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分析

2024-09-25

我国制造业分析(精选12篇)

我国制造业分析 篇1

1 问题的提出

我国自改革开放, 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通过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制造业的分工,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 不断融入到世界生产体系当中。然而, 我国制造业虽然在总量上具有了长足的进步, 在发展方式方面上却存在着潜在的问题。首先, 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是建立在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以及扭曲的要素价格的基础之上的。其次, 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和低价格的要素等低层次的优势。最后, 参与到全球价值链的我国制造业存在很大的“外部风险”。

因此, 我国制造业必须要转变发展方式, 提高科技含量, 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攀升。

2 我国制造业升级:前向路径“GVC整合”和后向路径“NVC整合”

2.1 前向路径“GVC整合”

GVC整合可以通过渠道能力构建和制造能力构建来完成。

(1) 渠道能力构建。

渠道能力构建在实质上就是借力发达国家“次主导企业”的营销渠道, 借鸡生蛋、借力发力、以彼治彼, 在避开与发达国家“主导企业”正面对抗的前提下, 形成与主导企业制衡的市场和渠道势力, 实现全球价值链价值权力构建的目标。

①品牌吸收与渠道兼并同时展开。

我国本土企业在品牌创建方面缺乏一定的经验。因此, 贸然去创建一个新的品牌, 必然存在着高度的风险。因此本土企业可以通过资本运作的模式, 收购或是兼并国外一些非知名度品牌, 同时将它们的营销渠道纳入到本土企业的运作范围中。

②借助渠道, 自营品牌。

我国制造企业通过与国际知名品牌进行合作, 借鸡生蛋, 逐步积累起我国本土制造企业的渠道建设经验, 并达到在所合作的渠道中推广自己的品牌的目的。

③自营品牌, 自建渠道。

自主构建品牌和营销渠道需要我国制造企业凭借着自身的技术和资本的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寻求拓展。

(2) 制造能力构建。

制造能力构建是指作为处于加工制造环节的代工方, 我国本土制造企业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制造能力和降低制造成本, 提高企业对产品品质、款式、数量和时间的保证及全方位的协调能力, 就能够提升自身资产的专有性, 从而构建起强大的制造能力和价值权利的构建能力。

2.2 后向路径“NVC整合”

(1) 集群供应链整合。

集群供应链整合模式是指根植于国内市场“NVC”的要以区域制造业集群以及集群中的专业化市场为平台进行整合和构建。此类“NVC”并非先天植根于GVC, 但也不是永久游离于GVC之外。“地方产业集群在某个或者是某几个环节上具有优势, 便会成为全球价值链所需寻找的嫁接枝点。全球的领导厂商总是在全球范围不断寻找新的、能够降低生产成本的渠道和价值链的某个生产环节, 当区域集群某个环节比目前耦合的产业集群更加有潜力时, 趋利的核心外国采购商便会舍弃而求他。” (Humphrey和Schmitz, 2002) 因此, 根植于国内市场需求的产业集群难免会被跨国领导厂商看中, 而纳入到全球采购体系中去, 从而使NVC不可避免地与GVC实现对接。

(2) 领导厂商供应链整合。

领导厂商供应链整合的NVC, 同样是植根于国内市场, 但与集群供应链整合的自由、松散的有机组合不同, 在构建NVC中, 生产要素及其价值链各个环节安排要绝对服从处在“金字塔”形分工网络顶端位置的核心, 即领导厂商。此处的领导厂商并非GVC中的跨国领导厂商, 而是针对国内市场, 掌握产品品牌和销售终端渠道且具有核心创新能力和研发设计能力的国内领导型企业。领导厂商处于“金字塔”形分工网络的中心位置。

3 结论

对于已经嵌入到全球价值链垂直型治理结构的制造业企业, 它们或者可以通过一定的兼并和收购来进行企业快速的品牌创建、渠道构建或者是技术的提升, 实现产业升级。而对于基于本土市场而创立的制造业企业, 一方面可以通过集群供应链的整合, 来实现国内价值链的完整构建;另一方面, 可以通过领导厂商的供应链的整合, 发挥领导厂商的带动作用, 实现整条产业链的升级。

摘要:本文分别从“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两个角度提出了我国制造业升级的两条路径:“GVC整合”和“NVC整合”。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制造业,升级

我国制造业分析 篇2

[摘要]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出现,冲击了全球化市场中的每一个行业,当然制造业也不例外。本文分析了我国制造业发展电子商务的障碍,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制造业 电子商务 对策

一、我国制造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现状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与努力,通过政府扶持、市场引导,以及企业自身的建设,我国制造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绝大多数企业在不同程度上实施了信息化项目,为制造业进一步的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虽然我国制造业的信息化进程已经开始全面启动,但是其应用规模、范围、深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种差距主要集中表现在我国制造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低,生产过程信息化程度低,企业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落后三个方面。此外,整个制造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差异比较悬殊: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每年的信息化建设投入巨大,成果显著;一些效益较差的企业受到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制约,以及企业经营管理意识的限制,信息化建设可能刚刚起步,甚至还没有起步。从整个行业的现实来看,制造业企业还不具备广泛开展电子商务的微观基础和宏观条件,只有占少数比例的企业已经实施了erp,或还只是借助互联网开展企业信息的交互,属于电子商务应用的初级阶段。

二、我国制造业发展电子商务的障碍

与发达国家制造业相比,我国传统制造业在发展电子商务时,面临以下一些障碍:

1.治理结构不合理企业在我国制造业中仍占有相当的比例。这些企业的经理人大部分对企业的战略并不关心,他们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的概念,以及它能带来的巨大商机和利益。www.133229.COm因此,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以及经理人市场的培育是改善经营动力的重要工作。

2.制造业企业的管理体制普遍落后。我国传统制造企业在原来的市场环境下,竞争压力小,大部分工作人员习惯于较为松散的环境,同时,由于传统企业的设备操作简单,工作人员长期处于单一领域,思想观念滞后,仍然是传统商业模式下的思维。而且传统企业金字塔型的管理体制,使上下级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反馈缓慢,影响了领导决策的速度和质量。这种信息的传播方式与电子商务要求的实时响应原则差距较大,严重阻碍了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3.大量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我国虽然已经实施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政策,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但计划经济长期的主导地位掩盖了人力资源供应与经济发展间的巨大差距,造成中国教育,特别是管理教育的落后。虽然现在人力资源市场的机制已逐步发挥作用,但人力资源的培育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使得我国企业目前在规划和发展电子商务中缺乏经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4.制造业的制造技术落后。cad技术在我国机械制造业覆盖率只有5%,设计数据缺乏,设计方法落后,优质、高效、节能、节材工艺普及率不足10%,尚处于单机自动化、刚性自动化阶段,机床数控化率仅有0.7%。此外,只有少数企业局部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管理,大部分的企业还停留在经验管理阶段。

5.制造业的信息技术落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在企业内部广泛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改善内部信息交流,提高经营效率。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它们大部分企业组织结构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环境。而在我国,大部分的制造企业对信息化投资严重不足,信息处理设备落后,仍面临着熟悉应用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管理模式的问题。

三、加快我国制造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

1.全面推进信息化。面对新挑战,制造业企业应该重新思考自身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自觉地对其进行改革,来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使整个企业能够迅速的对变化做出响应。在此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对工艺、生产流程、管理流程的改造,加强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

2.分阶段推进的原则。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商务模式,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我们不应期望开始就能制定出一个完善的企业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型,而应从不同的方面改善工作,让不同方面的工作相互促进,使企业的电子商务战略能稳步实施。制造企业应根据业务发展需要,根据渐进性原则,制定具体的电子商务的发展目标与规划,参照国内外的经验,选择适合自己的`商务模式,由浅入深,逐步进入高阶段电子商务。

3.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制造业企业在引入新技术的同时,要注意人的创造性的发挥,以便达到技术与人和谐的状态。要重视员工培训,重视信息在企业内部流动的流畅性。要建立良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保证奖惩有序。此外,企业不仅要利用信息系统协助上级员工对下级员工进行监管,也要帮助各级员工进行创造性的工作。

4.促进电子商务与先进制造生产模式相结合。这是制造企业在当代市场保持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电子商务是先进的现代商务模式,而敏捷制造、精益生产等是先进的制造生产模式,两者的有机结合必然产生巨大的收益,从而改变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规则。

5.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加强政府的示范和引导,开展制造企业电子商务示范工程,有针对性地扶持重点企业开展电子商务,通过试点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同时,政府应发挥对高等教育的导向作用,鼓励高等院校增开电子商务专业,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电子商务人才,为制造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输送新鲜血液。

制造业信息化必将是我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传统的制造企业必须顺应潮流,迎接这场革命,加快实施电子商务的速度,优化价值链,提高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谷文辉韦俊仲:“中国制造业电子商务应用研究”,《江苏商论》,第1期

我国制造业分析 篇3

关键词:企业;货存管理;问题与对策

一、我国制造业企业存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高库存。为了满足人们特定的需求,制造业企业的高库存情况越来越普遍。但是,高库存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计划经济就是短缺经济,以前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必须实施大库存。但是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大于求是一种常态了,制造业企业仍然保持高库存不但不能为企业带来生产保障,反而成为制约企业高效率运转的一大瓶颈。

(二)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分工不明确。管理人员素质低下,必然会影响制造业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而当今制造业企业车间人员素质普遍比较低下,依据主观的判断与经验管理存货,导致存货收发比较混乱,没有规章制度约束。

(三)信息化水平低。由于制造业企业规模比较大,因而存货的存放并不集中,因此不好统一规划。在现实中,制造业一部分企业存货管理水平落后,大多采用手工方式进行存货管理规划,动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浪费大量的资源。一些企业虽然实行了信息化管理,但没能够使其充分的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得企业内部各部门对存货信息掌握的不完全,致使管理成本并没有降低,反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二、存货管理不善对企业产生的不良影响

(一)占用企业大量的资金。有关统计数据表明,企业的存货以20%的速度增加其价值以后,才能做到保值。但是,存货随着时间的增长自身往往会不断的贬值,而且还会消耗许多的储存和管理费用,消耗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

(二)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库存控制一直是制造业企业管理者关注的核心问题,探索一个良好的存货管理方法是制造业企业取得智胜条件的捷径。库存控制在企业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例如:保持生产的持续、降低采购和仓储费用、改善企业服务的质量以及预防不确定的需求等。企业中存货控制不仅仅是仓库库存数量与金额的控制,而是企业整体制度的体现,关系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与否,领导的决策能否有效的执行问题。所以,一旦存货管理不到位,必定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进而会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经营。

三、改善制造业企业存货管理的对策

(一)制定科学的存货规划和采购计划。管理人员首先在生产初期制定科学的存货规划,使之指导整个生产经营的顺利开展;第二,采购人员应根据不同环节的生产工艺流程,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预测存货使用情况,为下期存货采购计划制定提供依据;第三,进行采购决策时,可考虑运用经济批量法。当采购数量达到一定标准可以享受数量折扣时,管理者应权衡利弊从而做出最佳的判断。最后,产品生产周期结束后,根据本期生产销售的情况,评价本期采购计划的制定是否合理,从而可以调整下期的采购计划,使之更加有效的服务于企业的生产经营。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一是合理划分存货管理职责权限。采购部门工作人员应该参照企业的生产经营计划来制定详细的采购计划,并一定要经过主管的审批才能执行。仓储部门在入库时,应对存货的数量、种类、规格、质量和其他方面进行严格检查与采购订单相符后才能入库,产品中如涉及高技术含量而企业人员素质有限时,可以聘请外部专家或者具有检验资格的机构协助检查,从而确保入库准确无误;二是强化审批制度。采购方面应该有规范的程序约束,不能任意为之;三是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稽核制度。企业内部各个部门都应有明确的职责权限,与此同时,财务部门作为重要的监督部门,应该与其他管理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工作。

(三)引入先进的存货管理方法。在企业内部,如果采用规范的程序进行存货的收发与核算,必然能够合理地降低库存,节约成本。但是选择适合的库存管理方法,更能节省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对于大型制造业企业来讲,存货中有重要存货与非重要存货之分,管理好重要存货对于企业来讲显得尤为重要,而重要存货往往体现在资金的庞大。因此对于不同种类的存货的管理可以采用ABC分类方法。将其划分为三大类别:A-金额较大的物资;B-金额中等的物资;C-金额偏少的物资。通过这样的分类不仅有利于仓库存放的规范化,也可以将不同类的物资进行不同类的规划,从而节约管理成本,提高存货管理的质量水平。

总之,先进的管理系统一定会带来不一样的管理效果,不仅可以节约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还可以提高对市场反应的灵敏度,更重要的是管理者可以清晰的了解企业存货管理情况,以便于管理者依据实际情况做出的规划与控制,从而降低管理成本,促进上游和下游企业的合作,提高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我国制造业的经济效率分析 篇4

最早把新古典经济学的生产函数当作理论来研究, 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德布鲁, 于1951年发表论文指出, 任何一个经济中的效率损失可以分解成三个因素: (1) 由于尚未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而发生的效用水平的不足——即现实的效用水平偏离理想状态的效用水平的程度; (2) 生产单位内部, 由于“技术无效率”而发生的效用水平的不足; (3) 由于经济组织的无效率而发生的效用水平的不足。例如, 垄断引起的效率损失, 关税扭曲引起的效率损失, 或者因产权关系不恰当而引起的效率损失。以上所列三要素, 称为“德布鲁效率分解”。其中, 最重要也运用最广泛的, 是后两项因素——技术无效率和经济无效率。

德布鲁认为:任一经济系统都有三类资源: (1) 物理资源, 即我们常说的“自然资源禀赋”; (2) 现实生产能力, 即我们常说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不过, 德布鲁认为现实生产偏离生产可能性边界所带来的效率损失, 应当用效用可能性边界来度量; (3) 经济组织的可能性, 即制度经济学家常说的协调分工能力。这三类资源是层次上的包涵关系:物理资源包涵现实生产能力和潜在生产能力;现实生产能力又可分解为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率, 经济效率即经济组织的可能性。

二、我国制造业的效率分析

现在, 假定在同一条等常量曲线上的每一个点, 由于各自的“有机构成比”不同, 因而代表了不同水平的生产技术, 沿着同一条等产量曲线从右下方越往左上方走, 生产的技术水平越高, 技术垄断性程度越高, 所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越好, 产品出售到市场上去所获得的附加值也越大。所以, 技术领先国通常并不愿意向别国输出最先进的技术设备与关键性元器件的制造工艺, 而是会有很大程度的保留, 以保持其技术大国的垄断地位, 典型如美国、日本等国家。另外, 沿着同一条等产量曲线越往左上方走, 其切线越陡峭, 能确保生产成本最低的ω/r越大, 即劳动L对于资本K的相对价格越高。因为是动态均衡分析, 假定我国生产部门有足够多的时间来调整生产要素价格比率, 使得d K/d L=-ω/r等式成立, 从而使生产成本最低。同时, 劳动对资本相对价格的高低, 要求与劳动者素质、能力相符, 否则就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负担;或者说, 当劳动者的相对工资提高时, 说明其素质和能力已经随之提高了, 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又对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假设有三条曲线, 曲线I代表技术输出国生产数量的某种消费品的等产量曲线=F (L, K) , 目前最先进的技术决定了在A点生产, 这时劳动与资本的相对价格为ω/r, 它容许输出的生产设备是B点所代表的技术。曲线II代表我国相应生产部门生产相同数量产品的等产量曲线=F’ (L, K) , 目前通过引进技术后, 在C点生产。不过C点生产的产品较A点生产的产品, 质量更低, 所能获得的产品附加值也更低。曲线III代表完全靠自主技术所能达到的等产量曲线=F” (L, K) , 在没有技术引进的情况下, 我国企业目前在E点进行生产。

假如我国企业只满足于对相关技术一味地引进、模仿, 而不进行实质性的技术追赶和创新, 那么我国企业能够拥有的技术只能永远落在人家的后面。而且, 当我国企业满足于一味引进、模仿的时候, 自身的努力还会被引导到另外一个错误的方向上去, 比如, 使劲压低人员工资而不注重人员素质的培训, 只看中眼前利益而不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形象等等。所以, 一味引进、模仿的道路是走不通的。我国企业应该在引进和模仿的基础之上实施技术追赶和实质性创新。由于我们的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 必须根植于对自身旧有技术的“批判性继承”, 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

三、结论

从本文架构的曲线构成和走势可以看出, 经济效率的提高主要有两个支撑条件:一是加大各种“硬性”投入, 即加大对原有自主技术的继承、对外来技术的消化吸收以及在此基础上实施自主、合作研发的投入, 促使生产沿着曲线左上方走, 在提高产品的附加值的同时, 逐步摆脱国际垄断资本的控制;二是加大各种“软性”投入, 即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技能培训, 以及相应改善企业管理水平, 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改善社会形象等方面的投入, 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我国制造业要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显然还有许多路要走。

摘要:本文从介绍“德布鲁效率分解”入手, 沿着一般均衡分析的思路, 主要对我国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不强引起的经济效率损失情况进行了理论剖析, 勾画出了“技术追赶曲线”, 形象揭示了一条我国制造业长远发展的技术路径。

关键词:德布鲁效率,制造业,生产函数

参考文献

[1]、汪丁丁, 《制度分析基础讲义II》, 第89页至91页, 世纪集团出版社等2005年6月第1版。

[2]、李思一, 《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的关系》,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 2000年第3卷第3期

我国石油化工设备制造业现状 篇5

国内石油化工设备制造业的现状 我国的石油化工设备制造业包括石油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及与其相关的化学纤维、橡胶、塑料、制药等工业的.专用设备制造业,担负着为我国的石油工业、化学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提供成套设备,为化纤、橡胶、药品、塑料制品、印刷等与人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工业提供成套设备的繁重任务.

作 者:许有健  作者单位: 刊 名:中国机电工业 英文刊名:CHINA MACHINERY & ELECTRONICS INDUSTRY 年,卷(期): “”(14) 分类号:F4 关键词: 

我国制造业分析 篇6

关键词:制造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引言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有效的进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企业成功的有力保证。国际竞争的根本是人才竞争,是人力资源综合素质的竞争,人力资源已成为当前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并将直接决定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制造企业多数沿用了传统的人事管理模式,而真正意义上的人力资源开发才刚刚起步,较短的发展时间决定了在实践和研究上都存在着不足。如何利用人力资源管理来帮助企业适应竞争和提高竞争力,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指为了完成企业管理工作和总体目标,影响员工的行为、态度和绩效的各种企业管理政策、实践及制度安排。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特性:(1)能動性,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处于主体地位;(2)时效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形成、开发和利用受时间约束而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3)思想性,主体地位的人具有思想,是富有生命力的,这也是区别于其它资源的特征;(4)全面社会性,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不仅联系双赢的结果,还要关注个体的态度、心理满足等指标。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是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和绩效改善目标保持一致的,并在此前提下实现收益最大化、效用最大化和满意最大化。包括内部人员配备、人员培训与开发、激励制度、薪酬与福利制度、绩效评估和团队建设等内容。

二、影响制造业绩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大量研究证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是影响制造业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也有差别,普遍认为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包括员工流动率、员工满意度、劳动生产率、市场增值等指标具有正面影响。如果中国制造业能够得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大力支持,将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一种观点是契合观。该观点认为存在不同的人力资源系统,只要这个系统内部达成一致,产生互补的效果,并与公司的战略或文化等因素相匹配,这些人力资源实践就可以提高公司的绩效。

另一种观点是最佳实践观。这种观点认为存在普遍适用的人力资源实践,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采用什么战略的企业都能促进企业的绩效。而这些最佳实践的落脚点往往都落在人力资本提升系统上。

直接分析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组织财务绩效的影响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有学者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影响组织绩效是以员工技能和动机为中介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首先影响人力资源绩效指标,间接对企业的相关绩效指标产生影响。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人力资源管理以来,逐渐从简单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演变,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虽然比西方制造业要迟,劳动力高度密集,且受独特文化和传统的影响,其人力资源管理具有特殊性,采用成本控制系统或者控制型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的居多。在中国特有的发展环境下,究竟哪一种系统对企业的绩效影响更大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三、制造企业中人力资源配置现存问题及分析

(一)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

就整体而言,在民营企业、三资企业和制造企业中,制造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水平最低,这与制造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有着直接关系,制造企业内部人力资源规模和配置与现代企业管理要求不符,内部员工与岗位匹配度低,不能真正实现人尽其才,缺乏长期规划,这一状况亟需改善。

(二)组织结构保障不利

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参与经营管理的关联性仍然处于较低的层次。通常制造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与经营管理部门之间的关联性并不高,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参与企业的管理决策比较少,因此人力资源专业人员不能深入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工作,这直接导致人力资源配置工作缺乏企业经营发展的导向。

(三)过于关注企业的效益问题,淡化组织文化培养

业绩不是靠一天的时间来创造的,今天的效益很好,但也不能保证以后的效益还是这样,所以企业的关注点是如何一如既往保持好的收益。有些企业虽然很大,但员工的精神样貌却不佳,表现出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有些企业虽然很小,但员工都是一副积极乐观的样子,所以好的管理不在于企业的大小,而在于能否善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员工的积极性一旦调动起来,那企业的样貌也会焕然一新,这样,就会使得效益保持良好的发展。所以制造企业要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对工作的热情,使制造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活跃起来。

(四)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与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配置工作不是独立的环节,需要其他各个环节的支撑.制造企业中的人力资源配置仍然受传统的计划经济影响,属于由上到下的计划配置模式,不仅不能符合现代企业发展需求,也缺乏相应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仅靠现有制度的约束和管控,很难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发掘企业员工价值

(一)规范制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承载了人力资源管理六个模块的工作,国有企业原有的人事部门是一种权力型部门,将员工看做管理对象,而人力资源管理真正的意义在于为企业员工提供服务和管理咨询,为职能部门服务,提供有效信息。

(二)制定人力资源规划并按计划实施

制造企业长期以来缺乏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制定和实施人力资源规划可以有效克服制造企业人岗不匹配的困境。人力资源规划包括宏观、微观,长期、短期人力资源的招聘、使用、培训等计划。企业应进行全面的工作分析,建立科学的人员素质测评体系,进行系统的绩效考核,建立配套的薪酬方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以完善企业的管理措施。

(三)制定有针对性的员工培训计划

在制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培训工作要复杂的多,因为不同岗位的员工从智力、年龄、体力和文化程度上差异更大。对于生产操作岗位员工的培训和管理岗位员工的培训,从内容、周期以及形式上都区分对待,培训有针对性,才能提高不同岗位员工的特有岗位技能,从而强化人力资源配置的整体效果。

(四)制定真正有效的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

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是制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企业应当以企业战略为基本导向,将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与企业内人力资源配置相互联接,考核机制为人力资源配置规定了标准,激励机制为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起到了巩固作用。

(五)不断深入制造企业改革,增强企业实力

将“增效益,不增成本”作为目标,通过企业自身的努力,开源节流,挖潜增效,开拓市场,强化内控等手段,为企业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立足于现有员工队伍,将现有人员安排到合适岗位,使企业员工与企业规模相匹配。

(六)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

调动制造企业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方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展开。建立合理的薪酬奖罚制度,这样就能为他们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动力。在对员工进行考核方面,不要简单的考察,而要进行全面的考核,对工作表现出色的,在企业里又能保持良好作风的必须进行奖励。如果员工的工作能力强,而且又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和富有创新的精神,那企业就要为他们提供晋职的可能。而对于不好好工作,态度又不好的员工就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处罚,以免负面因素影響其他员工。

(七)加大培训力度

制造企业应该对企业职工加大培训力度,并把这种培训当作企业自己的责任,培训的内容不仅仅是一般的员工,更应对上层负责人进行培训。在对员工心理素质方面培训也不能小觑,因为社会的发展使得制造企业的竞争力增大,安全责任很大,以致员工的生活压力和心里压力增大,甚至对工作产生影响。国内大型企业中,通过裙带关系进入企业的员工较多,大部分在入职前既没有进行相关的培训,入职后也不注重技术能力的培养,而负责人也没有对员工进行培训的意识,这样不仅影响员工个人发展,更使得企业的效率大幅度降低。所以,对员工的岗前培训和入职之后的提升培训都是必须的。

(八)加强信息化管理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应随从发展的趋势,与信息化相结合,为制造企业提供更便捷的服务。让信息化管理工作落实到企业的每个角落,成为一种常态,保证制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生产制造企业,创立之初高度关注成本、利润,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落后,完全指令式管理,不仅造成信息不对称,更造成部分人员心中不满。信息化管理,节约时间、开放公平、与时俱进,更能利用现代化科技与国际接轨。

五、结束语

总之,人力资源配置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企业的兴衰,企业快速稳定可持续发展及做大做强,必须突破人力资源配置的瓶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岗相适。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是我国制造企业面对的艰巨任务,不仅需要人力资源工作者的努力,更需要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实践探讨[J].冶金管理,2014,03:50-53.

[2]左寅捷.基于企业核心战略的Z公司人力资源规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

[3]刘剑.科技资源优化配置提高集合创新力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4,04:12-15.

[4]朱光辉.人力资源培训效果评估中的问题与优化[J].人才资源开发,2014,02:81-82.

[5]Lee play.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s costs to determine and monitor research[D].Jilin university,2014.

金融危机下我国制造业融资分析 篇7

1.1 制造业企业融资缺口大

自2007年以来, 央行推行了一系列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使得制造业企业的信贷份额大量减少, 2008年第一季度各大商业银行贷款额超过2.2万亿元, 其中只有约3, 000亿元流向制造业企业, 仅占全部商业贷款的15%, 比上年同期减少300亿元, 在市场上流动性总体水平减少情况下, 制造业企业获取融资的数额相应减少、融资成本增加。与此同时, 能源原材料价格上升导致企业成本加大、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成本增加、新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导致用工成本增加等, 都加大了制造业企业的经营困难。相当一部分制造业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等困难, 根据国家发改委制造业企业司发布的统计结果显示, 仅2008年上半年就有6.7万家制造业企业倒闭。2008年下半年, 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扩散, 商业银行为了防范风险, 减少不良资产率, 在贷款投向上会更加向大型企业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上市公司倾斜, 从而进一步挤掉制造业企业的贷款份额。为了缓解制造业企业融资难, 2008年底央行对制造业企业的信贷规模全国性商业银行调增5%, 地方性商业银行调增10%,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制造业企业的资金供给, 但仍难以填补制造业企业巨大的融资缺口。

1.2 制造业企业融资成本高

一方面在2007年以来6次上调存贷款基准率的作用下, 金融机构各期限人民币贷款利率继续上升, 贷款利率提高将导致利息支出的增加、财务费用增加, 提高了制造业企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在金融危机影响下, 虽然央行建议各商业银行增大对制造业企业的贷款额度, 商业银行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更偏向于大型企业, 这就意味着制造业企业难以从正式金融渠道获取资金, 许多制造业企业不得不从非正式金融市场寻找高成本资金。相关调查表明, 在温州民营企业资金来源中, 约30%—40%来自民间融资。目前, 非正式市场利率至少在10%以上, 在一些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地区, 借贷市场的利率已达20%—30%, 甚至更高。制造业企业融资成本压力很大。

1.3 制造业企业融资渠道骤减

制造业企业的融资渠道一般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种方式。首先, 资本市场是企业融资的直接渠道, 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发行债券进行债权融资和发行股票进行股权融资。一部分成长性的高科技制造业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制造业企业板块上市, 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一部分制造业企业 (主要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和零部件的制造业企业) 依附或者挂靠大企业, 成为大企业的子公司或者控股公司, 利用大企业的力量进入资本证券市场获得资金。但一般的制造业企业由于规模太小、发行股票和债券的上市成本太大等原因不能直接进入资本证券市场融资。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经济面临下行风险影响下, 我国股市大幅下挫。许多企业的IPO计划因被证监会否决或自行撤除等原因中途夭折, 部分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计划也搁置。不仅是制造业企业, 包括大型国有企业都难以从资本市场融资。其次, 制造业企业的间接融资主要来源是银行贷款, 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银行抵押贷款, 直接贷给企业;二是对个人的抵押贷款和消费信用贷款, 贷给企业股东个人;三是有担保的信用贷款。在金融危机影响下, 制造业企业急需大量资金用于发展, 然而其本身资产较小, 缺乏足够的担保物, 且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较弱, 经营风险增加。商业银行受资金供给能力和风险控制的约束, 就存在着“惜贷”现象, 难以满足制造业企业扩大的融资需求

2 不同行业类型制造业企业融资方式选择

2008年制造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制造业企业的生存状态, 央行、财政部、各级地方政府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政策解决制造业企业的融资难。2008年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制造业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了修改, 由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制造业企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专业化发展等制造业企业发展环境建设。地方政府、金融部门也纷纷出招解决制造业企业融资难问题。2008年8月北京推出制造业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2008年7月浙江省政府正式启动了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这些政策无疑为制造业企业选择切实可行的融资方式渡过金融危机提供了帮助。以下根据制造业企业的行业类型, 结合各种政策, 提出一些制造业企业关于融资方式选择的建议。

2.1 制造业型企业

制造业企业, 资金需求满足机器设备、厂房等固定资产消耗、存货的积压以及日常经营活动流动资金, 对资金需求量大, 且资金周转较慢。其融资方式主要有实物资产的抵押贷款、担保贷款、民间借贷等。金融危机以来, 我国企业出口骤减。制造业企业, 特别是加工贸易型制造业企业, 面临将目光从出口转到内需上, 大力开拓国内市场, 进行产品创新、产品升级的压力。制造业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增大。

(1) 金融租赁。

金融租赁是一种集信贷、贸易、租赁于一体, 以租赁物件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特征的融资方式。具体来讲, 融资租赁有四种形式:一是直接租赁, 出租方应承租方的要求, 出资购买设备, 直接租给承租方使用。它是融资租赁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二是杠杆租赁, 出租方自筹相当于租赁设备价款20%—40%的资金, 其余60%—80%资金由出租方将待购设备作贷款抵押, 以转让收取租金的权力作为附加担保, 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取得贷款。这种方式主要用于价格高的大型设备的长期融资租赁业务;三是转租赁, 出租方根据承租方的需要, 先从其他租赁公司租入设备, 然后再转租给承租方使用。这种方式一般用于从国外引进设备;四是回租租赁, 企业将自制或外购设备出售给出租方, 然后再租回使用。通过金融租赁, 企业可用少量资金取得所需的先进技术设备, 可以边生产、边还租金, 对于资金缺乏的企业来说, 金融租赁不失为加速投资、扩大生产的好办法;就某些产品积压的企业来说, 金融租赁不失为促进销售、拓展市场的好手段。分期偿付的还款方式, 也有助于承租企业避免资金波动风险。

(2) 制造业企业联合融资。

面对危机, 制造业企业为了保存生存空间, 可采取联合的方式进行集群融资, 共同渡过融资难关。有两种可供选择的联合方式:一是同类行业联合;二是同类行业的上下游企业联合。制造业企业联合融资也有两种方式:一是制造业企业集合发债;二是制造业企业联保贷款。通过统一组织、统一冠名、统一担保、分别负债的方式, 由数家制造业企业集合发行债券, 可以扩大企业规模、增加抵抗风险的能力。这种方式适合同行业的制造企业联合。2008年江苏启动制造业企业集合债券发行试点工作, 每批试点将组织省内10家—20家制造业企业集合发债。联保贷款, 是由牵头企业组织相同或相近区域、资产和规模相当、彼此熟悉的企业组成联保体, 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 联保体成员相互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这种方式可以拉长企业链条、扩大企业规模, 适合同类行业的上下游企业的联合。

2.2 服务业型制造业企业

服务业型制造业企业的资金需求主要满足流动资金的需要, 包括促销、存货周转等。相对于制造业型企业, 服务业型制造业企业的贷款数额小、风险小, 其融资方式主要是民间融资、个人抵押贷款、担保贷款。民间融资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企业之间的融资, 具体包括借贷、集资和捐赠等。它的形式多样, 如亲戚朋友之间的私人借贷、民间招商、个人财产抵押借款、当铺、钱庄、个人捐款等。

当前, 服务业型制造业企业可以尝试向小额贷款公司申请贷款, 小额贷款公司于2008年7月, 在浙江进行试点。这是地方政府解决制造业企业融资难的一项创新。根据浙江省工商局发布《浙江省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登记管理暂行办法》, 小额贷款公司是指在浙江省境内依法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内资有限责任公司或内资股份有限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在一定意义上说, 是将民间融资活动正式机构化, 它可以满足服务业型制造业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资金需求, 可以成为服务业型制造业企业的主要融资来源之一。

2.3 高新技术型制造业企业

高新技术型制造业企业的资金主要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以及新产品的推广。首先, 由于其所研究和开发的技术、产品具有一定超前性, 研究开发能否成功受到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并且研究开发所需资金较多, 这类企业经营风险较大。其次, 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是技术密集型企业, 其资产结构的特点是无形资产占总资产比例较大, 缺少实物资产抵押, 企业往往将商标专用权、专利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等无形资产作为贷款质押物, 申请无形资产担保贷款。当前形势下, 制造业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取得的贷款数额较少, 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再次, 高新技术型企业的信用等级普遍偏低, 很难从商业银行取得长期借款。吸引风险投资基金是高新技术型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

风险投资是指向高成长性企业提供股权资本, 并为其提供管理和经营服务, 期望在企业发展相对成熟后, 通过股权转让获得高额中长期收益的投资行为。风险投资基金的来源主要有:个人资本、机构投资者、银行资金、保险资金、政府资金、大公司资本、私募产业投资基金、共同基金等。受金融危机影响, 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增加, 一些机构风险投资基金、银行风险投资基金秉持“现金为王”的原则, 不敢轻易对高新技术型制造业企业进行投资。政府在预算中安排一定的资金, 作为引导资金或专项资金这种方式就成为当前高科技型制造业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

面对危机, 制造业企业如何获取企业发展所需的资金, 支持生产经营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制造业企业需要努力拓宽融资渠道, 通过融资方式创新, 最大限度地获得银行、政府、风险投资的融资支持。

参考文献

[1]吴义国.关于装备制造企业融资的几个问题[J].开发研究, 2009, (1) .

我国机械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篇8

由于国情等客观原因, 我国的机械制造业起步较晚, 底子薄, 受到其他国家的技术封锁等难题。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较, 至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基础设备薄弱。

在机械制造业中, 机床、刀具、夹具、检测仪器等设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加工水平。许多关键零部件我国还不能自己生产制造, 完全依赖进口, 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制造技术和工艺装备依然很落后, 没有掌握世界领先技术, 大多是以引进技术生产产品为主, 高新技术含量不高。

(二) 制造技术及工艺落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运用到机械制造行业中。工业发达国家较广泛地采用高精密加工、精细加工、微细加工、微型机械和微米/纳米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电磁加工技术、超塑加工技术以及复合加工技术等新型加工方法。但是我国普及率不高, 尚在开发、掌握之中, 仍然是以传统加工方式为主体, 这就使得我们的工艺水平的提高受到限制。

(三) 自动化技术运用落后。

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及柔性制造单元、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实现了柔性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发展还不太成熟, 处在单机自动化、刚性自动化阶段, 柔性制造单元和系统仅在少数企业使用。

(四) 生产管理水平低。

工业发达国家广泛采用计算机管理, 重视组织和管理体制、生产模式的更新发展, 不断推出和更新新的管理思想和技术。我国只有少数大型企业局部采用了计算机辅助管理, 多数小型企业仍处于经验管理阶段。正是由于我国企业规模小而散, 大多数企业未能建立现代化的科学管理体系, 很多企业都是重技术, 轻管理, 组织机构系统不完善, 人员素质较低, 管理水平低下。

(五) 核心技术掌握不足。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引进了不少国外的先进设备却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 对外技术依存度高。

(六) 国家的宏观方针政策关注度不够。

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仍然很低, 且投入不足和浪费低效并存。由此可以看出, 我国的经费投入等还很缺乏, 这很大程度上限制着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七) 自主创新及人才培养欠缺。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差, 产品开发周期较长。针对机械行业总量增长速度快、重点产品产量高、效益增长幅度高、经营效率有提高、国际贸易进步快的发展形势,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于珍提醒行业保持清醒头脑:“我国机械工业仍未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发展模式, 支撑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仍很脆弱, 自主创新、尤其是原始创新能力不强, 不足以承担起支撑全行业技术升级的重任。”据悉, 我国目前很多产品或者设备都是依靠外国进口, 具有严重的依赖性。因此, 加快自主创新意识, 自主创新能力以及人才培养体系的形成对我国机械制造业意义重大。

(八) 高精尖技术的开发相对薄弱。

随着社会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各个方面的个性化需求越加强烈。作为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并已成为基础工业的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目前对于我国机械制造业来说, 基础设施设备已经得到改善, 管理能力也逐步加强, 此挑战最主要还是来自高精技术的开发, 这也是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劣势所在, 不加强高精技术的开发将处处受制于人。机械制造业高精技术的开发说到底也是高精人才的培养, 需要国家、政府加强重视和培养以及加大对科技的投入。

二、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机械制造业作为我国的一个传统行业, 至今已经过了多年的发展, 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机械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 是为用户创造和提供机械产品的行业, 包括机械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流通和售后服务全过程。在整个制造业中, 机械制造业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因为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装备部, 它以各种机器设备供应和装备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 并使其不断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械制造工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速度。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建立了自己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包括轻工业、重工业等在内的机械制造业,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中国的机械工业已经形成了拥有四万多家企业、三百多万台机床、九百多万在职职工的工业体系。现在中国已经是一个制造大国, 中国的制造业规模已经达到世界第四位, 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等老牌工业大国。

三、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展望

总体来看, 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取得了喜人的成就, 虽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 但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几十年来中国机械制造业占世界制造业市场份额的比重正在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随着我国经济及科技的进步, 中国的机械制造业会有一个灿烂辉煌的前景。不过我们仍然要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待我国的机械制造业, 对中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进行探讨, 从而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一) 从技术中心转向以理念为中心, 明确行业目标。

我国“十二五”机械行业发展规划主要有:一是要形成技术创新能力, 提高机械行业的技术水平。二是形成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基础性制造设备、大型自控系统及精密仪器的自主开发能力。三是重大设备增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的比重。四是基本建成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技术开发、标准、质量行业科技支撑体系。因此, 不要盲目生产扩张, 要积极树立自己的品牌, 强化品牌效应和危机意识, 要有自己的品牌特点和企业文化理念, 发展灵魂也是决定机械制造业发展方向的因素, 在这个经济技术全球化的时代中创建独特的企业发展模式和理念。

(二) 加快我国机械设备的更新和改造。

加快对我国落后、陈旧设备的更新和改造, 对不能适应现代化机械制造需要的设备进行淘汰, 加快对我国机械设备的研发,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先进的机械设备, 最大化地提高机械制造效率, 使其更好地为机械制造业服务。

(三) 提高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管理水平。

借鉴性地吸收国外机械制造业优秀的管理理念, 结合我国国情及机械制造业的管理实际情况, 改变过去重技术, 轻管理的思路, 制定适合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合理有效的管理体系和模式, 为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软环境。

(四) 由强调专业化分工向一专多能转变。

由强调专业化分工向一专多能转变, 最大程度发挥劳动者的聪明才智。自从福特发明了流水线的生产方式, 全世界人们都以为这种能极大提升生产效率的方法必然是非智能技术的顶峰, 可是日本佳能相机一改流水线为圆桌生产线, 效率大大提高。在机械制造行业中也是如此, 让各种不同工种的工人参与到流水线的不同位置, 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五) 加强科研的投入和人才的培养, 为未来机械业的高科技发展储备人才。

我国的机械制造业要取得长足的发展, 总是依靠进口国外设备或者产品是不现实的, 必须加快我国的自主研发。因此, 人才的培养是机械制造业研发甚至发展的强大后盾, 现阶段很多企业家鲜有愿意投入到教育领域中的。我国的机械企业想要在全球化的世界中走得更远, 政府和企业应该充分重视人才培养, 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投入到教育事业中, 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四、结语

我国的机械制造业, 既有着值得憧憬的未来, 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我们要以长远而客观的目光来看待我国的机械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学校甚至每一个机械工作者的努力, 为它贡献自己的力量。

摘要: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行业, 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尽管我国的机械制造业面临着诸多的问题, 但是多年来还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尽管如此, 我们也一定要客观地看待我国的机械制造业。本文将对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存在的问题、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努力方向作逐一的阐述。

关键词:机械制造业,人才培养,自主创新,高精尖技术

参考文献

[1].余勇.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山西焦煤科技, 2010

[2].应雷.浅谈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困境和发展策略对策[J].科技资讯, 2010

我国汽车制造业财务危机预警分析 篇9

国内对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陈静 (2000年) 运用多元逻辑回归模型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困境进行了预测;吴世农、卢贤义 (2001年) 选定6个指标为预测指标, 应用Fisher线性判定分析、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Logit回归分析, 分别建立3种模型;杨淑娥 (2003年) 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出了我国企业财务预警模型-Y分数预测模型。本文将借鉴前人研究方法, 对我国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建立一种基于因子分析和逻辑回归分析的混合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并用2006、2007年度数据进行回代检验, 证明其有效性。目的在于为我国汽车制造业财务危机预警提供一点思路。

一、我国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设计

(一) 指标设定

我国汽车制造业面临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无力偿债风险、利率变动风险以及再筹资风险。如果市场状况长期不佳, 将导致企业利润率和现金流大幅下降, 同时会对销量和售价产生较大压力。根据我国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目前面临的财务风险, 本文选取包括偿债能力、获利能力、运营能力、发展能力在内的14个财务指标 (见表) 来构建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二) 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在我国, 一般认为上市公司被实施“特别处理” (SPECIAL TREAT, 简称ST) , 即被认为是陷入了“财务危机”。因此, 本文定义汽车制造业的ST公司即为已陷入财务危机的公司, 反之非ST公司就是财务正常公司。

据统计, 截至2008年底, 我国汽车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共有59家, 其中发生财务危机的有5家, 占总数的8.8%。;财务正常的有54家, 占91.2%。两类公司比例为10.8:1。本文选取2008年度财务报表已经审计的47家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样本, 包括43家非ST公司和4家ST公司, 样本中两类公司比例为10.75:1, 与实际比例一致。研究数据主要来自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以及证券之星网站。

(三) 模型自变量的确定

基于模型指标变量过多, 将造成判别信息重叠或判别误差等问题,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从众多财务预警指标中筛选主要指标构建我国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二、我国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构建

(一) 因子变量的提取

1. 运用SPSS软件对47家样本公司的14个财务指标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

经测算, 因子检验的KMO值为0.636, 大于0.6, 所以该样本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度检验给出的统计量为1329.239, 其相伴概率远远小于0.05, 也证明该样本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2. 对样本公司的14个财务预警指标做因子分析, 以获得这14个财务指标的特征值。

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5个因子变量 (分别以F1、F2、F3、F4、F5表示) 作为模型自变量。所提取的5个因子变量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93.007%, 因此可判定这5个因子变量基本反映了原来财务指标的综合差异。其中:F1在X5、X6、X7、X8和X10等5个指标上的载荷量较大, 主要体现公司的运营能力和偿债能力, 我们称F1为综合因子;F2在X2和X13有很高的因子载荷量, 主要反映企业的资本结构, 我们称F2为结构因子;F3在X4和X11上有很高的因子载荷量, 主要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 我们称F3为获利因子;F4在X12上的因子载荷量为0.948, 主要反映企业的成长发展状况, 所以称F4为发展因子;F5在X3上的因子载荷量为0.899, 因而可以将其定义为产权比率因子。

(二) 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建立

1. 逻辑回归模型 (Logistic模型)

Logistic模型是对二分类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时最普遍使用的多元统计方法。它根据样本数据使用最大似然估计法估计出参数值, 并计算出相应变量取某个值的概率。Logistic回归模型的数学表达式为:

也可写成:

等号左边的P表示发生某件事的概率, aⅰ (ⅰ=0, 1, 2……, n) 为待估参数, Fⅰ (ⅰ=0, 1, 2, ……, n) 为模型的自变量。

2. 我国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Logistic模型构建

将样本公司的14个财务指标分别带入5个主因子变量的线性表达式, 计算5个因子变量的值。然后利用SPSS统计软件, 对47家样本公司的5个因子变量进行逻辑回归分析, 可以得到逻辑回归模型:

3. 模型解释

P值的范围是 (0, 1) 。P值越大, 表明公司在未来一年里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越大, 反之, 该公司的财务状况越安全。

在已有的有关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文献研究中, 大都以P值等于0.5作为判别分割点。即如果将某公司经处理的财务指标带入预警模型, 计算出的概率大于0.5, 就判定该公司为财务危机公司;反之, 则视为财务正常公司。但本文样本选取比例为10.8:1。因此, 本文将模型判别分割点确定为0.09 (样本中ST公司的数量占样本总量的比例) , 即如果通过Logistic模型计算出来的概率值大于或等于0.09, 则认为该公司陷入财务危机或即将陷入财务危机, 被判定为ST公司;而当P值小于0.09, 说明该公司财务健康;当P=0.09, 说明该公司财务状况不明显。

三、我国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检验

将2008年相关财务指标数据代入模型计算结果显示:ST公司判别结果正确率为100%;非ST公司判别结果正确率为83.78%;所有样本判别总的正确率为88.1%。

将2007年的相关财务指标数据代入模型计算结果显示:ST公司判别结果的准确率为80%;非ST公司判别结果的准确率为75.68%;所有样本的判别结果综合准确率为76.19%。

四、结论

首先, 采用因子分析和逻辑回归相结合的方法构建我国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总体来说判别准确率较高。2008年和2007年财务数据的回代检验结果表明这种混合模型取得了比较理想的预测效果。

其次, 财务危机预警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 且与预测的准确程度成反比。通过文中对2008年和2007年财务数据的回代检验发现, 在发生财务危机的前一年, 模型保持了较高的正确率, 判断正确率约88%;而在发生财务危机的前二年, 判断正确率比较低, 仅为76.19%。

再次, 我国汽车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包含着预测财务困境的信息含量, 因此利用公司的财务比率可以预测其是否陷入财务困境。

参考文献

[1]陈静.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证分析[J].会计研究, 1999 (3) .

[2]吴世农, 卢贤义.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困境的预警模型研究[J].经济研究, 2001 (6) .

[3]杨淑娥, 徐伟刚.上市公司财务状况预警模型-Y分数模型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3 (8) .

[4]黎毅, 毛志忠.我国房地产类上市公司发生财务危机的原因及防范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7 (7) .

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产业组织分析 篇10

由哈佛学派所建立的SCP分析范式,是产业组织理论特有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SCP)分析范式,三者之间存在一种单向的因果联系: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二者同时又决定市场绩效。贝恩等人同时又提出"集中度-利润率"假说,即在垄断市场中,由于存在着少数企业之间在价格上的共谋和协调行为,及通过高进入壁垒限制企业的进入,削弱了市场的竞争性,从而使垄断企业得到垄断价格和高额利润[1]。本文借助于SCP分析方法,对这个行业发展状态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抓住行业发展的机遇,使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平稳快速发展。

2 市场结构

2.1 行业集中度

行业集中度,是指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X(销售额、增加值、职工人数、资产额)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计算式为

式中:CRn为某行业中前n家最大企业的有关数值的行业比重,n的值取决于计算需要。贝恩依据产业内前四位的行业集中度指标,对不同垄断、竞争结合程度的产业的市场结构进行了不同分类,如果行业集中度<30%,则该行业属于竞争型市场结构,这种市场结构容易产生过度竞争,浪费资源;如果>30%,则该行业为寡占型市场结构(按照不同的集中度具体又细分为五种类型寡占结构),规模经济性较显著,有利于企业积累资本进行技术创新,以促进整个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植草益依据市场集中度将市场结构划分为4种:极高寡占型为CR8>70%;高中度寡占型为40%

由于市场的开放,外国直接投资的进入对我国石油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贸易壁垒的逐步取消将会使国外的产品和服务大量进入到我国。同时,其他各成员国的市场也向我国市场开放,企业面对的不只是国内市场,而是世界市场。因此,研究开放条件下我国发电设备行业的集中度是势在必行。在绝大多数有关测定产业集中度的文献中,往往忽视对外经济贸易因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业经济学界争论较大的一个焦点问题,是如何测定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产业集中度问题,以及根据集中度指标对垄断企业实行政府管制时,是否考虑国际竞争力问题。现代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经济,因此,有必要对上述模型作必要的调整。对此,尤顿(Utton)和摩根(Morgan)提出一个考虑到国际贸易因素的绝对集中度测定模型为

式中:CRn为n家最大企业的绝对集中度;Qn为n家最大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销售额;Xn为n家最大企业的出口额;Q为整个产业的销售总额;X为整个产业的出口总额;M为整个产业的进口总额。如表1所示,我国发电设备的生产制造主要集中在哈尔滨电站、东方电气、上海电气三大企业集团,这三大动力集团在电站锅炉、气轮机、大型水电等领域都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在封闭经济下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呈现明显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但是,根据考虑国际贸易因素的行业集中度显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发电设备市场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2.2 进入退出壁垒

(1)进入壁垒施蒂格勒认为,进入壁垒是一种成本,它是准备进入某一产业的新厂商承担,而该产业内的既存厂商无须承担的成本。主要包括规模经济、产品差别、绝对成本以及一些政策性壁垒,如行政性的市场准入制度等。如果一个新厂商想要进入发电设备制造业并在这个行业立足,就必须克服资金、技术、运营、政策等诸多方面的壁垒。

a.政策壁垒。我国大多数装备制造企业并不是在市场中成长起来的,其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以牺牲农业的方式重点发展重工业,哈尔滨电机厂、锅炉厂、汽轮机厂,三大动力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建立起来的,因此,其发展必然带有浓厚的政策性,这对潜在进入企业将是最大的障碍。

b.技术壁垒。厂商进入市场,需要技术投入。技术为原有企业所独占如专利技术就具有绝对排他性,新厂商要想进人该行业,就不可避免地遇到技术上的障碍。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密集程度高,有着较高的技术壁垒,技术因素对潜在进入企业形成阻止进入效应。

c.绝对成本壁垒。是指既存企业对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需的重要资源如熟练工人、管理人员、生产资料等的占有。例如,资金成本优势、专利技术及销售渠道与市场占有等。由此可以把绝对成本壁垒划分为对稀缺资源占有、资金成本优势对专利技术占有、对销售渠道与市场的占有所形成的绝对成本壁垒4种主要类型。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在对稀缺资源占有和资金成本优势所形成的绝对成本优势壁垒高度的计量上存在困难,但既存企业占有和控制的资源越是不易为潜在的新竞争者获得,潜在的新竞争者所面临的绝对成本壁垒就越高,反之,则越低。同样,潜在的或新企业的资金成本与原存企业差距越大,它所面临的绝对成本壁垒就越高,反之,则越低。由专利技术所形成的绝对成本壁垒的高度。可以由相应产业支出比重的指标来反映。就某一产业而言,支出比重占该产业用于的支出产业内的销售收人该比重越大,说明产业内由专利技术所形成的绝对成本壁垒就越高。一般认为,如果该产业主要运用的是专用知识,则其壁垒较高如果主要应用的是通用技术,其绝对成本壁垒较低。

d.规模经济壁垒。规模经济形成进入壁垒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由于市场需求有限,所以在规模经济情况下,一个或少数几个企业的最小最佳产量就可以满足需要,如果再有新的企业进入,则市场剩余需求不足以支持它的生存;二是由规模经济效应引致的生产、经营成本差别所产生的进入壁垒。

(2)退出壁垒发电设备制造业的固定资产规模大,资产专用性很强,企业一旦退出往往面临极大的损失,也就是决定退出壁垒的重要因素———沉没成本极高;同时,发电设备制造业对区域经济和相关产业带动能力强,甚至是影响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军事安全的战略产业,一旦退出将造成很严重的社会后果,地方政府或国家相关部门在事实上不允许大型的核电装备制造企业破产,使得行业的退出壁垒很高。

3 市场行为

3.1 招标投标是主要的市场交易形式

招标投标(invitation to tender&submission of tender),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大宗货物的买卖,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包与承包,以及服务项目的采购与提供时所采取的一种交易方式。招标投标是一种贸易方式的2个方面。这种贸易方式既适用于采购物资设备,也适用于发包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国际上主要依靠市场经济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规律和手段来管理和调节。

招标投标与一般的市场销售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性。首先,招标投标具有一次性交易的性质,而一般的市场销售则是动态的可持续的,所以发电设备制造业的市场交易不允许出现价格策略的调整,而且厂商互相之间的博弈基本为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其次,消费者通过招投标购买商品与劳务与在市场上现货交易的方式是不同的。在现货市场上,消费者可以真实地看到商品,并比较商品的性价比作出购买决策,而招投标中,消费者只能通过价格比较以及招标人业绩、口碑的比较来作出购买决策,其中具有很大的人为因素。尤其是像发电设备制造业这样的战略产业,招投标过程还包含了其他考虑,市场交易复杂了很多,标书设计到最后中标的努力有时已经超出了单个企业所能及,发电设备的招标投标需要的是一个从政府协调、技术服务到设备制造一应俱全的团队。因此,决定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市场交易结果的是企业业绩及品牌口碑,一般商品市场上通过价格调整影响销量的市场行为在发电设备制造业中不能奏效。

3.2 非价格行为

(1)从广告行为分析发电设备制造业是不需要做广告的行业。发电设备制造业高度集中、市场上的寡头企业很少,业内人士能清楚识别。再者,发电设备价格昂贵,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沉没成本极高,购买者通过厂商的行业口碑和品牌进行选择更为安心。在此前提下,广告行为不是不可以,但是成本高收益小,广告行为一般提不上企业的日程。

(2)从创新行为分析发电设备企业要依靠不断的技术创新。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的能力取决于企业对研究开发(R&D)的投入。一般认为,企业对研究开发的投入与企业规模具有正向关系。在产业组织理论中,技术进步主要包括发明、革新和技术转移。技术进步渗透于产业组织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的各个方面。目前,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企业总体自主创新能力比较薄弱,高端产品技术还需依赖国外。近几年来,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技贸结合、合作设计、合作制造、关键技术攻关等方式,进行了大规模的科技攻关和技术改造,有力地推动了发电设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目前我国大型水电设备制造已跃居世界先进水平,大型高效煤电机组制造水平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重型燃汽轮机制造以及核电设备制造水平都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新能源(风力发电设备)的发展也非常迅猛。

4 市场绩效

市场绩效是指企业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市场行为所产业的价格、产量、利润、费用、产品质量与品种以及在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市场绩效是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反映市场运行的效率和资源配置的优劣。由于行政干预及条块分割等因素的影响,市场机制在我国资源配置过程中还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资源配置效率较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发电设备的需求增长促进了发电设备制造业高速发展。我国发电设备企业亏损面目前呈逐年下降趋势,至2008年8月,已实现销售收入18,026.21亿元,毛利率为13.78%,亏损企业占18.17%。

2008年全国基建新增生产能力依然保持较大规模,基建新增发电设备容量9 051万kW,其中水电新增2 010万k W,火电6 575万kW,风电466万k W。总装机容量达到79 253万kW,同比增长10.34%[3]。由于宏观经济的回落使发电企业业绩普遍下滑,发电设备投资意愿不足,再加上小火电机组的关停以及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等因素,我国发电设备装机容量2008年增速下滑。我国电力设备出口呈逐年增长趋势,进口则相反,如表2所示[4]。截至2008年9月,我国水轮发电机、汽轮发电机及电站锅炉产量分别达到2,677,203 kW、11,484,119 kW和38,212蒸发量/t,增长率分别为42.47%、21.81%、13.20%。从结构上来看,电源结构向风电倾斜,2007年风电装机容量占比仅为0.56%,而在今年新增装机中,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占总新增装机容量为5.15%,火电下降较多,水电维持该比例不变。由于核电建设周期长,今年新开工了不少核电站,但是目前并没有形成装机。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发电设备制造行业技术及装备水平在全面提升,形成了以哈尔滨电站、东方电气和上海电气3个大型发电设备制造集团为主和一些大中型骨干企业为辅,具有相当规模、水平和实力的技术开发与制造体系,并具备一定的自主设计和制造大型成套发电设备的能力。一些产品技术和主体装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未来我国电力行业的产业政策将向优化电源结构趋势发展,即优先发展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而对煤电则“立足优化结构、节约资源、重视环保、提高技术经济水平”。未来一个时期,可再生和新能源发电设备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在我国发电装机总容量中的比重将逐步增加。

注:2008年为前三季度数据

5 产业组织对策与建议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呈现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专业化生产水平较高,但是由于企业缺乏推进技术进步的内外部条件,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的总体自主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如果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来考查,发电设备市场则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发电设备企业要依靠不断的技术创新才能够应付国际上激烈的竞争因此,发电设备企业应积极寻求与国外公司合作,借鉴和利用跨国公司成熟的销售渠道和经营模式,凭借国内企业已经具有的技术优势,形成利益共同体,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不断创新和发展,在较短时间内努力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2)企业间不仅仅是一种竞争关系,更要注重合作因此我国发电设备企业要不断完善大中小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建立区域合作网络,促进小企业的专业化生产,形成分工协作网络,塑造产业集群,并根据发电设备上下游配套关系,加快结构调整、企业联合和产业重组。在发展大中企业时,国家组织有关力量自行研发,掌握核心技术,造就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己品牌的产品,并具有组织大型成套装备工程能力的企业集团。

(3)走低成本战略之路,以优异的性能、价格比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通过以上市场绩效的分析可以看出,要想进一步增强我国发电设备制造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利润率,就必须在保证性能的同时不断的降低成本,显然,技术创新是其必由之路。总之,我国发电设备制造行业的出路在于通过技术升级发展大容量机组的设计制造能力以增强国际竞争力[4]。

参考文献

[1]杨建文,周冯琦.产业组织[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2]诸葛祥庚.CEEIA 2008中国电器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J].电器工业,2008(12):83-86.

[3]诸葛祥庚.中国电器工业协会.2008中国电器工业年鉴[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外资对我国制造业的影响 篇11

【关键词】 外资制造业企业经济

1. 我国制造业中外资经济的主要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数年度流入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增长速度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比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在吸收外资方式、产业结构、地区分布以及资本市场开放程度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在当今各国间逐渐激烈的引资竞争。因此,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始终坚持以积极吸引外资为工作的中心。

经调查我们可以发现,我国90%的外资经济高度集中在制造业上,这些外资企业是其稳定发展的核心力量,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这些领域的结构调整不可能靠政府来投入大量的资金,应该大力吸引外商投资来参与这些传统行业的发展。然而,由于这些行业的产品在市场上大都供大于求,而且这些行业中的国有企业的比例比较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的进展比较落后。因此,应该尽可能的减少新的项目,转而把重心放到企业的技术改造上,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产品的性能。为了使这样的目的能够得到实现,我们应结合这些行业国有积极基础雄厚的特性,完善国有企业的产权交易和购并环境,鼓励外资以技术和设备等方式参股、购并和进行资产重组,为传统产业尽快实现技术升级创造条件。

与内资相比,外资经济主要突出特点有:

1.1在制造业的30个行业中,内外资经济各有七成左右的资产总量汇集在资本、技术密集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10个高新技术产业或重工业中。从地区分布看,外资经济的集中程度很高,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西部地区经济规模很小。

1.2外资企业的科技投入力度明显不及内资企业。从科技投入看,在制造业中外资企业科技投入的相对规模赶不上内资企业,国内科技研发的主体依然是内资企业。2008年,外资企业中的科技活动人员占其从业人员的比重为1.86%,明显低于内资的3.43%。此外,从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来看,外资和内资企业分别为1.25%和1.84%。可见,外资企业科技投入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外资企业的经营效率普遍高于内资企业。从经营效益看,外资企业的盈利能力要显著高于内资企业。从资产收益率看,2008年外资企业为6.84%,而内资企业为5.14%。在制造业内部,内外资企业经济效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技术密集的重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上。

1.3外资企业的出口倾向高于内资企业。外资企业的出口倾向明显高于内资企业,且出口结构也优于内资企业。在我国制造业实现的40005.76亿元出口交货值中,外资企业占72.05%。此外,在外资企业当年创造的工业销售产值中,46.18%用于出口,高于内资企业的10.25%。就出口结构而言,外资企业的出口主要集中在一些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相对较高的行业,而内资企业则大部分是一些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

由此可知,制造业中规模以上外资经济在行业和地区分布上同内资企业具有一定的共性,可在经营效率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尽管外资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处于高端,但其在我国的科技投入力度还较为薄弱。此外,外资企业产品主要销往国外市场,而出口倾向和出口结构又是内资企业难以匹敌的。

2. 我国制造业中外资的发展

2.1投资方式由中外合资朝着外商独资方向发展。在外资经济贸易发展的初期,中外合资这一投资方式被广泛的利用。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善,不确定风险的降低和各国投资政策的放宽,规范和透明,外商独资的企业迅速利用这一良好经济机遇迅速发展起来。外资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贡献:在1990~2005年期间,中国GDP以年均9.8%的增长速度上升,大约有1.9个百分点来自利用外资的贡献。在工业总产值中,外资企业工业产值的比重也由24.74%提高到31.74%。1998~2005年平均占工业总产值28.96%,即我国工业总产值中每100元中就有28.96元是由三资企业创造的,外资对工业总产值的贡献较大。

2.2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形式--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是是指一国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单独或共同出资,在其他国家的境内创立新企业,或增加资本扩展原有企业,或收购现有企业,并且拥有有效管理控制权的投资行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以东部地区为代表,我国在充分利用劳动力,自然资源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国际直接投资和接受国外企业的代工合同等方式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迅速建立起全面开放的外向型经济,通过融入全球经济,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在这一过程中,国际直接投资的快速增长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国际直接投资从1990年的102.89亿美元,大幅增加到2006年的694.7亿美元。快速增长的国际直接投资通过经济起飞资本,推动当地产业结构升级,增加劳动力就业,促进加工贸易发展等推动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对外贸易扩大和产业进步。其中,跨国公司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由于跨国公司投资具有规模大,起点高,投资总额大的特点,可弥补我国建设资金的短缺,尤其是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建设。另外,随着跨国公司投资力度的增强,增加了我国的财政收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有利于我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跨国公司及其FDI活动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尤其对主要产业的影响,还远远没有表现出来。市场开放之后,中国制造业面临真正意义的国际竞争才刚刚开始。在这种环境中的竞争,主要依靠相对竞争力,以及企业的适应和学习能力。只有积极调整自己、互动性学习并不断提高自己竞争力的企业,才有可能脱颖而出。合资企业中的中方,一定要把现在的合资期限当作自己最后的学习和能力建设机会,为在合资期限结束后,自己的生产和发展做好准备。譬如,在汽车产业中,合资企业的中方现在就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即:“10年或者20年的合资期限结束以后,跨国公司不再和我们合资了(现在合资选择,是中国政府的汽车产业政策所要求的),中国企业凭什么立足?中国企业还能生存吗?”企业越早做这种准备,就越主动。中国企业的引进外资政策也应该围绕着国内企业和产业的发展来调整,自立发展的目标也才能尽快圆满实现

结论

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进入中国的外资毫无置疑是一个帮助者。它们带来了成功的管理模式、制造技术,帮助中国的制造业开发市场,树立品牌,推动了中国相对落后的制造业的发展。同时,也对中国制造业提出了严峻挑战,我们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必须审慎应对,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特色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罗智波.中国利用外资的形式与对策社会科学研究[J].2009,(5).

[2] 桑百川.外资控制并购国有企业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6).

[3]陈继勇.国际直接投资的新发展与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4

作者介绍:栾晓军,男,1972.9年生,籍贯 宁夏银川市 ,学历 本科。

我国制造业的现状和发展路径分析 篇12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之主体、国民经济之脊梁,是人民幸福安康的物质基础,是兴国之器、富国之基、强国之本。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能够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和建设世界强国。我国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经济增长主要还是依靠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发展。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主战场。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制造业分工格局出现重大调整。由于实体经济的战略意义再次凸显,发达国家纷纷重振制造业实施“再工业化”战略。2011年,美国正式启动“先进制造伙伴计划”,德国提出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工业4.0”计划;2013年,英国发布了《未来的制造》报告,建立了7个“高价值制造推进研发中心”;2015年,韩国提出发展制造业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发展智能制造,并和物联网集成。发达国家力图依靠科技创新,抢占国际制造业竞争制高点、谋求未来发展主动权。在制造业中低端领域,印度、墨西哥、越南与东欧等国家和地区也在加强谋划和布局,积极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以更低成本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行业和中低档产品市场的转移。我国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前后夹击”的双重挑战。

经历几十年的迅猛发展,我国制造业的规模跃居世界第一,制造体系门类齐全、独立完整。一批重大装备技术取得突破,如载人航天、高铁装备、万米深海石油钻探设备、超级计算机等,形成了若干优势产业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但是,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在资源利用率、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结构合理性、产品质量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明显,亟待实现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

1 我国制造业现状

1.1 资源和环境约束强化

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新挑战,资源浪费、污染严重。资料显示,2014年我国能源消耗42.6亿吨标准煤,其中70%左右用于工业。资源利用效率偏低,单位GDP能耗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6倍。2010年我国的GDP占全世界GDP的比值是7.5%,然而,我国的能耗却占到全世界能耗的19.6%;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我国GDP的比值是32.6%,能耗却占到整个国家的58.0%。就是说,制造出相同的产品我国的能耗比工业发达国家多了一倍。目前我国56%的原油、50%的铁矿仍然依赖进口。同时,我国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硫、烟尘粉尘、氮氧化物约占全国总排放量的89%,85%和69%以上,水质和空气污染严重,已成为全国人民十分关心的问题。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规模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调结构、促转型、提质增效刻不容缓。

1.2 大而不强

当前,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全球制成品贸易的1/7。制造业净出口居世界第一位,2012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据世界银行数据,当前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在世界占比达到20.8%。按照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中国有7个大类名列第一,钢铁、水泥、汽车等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根据我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公布的《世界创新竞争力发展报告(2001—2012)》,2010年我国的创新竞争力排名在全世界的第15位。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不完善,我国很多制造企业还是处于加工组装这个环节,处在中低端价值链。中国常常扮演着原材料采购与加工、零部件制造的角色,跨国公司控制着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产成品的技术研发和销售。我国研发投入强度只有2.09%,与创新型国家3%~5%相比明显偏低。当前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平均在50%以上,一般发达国家在30%以下,美国和日本在5%以下。产业发展需要的高端装备、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等大多依赖进口。如我国所需芯片80%以上依赖进口,高铁装备所需的核心零部件80%以上需进口,目前我国95%的高档数控系统、几乎全部高档液压件、密封件和发动机都依靠进口。大而不强还体现在信息化水平不高且与工业化融合深度不够,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企业全球化经营能力不足。

1.3 产业结构不合理

产业布局上,各地还存在同质化竞争,部分传统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目前我国制造业的平均产能利用率只有60%左右,不仅低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当前工业利用率为78.9%的水平,也低于全球制造业71.6%的平均水平。24个大行业中,有22个行业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产能严重过剩,导致企业开工不足,库存高启,行业运行困难、效益低下。一般加工工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比重偏低,产业集聚和集群发展水平不高,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偏少,能在细分领域掌握核心技术的“专、精、特”企业不多。在中高端产业链环节还要花大精力去提升和突破,继续提高制造业产业层次和核心竞争力。

1.4 品牌质量水平不高

质量事件时有发生,产品质量问题突出。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不合格率高达10%,制造业每年直接质量损失超过2 000亿元。产品档次不高,质量竞争力不强,缺乏世界知名品牌。我国还缺乏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大型跨国公司和品牌企业,因此亟须把我国的品牌质量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2 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路径

2.1 创新驱动

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加快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创新能力。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尽快提升产业层次,提高核心竞争力,使我国的制造业尤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在国际上处于整个产业的制高点。

企业是技术创新主体,企业需要改变观念,要加大研发投入。据统计,我国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到1%,而工业发达国家一般在3%~5%左右。另外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仅10%左右,一个重要原因是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在技术研究成果到企业产业化间存在缺位。在大院大所改制后,造成“共性技术”研究缺位,这一缺位问题亟待解决。《中国制造2025》第一个工程,就是要建立一批制造业国家创新中心,目的是:一要实现成果共享;二要开展竞争前、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与开发,做到为跨行业或全行业服务;三要集中国内优势产学研单位组成创新联盟,避免遍地开花,低水平重复设置。

2.2 质量为先

质量是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强化企业作为质量主体的责任,加强技术攻关。建立法规标准、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先进质量文化,营造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以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桥梁作用,大力推广先进技术手段和现代质量管理理念,走以质取胜的发展道路。强化食品、药品、婴幼儿用品、家用电器等消费品质量安全保障;加强重大装备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研究,推广应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装备,提高重大装备可靠性。推动制造业质量全面升级是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关键。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实施知名品牌创建工程,推进国家品牌、区域品牌、行业品牌和企业品牌建设,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

2.3 绿色发展

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是绿色发展。倡导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的推广和应用,实现清洁生产。推行低碳、循环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国际经验表明,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看,工业产品的环境影响约有70%在设计阶段就已决定,因此,从产品的设计环节开始,就必须充分考虑产品制造的各环节对环境生态和资源能源的影响,将原料选择、生产工艺、消费、有效回收、物流体系等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统筹纳入绿色化发展之中。要以企业为主体,加快绿色标准的建立健全、绿色产品的开发、绿色工厂的创建和绿色园区的建设,打造绿色供应链,建设绿色制造服务平台,强化绿色监管和示范引导,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形成一套严整且富有约束力的绿色评价体系。

2.4 结构优化

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深入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逐步化解过剩产能,促进大企业与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进一步优化制造业布局,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企业群体,走提质增效的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着力调整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布局结构,推动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环节攀升,建设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2.5 人才为本

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加快培养制造业紧缺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建设一支素质高、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走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要实施人才引进和培育战略,一方面引进和培育一批高层次领军、拔尖人才和创新团队,培育造就一批优秀企业家和高水平经营管理人才;另一方面,大力加强职业教育,紧紧围绕“订单式”人才培育模式,积极开展现代学徒试点,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培养一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我国现在特别缺少高水平技工,根据欧美发达国家高级蓝领工人所占比例来算,到2025年,预计我国制造业高级蓝领工人缺口达到3 000万~5 000万人,特别缺乏在操作层面高文化素质、技艺精湛的优秀工程师和技术型工人。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健全人才流动和使用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建立优良的制造业人才服务机构。

2.6 智能制造

大力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是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制造强国的核心技术。要构建以智能制造为重点的新型制造体系,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培育新型生产方式,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就是加快引导制造业向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引领,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环节渗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这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方向,是适应新一轮技术和产业变革的必然要求。要以实现重大产品和成套装备的智能化为突破口,以推广普及智能工厂为切入点,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要加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布局,发展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

2.7 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业

欧美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占据优势,就是来源于制造业的服务化,而且欧美发达国家普遍存在两个“70%”:即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70%,生产性服务业占整个服务业比重的70%。这二者的最主要驱动力就是制造业服务化,并形成了国际产业竞争新的战略制高点。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发展,这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新领域,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路径。

随着大量新技术的出现和扩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已成为大势所趋。要加快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协同发展和服务型制造行动计划的实施,鼓励制造企业在服务环节增加投入,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网络精准营销和在线支持服务等。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由提供设备转变为提供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代替提供产品。作为当今全球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知识密集度最高、高层次人才就业最集中的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推动一国产业升级的强大引擎和必然结果。要大力发展面向制造业的信息技术服务,鼓励互联网企业发展在线定制、移动电子商务、线上到线下等创新模式,努力发展对产品和市场的动态监控和预测预警等,做到与制造企业无缝对接。加快发展创业孵化、知识产权和技术转移等科技服务业,发展壮大第三方物流、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售后服务、融资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支撑能力。

2.8 提高制造业国际化水平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兴起,引起国际制造业分工格局的重新构建。世界大国正抓住机遇积极抢占制造业产业链、价值链的制高点。我国制造业出口增速放缓,传统上的成本优势也在削弱,要把我国打造成制造强国,必须放眼全球,紧抓制造业分工重构的机遇,协调内需和外需,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引资引技引智并举,加强产业国际合作,努力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做到互利合作。要加强智能制造、5G、核与航天等多领域的国际合作,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提升我国制造业全球资源整合能力及制度性话语权。要突出落实“一带一路”,通过支撑服务体系的完善、产融合作的加强,支持引导钢铁、高铁、工程机械等行业企业,参与沿线国家及相关产业园区重点领域投资合作。

3 结语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对国家的繁荣富强、经济发展、国家安全至关重要。正确面对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认清制造业现状和今后的发展出路,必将推动制造业成功实现转型和跨越发展。

摘要: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关系到国家富强、国防安全和一国的国际地位。目前我国制造业存在受资源和环境约束、大而不强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文章拟就上述问题尝试探索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制造业,现状,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柳百成.《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国之路[J].表面工程与再制造,2016(1):2-6.

[2]柳百成.“中国制造2025”现状与思考[J].人民公仆,2015(4):8.

[3]机经网.中国制造2025迈向制造强国[J].内燃机与配件,2015(5):43-44.

[4]李朝兴.关于积极引领新常态加快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建议[J].中国科技产业,2015(4):22-23.

[5]苗圩.加快建设制造强国[J].人民论坛,2016(1):10-12.

[6]周民良.建设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J].金融经济(市场版),2015(7):15-16.

[7]“制造强国战略研究”综合组.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跨越[J].中国工程科学,2015(7):1-5.

[8]刘向阳.制造强国,靠什么托起[J].对外经贸实务,2015(9):93,95-96.

上一篇:循环物流运作模式下一篇:大学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