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现代化分析

2024-10-26

我国农业现代化分析(共12篇)

我国农业现代化分析 篇1

1 引言

农业是安天下的产业, 民为国之本, 农为民之本, 所以说农业问题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 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 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致富的必由之路。而且推进农业现代化, 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途径。目前提高农业投资效率是重点, 对于如何提高农业投资效率实现农业现代化则是广大学者和人民群众都关心的问题。对于这样一种需要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工业部门的介入、现代要素的投入、市场机制的引入和服务体系的建立, 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 使农业在形态上成为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农业, 其主要的目标是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增加农民的收入, 缩小工农差距和城乡差距, 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阶段, 我国农业发展现状怎样, 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如何, 这就需要对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测定。

2 模型建立

2.1 数据获取和处理

本文所用数据是通过《中国统计年鉴 (2009) 》的相关统计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得来的。经过筛选, 最终选取了9个指标, 同时本文对样本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

2.2 因子分析模型解释

因子分析法是处理多变量数据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基本原理就是将众多的原始变量表现为较少因子的线性组合, 即将原始变量分解为公共因子, 以少数因子来概括和揭示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 从而建立起能揭示出事物之间本质关系的结构模型。因子分析模型为:

X=AF+ε

具体而言, 因子模型假定观测到的每个随机变量Xi线性地依赖于少数几个不可观测的随机变量F1, F2, Fm…, 和特殊因子向量εi, 即

Xi=ai1F1+ai2F2+……+aimFm+εi

式中, aij为第i个变量在第j个因子上的载荷, 称为因子载荷。

当存在一个正交阵Γ时, 则有X= (AΓ) (Γ'F) +ε

这时Γ'F为新的公共因子, AΓ为新的因子载荷矩阵, 利用这一特性, 可以对得到的因子模型进行旋转以产生容易被解释的因子, 然后用回归法计算因子得分。

2.3 实证分析

利用SPSS16.0对样本进行了因子分析的适合性检验, 结果显示Bartlett球形检验的显著概率为0.000, KMO检验值为0.738, 适合作因子分析。

根据因子分析的输出结果, 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 本文选取了3个因子作为公共因子, 表1列出了3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率。

由此使用主成份分析法提取前3个因子为综合因子。为了加强公共因子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释能力, 对提取的3个公共因子建立原始因子载荷矩阵, 并运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转法对载荷矩阵进行因子旋转, 得到旋转后的载荷矩阵如表2所示。

为了使计算结果误差最小, 采用回归法得到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见表3) , 根据该矩阵和变量观测值可计算出因子的得分。

根据表1数据, 以旋转后的累积方差贡献表中的各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加重权数, 计算各城市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综合得分:Y=49.509F1+22.901F2+13.477F3 (表4)

2.4 结果分析及建议

从结果可以看出, 排在前三位的城市有上海、北京、浙江。上海、北京、浙江都在公共因子1上的得分最高, 同时北京在公共因子2上的得分也很高, 浙江在公共因子3上的得分较高。因子1反映的主要包括农业投入, 农业经济结构以及农业发展能力, 因子3代表的是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从综合得分可以看出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为东部和中西部的中心城市, 中部地区次之, 东北以及西部欠发达地区较差。

根据东部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地区的经验, 针对中、东、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农业的特点, 提出一些建议:

对于东部地区来说, 综合经济实力相对较强, 这些地区有一定的技术支持, 因而对于东部地区, 应该继续加强农业技术研究, 大力发展农业技术, 为增强农业的自主创新提供技术和产业支撑。应该借鉴上海的经验, 走结构转化和资本深化的途径。

对于农业现代化水平较弱的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来说, 农业技术相对落后, 所以应在合理利用有限土地资源的同时, 加大科技力量的投入, 加快农业科研步伐, 达到用科技支撑农业, 推动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同时各个地方还应开展农村农业教育, 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 运用各种手段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农业产出效益。此外中西部及东北地区还应该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制定相关政策, 引导乡镇企业由粗放型发展方式向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 转变投资结构, 发展农村金融, 实现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支持作用。同时应该继续完善土地制度和加快土地流转, 推进农业经营组织方式创新, 逐步在农户经营规模扩展的基础上发展农户自发性的经济合作组织, 提高农户在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和农产品销售市场中的谈判能力, 进一步提高农业比较收益, 以此来激励农户采用农业技术创新。

摘要:为评价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 构建一套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辖市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了评价, 提出提高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必须加快农业技术投入, 提高农业投资收益, 激励农户采用农业技术创新。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因子分析,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陈春霞.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及其拓展[J].生产力研究, 2010, (1) .

[2]门可佩, 唐沙沙.华东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综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 2010, (11) .

[3]孙福田, 王福林.黑龙江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动态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9, (19) .

[4]马远, 龚新蜀.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产业结构调整—基于VAR模型的计量分析[J].开发研究, 2010, (5) .

我国农业现代化分析 篇2

论述了我国设施园艺工程事业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和进步,指出了与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存在的差距和问题,并对今后的工作重心、努力方向提出了看法和建议。

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我国的设施园工艺工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1990~2000年,全国以蔬菜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由近14万hm2发展到170万hm2,增长了11倍多。设施蔬菜总产量达8700多万t,人均占有量60多kg,比20年前增长了310倍。此外还有1亿多m2遮阳网和300多万m2的防虫网,以及240多万hm2的地膜用于蔬菜生产。上述情况表明,我国设施园艺总面积居世界第一,已成为设施园艺的大国。设施园艺产业在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当前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设施园艺成为首选项目。全国400多个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很多都以设施园艺工程为主要内容,说明了设施园艺工程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关系密切,它的发达程度,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设施园艺工程发展的现状

我国设施园艺目前已进入了蓬勃而又稳定的发展时期,基本摆脱了以往忽起忽落的状态,开始步入“发展、提高、完善、巩固、再发展”的比较成熟的阶段。具体表现如下:

1)设施园艺工程总体布局更加合理,注意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如我国日光温室主要集中在北纬33~38°,而遮阳网则集中在长江流域以南广大地区。多数地区在发展中体现了以节能为中心、低投入高产出的中国特色,符合我国国情。

2)设施园艺工程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园艺设施类型逐步向大型化发展,小型简易设施比例近20年下降了近28%。对国外大型连栋温室成套设备及栽培品种、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促进了我国温室产业的发展。使新型优化节能日光温室和大型连栋温室进一步推广普及。

3)园艺设施的结构设计及建筑水平不断提高,新型覆盖材料的研制开发进展迅速,多功能塑料薄膜、厚型无纺布、物理发泡片材以及复合保温材料不断推向市场,使得设施环境的调控能力增强,设施内的光、温、湿、气环境不断改善,为作物高产、优质、高效奠定了基础。特别是新型保温覆盖材料的出现,取代传统的蒲席、稻草苫,有利于机械化、自动化卷铺,为日光温室管理实现现代化,迈出可喜的一步。

4)设施园艺栽培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专用品种培育受到重视,并选育出一批新品种,正在生产中推广应用。表现在设施蔬菜的总产和单产大幅提高,例如日光温室黄瓜产量最高达3万kg/(667m2?a),番茄达2万kg/(667m2?a)以上,接近或达到设施园艺发达国

家(如荷兰,日本)的水平。作物种类大大丰富,设施花卉和果树栽培面积逐年增加,北京平谷日光温室大桃最早的3月份即可上市,南方的设施葡萄已占相当比例,既丰富了园艺产品的市场供应,也提高了经济效益,使农民增收。

5)设施园艺工程的科学研究,受到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重视与支持。“九五”期间科技部“工厂化高效农业示范工程”列为国家攻关项目,在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浙江、广东等不同生态气候型及不同区域经济特点的6省市,同时展开研究及试验示范。全国共有47个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654名科技人员参与,完成了61项科研项目,投入的科研经费是“七五”和“八五”总和的10倍,已于2000年通过国家级验收,体现了大项目、大协作、大成果。199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将“设施园艺高产优质的基础研究”列为重点项目正式启动,2000年已通过中期考核,将于2002年底完成。这在我国设施园艺学科领域,也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反映出我国设施园艺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水平跃上了新台阶。“十五”期间工厂化农业(设施园艺部分)项目继续进行,而且又首次被列入“863”高技术领域的研究项目。和过去比较,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事业,正处在最兴旺发达的时期,令人欢欣鼓舞。2 农业现代化与我国设施园艺工程

农业现代化的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由传统的经验式农业,向高度集约化、商品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对中国来讲甚至是比较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赋而就。有专家认为,农业现代化有3个基本特征(或过程):

一是农业工业化过程,要用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设施和装备来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并要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经营和管理农业,从而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过程规范化,生产产品标准化和生产方式产业化。二是农业市场化过程,它包括产品的商品化和生产要素的商品化。三是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它要求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相结合。

用上述3个基本特征来衡量我国设施园艺工程的实际情况,就会宿醒地认识到,还有很大差距,要实现我国设施园艺工程的现代化,还有许多问题急待解决,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任重道远。

1)我国设施园艺的面积虽居世界之首,但多为简易的设施。据1999年统计,中小棚的比例仍占到41%,这些简易设施不仅作业不便、劳动强度大、产出率低,而且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北方基本上不能进行冬季生产。即便占到总面积69%的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受自然气候制约的因素也很多,2000年我国北方广大地区遭遇冷冬,不少地区的日光温室黄瓜减产或绝收,损失惨重;而设施园艺发达的荷兰,虽然温室总面积只有1.2万hm2,但都是现代化.的大型连栋温室,环境可控能力强,可一年四季全天候生产。我国这种温室的总面积才300 hm2左右,说明我国设施园艺还远没有达到用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化设施来装备和改造的水平。

2)设施园艺工程的三大主要技术支撑--生物、环境、工程,无论从产品的生产过程还是经营管理,仍以分散的农户的生产经营为主,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国内现有上百家温室制造厂家,但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更没有标准化,为争市场,一些缺乏技术实力的小厂便竞相压价、无序竞争,不仅坑害了客户,也打击了有实力、产品质量好的温室企业。投施环境调控是我国设施园艺十分薄弱的环节,设施内的光、温、湿、气、土五个环境因子的监控手段非常缺乏,就是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科研试验,也少有理想的测试仪器。国外虽有好的设备,但价格昂贵,国内只有少数的生产厂家研究开发和生产这些设备,生产出的产品不是质量差、不精确,就是不耐用、经常损坏,严重制约了设施环境调控的科研与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至于设施栽培,缺乏专用品种,缺乏规范化的科学的量化指标,凭经验管理仍是主流,受气候制约严重,因而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效益均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

3)从设施园艺产品的市场来看,目前蔬菜市场的需求从量上已是供大于求、卖菜难、卖好价钱更难,成为设施蔬菜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高质量、无公害、营养丰富、消费者放心的优质产品却又供不应求,出口产品缺口更大;在市场上叫得响,立得稳的品牌产品,无论蔬菜、果品或花卉,更是少得可怜。这与产品生产过程不能实现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和产业化有密切关系,更无法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来经营和管理设施园艺的生产。因此加入WTO后,虽然给我国的园艺业(含设施园艺)带来了很大机遇,但由于产品商品化程度底,所以一些机遇很难抓住,甚至丧失。

4)认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设施园艺是实现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但它是否能保持生态环境安全,是当前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一些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户栽培技术未实现标准化,缺少量化指标、更缺乏控制量化的设备和手段,盲目超标施用农药,过量施用化肥十分普遍,不但使蔬菜品质下降,有害物质超标、危害消费者健康,同时也污染了生产地区的地下水和土壤,难以实现农业现代化要求的可持续发展。

5)设施园艺工程的科技含量低,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新技术、新成果的到位率、入户率低,因而单产水平低(表1)。

表1 部分国家蔬菜单产比较t?hm-2 波兰 西班牙 荷兰 美国 日本 中国

1980 13.63 18.79 40.65 18.68 27.72 14.44

1985 19.26 20.04 44.36 21.11 27.85 16.0

21990 22.51 22.95 53.21 23.48 27.41 17.72

1995 22.12 26.22 50.89 25.16 27.67 18.77

1999 24.68 29.55 54.97 25.79 27.08 16.94

2001 22.95 31.03 48.01 27.31 27.56 18.25

注:表中数据来源于国际粮农组织(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

虽然表中数据并非特指设施栽培的蔬菜产量,但总的趋势是一致的,某些方面甚至差距更大。而提高设施园艺的科技含量,很大程度上要依赖科技成果的普及和推广,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知识形态的科技成果太多,物化形态的成果太少。论文多、专著多,但对农业生产、农业经济有突破性的成果少,科研成果应能够真正变成直接的生产力,而不是间接生产力。3 大力招进我国设施园艺工程现代化

我国的设施园艺工程事业形势大好,问题不少。加人WTO后,更感受到了竞争的激烈与机遇的吸引。作为设施园艺工程界业内人士,必需面对现实努力工作,一步一个脚印,推进我国设施园艺工程早日实现现代化,由设施园艺大国变为设施园艺强国。

3.1 认清形势、转变观念

我国农业生产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由于基本上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因而农产品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市场经济的关键是市场,因此必需把发展我国设施园艺工程置身于农产品的大市场中来考虑,从业者的观念必需转变到市场经济轨道上来。无论是发展规划、发展战略、乃至具体产品品种,产品如何生产?都要以市场为出发点来考虑。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的农副产品供大于求的占70%以上,供求平衡的也不少,真缺的不多。设施园艺产品菜、花、果,也是如此。未来农产品的市场,数量、质量、花色品种还会增加,说明已经饱和或过剩的市场还会更饱和和过剩。同时加入WTO后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还面临着国外农产品的冲击。目前一些产品是又多又缺,多的卖不出去缺的又买不到,不仅表现在设施园艺生产的菜、花、果,还表现在硬件产品如温室本身、覆盖材料或生产资料等,这是因为产品品质与消费需求差距太大。随着短缺经济的结束,消费者对名特优产品需求迫切,反之则会积压过剩,加之假冒伪劣产品的干扰,更加剧了市场的压力和竞争。关键在于产品的质量如何,消费者是否满意。高质量、名牌产品不是靠炒作、包装,必需得到消费者认可,市场认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能只注意产品的生产,更要注意使产品变成商品,才能有价值。

3.2 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是宏观与微观的关系,设施园艺的特点是地域性强,我国幅员辽阔,生态环境各异,从全国宏观范围来看,园艺设施种类繁多,从小到大、从低级到高级应有尽有,但某一地区,某一省市,最终具体到某生产地的微观范围,适合发展哪些类型,就必需因地制宜。要考虑自然环境的差异,经济基础的差异、技术水平、人力资源等的不同,都影响到该地区设施园艺的发展状况和经济效益,必需实事求是,不能盲目跟风。我国许多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区趋同性太强,与此不无关系。

二是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设施园艺实现现代化是个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发展设施园艺既要有宏伟远大目标,也要分阶段、分层次逐步发展。设施园艺发达国家的技术路线是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而我们的国情,不可能从起步就高投入,许多地区的经验是初级阶段要低投入、低风险,还要高产出,否则广大农户学不起,用不上。但从长远看,有了基础和实力,必然也要向高投入现代化的设施园艺发展,不断提高环境调控水平,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从而保证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最终获得更高的效益。

三是普及和提高的关系,我国设施园艺的主要类型是塑料薄膜拱棚和日光温室,而许多示范园区的高科技现代化温室只占总面积的千分之二左右、微乎其微。因此,如何逐步提高我国设施园艺工程的现代化水平,着眼点、工作和研究的重心必需明确,尤其是各级政府的导向至关重要。只有占99%以上面积的设施园艺生产提高了科技含量,生产出来的蔬菜、花卉、果品高产、优质,能卖得出去,卖好价钱,农民赚了钱,增加了收入,才能拉近广大农民与示范园区的距离。

3.3 加强科学研究,大幅度提高科技含量

我国农业现代化分析 篇3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问题;对策

农业现代化,是指通过科学技术的渗透、工业部门的介入、现代要素的投入、市场机制的引入和服务体系的建立,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现代管理方法管理农业、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使农业在形态上成为具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型农业,其基本目标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按时间可分为两个阶段: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

1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中的问题

近年来,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的新形势,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统分结合经营体制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取向不相适应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并日益突出出来,农业现代化建设又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

1.1 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劳动力素质低下

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据“五普”数据表明,我国适龄劳动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15%,其中6亿在农村。根据我国目前每亩耕地投入的劳动力计算,农业只需1.5亿劳动力,剩余的4.5亿农村劳动力处于就业不充分状态。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较低,据2001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农村每10万人口中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为492人,高中和中专文化程度的人数为5316人,而城镇分别为8899人、21265人。2004年在占我国劳动力七成左右的农村劳动力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比重高达87.11% (其中文盲或半文盲劳动力占7.15%,小学文化程度占29.12%,初中文化程度占50.14% ),高中文化程度的只占10.10%,中专文化程度的占2.11%,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0.18%。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的低下对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将产生不良影响。

1.2 农业科技含量低,机械化水平不高

从整体来看,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10-15年,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一般都在75%以上,德国、法国、英国等甚至达到90%,以色列则超过了90%,而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仍然只有45%。而且,中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也是很大的,中国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仅为 30%-40%,真正具有规模的甚至不到20%,多数技术研制出来后,被束之高阁,不能发挥实际作用。

1.3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种植业占较大比重,虽然经过几年调整,仍未有较大的改观。农村第二、三产业相对不发达,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率低。由于我国按劳动力平均的农业资源极少,农户家庭经营规模过于细小,经营分散,土地密集型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多数大宗农产品的生产成本高于国际市场,缺乏竞争能力,属于劣势产品。这一现象直接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2 加快我国农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2.1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

实施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战略。长期以来,农业都被视为社会效益高而经济效益低的弱质产业,处于产业结构“倒金字塔”的最底端,只有融入科技、金融、商贸、信息等要素,使农业产业链条延伸到二三产业,实现产业融合发展,才能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一是实施非均衡发展和品牌战略,合理布局和加快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二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和农业会展业,加快农业物联网建设,尽快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农业服务体系,实现公益性与经营性互补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

推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不仅直接决定了园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影响并决定着其辐射区域现代农业的发展,进而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一是加强现代农业园区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二是充分发挥各涉农部门的职能作用,整合涉农资金项目集中用于农业园区建设,引导各种经济主体以资金、设备、技术入股等方式进入园区,加大对农业园区的扶持力度。三是抓好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引进大型龙头企业,打造农产品品牌,推进农业生产的标准化。

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一是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并通过完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运行机制和治理结构,规范利益分配方法。二是提高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化程度,鼓励引导农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实现强强联合,规范运作。三是推进农业的公司化进程,重点培育一批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基地”为主的经营主体,把农业产业链紧密衔接起来,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综合体。

2.2 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

当前应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通过立法和调整农业土地政策,推动土地合法有序流转。政府应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使耕地向农村种田能手和专业大户集中,逐步实现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但是同时,政府必须严厉打击各种土地违法行为,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与设备,全面推广和使用农业机械,改变我国人力、畜力为农业生产主要动力的局面。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开发和生产适应不同土地规模,自动化程度高的农业生产设备和农机具,为土地的精耕细作创造条件,为提高土地产出率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3.3加快金融改革创新步伐

加大对全国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支持力度。一是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情况,在全国选取若干个地级市作为全国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以完善农村金融体制机制、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为重点,围绕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服务创新、农业企业融资服务创新、农业资本市场融资与创新、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等制定改革创新规划并付诸实施。二是对国家级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给予适当的政策支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的具体思路和实施路径,总结经验教训,待试验成熟后逐步向全國推广,加大金融对农业现代化的支持力度。

参考文献

[1]高布权.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经验及其对我国西部农业现代化的启示[J].特区经济,2006,(9).

[2]邓汉慧,邓璇.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经验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J].农业经济问题,2007,(9).

我国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篇4

第一, 加大财政、金融、保险等政策支持。按照国际上发展有机食品、生态食品的经验, 划拨专门资金对生态农业建设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 重点选择一批技术水平高、经济效益好、带动力强的生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生态农业项目, 给予大力支持;对获得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生产企业、基地和龙头大户给予信贷专项资金支持, 在贷款规模、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优先或优惠;对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开发者适当减免税赋、给予风险保障等。

第二, 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重点研究开发农作物秸秆能源化、肥料化、饲料化技术;优质农产品和与之配套的先进栽培技术、饲养技术、加工技术;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无污染、无残留的生物农药, 无公害饲料添加剂和食品添加剂以及对人畜安全的兽药生产技术;生态农业、旱地农业、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等技术, 以及后备资源和可替代资源技术等, 特别要在良种培育、先进种养技术集成配套、农产品精深加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保护等方面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强化技术集成配套, 力争在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等方面取得突破。

第三, 加速生态技术的推广应用。如改革农业耕作制度和种植方式, 开展免耕栽培技术推广补贴试点, 加快普及农作物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制定化肥、农药合理使用的标准体系和技术规范, 指导农民逐步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科学、经济、合理施用化肥、农药, 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开发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大力提倡使用农家肥, 扩大测土配方施肥的实施范围和补贴规模, 进一步推广诊断施肥、精准施肥等先进施肥技术, 提高化肥利用效率;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启动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积极推广集约、高效、生态畜禽水产养殖技术, 降低饲料和能源消耗;推广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和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等, 切实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等。

第四, 因地制宜, 创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如食物链循环利用型, 通过食物链和加工链的合理配置, 促使物质和能量的多级传递、多层次利用, 形成种、养、加良性循环。如利用棉花的副产品棉籽壳培养菌菇, 残剩废物养蚯蚓喂鸡, 鸡粪经发酵后喂猪, 猪粪喂鱼或入沼气池为种植业提供肥源和生活用能, 鸡、猪等主产品可进入市场或进行蛋、肉、皮、毛等系列深加工。代表性模式有“鸡、猪、沼气”、“牛、鸡、猪、兔、鱼”或“鸡、猪、沼气、菜”等。休闲观光型, 适用于城郊附近及旅游区农村。休闲观光产业重点建设项目有生态旅游区项目、特色花卉观赏项目、果品和花卉采摘项目、观光农业旅游项目等。

第五, 壮大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 发挥集群和航母的引领作用。在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 一家一户小规模的农户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 龙头企业和合作社要架起发展的桥梁。今后, 应努力构建合作社、示范社, 打造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的联盟、集群和航母。

生态农业内涵丰富, 范畴庞大, 各地资源禀赋各异, 农业发展水平不等, 面临的制约因素也不同, 因而推进方式与发展模式都具有特殊性, 但根本目标和方向是共同的, 即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为中心, 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 充分发挥本地生态环境的相对优势, 创新农业产业体系和生产体系, 建立良性循环的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生态系统, 促进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

摘要:现代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化为前提、市场化为导向的绿色农业。加快现代生态农业发展, 必须加大财政、金融、保险等政策支持, 加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 加速生态技术的推广应用, 创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壮大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和合作社。

我国农业现代化分析 篇5

卢辞

荷兰是欧洲的一个小国,人口1600万,相当于我国的上海市;其国土面积4.15万平方千米,不到安徽省的1/3。十多年前,人们就已经注意到:在世界农产品净出口额的排行榜上,荷兰一直仅次于美国。研究发现:这里没有包括园艺类产品(鲜花、观赏植物、蔬菜以及蘑菇等)和渔业产品。这些产品荷兰都有大量的净出口,而美国则有可观的净进口。以1996-1999年4年的平均数为例,加上这两类产品后,荷兰的净出口值接近176亿美元,而美国则减少到了148亿美元;这种格局在2000年就更加明显,荷兰的净出口额超过146亿美元,而美国不足32亿美元[1]2-4。总之,在农产品净出口方面,荷兰成了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荷兰农业的奇迹,与其鼎力发展集成农业是分不开的。本文以荷兰园艺业、奶牛业为例,研究集成农业的发展对现代农业所起的推动作用。

一、荷兰集成农业概况

1.集成农业的特征

集成农业是按照一定的农业生产要求,将农业技术集成到农业装备中,然后把这种农业装备以50%以上的政府补贴直接销售给农户,以解决某种生产方式(如有机农业生产方式)下推广系列复杂的农业技术所形成的成本大、风险高的问题。它应当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荷兰在赢得农产品出口的许多世界第一的背后,有其集成农业的巨大贡献。可见,集成农业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生产力。

集成农业与大都市圈连接在一起。荷兰的人口密度大,农业紧靠大中城市,特别是荷兰西部三省(乌得勒支、北荷兰省、南荷兰省,简称西三省)人口尤其密集,铁路、公路密如蛛网,把荷兰最重要的城市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城市连绵带。没有园艺业和奶牛业这种集成农业的早期发展,难以想象荷兰农业有现在这样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集成农业的发展目标,不再是追求产量,而十分强调农业与环境、自然的协调发展,重视农业的社会责任,这就为荷兰形成绿色生产力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研究荷兰的集成农业,我们不仅可以认识集成农业的一般特点,而且可以从荷兰在获得非凡的国际竞争力的同时保持着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这个发展历程中得到启示。荷兰西三省形成了一个人口最密集的红色带,其人口超过600万,占全国人口的2/3。这个大都市圈形如一个稍稍倾斜的“匚”字形,东部缺口是农田、牧场和树林,国家规定不得侵占,人称之为绿色心脏。在荷兰,土地利用被区分为绿区和红区,前者是指自然保护区、林地和农业,后者是指工业、城市住宅和各种基础设施用地,功能分明,并且严格防止后者对前者的侵占。

2.集成农业生产资源的利用

荷兰土地的利用方式与我国的差别很大。虽然总起来说,荷兰人均土地面积比我国还少,人均的土地面积仅为0.058公顷,但是农业用地中,农作物种植面积还没有牧场的面积大。以西三省为例,牧草地达到20.9万hm[2],大田蔬菜3.4万hm[2],其他农作物用地不到9.2万hm[2],后两项总面积仅为牧草场的3/5。同时,西三省总共有玻璃温室约7080公顷,占全国玻璃温室面积的2/3以上;尤其是南荷兰省,集中了全国玻璃温室的55.6%,形成了举世闻名的玻璃城[1]50-59。

1994年到2001期间,荷兰的农业就业人数从28.2万下降到26.8万,即减少了5%。西三省奶牛业比较重要的乌得勒支省的农业就业人数减少得最快,7年里几乎减少了14%,而南北荷兰两省的变化却很小,大致保持在8万左右;其中,北荷兰省还有所上升[2]。从西三省主要的生产活动来看,花卉是特别重要的产业,而奶牛业则是它们共同的一个重要产业。对比我国大城市郊区,园艺业和奶牛业也逐渐成长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其中看起来存在着某种规律性的东西。下面就以园艺业和奶牛业为例,研究荷兰式集成农业的先进性

及其产生的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二、园艺业高度发达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

荷兰以欧洲花园和花卉王国而驰名于世。荷兰园艺业包括花卉、蔬菜、蘑菇、水果和名目繁多的观叶植物、园林苗木等等。在荷兰的很多文献中,园艺业与农业往往并列而称,可见它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1.园艺业高度发达的原因

第一,历史悠久,气候适宜。荷兰西部地区花卉业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文化渊源,加上土壤和气候条件比较适宜,花农积累了栽培花卉的许多经验。早在17世纪,荷兰工商业就已经非常发达,城市富商麇集,人口密度大,园艺业产品从农村(实际上已经相当于城郊)到城市不但运输距离短,而且不愁销路。这就为荷兰花卉园艺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荷兰还形成了独特的拍卖业,使那些娇嫩的鲜花能够快捷、有效地销售到其他地区以至邻国,直到世界各地。

第二,人多地少的优势。作为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荷兰的土地资源是非常稀缺的。因此,如何从每平方米土地上实现最大的产值,就是农民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很明显,花卉园艺业对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要优于一般的大田种植业,而温室园艺业又优于露地园艺业。较高的投入加上更好的技术形成集成技术装备,产生集成农业。集成农业是荷兰农民从有限的土地上获得巨大收益的诀窍。荷兰园艺业发展到用电子计算机技术集成技术装备的世界领先地位,基本上是近半个世纪的事情。近年来园艺业主要品种的平均产值,花卉和观叶植物70.54亿荷兰盾,花卉球茎9.74亿荷兰盾,蔬菜37.92亿荷兰盾,水果4.66亿荷兰盾,苗木、种子等7.96亿荷兰盾[3]23。

第三,欧盟先进的农业政策。园艺业在荷兰的迅速发展,还得益于欧盟(早先的欧共体)的农业政策。欧洲各国因一些大宗农产品大量过剩而困扰,欧共体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对牛奶、谷物和其他一些农产品采取了限产政策。同时,由于欧洲经济的整体化,荷兰在没有边界的统一大市场里,可以把优势农产品(特别是园艺业产品和乳制品)销售到周边各国,大大促进了荷兰园艺业的发展。

第四,可持续发展政策。园艺业得到加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对环境、自然景观和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空间狭小的荷兰,以奶牛业为代表的畜牧业发展,由于粪便问题难以处理受到了不小的制约。在近几十年来,荷兰农业生产结构从以畜牧业为主逐渐转向以包括园艺业在内的种植业为主。在种植业内部,园艺业占的比重大于一般意义的大田种植业。

2.园艺业生产发展趋势

荷兰的务农人数一直在减少,但为农业服务的就业岗位却在增加。1985-2001年间,园艺业农场从1.9万个下降到1.2万多个。1999年,荷兰花卉产业(包括观赏植物在内)的农场有8700多个,直接就业人数3.7万人,间接就业(拍卖、递送、批发、出口、零售)的人数总计达4.9万人,共为国家提供了8.6万个工作岗位。与此同时,荷兰农场的平均规模不断扩大。温室农场的平均面积从3664平方米扩大到9 495平方米,即接近1公顷,大的甚至达到了3公顷[3]93。

第一,温室花卉和露地花卉生产。花卉生产包括切花生产、球根花卉生产、郁金香生产。荷兰花卉生产的玻璃温室面积从1975年的7 900公顷增加到了2005年的1.16万hm[2],大约占全世界温室面积的1/4。玻璃温室切花生产是花卉业中最大的产业,其产值高达20多亿欧元,荷兰每天向世界出口1700万枝鲜切花和170万盆花。露地花卉主要是球根花卉生产,球根花卉又可分为两种:鳞茎植物(如郁金香、水仙、鸢尾、风信子、百合等)和球茎植物(如唐菖蒲、大丽花、番红花、雪花莲、麝香兰、秋海棠、美人蕉、虎斑草)。种植郁金香的农场最多,有1562家,年产郁金香球茎30亿个。仅球根花卉一项的产值就占荷兰农业总

产值的3.5%。此外,百合、唐菖蒲、水仙等球茎产量也十分可观,总计达到60亿个。荷兰每年出口的球茎有70亿个,价值7.5亿美元。荷兰花卉作物产值从1980年的13.6亿欧元增加到2001年的82亿欧元,增长了6倍,发展到占世界市场47.8%的份额[3]79。

第二,蔬菜生产。荷兰蔬菜生产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出口。蔬菜生产包括温室蔬菜生产和大田蔬菜生产。荷兰玻璃温室蔬菜的主要品种是番茄、甜椒和黄瓜、草莓,普遍采用无土栽培。其他种类繁多的温室蔬菜,如小萝卜、茄子、西葫芦、生菜、菊苣、花椰菜、小白菜、中国大白菜、洋豌豆、白芹菜、茴香、小黄瓜、菠菜和芸豆等等。玻璃温室蔬菜都由专业农场栽培,一般一个农场只种植一种蔬菜。一些公司专门从事温室蔬菜的育苗,幼苗种植面积每年保持在160-180公顷左右。专业化使种植者能够集中精力专攻一门,在技术知识方面精益求精,提高产量和质量。专业化还有利于机械化和计算机化,降低生产成本。荷兰除了马铃薯、干洋葱、胡萝卜等作为大田作物之外,还有白菜、甘蓝、花椰菜、卷心菜、菠菜和豌豆等露地种植。这些蔬菜不但直接在市场上销售或供应出口,而且还为冷冻食品、罐装食品的生产厂家提供大量原料。

第三,荷兰温室产业具有高度工业化的特征。温室园艺产品生产摆脱了土地约束和天气影响,可以实现按工业方式进行生产和管理,其种植过程可以安排特定的生产节拍和生产周期,产后包装、销售也同工业生产如出一辙,真正成了工厂化农业。温室农场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采用新的技术,机器人技术有可能得到快速发展。

第四,园艺产品出口额占有重要地位。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加上绿色生产造就的园艺产品的高质量,为荷兰园艺业产品的出口铺平了道路。荷兰的花卉、观赏植物等向国际市场的出口值达到了37.24亿美元,占世界总出口额的48%(1999年);番茄、马铃薯、干洋葱等的出口额达到了14.78亿美元,占世界总出口额的15%-23%(1997-1999年平均),均高居世界第一位[4]。

三、奶牛业发达的主要因素以及乳制品加工贸易

荷兰是世界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1970到1995年期间,荷兰奶牛业的产值从31亿荷兰盾上升到了77.6亿荷兰盾,增加了1.5倍。而牛肉的总产值从15.7亿荷兰盾增加到了34.2亿荷兰盾,增加不到1.2倍[7]。可见,荷兰牛奶对于生产者和市场的重要性高于牛肉的生产。

1.荷兰奶牛业发达的主要因素

第一,生产配额。欧盟的生产配额是在农产品大量过剩的情况下实行的。这实际上是一种生产许可证,是生产权。如果农场主有能力的话,可以从别人那里去购买;但是要用合理的价格买到配额并不容易。荷兰饲养牛奶的气候、环境条件良好,牧场又是一种不动产,农场不肯轻易放弃牛奶场经营。同时,人们对牲畜场排泄物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增加奶牛头数意味着环境成本的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控制奶牛头数、增加奶牛单产。

第二,技术进步。配额制度客观上促进了荷兰奶牛业的技术进步。1985年到2001年奶牛从236.7万头减少到了2001年的154.6万头,将近减少35%。荷兰奶牛场的平均规模不断扩大,每头奶牛的平均产奶量从1975年的4625千克上升到2000年的7 416千克。在奶牛总数从221.8万头减少到150.4万头的情况下,总产量从1975年的1028.6万t增加到2000年的1115.5万t[4]。

第三,饲料之比结构。荷兰奶牛的饲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1960-2000年间,干草与青饲料之比从9:1变成5:95,其中牧草青贮饲料和饲料玉米分别占60%和35%,因此可消化的有机物质从60%上升到75%。荷兰的草场或饲用玉米的干物质产量每公顷可达12-15吨,成为奶牛业的基础。牛奶的蛋白质含量高,黄油和奶酪的产量为国内消费量的3倍和5倍[4]。

第四,集成技术装备。奶牛场的重要特点是工作时间的连续性,并且需要比较多的人工

劳动。除了每天两次挤奶,还有其他许多工作要做。不但有很多体力活(喂料、清扫等),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荷兰大多数家庭农场一次性投资购买机器人,机器人可以不分昼夜地工作,可以均衡地挤奶(一天3-4次),有效地提高奶牛的单产。另外,有了机器人,农场主有了更多的闲暇,可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包括学习、培训等等,甚至外出度假。第五,初级畜产品丰富。奶牛业本身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各类家畜当中,奶牛将饲料转化为人类营养品的效率比其他家畜更高。现在,世界农产品的贸易格局中,乳制品占12%-15%,一项就超过了各类谷物的总和。不仅如此,奶牛业为肉牛业(以及肉类加工业)和皮革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在缺乏农业机械的地区,牛是重要的、可再生的动力。很少有一种农业生产项目像奶牛业那样,能够提供以上四种产品,而且提供鲜奶和动力的时间可以持续好几年。

第六,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由于奶牛业的生产链很长,单头奶牛所需的劳动力较多,对管理的要求也较高,需要各种配套服务,这一切都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牛奶销售和乳制品工业吸收了大量的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劳动力。在某种意义上说,奶牛业既是培育农民合作精神的温床,也是激励农民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一所学校。

第七,有其发达的历史。欧洲早就把牛(特别是奶牛)作为商品牲畜来饲养,16世纪关于奶牛的文献记载已经很多。早在17世纪,荷兰的南荷兰、北荷兰两省以及泽兰省就有了发达的奶牛业,劳工平均日工资达到0.80-0.88荷兰盾。在1650-1805年期间,荷兰每年人均黄油的消费量就已经达到了10千克[5]105-107。

2.荷兰奶牛业加工贸易

现在,荷兰是世界最大的牛奶和乳制品生产国之一,一半以上的产品销往国外。生产以及大量进口的牛奶中,近一半被制成奶酪,荷兰是世界第五大奶酪生产国;其余的则被用来生产各种奶制品、黄油、奶粉和工业配料。荷兰乳制品有大量的出口,年出口总值可达25亿欧元,其中一些重要产品的出口额约占世界的1/6。荷兰是奶酪、凝乳等最大的净出口国,占世界总出口额的6%以上。荷兰的农产品加工业不仅使农业原料大幅度增值,而且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其中,乳制品工业由于技术进步,使用的劳动力虽然不很多,但仍然达到了1.2万人[6]。

总之,荷兰奶牛业的发展不但为奶农增加了收入,使人们的体格强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荷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考虑到我国农村劳动力富余、人均牛奶及乳制品消费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现状,荷兰的经验有特别深刻的借鉴意义。

四、园艺业和奶牛业成为集成农业的规律

集成农业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是有其现实依据的。以现代园艺业和奶牛业为标志的园艺产品和乳制品,都不是为了自己消费,所以是天然的商品。这些产品的商品属性不但要求比较完善的营销链条,而且需要有发达的城市及其较高收入的消费者群体。既然这类产品需要产后服务,就为农业劳动力分工和转移提供了一个基本条件。农业劳动力转移到相关的服务业以后,必然会引起更多的分工和专业化,从而进一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为集成农业的典型,现代园艺业和奶牛业的规律性集中地表现在制度创新、积累资金、技术传播、管理革命以及城市化推进。

1.农村合作社和加工业制度及时创新

1886年,荷兰创立了乳品加工合作社[7]33。合作社对于奶牛业的重要性超过了大多数农产品。牛奶是易腐品,在没有冷藏技术的条件下,必须当天卖完或者加工,而在单干的情况下,每个奶农必须自己把挤出来的奶运送到城镇去卖,费时费力,因此奶农特别需要合作销售。花卉业也是一样,需要把大量的鲜切花以最快的速度运送到城市消费者手里,没有拍卖行这样的合作社也是难以办到的。合作社是一种有重大意义的制度创新。合作传统在荷兰得到发扬光大,与奶牛业、花卉业的发展是有密切联系的。

2.资金积累能力强

牛奶和花卉的商品性培养了奶农、花农的赢利意识,与同行们的差距激励着他们追求更高的利润,而高产来源于良种奶牛,来源于艳丽、奇特的鲜花。奶农需要积累资金购买良种牛犊,花农需要培育或购买更好的花种,扩建温室。在缺钱的时候,需要农村的金融合作。荷兰兰宝银行(农民合作银行)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成立的金融合作社。农村金融的发展又为荷兰的经济发展增加了一个助推器。

3.先进技术传播快捷

与很多农作物或猪、鸡不一样,奶农每天都可以看到自己牛奶的销售收入;如由合作社代销,至少也能够在一周、一月里结算一次。鲜花更是每天都可以了解自己送往拍卖行的花卉能不能得到客商的认可和青睐,能够卖出怎样的价钱。奶农可以比较其邻居的生产和收入,从中感到差距、激发自己学习别人经验的积极性。在收奶站,奶农们可以经常沟通信息,改进饲养技术。奶牛业、花卉业对技术进步的需求,刺激了更多的发明和创新。

4.经营管理要求细致

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中是无所谓经营和管理的,但在现代化大生产的整个产业链中,管理往往比单项技术还要重要得多。单项技术必须进行组装,协调运转,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资料记载,荷兰一个种菊花的温室农场怎样把生产计划安排得精细入微,精确得像时钟一样,某些环节可以说是一个小时都不能够马虎。在这里,有产前、产后的各类公司周到的服务和密切的配合。正因为有了这一切,荷兰的园艺业才能够达到这么高的劳动生产率。

5.城市化推进几乎同步

奶农和花农容易接受城市生活的影响。他们通常生活在离城市不远的乡村。他们无论出售牛奶还是鲜花,都需要寻求比较大而稳定的市场,能够满足这个条件的就是人口较多的城镇。奶农和花农比较熟悉城里人的生活方式,了解城市里的各种职业。一有机会,农民(特别是年轻一代)就会向其他产业(包括牛奶加工业、花卉销售)流动。人多地少的荷兰能够实现这么大的农场规模,就是农村劳动力长期流动的结果。花卉、牛奶的主要销售地在城市,其生产者与城市相联系的是收入较高的消费者。在当今世界,为较高收入者提供产品的生产者,他们的收入往往也比较高。因此,奶农和花农构成了荷兰农民中收入比较高的阶层。总之,发展奶牛业和花卉业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

五、集成农业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借鉴价值

从荷兰高效的集成农业中,我们看到了现代集成农业的基本结构及其走向。

第一,集成农业必须与大都市成为一体。大都市的土地比一般地区更加稀缺,土地价格更加昂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要追求较高的土地回报率,必须尽可能使每平方米都实现尽可能大的产值。从这个意义上说,以花卉业为代表的园艺业最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第二,以园艺业和奶牛业为主导产业。集成农业大多以园艺业和奶牛业为主导产业。比起农村地区来,大城市的消费者的购买力比较强,需求的档次较高。园艺业和奶牛业正好能够提供这类产品。较高档次的产品往往与较大的消费弹性相联系,因此也意味着有较大的市场风险。只有消费者群体比较集中并且足够大,才有可能减轻这种风险。

第三,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现代农业最重要的标志是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集成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制度创新,推动着技术革新,有利于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因此,集成农业的发展能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速实现整个国家的农业现代化。

第四,实现可持续发展。密集的城市人口,往往对环境有更多的关注。国际经验表明:绿色意识是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发达国家首先萌发的。绿色生产力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可持续的生产力。在经济发展的“马拉松”竞赛中,是决定谁有希望胜出、跻身于世界前列的关键因素之一。多年来,荷兰能够成为农产品净出口世界第一的农业大国,同它长期以来发展绿色

我国农业现代化分析 篇6

关键词: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农业;农村;农民

中图分类号:D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118-03

一、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

(一)关于现代化

关于现代化的基本概念,各国学者都有不同见解。赖肖尔认为“现代化是在现代社会中正在进行着的重要变化”;塞缪尔·亨廷顿认为“现代化是一个包含了人类思想和行为各个领域变化的多方面进程”等[1]。

我国学者梁桂全和郁方等人认为:“现代化是通过知识革命、技术革命、文化革命和社会革命,促使人类不断走向解放的历史过程,直接表现为由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进步性历史变迁。”[2]

虽然,对于现代化的定义学界还并没有一个公认的概念,但从不同的理解中不难看出现代化概念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即现代化具有时代性和动态性等一般特性,现代化是一个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

(二)关于我国现代化

预计到21世纪末,实现中国的全面现代化是本世纪我国要完成的一个世纪目标。我国现在所讲的这个现代化目标并不是历来就有的,而是凝聚了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的智慧结晶才得以丰富、发展最终形成的。

1963年9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同志创造性的提出了一个“两步走”的战略构想:即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使我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964年12月,在三届人大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正式向全国人民宣布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和实现四个现代化分两步走的战略步骤。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上,党的第二代领导人在第一代领导人分两步走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目标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在20世纪80年代末已基本实现;第二步目标1991年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当时实现的小康水平还只是少部分人的小康,并没有完成全面小康;第三步目标到21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经历了多年的努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功进入第三步目标的实现关键期,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进步,我们的党在制定目标时也越来越贴近现实情况。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同时保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样近期目标的提出是为实现能在2050年前后即21世纪中叶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这一远景目标作最坚实的准备,更是为在21世纪末能够全面实现现代化提供必要保证。

(三)关于农业现代化

关于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学界也有诸多不同的理解,笔者比较赞同的理解是:农业现代化首先是一个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其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将其落后的农业生产部门尽快实现现代化以适应工业化迅速发展需要的各种手段的总称;从根本上说,农业现代化既是一种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也是一种为加快这一转变所采取的种种对策措施的总和[3]。

二、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的若干难题

(一)劳动力生产水平较低

农业现代化的首要标志是劳动生产率[4]。有数据显示,中国以近50%的劳动力在从事农业生产,而所提供的GDP却只占全国GDP的10%,而发达国家的农业劳动力只占总劳动力的5%以下[5]。这样的数字说明我国的农业生产率仍然是较低的。

(二)农业发展结构单一

农业发展结构单一问题的得出主要基于我国近些年来主要农产品的进出口情况。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农产品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进出口贸易情况产生较大变化。总的来说,2001年至今,我国农产品进口、出口均处于增长状态,但进口增幅显著超过出口增幅。2004年我国农产品贸易首次出现逆差,由2003年的顺差25亿美元变为逆差46.4亿美元,此后连续7年一直处于贸易逆差状态[6]。我国主要粮食作物,除水稻外,玉米、小麦、大豆、棉花等现在基本都需要靠进口实现供给了。

(三)农民生活质量普遍低下且农民老龄化问题突出

农民的生活质量低下主要体现在农村人居环境差、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备等方面。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选择放弃务农进城务工的现象就是他们对农村现实情况的不满所作出的最直接反应。每个人都有追求更好生活和生存环境的权力,进入城市可以享受到不止在公共设施、教育、医疗等一系列保障体系上更及时有效的服务,还能同城市里的人们平等的分享各类较之农村更为优化的资源。青壮年农民纷纷涌入城市,将缺少新鲜血液注入的土地都留给了已经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父辈们,随着这些父辈年龄的日益增长劳动力的水平自然下降,这也是造成上述问题较主要的原因之一。

(四)农民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数据显示,1978年—1998年,北京大学的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为30%,而2000年—2005年这个比例下降至10%—15%[7]。知名大学和一流大学对农村学生来说越来越遥不可及,并且即使农村学生考上了这些大学,也鲜有毕业后会自愿回到家乡支援家乡建设的人存在,真实的情况是他们大多会为改变命运而选择留在更发达的城市里继续生活。

(五)水资源的紧缺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直接制约农业的发展

近年来,水资源的紧缺已经成为困扰人们生存和农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平均年降水量的不足和区域降水的不均衡性,局部地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过度以及由于不注意保护和监管导致的大量水源地遭到污染等都促发了当前局面的发生发展。同时,由于在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上的不足,生态环境也日益遭到了破坏并开始制约农业的发展,如气候反常、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农业发展造成影响。

三、解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面临若干难题的路径探析

(一)以加快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为重点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真正提高不是仅仅依靠某一单方面的努力就能最终实现的,这可以说是一个综合发展的过程,是农业、农村、农民各方间关系达到真正协调发展、互相促进后的必然结果。我国历来是农业大国,农民数量在我国人口总数上又是占绝对优势的,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有效提升注定是个漫长持久的过程,但我们一定要有信心能够顺利通过这个过程并出色的完成它,这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所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

(二)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产业升级为主要方法

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速农业劳动力从粗放型的单一形式向集约型的非农产业转化的步伐,即在稳定粮食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基础上,逐步扩大需求收入弹性更大的农畜产品饲养、加工,果树育种和种植以及有机蔬菜培育研究等项目的发展比重,目的是在丰富农业产业结构的同时实现农业增产增收。

另外,探索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模式,加强农业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工作也是非常必要的,需要以力求解决生产与市场间存在的矛盾,从根本上平衡农业生产与市场的关系,以达双方利益最大化的目的为出发点进行不断探索。

(三)以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地位,提升农民素质和生活水平为根本宗旨

近些年来,从2006年农业税的正式取消到2014年最新户籍制度改革中取消城乡户籍差别政策的施行来看,政府部门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的脚步从未停止,政府始终在坚持不懈的发挥着自身的主导地位。总的来说,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主要就体现在来自政府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这两方面内容上。

1.教育资源上。政府应继续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阶段的资金支持,努力改善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和环境,注意提升教学软硬件设施的水平和农村教师的薪资待遇水平,与此同时还应加大相应鼓励政策的倾斜力度,鼓励更多的农村学生在学业有成后能够主动回到家乡支援家乡建设,更希望有更多怀揣理想信念的城市学生能够来到农村进行支教以保证农村教育的顺利进行和教学质量的有力提升。只有拥有越来越好的教育环境和源源不断的优秀教师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民的素质才有可能实现显著提高。

2.医疗卫生条件上。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较差是制约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一大障碍。继续加大对地方医疗事业的财政支出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多建立一批有资质保证的地市级医院,同时出台更多利好政策鼓励和引导各个层级的医学毕业生能够主动回到自己的家乡或是去到条件较为艰苦的地市级医院来贡献自己的所学。另外,还要继续建立健全农村医疗保障体系,近几年我国的新农村合作医疗体系才刚刚建立起来,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完善之处,还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进行改善和提升。使农民真正做到“求医有门”和“有钱求医”是政府在解决农村医疗卫生条件上现存问题时需要着力达到的目标所在。

3.人居环境改善及基础设施建设上。良好的人居环境和配套的基础设施能使农村留住更多的青壮年农民来从事农业生产,这就是所谓的人安居才能乐业。近些年来,国家并没有停止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及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举措也在一定时间段内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显然这些成效与农民们日益增长的对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需求还并不完全适应,这方面的真正改善也是我国最终能否实现农业现代化所需的重要一环。

(四)以深化生态农业发展意识,缓解由水资源等环境、资源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为目标

着眼于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近景目标和促进日后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终极目标,党的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在报告中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五位一体”的新布局,在原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基础上,新加入了“生态文明建设”这一重要内容,这一新内容的加入对我们现在面临严峻的生态和环境形势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形势下,谁掌握最优的环境和最富足的资源谁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最终的胜利。

(五)以科技力量全力推进农业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为动力

现在,我们处于一个科技主导命运的特殊时期,依托科技的力量往往可能获得超乎人类预期的结果。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利用好科技这把利剑,让它能够在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最大作用。将科技广泛应用于农业技术推广,把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种植方法及时的传递给农民,培养新型农民和新型农业,以保证我国的农业和农民在这个处处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能够时刻占领高地,不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和免于被时代提前淘汰和抛弃。

总之,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未来是光明的,相信通过亿万中国人的不懈努力,在未来实现农业现代化及其他各方面的现代化之后不久我们就能迎来祖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真正跨入世界最发达国家行列那一天的真正到来。

参考文献:

〔1〕〔2〕杨万江,徐星明.农业现代化测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4,5.

〔3〕〔4〕〔5〕〔7〕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农业现代化的趋势和路径[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70,16,52,54.

〔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课题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247.

我国农业现代化分析 篇7

一、农业保险对农业现代化的积极作用

(一) 农业保险是规避风险, 减少农民损失的一种手段。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 农业既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 又是一种高风险、低效益的薄弱产业。农业风险的合理分散和转移是加快农业发展、维持农村稳定的必要条件, 农业保险就是一种农业风险的社会化财务转移机制。农业保险在防范各种农业自然灾害、促进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和现代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因此推动农业保险普及、构建全面的农业保险体系、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 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十二五”时期, 农业保险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将大有可为, 农业保险不再仅是简单承担自然灾害经济补偿的功能, 更是要全方位服务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全过程, 为“三农”提供一揽子的风险解决方案。

(二) 农业保险有利于稳定农业再生产, 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一是各种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农业生产链条中断, 使农业生产活动连续性遭到破坏。农民参加农业保险后, 由于灾害造成的损失就得到保险公司经济补偿, 使农业生产主体及时恢复生产生活。二是农业保险有利于农业生产主体扩大再生产, 农业保险的损失预防、损失补偿和风险防控作用解决了农民扩大生产的后顾之忧;农业保险的融资功能, 解决农民扩大生产的资金缺口。综合作用下, 农业保险有助于维护农业生产过程的长期稳定发展, 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三) 农业保险有助于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需要农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其承担的经济责任和风险也相应增加, 一旦发生自然灾害, 就会阻碍其农业生产的进行。但是实行农业保险, 能够减少农民的损失, 鼓励农民推广生产新品种, 采用新技术, 推进农业现代化。

(四) 农业保险能加快农业科技发展、转变农业经营模式。

一是农业保险能为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保险服务, 减少新技术推广和应用中的障碍。二是农业保险促使农业产业化组织利益和风险有机联系, 形成各个经营主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 从而有助于形成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基础和制度基础, 确保农业产业化进程顺利进行。

二、农业现代化对发展农业保险的积极作用

(一) 农业现代化为保险行业发展提供契机。

近年来中央以及各级政府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 农业生产相关主体更加多样化、农业生产方式更加集约化、农业生产链条更加组合化、农业生产更加规模化、农业经营更加市场化、农业风险更加复杂化, 一旦受灾, 损失巨大, 因此, 农业现代化提升了农业经营主体的保险意识, 对保险的需求更高。

(二) 农业现代化为农业保险的创新提供契机。

近年来, 我国农业发展的新常态不断催生农业保险的创新机遇。一是农业现代化促进了农业保险产品和服务创新。农业现代化生产经营过程中, 农业风险不仅涵盖了生产过程, 还可能延伸到相关的运输、储存、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 需要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 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二是农业现代化促进了农业保险经营方式的创新, 卫星定位、气象预报、航拍等技术的进步, 可以实现农业风险损失的预测、核查和控制, 传统的农业保险机构依靠村级行政部门代收保费、定损、发放理赔款等方式逐渐被现代化的“卫星定损”、“一卡通”取代。

(二) 农业现代化为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转型的契机。传统的保险业依靠铺设机构、价格竞争等非理性手段抢占农村市场份额, 这种落后的粗放式经营模式不适应农业现代化要求,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 要求保险公司要通过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加快建设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农业巨灾风险保险制度, 尝试农业保险专业化、差异化发展。

三、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 政府的补贴金额相对规模较小。

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 政府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政府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 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农业保险的发展需要政府大力的支持, 由于每年财政的收入一定, 当政府向一种经济实体投入时, 就会减少对其它方面的投入。另外, 保费补贴, 并没有被放到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显然, 对于农业保险的规模就相对较少。

(二) 对农业保险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方面, 政府对那些高收益的有发展前景的农业大力支持, 对它们进行补贴, 而对一些不符合调控方向的农业不管不问, 任由它们自生自灭。因为政府在财政补贴上有很大的权力, 所以很容易造成不公平的现象。另一方面, 农民认识不到农业保险的重要性, 认为是保险公司在骗钱。

(三) 农业保险地域发展不平衡。

由于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地区地理环境不同, 农民的收入水平等各个方面也有所不同, 这使富裕地区财政补贴压力缩小, 而使贫困地区难以支撑庞大的财政补贴费用。所以由省级制定的统一的补贴标准有一定的不合理性, 会使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四、完善我国农业保险的建议

(一) 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

建立风险基金用于补助保险公司由于巨灾风险带来的损失, 来弥补保险公司的亏损, 维持其财务稳定。可以通过资本市场的运作来筹集资金, 也可以从自身保费收入以及年度盈余中计提, 同样可以是社会的捐赠。政府应建立农业信息定期公布制度, 让农民更多地了解这方面的信息。

(二) 建立农业保险补贴监督管理体系。

通过专门的机构对农业保险补贴进行监督和管理, 实施差额补贴标准。对不同地区实施不同的补贴标准,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越高, 损失的程度越高, 农业保险的费率也越高。区域保险率充分考虑了不同地区的风险差异和农业灾害的损失程度, 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投保人的逆向选择。

参考文献

[1]王韧.对我国农业保险补贴制度的思考[J].中国市场, 2010, 14:102~116

我国农业现代化分析 篇8

1.1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

机械农业指的是在农业生产上用机器代替人力的生产方式,农机具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农业的机械化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增加农业生产总值;农业机械化还能够减少劳动力资源的消耗,为社会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对于一些人力无法达成的工作,机械能够代替人类来完成。而且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产品的生产将越来越趋于专业化。欧美等国家的发展经验已经给了我们最好的说明,虽然这些农业大国的发展道路不同,但都把农业的机械化放在农业发展的关键位置,所以这些国家的农业才会发展地如此迅速。农业机械化的进步可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我们判断农业现代化的标准正是劳动生产率,所以我们说农机化是判断农业现代化的标准,这个标准已在国际上得到普遍认可。

1.2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机械化的基础

从传统的男耕女织到现在的机械化、专业化作业,我国的农业经历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完美过渡,虽然这个转变的过程很漫长,但是获得的成果却不容小视。农业实现了现代化的表现是农业科技具有较高的水平。目前我国的现代农业正向着绿色、精准农业的方向前进,现代农业科技越来越进步,也将与国际农业接轨。有了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才有坚实可靠的基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

1.3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需要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两者的相互结合。与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一直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前列,我国政府在农业上的资金投入不高,农业经营形式非集约型,作物种植的规模也特别小。和欧美等大国的农业相比,我国的劳动生产率为他们的四分之一、平均粮食占有率是三分之一,平均的生产总值仅为四分之一。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我们务必走现代农业与机械农业相结合的路线,把这两者的结合放在国家发展的战略位置上才可改善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众多问题,使得农业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

2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

虽然这些年来农民的收入增长呈直线上升趋势,但是相比于农机具的高昂价格,这些钱并不算多。农民没有充足的收入来购买农机具,农业生产又急需农机具,于是很多农民就会求助于农业合作机构,但是目前我国的农业合作机构发展状态并不乐观,大部分机构的专业性都较差,所以农机具的普及范围受到严重影响。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农业机械化之后农业生产总值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一定会提升。然而现在的处境是农民没有资金购买农机具很难实现全国范围的农业机械化,所以加大对农民购买农机具的扶持力度,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扫清障碍成为现在需解决的问题。

2.2 耕地经营规模小

现在我国农业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增加了土地的流动性,提高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我国施行的按照人口平均分配耕地的做法,使得耕地依然掌握在个人手中,大多数耕地的种植还以家庭为单位,种植模式区域差异明显,在很多偏远的地区传统耕作方式甚至还存在。在缺少统一耕作标准的现实面前,把这些零散的耕地联合起来实现大范围的机械化作业难度较大,因此我们说我国耕地的经营模式制约了机械农业的进步。

2.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农村劳动力过剩也是阻碍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欧美等农业大国的发展实例证明:只有农村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农业机械化才会获得迅速地发展。所以说想要发展机械农业的关键是减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人数,增加工业和服务业的劳动力人数。但是我国的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两个行业并不能承载如此巨大的劳动力数量,所以我国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人数还在不断地增加。相比于价格高昂的农机具,过剩的劳动力价格显得尤为便宜,所以大部分农民还是愿意雇佣廉价的人力进行农业生产,这就导致很多农机具在农村的销售遇到瓶颈,阻碍机械化农业的发展。

2.4 农机服务社会化水平和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低

农机具代售点等服务性机构的服务水平、农机具使用者的专业素质都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我国很多售卖农机具的机构服务水平很低,这些服务机构不能给农民提供专业的使用指导,当农机具出现问题后也不能及时给予解决,所以很多农民为了减少麻烦在客观上不愿意购买农机具。另一方面农民在使用农机具时会遇到很多的实际问题,农民本身受教育程度有限,凭自己的已有知识根本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这就导致农民在主观上排斥农机具的使用。

3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策略分析

3.1 以推进田间作业全程机械化为重点,分阶段实现农业机械化

促进粮食作物的全程机械化,按作物品种分阶段发展机械农业是个可行的方法。目前正是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和玉米机械化发展的瓶颈期,解决了这三大作物的全程机械化将是农业机械化进程中的里程碑。对于小麦来说,提高收割的机械化势在必行;对于玉米来说,要重视它的收割和储存的机械化;水稻的前期插秧尤其要注意机械的使用。在三大作物小麦、玉米、水稻的全程机械化完成并取得阶段性胜利之后,再去加快其他种类农作物的机械化进程,那么农业的全面机械化将在不远的将来。

3.2 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加快发展畜牧机械化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

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但要促进农作物的机械化也要加快畜牧业与农产品深加工两个方面的机械化。对于畜牧业的机械化来说,最重要的是做好各种饲料的机械化处理。国家相关部门需严格把关饲料生产、加工、运输和存储的机械化,设立固定的部门进行专业化管理。

其次对于农产品的深加工来说,要大力拓展农产品的二级三级产品,在这方面需要专业人员的技术支持,有必要开发与农产品深加工相关的核心技术,延长农产品产业链长度,进而把农产品的综合价值提升到最高。

3.3 以农机新技术推广应用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提升农业装备水平

目前虽然我国的机械制造业很发达,但是在农业上的应用还不够普遍,我国的机械农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很大。加强农业和机械之间的结合,大力研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农机具,是加快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的唯一道路。在农机具的研发上,要以功能齐全有技术含量的农机具为重点,只有这样的农机具才能增加农田的肥力、增加耕地的可承受能力并提高耕地的产量。此外政府需要培训专门的技术人员,下乡为农民讲授农机具使用的课程,让农民与农机具零距离接触,降低科技在农村中的神秘感。此外还要在农村设立专门的农机具销售点,引导农民购买节能高效的农机具,减少耗能农机的使用。从全方位对优质农业机械技术进行大力的推广必将提升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

3.4 以推进农业产业化为重点,全面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

全面推进农机服务的社会化能够刺激农业机械化的进程。这些服务组织要以为农民服务为宗旨,以谋取利润为次要目的。服务机构社会化建设的具体做法是:首先要大力发展中介服务体系,让农机公司、合作组织和农机使用用户的沟通联系形成一体化;其次要给予农业机械服务机构更多的扶持,让零散的农户们能够合作起来,联合使用农机具进行农业生产,有效节约劳动力资源;同时在为农民提供农机具服务时,农业机械服务机构需制定严格的服务标准,还要不断丰富服务的类别;最后要充分发挥第四媒体互联网的沟通作用,服务机构可在网上及时更新农机具新类型、农业新技术、农产品新需求等信息,免去农民使用农机具进行农业生产的后顾之忧。

3.5 以培养创新型综合性复合人才为重点,实施农业机械化人才战略

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农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要积极实施人才培养战略,才能为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在宏观上国家首先要要实施专业人员的培养战略,把农业方面的人才培养放在国家发展的重要位置,具体来说可增加大学课堂中与农业机械有关的课程或者多出版农业机械方面的书籍;其次对于企业来说务必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多引进一些农业机械方面的专业人员并进行新技术的研发;从微观来说要在农村设立专门的农业机械指导机构,让专业人员走进普通的农户家庭,及时解决农民在农机具的使用或者农产品培育中遇到的问题。

摘要: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两者处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重要标志,后者是前者的发展动力,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和谐发展是整体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所以,我们要推动机械化在农业上的应用,一步步地实现农业产业的全方位机械化;除推动种植业的机械化外,也要加快畜牧加工制造业的机械化水平;国家要加大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扶持,研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技术;此外还要健全农机具的服务组织,优化组织内部服务质量;最后要重视人才培养战略,为农业机械化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一定可以实现最终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敏丽,白人朴.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阶段性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2005(12).

[2]王婷婷.“互联网+”时代促进微电影传播的对策[J].电影文学,2016(02).

我国农业现代化推进战略选择 篇9

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农业现代化具有动态性、区域性、世界性和时代性、整体性等特征。加入WTO以来,我国农业领域进一步对外开放,农业的市场化进程大大缩短,为农业现代化提供重要前提。农业的对外开放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对我国技术落后、效益和效率均低下的小农经济形成强烈冲击,促进土地的相对集中和实现农业规模经营是大势所趋。在农业生产方面扬长避短,在国际贸易中获得比较利益,进而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业现代化投入资金来源是努力目标。引进国外先进农业科技,缩短与发达国家在农业科学技术领域的差距,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是增强自身实力的需要。改善农产品出口环境,享受WT0成员无歧视贸易待遇,降低农产品交易成本,获得解决农产品贸易争端的规范“渠道”。总之,国际经济环境的改变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我国更要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因此,我国应在技术、制度、观念以及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等方面,积极地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做出适合其特性的战略选择,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一、更新观念:农业现代化的精神动力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观念一变天地宽,没有资金可以引进资金,没有人才可以引进人才,没有项目可以引进项目。只有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才能积极地适应新情况,形成新思路,推出新举措,开拓新局面,农村才能呈现出生机和活力。只有用新观念去开拓农村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农村才能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转变农民观念,第一,应强化其发展意识和开放意识,让其真正认识到结构调整的好处和意义。通过学习、培训,让农民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知识、新理论。同时,要有针对性地组织部分农民外出参观考察,让他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使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起来。第二,示范引路,榜样带动。农民普遍具有“人家不怕死,咱也不怕埋”的从众心理,同时还有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求实惠意识,所以要善于利用农民的这些心理特点,积极培养种植和养殖方面的骨干群体,让他们先干起来,做出示范,干出成效,让农民为之心动,使大家跟着学、跟着富,造成星火燎原之势。第三,基层干部要增强服务意识。在政府转变职能的同时,干部要牢固树立公仆意识,千方百计地为农民找项目、筹资金,为农民做好产、供、销各个环节的服务。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帮农民学技术、学本领,增强市场应变能力和致富能力,因地制宜地找出适合本地和自身特点的致富门路。

二、科技创新:农业现代化的智力支撑

实践表明,农业生产力的变革和飞跃,有赖于农业科技的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在我国这样人均农业资源相对贫乏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中,显得尤其重要。我国应该在体制、指导思想、人才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

1.要改革现行的农业科技体制。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逐步建立起面向市场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体系,高效率转化科研成果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全面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为此,必须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努力提高农业投入在各级政府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同时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科技立项制度、科研机构人事管理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成果评价和奖励制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优化人员结构,提高科技活动效率和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2.以生态农业作为导向确立科学合理的技术路线。

根据我国国情,农业发展要走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并举的技术道路,重点研究降低成本与节约资源,建立持续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技术体系,不断提高常规农业技术的科技内涵和组装配套程度,大力发展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设施农业等为主体的农业高新技术。同时要把农业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合理开发和保护农业资源,形成高效利用的农村能源和环境保护技术体系。

3.要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队伍。

能否加速造就一支由学术带头人、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农业科技企业家、高素质农民和农业科技管理人才共同组成的农业科技队伍,是农业科技创新与进步的关键。通过农业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建设,结合重大科技计划和人才培养计划,以任务带动人才培养,加速造就一批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通过农业科技园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市场、中介服务等形式,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通过专业培训、定期进修、继续教育等多种途径,提高推广人员的素质;通过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的技术创新,造就一支懂科技、善管理的科技型企业家队伍;通过农业广播学校、电视大学、技术讲座、专业培训、职业高中、信息网络、远程教育、函授和夜校等多种形式,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的农民技术员队伍;通过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体系,大幅度提高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和科学种田水平。

4.要有足够的资本投入和国际合作来支撑。

要充分发展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建立政府投人为主导、社会投人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人体系。各级政府在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技投入的同时,还要调动企业、个人等社会力量投入农业科技,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的状况。进一步扩大国际学术和人才交流,努力吸收和引进国外农业科技成果、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积极探索我国农业技术、产品、设备出口的新途径。并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政策,鼓励和引导留学人员、留居海外的农业科技人员回国工作,为国效力。

三、制度创新:农业现代化的组织保障

根据我国国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生产制度的创新,比农业科技创新更为重要,难度也更大。在农业生产制度创新中,最为重要的是二项:一是包括土地流转制度在内的土地产权制度创新;二是农业生产组织制度的创新,其核心是尽快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目前中国农村存在六种农地制度安排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农户经营加“大稳定、,小调整”这是最普遍的一种类型,被中等发达地区广泛采用。第二种类型是“两田制”。非农产业发展较快的地区,一些农户因此愿意放弃部分或全部土地。当地政府将“口粮田”以外的土地全部收回,然后招租。与第一种类型一样,农户对其所拥有的地块的权利缺乏稳定的预期。第三种类型是以苏南为代表的机械化集体耕作方式,这一方式的主要问题在于模糊了农户与土地之间的权属关系;第四种类型是“生不增、死不减”制度。这种制度目前已在贵州全省推广,并以地方法规的形式确定耕地承包期五十年不变,非耕地承包期六十年不变。是在集体所有制下最具个人化特征的农地制度。第五种类型是以温州为代表,土地调整微乎其微,但土地租赁市场非常活跃,土地集中程度不亚于苏南地区。第六种类型是以广东南海县为代表的土地股份制。在土地股份制下,每个农户拥有一定的集体土地的股份,但此股份并不具体对应某一相应的地块。这样,集体所有的土地又被量化到该集体每个人名下,但量化到个人之后并没有对经营规模的扩大形成约束,因为集体可以将土地统一发包给当地或外地的农民。土地股份制是解决土地的法律所有与土地的占有和经营之间矛盾的一种较为成功的尝试。

从理论上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拥有了社区内土地的所有权,他们便同时拥有了对农地制度的决定权,国家对地权任何形式的干预都与宪法对土地集体所有制相背。国家政策只能给农民一定的经济和行政引导,对村干部的行为进行规范,促使农地制度朝某个方向发展,而不应是对农地制度的直接干预。从我国各地的具体情况出发,农地制度的改革,应弱化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强化承包权。农民所拥有的土地承包使用权是农民以合同契约形式取得的一种财产权,在合同有效期内为农民所占有、经营、使用,其产品为农民所支配,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可以继承、再租赁、赠予、拍卖、抵押、人股。使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在长度、广度、独立性确定性上得到保障,使承包权具有“准个人所有制”性质。土地产权问题处理好了,土地的流转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由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在条块利益分割的格局中,农民成为人口最多、但对改革决策的影响最弱的社会阶层。近几年来,以“公司十农户”为代表的各类农村新型生产组织形式不少,但真正能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经济共同体的几乎没有。最近几年农业改革一直难以深化与此有很大的关系。为此,我国政府必须摈弃“叶公好龙”的心态,积极培植各种类型的农民经济组织,不要害怕农户组织起来后,会形成代表自身经济和政治利益能与政府对上话的压力集团。

四、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

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即信息产业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催化剂和倍增器,成为经济新一轮高速增长的关键。然而,信息产业在自身倔起和迅猛扩张的同时,先进的信息技术也对其他产业产生强力渗透、改造和推动作用。包括农业在内的任何其他产业都可以享受信息革命的成果,通过信息化改造,可以减少管理层次,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使整个经济系统在生产、经营、市场、技术、管理等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目前,积极建设信息高速通道,为利用信息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必要的硬件条件。

当前农业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在软件建设上。主要是建立组织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培训信息员,建立各类农业信息数据库和专家系统。今后一段时间内应基本完成农业信息网站建设和农业信息员的培训工作,并着手建立起农村经济、农业政策法规、当地自然资源、种子种苗、农药及病虫防治、农业气象、土壤、生态环境、农产品市场行情分析等数据库,主要农作物模式化栽培和畜禽饲养科学化的专家系统,以及农产品网上销售服务系统,以农业各环节的高度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

五、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的系统平台

农业作为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农业部门不可能独立于农村其他经济部门之外实现现代化,农业的现代化离不开农村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农业现代化是与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农村工业化是农村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农村工业化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部分地区农村工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就全国而言,特别是与发达国家比,我国农村工业化只能说是处于起始阶段,农村工业化的任务相当繁重。推进农村工业化应实行分类发展战略。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重视农村工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集中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组建城乡一体、产学研、农工贸结合的企业集团,实行跨国经营,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经济欠发达地区,应结合当地资源优势,优先发展农业资源型加工业,特别是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以农副产品加工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的现代化。

从世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来看,城市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前置条件。先有城市化,再有农业现代化。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思路应是:在沿海发达地区农村,从发展经济转移农村人口出发,主要是完善规划,立足长远,建设高标准的现代化新型小城镇。完善规划,首先应从各地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要求,对小城镇布局进行科学规划,要打破按行政区域一乡一镇的传统规划思路,有选择有重点地规划一、二级小城镇。其次,要对每个小城镇的发展规划进行精心编制,科学论证。小城镇规划既要考虑长远发展和建设,也要贯彻节约土地和农村综合协调发展原则,今后几年,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小城镇社会事业设施,发展第三产业、建设起点高、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农村居民住宅小区、加强小城镇环境的综合整治以及建设各具特色的小城镇等方面。推进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创造吸引生产要素和生活要素向小城镇集中的良好环境,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尤其要解决好“两栖农民”问题,要使一部分农民完全离土进镇,变农民为城镇居民。要采取银行支持,地方财政扶持,以及制订政策,吸纳社会资金等各种金融资渠道,筹集小城镇建设资金。

摘要:国际经济环境的改变给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观念更新、信息化以及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等方面积极应对,做出合理的战略选择,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战略选择,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郭冰阳.论现阶段中国农业现代化内涵[J].经济师.2005.7:182.

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战略选择 篇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 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始终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为当前和今后的农业和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 也为我们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推进农业现代化, 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 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 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 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复杂性: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交织在一起;城乡协调发展问题交织在一起;工农问题交织在一起等。

二、国外农业现代化模式

(一) 地多人少, 工业比较发达的国家, 主要采取以现代机械技术起步到现代生物化学技术的发展道路。这以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为代表, 尤以美国最为典型。

(二) 人多地少, 自然资源贫乏的国家, 主要采取从现代生物化学技术起步到现代机械技术的发展模式。以日本、荷兰、比利时为代表。尤以日本最为典型。

(三) 耕地、劳力都不足, 而工业基础较好的国家, 采取介于以上两种模式之间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这一类型有德国、英国、法国等国家, 尤以法国最为典型。

世界各国走向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各种模式说明, 农业现代化模式不是凭主观选择, 而是由各国或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决定的。只有从本国的实际出发, 从本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条件出发, 才能获得成功。

三、回顾我国农业现代化道路

(一) 我国农业现代化起步和探索阶段 (1949年建国~20世纪七十年代)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为了消灭阻碍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起点的基本障碍———封建土地所有制, 开展了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 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国民经济仅用了三年时间就达到或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2、土改完成, 农民获得了土地, 建立了个体所有制的农民经济。在土改结束后, 中共中央不失时机地引导农民走互相合作的道路。在“自愿互利、典型示范”的原则下, 成功进行互助组到初级社的农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的实现使中国广大的农民彻底摆脱了土地私有制的束缚, 走上了集体经济的发展道路,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增长。

3、由于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经验, 我国在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由于“一大二公, 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 严重地脱离了中国的国情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农业生产大退步, 国民经济遭到重大挫折, 中国农业现代化进入了曲折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 我国农业现代化改革和突破阶段 (20世纪八十年代至今)

1、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 中国农业开始逐渐推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作为一种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农业生产管理形式,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1979~1984年农业总产值每年递增8.98%, 其中种植业年均递增6.6%, 超过建国后30年间任何一个时期, 1978~1984年农业总产出增长42.29%, 在这一增长中,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的贡献率为46.89%。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证明, 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过程就是农业就业人数逐步减少的过程。我国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通过发展乡镇企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途径。乡镇企业以其规模小、数量多、提供的就业机会多且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等特点, 成为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同时, 乡镇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也通过各种方式支持农业发展。1978~1990年乡镇企业支持农村各种建设费用达1, 248.09亿元。“八五”期间, 这一数字达1, 000多亿元, 弥补了国家财政困难而减少对农业的投资份额。

3、城市化的发展进程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之一, 是反映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在前两步的基础上, 开始了农村城市化———小城镇的发展过程。小城镇是乡镇企业的主要集聚地, 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池”, 城镇化的发展大大推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使大批农民从土地的依附关系中走出来, 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 加速了农业现代化顺利实现。

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新出口

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结合中国国情, 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我国在更为开放的经济环境中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因此, 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既要吸收以往优秀的内容, 又要摆脱原有的路径依赖, 在新形势下寻找新的发展出口。

(一) 农业产业化

1、涵义。

农业产业化, 即按照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 在纵向上实行产加销一体化, 在横向上实行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的集约经营, 形成生产专业化、产品商品化、服务社会化的经营格局。

2、必要性。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演进, 农业和农村经济中久已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暴露出来。要解决这些矛盾问题, 需要农业组织经营制度的创新, 即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实现农业产业化。

3、如何实现农业产业化

第一, 确立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化经营中, 主导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载体。因此, 选择适合本地资源的主导产业, 组织专业化生产, 这是产业化经营的前提和基础。其选择的主导产业应具备以下条件:第一, 主导产业能大规模生产, 经济效益好;第二, 主导产业关联度大, 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第三, 主导产业具有地方特色, 适合本地发展;第四, 要有市场开发潜力, 包括近期潜力和远期发展潜力;第五, 主导产业不能代替基础产业。

第二, 培养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的龙头。龙头企业是上连国内外市场、下连广大农户, 具有开拓市场、带动生产、深化加工、延伸农产品销售空间和时间、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等综合功能的农产品销售企业。一是创办新龙头企业。乡镇企业要利用自己与农业的子母关系发展农业产业化, 把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增值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二是支持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革。龙头企业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就必须不断地用高新技术改造自己, 引进先进技术设备, 提高从主产品到副产品, 从正品到下脚料的综合加工利用程度;三是运用现代企业制度管理龙头企业。真正做到“产权明析、责任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防止龙头企业在低水平重复建立和在低水平上过度竞争;四是建立起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有效的利益调节机制。通过经济合同来规范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权利和义务, 使企业和农户变成“利益均沾, 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

第三, 培育和发展农村市场体系。农业产业化的真正“龙头”是市场, 农村一切经济活动都通过市场来检验和评判自己经济活动的价值。因此, 市场体系建设成了农业产业化中关键环节之一。由于我国农村市场体系存在着市场体系不健全、基础设施落后、市场发展程度低、市场规范程度低等问题, 因此完善市场体系策略应侧重以下几点:一是建立健全市场法律法规, 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二是继续完善市场体系, 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进一步培育市场体系;四是加强要素市场建设。

(二) 农业国际化

1、涵义。

农业国际化的基本涵义一般被界定为, 包括农产品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各个环节在内的整个农业生产过程, 日益超出一国国境而在国际范围内展开。

2、必要性。

我国加入WTO之后, 农业进一步对外开放, 逐步走向国际化, 必将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国际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存在着正向关联, 对于既迫切需要提高现代化水平又存在着国内资源强烈约束的我国农业来说, 农业国际化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助推器。

3、如何实现农业国际化

第一, 加速我国农业技术进步。通过资本、技术的引进改变我国传统农业的资源结构, 实现现代农业要素对传统农业要素的较大程度的替代;在外源技术引进和国际竞争压力的共同作用下, 提高我国农业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 进而改变我国农业资源的技术含量。

第二, 调整和优化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在自给自足的生存农业结构基础上, 不可能建立起现代化农业。应把粮食供求平衡的着眼点从国内拓展到国外, 使农业结构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原则的约束, 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

第三, 加快我国农业制度变迁。在国际化过程中, 不断完善农产品市场和农业要素市场, 逐渐建立起规范有效的农业市场秩序, 提高我国农业市场化程度;加快农业生产组织的企业化、规模化转变, 大力培育市场中介组织, 推动农业组织的现代化转变;转变政府职能, 提高政府支持农业和服务农业的政策水平。

总之,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 经过六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与执著探索, 尽管走过曲折的道路, 但终于找到了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可行之路。虽然在长期奋斗过程中, 还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 但方向明确, 方针、政策可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发展, 我国一定能够实现农业现代化伟大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科学院现代化编写组.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1.

[2]陆世宏.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10.

我国农业现代化分析 篇11

一、我国现代农业建设资金筹措的困境与成因

(一)农业投资的高成本、高风险是根本制约因素

其一,农业生产由于自然条件影响及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其产出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农产品的供需价格缺乏弹性,致使农业产出的不确定性和农业投资的风险性加剧。因此,农业自身的弱质性致使农业贷款风险较大。其二,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具有经营规模小,内部治理结构不规范,资信等级不高的特点,金融部门在对其投放贷款时谨小慎微。并且现代农业龙头企业一般从事农副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所需的流动资金比较大,而可用于贷款抵押的资产不足,使其难以从金融部门获取信贷资金。其三,现代农业建设缺乏一些规模大、科技含量高、有品牌的农业产业,其在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制约了金融部门对其信贷支持的力度。

(二)农村金融服务与现代农业建设不相匹配

其一,金融机构逐步紧缩信贷权限,基层金融部门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支持力度大大减弱。从1998年开始,国有商业银行逐步撤并县级网点,这使县域经济基本上失去了相应的金融支持,能为农业提供的金融服务大大缩减。而农业银行作为农业的专业金融机构,其前几年也撤并了在乡镇的大部分基网层点,很少对农户发放贷款,其业务逐渐从农业转向工商业,从农村转向城市。其二,政策性银行金融机构功能不完善,在支持现代农业建设的导向作用上并不明显。政策性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主要集中在粮棉收购贷款,较少涉及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和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贷款业务,偏离了现代农业建设的重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现代农业的发展。其三,农村信用社难挑大梁。长期以来,由于不良贷款剥离、呆账核销等政策扶持不到位,加之农村信用社自身经营机制的僵化,其出现亏损只能自行承担,这使农村信用社资金相对短缺,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建设的资金需求,不利于服务现代农业建设。

(三)现代农业建设利用外资的制约因素

现代农业是需要较高资金投入的产业,积极引进外商投资,在一定程度上能使现代农业建设拥有比较充足的资金,缓解其资金需求不足的困境。但目前许多地区政府部门一般将外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商业、房地产等,很少考虑将其投向农业部门,除了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外,有时还将一些污染严重的化工项目引了进来。当前外资进入我国农业领域主要存在以下障碍:其一,引进外资的优惠政策没有得到实现。如利用外资的审批时间长,手续繁琐,这客观上影响了外资进入的积极性。其二,相关立法工作不尽完善。农业领域尤其是农业流通服务业利用外资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的指导。同时,相关的产业税收政策也存在一些不尽合理之处。

二、国外现代农业建设资金筹措模式的经验借鉴

(一)日本、印度、孟加拉三国农业建设资金筹措模式

日本农业发展的资金筹措模式如下:其一,农业贷款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日本最大的农业合作性经济组织是“农业协作组合”,其下有一附属子系统即农协金融系统,这一系统主要服务于资金实力薄弱的农民和小生产者,承担的金融风险较大。因而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以保证其金融业务的顺利进行,这些扶持政策包括:规定基层农协的存款利率高于一般金融组织、税收优惠政策等。其二,农村融资体系完善。在日本农村,其金融服务主体是具有民间合作性质的“农协金融系统”,并以政府主导的“农业制度金融”为保障,以兼营农业金融业务的商业性金融为补充。它实行的是商业性金融业务和政策性金融相分离的农业融资体系。

印度作为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其农业发展资金筹集模式经过40多年的探索与改革,形成了以下特性:其一,具有多层次性的农村金融融资体系。印度的农村金融服务机构主要包括:印度储备银行、印度商业银行、农业信贷协会、地区农村银行、土地发展银行、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存款保险和信贷保险公司,这些不同的金融机构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合作,共同为农业建设提供金融服务。其二,农村金融服务面广。据统计,印度商业银行在农村和准城市地区设立了32662家分支机构,基层农业信贷协会达到92682家,有超过2000家的土地发展银行分支机构。值得一提的是,多达14136家的地区农村银行分支机构主要建立在农村信贷机构稀少的地区,平均每17000~21000个农户就有一家农村银行的分支机构为之提供金融服务,其金融覆盖度之高是世界罕见的。

孟加拉国虽然是亚洲地区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但其创立的农业建设资金筹措的成功模式——农村小额信贷金融服务体系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与仿效。目前,孟加拉国小额信贷已经形成一个具有五大板块、九大部分的完整体系。其中,五大板块包括:一个批发性机构、两个专业性机构、一个托拉斯组织、两个基金项目和三个兼营性的非政府组织。九个部分包括:农村就业支持基金会;孟加拉乡村托拉斯;乡村银行和孟加拉农村发展委员会;政府小额信贷项目、国有商业银行小额信贷项目;孟加拉农村进步委员会、社会进步协会和普罗西卡。这里,乡村银行是孟加拉国小额信贷体系的核心和基础,其形式最具代表性。

(二)三国农业建设资金筹措模式的经验借鉴

综观国外农业建设资金筹措模式,可得出以下几点启示:其一,目前我国现代农业建设资金来源同样由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商业性金融构成,但是三者之间没有达到有效的协调,造成当前现代农业建设融资难的现状。因此,可借鉴国外的有效经验,形成以政策性金融为主导,以合作性金融为主体,以商业性金融为补充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并重视三者的有机结合。其二,国外许多国家重视运用法律、法规对民间金融进行规范引导,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效缓解了农村资金供求矛盾。因此,应允许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存在和发展,采取法律措施对其进行规范引导,使之成为农村正规金融的有效补充,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其三,借鉴孟加拉国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可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小额信贷这一金融产品创新,农户小额信贷是农村信用社直接面向农户发放的一种小额信用贷款。近年来,我国农村信用社在小额信贷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它的推行对于缓解现代农业建设资金短缺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我国现代农业建设资金筹措的路径选择

(一)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将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地区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金融机构,为农村经济和农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但是其自身亦存在着较严重的体制缺陷,这只有通过不断深化改革,才能得以解决。目前,应尽快将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这样方能扩充资本,壮大金融实力。农村信用社通过股份制改造,能有效吸收民间和社会资本,更好地为农业经济发展服务;能有效避免民间资本流出,还可以吸纳大量的外地资金,为现代农业建设服务;能有效改善自身的不良资产状况,提高资产的优良率和自有资本的充足率;能有效解决当前信用社产权不清、经营机制不顺和资本不足、不能有效支持现代农业建设的问题。

(二)重新定位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和业务范围

农业发展银行从农业银行中分离出来后,其职能主要是为粮食收购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这使其名不符实。同时,粮食市场的开放,也使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有所萎缩,职能也有所减弱。因此,应该对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和业务范围进行重新定位,使之更好地为现代农业建设服务。当前,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可在政策框架内采取灵活措施,使农业发展银行承担农业综合开发、农业基本建设、扶贫等商业银行比较不愿涉及的贷款业务,使其真正承担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职能,为现代农业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建设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

首先,积极开展农村小额信贷服务。无论从国内还是国外来看,小额信贷在实践中都被证明是一种现代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金融服务形式。我国农村地区小额信贷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前应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相应地调整小额信贷金融服务的投向和规模:一是小额信贷的投放要向城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倾斜,这些城市型现代农业包括设施农业和养殖业、休闲观光农业、园艺农业等;二是适当放宽资金投放的数量限制。现代农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对资金的需求数量要大大超过传统的种植业,因此应根据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适当提高每笔小额信贷的资金投放规模,更好地满足现代农业项目建设的资金需要。

其次,鼓励农村民间金融市场的发展。目前,应正确区分“黑色”民间金融和“灰色”民间金融,对于合理但不合法的“灰色”民间金融部分应进行适当放开和正确引导,可通过公开化、阳光化与合法化的途径,使其由“地下”走到“地上”,拥有一个合法的“名份”。同时,地方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措施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行为,以引导民间金融的合理趋向,避免民间金融的负面影响,并在适当时机时建立民营和私营中小型商业银行,使民间金融充分发挥次级金融制度安排应有的积极作用。

(四)走出间接融资单一渠道,大力培育农村资本市场

首先,创建农业投资基金。针对实际,当前可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创立农业产业投资基金。农业产业投资基金是以资本市场为纽带,以农业产业政策为引导,通过对亟待发展的农业实行股市融资及资本运作,以解决因财力有限而不能满足的农业项目资金需求的困难,促进农业产业成长的一种金融工具。发展农业产业投资基金,能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为现代农业发展开辟新的融资渠道,提供其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

其次,推进农业企业上市融资。目前,结合我国农业发展战略,大力培育能够充分发挥我国比较优势农业企业的发展壮大,并最终进入资本市场,是解决现代农业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重要途径。具体地说,一是加大资本运作力度,采取多种政策促使成长性高的中小型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通过进入上市公司获得更大发展;二是按照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条件,积极培育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使其进入资本市场,实现在证券市场募集更多的资金,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五)积极培育外商投资企业进入农业领域

我国农业现代化分析 篇12

1 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1.1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我国要实现农业现代化, 必须依靠农业信息化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 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 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 最终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而要想实现这个目标, 研究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1.1.1 现代农业生产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 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和条件的控制需要更加严密和精确, 这是传统农业无法达到的。现代化的农业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运用计算机对自然环境和条件进行控制, 并依靠信息技术去获取、处理、分析数据, 可以对自然环境和条件进行全天候的监控, 并提供及时信息, 加强对自然环境的控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越高, 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也就越高, 这是未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

1.1.2 现代化的农业要求现代化的管理

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不仅体现在农业新技术的采用, 同时也体现在高水平的管理上。农业信息技术中的管理信息系统 (MIS) 和决策支持系统 (DSS) 技术在其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现代化的农业必然是集约化、产业化和规模化的农业, 必然会摆脱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农业经济模式。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将能够节约人工成本和提高管理效率, 进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可见现代化的农业管理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

1.1.3 农业现代化要求微观农业经济的优化和宏观农业经济的合理化

在当今市场经济体制高度完善的情况下, 农业生产已经不再是由政府计划安排, 国家和地区性的农业宏观决策显得尤为重要, 关系到农业是否能够健康发展。国家和地区在制定农业发展计划时, 必须及时掌握全国以及世界的农业生产状况, 并对发展做出前景预测。决策部门把通过网络收集来的实地调查数据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分析和处理, 做出农业宏观发展的趋势预测, 并把处理结果通过网络输送到各地, 地方的决策者和生产者可以依据总体要求做出正确的决策。因此, 农业信息化在实现微观经济的优化和宏观经济的合理化方面尤为重要, 而且将会推动地方的农业信息化进程。

1.2 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农业现代化包括农业上层建筑、农业生产关系、农业生产力等3个方面的现代化。而农业信息化将影响这3个方面现代化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从而对农业现代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见图1) 。

1.2.1 农业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 必须合理利用农业资源, 才能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虽然应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方法, 同样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但是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而采用信息技术管理, 通过对土地、土壤、水等农业资源进行信息化管理, 可以大幅度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帮助农业从业人员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这是现代化农业的基本要求, 也是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 农业信息化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将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1.2.2 农业信息化有利于促进现代化农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

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是多方面的, 包括基本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作物的栽培及其病虫害防治、畜禽养殖管理等领域, 通过对涉及这些方面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信息化和自控化处理, 可以实现信息自动传输和计算机自动控制。由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模拟运算, 在此基础上确定最佳的方法措施, 从而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譬如在农作物栽培管理领域, 现在国内研制的多媒体小麦管理系统 (MWM) 和玉米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 (MCSDOS) 都可以应用于生产。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建立起农业信息网络体系, 可以为农业经营管理决策者提供强大的信息和技术支持, 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2.3 农业信息化有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 进而促进农业现代化

传统农业生产中的生产要素包括土地、劳动、资本, 三者之间的关系不密切, 在农业产业化中具有不稳定性, 而且交易成本较高, 不利于发展农业现代化。而将信息化运用到农业生产中, 通过信息化使土地、资本、劳动力、信息等生产要素紧密结合, 将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信息化还会通过协调生产、销售、消费等环节, 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促进农业产业化, 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1.2.4 农业信息化对现代农业产生“软化”效应和“乘数”效应

“软化”效应是从经济学领域舶来的 (由日本的田地龙一教授等人在1981年最早提出) 。所谓“软化”主要是指经济机构刚性的硬件类产品逐步向以智能、高效的知识和信息技术服务为主的软性化结构过渡。农业信息化对现代农业的“软化”主要体现在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软化, 服务业、信息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上升, 并使得从事研究、咨询、服务等行业的就业人口增加, 最后农业信息化还能促进农业的消费、投资结构软化, 表现为农村地区的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 同时投资在人才、教育方面的资金逐渐增多。农业信息化对现代农业的“乘数”效应主要体现在一种先进的前沿的信息技术被采用之后能够产生一连串的综合反射经济效果, 促进农业产值成倍数增长。因此, 农业信息化将会从根本上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2 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 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通过分析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可以发现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在于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为此, 我国必须制定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对策。

2.1 推动农业产业化建设, 带动农业信息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信息化的前提, 发展信息农业需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 推进农业产业化更需要加速农业信息化, 而实现农业现代化需要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发展到较高的水平, 三者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农业产业化的内涵表明, 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市场化农业, 市场化农业就是信息化农业。通过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 会形成对农业信息的强烈需求, 这势必将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而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又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增大农业产业化组织获利的机会, 特别是通过网上农产品交易实现供需双方直接联系, 降低交易成本, 从而增加农业产业化组织的收益, 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建设, 并带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2.2 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信息基础设施是农业信息化的保障, 是传递农业信息的通道, 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 必须要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制定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总体规划”, 以市场为导向, 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在标准化方面, 要建立规范化、统一的农业信息技术标准, 统一接口, 以利互联。为了保障高效通畅的农业信息传输通道, 还要求建立与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相配套的保障体系, 从根本上保障农业信息基础实施的高效运转。另外, 还要密切注视和跟踪国外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技术发展动向, 加强国际化功能, 使我国农业信息基础设施与国际接轨, 保证我国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先进性和高效性, 促进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2.3 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建设, 充分发挥农业信息资源的作用

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根本在于信息。网络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设施, 而开发利用农业信息资源是农业信息化的关键。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 首先要加强农业信息的标准化研究, 制定信息采集的标准与规范, 对农业信息体系内部各种信息采集渠道进行合理规范, 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其次要加强农业数字资源中心建设, 它主要涉及反应农业生产所必需的自然资源信息和社会经济信息, 通过建设农业数字信息资源中心, 可以加强涉农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 推动农业信息资源的集合和构成, 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另外还要充实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 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一大批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 但其数量和质量明显不能满足农业信息化的需要。因此, 要大力挖掘农业信息资源, 把农业信息视野扩展到农业及相关的各个领域, 来充实现有数据库的内容, 逐步建立大型综合性数据库和专业特色数据库。

2.4 加快培养和引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

农业信息化是一项高科技事业, 人才的短缺会成为制约农业信息化发展的最大、最长远的因素。因此, 农业信息化建设迫切需要一大批既懂现代信息技术又懂农业科技和生产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必须从现在就加快培养和引进适应农业信息化各方面需要的各层次的专业人才。全国各级农业政府部门领导, 都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信息基础设施、农业信息资源提升自己的农业信息技术水平, 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另外, 要建立人才竞争机制和人才流动激励机制, 吸引国内外信息科技人才从事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 并给他们创造优良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吸引他们加入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队伍。

2.5 完善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农村信息服务主要依赖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报刊等, 而对于广大农村居民来说, 电视、广播、电话、报刊才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互联网在农村的发展相当缓慢, 这成为制约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完善的障碍, 更不利于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因此, 要培育和完善农村信息市场, 必须依靠电信运营商参与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 培育农村消费市场。通过与电信运营商合作, 完善移动通信系统的覆盖面, 从农民自身的迫切需要出发, 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务产品, 并建设乡、村信息服务点, 开发农村信息服务消费市场。另外, 还要创新农村信息服务模式, 改变过去农业信息服务主体单一、服务内容狭窄、服务手段落后的状态, 创新农业服务主体, 从而能够拓宽农业信息服务内容, 适应农业信息建设的需要。

3 结语

当今的世界是信息的时代, 也是农业信息化的时代。在我国大力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 认清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明确现阶段的建设重点, 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信息化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 必须加大对农业信息化的投资力度, 完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 建立一个真正高效、及时的农业信息化服务网络体系, 而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地应用这个体系必将促进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吕晓燕.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大意义[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4, 14 (2) :51-52.

[2]薛庆林, 崔和瑞.基于农业信息化理论的农业现代化研究[J].中国农机化, 2005 (4) :32-37.

上一篇:财务分析下一篇:营养标签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