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生态学

2024-08-28

翻译生态学(精选10篇)

翻译生态学 篇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异军突起。而伴随着国内市场的不断开放,国外汽车制造厂商竞相把自己的汽车打入中国市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俨然成了全球最热的汽车销售市场。在这种环境之下,各种国外进口的汽车要想在中国市场上立足,一句朗朗上口且颇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广告语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对汽车广告语翻译的论文较多,如卢一飞、陈大为的《汽车广告用语的语言分析》[1]以及徐大千的《从非言语行为的角度对国产和欧美汽车广告语的分析对比》[2]。而运用翻译生态学的理论来分析翻译实践活动的论文数量有限。如黄家欢,顾飞荣的《翻译生态学视角下的十七大报告英译研究》[3]以及陈海伦,王占斌的《厚积薄发理论前沿开拓翻译科学新视野》[4]。该文即从翻译生态学的角度去分析汽车广告语翻译中的生态限定因子,以便找出恰当的策略来正确地翻译汽车广告语。

1 翻译生态学

翻译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这一概念是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的Michael Cronin[5]首次提出的。在国内,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则进一步系统地发展了“翻译生态学”的翻译理论[3],提出了翻译是“适应与选择”的过程,而真正比较系统、全面、科学论述翻译生态学是天津理工大学的许建忠教授,他提出了“翻译生态学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翻译生态学以翻译学和生态学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并与其它分支学科有着内容和方法上的交叉和联系,起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作用[7]”。翻译的过程不可能不与其所在的社会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所在的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也同样适用于翻译生态环境,它也研究在翻译发生的过程中,影响其发展的自然和社会环境。

“生物在一定环境中生存,必须得到其生存发展的多种生态因子,当某种生态因子不足或过量时,都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不论是生态系统的小系统,或是大系统,限制因子是客观存在的[6]。”因此,翻译作为众多生态环境中的一个生态系统,其发生与发展的过程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生态因子的影响。一种文化,一个社会,是文学系统存在的翻译生态环境,而汽车广告语的翻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属于文学系统内的,因此,在翻译汽车广告语的时候,无一例外地会受到其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制约。而经济效益、创意性能、美感体验以及文化适宜就成为了在翻译汽车广告语中的限定因子,在翻译汽车广告语的过程中,这些因子会成为译者翻译时所考虑的。因为译者是处于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该文将从这四个限定因子来分析其对汽车广告语翻译的影响。

2 不同生态限定因子对汽车广告语翻译的影响

2.1 经济效益生态限定因子

经济效益作为其中的一个限定因子,对于汽车广告语翻译的最终译品所要达到的经济效益是广告主和译者应该首要考虑的因素。“任何好的广告译本或文本,都必须有力地促进产品销售,或者被市场销售专家认为能达到或最有可能达到广告主的目的,否则,最被人看好的译本或文本都只是一无是处。”[7]因此,汽车广告译文的最终目的绝不是纯粹地让人们欣赏广告,而是有效地把自己的汽车产品推销出去,最大限度地实现其汽车产品的经济效益,让消费者能够一目了然地了解其产品的特点,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最终让消费者心甘情愿地去购买。例如,马自达汽车的广告语为“:Harmony of style and performance set this new Mazda 6 a part.Qualities are at the heart of every Mazda。”汉译为:样式与性能的协调一致使新型马自达6与众不同。质量是马自达的核心。译者在翻译时,不需要用太花哨的语言来翻译,可以直接运用直译的翻译策略。因为其目的不是为了让人欣赏,而是实现经济价值,让读者一目了然地发现其与众不同的特点,激起读者的购买欲。

2.2 创意性能生态限定因子

“翻译上的再创造是指源语与目的语无法对应的情况下为传达近似的效果而采取的非对应手段,它既不是自由创作,也不是随意改写。”[7]从翻译生态学角度来看,创造生态因子也是影响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也可能成为限定因素,同时也是影响汽车广告翻译作品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广告主对于最终所翻译出来的汽车广告语没有太多的忠实上的要求,译者完全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去追求汽车广告语的更高表达方式,最终也就不必“戴着沉重的镣铐去跳舞”。当译者最大限度地去考虑如何发挥创造性的时候,也就能最大限度得冲破这一限度因子对于翻译汽车广告的限定作用,取得一个完美的译品。例如,宝马汽车的广告语为“The 1999 BMW7 Series and its closest rival:a side-by-side comparison.”汉译为:不管是黑马白马,领先的总是宝马.译者在翻译的时候,模仿的是邓小平曾经说过的经典“猫论”,即:不管是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句名言早已蜚声中外。在翻译的时候,运用的是创译而不是直译的翻译策略,因为这种译法给译入语广告注入了与原语广告不同的创新意念,不仅迎合了中国人的品味,而且使这一则广告语符合宝马的大气特点。

2.3 美感体验限定因子

随着人们对美的要求越来越高,审美标准也随之越来越高。人们对于美感的体验要求,也是翻译生态环境中的一个生态因子。根据翻译层次的相关理论,翻译层次包括;文化层次、专业层次、美学层次、语义层次和思维层次。美学层次作为翻译层次中的一个重要层次,表明在翻译过程中也应该考虑其在翻译的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即美感体验是我们在翻译汽车广告语的过程中考虑的一个生态因子。严复的“信、达、雅”一直被我国的学者视为经典的翻译标准。同样地,在翻译汽车广告语的时候,译者应该翻译得“美”或者符合“信、达、雅”标准中的“雅”的要求。“这个抽象的美感标准落到实处并不一定要求文案译文必须优雅、华丽,但它必须意境深远而又通俗;易懂、易读、易卖名,有助于企业树立、维持或强化持久的品牌形象。”[7]例如,沃尔沃汽车的广告语是“Performance and Safety:At Volvo we believe they go very well together.For Spice,For Life.”汉译为:我们相信性能与安全是天生一对,为了活的有滋有味,为了长相守。译者在翻译的时候,运用的是增译的翻译策略,因为这种译法是通过增添甚至联想,使译入语广告的含义比原语广告更丰富。同时,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这一广告语具有意境深远和读者体验美感的特征。如果运用直译的翻译策略,则无法给读者一种美的享受与体验。不利于其广告语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从而影响其品牌形象。

2.4 文化适宜限定因子

在翻译任何题材的作品时,文化是译者必须考虑的生态因子,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成为翻译中的限定因子,“文化层次是各类翻译的必要层次,是文学翻译的基本层次。”[8]汽车广告翻译作为文学翻译的一种类型,也就必须要考虑文化的作用。翻译所涉及的是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因此在进行翻译的时候,译者必须考虑其文化生态因子,对于汽车广告语的翻译而言,译者出品的广告语不能在译入语的文化中有太出格的言语。因为各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也就有不同的文化禁区。总之,“广告译者有责任使其制作的文本适宜在译入者文化中生存。”[7]例如,本田汽车的广告语为“For the Road Ahead”汉译为:康庄大道。这一译文是汉语的成语。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意思是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大路。比喻美好光明的前途。译者在翻译的时候,运用的是意译的翻译策略。因为在这则广告中,其运用的是地道的译入语对原语广告进行的灵活处理。这则广告语如果运用直译的策略则译为:为了未来之路。丝毫体现不了任何文化的内涵,更谈不上文化的适宜性,而如果翻译为:康庄大道,则符合译入语即中国的文化,既达到了其内涵与英语广告所追求的目的一致,又充分体现了译入语的文化,使其广告语能够被译入语国家的读者所接受。

3 结束语

汽车广告语翻译在产品开辟国外市场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关系到自己品牌的形象,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关系到产品能否顺利进入国外市场,最终达到销售其产品的目的。在综合分析了翻译生态环境中的经济效益、创意性能、美感体现和文化适宜生态因子对汽车广告语翻译的限定作用之后,使译者能够选择正确的策略来冲破这些生态因子的限定作用,以便最终翻译出令广告主和读者满意的汽车广告语。

摘要:翻译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通过运用翻译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即限定因子定律,并把这一定律运用于分析汽车广告语翻译的各种生态限定因子,而经济效益、创意性能、美感体验、文化适宜就是汽车广告语翻译中的限定因子。文中通过了解这些限定因子之后,从而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来更好地指导汽车广告语的翻译。

关键词:翻译生态学,汽车广告语翻译,限定因子,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卢一飞,陈大为.汽车广告用语的语言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29(6).

[2]徐大千.从非言语行为的角度对国产和欧美汽车广告语的分析对比[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28(1).

[3]黄家欢,顾飞荣.翻译生态学视角下的十七大报告英译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4).

[4]陈海伦,王占斌.厚积薄发理论前沿开拓翻译科学新视野[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3(4).

[5]Cronin M.Translation and Globalization[M].London:Roultledge,2003.

[6]许建忠.翻译生态学[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

[7]李克兴.广告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8]方梦之.译学辞典[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公示语翻译的生态学视角审视 篇2

关键词:公示语;生态翻译学;翻译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216-02

伴随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契机,河南旅游开启了“全面提升期”,整合旅游资源后要开拓高端市场,推动旅游客源向高端化发展。为适应国际化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形势,河南省主要旅游城市在公共场所、公共设施等处采用了汉英双语公示语。公示语的研究范畴囊括了给公众、旅游者、海外宾客、驻华外籍人士、在外旅游经商的中国公民等,涉及衣、食、住、行、游、娱、购行为与需求的基本公示文字信息内容。①它具有特殊的交际功能以及提供信息和完成指令的作用,是国际化城市、国际旅游目的地的语言环境和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示河南省区域形象的窗口。因此,有必要对我省公共场所公示语翻译进行调查研究。

一、生态翻译学与公示语翻译

(一)生态翻译学

胡庚申学者以“天人合一”、“整体综合”等华夏文明的生态智慧为依托,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等基本原理引入翻译研究,提出翻译即“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②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的整体研究,取生态之要义,喻翻译之整体,基翻译之实际,形成了以“适应与选择”为指导思想,以“译者为中心”的理念为核心的翻译理论。

(二)翻译生态环境制约下的公示语译者

翻译生态环境(translational eco-environment)是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概念。其内涵远远大于翻译学意义研究观照下的交流语境(context in communication)。它不只是语言层面,还包括交际、文化、社会等各层面,“涉及文本、文化语境与翻译群落,以及由精神和物质所构成的集合体”,“是影响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③

公示语翻译不是简单的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更多的涉及交通、旅游、文化宣传等多方面多领域的信息,具有独特的翻译环境。首先,公示语属于社会管理范畴,具有信息功能和呼告功能。一则公示语翻译的成功与否,主要是看能否根据具体翻译生态环境选取规范的表达方式,进而实现其呼告功能。其次,还要看公示语翻译是否得体、恰当,是否实现了交际目的,满足了受众的需要。无论是导向标志、公共提示、景点解说、告示通知、行为举止、会展标语等公示语的翻译,读者在翻译生态环境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第三,公示语已经成为外国客商了解河南的新窗口,对城市和地区形象推介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此外我省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发展形势也能在英语公示语中体现出来。这也是公示语翻译生态环境中的“大环境”。

公示语翻译中,译者虽然受到翻译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但译者并不是一味处于被动的地位。生态翻译学认为,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居于主体中心地位,翻译就是译者适应和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译者所具备的语言能力、翻译能力以及对翻译生态环境适应与选择程度直接影响公示语翻译的水准。因此,公示语译者要以整体的、全局的高度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维持包含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由源语、原文和译语系统所构成的翻译生态系统的平衡,并在独立的语言生态中实现最佳适应和选择。译作质量高的译文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而“整合适应选择度”的高低与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密不可分。例如,少林寺景区内的“游客止步”被译为“tourist stop”,安阳殷墟游客须知中“讲究卫生”被译为“pay attention to hygiene”等。这些译文反映了译者对源语、原文和译语系统构成的翻译生态环境适应与选择程度不足。

二、生态翻译学指导下的公示语翻译

生态学视角下翻译方法可简括为“三维”转换,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④在公示语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关注英汉两种语言所折射的文化内涵和差异,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方面进行“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的公示语译文,即目标明确、符合英语公示语规范、与中文公示语语用一致、功效对等、读者反馈较好的译文才能“适者生存”,才能提高我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助于中原经济区建设。

(一)公示语翻译的语言维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⑤从语言维角度审视公示语翻译,译者应首先了解公示语的应用功能特点、语篇特点以及所展示信息的状态,进而准确把握公示语的语言风格和词汇词性的选择;不能一味追求形式上的语言对等,而使译语的表达脱离源语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例如,郑东新区湿地公园的警示语“水深危险,注意安全”被译为“Depth, Be Careful”;万仙山的郭亮影视基地的提示性公示语“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被译为“I start from the prot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郑州火车站候车室的“旅行休闲厅”被译为“PASSENGERS RELAX HALL”以及少林寺景区内提示性公示语“小花多可爱,请你别伤害”被译为“The flower is lovable, asks you not to injure”,这些都是汉英两种语言的机械对应,忽略了语言维层面的适度转换;类似这种英文词汇加上汉语思维的中式翻译,很难让外国游客理解,而且有损城市博大开放的城市形象。

(二)文化维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转换与阐释。⑥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特定的习惯、规范与常规。译者应关注中西方文化在语言使用规范上存在的差异,进行语言维层面的转换时,关注英汉两种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并对外国受众所不熟悉的文化背景进行补充,使译文的“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如,世界文化遗产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的嵩山外宣公示语为“一天一地、一佛一道、一文一武”齐聚一山,相应的英文译为“Songshan gets its fame because of "integration of sky and earth; Buddhism and Taoism; knowledge and martial art”。将“一天一地”直译为“the intergration of sky and earth”,曲解了源语文化中的“天地之中”思想。古代中国人对于自己居住的地方历来有“天地之中”的传统认识,作为中岳,嵩山就成了核心之核心。“一天一地”反映的是我国古代天文学作为君权神授、居中而治的传统政治观及政治制度形成的基础,且直接关系到古代宗教、祭祀及哲学的建立。译者在翻译时,应关注适应两种文化的差异,将这一背景文化,通过增补法,对原文做补充解释,帮助国外受众理解“天地”的含义。可译为“Mt. Songshan, therefore, has become of outstanding significance in chinese culture due to the astronomical idea of the center of heaven and earth, intermingling of Buddhism and Taoism, as well as the integra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martial art.”endprint

此外,郑州公共交通工具上的“老弱病残孕专座”的译法也可体现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Seats for the old, the weak, the sick, the crippled and the pregnant.”这种粗鲁的译法忽略了外国受众的文化心理和表达习惯,由于译者缺乏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没有把握好民族的心理差异,翻译出来的译文不顾受众感受,伤到其感情和自尊心。这里可以遵循“功能对等,转换对应”的原则,译为“Yellow seats are reserved for seniors, children, pregnant women, the sick and the disabled”,或更简洁地译为“courtesy seats”,“priority seat (please offer this seat to elderly or disabled people or those carrrying children.)”

(三)交际维

公示语是一种公开和面对公众的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特殊文体。它能用寥寥数笔或简单明了的图示表达一定的信息,满足旅游者、社会公众的社会、行为和心理需求。⑦公示语由于篇幅短小而不容许使用译注的方法,那么,译者在公示语翻译过程中要更多地关注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才能达到公示语告知和呼吁的功能,实现特定的交际意图。

尤其是在翻译公示语这种应用文体的时候,译入语的语言形式不必受译出语语言形式的限制,而是应该进行必要的变通。如,河南博物院为方便中外游客参观,设立了自助取票的服务,自助取票机的公示语“二代身份证自助取卡处”译为“Second Generation Provinces Certificate”-Self-Help Take Card Place. “第二代身份证”的译法让人疑惑,其实身份证的译法有国际惯例可遵循,即“The 2nd Generation Identity Card”;“自助取卡处”是类似银行ATM的自助取票机器,可译为“Tickets Dispensing Machine(TDM)”。

广泛应用于公共交通、公共设施、紧急救援等方面的公示语突出提示、限制、强制的功能。这类公示语,更多地使用展现“动态”意义(dynamic state)的语汇表达,如严禁拍照、禁止停车、请勿踩踏、禁止乱扔废弃物、游客止步等。这类公示语都传达了同样的言外行为,但英汉两种语言背后的文化差异却可能导致截然不同的言后效果。“Photographing prohibited”、“tourist stop”这类翻译显得生硬、古怪、啰嗦。在中国,“游客止步”、“禁止”、“严禁”这样的公示语正式且常见,中国人习以为常;而在西方国家,直接对游客发出命令是不礼貌的。我们要观照到交际维的转换,公示语翻译的关键在于传递信息,让读者去思考、去感受、去行动,发挥语言传达信息、产生效果的功能。这里,可以使用“No+ving”、“please+n/v”的祈使句结构表达“请”和“不”的公示语,不仅简单明了,且温馨亲和,避免产生居高临下的感觉。如,“No photographing”、“Staff Only”或“No access for unauthorised persons”“NO admittance”。

公示语起到了信息服务的作用,还充当了城市的“名片”作用。一个城市规范、准确、地道的英语公示语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国际语言环境,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生态学视阈下的公示语翻译,强调译者的中心地位,并适应多维的翻译生态环境,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指导原则,通过“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转换”实现公示语“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的翻译,为解决目前我省公示语翻译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提供了具有操作性的指导方法。

注 释:

①王颖,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

②③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110-138,105,128.

④⑤⑥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2011,(02):5-9.

⑦吕和发.公示语的汉英翻译[J].中国翻译,2004,(2):38-41.

参考文献:

〔1〕戴宗显,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以2012年奥运会主办城市伦敦为例[J].中国翻译,2005,(6).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产生的背景与发展的基础[J].外语研究,2012,(4).

〔3〕束慧娟.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以上海世博会主题标语为例[J].上海翻译,2010,(2).

翻译生态学 篇3

本文从文化生态学理论出发,阐述了文化之间的相互关联与相互作用;分析了文化生态学理论对旅游翻译的影响以及培养旅游专业学生文化翻译意识和文化翻译能力的重要性和意义;最后,重点探讨培养旅游专业学生文化翻译意识和翻译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一、文化生态学和旅游翻译

1.文化生态学简介。生态学,隶属于生物学理论范畴, 主要探讨自然界中各生物之间,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文化生态学,就是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文化之间以及文化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它是一门将语言、文化与生态学相结合进行交叉研究的新兴学科。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而任何一种文化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文化交流与互动,共融与更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并与其它文化一起共同构成了人类的文化圈和文化链,每种文化都在整个人类文化圈中发挥着自身应有的作用。文化生态学强调文化的存在与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提醒人类以平等、平和、平衡的心态对待不同的文化,保护语言与文化的多样性,使得各种语言与文化和谐共处,良性互动,从而保持人类文化生态平衡。

2.文化生态学对旅游翻译的影响。“文化生态学是以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并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生态的多样性决定了文化生态中文化的多样性,生态的开放性也决定的文化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也就是说,每个文化都有文化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都不可能孤立与其他文化之外,各民族各国家文化的存在构成了完整的人类文化,任何一种文化的空缺都有可能造成文化生态系统失衡。那么, 旅游翻译只注重语言和内容,而不重视文化信息的传达与互动,都有可能导致整个文化链某个环节的脱节,或者直接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因此,旅游翻译不仅要关照目的语文化,更要重视本土文化——源语文化——的正确传达,才有可能让其他国家了解中国文化,才有可能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迈向世界,才能有效地促进中国文化与其他语言文化的有效互动与交流,从而构建和谐、平等、多元、开放的文化生态循环系统。

二、培养旅游文化翻译意识的重要性和意义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语言,在全世界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共生共存,英语语言与英语文化也不例外。也就是说,英语语言的主导地位决定了英语文化在全球的主导地位。因此,随着国际间不断增加的政治、经济、贸易、教育、旅游以及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和深入,英语文化的传播也不断加速,从各个层面对非英语国家的语言和文化产生巨大影响,以至于同化非英语国家语言与文化,使其面临着消亡的危险,就如同其它动植物物种一样逐渐消亡。语言乃民族之根,文化乃民族之魂,而“翻译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面对人类的全球化和跨文化交际的地域化,面对涉外旅游的迅猛发展,如果旅游翻译工作者拥有较强的中西方文化素养,浓厚的文化生态意识,他们就会形成强烈的文化平等理念,旅游翻译就能在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递给外国游客的同时合理地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也就能把英语国家文化原汁原味翻译到中国,从而实现中西两种文化共生共存,和睦相处,协调发展。

三、文化翻译意识和翻译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中英文课程学习。在中国,有的从幼儿园就开始学习英语,这个阶段幼儿处于初学母语的阶段,不仅英语没学到什么,母语还深受干扰。之后的语言学习过程中,学生去参加各种英语培训班,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英语学习上,但由于没有真实完整的英语学习环境,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并未有多少实质性的提高;同时,由于更多时间花费到英语语言学习上,学习母语的时间相对就很少,这也就是现在大学生整体语文水平不高的原因。

(1)继续英语学习。“旅游专业具有涉外性、文化性的特点,本质上决定着旅游从业人员兼有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 对从事旅游业人员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对于旅游专业学生而言,尤其是未来从事旅游英语翻译工作,英语是翻译的目的语,准确、切当、自如地使用目的语取决于语言基本功和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旅游专业未来从事旅游翻译工作的学生应该是“英语学习不间断”,无论是听、说还是读、写,只有坚持英语学习和语言技能训练,才有可能夯实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包括翻译能力。

(2)加强大学语文学习。为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课,其实很多高校都在实施,但学习目标泛化,没有针对性,没有依据专业特点落实到位,没有真正实现因专业开课。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而言,语文课不仅只关注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应该突出学生的专业特点,加强行业内容,比如, 有关旅游广告,旅游景点、旅游餐饮、酒店服务与管理等内容,学生可以在语文的语法、句法等语言基础知识巩固与训练的同时强化行业知识和内容,在深化行业知识的同时进一步促进母语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

2.开设英语类中国文化课。无论是学生中小学英语所用的英语教材,还是大学英语课程所用教材,如《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视听说)》《现代大学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等,几乎很少涉及到中国文化等相关知识。即使是旅游专业所开设的旅游英语涉及到的中国文化也很少,这直接导致了旅游专业学生文化知识的欠缺,从而也导致了旅游专业学生在遇到与文化相关的旅游翻译内容时无法顺利地用英文表达出来。翻译,特别是旅游翻译,要实现语言之间的成功转换,熟练掌握两种语言是翻译者的必备条件之一。

(1)开设英语类中国文化课程。中国地域广阔,旅游发展迅猛,旅游翻译涉及面宽泛,而旅游专业学生主要是通过旅游翻译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文化,对于旅游专业学生来说,中国文化课要有针对性。一是地域性。旅游翻译工作者从事翻译工作具有地域性特征,他们有可能未来就主要在某一地域范围内从事旅游翻译,比如,主要在中国西南部、东南部或东北部;二是中国文化课的开设要考虑范畴性。在地域性的基础上,中国文化课的开设要体现旅游翻译的特征和需要。旅游翻译涉及更多的是旅游广告、旅游景点、旅游公示语、旅游餐饮、旅游酒店服务等,这是旅游翻译的几个大类,这几个大类中又有生活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英语类中国文化课考虑地域性和范畴性可以使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中国文化的学习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密切与行业需要关联,使学生能较具体较系统地通过英语学习和了解中国文化信息,尤其是旅游类中国文化知识。此外,根据行业需要适当拓展西方文化知识面。旅游翻译不仅向世界传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且也是促进中西方文化相互交流。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西方文化能帮助学生完善英语知识结构,能帮助以后从事旅游翻译的学生避免触犯文化禁区,从而能使翻译顺利进行。

(2)英语类中西方文化课程,一方面补充和拓展旅游专业学生的文化知识,尤其是中国文化部分,夯实学生的中国文化功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民族文化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生态意识;另一方面, 帮助旅游专业学生系统了解旅游文化信息的英文表达,训练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和翻译中国文化的能力。

3.举行旅游文化趣味活动。中英文基础课程的开设旨在夯实旅游专业学生的语言功底,英语类中西方文化课旨在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面、训练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 旅游文化趣味活动就是通过多样化活动方式进一步激发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热情、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文化素养的提高以及文化生态意识的培养绝非朝夕之事。开展趣味性较强的旅游文化活动,比如“旅游文化趣味问答赛”“旅游文化翻译对接赛”“旅游文化翻译模拟赛”,使学生自己能自觉学习和丰富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一般而言,旅游专业的学生相对活泼、开朗,他们乐于参与、乐于展现自我。无论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各种形式的旅游文化趣味活动, 应紧密围绕旅游文化这一主题,旨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旅游文化翻译习惯,强化学生文化翻译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翻译能力。旅游文化趣味活动应强调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为学生营造一个“你我齐参与,不为求赢输,旨在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亲生体验,将课堂上所学的旅游文化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翻译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翻译能力。

4.丰富旅游文化翻译实践。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文化翻译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翻译能力不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出来的,也不是纯粹的校园内旅游文化趣味活动能完成的,而是需要旅游专业学生在旅游翻译实践中反复磨练,最终才能培养培养旅游专业学生良好的文化翻译意识和较强的文化翻译能力。也就是说,文化翻译意识的培养和文化翻译能力的提高绝对离不开翻译实践。作为教学单位,应拓宽旅游翻译实践的途径和方法,为旅游专业学生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 以四川某地方高校为例,“2014年首届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亚太旅游协会2015年会”等为很多相关专业在校学生提供的实践的机会,学生参与这样大型的旅游文化翻译实践活动,无论是旅游翻译服务还是其他岗位的志愿者服务, 学生都有机会接触到旅游人文地理、旅游景点翻译、民俗文化、旅游酒店、餐饮文化等旅游翻译信息,旅游翻译实践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翻译的真实场景,让学生在真实翻译场景中体验,并得到一种历练,把课堂上所学知识、课堂外所拓展的知识、文化趣味活动中各种训练融合在一起,在旅游文化翻译实践中对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进行检验,之后进行查漏补缺,达到培养学生的文化翻译意识,强化学生的文化翻译能力和文化翻译水平的目的。

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文化翻译意识、提高文化翻译能力绝非一日之功,也绝不是某一种方法和途径就可以实现,而是要多管齐下。不仅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双语知识,而且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双语运用能力;不仅需要拓展学生的中国文化视野,而且需要训练学生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不仅需要强化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和,而且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旅游翻译实践能力。因此,只有通过多种途径与方法,才能使学生将文化知识和语言技能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将文化生态翻译意识内化为学生未来的职业行为,从而培养旅游专业学生良好的文化翻译习惯和较强的文化翻译能力。

摘要:翻译的功能是达成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旅游翻译实质上是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化翻译。旅游翻译要能正确传达中国本土文化,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就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与途径提高旅游翻译工作者的文化翻译意识和文化翻译能力。本文以文化生态学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培养旅游专业学生文化翻译意识和文化翻译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翻译生态学 篇4

关键词: 外宣资料 翻译原则 生态学

一、外宣资料及外宣翻译的相关概念

我国各级各类对外宣传材料包括政府工作报告、白皮书中等政府文件,地方对外宣传报道、对外宣传画册、会展资料和公共场所告示标牌,等等。

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把大量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和观点从中文翻译成外文,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向国外受众传达的跨国界、跨语言、跨文化的对外传播活动,目的是通过以“我”为主的信息交流和思想传播,让世界了解中国,塑造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增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外宣翻译是一种具有传播性质的特殊翻译形式,也是一种交流行为,而且是一种的跨国界、跨语言、跨文化的对外交流活动。

二、外宣资料翻译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发生的一切已经并正在受到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伴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和对外传播事业的发展,中国的对外传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国家对我国的误解和偏见仍然存在,对我国的片面、不实甚至歪曲报道,对我国政策意图的误读现象依然严重。这种障碍的产生,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和矛盾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大多数西方人不熟悉中国的语言、文化,不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状,不能正确解读中国的政策和主张等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向世界说明中国、介绍中国,是一项长期、艰巨并富有挑战性的工作。翻译特别是外宣翻译工作,对于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的了解和合作,塑造我国良好的国际形象,为国家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等,发挥着不可或缺的桥梁作用。外宣翻译是一种门面工作,其中的错误与缺陷会被放大来看。外宣翻译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水平和人文环境建设的具体体现,翻译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应该反映在外宣翻译的效果上。因此,应重视并优化外宣资料的翻译工作。

三、外宣资料的翻译原则

1.生态性

生态翻译学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及翻译现象等都作出了全新的描述和阐释,主要强调翻译过程的两个方面———翻译生态环境和译者适应选择。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的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恰好能体现“外宣三贴近”原则——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例如翻译生态学对外宣公示语翻译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它将译者自身置于翻译生态环境中,全面考虑环境中的各要素。从“三维”(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着手操作,实现“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与适应性选择”,使译文能够达到多维转化的程度,以产出高质量的外宣公示语译文,为目的语读者提供帮助,实现对外交流与沟通[1]。

2.交际性

外宣文件资料是对外交流的名片,翻译中应该实现语言教学的功能。因此,外宣资料译者必须关注交际层面的选择转换,才可能在译文中取得和原文一样的交际意图。要求译者除传递语言信息和文化内涵外,将选择转换之重点落在交际层面上,重点关注源语的交际意图在译语中是否得以实现[2]。不同的语言在表达语义的方式上不尽相同,如汉语利用副词和虚词等来表达语气,英语则应用主语和限定成分等语义特征来表达语气。换言之,语气作为交际的实现手段是超语言的,语气不同影响外宣公示语翻译的宣传效果。如何把握原文语气,再现原文语气是外宣译员必须考虑的问题。另外,文化习俗的不同使得中西读者对某些特色词语的反应不同。中国英语的兴起与发展例证了语言的发展与文化内涵的呼应。

3.叙事性

外宣翻译实际是把大量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和观点从中文翻译成外文,通过各种媒介和渠道向国外受众传达的跨国界、跨语言、跨文化的对外传播活动,目的是通过以我为主的信息交流和思想传播,让世界了解中国。这种翻译过程实际上是对事物本身的叙述与还原,叙事学和外宣翻译的确存在交集,外宣翻译是用世界接受的语言向国际社会讲述中国故事。从功能上看,叙事和外宣翻译都是一种交流行为。经典叙事学的叙事交流虽然只囿于文本内部,但后经典叙事学走出了文本的桎梏,开始重视语境和读者,回归了交流的本意。从理论层面,叙事学和外宣翻译存在发生化学反应的可能。经典叙事学的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叙事结构等结构概念可以用于对外宣翻译进行微观的文本分析,后经典叙事学对读者、语境、意识形态等非结构的关注可用于对外宣翻译进行宏观的意识形态解读,以及对译前选材和译后接受的阐释[3]。由此可见,叙事性是外宣翻译的另一大原则。

四、结语

中国外宣翻译肩负着说明中国、展示中国积极正面的国家形象的时代使命。可以说,我国各种对外宣传资料的翻译都在某种程度上向世界说明中国,展示中国立体的、全方位的形象。在这层意义上,外宣翻译水平的提高和翻译原则的优化对说明中国,传播中国,展示中国形象,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重大战略问题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因此,翻译工作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为我国翻译事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果笑非,韩竹林.生态翻译学视阈下的外宣公示语翻译[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1).

[2]韩巍.“翻译生态环境”“适者生存”的重新审视[J].外语学刊,2013(1).

[3]胡兴文.叙事学视域下的外宣翻译研究[M].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基金项目:本文系沈阳工程学院青年基金项目“生态语言学视域下汉英翻译中的中国英语研究——基于近5年政府工作报告热词英译分析”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RWQN-1505

翻译生态学 篇5

一、基于教育生态学探讨大学英语在翻译教学中的问题

在整个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和学生必须在已经固定的教学结构和框架中对翻译教学活动加以展开。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占据绝对的主体地位,而生态型教学模式则强调学生与教师双向主体性,教育生态学要求英语翻译课堂中各个构成部分必须做到和谐相处和密切配合才能踧踖各自效用实现最大化发挥。但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仍然不够突出,英语翻译教学整体上处于一种教学生态失衡状态。

在英语翻译教学方法上,大部分高校教学方式都比较单一。大部分学校英语翻译教学任务较重,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采用传统大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更加便于学生管理,能够降低高校翻译教学资源矛盾,但因其模式本身与现代翻译教学的不相适应性及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课时量所受限制较大,教师在教学中很难对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只能根据大多数学生共同存在的共性问题实施教学,无法在英语翻译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和“对症下药”,自然难以提高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效果。

二、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策略

1.对生态化和谐性互动课堂加以构建。教师与学生是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生态主体,这两个主体与其他生态因子融合于同一个大环境中,只有促使大学英语课堂各个生态因子处于平衡、和谐状态,才能使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促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师生的共同发展。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各个生态因子并非一成不变的,教学生态环境平衡会因教师与学生两大主体的行动变化而改变。在整个翻译教学中,教师处于引导者地位,必须密切关注学生和其他因子的动向,在此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及时全面的做好调整工作。尤其在学生本身的情况上,教师应进行深入了解,对与学生情况相对的策略加以采取,积极维持英语翻译教学中各个生态因子的和谐与平衡。在翻译教学中,教师还应对传统话语专权现象尽量避免,在教学中充分凸显学生生态环境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为本,强调与学生之间平等对话和互动的新型大学英语翻译生态化课堂[2]。在翻译教学中,教师应对自己的引路人性质有明确认识,给学生提供更多独立思考和学习的空间,改变过去作为学生学习包办者的身份,鼓励学生对自己进行展示并对学生个性的发展表现出支持使翻译课堂尽可能地轻松、自然。

2 . 引进具有先进性、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式上,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必须认识到单一教学方式的局限性, 通过对具有先进性、实践性等教学方法的引进,改革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落后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生态学学科理论,它要求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系统应在开放状态下,与外部进行信息与能量交换,从而实现英语翻译教学系统的生态平衡。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各个生态因子无论信息交流还是能量传递都必须处于循环往复状态下,才会对英语翻译教学生态环境的和谐产生最有效作用。所以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应对开放式原则加以遵循,对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性教学方法等积极引进。衡量教学方法的先进与否,主要以能否摆脱传统“课本+课堂”填鸭式灌输教学手段。在现代教学环境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重要生态因子,该种技术在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通过资源共享促进学生学习资源的共享,而且能够通过微型人机关系的构建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关系更加平等。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是实现计算机网络与学生连接的桥梁作用,需要做到的就是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搭建,并使学生在翻译学习中能够实现与资源的广泛交流。通过多媒体技术,教师也可随时随地与学生展开课后翻译学习辅导,使传统英语翻译教学时间与空间界限被突破,从而促进英语翻译课堂教学效率的大大提升。相对听读类基础课程,英语翻译课程在实践性方面的要求更强, 对翻译教学与实践的结合来说,传统封闭式生态教学环境是很不利的。学校可与有声望的翻译企业加强合作,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引入实践性教学方法,使学生通过企业所提供的实践机会进行翻译学习,对学生翻译能力进行锻炼。

翻译生态学 篇6

研究中也被借用, 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从生态与翻译的关系入手, 论证生态学原理在应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这些原理包括生态环境基础论、生态系统论、生态和谐论、生态环境论、生态结构论、生态功能论、生态原理论、生态规律论、生态行为论、生态演替演化论、生态监测评估论、生态调控论、全球本土化论、非完美论、可持续发展论等。

生态学应用翻译和谐论系统论可持续发展

生态翻译学初期发展的基础研究《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切入点为生物学理论, 即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其论证结果必然是强调“活物”的重要作用, 因而其研究结论就必然是确立以“译者为中心”的理论框架, 为翻译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而翻译生态学则是将翻译学和生态学两者充分融合, 创建了一个由“天、地、人”构建的新的交叉学科, 强调其是创建一个崭新的交叉学科。翻译生态研究是一个很大的领域, 涉及的切入点自然也比较多, 目前的两种研究模式也只涉及其中的某些切入点, 如能进一步扩大范围, 对其进行全面探索, 则翻译生态研究必定会兴旺发达, 并在译界占领其应有的一席之地。

既然生态与翻译的关系密切, 其有关原理借用到应用翻译及其研究中, 必然会开辟一个应用翻译研究的新天地。这里我们就讨论生态学原理在应用翻译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其运用可归结为以下15个方面:

(1) 生态环境基础论。世间万物的诞生、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其生态环境, 而生态环境是有机体生存空间内各种条件的总和。既然翻译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活动, 那它的诞生、生存和发展就离不开人类生态环境。应用翻译研究也是如此, 它有着自己赖以生存的沃土。凡应用翻译理论和实践研究, 必受所处天地环境的影响, 打上其地域的烙印。这就为我们建立具有中国地域特色的译论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同时也为我们审视域外译论提供了新的视角。

(2) 生态系统论。人类生态环境是一个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在内的复合生态系统。按照生态学原理, 全球生态圈和地域生态圈是相互依存的, 全球生态圈的形成并不意味着地域生态圈的消失, 相反, 正是这五彩斑斓的地域生态圈构成了大一统的全球生态圈。翻译研究只有扎根于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壤, 才能保持特色, 并使其小生态圈得以保留, 从而为建设外部大一统而其内部又呈现出复杂多样的全球生态圈做出贡献。应用翻译研究也不例外。

(3) 生态和谐论。天、地、人, 三者合而为一, 既是中国传统生态思想, 也是翻译生态研究的支柱。人立于天地之间, 必受其制约, 不可违背其规律;但人可在认识天地规律的前提下, 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因此, 研究应用翻译, 切不可将天地人相互对立, 而要特别注意其间的妥协和包容, 力求和谐。

(4) 生态环境论。应用翻译的生态环境探索, 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译者和研究者的生理及心理环境以及翻译生态环境的多维镶嵌性等, 应用翻译的存在必然离不开周围的环境。应用翻译同人类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翻译理论实践研究相互作用, 关系密切。翻译不但需要社会基础, 而且需要生物基础, 处于地球的整个生物圈中。应用翻译的发展离不开应用翻译的生态环境, 彼此之间存在协同进化的关系。应用翻译的生态环境是对应用翻译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节作用的n维空间和多元环境系统。对其研究不但能分析应用翻译生态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 而且还能研究作为应用翻译主体的人的生理和心理等环境因素。

(5) 生态结构论。应用翻译的生态结构, 包括宏观生态和微观生态, 翻译生态的层次分析。从多角度利用生态学结构来分析应用翻译结构, 为揭示应用翻译的生态功能和法则打下基础。应用翻译的生态结构包括应用翻译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宏观生态结构强调应用翻译研究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微观生态结构则强调应用翻译研究具体问题的理论框架。我们可从纵横两个方向剖析应用翻译的生态结构:纵向分为个体生态、群体生态、生态系统;横向分布为翻译资源、国际文化交流及翻译研究。而应用翻译生态系统只有在宏观生态和微观生态协调作用时才能有效运转。

(6) 生态功能论。应用翻译的生态功能, 包括内在功能和外部功能。从生态学观点和原理出发, 研究和阐释应用翻译的生态功能;通过揭示应用翻译生态的内在过程及其外在作用, 深入探讨应用翻译的内在功能和社会功能。内在功能即生产功能, 包括应用翻译系统内部的生态条件, 生产者 (译者) 、消费者 (译语读者或听者) 和分解者 (翻译研究者) 三大功能的协调运作;外部功能即社会功能, 如应用翻译对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发挥的作用等。

(7) 生态原理论。应用翻译生态研究的基本原理, 即应用翻译与其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机理, 包括:限制因子率、耐性定律与最适度原则、花盆效应、翻译生态位原理、翻译生态链法则、翻译节律、社会群聚性与阿里氏原则、群体动力与群体动力学、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效应和翻译生态系统的边缘效应。如可探讨应用翻译中的竞争与合作, 以及限制应用翻译发展的因素及对待某些具体问题, 如翻译企业间竞争问题的解决办法;如何处理好应用翻译生态整体效应和边缘效应的关系;如何在应用翻译工作中群策群力, 确保应用翻译生态链的完整闭合;如何让应用翻译人员和翻译企业在翻译实践和管理的大风大浪中经风雨见世面;如何把握好应用翻译工作和应用翻译发展的节律等。

(8) 生态规律论。以生态学观点来研究应用翻译与外部生态环境之间以及应用翻译内部各环节、各层次之间本质的、必然联系的基本规律。从多学科角度研究应用翻译的生态机理, 揭示应用翻译的现象、问题和本质。其中, 可探索迁移与潜移律、富集与降衰律、翻译的生态平衡与失调、竞争机制的协同进化和翻译生态的良性循环。可运用这些基本规律讨论现阶段应用翻译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如应用翻译内部研究的不平衡现象、应用翻译人才的培养和质量的保证等。

(9) 生态行为论。应用翻译的行为生态, 包括个体行为生态、群体行为生态、学习行为生态、教学行为生态等。引入行为生态学来进行应用翻译研究, 讨论应用翻译的行为生态, 可以从多样性的行为中找出一些带有共同性的特点, 找出导致这些特点行为产生的因素, 以便更好的理解人类行为的原因、意义及后果。从而使应用翻译工作者、管理者更能根据人类行为的特点进行工作, 去引导人的行为向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方向发展。也就是了解人类行为规律, 以此推进应用翻译的发展, 尤其是促进应用翻译教、学行为的发展。

(10) 生态演替演化论。应用翻译生态的演替和演化, 主要论及应用翻译生态的演替和演化的一般过程、纵向和横向演替和演化的趋势、应用翻译生态演替和演化的动力系统等。将生态学中的演替和演化与应用翻译相结合, 得出结论:应用翻译生态的演替主要反映在层次演替和阶段演替上, 其实质是知识、信息量的积累并产生质变。从系统论观点来看, 应用翻译生态演替是从一种有序演化到另一种新的有序态的过程, 或从无序经振荡过渡为有序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及科学体系的改变, 应用翻译结构的内部层次、系统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使应用翻译系统发生变化, 如更新应用翻译内容, 改变我们对应用翻译的认识并使我们将翻译生态学方法与各种应用翻译理论结合起来, 系统地研究这些外部因素。还可分析应用翻译发展的某些具体过程、应用翻译学科的演化及应用翻译演替演化的动力系统。

(11) 生态监测评估论。运用生态学和翻译学的观点和方法, 对应用翻译生态的各个层次和各种类型的对象以及有关应用翻译及其活动和过程进行检测与评价, 从而正确认识应用翻译生态系统, 促进整个应用翻译事业的发展。其内容涉及对人工翻译、机器翻译、口译的质量量化评价及整个应用翻译生态系统的质量评价。

(12) 生态调控论。生态系统不是自发的系统, 而是一种目的系统, 在运行过程中通过反馈机制, 向目的趋移。应用翻译研究也是一样, 在其运行过程中必然会出现错误、偏移或不合时宜现象, 这都需要其反馈机制, 使用其调控系统予以纠正、修正, 以维持应用翻译生态系统的平衡, 从而推动应用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健康发展。

(13) 全球本土化论。翻译生态研究使人最受启发之处, 在于其借鉴西方翻译理论, 但不拘泥于此, 而是以此来发展、完善中国本土翻译理论, 使翻译研究本土化。应用翻译研究也不例外。

(14) 非完美论。根据翻译生态原理, 大凡世上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都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 不可能穷尽世间所有翻译问题, 这就为应用翻译及其研究提供了不断拓宽和深入的空间。

(15) 可持续发展论。主要论及应尊重和顺应基本翻译生态规律, 以及在此前提下发挥译者、研究者、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 推动生态翻译和翻译生态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关注翻译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论述实现生态翻译的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促进应用翻译事业的稳步发展。不管是对应用翻译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发展, 翻译生态研究都具有指导意义, 它能够指导译界人士自主调节生理、心理环境, 改善应用翻译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 适应应用翻译的生态环境, 努力营造良好的应用翻译氛围和气候, 逐步实现应用翻译的可持续发展, 发挥应用翻译的多维效益。

从生态学角度讲, 目前应用翻译的地位有些尴尬。应用翻译, 作为当前工作量最大、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最多的翻译工作, 在我国民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 与此极不相称的是, 在全世界范围内, 基本都是文学翻译的一统天下, 应用翻译及其研究常常被忽略。为扭转这种局面, 应用翻译工作者及研究者当自强, 并创建一个能使应用翻译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整体生态环境。

摘要:近年来, 国内外都掀起一股生态热,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即回归自然。令人惊喜的是, 生态学原理在翻译研究中也被借用, 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从生态与翻译的关系入手, 论证生态学原理在应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 这些原理包括生态环境基础论、生态系统论、生态和谐论、生态环境论、生态结构论、生态功能论、生态原理论、生态规律论、生态行为论、生态演替演化论、生态监测评估论、生态调控论、全球本土化论、非完美论、可持续发展论等。

关键词:生态学,应用翻译,和谐论,系统论,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凑贵.生态学概论 (第2版) [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3]胡庚申.傅雷翻译思想的生态翻译学诠释[J].外国语, 2009, (2) :47-50.

[4]黄秀敏.迈向绿色生态翻译——评许建忠教授的《翻译生态学》[J].中国科技翻译, 2009, (4) :37.59-60.

[5]黄忠廉, 焦鹏帅.建构翻译地理学新学科体系[J].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3-24.

[6]孟凡君.后现代之后的翻译研究新转向略论[J].胡庚申.翻译与跨文化交流:整合与创新[A].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9.48-53.

[7]庞博.《翻译生态学》述评[J].沧桑, 2009, (4) :254-255.

[8]许建忠.翻译生态学[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 2009.

[9]许建忠.翻译地理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10.

生态翻译学指导下的广告翻译 篇7

概括来说, 生态翻译学 (Eco-translatology) 就是生态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它是生态学与翻译学相结合的产物。生态翻译学着眼于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以翻译学的叙事方式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等做出新的描述和解释。胡庚申教授是生态翻译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 他最先提出的基础性研究理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是生态翻译学的根基。“生态”和“适应/选择”是生态翻译学的两个核心概念, 是其安身立命的基础, 生物“适应/选择”学说原是达尔文解释生物进化的核心学说。如今, 胡庚申教授将其引入翻译学领域, 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解读翻译过程, 并提出“翻译适应选择论”学说, 作为生态翻译理论的根基。胡庚申教授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原文-译者-译文”这一翻译体系中, 译者作为中心, 起着主体性作用。简化地说, 翻译=译者的适应+译者的选择。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是“生态翻译环境”, 译者所要“适应”的正是“翻译生态环境”。“选择”也是译者发出的行为, 一是选择最适应的翻译生态环境的程度;一是选择译本的最终行文。这种表述为:翻译过程=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译者对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程度的“选择”+译者对译本最终行文的选择。译者若想将翻译做到最佳, 就要从多维角度适应翻译生态环境, 并对译本作出适应性的选择, 最终创造出“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适应”和“选择”行为不是单独完成的, 译者需要坚持在“选择”中“适应”, 在“适应”中做出“选择”。并实现原语和译语之间“多维度”的灵活转换。

二、广告翻译案例探析

广义的广告语指通过各种传播媒体和招贴形式向公众介绍商品、文化、娱乐等服务内容的一种宣传用语, 包括广告的标题和广告的正文两部分;狭义的广告语则单指广告的标题部分。在此, 将对狭义的广告语即广告标题进行生态翻译探析。生态翻译学认为, 适应选择论的方法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三维”转换。“三维”指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笔者将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方面对若干则有关计算机、咖啡以及汽车品牌的广告语进行“三维”适应性转换探析。

1. 语言维转换

案例一:No business too small, no problem too big. (IBM公司广告)

没有不做的小生意, 没有解决不了的大问题。

不同民族之间的语言差异是产生其他差异的基本因素。在本例子中, 译者基本保留了原语的表达形式“没有……没有……”, 并且没有机械地按部就班地将它译成“没有太小的生意, 没有太大的问题”。这就是翻译在语言环境中的灵活转换。译文中增添的两个动词“做”和“解决”使得译语立体起来, 并且用“不做”而不是“做不成”, 能够更好地使国内消费者感受到IBM公司对待顾客的平等真诚和面对困难的乐观自信。

案例二:Intel inside. (Intel公司广告)

给电脑一颗奔腾的“芯”。

英文短小精悍, 几个词看似简单, 却给予人以联想, 而汉语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 译者需要将有关产品的主要信息引入广告语中。译者做的很好, 他将品牌“奔腾”和产品性质“芯片”融入其中, 并将其巧妙组合, 形成了一句形态简洁、内涵丰富的佳句。同时“芯”字一语双关:心脏和芯片;“奔腾”具有两个功能:品牌宣传和形容词作用。将“intel”转换成“奔腾”;“inside”转换成“芯”, 可谓做到了语言环境方面的绝佳转换。

案例三:Take TOSHIBA, take the world. (东芝公司广告)

拥有东芝, 拥有世界。

英文中“take”一词有多种含义, 译者选择何种含义是语言维成功转换的关键。若援用“带走”, 则显示了过强的占有欲, 暴露出自私、不和谐之感。译者选择的“拥有”一词, 虽不属于“take”词义之内, 但可以很好地诠释原广告语的深层涵义。相对于其他广告语的翻译, 译者对这条广告并没有做过多的添加修饰, 而是保留原来的形式和意义, 以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向中国消费者宣传东芝品牌。

2. 文化维转换

案例一:The taste is great! (雀巢咖啡广告)

味道好极了!

作为世界上著名的咖啡品牌, 雀巢咖啡率先把高品质、美味的咖啡和咖啡文化带到了中国。在2008年的“30年, 谁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大型品牌发布颁奖典礼上, 雀巢咖啡赢取了“30年改变中国人生活的外国品牌”奖项, 其文化内涵在中国得到了肯定。“The taste is great!”为人们的生活点燃了亮点, 同时, 其直译标语“味道好极了!”一直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产生着共鸣, 传达着一种中国现代生活方式中需要的重要元素: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对幸福生活的感激之情。

案例二:Good to the last drop. (麦氏咖啡广告)

滴滴香浓, 意犹未尽。

作为全球第二大咖啡品牌, 麦氏咖啡的品牌形象堪称经典。单就咖啡的口味而言, 麦斯威尔咖啡奶香浓郁, 苦甜适中, 更适合国人口味。这句经典的中文广告语在坚持其“口味特色”的同时, 更深入浅出地将麦氏咖啡的“口味文化”成功转换, 积极地调动着人们的感觉器官, 激发起“来一杯”的欲望。同时, 这则成功的译语与“好东西幺儿好朋友分享”, “时间你定, 咖啡我准备”等经典的“麦氏”广告语一起传达着阿拉伯人的生活趣味:“做咖啡是一种艺术, 所以喝咖啡也是一种艺术”。这样, 人们在享受着咖啡艺术, “麦氏”在享受着品牌荣誉。

案例三:YOU&STARBUCKS:It’s bigger than coffer. (星巴克咖啡广告)

星巴克与您:不止于咖啡。

星巴克的成功并不在于其咖啡品质的优异, 而在于其传递出的崇尚知识, 尊准人本位, 带有一点“小资”情调的“本位文化”。星巴克文化实际上是围绕人和知识这两个主题下功夫的文化, 这种文化的核心是帮助人拓宽知识和能力层面, 挖掘人在知识上的最大价值。基于这些文化因素, 译者在源语平淡表达的基础上, 为广告语平添了几分艺术气息。“不止”一词为“文艺青年”们保留了无限的遐想和讨论空间, 做到了“以人为本”。传递出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3. 交际维转换

案例一:In search of excellence. (别克汽车广告)

心境思源, 志在千里!

别克 (Buick) 品牌始创于1900年的美国底特律市。美国是一个追求梦想, 实现自我价值的国度, Excellence (杰出、卓越) 代表成功, In search of excellence正表现了美国人对于成功的渴求。相对美国人而言, 我们中国人更提倡“志向远大”, 因此, 为了和国内消费者较好地沟通, 译者选择了中华民族传承多年的四字成语———志在千里。成语朗朗上口、易为人信服并接受, 同时“千里”一词和汽车紧密相连, 译者赋予别克汽车以千里马的形象, 对中国消费者来说更具有吸引力。

案例二:Engineered to move the human spirits. (奔驰汽车广告)

人类精力的动力。

奔驰汽车的历史正代表着人类汽车工业的发展史, 因此, 奔驰在世界汽车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样, 原广告语中将奔驰汽车的宣传提升到the human spirits层面并不过分, 同时, 选用汽车引擎 (engine) 的动词形式engineer, 生动绝妙。然而, 在中国, 营销商习惯使用偏正短语对品牌进行宣传, 人们也习惯了将广告语后面的名词看做产品的具体形象。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考虑到了这点, 用“动”体现move;用“力”体现engineer, 在中国消费者心里树立起“动力”的形象, 最终做到交际维方面的成功转换。

通过对以上几个案例的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语言维, 文化维和交际维拥有着辩证理论关系, 它们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语言维的成功转换必将带动文化维的转换, 同时达到交际的目的。

摘要:国际上关于商业广告语翻译理论的研究甚多, 其中角度不一。胡庚申教授提出的生态翻译学理论, 从生态学这一全新视角对翻译进行研究, 受到了翻译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运用生态翻译学理论对商业广告语翻译进行探索和分析。

关键词:广告翻译,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 2008 (6) :11-15.

生态翻译学研究 篇8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发展,研究现状

1生态翻译学的背景

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 都有与之相关的社会背景及时代思潮。因此, 生态翻译学的出现符合其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以及学术研究的方向。

首先, 它是从翻译研究中的经济和社会转型的思考出发的。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 人类社会开始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之路。美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瑞秋·卡森 (Ra-chel Carson) 在其于1962年发表的著作《寂静的春天》 (Slient Spring) 中说到人类破坏自然的雄辩事实表明,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转折点上 (卡森, 1962) 。在1972年联合国召开的一次环境会议上, 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使全人类开始关注自然环境的保护这一问题。从1970年开始, 生态环境的保护也逐渐在中国引起重视和关注, 并因此提出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可持续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基于这种时代背景, “生态”这一维度被引入包括翻译在内的各个研究领域体现了时代发展的特色。其次, 它是现代哲学思想转变的必然结果。自20世纪, 在思想界和哲学领域发生了由主客二分到由中心到整体观念的转型。1967年, 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提出了“中心”既可在结构之内也可在结构之外, “中心也就并非中心”的重要观点 (Derrida1967) 。1973年, 挪威著名的生态哲学家阿伦·奈斯 (Alen Naess) 提出的“深层生态学”理论, 将生态学引入哲学与伦理学领域, 并提出生态自我、生态平等与生态共生等重要生态哲学理念 (Naess 1973) [1]。1995年, 美国生态哲学家戴维格·里芬 (Dave Griffin) 提出了“生态存在”的重要概念。这一系列的哲学思想的转变, 开启了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来研究翻译活动的序幕, 由此应运而生了翻译生态学这一新的翻译理论研究视角。

2生态翻译学的发展过程

随着世界经济国际化和网络技术的进步, 国与国之间的各种交流也日益频繁, 翻译也成为不同语言之间沟通交流必不可少的桥梁。因此, 对翻译现象的各种研究理论也层出不穷。通过这些年学者们的共同努力, 翻译研究 (translation studies) , 或翻译学 (translatology) 有了很明显的进步, 并最终获得了属于自己的学科地位, 并且正在往一门相对独立和成熟的人文社会科学分支学科的方向发展。生态翻译学应该算是翻译研究的一个分支学科。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 也即生态翻译学伴随着另一些研究文学的生态学理论和批评方法, 正在翻译学界崛起, 它强有力地对传统的文学和文化翻译以及翻译研究本身的教义形成了挑战。

但是在当代翻译研究领域内, 仍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对这一分支学科的意义和生命力持怀疑态度, 其理由主要在于生态学之应用于人文学科, 确切地说应用于文学研究, 只是近一、二十年的事, 它究竟拥有多少学科意义上的合法性还须论证。但作为一种实验性的研究方法和视角, 它已经被证明自有其合理之处, 最近20多年来生态批评在西方和中国的比较文学和文学理论批评界的风行就是其不可忽视的明证。鉴于生态翻译学的研究事实上已经存在于翻译学的实践中, 因此本文首先要探讨的就是生态翻译学与文学的生态研究或生态批评的关系。

3生态翻译学的主要内容

作为一种新兴的翻译理论, 生态翻译学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胡庚申教授在2始00关1年第三届亚洲翻译家论坛上被提出的。之后, 许多学者开注并研究生态翻译学。生态翻译学即是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翻译的一种理论。这一理论“着眼于翻译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从生态翻译学的视角, 以生态翻译学的叙事方式, 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以及翻译现象等做出新的描述和解读” (胡庚申, 论视角包2括00:8:6) 概括来说, 生态翻译学的九大研究焦点和理; (1) 生态范式; (2) 关联序链; (3) 生态理性应 (4) 译有所为; (5) 翻译生态环境; (6) 译者中心; (7) ) 适/选择; (8) “三维”转换; (9) 事后惩罚。[3]

4生态翻译学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自从生态翻译学这一概念被提出后, 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发表了相关研究生态翻译学的论文。这些论文从不同的角度讨论了生态翻译学这一理论, 也使生态翻译学成为一个日渐成熟的翻译理论。

笔者在CNKI上输入检索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从2001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12日共搜到4 464条结果。其中, 中国学术期刊总数为2 810篇, 优秀硕博论文1 589篇, 其他会议论文为65篇。

在生态翻译学被正式提出之前, 国外许多学者对此就已有所研究。例如, 在《翻译与全球化》中, 作者米歇尔·克罗尼恩提出要重视语种“翻译的生态”问题。 1990年, 苏珊·巴斯奈特和安德烈·勒非弗尔提出了“文化转向问题”, 多次将翻译的语境描述为“文化环境”, 并使用“发现树木生存之地”“描述植物生长之状”等生态类比翻译研究中语言学家的探索行为。[4]

近些年来, 很多国际上著名的学者都接受邀请相继前往中国, 和中国学者就生态翻译学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极具意义的讨论。

从国内的角度出发, 胡庚申教授对生态翻译学已经做了详细的阐述。其他的一些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对生态翻译学进行了理论研究。在首届国际生态翻译学研究会综述上, 就收到了43篇有关生态翻译学的论文。这些论文从各个视角对生态翻译学进行了阐述。还一些学者将生态翻译学应用到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去。

生态翻译学可以说是首个脱离了西方学术环境的由亚洲人提出的翻译理论。从2001年至今, 在胡庚申教授和众多学者的努力下, 生态翻译理论已日益完善, 但是其中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来使生态翻译学越来越成熟。

参考文献

[1]胡庚申.生态翻译学:产生的背景与发展的基础[J].外语研究, 2010.

[2]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 2008.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 2011.

[4]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3.

[5]思创﹒哈格斯.生态翻译学的国际化进展与趋势[J].上海翻译, 2013.

翻译生态学 篇9

关键词:旅游英语翻译;生态翻译学;探讨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也让我国的对外往来日益密切,特别是在中国奥运会举办之后,有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开始纷纷来到我国进行游览和观光。这种旅游并不是单纯的游览自然风光,更多的是对文化精神的熏陶。这样就让旅游英语翻译变的格外重要,翻译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游客的体验。所以利用生态翻译学来进行更好的旅游英语翻译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生态翻译学的基本概念

在翻译中融入生态学,将选择和适应的重要性加以重点体现就是所谓的生态翻译学,在这其中主要强调的是整个翻译系统能够保持完整性的前提下,还要对内容进行新的描述和解释[1]。而生态翻译学最基础的理论也就是解释翻译中的选择性和适应性,换句话说就是希望翻译能够最大程度上还原本我,让翻译者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前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将旅游英语翻译中的完整性、适应性以及生态性加以最大程度的确保。

二、旅游英语在进行翻译时存在的问题

(一)翻译不具备特色

翻译与文化是有密不可分的,每个景区自然也有独一无二的文化内涵。一旦翻译的不够到位们就会让景区的文化魅力大大下降。比如,我国有种常见的小吃,叫做“韭菜盒子”,一些旅游人员就会将其翻译成“Chive Box”,这样韭菜盒子中的合家团员就无法体现出来。

(二)翻译中的错误用词

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时,要对用词进行反复的斟酌,一定要将准确性加以提高。但就目前来看,翻译水平确实有一定的缺失。比如,西安的某个景区就将孙思邈翻译为“drug king”,大家都知道其是唐代的药王,但是“drug”却存在买醉要、毒品的意思,而与“king”连在一起就有可能被外国游客误以为“毒枭”。这种错误真的应该予以杜绝。

(三)对英语固定译名的翻译错误

翻译人员在进行翻译时,可能是因为对资料查询不够或者翻译水平存在问题,就会出现对固定搭配使用不当的问题。比如,把“木本植物”翻译成“wooden plant”,其是正确的翻译应该是“woody plant”[2]。还有甚者将汉语拼音和固定标语混乱搭配的情况,最严重的是就是“No zhaoxiang”(请勿拍照片)、“No dahuoji”(禁止打火机)等等。这些情况的大量出现,不仅会阻碍当地景区文化的广泛传播,更不利于地区景区文化的形成。

三、基于生态翻译学的旅游英语翻译技巧

(一)在进行翻译时要注意选择从语言维的角度出发

语言层面的翻译也就是语言维角度,大部分指的就是翻译人员有选择性的对语言进行翻译。而在旅游的英语翻译中,要将游客对景色的欣赏为前提,然后才是语言的感悟。比如把“西施舌”翻译成“the beauty's tongue”,还有将“穿过森林和跨过小山,一直蜿蜒至海边”就可以翻译成“across hill and woodland to the seaside.”将语言进行一个语言维度的整合,就能将旅游英语的特色完全体现出来。

(二)在进行翻译时要注意选择从文化维的角度出发

将国家与国际阿德文化歧义尽量减少就是文化维度所产生的效果。最大程度的减少文化所带来的冲突,就能将语言文化障碍尽量减少。所以,文化维度就能在两种文化进行融合时起到较好的交叉作用。但是要注意的是,翻译者要仔细进行双语文化之间的阐述和传递,其目的就是减少曲解原话的情况发生。不仅如此,翻译中也要注意站在文化体系上。比如我国著名的黄鹤楼,就被翻译成“The Yellow Grand Tower”,在这其中的“tower”就能将古代建筑的特点进行表达。

(三)在进行翻译时要注意选择从交际维的角度出发

进行旅游英语翻译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完成双语交际,而交际维度也是一种选择性与适应性的一种转换[3]。这不仅是翻译人员对文化内涵以及语言的传递,更需要将翻译放在一个交际的层面。比如对旅游景点的翻译过程中,翻译者就要首先从交际角度进行考虑,确保简单明了,清晰好记。因此,“长城”被翻译成了“The Great Wall”;“询问处”被翻译成“Information desk”;而“埃及金字塔”就是“Egyptian pyramids”。旅游英语的翻译,需要我们了解各地的风俗文化,同时掌握游客的文化背景,才能把它恰当地、通俗地表达出来而不失原汁原味。

四、结语

综上所述,旅游英语翻译中融入生态翻译学势在必行。而旅游英语翻译的水平也对我国文化传播产生着重要影响。所以,对于旅游英语翻译必须加以高度的重视,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尽量让旅游英语翻译能更加符合国际的语境,帮助我国文化更好的传播,也会促进我国旅游业能够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新花,肖乐.适应与选择——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旅游英语翻译探析[J].现代企业文化,2015(11):128.

[2]谢小莉.论“三维转换”视阈中的旅游网络文本英译——以“杭州旅游英语官网”为例[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78-82.

翻译生态学 篇10

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在达尔文适应选择论基础上, 结合翻译中的顺应理论, 提出并发展了生态翻译学。生态翻译理论以跨学科的视角, 运用生态理性、生态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探讨。其中包括“关联序列”、“翻译生态环境”、“译者中心”、“三维转换”、“适应和选择”等主要概念。 (胡庚申, 2011) 在胡教授提出的概念当中, 关联理论揭示并促进了翻译研究的领域从语言学到文化学到社会学到人类学再到生态学的不断扩大。随着研究的深入, 近年来“翻译生态环境”的定义也逐渐宽泛:对于翻译而言, 译者以外的一切都可看作是翻译的生态环境;同时, 每个译者又都是他人翻译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 (胡庚申, 2006;2008) 。达尔文在其进化论中指出, 生物之间存在生存斗争, 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 适应者生存下来, 不适者被淘汰。在人与自然相互斗争与和谐共存的过程中, 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 在翻译领域的生态环境下, 译者若希望译文被广大观众接受, 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翻译过程中不断进行“适应和选择”。从翻译的操作层面看, 为使目的语观众与源语观众达到同样的接收效果和视听体验, 译者不仅要从语言层面做出选择, 更应考虑文化和交际层面。因此, 在外文电影不断涌入国内市场的大环境下, 译者的使命任重道远, 如何适应与选择, 直接关系到外文电影在中国的“命运”, 即适者生存。

2 字幕翻译的特点与作用

字幕, 即影视作品后期加工的文字, 在该作品播放时随着剧情的推进和发展, 在多媒体屏幕下方显现的文字, 以便帮助听力较弱的观众理解节目内容。此外, 随着世界各国文化的交融, 字幕翻译日渐广泛, 旨在使不理解外语的观众, 既能听到原作的声音, 又能理解影视作品的剧情内容。双语字幕, 更是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了渠道与素材, 通过观看外媒影视作品体会外语的地道表达和最新的表述方式, 更可以对源语和目的语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学习与分析。

2.1 空间上的限制

从字幕的定义来看, 我们知道字幕是出现在屏幕下方的文字, 主要为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剧情, 字幕主要是辅助作用, 不能影响影视播放的画面, 因此, 空间上的限制要求字幕翻译不宜过长, 语言结构简洁, 语意通俗易懂。

2.2 时间上的限制

字幕与影视剧情同步进行, 决定了字幕翻译的瞬时性。因此, 不同于读者阅读书籍, 可以停留在某一页具体研读, 在不明白的地方, 书籍类作者和译者还可以加注, 为读者了解文章起到更好的作用, 而对于字幕翻译来讲, 加注和研读在时间上都是不允许的。

2.3 语体特点及其他限制

字幕翻译用于阐释演员的对白, 语言趋向口语话。虽然字幕以书面形式出现, 但文字不能过于书面, 这样不仅使读者感觉晦涩难懂, 也会使字幕风格与演员表演格格不入。

字幕翻译还受到语境和影视类型的限制。从语境来讲, 包括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方面限制。主观因素包括说话人目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性别等方面的不同, 决定了字幕翻译语言的不同。客观因素包括影视剧中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点及社会环境等因素的不同也会影响字幕翻译语体特点;此外, 不同类型的影视剧有不同的主题:纪录片更注重语言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卡通或动画类则更注重儿童的心理接受程度和认知水平;浪漫喜剧类影视剧要求语言幽默诙谐, 符合演员较为夸张的表演及口型等。

3 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策略

施莱尔马赫 (1813) 在《论翻译的方法》一书中提出:“翻译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 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 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劳伦斯·韦努蒂 (1995) 在《译者的隐形》一书中将第一种方法称为“异化法”, 将第二中方法称为“归化法”。

简言之, 异化翻译方法是采用类似作者的表达方式, 或者保留作品本身的风格, 使读者了解异国文化及别国语种的表达方式, 尽管对于读者来说, 会有些陌生, 但却是学习异国语言和文化的一种途径。归化翻译方法则是, 以汉译英为例, 就是将源语为英语的作品译成中文时, 更符合中文表达习惯, 更为广大中国读者或观众所接受, 尤其是不懂英文的目的读者。

3.1 归化

韦努蒂对“归化”的定义为:“要尊重目标语文化当中的主流价值观, 但不能公然对原文采用保守的同化手段, 使其迎合本土的典律、出版潮流和政治需要。” (Venuti, 2001:240)

由此我们可看出, 韦努蒂在尊重文化差异的角度认为归化翻译策略要把握好度, 不能过于归化而抹杀了文化间的差异性与多样性, 进而影响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但是采取归化翻译方法也有其优势。归化是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 采取目标语读者习惯的表达方式传达原文的内容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 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

如:Spring, the sweet spring is the year’s pleasant king.

—T.Nash

春, 甘美之春, 一年之中的尧舜。——郭沫若

英文中的“King”是“国王的意思”郭沫若将其译为“尧舜”, 则使译文染上了强烈的汉文化色彩。

3.2 异化

韦努蒂对“异化”的表述为:“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 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 (Venuti, 2001;240)

韦努蒂关于“归化”的概念认为若统一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 不仅不利于文化的多样性, 也是自我欣赏过度、民族中心主义价值观的体现。为尊重文化的差异性, 韦努蒂更支持异化的翻译策略。

“异化”简单说, 就是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 吸纳外语表达方式, 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 采取作者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 传达原文内容。使用异化策略的目的在于考虑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征和语言风格特色, 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举一个异化翻译比归化翻译更为人们接受的例子:

All roads lead to Rome.

归化版:殊途同归

异化版:条条大路通罗马

异化翻译方法, 也有其不足之处。若过分异化, 会增加读者或观众接收的难度 (尤其外语水平较低或者受教育水平不高的目标读者或观众) , 这样便违背了翻译的初衷——使不懂该语言的人们理解其意义, 难免事倍功半。

4 以贾秀琰翻译电影作品为例研究字幕翻译的“适者生存”

不同物种需根据环境变化不断调整自己, 以便适应环境求得繁衍生存。字幕翻译人员更要像变色龙一样与时俱进, 根据不同的目的与需要使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适应字幕翻译这个大的翻译生态环境, 创作出被观众接受的字幕翻译。下文将从归化和异化翻译的角度, 结合贾秀琰电影字幕译作及其它英汉转换实例来阐述字幕翻译的适应性翻译策略。这其中好的案例值得学习, 翻译不成功案例的经验也值得借鉴。

4.1 归化策略角度的适应性转换

在贾秀琰翻译的《黑衣人3》中, 有采用了归化策略的例子。

例:英文字幕:I think I just saw a tooth in that thing.Or a claw.Or a hoof.

字面直译:我好像看到那饼里有一颗动物牙齿, 或者爪子?或是蹄子?

贾译字幕:我真怀疑他们用的是地沟油, 瘦肉精。

尽管有很多人质疑贾的译法, 尤其是“地沟油”和“瘦肉精”的译法。但不可否认, 贾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 是为了让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内容。人们质疑她的译本, 主要在于采用归化策略的程度和适宜与否的问题。

当然, 也存在一些翻译, 是有明显错误的。例子如下:

近期, 复仇者联盟2正在各大影院热映, 其中的翻译也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其中, 有一段情节是这样的:奥创在与复仇者联盟打斗一番之后, 带着破烂的身体, 说了一些话, 其中有这样一句。

原文:There are no strings on me.

中影翻译:我身上没有电线了。

分析:string做名词讲时表示“细绳, 线, 弦等”, 有个习语是这样表达的“have/keep sb on a string”操纵或支配某人;使某人顺从自己。因此, 应将其译为:“我已经挣脱束缚, 自由了!”会更准确。

4.2 异化策略角度的适应性转换

我们在前面已提到, 韦努蒂在定义“归化”“异化”策略时, 鼓励译者采用“异化”翻译策略。由“翻译的文化转向”我们得出, 翻译, 不仅在于传达语意, 更是要进行文化交融。文化交融的前提是文化的多样性, 正式由于多种文化的共存, 才使世界文化交流更有意义。由此, 我们可意识到异化翻译策略的重要性。

例:在《黑衣人3》中, 英文字幕:Mommy, the president is drinking...

字面直译:妈妈, 总统在喝……

贾译字幕:妈妈, 总统奥巴马喝了……

首先“总统”一词, 并非本国对政府官员的恰当表达。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的“主席”, 但由于中西方逐渐深入的文化政治交流, “总统”已经被公众熟知和接受, 异化翻译为“总统”无可厚非。此外, 贾还增译了“奥巴马”, 由于美国现任总统是奥巴马, 贾这样处理是为吸引更多的观众观看影片, 获取更高票房。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不同文化中的称谓语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例如, 红楼梦第六回, 狗儿对刘姥姥说过这么一段话:

“姥姥既这么说, 况且当日你又见过这姑太太一次, 为什么不你老人家明日就去走一遭, 先试试风头儿去?”

译文:"Since this is your idea, mother, and you've called on the lady before, why not go there tomorrow and see how the wind blows?"

姑太太译为“Lady”。对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而言, 中国人之间复杂的亲戚关系是他们完全不关心的。我们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之分, 而对欧美人而言, Grandpa就可以了, 完全没必要提及是From father‘s side还是mother’s side。对他们而言, 宝玉所说的“堂兄妹自然是比表兄妹更亲了”这样的话也是难以理解的。这就是文化的差异。一个Lady一带而过, 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5 结语

随着国外电影不断涌入中国市场, 字幕翻译的工作量大, 任务重。翻译本身是一个需要不断打磨的过程, 好的作品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们作为观众和英文翻译爱好者, 首先应理解字幕翻译工作者的辛苦, 从我做起, 积极地为外文电影字幕翻译纠错, 但纠错不代表一味地批评, 好的译文同样值得我们借鉴和相互学习。此外, 谈及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 二者各有利弊, 因此,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 应根据不同的需要适时调整。在追求好的译本的前提下, 合理运用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既不过分归化, 忽视文化的差异性;也不过分异化, 使译文晦涩难懂, 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当中, 为使译本适应国内市场, 满足观众需求, 能够在电影字幕翻译这个大的生态环境下继续生存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Schleiemarcher A.On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Translating[C]//Theories of translation:An anthology of Essays from Dryden toDerrida.Schule.R.&Biguenel.J.Chicago and London:Th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42.

[2]Venuti L.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New York:Routledge, 1995:20.

[3]Nida Eugene A.Towards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M].Leiden:E.J.Brill, 1964:159.

[4]胡庚申.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中国翻译, 2011 (2) .

[5]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 2008 (6) .

[6]胡庚申.生态翻译学:译学研究的“跨科际整合”[J].上海翻译, 2008 (2) :3-8.

[7]郭建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归化与异化[J].外国语, 1998 (2) 65.

上一篇:新常态条件下一篇:草地畜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