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2024-06-04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共12篇)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篇1

词汇教学实英语教学的重心问题。高中英语教学要求高中生的词汇量达到3500-5000个,众多的词汇,对于母语是汉语的学生来说,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然而,英语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如何进行高中英语的词汇教学,笔者进行了初步探讨和研究,发现以话题为中心,激活词汇教学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本文论述如何通过话题而激活词汇教学的实践性策略,以期共享。

一、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弊端——改革教学的实践意义

1.词汇的讲解无实效性。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们也都意识到词汇教学的重要性,注重单词教学,对每一个单词抓住不放,多数教师翻开词汇表,按部就班讲解每一个单词,拓展每一个单词的用法。如recreation这个单词的教学,教师会由词根create开始,讲到动词加词尾-or/-er/-ment/-tion/sion等构成名词形式,再指出其同义词是entertainment等,将单词的构词法、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一一挖出来,唯恐漏掉一个。这种词汇教学法离开了单词使用的语境,为了单词而教单词,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毫无兴趣可言,只是被动地记单词。效果之低下可想而知。

2.词汇教学缺乏新颖性。新课改的高中英语词汇承载着深层含义的理解,注重灵活性和新颖性,要求词汇教学应放在一定的语境中,甚至语篇中,注重文化的意义。但实际教学中,英语词汇教学仅限于词汇的音、形和汉语意思,看重的是词形的转化,单词的用法等,如对于形容词,关注形容词做定语和表语,关注的是其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形式,想到的是与副词的转化等,仅此而已。

二、问题的解决——话题为中心,激活词汇

1.词汇分类。高中英语词汇量大,每一个单元都在60以上。对如此众多的单词,不是每一个都要精讲、讲细。而是根据大纲和课程标准将单词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复现率高、使用率大的高频词汇,对这些词汇,是单元单词教学的重点和重心词汇,应强化掌握;第二类单词,是不要求四会的,只要见能认识、知道什么意思就行了的单词,这部分单词无需下大功夫;第三类词汇是冷僻的单词,只有行文需要才出现的,而实际运用中几乎不出现的单词,这类词只需要能根据上下文猜测出来就可以,无需记词性、知词形、会其义。

2.话题的选择。老师们可能会说,话题法教单词,话题怎么选择和创设,哪这么多灵感?其实,每一个单元都以一个话题为中心而展开,把单词教学和单元的话题联系起来,放到单元的天文、地理、教育、科技等话题中,话题丰富,体现话题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凸显英语教学生活化的特点。这样,话题就应运而生。

3 . 话题为中 心的词汇 教学具体 策略。下 面以T h eenvironment中的词汇教学为例,谈谈话题为中心的词汇教学的具体措施。(1)情境话题法。情境法是指在词汇教学中,呈现给学生图片、实物、视频等,让学生在观察图片、看视频等真实情境中,理解和运用词汇。如学习The environment时,呈现给学生猎人们狩猎、捕杀动物的不堪入目的惨景,呈现农民们砍伐树木,破坏森林、环境污染等视频画面,给学生视觉上的碰撞。那么词汇air pollution、protect theenvironment、wipe out、in danger等在具体的情境中被展示,使抽象的词汇具体化。(2)话题讨论法。To teach in order notto teach.(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对单词、短语等的归纳和总结,终究还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和运用,但灌输教学与课改不合拍,应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合作学习、灵活运用,通过给定话题,让学生们讨论、交流,在讨论、交流中学会单词,运用单词。如The environment中的单词和短语大多数是课标单词,即四会单词,那么,对于这些单词、短语的运用,教师给特定的话题,让学生们通过对话题的讨论而自觉运用这些词汇。如呈现给学生人们毁坏大自然的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再要求写一篇作文,那么更实现了说、写、记单词于一体的效果。(3)练习巩固法。语言的使用离不开语境,只有在语境中使用词汇,词汇才有意义。在教学词汇时,把与单元话题有关的词汇放在特定的语境中加以运用。如呈现大自然被污染、环境被破坏的画面,让学生或者翻译句子、或者描述画面情景。但话题必须与时代同步,具有时代特点,通过边学边用,也使学生有成就感,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并拓展一些用法,如cutdown除了“砍伐”之外,补充一些其他的用法,拓展学生的视野,强化学习动机。

以话题为中心的词汇教学,使学生学习有意义的英语,增强词汇教学的直观性、科学性和形象性,并在情景中即学即用,“学以致用”,但务必注重话题的选择、话题的有效运用,如情景话题、练习巩固和讨论交流等,使学生的活动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真正的英语,运用英语,从而提高词汇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篇2

【课程简介】

词汇在英语学习中非常重要,词汇量的多少,决定着学生有没有丰富的语言知识,能不能在适当场合用英语进行恰当的表达,因此 词汇教学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头戏。本课程结合《课标》中词汇学习的要求与内容,通过大量的实例展示了词汇教学的途径与方法,尤其是把词汇教学融入阅读教学中的建议和操作方法。除此之外,本课程还介绍了一些词汇学习的策略,如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复现词汇,如何对所学词汇进行有效地检测,以及引导学生如何进行词汇的积累等非常实用的策略。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课标》中词汇学习的要求与内容

二、词汇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1.阅读中的词汇学习:分别介绍了在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词汇学习的原则,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2.词汇学习的策略:包括词汇复现、词汇检测以及词汇积累。

三、案例分析

【学习要求】

一、学前思考:学员在学习之前,结合自己目前的教学实际,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掌握单词的依据是什么? 2.词汇是教会的还是背会的?

3.在日常教学中,您是怎样渗透词汇学习的? 4.学生在词汇学习方面的难点是什么?

二、学习重点:学员认真学习《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讲座内容,理解新课标理念下词汇学习的要求和方法,对照自己日常教学的实际,找到自己词汇教学中符合或者不符合新课标理念的做法,进行深入思考,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改进。尤其考虑以下几点:

1.为什么要重视阅读课中的词汇学习? 2.在阅读教学中如何选择处理词汇的时机?

3.给学生讲解每单元大部分词汇的用法是否就能达到词汇学习的目的? 4.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单词?

三、学后实践:学员学习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相关内容后,就自己所教教材的某一单元话题,设计以下两种词汇课: 1.阅读课中的词汇处理课。

2.单元词汇学习课(即通常所说的语言点讲解课)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关媛(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中学高级教师)

一、《课标》中词汇学习的要求与内容

二、词汇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阅读中的词汇学习词汇学习的策略

三、案例分析

一、《课标》中词汇学习的要求与内容 1.理解话语中词汇表达的不同功能、意图和态度等(7 级要求)

运用词汇表达的不同功能、意图和态度等(8 级要求)

层次不同: 7 级 8 级目标要求的本质区别在于目标的层次要求不同: 7 级为理解,8 级为运用。理解为先,运用为后。本要求体现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及认知的层次,在词汇教学的设计中应体现该目标要求。

例如:

get :表意功能(即意义):“得到、变成”等; 语法功能:及物动词、连系动词、句子中作谓语等。• couch potato • Are you drunk? • Come in, please.• Yours sincerely & Love 功能是指词汇本身的表意功能和语法功能。例如:get 表意功能,即意义可以是“得到、变成”等;其语法功能是及物动词、连系动词、句子中作谓语等。在学习词汇时我们可以从词汇表中直接了解其意思及用法,但是理解词义,特别是多义词的词义却只有在语篇中获取真正的含义。提到词汇所表达的意图和态度也一定要依据特定的语境(也就是课标中提及的话语中)获得意思。

此处举两个例子。例一:北师大版教材中提及的 couch potato, 如只是就两个词的字面意思一个是长沙发,一个是土豆。都是中性词,而其在描述

lifestyle 的语篇中则是 “ 懒蛋 ” 的意思,是一个贬义词。例二:当我们说 Are you drunk? 这句话时,在饭桌上一定是喝醉了的意义,态度是积极的,关心或询问;而在马路上一个司机开车拐来拐去,其含义就会是他疯了,态度是蔑视的。同时课标还提倡我们引导学生在话语(语料)中观察、发现相关话题词汇的结构和用法,并了解其在文段中的意义,为话题词汇学习打下基础。以上就是对 7 级要求的具体理解。

对于 8 级的要求是在运用层面上,我们可以在交谈或书面表达中使用恰当的词汇表达不同的功能、意图和态度。举两例说明。例一:(Come in, please,可以用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态度(迟到或是邀请)。例二:信件中使用的结尾的词汇(Yours sincerely ; yours, 和 Love)可以表达不同的人物关系。

2.运用词汇给事物命名、进行指称、描述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7 级要求)

在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运用词汇给事物命名、进行指称、描述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8 级要求)

使用范围不同:两级要求的区别在于 8 级目标的描述是:“在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可以理解为不明确,较特殊等)。举一例说明命名、指称、行为和特征、概念。

例如:

a cat(名词)给事物命名

It is a cat.(代词)(体现词语间的连贯性,逻辑关系)对事物进行指称 It eats fish and catches mice.(动词)描述行为 It is black and white.(形容词)描述事物特征 A cat is an animal.说明概念

该要求体现词汇的实践性和交际性。学了词汇应注意在日常生活会话中及书面表达练习积极主动地使用它,这样做可以达到掌握词汇意义、用法及积累相关词汇的目的,同时它还提供了书面表达练习中运用词汇描述事物的思路。说明一个概念要从其命名、行为、特征进行描述;表达一个人的思想也应从所要表达的话题出发,围绕该话题表达思想。(从词到句到文;从概括到细节)3.学会使用 2400—2500 个单词和 300—400 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7 级要求)

学会使用 3300 个单词和 400—500 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8 级要求)

词汇量不同:两级的词汇量要求不一样。7 级为课标中不带星号的词汇。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的出处课标中没有界定。8 级词汇为课标中所有的词汇。

4.了解英语单词的词义变化以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词汇。(7 级要求)eg.cool, blog , e-pal 该要求旨在了解课标中词汇在新的语境中的意义如: cool(帅呆了),本身是俚语,过去很少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成为时尚语。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发现并积累课标外出现的新词汇(如: blog , e-pal),这些词都体现了语言的时代感及交际性。

二、词汇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一)阅读中的词汇学习

1.分层处理: 读前、读中、读后 读前词汇学习:

原则:课前处理词汇的目的是扫清学生的阅读障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因此要先将词汇进行分类处理。(1)根据学生情况,选择影响课文理解 , 且不能通过上下文推测其意义的词语;(2)所采用的方式应能够呈现该词语在本课中的意思,避免引发歧义;(3)尽量作为语块(lexical chunks)处理

课前处理词汇的目的是扫清学生的阅读障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因此要先将词汇进行分类处理。

词块(lexical chunks)是真实交际中高频率出现的大于单一一个词的语言现象,形式相对稳定。一般来说,词块包括习语、词语搭配、短语等等。语块不仅指 “in the end” 这样的连续性短语结构;也包括不连续的句子框架,如“not only...but also ”,还包括一些完整的句子,如“How do you do? ”。这些词块有完整的意义,可以直接运用于口笔头交际。

(4)检测的目的是确保学生理解这些词汇。同时要引导学生对读前处理的词汇进行瞬间记忆。词汇呈现方式:(常见的五种)

(1)图片呈现。图片呈现的特点:生动﹑形象﹑直观地揭示词汇意义,便于映像记忆,减少母语干扰。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 图片必须清晰﹑准确,使用恰当; ②呈现后给予必要的检测,确保学生理解。搜图小窍门:

• 百度搜图:直接找“大图”

• 在要搜索的图片名称后加上“矢量图” • 谷歌搜图:外国的东西直接用英文找

与使用图片类似的方式:简笔画、实物、肢体语言

(2)英文呈现。英文呈现的特点:新旧知识结合,用已知推出未知;摆脱母语干扰。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选择适合用这种方式呈现的词语; ②用于解释的词语必须是已知的; ③解释意思仅限于本课意思; ④呈现后进行必要的检测。(3)中文呈现。特点:明确。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选择适合用这种方式呈现的词语; ②解释意思仅限于本课意思。

(4)同义词或反义词呈现。如果用同义词进行呈现,对于程度好的学生,要注意在后续的词汇课中区别能相互解释的近义词之间的细微不同。(5)构词法呈现——派生词:

同义词、反义词和构词法呈现的特点:便于记忆,有利于词汇量的扩充。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 操作必须清晰﹑准确,真正有利于记忆; ② 进行必要的检测。

此部分只是读前的词汇处理,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大意,因此不可占用过多时间,影响阅读课其它环节的安排。本节课词汇在后面环节中还做进一步处理。

(6)学习者思考部分:以下的词用什么样的呈现方式比较适合? drought, represent, government, damp, competition drought :图片呈现。图片可以生动﹑形象﹑直观地揭示词汇意义,便于映像记忆,减少母语干扰。

represent :英文呈现。能够用英文解释的尽量用英文解释。新旧知识结合,用已知推出未知;摆脱母语干扰。government :中文呈现。抽象名词,难以用英文表达清楚,中文呈现明确。damp :同义词或反义词呈现。选择契机。新旧知识结合,便于联想记忆。

competition :构词法呈现。词性和意义不能有太大变化。便于联想记忆,有利于词汇量的扩充。读中词汇学习:

阅读中学习词汇的环节是将词汇放在课文这个情景中去理解并获取信息的过程,所以词汇学习与课文情景紧密相连。读中的词汇学习是培养学生在篇章中猜测词义的最佳时机。

原则:阅读中(while reading)的主要任务是理解课文,获取信息,读的同时需注意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习惯,因此词汇学习应该为这个目标服务。

阅读中学习词汇的方法应根据课文内容和情景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同话题的课文需采取不同的策略。方法:

(1)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

这是一种最常用的阅读技巧,如果在阅读中进行有意识的训练,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会有很大的作用。这也是课标列出的学生需要达到的语言技能之一。

备课时应注意选词,课文中有推测依据的词,才能够根据上下文内容和情景进行推测,在备课时要选出需要练习推测能力的词。(2)在上下文情景中用构词法推测词义

构词法的学习贯穿于英语学习的始终,如果在教学中经常注意对构词法的关注、总结和归纳,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对词汇量的扩大有很大的帮助。

(3)利用非语言形式在情景中理解词汇 有一些名词可以展示图片让学生理解,方便形象。注意事项:

① 用时不可过多,主要任务是阅读,词汇学习以能使学生理解为限。② 阅读中词汇的学习一般不展开讲。

③ 在不同话题的课文中可以灵活使用各种方法。④ 注意老师的引导。(介绍案例)

这篇课文有三段: 第一段介绍了主人公王威和王坤的梦想 — 骑自行车沿湄公河游览,是如何来的,也就是梦想的由来; 第二段介绍了两人在计划行程的过程中出现的分歧和对这个计划不同的态度;第三段介绍了两人达成共识后,准备行程查阅资料时,了解到的湄公河(在中国部分称为澜沧江)的部分基本概况。

从本课的教学流程可以看出,词汇的处理是在 while-reading 这个环节进行的,学生带着生词阅读,体现了真实的阅读过程。我们说阅读课主要是获取处理理解和归纳信息为主——即 meaning first,那么词汇的学习就应该是在阅读过程中对学生理解信息形成障碍的词汇必须要处理,而处理词汇的方式也必须依托所阅读文章的信息理解的需要。为准确理解信息服务,一是主要信息中的词汇;二是通过上下文猜测能理解意思的词汇,不关注用法,只理解词义。

在 while reading 中教师通过提问的形式逐段设计阅读活动获取大意和细节信息。然后进入了词汇的学习。本节课在阅读过程中处理的主要词汇有:

stubborn, atlas, 和 landform words。

Stubborn 是黑体词 , 需要理解。老师发现对于该词的含义上下文给出了足够的信息,所以就让学生把有助于猜测该词的依据在文中划出来。对于另外一个生词 atlas 的处理:老师同样采用了在语境中猜测的办法。老师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句子猜测 atlas 的意思,给该词下定义。图中的照片就是老师正在用手中的地图册检测学生对该词的理解。

第三类词是关于 landform 的一组词汇。现在请各位老师看看,您会用什么方法处理它们?有的老师会想到用图片,为什么呢?因为这些词汇有较强的专业性,不常见,用英语解释起来比较困难。那么咱们一起来想一想,如果用图片来处理,具体怎么做呢?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学生先在书上圈出这些词汇,并识别这些 landform 的图片,然后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根据阅读理解将有关地形的词汇贴到所发地图的相应位置,核实了阅读理解和词汇理解的准确性,最后让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将 landform 的单词卡片再贴到相应的图片旁边,对词汇的理解再一次进行了检测。我们不难发现,对于理解 landform 这类词汇,这种非语言手段清晰直观,实际效果非常好,老师在没有给出任何一个 definition 情况下,却最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词汇。

读后词汇学习: 读后的词汇运用原则:

(1)传达阅读材料中的主要信息,学生主动尝试运用文章中的关键词汇;(2)话题和语境要尽可能一致;目标和任务要符合学生实际;

(3)词汇运用分层要求,满足各层次学生需求;突出重点动词和词块的运用.在阅读获取信息之后不要急于输出活动,应提供给学生一定的活动,让学生将所接触词汇结合阅读内容进行语言的内化。内化过程

(1)在句子层面运用词汇(例如选词填空,用所给单词造句)

(2)在语篇层面运用词汇(结合语篇内容,对话题词汇的选择不宜过多,要重视动词和词块的使用)输出过程(要注意传达信息和表达观点之间的差异)

(3)在传达信息中运用词汇(看图复述课文:将读前用于词汇教学的图片和读中用于词汇理解的图片,加以整合,在读后的活动中再次利用。)(4)在表达观点中运用词汇

读后的讨论活动,也是中学阅读课堂教学常采用的活动形式。如推测作者的观点、意图,或评价主人翁的品质、性格等。讨论要依据原文中的信息,找出能够支持自己看法的依据;并尽可能用所学重点词汇。

(二)词汇学习的策略 1.词汇复现

(1)复现大体分为两种:在学习新词汇的当堂进行,在随后的课堂学习中进行。

(2)复现一般以三次为宜:第一次:呈现词义、读音。第二次:呈现用法、词性。第三次:让学生尝试应用。(3)学习时在语境中理解记忆,教师要使用固定颜色标注新词汇。复习时以相同的图片让学生回想话题及相关的词串。

这种复现方式使学生回想的内容更丰富,更开放。既复现词汇又复现话题。学习时分类,延时再现时综合。

使用(不同的)相关图片引发学生联想,检测学生对词场的理解,同时提供选择空间,照顾到学生间的差异。2.词汇检测

与复现同时进行的是检测,如:第二天课上的复习:图片、联想、词串等;随后课堂教学中的有意识使用:讲解、例句等。前期一次呈现一个图片并学习单个单词,后期检测:综合前期的学习内容并汇总。

检测分为两种:辨认型检测和回想型检测。目的是为了验证词义的准确性和记忆方法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辨认型检测只要求听出认出即可。通常当堂进行,有时与词汇的即时再现同步。课堂辨认型检测最好以自评为主。

回想型检测则要求说出写出。通常为延时检测。回想型检测方法之一,例:

老师给出五个提示(图片或文字),学生依自己的记忆任意写出三个即为达标,然后同伴进行互补性核对,既体现互助学习又隐含竞争因素。考虑到学生间的差异,老师先不必求全,以学生互评为好。

回想型检测方法之二,单元词汇验收(他评)。这类检测应在多次小检测之后进行。检测应包括拼写词汇和认读词汇。为求落实,可再分解为两次检测:拼写和应用。

拼写词汇应根据以下两点来选择:课标中的高频词;学生能力所及的基础词。(为写作准备)认读词汇以课标词和话题词为主。(为阅读准备)3.词汇积累(学生学习习惯和方法)

积累不仅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方法。因为词汇积累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追求数量,更重要的是讲求其应用价值。即,为用而学。从学生学习角度,如何有效学会词汇?

学生积累,老师的作用是什么?(指导、监督、反馈、评价、鼓励 „)积累方法:

词库(word bank)(扩展)

在教学过程当中为学生建立分类词库。根据教学需要可做以下分类:

按词性分类,按功能分类(用法、结构),按共性和个性分类,按词义关系 分类。

• word map(扩展): 开放式思维,词汇预习或复习环节,学生自由选择词汇进行网络联想,教师可以提出希望学生关注的重点词汇范围,如:必须是动词等,要有复习和交流。

• using dictionary(自主学习):

英语学习中学会使用工具书是必须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查字典的习惯?查什么?怎么查? 何时查?(介绍案例)

这个活动是老师引导学生使用字典的一个生动的例子。活动内容是:读句子选择正确的图片。教师问学生 “There is nothing in the sky but clouds”

这句话对应的图片到底是哪一幅?在学生们各执己见的时候,老师提出问题:“到底谁的答案是正确的呢?”学生自然就明白了没有正确答案。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可以添加适当的形容词使之更明确这样的结论,从而把学生引入下一步体验活动 —— 查字典。这样的活动用学生的体验取代了教师繁冗的解释,使学生的感受深刻、具体。

之后老师再次发问 “There is nothing in the sky but heavy clouds” 对应的又是哪一幅图片呢?学生毫不迟疑的选出相应图片,这既是对前面教学效果的有力评价又让学生深刻地体验到了为什么要进行搭配的原因。

学生的生词未必是单词表中的生词,如何解决学生的词汇问题? 方案一:就单词表选择重点词汇查词,至少覆盖课本词义;

方案二:学生在阅读和听力中的生词(对他 / 她自己而言);结合猜词训练。• vocabulary story(运用)

单元结束时学生自己决定使用单元新词若干,进行故事创作。可以分层选择进行: 第一层:仿写句子:学生按照课文中重点句式进行仿写。第二层:学生选择课文内的重点词进行造句。

第三层,学生选用重点词汇编写故事。教师可以提前要求词汇故事创作的用词或语法范围。• word card(检测)•

四、词汇教学需要思考和关注的两个问题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篇3

关键词:高中英语;词汇量;教学

大量研究表明,高中阶段是中学生加大英语词汇量的绝佳时机。一方面,高中生经过对初中英语教材的学习,对一些简单的、常用的英语单词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想要增强自身英语实力的学生,扩大他们的词汇储备是一个必经阶段。当前,大部分高中生,在父母要求进名牌大学的期望下都喊着“压力山大”这种背景下,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加强对词汇的教学能对学生有一个巨大的帮助。因此,对高中英语教师来说,如何采取高效的方法加大中学生对词汇量的学习,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词汇的能力是他们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和关键点。

一、词汇教学的重要性

自古以来,人们都说语言是一门优雅的艺术,这门艺术有三大基本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其中词汇又是最核心的部分。任何一门语言,其词汇都是最基本的材料,没有词汇语言就没有任何意义。就英语这种对词汇有一定依耐性的语言来说,即使你发音精准,语法知识倒背如流,没有广大的词汇储备,你也无法清楚流畅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自己具有表达障碍的同时还会给别人造成理解障碍。英国的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说:“没有语法,人们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所以,词汇对于语言是非常重要的!

在高中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他们最先接触的是词汇,进而需要对这些词汇进行大量记忆,最后,想要掌握更多的英语知识还是要掌握更多的词汇。从某种程度来说,词汇量直接与英语水平挂钩。在考试时,如果没有一定量的词汇量,理解文章就会有困难;在生活中,如果没有词汇量,交流就会有困难。由此可见,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加强对词汇的教学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缺陷

当前大多数高中英语教师都没有意识到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少部分意识到词汇重要性的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教学方法也不一定是对的,他们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其原因如下:

1.词汇教学方式不科学

以往学生在背英语单词的时候都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对单个字母进行反复诵读,这种机械记忆方法不仅没有效率而且久而久之会使人产生一种厌烦心理,即使中学生在短时间将单词记下来了,能拼写、懂意思,可时间久了他们會对这些不理解的单词产生困惑,不会运用。教师对于学生单词量的考察往往也是采取听写的模式,这脱离了实际的语言环境,所以收效甚微。

2.缺乏相关语境

很多英语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往往把语法单独挑出来讲,忽视了语境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他们对孤立的单词进行乏味的讲解,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无法享受到乐趣,难以对整体的语句进行理解,所以大多数学生不会正确地把单词运用到合适的语句中,这就导致教学效果低下。

3.实际运用能力差

通过死记硬背和听写,学生固然能够记住一些单词,可是他们根本没有将这些单词运用到实际情况中,也许考试能得到令家长和老师满意的分数,然而实际上,他们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却相当差,这对语言学习者的长远发展来说非常不利。

三、有关高中词汇教学的方法

在传统的词汇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先在课前带领学生读一读生单词,然后给时间让学生诵读,一段时间过后便开始讲课文,在授课时遇到了单词表中的重点词汇再逐一进行讲解。最后一步便是在下节课对之前的授课内容进行提问。其实,这种老一套的语言教学方式在根本上违背了人的一般认知规律,它将理论和实际相分离,几乎没有运用价值。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必须创新词汇教学方法,改变现有的老一套模式,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

1.结合音、形、义三要素

英语学习有别于我们的汉语学习,不同于我们的拼音文化,它全都依赖26个字母组合成各种发音,在学习英语的时候要特别关注其发音,有些字母在不同单词中会有不同发音。因此,在高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格外注重词汇发音的教学,严格要求学生的读音,利用读音来记忆才是好方法。

2.利用归类法

归纳在任何一种学习中都是很好的方法。对于不断重复的词汇、形近词汇和音近词汇,教师可以将其进行总结归类,这样有利于学生记忆。另外还可以将这些单词运用到具体的句子当中,帮助学生区分它们的不同意思和用法来加强学生对单词的理解。

3.结合具体语境

将词汇运用到语境当中,加强学生对单词的理解能力,也能帮助学生记忆词汇。所有的英文单词,都至少有一种以上的含义,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词汇教学时最好结合不同语境来分析词汇的含义,培养学生对一词多义的判断能力。

4.利用科学的记忆方法

英语教师要利用自身的教学经验,帮助学生总结科学的记忆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想象能力来帮助他们积极、主动的记忆有规律的英文单词。例如,可以利用词根来形象记忆和联想记忆,这些都是不错的科学记忆方法。

5.反复进行巩固加深记忆

古人说:“温故而知新。”这句话道出了复习的重要性。英语词汇学习亦是如此,只有不断的复习才能牢记这些词汇,所以英语教师也要经常提醒学生复习学习过的词汇。

在高中阶段,听力和阅读理解占了大量的分数,而这两大块若想得高分必须要掌握大量的词汇量, 在考试中才能游刃有余,所以教师要加强对词汇的教学。希望以上一些关于词汇的教学方法能对广大英语教师的教学起到一些作用。

参考文献:

成万新.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J].安徽文学,2010(09).

(作者单位 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

心理词汇研究与英语词汇教学 篇4

英国语言学家Wilkins(1972)提出:“没有语法人们很难很好地表达,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近年来人们对词汇学习的研究已经转向词与心理的关系,因为单纯从形式、结构或逻辑的角度来考察词及词义并不能完全呈现它们的本质特征和揭示词与词之间的多种词义关系,而对于词与心理关系的了解能帮助于我们来探索大脑中处于长时记忆的词的心理表征和组织,因此对心理词汇加以探究将有助于提高我们对词汇学习的认识及效率。

1 心理词汇的理论背景

1.1 定义

心理词汇,主要研究词是怎样储存在记忆里和怎样被提取的。它又叫做内部词库或心理词典(internal lexicon或mental lexicon),是词在永久记忆中的表征,不仅包含了词的意义、拼写、发音,搭配关系等语言知识,还包含了百科知识、个人经验等非语言体系的信息。(Carroll)

心理词汇和词典词汇有相似性,都包括了语音、语义、词素和句法知识,但其构建模式不同。词典词汇是按字母的顺序编成词条,而心理词汇是分门别类地将词项信息储存在大脑网络库里。词项分两个层次:包含语义sematics和句法syntax信息的词目(lemma),包含语音phonetics和词形syntax信息的词位(lemma)。心理词汇信息要超过词典中的词条,相互连接并相互激活。(Lewis)

1.2 心理词汇的记忆和提取

心理词汇的记忆和提取主要是依靠语义表征,每个词是一个节点(node),节点间的联系相互连接便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的网络结构。Collins等人先后提出了两种语义构建模式,层次网络(Hierarchical Network)和激活扩散(Spreading Activation)。

层次网络(Collins&Quillian,1969)是指在词义的节点有高低之分,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一般来说,节点的层次取决于词汇的概括性或覆盖性,一个节点的语义概念是相对其他节点而言,节点间的距离体现语义间的相近程度,与family tree相似。

层次网络突出了词汇的语义关系,但是它却无法解释出同一层级中各个词的通达差异,如giggle,titter,grin,而且仅从上下义的层级关系也不足以解释与另外一些词义的关联性。因此,Colins在层级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做了一番修改,提出了扩展激活模式。该模型认为记忆是由相互联系的节点所组成的语义网络,激活可以沿着网络中的各个节点扩散,并且这一过程是一个迅速自动的过程。当一个启动词被激活之后,可以扩散到和它紧密相连的另一个概念。

词汇记忆和提取受很多因素影响,主要有词的使用频率、词的结构、语境及语义。一般说来,词的使用频率愈高,提取越容易,提取所需时间就愈短;词素结构的掌握情况影响理解词的快慢,因为在听到或看到一个词的时候,我们是把词所有的前缀、后缀和其他附加的元素都“剥去”,先提取词素,然后把这些词的基本元素组合起来,再产生词和句子;语境(context)可以促进词的辨认和解决词的歧义,词通过上下文理解的效果明显高于孤立认知的词;语义方面,辨认有联系的词比无意义联系的词要快。

2 英语心理词汇多维立体教学策略

传统的英语课堂中对词汇的教学只是限于教师凭主观挑选一些教材中的单词并提供几种主要意义的解释和例句。根据心理词汇提取的影响因素和提取模式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词汇教学策略,使得词汇提取更加准确和高效。

首先,大脑为了充分有效的认识客观世界,必须以恰当的方式对其进行存储和记忆,这就是人们把有相同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的原因。根据认知心理学范畴化规律,我们在进行词汇教学时,不妨放弃让学生机械背诵单词的做法,而是将具有同范畴特征的词进行归类,学生记起来就轻松许多。

其次,学习者通过各种英语学习任务积极主动地联系英语单词的三大要素(拼写、语音和语义)来促进英语词汇的有效学习。其实,每一个英语的活动都与这三个要素密切相关,因此英语词汇的学习不是独立的,而是要与各种学习任务相结合的。所以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各种训练这种策略的机会,使学生慢慢掌握英语词汇学习的真谛,并能熟练地主动地应用于各种英语学习中。

此外,英语词汇千变万化,但基本构词成分是有限的。因此,英语学习者如果掌握了基本的英语构词知识,不但可以比较快捷地记住新词,巩固旧词,而且还可以通过推理思维,将有限的词汇知识转化为无限的生成新词的能力。这样,词汇记忆就由简单的机械记忆发展为理性的总体心理活动。

3 结语

词汇的记忆决不只是简单的机械背诵,它牵涉到复杂的心理过程,本文探析了心理词汇的组织、记忆、提取等方面的理据及其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希望对词汇教学老师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Carroll,D.W.Psychology of Ianguag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Lewis,M.The Lexical Approach[M].London:Language TeachingPublication,1993.

[3]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浅析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篇5

众所周知,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最基本的要素,语言是词汇的海洋。没有词汇,也就无所谓语言的实际意义。如果词汇贫乏,此意含糊,就会造成理解和表达的障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通常把词汇比作砖块,而由词汇组成的文章被比作是高楼大厦。不言而喻,词汇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决定因素。

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经说过:“没有语法人们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2011年高考课程标准实验版英语考试大纲中,要求考生掌握并能运用英语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以及所学功能意念和话题,其中要求词汇量为3500左右。《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与《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英语教学目的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而且在英语科考试中阅读理解所占分值较大。可见,词汇教学在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贯穿整个英语教学的始终,是英语教学中一项繁重而艰巨的任务。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搞好词汇教学呢?

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体会,我认为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可分为三块。

一、图片、谚语、复习铺垫,要掌握词汇就要与遗忘作斗争。心理学告诉我们,未经复习的内容容易遗忘,遗忘的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因此,在词汇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及时复习,以便及时强化,加深理解,巩固所学单词。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特点,复习要“趁热打铁”,不能延缓复习,去“修补已经倒塌了的建筑物”。其次,复习要注意经常性,做到“学而时习之”,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教师可用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图片、诗句、名言、谚语等导入新课,以创设语境,调动学生积极性并启发学生思维。

二、构词法的运用。要让学生扩大词汇量,了解单词的构成也尤为重要,在英语词汇中,词缀的作用很大,可以让学生多记一些词缀,这样在记单词中可以让学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英语词缀中re有“又一次,再一次”的意思,read—reread 重读,tell—retell复述,build—rebuild重建等等。这样学生可以根据已知的词根猜出新词的意思。如 refresh,renew,rearrange……还有词缀“en”,“en”即可做前缀也可作后缀,具有“使……怎么样”的意思,是一个动词词缀。例如:en+名词—encourage使有勇气,鼓励,en+形容词—enrich使富有,enlarge使扩大,“en”还可以作后缀,如:strengthen加强、使有力气,widen加宽,weaken使虚弱、削弱等等。利用构词法记单词可以举一反三,真正做到扩充词汇量。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篇6

【关键词】词汇教学 语境 应用

英语词汇是语言三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组成语言的最基本材料,是进行英语五项基本技能训练和实现有效交际的前提。然而传统的英语教学一直强调语法的重要性,忽视了词汇教学。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词汇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英语学科新课程标准指出,词汇量过低难以形成一定的语言运用能力,所以,提高了学生词汇量的标准。

一、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设计陈旧。在进入信息化教学时代之后,就要求教师利用好多媒体教学的特性,作出丰满有趣、形象实际的教学设计。可是现目前的词汇教学情况来看,许多教师不具备相关的计算机知识,在课件设计中往往不能独立创新,使用的课件十分陈旧落后,没有跟进时代的脚步,也没有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很好的发挥出来。

2.教学模式单调枯燥缺乏趣味性。因为英语学科的知识量十分大,单词量大,语法多,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繁杂。教师为了尽快完成教学目标,通常都急于求成,往往都是简单的将理论知识不加思索的一股脑向学生灌输,从而忽略了知识的趣味性,同时也忽略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这样极大的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效果,其实更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3.学生的能够应用的词汇量少。在现目前的英语教学中,学生记忆词汇量大,但是能够使用的词汇量却十分匮乏的现象日益显著。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来看,不仅根据词频统计对学生的词汇做了一定的要求,同时也根据学生日常交际中必要的词汇也有较高的要求。并且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高中毕业生需要的掌握的并使用的词汇量至少应该达到3500个单词,除此之外为了提高对其的应用性,也要求学生掌握400左右的词组搭配。但是根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中生能够进行实际运用的词汇是比较逼仄,而进行交际使用的词汇更是“屈指可数”,也就是说我国英语词汇教学中,比没有重视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词汇的能力。

二、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分清教学主次。《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词汇部分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教师不仅要针对单词的含义进行教学,还要对单词的词性、词义以及用法进行讲解。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教师用书》中,对词汇教学的要求是从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同时展开教学。因此,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需要对教学大纲进行详细地了解,明确教学目标,分清主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分层次、有针对性地选择词汇教学内容。例如,高中英语课本后的词汇表将词汇分为两种,一种是课标单词,另一种是认读单词。教师主要针对课标单词进行讲解,并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课标单词,而认读单词只需要会写、会读即可。此外,教师要关注各个单元的单词之间的联系,但又不可将过多的单词集中到一起进行讲解,而应该以这一单词所对应的单元为基本学习单位,针对部分单词的听说和读写进行训练,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单元的单词进行适当的扩充或者删减。阶段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有助于突出重难点,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2.改进记忆方法,创新词汇教学方式。大多数高中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时,往往通过字母表中A、B、C等的顺序进行书写记忆,并对照汉语死记硬背,这种方式总体来说,较为缺乏创新的学习方法,较缺少方式上的探索,在单词教学中,教师需对学生进行有效监督。教师应引导学生不断总结,在不断的交流整合过程中形成独特的学习方法。如在进行拼读记忆时,教学中学生按照教师教授的字形和发音的规则进行记忆。还需区分近义词、形近字等,注重划分类别。进行有规律的复习,从而加深印象,以最终达到延长记忆的效果。高中英语教学中自然需重视涉及大量单词等知识方面的相关内容。英语教学是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英语能力的好方式,也是对于其未来奠定语言表达与运用基础的重要方式。高中英语教学中需提高英语基础性教学的词汇渗透研究程度,明确其创新方式的探索性研究进程。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合理制定教学目标,也需注重掌握好语言的整体性及词汇所代表的文化背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培养学生认识到词汇对文章整体性与学习训练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教学中需让学生感兴趣学习、思考、强化记忆。教学中教师也应重视教学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在此过程中不断研究与进步。培养学生全面的能力,根据计划轻松高效地指导高中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学生需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探索并形成属于自己独特的记忆方式,进而把握好英语单词的深层次意义。

3.完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多媒体具有灵活生动的特点,相对于板书来说,学生对多媒体的兴趣更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展示课件、创设情境来进行教学,或者是做练习,从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来引导学生进行词汇的学习。多媒体展示信息的形式多种多样,除了通过文字、图片呈现之外,还可以播放视频和动画。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词汇的印象。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篇7

一、自主学习, 学生领读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 引导学生使用工具书,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词汇的能力。高中的词汇量大, 教师不可能在课堂有限的时间里, 把每个单词的讲解都作为重点, 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 遇到不懂的单词用法, 及时翻开工具书进行自学。其次, 充分发挥优秀生的领读能力。在满足学优生优越感的同时, 对他人起到积极的督促作用。课堂领读生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课堂上随机抽取学生背诵, 让其他学生评判, 发音最标准最流利的学生领读。并非从第一个单词领读到最后一个单词, 而是有目的地让学生按词性归类领读。在引导学生自学的同时, 要强调记单词的词性及各种词性的派生, 这对词汇的运用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二、方法指导, 帮助记忆

由于记忆方法运用不当, 对英语单词的拼写特征不了解, 不会分析、比较, 只会死记硬背, 许多学生每天花大量时间记单词却普遍感觉记不住。今天记住的单词过了一天就忘了, 不是记不住单词的发音, 就是记不住单词的含义, 更谈不上运用。这种消极的记忆方法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英语词汇量虽然庞大, 但它有其内在规律可寻。教师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构词方法, 就能帮助学生轻松突破记忆单词的难关。词根、前缀、后缀是构成单词的三个元素, 它们是扩大词汇量的三把钥匙。词缀法是派生法的一种, 英语词缀分前缓和后缀两种, 加在词根前的叫前缀, 加于词根后的叫后缀。前缀一般只改变词的意义, 但并不改变词类。把词缀同它前面的单词或词根联系起来考查, 有助于记住单词的词类和词义。后缀不仅改变词的意义, 而且使单词由一种词类转变为另一种词类。在教学中, 教师日常帮助学生, 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可以扩大他们的词汇量。如:“dis-;a-;im-;-ful;-or;-ment...”, 对单词进行详细分析, 然后记忆, 则会增强词汇记忆效果。

三、语境造句, 比较教学

大部分学生只是记忆课本后词汇表中的单词, 认为词汇学习就是掌握这些词语及其意义。经常有学生一记单词就翻到书本词汇表上背读, 却不知背词汇表的做法往往费时费事, 这种做法实际上把外语的词语和母语的词语等同起来, 而且把它从语言和语境中孤立出来, 然而, 孤立的单词并没有实际意义。吕叔湘先生曾说:“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教师应避免孤立的词汇教学, 把词汇与句子、语境结合起来, 特定语境决定词汇的特定意义。比如“man”这个词:1.Man will conquer nature.人定胜天。2.He is a nice man.他是个好样的男子汉。3.man and wife.夫妻。4.officer and man.官兵。又如教“run”这个词, 可以创设以下三个语境:He has run short of money. (句中“run”的同义词为“become”) ;The Yellow River runs into the sea in North Shandong. ( 句中“run”的同义词为“flow”) ;They have the right to run their company. (句中“run”的同义词为“man- age”) 。对单词进行较深层的语义加工, 有助于学生记忆。与此同时, 经常进行词汇举例比较, 提高目标词的重现频率, 也有助于学生记忆。

四、练习探究, 巩固复习

人的记忆时间有长有短, 对新接触的事物名称的记忆, 一般在一定时间内通过三到五次反复就可以熟记在心。所以词汇教学除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外, 还有一个重要环节, 就是复习巩固, 实现对词汇记忆的三到五次反复。课堂上教授单词时, 让学生对所学的词汇进行重复识记, 加深印象;讲解课文时, 结合教材的内容, 有机自然地再现课后练习, 安排相应的练习, 如听写、翻译、完成句子、造句等, 使学生在多次的复现中巩固所学词汇, 在运用中学习词汇, 在习题中巩固词汇, 三到五次反复, 从而加强记忆。通过习题探究, 学生在习惯用法上有所收获, 而且目标词的再次重现, 加深了其记忆和理解。如:Will you please %%%%on me when you come here next time?Will you please %%%%at my house when you come here next time? 两个句子中都有使用新授短语drop in, 教师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探究习惯搭配“drop in on sb.”和“drop in at some place”。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篇8

一、改进教法, 提高教学有效性

教学方法恰当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法。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法, 本人在教学中常采用如下方法:

1. 根据音、形相结合教新词。

音、形相结合教新词要求应注重拼读与拼写的联系。拼读是单词的音, 拼写是单词的形。音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其间有规律可循。初学阶段教师在字母教学中融入音标教学, 提前交给学生打开读音这把锁的钥匙。同时, 还要不断地教给学生有关音节的知识, 辅音字母, 重读开闭音节中元音字母及常见的字母组合的发音的规律, 使学生能初步做到, 见到符合发音规则的词能读, 听到读音能写。音、形紧密结合, 混为一体教学, 学生不必死记单词的拼写。学生掌握了这种学习单词的方法, 增强了记忆单词的能力, 对今后的学习很有帮助。例如:photo-physicsphysical-telegraph-telephone中的字母组合ph都发/f/.知道这个发音规律, 听到读音/f/就能拼写出字母组合ph。

2. 利用构词法教词。

英语构词法有三种基本形式, 即合成 (compounding) , 转换 (conversion) , 和派生 (derivation) 。在学生掌握了一定词汇的基础上, 利用构词法教单词既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的形和义, 又可以达到举一反三, 从而增强学生词汇学习的兴趣和扩大他们的词汇量。比如, 学习school通过合成可以进一步学到schoolmate (同学) , schoolroom (教室) , school-house (校舍) , schoolboy (girl) (男, 女生) , schoolbook (教科书) , schoolmaster (男教员) , schoolmistress (女教员) , schooltime (上课时间) , schoolage (学龄) , schoolday (求学时代) 等。在英语中有大量动词可转化为名词, 又有相当多的名词可以用作动词, 其意思变化不大。如study, look, try, swim, dream, trouble等。知道这个规律就不难理解Don’t trouble trouble until trouble troubles you.的意思了。一般说来英语词汇的结构, 除词根外, 基本上是由词根加前缀或后缀构成。有些单词同时可加前缀和后缀形式。词根表示词的基本词意, 前缀和后缀表示词的附加词汇意义或语法意义。比如, 在教comfortable这个单词时, 我就给学生们讲明这个词是comfort加后缀-able形成形容词comfortable, 再加前缀-un形成的反义的形容词uncomfortable。同时, 复习和学习了六个单词:comfort, discomfort, comfortable, comfortably, uncomfortable, uncomfortably。老师先不说, 学生能通过前缀和后缀很快地推断出其读音, 词性和词义, 并很快记住这些单词。在教另一个班时, 我按读音词义去教这些单词, 同学们一致反映单词太长, 一时记不住。可见, 教会了学生利用构词法学习词汇, 等于交给了学生一把启开扩大词汇量的金钥匙。而且提高了学生学单词的兴趣和信心, 轻而易举地学会并牢记这些新词, 形成了以旧带新, 以新联旧, 相互渗透的良好记忆循环。

3. 结合课文, 词组, 句子教新词。

俗话说“词不离句, 句不离文”。如果脱离句子和文章孤立地教新词, 老师和学生都感到枯燥乏味, 费时费力。如果把词放在具体的课文, 句子中去教, 学生能从课文, 句子的意思中体会到该词的含义和用法, 这样既理解了课文, 又记住了单词。如通过理解课文句子India has a national festival on October2 to honour Mohandas Gandi, the leader gain India’s independence from Britain.的理解和结合历史知识学生很容易理解independence是“独立”的意思。再如—What is the most serious pollution in our city?—Air pollution.The smokes from the cars pollute the air.从这段话中学生能清楚地理解pollute和pollution的意思, 词性, 和用法。从句子There was a puzzled look on her face because a puzzling problem puzzled the little girl.中学生能轻松地体会到动词puzzle和形容词puzzling, puzzled的用法和区别。这些句子, 问题把单词与所学内容, 与学生所关心的热点话题密切联系起来, 一定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 从而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4. 通过语境教新词。

众所周知, 单词的意义离不开语境, 离开语境, 很多词的意义便含糊不清。例如I live near the bank, 既可理解I live near the riverside, 也可理解为I live near the establishment for the deposit of money。甚至连I can fish.这样的句子, 也会产生歧义, 可译成“他们会捕鱼”或“他们装鱼罐头”。可见, 语境对学习英语词汇之重要。真所谓No context, no meaning。现今的高考非常注重从语境中考查单词, 所以, 我们平时就要培养学生从context学习单词的习惯, 具体的做法是首先让学生通读篇章, 对其内容有个大概了解, 然后让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单词含义。这样既能发展学生思维, 又能活跃课堂气氛, 学生对猜出的单词印象特别深。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例如, 学生初见earthquake这单词时, 通过构词法只知其是“地------”的, 通过对话学习, 知道了earthquake发生后, 带来的后果, 一下子就猜出此词意思是“地震”, 老师点一下又学会了quake这个单词。

5. 通过文化背景教新词。

有些词义问题往往是文化问题, 也是思维方式问题。词汇教学要引导学生由意义到文化, 由文化到思想, 指导学生掌握词义演变的规律。如China→中国→china→瓷器;Insdia→印度人→印第安人;如果知道meet one’s Waterloo这个词组的典故就不难记住它的意思。十九世纪初, 拿破仑称雄欧洲一时, 最后终于战败于比利时的滑铁卢, 后来人们将“遇到滑铁卢之战”喻为“惨遭失败”。在自行车上英语要说“on the bike”, 而在小车上英语要说“in the car”。老师在讲单词或词组前介绍一下对应的历史文化背景, 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 又提高了他们的词汇记忆兴趣和效率, 还可以训练他们用英语思考的能力。

二、指导学法, 提高教学有效性

学生现在英语学习的普遍问题就是单词记不住, 或者记住了又容易搞忘。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信心和科学的方法, 缺乏持之以恒, 契而不舍的精神。老师应当适时鼓励, 为他们树立信心, 并指导他们养成科学的记忆方法。

1. 和遗忘规律作斗争, 及时记忆, 反复复习。

根据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我们知道, 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先多后少;刚刚记住的材料, 最初几小时内遗忘的速度很快, 以后逐渐缓慢。所以, 我们要提醒学生词汇复习要及时, 并周期性地循环巩固。要抢在遗忘发生前及时记忆和复习所学单词, 即每天趁热打铁记住当天所学单词, 每周末复习检查一周或一单元所学单词。这样周期性地复习、记忆, 大大减少了遗忘。复习的方式既要多样化, 如阅读、抄写、背诵、练习、听写等, 又要多次进行。只有多次和适时的复习巩固, 才能形成长期记忆。当然另一方面老师要有意地为学生提供记忆单词的条件和环境,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兴趣。如通过经常搞听写默写词汇竞赛等活动督促学生及时去记忆单词, 每节课上新课前随意抽取一些学生用所学单词串联起来编故事等。

2. 每天加强阅读, 增加单词的再现率。

多读课文, 在理解, 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中的句子、段落不但易记住单词, 还能记住词组的固定搭配、习惯用法和各种短语。要多读其他新的阅读材料。因为在新的阅读材料里可以反复碰到已学过的词汇, 这是更为积极的, 更为有效的巩固词汇的手段。因为阅读的材料越多, 词汇的复现率就越高, 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次数也越多。所以, 要鼓励学生在课外广泛地阅读, 这样每多接触一次, 脑子里的记忆就多加深一层。同时, 对未学过的词汇和语言现象也有了初次识记。要定期给学生提供难度适中, 体裁多样的阅读材料, 组织学生课外阅读。最好是选择趣味性高, 可读性强, 词汇扣紧课文又有较高复现率, 学生易懂的读物。实践证明, 加强课外阅读不仅可帮助学生轻松记住所学词汇, 还可以扩大学生词汇量, 开拓知识面,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英语学习兴趣。

3. 要善于积累和归纳, 进行归类记忆。

如果词汇学多了, 难免要互相干扰, 或者容易混淆, 或者记住了很容易忘记。老师应指导学生对所学词汇进行归类。归类的方法很多, 常见的有:按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副词等不同词性归类, 名词又可按用途归为“学习用品”, “服装”, “食物”等类;把短语动词按结构归类, 如把表达结构相同的make sb.do sth, let sb.do sth.have sb.do sth.归在一起记, enjoy doing sth., avoid doing sth., finish doing sth.等归在一起记, 按词中发音时相同的元音归类;按同义词或反义词归类, 通过相同的构词法归类等等。将单词分类归纳, 学生觉得条理清楚, 一拎一串, 容易记住。

总之, 利用科学的词汇教与学的方法, 可以克服过去词汇教学中的孤立教单词, 讲得过多, 消化不良;接触少, 重现率低, 吸收少;主次不分, 平均用力, 负担过重;系统性不强, 边学习边遗忘的缺陷。从而使词汇教学事半功倍。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在词汇学习策略上要进行适当的引导,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使他们轻松地掌握一定的词汇量, 为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高中生要求掌握的单词越来越多, 这就面临着如何记忆单词的问题。本文阐述英语词汇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简析了高中英语词汇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 探讨针对高中生如何掌握好英语词汇的方法, 结合自己的实践, 提出几种可行的教学方法。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 篇9

关键词:心理词汇,分层网络模型,扩散激活模型,词汇教学

一、心理词汇

心理语言学家Aitchison (1994) 把存储在长时间记忆中的词汇即词汇的心理表征称为心理词汇。这些词具有语音、句法、形态和语义方面的表征。心理词汇研究旨在揭示词汇在大脑中的贮存方式以及人们从心理词汇中提取所需词汇的方式, 即研究词是怎样储存在记忆里和怎样被提取的。

心理词汇研究包括三个主要部分:词汇知识、心理词汇组织和词汇提取。心理词汇组织也就是词汇知识如何储存于记忆之中。词汇提取是指激活词汇知识的过程, 词汇提取的速度受多变量的影响, 如词频、词汇歧义和语义启动等。

二、心理词汇的组织

心理词汇的组织也就是词汇知识如何储存于记忆之中。心理词汇的组织主要通过语义网络的形式。最早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Collins&Quillian (1969) 的分层网络模型, 该模型善于解释各种语义关系, 但也有不少弱点。

1、分层网络模型主要体现在词的范畴关系和属性关系, 不同词的节点在网络中有高低之分, 如表示“动物”的节点比表示“家禽”的节点高。分层网络模型中的基本单元是概念。覆盖性最强的概念处于模型的顶部, 同等级别的概念处于该网络的同一层面上, 在模型的底部则为具体的下层的概念。分层网络模型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强调认知的经济性。但由于过于分层, 该模型主要体现词的范畴关系和属性关系, 而不能解释典型性效应。因为该模型把一个范畴的各个成员看成是等同的, 而实际上它们是不等同的。

2、由Collins&Loftus (1975) 提出了扩散激活模型, 该模型认为心理词库的组织更像一个相互连接着的网, 网中的节点代表词的概念。节点之间的距离由两个因素决定, 一个是结构特点 (如属性关系) , 一个是概念的典型性或概念使用的频率或概念间的连接强度。由于考虑了频率的因素, 该模型可以解释频率效应。但该模型实际上只是词汇概念的组织模型, 并不包含词汇的其他属性, 如词汇的语音、句法和形态上的属性等, 所以作为心理词库的组织模型还不够完整。

3、由Bock&Levelt (1994) 提出的扩散激活模型认为, 人们的词汇知识分为三个层次:概念层、词目层和词位层。概念层的内容和组织与Collins&Loftus (1975) 的模型相似。词目层是词汇句法方面的知识。词位层是词汇语音方面的知识。

扩散激活模型是目前为止描述心理词汇组织结构的最好理论。根据该理论, 心理词汇是呈网络状高效组织而成的。每个单词就是一个节点并通过各种语言和非语言信息途径和其它心理词汇相链接构成一个复杂的关系网络。

三、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1、利用“分层网络”, 建立和巩固心理词汇网络

把分层网络模型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不难发现其对英语词汇分类关系教学的启示。分类是指根据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把事物结合成类别的过程。对事物的分类会形成各种层次, 最终形成层次结构 (汪榕培2000:53) 。由此可见,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当遇到涉及分类关系的词时, 教师就可以运用分层网络模型的结构对词与词的关系进行讲解。在讲解此类的分类关系时, 如果配以相应的图片或视听材料, 词汇教学的效果则会更佳。这样视觉的、听觉的信息就会在大脑中进一步加工整合, 从而针对概念形成丰富和完整的信息网络。

2、借助“扩展激活”, 加速成功提取目标词汇

词汇内容丰富多彩, 不仅包括词的语音和语义, 还包括修辞和习语、固定搭配、词性、前缀和后缀、形容词和副词位置等。根据扩展激活模型, 人们的词汇知识分为三个层次:概念层、词目层和词位层。概念层的内容和组织与Collins&Loftus (1975) 的模型相似。教师在呈现目标词汇时, 应根据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进行适当的扩展, 以利于学生获得比较完整的词汇知识, 建立和巩固学生的心理词库语义网络。

3、通过分组或组块, 扩大心理词汇的容量

就心理词汇而言, 激活心理词汇的过程是提取心理词汇的关键。影响心理词汇激活的变量有语音、词汇歧义、词素结构、上下文信息、句法结构和词频等, 因此我们在词汇教学实践中应该充分利用各“节点”之间的不同组合关系, 尤其是心理词汇中的高频词之间的内在横向和纵向的关系。

4、应用多媒体教学, 创设词汇学习的情境

多媒体技术因为图文并茂、视听结合, 生动展现相关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 内容丰富多彩, 因而能够吸引更多学生的注意力, 激起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多媒体技术, 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当丰富的学习语境, 促进学生在其中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 建立词汇间的各种心理联系, 拓展自己的心理词汇网络。

四、结语

本文探讨了分层网络模型和扩展激活模型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心理词汇包含两种模型:分层网络模型和扩展激活模型, 它们对英语词汇教学有很大启示。这种研究方法的优势在于把心理词汇的提取放到了网络的整体中, 分别关注到了横向和纵向两个相关联的层面。在词汇教学中借助这两种网络模型可以有效地分析词汇之间的相互关系, 有助于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学习和记忆, 从而迅速扩展他们的词汇量,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词汇学习的兴趣, 提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成效。

由于心理词汇本身包含的内容比较多, 可以从其音、形、义三方面入手, 多维度地探析它们之间的联系。另外, 心理词汇的提取或者激活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 因此关于词汇教学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深入。

参考文献

[1]Aitchison.J.Words in the Mind-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ntallexicon[M] (2nd ed.) .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94.

[2]Carroll.Psychology of Languag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3]Collins, A.M.&Loftus.E.F.A Spreading Activation Theory of Semantic Processing.Psychological Review, 1975.

[4]陈光伟.英语词汇习得研究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1) .

[5]董燕萍.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6]桂诗春, 李崴.中国英语学生的心理词汇研究《中国学生英语学习心理》[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2.

[7]汪榕培.英语词汇学研究[C].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攻略 篇10

目前, 中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过于薄弱。在教学实践中, 时间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应试技巧。相比之下, 花在词汇教学上的时间越来越少, 而且词汇教学方法陈旧单调:领读词汇—讲解词义—检查听写。然而, 在真正独立面对全新的语言材料时, 学生还是不会思考、观察和发现, 学习效率低下。

二、英语词汇学习的有效途径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通过词汇关, 应在借鉴经验的同时, 力求讲究方法和技巧, 并进行摸索和总结, 归纳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

将单词放在情境中进行教学, 既能理解其意义, 又有利于单词在交际场合的正确使用, 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利用情境进行猜词的能力。以教授honest, brave, loyal, wise, smart, handsome, funny等词汇为例。在引导学生对“What qualities should your friend have?”、“What is your friend like?”等话题的讨论中, 学生可能有以下自由的表述:

S1:My friend never tells lies to me.He is honest.

S2:My friend fears nothing.He is very brave.

S3:I often turn to my friend when in trouble because he is always making wise decisions.

S4:My friend is good-looking and I am fond of being with him.Other friends also consider him a very handsome boy.

通过讨论, 学生能在不知不觉间掌握这些新词汇的意义和用法。这种不提前教授新词汇, 而寓生词于学生的对话、讨论并且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词汇的方法, 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词汇教学法。

2. 构词教学法

扩大词汇量的最好方法就是掌握构词法。虽然中学生不可能完全掌握所有构词法, 但常用的构词法在中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大显其能。这也是牛津高中英语课本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技能。下面介绍几种运用构词法进行词汇的教法:

(1) 同根派生词。如interest, 作名词为“兴趣”, 作动词为“使……感兴趣”。它可以派生出interesting (使人感兴趣的) 和interested (感兴趣的) 等词。只要学会这样一组同根词, 学生便可推测出下列几组同根词的词义:①excite—exciting—excited;②surprise—surprising—surprised;③disappoint—disappointing—disappointed, 等等。

(2) 增加前缀的方法。如“re-”的含义是“again” (又、再) , 学生已经掌握了“tell, write, build, cycle (循环) ”等, 依据这种构词法, 学生便能很快知道“retell, rewrite, rebuild, recall, recycle”等的意思。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记住一些常见的派生词前缀。比如:表示否定意义的前缀dis-, il-, im-, in-, ir-, mis-, non-, un-等, 这类前缀加在单词的前面常构成与该词意义相反的新词;表示其他意义的前缀有a- (多构成表语形容词) , anti- (反、抗、阻) , auto- (自动) , co- (共同) , en- (使) , inter- (互相) , re- (再、又) , sub- (下面的、次、小) , tele- (远距离的) , semi- (半、部分的) , 等等。

(3) 添加后缀的方法。以后缀“-ly”为例, 由“名词+ly”派生出形容词, 像“friendly (朋友般的) ”, 学生由此可推断出“manly、motherly、fatherly、lovely”等词的意思;而“形容词+ly”则构成副词, 如happy—happily、regular—regularly等。在中学阶段, 学生常会用到以下后缀记忆单词、猜测词义:构成名词的后缀常用的有-ence, - (e) r/-or (从事某事的人) , -ese (某地人) , -ess (雌性) , -ian (精通……的人) , -ist (专业人员) , -ment (性质、状态) , -ness (性质、状态) , -tion (动作、过程) ;构成动词的后缀常用的有- (e) n (用于形容词或名词之后) , -fy (使……化) , -ize (使……成为) , 等等。

(4) 合成词方法。在已学过waiting-room的基础上推测出reading-room、dining-room等词的含义。

3. 联想教学法

联想就是由一个词想起另一个词, 由当前正在学习的新知识想起曾经学过的旧知识。我们可以采用同义联想、反义联想、用法联想或发散性联想。以allow为例:同义联想, permit、permission;反义联想, forbid, ban;用法联想, 由allow somebody to do something, allow doing something联想到permit、advise、forbid等词的同样用法, 等等。

4. 比较教学法

对同义词、近义词的词组之间进行比较辨析、选择运用是学习词汇的难点, 也是词汇学习的重要方法。比如:wound, hurt, injure;cost, pay, spend, take;put on, wear, have on, dress。这些同义词运用起来, 情境与方式都不尽相同。比较、辨析并理解它们的确切含义, 才能确保学生在适当场景选用适当字眼来表达自己。

5. 语境教学法

所谓语境, 指的是上下文, 即词、短语、语句或章、篇及其前后关系。吕叔湘先生曾说过:“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要有效地掌握词汇, 就应该将词汇与句子、语篇结合起来。我们都明白学习词汇的目的是要掌握词义, 词的搭配和用法, 用词造句表达思想。从使用词汇的角度看, 词语连成句子或连成话语, 才能实现其表达思想的交流功能。因此在课文教学过程中, 我们不应该孤立地进行词汇教学, 应千方百计地把词汇与句子、语境结合起来, 应该多让学生自己造句, 掌握词的用法。在词汇与句子结合的基础上, 我们还应该将词汇、句子与语篇相结合, 进一步扩大词汇的交流功能。每学完一个对话、一篇文章后, 我们可以让学生听写根据对话、课文改写的材料, 让学生复述或自编对话, 背诵课文或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将词汇与句子、语篇相结合, 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词汇, 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 发展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达到学好英语的目的。

此外, 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对话等听、说、读、写的综合活动来学习和巩固词汇。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词汇的教学目标和实施上, 就是要在英语学习中突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讲解和训练, 有效地培养学生学好语言的基本品质。

总之, 掌握了英语的基本构词法, 学生在面对大量的新词汇时也不至于手足无措。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才是“授之以渔”的科学的教学方法。

三、词汇教学中应注意的两个问题

1. 词汇教学的量

根据交际法的观点, 教师要教给学生相当数量的认知词汇 (recognition vocabulary) 和应用词汇 (production vocabulary) , 以保证学生能够参加交际活动。

要教给学生多少词汇, 中学英语新大纲作了明确的规定。这儿谈到的recognition vocabulary实际上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理解词汇, production vocabulary就是我们说的掌握词汇。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八级要求“学会使用3 300个左右的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九级要求则更高, 学生要“学会使用4 500个左右的单词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分清要求, 区别对待, 有利于教师在词汇教学上避免盲目性, 加强针对性, 既要学好基本词汇, 以保证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又要学好认知词汇, 以保证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和交际活动的需要。

2. 词汇教学的度

这里所说的“度”, 是指人们记住一个生词是靠强度 (intensity) , 还有频度 (frequency) 。

有的单词只见一次 (one exposure) 便可记牢, 而有的单词重复几十遍还是记不住, 这就涉及词汇教学的强度和频度问题。斯戴维克 (Stevick) 认为:在词汇的学习过程中, 频度几乎不起什么作用, 起作用的是“强度”。一个人学习时的关注和投入是十分重要的, 一个靠“高强度”学会的生词一次便可记住, 而频度只能形成瞬时记忆。

巴赫瑞克 (Hairy Bahrick) 所说的“How well people remember something depends on how deeply they process it.”, 也强调了强度是最重要的。

强度和频度问题告诉我们, 教师在教词汇时, 要避免呆板僵硬的灌输, 不能只领着学生有口无心地去重复生词, 要注重教学的生动性;注重通过实物、图片、手势、体态、电化等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感知词汇;注重它的发音和拼写, 观察它在句子中的使用情况。

四、结束语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管窥 篇11

贯穿于学生英语学习全过程的重要表现就是词汇学习,因此,英语教学中学生词汇学习的意义不言而喻。事实上,学生英语学习如果没有足够的词汇作为支撑,那么英语学习则成为典型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宏观上讲,词汇学习与语音学习、语法学习以及语篇学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都是语言构成的重要因素和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微观上说,学生识记一定数量的词汇对于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英语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掌握的词汇量越多,学习效果往往也就更好。诚然,学生词汇学习与积累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其重要性可以用古语概括,那就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因此词汇学习不仅是学生英语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语言技能发展的支撑。

二、 词汇教学问题剖析

英语教学中,学生词汇学习效果远没有达到教师预期的效果,从而直接导致英语教学效果的不如人意,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教师词汇教学策略构建的瑕疵以外,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学生词汇学习内在认识的误区。学生基于对以往英语学习经验的判断,片面认为英语词汇之多可以用无穷无尽来形容,不能对英语词汇学习有一个正面的认识,因而对词汇学习与记忆缺少必要的信心和一定的动力;另外一方面,学生词汇学习外在方法的偏差。学生词汇学习仍然以死记硬背的方式为主,导致词汇记忆要么不全面,要么似是而非,正是由于学生词汇学习与记忆存在着的内在和外在因素的交織影响,才造成了学生词汇学习不得力的情形严重。

三、 词汇教学策略构建

1. 创设情境教学词汇

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加深学生学习印象,例如,牛津高中英语教材每个单元的word power板块所出现的词汇往往都和本单元的话题密切相关,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诸如师生对话、话题简述等方式鼓励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运用相关词汇,这比教师要求学生机械学习与记忆效果好得多,而且也能够提高学生本板块词汇学习的积极性。毋庸讳言,学生词汇学习不易掌握情形的发生既与学生孤立学习、记忆单词这种简单的方法有必然联系,也与教师不重视提供学生有意义学习情境有一定的关系,因此,英语词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创设诸如商场购物、活动庆典、朋友聚会等不同的教学语境,鼓励学生去猜测、领悟和记忆词汇,尤其在新词的教授中更要注意语境能够烘托教学氛围、有助于学生的认知,例如,在教学director一词时,为了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教师可以呈现如下句子: Zhangyimou is a famous director who has directed a lot of films. 显然,学生由于之前接触过单词direct, 再加之语境的完整性,学生可以通过本句的表达猜测出单词director“导演”的意思。事实上,创设有效的语境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词汇的确切意义,而且还可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2. 新旧对比教学词汇

随着英语学习的深入,学生高中阶段词汇量的积累已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只不过由于教材行文的实际需要,学生已掌握、或者要学的词分散在不同的模块和板块而已,这就需要教师做有心人,通过指导学生联想、归纳以及对比的方式鼓励学生进行词汇的学习与记忆。结合学生英语学习的实际情况,我们常常可以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引导学生进行词汇的学习与记忆,即在教学新的单词或者短语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联想之前曾经学过的与新近词汇意义相关、或者相近的词,例如,在教学come about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联想与come所搭配的其它词汇,学生头脑中就会出现诸如come along, come across, come up, come out, come off等常用词;又如,在教学incident一词时,启发学生联想到business, affair, event等词;而在教学likely一词时,可引申出possible, possibly, possibility, probable, probably, probability等相近单词的学习与复习。显然,学习新词汇与复习旧词汇进行同步结合,这样的学习方式也符合英语教学中词汇循环学习与记忆的规律,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可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3. 增减互见教学词汇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探讨 篇12

一、做好初高中英语衔接, 使学生逐步适应高中英语学习

学习英语单词, 首先是要能正确发音。所以, 在高中入学初, 统一对学生进行音标的强化训练。通过反复跟读、音标听写、上课抽认、继续听写等方式确保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好音标, 同时要着重讲授英语单词拼写与发音之间的内在联系, 帮助他们科学记忆, 提高记忆效果, 达到听到读音能写, 为接下来顺利学习高中词汇打好坚实基础。接着应对初中词汇进行复习与检测, 目的是了解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及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初中阶段要求学生掌握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而高中阶段要求掌握的词汇多达3500。所以也应向学生讲授初高中英语词汇学习的不同, 告诉学生应提高警惕, 转变学习方法, 全力适应高中英语学习。所以, 在刚开始讲授新课过程中, 教师应先放慢教学速度, 给学生一个缓冲的过程, 一个消化、识记新词汇的过程。然后逐步加快教学节奏, 使学生逐渐适应高中英语学习, 尽量避免成绩分化。

二、努力在教学中运用构词法、联想法

1. 指导学生通过构词法扩大词汇量

教师应运用合成、转换、派生等方法指导学生通过旧单词, 记住新单词, 学到新单词, 达到提升英语水平的目标。比如, 学生学习hair, 通过合成可以进一步学到haircut (理发) , hairdresser (理发师) , hairdryer (吹风机) , hairpiece (假发) , hairstyle (发型) 等。英语中有大量动词可转化为名词, 其意思基本不变, 如look、visit、try、swim、rest、quarrel、fight、dream、walk等。又有很多名词可用作动词, 如book、picture、power、water、flower、hand等。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转换方法之后, 就能理解句子如We find it hard to picture him as the father of teenager sons、Cool the burns with cool water中的picture和cool的意思了。因此, 指导学生学习合成、转换、派生等方法, 十分有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 提高英语运用水平。

同时, 笔者在授课中也注意让学生明白英语词汇大部分由词根 (root) 派生而成。例如:honor (荣誉, 尊重) 可派生成dishonor、honorable, perform (履行, 表演) , 可派生成performer (表演者) 、performance (表演, 表现) ;再如prefer (较喜欢, 喜欢…多于…) , 可派生成preferable (较适合, 更可取) 、preference (偏爱, 爱好) 。学生在这样的词汇学习中能不断扩大词汇量, 形成以旧学新, 相互渗透的良好循环, 提高学英语的信心。笔者在教“unbelievable”这个单词时, 曾做过试验。在教一个班时利用了构词法, 学生不仅记住了unbelievable这个单词, 而且复习和学习了6个单词:believe、disbelieve、believable、believably、unbelievably、unbeliever。而在教另一班时, 就按读音、词义教, 同学们一致反映单词太长, 一时记不住, 或者记住了过一会也忘了。由此, 笔者认为, 教会了学生利用构词法学习词汇, 等于交给了学生一把开启扩大词汇量之门的金钥匙。

2. 结合单元课文, 运用联想法等, 在词块、句子中教新词

高中人教新课标英语课本以单元为基本单位, 每个单元都有四五十个新词。孤立地教单词, 学生会觉得枯燥乏味, 背了又忘, 很难记住。若能运用句子、词块教学, 就有意思得多, 也容易学会。比如给名词加上形容词, 给形容词加上被修饰词, 给动词加上宾语等。可利用词块学习单词, 如在教radiation一词时, 学生会想到radio、radioactive、radium等。再如take up词组, 不同意思可以加上不同的宾语, 学生能想到take up English (开始喜欢英语) , take up teaching (开始从事教书) , take up much time (占用许多时间) 。还可结合本单元学习内容, 设置一些问题, 引导学生使用生词。在学习每个单元的词汇后, 笔者都要求学生结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如运动会、游园活动、环境保护、梦想工作等, 使用本单元新词造句或编写短文。这样, 能帮助学生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提高学生使用英语的水平,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词汇教学时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1. 要给单词分层

这里主要指词汇的量的问题。词汇教学不能贪多, 学生短期记忆的单词量过多, 会造成记忆混淆, 效率低, 重量不重质。因此, 我觉得词汇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分层, 而不是面面俱到, 否则会导致教师觉得都教了而学生却没学会, 会让老师、学生都有挫败感。所以, 每节课教师都要确定目标重点词汇, 并设计相应的教学步骤, 在各环节中不断循环并要有提升, 这才能让学生学以致用。

2. 遵循遗忘规则

上一篇:模式嵌入下一篇:数控技术的发展及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