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与翻译研究

2024-10-19

词汇与翻译研究(精选10篇)

词汇与翻译研究 篇1

一、引言

由于人类语言文化的共性, 一种语言里的词能在另一种语言里找到相关的对等成分, 但也有些时候由于语言文化上的差异, 一种语言里的词在另一种语言里找不到对等的词, 这种情况称为词汇空缺。翻译工作者在翻译实践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词汇空缺的现象, 对这一现象的不同处理方式直接影响到翻译的质量。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不同语系, 这种不对应性表现得尤为明显。本文拟对词汇空缺的类型、可译性和翻译策略一一探讨。

二、词汇空缺的类型

1. 实物名词

这部分词汇主要是由于风俗习惯不同形成的。因为文化习俗的不同, 往往难以在彼此的语言中找到一一对应的表达。如:汉语中表示中国特有的传统食品“粽子、饺子、汤圆、腊八粥、冰糖葫芦”等词, 以及“干爹、干妈”等称谓词, 若被直译成英语, 会让目的语读者不知所云。在英语中, 以white meat和red meat为例, 前者包括一些颜色较浅 (尤其是煮熟后较淡) 的肉, 如猪肉和家禽肉;后者是指一些颜然较深的肉, 如牛肉和羊肉, 在汉语中则没有对应的词语。

2. 文学典故词

汉英典故有相通之处。但是如果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 便难以理解这些带有文化内涵的词汇。汉语文学典故多出自古代历史名著和小说。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智多星”、“岳母刺字”、“刘姥姥进大观园”、“母夜叉”、“人在曹营心在汉”、“乐不思蜀”等人物典故, 没有背景知识的西方人是不懂其寓意的。同样, “夏洛克”、“罗密欧”、“汤姆叔叔”、“吉基尔医生”等来自英语文学典故的词语, 没有背景知识的中国人也同样不知其涵义。

3. 宗教词汇

汉文化深受宗教的影响, 于是产生了这样一些有宗教特色的词汇:“平时不烧香, 临时抱佛脚”, “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死生由命, 富贵在天”, “命中有时终归有, 命里无时莫强求”等。又如:“礼”、“义”、“仁”、“智”、“信”这些词在英语中分别被译成ceremony, justice, humanity, wisdom, credit, 但这些词语都无法准确地解释说明汉语中相对应的那些文化内涵。同样的, 我们可能知道sleep with father是英语有关“死亡”的一种委婉表达, 但知道其宗教含义的恐怕就不多了。

三、从跨文化翻译的实践看词汇空缺的可译性

从中西文化交往和跨文化翻译的实践来看, 词汇空缺的矛盾也还是可以解决的。如物质生活方面的词汇空缺, 经过多年的中西文化交融和翻译工作者的努力, 多数词语已进入异族语言, 丰富了相互的语言, 如英语中的ginseng, mahjong, kowtow等词就是从汉语中借去的;汉语中的“坦克”、“咖啡”、“俱乐部”、“维它命”、“模特儿”、“沙发”、“因特网”等便是从英语中借来的。上文所列举的文化方面的词汇空缺, 随着中西文化交往的加深和跨文化翻译水平的提高, 大部分词汇已逐渐在异文化中找到了对等语, 如individualism汉译为“个体主义”, 汉语的“个人主义”英译为personalism;privacy (个人隐私) 的文化意蕴已逐渐为中国人所理解。文化方面词汇空缺翻译的成功例子是不胜枚举的, 如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 从所有中国明清两代文艺作品来看, 没有哪一部能够像它那样具有如此惊人的广博而深厚的文化内涵, 而这部汉语巨著却已有两个英文版本 (杨宪益与戴乃迭两位翻译前辈的“A Dream of Red Mansions”, 英国学者戴维·霍克斯的“The Story of the Stone”) 。

另外, 人们在实践中还摸索出了一些处理词汇空缺的其它翻译方法, 如增词达意、意译、直译、音译加意译等方法。这些翻译方法虽然有时会有所失, 但保留了原文的文化意蕴, 并被译文读者所理解, 因此这些方法是可行的。但是, 词汇空缺的可译性是有限的、相对的, 它的翻译要求译者不仅要有双语能力, 而且要有双文化的能力。

四、英汉互译的几种方法

在翻译中, 针对词汇空缺现象, 在词汇的借用、引用方面通常采取四种形式:音译、直译、改编、意译和文化替代法。

1. 音译

当人名、地名, 以及一些表示新概念而本族语里又找不到对应词来表示时, 均可采用音译法介绍到译文语言中去, 例如:汉译英中“磕头 (kowtow) ”、“荔枝 (litchi) ”、“功夫 (kongfu) ”等;英译汉中engine (引擎) , motor (马达) , sofa (沙发) , logic (逻辑) 等。采用这种方法翻译的词汇很多已经被人们所接受, 成为了外来词。

2. 直译

如:paper tiger (纸老虎) ;lose face (丢脸) ;Seeing is believing. (眼见为实) ;Out of mind, out of sight. (眼不见, 心不念) 等。

3. 改编

所谓改编指的是音译或直译另加意义补充的翻译。在翻译的改编法中, 译者总是一方面尽可能保持原文语言的特性, 另一方面更希望译文含义明朗, 使读者一目了然。比如“班门弄斧”这个成语, 可译成:This is like showing off one’s proffi-ciency with axe before luban the master carpenter.其中“鲁班”译为“the master carpenter”易于被外国读者理解。

4. 意译

对于上述几种方法都不适用的情况下, 可使用意译。如:“时代变了, 不能再靠金饭碗过日子了。”可译成:Times havechanged, one can no longer expect a secure and well-paid job for-ever.如果把“金饭碗”译成gold rice bowl, 那么整个句子就无疑会使目标语言的读者费解, 造成交流的障碍。

5. 文化替代翻译法

对于源语言与目标语言中的非对应词汇或短语, 但却有其他的与其意义相同的对应部分, 可使用文化替代翻译法。这种方法可用于习语的翻译, 如“雨后春笋”, 最好不要译成to grow like bamboo shoot, 而用英语中已有的习语:to grow like mushroom。又如“爱屋及乌”, 可以用英语中已有的习语“Love me, love my dog.”来翻译。

五、结语

综上所述, 词汇空缺主要有实物名词、文学典故词和宗教词汇。词汇空缺现象普遍存在于语言间的交际与翻译中, 词汇空缺并非不可译, 只有深入研究词汇了解其蕴含的文化内涵, 合理巧妙运用直译、意译、改编等科学有效的翻译手法, 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弥合翻译中的不对等现象。

摘要: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形式和内容上有时是不能一一对应的, 英语中的一些表达形式和概念在汉语中可能是空缺。反之, 亦然。本文探讨了词汇空缺的类型、可译性问题, 以及翻译的方法。

关键词:词汇空缺类型,可译性,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陈喜荣.从功能语法语境理论看文化负载词的翻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998, (1) .

[2]贾德江.英汉词语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0, (2) .

[3]马菊玲.浅谈跨文化翻译问题[J].固原师专学报, 1998, (1) .

[4]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5]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与教育出版社, 1998.

[6]汪榕培.英语词汇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7]许国璋.许国璋论语言[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1.

词汇与翻译研究 篇2

[关键词]英汉翻译;文化空缺词汇;翻译策略

在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这种情况非常常见:即当文化的一方输入某些信息时,另一方对这些信息无法理解,也就是对方应激活的空位没有办法被激活,这样就会很容易致使交际失败。具体来说,其一般是由于双方不同的文化所造成的,那就是说,在双方的文化上存在一定的真空,即文化空缺,这种文化空缺在词汇这一领域的体现尤为明显。因此,为了让英汉的跨文化交流进行得更为便利,需要对翻译中的障碍进行克服,这就需要对英汉的文化空缺词汇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下面笔者将会对文化空缺词汇的概况、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以及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翻译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文化空缺词汇的基本概况分析

从文化学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可以知道,文化意义和语言意义是词语意义的两个组成部分,但是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比如吴樱、王福祥等人就曾提出,词语意义是由文化内涵与指示意义这两个部分组成,而徐君则提出,所谓文化内涵,主要是指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在交流的过程中,以民族文化为重要基点进行比较,最终所呈现出来的本族文化。因而,要想做好跨文化背景下的翻译工作,译者需要具有较强的文化意识,并且能够对词语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有较为准确的理解。著名的教授王佐良提出,文化的差异是翻译中面临的最大困难。这是说,要想将翻译做得合乎要求,对英汉词汇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都要有非常准确的理解。但是,由于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性较大,因而词汇中的文化内涵也很难做到完全对应,当文化内涵不对应时,文化空缺的现象也就随之产生,这样就会导致非常多文化空缺词的出现。而文化空缺词,通常是指某些词汇是某个民族特有的现象,其中的文化内涵与信息非常独特,其他民族中没有对应的词汇,也很难进行理解。这种文化空缺词汇,既可以是某个民族独创的一种词汇,也可以是在历史发展中慢慢形成的词汇。文化空缺词主要是由于词汇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所导致的,这种词主要由两类组成,即完全空缺词与部分空缺词。其中,完全空缺词,是指就某一个词汇来说,无法在英汉这两种语言中找到文化内涵或者是指示意义相同或者是相近的词汇;而部分空缺词,则是指能够在英汉这两种语言中发现指示意义较为相近或者是相同的词汇,但是在文化内涵上却无法相对应。总之,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文化空缺词汇的存在给翻译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

二、文化空缺词汇现象出现的原因分析

不管是宗教信仰,政治制度,还是人文历史背景,英汉两个民族都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正是这些方面的差异性致使在文化上有一定的文化空缺现象的存在,或者说叫做词汇真空地带,下面笔者将对文化空缺词汇现象出现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

1.宗教信仰的差异

在欧美等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基督教是他们非常重要的宗教信仰,围绕着这样一个宗教信仰,形成了一种较为强大的基督文化。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他们认为上帝创造了世界,整个世界的安排与上帝旨意关系密切,而且在很多西方国家的历史上,基督教甚至一度处于统治地位,教会势力完全超越了世俗君主的权利;相对来说,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信仰的是佛教,佛教的一些观念在中国人中也有非常大的影响,在很多中国人的心中,老天爷和盘古占有非常独特的地位。汉语中的老天爷和英语中的上帝有着非常显著的区别,在具体含义上差别也较大,特别是”God”这样一个词汇,本身的基督色彩就非常浓厚,它所体现的是欧美文化的一些特性。除此之外,汉语和英语中都有“龙(dragon)”这样一个字,但是在不同的语言中,文化含义却截然不同,在英语中,drag-on象征着罪恶,它出现时,人们很容易就会联想到“残暴、凶狠”这样的词汇;而在汉语文化中,却是一种相反的含义,尤其是我国古代,封建皇权的重要象征就是龙,而发展到近代和现代,龙依然象征着高贵和珍奇。因而在汉语文化中有很多与龙相关的积极词汇,比如:“龍马精神”“龙飞凤舞”等,可以说,“龙”是中国文化个性的重要一种,也是一种“特产”。

2.政治制度的差异

在政治制度上,我国与欧美国家也是泾渭分明。欧美国家大多是资本主义国家,议会制度是他们的主要政治制度。而我国是一个典型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治制度形式。而在国体以及整体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导致了一些文化空缺词汇的产生。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对新闻言论自由极其标榜,因而,像电台、广播以及报纸这样的媒体已经俨然成为了言论自由的重要的代名词,因而在很多官方文件和阐述中,会将“政府”和“报纸”这样的媒体放在一起,这样,西方读者很容易进行理解。而对中国读者来说,对”newspaper”这词的认识较为简单,很难将其和自由联系起来。从这里就可以知道,这个词具有着西方国家的独特文化内涵,也是欧美国家文化个性的重要体现。同样,在汉语文化中,也有一些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词汇,比如:五讲四美、希望工程等等。如果欧美国家的人不对中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基本国策进行了解,也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总之,当整体以及国体存在差异时,就会导致文化空缺词汇这一现象的出现。

3.人文历史背景的差异

每种语言都有自己形成的人文历史背景,汉语和英语都经历了非常悠久的发展历史,不管是中国还是英国,都有着自己国家和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典故,这也是导致文化空缺词汇出现的重要原因。比如,在中国文化中,把娶妻、做寿等事情叫做“红喜”,却又用“白喜”来形容老人过世,这对西方人来说,如果他们对中国文化没有深入接触,便会很难进行理解,对他们来说,可能只能接受“红喜”,但是将老人去世也当做一种喜事,这对他们来说确实无法接受。在西方文化中,白色通常与纯洁相关,而婚礼中新娘的婚纱就是白色的。可以说,与西方文化相比,“白喜”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中国文化。而在西方文化中,形容棘手问题时,通常会使用Gor-than knot这样一个词汇,这显然一种独特的西方文化。

三、文化空缺词汇的翻译策略

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要想对文化空缺词汇进行通顺、真实地翻译非常困难,那么面对这些文化空缺词汇,我们怎样进行翻译呢?下面笔者将进行具体的分析。

1.音译法

当文化空缺词汇处于完全空缺现象时,即汉语中的词汇在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词汇.或者是英语单词在汉语中没有相应的词汇,这时,音译法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通常这些词汇会成为彼此语言中的外来词汇,为对方的语言所接受。比如在汉语中,狗不理包子、饺子、气功、风水、炕、荔枝、功夫、磕头、琵琶、茅台、旗袍等词汇都采取了音译法翻译成了英语,对应为:goubali baozi,jiaozi,qikong,fengshui,kang,litchi,kongfu,kowtow,pipa,maotai,chipao等。而在英语中,也有很多词汇被音译成了汉语,并且在今天的汉语中普遍使用,例如sofa,logic,motor,engine等词汇,则被翻译成沙发、逻辑、摩托、引擎等。

2.改编法

当英汉翻译中遇到英汉文化词汇处于完全空缺时,改编法也是一种翻译手法。所谓改编法,其是指在直译的基礎上,增加一些意义方面的补充。这种翻译手法,既能够让原文的特性得以最好地保持,又能够让读者对译文有较为明确的理解,有一目了然的效果。通常在进行汉语的成语或者是俗语翻译时,就经常会使用改编法。比如对“班门弄斧”“梁祝”“东施效颦”等词汇的英译。另外,将西方文化特性较突出的英文翻译成汉语时,一般也会对一些词进行注释,以方便读者更好地进行理解。总之,在翻译的过程中,改编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策略。

3.语义再生法

当文化空缺词汇是部分空缺时,即在目的语中能够找到指示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汇,这时语义再生法或译借法都显得非常重要。比如,在汉语中,就有很多词汇或者句子需要使用语义再生法进行翻译,诸如:三纲五常、五十步笑百步等等。而英语在汉译的过程中,对这一翻译策略也会使用,例如:as bold as brass,rack ones brains等等。总之,语义再生法也是翻译中非常突出且重要的一种翻译策略。

总之,在翻译中,对文化空缺词汇现象的研究非常必要和重要,译者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当遇到哪些文化空缺词汇时,为了避免让读者产生理解上的误差,应当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对这些词汇进行适当的翻译,这样也是一种负责任的翻译行为。因而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不仅要对不同的文化有基本了解,进而为弥补文化空缺作出努力,还需要充分了解受众的需求,以最符合读者阅读为目标,最终让翻译最好地为大众服务。

[参考文献]

[1]蒋冰清.英汉文化空缺词汇现象及翻译策略[J].鸡西大学学报,2003(01).

[2]欧阳国华.英汉词汇空缺成因及其等效翻译策略[J].网络财富,2008(10).

[3]安玲.英汉词汇空缺的文化根源及其翻译策略[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11).

[4]徐敏娜.英汉词汇的文化空缺现象及翻译策略[J].双语学习,2007(08).

[5]吴悦.英汉翻译中词汇空缺的文化因素[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

(收稿日期:2015-12-22)

英汉词汇语义对比及其翻译研究 篇3

1 英汉词汇语义比较及分析

利奇 (G.Leech) 在1974年第一次出版的《语义学》中提出了颇具影响的词汇的七种意义:1) 概念意义:逻辑的, 认识的, 或者外延的内容。2) 内涵意义:通过语言所指所传达的意义。3) 社会意义:指所传达的关于语言使用的社会环境的意义。4) 感情意义:指所传达的关于说话人或作者感情、态度方面的意义。5) 反射意义:指通过联想同一表达式的其他意思所传达的意义。6) 搭配意义:指通过联想词语的常用搭配而传达的意义。7) 主题意义:通过由顺序和重音组织信息的方式所传达的意义。上述七种词义类型中, 概念意义构成了意义的核心部分。随着对词汇意义的研究, 公认的词汇意义分为四大类:一是指称意义 (denotation, dictionary meaning, literal meaning) , 指词的确切和字面的意义, 也叫外延意义, 或认知意义, 是词的基本意义, 表现为词与语言外部的物质实体或抽象概念之间的联系, 反映语言使用者对语言外部世界的认识。语言间的可译性就是由指称意义的基本对等决定的。指称意义往往具有多重性, 即一词多义性。如美军成功地登上小岛。“登上”这个词有几种翻译法:1) American army climbed onto the island successfully.2) American army landed onto the island successfully.3) American army got on the island successfully.4) American army stepped up onto the island successfully.二是蕴含意义 (connotation, what it suggests beyond what it expresses, the overtones of meaning., 是指词语内含的情感和联想意义, 也就是词汇的隐含意义。这种意义反映了该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文化。词的蕴含意义在不同语言中相差甚远, 甚至同种语言内类似指称意义的词汇的蕴含意义也不尽相同。例如:1) 他是个纸老虎 (He is a paper tiger.) 2) 咱俩的事, 一条绳上拴着两个蚂蚱, 谁也跑不了。 (We are like two grasshoppers tied to one cord, neither can get away.) 。三是语用意义 (pragmatic meaning) , 词的语用意义是词在语言运用时以概念意义为基础而产生的临时意义, 是情景和上下文对该词的词形、词音特别是词义作用的结果, 是一定的语言运用环境的产物。词汇的意义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语用意义实际是指词的语境意义 (contextual meaning) 。如:A cat has nine lives.It’s quite considerate of you to sing so loudly while I was asleep。四是语法意义 (grammatical meaning) , 词的语法意义又称词的功能意义或结构意义, 表现为词与词之间的联系, 反映了语言使用者在造句时的语言能力。依据词的语法意义, 词可以划为不同的词类。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词类划分基本一致, 有实词和虚词之分, 都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数词等基本词类。但汉语中有量词, 而英语中没有。汉语中针对不同对象的需要, 使用不同的量词配置来限定和修饰, 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 营造意境, 表情达意, 触发人们的联想, 如:“一尾鱼、一匹马、一头驴、一轮太阳、一缕白云、一朵彩云、一道闪电”等, 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汉民族的诗性。英语中使用a piece of, , sheet of, a cup of, a bunch of等词组表示所修饰名词数和量的概念, 没有单独的词类。

2 英汉词义转换关系

由于英语和汉语产生于中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 两个民族对同一个词所产生的联想有共性, 也有差异性, 有时甚至完全相悖。根据上述词义的分析对比以及从翻译的角度来看, 英汉词汇的语义关系大致有以下几种。

2.1 同义关系

指英汉词义完全对等, 没有歧义。由于人们的感官功能基本相同, 对世界的认识存在相似性, 英汉语中的部分词汇所指意义基本一致, 如, orange桔子、橙子, sheep绵羊, water水, student学生等实词。此外, 这些词还包括只含有指称意义的科技术语、专有名词等没有文化色彩的词。例如, 核弹nuclear bomb, 环保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微软Microsoft, 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 海明威Hemingway, 俄罗斯Russia, 纽约New York, 联合国United Nations。再如, 香港Hong Kong, 克林顿Clinton。但要注意的是, 有些专有名词并不一定完全对等。例如, (1) China is a hard white substance made from clay.It is used to make things such as cups, bowls, plates, and ornaments.在这个句子中China.指“瓷或瓷料”的含义。 (2) He was shanghaied.句中的shanghai并不是地名“上海”, 而是“被人拐骗或胁迫”的意思。

2.2 交叉关系

交叉关系是指英汉词义有相同的部分, 但也有稍微差异的词。有些词的指称意义、语用意义同时具备, 在汉英两种语言中意义基本对应。例如, 心heart在汉语和英语中都指心脏器官, 同时又都可表示感情、品格、重要部分、中心等等, 如, 好心肠kind-hearted, 问题的核心the heart of the problem, 市中心the heart of the city。但是, heart还有“鼓励, 激励”的含义。又如:头head可指动物身体的最前部分,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例如, 猫头cat’s head, 他头上戴着一顶帽子He has a hat on his head.还有统治者、组织机构的一把手的意义。例如, 政府首脑head of government, 公司头头儿head of the company, 校长head of a school等。但英语的head还有泡沫, 酒沫, 美俚语舰船上的厕所, 而汉语则无此义。再如, 手hand都可指人的一个身体部位, 同时也指工厂和农村的劳动力的人手, 还可指伸出援助之手的手。但英语的hand还可用来指钟表上的指针和数量词4英寸的含义, 而汉语无此义。

2.3 并行关系

并行关系是指有些词尤其是习语在语用意义上或情感意义上基本相通。例如, 红糖brown sugar, 小菜一碟a piece of cake, 肝肠寸断heart-broken, 笑掉大牙laugh off one’s head, 沧海一粟a drop in the ocean等。这类词的语用意义一致, 但采用的具体形象不同, 表面上不对应。在东西方文化中都将把狐狸fox的形象视为狡猾、凶险、诡计多端的代表, 赋予负面的意义。例如, as sly as a fox像狐狸一样狡猾。中文经常说狐朋狗党、狐假虎威, 而在英语中也有Deal with a fox, think of his tricks若与狐狸打交道, 就要当心其花招;The fox changes his skin but not his habit狐狸可以改变皮毛, 但不能改变习性。老鼠rat/mouse常被视为鄙视的对象。如, A rat crossing the street is chased by all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狼在中国人眼中是凶狠而又贪婪的动物, 有狼心狗肺, 狼子野心, 狼狈为奸等成语。英文中也有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用来形容假装友善但心怀恶心的人。

2.4 空缺关系

空缺关系是指英汉两种语言的词语或词义的非对应现象。中西方文化如生活方式、思维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文化的不同必然导致英汉语言按照各自的方式形成不同的词汇体系, 必然会使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和意义难以一一对应从面产生词汇或词义的空缺现象。文化色彩特别浓厚的词往往出现词义空缺现象。如, 在实物质名词和专有名词、文学典故、神话传说、哲学文化等方面。如, 汉语中表示中国特有的传统食品粽子zongzi、饺子jiaozi、汤圆sweet dumplings、腊八粥、rice porridge with nuts、冰糖葫芦Candied haws等词。此外, 还有麻将mahjong、叩头kowtow、功夫Kungfu、旗袍Cheongsam、红白喜事Weddings and Funerals、风水Fengshui。还有称谓词干爹adopted father、干妈adopted mother、大舅wife’s older brother、三姑the third aunt。关于文学典故的词汇, 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智多星mastermind、岳母刺字tattooing Yue、人在曹营心在汉live in the Cao camp but with one's heart in the Han camp (one's attitude stands on one's side apparently but actually on another's) 等等人物典故, 对不了解中国文化的老外来说, 肯定是一头雾水。同样, 夏洛克、罗密欧、汤姆叔叔等来自英语文学典故, 在西方妇孺皆知的人物, 我们中国人大多也摸不着头脑。中国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如, 礼、义、仁、智、信这些词在英语中分别被译成ceremony, justice, benevolence (humanity) , wisdom, confidence (credit) , 但译文没有凸显出其文化内涵。汉语中的历史故事“叶公好龙”、“画蛇添足”、“三顾茅庐”、“负荆请罪”等几乎家喻户晓, 均有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 在翻译成英语时, 如果不加注释, 西方老外很难理解内在含义。同样的, 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词汇hippies、cowboy、fair play, 也很难用汉语中的词语表达出来。至于哲学思维方式, 也产生了大量的文化空缺词语。例如, 中国传统哲学和中医中的“阴yin、阳yang”等在英语中却无法找到与其相对应的词。由于太过玄妙, 即使借助词典的解释, 西方人仍然难以理解这类词的真正涵义。

3 英汉词汇空缺的形成及翻译

词汇的翻译涉及到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在翻译时强调两种语言的意义大致相同, 所追求的是两种效果之间的对等, 而不是语言形式的机械对等。根据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 对于常见的词义完全对等、词义基本对等、词义并行情况, 一般采取直译、意译、直译加注三种具体方法。对于英汉词汇或词义空缺现象来说, 在翻译时, 的确给汉英互译带来很多障碍与困难, 但可以通过对两种语言语义关系的比较, 找出原因所在, 并采取以下几种不同的翻译方法, 从而忠实准确地传达原语的意思。

3.1 自然及生活环境的差异引起了词汇空缺。

语言是客观世界的反映, 人们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 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语言。在我国, 吃饭问题长期以来都是人们特别关心的问题, 因而成了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人们见面时总是要问一句:“吃过了吗?”, 在一般情况下, 说话人并不十分关心听话人是不是吃了饭, 只是打个招呼罢了。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 汉语中出现了许多围绕"吃饭"问题所建立的词语和表达法, 但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的表达法。比如, 我们说吃“闲饭”lead an idle life, "吃香"be very popular, "吃不消"more than one can stand, too much等等, 译成英语就无法逐字对译了。像中国内陆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借助山来表达意义的词就大量出现。如:开门见山、半壁江山、恩重如山、山盟海誓、愚公移山、寿比南山等。英国是个和岛国, 渔业, 航海业, 造船业相当发达。结果就出现了大量的与sail, fish, sea有关的词汇和短语。如:sail under false color (船) 挂着别国国旗航行、欺世盗。sail before the wind获得成功、发迹。trim the sail to the wind见风使舵、a fish out of water感到不自在的人、like shooting fish in a barrel很容易成功、a cold fish一个冷漠的人、drink like a fish牛饮、豪饮, a big fish大人物, 大亨、all at sea茫然;困惑;不知所措、follow the sea当海员;做水手;从事航海、half seas over喝酒太多;有点醉。对于汉语出现的这此词汇可以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或用意译的方式。如, 愚公移山 (the foolish old man moved the mountains, an old Chinese story telling an old foolish man removed mountains.Later, the story is compared to the determination to win victory and the courage to surmount every difficulty) .又如, 东施效颦Dongshi imitates Xishi (The ugly imitates the beautiful in such a distorted way that the ugliness of the ugly becomes worse) 。

3.2 风俗习惯的差异导致的词汇空缺

这主要体现在颜色及数字方面的词汇上, 如, 红色在中西方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和联想。“红色”对汉语文化的人而言, 表示喜庆、幸福、吉祥成功、受重视、欢迎, 但在英语国家的人眼中红色则意味着流血、危险、暴力、亏欠等含义。中国人把娶媳妇、过生日称为红喜red-letter day。但在西文化中“红”的含义则可能相反。如, a red battle血战、in the red有赤字;亏空;负债、see red怒不可遏, 火冒三丈 (源于斗牛, 公牛看到红色就会发怒) 。绿色Green在英语中可以表示嫉妒、眼红, 如, green with envy, green as jealousy, green-eyed monster都是指十分嫉妒的意思。汉语中表示嫉妒意义的眼红, 应该翻译为green-eyed而不能翻译为red-eyed。黄色yellow在英语和汉语中的引申含义大相径庭。在英语中, yellow可以表示“胆小、卑怯、卑鄙”的意思, 例如, a yellow dog可鄙的人, 卑鄙的人, a yellow liver胆小鬼。汉语中黄色一词有时象征低级趣味、色情庸俗、下流猥亵的意思, 如黄色电影、黄色书刊、黄色光碟等等。这些名称中的“黄”与英语中的“yellow”无关。表达汉语黄色意义的词汇有pornographic色情的、vulgar庸俗下流的、obscene猥亵的等。然而, 英语中另一个颜色词blue却常用来表示汉语中这类意思, 如blue jokes (下流的玩笑) , blue films (黄色电影) 等。英语中的白色white有时表达的含义, 与汉语中的“白色”没有任何关系, 如, a white lie善意的谎言、the white coffee牛奶咖啡、white man善良的人, 有教养的人。在英语互译颜色词汇时, 切忌望文生义, 须先了解其文化背景, 采取意译或意译加直译的方式。此外, 中国人也常用带数字的成语表达思想。如, 一日三秋One day seems three autumns, 六亲不认disownallone’srelatives andfriends, 三教九流the three religions (Confucianism, Buddhism, Taoism) and the nine schools of thought (Confucianism;Buddhism;Taoism;the Confucians;the Taoists;the Yin-Yang;the Legalists;the Logicians;the Mohists;the Political Strategists;the Eclectics;the Agriculturists) 。在翻译这些带数字的词时,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用直译或意译, 也可用直译加注的方式。

3.3 价值观的不同引起的词汇空缺

对于同一客观事物, 在不同文化里可能包含不同的价值, 引起不同的联想。如汉语和英语中"狗"的含义就大不一样。在西方, 狗是忠诚的伴侣宠物;但在中国, 人们通常对狗有种厌恶的心理, 通常拿狗来骂人。如, 汉语的狗腿子lackey, 狗崽子son of bitch, 狗急跳墙a cornered beast will do something desperate, 狗嘴吐不出象牙a filthy mouth can't utter decent language。英语中的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top dog最重要的人物、lucky dog幸运儿。西方文化中, ”狗“具有褒义。在中国文化中, “龙”象征着吉祥、权威、高贵和繁荣。在西方人们却认为dragon是邪恶的代表, 是一种狰狞的怪兽, 是恶魔的化身。在中英互译要采用意译的方式, 以便充分体现其中的文化内涵。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存在着很大差异, 两种语言词汇语义也一样, 切忌望文生义。只有充分了解英汉词汇的语义差异, 理解原文中所蕴涵的历史文化背景, 才能准确地进行英汉互译, 有效地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2]王福祯.中国人最易误解的英语词语[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2006.

[3]刘宓庆.英汉翻译技能指引[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

[4]汪福祥.英美文化与英汉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2.

词汇与翻译研究 篇4

一、政府工作报告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全球的影响与日俱增,已逐渐成为世界舞台上重要的一员。越来越多的国家迫切想要了解中国,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交流。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官方文件的典型范例,详细阐述了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方面的问题及发展前景,同时总结了中国取得的成就,及在现有条件下如何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问题,因而引起国内外重视。政府工作报告是由专家或来自各行业的精英团队写成,体现了团队精神。在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发表之前,由于已经向各行业的人们采集过意见,因此更能突显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性。作为典型的政治性文本,政府工作报告通常需要显示政府的权威,且需要在事实基础上论述发展的过程或指定发展的目标计划,因此政府工作报告通常选用准确、标准、简要、及新型的词汇。

二、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由尤金·奈达提出,其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也就是说,翻译时不追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功能对等理论包括形式对等和动态功能对等。动态功能对等包括四个方面的原则: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文体对等。词汇是文章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词汇翻译的重要性因此可见。选词恰当,整篇文章或报告的意义表达就清晰明了。

三、2016年青岛政府工作报告词汇翻译分析

青岛近几年发展突飞猛进,各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因此本人选择青岛政府工作报告作为研究对象。本节选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十二五”时期的工作阶段回顾以及“十三五”时期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在翻译之前,笔者参考了历年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工作报告及翻译,研究并学习了此类平行文本的翻译特点。

在翻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许多问题,大多数都是如何选词,这就涉及到了功能对等理论中词汇对等原则。政府工作报告作为典型的政治性文件,除了具有普通文本翻译时的特点,最主要的特点还在于其正式性。政府工作报告通常会使用大量术语、中国特色词汇或者缩略语来表现这一特点。

(一)术语的使用

术语是在特定学科领域用来表示概念的称谓的集合,即被特定团体使用的词汇或词组。政府工作报告就像一幅社会全景图,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不乏许多术语,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译为“the great banner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马克思列宁主义”,译为“Marxism-Leninism”;“科学发展观”,译为“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邓小平理论”,译为“Deng Xiaoping Theory”;“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译为“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小康社会”,译为“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生态环境质量”,译为“quality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这些都是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或环境方面的术语。有些术语的使用会使报告变得晦涩难懂,这就需要译者发挥其主体意识,选取最能表现工作报告特色的语言和词汇。此外,当遇到类似改善、健全、提高、提升等词汇时,译者通常会比较困惑应该怎样选词。众所周知,汉语语言相对复杂,英语语言相对简单,有时多个汉语词汇对应的为同一英语单词。为了保证意义对等,笔者将“改善”“健全”译为“improved”,“提高”“提升”译为“raised”。

(二)中国特色词汇的使用

中国特色词汇是一种包括概念和政治术语,具有独特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语言表达形式。政府工作报告是关于国家发展,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方向的文体,其中有大量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词汇,如“一带一路”(The Belt and Road),以及没有在2016年青岛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四两拔千斤”“菜篮子”“米袋子”“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三农”及“廉政建设”等词汇。这些中国特色词汇都是在中国文化中独有的。此类词汇传递的不仅仅是其字面意思,同时还折射出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中国人民对此类词汇理解起来比较容易,但国外读者缺乏对中国文化与背景的了解,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译者在进行政府工作报告翻译时,应选取易于理解又符合中国文化背景的词汇。

(三)缩略语的使用

报告中通常存在一些冗长的方针政策的完整表述,其英文翻译更加难以把握,为保证用词的准确性及句子结构的平衡性,政府工作报告中通常采用缩略词汇来表示一些政策和方针。如“三个代表”(Three Represents),“一个定位、三个提升”(One location、three promotions),“五位一体”( Five-in-one),“四个全面”(Four-Pronged Strategy),这些都是属于此种类型的词汇,它们使工作报告变得简洁有力。

四、结语

功能对等理论打破了传统的束缚,对翻译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正如奈达所说:目标语需在最大限度上实现与源语言的对等,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做好翻译,但功能对等理论也不是绝对完美的,很多时候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作为政府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政府工作报告总结了过去一段时期取得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作的进程,为地区将来的发展做了合理规划,这将有效引导地区发展,使其朝着蓬勃的方向迈进。而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也因此成为极其重要的工作,这就要求译者要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选择恰当的词汇,突显政府工作报告的特点。

(山东科技大学)

词汇与翻译研究 篇5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越来越多的外国媒体开始将目光投向中国。近年来, 中国巩固了其经济基础, 在国际舞台上有了更大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外媒也逐渐改变了对中国以往刻板的看法。同时, 也要归功于无数翻译家和学者的努力工作, 传达中国的信息更加地准确和及时。更重要的是, 人们通过这些媒体的报道, 更加了解了中国, 中国文化也慢慢推向世界。提到报道中国, 怎样翻译不同文化背景的词语是个难题, 特别是网络上出现的新词。本文将给出《经济学人》杂志中具体的中国特色词汇翻译实例并分析其翻译方法, 探讨今后应该如何更准确地报道中国新闻的方法。

二、《经济学人》中的中国特色词汇的来源

近三十年来, 世界见证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繁荣, 经济、政治、文化、网络等各领域的发展变化以及对中国某些固有传统文化的尊崇使得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词和表达应运而生, 如共同富裕、八荣八耻、山寨、元宵节等。《经济学人》中的中国词汇可以被粗略地分为四类:经济发展中的新词、与政治有关的新词、中国网民创造的网络新词、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词语表达。

三、《经济学人》中的中国特色词汇翻译分析

1.翻译原则———归化和异化。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学家Lawrence Venuti (1995) 提出归化和异化这对翻译术语。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的基本技巧, 都以文化为导向。归化是要把源语本土化, 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 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异化是“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 让读者向作者靠拢”, 在翻译上要求译者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异化最主要的目的是尽可能地保留异域元素, 这也是《经济学人》报道中国的原则之一。《经济学人》里有关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更多地应用异化而非归化。

2.翻译方法。

(1) 音译。音译指翻译行为或产物, 用另一种语言的字母来表达某种语言, 用另一种语言或系统的特点书写一个词或者文章 (Baker, 2004) 。对于大多数名称, 包括地点、机构、城市、道路、报刊杂志和书籍名称的翻译, 一般都采用此方法。

(2) 直译。直译指保持原文内容, 包括句子结构、词语的意思、原本的修辞等。直译将句子视作最基本的单位, 同时将整篇文章纳入考量范围 (Munday, 2001) 。直译多用于存在文化空缺和词汇空缺的情况, 在英语中没有相对应的概念和词汇。实例选取如下:“Harmonious society”意指“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由人民代表大会在步入21世纪时提出的概念, 它指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尽管在英文中没有对应的词汇, 但读者仍能从“Harmonious”这个词的释义来了解“和谐社会”的大概意思。另外, 这种表达采用了非常标准的英文格式:形容词+名词, 所以无论在语义上还是技术上, 这个翻译都是准确的。

(3) 意译。意译无需拘泥于原文的形式, 如句子结构、原作意义和原文修辞。但意译并不意味着非要对原文进行加减。意译的重点在于译出自然流畅的目的语, 而非尽力保存源语的特征。由于文化差异, 也为了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译者倾向于将意译作为首要选择。实例选取如下:“commercialization of education”意指“教育产业化”。事实上, 产业化的替代词不是“commercialization”而是“industrialization”。“commer-cialization” (指不择手段地) 利用……牟利, 商业化;“industrialization” (使) 工业化。单词释义来自《牛津高阶词典》。《经济学人》选择“commercialization”的原因是前者可以准确地表达学校运营的模式和结果, 它强调的是有些学校追名逐利和摒弃了“公益教育”的原则。

(4) 音译加解释。词汇是语言中变化最快的元素, 也最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 尤其是近年来网络的普及, 网民在公共生活中的表现越加活跃, 参与意识也更强, 大量新词在网络上出现。这些词汇丰富了汉语词汇, 也通过外媒向外界传播, 音译加解释的翻译方法也被广泛应用 (陈晓黎, 2008) 。实例选取如下:“Sina weibo (china's Twi-iter-like micro blog service) ”意指“新浪微博”。微博的出现在全国掀起了热潮。2009年8月, 人们期待已久的微博———自由表达的重要平台终于投入服务, 与推特类似, 人们可以通过微博自由表达所有事情, 包括个人心情和对时事的看法。这个译法非常简单明了, 读者能轻易记住其拼音和含义。“Digouyou (illegal cook-ing oil or drainage/gutter/swill-cooked oil) ”意指“地沟油”。它指从餐馆收集来的废油, 也指人们生活中出现的各类质量不合格的食用油。受巨大利益的驱使, 人们冒险出售和使用这些可能导致疾病的废油。采用此种翻译方法的原因在于不存在其可替代的词汇和概念。

(5) 直译加解释。刚开始, 读者并不知道有些直译过来的词汇的正确含义, 所以译者一般都会给出详细的解释 (包惠南, 2004) 。然而, 随着时间的变化, 很多媒体都在不断引用这个表达, 人们开始知道和接受这个表达, 随之也就不需要词语后的解释了, 这表明英语作为运用最为广泛的国际性语言体现了它极强包容性的一面。实例选取如下:“to give red packets:folding money in red paper bag to congratulate or greetor show gratitude”意指“送红包”。“送红包”是中国一个古老的传统, 在不同的场合有着不同的意义。如在传统农历新年即春节期间, 长辈会给晚辈红包, 被称为“压岁钱”;在喜庆的场合, 如婚礼、小孩出世和生日等, “送红包”是为了表达庆贺和赶人情;如果你想某人利用其权利以不正当或不合法方式帮助你, “送红包”就意味着贿赂。因此, 根据多种不同语境, “togive red packets”每次出现时, 都应当给出准确而具体的解释。

四、结语

总的来说, 本文发现当涉及翻译新出现的中国词汇时, 为了避免误会, 《经济学人》多采用异化而非归化的翻译原则, 并综合考虑中国的历史文化, 运用了多种具体的翻译方法。相比中国人“创造”出来的英文, 西方媒体更乐于接受音译和直译的词汇。为了加强文化交流和提高翻译的群众接受度, 建议译者在英文中找到可替代的词汇。

此外, 由于中国的英文报纸知名度不断提高, 《经济学人》越来越多地采用中国英文报纸所给出的翻译版本, 这意味着中国媒体的观点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中国文化也得到了更大的尊重。另外, 这种现象也表明外部宣传的重要性, 同时要敦促译者做好自己的工作。如果中国希望外界对其抱有正确的观点, 中国译者就应当翻译出相对完美的译文, 尤其是对一些文化含义丰富的词汇, 在保存准确含义的同时, 要让其简单且便于理解。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崛起, 越来越多的外国媒体开始关注中国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年来, 外媒对中国国内外事物的报道更是如火如荼, 《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欧美主流媒体都对改变中的中国抱以很大兴趣, 当涉及到对中国的报道时, 文化背景差异是很大的阻碍, 外媒是怎样翻译中国词汇和表达的呢?本文将从《经济学人》中选取具体的中国特色词汇翻译实例并分析他们的翻译方法, 以此更为准确地反应中国社会的变化, 希望为中西文化扫清误解和障碍, 架起沟通和理解的桥梁。

关键词:经济学人,翻译,中国特色词汇

参考文献

[1]Baker, M.R.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3]Myanmar and China:the Kachin dilemma[J].The Economist, 2013, (2) :22.

[4]Nuclear Power:Back on the front burner[J].The Economist, 2013, (1) :32.

[7]包惠南.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4.

[8]陈晓黎.对外传播中的汉语特色词汇翻译策略选择[D].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 2008.

化学工程词汇的表达与翻译 篇6

一、化工英语的特点分析

1、专业词汇长且复杂

化工词汇往往是由一些基本的科技英语词素组合而成, 所以掌握一些基本的科技英语词素, 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律对我们快速记忆科技英语词汇及快速理解英语科技资料是非常有益的。例如, macromolecular表示的是大分子的, 高分子的意思;supersaturation表示过饱和;Thermoplastics表示热塑性塑料, 热塑性的意思, 因此, 遇到长而复杂的单词, 借以考察其构词也能猜明其词意。

2、大量采用缩写

科技英语新词大量采用缩略语, 其优点是可以缩略文章篇幅空间, 加快文本传输速度。且缩略词简练易记, 一目了然, 因而十分流行。首字母缩略词如PVC (polyvinyl chloride) 聚氯乙烯;PVA (Polyvinyl Alcohol) 聚乙烯醇;EDTA (Ethylene Diamine Tetraacetic Acid) 乙二胺四醋酸;再如, UNIQUAC (universa quasichemistry activity coefficient) 准化学活度系数;LAS (lineardodecylbenzene sulfonate) 线性十二烷基磺酸盐等, 因此, 需要对于原有两词进行裁减加工缩略, 可以借鉴当前流行的做法, 例如:knowbot (knowledge robot) 智能机器人, DBASE (Data Base) 数据库等。

3、存在一次多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 社会新规律的发现, 各种新概念也应运而生。为此需要大量新词来表达。表达一个新概念不一定非创新词不可, 人们可以利用语言中现有的词汇材料, 赋予新含义。这是根据两种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类似或联系在某种比喻的基础上产生的。这样就有了语义性新词。bond (结合物, 联结, 合同) , 这一意义同另一意义——“键” (如hydrogen bond氢键) 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都指某种“将两者结合起来的物或方式”, 于是bond便被用来转指另一个意义——键。再如activity活动——活动性——活性;coordination配合, 协调——配位;reduction降低—— (化合价降低) ——还原;rectification纠正或校正——不断进行校正——精溜;surface tension表面紧张或拉紧——表面张力。

二、化工科技英语翻译原则

1、忠实原则

从翻译理论上讲, 各种翻译标准都是在实践中寻找等值成分, 如英汉对应的词语、句子、意义等, 就是在理论上要忠实于原作品的思想、观念和论证风格, 必须将原作品的内容完整而准确地表达出来, 不得有任何篡改、歪曲、遗漏或任意增删等现象。因此, 在翻译过程中, 对化工科技英语的理解和表达就显得十分重要。理解是表达的前提, 不能正确地理解原文, 就不可能进行确切的表达。在通常情况下, 理解和表达是相互联系、反复交替的统一过程, 不能截然分开。在对原文理解的时候, 就会考虑到表达;在表达时, 可进一步加深理解。对于每个专业词汇都应反复推敲, 仔细研究。因为, 词无“定”译, 译无“定”法, 不是仅靠几本词典就可以解决问题。在翻译实践中, 经常会遇到多词一义、一词多义等现象, 这时就应透彻理解原文, 忠实地表达原文。例如, 常见化学品名称:teflon特氟隆;nylon尼龙;codeine可待因;quinine奎宁;aspirin阿司匹林;morphine吗啡;hormone荷尔蒙;nicotine尼古丁;procaine普鲁卡因;heroin海洛因等, 都有自己固有的意义, 翻译时候应该忠实的表达其意思。另外, 对英语科技文章大意的理解主要是通过提炼文章的中心思想来实现的。而在提炼文章中心思想的过程中, 主要又是根据各段落的中心思想来揣摩的。明了文章大意后, 就要深入微观层面, 对其段、句、词进行认真的分析, 反复的推敲, 然后再回到文章的宏观层面, 看翻译是否遵守了“忠实”。

2、通顺原则

中国学习和吸收西方科学技术知识, 其主要途径是翻译书籍和晚清开始的科学教育。在译述与教学过程中, 名词术语的问题至关重要。有关近代科技名词的研究并不多, 而论及分析化学名词者则更鲜见。在翻译实践中, 译文语言必须通顺易懂, 符合现代语言的规范要求, 不要死译硬译, 导致文理不通, 结构混乱和逻辑不清等现象。因此, 文章中经常出现同义结构互相替换的现象。这在化工科技英语论文写作当中也是都要十分注意的问题。

3、习惯性原则

科技名词还是应该向科学性靠拢, 这是一个基本原则。例如, 《化学分原》是第一本翻译出版的分析化学教材, 其中的许多名词术语多为徐建寅和傅兰雅所创。在译书的过程中, 书中所涉及大部分科技词汇都没有汉译的先例供参考, 或借用汉字, 或用音译, 或新创译名, 受到当时和后代读者的欢迎。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化学名词术语在中国沿用至今的原因。

科技英语文章的一般特点是文体质朴、平铺直叙、结构严谨、语言浓缩以及逻辑性强。这种文章注重客观性, 描述平易、精确, 一般不带任何感情色彩;而且主次分明, 没有歧义。

三、结语

对于化学科技英语论文而言, 为了交流的目的, 就必须做到对于各种科技概念和过程的表述规范, 如标点符号、各种数字关系表达和写法等方面的问题使用不当造成文理不顺, 使人费解的情况屡见不鲜。如:在英语当中由于时态、语态、语气使用不当, 或由于介词、冠词、连词等虚词使用不当造成误解和歧义的情况大有存在。对于英语实词的使用则更见功夫。科技文章的文体, 如前所述相对正规, 对于实词的选择则更能体现出文章的正规性来, 更能体现出科技文章的严谨来。所以对于英语语言当中的实词的确切色彩和含义更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姜苏.英语科技术语特点试析[J].中国西部科技, 2004 (13) .[1]姜苏.英语科技术语特点试析[J].中国西部科技, 2004 (13) .

[2]陈宝晶.浅析科技专业英语的特点与翻译方法[J].科技资讯, 2010 (35) .[2]陈宝晶.浅析科技专业英语的特点与翻译方法[J].科技资讯, 2010 (35) .

[3]张利新.科技英语特点及翻译方法的探讨[J].今日科苑, 2008 (18) .[3]张利新.科技英语特点及翻译方法的探讨[J].今日科苑, 2008 (18) .

[4]杨秋灵.科技英语文体词汇和语法特点浅析[J].内江科技, 2007 (07) .[4]杨秋灵.科技英语文体词汇和语法特点浅析[J].内江科技, 2007 (07) .

词汇与翻译研究 篇7

1 原型理论

原型理论是在批判经典范畴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经典范畴理论认为:范畴是由一组充分必要特征合取来定义的,特征是二元的,范畴之间有着明确的界线,同一个范畴的所有成员地位相等[4]。显然这种范畴观是不完善的。针对经典范畴理论的缺陷,哲学家维特根斯坦通过对game的研究,论述了范畴边界的不确定性、中心与边缘的区别以及隶属度,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性”理论[8]。20世纪70年代以来,Rosch等认知心理学家以及Labov、Lakoff等语言学家对一些最基本的概念进行了实证研究,以此证明许多自然范畴都具有维氏所说的“家族相似性”,同时提出了“原型范畴”(prototype category)的概念,即具有原型(prototype,即范畴的典型成员)的范畴[1,2,3],并发现在范畴化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原型”,从而建立了现代范畴理论——原型理论[10]。根据原型理论,同属于一个范畴的成员之间的地位并不相同的[11]。典型成员具有特殊地位,被视为该范畴的正式成员,非典型成员则根据其与典型成员的相似程度被赋予不同程度的非正式成员地位[5]。因此,即使在同一范畴内,成员的地位并不是相同的,换句话说,成员之间存在着等级差异性。然而人类大脑对事物的分类和组织并不是杂乱无章的,研究发现了人类感知世界的一个重要基点和参照点(cognitive reference point),即基本层次范畴。基本层次范畴是典型的原型范畴,具有最大的家族相似性。以基本层次范畴为中心,范畴还可以向上发展为上位范畴(superordinate category),向下发展为下位范畴(subordinate category)。上位范畴依赖于基本层次范畴,且物体的完形形象和大部分属性都来自基本层次范畴,因此又被称为寄生范畴(parasitic category)。下位范畴也是寄生范畴,它是在基本层次范畴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细致的切分[13]。例如:猫,属于基本层次范畴;动物、脊椎动物、哺乳动物、猫科属于上位范畴;波斯猫,暹罗猫,狸花猫等属于下位范畴。

2 英汉词汇对比分析

英汉两种语言历史悠久,词汇丰富。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将英汉词汇的基本特征总结如下:1)词汇偶合;2)词汇并行;3)词汇空缺;4)词汇冲突。

2.1 词汇偶合

不同语言背景下的人们生活的客观环境却具有相似或相同性,因此,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相似或相同的地方。反映在语言中,不同语言社区的人们可能在选词和用词上表现出相近或相同之处。例如:hand in hand手拉手;face to face面对面;eye for an eye以眼还眼;head of pin针头;heart-broken伤心

2.2 词汇并行

不同的语言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词汇的选择和使用并不总是一致的。面对同一事物,汉语和英语所采用的词汇也可能不同。例如,我们常用“如鱼得水”这个短语来形容跟自己很适合的环境。而在英语中,则有“like a duck to water”这样的说法。两者虽然形式不同,但在表达的含义却是并行的、相同的。因此,可用于互译。再如:to cast pearls before the swine——对牛弹琴to shed crocodile tears——猫哭老鼠

2.3 词汇空缺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因此,很多词汇的形成都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那么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原语的词汇在目的语中找不到相对应的词汇,即词汇空缺现象。例如,英语中的Good Friday(耶稣受难日),bluestocking(女学者),Pink Lady(鸡尾酒)等在汉语中找不到对应的词,反之汉语中的八卦,粽子,汤圆,菩萨等在英语中也无法找到对应的词汇。

2.4 词汇冲突

语言之间的词汇冲突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即同一词汇在两种语言中却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例如,英语中的“dragon”常用于指凶悍的人,多用作贬义;而中国人对于“龙”的理解却有着独特的情感。汉语中不乏和“龙”相关褒义词语:“龙腾虎跃”,“龙凤呈祥”等。

3 原型理论视角下的词汇翻译策略

3.1 等级翻译

本文所讨论的等级翻译法主要有两种,即直接对等翻译法和功能对等翻译法。前者是建立在人类感知和语言的共性的基础之上的。后者在于寻求原语读者和译语读者对于词汇的理解的对等。英汉词汇之间转换过程中,词与词之间的等值关系是一个必须且重要的考虑因素。寻求词与词之间的最大程度的对等是词汇翻译的一项重要的标准。依据原型理论,词汇范畴也存在着等级之分。英汉两种语言虽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个客观事物也可能存在相同或相似的认知,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词语可以相互对应,有时英语中的某一词汇可以直接在汉语中与其相一致的词汇范畴等级中找到相对应的词语,反之亦然。例如:black market—黑市red flag—红旗love story—爱情故事她有一张娃娃脸。She has a baby face鸽子咕咕叫A dovecoos.

英汉语言中的词汇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有时原语词汇与译语词汇似乎并不能处在同一等级上,但笔者认为,一个好的翻译结果可以使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在认知层面上取得相同的反应,也就说,原语读者和译语读者在对词汇的理解是处在同一个层次上的。所以在这里,笔者把功能对等翻译归纳在等级翻译中。例如:

to take French leave不辞而别to talk black into white颠倒黑白

一箭双雕/一举两得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水底捞月fishing in the air

3.2 越级翻译

词汇范畴有其内在的等级结构。同时,上文中通过对词义的分析,我们了解到词义之间以及义素之间也是有等级之分的。所以,在词汇翻译中,有时词语之间往往在同一范畴层次上无法确立等值关系,译者为寻求翻译的最大程度的等值,往往往往采取错位越级的翻译策略。这种跨越词汇范畴的等级对词语进行转换的方法,我们称之为越级翻译策略。在这里所讨论的越级翻译策略主要有两种:范畴越级策略和义素越级策略。

范畴越级策略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文中使用的词较具体,译文中使用的词较概括。换言之,用上位范畴来传译基本层次范畴或下位范畴。这种译法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炼。例如:

天津卫这地方,大马路不种五谷杂粮,小胡同里不长瓜果梨桃……

The city of Tianjin produces neither grain nor fruit.

原语中“五谷杂粮”和“瓜果梨桃”属于具体的范畴词汇,如果在翻译时一一列出,英语读者未必能领会其中的含义,反而是译语冗长凌乱。因此,这里译者采用了高度概括的两个类属词grain和fruit来进行传译,使译文更加通俗易懂。

另一种情况是用下位范畴来传译上位范畴或基本层次范畴。例如:

…yet,as it sometimes happens that a person departs hislife,who is really deserving of the praises the stone cutter carvesover his bones;who is a good Christian,a good parent,a goodchild,a good wife of a good husband;who actually does have adisconsolate family to mourn his loss;…(W M.Thackeray,VanityFair)

不过偶尔也有几个死人当得起石匠刻在他们朽骨上的好话。真的是虔诚的教徒,慈爱的父母,孝顺的儿女,贤良的妻子,尽职的丈夫,他们家里的人也的确哀思绵绵地追悼他们。(杨必译)

形容词“good”在原文中出现了五次,然而根据对原文的理解,这五个“goog”分别赋有不同的含义,因此译者分别用五个不同的形容词(虔诚、慈爱、孝顺、贤良、尽职)来传译“good”。从范畴的等级分化来看,这五个形容词都可看作是形容词“好”的下位范畴,它们的传译使得译文更加具体形象。

在同一个词义范畴内,我们最先感知和获得的义项可以被理解为词义范畴的原型义项。同时,语言也是不断发展的,词义范畴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一个开放的,动态发展的范畴。因此词义以原型义项为基础不断地向外扩展从而产生更多的其他义项。此外,义素范畴也是一个以基本义素范畴为中心不断向外扩展的动态范畴。笔者认为,词义的扩大或缩小与义素的增加或减少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其结果导致了义素范畴内在的等级结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首先明确义素的选择,有时,为了忠实于原文,译者可以跨越义素的等级确定词汇的含义。这种义素错位的翻译方法,笔者称为义素越级翻译[7]。例如:

The ground was coverd with snow and ice.冰雪覆盖了大地。

I’ll cover for her while she’s on leave.她休假时我替补她工作.

The book has a beautiful cover.这本书有着漂亮的封皮。

The old man’s cover was that he was a professor.那个老人伪装成一位教授。

以上四句话中,“cover”,分别含有“覆盖”,“替补”,“封皮”,“伪装”的意思,在翻译时,译者如果不仔细分析推敲上下文,就很难理解其真正的含义,也就无法作出准确的译文。

3.3 补级翻译

在词汇翻译过程中出现的词汇冲突和词汇空缺现象为翻译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根据原型理论,笔者认为这种词汇上的冲突和空缺在本质上可以理解为原型冲突和原型空缺。也就是说在词汇翻译中,译者大脑中原本存在的认知原型与源语中的词汇原型产生了冲突,甚至译者在自己的认知世界中或者说在目的语中根本找不到与源语中的词汇相对应的原型。同时,词汇范畴具有等级结构,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同一等级层次上或者在较高和较低的层次上都无法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词时,可以通过音译、释义等方法建立最初的原型,使译文与原文达到最大程度的对等。这种建立最初的原型的方法,实际上可以被看作是把空缺的等级层次补足,以求得词汇与词汇的对应,原文与译文的对等。笔者称这种方法为补级翻译策略。例如:.Sauna—桑拿浴;吃不开be unpopular;To hold a wolf by the ear骑虎难下,进退两难;Spring like mushrooms像雨后春笋

4 结束语

原型理论为词汇的理解和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认知角度:原型理论解释了译者在翻译时的大脑活动过程,即译者的思维过程;对于词汇翻译,原型理论起到了理论背景支撑的作用。结合原型理论探讨词汇翻译为我们重新认识翻译实践活动提供了参考,从而更好地进行翻译实践,提高译文的质量。

摘要:原型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在语言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该文试图将该理论应用到词义分析和词汇翻译的研究中,并提出相应的翻译方法,以期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

词汇与翻译研究 篇8

一、英语媒体词汇的特征

第一, 词汇简单精炼。英语媒体的写作本身就遵循简单精炼的原则, 记者、编辑人员对于媒体篇幅的控制极为重视, 而这也导致了写作过程中会尽可能的使用较为短小、简练的单词, 从而保证媒体在篇幅可控的条件下对内容进行有效的表达。英语媒体偏重口语化的特征, 也使得拼写较为复杂的词汇不常使用, 并且存在一系列简化用词、组合词汇等, 如对于“帮忙、协助”等含义进行表达时, 词组与正式用词“stand in”、“assistant”很少被使用, 更为常见的是诸如“help”等十分简练的词汇;而对于可以使用缩写的词组“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也通常用“WTO”进行表述。简单精炼是英语媒体用词的最主要特征, 这也导致媒体英语口语化的成分较重。

第二, 词汇的娱乐化特征较为明显。当代社会全球化发展越来越明显, 而这也导致不同地区人们彼此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与便捷, 在文化背景不同的情况下, 娱乐化也演变成为最能吸引信息接收者的重要交流形式之一。英语媒体在表达上也愈发倾向于娱乐化的方式, 词汇选用上也会尽量突显时代性与娱乐性, 这种表达方式也使得英语媒体报道变得富有生机与活力, 激发人们投入到英语媒体的收听与阅读当中。事实上, 当前英语媒体成为人们英语学习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正是收益于对于娱乐化词汇的使用, 确保人们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开展英语学习。

第三, 词汇选用注重客观严谨性。英语媒体在词汇选用上尽管较为追求简练化与娱乐化, 但对于以上两种特征的注意是在保障用词方面具有客观严谨性的基础之上。由于媒体本身功能在于对客观发生的事务进行准确的表达, 因此词汇的选用要确保其能够将客观事实进行展现。另外, 为确保英语媒体在表达上具有严谨性, 诸如“According to report”等词组与词汇在英语媒体当中得到较多使用, 这种使用不仅是区别于其他形式文稿的主要方面, 也是英语媒体带给人们客观、严谨感受的主要来源。

二、英语媒体词汇的翻译策略

(一) 掌握基本翻译方法

首先是简单直译法。直译法主要针对英语媒体中的句子较为短小, 词汇复杂性较低的特征。英语媒体句子基本使用最为简单的句式结构,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可以进行直接翻译, 也即对于句子当中的每一个单词都进行翻译, 工作量也并不大, 而且也能够保障对于英语媒体的语义不致出现较多的漏洞, 有助于对于媒体内容理解的准确性。

其次是根据媒体所表达的意思进行翻译。这种方法也被称为意译法, 其与直接翻译法恰好相反, 所针对的是英语媒体词汇所具有的特定意义表达, 如对于同义词、多义词、修辞、英文文化、历史等方面的特殊词汇意思进行翻译。通常来说, 以上类型词汇在英语媒体的表达中展现出与普通使用所不同的意思, 需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媒体的具体内容来进行理解, 这就需要运用意译法来完成翻译工作。

最后是归纳翻译方法。在英语媒体的表述当中, 有时也会采用极为繁琐的句式, 如在同一个句子中存在多种语法结构、从句形式等。句子的繁琐性也使得传统翻译方式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 因此对于长句应该进行有效的归纳, 然后加以翻译。就词汇翻译而言, 如果缺少归纳处理, 翻译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单词词义无法进行有效连接的表现, 这也使得词汇翻译的结果对于英语媒体内容的理解没有帮助。

(二) 熟悉翻译技巧

首先, 在英语媒体词汇翻译过程中, 必须要对媒体背景进行了解, 对媒体的原创性加以尊重。读者或译者对于英语媒体的翻译应该追求与原文所表达的意思与意境的一致性, 尽管将其与自身文化进行结合能够便于理解, 但这种翻译多会导致对英语媒体所表达内容的扭曲, 不利于发挥其文化传播功能。因此, 作为一种重要的翻译技巧, 读者或译者应该对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加以了解, 确保对于英语词汇、句子的表达意思有着整体性把握, 在结合自身翻译的方式及思维逻辑的基础之上, 对英语媒体词汇进行翻译。

其次, 对于英语媒体词汇的所处语境融合到翻译过程当中。英语词汇在不同的语境当中往往表现出不同的意思, 如果在翻译过程中无法对语境进行很好的把握, 往往容易导致词汇翻译意思与整个句子的搭配不当, 对于英语媒体内容的理解起到了混淆作用。因此, 对于词汇所处语境的关注十分重要。事实上, 无论是直接翻译还是根据意境进行翻译, 都必须根据英语媒体所要表达的客观实际加以结合, 也即要保障词汇与所处的上下文语境进行连接。

最后, 注重对修辞手法的使用。通常情况下, 根据词汇原有意思进行翻译的结果往往是导致译文过于生硬, 缺乏语言表达之美, 尽管不致出现内容理解错误, 但却很难吸引读者的关注。因此, 有必要在英语媒体词汇翻译过程中, 将修辞手法融合近来, 带给译文以生动的表现作用, 也能够提升对于英语媒体的理解水平。这些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使用成语等, 尤其是对成语的使用, 将英语媒体内容成功与中华文明相结合, 既增强了理解便易度, 又吸引了读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1]王雨:《媒体英语词汇特点与翻译研究》, 《英语媒体》, 2012 (4) :107-108。

证券英语词汇的翻译 篇9

【关键词】证券 英语 词汇 翻译

一、前言

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社会体系的完善。想要关注到社会体系不断完善与发展的需求,就需要认识到我国社会市场经济进步的重要意义。通过提升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前景来实现对社会经济体系的优化,有助于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提升我国市场经济在世界经济舞台中的地位。证券市场的发展关系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步需求和目标,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也逐渐向国际化证券市场学习。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地加速,我国社会对于证券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关注,从而也提升了对证券英语翻译交流工作的重视。本次研究的主题是分析证券交流中使用的英语词汇翻译的工作内容,针对证券英语词汇的使用展开切实有效的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通过对相关学术概念的了解及掌握,实现对证券英语翻译工作的质量提升,并促进翻译工作的效率升级。关注到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侧重进行市场商务英语的翻译工作质量提升,对未来我国社会体系的发展也具有良好作用。希望通过本次的研究能让从业者是切实有效地掌握证券英语翻译工作的基本理念,在实际的工作中实现顺利的交流和沟通。

二、证券英语词汇特点

证券专业的英语词汇具有它的独特性,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明显地发现证券英语与日常交流使用的英语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也直接导致证券英语中词汇和语法都存在比较高的难度。证券英语词汇对于相关事件的描述具有突出作用,经常使用叙述的方式来突出谓语的结构,使用常见的关系词汇进行连接,具有较高的严谨性[1]。

(一)证券专业英语词汇

专业性是证券英语词汇的典型特征之一,通过专业词汇的表述和传达,能够让证券工作的职能性凸现出来,使用常见的英语词汇进行连接和重组,能够保证证券含义的呈现,进而实现经济交流和沟通的需求。例如,在实际翻译证券英语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常见的英语词汇进行组合,表达具有专业性的证券英语内容。其中就涉及对证券业务的占据款项翻译,专业的英语词汇组合翻译为funding of securities purchase。每个英文单词的含义都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在组合后呈现出的专业词汇含义就与从前不同。

(二)证券英语同一含义多种词汇

在证券英语的翻译过程当中也能够发现很多词汇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很多時候也会出现同一种含义有不同种词汇表达的情况,这也是证券英语中统一含义多种词汇表达的特点。例如,关于证券买卖交易工作的翻译,就可以得到两种词汇性质的表达[2]。Stock jobbery和stockholder jobbery,以两种形式的词汇含义进行表达,就能够翻译出卖方和买方的差异,以主动和被动的词汇形式表达相同程度的含义。这要求证券翻译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词汇基本功底,在实际的翻译工作过程中能够进行区分。

(三)证券英语词汇对义性特征

针对证券英语的词汇进行翻译,还可以发现其对义性的特征。对义性主要就是指在证券英语词汇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相互对立和相反含义的词汇,针对这些词汇进行准确的翻译,能够发现两个词汇之间存在的联系,同时又能够进行高频率的使用,提升交流双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3]。出现证券英语词汇对义性特征的原因,主要是源于证券交易工作执行的过程中存在独立的活动情况,针对成本和盈利、收入和支出进行相对的翻译,就可以体现出词汇的对义性特征。

(四)证券英语缩略词汇繁多

证券英语非常复杂,在实际的交流和沟通过程中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也会选择使用一些缩略词汇对相关工作含义的总结,繁多种类的证券英语缩写词汇在翻译时会有很大的难度,需要翻译工作人员对英语专业具有较高的语言水平。同时,还要求翻译人员能够在实际的翻译工作中不断地学习和扩展自身的证券理论知识水平,根据缩略词汇的表达进行客观的翻译,提升翻译的准确性[4]。

三、翻译证券英语词汇的工作技巧

针对证券交流工作展开翻译支持,需要证券英语工作者具备相当的词汇翻译工作的知识储备,并且能够在实际的翻译工作当中熟练地使用工作技巧,实现对整体翻译工作质量的升级。评价翻译准确性的标准不仅仅是理解和评价制度标准层面是否优良,还关系到翻译工作者对翻译文本通顺程度和忠实理念的认知,需要翻译者认识到翻译准确性的重要意义,提供理顺的翻译文本以支持相关工作。

(一)直接翻译技巧

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能够更加直观且真实地表达出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并且能够让交流的双方充分认识到买卖交易过程中呈现的信息和数据,对交易双方的判断和决策权益具有重要的正面影响。因为证券英语词汇的翻译工作经历了比较长时间的积累,在实际工作进展过程中保留了大量的文献信息,能够支持很多常见证券英语词汇的翻译。因此,选择直译的方式对于提升翻译工作的效率具有良好的效果[5]。

(二)转换英语词汇的语序

转变日常英语交流中的词汇使用语序,对于证券英语翻译的工作具有较好的指导性作用,能够通过广泛的使用介词表达隶属关系的方法,可以进行相关工作不同细节的阐述。例如,在实际的翻译工作进行过程当中,可以通过of、at等词汇表达证券所有方和证券购买方的关系,并且可以联合名词的使用实现对细节翻译工作的理顺要求。例如,在实际的证券市场会存在证券交易的工作需求,翻译时可以以dealing in securities进行表达,表示在特殊时间和环境节点内进行的证券交易操作。

(三)将名词转变为动词

除上述两种证券英语词汇翻译技巧之外,还可以将名词转变为动词,重要的是通过相对论的理论证明实际的翻译工作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实现对事物的终极解释和传达[6]。词汇性质和类别的转变翻译技巧对于证券行业的语言翻译具有重要作用,也正好体现出汉英两种不同语言的使用习惯和文化背景差异,以科学的方式进行相关内容的转达,促使交流更加顺畅。

四、结论

综合上述研究进行细致的分析、探讨和总结能够发现,证券英语在实际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专门的商务英语应用模式实现了专项经济工作的交流和调整,对于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决策性的作用。证券工作涉及众多的内容和工作任务,在实际的证券市场运营过程当中需要进行相关的信息和数据交易,在具体的财务信息指导下进行固定资本和基金的运作。通过交流和沟通的方式实现决议的权益,并使经济利润可以合理分配。根据证券经济发展的特征能够发现其对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巨大作用。理顺英语翻译工作,能够实现世界证券行业开展往来事项,向不同的地域学习先进的证券理论和实践工作经验,对于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都具有良好的作用。掌握证券英语翻译的词汇特征和具体翻译工作技巧,可以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石春让,白艳.新世纪十年来商务英语翻译研究:回顾与前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01):80-85,126.

[2] 马芳琴.商务英语词汇的特点及翻译[J].甘肃高师学报,2011(01):96-98.

[3] 邢杰,甘露.文化外译之中国特色词汇:策略比较及影响因素[J].上海翻译,2014(04):39-44+51.

[4] 王立非,陈香兰,葛海玲.论商务英语语言学的理论体系[J].当代外语研究,2013(05):25-31+77.

[5] 胡文捷.金融英语词汇的翻译策略探索[J].文学界(理论版),2010(12):117-118.

词汇与翻译研究 篇10

化学领域科技文献记录的主要是本领域的化学物质及其制备方法、工艺、设备等, 因此存在大量专业词汇, 据统计, 化学领域专业词汇多达数十万条。其中, 大量意思相近的化学术语, 在翻译过程中极易混淆, 例如:

1. blend与mixture的适用范围

blend:结合或混杂以使组成部分分辨不出彼此;把…掺在一起:混合 (不同种类或级别的物质) 以获得特定特点、质量或浓度的混合物, 形成一致的混合物。适用于聚合物共混方面以及获得希望得到的特性的一般混合过程。blend表示一种亲密、和谐的混合, 侧重整个混合物的统一性。

mixture:混合, 混合物。普通用词, 指不同类种、性质不同的事物的混合, 由两种或更多彼此不发生化学合成并能被分开的物质组成的合成物。

例如:polymer blend———共混聚合物。blend比mix混合的更均匀, 更彻底。

2. 胺、氨以及铵

氨基:amino (-NH2) , 例如2-氨基-4-甲基噻唑 (2-amino-4-methylthiazole)

铵:ammonium (NH4+) , 表示该化合物为铵盐, 例如tetra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氯化四甲基铵) 。

胺:amine, 一组被认为是氨之衍生物的含氮有机化合物中一种 (NH3中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氢原子被烃基所取代) , 如甲胺 (methyl amine) ———CH3NH2, 三乙胺 (triethylamine) ——— (C2H5) 3N。

二、化学领域专业词汇中多义词的误用

某些化学领域专业术语存在多个特定含义 (多义词) , 往往需要根据所描述的具体对象和技术过程来判定, 例如:purge

原文:…the catalyst may optionally be purged with an inert gas at reaction temperature for about 0.5 to about 2 hrs.

译文:催化剂可任选地在反应温度下用惰性气体清洗约0.5小时到约2小时。

分析:“purge”有“使净化、清除、肃清”的含义, 在本发明中用惰性气体处理催化剂, 一般不能表述为“清洗”, 而是通过将惰性气体吹扫催化剂的表面将气体置换掉以达到活化的目的, 根据实际操作的过程, “吹扫”更为贴切。

建议:催化剂可任选地在反应温度下用惰性气体吹扫约0.5小时到约2小时。

三、常用词汇作为专业词汇使用

除以上专业性词汇的使用外, 一些看似普通的词汇在化学领域科技文献中具有特定的专业词义。例如:feed (进料) , rare earth (稀土) , batch (间歇) , note (香调) 等, 对于这类词汇有的近似于行话, 在一般词典中不易查找, 往往要根据句子、段落、语境来确立。译校人员要多积累本领域的此类词汇, 如果碰到非本领域的此类词汇要多咨询请教, 切忌直译或妄加猜测。例如:

1. 香水产业中note译为“香调”

Head note头香调/Heart note中香调/Base note后香调

2. near-net shape

原文:In a typical PM process, a metal powder is mixed with alloying materials, lubricants, binders or the like, pressed into a near-net shape with appropriate tooling, then sintered in a controlled atmosphere to metallurgically bind the pressed powders together.

译文:在典型的粉末冶金工艺中, 将金属粉末与合金材料、润滑剂、粘结剂或类似物进行混合, 然后采用适当的加工压制成近网状, 随后在可控气氛中进行烧结使压制的粉末进行冶金粘合。

分析:“net”有一个含义是“净的;纯的”, “near-net shape”中的“net”就是取的这个意思, 该词组解释为“近净成形”;“近净成形技术”是指零件成形后, 仅需少量加工或不再加工, 就可用作机械构件的成形技术。“controlled atmosphere”应解释为“受控气氛”。

四、化合物的命名

在化学专利的翻译过程中, 其主题词多为化合物, 主题词的准确表达是非常重要的。化合物的命名有其自身的规律, 在翻译的过程中应从其规律入手理解化学基团之间的关系。

例如:酯类的命名

原文:n-butyl 2-hydroxy-3-butenoate

译文:正丁基2-羟基-3-丁烯酸

建议:2-羟基-3-丁烯酸正丁酯

分析:酯类由酸和醇缩合而成, 酯的命名英文表达上习惯将醇中的烷基放在前。例如:乙酸丙酯 (propyl acetate) 就是由乙酸和丙醇缩合而成, 命名时将丙基放在前面;苯甲酸苯酯 (phenyl benzoate) 就是由苯甲酸和苯酚缩合而成, 命名时将苯基放在前面。有机酸的命名:在词组尾部加上acid以表示该化合物为酸, 例如hexanoic acid (正己酸) , 1, 2-benzene-dicarboxylic acid (邻苯二甲酸) , 3, 4-dimethyl pentanoic acid (3, 4-二甲基戊酸)

五、结论

上一篇:自动调节系统下一篇:苏州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