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措施(精选8篇)
分析我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措施 篇1
我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探索
——以世界各国广播电视制播体制为例
摘要:各个国家提供给广播电视发展的生态环境不同,其在广播电视的发展中就会选择不同的体制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和社会需求逐渐扩大,现有条件下,我国原先的广播电视体制已远远不能适应传播新形势,本文从世界各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出发,对我国广播电视体制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改革的模式探索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中国 广播电视体制改革
体制,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在机构设置、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制度、形式的总称,体制为广播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制度框架,由于各个国家提供给广播电视发展的生态环境不同,其在广播电视的发展中就会选择不同的体制模式,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广播电视业开始面临巨大竞争和挑战,现有的体制已不能适应国际传播新环境,为了更好的与国际接轨,建立高水平的广播电视产业市场体系,我国广播电视体制开始了一系列改革。
一、我国广播电视体制的现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广播电视事业经过以“广播电视事业”为基本特征的初期发展阶段和以“事业单位、企业管理”为基本特征的探索发展阶段后,目前已进入大整合、大汇流的全新产业化发展时期,并成为新兴文化产业的重要部分。
广电集团成立之初,集团与广电局实行“两块牌子、两种性质、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广电局作为国家行政机关行驶政府对广播电视的管理职能,而广电集团则为“国有独资、事业性质”的实体,是两者兼备一套班子。具体表现在:(1)、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市场与政府展开广播电视资源配置权的争夺;(2)、广播电视局(台)已经形成拥有相对独立利益的经济个体,渴望拥有自己生产经营活动的决策权,呼吁政事(政企)分开;(3)、政府传统的管理体制与广播电视改革实践发生摩擦与冲撞。
2004年3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区别广播影视公益性事业与经营性产业,面向市场,按照现代产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深化经营性产业体制机制改革。广播电视要把允许经营的资产、资源和业务从目前的事业体制中分离出来,面向市场进行企业转制和重组,与事业部分分别管理、分别运营。”中国广播电视业正在从以大而全格局、数量增长增长为特征的粗放式发展阶段转向以外部资源重组、内部结构调整整合的集约式整合阶段。
二、当前我国广播电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节目除了电视剧外,都是自制自播的状态,而绝大多数电视台自制自播的节目都存在着巨大的亏损。许多县市级电视台,因为相对封闭和市场割据,并没有能力制作像样的节目,基本上没法正常维持生存。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重重叠叠的管理机构消耗着有限的投入。
1、电视台机构冗杂,经营管理混乱
在国内很多省会城市,众多的电视台形成了复杂而拥挤的局面,所有的台都把自己办成综合频道,全国上千个综合频道,制作节目和播出节目都没有选择性。其次,一次普通的会议就有多家电视台报道,一部电视剧在同一时段在不同的频道播出屡见不鲜,极大的浪费了资源。目前国内相当部分电视台内部没有科学的专业分工,内设机构、节目设置以及各部门内部只能配置都是小而全的模式,既无法实现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又不利于专业水平的提高和专业人才的培养。由于僧多粥少,市场小,生产和播出的单位太多,对有限资源的恶性竞争就表现得十分突出,造成了恶性竞争。
2、中国传媒多元化发展态势迅猛,广播电视传媒的观众不断流失。
中国传媒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在上个世纪后期就已经形成,但是,在计算机网络媒体大规模发展之前,中国传媒的多元化格局呈现一种稳定的状态,广播电视传媒并没有太多的来自多元媒体竞争所产生的压力。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迅猛发展,广播电视传媒的观众大量流失,这对多年来备受广大受众青睐的中国广播电视传媒产业来说,是一种关乎生存空间的严峻挑战。
3、经济全球化致使传媒压力加剧
经济全球化及中国大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形成了改革开放后另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点,民营资本作为经营主体进入除新闻宣传外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及其他广播电视产业,外资进入中国广播电视市场的门槛降低了,世界各国传媒通过卫星、电信、网络等载体影响中国的广播电视传媒产业。此外,世界各国传媒互相进行节目买卖,如电影、电视剧、卡通片、纪录片、综艺节目等。合作制作节目的形式也被广泛应用,并通过人员交流、访问等形式参与境内外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加入世贸组织,导致了广告经营的外资进入,这对国内广播电视的广告经营产生巨大影响;外国和地区制作的录音录像进入国内播放需付出相应报酬,这也冲击着国内广播电视业的经济收入。
三、以世界各国制播模式为例 探索中国广播电视制播体制
我国电视业长期以来实行的制播合一体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电视传媒业制播合一所主导的生产关系已经明显不能适应电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纵览世界各国广播电视体制和制播模式,不难发现,各国体制模式都是在具体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下产生,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的,都具有独特性,但在个性里也有共同性。从这些共同规律中,我国广播电视改革便借鉴了其经验。
1、我国广播电视改革的模式探索
在世界电视历史上,西方发达国家曾出现过以民族国家为单位大致区分类型的广播电视体制,一种是美国式的私营商业市场占主导地位的体制,完全按照市场规则组织电视媒介产业及其生产和流通;一种是欧洲普遍存在的公营和私营并存的双元广播电视体制,以英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等为典型。在全球化和后WTO时代,西方传媒发达国家,纷纷审时度势,转变机制,一方面,区分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对外传播改为商营,增强市场
竞争力;同时,在国内营造平等的竞争环境,提高公共电视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我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方向,是把电台、电视台、广电集团(总台)的除新闻宣传以外的社会服务类、大众娱乐类节目,特别是影视剧的制作经营从现有体制中逐步分离出来,按照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现代产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公司,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在坚持国有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原则下,培育独立的节目制作主体。
2、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的方向及利弊分析
世界各国的电视节目制播体制,是受其政治制度、电视管理体制和电视产业化程度的差异而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最基本的类型有两种——制播合一和制播分离。《意见》指出,电视节目的制播改革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推行“制播分离”或者“制播合一”,更不是所谓“制作权”和“播出权”的分离,而是要适应新形势下公益性节目和经营性节目的不同定位和制作播出要求,实施有针对性的制播生产策略。
(1)、针对性制播分离,培育独立节目制作主体。分析英国的广播电视管理体制,发现它实行的是工商并营体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模式。长期以来,英国广播电视的突出景观是有一个制播合一的节目提供者——英国广播公司(BBC),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英国改革实行了“制播分离”。
从国外的情况来看,“制播分离”有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把节目委托给市场上的独立制作公司或者直接购买节目,如在美国,媒介产品或服务的供应过程通常包括三个相对独立的步骤:制作、整合包装、发行。有时候这三者各自独立,完全分开;有时候制片者、包装者和播出者的角色是重合的。
第二个层次是在台内部把节目制作与播出机构相对分离,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模拟市场运作。前者成为外部市场,后者成为内部市场。内部市场与外部市场可以同时并存,相互促进。英国BBC在1996年的改革中,将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与制作分离,创立一个内部市场:制作中心制作节目,广播中心负责委托制作、安排和播送节目,重新组合后的节目制作中心为BBC的所有频道提供节目,BBC的所有频道按照内部交易规则向制作中心“购买”节目,广播中心的节目委托可以在内外制作机构中进行选择,从而在内外同时引入竞争。
(2)、保护公营电视,实行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事业良性竞争。促进广播电视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的共同发展,是我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目标之一。发展经营性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文化生产力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而公益性事业是由政府主导,要坚持党和人民的喉舌属性,保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政治和文化权益。
美国是商业电视占主导地位的媒介大国,广播电视是追求利润的工具。在一个压倒性的私营商业媒介大市场中,公营媒介只占据了一个小小的角落。在商业电视统治的美国,公共电视没有与私营商业台竞争市场的“野心”,因为它的追求不同,它要实现的是推进社会民主和提倡高雅文化的独特功能。
在韩国,公营KBS的首要地位难以超越,这不仅是因为这些国家在政策上给予公营电视更多的优惠和维权,同时也由于公营电视坚持高品质的节目制作,以区别于追逐利润难免粗制滥造的商业电视,因而具有独特的存在价值。在德国和法国,曾经一枝独秀的公营电视都受到来自商业电视的巨大冲击,从而不得不改弦更张,面向市场。德国的公营电视仍然占据重要地位,而法国的公营电视则退入边缘。
国外电视体制发展的历史说明,没有生存条件和公营电视无力竞争,没有生存压力的公营电视也很难改革。国家政策(税收)和国家资金(拨款)保证了公营电视的生存底线,市场竞争是商业电视的行业规则,它未必符合公共电视的规律,要求公共电视按照商业规则竞争,有比喻说是——球类比赛实行田径规则。因为市场规则更适合商业电视,商业电视也更长于市场竞争,因此,对公共电视政策的支持,国家的保护不能完全取消。
(3)、电视媒体联合合作,形成完整电视产业链。我国广播电视体制在改革前采用的制播合一体制是“自产自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电视产业市场体系,改革目标之一,就是通过电视体制改革,打破条块分割和市场垄断,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格局,以及充满活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电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合理有地配置节目资源、频道资源,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多出节目精品。
1984年,采用法语的电视五台(现由法国、瑞士、比利时、加拿大等国合办)、采用德语的三星电视台(由德国、瑞士和奥地利三国合办)分别开办。1989年,有23个国家成员国通过欧洲委员会拟定的《关于跨国电视广播的欧洲协约》,以多国观众为对象的电视机构随之迅速增加,电视规模也在扩大。
在德国,公营的ARD和ZDF虽然一个属于联邦制,一个属于集中制,但在分享电视接收费和共同制作播出节目方面,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和经验。BBC和DISCOVERY之间的合作是公共电视与商业电视合作的代表。国际媒介大亨默多克便在各大洲建立了商业伙伴关系,将他的传播网络笼罩全球。还有在合作制片方面,加拿大与超过三十个国家签订了国际电视合作的协议,加拿大独立制片人的最大市场是美国的有线电视。
在竞争日益成为国际电视市场主流的情况下,联合也是一种强劲的国际趋势。这种联合不仅指跨国媒介公司在国际范围内的兼并、融合,也指不同国家的各种媒体之间的联合与节目制作,并特指这种独立主体之间的合作。我国电视台应寻求更多的内部和外部的合作。
分析我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措施 篇2
一、影响当前就业形势的外部环境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2005年至2007年,我国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分别为2.5%、2.2%和2.3%,对当年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24.1%、19.3%和19.7%。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直接影响是,外贸需求急剧下滑,国外订单大幅减少,出口型企业陷入困境,企业招聘减少,严重影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此外,我国就业问题仍受体制性因素制约,如高校教育体制,我国高校教育“行政主导”、“严进宽出”等政策已不适应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已明显不适应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高素质、重能力的要求。国际金融危机和体制性制约的双重叠加,使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
(一)大学生就业率下降
据教育部统计,2005至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72.60%、71.91%和70.91%,2009年达611万人,并且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需求较旺,吸引全国毕业生前往就业。中西部省区虽然也有较大用人需求,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招不到优秀人才,出现了“有地方没人去,有人没地方去”的现象。人保部2009年7月2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截至7月1日,全国已有415万高校毕业生落实去向,就业签约率为68%。不少人通过各种方式多次求职,但仍找不到工作,心理受到较大的打击。就业困难的大学生市场就业能力相对不强,心理较脆弱,而其数量在今后还会成倍增加,很容易形成一个不稳定因素。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15%,世界平均水平为17.8%,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落后30年以上。在当前我国整体人口素质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如果仍有较大规模的大学毕业生不能实现就业,不仅是对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将打击社会和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热情,降低人们参加教育与培训的积极性,对我国高等教育和劳动力市场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大学生思想处于不成熟阶段,又多集中在城市,长期不能就业会影响社会稳定。
(二)大学生实际酬薪降低
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直接导致实际酬薪水平不断降低。从2001年至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559万,约是扩招前的5倍,平均每年毕业人数增加55%,但就业岗位只增加36%。除供需矛盾外,企业对毕业生要求变高,没有社会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据北京、上海等有关机构调查结果显示,有66.4%的本科毕业生希望自己的月薪在2000元以上,但实际上大学生月薪的市场值平均为1600-1700元,中西部地区的大学生月薪均值仅为1000元左右。毕业生的期望值显然高于社会现实水准,导致部分大学生“有业不就”。
除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影响外,大学毕业生就业难还有以下原因:一是缺乏诚信。大学毕业生的一些证书、文凭、履历对找工作很有帮助,但在求职中存在一些毕业生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的现象,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了损害。二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有下降趋势。由于近几年来高校大规模扩招,招生分数不断降低,部分高校师资不足,设施不够,大学生由“严进宽出”向“宽进宽出”转变,加上不少大学生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三是大学生自身定位与现实有较大偏差。他们“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在就业区域的选择上,宁到东部争抢岗位,不到西部发挥特长;从就业城市的选择上,宁到大城市屈就,不到小城市高谋;从企业性质的选择上,宁到国企外企做职工,不到中小民营企业做骨干;从就业态度的选择上,宁可被动就业或不就业,不愿主动创业做老板,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愿望与现实的矛盾。
三、促进就业的应对措施
(一)让中小企业活下来是硬道理
“保增长”就是保就业。2009年“两会”提出的“保增长”的目标是要大力扶持中小企业,避免大批中小企业在这场金融危机中破产、倒闭,为实现“保就业”创造条件。
1. 适时出台过渡性扶持政策。
国家以降低中小企业成本为中心出台了一批过渡性政策,并在特殊时期实行特殊的中小企业税费政策,降低中小企业所得税率,降低增值税、营业税,甚至在一定的时期内免收增值税、营业税。把出口退税政策延伸到在国内市场交易的外贸型企业也可以享受。尤其是对那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和增加就业企业,推进一站式办公、电子政务和集中执法,下决心废除目前由财政下达行政事业费收费任务、收支两条线、超收奖励、罚款分成的体制,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建议由地方政府牵头,建立企业应急基金。地方财政拿出一部分资金,企业自筹一部分,还可以吸收民间资金加入进来,建立起应急基金,专门解决企业急需的短期资金。一旦企业急需资金,可以很快从应急基金取得,从而避免使企业陷入困境。国家最近推出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大都集中在基建领域,对中小企业的传递效应并不明显。许多中小企业因为政府管制以及项目管理体制等原因不能直接参与竞标,只能承揽转包或分包合同,并且要以垫资为前提条件。建议政府从优化投资结构角度出发,重大基础设施投资也应面向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招标。
2. 深入开展为企业服务活动。
一是建议外交部、商务部充分发挥经济外交作用,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增加订单;政府出钱请咨询公司、行业协会为中小企业提供咨询培训,为中小企业出谋划策,通过政府牵头实现同行业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抱团取暖”,共渡难关。二是建议开展党政部门自查自清拖欠建设项目款项行动。建设单位(总包方)拖欠下游中小企业资金的现象非常普遍,甚至已经成为行业惯例。建议有关部门对政府财力投资项目的中标和履约情况进行梳理,对分包和转包情况进行统计,征询合同承包方款项到位情况,详细了解合同款项未及时到账的原因;同时,对建设方的资金到位情况和拨款情况进行统计,加强对“零余额”账户的管理,公示项目拨款进度。三是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建立涵盖中小企业的信用信息征集平台,客观、全面、动态地反映其信用状况,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以及落实相应的扶持政策创造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改变管理模式,放松管制,减少行政审批。
(二)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体制
1. 出台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为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西部地区就业,可以采取“挂职锻炼”和“志愿者”等方式,实行来去自由的政策。每年分流1/10左右的大学毕业生到建立于贫困地区的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进行为期1至2年的基层挂职锻炼,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增强工作责任感,进一步熟悉和了解社会。锻炼期间由国家财政支付他们工资和津贴,实习期满后优先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国家每年安排专项经费补贴大学毕业生到中西部经济贫困地区的乡镇一级教育、文化、卫生、工商、税务、农技服务等机构和单位工作。政府根据工作年限帮助到基层工作的毕业生代偿助学贷款、考研考公务员给予加分、生活补贴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同时在户档迁移、职称评定、创业扶植等方面给予明确的倾斜政策。
2. 取消大学毕业生流动就业的各种限制。
按照就业市场化的要求加快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打破大学生干部身份、户籍制度、用人指标的限制,促进大学生自主流动。对省会及省会以下城市,取消大学和接受单位的派遣指标和用人指标的限制,特别是非公有制单位招用毕业生的指标限制,只要用人单位同意录用,并与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的,公安部门应凭毕业生所持的《报到证》为其办理落户手续。废除对毕业生收取城市增容费、出省费和其他一些不合理收费的政策,促进毕业生自主流动。
3. 鼓励用人单位招聘大学毕业生“提前进入招聘程序”。
应大力鼓励大中型企业招聘人才时“提前进入招聘程序”,采取与高校联合招生的模式,委托高校培养专业人才。在培养过程中,企业参与生源面试,为学校提供教学仪器、产品和实习机会,让大学生尽快熟悉企业的情况,毕业后可直接进入企业工作。
4. 建立大学毕业生见习制度。
在不违背改革的原则和方向的前提下,采取一些过渡性的鼓励性安置措施。如可以考虑在一定时期(今年、明年和后年)和一定期限(1—2年)内,鼓励企业和基层用人单位实行大学毕业生见习制度,用人单位按计划录用人员的1倍的规模接收见习人员。在见习期内,企业支付见习工资(约相当于正常聘用人员的1/2左右),国家对企业给予税费减免和岗位补贴,以鼓励企业多吸收大学生,同时也给大学毕业生一个积累就业经验、与企业增强双向了解的机会。
5. 加强就业指导教育,树立大学毕业生正确的就业观。
其一,将就业指导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就业指导要分年级、分阶段、有侧重地进行,力求使学生从观念、心态、知识、技能等方面做好应对职业挑战的全面准备。其二,开展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提高指导工作的层次与水平。要运用职业测评的科学手段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实施就业指导,使就业指导更加专业化与科学化;通过开展专业化的指导,帮助毕业生对所希望涉足领域内的行业和地域内的用人单位进行对比和分析,作出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帮助毕业生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在就业市场中“推销自己”,通过市场落实就业单位。
四、促进就业的改革思考
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发展和就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是我国推进产业升级、促进教育体制改革和优化劳动力市场配置的重大机遇期。我国就业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应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保就业”为契机,以应对当前危机和推进相关体制改革相结合,缓解和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
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具体措施只是“治标之策”,推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才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长远之计。调查显示,大学生求职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工作经验”,占63%。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有的是专业知识,缺的是良好心理素质、礼仪和法律观念。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于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是大学生就业难的间接原因和根本症结。实践证明,离开教育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单纯依靠政府的管理措施,解决大学生供求结构性矛盾,是不现实的。目前,大学生就业逐步实现了市场化,但教育体制并未真正实现市场化,这突出地体现在大部分学校缺乏足够的自主权,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同时,不少学校缺乏改革和调整的积极性、主动性,对政府存在依赖情绪,“官本位”现象严重,缺乏学术氛围,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往往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等。高职生和专科生就业率较低,原因是高职和专科院校大多仍按照本科压缩型来培养,未与市场需求接口,没有体现高职生突出的技能特点。结果是长线更长,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这一情况在扩大招生规模后被放大,加剧了问题的严重性。要从根本上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一)改革高等教育“行政主导”体制
我国高等教育“行政主导”体制的弊端表现在于教育行政化,行政化的结果是教育边缘化,学术、科研弱化,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教育手段单一,教材陈旧,学科专业水平与国际脱轨,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脱节,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眼高手低,适当社会能力较差。改革的目标是将“行政主导”变为“学术主导”,把高校变成科研基地和人才基地,这要求从根本上改变行政首长任命制,改变高校照搬政府行政手段,以行政来推动教育的模式。
(二)改变大学生素质与能力评估模式
我国人才培养属于“严进宽出”,经过高考途径进入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社会。但“毕业”程序过于简单,“宽出”明显,这对于大学生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影响较大。应改革目前大学毕业生的素质与能力考核方式,改变目前“老子考儿子”的毕业考核模式,进一步增大考核难度,包括理论与实践、专业与综合等方面的全面评估,建立“严进严出”的高等教育评估模式。
摘要:本文从分析我国大学生、农民工的就业形势出发, 提出了促进我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的措施及改革思路。
关键词:就业形势,应对措施,改革思考
参考文献
[1]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北京数字影视学院.
[2]莫荣, 刘军.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经济参考报.
[3]杨宜勇.当前就业形势分析与建议.经济日报.
[4]蔡昉, 王美艳.当前我国城镇就业形势分析及政策建议.http://djyj.cn/djyj2005/share/viewdjyj1.asp?id=1410.
[5]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国内知名专家建言就业形势.
分析我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措施 篇3
【关键词】新时期;改革;新闻传播
【中图分类号】G21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28-01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行,我国经济、科技、人民的生活水平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又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各行业的发展促进了新闻传播业的发展,使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在电脑得到普及之后,信息的传递的速度得到大大的提高,并且还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舆论监督,其准确性也得到大大的提高。但是,就算新闻传播业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它还是存在一些尚且需要改进的地方,新闻媒体以及相关的管理部门需要制定一些管理制度或者研究出一些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弥补新闻传播业的不足,以此来推动其进一步的发展。
一、当前新闻传播发展中的不足之处
1.新闻传播发展体系陈旧。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科技、人民的生活水平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发展又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各行业的发展促进了新闻传播业的发展,使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新闻传播业的快速发展推进了我国人民政治觉悟的提高,思想意识的解放以及道德观念的提升。但是,相比较来说,新闻传播业的发展还是相对滞后,影响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民族意识,了解国家大事等等,甚至可能阻碍我国在国际上树立更高的威信。因此,建立我国新闻传播业良好发展体系是十分必要的,相关管理部门以及人民群众都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并及时的意识到新闻传播的重要性。
2.很多新闻缺乏权威性和可靠性。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比较明确的法律条文来保证媒体传递出的信息的准确性。因此,很多不正规的,没有基本职业操守的新闻媒体为了吸引人民群众的关注,为了报纸、报刊销售量的提高或者提高自身媒体的知名度,就开始胡乱地编造或者没有确定消息的准确性就不负责任的传播些群众可能感兴趣的假新闻,导致人民群众对新闻媒体传递出的消息都抱有怀疑的态度,不敢随便的相信,降低了新闻传播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所以,相关部门应该改善这一状况,还原新闻传播应有的客观、公开、真实的本色。
3.新闻传播中存在信息泛滥的现象。 随着我国新闻媒体等传播方法的快速发展,与传统的新闻传播相比当前的信息传输和信息的容量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型新闻传播平台已经非常的普及,也成为了人们在日程生活中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但是新闻在传播的过程中也存在这许多缺点,当先新闻信息如洪水泛滥,在社会中存在着各种类型的新闻,并且在许多新闻的平台中会添加许多与主要新闻无关甚至是一些不良信息来增加人气。所以,在信息日益泛滥的今天我们要时刻注意新闻的严谨性和深刻性,此外,在国际方面是时刻注意新闻传播体制的建设。在国际的传播领域,新闻必须与我国的综合实力有机结合起来,要事实就是,对有利于我国国际形势的新闻大力宣传,不断的增强国内外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不断的提过我国的国际文化地位,但是这要以我国人民精神文明为基础,只有这样才适应我国的基本国情。
二、改进新闻传播发展的具体措施
1.创新新闻传播的管理体制,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对于新闻传播的创新管理体制的传播,要从一下的几个方面记性,首先我们要创新新闻传播的管理体制,在工作过程中要不断的深入基层,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基层工作机制,走入到群众中去,要时刻关注民生问题,建立一个完善的新闻反映机制,在工作过程中要有快速做出社会舆论的权威同应的能力,此外要注重社会舆论的引导机制,并且在工作过程中时不断提升与群众之间的互动能力。
2.注重新闻原创和感染力,增强新闻的权威可靠性。新闻媒介在定期要对自己的工作做出总结,对新闻媒体中的所有工作人员要做定期的素质教育,并且要分享自己在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感想,对自己的缺点及时的改正和完善,通过这种措施能够使新闻媒体的相关领导阶层做出具体的惩罚措施,要培养员工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要注重社会的本质和时代精神。此外新闻的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不断的开动自己的脑筋,从各种思路、角度考虑如何来报道出一篇好的新闻,对于重要的题材要争取抢先报道,要时刻把握这种抢先报道的机会,对于重要的社会热点新闻要快速的做出反应,只用这样才能做出独家报道。其次,在新闻界,一些员工为了提高知名度往往会自己创造一些虚假的新闻,对于这种恶劣的现象,相关部门要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可以通过新闻发布会的形式给出一个权威性的同应,这样可以减少虚假新闻。
3.提高信息引导力和吸引力,改善信息泛滥的现状。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几种途径来增加新闻信息的可读性:第一,不断强化读者的意识。我们知道如果想要一篇文章增加新闻信息的可读性可从以卜几点入手:其一,强化读者意识。一篇文章要想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那么这篇文章一定要有亮点之处,能够深入读者的内心,要时刻注意什么是读者关心的内容,在报道时要综合考虑,这有这样才能把握住新闻的亮点。第二,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时刻注意新闻的表现形式。我们知道完美的表现形式能够能使新闻更加的深刻,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因此新闻发布者要将内容表现的充分、具体。第三,新闻的版面编排也是一种艺术。新闻的版面编排好比人的一张脸,版面的编排是具有许多中形式的,在排版的过程中尽量使版面“活”起来,换种风格就是换种心情。
三、总结
总而言之,相关管理部门应建立有效地完整的新闻传播业的管理体制,将更多地注意力投入到甄选原创新闻中去,传播更能引起群众感情共鸣的新闻,以此来弥补新闻传播业的缺陷。实现通过新闻传播提高人民群众的道德观念,增强人民群众的民族意识和自身素质。以新闻接收者的眼光来选择所要传递的信息,对新闻传播不断地进行改革,提高我国新闻传播业的综合实力,以便更好地服务人民,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张继娅;媒体方言传播的文化思考(J)云梦学刊:2009年04期
[2]叶家铮,刘燕南,张雅欣,沈浩,陈强,杨丽;当今中国城市电视观众的收视特征及 传媒对策(J)现代传播;2001年03期
分析我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措施 篇4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特点及缺失
(一)社会保障费用的增长速度向低于经济发展速度转变
社会保障费用的增速度应低于经济的增长速度,两者保持一种适当的比例,这样才有利于经济持续增长与社会稳定。由于我国原有社会保障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社会保障费用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以超过经济增长的速度发展。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它应逐渐转为低于经济发展速度。
(二)社会保障水平地区发展不平衡
我国经济发展呈东、中、西梯度发展态势,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社会保障的地区发展亦极不平衡。发达地区人均全年离退休金比欠发达地区高161.5%。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城乡社会保障水平差距也是前者远比后者高。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异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内在联系,说明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必须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经济效益。但是在短期内这种地区发展的极不平衡性还不会有很大的改变.而且还可能扩大,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高于西北、西南边远区仍然是大趋势。
(三)二元经济结构决定我国社会保障的二元化格局
我国近60%人口在农村,但农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仅占国民收入总额的30%。而近40%的城市人口却创造国民收人的70%。发达的城市经济与欠发达的农村经济同时并存,现代工业与传统农业同时并存。这是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这种二元经济结构决定,我国过大的城乡差别制约着社会保障总体水平的提高。城乡社会保障发展水平的客观差距,具有深刻的经济和社会背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无法改变。因此,城乡社会保障的改革和建设还应从实际出发,分别发展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模式。在解决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使农业人口按照现代化的国家标志降到30%以下时,我国社会保障城乡一体化才可能实现。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伴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特别是在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模式以后,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尚未理顺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中长期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管理体制不顺。主要是行政管理政出多门,社会保障项目之间协调困难。在养老保险制度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由于长期分属国家劳动部、人事部管理,离退休人员待遇差别过大。因此要适时分步地建立起覆盖所有城镇职工的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统一管理透明执行。对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保险界定不清,发生按所有制性质分部门管理基本养老保险的现象要逐步理清,实现和谐、公正的养老保险制度。
(二)社会保障部分项目改革滞后
社会保障的国家单一保障模式改革滞后。在这种情况下,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除改革原国家保障项目外,还必须建立企业补充保险和个人储蓄性保险。在社会保障中对于仍应完全由国家财政负担的社会救济等项目来说,基本不存在多层次保障的问题,而对养老、医疗保险则必须尽快建立多层次的保障制度。
(三)社会保障覆盖范围不全
我国传统的社会保障项目主要覆盖国有企业,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也仍然是在国有企业进行。现行的失业保险制度只适用于国有企业,医疗保险改革试点实际上也局限在国有企业,要提高非正规部门就业人口和灵活就业人口的参保比率,在制度上为他们增加参保的机会。因此实行拥有良好“便携性”和统筹水平较高的个人账户制度,既可以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消除企业、部门和地区之间的障碍,为建立全国范围的统一大市场开辟了道路,扩大养老保险参保率和覆盖面。
(四)社会保障统筹层次偏低,属地原则未能落实
完全由政府负担的保障项目和国家强制的社会保险项目,统筹的层次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强,而目前我国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都不同程度地偏低。基本养老保险以市县级统筹为主,保障的共济性受到制约。社会救济、优抚安置、社会福利等一直是按属地进行管理的。属地管理问题突出表现在养老、医疗保险项目方面。从“企业自保”向社会保障转变的过程中,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行业统筹与地方统筹分割。易贫富不均,削弱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社会共济作用。因此,要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更好地保持社会长治久安,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就必须坚持实行属地原则。
(五)社会保障资金的筹措及管理尚不到位
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保障基金筹资困难。社会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企业、劳动者和政府三方。其中。企业担负着筹资的大部分责任。然而,目前大部分企业尤其是在社会保险统筹中占主体地位的国有企业经营很不景气。在收缴比例相对较高的情况下,企业无法按时足额缴纳其所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出现了实缴率逐年下降而拒缴率或欠缴率逐年上升的现象。同时据审计和财政、劳动部检查的情况表明,挤占、挪用基金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投资房地产血本无归;有的超标准提取和滥支管理费挥霍浪费;有的对存入财政专户的基金截留利息;有的公款私存、化公为私,甚至失业保险基金也出现被挪用的现象。对此要加强保险缴费与未来给付之间的联系,以较高的透明度重塑和强化劳动的激励机制。设立专项保管账户。杜绝挤占挪用现象。
(六)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发展缓慢
在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职工与企业关系是一种劳动契约关系,企业与职工双向选择,通过劳动合同实现就业。职工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企业没有任何义务再承担他们与生产经营无关的生活事务。只有这样,国有企业才能从企业办社会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与其它经济类型的企业平等竞争。从总体上看,与社会保障基金管理方面的社会化程度相比,社会保障事务管理的社会化进程更为缓慢。
将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社会化管理服务各项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加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城市拓展社区平台职能,为居民的参保登记、缴费、就医管理提供基础性服务。
(七)社会保障亟待加强立法
社会保障立法是关系保障制度改革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只有完善立法,才能使社会保障制度规范化,并覆盖到全社会。现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主要是靠国务院和有关部门的行政规章以及地方行政规章推行。我国近年来社会保障各项目标进展情况差异较大。有的比较成熟,有的尚在探索阶段。目前我国要进行总体社会保障立法还比较困难。因此。现在应当根据社会保障制度中各个具体项目的难易程度和实际进展情况先分别制定法规。在制定单项法规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完整的社会保障立法。
四、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一)改革和完善现行管理体制
首先,立足现状走社会化管理模式。社会保障应实行集中统一的社会化管理,由中央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能部门统一制定社会保障基本制度,并由各级政府的社会
保障专管机构统一管理社会保障基金和社会保障对象。其次,打破部门分割,实现集中管理。由政府的职能机构对社会保障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只有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才能站在社会保障事业的全局乃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保证社会保障制度能够有效地运行,发挥其“安全网”和“减震器”的作用,保持社会稳定。
(二)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要认清当前城乡社会保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正确估量未来发展的战略前景,把握住改革大潮带来的新机遇,大胆探索,逐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管理体制,要提高非正规部门就业人口和灵活就业人口的参保比率,在制度上为他们增加参保的机会,实行拥有良好“便携性”和统筹水平较高的个人账户制度,可以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消除企业、部门和地区之间的障碍,为建立全国范围的统一社会保障大市场开辟道路,扩大养老保险参保率和覆盖面。
(三)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
社会保险具有社会性、互济性、长久性和自我保障性的本质特征,要求社会保险基金必须是全社会统筹,不能条块分割.画地为牢,搞行业自我保险、部门自我保险或企业自我保险。在进行社会保险基金的社会化统筹时。也要依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逐步实施。提高社会统筹的层次将有助于发挥社会保险的共济性,扩大社会保险的社会性,使社会保险更具长久性,降低社会保险自身的风险,提高社会保险的统筹层次。
(四)加强社会保险资金的筹集与管理
要扩大社会保障资金的筹资渠道,建立稳定可靠的资金筹措机制。要继续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覆盖面和提高社会保障基金的征缴率,相关的社会成员都必须
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并依法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以较高的透明度重塑和强化劳动的激励机制。设立专项保管账户,杜绝挤占挪用现象;提高社会保障费用在国家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提高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障事业的支持力度;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来补充社会保障基金,如变现部分国有资产、发行社会保障债券、发行福利彩票等等。
(五)发展社区化的社会保障服务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把社会保险的服务功能从政府和企业分离出来,使其走向社区载体,真正实现社会保障以家庭为基础的社区化。将企业退休人员纳入社区管理,社会化管理服务各项基础性工作迸一步加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城市拓展社区平台职能,为居民的参保登记、缴费、就医管理提供基础性服务。
(六)加强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尽快制定《社会保障法》。应将社会保障立法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配套法律法规体系。社会保障立法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在制定《社会保障法》的同时,注意配套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与其他法律部门相结合,建立强有力的制约机制,保证社会保障法律规范的有效实施。
(七)发挥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职能作用
分析我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措施 篇5
(一)产权制度的定义 所谓产权制度,是指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且能对产权关系实现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产权制度的最主要功能在于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产权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现代企业产权制度就是人类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结果。从私有财产的出现到市场经济的确立这几千年的历史中,产权一直被视为仅仅是一个法律上的概念,指的是财产的实物所有权和债权,它侧重于对财产归属的静态确认和对财产实体的静态占有,基本上是一个静态化的范畴。而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时期,这一法律意义上的产权概念已经日益深化,其含义比原来宽泛得多,它更侧重于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和把握,侧重于对财产实体的动态经营和财产价值的动态实现,它不再是单一的所有权利,而是以所有权为核心的一组权力,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支配权等。
而现代产权制度是权责利高度统一的制度,其基本特征是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产权主体归属明确和产权收益归属明确是现代产权制度的基础;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是现代产权制度基本要求;流转顺畅、财产权利和利益对称是现代产权制度健全的重要标志。
(二)国有企业产权的特征
传统公有制下的产权结构从根本上说是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它表现在:一是所有制形式单一,难以形成市场经济所需不同产权主体;二是国有企业产权主体虚置,参与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动力明显不足;三是国有企业偏离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利润最大化目标。
从产权角度分析,当前国有企业产权有以下五个特征:第一,“资本雇佣劳动”而非“劳动雇佣资本”。第二,事实产权与法律产权不一致。第三,产权成本与收益不对称。第四,人力产权丧失。第五,国有产权的“廉价性”。在这五个特征中,最重要的就是“资本雇佣劳动”和人力产权的丧失。“资本雇佣劳动”决定了国家作为大股东的地位,但国家作为大股东并非必然导致低效率,这一点在西方国家不乏例证。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承认了人力资本所有者对企业产权的享有。但是,由于我国从法律上完全否定了人力产权,这是国有企业低效率的本质所在。
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发展变化
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是政府附属物,“国家所有,国家经营”,国家对企业包供包销,统负盈亏,统一安排职工就业,个人分配实行大 1
锅饭、平均主义。国有企业的各项权利掌握在国家手中,产权制度是一种封闭的、单一所有权制。针对这种现状,1979年开始的企业改革首先是“放权让利”,企业开始有了一定的自主权,比如财产使用权。但由于这一阶段的改革是在不触动企业财产关系的前提下进行的行政性分权、让利,产权制度并无实质性变化。到1986、1987年,企业开始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承包制。这种“两权分离”的承包制在初期由于分配与企业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所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因承包制是在承认现有产权制度前提下的一种“两权分离”,虽然使产权的各项权利有了某些分离,但依此形成的企业财产经营权没有按照商品经济原则、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因而这种财产经营权实际上仍是一种行政性分权,传统产权关系并未改变。从1991年第二轮承包看,短期行为问题已比较明显地暴露出来。在这一时期,发展企业集团也被当作一条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途径提出来,但由于在不触动产权关系、坚持“三不变”(所有制不变、财政上缴渠道不变、隶属关系不变)的前提下组建企业集团,也只能是松散型的或是行政捏合式的联合体,企业集体功能和优势仍未发挥出来。
1992年出台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中“转换经营机制”成为企业改革热点。它明确了企业必须转换经营机制,政府必须转变职能,实行政企分开;明确了“企业对国家授予其经营管理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分的权利。”该条例实施后,企业自主权逐渐落实,但同样未承认企业法人财产权,企业只能是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仍不可能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这一时期的产权制度与现代企业产权制度仍然相差甚远。
从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国有企业产权改革问题以来,国有企业沿着“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思路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2003年3月成立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同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我国企业产权制度建设的具体内容和目标,强调“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包括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种类财产权,建立归属清晰、责权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有财产权,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创业创新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信用基础和市场秩序。”至2008年8月,半数以上的国有重点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革,一批国有企业改制后在境内外上市,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改制面超过90%,中央企业下属子企业大部分实施了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一些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进行了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探索。
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取得了重大的成果。
三、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缺陷
(一)产权归属不清
现代产权制度的一个特征是产权归属明晰,本质上就是要使产权主体人格化,明确产权的权利主体和责任主体,承认产权的排他性。产权的排他性是产权交易的前提,特定的产权主体是唯一的和垄断的,特定的产权是有边界的和可计量的,否则就不能把特定产权从其他产权中分离开来用于交易。没有了产权交易,市场经济就失去了配置稀缺资源的功能;没有了权利归属,稀缺资源就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没有了清晰的利益归属,经济增长也就失去了持续的动力激励。就我国实际来看,就是要依照法律、法规合情合理地认真清产核资,理清产权属性。各类财产权归属清楚,是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的基础环节。一直以来,国有企业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即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者共同所有。而国家则代表全体人民来使用和支配生产资料及剩余产品。通常叫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在理论上讲似乎并没有什么矛盾,但在现实中,这种理论上的说辞很难让人感同身受。因为仅在名义上人人所有,具体的公有组织中任何个人(自然人)均无权实施可量化的财产占有、享受、支配和交换。生产资料和劳动者个人之间不存在以往私人占有那种直接量化、可支配的对应关系,公有产权事实上处于一种非个人化的 “虚置”状态,个人和国家之间并不存在制度上沟通的 “桥梁”。显而易见,正是这种不能分割,不可量化,只能以整体面目出现的单一公有产权模式,从其产生之初就包含着一个致命的产权归属虚置而导致的动力衰退问题。除了实实在在的源生性的财产与物质利益上的归属关系之外,还有什么样的制度性因素能比它更具有持久性和驱动力?国内外大量事实表明,单一公有产权模式必须限定在极小范围内,可以通过非物质性因素(法律强制或信仰鼓励)来补充动力。
(二)产权主体虚设
国有企业资产名义上为全民所用,体现为政府代表全民进行国有资产的管理,而政府则由众多部门组成,这些部门都能凭借国有资产所有者代表的身份,对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和干预,而对由此造成的损失则无法问责,也无人负责,国家和企业之间的责权利难以对称,有权利的没责任,有责任的没权利。
(三)权利与责任、收益与风险不明
在产权非个人化的传统公有制经济环境中,不仅普遍存在的偷懒现象导致了高昂的制度运行成本问题,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各式各样、官职不一的监督生产、防止偷懒的人,由于利益相同,投入难以量化等缘故,反而更有条件发生偷懒的现象,更容易出现层层包庇、官官相护的监督失灵问题。进而由此还带来了更加复杂化的制度运行难题,即监督别人的人由谁、靠什么来监督。这就是在传
统公有制经济组织普遍出现的制度运行成本(机构、人员、办公场所、经费等)越来越高昂,但制度运行的效率却出现了不可逆转的效应递减趋势。
同时,在完全没有个人产权风险责任的传统公有系统里,生产经营和收入分配的决策权高度集中,基层和个人很少有参与决策、发表言论的机会,由此带来一个技术上的难题无法克服,即科学决策所必需的信息充分和信息对称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它所带来的主观主义、机会主义和道德风险如何避免?这在现实中就是我们随便可以看到的在公有制经济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决策信息垄断、暗箱操作、决策程序不公开以及报喜不报忧、好大喜功等现象。
权利与责任、收益与风险方面存在的不平衡问题,是传统的单一公有产权制度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制度难题。这种问题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并不存在,私有产权在权责益险方面先天就具备高度的对应性,这就是资本、财产的所有权说了算——谁拥有、谁决定,谁负责、谁收益。权利、责任,风险、收益十分对称。这种由于所有制结构(公共占有)带来的权责益险问题,只能通过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来解决。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首要的问题,要通过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把维护出资者权益和维护法人财产权益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的督促和国有企业自身努力的互动中,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四、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思路及措施
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环节。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就是把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推动国有资产的产权以资本运作的形式,实现产权的流动和重组。加快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产权制度改革,是增强企业活力,推动企业真正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的重要途径,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性工作;产权的流动性重组,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是建立合理的法人治理机构,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保障;产权的高效配置,是增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确保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主导地位的重要改革措施。为此,加快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已成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核心性的紧迫任务。
(一)深化改革,促进国有企业产权多元化
通过股权多元化使得个人和诸如保险基金和投资基金等机构也成为国有企业的部分所有者,这些个人和机构追求最高经济效益的动机有利于所有者职能到位,形成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有多元股东的制衡,易于实现政企分开,使企业的目标集中追求经济效益。实践证明,股份制是国有企业走出困境,进行制度创新的出路;股份制是现阶段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效结合的最佳方式。通过对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可以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和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通过股份制可以吸引和组织更多的社会资本,放大国有资本的功能,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二)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机构
国家所有者通过对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机构的严格监管,使他们成为持股企业“真老板”,而且要权能到位。董事会应由国有资产授权经营机构选派的股东代表、个人和机构的股东代表、职工代表和利害相关者代表如银行代表等组成。适当增加外部董事的比例,有利于企业的监督和企业经营绩效的提高。董事会成员与经理层不能高度重合,一般情况下董事长和经理应当分设。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公司的党委成员可以按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和监事会,充分发挥董事会对重大问题统一决策和有效监督的作用。与此同时,建立和规范可以追究董事责任的董事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防止董事渎职,保证所有者权能到位。公司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和执行机构应权责分明,严格按《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运行。
(三)产权制度改革应坚持市场配置为主的原则
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实质意义上是国有资本的重新配置,在市场经济日臻完善的新形势下,对国有资本的“进与退”和“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在定政策,企业在定方案中应该充分考虑市场规律、市场机制和市场取向。国有资本在一个企业是否“全部转让”或“部分转让”,关键要尊重市场的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行业和企业,不“退”不足以解决国企深层次矛盾的企业要抓紧推进资本退出的产权制度改革。反之,对市场中的强势企业,无论其是否是竞争性行业,则要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吸引外部法人参股或股票上市等形式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也可通过资产置换、投资入股等方式,进一步扩大国有资本的影响力、控制力和带动力。可见,从实际出发,“具体地解决具体问题”应作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既要防止“按兵不动”,又要防止行政干预的“一刀切”、“大撤军”式的出售和转让。
总之,国有产权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内驱力,是所有者主体的要求和占据国有经济成分最大的所有者(政府)发展的内驱力和直接推动力。道格拉斯•诺斯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一书中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因而,产权制度改革就是创新划分、界定、实施、保护和调节产权的规则,使确认和处理各个产权主体的责、权、利关系的规则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所以说,国有产权从私有到国有再到民有的变革是展现中国产权革命的一条渐进之路,这场深刻持久的变革,必将给国有经济带来全新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漆多俊.国有企业股份公司改组法制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2刘洋.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3]彭光良,罗晓云.从产权理论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J].技术经济, 2003,(9).[4]刘蕾.从新制度经济学透视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J].经营与管
理,2004,(6).[5]彭光良,罗晓云.从产权理论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J].技术经济, 2003,(9).[6]胡峰.关于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路径的思考[J].山东经济,2003,(2).[7]粟国敏,张晓文.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创新与竞争力[J].工业技术经
电视台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分析报告 篇6
行全员聘用制管理和岗位管理为重点。我台自1998年3月就率
先在经济频道试行聘用制管理,而后在全台推广,至今改革已走
过了七年历程。今天,**电视台之所以在全国有一定知名度,人事制度改革在业内作为亮点之—,功不可没。但是,在改革中
我们着重聘用制的建立,但却忽视了岗位设计与管理、人员培训
和绩效考核等基础性丁作,这些恰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的内容。
2002年5月,台领导在第二次改革与发展动员大会提出了进一
步深化改革的要求,但动作并不是很大。直到2004年下
半年介改革小组开始重新研究人员定编、分配制度改革等问题,台职工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及职教科成立,以人为本,人才兴台战
略大计推向前台,我台人事制度改革才真正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七年来通过包括人事制度在内的一系列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我台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八睹。但从改革实践的角度来说,在国家
勺之相配套的宏观政策和微观管理体制尚未㈩台的情况下,改革
中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人事制度改革当然也不例外。在改革的第二阶段我们必须着手解决上一阶段暴露出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将一些突出性的矛盾逐步加以解决,以适应和推
动我台企业化管理步伐。
要实现卜述目标,必须引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并进行实
施。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一个组织在人力的取得、开发、保持和利
用上所进行的计划、指挥和控制等活动。在当代,随着企业管理
模式的深刻变化,人力资源管理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
成为一个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人事管理是
属于执行层,从事的是职工考勤、丁资、档案保管等事务性丁作。
相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对人力所进行的选拨、培训、开发等一系列
主动性管理,传统人事管理强调“以事为本”,视人为物。在这
种状况下,人的能动性很难得以发挥。而人力资源管理强调“以
人为本”,尽可能激活组织中的每一位职上,使人的作用得到放
大。联合国《1996人力资源开发报告》指小,一个国家国民
生产总值的3/4是靠人力资源获得的,剩下的1/4是靠资本资源
获得的。由此可见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
当今电视媒体的竞争,和其他行业一样,其实质就是人才的竞争,是用人机制的竞争。以节日为本就是以人为本。人是生产
力诸多要素中最活跃的,要在竞争中牛存,必须最大限度调动对
经济增长起决定性作用的人的积极性。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必须
提升到战略高度来看待。我台第二阶段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应锁
定为:建立符合我台实际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确定平等的人事、分配关系,在台内实行人本化管理,为**电视台造就一
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实现台人力资源与物力资源的最佳配置。
针对这一目标,在近期,我台人事制度改革需要抓以下几个方面
土作:
一、转变管理理念
职工是成本负担还是有价值的重要资源?在管理上采取控
制的办法还是以进行服务和帮助为主?人事部门是行政部门还
是效益性部门?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管理理念。前者是一种被动
型的静态管理,着重于对现有人员的控制和维护。而后者将人力
视为一种不同于物力资源的再生性资源,把
激发、保护、鼓励职
工积极性和创造力确立为人事工作的首要目标,着重于对人的能
力的开发和提高。这是一种动态管理。在电视台内部进行企业化
管理,正是需要这种以人为本的人事管理理念,从管理的观念、模式、内容、方法等全方位向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转变。我们首
先要做的事是树立人本意识,重视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可开发性,放弃将人力单纯视为管理对象的过时观念。其次在管理上突出服
务和引导职能,确立一种平等的人事关系。在分配上通过合理的经济手段来解决市场经济体制下行政手段和思想手段解决不了的问题。
二、成立人力资源管理部
现在的政工处,实际上是人事管理、机关党委、纪检监察、工会合署办公。为适应电视台企业化管理要求,应将人事管理从
政工处剥离出来,建议成立人力资源管理部。人力资源管理部的成立,不仅是为了分清职责,便于开展工作,还在于它是一个生
产效益部门。因为人力资源的开发功能可为我们带来远大于投入的产出。人力资源管理部成立后,除了做好日常的行政事务性上
作,如人员的招聘、选拔、干部考核、工资晋升、职称评审、档
案保管等之外,还需要制定更重要的人力资源规划的战略性工
作。这涉及到职工培训、绩效评估、职务分析、奖酬设计等上作。
从人力资源管理部的内部机构设置来说,人事与劳资工作必须分
开,应设立人事科、薪酬福利科、培训科、离退休科四个科。
人事科的主要工作职责为:制度建设、干部选拔、职工招聘
录用、考评、岗位与职务分析、奖酬设计、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咨
询、档案管理等。
薪酬福利科的主要工作职责为:职工工资发放、调整、加班
费核算、职工各类社会保险办理、考勤登记、年终报表统计、福
利费的计算等。
培训科的主要工作职责为:职工培训需要分析、培训策略、培训规划、培训课程设计、台内人才交流等。
离退休科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为老干服务。
三、实施有效的岗位管理
传统人事管理的一个特点是对人的管理强调以控制为主,而
不是对岗位的控制。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每一项活动,都是围
绕岗位进行,反映一个组织的目标。岗位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实施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它需要对特定工作岗
位作出明确规定,然后明确这个岗位对职工有哪些具体的任职资
格要求,比如说工作年限、学历、专业技术职务等。我台的人事
管理应逐步向岗位管理过渡,并和职称改革相结合,因事设岗,以岗定人。具体来说,可以先根据不同部门工作的性质、要求,确定相应岗位及明确该岗位对知识、技能的要求,然后制定详细的岗位描述书,说明上作任务、职责和责任。最后再确定岗位要
求细则,说明该岗位对承担它的职工的最低要求。岗位的设计是
件复杂的工作,它触及到部门和职工的利益问题,而且需要长时
间在工作现场进行观察,并进行面谈,工作量很大,由台内人员
来完成有一定困难。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我们可以聘请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由他们的专业人员来为我们做这项工作。
科学的岗位管理,不但可以解决人浮于事的现象,而且有利
于人员的合理流动。职工可根据能力和标准来选择岗位。同时岗
位管理也成为人员淘汰、分流的一种有效手段。落聘人员可交由
培训科管理。岗位管理还是我台顺利实施分配制度改革的前提保
证。
四、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目前台内职工共有1000余人,身份分为在编、台聘、部聘、临时用工、部门自聘五类。这种用工方式是目前业内最常见的一
种混合使用制度,有些省级台还有局聘人员。前四类人员属在册
人员,而部门自聘人员甚至无法从册上体现与台关系。虽是干着
同样的工作,有些人已成为部门或栏目业务骨干,但由于身份各
异,待遇差别巨大,这必然严重挫伤一部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造成职工心态的失衡,使职工缺乏内在驱动力。这是迫切需要变
革的重点。我台必须从分配上入手,确立平等的分配关系,从分
配上打破职工的身份界限。我们在对现有各类工作岗位进行分类
管理,确定相应的职责、条件、工作指标和薪酬标准后,同工同
酬、按劳分配是可以得以实现的。如果我们现在正在拟定中的分
配制度改革还是建立在不同人员身份界限上,只是作出局部的调
整,那么改革的效果是会打折扣的,发挥不了薪酬的激励作用。
有效的分配制度,除了薪酬外,还应包括各类奖励机制,如
对优秀人才的奖励,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我台试行的首席人才岗位津贴制应大力推进。它既可以满足职工物
质和精神方面的心理需要,避免人才的流失,又可打破官本位思
想,避免因业务骨干大量涌向领导岗位rnf造成人才资源的事实上的浪费。
五、改革职称评审工作
我台现有新闻、工程技术、艺术、经济等专业技术职务系列
10大类。目前专业技术人员中,正高级职称有7人,副高级职
称有102人,中级职称有230人,初级职称有361人。拥有职称
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为70%。从数量上看,拥有这么多中、高级
专业人员,他们应该是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而其实不尽然。因为许多
专业人员现从事的工作与他取得的专业职务不相匹配或不对路,出现各类错位现象。即便岗位与专业职务相一致的,能在岗位上
充分发挥作用的,比例也不高。一项抽样调查表明,在我国工程
技术人员中,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仅占20~30%。我台还有许多专
业人员走上了领导岗位,早已不承担具体工作。我台的职称改革
工作势在必行。我们首先应当成立台的职称资格审查小组,每年
对申报人员的资格、材料、能力、业绩等进行初审。过了台审这
一关,方由人事科按照规定程序上报有关部门。在台内,则实行
评、聘分离,要求尽量做到学用一致,专业对口,专才专用。专
业人员所从事的工作必须达到他所取得的专业职务的岗位要求,才能聘任。否则,高职可低聘或不聘。
六、人员培训与人才库的建立
随着我台事业的发展以及2001年两台的合并,几年来台里
新进了不少职工,人数占全台职工总数的比例是50%。但是许多
人的业务素质还停留在只能勉强维持工作常态的水平上。造成这
种局面的原因一是我们很难通过市场招到需要的人才;二是电视
台极强的吸引力和广电系统内部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一些人想
方设法通过各种途径要进入电视台,这迫使我们不得不降低进人的门槛。这意味着我们必须要为自身的发展支付巨大的代价。这
个代价之一就是必须对职工进行培训。当然,培训对象不仅是一
般职工,还应包括上层领导。培训目的不仅是传授基本技能、专
业知识、职业品质,更重要的是着眼于开发职工潜能,提高管理
技能、工作方法、协调能力等素质,为台培养复合型人才。
实现我台做强做大的希望必须建立在自有力量的基础上。将
我台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力量是正确选择。职
工培训不仅能为我们提供人力资本,而且是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
动,解决人员出口的通道。人力资源的生命力在于流动。但是和
大多数的兄弟电视台一样,我台的职工队伍基本上还是只进不
出,这种状态让人一筹莫展。这里当然有国家政策的因素,但是我台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机制的缺乏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
&nb
sp;因。要改变这种现状,应在培训科设立一个台内人才库。培训科
应在负责常态培训的同时,对实施岗位管理后各部门待岗、转岗的职工进行专门上岗培训。为想要进行岗位交流的职工登记挂
牌,从中牵线搭桥,为需要用人的部门推荐合适的人选。或许此
处不需要,而彼处是个宝。如果一个人经过培训后仍然达不到基
本要求无法上岗,找不到部门聘用,那么就只有淘汰一条路可走。
这实际上是建立一个我台内部的人才交流中心,构建一个人员能
进能出的体系。
人力资源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它具有推动力和
创造力,是利用和支配其他资源的特殊资源。新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表明,人力经过培训积累获得较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将是
当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我台要做强做大自身,在业
内脱颖而出,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事制度改革方向由传统人事管
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过渡,制定出一套科学的人才使用机制,不断
分析我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措施 篇7
一、我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 电视台缺乏掌握先进技术、先进理论的复合型人才。
传统广电人才主要偏重于对传统的专业技术方面的要求, 长期以来的这种僵化的人才观无意中造成了人才的单一性。因此, 新形势下, 传统广电人才队伍在市场意识、营销观念、经营能力、管理水平等方面表现出的低水平、低层次、低境界显然无法满足广播电视数字化的技术革命的人才需求, 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不断地造就选拔一批懂战略规划、资本运作、版权管理、科技管理、项目管理等知识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 建立动态合理的人才机制才是未来广电事业发展的关键。
2. 电视台资源配置不合理, 造成资源的相对性浪费。
长期以来, 受利益驱动等方面的原因众多电视台节目都抢夺同一资源来维持虚假的繁荣, 这造成了节目雷同性的资源浪费。加之各电视台之间相互封闭与市场割据, 大多处于一种自给自不足的状态, 各个电视台既没有能力自己制作像样的电视节目, 也没有过多资金购买节目, 所以个别电视台廉价购进的播出带比大街上录像厅播的带子质量还要差, 盗版现象也屡禁不止。
3. 电视台机构重叠冗杂, 观念落后, 经管混乱。
当前电视台的管理基本上是原始、粗放、农场式的管理。相当数量的电视台内部缺乏现代管理必需的科学的专业分工, 内设机构、节目设置以及各部门内部职能配置都是小而全的模式。同时, 普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本核算, 不讲求电视资本的计划投入、准确投入、有效投入和投入回收, 多数仍采用收支流水账方式记账, 存在严重的浪费。产品质量检评仍是沿用经验标准和相对标准, 没有科学、系统的质量评鉴体系。
4. 我国传媒多元化发展态势迅猛, 广播电视传媒面临巨大危机。
随着科技的发展, 面对新的市场形势和市场需求, 广电行业没有把现代科学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与广电事业的发展及时有效地结合起来, 互联网迅猛发展, 广播电视传媒的观众大量流失, 多年来备受广大受众青睐的中国广播电视传媒产业正面临巨大挑战和危机。
二、新形势下对我国广电体制改革的探索
1. 选择与国际接轨的广播电视体制模式。在全球化和后
WTO时代, 我国广电行业的发展必须审时度势, 转变机制, 区分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 对外传播改为商营, 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 在国内营造平等的竞争环境, 提高公共电视的市场竞争力。按照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现代产权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公司, 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 建构高水平的广播电视产业市场体系。
我国广播电视在改革前采用的制播合一体制是“自产自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模式, 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电视产业市场体系, 改革的目标之一, 就是打破条块分割和市场垄断,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格局, 以及充满活力、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电视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通过合理地配置节目资源、频道资源, 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多出节目精品。另外, 在竞争日益成为国际电视市场主流的情况下, 联合也是一种强劲的国际趋势。这种联合不仅指跨国媒介公司在国际范围内的兼并、融合, 也指不同国家的各种媒体之间的联合与节目制作, 并特指这种独立主体之间的合作。我国电视台应寻求更多的内部和外部的合作。
3. 建立配套的广播电视业管理制度。
新形势下, 要实现广播电视事业的和谐、稳步、强劲发展就必须建立配套的广播电视业管理制度, 更新管理观念, 如此方能实现资源的合理公平配置和有效开发, 进一步促使我国广电事业的长期、稳定、有效发展。
4. 实施电视人才战略。
电视人才战略是当前电视台应对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是广播电视体制改革最主要的方面。新形势下, 电视台越来越注重传统的专业技术队伍向掌握广电科技发展新技术的高层次人才转变;越来越注重专业技术型队伍向创新型、专业交叉型、学科综合型人才队伍转变;越来越注重传统宣传队伍向既懂宣传业务又懂传媒经营、管理的知识复合型人才队伍转变;越来越重视本土化队伍培养向懂传播、会管理、精通外语的外向型、国际化人才队伍的转变。实施人才战略, 首先, 要在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中全面推进。其次, 要转变观念。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并且要树立人才管理的观念。再次, 要营造适宜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这包括要全面推行人员聘任上岗制、建立并严格执行职称评聘分开制度、初步建立与市场接轨的人才考核制度和加强人才培训。
分析我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措施 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考核;问题;措施
一、引 言
高职教育以培养工程一线、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学生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在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接受实践技能培训,通过校企合作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促进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
考核是检验教育质量与评价学习的有效手段,其目的是促进教学和学习。如何通过考核来检验高职教育质量?如何通过考核来检查和评价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如何寻求客观、规范的考核模式以促进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这是高职教学管理中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考核主要是期末考试、平时考核和技能考核这三种考核形式,期末考试大多数都是笔试形式,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平时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出勤率和作业完成情况,考查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技能考核是实训课程的考核方式,由提交的成果来考核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
二、我国高职教育考核存在的问题
1.期末理论考核存在的问题
期末考核大多数都是采用传统的课程考试形式——笔试,主要是闭卷形式,这种考核形式弊端较多。
(1)考试流程复杂。笔试考试一般包括命题、制卷、保卷、考试、评卷、存档等环节,组织流程复杂、繁琐,周期较长;任课教师需命题、监考、阅卷、评分、分析和统计成绩,这需要分流掉任课教师大量的教学时间和精力。
(2)考试的公平性不能保证。从命题到考试的任何一个环节的保密工作若出现问题,都会产生泄题造成的不公正;监考老师的监考意识不同,会导致不同考场作弊行为的杜绝程度不同而造成的不公正;平行班级不同授课老师在考前指导可能造成的不公正;授课老师命题的偏向性造成的不公正;阅卷过程中授课老师的主观因素甚至“人情分”造成的不公正。
(3)考试内容与实践脱节。现行的期末理论考试内容往往重理论、难度大,缺乏实用性,学生考前突击,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理论和解题步骤以取得高分,不能客观地反映学生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这种考试造成的结果会使学生不求甚解或一知半解。
现在有的学校改革考核方式,采用标准化考试以提高考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但试题库的质量和数量不足以达到教考分离的要求,题库存储量少,更新速度慢;有的教师命题时只是流于题型的标准化,命题也还是只限于对理论知识的检验,不能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考试评价标准单一。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性专门人才,强调理论和实践的完全贯通,培养方向更注重实用性。课程性质不同,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在课程学习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同。但在以笔试为主的期末理论考核中,实践技能评价不能体现或只能以文字表述形式体现,不能真正考核学生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这种以卷面分来评价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考核方式,其评价标准单一、片面。这会导致学生为了分数,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不重视实践技能操作训练,这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相悖。
2.平时考核存在的问题
目前主要是以学生的出勤率为考核指标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而出勤率并不能完全代表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的学生去上课仅仅是为了平时成绩,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堂作业不自主完成,参与课堂讨论更是无从谈起。这种平时考核常常仅仅流于形式,无法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
3.技能考核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的实训课程大都是以专周实训形式开展的,其考核方式有实训操作和成果提交。因实训操作比较具体,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都较高。但因我国高职教育的普遍问题——生师比大、生均设备分配率低,实训操作和实训考核常常是以小组形式进行,不能全面客观地考核所有学生的技能水平。高职培养的应用型人才需要理论和实践的完全贯通,有的学生只能观看不能操作;有的学生仅仅知道操作,不知其操作原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三、我国高职教育考核的改革措施
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更新考核观念,实现培养目标。课程考核具有学习、导向、调控等功能,改革考核模式有利于客观地评价学校效果和教学效果,为高职教育的科学管理和改革提供客观的依据。
1.改革考试模式,构建多种模式的考试体系
高职的课程分为纯理论课、理论+实践课、实践课。根据课程性质,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突出针对性。
纯理论课可以采用标准化的闭卷考试,主要考核对理论方法、概念的理解和对综合知识的应用,侧重于考核学生对传授知识的掌握程度。
理论+实践课可以采用闭卷和开卷结合的考核方式,其基本理论部分采用标准化考试,对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部分,可采用开卷考试方式,允许学生查阅教材、笔记、课外书和相关规范等,考题应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路,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
实践课可以采取成果提交和面试相结合的形式。高职培养的终极目标是理论和实践的融会贯通,培养的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学生既要有实践操作技能,还应掌握操作原理。这就需要学生根据课程考核要求不仅要完成成果提交,还需通过面试考核学生对操作理论的掌握情况,这样才能真正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的技能水平。
2.注重过程考核,将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
将考勤只作为平时考核的一部分,注重考核平时作业和综合练习的自主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并可将课程教学中平时的实践操作也纳入平时的过程考核,全面考核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的自主性和阶段性知识的掌握程度。
3.注重能力考核,将考核内容与企业生产和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
改革考核内容,注重能力考核。考核内容既要能反映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要能反映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可将考核内容与企业实际生产相结合,按照生产项目设计考题,在一个综合性项目中考核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技能操作的能力,将知识考核与技能考核相结合,同时将职业资格认证的考试内容纳入各个课程的学习和考核中,逐步实施“双证书”的毕业制度。
4.教考分离,完善考试题库
分别编写、充实和完善期末理论习题库和技能实训习题库。依据高职的教育教学特点和培养目标,针对每门课程教学大纲中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编写试题及相应的评分标准,建立并完善试题库,实施教考分离,从而有效保证考核标准的统一和评价效果的公正,促进教学和学习,实现高职教育考核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晓宁,朱洁顶,范国辉.高职学生学业考核的改革与
探索[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3-15.
[2] 袁玲,李寿宁.高职教育考核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硅
谷,2008,(15):43-45.
[3] 赵普,任雅洁.从德国职业教育经验看我国高等职业教
育考试与考核模式改革[J].继续教育研究,2010,(5):
90-92.
[4] 于纪玉,李宏.高职院校学生考试考核制度改革的尝试
[J].中国教育导刊,2006,(7).
[5] 刘尧.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职业技
术教育,2008,(19):12-16.
[6] 刘尧.当前中国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J].魅力中国,2010,
【分析我国广播电视体制改革措施】推荐阅读:
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现状分析及完善措施10-06
我国财政方针分析06-13
我国西部发展分析08-12
我国公路测量技术分析07-18
我国股票市场分析05-09
我国个人收入差距分析06-16
我国金融创新现状分析08-20
我国区域收入差距分析09-03
我国制造业分析09-25
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分析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