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问题及措施

2024-09-22

护理问题及措施(共12篇)

护理问题及措施 篇1

慢性呼吸衰竭常指在原有支气管肺部疾病的基础上, 呼吸功能障碍逐渐加重, 出现PaO2逐渐降低, PaCO2逐渐升高, 从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的改变的临床综合征, 分为代偿性和失代偿性两个阶段, 常有急性发作。

主要临床表现为: (1) 有原发病且起病缓慢, 如长期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长期患者。 (2) 呼吸困难为早期出现症状, 直至呼吸窘迫, 窒息。 (3) 口唇及四肢末梢发绀较明显, 当血红蛋白低于50g/L时无发绀。 (4) 伴有神经症状, 为烦躁不安, 神志恍惚甚至昏迷, 也可出现肺性脑病、肺水肿、脑疝等相应体征及症状。 (5) 病情较轻者出现心动过速, 重者会出现血压下降, 心律失常, 也可引起肝肾损害, 以及消化道出血。

为确认患者是否有呼吸衰竭现象, 临床上可以抽取动脉血检验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对检验和诊断呼吸衰竭最有价值, PaO2正常值为80~100mmHg (10.6~13.3KPa) , PaCO2正常值为35~48mmHg (14.7~16.4kPa) , 当PaO2<60mmHg (8.0kPa) 、PaCO2>50mmHg (6.67kPa) 表示呼吸衰竭, pH值增加提示碱中毒, pH值下降提示酸中毒, 但并不说明引起失衡的性质, 血清电解质及二氧化碳结合力检查对酸碱失衡的性质的诊断有帮助。

出现的护理问题及措施如下:

1 清理呼吸道无效

(1) 观察患者痰液的量及性质, 留取新鲜的痰标本进行痰培养和药敏实验。 (2) 给予适量饮水必要时可以留置胃管, 鼻饲注食, 维持足够的液体入量。 (3) 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 稀释痰液, 如糜蛋白酶, 盐酸氨溴索药物应用。 (4) 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 (5) 对于神志不清, 昏迷患者可行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术, 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做好必要的管道护理, 防止脱管引起患者的窒息。 (6) 定时翻身叩背以利于痰液的排出, 指导患者有效的咳嗽, 必要时给予吸痰。 (7) 做好基础护理, 如口腔护理。

2 潜在并发症——压疮

(1) 严密观察患者皮肤情况。 (2) 定时翻身叩背支垫受压部位, 按摩皮肤。 (3) 护理操作时应动作轻柔, 勿拖、拉、磨患者的皮肤。 (4) 做好基础护理, 确保患者皮肤清洁、干燥, 患者床单、被褥应清洁、平整、无折叠, 以免局部受压。

3 语言沟通障碍

(1) 评估患者沟通障碍的程度, 以确定可以使用的交流方式。 (2) 患者如有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嘱咐患者勿讲话。 (3) 护理人员要有耐心和爱心, 为患者制造安静的交流环境和轻松的气氛。 (4) 多与家属沟通, 共同帮助患者克服交流的困难。

4 营养失调

(1) 与机体消耗和呼吸困难有关, 如患者有留置胃管, 遵医嘱给予肠内营养液, 持续滴入胃内。以流质饮食为主。 (2) 给予富含营养、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5 体液不足

(1) 如有气管切开, 持续气道湿化, 且用盐水纱布覆盖口唇及气管切开处。 (2) 遵医嘱补液及胃管内注入。 (3) 准确记录24h出入水量。

呼吸衰竭患者由于长期的疾病已对治疗失去信心, 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更好的评估, 不但要对患者身体上的疾病进行处理治疗, 也要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治疗, 让患者无心理负担的接受治疗, 促进患者的康复。

护理问题及措施 篇2

1、护理问题:体液不足

与大量呕吐、肠梗阻、腹膜炎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体液量恢复平衡

护理措施:维持正常的体液量

(1)去除病因:采取措施预防水、钠代谢失调,遵医嘱积极处理原发疾病,防止体液丢失

(2)补充液体:遵医嘱及时、准确的补充液体。

补液量:包括生理需要量、已丢失量和继续丢失量三部分。

生理需要量:一般成人每日需要量为2000—2500ml,氯化钠5—9g,氯化钾2—3g,葡萄糖100—150g。已丢失量:指在制定补液前已经丢失的体液量,按缺水程度补充,轻度为体重的2%—4%;中度为4%—6%;重度为6%以上。继续丢失量:成人体温达40℃,需补充1000ml液体;出汗湿透一套衣裤,需补充1000ml液体;气管切开病人需补充1000ml液体。补液量= 生理需要量 + 已丢失量和继续丢失量(额外损失)。

补液原则:第一个8h补充总量的1/2,剩余1/2在后16个h内均匀输入。

补液顺序:先盐后糖、先晶后胶(但是失血性休克的病人,应尽早补充胶体溶液。)、液体交替、尿畅补钾(尿量达到40ml/h的情况下才能补钾。)

观察疗效:补液过程中,密切观察疗效,如生命体征、精神状态、口渴、皮肤弹性、眼窝下陷等的恢复情况,以及尿量、尿比重,血常规、电解质及肝肾功能,心电图及中心静脉压的变化。

观察要点:病人缺水症状和体征改善。

2、护理问题:有受伤害的危险

与意识障碍、低血压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未出现受伤现象。

护理措施:减少受伤的危险

(1)注意监测血压,指导病人在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避免造成直立性低血压造成眩晕而跌倒受伤。

(2)与病人及家属共同制定活动的时间,量及形式。

(3)加床栏保护,适当约束及加强监护等。

观察要点:病人未受伤,能复述预防受伤的有效措施。

二、低渗性缺水

1、护理问题:体液不足

与大量呕吐,胃肠减压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体液量恢复平衡 护理措施:补充等渗或高渗盐水 观察要点:病人缺水症状改善。

2、护理问题:有受伤害的危险

与意识障碍、低血压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未出现受伤现象。

护理措施:减少受伤的危险

(1)注意监测血压,指导病人在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避免造成直立性低血压造成眩晕而跌倒受伤。

(2)与病人及家属共同制定活动的时间,量及形式。

(3)加床栏保护,适当约束及加强监护等。

观察要点:病人未受伤,能复述预防受伤的有效措施。

三、高渗性缺水

1、护理问题:体液不足

与高热、大汗等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体液量恢复平衡

护理措施:鼓励病人多饮水,遵医嘱静脉输入非电解质溶液。观察要点:病人缺水症状改善。

2、护理问题:口腔黏膜改变

预期目标:口腔黏膜恢复

护理措施:做好口腔护理

3、护理问题:有受伤的危险

与意识障碍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未出现受伤现象。

护理措施:减少受伤的危险

(1)注意监测血压,指导病人在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避免造成直立性低血压造成眩晕而跌倒受伤。

(2)与病人及家属共同制定活动的时间,量及形式。

(3)加床栏保护,适当约束及加强监护等。

观察要点:病人未受伤,能复述预防受伤的有效措施。

四、钾代谢异常

低钾血症:

1、护理问题:活动无耐力

与低钾血症致肌无力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能自主活动

护理措施:口服补钾、见尿静脉输入补钾

2、护理问题:有受伤害的危险

与软弱无力和意识障碍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未出现受伤现象。护理措施:减少受伤的危险

(1)注意监测血压,指导病人在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避免造成直立性低血压造成眩晕而跌倒受伤。

(2)与病人及家属共同制定活动的时间,量及形式。

(3)加床栏保护,适当约束及加强监护等。

观察要点:病人未受伤,能复述预防受伤的有效措施。

高钾血症:

1、护理问题:活动无耐力

与高钾血症导致肌无力、软瘫有关 预期目标:患者能自主活动 护理措施:恢复血清钾水平

(1)停用含钾药物,避免进食含钾高的食物。

(2)遵医嘱用药以降低血钾水平。

2、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搏骤停 护理措施:(1)严密监测血钾、心率、心律、心电图

(2)一旦发生心律失常应立即通知医师,积极协助治疗

五、酸碱平衡失调

代谢性酸中毒:

1、护理问题:口腔黏膜受损

与代谢性酸中毒致呼吸深快有关 预期目标:口腔黏膜恢复

护理措施: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用漱口液清洁口腔

2、护理问题:有受伤的危险

与代谢性碱中毒所致的意识障碍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未出现受伤现象。护理措施:减少受伤的危险

(1)注意监测血压,指导病人在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避免造成直立性低血压造成眩晕而跌倒受伤。

(2)与病人及家属共同制定活动的时间,量及形式。

(3)加床栏保护,适当约束及加强监护等。

观察要点:病人未受伤,能复述预防受伤的有效措施。

3、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高钾血症、代谢性碱中毒

护理措施:加强对病人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分析、电解质指标动态变化趋势的监测。

代谢性碱中毒:

1、护理问题:有受伤的危险

与代谢性碱中毒致意识障碍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未出现受伤现象。

护理措施:减少受伤的危险

(1)注意监测血压,指导病人在改变体位时动作要慢,避免造成直立性低血压造成眩晕而跌倒受伤。

(2)与病人及家属共同制定活动的时间,量及形式。

(3)加床栏保护,适当约束及加强监护等。

观察要点:病人未受伤,能复述预防受伤的有效措施。

2、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低钾血症、低钙血症

护理措施:(1)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状况等。

(2)遵医嘱正确应用含钙、钾药物。

六、休克

1、护理问题:体液不足与大量失血、失液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体液维持平衡,表现为生命体征平稳、面色红润、肢体温暖、尿量正常。

护理措施:迅速补充血容量,维持体液平衡

(1)建立静脉通路,立即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输液通道,大量快速补液。(2)合理补液,先晶后胶,监测CVP。

(3)记录出入量:准确记录输入液体的种类,数量,时间、速度,并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量以作为后续治疗的依据。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意识和表情——反应脑组织的灌流情况

皮肤色泽、温度、湿度——反映体表的灌流情况

尿量——反映肾脏血流灌流,反映组织器官血流灌流。血压和脉压差——微循环变化比血压下降早,回升晚。脉搏——肺率加快,若脉快并细弱表示休克加重

呼吸——增快,变浅、不规则,表示病情变化,呼吸大于30或小于8次/分。

2、护理问题:气体交换受损 与微循环障碍、缺氧和呼吸形态改变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呼吸道通畅,呼吸平稳,血气分析结果维持在正常范围。护理措施:(1)取休克体位

(2)经鼻导管给氧:经鼻导管给氧,氧浓度为40%—50%,氧流量为6—8L/min。

(3)病情许可时,鼓励病人做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协助排背排痰,及时清除气道分泌物。昏迷病人,头偏向一侧或置入通气管,以免舌后坠或呕吐物误吸而窒息。

(4)严重呼吸困难者:可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尽早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3、护理问题:体温异常

与感染、组织灌注不良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体温维持正常 护理措施:(1)监测体温 每4小时测一次,密切观察其变化

(2)保暖:休克时体温下降,应给予保暖。禁止使用热水袋,电热毯等进行体表加温,可导致末梢血管扩张,增加局部组织耗氧量而加重缺氧,从而使重要器官血流灌注减少,不利于休克。

(3)降温:高热病人以予物理降温;注意病室定时通风;及时更换被汗液浸湿的衣、被等,做好病人的皮肤护理,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

4、护理问题:有感染的危险

与免疫力降低、侵入性治疗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未发生感染或感染发生后被及时发现并处理 护理措施:(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2)协助病人咳嗽,咳痰,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3)加强留置尿管的护理。

(4)遵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

5、护理问题:有受伤害的危险 与微循环障碍、烦躁不安、意识不清等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未发生压疮或意外损伤 护理措施:(1)预防压疮:病情许可时,协助病人每2小时翻身、叩背一次,按摩受压部位皮肤。

(2)适当约束:对烦躁或神志不清的病人,加床旁护栏;适当约束输液肢体。

七、创伤

1、护理问题:体液不足

与伤后失血、失液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有效循环血量恢复,生命体征平稳

护理措施:

1、密切监测意识、呼吸、血压、脉搏、尿量等并认真做好记录。

有效止血后,迅速建立2——3条静脉通路。

2、护理问题:疼痛

与创伤、局部炎症反应或伤口感染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自诉疼痛逐渐减轻 护理措施:(1)抢救生命:保持呼吸道通畅、心肺复苏、止血及封闭伤口、恢复循环血量、监测生命体征。

(2)包扎:用无菌敷料或清洁布料包扎,以保护伤口、减少污染、压迫止血、减轻疼痛。

(3)固定:肢体骨折或脱位可使用夹板,就地取材。

3、护理问题:组织完整性受损

与组织器官受损失、结构破坏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的伤口得以妥善处理,受损组织逐渐修复 护理措施:(1)开放性伤口清创术后护理:伤肢抬高制动,注意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感染征象、引流是否通畅,肢端循环情况;定时更换敷料。

(2)闭合性损伤病人的护理:软组织损伤,抬高或平放受伤肢体;注意观察皮下出血及血肿的变化情况。伤情稳定后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

4、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休克、感染、挤压综合征等

预期目标:病人无并发症发生或并发症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护理措施:(1)感染:开放性损伤的病人应及早行清创术,使用无菌药物和破伤风抗毒素。若伤口已发生感染,及早引流、换药处理。

(2)挤压综合征:早期患肢禁止抬高,按摩及热敷。协助医师切开减压,清除坏死组织。

八、肿瘤

1、护理问题:焦虑与恐惧

与担忧疾病预后和手术、化疗、在家庭和社会的地位及经济状况改变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焦虑、恐惧程度减轻

术前护理措施:了解病人心理和情感的变化,耐心地介绍手术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手术方式等。

术后护理措施:对化疗的病人,耐心解释所需实施的化疗方案及常见的毒副反应及应对措施,使病人有效配合,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观察要点:学会有效的应对方法,情绪平稳,焦虑、恐惧程度减轻

2、护理问题: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肿瘤所致高分解代谢状态及摄入减少、吸收障碍、食欲下降、进食困难、恶心、呕吐有关。预期目标:营养状况得以维持

术前护理措施:鼓励病人增加蛋白质、糖类和维生素的摄入;伴疼痛或恶心不适者餐前可适当用药物控制症状;口服摄入不足者,通过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改善营养状况。

术后护理措施:给予易消化且富有营养的饮食;术后病人消化道功能尚未恢复之前,可经肠外供给所需能量和营养,以利创伤恢复;或经管饲提供肠内营养,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康复病人少量多餐,循序渐进恢复饮食。观察要点:摄入足够的营养素,体重得以维持

3、护理问题:舒适度改变:急性疼痛 与肿瘤生长侵及神经、肿瘤压迫及手术创伤有关

预期目标:疼痛得到有效控制,病人自诉舒适感增加

术前护理措施: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及持续时间;为病人创造良好安静舒适的环境,鼓励其适度参与娱乐活动以分散注意力。

术后护理措施:由于术后麻醉作用消失,切口疼痛会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应遵医嘱及时予以镇痛治疗。

观察要点:疼痛减轻,止痛措施有效,舒适度增加

4、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1)对病人进行有效的术前指导,如指导其进行深呼吸、咳痰练习和肢体活动(2)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3)加强引流管护理(4)观察伤口渗血、渗液情况,保持伤口敷料干燥(5)加强口腔和皮肤护理(6)鼓励病人多翻身、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及深呼吸(7)早期下床活动可促进肠蠕

动、减轻腹胀、预防肠粘连,并可增进食欲、促进血液循环及切口愈合,但应注意保暖和安全。

5、化疗病人的护理:(1)营养支持:鼓励病人摄入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清淡食物,多饮水。忌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忌饮酒。保持口腔清洁,增进食欲。遵医嘱应用止吐剂。(2)保护皮肤黏膜:指导病人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治疗时重视病人对疼痛的主诉,鉴别疼痛原因,若怀疑药物外渗应立即停止输液,针对外渗药物的性质给予相应处理。(3)预防静脉炎、静脉栓塞:合理安排给药顺序,掌握正确的给药方法,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有计划地由远端选择静脉并注意保护,妥善固定针头以防滑脱、药液外漏。对刺激性强、作用时间长的药物,若病人的外周血管条件差,可行深静脉置管化疗。(4)了解化疗方案,熟悉化疗药物剂量、作用途径、给药方法及毒副作用,按时、准确用药。化疗药物现配现用,不可久置。化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肝肾功能、了解病人不适等。(5)预防感染:每周查1 次血常规,白细胞计数低于3.5×10^9/L者应遵医嘱停药或减量。加强病室空气消毒,减少探视视;预防医源性感染。(6)预防出血:协助做好生活护理,注意安全、避免受伤,尽量避免肌内注射及用硬毛牙刷刷牙。(7)注意休息,协助病人逐渐增加日常活动。保持病室整洁,创造舒适的休养环境,减少不良刺激。

6、健康教育:(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激动。(2)鼓励家属给予病人更多的关心与照顾,增强病人的自尊心和被爱感,提高其生活质量。(3)加强营养,摄入高热量、高蛋白、富含膳食纤维的各类营养素,多食新鲜水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4)运动与功能锻炼 适量、适时的运动有利于调整机体内在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减少各类并发症。(5)鼓励病人积极配合治疗,勇敢面对现实,克服化疗带来的身体不适,坚持接受化疗。

九、甲状腺功能亢进

(一)术前护理评估:(1)了解病人的发病情况,病程长短。有无甲状腺疾病的用药或手术史等;近期有无感染、劳累、创伤或精神刺激等应激因素;有无甲亢家族史。(2)注意有无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表现及其程度,如高代谢综合征、神经系统症状等;有无眼球突出、眼裂增宽等。

(二)术后护理评估:(1)评估病人呼吸道是否通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神志是否清楚、切口敷料是否干燥及引流情况、病人的心理反应等(2)了解病人是否出现术后常见并发症,如呼吸困难和窒息、喉返神经损失、手足抽搐和甲状腺危象等

1、护理问题:营养失调 与甲亢所致代谢需求显著增高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营养状况稳定,体重得以维持

术前护理措施: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加强营养支持,保证术前营养。禁用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的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料,勿进食富含粗纤维的食物以免增加肠蠕动而导致腹泻。

术后护理措施:术后清醒病人,即可给予少量温水或凉水。若无呛咳、误咽等不适,可逐步给予便于吞咽的微温流质饮食,注意过热可使手术部位血管扩张,加重创口渗血。以后逐步过渡到半流质和软食。鼓励病人少量多餐,加强营养,促进愈合。

观察要点: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2、护理问题: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咽喉部及气管受刺激、分泌物增多及切口疼痛

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呼吸道保持通畅

术后护理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和协助病人进行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必要时行超声雾化吸入,使痰液稀释易于排除。因切口疼痛而不愿咳嗽排痰者,遵医嘱适当给予镇痛药。

观察要点:术后能有效咳嗽咳痰,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术后体位与引流的护理:术后取平卧位,待血压平稳或全麻清醒后取半坐卧位,以利于呼吸和引流。指导病人在床上变换体位、起身、咳嗽时可用手固定颈部以减少震动。术后常规放置引流管24——48小时,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和颜色,保持引流通畅,及时更换浸湿的敷料,估计并记录出血量。

4、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密切监测呼吸、体温、血压、脉搏的变化,观察病人发音和吞咽情况。及早发现术后并发症,并及时通知医师、配合抢救。

十、甲状腺癌

1、护理问题:恐惧

与颈部肿块性质不明、担心手术及预后有关 术前护理措施:(1)加强沟通,告知病人甲状腺癌的有关知识,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手术的方法,术后恢复过程及预后情况,消除其顾虑和恐惧。(2)指导病人练习术时体位,即将软枕垫于肩部,保持头低、颈过伸位。术前遵医嘱予以镇静安眠类药物,使其身心处于接受手术的最佳状态。

2、护理问题: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手术刺激、分泌物增多及切口疼痛有关

术后护理措施:(1)回病房后,取平卧位;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改半坐卧位,利于呼吸和引流。正确连接颈部引流装置。(2)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并发症。

3、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窒息、呼吸困难、神经损伤及手足抽搐等

术后护理措施: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并发症发生。了解病人的呼吸、发音和吞咽情况,判断有无呼吸困难,声音嘶哑、音调降低、误咽、呛咳等。及时发现创面渗血情况,估计渗血量,予以更换敷料。

4、术后饮食护理:病情平稳后或麻醉清醒后,给少量饮水。若无不适,鼓励进食或经吸管吸入便于吞咽的流质饮食,克服吞咽不适的困难,逐步过渡为半流质饮食及软食。禁忌过热饮食。

5、健康教育:(1)心理调适 指导病人,调整心态,积极配合后续治疗。(2)功能锻炼 教会病人自行检查颈部。出院后定期复诊,检查颈部、肺部及甲状腺功能等。若发现结节、肿块及时就诊。

十一、乳腺癌

1、护理问题:自我形象紊乱

与乳腺癌切除术造成乳房缺失和术后瘢痕形成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能够积极面对自我形象的变化

术前护理措施:多了解和关心病人,鼓励病人表达对手术的顾虑与担心,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向病人和家属解释手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护理评价:焦虑、恐惧缓解,情绪稳定,病人及家属能够接受手术所致的乳房外形改变。

2、护理问题: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留置引流管、患侧上肢淋巴引流不畅、腋静脉栓塞或感染有关。

预期目标:手术创面愈合良好,患侧上肢肿胀减轻或消失 术后护理措施:(1)术后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取半坐卧位,利于呼吸和引流。(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观察切口渗血情况,并予以记录。若病人感到胸闷、呼吸困难,应及时报告医师,以便早期发现和协助处理肺部并发症,如气胸等。

护理评价:置引流管期间未出现感染征象,创面愈合良好,患侧肢体未出现肿胀,未出现功能障碍。

3、护理问题:知识缺乏 缺乏有关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知识

预期目标:病人能复述患肢功能锻炼的知识且能正确进行功能锻炼。

术后护理措施:患侧上肢功能锻炼

1)术后24小时内:活动手指和腕部,可做伸指、握拳、屈腕等锻炼。

2)术后1~3日:可用健侧上肢或他人协助患侧上肢进行屈肘、伸臂等锻炼,逐渐过渡到肩关节的小范围前屈、后伸运动(前屈小于30度,后伸小于15度)。3)术后4~7日:鼓励病人用患侧手洗脸、刷牙、进食等,并做以患侧手触摸对侧肩部及同侧耳朵的锻炼。

4)术后1~2周:开始做肩关节活动,以肩部为中心前后摆臂。

4、伤口护理:

(1)有效包扎:手术部位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防止积液积气。(2)观察皮瓣血液循环:注意皮瓣颜色及创面愈合情况。

(3)观察患侧上肢远端血液循环:若出现手指发麻、皮肤发绀、皮温下降、动脉搏动不能扪及,提示腋窝部血管受压,应及时调整绷带的松紧度。

5、引流管的护理:

1)保持有效负压吸引:负压吸引的压力大小要适宜。

2)妥善负压引流管:引流管的长度要适宜,病人卧床时将引流管固定于床旁,起身时固定于上衣。

3)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受压和扭曲。

4)加强观察: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一般术后1—2日,每日引流血性液体50—200ml,以后颜色及量逐渐变淡、减少。

5)拔管:术后4—5 日,若引流液转为淡黄色,每日量少于10—15ml,创面与皮肤紧贴,手指按压伤口周围皮肤无空虚感,即可考虑拔管。拔管后若出现皮下积液,可在严格消毒后抽液并局部加压包扎。

5、患侧上肢功能锻炼

5)术后24小时内:活动手指和腕部,可做伸指、握拳、屈腕等锻炼。

6)术后1~3日:可用健侧上肢或他人协助患侧上肢进行屈肘、伸臂等锻炼,逐渐过渡到肩关节的小范围前屈、后伸运动(前屈小于30度,后伸小于15度)。7)术后4~7日:鼓励病人用患侧手洗脸、刷牙、进食等,并做以患侧手触摸对侧肩部及同侧耳朵的锻炼。

8)术后1~2周:开始做肩关节活动,以肩部为中心前后摆臂。

6、健康教育:(1)活动近期避免患侧上肢搬动或提拉过重物品,继续进行功能锻炼。(2)避孕 术后5年内避免妊娠,防止乳腺癌复发。(3)坚持放疗、化疗。(4)乳房定期检查 检查时间最好选在月经周期的第7~10日,或月经结束后2~3日,已绝经的妇女应选择每月固定的1日检查。

十二、肋骨骨折

1、护理问题:气体交换障碍

与肋骨骨折导致的疼痛、胸廓运动受限、反常呼吸运动有关

护理措施:维持有效气体交焕,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鼓励病人咳出分泌物和血性痰。对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者,应加强呼吸道护理,包括湿化气道、吸痰和保持管道通畅等。

2、护理问题:急性疼痛

与胸部组织损伤有关

非手术治疗护理措施:减轻疼痛(1)妥善固定胸部(2)遵医嘱镇静(3)病人咳嗽咳痰时,协助或指导其用双手按压患侧胸壁,以减轻疼痛。

3、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

肺部和胸腔感染

术后护理措施: 防治感染(1)监测体温变化,若体温超过38.5℃且持续不退,通知医师及时处理(2)协助并鼓励病人深呼吸、咳嗽、排痰,以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3)及时更换创面敷料,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和引流管通畅。

4、健康教育:(1)合理饮食 食用清淡且富含营养的食物,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忌食辛辣、生冷、油腻食物,多饮水。(2)休息与活动 保持充足的睡眠,骨折已愈合者可逐渐练习床边站立、床边活动、室内步行等活动,并系好肋骨固定带。骨折完全痊愈后,可逐渐加大活动量。(3)定期复诊,不适随诊。

十三、气胸

1、护理问题:气体交换障碍 与胸部损伤、疼痛、胸廓活动受限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能维持正常的呼吸功能,呼吸平稳

护理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

(1)协助病人咳嗽咳痰:卧床期间,定时协助病人翻身、坐起、叩背,咳嗽;鼓励病人做深呼吸运动,促使肺扩张,预防肺不张或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2)实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者,做好呼吸道护理,主要包括气道的湿化、吸痰及保持管道通畅等,以维持有效气体交换。

2、护理问题:急性疼痛 与组织损伤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疼痛得到缓解或控制,自述疼痛减轻

护理措施:缓解疼痛

因疼痛不敢咳嗽、咳痰时,协助或指导病人及其家属用双手按压患侧胸壁,以减轻伤口震动产生疼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

3、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

胸腔或肺部感染

护理目标:病人病情变化能够被及时发现和处理,未发生胸腔或肺部感染 术后护理措施:(1)切口感染:保持切口敷料完整、清洁、干燥并及时更换,同时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采取抗感染措施。(2)肺部感染和胸腔内感染:监测体温,因开放性损伤易导致胸腔或肺感染,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及痰液性状,如病人出现畏寒、高热或咳脓痰等感染征象,及时通知医师并配合处理。

4、、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措施

(1)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

(2)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置患者于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扩张。

(3)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60cm,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患者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人胸膜腔造成感染;定时挤压引流管,每30~60min一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水柱波动的大小反应残腔的大小与胸腔内负压的大小,正常水柱上下波动4~6cm,如水柱无波动,患者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块堵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通知医师。①挤压方法为: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

②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患者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4)运送患者时双钳夹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5)每日更换水封瓶,作好标记,记录引流量,如是一次性引流瓶无需每日更换。

手术后一般情况下引流量应小于80ml/h,开始时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易凝血。若第一天的引流量>500ml或每小时引流量在100ml以上颜色为鲜红色或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则疑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

(6)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呼吸功能的锻炼,是防止肺部感染,促进肺复张的重要措施之一。

方法如下:指导患者进行缓慢吸气直到扩张,然后缓慢呼气,重复10次/min左右,3~5次/日,每次以患者能耐受为宜。

(7)脱管处理: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师做进一步处理。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8)拔管指征:48~72h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引流液小于50ml,脓液小于l0ml,X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患者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方法:嘱患者先深吸一口气后屏气即可拔管,迅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宽胶布密封,胸带包扎一天。

5、健康教育:(1)向病人讲解腹式呼吸和有效咳嗽咳痰的意义并给予指导,出院后仍应坚持腹式呼吸和有效咳嗽。(2)告知病人恢复期胸部仍有轻微不适或疼痛,但不影响患侧肩关节功能锻炼,锻炼应早期进行并循序渐进;但在气胸痊愈一个月内,不宜参加剧烈的体育活动。(3)定期复诊,发现异常及时治疗。

十四、血气胸

1、护理问题:外周组织灌注无效 与失血引起的血容量不足有关

护理措施:维持有效循环血量和组织灌注量

建立静脉通路,积极补充血容量和抗休克;遵医嘱合理安排输注晶体和胶体溶液,根据血压和心肺功能状态等控制补液速度。

2、护理问题:气体交换障碍

与肺组织受压有关

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呼吸型态、频率及呼吸音变化。(2)根据病情给予氧气,观察血氧饱和度变化。(3)若生命体征平稳,可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4)协助病人叩背、咳痰,教会其深呼吸和有效咳痰的方法,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3、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 感染

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1)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2)密切观察体温、局部伤口和全身情况的变化(3)鼓励病人咳嗽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4)在进行闭式胸腔引流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保持引流通畅,预防胸部继发感染。

4、健康教育:(1)休息与营养指导病人合理休息,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2)呼吸与咳嗽 指导病人腹式呼吸及有效咳痰的方法,教会其咳痰时用双手按压患侧胸壁,以免切口疼痛。(3)自我保健 定期复诊,出现呼吸困难、高热等不适时随时就诊。

十五、肺癌

1、护理问题:气体交换障碍 与肺组织病变、手术、麻醉、肿瘤阻塞支气管、呼吸道分泌物潴留、肺换气功能降低等因素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恢复正常的气体交换功能

术前护理措施:改善肺泡的通气与换气功能,预防术后感染(1)戒烟:指导并劝告病人停止吸烟。(2)维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祛痰剂等药物,以改善呼吸状况。(3)指导病人练习腹式深呼吸、以下科室和翻身,以促进肺扩张,减轻术后伤口疼痛和加深呼吸运动;练习使用深呼吸训练器,以有效配合术后康复,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介绍胸腔引流设备,并告诉病人在手术后安放胸腔引流管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术后护理措施:维持呼吸道通畅(1)给氧:给予鼻导管吸氧2~4L/min,可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给氧浓度。(2)观察:观察呼吸频率、幅度和节律,双肺呼吸音;观察有无气促、发绀等缺氧征象及动脉血压饱和度情况,若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3)深呼吸及咳嗽:病人清醒后立即给予鼓励并协助其深呼吸和咳嗽,每1~2小时1次。咳嗽前给病人叩背,叩背时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叩震荡,使存在于肺叶、肺段处的分泌物松动流动到支气管内。而后嘱病人做数次深呼吸,再慢慢轻咳,将痰咳出。病人咳嗽时固定胸部伤口,以减轻震动引起的疼痛。(4)稀释痰液:呼吸道分泌物粘稠者,可用相应的药物进行超声雾化,以达到稀释痰液、解痉、抗感染的目的。(5)吸痰:对于咳痰无力、呼吸道分泌物滞留的病人用鼻导管行深部吸痰。保留气管插管的病人,随时吸净呼吸道分泌物。

观察要点:呼吸功能是否改善,无气促、发绀等缺氧征象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肿瘤引起机体代谢增加、手术创伤等有关病人营养状况改善

预期目标:病人营养状况改善 术前护理措施:纠正营养和水分的不足

建立建立愉快的进食环境,提供均衡饮食,注意口腔清洁以促进食欲。术前伴营养不良者,经肠内或肠外途径补充营养,如脂肪乳或复方氨基酸等,以改善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并利于术后恢复。术后护理措施:(1)严格掌握输液量和速度:24小时补液量控制在2000ml内,速度宜慢,以20~30滴/分为宜。记录出入液量,维持液体平衡。(2)补充营养:肠蠕动恢复后,可开始进食清淡流质、半流质饮食;若病人进食后无任何不适可改为普食。饮食宜为高蛋白、高热量、丰富维生素、易消化,保证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观察要点:营养状况是否改善

3、护理问题:焦虑与恐惧

与担心手术、疼痛、疾病的预后等因素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自述焦虑减轻或消失

术前护理措施:减轻焦虑 主动向病人介绍病房环境、责任医师及护士,对病人的担心表示理解,并予以安慰。指导病人正确认识癌症,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手术方案,各种治疗护理的意义、方法、过程、注意事项等,让病人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主动关心病人,体贴病人,动员家属给病人以心理支持。观察要点:焦虑是否减轻。

4、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出血、肺不张、心律失常、肺水肿等

预期目标:病人未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术后护理措施: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1)出血: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定时检查伤口敷料及引流管周围的渗血情况,胸腔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状。(2)肺炎和肺不张:鼓励病人咳嗽排痰,痰液粘稠者予以超声雾化,必要时行鼻导管深

部吸痰或协助医师行支气管镜吸痰,病情严重者行气管切开,以确保呼吸道通畅。(3)心律失常:多发生于术后4日内。与缺氧、出血、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有关。术后应持续心电监护,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酌情使用抗心律失常药,密切观察心律,心率,严格掌握药物剂量、浓度、给药方法,控制静脉输液量和速度。(4)肺水肿:病人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心动过速、咳粉红色泡沫痰等。一旦发生,立即减慢输液速度,控制液体入量;给予吸氧,氧气以50%乙醇湿化;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强心、利尿、镇静药物,安抚病人的紧张情绪。

观察要点:未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十六、食管癌

1、护理问题:营养失调和体液不足: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进食量减少或不能进食、消耗增加等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营养状况改善,水、电解质维持平衡 术前护理措施:(1)能进食者,鼓励病人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若病人进食时进食黏膜有刺痛,可给予清淡无刺激食物;告知病人不可进食较大、较硬的食物,宜进半流质的软食。(2)若病人仅能进食流质而营养状况较差,可遵医嘱补充液体、电解质或提供肠内、肠外营养。

术后护理措施:(1)术后早期需禁饮、禁食3~4日,禁食期间持续行胃肠减压,注意经静脉补充营养。(2)停止胃肠减压24小时后,若无呼吸困难、胸闷剧痛、患侧呼吸音减弱及高热等吻合口瘘的症状时,可开始进食。(3)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嘱病人进食后2小时内勿平卧,睡眠时将床头抬高。防止胃液反流至食管,致反酸、呕吐等症状。

2、护理问题:焦虑

与对癌症的恐惧和担心疾病预后等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自述焦虑减轻,表现为情绪稳定 护理措施:(1)加强与病人及家属的沟通,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实施耐心的心理疏导。(2)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以促进睡眠。

3、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

肺不张、肺炎、出血、吻合口瘘等 预期目标:病人未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护理措施:(1)出血: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状、量。(2)吻合口瘘:术后密切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胸腔积液和全身中毒症状,如高热、寒战、休克等吻合口瘘的临床表现。一旦出现上述症状,立即通知医师并配合处理。包括:嘱病人立即禁食;协助行胸腔闭式引流并常规护理;遵医嘱予以抗感染治疗及营养支持;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若出现休克症状,积极抗休克治疗。(3)乳糜胸:注意病人有无胸闷、气急、心悸,甚至血压下降;若诊断成立,迅速处理,置胸腔闭式引流,及时引流胸腔内乳糜液,使肺膨胀;给予肠外营养支持。

十七、腹股沟疝

1、护理问题:急性疼痛

与疝块嵌顿或绞窄、手术创伤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疼痛减轻或缓解

护理措施:(1)观察病人疼痛性状及病情变化,若出现明显腹痛,立即通知医师并配合处理。(2)若发生嵌顿、绞窄,引起肠梗阻等情况,应予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抗感染,必要时备血。做好急诊手术准备。行手法复位的病人,若疼痛剧烈,可根据医嘱注射吗啡或哌替啶,以止痛、镇静并松弛腹肌。手法复位后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观察腹部情况,注意有无腹膜炎或肠梗阻得表现。

观察要点:疼痛得到减轻或缓解

2、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

术后阴囊水肿、切口感染

预期目标:病人未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术后护理措施:(1)预防阴囊水肿:术后用丁字带托起阴囊,并密切观察阴囊肿胀情况。(2)预防切口感染:注意体温和脉搏的变化;观察切口有无红肿、疼痛,阴囊部有无出血、血肿;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不被污染。

观察要点:未发生阴囊水肿、切口感染;若发生,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3、术后护理:

(1)术后当日取平卧位,膝下垫一软枕,使髋关节微屈,利于切口愈合和减 轻切口疼痛。次日可改为半卧位。术后卧床期间鼓励床上翻身及活动肢体;传统疝修补术后3~5日可离床活动,采取无张力疝修补术的病人术后次日即可下床活动。(2)术后6~12小时,若无恶心、呕吐,可进流质,次日可进软食或普食。行肠切除吻合术后应禁食,待肠功能恢复后方可进食。(3)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引起咳嗽;指导病人咳嗽时用手掌按压,以保护切口和减轻震动引起的切口疼痛。保持排便通畅,便秘者给予通便药物,避免用力排便。(4)为避免阴囊内积血、积液和促进淋巴回流,术后可用丁字带托起阴囊,并密切观察阴囊肿胀情况。(5)注意体温和脉搏的变化;观察切口有红、肿、疼痛,阴囊部有无出血、血肿。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若敷料脱落或被污染,及时更换;术后易发生切口感染,须合理应用抗生素。

十八、腹部损伤

1、急救护理:腹部损伤可合并多发性损伤,急救时应分清轻重缓急,首先处理危机生命的情况。(1)心肺复苏,注意保存呼吸道通畅(2)合并有张力性气胸,配合医生行胸腔穿刺排气(3)止血;经静脉采血行血型及交叉配血实验(4)迅速建立2条以上有效的静脉输液通路,根据医嘱及时输液,必要时输血(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6)对有开放性腹部损伤者,妥善处理伤口

2、护理问题:体液不足 与损伤致胸腔内出血,严重腹膜炎、呕吐、禁食等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体液平衡能得到维持,生命体征平稳

非手术治疗护理措施:维持体液平衡和预防感染 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补充足量的平衡盐液、电解质等,预防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维持有效的循环血量,使收缩压升至90mmHg以上。

术后护理措施:静脉输液与用药

禁食期间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必要时给予完全给予胃肠外营养,以满足机体高代谢和修复的需要,并提高机体抵抗力。术后继续使用抗生素,控制腹腔内感染。观察要点:体液得以维持,生命体征平稳,无脱水征象

3、护理问题:急性腹痛 与腹部损伤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腹痛缓解

护理措施:全身损伤情况未明时,禁用镇痛药,可通过分散病人的注意力、改变体位等来缓解疼痛;空腔脏器损伤者行胃肠减压可缓解疼痛。诊断明确者,可根据病情遵医嘱给予镇痛药。

4、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 损伤脏器再出血、腹腔脓肿、休克 预期目标:病人未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护理措施:(1)受损器官再出血:平卧位,禁止随意搬动病人。密切观察和记录生命体征变化,观察腹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和辅助检查结果的变化。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液、输血等。(2)腹腔脓肿:合理使用抗生素给予高蛋白、高热

量、高维生素或肠内外营养治疗。

5、腹腔引流管护理:术后应正确连接引流装置,引流管应贴标签注明其名称、引流部位,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能高于腹腔引流出口,以免引起逆行性感染。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性质和量,若发现引流液突然减少,病人伴有腹胀、发热,应及时检查管腔有无堵塞或引流管是否滑脱。

十九、胃癌

1、护理问题:焦虑与恐惧 与病人对癌症的恐惧、担心治疗效果与预后有关

护理措施:鼓励病人表达自身感受,向病人解释胃癌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帮助病人消除不良心理,增强对治疗的信心。鼓励家属和朋友给予关心和支持,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护理问题:营养失调 与长期食欲减退、消化吸收不良及癌肿导致的消耗增加有关

术前护理措施:改善营养状况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和少渣的食物;不能进食者,应遵医嘱予以静脉输液,补充足够的热量。术后护理措施:(1)肠外营养支持 及时输液补充病人所需的水、电解质和营养素;详细记录出入液量,为合理输液提供依据。(2)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妥善固定营养管,防止滑脱、移动、扭曲和受压;保持喂养管的通畅,防止营养液沉积堵塞导管,每次输注营养液前后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20~30ml冲管,输注营养液的过程中每4小时冲管一次。营养液温度以接近体温为宜。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等并发症的发生。

3、健康教育:(1)胃癌的预防 积极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癌的癌前疾病;少食腌制、熏、烤食品,戒烟、酒。(2)适当活动 参加一定的活动和锻炼,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3)定期复查 胃癌病人应定期随访,检查肝功能、血常规等,注意预防感染。术后3年内每3~6个月复查一次,3~5年每半年复查1次,5年后每年一次。

二十、肠梗阻

1、护理问题:急性疼痛 与肠蠕动增加或肠壁缺血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腹痛程度减轻 非手术治疗护理措施:(1)胃肠减压

胃肠减压期间应保持减压管通畅和减压装置有效的负压,注意引流液的色、质、量,并正确记录。如发现血性液体,应考虑肠绞窄的可能。(2)安置体位 取低半卧位,减轻腹肌紧张,有利于病人的呼吸(3)应用解痉药 在确定无肠绞窄后,可应用阿托品、654-2等药物,以解除胃肠道平滑肌的痉挛,抑制胃肠道腺体的分泌,使病人腹痛得以缓解。

2、护理问题:体液不足 与频繁呕吐、腹腔及肠腔积液、胃肠减压等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体液能维持平衡,能维持重要器官、脏器的有效灌注量

非手术治疗护理措施:维持体液与营养平衡(1)根据病人呕吐次数、量及呕吐物的性状等补充液体补充液体(2)肠梗阻时需禁食,给予胃肠外营养。若梗阻解除,病人开始排气、排便,腹痛、腹胀消失12小时后,可进流质饮食;如无不适,24小时后进半流质饮食;3日后进软食。

3、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 术后肠粘连、腹腔感染、肠瘘

预期目标:病人未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护理措施:(1)肠粘连 鼓励病人术后早期活动,如病情平稳后,术后24小时即可开始床上活动,3日后下床活动,以促进机体和胃肠道功能的恢复,防止肠粘连。(2)腹腔内感染及肠瘘

如病人有引流管,应妥善固定引流管并保持

通畅,观察记录引流液色、质、量。更换引流管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监测生命体征及切开情况,若术后3~5天出现体温升高、切口红肿及剧痛时应怀疑切口感染;若出现局部或弥漫性腹膜炎表现,腹腔引流管周围流出液体带粪臭味时,应警惕腹腔内感染及肠瘘的可能。根据医嘱进行积极的全身营养支持和抗感染治疗,局部双套管负压治疗。引流不畅或感染不能局限者需在此手术处理。

4、健康教育:(1)饮食指导 少食刺激性强的辛辣食物等,宜进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吸收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饭后忌强烈活动。(2)保持排便通畅老年便秘者注意通过调整饮食、腹部按摩等保持大便通畅,无效者可适当给予缓泻剂,避免用力排便。(3)自我监测 指导病人自我监测病情,若出现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便等不适,及时就诊。

二十一、急性阑尾炎

护理评估

(一)术前评估

1、健康史(1)一般情况:了解病人年龄、性别,女性病人月经史、生育史;评估饮食习惯。(2)现病史:有无腹痛,及其伴随症状。评估腹痛的特点、部位、程度、性质、疼痛持续的时间以及腹痛的诱因、有无缓解和加重的因素等。(3)既往史:有无急性阑尾炎发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右肾或右输尿管结石、急性胆囊炎或妇科疾病史,有无手术治疗史。

2、身体状况(1)评估腹部压痛的位置,麦氏点有无固定压痛,有无腹膜刺激征。(2)全身有无乏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有无腹泻里急后重等。(3)评估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等

3、了解病人及家属对急性腹痛或阑尾炎的认知、对手术的认知程度和心理承受能力。

(二)术后评估

评估病人麻醉和手术方式、术中情况、原发病变。若有留置引流管的病人,了解引流管放置的位置、是否通畅及其作用,评估引流液的色、量、性状等。评估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是否发生并发症等。

1、护理问题:急性疼痛 与阑尾炎症刺激壁腹膜或手术创伤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疼痛减轻或缓解

护理措施:(1)已明确诊断或已决定手术的病人疼痛剧烈时可遵医嘱给予解痉或止痛药,以缓解疼痛。(2)全麻清醒后或硬外麻醉平卧6小时后,血压、脉搏平稳者,改为半卧位,以降低腹壁张力,减轻切口疼痛,有利于呼吸和引流,并可预防膈下脓肿形成。

2、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 腹腔脓肿、门静脉炎、出血、切口感染等 预期目标:病人未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护理措施:(1)出血:表现为腹痛、腹胀和失血性休克,一旦发生出血,应立即输血、补液,紧急手术止血。(2)切口感染:表现为术后3日左右体温升高,切口局部胀痛或跳痛、红肿、压痛等。感染伤口先行试穿抽出脓液,或在波动处拆除缝线敞开引流,排出脓液,定期换药。(3)粘连性肠梗阻:与局部炎性渗出、手术损伤或术后长期卧床等因素有关,不完全性肠梗阻者行胃肠减压,完全性肠梗阻手术治疗。

3、术后护理:(1)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并准确记录加强巡视,注意倾听病人的主诉,观察病人腹部体征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2)体位 全麻术后清醒或硬外麻醉平卧6小时后,血压、脉搏平稳者,改为半卧位,以降低腹壁张

力,减轻切口疼痛,有利于呼吸和引流,并预防膈下脓肿形成。(3)腹腔引流管护理 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扭曲、受压,保持通畅;经常从近端向远端挤压引流管,防止因血块或脓液而堵塞;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4)饮食肠蠕动恢复前暂禁食,期间给予静脉补液;肛门排气后,逐步恢复经口进食。(5)鼓励病人术后早期在床上翻身、活动肢体,以促进肠蠕动恢复,减少肠粘连发生。

二十二、痔

1、护理问题:急性疼痛 与血栓形成、痔块嵌顿、术后创伤等有关

术后护理措施:判断疼痛原因,给予相应处理,如使用镇痛药、去除多余敷料等

2、护理问题:便秘 与不良饮食、排便习惯等有关

非手术治疗护理措施:饮食与活动 嘱病人多饮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多吃粗粮,少饮酒,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嘱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术后护理措施:控制排便 术后3日尽量避免解大便,促进切口愈合,可于术后48小时内口服阿片酊一减少肠蠕动,控制排便。之后应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排便,崩裂伤口。如有便秘,可口服液状石蜡或其他缓泻剂,切忌灌肠。

3、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 尿潴留、切口感染等 护理措施:(1)尿潴留:术后8小时仍未排尿且感下腹胀痛、隆起时,可行诱导排尿或导尿等。(2)切口感染:术后2日内控制好排便;保持肛门周围皮肤清洁,使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切口定时换药,充分引流。

二十三、大肠癌

护理评估

(一)术前评估:

1、症状 评估病人排便习惯有无改变,是否出现腹泻,便秘、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症状,有无大便表面带血、粘液和脓液的情况。病人全身营养状况,有无肝大、腹水、黄疸、消瘦、贫血等。

2、体征 腹部触诊和直肠指诊有无扪及肿块及肿块大小、部位、硬度、活动度、有无局部压痛等

3、心理 评估病人和家属对所患疾病的认知度,有无过度焦虑、恐惧等影响康复的心理反应;对结肠造口知识及手术前配合知识掌握程度。

(二)术后评估:

1、手术情况 了解病人术中采取的手术、麻醉方式,手术过程是否顺利等

2、康复情况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是否平稳,营养状况是否得以改善,引流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及切口愈合情况等。评估术后有无发生出血、切口感染、吻合口瘘、等并发症。

3、心理 了解行永久性人工肛门手术病人术后心理适应程度。术后生活能否自理,生存质量有无下降

1、护理问题:焦虑 与对癌症治疗缺乏信心及担心结肠造口影响生活、工作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未发生过度焦虑或焦虑减轻

护理措施:关心体贴病人,指导病人及其家属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护理方面的新进展,树立与疾病斗争的勇气。

2、护理问题:营养失调 与癌肿慢性消耗、手术创伤、放疗反应等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营养状况得以改善

护理措施:(1)术前补充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营养丰富的少渣饮食。(2)术后早期禁食、胃肠减压,经静脉补充水、电解质及营养物质。术后48~72小时肛门排气或结肠造口开放后,若无腹胀、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即可拔胃管,经口进流质饮食。术后1周进少渣半流质饮食,2周左右可进普食。

3、引流管护理:(1)留置导尿管:注意保持尿道口清洁,并清洗会阴部。(2)腹腔引流管护理:保持腹腔引流管通畅,避免受压、扭曲、堵塞,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色、质。量。

二十四、肝癌

护理评估

(一)术前评估:(1)局部:有无肝大、肝区压痛、上腹部肿块等。(2)全身:有无肝病面容、贫血、黄疸、水肿等体征;有无消瘦、乏力、食欲减退及恶病质表现;有无脑病、上消化道出血及各种感染,如肺炎、败血症、压疮等。

(二)术后评估:

1、手术、麻醉方式,术中病变组织切除范围、出血、补液、输血及引流管安置等情况

2、严密监测病人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血氧饱和度、尿量、肝功能等;监测腹部与创口情况,观察胃管、腹腔引流管等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状等。

1、护理问题:急性疼痛 与肿瘤迅速增长导致肝包膜张力增加或手术、介入治疗、放疗、化疗后的不适有关

预期目标:主诉疼痛减轻或缓解

护理措施:(1)评估疼痛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诱因和程度,疼痛是否位于肝区,是否呈间歇性或持续性钝痛或刺痛(2)遵医嘱按照三级止痛原则给予镇痛药物,并观察药物效果及不良反应(3)指导病人控制疼痛和分散注意力的方法

2、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 消化道或腹腔出血、肝性脑病、肺部感染等

预期目标:未出现并发症,或并发症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护理措施:(1)出血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术后1~2日应卧床休息,不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避免剧烈咳嗽和打喷嚏等,以防术后肝断面出血。引流液的观察:保持引流通畅,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和颜色。(2)膈下积液及脓肿 保持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以防膈下积液及脓肿发生;每日更换引流袋,观察引流液颜色、性状及量。若已形成膈下脓肿,必要时协助医师行B超定位引导下穿刺抽脓或置管引流;鼓励病人取半坐位,利于呼吸和引流。严密观察体温变化,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给予药物降温,鼓励多饮水。

二十五、急性胆囊炎

1、护理问题:急性疼痛 与结石突然嵌顿、胆汁排空受阻致胆囊强烈收缩或继发性染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疼痛减轻或缓解

护理措施:缓解疼痛 嘱病人卧床休息,取舒适体位;指导病人有节律的深呼吸,达到放松和减轻疼痛的目的。诊断明确且疼痛剧烈者,给予消炎利胆、解痉镇痛药物,以缓解疼痛。

2、护理问题:营养失调 与不能进食和手术前后禁食有关

预期目标:病人营养状况改善,水、电解质维持平衡

护理措施:改善和维持营养状况 根据病情决定饮食种类,病情较轻者给予清淡饮食;病情严重者需禁食和胃肠减压。

3、“T”型引流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将“T”型引流管固定于腹壁,不可固定于床单,以防翻身、活动时牵拉造成管道脱出。(2)加强观察:观察并记录T管引流出胆汁的颜色、量和性状。(3)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折叠、受压。(4)预防感染:长期带管者,定时更换引流袋,更换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二十五、下肢静脉曲张

1、护理问题:活动无耐力 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有关

术后护理措施:早期活动 病人卧床期间指导其做足背伸屈和旋转运动;术后24小时可鼓励病人下地行走,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活动时,避免外伤引起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健康教育:休息与活动 休息时适当抬高患肢;指导病人进行适当体育锻炼,增强血管壁弹性。

护理问题及措施 篇3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545-01

门诊输液室是门诊患者诊疗后的静脉输液治疗处,存在着患者密度相对集中、病员复杂、工作量大、随机性强等特点,容易发生护理安全问题。如何规范护理人员的服务行为,给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满足患者的需求,是当前门诊输液室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集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是防范和减少医疗事故及纠纷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护理水平的关键所在,是反应护理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所以认真分析护理安全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和防范措施的探讨是非常必要的。

1 护理安全问题

1.1 违反护理操作常规

不严格执行各种制度和操作规程,特别是核心制度,是造成不安全的严重隐患。如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巡视制度等,致多用、少用、漏用及错用药物,未及时观察到病情变化等。

1.2 缺乏有效的护患沟通

个别护士缺乏同情心和责任心,服务理念滞后,服务态度简单、生硬。对病人提出的问题,没耐心解答,病人感觉护士不关心自己。不主动向病人及家属告知,致使病人及家属迫切想了解的信息缺乏,患者往往处于被动接受或盲从状态,易引起医疗纠纷。

1.3 业务部熟练

有的护士平常不注重学习,理论知识匮乏,如对病人病情观察无法作出准确判断,从而缺乏预见性和主动性。对药品作用、浓度、滴速不了解,造成用药安全问题等。技术操作水平差,如静脉输液不能一针见血;对新技术、新仪器使用不熟练,致使护理工作质量滞后,影响医疗效果。

1.4 人员分配不合理

门诊输液室患者密度集中、工作量大,人员配备少,存在超负荷工作状态。又以年轻护士具多,缺乏临场经验及处理突发、紧急事件的能力。再有,过度工作和劳累同样会引起注意力和警惕性的下降,工作质量下降,导致错误的增加。

2 防范措施

2.1 完善规章制度,严格认真执行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只有健全并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使护理人员在从事护理工作中做到有章可循,才能使护理质量与安全得以保障。因此,我们修订门诊输液护理规范,制定护理技术操作考核标准,门诊输液室紧急风险护理预案,并修改完善了门诊护理工作质量检查标准等。从而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

一名合格的临床护士,工作中需要认真学习相关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并以其为护士执业的准则,自觉规范护理行为。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核心制度及岗位职责,不要随意简化操作程序,不可凭主观经验估计行事。增加查对环节,采用两人查对,严格执行每次查对。各班之间严格按照交接流程交接班,做到交接清楚,责任名确。

2.2 加强护患沟通,取得相互理解和满意

创建和谐的护患关系,首先, 良好的护患沟通会使患者及患者家属感到关心备至,沁人心脾,从而大幅度提高满意度。其次,要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质量,树立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在工作中我们重视强化护理告知。门诊输液室人流量大,为保持井然有序的工作和就医环境,护理告知显得尤为重要。告知的内容,(1)接诊告知:接诊病人时,首诊护士要负责病房安排及流程的告知,让病人尽快了解就医环境,减少陌生感。(2)护理操作告知:进行护理操作时,可对病人进行指导和观察评估,如操作时的配合,注意事项,药品的副作用,输液滴速等的要求。(3)治疗毕告知:告知病人相关的蛾注意事项,如拔针按压的注意事项,针对病情的健康宣教。

门诊输液室更适合口头告知。口头告知是指病人诊疗期间,除书面告知以外的内容,如一般护理操作的注意事项,药物可能的副作用,输液滴速的要求,解答病人提出的疑问等。与病人沟通时要注意病人知识水平,个体差异,情绪状态等具体情况,把握沟通的技巧、时机,运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和方法,使用准确、通俗、易理解的语言进行告知,是病人真正理解高接受告知。

2.3 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及操作技能培训

有计划的专业知识及技术培训是保障治疗安全的基础。 定期进行护理知识讲座,强化“三基三严”的训练和考核,选送部分护理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鼓励护理人员通过各种渠道扩大知识面,不断获得新知识,新动态,新观念,提高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水平。组织专项技术讨论,我们门诊输液室老年患者居多,静脉穿刺难度大,为此组织对相关文献学习和护士经验的交流,切实了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和血管的利用率,,做到患者满意。

各种警示标示的应用,加强用药安全管理。加强用药的安全管理是护理安全管理的重点之一,首先要求护士对门诊输液室常用药做到“五了解”:了解药物性质、主要作用、常用剂量、不良反应、中毒症状及中毒解救方法。对输液速度有严格要求的药品,如单硝酸异山梨酯,在输液瓶明显处贴红色“限时药物”的标示,提醒护士及病人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对高危药品要单独存放,分类管理,贴黄色“高危药品”标示等。通过护理警示标示的应用,增强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护理风险意识,提醒护理人员应当遵循操作程序。大大提高了用药安全,明显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

2.4 合理配备护理人力资源

合理而充足的护理人力配备是保证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要对护理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性格、职称高低、临床经验等全面掌握,充分发挥护士的积极性,增加责任感。合理排班,是各项工作紧密配合,有分工,有合作,既要满足工作的需要,又不能忽略护理人员的需求,避免因人力不足而造成差错或投诉事件的发生,避免因人力安排不当出现护理薄弱环节或超负荷工作状态,应保证个班护理质量。

浅析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篇4

由于很多患者, 认为人去了医院出了问题就得归医院负责, 对护理的期望值要求过高, 同时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存在着社会偏见等因素, 很容易产生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冲突。当然有的时候也是护理工作中存在一些不安全的因素, 如护理人员服务态度不佳、思想上不是积极进取、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思薄弱法制观念不强、还有的是因为护理人员自身的责任心不强所导致。

1.1 患者对医院的偏见

很多患者来到医院就认为所有的一切都交给了医院, 医院要为其所有的问题负责。哪怕是在医院, 由于自身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 出现骨折。这样的事情就责怪医院, 说是医院导致的。还有的患者进到医院的时候, 本已难完全治愈, 跟其进行了详细解释说手术后的效果不会很理想, 将来手术后的效果会是什么样的一个状态, 都进行了明确告知, 由于患者对医生的认识不够全面, 以为医院就是妙手丹青、能起死回生的地方, 对医院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手术完后, 尽管手术后的效果医生已经很认真负责的对待了, 也尽了最大的努力, 但是由于确实没有回天之术, 只能到那种结果。而患者很难接收现实, 也把责任推卸给院方, 导致产生不和谐的音符, 出现医患纠纷。对于诸如此类的许多现象, 主要责任都是由于患者对医院存在的偏见, 从而表现出对医护人员的不满, 导致医患纠纷的出现。这时作为护理人员就需要做好患者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 使得在处理纠纷时有据可查。当然除了患者的偏见之外, 作为医护人员的我们, 也要尽职尽责, 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 给予其适当的体贴和安慰。

1.2 护理人员思想上的偏差

由于护理人员素质本身就有参差不齐的现象, 再加上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又大、收入在医疗队伍中也属于比较低的阶层, 其接收继续教育、培养的机会和晋升职位的机会也不多, 再加上社会上对护理人员存在的偏见, 很容易影响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因此在思想上就会开小差。再加上对业务的学习也不甚感兴趣, 护理的知识也比较贫乏, 技能也不是很娴熟, 护理的操作也不熟练, 常常就会出现护理不到位, 对患者的病情观察缺乏预见性判断, 应急能力也比较差了。

2 护理安全问题的防范措施

2.1 培养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培养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 首先要加强其护理人员的医德教育修养等方面内容的培养, 在思想上树立医者父母心, 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思想, 心中处处想着患者, 一切行为和言行以满足患者要求为准则。在护理人员的脑海中,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使之自觉的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 始终从患者的利益出发, 尽心尽责、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在思想认识上得以提高后, 还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娴熟的操作技能和对患者病情具有一定的预见性, 根据所学、所见和所具备的能力来判断患者并且的发展趋势, 具有一定的应急能力, 能为患者做到优质的服务, 自然可以降低医患之间的矛盾, 使得手术安全问题也能得以解决。因此, 对护理人员也要进行岗前培训、对在职护理人员按工种、分层次、分阶段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并对护理人员的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 对于表现优秀的人员加以鼓励, 在全院进行表扬, 树立典型、模范, 激发全体护理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对于不思进取、懒惰恶劳者适当的时候给予警告, 以示改过、屡教不改者进行严肃处理。同时在精神和物质两方面都建立一定的刺激措施, 使得护理人员有着明确的目标, 自然学习的动力也足了。

2.2 在医院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要想让全体医护人员, 携手共进建立良好的医疗队伍, 其工作氛围十分重要。院里的领导、科室的主任、医院的主治医生都要意识到, 护理人员的工作是介于医生和患者之间重要的桥梁, 不能忽视或冷漠对待他们。对护理人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的帮助解决, 对其生活中的困难要给予适当的关怀, 让其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来。

2.3 培养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观念

岗前培训期间要求护理人员对《护士管理办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规范》、以及新《刑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能记忆牢固, 强化其法律观念, 明确其医患关系的敏感性, 注意自己在医患之间的重要角色, 认真执行相关规定, 按照要求合理操作各项设备, 避免医护之间的纠纷发生。

参考文献

[1]金娥, 尹文, 余厚友, 刘健, 等.浅谈新形势下急诊医护安全及防范措施[A].第17届世界灾难及急救医学学术会议暨第14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

[2]王燕利.脑肿瘤患者手术期间的安全护理与防范措施[A].中华护理学会第15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 2011.

[3]王巧丽, 郭瑞萍, 李金娜.结核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A].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1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

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篇5

随着新的医学观念深入人心以及整体护理的全面展开,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的治疗工作逐渐的由单一的与医生沟通转向了与医护人员沟通。护理工作逐渐的成为了医患之间的重要桥梁,也使患者及其家属注意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因此,提高护理质量,是减少护患矛盾的关键。

一、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护理人员对护理认知不足:在护理实施过程中,广大护理人员只是用传统的方法机械地进行治疗与护理,而忽视了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缺乏与病人沟通的技巧,使护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受到了很大影响。

2.护理人员整体素质低下:护理领域的演变、服务功能的扩展、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护理人员在人文社科方面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心理、社会和保健知识贫乏,沟通能力较差等。

3.目前国内有些医院护士严重缺编,加上“重医轻护”思想的存在,致使护士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日夜不停地工作,生活不规律。护理工作相关人际关系错综复杂,表现为护患关系、医护关系以及护护关系等方面,这种高压状态的长期存在,严重损害了护士的身心健康,对护理质量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4.护理科研专家缺乏:与医学科学相比,护理科研起步晚、水平低。主要原因是由于护理队伍中缺乏既具有临床实践能力,又具备科研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5.医院管理者观念转变缓慢:与目前护理管理队伍自身素质、认识水平及知识结构密切相关。目前虽然护理工作虽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但社会上仍然存在着重医轻护的观点,护士地位仍然较低。

二、改善护理工作的建议

1.加强护士上岗前的培训。上岗前安排培训,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和道德规范教育、职责教育。要求新护士加强基本理论学习,进行强化护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为基础的重点培训,同时采取临床工作量化培训,提高护士实际操作技术

能力。

2.开展护理质量检测。每月一次各科室护理质量自查,每季度一次护理部大检查。护理部要从护理管理、消毒隔离、基础护理、护理文件书写、急救器材、物品、药品、差错事故分析等多个方面对各科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

3.加强护理人员管理

(1)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采取灵活的用人机制,对全院护理人员实行全员聘用制,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选聘护理部主任、护士长。护士长再根据各科的实际情况,聘用科内各级护理人员。充分调动起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完善护理专业技术职称评定,护士按职称、岗位上岗,激发竞争活力。

(2)聘用护理员分担护士的非技术性工作。根据各病区护理单元的实际情况,聘用部分护理员来承担大量非护理、非技术性工作。

(3)科学合理的利用人力资源。各科在护士工作岗位的安排上做到新老结合,相互协作,实现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高低的合理分配。促成护理人员关系的协调性,发挥互补性,提高护理群体质量。

(4)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组织学习严格执行,真正做到一切规章制度,人人都遵守,措施得力,奖罚分明。

4.组织学习护理礼仪规范。进行仪表礼仪,举止礼仪,服饰礼仪,语言礼仪,交往礼仪的培训,对护士着装、仪表、举止、言谈、情感等方面,由表及里进行训练,从各方面系统规范护士仪表风度和言谈举止,使其具备护士必需的职业素质。

5.建立意见薄。定期向患者发征询意见表,以此,反馈护理工作情况,接受患者监督,努力改善服务质量。

护理问题及措施 篇6

【关键词】实习护士;临床护理带教;问题;对策

当前,社会在不断发展,护理学也在不断前进,病人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病人在住院期间内的护理服务提出了高标准的期望。因此,培养综合全面的护士是医院当前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而采用传统的带教教学,显然无法适应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于护理服务的期望[1]。全面提升护理带教教学的质量,已经是医院当前继续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当前临床护理带教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根据分析提出对应措施,旨在为护理带教教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06年4月至2008年5月期间接受的160个实习护士,实习护士在每科实习的时间为3周左右,当中四年制的本科生为105人,三年制的专科生为55人。

1.2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制定《护理带教质量评价表》,对应教学目标、教学能力、教师的综合素质及教学态度这几个方面的完成近况进行评价,而实习护士在各科实习完成以后都填写《护理带教质量评价表》来评价带教老师,最后将《护理带教质量评价表》回收,同时将分数进行统计。

2护理带教中存在的问题

2.1实习护士的问题

2.1.1实习护士个人的素质不高,责任心不足。当前实习护士基本上为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性格过激,缺少对于他人的包容心及责任心。

2.1.2实习护士缺少自信,缺少工作积极性。因为实习护士缺少实践的机会,因此操作经验非常匮乏,而护理基础知识非常薄弱,工作效率非常低下。再加上带教教师不采取有效的疏通与正确的引导,或者是带教老师批评的方式不恰当,时间一长,实习护士的自信心就会受到损害,从而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实习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挫败。

2.1.3实习护士自我约束力较比差,工作中过于随意,并且心理素质不强,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

2.2临床带教老师存在的问题

2.2.1带教教师对于护理带教工作的认知过于局限。有些带教教师心中并没有清晰的护理服务理念与护理服务目的,对于护理工作的认识仍然是传统的观念。所以导致其在带教时,缺少对实习护士进行护理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

2.2.2带教老师缺少专业知识与基础知识,对于实习护士的专业知识讲解不足。因为有些带教教师对于护理工作的职业风险与职业价值的认知匮乏,并且不去学习自己所缺乏的基础与专科知识,其在进行带教工作时,实习护士就无法得到专业知识的学习。

2.2.3带教教师工作作风不眼睛,对于实习护士的管理经验较少。有些带教教师对于自身的工作作风要求不严格,而相关护理操作也不规范,再加上缺少对实习护理的管理经验,不能对实习护士进行正确的教导。

2.2.4带教教师带教过程中过于谨慎事必躬亲,因为实习护士实际操作经验不足,而有些带教教师担心引起医疗事故,部分工作不让学生动手,导致实习护士缺少实际操作的机会。

2.3患者的问题社会在不断发展,护理学也在不断前进,病人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病人在住院期间内的护理服务提出了高标准的期望,很多的患者对于实习护士缺少信任[2]。

3应对措施

3.1制定完整的临床带教管理方式在护理部设置管理人员,组织安排实习护士的知识讲座,以及对应的考试。并且定期开展会议,认真聆听实习护士对与带教教师的建议。应用双向评价的方式,即带教教师来评价实习护士,选取优秀实习护士;实习护士来评价带教教师,选取优秀带教教师。

3.2注重选择及培养带教教师带教教师的工作行为对于实习护士的影响非常大。所以必须选择拥有良好政治思想、临床经验丰富、护理技术熟练、理论知识扎实、服务态度良好、责任心强、热爱护理事业、丰富的带教能力及实习护士反映良好的称职带教教师。还要定期对带教教师进行培训与考核。

3.3加强带教教师的法律观念定期安排组织带教教师学习关于护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同时研究分析有关医疗纠纷的案例,了解护理工作的法律责任。对于在护理工作中比较容易引发医疗事故的隐患,要及早发现,且尽快纠正。

3.4完善带教内容根据实习大纲的要求,以及本科生和专科生各自不同特点,要突出各个专业的重点知识及操作要领。安排好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加强实习护士的专业结构,在带教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做到多为实习护士着想,采用鼓励的教学方式,将实习护士对护理专业的兴趣充分发掘出来,保障带教的质量。

3.5加强岗前培训在实习护士进入临床前对她们介绍医院的环境、规章制度、实习要求,进行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法律知识培训、职业道德培训。讲解临床常见的潜在法律问题,使实习护士树立法规意识,明确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临床实习[3]。

4总结

带教教师在带教的过程中,带教的质量是由带教教师及实习护士的综合素质来决定的。不断提升带教教师的综合素质,同时注重培养实习护士各方面的能力,才可以显著提升临床护理带教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少茹,李小妹.医学院校校园文化与医院护理文化的衔接和融合[J].护士进修杂志,2006(10).

[2]李静,孙宏玉,郑修霞.实习护生专业态度与临床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06).

母乳喂养中常见的问题及护理措施 篇7

1 资料与方法

对2012年10月—2013年4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790例产妇进行产后随访, 并发放问卷调查。其中顺产623例, 难产167例;坚持纯母乳喂养635例, 混合喂养101例, 母乳喂养失败54例, 纯母乳喂养约占80%, 混合及人工喂养占20%。

2 常见问题

(1) 精神因素:产妇由于分娩过度紧张, 产程中的疼痛, 家属照顾不周, 或早产难产, 产妇过度忧郁以及其他社会心理因素所造成的精神负担而引起母乳不足。 (2) 产妇身体原因:产妇自身一些疾病, 身体虚弱或产后大出血引起贫血、发热等因素;乳房发育不良有乳头凹陷或乳头皲裂等。 (3) 哺乳姿势不正确:由于缺乏哺乳经验, 哺乳姿势不正确而引起乳头疼痛皲裂, 婴儿吸吮不当引起泌乳不足。 (4) 社会因素:由于分娩疲劳, 家属过度疼爱, 喂奶姿势不正确, 婴儿哭闹, 导致产妇焦虑, 缺乏母乳喂养成功的信心;自己因工作原因, 不愿过多进行母乳喂养, 害怕影响工作;甚至有些年轻母亲为了自己保持良好的身材而只管生孩子, 其余的事情都由月嫂或别人来代替, 晚上疲劳不愿起床而导致母乳不足。

3 护理措施

3.1 社会因素的应对措施

(1) 做好门诊宣教。门诊宣教是提高母乳喂养的重要环节, 我院自2004年以来建立门诊孕妇学校, 孕早期初诊时就建立孕妇保健登记卡, 同时向其及家属宣传母乳喂养好处, 及时通知孕妇及家属定期到产科门诊常规体检, 在孕妇学校观看有关母乳喂养方面的录像, 发放宣传资料, 耐心讲解相关知识, 帮助孕妇建立母乳喂养信心。 (2) 实施责任制护理。优质的护理服务是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有力保障, 我院自2004年以来实施责任制护理, 1名护士分管5名孕产妇, 从入院开始分发母乳喂养宣教资料, 强化在孕妇学校学到的知识, 补救一些因种种原因没有参加孕妇学校者欠缺的知识, 签定母乳喂养知情书。

3.2 精神因素应对措施

(1) 病房保持清洁、温馨、床单元干净整洁, 给孕妇以宾至如归的感觉。 (2) 分娩过程中, 护士态度和蔼, 语言委婉, 动作轻柔, 多鼓励孕妇听一些轻音乐, 分散注意力, 减轻疼痛。家属多陪同给予强有力支持。

3.3 产妇身体原因的护理措施

(1) 实行分娩后30 min~1 h内早开奶, 促进乳汁分泌;实行母婴同室, 让产妇时时都能监管到自己的孩子, 增进母子感情。 (2) 积极纠正各种原发或继发疾病, 加强营养, 增加乳母营养是乳汁充盈的重要保证[2], 多喝一些营养丰富的汤, 如:鲫鱼汤、豆腐汤、小米汤, 有利于乳汁分泌。积极纠正贫血, 采用药物同时辅助食疗, 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 如:鱼、虾、鸡蛋、核桃、花生、胡萝卜、菠菜、松仁等。保持产妇心情愉快, 保证充分休息和提高睡眠质量。

3.4 教会母亲正确哺乳姿势

(1) 母亲取舒适坐位或卧位, 思想放松, 宝宝脸贴近乳房, 宝宝头、颈、身体成一直线, 母亲一手呈C形轻托乳房, 另一手托着宝宝头、肩及臀部, 要让宝宝含住乳头和大部分乳晕, 并能听到孩子的吞咽声。 (2) 按需哺乳, 不要限制喂奶次数, 宝宝随时饥饿随时哺乳, 夜间哺乳2~3次。上班期间可提前挤奶, 排空乳房, 以保证充足母乳喂养, 促进乳汁分泌。观察大小便次数和量, 1日多次或1日1次大量的软黄色大便, 每日尿量不少于6~8次, 证明母乳是充足的, 否则积极查找母乳不足的原因。

3.5 出院后措施

产妇出院时对其及家属再次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宣教, 即转为社区母乳喂养, 嘱其坚持产后4个月~6个月纯母乳喂养。我院于出院28 d随访1次, 并留热线电话, 随时解决母乳喂养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

4 结果

通过分析母乳喂养中常见的问题, 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790例中4个月~6个月纯母乳喂养由635例提高到668例, 母乳喂养率达85%。

5 讨论

开展孕期教育, 产后指导, 积极推广4个月~6个月纯母乳喂养, 提高母乳喂养率, 促进母乳喂养, 增强婴儿健康。天然的母乳是其他母乳替代品无法替代的婴儿食物, 为了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提高人口素质, 增进母子感情, 我院积极开展母乳喂养各项宣传教育及指导工作;对母乳喂养常见的问题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积极响应世界卫生组织提出4个月~6个月纯母乳喂养的口号, 保证了婴儿的优育, 促进了婴儿的身体健康。

摘要:目的 分析母乳喂养中的常见问题, 提出相应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临床回顾观察, 分析母乳喂养中常见的问题。结果 通过对790例产妇母乳喂养中常见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4个月6个月纯母乳喂养达85%。结论 针对母乳喂养中的常见问题, 实施相应护理措施, 可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增强母子感情, 促进婴儿健康发育, 提高人口素质。

关键词:母乳喂养,常见问题,护理措施,母乳喂养率

参考文献

[1]杨锡强, 易著文.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60-61.

烧伤外科护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篇8

1 外科护理常见问题分析

1.1 护理人员管理方面的问题

目前各大医院都面临一种现象, 那就是缺乏注册护士, 因此, 就不得不录用一些非注册护士入职, 而非注册护士根本就没有什么工作经验, 而正是因为其缺乏工作经验, 所以对于一些大面积烧伤患者的烧伤情况不能仔细的观察、分析, 再加上由于患者是大面积烧伤, 面目全非是常有的事情, 患者病房散发出的难闻气味, 也会让护理人员不愿接近。由此一来, 就会出现大面积烧伤患者护理不当的情况。

1.2 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间缺乏沟通

临床护理中, 患者烧伤是不能下床进行活动的, 但由于护理人员没有及时的把这些知识灌输给患者, 患者在不知晓的情况下, 往往会下床进行一些活动, 因而对本来已经好转的伤口又重新感染, 对治疗工作造成难题。其次, 住院情况是患者及其家属很想了解的, 如患者自身的病情、用药、治疗时间、出院时间等等, 这些都需要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或家属及时沟通, 尤其是用药量和住院消费, 尤其是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其用药量和住院消费是比较高的, 若护理人员解释不到位, 常常会出现患者对医院的误解, 甚至会导致一些不必要的纠纷[2]。

1.3 护理文书填写不认真

护理文书在平时看似没有多大用处, 一旦涉及医疗纠纷案件时, 其用处极大。护理文书是支持医院、医护人员公正的评价事实非常关键的证据, 如果在平时没有认真填写、记录, 不能仔细描述患者的病情, 或者在记录中多记少记, 甚至是乱记等等, 患者一旦发生任何意外情况, 护理人员没有记录好护理文书, 因此就失去了最有利的证据, 极有可能会引发医患纠纷[3]。

1.4 业务操作不熟练

护理人员值班经常会出现护士值班时, 护理一些大面积烧伤患者需要穿刺, 如果患者入院后反复接收穿刺没有成功, 极易导致治疗时间的拖延, 因而会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强烈不满而造成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2 解决措施

2.1 加强护理人员管理

为了减少患者护理不当的情况发生, 在招聘护士时, 选择有工作经验的录用。合理安排值班人次, 实行分组值班制度, 这样可以减少护理人员由于工作过度劳累而诱发护理差错。其次, 值班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 如果临时有事可向护士长请假, 护士长对护理人员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保证对患者的护理得当。

2.2 加强护理人员和患者及家属间的沟通

为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发生, 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对患者及家属间的沟通, 对患者病情及其用药量和患者的医疗费用要给予明确的提醒, 患者办理入院手续以后, 医务人员要让患者准确知道自己当前的治疗费用, 这样患者可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来决定是否继续住院, 医务人员也方便为下一步治疗做准备, 一定要杜绝多收、错收等情况的出现, 患者及家属对医疗费用提出的问题, 护理人员应认真核对后给予解释, 避免因费用不清而引发纠纷。烧伤科患者住院期间可能出现一些过激的语言和行为, 护士与其沟通时要注意讲究语言的巧妙, 要心平气和, 多一些安慰, 多一份体谅, 切不可与患者及患者家属之间发生口角纠纷。

2.3 加强护理人员业务水平

烧伤不同于其他病情, 尤其是大面积烧伤患者, 一旦护理不得当就会出现感染, 甚至导致患者休克, 所以烧伤专科护理人员不但要具备一般科室护理人员应具备的基本业务技术, 而且必须在了解本专业特点和重点的基础上精通本专业的理论以及技术, 避免由于业务不熟练而引发耽误患者病情的事情发生。

3 小结

在护理工作中往往会有一些不安全因素, 作为护理人员, 一定要认清形势, 摆正位置, 明确任务, 加强防范和自身业务水平, 加强工作责任心, 尽最大努力将不安全因素、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严格控制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从而为患者提供安全、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1]马培山, 吴江.烧伤科的治疗与护理[J].求医问药杂志, 2009 (11) .

[2]高奎欢, 马丽丽.护患沟通对护理纠纷的分析[J].医学信息杂志, 2008 (02) .

肝癌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篇9

1 心理护理

肝癌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 因为只要有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就可能出现奇迹。现就笔者对肝癌患者的心理问题以及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1 怀疑心理

患者得知自己患了癌症, 心情紧张, 坐立不安, 猜疑不定。因此, 医务人员应言行谨慎, 要探明患者询问的目的, 科学而委婉地回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 不可直言, 要尽可能减轻患者的受打击程度, 以免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

1.2 恐惧心理

患者确切知道自己患有癌症, 常表现为害怕、绝望, 失去生的希望, 牵挂亲人。护士应同情患者, 及时的给予安慰和心理疏导, 减轻和消除患者紧张和恐惧心理, 鼓励患者积极接受治疗, 以免贻误病情, 并强调心理对病情的作用, 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

1.3 悲观心理

患者证实自己患癌症时, 会产生悲观、失望情绪, 表现为失望多于期待。这时护士应给予关怀, 说明疾病正在得到治疗, 同时强调心情舒畅有利于疾病预后。

1.4 认可心理

患者经过一段时间后, 开始接受自己患有此病的现实, 心情逐渐平稳, 愿意接受治疗, 并寄希望于治疗。护士应及时应用“暗示”疗法, 宣传治疗的意义, 排除对治疗的不利因素。

1.5 失望或乐观心理

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和适应程度不一样, 治疗效果也不完全相同, 有的患者病情得到控制, 善于调节自己的心情, 同时生活在和谐感情的环境中, 长期处于一种乐观状态。有的患者病情逐渐恶化, 治疗反应大, 经济负担重, 体力难支, 精神萎靡, 产生消极悲观等待死亡心理。护士对消极悲观的患者要分析原因, 做好心理安慰, 及时调整患者的心态, 做好生活指导;对乐观的患者, 要做好康复指导。留心观察心理变化, 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另外, 护士也要有娴熟的护理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使患者感到心理满足, 心情愉快。护士要富有同情心, 有敏锐的观察力, 对不同年龄、性格和地位的患者一律平等, 公平公正, 取得患者的信任,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善于谅解患者的过失, 不与患者顶撞。在语言上应亲切耐心, 关怀和体谅, 语气温和, 交谈时要认真倾听, 不随意打断, 并注意观察病情, 了解思想, 接受合理建议。在交谈过程中注意使用保护性语言, 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 要严谨有科学依据, 不可主观武断, 胡乱猜想。

2 讨 论

急性阑尾炎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篇10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 发病率居各种急腹症之首。多因阑尾管腔阻塞和细菌入侵引起, 临床上表现为右下腹疼痛、体温升高、呕吐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等。早期治疗, 患者可在短期内恢复健康[1]。但发病初期易被误诊为胃肠炎而延误手术时机, 一旦确诊应积极手术治疗。现将急性阑尾炎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术前护理

1.1 疼痛

疼痛因阑尾炎性反应, 腹膜炎刺激所致。护理措施: (1) 心理护理, 给患者安慰; (2) 嘱其取半卧位, 可利于感染局限, 减轻感染程度; (3) 术前不可使用止痛剂, 以免掩盖病情; (4)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控制感染。

1.2 焦虑

护理措施: (1) 评估患者的焦虑程度及患者控制焦虑的技巧; (2) 主动介绍环境, 消除其陌生感和紧张感; (3) 解释病因、治疗方案和预后情况, 采取现身说法; (4) 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必要时陪伴患者; (5) 帮助患者认识焦虑症状, 并提醒患者及时控制。

1.3 体温过高

护理措施: (1) 测体温每4小时1次, 同时注意观察心率、呼吸、脉搏及面色; (2)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和适宜的温湿度; (3) 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 (4) 及时更换汗湿内衣, 并注意保暖; (5) 加强水分补充, 保持体液平衡。

1.4 体液不足

该症状与高热禁食、阑尾穿孔有关。护理措施: (1) 评估皮肤黏膜脱水征象; (2) 静脉补液, 补充营养及水分, 合理匀速安排24h液体入量; (3) 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1.5 知识缺乏

护理措施: (1) 告知患者及家属阑尾炎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2) 告知手术的目的及意义; (3) 告知禁食的目的及重要性。

2术后护理

2.1 误吸

护理措施: (1) 患者去枕平卧, 头偏向一侧, 持续低流量吸氧; (2) 协助指导患者正确的进食技巧。

2.2 疼痛

护理措施: (1) 取半卧位, 可减轻腹部缝合切口的张力, 减轻疼痛, 利于引流; (2) 术后安置止痛泵, 必要时给予止痛剂; (3) 避免增加腹内压, 合理进食, 规律排便。

2.3 营养失调

营养失调为机体营养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禁食有关。护理措施: (1) 静脉补液, 补充营养和热量; (2) 提供适宜的进食环境, 保证患者充足的进食时间; (3) 肛门排气、排便后鼓励进水进食, 但应少量多餐。

2.4 体温过高

护理措施同1.3。

2.5 感染

术后感染与手术切口有关。护理措施: (1) 密切观察伤口情况, 如有渗血、渗液, 及时更换敷料; (2) 评估切口周围皮肤、黏膜是否有红、肿、热、痛等炎性反应表现; (3) 遵医嘱按时合理应用抗生素; (4) 加强无菌观念。

3小结

护理人员应据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 为患者提供及时、全面、有效的护理, 协助其尽早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护理问题及措施 篇11

【关键词】肿瘤;住院;护理安全;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2-0232-02

本研究回顾分析了2013年和2014年肿瘤住院患者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问题,并探讨了护理管理对策,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肿瘤内科住院发生护理事故病例资料92例,2013年1月~2013年12月发生68例,2014年1月~2014年12月发生32。其中男性52例,女性40例;年龄41~74岁,平均年龄(57.98±10.22)岁;其中食道癌21 例,胃癌22 例,肝癌18 例,胰腺癌16 例,肺癌15 例。我院肿瘤内科的护理人员共计31人,年龄20~48岁,平均年龄(23.10±3.05)岁;护龄1~9年,平均护龄(3.78±1.32)年;学历:中专10人,大专14例,本科7例。

1.2 方法 研究分析2013年1月~2013年12月存在的护理安全事件68例,分别从制度管理、护士、患者及家属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探讨护理安全问题发生原因,针对原因制定相关管理对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比较实施管理对策前(2013年1月~2013年12月)和实施管理对策后(2014年1月~2014年12月)的护理事故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

1.3 管理对策 (1)完善护理管理体系:修订并完善各项护理工作制度、工作流程、护理常规以及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等,并严格按其执行:组织护士集中学习,学习内容包括各类规章制度,相应法律法规,肿瘤科专科知识等,定期对护士进行考核[1]。(2)合理调配人力资源:根据科室人力资源情况以及工作量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科学合理排班,避免超负荷工作,缓解护士紧张心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5)加强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培训:定期组织开展护理安全相关知识培训以及职业道德培训,认真参加集体培训课程,熟练操作。护理记录保证记录详细、准时及真实完整,做到护理工作有据可查[2]。组织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4)注意沟通技巧,做好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工作,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对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应用SPSS15.0统计软包进行数据分析。两组间比较x2检验。检验水平α=0.05。

2 结果

2.1 护理安全问题分析 由表1可知在2013年1月~2013年12月发生的68例护理安全事故中,因为护士因素造成的事故占一半以上,其次是管理或制度不健全。

2.2实施管理对策前后护理事故发生率与患者满意度比较 由表2可知在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对策后(2014年1月~2014年12月)护理事故发生率较实施管理对策前(2013年1月~2013年12月)明显下降,而患者满意度则明显上升,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4.68、6.85,P<0.05)。

3 讨论

肿瘤是一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由于其病程较长、难以治愈、病情反复,患者治疗预后不佳、肿瘤患者心理脆弱等因素的存在,身心均遭受着巨大的折磨[3、4]。此外,患者常需接受手术或者放化疗,引起多脏器功能减弱或衰竭,营养缺乏,代谢紊乱,并发症多,这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护理安全管理是指尽一切力量运用技术、教育、管理三大对策,从根本上有效地采取预防措施,积极预防、及时识别并化解护理安全问题,确保患者的住院安全是目前肿瘤患者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5、6]。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肿瘤住院患者容易受到多方因素作用而引发护理安全,通过改善护理模式,能给患者带来高质量、高效率、满意的服务,减少护理事故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李娅,郑圣凤.晚期肿瘤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5):1902-1903.

[2]黎彩金.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护理安全管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8):65-66.

[3]沈树英.肿瘤科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探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7):261-262.

[4]唐婧.肿瘤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6):115-116.

[5]徐莉.肿瘤内科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5):1369-1370.

[6]郭宇,吴庆娟,赵晓丹.肿瘤住院患者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及护理管理对策[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10)

护理问题及措施 篇12

1 护理问题

1.1 知识缺乏与医务人员的宣教有关

由于医护人员的宣教不够, 家属普遍对新生儿黄疸缺乏特定的认识。他们对疾病的病因、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了解甚少, 而忽略对疾病的治疗。

1.2 对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措施不能接受

新生儿黄疸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光照疗法。 (1) 在光疗时新生儿要放在光疗箱内, 与母亲分离, 由母乳喂养暂改为人工喂养, 喂奶方式的改变, 造成母亲的回乳, 患儿适应奶瓶后又拒绝母乳喂养。 (2) 光疗时患儿应尽量裸露。由于护理措施不当, 新生儿皮肤娇嫩, 使患儿皮肤完整性受损, 易发生皮肤擦伤.划伤, 家长不接受外来伤害。患儿不适宜全身裸露, 失去安全感。由于语言沟通障碍, 新生儿这个特殊群体, 唯一的表达方式为哭闹, 部分家属能够了解疾病的一些治疗措施, 也知道这是一种常见病, 经过治疗完全可以治愈, 但在治疗中给患儿和家属带来的痛苦, 致使家属放弃治疗。

2 护理措施

2.1 实行专人负责, 对患儿家长进行新生儿黄疸的知识宣教

耐心解释病情, 做到以诚相待, 向其说明治疗的必要性, 短暂的皮肉之苦将会给患儿将来一个健康身体, 使他们认识到治疗的利害关系。

2.2 对光疗要实行特别护理, 完善的护理措施将会避免一切损害

2.2.1 照光前的准备 (1) 灯光使用前需严密检查有无损

坏, 之后置于床或温箱上方; (2) 婴儿全身裸露, 清洁皮肤, 剪短指甲, 使皮肤整个表面暴露于光中, 仅留尿布保护生殖器官, 尤其是男孩; (3) 婴儿应以不透光眼罩保护眼睛, 以避免紫外线辐射造成视网膜受损。覆盖眼睛时勿施加压力, 以防角膜溃疡; (4) 将婴儿置于备好灯光的床或温箱中, 与灯光的距离为50~75cm。

2.2.2 照光时

眼睛用不透光眼罩遮盖, 检查眼罩是否有松脱, 并注意观察: (1) 眼睑是否闭拢; (2) 勿固定过紧或加压; (3) 喂奶时要移去眼罩并观察是否有分泌物或结膜炎; (4) 至少每日更换1次眼罩。

2.2.3 维持体温的恒定

因热光线易使体温升高造成人为的发热。 (1) 患儿体温控制在36.5~37℃, 使患儿舒适, 减少哭闹。如体温升高, 暂关闭灯光, 如此体温会很快下降, 光疗箱温度过高, 加上灯管产热严重时可诱发呼吸暂停; (2) 每2~4小时测量体温1次, 最好有空气调节设备, 照光下温度29~32℃, 测量体温时, 不要使温度计直接暴露于灯光下。

2.2.4 安排婴儿全身性的翻身, 以使全身表面均能照射到。

每隔2~3h改变患儿体位。将患儿喂饱, 会阴部用尿布遮盖, 尽量不用尿不湿, 再放入光疗箱, 如患儿哭闹, 应考虑是否需要哺乳, 是否尿湿, 温箱温度是否适宜等, 如需更换尿布, 为避免暴露会阴部, 用尿布先盖住会阴部, 将尿湿的尿布轻轻抽出, 然后再换上干燥、柔软的尿布。这样既不中断光疗又使患儿舒适。

2.2.5 光疗

不显性失水增加, 适当的补充水分及热量: (1) 婴儿会解绿色稀便而损失较多水分, 加上血管扩张及呼吸速率增加, 大约需增加30%~50%的水分摄取量; (2) 由口或静脉注射供应足够的液体; (3) 两餐之间给予补充10%的葡萄糖溶液20m L; (4) 保持尿比重低于1.015; (5) 每天测1次体重, 可知水分丧失情况。

2.2.6 按医嘱测量血清胆红素, 因光照后黄疸的减轻 (即未结和胆红素浓度的降低) 并不能反映血清胆红素的浓度

(1) 抽血时应将照光灯关掉, 以排除假性胆红素浓度的可能性; (2) 待光照治疗停止后, 在4h内再测量血清胆红素, 以了解是否再度回升。

患儿全身裸露, 失去安全感, 已发生哭闹。我们可以通过听觉、抚摸、轻拍给予安慰, 保持患儿安静。如患儿出现嗜睡、吸吮力, 吸吮量改变, 肌张力下降, 喂食时有反胃及呕吐现象, 需立即报告医生。接触患儿前必须洗手、戴口罩, 凡有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及传染病者不能接触患儿。

摘要: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现象, 由于对这一疾病的认识不足, 出现了许多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可逆性的后果, 本文就是针对新生儿黄疸的护理问题及措施展开研究。

上一篇:最优化育人模式下一篇:现阶段艺术设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