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检查存在问题(共10篇)
护理安全检查存在问题 篇1
2014年1月份护理安全检查存在问题
儿
科:
开启的溶酶体未标时间及签名;输液执行单有未签名现象;酒精瓶未及时盖严;电缆架上有积灰。
内
科:
治疗室操作台上的浓氯化钠、氯化钾、门冬氨酸钾镁放置混乱;抽屉内药品混乱,抢救药品多巴胺、盐酸纳洛酮过期;氧气湿化瓶放置的盘子不干净;体温单描绘不整齐,有入院时间未写、大便次数未写现象;输液执行单有注明日期、有签名但未打勾;抢救车不能放走廊;安定药品字迹模糊;业务学习、晨会提问未做;短嘱签名不规范;医疗垃圾分类不规范;血袋未放入专 用血袋盒中。
外
科:
医疗垃圾未放入黄色垃圾桶内;电缆架上积灰多;抢救药品与常用药品混合放置一个抽屉。
妇产科病房:治疗盘用后未处理;1月25日病人输液执行单未签名及时间;医嘱执行查对本多处未签名;换药室灭菌注射用水过期(2013.10.15);抽屉内药品不整洁、部分无原盒原装、扑尔敏3支过期;医疗垃圾分类不规范。
妇产科产房: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放;产房地上有吸氧管;开启的酒精未标时间;棉球包无时间标识;敷料槽底部未关闭且过期;开启的爱尔碘过期;抢救车内新生儿插管过期。
骨
科:
无菌物品与污染物品共用一个储物箱(工友);医疗垃圾未毁行(桶内针头未剪);开启的无菌盐水无标识无签名;酒精罐盖子未及时盖紧。
供应室:
实习生仪表不规范;护士着装不规范(屡教不改);各区域标识不明显;出入各区域未及时更换鞋子。
急诊科:
医疗垃圾分类不规范(要用2个桶);治疗室地面不干净;剩余药品未处置;酒精罐盖子未及时盖紧;无输液执行单;加药卡用手写。
手术室:
医护办公室的空调过滤网未及时清洗;开启的碘伏无标识;开启的酒精、碘酒无签名;感染手术间的砂轮酒精罐未高压;铅防护衣血迹多未及时清洗;麻醉科、护士办公室门框、空调抽风口、洁净通风系统未清洁;麻醉、护士值班室生活区地面头发多未及时清洁。
感染科:
治疗盘内消毒瓶过期。
检查者:苏玉梅
王新芬
陆秀容
张银英
2014-1-26
护理安全检查存在问题 篇2
关键词:船舶,安全检查,问题,改进
一、当前船舶安全检查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安全检查中存在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由于与周边地市交流少, 船舶安全检查存在着不同地区的检查标准不一致和信息不能共享的问题。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同, 船舶安全检查员的业务水平不同, 导致安检标准不够统一。安检信息的采集、交换和使用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二是安检队伍素质整体不高是制约安检水平提高的主要问题。从近几年船舶安全检查的缺陷分布情况来看, 检查缺陷分布基本一致, 对技术含量较高的项目和不好执行的项目检查较少。由于安检人员对船舶结构、稳性及有关设备等方面的知识还不够了解, 相对侧重对较为熟悉的救生、消防等项目检查面大, 而对船体、操作性检查等项目检查出的缺陷相对较少。三是安检缺陷描述和缺陷处理意见随意性较大。船舶安检员所提出的缺陷应能反映受检船舶的真实情况, 并且能够提出基本上合理可行的缺陷处理意见。但从抽查结果看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缺陷描述不准确或含糊不清, 不便于其他安检人员进行复查;部分缺陷定性不准;部分处理意见不准确, 如部分应予滞留的严重缺陷未做滞留处理、船员证书检查的处理、船舶处理意见多是开航前纠正等
二、改进船舶安全检查的几条建议
(一) 加强安检队伍专业化建设, 不断提高安检队伍整体素质。
由于科学技术和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 船舶将朝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船舶的构造和设备的技术含量将更高、更先进。为了保证营运船舶能够适应科技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又能安全和环保地营运, 国际上不断地通过一些保证船舶安全营运和保护水域环境的国际公约, 这些公约通常包含一些技术性附则, 船舶的检验和检查主要是依据这些附则, 要深入理解和熟练应用这些技术性附则需要相当的技术知识和实践基础。要以不断更新修正的船舶安全检查依据来检查具有高技术含量的船舶决定了船舶安全检查将朝分工更精细、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开展多种形式的船舶安全检查知识培训学习, 以便提高整体业务水平。定期开展安检人员培训, 对船舶安检中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船员履职能力检查、船检质量监督检查进行学习。开展安检员随船学习培训活动。派安检人员随船进行工作学习, 增强安检人员对船舶设备、船舶操纵、船舶维护、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等方面亲身感受, 丰富安检员实船工作经验, 提高了船舶安全检查工作技能。
(二) 为了实现船舶安全检查的真正效用, 信息密切沟通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 各检查机构之间船舶安检信息的有效沟通可使各检查机构了解相互之间的检查情况, 交流检查经验, 这有助于船舶安全检查标准的统一。滞留船舶并不是船舶安全检查的目的, 而船舶安全检查员和验船师可能由于各自的技术背景和所服务的机构性质不一样, 对同样的船舶缺陷的理解和同样公约的理解可能很不一样。这就可能产生不当的船舶滞留, 船舶安全检查员与验船师及时和良好的沟通可减少船舶滞留争议。顺畅的信息沟通有助于消除船舶安全检查员和验船师对同样的船舶缺陷的认定和条款理解、适用方面的分歧, 以统一的标准对船舶进行检查, 这对船舶提高其管理水平是很有好处的。及时的信息沟通有助于形成一张捕捉低标准船的网, 让低标准船无处藏身, 可使船舶安全检查发挥最大的效用。船舶检查机构培养资深的船舶检查人员, 建立船舶检查信息资料, 这为信息沟通提供了物质基础;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为各种安检和管理信息的采集、录入、处理和传递提供了便捷的手段。船舶安全检查以互联网为载体, 信息沟通将趋于活跃, 并逐步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 做好特殊时段及重点船舶安全检查。
特殊时段系指“春节”、“五·一”、“十·一”、“清明”等法定或传统节、假日、暑期等。在特殊时段, 加强船舶营运前的安全检查, 对存在缺陷的船舶应督促其按规定要求整改, 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船舶, 应坚决予以滞留, 确保船舶营运安全;对特殊时段的船舶安全检查情况, 应积极向当地人民政府通报, 充分发挥海事部门作为安全管理链中重要一环的作用。做好重点船舶的安全检查工作, 深入挖掘潜在的安全隐患, 通过及时、细致、密集的水上安全检查, 查堵工作中出现的漏洞与不足, 及时发现纠正事故苗头, 消除船舶安全隐患。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船舶采取禁止离港等措施, 确保船舶处于良好技术状况, 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出行。强化对老龄船舶以及船舶重要技术设备和设施的安全检查力度, 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四) 强化船舶安检的监督检查。
进一步加强安检质量抽查力度, 加强对船舶安检实施、缺陷整改情况的核查、评估, 避免安检程序不到位、缺陷整改不到位、同一缺陷反复出现等问题, 提高安检员的工作责任心。
(五) 开展安检质量评估, 促进安检水平提高。
定期对全局安检信息进行抽查评价, 抽查结果及时进行通报, 加强对船舶安全检查工作的指导, 促进全局安检工作不断规范、全面提高安检质量。坚持安检业务统计分析制度, 跟踪全局船舶安检进度, 对安检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对船舶安全检查的情况, 及时进行统计和纵、横向比较分析;分析的项目包括:缺项数、平均缺陷率、各项缺陷所占比例、船舶安检复查情况、船舶滞留情况、船舶“黑名单”跟踪检查情况;根据船舶安全检查分析的情况, 应及时调整船舶安全检查工作方式、方法, 保障船舶安全检查工作任务的完成, 提高工作质量;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查找原因, 制订针对性措施, 在确保安检数量按进度完成的同时, 保证安检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通报, 要求安检人员进行对照学习或整改, 促进安检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采取实船抽查的方式定期对全局船舶安全检查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进行通报, 实船抽查情况发至原检查单位进行对照学习或整改。
(六) 加强安检制度建设, 强化安检质量控制。
护理安全检查存在问题 篇3
[关键词]护理质量;评价分析;存在在问题;对策
护理工作的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是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护理管理一个永恒主题和核心。新形势下护理管理者必须认真查找护理工作中不安全因素,排除隐患,防患于未然,这是护理安全的重要保证。持续质量改进是护理质量不断改善和保证医疗安全重要举措。医院护理工作者不但要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而且要有效防止各类护理差错的发生。通过医院横向检查,落实安全监督、分析、评价和改进工作,建立防止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和制定可行规章制度,健全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体系,保证医疗安全。
我市卫生局2009年2月24日~3月4日,落实全国开展“以病人为中心”医疗安全百日行专项检查活动,在市内各医院抽调人员组成检查组,检查全市二级以上医院,按照卫生部百日安全检查内容和结合广东省卫生厅护理“中期”评估护理质控标准督查,从中了解各医院管理现状、质量现状,确立改进目的,寻求改进办法。
1存在问题
1.1护理管理意识淡薄:(1)部门功能及职责不明确,管理者意识无与事俱进,管理意识认为完成常规的治疗,管理工作无落实。(2)管理组织体系不健全,没有质量控制、人员培训组织。管理制度不健全,护理质量控制内容和标准无更新或缺,全面质量控制不能做细、做实,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无追综落实。(3)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临床护士配备严重不足,人员结构不合理,医院30岁以下护士占50%以上,职称过低,部份医院没有中级职称护士。排班模式传统上下午上班制,中班、夜班单人值班,人员搭配没有按“能力强弱、老少搭配”,没有实行弹性排班。人员、学历普遍中专。没有落实层级管理制度。(4)制度落实无监督和鼓励机制,护理全年没有不良件事件报告,对安全管理和风险管理意识不强,处理措施不恰当;医嘱执行制度落实不够,无执业证医生开具医嘱护士照常执行,医嘱执行单没有严格双人核对,执行的治疗不能体现谁执行谁签名,没有建立追踪机制;查对制度执行不严格,昏迷者、意识不清者没有手腕带标识身份,注射、输液加药存在有自行取药加药,加药后没留下安瓿经另一护士核对,治疗执行时无被动呼叫患者姓名。(5)健康宣教流于形式,简单介绍入院病区基本设施。护理人员对宣教知识水平不高,对患者影响力不强,无说服力,无落实相关告知制度。(6)后勤支持系统不完善,护士从事较多非护理工作,如环境卫生管理、护士到仓库、药房领物和领药、代医生录入医嘱、核价收费等。
1.2消毒隔离制度:(1)管理知识无更新,如酒精瓶每周消毒一次,高压灭菌包有效期执行14天。(2)消毒液配制、监测不到位,如开启储槽敷料无开启时间,容器卫生差,有较多不干胶渍。(3)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和打包、灭菌质量把关不严格,使用铝制品装载器械消毒。
1.3病房管理规范方面
1.3.1环境管理物品存放没有固定位置和一定基数,没有实行标识管理,无按使用频率摆放,不懂安全警示牌使用,科室物品存放标志不明显。
1.3.2安全管理不到位:(1)有陪人和病人在病区吸烟,无禁烟火警示牌,床旁吸氧装置用后无及时取走,长期安放病房。(2)患者身份查对制度不严格,较多床单位无床头卡,患者没有手腕带。(3)运送患者的平车安全措施不足够,高度不利于患者上、下平车,个别医院平车没有护栏设施,运送工作人员没有意识上护栏。(4)危险品管理,氧气、酒精管理不规范,存放位置不符合要求。(5)没有按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应急预案。
1.3.3急救器械的管理存在隐患:(1)仪器保管人员职责不到位,没有定期检查、记录,设立资料档案本,缺使用说明书、操作流程、使用情况、维修情况。(2)设备没有定期检查和监督落实,心电图机、监护仪无直流电,没有标识。(3)急救车没有按“四定”管理,帐物不相符,有过物品和药品,包布有破损并且变黑色。(4)物品和药品过于简单,糖类液体种类、输液管和头皮针头型号不足够。(5)呼吸囊与面罩分开放置,呼吸囊与咽喉镜无统一放置,呼吸囊无专用氧气接管。
1.3.4药品管理:(1)药物有混放,肌肉注射、静脉用药、外用药物无分类,氯化钾针与其它同等剂量药物混放。(2)需要低温保存药物在常温下存放。(3)无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亦没有设立有效期药品检查记录部。(4)毒麻药管理“专柜”、“专锁”、“专人”管理方面执行较差。
1.3.5基础护理:(1)护理人员严重缺编和服务意识不强,患者生活护理依靠陪护人员完成。(2)输液管理没有严格流程和指引,监管力度不足够,只求完成治疗不求质量,输液过程各环节质量不严谨,药物配置时间过长,时间、顺序、速度不准确,无双人查对。(3)压疮的预防,护理用具缺乏,几乎靠人力预防,对压疮高危人群无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并落实具体措施。(4)呼吸道并发症的预防,翻身拍背、鼓励有效咳嗽和体位引流位等护理措施执行较少。(5)护士对管道护理相关知识缺之,造成管道摆放不正确、不通畅,更换时间不恰当。(6)患者安全、舒适管理措施不健全,卧位要求、预防跌倒、防病人走失、防火、加护栏没有制定相关指引。
2对策
2.1认真落实广东省卫生厅《护理工作管理规范》《临床护理操作技术规范》《临床护理文书规范》,以三本“规范”作为临床工作指南。同时市卫生局结合本地区实际和省卫生厅医院评价准则,制定各项质控标准,内容要求细致、全面、可操作性,下发到各医院,加强监控措施,定期督检各项质控标准落实,卫生局以指导、指引、培训等形式进行督查。
2.2加强对护理人员的管理素质的培训:可采取进修、外出参观学习、举办护士长培训班等方式,借鉴他人的管理经验,不断更新管理观念和管理方法,使护士长管理步入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二是建立护士长考核机制,加强对护士长管理质量的考核,在工作中要求护士长必须进行目标管理,制定周密护理质量考核体系及制度,严格按制度进行管理,定期进行质量控制标准检查、督促、指导,使规范化护理质量标准落到实处,并渗透、贯穿、落实到每个护士全程工作中,使护理质量管理有章可循,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鼓励护士长、护士进行学历提升和职称晋升,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业务技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自学等方法提高自身素质。
2.3调整管理模式:加大人力资源管理力度,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开展连续排班,按层级使用人员。完善后勤保障体系,形成一种行政、后勤人员围绕临床一线人员转的良好氛围,使护士长和护士从大量非护理工作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时间还给护士,从而把护士还给病人。
2.4
医院建立完善的护理质量监控体系: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全面落实护理核心制度,针对护理质量、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预防与控制措施,制定可行护理工作流程和指引,规范护理技术操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开展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质量控制模式,让质量控制做到凡事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人人有职责、事事有人管,并使各项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形成一个质控循环。
3小结
护理安全检查存在问题 篇4
一. 存在问题
1.护士长管理:护士长当天未及时调整黑板上分管病人的护士名单。
2.病房管理:病房环境乱;各种登记本护士长签字不全;紫外线登记本监测记录有漏项;个别病区冰箱内有多只抽有肝素盐水注射器,未注明日期时间及药名,个别冰箱内胰岛素有过期;利器盒日期及时间不全,或过期使用;考核护士六部洗手法有漏项或不规范,洗手的时刻掌握不好。
3.护理安全管理:个别病区少数患者未佩戴腕带,静脉管路标识不全或已超过3天;个别病区提前溶药;个别病区输液底单提前扔掉,核对制度执行落实欠佳;护理巡视单护士有提前签字现象;患者转科登记表有漏项。
4.优质护理服务:提问责任护士,病情观察要点不够全面,心理护理及延伸性护理内容少;提问责任护士工作内容(病情观察、基础护理、治疗、康复、健康指导),回答有漏项;提问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应急处理措施,回答欠佳。二. 整改措施
1.根据上述存在问题,与病区护士长沟通,及时纠正。
2.针对不达标项,向外
一、外
二、消化、高压氧病区发放不合格项通知。
3.指导相关科室作出不合格项原因分析及纠正措施,并复查纠正措施落实效果。
4.护理部组织全院护士长培训,从护士长质量管理手册的书写方法、护理记录规范化书写、延伸性护理介绍、分级护理制度、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改进等方面5位护士长做了专题小讲座,统一思想认识,以利于今后护理工作的开展。
护理质控组
护理安全检查存在问题 篇5
时近年尾,又一轮年终安全生产大检查开始了。作为发现隐患,堵塞漏洞,强化工作的重要措施,可以肯定地说,安全检查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安全检查工作中,因为种种原因,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导致安全检查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促进作用,还会使隐蔽的不安全因素或习惯性的违章行为得不到及时的消除或纠正,从而不可避免的出现安全事故。因此要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在领导重视,加强宣传教育,落实责任制,加大安全投资力度等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提高安全检查质量。
一、安全检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安全检查是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措施,通过安全检查还可以进一步提高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达到宣传、警示、教育、禁绝的作用,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安全检查是整个安全生产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安全生产的运行过程来看,计划、部署、检查、总结、评比,构成了一条安全管理工作的完整链条,缺一不可。作为安全工作中计划和部署的有效反馈手段,没有安全检查,所有的计划和部署将可能得不到有效地贯彻和落实,作为总结和评比的重要信息的主要来源渠道,没有检查,总结和评比将缺乏令人信服的依据。同时缺少检查这一环节,安生产运行的各个环节之间就要断裂和脱节,形不成整体有效的运行机制,没有检查,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也同样无法落实。
2、安全检查是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手段。尽管目前我国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相关法律不断完善,责任划分日益具体,惩罚和治裁的措施愈来愈严格,制度执行越来越认真,安全生产已经彻底改变了以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相当一些地方,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不落实、难落实、假落实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个别领导重视不够,安全意识不高,安全制度形同虚设,安全责任难以履行,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等等,这些因素都是造成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而上级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安全大检查,则能督促各级部门迅速行动起来,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有力地推动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全面开展,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与落实,认真消除种种弊病。
3、安全检查是消除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的主要方式。不论是上级还是本单位内部进行的安全检查,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识别存在及潜在的危险,确定危险的根本原因,监督危害的控制情况(包括个人防护用品,采取相应的技术控制、制定的相应的整改措施或正确的技术程序等),从而使隐蔽的不安全因素或习惯性的违章行为得到及时的消除或纠正,从而达到消除隐患,杜绝事故发生的目的。同时,进行安全检查,可以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引起领导干部和职工群众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大家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对安全生产工作起到一定的宣传和促进作用,这也是其它方式所无法替代的。
二、安全生产检查中存在的问题
1、搞急功近利的突击应付行动(这种现象集中表现在应对上级的检查上)。在我们黄河系统,每年的上级组织的安全生产大检查都有一定的时间性,大都集中在年初、半年、年终或汛前、入冬等特殊时间。摸清了这一规律后,有的基层单位就形成了紧—松—紧的安全生产工作状态,接近安检时,突击应付:单位从上到下都行动起来,领导高度重视,人员热情高涨,宣传教育氛围浓厚,制度执行一丝不苟,日常工作有板有眼,档案材料完整规范。等检查结束后,又恢复常态,一切如旧。要知道安全生产工作不是一时之功,而在于日常监管之效。日积月累,形成一种长效地安全管理机制,只有长抓,常抓,才能真正做到生产安全、工作安全、人员安全。
2、安全生产检查中的形式主义(这种现象主要集中在本单位进行的自查中)。这种现象与领导者的重视程度有很大的关系,认为安全检查都是老一套,自认为各项制度已制定,资金已投入,工作正常运行,没有必要花费精力动用人力再做安全检查,因此对安全生产检查只做表面文章,由于领导不重视,就形成了工作上不深入,行动上不落实,甚至于出现了以会议代替检查,以文件贯彻检查,的现象,通过“开开会议,念念文件,写篇总结,报个材料”和上级玩起了文字和数字游戏。殊不知,工作处在运行的状态,各种因素的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包括设备的运行是否良好,气候条件、人员的身体情况、思想情况等,都是到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只有经常对工作进行各种或大或小的安全检查,保证生产时常处于安全监管状态,才能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3、个别检查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目前黄河正处于向现代化的转型时期,为增强单位的综合竞争势力,各个单位相继增添了不少新型的机械设备。这些设备的机械化程度高,只有那些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才能进行操作和使用,而现在很多基层的安全人员,都没有受过这方面的专业培训,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有的甚至连正常的工作原理、运行程序、操作步骤都搞不清,就谈不上对这些设备进行安检监控了。这些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则只能是“走走看看,跟着转转”,丝毫起不到安全检查的作用。
4、安全检查不能有始有终。众所周知,安全检查的目的就是查找生产和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或违章行为,使隐蔽的不安全因素或习惯性的违章行为得到及时的消除或纠正,从而达到安全的目的。但是一些单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即检查开展过后,也汇报了,也总结了,问题也查出来了,却以缺乏整改资金或改整改难度太大为等为借口,既不安排专项整改资金,也不明确专人负责整改,久拖不改,以至于有些单位的领导甚至产生了检查是检查,整改是整改的错误思想。也有一些单位,虽然安排了人员负责,也投入了一定的资金,但是对安全隐患整改不能建立起相应的跟踪、检查、落实和奖惩责任制度,没有相应的制度进行约束,致使隐患整改拖拖拉拉,不彻底、不完全,从而违背了安全检查初衷。
三、提高安全检查质量,促进安全生产
1、加强宣传,提高领导重视程度。领导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辩证地处理好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的关系性,要将安全生产真正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来,领导班子要常提醒、常过问、常检查、常督促,要坚决杜绝 “轻描谈写地宣传安全,无关紧要地布置安全,不痛不痒地评比安全,拖拖拉拉地整改安全”种种现象的发生,要一丝不苟地贯彻执行各种安全法规、政策,真正地将安全生产放到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狠抓落实、抓宣传、抓整改,要一抓到底,常抓不懈。同时要层层发动,营造声势,要不降低标准,不放松要求,不走过场,不折不扣地将检查落到实处,使安全检查深入、达到实效。
2、制定详细的安全检查方案。要克服安全检查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无目标,无计划,无措施,随走随查等问题,使安全检查达到标准化、具体化、深入化,就要制定出切实可行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安全检查方案,要将工作内容、重点地区、人员的搭配及方法要求等都要详细列明。对检查出来的安全隐患,要分门别类一一登记在册,同时要将发现隐患日期、参检人员姓名、隐患部位、负责部门、负责人、临时处置措施、处置措施完成期限、临时负责人等详细记录下来。安全检查完毕后,要迅速将检查情况形成材料汇报,及时汇总、上报,积极争取资金投入。对已经形成的整改意见,要迅速整改落实,并监督隐患的整改落实情况。
3、提高安检人员的专业水平。作为一个合格安全人员,笔者认为,不但需要工作热情,有高度责任感,还要具备丰富而广博的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不会充当工作中的外行。因此要根据单位机械的配置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人员的学习和培训,以不断更新其知识结构,提高业水平,使其能最大程度地利用所学知识做好安全工作。安全人员也要积极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各种安全专业知识,以不断弥补自己的知识缺陷。同时,各级部门在选择安全检查人员时,要根据检查重点,有针对性地吸收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其中,这也是提高安全检查质量的一个有效办法。
护理安全检查存在问题 篇6
2014年3月18日,经沣西新城管委会各领导小组对我重庆中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施工的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康定和园安置小区商住楼进行安全质量大检查,其中4#楼、9#、14#楼个别地方出现的混凝土外表面质量缺陷:
1、梁与剪力墙接茬处漏浆、麻面。
2、梁截面超过允许偏差,柱与梁接茬部位有缺失。
3、砼顶板底表面不平整
4、楼板与墙、梁阴阳角部位不顺直。
5、混凝土墙表面颜色不均匀。
6、部分墙柱端头阳角部位缺棱吊角。
7、个别楼板混凝土保护层过小。
对以上问题,我方高度重视,立刻成立质量整改小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责任落实到人,针对各栋楼存在问题逐一落实解决。问题整改后经监理方验收评定为 合格。整改前与整改后相比,质量明显提高,我方通过质量安全专题培训会对项目管理人员及工人进行教育,提高管理人员及工人的质量安全意识,各栋楼质量安全显著提高。目前,各栋楼质量、安全仍然保持稳定上升状态。
重庆中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护理安全检查存在问题 篇7
急诊科室医院工作的第一线, 也是面向社会的主要窗口, 其特点是患者病情急、危、重、易感染, 若不能及时采取有效急救措施, 将可能丧失挽救生命的机会, 因此也是护患纠纷的高发科室。尤其是急诊抢救室工作预见性难, 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 影响护理质量, 因此, 应对抢救中的问题进行识别、评价和处理, 以最大限度减少纠纷, 有效控制护理风险, 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工作是急诊急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理工作贯穿整个实施抢救的整个流程当中, 上述的这些东西, 都直接关系着实施抢救的过程的能够很好的, 完美的完成。急诊急救的特点是:急、危、重症患者多, 工作节奏快, 患者及家属心情急躁。所以说, 作为护理人员, 在急诊急救的过程当中, 要随机应变, 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要相当的得当, 并能够做到和患者的家属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要达到的目的是让患者能够完整的完全就医, 对其的生命安全做到有力的保障, 得力有效的去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大力的降低风险, 在急诊急救中如何安全护理, 现报道如下。
1 急诊护理中患者常见的问题
1.1 压疮
抢救室患者大多数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长期卧床、活动受限、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 加上皮肤水肿、疼痛、抵抗力下降等各种综合因素作用, 极易发生压疮。压疮的发生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 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 而且特大压疮经久不愈, 可出现严重感染、全身衰竭, 甚至危及生命。
1.2 感染
侵入性诊疗操作时抢救室感染的首要原因, 如气管插管、静脉置管、留置导尿管、各种引流管破坏了机体正常防御功能, 以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而呼吸道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等, 都为患者的后续治疗带来难度。治疗和检查性的操作频繁集中, 侵入性操作和留置在人体内的导管把体外的致病菌带入体内, 增加了集体感染的概率而致病。
1.3 机体、年龄因素
由于抢救室患者机体过度脱水、消耗、高热等因素, 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细菌易滋生蔓延。尤其是老年患者组织器官发生退行性病变, 功能老化, 肺部功能受损, 不能抵抗医院环境中病原体的感染。
1.4 空气污染及住院天数
医院是各种微生物流行的场所, 由于患者较多, 必然造成医院整体环境不理想, 空气中的细菌大量滋长, 进入呼吸道, 使用雾化吸入。气管内套管或吸痰时处理不当均能引起呼吸道感染, 住院天数长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感染, 患者住院时间越长接触病原体的机会越多。
1.5 坠床
有些抢救室患者烦躁不安或昏迷, 翻身时动作过大或护理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等致患者坠床。
2 急诊护理中护士常见的问题
2.1 护理人员严重缺编, 护理工作量大使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无法顺利进行。
护理人员专业理论和基础知识不扎实, 不能熟练使用仪器, 救护技术不娴熟。
2.2 护理人员应急能力低, 缺乏工作经验, 对危重患者的评估能力差, 风险意识和法律意识不够。
2.3 医疗记录和护理记录不一致。
口头医嘱抢救时, 执行时可能用错药物或重复用药。
2.4 抢救仪器故障, 抢救物品不齐全。
如:吸引器无力、洗胃机进出水故障。检测仪测不出血压等。抢救物品不能及时补充, 抢救器械使用后不能及时消毒维修。
2.5 护患关系冲突, 急诊患者及家属心情焦急, 易情绪愤怒, 向医护人员发泄。
3 防范措施
3.1 压疮护理
为患者相应的实施皮肤评估、定时翻身、保持良好卫生状态, 对症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注意保持患者床单整洁, 皮肤清洁干燥。出现大小便失禁时及时清洗外阴及肛门, 清理尿液粪便等污物。有条件时应为患者进行温水擦浴, 不仅能清洁皮肤、还能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
3.2 侵入性诊疗管理
呼吸道的管理。防止误吸, 给予患者床头抬高。鼻饲的患者, 鼻饲前抬高床头30~45°, 气管切开患者, 每日早晚清洗消毒内套管2次, 每日更换套管周围纱布垫, 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 严格掌握吸痰技巧, 每次吸痰先吸气管套管内的痰液, 然后再洗口鼻腔的痰液, 防止损伤呼吸道黏膜, 使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 加强口腔护理, 应及时清除口腔内积液、分泌物, 2次/d。
泌尿系统的管理。插管时严格无菌操作, 定时更换导尿管并尽量减少导尿的次数, 缩短尿管留置时间, 以减少尿道损伤。每日用碘伏消毒会阴部, 保持尿道口清洁。患者发热时, 立即进行细菌培养, 预防尿路感染。
3.3 严格无菌、隔离操作
灭菌、隔离是预防医院获得性感染的重要措施, 必须提高无菌观念, 保持手部卫生, 加强室内通风, 消毒及净化。
3.4 注重业务素质培养, 改变传统的护理模式与理念, 提高护理质量
加强急救专科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对急诊护士进行专业化、规范化培训, 使其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常见病的观察要点与方法及为重患者抢救技术等。抢救室保存一份新仪器、新药品的使用说明书和应急手册, 当护士不明白时有据可查。高年资护士做好传、帮、带工作, 护士长督促低年级护士加强专业理论和基础知识方面的学习, 要求她们苦练基本功, 不断组织护士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对特殊病例及时组织分析讨论, 利用早会提问和定期对她们记性理论、操作、应急能力的考核。
4 急诊急救中的安全护理
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是不同的概念, 医护人员有时仅仅注重了院内急救而忽视了院前急救的重要性。院前急救相对院内急救而具有以下几点:情况更为紧急、现场急救条件差、病史不详、缺乏可观资料、病人及家属缺乏思维准备、救护人员体力消耗大等。故对医护人员素质要求更高, 除具有娴熟的技术外, 还要对病情作出科学的预见和评估。院前急救要做到接到急诊电话后出诊应及时迅速。到达目的地后, 迅速到病人身边, 主动询问病史, 根具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对病人的病情作出评估。护理人员对病人的伤处进行进行包扎固定, 协助医生一起合理的搬运病人, 必要时要家属协助并加以指导。给病人及家属必要的心理护理。如病人病情为重, 需就地抢救, 护士应密切观察病情, 与医生积极配合, 动作要娴熟、敏捷。病人抬上车后, 重新安置好病人, 整理好衣被, 将液体瓶挂好, 给与病人吸氧, 必要时心电监护。然后了解病人姓名、年龄、工作单位、过敏史、现病史、既往史等, 如病人及家属在车上不适的话护理人员要主动关心、询问。同时联系好医院, 汇报病情, 使医院做好相应的接诊工作, 到医院后向医院的医护介绍病情及用药处置情况。
4.1 院内急诊急救中的护理
对于危重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急诊接到危重病人就如同接到命令, 应无条件的给与抢救。抢救生命、询问病史两者要同步进行, 抢救中用恰当、严肃的语言及时向家属交待病情变化、目前的抢救措施、化验结果、治疗后果等, 必要时要家属签字为证。医护人员的语言、医疗文件的书写要符合规范, 要避免应用易引起纠纷的语言。记录好医学文件, 医学文件是评价治疗效果的科学依据, 一定要及时准确的完成, 切忌涂改。
4.2 急诊急救中的注意事项
妥善安置患者, 对躁动的患者及时拉起护栏, 给予适当的约束, 尽可能的移去一切可以自伤或他伤的物品。危重患者特别是大咯血及呕吐患者一定要注意体位安置, 头偏向一侧, 及时清理血液和呕吐物, 床边备吸引器及相关用物, 一旦出现窒息, 应紧急吸引保持气道通畅。危重患者及有潜在生命危险的患者, 在检查和运送途中, 一定要有医护人员陪护, 并带急救药品以便急救。急救中用药、输血一定要有严格的核对制度, 对口头医嘱护士必须复诵一遍, 特别是药名相似的要多次核对, 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并保留瓿瓶, 抢救结束后, 护士应督促医师及时补开医嘱。
4.3 讲究语言艺术、提高急诊急救中的护患沟通技巧
在急诊急救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热情地接待每一位患者, 态度诚恳, 语言文明。避免护士用生、冷、硬的语言。当患者及家属出现急躁的情绪是, 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避免与其放生冲突。有纠纷时, 科室及时讨论, 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 及时整改, 不断提高服务技能。
急诊急救工作是医疗活动中重要组成部分, 护理工作又是急诊急救的重要组成部分, 急诊急救工作的特点又使出现医疗差错和医疗纠纷的几率增高。如何降低急诊急救工作医疗风险, 该文从护理安全方面阐述了在以抢救生命为第一, 以患者为中心的基础理念上, 如何提高护士个人素质、提高护理质量, 减少医疗风险的发生, 使危重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护理和治疗。
摘要:护理工作是急诊急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护理工作贯穿整个抢救过程, 直接影响着抢救工作的成败。医务工作者要不断学习, 提高我们的理论和技术水平, 跟上时代的步伐。
护理安全检查存在问题 篇8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法律问题;安全防患
【中国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234-01
随着《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先后实行,为依法行医,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益保障。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引起医患法律纠纷的因素很多,现就如何避免手术风险和确保护理安全、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法律意识做一探讨。
1 认真填写手术护理记录单、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1.1 手术护理记录单记录了手术中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具有法律证据意义,在发生的医疗护理纠纷中,医疗护理文件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从而造成医疗纠纷后,对医护人员自己辩论过程中的被动。因此,认真填写好手术护理记录单,必须做到内容全面,客观真实,字迹清晰,不得涂改,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必须亲自并签全名。
1.2 接送手术病人时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手术室对手术病人的责任,从接病人开始到送回病房结束。在接病人时一定要依据手术通知单定项查对,不能接错病人。同时注意病人的术前准备情况,随身的贵重物品及全身皮肤情况。对手术前病人有皮肤异常的要由手术医生或病房护士签字证明,对术前准备不充分的要及时向病房提出,否则责任由手术室承担。
2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操作规程
2.1 认真执行查对制度,防止错误的手术患者和错误的手术部位。接患者时,应与病房护士进行认真核对,以主动沟通的方式确认患者,应由患者主动告知其姓名。对意识不清,智力不足,重病,幼儿等患者,可以通过家属或陪伴者确认患者。目前我院采用腕带标记核查。另外,在做任何操作前,均应反复核对患者姓名和手术部位。在患者进入麻醉状态之前,要对患者相关信息进行再次核查,且也应与手术医生核对患者的相关信息。
2.2 加强术中用物的管理,防止用物丢失或不完整。《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中明确规定,手术物品的清点应由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与手术医生共同参与,在术前、术中、术后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正确及时地核对手术所有的器械,敷料,并认真确认其完整性,巡回护士及时,正确记录。有深部填塞止血时应记清楚用物数量,及时提醒手术医生取出。手术台上所有用物要求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共同唱点,两人确认后,由巡回护士立即记录。术中添加或减少用物时,必须两人共同清点确认,立即记录。特别是手术途中交接班时,交接人员必须共同清点,并签名确认。
2.3 严格规范的执行查对制度。往往手术中出现用错药或输错血,均是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或药品摆放错误,标志不清,执行口头医嘱有误等。因此,应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严禁使用无标签或标签不清的药品,输注血液制品时,要双人核对供血者与收血者的信息,禁止一个人同时取两份血制品,配药时应注意配伍禁忌,禁止用一个注射器抽取多种药物。
2.4 术中安全正确地使用设备。科室应有专人负责仪器设备的保养与维修,术前巡回护士先检查设备各部件并保证其正常使用,尤其是在电刀的使用过程中,正确放置电极板,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移位,接触金属物质,而引起患者灼伤。
2.5 严格消毒隔离制度,防止院内感染。对一些特殊感染手术,如乙肝阳性病人、艾滋病感染者、淋病和尖锐湿疣等病人,术后一定要严格按照消毒隔离制度处理,决不能麻痹大意。如手术病人在同一时期出现多个手术病人类似感染现象,手术室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医院也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损失。
2.6 防止术后弄错、弄丢病人的病理标本。一般要求病人的病理标本由器械护士妥善保管,手术结束后交给主管医师,并将标本放入盛有固定液的容器内,贴上标签。注意,器械护士在手术中无论取下任何组织都要询问医师是否要留取标本,不可自行处理。
3 更新观念、依法施护
3.1 更新观念,改变服务意识。强调护士必须转变观念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思想 [1] 。
3.2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严格依法施护。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首先必须自觉地以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言行,严格执行《护理法》。《护理法》是关于护理人员的资格、权利、责任和行为规范的法律。它对护理工作有约束,监督和指导作用。因此,护士首先必须认真学法,懂法,守法,学习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自觉地为病人提供最佳的护理和服务,保障病人的合法权益。
4 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护理行为
4.1 规范护理行为。手术室护士应严格规范自身的护理行为与自身形象,行为应符合医疗护理规范要求,手术中不能谈论与手術无关的事情,不对患者的病情窃窃私语,尊重患者的人格。当患者进入手术室时,通过亲切的问候,简短而友好的交谈,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使患者感到安全和放心。在进行护理操作前,要向患者讲明目的及注意事项,对患者的要求要尽量满足,进行必要的解释。
4.2 实施健康教育。针对患者缺乏手术方面的有关知识,通过术前、术后访视,介绍手术的环境,术前须知,患者进出手术室的过程,要求等,使患者对手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减少陌生感和恐惧心理。还应介绍术前、术中、术后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及术后注意事项,特别是让患者了解手术的风险性。使患者在术前对有关情况有全面、正确的了解,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医疗并发症有充分的
5 总结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充分了解在自己实际工作中与法律相关的潜在性问题,在维护病人权利的同时,能够懂法、守法,用法律、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有效地避免和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以帮助和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朱玲. 手术室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J] 中外健康文摘,2009,6(26):184.
[2] 支洪敏.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3):106-107.
[3] 伏迎春.从护理风险谈手术室的管理[J].华北国防医药,2003,4(2):147.
护理安全检查存在问题 篇9
摘要:在内科护理中,由于护理人员理论知识不牢固,业务不熟练,操作不规范,导致护理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和问题,导致了医患关系的紧张。本文根据笔者工作实践对内科病房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内科护理安全隐患风险防范内科病房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
内科病房中存在的护理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护理人员未能严格执行医嘱,或执行口头遗嘱,未能及时、全面、准确地做好护理记录,护理记录不能保证字迹清晰,并存在擅自涂改现象,使得医、护的相关记录不能照应,给内科安全护理也埋下了隐患。法律意识匮乏体现在护理人员对《安全事故处理条例》以及《卫生法》各条文的了解不足,缺少相关的法律知识,造成了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忽略了对患者隐私权、知情权、安全权、监督权等有关权力的尊重和保护。风险防范措施
针对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风险防范措施,以提高内科护理质量。
2.1 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的教育,提高服务素质与风险意识
要求护士知法懂法,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加强学习《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内容,强化护士的法律意识,规避风险,明确护士的权利与义务,规范执业素质,加强重症患者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转变服务模式,由被动到主动服务意识转变,尽职尽责,注重人文关怀,加强与患者及家属问沟通配合。应该有计划、有组织地对护理人员进行法律法规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及考核。通过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卫生法律意识,进而提高对常见安全隐患的预见性,形成和谐的护患关系:通过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规范各项行为准则,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对护理工作进行全面监控,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感;通过专业技术培训和考核,全面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养,如定期开展“三基理论”与专业操作技能的考核,定期组织护理理论和业务技术学习等。还可以从选拔一批对护理相关基础知识能熟练掌握,且个人素质较高的护理人员,重点加强培养,形成一支护理骨干队伍。另外,还可定期举办专业性学术交流活动,如:可以和相关科研机构共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以让护理人员不断拓展学术视野:还可以定期在系统内让大家将自己认为的一些重难点以及热点问题拿出来,共同进行探讨,并寻找最有益的解决方案。在整个系统内,形成终生学习、积极进取的风气。
2.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沟通是加强护患之间联系的纽带,为了达到护患双方所期望的疗效,护患之间需要进行必要的、有效的沟通。护理人员应积极转变理念,树立起高度的服务意识,一切工作以患者为本,充分尊重患者及家属,并尽量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日常护理中要注意言行举止的文明礼貌,并对患者进行真诚的人文关怀,树立医学的人道主义精神。要提高沟通艺术,根据不同文化素质的患者、不同病况的患者,针对性地选择沟通方式。对病程较长,痛苦较大的患者给予充分的理解,站在患者及家属的立场思考问题,努力为患者创造舒适的就医环境,让患者充分感受到家的温暖,并以乐观、积极、主动、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待和影响患者及家属。融洽的护患关系将有力降低内科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并促使患者早日获得康复。
2.3 正确评估患者状态,加强高危患者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岗位职责
作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应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患者正确地评估,要有专业的预见性,特别是对高危患者,需实行高危管理。高危管理就是对高危患者、高危时问段的管理。高危患者是指随时可能发生危险的患者,如躁动、头晕、肢体活动不灵便、年老体弱、常年卧床不起、思想情绪易激动等患者;高危时问段就是夜班、中午班、双休日、节假日等,建立健全岗位职责。舒适护理在内科病房护理中的应用
3.1 舒适的病房环境。患者的心情会受到环境优劣的影响,患者在良好的环境中休息可提高休息质量,对其身心的早日康复非常有益。因此,为患者创造的病室环境应尽可能舒适,调整与个体生存的物理环境相关的各种因素,如有充足的阳光、适宜的温度湿度、合理的布局等;护士在患者及家属的配合下对晨、晚问的护理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将工作流程简化,部分操作最好集中在白天进行,避免影响患者睡眠。
3.2 舒适的心理状态。在护理沟通方面,国内外的患者注重点不同,如国外患者关心的重点为权利的维护,而国内的患者关注的重点为是否得到医务人员的尊重及理解。此外,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患者在要求知情权外,对自己的治疗方法及各项检查等也希望能深入了解。因此,护士应根据患者所受到的不同程度的教育对患者的生活习惯及行为方式等深入理解,将各方面的解释工作做好,积极主动的与患者沟通交流,关心体贴患者,善于稳定患者的情绪,避免不良因素刺激患者,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各项治疗及护理能积极主动的配合。
3.3 加强人性化管理。成立督导小组,发现问题后及时总结,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定期组织科室护士进行总结会议,促进舒适护理各项措施的落实。
3.4 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病情告知、费用告知等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对费用收支等提高透明度,为患者提供的护理服务应细致周到,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严格探视制度,如果患者病情许可可将探视时问适当调整或延长。结语
护理安全检查存在问题 篇10
【关键词】职业健康检查;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R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737-02
職业健康检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义务和赋予劳动者的权利,是预防职业病的重要手段[1]。尽管《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已经10余年,但各地区在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方面仍存在问题,本文通过总结2009-2011年我市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情况,分析存在一定的问题,并提出整改建议。报告如下。
1 流行病学资料
1.1 2009-2011年盘锦市职业健康检查情况 2009年盘锦市接触有毒、有害作业人员为9473名,按规定应参加职业健康检查人数为8419名,实际接受职业健康检查人数为7159名,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率为85.03%;2010年盘锦市接触有毒、有害作业人员为14042名,按规定应参加职业健康检查人数为12531名,实际接受职业健康检查人数为11523名,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率为91.95%;2011年盘锦市接触有毒、有害作业人员为14623名,按规定应参加职业健康检查人数为13586名,实际接受职业健康检查人数为12195名,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率为89.76%。
1.2 职业健康检查情况分析 目前我市开展的职业健康检查是以用人单位委托为主,主要依靠监督部门的执法力度来约束用人单位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从2009-2011年我市职业健康检查的资料可以看出,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率体偏低,而且均为被动委托我单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其反映出用人单位法律意识淡薄,没有意识到职业健康检查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
2 职业健康检查中存在的问题
2.1 职业健康检查的覆盖率低 (1)用人单位忽视法律,未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部分用人单位为规避责任而不愿组织接触职业有害因素的岗位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部分用人单位只组织接触职业有害因素的作业人员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检查,忽略了上岗前和离岗时的检查。这样便不能发现新上岗人员的职业禁忌症,没有健康监护的基础资料,不能了解离岗人员的健康状况,难以发现潜在的职业病病人。另外有部分企业混淆概念,把普通的身体检查等同于职业健康检查,根本起不到及时发现职业病的作用。 (2) 岗位工人法律意识淡薄,对职业健康检查不重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有大部分接触职业有害因素的作业人员不了解相关法律的内容,不知道用人单位有组织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义务,也不知道自己有要求用人单位组织职业健康检查的权利。部分工人认为自己“身体好”,可以适应当前的工作,不会发生职业病;部分工人为生活所困,不得不从事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但由于得到工作的机会来自不易,不敢要求用人单位为其进行职业健康检查。(3)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硬件投入不够 。我单位作为市级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还没有配备体检车,这样对偏远地区用人单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就不能完全覆盖,部分用人单位综合考虑后就会放弃部分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4)卫生行政部门与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之间缺少配合。卫生行政部门作为监督用人单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主管部门,在对用人单位进行相关的执法工作后,往往不去了解用人单位实际执行情况,致使部分用人单位将参加检查的时间能推就推、参加检查的作业人员能减则减,未全部发挥执法工作的力度。
2.2 职业健康检查不够规范 (1)检查过程偏重于实验室检查,忽视了体格检查及症状询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颁布实施已经4年多了,在职业健康检查过程中,有许多职业禁忌症是能在症状询问时发现的,但主检医师往往会过分依赖实验室检查而忽视了体格检查及症状询问,这样就难以保证检查过程的严谨性和检查结果的科学性。(2)《职业健康检查表》填写不规范。部分用人单位及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及专业知识,缺乏对岗位工人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特别是没有上岗前的培训,造成岗位工人缺乏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人体健康损害的了解,不知道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或者用人单位根未采取防护措施;另外,加之受检者文化水平不高,导致填写的职业史、防护措施、毒害因素名称和种类等漏填和错填,影响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另有部分体检表未加盖公章确认,影响了其可信程度。(3)检查缺项或结果缺乏真实性。部分岗位工人因担心已患疾病或有职业禁忌症相关疾病而失去现有的工作,因而拒绝参加体检或让他人顶替体检,或者提供缺乏真实性的病史;部分工人不按要求(如要求空腹体检的项目不能做到空腹)检查,或遇到体检结果异常时拒绝复查。以上均可影响体检结果及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4)体检结果报告时效性差。用人单位的参检人员多为分批参加检查,且应复查的人员多数未按照要求及时进行复查,用人单位也未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的建议及时告知劳动者,造成职业禁忌症或疑似职业病人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
2.3 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控制工作未落实到位 (1)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控制流于形式。取得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机构即使成立了相关的质量控制组织,但相应的岗位职责和制度未能得到有效实施,职业健康检查的质量控制未纳入到整个机构的质量控制体系。具体的体检工作往往由体检科室实施,质量控制的相关人员不能真正到岗,只在相关表格签名了事,造成质量控制工作流于形式。(2)《职业健康检查表》设计不合理 。《职业健康检查表》中的“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报告粘贴处”位于最后一页,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报告单在交接、保存过程中易破损、丢失,检查表中的检查结论中只有主检医师签名无质量审核人的签名,造成质量控制工作的缺失。(3) 出具的体检报告结论不确切。目前取得相应资质的职业健康体检医师,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缺乏足够的了解,对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不是十分熟悉,造成体检结论的不确切。
3 建议
职业健康检查是发现职业禁忌症、预防职业病、保护广大作业工人身心健康的有效手段之一,而我国的职业病发病形势又日趋严重,所以,加强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刻不容缓。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主要涉及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用人单位和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卫生机构,各个机构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和义务,必须明确职责、分工合作,才能使职业健康检查工作顺利开展。
3.1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职业病防治法》的宣传和贯彻,切实履行职责,加大监督力度。对用人单位履行职业健康检查义务情况进行监督管理,维护工人职业健康检查权利,对医疗卫生机构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进行监督管理,依法查处用人单位、医疗卫生机构在职业健康检查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2]。
3.2 用人单位是落实职业健康检查的责任主体,用人单位必须制定详细、可操作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计划,组织落实职业健康检查。一是确定职业健康检查对象,不仅是在岗期间的接触有毒有害因素的工人,还应包括上岗前、离岗时、离岗后医学随访和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对象;二是选择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并与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委托协议书确定体检项目;三是用人单位必须正确处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根据报告结论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要保障职业健康检查经费的落实[3]。
3.3 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要加强业务培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和运行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质量控制体系;提高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保证检查结果及报告结论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参考文献:
[1] 国家主席令第6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S].2002.
[2] 卫生部令第23号.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S].2002.
【护理安全检查存在问题】推荐阅读:
护理质量检查存在问题09-26
安全检查及存在问题06-17
护理安全质量检查09-30
护理安全问题06-27
护理文书存在护理问题07-07
护理记录存在问题09-13
病房基础护理存在问题07-26
护理文件存在问题及对策07-16
急诊科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07-22
手术室护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