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总结(共12篇)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总结 篇1
20xx年3月30日市第二十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主题是“我安全、我健康、我快乐”,根据上级通知要求、结合我园实际情况,我园对开展的一系列安全活动总结如下:
一、开展多样的安全教育
(一)各班级根据计划安排上好一堂幼儿安全教育活动,内容包括森林防火、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假期安全。各班级留好活动资料。
(二)利用幼儿园微信平台、幼儿园宣传板报做好系列安全知识宣传,让家长普及安全知识,更好地做好幼儿安全教育第一人。
(三)对教师开展安全演练前的安全培训。通过培训,加强教师的突发应对能力和应对技巧,更好的给幼儿以安全教育和引导。
二、开展防暴力安全演练
结合我园《安全演练活动计划》,我园灵活调整于3月30日开展防暴力安全演练,本次演练分三步骤进行:
第一次在不明人物正在时及时被保安发现,第一时间启动警铃于西小门制服不明人物,师幼迅速疏散躲避,无受伤,演练结束。
第二次故意设计情景延长不明人物行动时间,当不明人物准备冲向操场时,园务室燕燕老师第一时间上前周旋,延长了不明人物作案时间,为保安和后勤上前制服争取了时间。在此过程中,当不明人物冲到操场时,中一班教师带领幼儿未能及时疏散,导致不明人物在与燕燕老师周旋时撞到一名幼儿(幼儿没有受伤);中一班教师未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上前制擒,另一位教师未能及时做好配合疏散幼儿。在此过程中,教师于婷婷能及时想到去按响警铃发出危险信号,很有大局意识。
第三次再次设计情景考验教师们的应变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们第一时间带领幼儿疏散到安全躲避场所,为保安制服不明人物创造了很好的环境,同时第一时间发现异常的教师于婷婷能够上前与不明人物周旋,为师幼疏散和保安制擒争取了时间,邢慧静、王宁静、江金蔚老师的加入有效的第一时间控制了不明人物。在此过程中,教师邢慧静稍有迟疑;个别幼儿不知晓危险不会躲绕不明人物,安全意识不到位。
针对这次层层递进的安全演练,我们发现问题——教师大局意识欠佳、幼儿危险识别能力和保护方法欠佳。
针对发现的问题,我们会通过实地培训、幼儿安全教育和情景模拟、安全演练进行进一步的加强,提高每位师幼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总结 篇2
1. 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问题研究
大学生都已经是成年人, 对于法律知识和道德判断有一定的认识, 加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所以高校往往给予大学生比较多的自主学习生活时间。但由于大学生思想判断能力还没有完全成熟, 对事务的处理有时比较偏激, 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引导和诱惑, 而产生许多的安全问题。在大学生安全管理过程中, 由于高校部分管理工作的不到位, 或者是现实条件的制约, 对于管理过程中的许多安全问题有待研究。
1.1 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潜在问题。
进入大学后, 高校辅导员和相关学生工作人员会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人际交往指导, 指引大学生正确地对待大学生活, 处理好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 但要完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在大学生活逐渐深入以后, 学生与学生或者与教师的交往越来越深, 由于思想观念或者是生活习惯的不同, 矛盾逐渐产生。此时学生由于处理人际关系的经验缺失, 往往会造成比较多的问题。
一方面, 由于学生不能正确处理生活中的矛盾问题, 导致矛盾激化, 学生之间往往会出现针锋相对或者是冷战的情况, 由于时间的积累, 矛盾的扩大, 最终导致大学生之间出现伤人事件, 安全问题由此产生。另一方面, 学生对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向往及对于自我认可的追求, 很多学生违背校园管理的规定, 进入社会不良场所或者接触一些社会闲杂人员, 在受到诱惑或者不良指引以后, 导致伤害家人朋友甚至危害社会, 触犯法律的事情发生。这类事件由于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作为大学安全管理人员, 应当引起特别重视。
1.2 互联网安全问题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正常生活。
由于现代科技的进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 大学校园基本普及互联网。大学生在接受多年教育以后, 一方面对于科技知识有一定的积累, 另一方面培养较强的学习能力, 所以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非常强, 互联网技术对于大学生来说早已熟练掌握。
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加之现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 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地接触网络中的任何信息, 这对于高校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大学生由于没有形成成熟的认知能力和价值观念, 对于信息的分析及判断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互联网的使用过程中, 一些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进而形成偏激的思想或者作出偏激的行为, 导致安全问题的发生。而网络安全及正确使用互联网的指导工作只能通过安全教育进行提前指导与预防, 现实的管理工作比较困难, 加强互联网安全问题是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1.3 大学生心理安全问题亟待重视。
近年来, 一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严重, 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部分数据表明,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有心理障碍倾向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20%, 有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约为10%, 最严重的已占1%。因为心理问题而造成休学、退学的现象时有发生, 而某些反常或恶性的安全事件更凸显心理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由于心理问题具有隐蔽性、潜在性等特点, 因此提前发现大学生心理问题比较困难, 大学生心理问题造成的安全问题往往比较难以控制或者预防。因此, 对于学生安全工作, 高校的辅导员仍然需要从教育入手, 预防为主, 将大学生心理安全问题作为高校学生安全管理的重点抓。
2. 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实践
大学生是社会人才储备的重要力量, 关系到我国未来的长久发展, 因此高校对于大学生的技术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高度重视。而在学生管理工作中, 安全教育作为头等任务,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得到有效开展。
2.1 思想道德教育常抓不懈。
思想道德教育是大学辅导员的首要工作, 也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首要课程。在大学学生管理工作中除了必要的思想道德课程的教学以外, 大学思想道德教育还包括班会课的开展、学生教育活动的组织及优秀学生表彰等, 以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 进而形成成熟的认知观、价值观, 并以之约束学生的自我行为, 实现思想教育的效果, 防止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偏激行为产生, 出现安全问题。
2.2 日常安全教育工作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修课。
由辅导员和大学后勤安保部门合作的安全教育工作,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意识, 提升其安全防护技能以及事故处理能力。日常安全是大学生生活安全的基础, 包含生活安全、活动安全、财务安全、交通安全等各个方面。在安全教育开展过程中, 除了必要的安全知识与防护技能的教育外, 高校还应通过案例讲解、海报宣传等活动, 不断根据社会和大学校园的变化更新安全教育的内容, 使得学生掌握最新的安全知识, 在生活中有效地保护自己和他人。
2.3 法制安全教育不可或缺。
由于国家在校园内进行法制知识的普及, 因此大学生进入大学阶段学习生活时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基础, 知道最基本的法律规定, 并良好遵守。但是随着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及为进入社会做准备, 完善的法制安全教育越来越重要。
法制安全教育可以采用班会课形式, 或者是法律教育片收看、专家讲座、校园法律活动周活动等形式开展, 从最基本的法制安全教育到大学生犯罪教育, 让学生在掌握法律知识的同时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约束自己。
2.4 心理辅导与咨询为大学生培养健康心理提供保障。
现阶段, 根据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严重的现象, 大学校园内配备了专门的心理教育工作室, 以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教育课, 并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培养健康心智。在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 辅导员往往根据心理教师的指导, 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课程, 同时关注学生的现状, 及时发现大学生之间存在的情绪问题, 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
3. 有效加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举措
根据对于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内容及高校的相关举措, 文章通过研究, 对加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举措做进一步分析, 使研究有利于强化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效果。
3.1 实行精细化的学生管理工作, 保障安全教育的实施效果。
精细化的学生管理工作, 有利于从重点方面把握学生工作的内容, 同时从细节着手, 完善学生工作。由于精细化管理的实施, 大学辅导员一方面能够合理地安排各项工作, 有序地对学生进行管理, 另一方面能够在责任范围内尽可能地把握学生的动态, 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出必要的指导, 纠正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错误。因此, 精细化的学生管理工作有利于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提供保障, 保证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实施, 使得安全教育效果发挥出来。
3.2 建立学生骨干队伍, 让学生成为安全教育的主体。
辅导员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 建立专门的骨干队伍进行安全教育的落实工作。一方面, 让骨干队伍成为学生的通信员, 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 并有针对性地对安全教育的内容进行更新。另一方面, 指导骨干学生对于自己身边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通过学生之间信息的传播, 将安全教育更深化, 增强安全教育的效果。
3.3 辅导员自身安全教育水平的提升。
大学辅导员是学生管理工作的主体, 也是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指导教师, 因此辅导员队伍的素质关系到大学生安全教育开展的效果。在安全教育开展之前及教育过程中, 辅导员一方面要与高校的专业部门合作, 例如后勤安全部门、心理健康咨询处等等, 来加强安全教育的专业性。另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学习, 通过培训班、辅导员沙龙等活动形式, 丰富自己在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 并学习其他辅导员老师安全教育的经验, 不断地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4. 结语
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关系到我国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而安全教育工作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有利于为大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护技能并形成健康的心理, 防止安全事件的产生。在高校安全教育过程中, 通过思想教育、日常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 能够有效地提升促进安全教育工作的展开;为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效果, 大学辅导员可以采用精细化的管理模式, 并建立专门的学生骨干队伍, 让学生自己成为安全教育的主体, 发挥积极的作用, 从而有效增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路长胜.论高校辅导员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17) :243-243.
[2]林桂红.浅谈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12, 10 (5) :140-143.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总结 篇3
关键词:教育形式 安全意识 制度化
校园安全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保证,关系到师生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同时也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和发展的根本前提。作为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一、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现状
(一)人力、物力投入不断增大,技防水平显著提高。各高校依托保卫、后勤、学生管理等部门不断加强校园巡逻,密切关注校内外人员动态,加强学生宿舍管理,排查外来人员,防止校园突发性事件发生。多数高校安装了自动报警装置和高清摄像头,为保卫部门配备了自动接警和24小时巡逻车,技防水平不断提高,对杜绝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和事故的侦破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安全教育形式不断创新,内容逐渐丰富。目前,多数高校利用“119消防日”、“安全活动月”、“新生安全教育”及典型安全事件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随着高校安全事故形式的增多,许多高校将这些安全事件作为专题进行宣传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安全预警,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三)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不断提升,提升了安全教育工作的理论水平。我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要做好学生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安全防范,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严格管理,学校要把安全教育及管理工作纳入领导任期的责任目标,落实到年級、班主任[1]。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各高校制订了详细的安全教育规划,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如《大学生安全管理规定》等。
二、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安全教育工作属于预防性工作,只要不发生安全事故,很难体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但恰恰是预防性,易使高校放松,使这一基础性工作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1、上级安排了,就组织人抓一抓,上级不管,就放到一边;2、发生重特大案件或者严重事件时,紧急抓一下,事后既不总结也不反思。这些做法使安全教育工作仅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忽视了其预防性和前瞻性,容易造成安全工作的松懈,等到真正发生安全事故后才追悔莫及。
(二)安全教育工作形式单一,内容匮乏。为了配合安全教育工作,高校请专家做报告,除此之外,只是利用宣传媒体、安全教育日等平台,例行性进行安全宣传,形式老套,很难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当前,安全问题及影响安全稳定的因素不断增多,如诈骗形式和花样不断翻新、手机网络等新型犯罪出现等等,传统的安全教育内容很少涉及这些。
(三)高校重视不够,认识滞后,体制不健全。主要表现在:1、部分高校领导对安全教育工作重视不够,硬件投入不足。2、多头管理易造成“无人管理”。安全教育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属于基础性工作,在部分人看来属于“出力不讨好”工作,因此,许多部门对于安全教育工作态度消极,不愿意参与其中。
(四)学生安全意识单薄,缺乏自我防范意识。如今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多,他们更多的关注自我,在与人交往中缺乏平等意识,易造成人际关系不协调,发生打架和伤害事件。同时,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和防范意识,易上当受骗;部分学生“超能力消费”,爱慕虚荣,在家长不能满足其欲望的时候,偷盗财物满足其虚荣心。这些安全问题的发生多数源于学生安全意识单薄,缺乏应有的自我防范意识。
(五)网络安全教育滞后。网络作为一种便捷的媒体已成为大学生活的一部分,网络在带来信息交流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不良信息。部分学生沉迷网游,网络淫秽、暴力内容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高校急需建立一套科学的监控管理系统,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使他们合理合法的利用网络资源,自觉抵制各类不健康的网络内容。
(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待加强。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他们所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 有关资料显示:对全国高校学生的一项调查表明,有28.7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强迫症、压抑症和焦虑等心理问题。心理的亚健康状况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较为普遍的现象,在心理健康问题上,大学生成了社会新的“弱势”群体[2]。因此,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教育刻不容缓。因为,一些心理不健康学生的过激行为会给其他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例如马加爵事件等。高校必须充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将其贯穿于大学教育的整个过程。
三、加强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健全制度,规范管理。学校要建立一个领导有力、机构健全、信息畅通、工作有效的运行机制,“层层抓落实,人人要负责”,多部门齐抓共管,整体推进,提高安全教育工作的系统化建设。同时,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做到“事事有制度,样样有规范”,预防和杜绝学生安全事故,做到安全教育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保证安全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二)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教育理念,多渠道、多层次进行安全教育。影响学生安全的因素日益复杂化,我们必须不断调整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要着眼于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教育意识,努力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多渠道、全方位的做好安全教育。如可编写适合于校情的“安全常识”小册子,学生人手一份,使安全教育形象化、通俗化,“离不开、少不了、听得进、看得到”。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学生安全教育的绿色通道。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训练、建立心理辅导室等形式,“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使他们掌握更多的心理调试方法,消除心理障碍;同时,要建立一套‘预测、排查、干扰、跟踪’的危机积极干预机制,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和跟踪,防止出现自残、自杀和伤害他人等事故”[3]。
(四)加强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教育学生合理合法的利用网络资源,远离暴力、色情网络游戏,慎重交友,充分利用校园网,正面宣传报道,用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内容占领网络阵地。
大学生是“国家之栋梁,未来之主人”,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每个学校和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必须树立“以人为本,预防第一”的工作理念,转变工作作风,树立服务理念,扎实做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担负起培养高素质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为构建和谐校园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EB/OL].[2003-08-08].http://www.eol.cn/article/20030808/3089246.shtml.
[2] 严云岗,罗翔.关注新“弱势”群体,警惕心理疾病“入侵”象牙塔.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11.
普通高校安全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篇4
为维护普通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依据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坚持依法治校,规范管理行为,坚持管理与加强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等学校学生应当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树立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自觉遵守宪法、法律、法规,遵守学校管理制度,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和公民道德规范。结合我院实际,制订如下工作计划:
一、以尊重理解为主旋律,进一步强化民族团结教育
工作目标:我院少数民族的学生比例逐年增多,而少数民族学生存在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我们在教育管理时,不仅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严格要求、严格管理,而且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信仰,同中存异,处处给他们以集体的感觉,以和为贵。
工作措施:
1、建立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反应快速敏捷的班级学生信息员队伍。(由各班班主任完成,将学生信息员名单报辅导员处备案)。
2、每学期召开*次民族团结的主题班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反分裂斗争再教育。(班主任完成,将主题班会记录交辅导员处备案)
3、建立民汉班级的“友谊班”,常规性的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学生活动。
4、在民汉同学中开展“双语学习”的互动活动。
5、树立民族团结典型,在全院范围内进行民族团结先进事迹的宣讲。
二、强化学生的安全法制意识,进一步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工作目标:通过多种形式,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自我防范意识,预防校园群体性事件发生;严禁学生从事宗教和非法宗教及传销活动;严禁学生酗酒、斗殴、贩毒、吸食毒品;严禁学生佩带管制刀具。
工作措施:
1、每学期各班召开*次安全法制教育主题班会;(班主任负责同时将班会记录交辅导员处备案)
2、联系法学院从高年级学生中为我院选派*名法制辅导员,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法制教育工作。
3、学院成立安全法制督察小组,总支书记、辅导员、班主任、各班班长均为小组成员,负责学院各项安全法制工作的具体落实。
学生暑假安全教育总结 篇5
在生命阳光公益救援中心的老师为全区中小学体育教研组长、幼儿园安全保健医开展的应急救护专项培训上,参训老师们学习了心搏骤停现场心肺复苏术、气道异物梗塞现场急救、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以及烧烫伤、癫痫发作、牙齿损伤等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方式和止血、包扎、搬运等创伤急救方法。
7月7日,区教育局邀请武昌区消防救援大队为全区中小学、幼儿园的200余名安全干部进行了一场主题为“关注消防安全知识,加强消防安全意识”的消防安全专项培训。次日,武昌区教育局联合武昌区交通大队组织开展了暑期第三场安全培训。汉警快骑机动中队四名警官与大家一起互动,现场教学了一套学生安全过马路手势操。
大学生安全教育总结 篇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事业的发达,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渠道的广阔,信息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暴露,由其带来的交通、饮食、消防、网络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也浮出了水面,被摆在了大家的眼前,急需解决。
为了加强大学生在生活中各方面的预防隐患能力,为了提高大学生在各种灾难来临时的应对能力,为了巩固大学生在一些普遍问题上的基本理论水平,为了灌输大学生更多的自我预防、自我保护、自我应对、自我逃生的能力,我班班委对班级每个宿舍展开了以“安全行事,安全生活“为主题的大学生安全教育。
首先,在思想上要时时讲安全,事事重安全。在生活,学习中不能对安全掉以轻心,不能麻痹大意,要让安全警钟长鸣。
其次,要在行动上做好一下几方面:
一:防盗
1.移动电话,手表等小件物品,不要时锁在柜中,做到物随人走;
2.存折,银行卡与身份证要分开放,以免存折或银行卡与身份证一起被盗,造成现金被冒领;
3.笔记本电脑等贵重物品,一定要存放在有锁的柜子里,谨防被盗;
5.对无故闯入宿舍推销物品或者找人的陌生人要提高警惕,认真盘问或报告保卫处;
6.人离开宿舍时一定要关好门窗。
8.在体育活动场所,书包,衣物,手机,皮夹等不要随意乱放,可托人保管或先放回宿舍去;
9.在吃饭,自习占位置时,不要使用书包,笔记本电脑等,而应使用书本,茶杯等物品,以防造成重要学习资料,电脑,手机等贵重物品丢失;
10.在商店.公交车站台及车上等人多拥挤的地方,要防止后裤袋,背包里的钱物被人扒窃,背包应向前背;
二.防骗
1.遇到陌生人要找钱借物以及问路的,要提高警惕,保持头脑冷静,不要被对方的言辞所蛊惑,不要为对方的允诺所吸引;
2.不要轻易相信张贴的广告或网上勤工俭学,求职应聘等信息;
三.防人身伤害
1.骑车时,提包,皮包应随身携带,而不能将包放在车框里或车架上;
2.步行要走人行道,不要走路边;
3.不要在马路上边走边打手机,要注意周围是否有可疑的人物,以免遭歹徒特别是“飞车族”的袭击;
4.不幸被抢后,注意观察作案人员特征,同时记下他的车牌号码,并及时报警;
四.防骚扰
1.遇到电话骚扰要及时和保卫处联系,以免遭到身心伤害;
2.在平时交友时要保持谨慎
五.防交通事故
1.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走人行道,不横穿马路,不闯红灯;
2.混行道路上,注意靠边走;
3.过马路不要打电话或者发信息
4.不要在道路两边嬉戏,打闹;
六.防火
1.不要随意在宿舍点蜡烛,点蚊香;
2.不要用大功率电器,不随意乱拉电线;
3.不在宿舍堆放易燃物品;
4.懂得相关自救常识,疏散逃生的方法
加强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思考 篇7
所谓大学生安全教育, 是指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以党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为依据, 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 以安全责任、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为主要教育内容, 通过入学教育、课程教育和日常教育等多种途径, 使在校大学生增强安全意识, 全面系统地掌握安全知识, 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今后走向社会需要而进行的教育。
目前, 大多数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大学生安全教育, 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安全教育问题依然突出,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重要性认识不足、制度不全。安全教育还没有纳入课程教育, 也没有经常化、制度化。二是缺乏系统的教育。安全教育大多是保卫部门或学工部门针对某一时期的发案特点或学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具体案例而临时进行宣传教育。三是对学生安全防范能力培养不够。针对各种可能遇到和发生的安全问题, 提出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法还不够, 学生不清楚怎样进行自我保护和防卫。四是教育者素质有待提高, 教育方法有待改进。目前从事安全教育的教师往往没有经过正规学习和专业训练, 难以开展深入的安全教育, 也缺乏必要的学习交流, 安全教育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2 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2.1 实施依法治国、依法治校, 需要进行安全教育
随着“依法治国、依法治校”标准的不断提高, 高校校园治安和大学生安全问题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已纳入社会主义法治轨道。在《高等教育法》、《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 (试行)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中, 均明确了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的权利和义务, 从而基本上形成了大学生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的法规体系, 这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与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而要使大学生遵纪守法、把法律规章制度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深入、全面和规范地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则是必然途径。
2.2 当前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 需要进行安全教育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 多层次、多形式办学格局已经形成, 后勤社会化改革也在逐步深入, 市场经济的触角迅速地深入校园, 校园已由过去封闭型的“世外桃源”变为开放型的“小社会”, 治安形势更显复杂和严峻。而安全问题不仅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也是今后毕业走向社会经常遇到的问题。大学生在校学科学文化技术知识的同时, 应更多地学习、了解、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和安全常识, 可以依靠法律法规的力量保护自己, 维护自己或他人的正当权益。因此, 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 让大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 掌握必备的安全防范技能, 增强遵纪守法观念和安全防范意识,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3 当前的办学模式, 需要进行安全教育
高等教育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正在从封闭走向开放, 从单校园扩充到多校区, 人才培养也由过去的单一向多方元化发展;大学生的活动范围不再局限于校园, 与社会的接触更加广泛。有的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或进行勤工俭学, 还有的因种种原因干脆吃住在校外, 特别是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 大学生接受来自于不同主体、不同途径传递的不同倾向的思想意识越来越多, 其信息摄取行为也愈显个体化、隐蔽化, 接受信息的自由性也越来越强。而目前安全教育主要停留在说教上, 且基本与学生特色的活动 (娱乐活动等) 无缘, 不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 很难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也就很难创造出安全的环境来。所有这些都说明, 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意识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3 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3.1 法律知识教育
法律知识教育是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开展法律知识教育, 应从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入手, 例如:《宪法》、《刑法》、《教育法》、《国家安全法》、《国防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内容的法律知识教育。要充分发挥高校公共基础课、法学专业课以及相关法制教育专题讲座、论坛等作用, 坚持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学校应通过各种法律实践活动来推进法律知识教育, 应与公检法执法机关建立共建关系, 通过举办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 对大学生进行民主法制教育, 增强学生守法自律意识, 减少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3.2 校纪校规教育
校纪校规教育是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接受的教育, 但对大学生来说, 目前依然存在着突出的问题, 这一方面与有的学校管理不严、要求不高有关,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生没有认识到纪律的严肃性, 没有养成遵守纪律的自觉性。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通过校规校纪及法律知识的学习, 知道什么应该做, 什么不应该做, 这对大学生在学校的安全成长乃至走向社会都是大有裨益的。因此,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必须建立和完善学校教学、生活、管理等各方面的规章制度, 把法律和道德规范具体化。新生一进校, 就要认真开展以校纪校规为主要内容的入学教育, 让学生全面地了解、熟悉校纪校规, 特别是涉及日常行为安全的规范。平时, 也应随时随地进行校纪校规教育, 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并对少数严重违反校纪的行为予以严肃处理, 以维护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
3.3 网络安全教育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利用网络进行的违法犯罪行为日益增多。大学生涉及的网络犯罪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参与网上的违法犯罪行为, 另一种是网上购物或网上交友被骗, 其人身、财产安全受到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侵害。为此, 首先应当加强网络法律知识的教育, 通过网络法律知识的学习, 使大学生认识到哪些行为在网上是非法的, 是法律严令禁止的, 以免大学生由于网络法律知识的欠缺, 参与到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中去;再者就是加强网络安全教育, 使大学生懂得如何在网络中保护自己, 不要轻信他人, 更不要随意的接受他人的邀请, 或将自己的相关信息告知他人, 避免上当受骗, 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3.4 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社会压力大、生活节奏加快, 尤其是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以及家庭环境和个人经历等诸多原因, 使一些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大量的研究统计表明,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 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表现形式为焦虑、恐惧、忧郁、冷漠、偏执、暴躁、消沉等, 情绪色彩和偏激行为十分强烈。因此, 学校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人际关系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健康人格教育、心理卫生知识教育、挫折应对教育以及心理疾病防治教育。把安全教育与心理咨询有机结合起来, 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防范教育, 使学生安全教育迈上新的台阶。这对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预防心理问题产生促进健康人格的全面发展与完善, 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4 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途径和措施
4.1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形成安全教育齐抓共管的氛围
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依靠学生管理部门、学生工作者、学校党、团组织等各个部门, 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在开展日常的宣传教育的同时, 加强管理, 从管理上加强学生安全防范工作。要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领导小组, 完善安全教育运行机制, 进一步明确分工, 落实责任制。安全教育工作由各校党办、学生处、保卫部门负责, 团委、教务处、公寓管理部门、网络及心理咨询中心等相关部门要相互配合, 明确职责, 加强协作, 层层抓落实。班主任、辅导员、专兼职老师、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都应参与安全教育工作, 形成全校齐抓共管的安全教育氛围。
4.2 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管理和教学计划之中
校级安全教育课领导机构要由各高校主管安全工作的书记、校长担任主要领导, 保卫、教务、学工处、团委等部门共同参与组成, 下设教研室, 具体负责安全教育课的实施工作。高校要将这一课程的实施纳入教学评估中去, 及时督促检查安全教育课的落实情况, 经常性地选派教师走出去进行有关的培训和学习交流;开展安全教学研究, 将成型的科研成果推广开来, 进而推动安全教育课的实施。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关键在落实, 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使之规范化、制度化, 把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长期抓下去。要明确责任, 把安全教育纳入学生日常管理计划, 统一教育内容, 制订安全教育计划。国家教育部门应统一编制高校安全教育的教材, 纳入教育教学计划, 规定课时, 以保证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4.3 建立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运行机制
为使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仅仅依靠保卫部门或者辅导员的工作是不够的, 必须建立健全安全教育运行机制。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运行机制, 首先应建立学校大学生安全教育领导机构, 负责大学生的安全教育, 确定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 制定安全教育计划, 组织进行授课, 考评教学效果等。其次是理顺安全教育体制。把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整个的教学计划, 在学校教务处指导下开展工作。再次是建立和完善保证大学生安全教育健康运行的一系列制度。第四是明确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基本载体, 主要是系统的课堂教育与各种讲座及安全教育活动相结合, 从而使大学生安全教育全面得到落实。
4.4 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增强大学生安全意识
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事实证明, 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仅靠保卫部门是远远不够的, 还要依靠学生管理工作者及学生组织等有关部门和人员共同参与, 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特别要发挥思想教育阵地的作用, 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系和优势,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因人因事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此外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在有关课程和教学环节中由任课教师结合课程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如在化学、物理实验课中讲授有关防火防爆方面的内容等。
5 结语
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 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紧密配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 更需要学校各部门的通力合作、齐抓共管, 提高对大学生安全事故的预见能力, 把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做在前面, 不断增强大学生安全意识, 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良好安全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合格人才, 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达到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
摘要:安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内容, 高等学校要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 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在分析大学生安全教育现状的基础上, 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概念入手, 结合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探讨了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有效措施, 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等院校,大学生,安全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国高等教育保卫学专业委员会.大学生安全实用知识[M].武汉:华中师范出版社, 2000.
[2]江苏省高校保卫学研究会.大学生安全教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3]童宣海.对在校大学生应进行安全教育[J].保卫学研究, 2001, (2) .
[4]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总结 篇8
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社会化日益明显,各种商业性质的商店、饭店、网吧等遍布校园及周边地区,校园逐渐成为一个开放的教育园区。大学生的安全环境也在发生变化。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学校教学和其他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是确保学校和师生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更是创建平安和谐校园的重中之重。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安全教育涉及到的内容非常广泛,应与高校的一切教育活动相联系,应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民主法治教育、校纪校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相结合,但安全教育又有其自身特色和特定内容。从安全防范角度讲,大学安全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人身安全
人身安全是指人的生命、健康、自由、尊严依法不受侵害、不临危险的状态。在现实生活中,不法侵害、自然灾害、自伤自残等事件都会伤害身体甚至剥夺生命。在任何情况下,大学生都要把人身安全作为安全的最高原则。
(二)财产安全
近年来,侵财案件的发生不仅使学生遭受物质损失,而且直接影响带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财产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减少侵财案的发生。要求学习反盗窃、反诈骗、反敲诈勒索等方面的内容。
(三)消防安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招生数量的不断扩大,校园内人员密度相应增大,消防重点部位不断增多,消防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要学习消防安全知识,自觉遵守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增强灭火技能和火灾发生时逃生、自救、互救的本领。
(四)食品安全
在大学的周边以及校园内,由于许多大学生缺乏食品安全的知识,一旦食用了一些有问题的食品,便可能会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因此,大学生必须学习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识,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五)交通安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交通工具大量增加,大学生遭遇的交通安全事故呈增长趋势。要防范大学生交通事故的发生,必须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教育,从而使广大学生牢固树立起“安全第一”的交通意识。
(六)心理安全
现阶段我国高校大学生以90后为主,在这个阶段,个体的发展已接近完成,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成熟。进入大学后在学习、生活、交友等方面遇到小小的挫折就可能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离校出走、自杀等行为。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
(七)社交安全
大学生人际交往是指大学生之间及大学生与其他人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协调行为的互动过程。大学生正处于社会化过程的心理发展阶段,有迫切的社交要求。但是,由于一些同学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思想比较单纯,轻易地相信别人;所以,大学生要学习交友聚会、社团活动和公共活动等有关社交安全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八)网络安全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上网的人越来越多,由于网络有强大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使之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很多大学生对维护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条例知之甚少,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比较淡薄,容易被不良信息侵蚀思想精神或遭受人身财产的损害。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也是当今高校安全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
(九)求职安全
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人数也连年增长,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给大学毕业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许多刚走出校门或还没走出校门的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很容易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的心理,设置陷阱诱使大学生求职上当,导致求职受骗现象屡屡发生,严重的还危及生命安全。学校应加强毕业生的求职安全教育,增强求职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
(十)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也没有内部的混乱和疾患的客观状态。国家安全问题事关国家安危和民族存亡,事关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大学生必须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学习国家安全法律知识,切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义务。
(十一)预防犯罪
随着近年来学校规模扩大、人员增多、校园开放,大学生违法违规现象呈上升态势,大学校园的安全形势面临严峻的挑战。为了有效地遏制犯罪,必须对大学生进行有关法律法规教育,让大学生了解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和主要类型,以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以及遵纪守法的道德观念和自觉性。
二、应急自救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总结 篇9
培养小学生自我服务的能力,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课题。它对于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劳动观点的形成,精神文明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生活条件优越,依赖心理严重,缺乏自我料理能力。我在思品课的教学中,结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做家务活》、《东西要放在一定的地方》这类课文,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了解有哪些事是自己应该做的,这些事怎么做,教会学生自我服务,克服依赖父母的习惯,学会照顾自己的生活、做生活的主人。
一、课堂调研,了解现状
为了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生活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我对班级50名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情况作了调查,了解学生在家里是否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早晨起床后是否能自己穿衣、叠被、每天能否自觉地刷牙、洗脸、洗手。结果表明,学生在家里生活自理能力普遍偏低,上述几项做到的学生不足15名。我还对50名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一次整理书包的比赛,?结果做得好的仅有5人,一般化的有15人,做得较差或很差的有30人。针对学生生活处理能力差这一点,我决定在教学中从明确认识入手,再进行实践指导,进而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二、课中明理,提高认识
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探析 篇10
【摘要】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成长和全面发展的根本前提,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和人身财产安全。本文从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必要性和所面临的问题出发,探讨如何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安全教育 系统 全面措施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大和社会化改革的深入,校园社会化日趋明显,影响学生安全的因素不断增多,要维护学校和学生的安全,防范学生财产、人身受到不法侵害,预防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对大学生切实开展安全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其自我保护和安全防范能力。所谓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指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以党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安全责任、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为主要教育内容,通过入学教育、课程教育和日常教育等多种途径,使在校大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全面系统地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技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今后走向社会需要而进行的教育。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一)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日趋复杂,安全教育工作不容忽视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大和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学校由原来单一的封闭型教学单位转变为融合教学、生活、科研、生产、经营等设施和机构的全方位、多功能、开放型的“小社会”,形形色色的外来务工人员进出校园,甚至不法之徒亦会窜入学校进行盗窃、诈骗、行凶等犯罪活动,有的还危害师生的人身安全。因此,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了解校园及周边治安形势,提高应对和处臵各种治安问题的能力,进而起到维护学校安全和稳定的作用。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不平衡,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有待提高
作为优秀的大学生来讲,在不久的将来必然要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服务于社会,除了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还应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自我防范和处臵安
全问题的能力。初进大学新生依然普遍认为大学校园是一片净土,经常出现贵重物品保管不善、宿舍无人门窗不锁的情形,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面对社会上的陌生人缺少必要的警惕性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往往遭致犯罪分子的欺诈,甚至人身伤害;对于发生在身边的案(事)件如火情等,没有处臵的经验,反而酿成大祸。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十分必要。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重视不够,认识滞后,体制不健全。
目前,高校普遍认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是保卫部门的工作,安全教育还没有纳入课程教育,没有经常化、制度化,更没有建立起安全教育工作体制。日常的安全教育主要是通过宣传的方式普及安全知识,没有设立专门的课程,聘任专职教师组织专门的学习,高校更加没有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安全教育的内容有待完善,教育方法有待改进
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安全教育的内容也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完善,形成相对全面的系统的教材;当前日益变化的社会形势和出现的新问题,安全问题及影响安全稳定的因素也在逐步增多,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已经力不从心。针对社会的热点问题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亦是能激起广大学生兴趣的良好办法。
(三)实用主义倾向明显,形式大于内容
安全教育工作往往流于形式:上级安排了就组织开展,不强调,就搁臵一边;上级进行检查时,集中力量应付,检查过后就万事大吉;发生重大案件和灾害事故时急于抓,事情过后就放松不管。这些做法最终致使大学生安全教育流于形式,往往等到发生了事故才来总结、反思,使大学生安全教育成为一阵风。
(四)教育者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从事安全教育的教师往往没有经过正规学习和专业训练,难以开展深入的安全教育,也缺乏必要的学习交流,安全教育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三、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措施
(一)安全教育规范化系统化。
要落实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措施,把安全教育纳入正式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使用科学规范的教材,要形成“以安全知识教育为基础,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教育为核心,以法纪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要求”的教育内容,从人身伤害、财物安全、心理安全、信息安全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
(二)安全教育方法多样化和现代化。
建立"以课堂教育为主渠道,以各种宣传阵地为载体,以丰富的活动为重要支撑“的教育方法体系。课堂教学主要以系统的讲授为主,结合答疑、研讨等方式具有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等特点,便于学生掌握系统的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宣传主要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橱窗、校刊、校报、张贴安全警示牌图片展等进行安全教育,特点是形象直观印象深刻:同时,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党团组织活动、安全知识讲座、参观安全演练、主题活动的方式进行,特点是寓教于乐‘使安全的知识和信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入学生思想还要把普遍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提高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安全教育还应多利用网络媒体和声、光、电等技术,要开辟学生安全教育网页增加安全教育的内容,以此来增强安全教育的效果。
(三)安全教育要分层次、分阶段开展
从新生入校伊始,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时期学生的特点,既要突出重点,有区别地开展安全教育,又要针对不同时期学生的倾向性问题,使安全教育有计划系统地进行。如:新生要重点进行宿舍用电、防火防盗、国家安全、心理健康等基本安全常识教育;
二、三年级要进行信息安全、防诈骗、心理保健等知识和自我防护的教育;毕业班学生要重点进行信息安全、就业安全,心理调适等教育。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各部门的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形成全员化教育模式,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要不断加强学生安全教育理论的研究
加强对学生安全和社会形势预测及对影响学生安全因素分析进行前瞻性的研究,把握当前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的特点和规律避免工作的表面化、形式化、简单化,才能改进工作方法,使安全教育处于主动的地位。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安全和信息安全的研究分析和把握大学生心理和网络信息使用方面的新问题探索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和有效干预学生心理危机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探索如何预防网络成痛、网络受骗、网络失德、网络犯罪等信息安全问题产生和发展,引导学生正确、安全地使用网络信息,促进自身健康成长。
(五)要强化管理育人的力度
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在开展安全教育的同时,还应落实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学校的安全管理要体现“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原则,要依据学校的实际,建立一整套规范合理的学生安全管理的法规和制度体系,相应制度规范要能落实到学生班级,落实到学生个人,用法律和制度规范大学生的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大学生违法犯罪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翠萍,李毅.论新时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J].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2]凌宏伟,大学生安全教育探索[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OO6,(4).[3]王正斌.试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与管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6).[4]黄胜泉.《大学生安全教程》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总结 篇11
关键词:安全意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85-02
一、开展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由过去的封闭型办学变为开放型办学,由一般教学、科研机构,变为教学、科研、生产、商贸等多元化的社会机构。高校由原来单一的教学封闭型转变为全方位、多功能、开放型的“小社会”。客观上给高校的安全造成诸多不利因素。安全意识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提高防御意识和自我权益保护意识,加深对危险事件的认识和了解,有利于大学生增强自我保护能力。高校是大学生们基础的交流平台,安全意识教育在帮助各类大学生完整获取外界信息、形成正确价值观、进行合理行为决策的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增强安全意识培养有利于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有利于高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
大学生应具备的安全意识是指大学生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对现实安全准确、清醒的认识,对外在客观事物的安全状态进行正确的判断;对自己的行为有意识的进行决策和控制,使自己或他人免受伤害,成为知法、守法、护法、明辨是非并具有防范能力的公民。大学生涉世未深,心思单纯,在高校宽松、包容、和谐、自由的环境里接触的对象多是老师和同学,这让大学生群体寻找到一种放松的文化适应策略,即无须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选择相对单纯简单的校园生活。对于个人而言,这一方面有利于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学识进步,却在另一方面造成了校园环境与现实社会的实际性脱节,这种差异极易影响大学生们在社会环境中对各类人事的判断力。这一特点近几年来被犯罪分子所利用,网络诈骗、抢劫财产、猥亵强奸、恶意伤人、绑架拐卖、传销诈骗、失踪事件等屡屡现身大学校园。
2003年9月,广西查获一传销窝点,涉案500余人中90%是大学生;2015年8月,南京查获一传销窝点,涉案700余人中大学生将近350人。2015年8月11日,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发布了此前失联的中国传媒大学女研究生周某的最新进展,证实其在8月9日已被同级男生李某借口试镜在李某的出租屋内强奸未遂后杀害。2015年9月25日《潇湘晨报》报道《女研究生分九次被骗走48万》,文中介绍:27岁的王某与诈骗犯通话200余次,误信自己涉嫌洗钱案,涉案金额高达2亿。2015年9月3日,新浪微博上大量转载一篇作者名为“谁来救救我的女儿晶晶”的博文《一位母亲的血泪控诉》,文中叙述研二在读的女生陆某因拒绝男友复合的要求,被其男友密谋在校内出租房内杀害,手段极其残忍,造成陆某重伤一级、伤残一级的特别严重残疾。这些触目惊心的报道和数据都在时刻提醒着我们在高校中重视和加强安全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二、大学生安全意识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安全意识缺失由多方位的因素构成。王艳婷教授就曾总结归纳到:一是安全教育的形式传统,缺乏新意,难以引起学生对安全的关注和产生兴趣;二是安全教育的内容缺乏与时俱进的话题和相对系统化的配套教材;三是安全教育缺乏系统性,许多高校只是单纯的进行法制宣传和治安、交通、消防等安全防范知识宣传教育,而在社会形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教育、食品卫生安全教育等并未被纳入该教育范畴,导致它们彼此之间自成体系、互不联系;四是安全教育的时效性、实效性不够。有些高校只是通过传统的展板、报纸等宣传方式进行的安全教育,其实效性不能尽如人意。本节将从家庭、社会、学校和个人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家庭教育中对于安全意识教育的缺失。
我国的传统教育讲求“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中国式家庭更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导致常识教育、性教育、危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意识教育等都是日常家庭教育中缺失的环节。同时,中国家庭生活的重心通常都是放在孩子身上,有些家长因为心疼和溺爱导致孩子在父母过度的荫蔽下成为温室中的花朵,缺乏社会经历和完整的实践体验。迈入大学校园之前,孩子身上存在的这种状况没有得到第一时间的解决,一旦他们进入相对独立的大学生活,脱离了父母的保护和注視,对意外事件就很容易失去快速、准确、独立的判断力,从而轻信他人,轻视危险。
(二)学校教育中对于安全意识教育的忽视。
当代高校教育更注重专业学科教育,学生们的日常课业主要围绕其对应的专业学科知识展开,并没有全面的、系统的、基础的安全教育课程,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也容易忽视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安全意识教育。另外,现行的大学管理制度往往重学习轻生活,学校老师和领导更注重校园安全的保障,却未能从大学生自身防范的角度上给予足够重视。
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生活环境、教育背景、地域习俗、宗教信仰均不相同,具有明显的个人特点和心理差别。同一个地方或相同民族的同学交流和聚会较多,人际交往和生活环境都更多地倾向于“老乡”群体。有些不法分子利用了同学们这种民族身份认同和地域倾向心理,谎称自己是同一族群或家乡,打入学生中间降低同学们的心理防线,在取得学生的信任之后进行诈骗。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谎称某个老乡遇到困难需要大家募集资金,或提议举行某项团体聚会活动,甚至干脆直截了当的利用“熟人”身份进行借钱。由于语言的不同及团体圈子的相对独立性,犯罪情况不容易被其他同学和校方发现,也就增加了追查难度,更容易在团体间形成连锁诈骗。近年来对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的研究大多都从学校方面入手,并没有对学生群体的多样性进行有针对的研究。我认为学生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到其特点。
(三)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安全意识教育的欠缺。
1.经济快速发展。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改善生存状态,提高生活品质的诉求。在这种经济潮流的趋势之下,社会上出现了鼓吹“一夜致富”、“轻松赚钱”的洗脑者,他们利用在校大学生想要接触社会、自食其力的心理,给大学生们灌输一些致富神话。造梦者们宣称自己机会好、挣钱多、渠道广,使得社会经验少的大学生们难辨真假。一边是身边同学兼职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另一边是造梦者编织的赚钱捷径,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们很容易就会被卷入诈骗、传销等非法的敛财陷阱里。
2.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近几年来,电子移动设备及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校园信息的流通提供了新的实现手段。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大学生在与外界沟通的过程中更为快捷便利。随着大学生对信息需求的不断提高,社会上良莠不齐的各类信息逐渐流入到学生中。加上大学生缺少安全意识和个人隐私保护的教育,容易在信息交互中造成个人信息泄露,个人身份被冒用或窃取,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加上新媒体形势下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加,使得犯罪成本变低、传播范围广、流通速度快,助长了社会不安全因素的传播和影响。
3.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多元化。
现代社会对于个人的发展有了更包容更多元的环境,每个人都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诉求,不管是生活方式还是潮流意识都可以到社会大部分成员的理解和接纳。这对于象牙塔内的大学生来说,在增长见识扩宽眼界的同时,也对他们的价值观形成和道路选择带来了新一轮挑战。大部分大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8-28岁之间,正处于思想最活跃的青少年时期,他们对于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快。社会上各种各样的声音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带来了急剧变化,这些冲击在给大学生思想带来跳跃和突破的同时,也容易造成心态的浮躁和迷乱。渴望突破、渴望创新、渴望尝试,这些思想很容易就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参与进一些不好的甚至是违法的事件之中,使自身的安全失去保障。
(四)个人因素。
大学阶段是每个孩子离开家门,真正意义上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的第一步。在经过了十二年的管教和监督之后进入到大学这个较为宽松而包容的环境,学生心理可能无法很快适应和调整,在缺乏足够引导和教育的情况下,很容易从一个极端转换到另外一个极端。大学生在校内接触到的往往是纯学术理论方向的学习研究,而忽略了实际应对的能力。有人怀着一夜暴富的心思在传销组织越陷越深,有人怀着“大家都坐黑车,我怕什么”的心理跌入犯罪分子的魔掌,有人想着“都是同学嘛,我一个人去也可以”,却忘记了85%的强奸案都发生在熟人之间。总结归因,侥幸心理让人们总觉得自己不会是受害群体的一员,却往往忽视了事件真正存在的隐患。还有些大学生因为个人角色定位会产生一些自大心理,觉得自己已经拥有解决大部分突发意外事件的能力,觉得“我都已经是大学生了,这么聪明,上当的人一定不会是我。”容易轻视事件真正存在的危险,没有对突发危险事件的掌控力。
三、在高校中加强对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的措施和对策
1.以正式课程为主,开设专业课程,系统、全面地培养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注重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在社会中的应对能力培养,引导学生认识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将高校近年来多出现的案例类型进行整合与分析,让学生摆正对危机事件的认识,增强对自我权益的保护意识,提前敲响警钟。
2.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实践演练。使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关注相关事件,提升防患意识。具体为以实际事件为主题,设立丰富多样的校园演练活动,通过丰富多样的类型活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针对不同突发事件的紧急应对演练,编排心理剧近景展示各类案例中的大学生群体,使其亲身演练危机处理技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安全教育与管理活动的积极性。
3.高校辅导员关注学生动向,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增强对校内辅导员与学生处与各院系的对学生安全意识的重视,加强岗位培训。比如推广校内心理咨询室,走访学生宿舍,关心学生日常生活,注意学生近期心理变化,对各类不安全因素保持敏锐的洞察力。
4.增强校园宣传力度。以安全知识的推广为任务,通过校电视台、学生社团、新媒体、校报、校刊、讲座等媒介,以宣传栏、条幅、板报等多种形式多途径传播。指导学生面对各类危机事件时正确的应对与防范方法,同时避免学生受到有些社会媒体的错误引导,形成一套正确而有效的危机应对策略。
5.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提高对社会適应能力。大学教育应当是一种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教育,除了教授知识理论以外,还应重视学生适应社会、解决问题、动手实践的能力。学校可以联系当地的公安部门,消防官兵等组织素质拓展,案例再现等户外活动;同时鼓励在校大学生课余时间走出校门,找寻兼职,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锻炼自己,积累经验。只有让大学生树立这种积极实践的思想,并在每次的实践中思考和进步,才能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对危机事件的应对能力,实现心态转变和身份转换的平稳过渡,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薛立辉.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意识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5.
[2]林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加强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的必要性研究[J].传承,2011,30期:40-41.
[3]陈文坤.试论大学生安全意识的增强与和谐法治校园的构建[J].法制与社会,2011,04期:218-219.
[4]王艳婷.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重要性与有效途径研究[J].科教导刊旬刊,2010,08期.
[5]黄希庭.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黄胜泉.大学生安全教程[J].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总结 篇12
安全教育是每个普通高等院校都非常重视的教育内容,体育是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游泳课是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一部分,深受大学生的喜爱,因为游泳不仅是一种实用的生存技能,还能达到强身健体和训练身体协调性的目的,但由于游泳教学环境的特殊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很大,对学习游泳的大学生实施安全教育,是保障大学生身心健康,有效预防和避免游泳运动伤害,保证大学生的人身安全的有力措施。因此在游泳教学过程中怎样实施安全教育是本课题所要研究的问题。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广州市大学城十所高校的体育部门领导、游泳教师和学生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
体育部门领导发放12份调查问卷,收回11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0份,有效率为91%:游泳教师发放25份,回收23份,其中有效问卷20份,有效率为87%:学生发放400份,收回392份,有效问卷350份,有效率为89%。
( N = 1 0 , 两节课 = 1 次课 )
( N = 1 0 )
( N = 1 0 )
2.2.2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有关国内外游泳安全教育的论文,对其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梳理、归纳,从中整理出有关游泳安全教育的内容。
2.2.3 数理统计法
将回收的数据输入SPSS12统计软件进行整理并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 . 1 游泳课实施安全教育的内容
3.1.1 游泳实践课前安全教育的内容
调查学生基本情况和讲解安全知识。在实践课前与学校医院进行沟通,对学生进行健康检查与病史调查,凡患有精神病、心脏病、癫痫病和传染病等大学生禁止选修游泳课,初步排除游泳课教学中的安全隐患,以及调查学生的水性情况:并通过多媒体宣传游泳安全知识,在水上课前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安全事项和上课纪律:游泳实践课前应向学生介绍游泳池的形状、深浅区和教学区的范围传授学生简单的自救方法和心肺复苏术。
3.1.2 游泳实践课的安全教育内容
(1)游泳课的开始部分。游泳教师应检查教学用具和救生用具是否损坏和齐备:游泳教师应在上课前10分钟到场,进行点名考勤和统计人数,安排见习生,再次核对下水学生人数:下水前应强调准备活动的重要性,注意易抽筋部位的拉伸。
(2)游泳课的基本部分。每次课要强调教学区的范围和进行统一管理,经常观察检查下水学生的人数,并经常与救生员核对人数:将游泳基础差的学生,始终置于自己的监控之下,或者安排水性相对较好、责任心强的学生与基础差的学生配成一组:并要求学生离开游泳池应向教师汇报,归队应告知教师。
(3)游泳课的结束部分。上水后应及时清点学生的人数,指出还应注意的安全事项,不断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教师离开游泳前应巡视游泳池,直至学生全部离开游泳池,教师方可离开。
3 . 2 游泳课实施安全教育的方式
游泳池实施安全教育的途径主要是阅读游泳安全手册或读本、观看游泳安全教育影片、典型案例分析、游泳池宣传公布栏、教师理论讲解和教师指导下的自学。通过调查发现,高校实施安全教育的教学形式主要还是以教师讲授宣传为主,偏重于理论知识层面的教育,形式比较单一,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游泳安全知识的兴趣,从而更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游泳安全意识。
3 . 3 游泳课实施安全教育的课时
游泳课实施安全教育的课时是游泳课安全开展的根本保证。从表1可以看出,五所高校下水前需用1次课来实施安全教育和课堂常规教育,八所高校下水时每次课应利用3-5分钟/1次课来进行安全教育,说明每所高校对游泳课安全教育重视的程度不一样,所以安排的课时数也就不一样。
3 . 4 不同人群对高校游泳课实施安全教育的态度
3.4.1 体育部门领导对游泳课实施安全教育的态度
体育部门领导对游泳课实施安全教育的态度直接影响游泳教师实施安全教育的态度,如果体育部门领导不重视游泳课实施安全教育,教师在游泳教学中为了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会减少游泳教学中安全教育的时数和次数,影响游泳教师在游泳教学中实施安全教育的态度。通过调查发现体育部门领导口头上十分重视和支持游泳课的安全教育,认为应把安全教育贯穿于游泳课始终,有80%的领导同意游泳课教学配备救生员和70%认为游泳课人数应控制在30人以下,根据国家标准上课救生员配备应视上课区域的大小,在一个50米×25米的游泳池,每25米两岸应配备一名救生员。而在十所高校中只有三所高校是在上游泳课中配备救生员的,说明部分体育部门领导只是口头上同意配备救生员,而在现实中没有配备救生员,究其原因部分领导认为只要控制一定的人数,是不需要配备救生员的。
3.4.2 游泳教师对游泳课实施安全教育的态度
游泳教师应充分利用下水前的安全教育理论课对学生进行游泳课安全教育的理论灌输,使学生了解游泳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在游泳课实施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如果游泳教师能加强管理和提高自我责任心,可以避免游泳事故的发生。通过调查发现,从课前、课中和课后游泳教师实施安全教育态度看,课前和课后游泳教师不够重视安全教育,课中比较重视。说明游泳课的安全教育关键在于游泳教师的态度和是否坚持把安全教育贯彻于游泳课的始终。
3.4.3 大学生对游泳课实施安全教育的态度
大学生对游泳课实施安全教育的态度直接影响到游泳课实施安全教育的效果。从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游泳课实施安全教育表示支持和配合的态度。关键在于游泳教师的态度,所以在第一次课下水前应系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宣传游泳课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加深大学生头脑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强调上课纪律,要求学生做到不在水中打闹、嬉戏,不能跳水和推人入池,不能潜泳以及认识到做这些危险动作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综上所述,广州市大学城十所高校大多数领导同意游泳课应配备救生员和控制学生人数,大多数游泳教师比较重视课中的安全教育,大学生对于游泳教师在游泳课中实施安全教育是支持和配合的。
(2)广州市大学城十所高校游泳池实施安全教育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大多数游泳教师认为下水前每学期应利用一次课和每次课应利用3—5分钟的时间进行学生的安全教育。
4.2 建议
(1)高校游泳课实施安全教育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加强游泳课安全教育宣传力度,防范于未然:二是加强游泳教师的业务水平,对游泳教师定期进行一些急救知识的培训工作。三是传授大学生基本的自救能力和安全教育理论知识。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管理07-15
高校学生安全稳定工作09-18
高校学生教育工作09-17
高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10-19
高校学生责任教育思考08-08
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论文07-19
民办高校学生诚信教育05-12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06-07
高校篮球大学生教育07-05
高校大学生感恩教育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