达成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旅游翻译实质上是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化翻译。旅游翻译要能正确传达中国本土文化,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就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与途径提高旅游翻译工作者的文化翻译意识和文化翻译能力。本文以文化生态学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培养旅游专业学生文化翻译意识和文化翻译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上一篇:重瓦斯动作下一篇:校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