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和服务业分析

2024-12-23

制造业和服务业分析(共11篇)

制造业和服务业分析 篇1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二者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促进、具有协同发展的关系。先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同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有利于制造业的专业化和精细化。京津统属于京津冀经济圈,二者在地理位置上毗邻,在产业定位上具有互补性和协同性。天津定位于发展先进制造业,而北京致力于发展高端服务业,这种地理位置关系和产业定位关系决定了二者之间在产业发展上具有协同发展的现实基础。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关系

(一)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之间的内在关系

对于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具有的紧密关系,理论界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对于二者之间究竟是何种关系,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学者对此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总结,认为目前可以分为四种观点:即“需求论”、“供给论”、“互动论”和“融合论”。(1)需求论。该观点认为,服务业处于需求地位,先进制造业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现代服务业则是先进制造业的补充,因此服务业的发展依附于制造业的发展,是处于制造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持有这类观点的代表人物,如,罗森和拉马斯瓦米(Rowthorn and Ramaswamy,1999)、古埃列里和梅利恰尼(Cuerrieri and Meliciani,2003)等。(2)供给论。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处于供给主导地位,是先进制造业生产率提高和竞争力提升的前提和基础。如,马库森(Markusen,1989)将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中间投入引入模型,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发展的机理,认为中间性服务投入具备规模报酬递增的特征,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专业化服务可以降低制造业成本而提高其效率。(3)互动论。认为服务业与制造业是“互动”的关系,即两者互相提供需求和供给,而且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将促使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互动程度加深。如,朗索瓦(Francois,1990)指出,随着市场扩张,厂商数目和生产规模会相应扩大,促使生产专业化程度提高,有利于获得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经济的效应,因而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是互动发展的关系。(4)融合论。认为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到其高阶段后,制造业生产过程中对中间服务性投入的需求越来越多,并且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两者之间的边界渐变得模糊,而信息技术成为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黏合剂”。

现实中,作为市场供需的两面,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之间逐步呈现出相互服务、相互支撑的协同发展关系,二者通过技术、人才、资金、组织、制度、文化、区位等一系列产业要素实现协同发展。目前,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关系越来越得到学者们的认可。因此,除了上面四种观点外,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认识到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具有的协同发展关系,认为二者之间是呈现协同发展的。

(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协同发展关系

迈克尔·波特(2003)指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需要专业化和高级生产要素的投入,即需要有高端服务业与其相匹配,而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端制造业对其的需求。对于高端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关系,若依照传统的分析方法,两者将是“结构化”的组成部分。而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条件下,以信息化和智能化为依托的技术进步使得二者的产业关系突破了这一“结构化”的局限,两者将是全新的“协同化”关系,产生协同演化的效应。协同理论认为,一切研究对象都是由“组元、部分或子系统构成的系统”,系统之间相互发生作用,整个系统形成新的系统效应。而作为整个产业生态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这二者之间通过技术、人才、资金、制度以及各种企业(产业)集群、中介结构和政府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这个整体基于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并借助于物质流、信息流、知识流、资金流、价值流等形成一个具有动态成长过程的经济系统,其中这两种子系统之间将会产生协同发展效应。随着先进制造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对专业服务的需求持续增强,必将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反之,现代服务业又进一步支撑先进制造业的不断升级与优化。同时,随着产业要素的优化集聚,又可以促使新兴产业的诞生,实现产业孵化。因此,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相互促进的过程便是两者的产业结构不断趋于高层次、高质量及高级化的过程,属于产业之间的协同演进。

京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的现实基础

(一)二者协同发展的可行性

1. 地缘关系

京津两地相距仅100多公里,两地之间交通便利,区域内京津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国际机场、信息通信等的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正在迅速推进,京津两大国际都巿之间的“半小时”经济圈已经形成。因此,两地之间不论是在人员往来、技术传递还是在物资运输上都具有便捷的优势。从经济地理学角度讲,两地之间的经济往来相比那些距离较远的城市来说,更具有成本优势。更重要的是,这种近距离的城市关系更容易促使两者在经济发展上形成空间聚集效应。而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之间本就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协同定位、协同发展的趋势。德森(Anderson,2004)研究指出,由于时间的可达性,制造业企业可以从较近距离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那里获益,因此,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空间分布存在协同定位的趋势,二者在近距离里更容易形成聚集。作为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高端服务业能够显著带动制造业的升级,而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往往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先进制造业产业集聚区发展为高端服务业拓展发展空间,形成高端服务业的聚集,最终形成二者联合的大聚集。

2. 产业发展和定位的错位与互补

从三次产业构成上看,北京的服务业是高度发达的,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是北京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而且具有现实基础。而天津是一个工业城市,工业尤其是制造业相对发达,历年来一直占据天津GDP的半壁江上,甚至更多,近年来虽然有所下降,但仍然是天津的支柱产业。因此,京津两地在产业发展上原本就有差别,产业发展上不具冲突性。而近年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下,国家对京津之间产业发展的定位更加明确,如2015年3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审议研究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规划纲要对三地的发展进行了明确的定位。其中,在产业发展上北京被定为科技创新中心,主打发展以高端技术为基础的先进服务业,而天津则定位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先进制造业是天津产业发展的重点。这就意味着京津这种分别以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为方向的产业定位已经进入到国家的层面,这种定位再次从制度层面上降低了京津两地产业发展之间的冲突,避免了产业布局和发展的雷同。而制造业和服务业本身具有协同发展的优势,两地之间这种错位发展的产业发展定位为两地之间的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

3. 京津冀经济圈的一体化发展战略

近年来,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推展,北京、天津和河北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日益加强,目前,三地之间已经取消了电信的长途费用和漫游费,还将逐步建立交通一体化、物流一体化、环境一体化、检验检疫一体化。为了促进人才流动和共享,京津冀三地也制定了人才共建共享措施:如,共建高层次人才信息库、职业任职资格相互承认以及京津冀地区互认的高层次人才户籍自由流动制度与衔接。而京津两市也于2014年8月在京签署《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推进实施重点工作协议》。根据协议制定的9个方面、30个重点领域内容,两市将进一步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赢发展。这9个方面的内容是:协同建立规划编制合作机制、协同构建互联互通现代交通网络体系、协同改善生态环境、协同打造合作示范区、协同推动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协同深化口岸合作、协同促进区域投资贸易便利化、协同推进资源要素对接对流、协同完善合作工作机制和建立两市协商机制。随着这些协议和举措的逐步实施,京津将会实现交通市场一体互联、产业发展错位互补、生态环境联防互惠,真正实现协同一体化发展。京津冀一体化的建立和发展,将为京津两城产业协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环境和制度保障。

(二)二者协同发展的重要性

1. 有利于京津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具有协同发展的优势,二者之间在空间上近距离的聚集可以相互促进,相互提升,具有协同发展效应。京津两地的主导产业分别是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两地将要分别打造成高端服务业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而不论是高端服务业还是先进制造业,都不是能孤立的发展起来的,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相互需求、相互促进的共生关系决定了二者之间只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种紧密的联系不仅仅表现在空间上的近距离聚集,更表现为二者在发展方向上的协调一致、在政策环境上的相融性、在要素需求与供给等多方面上的自由流通。因此,京津两地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进行协同发展、两地之间建立起产业协同发展的机制和环境,是必要的,也是有利于两地产业更好的发展的。

2. 有利于建立起京津产业协同创新机制,实现产业的不断升级

协同创新是复合系统中各主体通过相互影响、相互协作而实现对要素的优化配置,对系统运行机制不断进行改进,从而形成新的协作方式,实现整个系统的持续性升级,产生单个子系统所无法实现的整体创新效应的过程。在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组成的系统中,通过协同创新,先进制造业子系统获得了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更高的服务,而生产性服务业系统则据此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二者之间协同创新的过程是动态演化的,最终的结果是实现整个产业(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不断升级。京津之间实现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协同发展,有利于在这两种产业之间建立起协同创新的机制,从而促进这两种产业的不断升级。

3. 有利于京津经济的快速发展

京津的服务业和制造业实现协同发展,有利于京津两地资源的集聚,提高京津冀经济圈对资源的吸纳能力。根据区域比较优势理论,当不同的区域之间资源的配置存在着差异时,在“资源趋向效益,效益吸引资源的”的原则驱动下,产业势必会在效益高的区位形成集聚。而北京一向是服务业相当发达的地区,高端服务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聚集,而天津的工业基础好,先进制造业基地正在建设之中,而且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聚集。这种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较高程度的发展和聚集,本身就对资源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而当这相互毗邻的两地在产业上实现协同发展,在政策环境相互融通的情况下,相当于将各自独立发展的产业在某种程度上合拢在一起,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产业大集群、大聚聚。这必将大大提高该区域的产业聚集能力和对各种资源的吸纳能力。吸引大量的人才、资金、技术、物资向该区域聚集,从而促进该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京津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的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京津冀经济圈尤其是京津两地的一体化发展

目前,京津冀经济圈的一体化发展已经在逐步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基础设施网络、城镇体制、产业布局以及合作机制等多方面已经形成了基本格局。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京津冀地区在资源配置、要素流动方面存在着行政壁垒,导致地区间协同规划、协同发展、协同创新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障碍。而资源尤其是创新资源高度集中在北京,三地之间经济发展落差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形成了三地之间协同发展的障碍。因此,到目前为止,京津冀经济圈协同发展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还需要三地政府加大合作力度。然而,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仅仅依靠地方政府之间的自主合作,局限性还是很大,需要从国家层面加大力度进行推进。首先要加强三者之间一体化发展的制度安排和建设,从制度上对各种一体化合作机制进行约定和规划,推动制度协同。其次,加强各种共享平台的建设,如人才平台、技术信息平台以及其他资源共享平台。再次,建立统一开放的规范化市场体系,推进高端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的自由流动,积极解决技术创新、市场准入、人才和资金使用的相互协调等方面的问题。要想有实际效用,所有这些一体化建设举措要落到实处,而不能是空泛的条框和文件。当京津冀经济圈一体化进程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三地的协同发展战略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给京津两地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同发展提供了基础和环境。

(二)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促进两地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同发展

信息技术不仅能推动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自身发展,同时也为两者之间的融合发展提供了技术平台。高度发达的信息技术水平和网络,有利于解决在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中所存在的各种制度和技术性障碍,促使这两种产业间借助于信息技术形成网络化的产业生态共生系统。因此,要想促进京津两地之间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就需要大大增强信息技术服务水平,提高信息技术服务能力,促进信息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互动发展。通过加快发展信息技术外包和业务流程外包,整合信息技术服务机构和技术资源,调动研发、中介服务和系统集成等多层次互补的专业化技术力量,建立先进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网络化合作平台,实现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无缝对接,从而提升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水平,建立起高端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系统。

(三)加强天津先进制造业的聚集和吸引能力

两种产业之间协同发展,需要二者之间能够相互协作、相互需要、相互作用,最后达到共同的更高的发展。发达程度相差较大的两个地区、两种产业之间,不论是在对产品(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人才和技术的交流和衔接上都会出现不协调的现象,不是表现为一种产业难以适应另一种产业发展的需要,就是表现为另一种产业的发展对一种产业没有产生足够的需求。这样,就很难使得二者之间产生协同发展效应,而只能是各发展各的。在京津制造业和服务业协同发展上,也需要避免这种差距问题的产生和影响。相对而言,北京的整体经济水平较高,服务业很发达,而天津的经济水平稍差,制造业尤其是是先进制造业有一定的基础,但是并不是很强。因此,要想做好京津之间这两种产业的协同发展,对于天津来说,就是需要增强其先进制造业的水平和对服务业的吸引能力。而实现产业的聚集是提升天津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和吸引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除了京津两地在政策和制度、环境等方面提供的硬件支持外,天津也更应该注重自身产业的发展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的聚集水平,建立各种创新园区、技术园区,实现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的聚集,提升制造业自身的实力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曹东坡,于诚,徐保昌.高端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协同机制与实证分析——基于长三角地区的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3):76-85.

[2] .叶春华,许露等.IET的生产者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耦合机理[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8:52-57.

[3] .时英,胡磊.人力资源与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互动关系——以山东半岛为例[J].商业研究,2008(5):108-112.

制造业和服务业分析 篇2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交互作用;机理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经济体系中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部门,其发达程度在一定层面上决定了制造业的发达程度;与此同时,第二产业尤其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主体,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为生产性服务业的成长提供坚实的市场基础。2014年8月,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明确现阶段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已成为我国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然之路。在此背景下,深入了解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交互发展的内在机理,对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有着重要意义。

1概述

1.1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与外延

生产性服务业是与消费性服务业相对应的概念,国外学者一般称其为生产者服务业(ProducerServ-ice)。Machlup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即知识产出的产业[1];Hubbard&Nutter指出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涵盖广告咨询、法律、会计与审计、研发、建筑服务等面向生产者的服务活动[2;Coffey认为,广义的生产性服务业是在公司与组织的运用中被用作普通性消费的功能性服务[3];对外经贸大学课题组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与生产活动直接或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中、下游诸多环节,如物流、研发、金融保险及咨询、会计等专业服务[4]。以上学者大多从生产性服务业指向的对象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此外,也有学者从中间需求角度对其进行了解释。Goodman&Steadman根据美国2000年投入产出表,将服务业中间需求率高于60%的部门界定为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低于40%的部门界定为面向消费者的服务业,将40%~60%之间的部门界定为混合服务业[5];尚于力、申玉铭和邱灵利用1997-2002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将中间需求率大于50%的行业界定为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通讯服务、批发零售服务、金融保险服务、计算机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地质勘查和水利管理服务[6]。国内外学者虽未对生产性服务业形成统一明确的定义,但在其内涵及外延界定上存在共通点,即多从生产性服务业指向的对象、活动内容(如Hubbard&Nutter等)或中间需求、内在属性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如Goodman&Steadman、尚于力等),运输仓储、金融保险、研发设计、法律会计、市场销售等管理咨询活动均被纳入生产性服务业的范畴。综合各学者及各经济体对生产性服务业内涵及外延的阐述,本文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即主要面向消费者以外的生产企业、并直接或间接为生产企业的生产活动提供中间需求的产业部门,包括流通服务业、信息服务业、金融服务业、商务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五大类。

1.2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交互发展

相关学者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有四种不同观点:供给推动论、需求引导论、交互发展论和融合发展论。供给推动论认为服务业尤其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提高生产率及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前者的发达程度决定后者的发达程度;需求引导论认为制造业为服务业尤其生产性服务业提供需求基础,前者是后者发展的条件,后者是前者的补充和支持;融合发展论认为,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二者出现融合趋势。交互发展论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是相互作用和依赖、共同发展的关系。Francois认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7];刘书瀚、张瑞、刘立霞以中国1997-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为基础,采用投入产出法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进行产业关联分析表明,二者存在显著的互动关系,且后者对前者的拉动作用大于前者对后者的促进作用[8];高觉民、李晓慧从产业视角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模型,认为二者互相推动彼此发展,且前者内部各部门与制造业均呈现互动发展关系[9];焦爱丽根据我国31省市2003-2011年相关数据进行模型检验,表明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水平每上升1%,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将上升15.51%,两者正相关[10];陈光和张超基于我国不同省市或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统计数据,对二者相关指标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检验,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存在交互发展的特征,生产性服务业结构变动指标与制造业升级系数存在协整关系和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11]。现有文献多从不同角度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交互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但是对二者作用的内在机理的研究尚待深入,因此,本文从以下视角对二者交互作用的机理进行简要说明。

2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

2.1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首先,服务收入成为制造业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制造业产品中的服务含量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将服务作为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并因此提高了企业自身的服务化水平。从典型制造企业来看,国外大型制造企业基于产品的增值服务已成为企业主要的收入来源,如2011年宝马、GE、施乐公司服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0%、51.16%和53%,IBM服务收入占比为82.1%,与2005年的51.9%年相比增长了108.42%[12]。其次,制造业服务化在就业方面表现突出。一方面,制造业内从事服务活动的劳动者占较大比重,2002年,OECD13个国家中约有40%的制造企业员工从事与服务相关的岗位,如科技人员、会计师、律师、管理人员或其他服务岗位[13];另一方面,制造业内从事服务活动的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关键要素,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对从事制造业服务活动的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造业企业间的竞争也使得企业对于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2.2生产性服务业优化制造业的资源配置

生产性服务业在促进制造业节能降耗的同时,也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生产性服务业是信息技术密集型产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及信息和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自身发展的同时,也成为制造业节能降耗的一大动力。企业生产设备的改进、生产工艺的优化(如ERP、能源管理系统等)加强了对能源消耗的监测预警,降低了单位产品的资源消耗量,推动产业向低消耗、高利用率方向发展。2014年中国两化融合发展报告指出,信息业较发达的北上广、江苏、浙江、山东等省份的工业应用效益明显高于全国其他省份,这些省份的电子信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较发达,信息技术推进工业节能减排的力度较大,支撑本地企业节能降耗的成效明显,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低;而宁夏、甘肃、青海、西藏等信息产业弱省,应用效益指数较低,信息技术支撑企业节能降耗的能力普遍不足[14]。信息服务、商务服务、金融服务及科研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内含的人力、技术及知识资本能够缓解资源、能源和环境的压力,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2.3生产性服务业降低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的同时,还利用规模经济、制度创新等降低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及交易成本。首先,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效应会降低制造业的生产成本。随着分工的深化,制造业内部的低附加值生产环节逐渐外部化并最终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部门,并能提供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其规模会随着制造业外部化的需求的增加而扩大,最终形成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这相较于制造业企业内部的生产性服务来说,会大大降低制造业的生产成本。其次,生产性服务业在服务产品的市场配置中起到简化交易方式的作用,从而降低制造业服务产品的交易成本。例如,生产性服务业中的商业、交通、通信等流通服务业通过建立市场网络,在集中固定的生产与分散变动的需求之间搭建桥梁,将时空上分割的市场联结起来,扩大了交易网络的延伸范围和市场规模,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实现了交易成本的节约[15];再如,在市场经济制度日益规范和复杂的环境下,会计、法律、税务等逐渐从企业内部分离出来,专业化的发展有效帮助企业规避经营风险,降低交易的执行成本[16],如安永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FESCO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等。

3制造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3.1制造业为生产性服务业提供坚实的市场基础

分工深化下制造业生产环节的外部化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为其提供坚实的市场和需求基础。在经济的发展及社会分工深化的背景下,制造业企业基于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自身竞争力的考虑,会越来越多的将生产环节中的低附加值部分如研发设计等生产经营环节外包出去,“内部化”的“非市场活动”逐渐变为“外部化”的“市场活动”。此时,随着制造业企业对外剥离的非核心业务环节的增多,其对外部专业化的服务企业即生产性服务企业提供的专业化生产性服务便会产生更大的市场需求,这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和坚实的市场基础。此外,制造业的发展会对服务外包的种类和数量产生新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不断完善服务类型以实现服务的多样化和高质量,这也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推动力。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自1995年以来,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产值增加值的绝对量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状态,平均年增长率达到15.9%左右。根据对我国2002-2010年间的投入产出表进行分析得出,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平均中间投入率在0.26左右,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制造业有较强的依赖性,且这种依赖性在商务服务业、流通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及信息服务业方面表现的更为突出,即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支撑主要是通过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及信息服务业等细分行业实现的。

3.2信息技术加速了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促进作用

信息化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而带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提升了工业信息化、制造业信息化水平,促进制造业产业链分工深化、产业模式创新,促进传统制造业向以知识和技术为主要投入要素的现代制造业转变,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并进一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首先,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一种中间投入活动,其服务对象是提供终端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性企业。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信息技术密集型产业,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促进制造业升级,进而有效的提高生产性服务企业的效率和服务质量,并能改变传统的物流渠道以提高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如广告和银行业的现代化程度;此外,传统的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衍生出新的服务领域,如计算机辅助制造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等,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对其产生大量需求,使得生产性服务业的交易性大大增加[17]。其次,信息技术促进制造业升级进而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完备的基础设施。如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制造业的信息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带来远程教育和医疗的国际化,为供应链上的物流企业提供一个中立和可靠的数码平台,并能够实现产业集群的区域内迁移和合理的产业分布。此外,信息技术及相应的通讯、交通、教育等基础设施正逐渐成为服务业发展和升级的支撑平台,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研发设计、物流运输等行业对区域内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的依存度越来越明显。在信息技术对制造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下,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将有效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效率和水平,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4小结

在理论层面上,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一种具有累积性的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内生性过程,两者因相互需求进一步推动彼此的交互发展和升级,其交互作用过程即彼此发展和升级的互动过程[18]。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为制造业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服务,增强了制造业的竞争力,并促进其转型升级;制造业的加速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产生大量需求,并对服务质量要求渐高,在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升级的同时也直接促进其发展,两者如此循环交互作用,形成一个双向互动、高度关联的正反馈过程。

参考文献:

[1]李江帆,毕斗斗.国外生产服务业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26(11):16-19,25.

[2]HUBBARDPKB,NUTTERDS.Servicesectoremploy-mentinmerseyside[J].Geoforum,1982,13(3):209-235.

[3]COFFEYWJ.TheGeographiesofProducerServices[J].Ur-banGeography,2000,21(2):170-183.

[4]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课题组.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开放式发展路径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4.

[5]GOODMANB,STEADMANR.Services:businessdemandrivalsconsumerdemandindrivingjobgrowth[J].MonthlyLaborReview,2002,125(4):3.

[6]尚于力,申玉铭,邱灵.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及其行业分类初探[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3):87-94.

[7]FRANCOISJ.Tradeinproducerservicesandreturnsduetospecializationundermonopolisticcompetition[J].CanadianJournalofEconomics,1990,23(1):109-124.

[8]刘书瀚,张瑞,刘立霞.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J].南开经济研究,2010(6):65-74.

[9]高觉民,李晓慧.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J].中国工业经济,2011(6):151-160.

[10]焦爱丽.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关系研究[J].商业时代,2014(17):123-124.

[11]陈光,张超.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研究—基于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4(2):18-24.

[12]于清笈,董伟龙.2014中国装备制造业服务创新调查[R].北京:德勤,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14.

[13]郭怀英.制造业服务化:国际趋势及其启示[J].全球化,2013(9):100-108,128.

[14]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4年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水平评估报告[R].北京: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2015.

[15]沈家文.生产性服务业与中国产业结构演变关系的量化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2:154.

[16]邓丽姝.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的理论探讨[J].经济论坛,2010(2):209-211.

[17]祝新.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发展策略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2):108-109,205.

制造业和服务业分析 篇3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辽宁;装备制造业;拉动效应;影响

一、 前言

当下,辽宁装备制造业相对于经济建设发达的区域,还处在产业链的底端,其不具有地区特质的产品系统,基于该情况,为了提高装备制造业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公司要从原先单纯的产品生产制造模式向生产性服务部分如研制开发、市场营销等拓展。发展成熟的生产性服务业,实质是利用节约贸易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收入、加强专业化细致分工、增强产业竞争力、提高区域创造力与创业意识等措施来推动装备制造业的整合与发展。所以,根据产业互动方面来考虑,辽宁要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来加大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这样才能实现辽宁装备制造业向价值链的高端迈进,变成兴盛东北老工业区经济建设的强有力主导。

二、简要分析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人力资源发展现状

生产性服务业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将资本投入于人力资源与知识资源上,在生产性服务过程中,专业性人力、知识投入逐渐被展现出来,同时连绵不断地作用于服务与产品的生产方面,从而保证了生产过程的高效、有效地进行,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作为在生产性服务业中处于重要地位的生产要素之一——人力资源,其在生产性服务业中的应用投资较少,由于生产性服务业对装备制造业有一定的拉动效应,其人力资本的投资发展不足对装备制造业的持续发展有着不良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产性服务业在人力资源上投资不足

由于生产性服务业不重视人力资源上的投入,导致其存在一定的人力资源匮乏,具备较强专业技能水平的人才供应与市场需求存在不匹配现象,而且生产性服务业的人力投入不足,使得其产品生产成本偏高,市场竞争力不强,人才流动受到一定的阻碍作用,致使不具备市场调配人力资源的有关机制的构成条件。

(二)高素质人才短缺

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竞争力,关键在于具有较强的高素质人才储备,优秀人才在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特质的生产性服务行业中竞争会更为猛烈。由于在当前形势下,高等院校与职业技术院校在教育结构上安排不合理,导致生产性服务业方面的知识技术型人才产出量减少,生产性服务行业的高素质人才供应不足。

(三)政府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视不足

政府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视不够,相关的鼓励支持政策比较少,导致政府资金在其人力资源方面投入较少;通过一定的培训课程来对人力资源进行相应的开发,使得生产性服务业能够有效、有序、顺利地发展和壮大,但是由于政府在开发人力资源方面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导致生产性服务领域的培训途径存在一定缺失;政府在人才选用和分配体制上有着一定的漏洞,造成人才市场存在就业、招聘方面的混乱、无序、低效率等,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三、针对性建议的提出

因为生产性服务行业还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其整体发展规模还不够成熟,行业涉及范围不广,市场份额较低。所以,为了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拉动能力,政府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来促进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发展。

(一)加大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力度

政府應该制定相关的鼓励支持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吸引大部分民间资本或外资对计算机服务业、法律事务所等生产性服务行业的投入,刺激其人力资源的资本投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从而推动辽宁装备制造业的振兴。比如,政府相关责任部门通过增强工作的协调性,提高管理的系统性、科学性、高效性来降低生产性服务业的行政门槛;对与生产性服务领域有关的经济政策进行一定的改革和创新,去掉不必要的行政审批程序和章程,从而使得行政工作达到高效、透明的目的。

(二)加强知识技术型人才的培养

根据大中型装备制造业公司对在管理方面、技术方面、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人才的需求,调整高等院校与职业技术院校的教育结构,加强人力资源的投入,根据人才环境的实际需求情况来定制针对性、专业性、协作性的培训,从而提高人才的专业技能水平,拓宽人才培养平台。加大生产性服务业的人力资源培养力度,确保高效、智能化的知识技术服务于装备制造业。大部分的生产性服务行业是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一般是通过知识技术型人才来满足其功能的要求,尤其是计算机软件服务业、通信工程、金融业等现代化的生产性服务业对就业人员的技术知识要求更高。在发展和培养人力资源方面,要提高高素质人才的引进的积极性,创建相关的人才鼓励制度,完善多样化的人力资源专业技能开发培训体系,确保生产性服务业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培养。

(三)完善生产性服务业的管理体制

要完善生产性服务业的管理体制,制定适宜的、针对性的生产性服务业规章制度、规范、服务与评估标准、资质认证等,确定市场准入的相关条件、程序与管控措施,构建完善的自律机制,从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有序、规范、顺利的发展。

四、结语

知识资本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生产要素之一,作用于装备制造业的生产发展过程中,换句话说,生产性服务业不仅可以扩大装备制造业的知识储备,还可以增强装备制造业的专业技能创造水平。以装备制造业的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大其人力资源和人才培养的投入,节约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制造成本,从而促进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证装备制造业生产的高效、有效、有序进行。(作者单位:辽宁行政学院)

课题名称:辽宁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办(L14DJL037)

参考文献:

[1]林木西.“中国制造”在生锈,须“再工业化”[J].环球时报,2013(01).

[2]刘玉强,刘雪晖,王东梅.加快发展辽宁生产性服务业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J].辽宁经济,2011(03).

制造业和服务业分析 篇4

传统的FDI理论主要研究FDI的动因和决定因素。这些研究主要是从跨国公司母国(即投资国)的角度出发,探讨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和决定因素。Hymer(1960;1969)和Kindelberge(1969)率先提出FDI的垄断优势理论,以产业组织学为基础,认为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是企业拥有特定的垄断优势,包括来自于产品市场或要素市场的不完全、凭借较高的金融信用等级在资本市场上的筹资能力,管理技能的优势,以及规模经济方面的优势等。Buekley et al.(1976)提出内部化理论,认为市场不完全和交易成本促使企业进行内部化,以内部市场来取代外部市场。Dunning(1977)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发展,提出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他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必须满足所有权、内部化和区位三方面优势。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Vermon(1966)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Kojima(1987)的边际产业论则是以贸易理论为基础。Vermon认为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会相应地从生产率高的国家向生产率低的国家扩张,从而形成企业对外投资的动因。边际产业论以投资国和东道国的比较成本为基础,认为产业会从生产率高的国家向生产率低的国家进行转移。这些早期的研究成果着重研究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且研究对象主要是发达国家,研究的角度主要从投资国出发。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FDI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有了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FDI流入到了发展中国家,其中中国是吸引外商投资最多的国家。这使得对FDI的研究不断深化,视角逐渐多元化。特别是对影响FDI的行业和区位分布的因素,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韦伯(1909)从企业最小生产成本出发,认为费用最小的区位是最好的区位。Krugman(1991)从区域经济和规模经济的角度,解释了工业经济活动的集中性,聚集效应的关键是规模经济,特别是外部规模经济。Dunning(1995)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跨国公司的区位选择不仅要考虑传统的要素及其成本,又要考虑聚集经济和交易成本、动态外在经济性。

伴随理论研究的发展,国内外对FDI动机和区位因素进行了数据上的实证检验。Woodward和Rolfe(1993)对影响出口导向制造业分配的主要因素进行的实证分析指出,在对投资区位因素上,人均GDP、汇率贬值、免税期限、自由贸易区的规模、政治稳定因素、制造业的集聚度和土地面积等因素具有正面影响,而工资、利润汇回管制、通货膨胀率、运输费用、工会组织等具有负面影响。许罗丹和谭卫红(2003)借助邓宁的区位优势理论构建局部调整模型,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国内市场容量、基础设施建设、工资水平、优惠政策对我国吸引FDI有正向作用,并从FDI来源地不同的角度就华资和美资直接投资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华资倾向于出口导向型,而美资更倾向于市场导向型。Barrell(1999)发现,同特定产业相关的集聚效应对美国在欧洲的直接投资产生显著的影响。国内也对中国FDI的集聚效应的原因作了很多研究。孙俊(2002)在中国FDI区位因素分析中,认为优惠政策、开放水平、市场化程度对吸引FDI有正的影响。吴丰(2002)从结构化的集聚效应分析框架分析了影响FDI区位选择的因素,讨论了聚集效应和FDI的关系。吴先华(2006)等从FDI的流入地区分布特点,对长三角三省市的FDI做了实证研究,认为市场容量、劳动力成本、基础设施建设、进出口总值、产业结构、制度等因素与长三角地区的FDI集聚有密切的联系,并以此判断了长三角地区的FDI类型。

以往传统的定量研究方法通常将不同时间段、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面板数据放在一起进行回归分析,都隐含着一个同质性的假设,而这种假定往往同现实存在差距,上述的一些研究已开始把不同时间段、不同地区、不同的FDI来源地等差异放入到分析的框架中。本文在发现FDI在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上的集聚分布特点基础上,考虑到不同的行业对外资的吸引能力和优势的差异性,通过实证方法进行两个行业的比较,结合两个行业的特点分析并判断FDI在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集聚的动机,为我国在两个行业吸引外资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提出差别化建议。

二、我国FDI流入的产业分布情况

从FDI流入的行业结构来看,我国FDI主要分布在工业和服务业中,而工业中制造业吸收的FDI比重最大。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一些世界大型跨国公司的进入,开始较大规模的项目投资,主要投资于重化工、大型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制造业FDI继续上升的同时,服务业中的FDI数量也越来越多。

从图中可以看出,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FDI流入的绝对值在不断增加,而FDI的产业分布呈不平衡性发展,2000年以后,制造业中的FDI占总FDI流入的70%以上,服务业则维持在20%-30%,并在2007年有大幅度的提高,超过了40%。国研网数据显示,2001-2007年,我国累计引进的FDI在第一、二、三产业中的比例为1.5:70:28。在第二产业中,制造业累计吸引FDI占第二产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93.89%,2008、2009年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仍然是吸引FDI的主体。虽然从时间上看FDI在两个行业中都有上升、下降的起伏,但总的趋势与总FDI流入一致,都成上升形势。

目前制造业和服务业占据我国吸引FDI主要地位的现实说明制造业和服务业在我国利用外资和拉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这使得针对这两个行业的FDI流入情况的研究显得更有价值和必要。

本文就将探讨FDI在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动机是否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来自哪些因素,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导致流入我国的FDI产业分布特征的,并结合金融危机分析这种特征的变化,试图针对如何改善和适应后危机时期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提出建议。

三、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一)数据说明

本文在以往实证性文献的基础上,并结合Dunning的区位优势理论和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行业特点,设定以FDI为因变量,并选择了9个可能影响FDI流入的动机因素作为自变量,数据说明如下:

1.FDI:外商直接投资。取各年外商直接投资的实际使用金额作为对FDI 的衡量,并按照各年的汇率折算成人民币。之所以选择实际利用金额,是因为其能更好的反映我国实际或最终利用外资的情况。

2.r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增长表现为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加,而人均国民收入的高低更能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因此选取人均GDP来作为经济发展情况的指标。

3.GDP/FDI:市场容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要考虑当地的市场容量,在以往的文献中一般用GDP总量来反映东道国的市场容量,但本文将采用外商直接投资平均的国民总值来衡量,因为这更能体现当地吸引FDI的容纳度。

4.GZ:工资水平。外商在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中往往要考虑到投资的成本问题,因此必定要关注投资东道国的工资水平。一般认为外商投资企业中职员的工资以当地的职工工资水平为标准[12]。所以本文选取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职工平均工资来衡量。由于无法直接获取服务业的整体平均工资水平,因此这里将服务业中各细分行业的就业人数和平均工资的乘积总和再除以整个服务业的就业人数来作为服务业整体工资水平。

5.JC:基础设施。同样考虑到成本问题,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越完善,外商进入该国投资的交易成本会降低,越能吸引外商的投资。基础设施可以包括交通、运输、通信等方面。这里,本文选用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生产总值衡量。

6.FDI(-1):前一期外商直接投资。聚集效应在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决定因素中不容忽视,Caves(1971)针对对外投资的不确定性和高成本,指出企业往往采取一种“跟进策略”,即通常考虑其他外国投资企业的选择,在已吸收外资较多的国家进行投资,这样可以降低新进入投资者的信息成本和风险程度。因此,分别选取两行业前一期FDI的流入量来表明这种集聚效应对吸引外资的作用。

7.CY:产业结构。加入产业结构的变量,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一个国家中的第二和第三产业越发达,对外商投资来说,能提供更好的包括成熟的生产设备、生产环境,以及较好的资本、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便利,对外资更有吸引力。第二仍然是考虑到集聚效应,它不仅体现在总的规模经济效益上,还体现在行业规模经济效益方面。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分别是第二和第三产业中的主要行业,因此这种产业结构也反映了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本身的发展水平对外资进入这些行业的影响。本文选用第二和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来度量。

8.ZD:制度。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特殊性,在各行业的引资政策上有所差异,因此政策因素不容忽视。吴先华(2006)等提出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制度变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度变迁的重要特征就是国有制比重持续下降,而非国有制比重持续上升[12]。因此文章选用非国有工业企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来表示制度的变迁。

9.MY:对外贸易量。一国的贸易量是衡量该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一个很好的指标,一国开放程度越高,与国外的联系就越多,外资对当地的情况越了解,更能吸引外资对当地的投资。另一方面,从贸易与FDI的关系看,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发达国家在产品创新初期以贸易方式出口到发展中国家。当积累一定贸易量后,随着技术的国际转移,产品的生产会逐渐采取FDI的方式,因此贸易的积累也能反映FDI增长的趋势。这里用进出口总额作为这个指标。

10.RS:自然资源。一国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是外商直接投资中一个重要的选择因素。我国的自然资源丰富,很多外商进入中国是出于利用我国自然资源的目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外商的出口导向动机。本文用农、林、牧、渔业的生产总值作为度量指标。

考虑到FDI在1992年之后才开始大量涌入,又因为1994年之前中国汇率的不稳定性。因此在时间跨度上选取1994-2007年这段时间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对各行业细分行业的划分,其中服务业分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由于很多数据的统计中没有服务业单独的数据,因此有关服务业的数据由各细分行业的相关加总而得。制造业则取其各年统计年鉴上的相应数据。以上全部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和《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8年)。

(二)模型说明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的方法,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由于时间序列数据容易产生多重共线性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对以上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

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显著水平上拒绝原假设。

从相关性检验表中可以发现,这些变量之间存在很强的关联性,这将导致模型具有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因此本文对上述变量取自然对数以消除多重共线性情况和降低变量的非平稳阶数。在对时间序列数据做回归时,还需要进行单位根检验以检验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本文采用扩展的迪基-富勒(ADF)检验方法,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单位根检验得知,各时间序列变量的一阶差分序列分别在1%,5%,10%的显著水平上一阶单整,即都是平稳的。为避免直接对因变量回归出现伪回归问题,需要进一步对这些时间序列做协整检验,以考察这些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本文采用E-G两步法做协整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协整检验得知,在5%显著性水平上拒绝残差序列含有单位根的假设,接受平稳序列的备择假设。因此,因变量与各解释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不存在伪回归问题。对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数据也同样做了以上的检验,检验结果相同。至此,根据以上的理论分析和检验,本文设定以下回归模型:

其中i表示行业,t表示时间,模型中变量参数的经济含义为因变量FDI对各解释变量的弹性。对各解释变量系数符号的预期如表4所示。

四、实证结果与理论分析

利用软件Eviews6.0对方程(1)进行回归估计,回归结果如表5所示。从计量回归的结果来看,首先由制造业和服务业与全国总的FDI相比,制造业的各变量系数更接近于总体FDI的系数,即两者有相同的区位因素特征。这也再次表明了我国FDI流入中以制造业为主的特点。其次,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比较中发现两者在很多变量上呈现出不同的特性,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说明外商在两个行业的投资中可能存在不同的动机。以下对各变量的经济含义做简要的分析:

1.经济发展水平(rGDP):从回归系数中可知,人均GDP每上升1个百分点,FDI就将增加大约0.7个百分点,而且整体FDI和两个行业的FDI系数大致相同,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对各行业的FDI流入的影响因素没有很大的差别,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对FDI的流入效应具有普遍的正向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环境不断改善,GDP年均增长率大大高于同期世界GDP增长速度,人均GDP也有显著上升,使得人们收入增加、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都得到提升。外商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回报,中国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自然成为吸引外资的主要因素之一。

2.市场容量(GDP/FDI):对于市场导向型的FDI来说对市场容量的因素会比较敏感。从这个系数来看,制造业、服务业和整体水平基本一致,说明流入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FDI非常看重我国投资的市场容量大小。东道国的市场容量越大,外商直接投资的预期收益就越高。由于我国GDP 总量很大,制造业的FDI要比服务业多,因此服务业的市场容量相比制造业要大,但是在我国FDI流入总量中仍然以制造业占主要份额,这可能与各行业的开放程度有关。比如相比较而言,我国在一些服务业的外资政策上还未完全开放,存在一定的限制,这就导致了虽然服务业的投资潜力很强,但是实际数量却不高的现象。

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的FDI流入量大幅缩小,而作为转型经济体的中国在金融危机爆发的2008年却继续成为主要的吸引FDI的国家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快速、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及广阔的消费市场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后危机时期,中国不断增大的市场容量必将继续成为吸引世界FDI的主要因素。

3.工资水平(GZ):工资水平是所有变量中唯一呈现负相关的一个因素,与预期的符号相符,但是对FDI的影响作用较小。首先说明我国在吸引外资上仍然具有劳动力成本的优势。目前对华直接投资前十位国家和地区中,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等亚洲资本占主要地位,甚至超过美国等资本,而这些华资又主要投向于我国的一般加工类制造业,多以出口为导向,因此整体上看,流入我国制造业的FDI仍然体现出劳动力成本优势的特点。对服务业的投资虽然越来越转向技术、知识型服务业,但由于我国服务业开放时间比较晚,加上在一些服务业上仍然对外资存在一定的限制,尤其是一些技术、知识和资本密集型的行业。而零售等传统行业则因为进入门槛低、限制少,成为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部门,这些传统服务业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自然比较关心劳动力成本。其次需要注意的是,随着近年来国内经济的发展,很多地方比如浙江、广东等地都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工人的工资在不断上涨。蔡昉(2008)提出中国已经到了刘易斯转折点,国内的劳动力市场将不再是“无限供给”的状态,中国将跳出“二元经济”。如果这样,那么外商直接投资的成本将提高,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会较大程度的减弱。

4.基础设施(JC):一个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帮助外商直接投资降低其经营成本,提高利润。回归结果表明中国庞大的基础设施(如高速铁路)投资计划,使得我国在基础设施上面的投入大大加强,为外商直接投资创造了一个越来越好的投资环境,促进了外商对华的直接投资。但总体上这种促进作用并不十分明显,对制造业FDI的影响系数是0.17112,略高于服务业的0.107132,分别位于两行业动机因素的第五位。说明无论在制造业还是服务业中,总体上看我国在基础设施上的改善并不能显著地起到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作用。从以往研究FDI地区差异的文献中得知,外商对外直接投资并非不关心当地基础设施。韩燕(2008)在《FDI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差异性研究》一书中提到,通常我国东西部地区FDI流入存在很大的差距,除了两地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的原因之外,基础设施建设的较大差距也是造成这种吸引能力的原因之一,不管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都需要一个完善的基础设施的支持。因此,基础设施的影响效应不强的原因,一方面可能由于各地区之间基础设施建设的差异影响了整个行业的总体系数。但不管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东部沿海地区都是FDI流入的主要区位,占据了两行业FDI流入量的绝大部分;西部FDI比重较小,对整体影响不会很大。因此,文中所得的系数仍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另一方面说明,虽然我国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但对改善国内总体基础设施环境的成效并不明显。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使得外商在对华投资决策时更加谨慎,巨额的资本投入和巨大的投资风险使得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外商更需要便利的基础设施。

5.集聚效应(FDIt-1):制造业的集聚效应系数为0.60418,而服务业却为-0.202,两个行业在集聚效应上存在很大的差别。结果显示制造业外商投资更多的采取了“跟进策略”,这可能因为制造业与服务业相比需要投入的资金更多、项目更大,从而导致了外资在制造业中的投资风险和不确定性更大,所以更多的企业选择了这种“跟进策略”来降低风险。服务业中集聚效应为负说明先进入的服务业FDI对后进入的FDI产生了阻碍作用,其原因可能是中国目前的服务业还相对较落后,再加上我国现代服务业管理体制导致服务业市场化改革滞后,FDI进入的壁垒高,使得市场容纳能力比较差,行业内的竞争非常激烈,从而形成了先进入者对后进入者的挤出效应,所以集聚效应并不构成外商在我国服务业直接投资的动机。制造业在经济危机中遭受了重创,而服务业却显示了蓬勃的生命力,这充分体现了其“高附加值、低污染”的优势,因此我国服务业中的这种挤出效应的存在将不利于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6.自然资源(RS):在自然资源因素中,制造业的系数也高于服务业,为0.414282,在这些因素中位于第四位,这说明FDI在制造业的投资仍然存在资源导向型的特点。而服务业的这一系数只为0.02831,两行业之间的这一差别是与行业特性有关。制造业中的很多行业,如纺织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纺织服装制造业等行业都是自然资源密集型的行业,因此在制造业的FDI动机中体现出其自然资源导向性的特征。而相比较而言服务业中的行业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行业更倾向于资本密集型的,再加上服务业提供的是服务这种商品,其与工业中的实物商品有很大的不同,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比较小。

随着我国一些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以及受金融危机影响,外商为了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空间,正在向高新技术制造产业转移,增加研发、营销的投入等,因此外商对我国制造业的直接投资动机也正在逐渐从自然资源转向其他因素。

7.制度因素(ZD):在制度上,服务业的系数高于制造业,说明在我国服务业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中受到的制度因素的影响更大。由于许多服务业涉及到国家的一些基础性敏感行业,因此多年来该行业在我国的国有化程度一直较高,市场化进程相对比较缓慢,例如电信、金融、邮政、水力等行业,一直是国有企业占有较大比重。而制造业的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市场竞争程度比较大。所以相对于制造业而言,服务业受到制度因素的影响会更大。

8.开放程度(MY):用进出口总额表示的国家开放程度,对FDI流入具有正向作用,说明自从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越来越多,通过贸易使得外国越来越了解中国。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外资纷纷进军中国市场。两行业相比,服务业的系数较大,为0.26445,且排名也高于制造业。这说明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对服务业FDI的促进作用相对制造业而言更大。由于服务贸易的特点,各国对其的保护无法采取货物贸易中惯用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方式,通常采取在市场准入方面予以限制。我国的服务业开放比较晚,1997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修订,开始加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程度;入世以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协定书》,我国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服务业的市场准入;2002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进一步放宽了对服务业中很多行业外资的股比限制。而在制造业中,无论是对于原材料、机器设备等的贸易,还是市场准入方面,我国一直是采取比较优惠的鼓励政策,“市场换技术”的做法就是很好的说明。所以服务业对于开放程度相对于制造业而言更加敏感。

9.产业结构(CY):产业结构的系数为正,说明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改善,为FDI流入提供了生产配套设施和金融、服务、商业等环境。同时由于在分行业的回归中同样是使用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总值来衡量的,所以还说明两个行业之间存在一种关联性,这种关联性体现在服务业需要得到来自制造业的支撑,制造业也需要服务业为其提供优质的中间服务。但是产业结构对FDI的拉动作用在制造业和服务业各因素中的排名都很低,分别位于第七、第八位,以第二、第三产业总值衡量的产业结构在吸引FDI上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而服务业的这项系数显得更小,只为0.01782,远远低于制造业的0.12693。说明我国产业的关联性较低,没有起到相互支撑的作用。而且在产业内部尤其是服务业,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上下游支撑的垂直结构。

金融危机给我国的产业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是我国产业向高新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转移的好机会;同时更优化的产业结构能吸引更多的、更高质量的FDI,完善的上下游产业关联性能促进这种转移和作用的发挥。

总结以上的分析,对两行业中FDI的动机进行排序,结果如表6所示。可以看出FDI在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动机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果从两行业的前四位动机来看,FDI在制造业的直接投资主要看中的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集聚效应、市场容量和自然资源。FDI在我国服务业的投资决定因素主要在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容量、不断开放的市场以及制度因素。

五、 政策建议

1.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市场容量在FDI投资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动机中都占据了主要位置,并且巨大的规模和高成长性并存的中国市场在金融危机之后仍将作为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因此,我们要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势头,进一步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和实现消费升级,以吸引更多的FDI。

2.针对服务业FDI中存在的挤出效应,应认识到虽然近年来我国一直在鼓励FDI进入现代服务业,但阻碍服务业吸引外资的因素在短期内仍难以改变。对此,应加快对服务业的开放,加速外资向第三产业流动,尤其是向高端技术或新兴行业和急需资金的行业流动,如交通、电信以及教育、卫生等事业。逐步推进服务业的市场化改革,促进服务业中正向集聚效应的形成。

3.针对FDI在制造业的投资仍然存在资源导向性特点,并考虑到目前在我国制造业吸引FDI中劳动力密集型投资多于技术密集型投资的现实。首先,应该鼓励外资流入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拉动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减少发达国家转嫁资源、劳动力成本和环境污染的直接投资项目。同时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升级。其次,还要注意资源节约和环保,对环境会形成负面影响的行业应提高外资进入的门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外资进入这些行业。

4.国家对服务业中的外商投资采取的长期谨慎态度不利于我国服务业吸引FDI和利用外商投资促进国内服务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制度因素对服务业吸引FDI的较大影响促使我们应该加大对服务业的开放,鼓励国内服务业积极利用外资。但在制定开放政策时,也应注意对不用行业情况进行区别对待,对那些已具一定竞争力或急需资金、技术引进的服务行业应向外资开发;对那些具有战略性地位但仍然缺乏竞争力的行业应逐步放开市场,避免外资在这些行业中形成垄断,甚至危及我国的产业安全。

5.在继续加大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开放程度的同时,还应注意贸易摩擦的问题。经济危机导致许多国家尤其是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较大的影响了我国的制造业贸易以及部分服务贸易,对继续扩大我国两大行业的开放程度形成了外部约束。

6.工资水平、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对制造业和服务业吸引FDI的作用和影响大致相同。我国在工资水平上的成本优势在不断弱化,工资的上涨一方面是经济发展和人们福利水平提高的象征。但同时工资的上涨会阻碍外商直接投资。我们应该在适当控制国内通货膨胀的同时,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培养高素质、专业化人才来吸引外商投资。对于基础设施,应加大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高我国整体基础设施水平,并且在投资建设中要具体注意基础设施的合理性和实用性。此外,要重点发展制造业上下游产业和相关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保险、咨询类服务业,为高端制造业和其他技术密集型现代服务业的外商直接投资提供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便利的融资等服务,发挥前后向产业关联效应。

摘要:在邓宁的区位优势理论基础上,本文选择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容量、劳动力工资水平、基础设施、集聚效应、自然资源、制度因素、对外开放程度和产业结构等要素,利用我国1994-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制造业FDI和服务业FDI进行比较,分析外商直接投资的动机。结果发现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容量、集聚效应、自然资源是制造业FDI流入的主要动机;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容量、制度因素和开放程度是服务业FDI流入的主要动机。

制造业和服务业分析 篇5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是近年来特别是“十一五”末以及“十二五”开局以来被提及最多、最普遍的热门话题。就机械行业的情况而言,已经把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作为重要内容纳入了《机械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在前不久召开的中机联三届四次会员大会的《工作报告》中又一次提出了“经营结构要按照构建现代产业业态的发展理念,强化效率、成本与风险防范意识,加快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并按照国际化市场事业发展主业延伸产业链,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特别是开拓装备工业高技术服务业,制造服务业收入占比力争达到15%以上”的明确目标。作为机械工业主要支柱之一,电工行业也根据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机械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思路,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促进企业在生产服务体系方面建设,提高服务增加值在工业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要求。可见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已经成为机械工业在“十二五”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调结构、转方式”,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途径。

一.电工行业发展制造服务业的现状

“十一五”以来,电工行业也和机械工业的其他行业一样,在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是从制造企业的一项“功能”经过拓展、演变,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介于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交叉型”产业。现代制造服务业是对制造业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获得更高的利润,围绕制造业生产制造过程的各种业务,开展为客户提供的以知识密集、附加值高为特征的专业服务活动,以及制造企业派生出来的与原有的核心业务密切相关的独立的专业服务的总称。同时,随着 “称谓”上的逐步统一,也推动了产业地位的确立。尽管还留有“边缘产业”的痕迹,但基本已经形成了相对独立的行业。

二是产业规模正在逐步做大,特别是在一些行业排头兵企业中,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的情况更为显著,现代制造服务业在企业总产值中的比重逐年增加。以发电设备龙头企业中的上海电气电站集团为例,在2011年的400亿元产值中,专门从事制造服务业的服务公司实现产值为25亿元,占比为6.25%,如果把工程总承包实现的产值计算进去,整个制造服务业实现的产值比重已接近15%。上海电气集团及其旗下的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是目前电工行业在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方面成绩最突出、具有示范作用的的企业之一。

从目前电工行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的一些做法看,主要有:(1)工程总承包,从工程设计、土建施工、装备制造、安装调试及人员培训,实行“一揽子”服务,也就是“交钥匙”工程;(2)售前售中售后“一条龙”服务,包括前期咨询、“168”后服务(即试运行168小时后的服务如机组运行维护、维修保养等)、备件供应、发电机组主机设备改造(如汽轮机通流改造)、辅机脱硫脱硝改造和电厂其他设

备改造;(3)再制造,即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后的回收再制造。“再制造”就是废旧产品修复、改造的产业化。再制造的重要特征是修复,但不是简单的修复;再制造的内核是采用制造业的模式搞维修,是一种高技术的修复过程,而且是一种产业化的修复,既属于绿色维修发展的高级阶段,又属于制造范畴,是先进制造的新模式。由于我国的再制造主要基于先进的寿命评估预测技术、纳米表面工程技术和自动化表面工程技术等,近两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正在成为朝阳产业。目前内燃发电设备行业已经认识到再制造的广阔发展前途,正把注意力放在本行业产品主要配套件发动机和发电机的再制造上。(4)在拓展产业领域及向产业链两端延伸方面,特别是在供应链管理、采购、物流、仓储方面也有不少举措。(5)在电子商务领域也有成果。(6)为用户提供卖方贷款的金融服务等。

我会认为,就目前的情况看,发展重点应放在前三项内容上。

二.存在的问题

1.规模尚小,产值占比还很低

尽管经过前几年的培育和发展,目前电工企业在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就行业总体而言,由于电工行业近些年来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传统加工制造业,而使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发展比较缓慢,现代制造服务业产值在行业实现的总产值中的占比还很小,甚至不足5%,和机械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2.发展不够平衡

现代制造服务业在电工行业的各分行业以及各企业中的发展水平不平衡,仍然是当前最突出的问题。

从分行业层面看,发电设备制造业、输变电设备制造业发展得比较快,服务种类和服务方式比较多,服务内容比较丰富,服务领域和服务对象也在不断拓宽。在电站主机制造业,特别是上海电气电站集团、东方电气集团和哈尔滨电气集团等,在印度、越南、印尼等南亚、东南亚国家,近些年来以工程总承包方式承接的合同项目越来越多,这些企业以优良的全方位服务出色完成了工程项目,扩大了在国际电力建设市场上的份额,仅2011年我国发电设备出口量就达到了3000万千瓦;内燃发电设备行业在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方面,正在把利用纳米技术内燃发电机组(包括发动机和发电机)旧部件修复。相对于整机制造行业来说,而其他如电线电缆、绝缘材料等只从事基础材料或元器件制造,不提供或很少提供成套设备和装置的一些分行业,可能是由于产品本身技术含量不高以及使用过程中对服务的要求较少等原因,在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方面则进展比较缓慢。

从企业层面看,发电设备行业除了上面提及的上海电气电站、东方电气和哈电这三大动力之外,其他还有南汽、湘电等企业;输变电设备行业的特变电工、西电、许继等企业,最近几年在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上的成绩也比较显著。这些企业主要是以工程总承包方式,使自己从设备制造商转变为成套供应商、服务商。

对上述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成果比较显著的企业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三个显著的共同点:即一是这些企业都是规模比较大、实力比较

强的行业内的大型龙头企业;二是这些企业的产品基本属于整机产品或成套设备;三是这些企业自身产品之间的成套性强。

因此,行业内规模不大、实力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尤其是那些主要从事零部件等非整机生产的配套企业,在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上的举动就比较少,成果有限。

3.激励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的政策还不到位

从目前情况看,虽然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已经被列入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国务院办公厅于2011年12月12日还以国办发【2011】58号文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一些鼓励支持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但由于其特定对象为高技术服务业,所以针对制造领域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各类股励性配套政策(包括财政、税收、投资、金融、信贷及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鼓励优惠政策)还没有到位,这就从政策环境方面制约了制造服务业的发展,也影响了制造业企业发展制造服务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发展途径和政策建议

1.发展途径:从制造服务业的发展途径上看,一要内涵式发展,即不能单纯依靠不断扩大规模的外延式发展,而应该通过发展方式上的转变,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二要坚持发挥自身优势前提下的多元化发展方式,要因企而异,避免发展模式上的雷同。在发展制造服务业方面,整机产品制造企业主要应把努力方向放在产品成套化和工程总承包上;从事材料生产和零部件配套的企业的努力方向主要是从专业化角度做好两个方面的服务,一是通过提供质量稳定可靠的产品

为绝大多数用户进行一般性服务,二是通过提供特殊性能产品对少数用户进行个性化服务;科研院所则更应该在研究开发、设计、试验和技术培训方面发展。三要处理好两个“关系”,即一是处理好“主”与“辅”的关系,二是处理好“专 ”与“全”的关系。“主”与“辅”问题上,在企业母体与由其派生的“制造服务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上,既要保证服务于母体主业发展的大目标,又要使为主业服务的派生产业(辅业)的发展有足够的空间;“专”与“全”问题上,“专”而不拘泥于“单一”,不能因强调专业化而造成企业的功能缺失;“全”却不丢“专业特长”,“全”是在发挥专业化优势基础上的服务领域、服务手段和服务功能全面扩展和提升。

2.政策建议

一是建议国家财政和税务部门根据目前制造服务业在服务内容、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上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出台差异化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多元化发展。

二是建议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出台对鼓励再制造的产业政策,促进国家循环经济的发展。

制造业和服务业分析 篇6

对此,戴尔展示了其全新的产品和利润分析解决方案DPPA(Dell Product&Profit Analytics)中文版。这款专业、高效的IT解决方案,将详细的原材料、生产和各项销售成本等等有机地结合起来,提供了实时模拟和预测分析功能,帮助制造业企业预测并量化各种因素对其产品的利润将产生的潜在影响。

该解决方案将核心商业智能与戴尔服务在ERP系统实施、企业应用系统集成以及系统托管等方面的经验和能力完美结合,为制造业企业提供决策支持所需的信息。

根据世界各地诸多实施DPPA软件的公司经验,这些用户在原材料成本上涨前可及时调整销售价格,发现各种潜在的低效或浪费,从而节约成本,或者根据盈利能力将生产资源重新进行了更有效的分配,同时能尽早发现业绩不佳的产品。大多数企业在初次部署后的90天内企业便可开始见到成效,实施第一年的盈利就获得增长。

制造业和服务业分析 篇7

一、吴江市生产性服务业分离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 吴江市在促进制造业分离出生产性服务业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效的探索, 并把它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税源结构、增加地方财力的重要抓手。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各方协作、上下联动”的推进模式, 由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 建立发改委、经信委、商务、统计、国税、地税、财政、科技、工商、人行等12个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 共同研究解决分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就企业发展规划、项目立项审批、土地使用及企业分离后财政资金扶持、返还、补助等政策进行商讨, 并出台了《关于鼓励制造业企业分离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试行) 》。进一步明确了分离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导原则、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保障措施, 并制定工作流程, 建立目标考核机制, 将分离目标进一步分解到各镇 (区) 、部门。到2010年底, 全市完成分离企业20家, 其中, 现代物流企业11家, 贸易营销3家, 文化旅游2家, 安装保养2家, 培训服务、后勤服务各1家。从统计情况看, 物流企业占了分离企业的一半以上。2011年以来, 以大企业、大集团、行业龙头骨干企业为重点推进对象, 以科研设计、现代物流、贸易营销、专业配套服务和文化创意企业为分离发展重点方向, 制定了完成24家企业分离的目标, 1月-10月, 吴江市制造业分离生产服务业工作步伐明显加快, 已完成分离28家。

二、制造业分离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作用

从吴江市的实践来看,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分离是实现地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更是增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然选择。

第一, 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制造业企业主辅业一体化运营的模式, 占用了大量资金和管理资源, 降低了运营效率。将企业不擅长、不专一、不经济的服务环节分离, 促进工业企业高效率、低成本运转, 使分离后的企业更加专注于其核心业务, 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 分离出去的企业发展生产服务业, 还可以提供新的利润源。

第二, 有利于地区产业优化升级。采取“服务外包”和“第三方物流”等形式, 把工业企业中的服务业以合同方式发包、分包、转包给专业型服务企业, 分离后不仅服务好于原企业, 而且形成新的发展平台, 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可有力地带动和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推进结构调整优化。

第三, 有利于增强地方财政实力。生产服务业分离后, 企业由缴纳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税率17%, 地方留成25%) 转为缴纳营业税 (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税率3%, 一般性服务业5%, 地方留成60%) , 有助于降低企业部分税负, 增强地方财政实力。

三、生产服务业分离的主要障碍

第一, 观念滞后。企业经营者普遍存在“重制造业、轻服务业”的倾向, 对生产服务业的行业业态不了解、发展方向不明确、附加价值不清晰, “大而全”的意识非常明显。有的企业虽然认识到服务业分离的多重优势, 但对分离存在顾虑, 认为进行分离会削弱企业实力。部分企业认为, 如果自己的生产性服务独立了, 母公司的生产性服务就不存在了, 独立后的生产性服务子公司由于业务上不再受母公司指导, 对母公司的忠诚度就会减轻。而且分离是一项系统工程, 程序繁琐, 工作量大, 不少企业安于现状, 不愿花太多的精力搞分离, 还有的企业认为时机不成熟, 担心分离出的企业市场竞争力不强。

第二, 动力不足。生产性服务企业的存活需要需求市场, 需要有大量企业进行生产性服务外包。对于企业来说, 生产性服务外包战略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 企业生产性服务外包后可以将资源集中在最有竞争优势的环节, 从而增强企业的灵活性和效率,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但是, 生产性服务外包意味着企业引入了一个风险源, 由外部企业提供生产性服务, 企业能够控制的余地相对较小, 不能履约、商业机密泄漏的概率会增大。在当前转型期, 国内市场中介组织、法律制度环境等发育仍不成熟, 社会对商业违约、欺诈行为的发现、惩戒能力有限, 这必然会妨碍企业进行生产性服务外包。此外, 分离后税负的增加也降低了企业分离的积极性。营业税计税方法对生产服务业存在重复征税, 企业分工越细, 税负越重。设立服务业企业后, 原公司人员减少, 工资支出也相应减少, 应税所得额增加也会导致多缴企业所得税。

第三, 客户压力。对分离类型为混合销售业务 (销售和运输安装、技术服务等) , 改“一票制”为“两票制”的, 对于具有一般纳税人资格的企业客户 (受票方) 而言, 在物流服务分离后, 同样的进货成本, 收到增值税发票可抵扣17%的增值税, 而运输发票只允许抵扣7%的增值税。虽然实施分离可以降低分离企业的综合税负, 但相对于这部分收益, 业务和市场更重要。企业为保住固定客户和市场份额, 不得不考虑来自下游客户的压力。

第四, 政策影响。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由于高新技术企业享有特殊的政策, 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有将科技研发业务分离设立科技研发服务业的意愿, 但一方面担心新设企业能否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 另一方面又担心母体企业能否保留高新技术企业资质。二是虽然江苏省、苏州市和吴江市出台了相关鼓励和引导政策, 但政策的力度还有待增强, 操作性还需体现人性化。三是服务业增值税改革试点对吴江市的影响。日前,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 于2012年1月1日起先在上海市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等开展增值税改革试点, 待条件成熟时选择部分行业在全国范围进行试点。把征收营业税改为征收增值税对服务业企业来说是有利的, 因为营业税的计算基础是营业额, 营业额越高要缴的税越多;增值税的计算基础是利润, 利润越高要缴的税越多。因此, 当前这种试点政策, 对比邻上海的吴江服务业来说有不小的冲击。

第五, 门槛偏高。目前一些生产性服务业市场准入门槛过高, 管制过多。如金融保险业, 包括典当行、担保公司, 注册资金有最低要求;电信、能源等行业以及地方公用事业行业进入门槛较高;安装维修企业有资质要求;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较高, 必须取得相应的资质。市场准入门槛过高, 制约了这些生产服务业的发展, 削弱了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分离的基础。

四、企业生产性服务分离的模式探究

企业生产性服务分离与其生产性服务基础相关性很大, 而分离后是否与别的生产性服务企业进行整合则与生产性服务产品和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复杂程度相关。如果生产性服务基础不好, 即使实施了分离也很难做强做大, 甚至持续生存都会出现困难, 更谈不上发展。因此, 企业要先精干主体、扶持生产性服务发展, 再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先打基础, 再搞分离分立, 使生产性服务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从企业扶持, 到自立自强。

企业生产性服务分离后是否与别的生产性服务型企业进行整合主要取决于生产性服务产品和生产性服务行业的复杂程度。复杂产品的产业 (如电子和电路技术、通信产业) , 其新产品的生产性服务项目成本高、风险大、产品的复杂性强, 单个企业无法独立完成生产性服务, 故分离后的生产性服务企业要再与同类生产性服务企业进行整合, 这样就能提高生产性服务能力。同时, 生产性服务分离也与产业相关, 特别是高科技含量的产业 (如生物技术、制药产业) , 因其技术、产品复杂性, 生产性服务过程涉及部门的研究主体较多, 单个企业很难完成, 也必须将分离后的生产性服务企业进行整合。

综合以上分析, 企业生产性服务分离模式有以下三种情况。

第一, 分散分离、分步整合模式。这种模式就是积极培育和扶持一批经筛选后的重点生产性服务, 待这些生产性服务具备自我发展基础时, 再从企业分离, 然后和相关生产性服务企业进行整合。相关生产性服务成熟一个, 分离一个, 再整合一个。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生产性服务基础较差、生产性服务复杂程度较高的企业。

第二, 整体分离、分步整合模式。这种模式将生产性服务实现一次性整体分离, 但分离后的生产性服务还需要进行整合, 经适度培育后再根据行业特点和专业化程度, 通过实行二次、三次, 以及更多次重组, 实现整合目标。

第三, 整体分离、整体整合模式。这种模式在生产性服务整体分离后, 新设立的生产性服务企业不需要与别的企业进行整合。一些生产性服务基础较好, 生产性服务产品和生产性服务行业不太复杂的企业可以采取这种模式。

因此, 目前吴江市生产性服务的分离应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有步骤地对企业生产性服务进行分离;独立后的生产性服务子公司也应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分步骤进行整合。

五、制造业分离生产服务业的若干建议

从制造业分离生产服务业, 关键是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通过市场化手段, 调动制造业企业分离生产服务业的积极性, 促进生产服务业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同时, 政府的作用必不可少, 要强化政策引导, 努力形成促进生产服务业分离的良好氛围。

第一, 加大宣传力度, 统一思想认识。要采取多种形式, 向企业广泛宣传生产服务业分离的目的、意义、内容及相关扶持政策, 通过帮企业算账, 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让企业充分认识到服务业分离的积极作用, 打消抵触情绪, 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优势, 及时报道成功案例和先进典型, 从面上做好示范和带动。

第二, 完善鼓励政策, 加大引导支持。按照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特点和需求, 不断完善鼓励工业企业分离服务业的政策措施。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制造业企业组建服务业企业支持力度, 不仅从财税、土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而且要从信贷、价格、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劳动保障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促进生产服务业分离的政策体系。最近, 从江苏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传出喜讯, 江苏省将积极向上争取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 估计2012年上半年可以到位。一旦试点成功, 吴江服务业在现行增值税17%标准税率和13%低税率基础上, 将新增11%和6%两档低税率。试点期间原归属试点地区的营业税收入, 改征增值税后收入仍归属试点地区;试点行业原营业税优惠政策可以延续, 并根据增值税特点调整;纳入改革试点的纳税人缴纳的增值税可按规定抵扣。这对吴江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鲜明的导向作用。此外, 还要在市场准入、登记注册、资质认证等方面, 简化审批手续, 降低相关费用, 提高办事效率, 化解分离风险, 确保分离后的企业税费水平不高于分离前。

第三, 分层分类发展, 提高分离成效。根据不同企业的类别和层次, 宜分则分。要着重从“产业链”、“附加值”、“规模化”上下功夫, 鼓励企业将相关业务分离、外包。要按照“成熟一家、分离一家”的思路, 逐步帮助企业制定个性化的实施方案, 注重实效。

第四, 延伸产业链条, 促进主辅分离。在制造业中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 采用剥离组建生产性服务企业和将非核心业务流程外包给能提供优质、高效、快捷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服务企业等多种模式, 以延伸拓展制造业内部的生产性服务业以及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为手段, 鼓励制造业向产业链上游的研发、设计, 下游的广告、包装、品牌设计以及信息、物流、咨询、金融等拓展, 不断提高制造业产品的含金量和附加值, 推进制造业有效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第五, 强化组织领导, 明确责任分工。政府推动引导是做好企业分离生产服务业工作的“风向标”。在推行生产服务业分离过程中, 要坚持政府引导、部门协作的运作机制, 明确各相关部门的分工和职责, 着力营造高效优质的政务环境, 切实解决分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第六, 培养专业人才, 提供智力保障。为适应制造业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需要, 应加大力度, 培养和储备大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所需的既懂专业技术, 又懂生产流程的, 能从事市场开拓、服务沟通的复合型人才, 为制造业分离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摘要:把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有助于服务业壮大、地方税收增收、发展方式转变、企业竞争力提升。然后, 观念因素、动力因素、政策因素、人才因素等使生产性服务业分离出现障碍, 克服这些障碍的措施主要是加强宣传、完善政策、分类指导、延伸产业链和人才培育。

制造业和服务业分析 篇8

这种变革具有两个根本特点:第一, 面向顾客的个性化服务被引入制造价值链, 使得制造价值链得以延长。第二, 企业间分工和协作进一步精细化:在制造价值链的上游和下游, 独立的生产性服务部门为制造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在制造价值链的中游, 制造企业采纳制造外包等服务性生产活动, 实现专业化的生产, 以敏捷的、柔性的、高效的、低成本的生产方式迅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创造更多价值, 取得竞争优势。服务型制造正是符合制造业变革趋势的新的先进制造模式。

一、服务型制造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服务型制造是在经济全球化、客户需求个性化和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下出现的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和生产组织方式, 是制造与服务相融合的创新产业形态。服务型制造企业通过对客户价值的关注, 依托分散化的资源集成, 引导顾客参与到个性化的产品服务系统的生产过程中, 实现了企业产品模式从物理产品或无形服务向具有产品服务系统的转变, 也使得企业完成了从产品或服务供应商向“综合性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转变, 延伸了企业的价值链。

国内外研究表明, 生产性服务业能显著促进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可以促进装备制造业技术含量的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可以通过调整优化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达到降低能耗的目的。生产性服务的发展与装备制造业发展产生的大量中间需求有关。只有制造业得到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空间。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可促进装备制造企业技术含量提高, 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增加值比例的提高又有利于制造业能耗的下降和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同时装备制造业发展产生的大量中间需求有利于生产性服务的发展, 二者相互促进。

二、发展服务型制造是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

服务型制造模式是一种新的制造模式和生产组织方式, 可以改变我国制造业的粗放型发展模式, 优化产业结构。对于制造业而言, 通过服务型制造, 可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 优化产业的战略配置, 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获取战略性资源, 从而把财力和精力专注于高知识密集、高技术密集产业或产品的生产, 提高产品附加值, 增加利润, 促进制造业的结构升级。对于服务业来说, 服务型制造则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服务业只有在工业化后期才会得到快速发展的规律, 使得发展中国家可以在本国第二产业不发达的情况下, 加快服务业的发展速度,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实施服务型制造, 有助于中国制造业结构升级, 加快从中国代工向中国制造的转变。一方面, 企业实施服务型制造战略, 通过向客户提供全寿命周期服务, 延长了价值链, 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另一方面, 通过面向企业的服务, 使得服务型制造中的企业向自身核心竞争力回归, 在相互协作中增强整体盈利能力, 整合创新资源, 增强创新能力。企业从单纯的生产加工转变为向中间客户和最终客户提供全方位和全寿命周期的服务, 同时向产品研发和营销网络渗透, 通过世界范围内的生产性服务和技术、加工、服务渠道的互相融合, 将加快“中国代工”向“中国制造”转变的步伐。

三、服务型制造研究现阶段需着重解决的问题

生产性服务活动贯穿于服务型制造的上、中、下游, 为企业提供价值增值。而作为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服务性生产主要集中于产品制造阶段, 最终服务型制造企业为顾客提供“服务+产品”的整体解决方案。在这样一个服务与制造相融合的制造业生产过程周期里, 顾客以其特殊的角色通过向制造企业反馈信息来全程参与整个生产过程。

1. 生产性服务贯穿于整个制造周期的上、中、下游。

在产品设计的上游, 涉及到的生产性服务有市场需求分析、新产品立项、新产品设计、原有产品的升级改造等。在产品制造的中游, 涉及到的生产性服务包括非核心零件的采购、库存, 零件及成品的运输等。在产品销售的下游, 涉及到的生产性服务主要有产品的销售及广告、售后维修、产品回收等。在此过程中企业信息管理、金融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环节也作为生产性服务活动为制造企业创造价值。由此可见, 服务型制造引入生产性服务以后, 向前向后延伸了制造价值链, 实现了企业的价值增值。

2. 服务性生产创造核心竞争力。

服务性生产指的是制造企业将非核心制造外包出去, 通过自身核心制造能力协同其他企业完成产品的加工制造。在产品制造过程中, 服务性生产代替了传统的制造, 强化了专业分工企业之间的相互协同, 以较低的制造成本、较高的竞争力, 更快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3. 为顾客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在服务型制造模式下, 制造企业不再是单纯地为顾客提供实体产品, 而是通过提供“产品+服务”的解决方案, 实现用服务取代产品的最终目标。这样可以减少产品的运输、销售等环节, 有利于节约资源;产品所有权归企业所有可以促使企业提高自主维修产品的意识, 加强产品回收升级等活动, 有利于资源的再利用;同时, 提供服务的企业可以集中使用产品, 减少对环境造成的伤害;最终企业通过提供更多的服务活动, 可以创造更多的利润价值。这样, 顾客也可以更方便地享受服务带来的便利, 减少因不满售后服务而引起的纠纷。

4. 顾客通过信息反馈参与整个生产活动。

顾客作为主体发布其个性化的需求, 为制造企业创造市场, 并参与到产品制造的每个环节, 以所掌握的知识、技术和信息对产品从设计到销售提出的建议。企业以顾客为导向, 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 实现产品的不断创新。

四、服务型制造的产业实践

可以通过对产品市场调查、开发改进、生产制造、安装调试、售后服务等方面为顾客提供综合服务。为客户提供包括系统方案设计、成套供货、设备状态管理及备件零库存、金融融资等个性化、完整的企业系统解决方案和系统服务。在产品的设计环节, 一方面通过深入细致的需求调研和用户反馈, 获取并预测用户需求变化;另一方面,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积极和用户及协作厂商交流, 获取最终顾客及协作厂商的意见反馈, 确保产品能够准确反映顾客需求。在制造环节, 与重点外协厂商战略合作, 实施虚拟制造, 强化核心零部件的加工和产品总装、试车等环节;对可专业化外包的零部件, 通过制造外包、外购等方式获得专业化零部件、专业化产品。在产品应用服务环节, 开发远程故障诊断系统, 对用户装置进行实时监测和状态管理, 并以此为基础, 组建专门的服务中心, 为顾客提供系统的全套解决方案和运营服务。通过实施服务型制造模式, 制造企业能够从此走向由单机供应商到系统供应商的高端发展之路。

五、结束语

世界性产业趋势的变化和中国制造内部的压力使得中国制造亟待转型, 服务型制造由于其整合、增值、创新的特性使得其成为中国制造转型的有效路径。服务型制造是涉及到多主干学科的交叉研究方向, 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深入探索。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用户对产品个性化需求的加速, 迫切需要加快制造与服务融合的关键技术研究, 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通过调研和分析发现,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制造与服务融合所产生的新模式、理论和技术的研究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需要加快研究制造与服务融合的相关理论与技术。

参考文献

[1]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 2003 (4) .

[2]杨春立, 于明.生产性服务与制造业价值链变化的分析[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8, 14 (1) .

[3]周雯, 邢建武.新经济时期以来美国制造业及服务业的发展[J].特区经济, 2009 (1) .

制造业和服务业分析 篇9

从服务业的性质和组成来看主要包括金融、保险、房地产、咨询、信息服务、科技开发、商务服务、教育培训等行业。也有人将生产性服务业划分为8类行业:批发零售业、餐饮旅馆业、交通仓储业、通讯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和商务服务业、公共及个人服务业、其他服务业。从服务业的作用来看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指那些为满足中间需求、向外部企业和其他组织的生产活动提供中间性投入服务, 用于商业运作和更进一步的生产而非用于满足最终消费和个人需要的行业。消费性服务业指用于满足最终消费和个人需要的服务业。若从服务业出现的时间顺序来看, 服务业可分为传统的服务业和新兴的服务业。一般来说, 传统服务业包括运输、邮电、仓储、批发零售、金融、保险、房地产和商务等服务行业;现代服务业通常提供的服务属于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型服务, 包括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广告、市场调查、会展、会计事务, 律师事务和管理咨询等服务行业。本文指的是生产性服务业。

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

论及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 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二者是紧密联系的, 具体地说有几种流行的观点, 可归纳为“需求遵从论”、“供给主导论”、“互动论”和“融合论”, 本文支持融合论观点。一方面, 服务业依赖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而发展, 因为服务业当中的生产性服务业的活动大多数是产品生产的辅助性活动, 其产出的相当比例是用于机械制造业部门生产的中间需求, 没有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它就失去了需求的来源;另一方面, 机械制造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服务业的有力支撑, 即许多服务部门如金融、保险、电信、会计、法律、技术服务等都是支持机械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部门, 它们的服务能够提高机械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附加值。所以,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服务业与机械制造业会逐渐呈现出融合的趋势。

3 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

产业关联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经济联系。它是国民经济中一个产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即产业部门之间客观上存在的相互消耗和提供产品的关系, 或产业部门之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关联度是对关联关系的量化, 指一个产业投入产出关系的变动对其它产业投入产出水平的波及程度和影响程度, 一般用直接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度量。下面就通过直接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对沈阳市机械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产业关联进行分析。

直接消耗系数也称为投入系数, 记为aij, 是生产单位j总产出要直接消耗的i产品量, 它等于j部门生产中消耗的第i部门产品数量xij与j部门的总产出之比。直接消耗系数aij的值越大, 表明i部门与j部门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越密切。将各产品 (或产业) 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用表的形式表现出来, 就是直接消耗系数表或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通常用字母A表示。感应度是指产业部门的前向关联度, 它主要由感应度系数来反映。感应度系数是指当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 某一个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 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它部门的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影响力是指产业部门的后向关联度, 它主要由影响力系数来反映。影响力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使用时, 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需求波及程度。

参照国际上通用的分类方法, 结合现有的沈阳市投入产出表的内容, 同时考虑到沈阳市重工业基地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特点, 从2002年沈阳市42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中取15个属于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的部门, 这些制造业侧重于机械制造业, 按次序他们依次是: (1) 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 (2)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3)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4)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5)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6) 交通运输仓储业; (7) 邮政业; (8)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 (9) 住宿业和餐饮业; (10) 金融保险业; (1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2)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3) 科学研究事业; (14) 综合技术服务业; (15) 其他社会服务业, 由此可得他们之间的直接消耗系数, 再根据直接消耗系数计算得出的2002年沈阳市机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如下表1:

3.1 感应度系数分析

从表1的数据中可以看到在15个部门中, 感应度系数最大的部门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1.3763。其次, 排在前列的还有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1.2869, 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为1.2721, 住宿业和餐饮业为1.25,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为1.224, 交通运输仓储业为1.1791,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1.1527, 他们的感应度系数也都大于1。排在后面的有金融保险业为0.8955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0.88439,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为0.79225,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为0.78873, 其他社会服务业为0.76409, 科学研究事业为0.75499, 综合技术服务业为0.71363。感应度系数最小的是邮政业为0.66529。说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住宿业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对其他行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比较大, 对其他行业的发展变化反映比较敏感, 其他部门对这些行业的中间投入需求压力大, 依赖程度比较高。这些行业大都为机械制造业和部分传统服务业。而金融保险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其他社会服务业、科学研究事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对其他行业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比较小, 对其他行业的发展变化反映不敏感, 其他部门对这些行业的依赖程度也不高。这些行业大都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生产性服务业和部分传统服务业。

3.2 影响力系数分析

影响力系数最大的部门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1.3319, 其次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部门还有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为1.1387,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为1.3311,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为1.1185,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为1.1548, 科学研究事业为1.1174。影响力系数小于1的有交通运输仓储业为0.97573, 邮政业为0.94178, 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为0.96604, 住宿业和餐饮业为0.75025, 金融保险业为0.738,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0.91104,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为0.8596, 综合技术服务业为0.83783, 其他社会服务业为0.82732。可以看出, 影响力大的行业集中在机械制造业, 另外科学研究事业从服务业当中脱颖而出, 成为影响力比较大的服务部门。而其他的生产性服务业, 他们的影响力普遍较低。说明机械制造业和科学研究事业对其他部门的产品需求的波及程度比较大, 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大。而生产性服务业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就比较小。沈阳市的机械制造业这一行业依然保持它主力军的地位, 对其他行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服务业还处于弱势行业, 对其他行业的影响力小, 对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还没有充分的发挥它的服务功能。其中的科学研究事业的影响力较大, 这与近些年沈阳市实施的一系列开发科研创新、扶持科研事业的政策息息相关。有了这样的环境, 使沈阳市的科学研究事业有较大的影响力。

3.3 交叉关联的分析

根据表1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大小, 对这15个部门进行分类研究, 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都大于1的部门有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 这些行业都为机械制造业。说明, 其他行业的发展对机械制造业的需求压力大, 机械制造业对其他行业的变化反应敏感, 并且对其他行业的影响力大, 机械制造业与其他行业的关联度高。机械制造业在沈阳市的经济发展中处于强势地位, 对服务业的需求和带动作用都很大。感应度系数大于1和影响力系数小于1的部门有交通运输仓储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住宿业和餐饮业, 这些部门为传统服务业。说明这些部门的发展对其他部门的需求感应程度大, 其他行业的发展依赖于他们的程度大, 这些行业发展的好坏制约着其他行业的发展。机械制造业要发展对这些行业的需求就会增加, 反过来, 发展这些行业无疑会带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增强机械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而且目前这些服务部门也是对机械制造业提供服务的主要部门。感应度系数小于1和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部门有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科学研究事业, 这些部门的后涉力较大, 但对其他部门反映不太敏感, 说明这些部门发展的快慢虽然对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约束力小, 但如果发展的好, 则会对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起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 为了对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起强大的促进作用, 要优先发展好这些行业。感应度系数小于1和影响力系数小于1的部门有邮政业、金融保险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其他社会服务业, 这些部门都是服务业, 而且多数为高技术含量的现代服务部门。说明这些行业与其他行业的关联度低, 他们对机械制造业的拉动作用和敏感程度都很小。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机械制造业, 这些行业将是培养的重中之重。总体来看, 沈阳市机械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和带动作用很大, 但生产性服务业对机械制造业的配套服务发展缓慢, 生产性服务业落后于机械制造业。

4 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意义

产业集群是指相同的产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地区的产业成长现象, 它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概念, 比较权威的、公认的是Port教授提出的产业集群概念, 即在某些特定领域中, 一群在地理上邻近、有相互关联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相关法人机构等, 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连接而构成的群体。

走集群化道路不单是加快生产性服务业自身的发展速度的必然选择, 而且也是更好的服务于制造业发展的客观要求。集群有利于增加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关联性, 实现产业融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群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它不只是过去所言的共享基础设施、节约运输成本等静态的集聚效益, 更是有利于信息的获得、技术的创新等动态的集聚经济效益, 企业能够在与同行企业或关联企业的交流和接触过程中及时跟踪技术和市场发展的前沿信息, 不断进行创新。先进制造企业的生产过程, 是聚集营销人才、进行研发产品、产品运输与储存、广告、保险、会计和法律服务等开发市场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的每一环节都伴生服务需求, 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之间互动性十分明显, 而产业集群是一个相互关联、密切合作的动态系统。在集群中, 金融、保险、物流、教育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业可以与制造业紧密结合, 构成产业集群的服务支撑体系。服务业企业可以为制造企业提供相关的业务支持, 让制造业企业可以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 不断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在协助制造企业发展过程中, 服务企业的能力也得以提高。

5 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群式发展的对策

生产性服务业集群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形式, 一种为综合化集群, 即将生产性服务的各种类型服务集聚在一起, 形成一个综合的生产性服务集聚区:另一种为专业化集群, 即将生产性服务的各种类型服务分别集聚在一起, 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专业化生产性服务集聚区。根据沈阳市的具体情况, 生产性服务业应建设各种面向制造业的专业化的集聚区。基于制造企业的价值链, 面向产品制造企业的生产性服务主要有技术、金融、物流和管理咨询等专业服务。

摘要:本文在阐述了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是融合发展的关系的基础上, 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沈阳市的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产业关联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沈阳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要走产业集群式的发展道路来加强两业之间的融合。

关键词:产业集群,产业关联,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

参考文献

[1].周振华.产业融合:产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新动力[J].中国工业经济, 2003, (4)

[2].江小涓.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 2004, (1)

[3].顾乃华.中国转型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 2006, (9)

[4].王岳平, 葛岳静.我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特征分析[J].管理世界, 2007, (2)

[5].ETHIER WILFRED.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Returnto Scale in the Moder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Trad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2, (6) :389~405

制造业和服务业分析 篇10

一、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 (Producer Services) 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H Greenfield于1966年提出。1975年, Browning和Singelman在对服务业进行功能性分类时, 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 (Producer Services) 概念, 并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法律、工商服务、经纪等具有知识密集和为客户提供专门性服务的行业。我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将生产性服务分为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中介与商务服务业等。

二、我国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的协同发展关系

1. 我国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发展

1990年, 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产值是2571.5亿元, 到2003年, 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达到14658.0亿元, 是1990年的5.7倍。2008年, 服务业的增加值120487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9.5%。

制造业的发展, 具体看来, 改革开放以后, 1985年~1993年, 我国对原先的工业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 实施起了注重市场需求导向、稳步发展轻工业的发展战略, 以使重工业和轻工业趋于协调发展。1990年, 我国制造业的年产值是8776.74亿元。1993年前后, 制造业的发展出现了放缓的现象, 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倒退, 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出现了“回向发展”的现象。2003年之后, 制造业的发展速度加快。到2006年, 制造业的年产值是91310.9亿元, 出现了很大程度的增长。2008年制造业投资额为46345亿元, 比上年增加30.6%。

2.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升级关系

一国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表现为制造业增加值占GDP增加值的比重增加。在许多文献中, 将制造业中资本品产业 (即轻工业) 和消费品产业 (即重工业) 的相对比例作为工业化的衡量指标, 此指标也是衡量制造业产业结构变动的指标。Hoffmann和Chenery用轻工业和重工业的产值比例来具体衡量制造业结构的变动程度, 黄智聪、潘俊男又在以上基础上设计了C-H指数, 用以衡量制造业结构变动程度, 其具体数学形式如下 (1) :

C-H值越提高, 代表制造业结构越向重工业部门发展;反之, 表示制造业结构向轻工业部门发展。

描述制造业结构变动程度的指标由公式 (1) 中给出, 在此基础上, 为了和中国统计年鉴上的数据标准相吻合, 我们采用中国国家统计局的分类方法, 重新构造C-H指数, 这样比较符合中国的实际, 分类数据也较准确。新C-H指数计算式如下:

根据上述公式, 计算如下: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 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内在关系, 服务业的增长能够引起制造业产业结构的提升。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是提高制造业竞争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保障;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也是扩大城市就业、实现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 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存在着种种不利于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方面:首先, 服务业规模扩大、地位上升、但总量不足的矛盾依旧存在。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服务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按可变比价计算, 1993年~2006年, 服务业的年平均增长值为10.1%, 超出同期GDP增速0.1个百分点, 对GDP的贡献率由1992年代的40.2%升至2006年的50.3%, 三次产业构成2006年变为11.8:7.39:39.5, 逐步呈现出服务业与工业共同带动经济发展的格局。然而, 与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服务业总量相对不足的矛盾依旧存在。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仅与世界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大体相当, 就业人员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更是相差甚远。其次, 传统服务业所占比重较大, 新兴服务业发展总体偏低, 行业内结构不尽合理。近些年来, 我国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等传统服务业增长保持稳定, 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 金融保险、教育培训、信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 但是, 较之于传统服务业, 在产业结构中占据的比例仍旧较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旧存在很大的差距, 尤其是信息服务业。这种产业发展的相对滞后对于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必将带来阻碍。最后, 市场开放程度低。2006年, 中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263.5亿元, 占全部外资的37.9%。从吸引外资来看, 外资仍以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为主。究其原因, 民间资本和外商投资进入服务业还面临着种种限制和壁垒, 中国的服务业市场开放程度还是比较低。

三、政策建议

1. 充分认识加快服务业的发展对于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

根据上面的面板数据可以看出, 服务业的发展, 对于制造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 受到“重生产轻服务”以及“重消费性服务轻生产性服务”的思想和观念的影响, 很多人在思想上还没有从传统的服务观念中脱离出来, 对服务业的重要性的认识还比较不足。这样, 一方面不利于服务业本身的发展, 另一方面, 也阻碍了制造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高的进程。因此, 要转变观念, 提高对服务业本质特征、发展规律、经济功能、发展趋势、扩散效应等的认识, 并且将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 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地位加以重视。

2. 把握服务业的本质特征, 有选择性地支持制造业的发展进步

服务业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型服务业。大多数人仅仅看到消费性服务业的特征, 简单地把服务业等同于商业、餐饮业、旅游业、运输等行业;而对服务的生产特征认识不足, 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经济和社会功能等的认识却停留在很肤浅的层面上。因此, 加强对服务业的认识水平, 结合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制造业发展程度、基础设施条件以及企业状况等有选择地鼓励和支持服务业的发展, 使得服务业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起支撑作用, 促进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3. 重视建立和完善服务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服务业的发展, 需要健康有序的外部环境做保障。目前, 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外部条件还不是很健全, 尤其在服务企业的市场准入、市场秩序等方面缺乏有力的规范。市场准入方面的表现为:一方面, 有些行业存在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 制约了非国有资本的发展, 例如银行、电信、保险等垄断性行业, 这些行业进入的壁垒高;另一方面, 有些行业的进入壁垒较低, 这就容易造成竞争无序的现象, 例如, 管理咨询、会展、物流等。在市场秩序方面, 服务业的知识产权、服务标准、诚信机制等方面的不足:还没有建立起明确的, 有效的、完善的服务业法律法规;没有标准的服务标准体系;没有加强诚信体系的建设。要促进服务业健康、快速、有效的发展, 必须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服务业在市场准入、市场秩序等方面法律规范, 规范其发展。

4. 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分工体系, 在开放中发展服务业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推进,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其资源, 跨国公司加强了生产和采购、管理、品牌等本地化进程, 形成了研发中心和制造中心一体化基地。服务业的发展, 应该抓住机遇, 积极融入到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分工体系, 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分工体系中提升自己, 发展自己。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 一方面还要继续发挥劳动力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 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 提高服务业贸易的质量, 逐步转向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型贸易, 加大金融保险、工程服务、建筑服务、通讯服务、物流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服务业的出口, 提高服务业的质量, 提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摘要: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国际产业专业化分工的进一步深化, 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生产性服务对于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与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关系, 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协同

参考文献

[1]H.B.Chenery.Pattern of Industrial Growth[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0 (50) :624-654

[2]黄智聪潘俊男:中国大陆地区制造业产业结构的决定因素[J].中国大陆研究, 2002, 45 (2) :97-123

[3]熊芙蓉刘俊武:透析“世界工厂”及中国制造业发展战略[J].集团经济研究, 2007, (5) :60-6

制造业和服务业分析 篇11

关键词:产业关联,投入产出,装备制造业,生产者服务业,消费者服务业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经历了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根据对陕西省的初步研究,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是拉动陕西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例如,2006年装备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比2005年增长26.7%,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3.9%;另外,从2006年陕西省八大工业支柱产业的各项经济指标看,装备制造业仅次于能源化工工业,位居第二。但是,装备制造业的“新型化”程度很低,经济创造能力较弱,大大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正面临着进一步升级与发展的困境。另外,“十五”期间,陕西省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总体上呈递减趋势。例如,从2002年到2006年五年期间,陕西省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1.17%,39.40%,37.17%,36.40%和35.98%,共下降了5个百分点,而且服务业的多元化和服务效率也普遍存在问题。

国民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各产业部门间存在着既广泛又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因而某一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的任何变化,都将通过产业关联关系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一定的波及作用[1]。产业关联分析主要是对细分产业之间投入与产出上的相互依存关系进行分析,因此又称投入产出分析。利用投入产出的方法,可以定量地分析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

笔者利用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两个指标,以陕西省1997年和2002年两张投入产出表为基础,通过对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生产者服务业和消费者服务业的产业细分和产业关联效应分析,为陕西省采取不同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提供参考。

(一)装备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装备的各类制造业的总称。装备制造业具有需求弹性大、产业关联度高、对经济增长带动作用强、科技含量高等特点,是国家工业现代化的基础和经济实力的集中表现,是关系国家、民族长远利益的战略性产业[2]。

目前,对装备制造业尚无一致的定义和范围界定。装备制造业是机械电子制造业中提供投资类产品的部分,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办公用品设备制造业七类(如表1所示)。

(二)服务业

服务业在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年提高,无论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还是从服务业就业占总就业的比重看,服务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3]。

对于服务业的划分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划分标准。例如,中国台湾学者薛立敏等将服务业分成三大类:(1)服务消费者的:例如消费者所需的生活、休闲等。(2)服务生产者的:货物人员的运输、通讯、金融等一般性服务及广告、专利、中介等专业服务。(3)政府提供的服务:公共行政、教育等[4]。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以及各个产业自身的性质,可以将服务业划分为了生产者服务业、消费者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三大类。笔者只考虑了服务业中的生产者服务业和消费者服务业,他们各包括了7类细分产业(如表1所示)。

三、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在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当某产业部门发生变化,这一变化会沿着不同的产业关联方式,引起与其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产业部门的变动并依次传递,影响力逐渐减弱。通过对1997年和2002年陕西的两期投入产出表的分析计算,分别得到了各产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如表2)。

(一)感应度系数分析

感应度系数反映当各部门均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时,某一部门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即需要该部门为社会各部门的生产提供的产值。感应度系数大于或小于1,表明该部门的生产受其他部门的影响程度大于或小于社会平均水平[1,6]。其计算公式如下:

Ei=1nj=1nCij1ni=1n(1nj=1nCij)=j=1nCij1ni=1nj=1nCij(i=12n)(1)

其中,n为产业数目;Cij是列昂惕夫逆矩阵(I-A)I-1的元素。

表2的两期感应度系数栏中,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1997年有4个部门,2002年有6个部门,其中尤以交通运输与仓储业(2.4514, 2.6978)和批发零售业(2.3707, 2.1166)两个部门的感应度系数为最大。这些部门对陕西国民经济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在经济快速增长时,他们受到社会需求的压力最大,往往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部门。近些年,经济发展、人口流动对交通运输都造成了很大的需求压力,铁路部门的几次大提速正是缓解这种需求压力所采取的措施。感应度系数小于1的部门主要存在于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邮政业和消费者服务业(除住宿和餐饮业)等部门,他们受其他部门的影响程度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受社会需求的压力相对较弱。

通过对两期的感应度系数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以下特征:

(1)除了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2039,0.8363),批发和零售业(2.3707,2.1166)和科学研究事业(0.8854,0.5322),装备制造业和生产者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有明显增大趋势且普遍高于同期消费者服务业,说明装备制造业和生产者服务业对陕西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且明显大于消费者服务业。

注:原始数据来源《陕西省1997年投入产出表》、《陕西省2002年投入产出表》。其中,1997年投入产出表未统计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产业一栏中个别产业两个年份的名称不一致,括号内为2002年投入产出表的产业名称。

(2)装备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金属制品业,通信设备等制造业和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表明陕西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这些产业的支持,他们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必须的设备和器械,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产业。随着技术革命时代的来临,这些产业的竞争优势显而易见,因此需大力发展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主的一批高技术含量的产业,从而使产业结构向着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的方向发展。

(3)生产者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也呈增加趋势,尤其是交通运输仓储业(2.4514,2.6978)和金融保险业(0.9047,1.5151),表明随着生产专业化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交通运输仓储业等传统服务行业和金融保险业等现代的新兴服务行业对陕西经济的推动作用在增强。一般来说,感应度系数较大的产业部门对经济发展起着较大的制约作用,尤其是经济增长过快时,这些产业部门将先受到社会需求的巨大压力,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1]。要保持经济协调稳定发展,首先必须合理发展这些产业,从而有效地缓解供需矛盾。

(4)除住宿餐饮业以外的消费者服务业,其感应度系数均小于1,且稳中略有上升,因为这些部门主要满足最终消费者的需求,其他产业对这些产业部门的中间需求不大。

(二)影响力系数分析

影响力系数反映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生产所产生的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大于1或小于1,表明该部门生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或低于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1,6]。其计算公式如下:

Fi=1ni=1nCij1nj=1n(1ni=1nCij)=i=1nCij1nj=1ni=1nCij(j=12n)(2)

其中,n为产业数目;Cij是列昂惕夫逆矩阵(I-A)-1的元素。

表2的两期影响力系数栏中,影响力系数大于1的各有10个部门,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4069, 1.3227)和通信设备等制造业(1.2465, 1.3395)的影响力系数最大,均超过了社会平均水平的25%左右。这些部门同样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业和生产者服务业上,说明这些产业的发展对社会生产具有较大的辐射作用,它们的发展将带动其他产业部门的迅速发展。消费者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相对较小,它们对其他产业的中间需求程度还比较弱,还不能有效的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通过对两期的影响力系数进行比较分析,还可以发现以下特征:

(1)影响力系数大并且一直保持在高位的产业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业和生产者服务业上,且部分产业呈现增长趋势,由于它们的发展对于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刺激作用十分显著,因此在一定条件下需扶持并优先发展这些产业,这与陕西省“十一五”规划中要重点发展一批装备制造行业是一致的,但也要防止出现因需求过度膨胀而导致的供需矛盾加剧现象。

(2)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0.9929,1.1182)、金融保险业(0.7675,0.9512)和旅游业(0.6534,1.0202)等服务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开始呈现上升态势,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些产业对社会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这也与陕西省政府大力发展这些产业是一致的。例如,西安是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兼出口基地城市和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城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及旅游业对陕西经济的拉动作用会越来越显著。

(3)除旅游业外,其他消费者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仍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另外,2002年各产业影响力系数均大于0.6,除其他社会服务业和文化体育娱乐业外,均比1997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说明消费者服务业对陕西经济的带动作用在逐渐增强。

(三)感应度-影响力系数联合分析

从1997年感应度-影响力系数的联合分析可以看出,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及住宿和餐饮业的感应度和影响力系数均大于1,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这些部门对陕西经济具有强制约和强辐射的作用。他们既消耗其他部门的大量中间产品,同时又为其他部门提供大量的中间投入,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尤其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其感应度和影响力系数都很高。

同样,对于2002年,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等制造业及批发零售业的感应度和影响力系数均大于1,他们对经济具有强制约和强辐射的作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尤其是通信设备等制造业,其感应度和影响力系数均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30%左右。

另外,两期的联合分析还可以看出,消费者服务业在感应度和影响力系数都具有较小的值,普遍低于1,说明这些产业对其他产业的中间需求和中间投入都很小,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对提高服务业在陕西产业中的比重和优化经济产业结构有很大的作用。

四、结论与启示

通过以上对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生产者服务业和消费者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分析,可以得到一些基本结论和启示:

1.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可以为其他产业如制造业提供更多的生产设备和器械,及时满足它们的发展需求。陕西省作为一个装备制造业大省,装备制造业是拉动陕西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通过上述产业关联分析数据可以看出,装备制造业和大部分生产者服务业有较大的影响力系数,尤其是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从需求程度来看,依然是装备制造业有较大的感应度系数,尤其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具有显著的双向作用:一方面,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给一些产业提供较多的中间投入,如建筑业和生产者服务业,另一方面,装备制造业又需要其他相关产业的较多投入来促进自身的快速发展,如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生产者服务业分别为装备制造业提供的中间产品和生产服务因此需要在加快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提高装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研发和创新能力,以及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实力等。加大对装备制造业的投入,尤其是科技投入,使其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这对整个陕西经济的推动作用将会十分显著。

2.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生产者服务业逐渐从制造业中独立出来,并为制造业提供必须的生产性服务,成为了制造业等产业不可或缺的关联产业。上述分析看出,生产者服务业中的交通运输与仓储业和批发零售业两个部门的感应度系数最高,均超过了社会平均水平的1倍多,可见这两个产业对陕西经济的重要程度非同一般,其他产业的发展对它们的依赖程度很大,尤其在经济发展过快时,容易成为制约陕西经济发展的瓶颈。从两期的比较中看出,交通运输与仓储业的感应度系数仍在增加,表明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仍在增强,而批发零售业的感应度系数却在减小,说明其传统的发展优势在减弱。金融保险业的感应度系数从1997年到2002年提高了67.5%,表明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兴的现代服务业开始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对陕西省服务业内部结构的研究发现,金融保险业在陕西省服务业中的发展水平较低。但是其感应度系数较大,表明其他产业的发展对其需求依赖程度较大,许多产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需要金融保险业为其提供服务。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市场经济的开放步伐越走越快,一大批国外企业机构进入中国,一些新兴的服务业种类也开始逐渐发展起来,而且对其他产业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因此在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同时,还要重点发展一批现代服务业,在优先考虑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和充分发挥地方优势的前提下,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促进服务业尤其是生产者服务业的发展,使其为陕西省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的良性快速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3.无论是从感应度系数还是从影响力系数来看,消费者服务业都普遍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但是住宿餐饮业和旅游业却例外。2002年旅游业的影响力系数比1997年上升了56.1%,说明了陕西省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住宿餐饮业的两个系数均接近或大于1,表明该产业对陕西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可忽视,尤其要抓住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机遇,提升住宿餐饮业的行业竞争力及品牌优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支出的增加,人们对这些产业的消费需求也在明显增强,陕西省要抓住自身旅游业的传统优势,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和做好宣传工作,加快其他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努力打造以旅游业为主的陕西现代消费者服务业。

参考文献

[1]中国投入产出学会课题组.我国目前产业关联度分析-2002年投入产出表系列分析报告之一[J].统计研究,2006(11):3-8.

[2]潘智勇,朱怀意.浅谈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战略[J].企业经济,2004(2):126-128.

[3]陈宪,黄建锋.分工、互动与融合: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演进的实证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10):65-71.

[4]聂清.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关联效应研究[J].国际商务研究,2006(1):6-12.

[5]李悦.产业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359-380.

[6]王岳平.我国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联分析[J].管理世界,2000(4):59-65.

[7]Pietroforte,R.et al.Regional development andconstruction in Italy:an input-output analysis,1959-1992[J].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Economics,2000(18):151-159.

[8]Pietroforte,R.and Gregori,T.An input-outputanalysis of the construction sector in highly devel-oped economies[J].Construction Managementand Economics,2003(21):319-327.

上一篇:保护信息系统下一篇:负压螺杆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