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化育人模式

2024-09-22

最优化育人模式(精选11篇)

最优化育人模式 篇1

在高校服务育人、展开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兵工精神弘扬,兵工文化的传承,培养科技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大学生,是高校教育事业深化改革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兵工精神的深刻内涵

兵工精神作为我国国防建设、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精神财富与精神力量,是实现兵工梦、强国梦的精神支柱。其具体的内涵主要指“爱国奉献、自强不息、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等精神。兵工精神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之一,是老一辈革命家在打倒侵略者、创建新生活、致力于实现兵工梦与强国梦的兵器事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独特财富。是增强我国国防实力、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使中国走向世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源泉之一。

二、弘扬兵工精神,优化实践教学育人模式的具体思路

(一)传承兵工文化,创建校企合作的育人方式

创新大学生人才培养方式,实现校企合作的育人思路,有利于传承兵工文化,弘扬兵工精神,培养理论知识体系完善,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的新时期大学生。构建高校与企业合作的大学生人才培养方式,是高校与企业互利共赢的重要创举。首先,对于学校而言,有利于建立校外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向企业输运专业性较强,能力匹配度较高的优秀毕业生,实现兵工院校大学生的充分就业。另一方面,有利于实现校园文化与兵工文化的融合,将到兵工企业学习、交流作为年轻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利于培养年轻教师对于兵工企业、兵工事业的情怀,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创新模式,在今后的教育事业中,充分发扬兵工精神,全身心投入科研与教学中,培养出高素质的优秀大学生。

(二)弘扬兵工精神,实现实践育人的教学方式

高校应该在日常教学、课程体系设计、理论知识体系构建的基础上,注重素质能力的培养,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校应该开展有意义的兵工校园文化活动,比如兵工精神演讲比赛、辩论赛、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提升大学生与人交往、组织、沟通、协调的能力,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安排毕业生进行专业实习,逐步接触社会、适应社会环境,将专业实习与理论知识的学习相结合,帮助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能力与水平。同时加强职业品质与素养的提升,走向社会奠定基础。在弘扬兵工精神的同时,取得实践育人的重要效果。

(三)弘扬兵工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旨在“以活动促创新,以创新促成才”,是弘扬兵工精神,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开展创新实践,增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一项系统的工程。然而,目前不少在校大学生都缺乏创新欲望,为了克服这一难点,必须用实际内容、具体形式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欲望。增强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动力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一是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为龙头举行各类竞赛,如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机械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节能减排竞赛等。二是设立科技创新项目。如学生科研计划项目、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开放性实验项目等,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加强高校大学生职业观的教育,完善指导就业体系

面对新时期的大学生,高校应该通过兵工精神的弘扬,引导其树立正确、积极的职业价值观,引导其根据自身能力,选择适合于自身发展的工作单位与岗位,培养其吃苦耐劳、不畏艰苦、爱岗敬业的兵工精神。应该注重工作的长远发展潜力与空间,不能只关注刚开始的工资待遇,鼓励大学生从基层干起,逐步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摘要:在高校教育事业深化改革的新时期,优化实践教学育人模式,培养综合素质较高、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大学生是高校服务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探讨了兵工精神、兵工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进行实践育人教学模式的具体策略与建议。

关键词:兵工精神,兵工文化,实践教学,服务育人

参考文献

[J]章熙春,马卫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13).

[2]张敏.略论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教育的创新路径[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5(12).

[3]沈东华.当前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变化及对策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

[4]王国炎.传承航空国防精神营造独特育人氛围[J].中国高等教育,2008(8).

最优化育人模式 篇2

芙蓉区双新小学:戴洪林

有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还有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叫作《孟母三迁》。在大家都关注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今天,我们能否从中悟到一点什么呢?我认为,优化育人环境,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的健康发展,能起到根本和关键性的作用。

在自然界中,橘生南与生北的结果不一样,在人类社会中,将门之后与出自书香门弟的特质不一样,大家闺秀与山村野姑的举止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因为成长的环境不同。将门因尚武重义,必然粗犷豪爽,义薄云天;书香世家因习礼明信,必然温文尔雅;大家闺秀一般知书达理,山村野姑一般泼辣直爽。从以上之所言,我们不难总结出:一个人生活在不同环境之中,在不同文化的熏陶下,会形成不同的个性品质。所以,我们今天谈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我就想从优化育人环境谈起。

现在青少年的生长环境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大块:家庭、学校、社会。其中尤以学校和家庭重要。我们要搞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首先要改变我们力所能及的地方,即学校和家庭。社会环境是个较复杂的区域,需要政府行为和舆论导向起调节作用,不在我们的能力范围之内,当然也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

正如所有的内容都要有一定的形式作为载体一样,德育工作切不可空谈理论,呆板说教。一定要付诸在行动上,落实在活动之中。下面我想就我们双新小学在德育工作方面的几种做法,提出来与各位同仁商讨。

第一、开展“小手牵大手,我和家长有个约”系列活动。“小手”,即小孩自己,“大手”,即他的家庭成员。为什么要“小手牵大手”?这不是要小孩去教育大人吗?的确,这个过程是要小孩去带动大人,但同时小孩为自己赢得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比如活动之一:“小手牵大手,都讲普通话”。我们知道要让小孩讲好几句普通话容易,要大人讲好普通话却难。在这个活动中,要小孩去保促动大人讲普通话,这样形成了大家都讲普通话的环境,从而形成习惯。讲好了普通话,自然会去掉一些粗俗的痞话,净化了语言环境,这对小孩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不是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于吗?

再如活动之二:“小手牵大手,结队改陋习”。事实上,我们大人的陋习比小孩要多得多,而我们的一些陋习又很容易被小孩所模仿,并根深蒂固地植根下来,如说脏话,高声漫骂,随地吐痰,乱扔东西等。这些陋习在大人看来是很不经意的动作行为,但对小孩却有着终身的影响。在这个活动中,让大人和小孩签好约定,互相监督,互相指正,在大家都改掉陋习的同时,又为小孩的成长赢得了良好的环境。

第二、开展创建学习型家庭的活动。在本期的家长会上,学校正式向家长发出倡议,建立学习型家庭,并按照我们的德育思路,向家长布置了一些作业,如每天陪孩子聊聊天,每周陪孩子出去散散心,每月送孩子一本好书等。事实上,这是促使家庭酿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这种学习,绝不仅仅是文化知识层面上,而是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包括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相信任何一个家长,都不会在自己的小孩面前做出不好的榜样。这就是一种育人的环境,是对小孩思想认识的一种潜移默化。

第三,开展《闪光的童年》优点记录活动。在我们双新,每一个学生都有一本《闪光的童年》优点记录本。在这个本子上记录的都是学生的闪光点,如一种好的习惯,一种好的精神,哪怕是某时某地一次光彩的举动,一名温馨的话语,都可以记录进来。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同学,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这个本子上对他作出肯定的评价。这样做绝不是为了形成互相吹捧的风气,而是一种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舆论导向,是学生观照自己的一面镜子。让小孩从中明是非,知对错,辨真假,知道孰可为孰不可为。有了这种互相评价的环境,无形之中就约束了学生的言行,引导其朝良好的`方向发展。

第四:学校开展绿色家园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提倡每一个班级护理一个花坛,每个学生种植一盆花,大家一起来把学校打扮得漂漂亮亮,让人一进校门就有种幽雅怡人的感觉。这样不但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爱绿护绿的意识,从中体会到种花的乐趣,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精神在这个活动中得到净化和升华。我们相信,在美的环境中长大的人,他的心灵也是美的。

第五,建立学生成长资料记录档案。最近,双新又推出了一个新的举措,为每一个学生建立一个成长资料记录袋,将学生的每一个成绩都记录下来,让学生能够从记录袋中的情况,不断地总结自己,反思自己,找准发展的方向提高自己,同时也有利于老师、家长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有效地帮助。

优化育人途径 提高德育实效 篇3

关键词:德育教育;途径;实效性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作为教师,首先是“传道”,然后才是“授业解惑”。可见,德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学校培养的人才质量。那么,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呢?结合自己平时的德育工作进行了点滴思考,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针对性,对当前中学的德育工作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环境育人,潜移默化

“环境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环境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身处良好的环境中,才能形成良好的品质。例如,在校园环境建设中注意营造德育氛围,精心设计“伟人画像,名言警句”长廊,让每一个地方,每一面墙壁,每一处角落都能说话;在班级除了认真办好黑板报外,还可以创建“时光之窗”专栏,记录学生在学校参加运动会、艺术节等活动的精彩瞬间;创建“星光璀璨”专栏,记录下考试成绩优异和进步明显的同学,使教室里的每一面墙,每一个角落都有教育内容,形成秩序井然、弘扬正气的育人乐园,起到潜移默化和具有导向性的德育作用,使学生被这种文化熏陶、感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民主管理,细节育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管理是学校德育乃至学校全部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建立常规管理除包括确定目标、制订计划、完善制度外,还采用分层投票举荐的形式选出由教师、班干部、学生三级代表组成的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实现“人人有责任,人人有事干,人人干好事”的管理目标。因为学生的个性是多样的,各有特色,教师要应时而动,应需而变,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自我管理中,增强学生的民主意识,培养学生管理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如建立班干部轮换制、值日班长制,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建立一套完整的自我监督制度,为学生自主管理提供管理依据,使学生相互激励、相互监督,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了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遵规守纪的自觉性,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学科渗透,教书育人

课堂是进行德育的主渠道,是育人的核心和关键的环节,只有抓住了课堂,才能抓住“全员德育”的精髓。当代中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对新事物、新观点特别感兴趣,且易于接受,学生在课堂上所耳濡目染的将会潜移默化地反映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比如,网络深受学生欢迎,部分学生热衷于网络游戏、网上聊天,有的甚至浏览一些不良网站,我作为政治老师在讲到八年级“抵御不良诱惑”时,针对网络上的一些不良信息,就中学生上网问题展开讨论,经过充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只有科学上网、健康上网,才能真正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同时也认识到一些不良信息,腐蚀青少年心灵,挑战社会道德底线,我们一定要拒绝。这样通过学生自己的讨论,学会了如何抵制不良诱惑的本领,树立起了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唤起学生强烈的爱憎情感,陶冶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形成人生信念、世界观。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多注重细节,合理渗透,使德育内容寓于教学活动之中,不仅让学生悟出教学活动中的德育,而且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完成思想品德的教育,最终收到较好的育人效果。

四、活动育人,提高能力

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明确提出了道德教育生活化的主张,指出德育要为学生生活服务,要联系学生生活,引导学生生活。学生除受学校、家庭的影响外,还要接触社会,受到社会的不同影响,而这些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对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以班、年级为单位,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会做人,在实践中认识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如走上街头,清扫街道垃圾;鼓励学生自愿组成关爱小队去敬老院为孤寡老人服务;用积攒的零花钱买上一些日常用品,到福利院、军烈属家送温暖……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关心他人,关心社会,让学生在各种具体的生活场景中,通过主体参与和亲身体验,逐渐丰富自己的道德情感,形成对人生和对生活的道德信仰,并写好心得体会进行交流,争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因此,陶行知先生认为“德育是做人的根本”。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必须从全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政治、品德和行为习惯教育,必须树立新观念,面向全体,立足课堂,正确引导和帮助中学生健康成长,只有这样,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正体会到教育成功的喜悦。

最优化育人模式 篇4

利用网络互动平台优化学校育人环境的研究

●课题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在于如何发挥网络优势, 搭建互动平台, 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促进学生品德、学习、个性和心理健康全面发展。

1. 构建师生互动平台。

通过加强师生沟通, 倾听学生倾诉, 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切入, 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学习, 构建学生的健康人格。

2.构建生生互动平台。通过研究, 使学生学会与同龄人交往和沟通, 学会和朋友分享快乐、分担忧愁;通过研究, 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3.构建家校互动平台。通过研究, 促使学校、家长全面了解孩子的行为表现、心理动态、个性特点, 做到因材施教;通过研究, 增强教育合力, 互相献计献策, 为学生的成长塑造良好的氛围。

●实验研究的方法手段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 采取的方法如下。

实验法:选定实验班, 根据研究目标, 对研究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变量作出分析和控制, 验证网络互动与学生全面发展的联系, 探讨利用网络进行师生、生生、家校之间和谐互动的策略和方法。

行动研究法:网络这一交流工具给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交往带来了新的契机。利用网络来解决一些传统交往方式下不能解决的问题, 利用博客、QQ、论坛等实现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目的。

个案法:在研究中, 选取部分学生

●课题选题的意义

本课题旨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特有的优势, 关注学生的特长发展, 挖掘不同学生个体的特长, 从而更有效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关注对学生特长的研究, 从而形成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学生成长乐园模式, 把学生真正推向主体地位, 使之成为学习的创新者、知识的构建者, 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课题研究的内容

1. 研究的具体角度。研究开放式课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

主题学习网站具有两大功能, 即服务于学生学习和服务于教师教学。我们的课题研究就紧紧围绕着它的两大功能, 即学生如何运用学习网站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式学习, 教师如何运用学习网站的丰富资源创设有意义、有内涵的学习情境。同时将学校中的分散的、个别的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形式、实践模式、经验与教训收集与整理, 形成一系列完整的、可借鉴的系统模式, 供更多教师参考、应用, 实现资源的最大共享。

重点:主题学习网站如何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为教育教学创设有意义、有内涵的学习情境;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把握运用主题学习网站的尺度;教师如何建构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题网站框架;教师利用主题网站进行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等等。

难点:学科网站能否作为一种特殊的交流工具支持生生、师生之间的信息互通;如何为学生提供各种良好的交流平台, 让学生实现相互之间的交流, 参加各种类型的协商、讨论活动, 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

●研究目的、方法

研究目的:在研究的过程中建设一批有特色的、水平较高的主题学习网站;分学科、分学段探讨学科网站在教学中运用的基本模式。

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 调查我校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用主题学习网站进行课堂教学的现状;使用案例研究法, 分析主题学习网站在中高年级学科教学中的应用途径;运用行动研究法, 利用课堂观察、案例、课例等形式, 探索主题学习网站在中高年级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模式。另外, 本研究还将在不同阶段使用访谈法、叙事研究法等方法来辅助研究的进行。

湖北省黄石市马家嘴小学

主题学习网站在小学中高年级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依托信息技术, 关注学生专长发展, 构建学生成长的趣园

作为个案进行跟踪, 从而深入地了解在这一实验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成绩、心理健康、品德行为等各方面的变化情况。

访谈法:为了解学生的变化情况, 会不定期对教师、学生和家长进行访谈, 以便从多种角度来验证学生的变化情况。

调查法:在实验开题、实施时对实验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对象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

文献研究法:借鉴国内外关于家校合作、家长学校、家庭教育等方面的成功经验, 用来引导实验研究。

河北省迁安市第四实验小学堂的组建结构;研究中学生个性特长发展中比较集中的板块;研究信息技术在学生不同个性特长板块中应用的模式;研究在利用信息技术开拓学生视野时教师“导”的重要作用。

2. 课题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研究的途径主要有:学习理论文章, 参加媒体培训, 打破现有教室, 依据学生个性特长重组课堂, 撰写论文等。通过探索信息技术应用与关注学生特长的课堂整合, 来观察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 来研究怎样合理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各特长课堂学生的

学校信息技术环境下激发学习兴趣创新模式的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 以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基础, 以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设备、资源为依托, 通过理论思考、实践总结等途径来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规律。

教学模式方面: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 围绕各种教育资源, 探索组织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程序结构。

教师方面:全面提高教师的信息获取、处理及应用素质, 经过学习与培训, 能熟练运用远程教育设备和其他信息技术设施, 合理应用远程教育资源, 特长发展。

3. 课题研究的目标。

探索适应不同特长学生发展的开放式课堂结构;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驾驭课堂的能力;初步形成适应我校教师、学生特点的“发展学生个性特长课堂”的课堂模式;促进每一名学生个性特长的深入发展;全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课题研究的价值

1.创新之处。学校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模式研究尚处于尝试阶段, 缺乏系统的总结和分析, 需要进行专门的研究, 总结经验, 不断摸索。本课题旨在“依托信息技术推进学生个性特长的

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 有针对性地创设自主与开放、交流与协作的学科教学环境。

学生方面:逐步适应开放的教学环境, 调整学习的方法, 掌握信息化环境下资源的获取、处理及应用技能, 在教学环境中既要发现问题, 更要能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 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

●实验方案实施——教学实验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 分别在七、八、九三个年级选取四个班, 其中两个为实验班, 两个为对比班。围绕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影响、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并且用最终发展, 构建开放式学习趣园”, 对推动教育的全面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2.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通过实验与研究, 研究信息技术在学校中的创新应用科学方法, 推动“以信息技术为依托打造学校品牌”工作在我校健康、深入、持久地开展。通过实验与研究,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发展,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深入发展, 从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河北省迁安市迁安镇潘营初级中学

的实验数据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估和检验。例如,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设计了一些调查问卷, 如“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中师生关系及师生课堂行为的影响”、“使用多媒体课件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影响”等。学校计划在课题结题的时候, 利用综合成绩与理、化、生学科考核成绩平均值进行对比分析。

创建平安校园优化育人环境 篇5

创建平安校园工作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以德立校、以法治校、质量强校、科研兴校”为办学思想,以“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对每一个学生发展负责,对每一个学生的一生发展负责” 为教育原则,努力为全校师生营造和谐平安的工作、学习环境,我校在地、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开展“平安校园建设”、“法律进校园”等活动中,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本,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把校园及周边的环境的安全视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前提和保证。几年来学校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通过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通过齐抓共管,营造全校教职员工关心和重视学校安全工作的氛围,从而切实保障师生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安全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校园呈现安全和谐文化氛围。下面我就学校平安校园建设工作,向各位领导作以下汇报:

一、突出安全教育

我校在平安校园建设工作上,努力做到全面管理、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不断增强平安校园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

1、领导重视形成合力。为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学校成立创建“平安校园”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为第一责任人,副校长为副组长为第二责任人,各组织成员为直接责任人;班主任为班级第一责任人,各任课教师为每节课的直接责任人;门卫和值日行政为校园日常安全的直接责任人。学校领导对平安校园的创建进行具体分工负责组织实施。学校十分重视安全工作,并从人力、财力、制度上进行落实,确保安全工作的实施。到目前为止,学校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从而切实保障师生安全和财产不受损失。学校教师本着对学校负责的思想,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各司其职,配合有关单位做好学校周边安全工作,努力清除各种影响学校安全和稳定的隐患,保障全体师生能在良好的环境中工作、学习。

2、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努力增强教育合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师生与社会联系也越来越频繁,学校不再是封闭的。社会上存在的消极因素也通过种种渠道侵蚀着学校教育这块净土。为此,学校综合治理、创建平安校园必须适应新的形势,走出校门,面向社会,汇聚各种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巨大合力。因此,我们请了所在地派出所、街道等有关部门担任校外辅导员,形成校内校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安全、法制教育网络。使我校的校园平安、依法治校、法制教育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

二、明确安全责任

平安校园建设工作是强化的责任意识,因此,学校建立了安全保卫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由学校领导负责,将安全保卫工作列入各有关考核目标内容,并进行严格考核,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1、签订责任状。学校与全体教职工签订责任状,明确各自的职责。学校还定期向学生家长发放通知书,明确了家长应做的工作和应负的责任。将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对教职工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2、不断完善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建立学校安全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应急预案,并根据安全工作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充实。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严禁组织学生从事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活动,在校外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坚持就近、徒步原则,除团体乘车外,未经上级批准,不得外出。对涉及学校安全保卫的各项工作,都要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为了维护校园及校园周边环境的安全,学校与派出所建立了警校共建单位,安装了报警装置,学校如发生突发事件,便于及时赶到,帮助解决。同时聘请该所警员王振国同志为我校法制副校长,指导我校安全工作,并不定期邀请为我校师生进行法制教育。

三、工作务实求实效

要确保安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好学校安全工作,才能保一校平安,保证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才能确保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不断深化教育改革。

1、建立学校安全意外事故处置预案,科学制定紧急情况疏散图。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应急演练,确保临危不惧、有序防范疏导。严格实行学生出入管理。定期检查校园环境卫生,学校及时对师生进行防治传染病的宣传,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清洁方面的教育,学校做到每天早晨进行晨检,要求发烧到38℃以上的学生及时就医,直至康复,上学后需拿医院诊断康复证明,方可入校,学校还做到了及时上报学生发热情况,每周进行两次消毒,课间通风,增加学生课外活动量等,由于我们防控工作做得认真、细致,学校从未发生一起传染病事件。

2、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周工作。学校每学期都要开展安全教育周活动,以“安全伴我进校园”为主题,在安全教育周期间,学校组织学习安全教育工作文件,对校内易发事故类型、重点部位保护、工作薄弱环节、各类人员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等方面,开展深入全面的大检查,消除隐患,有针对性地扎实开展教育和防范工作。

3、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每学期至少两次对师生进行法制教育讲座,引导学生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好少年。同时我们还邀请派出所的民警到校给师生做安全教育专题讲座,增强了全体师生的自我防护能力。

4、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教育活动。利用班会、队活动课、学科渗透等途径,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还利用学校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等宣传工具及举行主题班会、讲座、安全征文与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教育,通过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5、定期排查,及时整改。俗话说,防重于治。做好学校安全工作,关键是要防范于未然。开展常规检查。每学期开学以后,学校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之一。我校实行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学校每个角落进行大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特别是教室的门窗、学校围墙、电路的布置、学校重点部位(微机室,实验室,学生活动场地,体育器材)等定期检查,对较旧的电线、灭火设施等进行更换,杜绝隐患。在学校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投4万余元添置安全设备。在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等重点部位安装防盗门窗、灭火器,更换消防水管等设备,张贴永久性标语、订购学生安全教育手册2640册(学生人手一册),印发安全教育宣传册3800余份,聘请保安4人,更换平安校园专题板报60板,同时对校园电线进行了检修、更换,对护拦、厕所等进行了维修,对校门附近的减速带、缓冲带、隔离带进行维修加固,进一步加强了安全防范,确保了安全稳定的教育教学环境。

6、定期安排好行政值周和教师值周。加大对校门口周围的整治力度,严禁校外车辆未经同意私自进校。由于我校校门口就是交通要道,过往的行人、车辆特别多,为此,学校每天在中午、下午放学时都要安排值周教师和学生在校门口及校门外两侧维持秩序,值周教师在送走最后一位学生后方可离开。特别是近年以来暴恐事件频发,我校更是加大安保措施级别,积极与武警支队协调,每天在学生上下学时由十名武警持枪排列在校门两侧守护学生安全。每天上下学,所有的男教师十步一岗,分布在学校500米周围,为学生安全保驾护航。安全办不定期地组织人员进行校园安全隐患排查,严格落实工作制度,即查即治,不留隐患,确保了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

近年来,在“平安校园”建设活动中,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一方面是在于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另一方面与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是分不开的。我们深知“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为了将安全教育落到实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自护自救的能力,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我们将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探索和拓宽“平安校园”建设的新路子,使综合治理工作更上一层楼。

***学校

创建平安校园 优化育人环境 篇6

关键词:平安校园;安全;意义

教育关乎国家兴衰,校园的平安既关系到社会的稳定性,又关系到万户千家的幸福指数。因此,建设一个安全和稳定的校园環境已经成为高校改革和稳定发展的重中之重。众所周知,校园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学生学习知识,认识世界并成长的地方。随着学校改革的一步步深化,高校与社会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也越来越明显,校园安全的形势也越发严峻。近年来,发生在高校校园里的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及一些不安全、不稳定因素提醒我们,抓好校园的政治稳定和安全管理已刻不容缓。

我国的开放步伐不断加快,高校面临着国内环境和国际形势的严峻挑战,高校的安全稳定已与国家的安危密切相关。目前,创建“平安校园”是我国现阶段发展中不可回避的诸多现实之一。从国内环境来看,我国正处于一个特殊的社会转型发展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矛盾及现象,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观念思想甚至是行为选择,如若处理不当,易引起社会问题。从现有情况看,在近2000万在校大学生这一大规模社会群体当中,学生的伤害事故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发生的有关学生的各类伤害事故有上千多起,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持久的关注。学生的人身安全以及人身伤害事故的妥善处理等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最为棘手的问题。创建“平安校园”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借助学校和社会的力量,推动学校的综合治安管理、安全保护和犯罪预防等工作的开展,让广大师生员工的安全得到有效的保障,最大限度地降低诸类案件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学校稳定,秩序良好,师生满意”的校园安全管理目标。

基于以上情况,在新的发展格局下,“平安校园”建设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向更高目标发展的必然需要。当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社会实践之一就是要建设“平安校园”,它有着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一、创建“平安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

高校是社会中的重要子系统之一,是培养人才、传播知识、传承文明、发展科技、服务社会的重要基地,这里聚集了大量高素质的精英人才,是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发源地。因此,高校的和谐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休戚相关。它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极大地带动作用,对于实现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创建“平安校园”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需要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稳定是发展的基础,加强“平安校园”建设,为广大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环境,不仅关系到校园的安全稳定、学校公共财产和师生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而且是高校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基础和根本。

三、创建“平安校园”是当前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现实需要

一方面,高校不稳定的政治思想因素仍然明显。伴随着西方教育理念的融入和我国文化服务行业的逐级放开,西方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人生理念、生活方式等影响着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另一方面,高校内部和周边的治安形势严峻,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危及学校公共财产和师生生命财产的安全。

四、创建“平安校园”是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重要需要

大力建设“平安校园”,不仅能让全校的师生员工把主要精力都放在教育教学、科研、学习和管理上,而且能不断地促进软硬件建设的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学校的全面进步。高校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要一手抓硬件建设,一手抓软件建设,并且两手都要硬。

五、创建“平安校园”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需要

和谐育君子,险恶育小人。平安和谐的校园环境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培养了学生的美德,这是培养合格专门人才的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段雪辉.“平安校园”建设的若干问题思考[J].新西部月刊,2007(1X).

[2]彭志荣.构建“平安校园”之我见[J].企业家天地月刊,2010(4).

[3]陈俊华.试论“平安校园”建设[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10,15(2).

如何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 篇7

一、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美化育人环境

1. 优化育人环境, 树立鲜明的学校形象

学校想要走得更远, 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应有属于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 形成有文化底蕴的校园氛围。我们现在中小学大多数的校训还没有真正落实发展有特色、活动有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

2. 突出榜样引领作用

通过标语、图画、黑板报、信息网等形式的宣传, 营造典型人物的引领氛围;如“明星校长”“十大师德标兵”“星级教师”等评选活动结合起来, 张榜公布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名单, 使师生有了学习的榜样、追赶的目标, 激励了师生自觉按照学校价值观规范自己的学习与工作。提高学校教职员工间的相互协作、创新思想、职业期望、信任程度、自信心、知识基础、赏识与关怀程度、参与管理、沟通交流的综合能力, 这是影响一所学校文化形成的关键原因。

3. 文化建设有特色, 凸显艺术个性

学校教育工作的对象是性格各异、形态万千的学生。学生因其发展阶段的不同, 家庭、社会、生活、思想状态的差异, 正体现了教育工作的丰富性、独特性、创造性。这决定了学校里的一切活动都不得不围绕学生的健康成长去开展。有条件的学校利用长廊、文化名人雕像, 文化广场打造绿色校园, 让学生从网络中解放出来;还可利用教室外挂着名人画像、名人名言、建图书角、开通校园网, 让学生享受学校教育资源的乐趣, 引领师生健康幸福地成长。

二、加大校园活动力度, 升华育人环境

1. 解放思想, 体现创新性

开展各种活动, 突破被“安全”担忧的顾虑和影响教育教学成绩的思想禁锢。没有校园活动的开展, 好比一潭死水, 师生没有积极性和创造力, 对师生的发展极为不利。针对活动的内容, 科学安排, 以活动促提高。如开展“颂华夏经典, 做龙的传人”和“中华魂”诗文朗诵比赛。让全体学生多读书, 多读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好书;学生在读书中学会做人, 学会思考, 学会认知;通过读好书扩大知识源, 亲近母语, 以读促写, 以写促读, 读写并进, 从而提高朗读水平和语文成绩。还可以传统经典为主要内容, 既要有个人展示又要有集体参与, 表演形式有诗文朗诵、朗诵伴舞等, 培养学生对诗文的学习兴趣, 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 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让他们在活动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 享受阅读的快乐。抓住日常教育教学常规中的升降国旗仪式和利用传统节日活动的开展, 勉励学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生活, 传承革命烈士的进取精神, 共创学校的美好未来。

2. 建立机制, 体现规范性

适当给予奖励, 给师生以肯定和鼓励。挖掘学校发展历史长河的传奇与故事, 树立模范人物典型事例, 收集身边的感人故事, 激励师生争取更大的进步。坚持不懈地把学校文化工作当作学校常规工作来抓, 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文化工作结合起来, 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3. 实事求是, 体现参入性

无论是教室、操场, 还是教师办公室, 都应该进行了文化布置, 使师生无处不感受到学校精神文化的存在。如每所学校都有举行升旗仪式的活动, 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把学校固有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有机地组织起来, 用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去熏陶师生、感染师生, 积极努力创造学校教育教学新格局, 真正体现学校办学过程中的价值观。

三、强化校园德育地位, 净化育人环境

1. 实施德育方案有特色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按照以人为本, 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学生的总要求, 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读书实践活动、感恩征文、美术、书法作品展览和感恩演讲等形式, 不断丰富“感恩教育”活动的内涵。利用班队会、黑板报、国旗下的讲话、感恩专题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 营造了良好的感恩教育氛围。

2. 开展德育活动有创新

“以生为本”除开抓好应试教育外, 也要考虑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按照《纲要》精神, 义务教育阶段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 要把课堂作为学生的乐园, 让学生乐学善思。教师要大胆改革方法, 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 调整教学方向, 安排有相应专长的教师担任教学, 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时期, 学校每学期每周组织开展歌咏、体操、科技制作、手工劳动、发明创造等各类活动, 并定期采取特长表演、文艺会演等形式, 组织专业教师进行评估, 充分激励师生共同成长。

3. 德育活动结果有评价

强调师生参与德育活动课程“自主”与“责任”的统一, 把学生情感体验的强度作为评价的基本目标。根据主体评价需要, 建立起学生个人德育成长档案袋, 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同学评价、家长评价看到自身的进步, 并对学生主体在德育活动中的情况作出恰当评价。

创设安全校园 优化育人环境 篇8

一、利用学校集会和班会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随着安全问题的日益突出,安全工作已经成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我校每周都要举行学校集会,每班都要召开班会,这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行之有效的手段。每周一,学校举行集会,除了总结和安排日常工作外,还要安排和强调安全工作,提醒师生时刻注意安全,处处注意安全。在学校集会时,可以由校长或副校长 (分管安全工作) 分析当前安全教育的形势,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措施,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

学校应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安全教育的有关精神,部署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将安全教育渗透到每堂课中,特别是班会中。利用班会进行安全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诵读安全常识,也可以让学生讲安全小故事,等等。如,在一次班会上,某学生由教师常常在课堂上强调要时刻注意安全联想到在电视上看到的节目:现在很多坏人冒充家长的亲戚朋友或水电、天然气检修工,在白天实施入室盗窃。这名学生还以电视节目为背景,谈自己一个人在家时该如何保护自己和家里的财产:现在家庭财产被偷盗的事经常发生,遇到一个人在家有人敲门时,应先从“猫眼”看看是不是熟人,再问问是干什么的,以判断是否让其进来;回家和出去时检查门是否锁好等,如果发现门窗有被撬的现象,应及时给家长打电话或打“110”报警。其他学生都一致赞成这名学生的做法,这样大家的安全意识都得到了提升。

再如,班会上让学生进行“写安全、读安全”活动。由学生安全监督员进行书写、领读或写在黑板上全班齐读安全知识;学生个人书写、领读或写在黑板上全班齐读;随机抽学生发表感言,要求不能与前面学生所说一样,必须有所改变;安全教育接力,由一个小组或大组成员一个接一个地说,以前是让学生站在自己位置上说,现在要求学生到讲台上说,学生能面对很多听众讲安全常识,真正让安全教育深入学生的思想。

运用多样化的方式进行安全教育,能使安全理念真正深入人心,落到实处,让每名学生树立珍惜生命、远离隐患的安全意识。

二、学习安全常识,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学习安全常识,可以为学生自身的安全提供保证。学生平时接触的安全常识都是零散的,要想让学生系统全面地学习安全知识,必须开设专门的课程。为学生开设安全教育课已经是学校教育的需要,它可以让学生学习系统的安全知识,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安全教育课的内容非常广泛,其中包括突发事件及意外伤害应急教育,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常识教育,用电安全知识教育,防水安全知识教育,饮食安全常识教育,防盗、防爆常识教育,思想安全教育,校园活动安全教育,防自然灾害教育等方面。以上安全教育常识既可以在安全教育课堂中讲授,也可以在其他学科中渗透。

1. 突发事件及意外伤害应急教育

在课堂上有学生鼻子出血是常有的事,因而教师应讲解如何预防鼻子出血以及出血后的应对措施。预防鼻子出血的方法:注意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暴怒;春季饮食宜清淡,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助热生火;预防感冒,以免因咳嗽、打喷嚏引发与加重出血;不要将手指或其他物品放进鼻孔,以免破坏鼻腔组织。应对鼻子出血的措施: (1) 坐下; (2) 捏住鼻子一段时间 (用嘴呼吸) ; (3) 停止出血后,可用湿布盖住脸和鼻子; (4) 如果出血不止,应往出血的鼻孔里填塞纱条,不能塞得太深 (便于取出) 并用手捏住鼻孔; (5) 若鼻腔内有血凝块,应马上用力呼气将其呼出; (6) 半个小时后应将填塞鼻孔的纱条取出。

学生在削铅笔时,有时会不小心割伤手指或被铅笔铅扎伤,出现这些问题时,很多低年级的学生跑进班主任的办公室请求教师帮助。有的学生在上体育课时,不小心擦破了皮,或扭伤了脚,都去找教师解决,学生完全没有自己处理问题的意识。针对这些问题,在安全教育课上,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自救及处理小伤痛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应急自救能力。此外,还应在教室内准备一些消毒药水及包扎伤口用的纱布,让学生可以自己处理小伤口。这样,学生在校园中发生的一些小意外,能自行简单处理,并在处理这些小伤痛时互帮互助,共同感受自救与互救。学生有了这些知识和经验,再遇到事故时,就能很好地应对,并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

2. 交通安全教育

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最基本的交通规则。在安全教育课中,可以把中小学生交通安全、交通法规教育列为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将每学期学生交通违法违规情况作为品行评比、评优的一项内容。同时,学校与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密切协作,以开展“珍爱生命、平安回家”活动为载体,推广学生交通安全路队制,开办少年交通安全夏令营,开展交通安全知识竞赛和演讲比赛,组织小手牵大手等活动,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3. 用电安全知识教育

用电安全知识教育可以参照《小学生用电常识》和《电器使用说明》。首先要教会学生看安全用电标志,了解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在使用电器时,应先阅读说明书,读懂注意事项;弄清所有按钮的功能及具体操作程序再接通电源;电器使用完毕,要关闭总开关,切断电源。

通过开展安全教育课程,丰富了学生的安全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同时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降低了事故发生率。

三、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能力。例如:办安全教育板报,邀请交警做交通安全报告,组织学生进行安全知识竞赛,举行演讲比赛,开展防火避震逃生演习,观看安全教育影片。通过安全教育活动,学生掌握了相关常识,进一步加强了安全知识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1. 办安全教育板报

各班每学期办两次以上的安全教育板报,以起到宣传安全教育,警示学生注意安全的目的。具体要求如下: (1) 办安全教育板报的形式要多样化,版面可以设置为安全故事、安全歌、安全警示语,以文字和图片等形式展示。 (2) 围绕某一主题办板报,如,交通安全、防溺水、防火灾、防电、防雪灾等。 (3) 根据实际情况办板报,如,开学初,办一期内容较全面的安全教育板报,以敲响注意安全的警钟;夏季到来之际,办防火灾和防溺水等主题的板报;冬季到来之际,办防雪灾、防滑以及提醒学生注意恶劣天气等的板报。

2. 开展安全知识竞赛

在全校或级部范围内开展安全知识竞赛,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生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便于查漏补缺,又可以激励学生争做安全卫士,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知识竞赛要定期举行,对优秀者给予适当的物质或精神奖励,提高学生学习安全知识,遵守安全规范的自觉性。竞赛可以采用笔试形式,也可以采用问题抢答的形式。试卷题型包括填空、选择、判断、简答和案例分析,这样可以较为全面地检查学生的安全知识水平,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如,填空题的内容为:火警电话 () ,匪警电话 () ,急救电话 () ;案例分析题为:近期有同学在校园内穿暴走鞋,有些同学认为是时尚、好玩的运动,纷纷效仿,试问可不可以,有什么危害?通过这些问题,能够及时判断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暴走鞋问题是应及时处理的问题,学生穿暴走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而,小学生不能穿,不能只顾时尚,而不顾安全。

3. 利用“安全教育日”举行防火避震逃生演习

加强安全演练,能够提升学生应对安全事故的能力。演练中,全体学生捂住口鼻,蹲在桌子旁边护住自己的头部,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有序跑出教室来到安全的地方。演练使全体学生学会了地震逃生的方法,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

4. 组织学生观看地震科普知识教育片

为了让全体学生了解地震知识,知道灾害发生后应如何处理,我们组织学生在多媒体教室观看《地震科普知识教育片》,不仅让师生学会了避险知识,还提高了师生的生命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实行安全责任制,促进安全效能

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人,会使安全责任更明确,有利于有效处理问题和管理事务。学校应建立以校长为主要领导,部分教师为组员的安全小组,实行分地点、分时段、分任务等责任到人的安全机制,实施安全管理。实行安全责任制,可以让教师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共同管理学生的安全工作,促进安全效能。

(1) 建立与完善法制副校长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师生法制和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自防、自卫、自救技能,提高师生的法治意识、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强化门卫管理,严格落实外来人员、车辆、物品进出校园登记制度,严格落实学生外出登记、销假制度, 严格落实校园24小时巡查制度。

(3) 建立护导制度。即在上学、放学时段,值班领导、教师和保安到校门口迎送学生。在明确学生到校时间的前提下,值班人员应提前到岗,让学生随到随进。下课时,每层楼梯口安排一名教师负责保卫工作,以免学生在楼道、楼梯上打闹。放学时,除在楼梯口安排教师外,大门口内外各派两名以上安保人员值勤。

(4) 警察在校园安全中承担的责任。在学生上学、放学时,警察应协助学校做好校门口交通安全以及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工作,尽量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结束语

优化育人环境,培育“尚美”文化 篇9

一、以美怡情,营造“尚美”特色的校园环境

校园环境是办学的物质基础,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环境文化是尚美文化的外显。构建“以美怡情的环境文化”就是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美的熏陶,从而起到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

我校在校门的设计、楼牌的命名、标语的选择以及绿化美化等部分,都进行了精心规划,充分体现了环境育人的文化气息。2012年秋季搬迁至新校区后,学校先后投入30余万元,共种植桂花树、兰树、紫薇、红叶石兰等共计100多棵,栽种小叶女贞、金边黄杨、草坪等2000多平方米。一进学校大门,“尚美,做最好的自己”几个大字熠熠生辉。学校的五栋楼房分别命名为“完美楼”“尚美楼”“唯美楼”“怡美楼”“和美楼”,每一栋楼房上面分别镶嵌有“以美益德”“以美育人”“以美导行”“以美启智”“以美立校”等标语,真正做到了一草一木皆说话,一景一物均传情,这一切都悄无声息地陶冶着美的情操,孕育着美的心灵。

二、以美导行,培育“尚美”特色的德育文化

实施“以美导行的德育文化”就是从“环境美、语言美、行为美、心灵美、仪表美”等方面开展尚美教育系列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在尚美文化的熏陶中成长。

1.建 设 围墙 文 化。在 学校校 门 口 两 侧 的 围墙 上,以《三字经》、《劝学》(节选)、《诫子书》、《少年中国说》(节选)等国学经典为主,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小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建设走廊文化。在 教学楼楼梯走廊 台阶上和 校园绿化带中,贴有“不推不挤不跑不追”“上下楼梯靠右行”“走路学小猫轻轻”“花草对你微微笑,请你把路绕一绕”等温馨的提示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行为美的教育。

3.建设墙壁文化 。为了实现“让每 一面墙壁 都说话 ,每一个地方都育人”的目的,学校精心选择了“仁”“雅”“恒”“和”“儒”等40幅书法作品以及张衡、祖冲之、华罗庚、爱迪生、牛顿、诺贝尔等20位中外名人的头像悬挂于楼梯和教室外面的墙壁上,以此来启迪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升华学生的情感,规范学生的行为。

4.建设餐厅文化。走进我校餐厅 ,格言警句和温馨提示语随处可见,食堂售卖窗口旁边的“食品安全不能忽视”格外引人注目;大厅两边墙壁上张贴着水果和蔬菜等鲜亮逼真的装饰物,引导学生注意膳食营养及饮食卫生;餐厅横梁上悬挂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饮水要思源,吃饭要节俭。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学校食堂可真大,干净整洁靠大家。来买饭时请排队,争先恐后真不对”等提示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接受“文明用餐”思想教育。

5.建设班级文化。每个教室的前门上方都有一张“班级名片”。“班级名片”由班级名称、班主任寄语、班训、班规、班主任的姓名和电话等内容组成。一张张浓缩着班主任智慧和学生创造力的“班级名片”,不仅是展示班级集体风采的平台,同时也发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了班级的团队合作精神,有助于良好班级文化氛围的形成,从而使文明、和谐、合作的气息弥漫整个校园;教室正前方悬挂着学校统一制作的“崇德、崇文、崇真、崇美”标语。同时,每个班级还设有“尚美之星”评比栏,一周一评比,一月一展示,让学生在“星光大道”上成长进步。

6.科学设计系 列内容 ,开展尚美教育 活动。一是围 绕“一项主题教育”,培育学生的内涵美。即紧紧围绕“人人争当尚美少年”的主题教育,学校每月一重点、每周一细节,从文明、安全、纪律、学习、体艺、劳动、感恩、卫生等方面进行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把人生比作一趟“尚美专列”,把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比作一个个小站,引导全体学生养成好习惯,顺利取得每一站的车票。二是坚持“两个星级评比”,班级每周、每月都开展“尚美之星”评比活动,通过学生自评、互评、班级总评的程序,评选出文明礼仪星、安全守纪星、学习智慧星、爱护公物星、团结友爱星、劳动卫生星、管理服务星、博览之星、进步之星、才艺之星等,学生每达标一项即授一颗星,每月得星较多的评为“尚美之星”,并在“班级尚美之星评比栏”内张贴照片。学期内获得十颗星的,在期末授予“校园尚美之星”的称号,以此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与同伴比,与自己比,营造一种“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三是狠抓“三种规范训练”:1课堂上的自主学习规范训练。即培养学生“会读书、会预习、会听讲、会展示、会反思”的“五会”自主学习能力,训练学生做到“三个一、三个有”。“三个一”,即做好每一道题、写好每一个字、读好每一本书。“三个有”,即课前有准备、课后有收拾、摆放有次序。2生活中的自理自护规范训练。即坚持每天早晚两次刷牙;起床后、就寝前洗脸、洗脚;三餐前先洗手再就餐。在宿舍做到“四线四无”,即被子叠成一条线,行李摆成一条线,毛巾搭成一条线,牙具、脸盆搁成一条线;地面无垃圾,墙角无蛛网,床单无皱折,室内无异味。3校园内的文明礼仪规范训练。学校从会着装培养学生形象美,会微笑培养学生礼仪美,会问好培养学生语言美,会站队培养学生阵容美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持之以恒的尚美教育系列活动,能够让孩子在一言一行中体验美、感悟美、实践美。

三、以美启智,构建“尚美”特色的高效课堂

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经说过:“凡学校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构建“以美启智的高效课堂”,就要求教师善于发现美和创造美,增加学科教学的艺术性,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起到启智、促智、优智的作用。

1.课堂 常规 严 而有 范。我 校 制 订 了 一 整套 的 尚美课堂 教学常规,按照课堂语言美、表现美、行为美、手段美、过程美等基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在备课、上课中,要崇尚美的课堂节奏、美的语言、美的板书设计等,在教学目标、内容、过程、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培养学生的心灵美、行为美、人格美,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比如,信息技术学科,组织学生开展电脑绘画、电子贺卡等尚美创新活动;科学学科,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有趣的小观察、小实验、小发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品德学科,组织学生开展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和重大节日纪念活动;美术学科,组织开展绘画、手工艺制作等活动;语文、数学学科,可以结合多媒体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境,开展教学尚美创新活动等,让学生感受每一个学科的独特魅力,在学科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2.评价标准简而有序。课堂评价以“以美启智”为重点,制订了一套比较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主要参考指标有基本要求、尚美目标、教学流程、教学亮点、美育要素等,作为评价常规课堂的基本指标。

如今,我校的“尚美课堂”通过校本培训、校际交流、专家引领、骨干带动、名师示范,已涌现出了一批尚美教学能手。2012年,教师童兆明的美术课“花手帕”在湖北省第九届 黄鹤美育节上喜获省级三等奖,这是南漳县唯一在省里获奖的节目。李小湘、刘志军、李嫦娥、沈源丰、冯海东等10余名教师在“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中分别获得了县级一、二等奖。2014年,教师罗凡代表南漳县小学组参加了襄阳市“健康课堂”比赛,执教的体育健康课“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获得了市级一等奖。

四、以美育人,开展“尚美”特色的实践活动

开展“以美育人的实践活动”就是按照美的规律,设计、开展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在形神兼美的教育活动中健康成长,为师生搭建一个展示自己尚美创新成果的舞台。

1.开设“尚美”讲坛。有计划地邀请专家名师来校讲座,开展师德演讲赛、经验交流、教师课堂风采展示、师生才艺展示等活动,丰富“尚美”文化的内涵,并逐步形成学校的文化特色。

2.开设“尚美”学堂。尚美学 堂作为学校 少先队活动 的重要场所,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开展大量的实践活动,有目的地培训学生,如礼仪培训、人际交往培训、自信心培训、抗挫折培训、班干部培训等,以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学生的文明素养。

3.举办校园“尚美 ”文化节。通过每 年的四大文 化节 ,即“尚美读书节,我读书,我快乐”“尚美艺术节,我表演,我快乐”“尚美科技节,我创新,我快乐”和“尚美体育节,我运动,我快乐”,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尚美创新成果的舞台。

优化育人环境创建和谐校园 篇10

第一,建设一个团结和谐的学校领导班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各项工作的设计者、组织者和领导者, 只有学校领导班子之间和谐,才能形成学校“稳定的局面”,这有赖于校长的管理艺术。如校长可根据学校 实际需要,建立健全管理机构和领导班子,以和谐的理念和方法管理学校,协调各分管领导及处室之间的关系,淡化“唯我独尊”的权力意识;以宽容的胸怀,悦纳雅言,高瞻远瞩,把握集体领导的方向性,做好“领头雁”;大胆分权,分责到人,充分发挥每名成员的聪明才智,让他们做好“将才”;做到“大事集 体商量 ,小事灵活 机动 ,不包揽,不越位,人尽其才,各得其所”,追求班子整体效能的最大化。

第二,以“仁和”的人格精神,努力构建“以人为 和 ,追求仁和 ”的学校管 理模式,构筑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推行人文管理。如制订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中长期目标与激励机制, 推行科学 管理,民主治校,采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全面实施“校务公开”;将“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先进教育工作者”、“师德标兵”、“优秀生活指导教师”、“职称晋升等评选结果进行公示,实施“阳光操作”增加透明度,让其成为激励教师发挥潜力的“催化剂 ”;元旦、七一 召开“教师 联谊会”,慰问退休教师和家庭贫困教师,加强年级与年级、教师与教师之间的联系,强化团体协作意识;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为每个教师智慧和才能的发挥创造平台,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创设民主、积极的气氛;为教师提供乐业的空间、发展的空间、创新的空间,发掘教师的潜能,激发教师的内部动力;与兄弟学校建立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经常性地与他们进行交流等等。

第三,建立新型的师生、生生 关系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起以民主、平等、和谐为基本特征的新型师生关系,积极创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和精神氛围。在学生之间应建立起一种亲如兄弟姐妹的新型、和谐同学关系,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增加合作 学习的机会, 使他们长期处于友好合作的学习氛围中。如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目标,积极探索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施方法,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艺术教育和文体活动, 来打造书香校园;以男生、女生管理为突破口,以“创建文明校园”为契机,落实“先成人,后成才”的育人观;注重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自我管理、和谐发展的能力,举行“文明宿舍”、“文明班级”、“十佳学生”、“美德少年”等多种形式的评选活动;各班举行“学习、体育、守纪、勤俭、进步、爱心、自强、奉献文明、礼仪”十星评选等活动,推出身边典型事例,塑造文明校风,形成团结友爱、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

第四,以“仁和”的平等精神,构筑和谐校园的人文环境。搞 好学校中 长期规划 ,美化、净化 校园 ,营造幽雅 的育人环境;规范师生的言行,构建校内活动与校园自然环境的和谐;完善教育设施,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开发教育资源和校本教材;聘请专家学者对学生做青春期心理健康辅导,进行法制、禁毒教育等;利用“校园文化”专栏、校园网、心理咨询室等多种渠道, 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心 理健康教育;不断创新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展现风采的舞台,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让学生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最优化育人模式 篇11

一、以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规范人

队伍管理, 集体生活, 没有规范, 不成方圆。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中心, 是我们的管理理念, 我们须同时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 应在既有规章的基础上, 修改制定和完善适合新时期宿舍管理的规定和条例, 并创建落实一些新的制度, 如:

协议制度:新生入学时与宿管科签订“住宿协议书”, 认真做好相关规章制度的宣传, 使学生一入学就知道住宿的规章制度。变“要我住”为“我要住”, 增强其接受规范的主动性与自觉性。

奖惩制度:要将学生在宿舍的表现, 宿舍状况与学生评奖、评优、评先和发展团员、党员等工作结合起来, 对不合格的宿舍给以一定的处理 (当然, 前提是必须赋予学生宿舍管理部门一定的权限) , 将学生宿舍管理纳入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体系, 统筹兼顾, 相互衔接。长期以来实行对表现优秀的的宿舍及成员给以一定的物质奖励, 并在全校通报表扬。

挂牌制度:对于内务一贯优秀的出类拔萃的宿舍, 可命名为“标准宿舍”“免检宿舍”“文明寝室”等, 实行挂牌制度。表彰之余, 对更多的同学一种激励和导向;还可实行学生党员宿舍挂牌、入党积极分子自愿申请挂牌制度;要求每一个学生党员都应该使自己所在的宿舍成为文明宿舍。

承诺制度:宿舍管理部门要不断强化意识, 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向学生承诺, 如公共场所时刻保持干净、整洁;小修不过夜, 大修不过周等等。同时, 学校还应该形成一套有效的监督和保障机制, 对宿舍管理工作进行定期督察, 并能够经常深入学生了解意见和建议, 为政策的制定或修改提供参考。

二、以整洁舒适的环境熏陶人

整洁舒适的宿舍是环境育人的物质载体, 学校要非常重视并给予大力投入, 如加强对学生宿舍楼和公用设施的定期维修、维护和更新, 为学生住宿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 不断得到改善学生的住宿条件;新楼的建设要做到科学规划, 设计合理, 注重实用性与功能性的统一;要保证学生宿舍区尽量多的绿地面积, 搞好绿化美化;要增设板报、橱窗、信息栏、阅报栏、格言警句等配套设施, 加强宿舍文化宣传, 逐步优化宿舍环境。整洁优美的环境不但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提高学生爱护宿舍卫生的自觉性, 而且也是我们开展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

三、以全员育人意识培养人

近年来, 学校的中心工作主要围绕新校区的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和升办高等医专, 加上招生和学生就业的压力等, 由于这些主客观原因不同程度上导致了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的脱节, 特别在学生宿舍管理方面, 平时更多的是强调稳定和安全, 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教育功能。当务之急是配套的学生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及时跟进, 做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和教书育人的有机结合。牢固树立全员育人意识, 齐抓共管, 形成合力。宿舍管理干部必须集“热心、细心、耐心、爱心、责任心”于一身, 强化服务意识, 注重服务育人, 要不断提高管理干部干部的综合素质。班主任等各级学生教育管理干部须经常深入宿舍, 参与学生活动, 关心学生生活, 多与学生谈心, 在沟通中真正做到生活上的指导、学习上的辅导、心里上的疏导和风气上的督导, 从而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 真正做到管理育人。

四、以高尚高雅的文化氛围塑造人

如果说居住环境的改造是硬件建设, 那么在宿舍中树立形成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则是更值得重视的软件建设。富有高雅格调和文化品位的宿舍文化是学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渗透作用。

五、以优质高效的服务感染人

学生宿舍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深化服务意识、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 全体员工。要树立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宿管部门要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的责任感, 用真心、爱心、诚心去面对每一个学生, 在服务中育人, 在奉献中育人。要在工作中加大创新力度, 如在宿舍楼的前厅、楼道、板报栏开设“天气预报栏”“每日一言栏”“设计布置名言警句”等, 使学生感受方便, 得到启迪, 用工作的真诚和敬业精神赢得学生的尊敬和赞扬;同时, 宿管部门应尽快实现办公自动化, 使学生宿舍管理工作尽快步入信息化轨道, 提高工作效率。

六、以自立自觉的风气带动人

学生宿舍的主题是学生。如何把育人的要求和学生成长的需求有机结合起来, 把学生主动地接受教育变成一种内在的要求, 是衡量我们工作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所以, 要进一步发挥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 充分调动学生的骨干参与管理、参与工作的积极性, 如成立“宿卫队”、“学生宿舍自律会”等机构, 宿舍楼设学生栋长、层长, 每个楼层长协助栋长、宿舍管理员研究本楼工作, 制定计划, 协助搞好本楼的宣传、治安、卫生评比及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要充分发挥学生会、宿卫队的作用, 应强调不只是我们工作手臂的一种延伸, 更重要的是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承担起监督学校宿舍管理、维护学生正当权益的责任;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严于律己, 以身作则;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的作用, 特别是学生团员、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模范带头作用, 使他们成为宿舍工作的骨干。

上一篇:经验简述下一篇:护理问题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