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民收入调查

2024-11-05

中国农民收入调查(精选7篇)

中国农民收入调查 篇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报告

目录

一、农民收入问题的现状„„„„„„„„„„(3)

二、农民收入问题的表现„„„„„„„„„„(4)

三、农民收入问题产生的原因„„„„„„„„(5)

四、农民收入问题产生的影响„„„„„„„„(6)

五、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必要性„„„„„„„(7)

六、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具体措施„„„„„„(9)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研究

——以桂林市白宗禧故居周边村庄为例

【内容摘要】农民收入问题影响到农民的生活水平,影响到农业生产能力,也影响到国民经济中的市场需求。农民收入问题涉及到的因素较多,原因也相当 复杂。本文就我国农民收入问题的表现、原因、影响和解决措施等各个方面提出若干思考。

【关键词】农民收入 收入水平增长速度 收入差距 农业结构、政策

2011年5月18日,风和日丽,我们一行六人坐上了前往白宗禧故居的汽车,哪里,便是我们此次调查的目的地。正值中午,整个村庄处在一片寂静中,路上少有行人。显然,我们的调查之路有点艰辛。在经历了三次拒绝之后,我们改变调查方略,终于迎来了我们真正的调查。(1)在受调查的20户家庭中,有70%的家庭年收入在8000元,有25%的家庭年收入在8000至10000元之间,有5%的家庭年收入在10000至15000元之间,而家庭年收入在15000元以上的家庭在这个村庄中式不存在的。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家庭的家庭支出主要用于家庭日常生活开支、子女教育。(2)在“近几年您家庭收入呈现何种趋势”这一项中,100%的受访家庭都选择了“持续上升”这一项,但100%的受访家庭都认为近几年来的物价上涨,制约了其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生活水平在近几年中没有多大的改变,生活依然处于温饱地带。(3)在“您是否满意您目前的家庭收入”这一项中,100%的家庭选择“满意”,但认为家庭收入的增长比较缓慢。(4)在调查中,我们注意到,在村庄的外面,在村庄公路的旁边,许多家庭都盖起了小洋楼,家庭经济条件较为殷实。但村庄里面的家庭却鲜有楼房,有的只是土房子、石头房子,甚至还有家庭住在非常破旧的民国以来的老房子里。不难看出,农户与农户之间的收入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5)在“您家是通过何种方式增加收入”,有100%的家庭选择了“出外打工”这一项。(6)在“影响您家收入水平”,有77.83%的家庭选择了“农业生产技术方式落后,科技含量不高”这一项。(7)在“您是否满意政府目前的农业政策”中,有63.24%的家庭选择“不满意”等等。我们的调查是有限的,但从我们的调查及与村民的交流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的农民收入问题越来越严重,解决农民收入问题迫在眉睫。

一、农民收入问题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快的提高,几乎每年都可以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现在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是,我们必须得面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不平衡,广大的农村偏远山区的经济状况仍相对落后的事实。目前,有超过7亿人口生活在农村,他们是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容忽视的奉献,然而由于历史、社会原因,他们的收入相对滞后,严重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背离,国家的财富,他们甚至不能分享。这让多少人为之痛苦,为之悲伤。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变化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78~1985年,为收入快速增长时期。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33.6元增加到397.6元,平均每年增长16.8%,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年均增长仍高达15.2%;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由138元增加到347元,7年增长1.51倍。

第二阶段为1986~1991年,为收入增长缓慢时期。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423.8元增加到708.6元,平均每年增长10.8%,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年均增长率为2.7%;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由376元增加到621元,5年增长65%。

第三阶段是1992~1996年,为收入增长较快时期。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784.0元增加到1926.1元,平均每年增长25.1%,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年均增长5.6%;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由718元增加到1768元,4年增长1.46倍。

第四阶段是1997年以来,为收入增长缓慢、增幅下降时期。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从1997年的2090.1元增加到2000年的2253.4元,四年绝对增加值仅为163.3元,每年实际增长幅度分别为4.6%、4.3%、3.8%和2.1%,收入增幅连续四年呈下降态势;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由1997年的1876元增加到1999年的1927元,两年间实际每年增幅分别仅为1.01%和1.69%。

从以上的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民收入水平大体上呈现出持续提高的态势。然而,农民收入仍存在两个挑战:一是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存在着明显波动,某些阶段甚至会出现低速状态下的持续徘徊,例如:1998-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真实增速年均为3.96%,远低于1990-2008年年均增速6.50%的水平。二是城乡收入差距尚未出现持续缩减的态势,农民收入增长往往伴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更快增长,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在波动中相对拉大的趋势,1978-1985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57倍降至1.86倍,此后在波动中又逐渐增至2008年的3.31倍。2008年我国农民占人口的比重为54.3%,而农民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为25.1%,2008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分别为13526元和3756元,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7.9%和43.7%。与城镇居民相比,占人口多数的农民在消费总量和层次上均处于滞后状态。

二、农民收入问题的表现

对于我国农民收入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予以分析。概括地说,可以归纳为以下4个方面:

(一)收入绝对水平较低。2003年,全国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622元,折合为320美元,平均每天不足1美元。更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其收入水平比全国平均值还要低得多。按照人均635元的贫困线标准,2003年年底全国尚有2900万绝对贫困人口。如果按照人均825元(100美元)的标准,则全国有9000万左右的人口低于此标准,而这个数量大于欧洲任一国家的人口总数。2003年公布的绝对贫困人口数字,同2002年相比,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0万人。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虽然不属于统计中的贫困人口,但是收入水平很低,仅仅略高于贫困线,只要气候等生产条件稍有不利变化,就会陷入到贫困人口的行列中去。这部分贫困人口和准贫困人口的收入提高,将受到自然和经济基础条件的约束,难度非常大。近年来,减贫速度不断减慢。

(二)增长速度缓慢。

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过去的情况比速度大大降低。改革开放的前6年,农民人均收入的年增长按可比口径计算在14%~20%之间。而1997年以来平均只有4%。二是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比差距很大。2000年我国农业劳动力人均GDP为4460元,大约相当于540美元,按农业人口折合为人均300美元左右。到 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人均GDP要达到3000美元。农村人均要实现这个目标,每年的增长率要达到12.2%。即使考虑到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将农村人均GDP的目标确定为社会平均水平的一半即1500美元,每年的增长率也要达到8.4%。同这个要求相比,实际发展速度要低得多。

(三)城乡差距加大。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经历了由迅速缩小到逐渐扩大,由逐渐扩 大到逐渐缩小,再由逐渐缩小到加速扩大的发展过程。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7∶1(以农村居民收入为1);1985年达到历史最低点,为1.8∶1;1994年达到顶峰,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86∶1,超过了改革开放前的水平。1997年达到新的谷底,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47∶1,小于改革开放前的水平。1997年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开始加速扩大,2001年突破历史最高点,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2.90∶1;2002年继续扩大到3.11∶1;2003年扩大到3.23∶1。2007年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4.77∶1,高于2006年全年的4.18∶1,差距涨幅也高于2006年;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现金收入不足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总收入的19%,城乡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收入比约为5.4∶1。

从1990年到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 379元增至7 120元,年平均递增12.4%;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 796元增至4 920元,年平均递增4.1%。虽然城镇居民收入平均递增速度略高于农村,但绝对增长量城镇则大大高于农村。就各阶段来看,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有高有低,1990年到1993年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分别为44.5%和14.8%,相差29.7个百分点。1995年开始,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增速高达59%,高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50.7个百分点。1994—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5.8%,超过同期城镇居民收入增速4.6个百分点。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减缓为38.7%,比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低2.3个百分点,到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又呈加速扩大趋势,直至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直都在扩大。

从数据上看,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率的差距虽然有所缩小,但是由于基数不同,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仍然相差甚大,并没有改变近年来形成的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四)地区差距加大。

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07年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0666元、8036元和8096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0.8%、10.5%和8.4%;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1.47:1:1.01(中部为1)。从农村居民看,2001年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农民收入之比为1:1.49(以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为1);2003年为1:1.51;2005年为1:1.52;2007年为1:1.54;2009年为1:1.55。

从数据上不难看出,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主要是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差距逐年扩大。不同地区之间农民的人均收入差距较大,并且这种差距没有缩小的趋势。总的说来,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从东南沿海向西部内陆地区递减的趋势。上海、北京和浙江的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是西部云南、贵州、甘肃和陕西等省的3~4倍。

三、农民收入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农业技术水平低。农民从事的劳动绝大多数都是体力劳动,它不像脑力工作者需要满足较高的文化要求、智力要求和专业技能要求。同样是劳动产品,脑力劳动者生产出的产品凝结了更多的人类劳动、努力和付出,因而带来的经济效益更高。而农产品则不同,当前农村中的农业生产,都是在前人的经验指导下进行的,靠天吃饭,家庭种植规模小,劳动效率低,投资回报率低,单纯依靠人力,因而经济效益低,自然农民的收入水平低。

(二)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农村中都是以家庭为单位,各自进行生产种植活动,这使得生产资料分散于各个家庭,无法发挥其最大作用,削弱了农村生产力。常年不变的生产模式和生产规模不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得资源利用率低,阻碍经济发展,从而导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停止增长或负 增长。也许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可以改变农村收入现状,但应主义防止家庭联产承包成为下一个“人民公社”。国家实施的惠农政策看起来很好很完美,但真正实施起来却不是这么一回事,并不是每个地区都能够贯彻落实这些政策,即使惠农政策起了作用,那也只是暂时性的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使之呈现出“爆炸式增长”,如此隔靴挠痒的措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由此可见,想要提高农民收入增长速度,需要从长计议。

(三)农业政策的影响。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其具体标表现可以从农民收入问题中看出。同样是农村经济,东部地区的发展相对于中西部而言是比较好的。工业及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为当地农产品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也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使之得以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加上国家经济政策的倾斜,东部地区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是比较高的。相较之下的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农村经济,由于地形复杂,缺乏人力、物力、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的原因,而无法获得规模化、产业化、多样化的发展,长期停留在小农经济阶段。而且,即使能够引进资金或得到国家资金支持,也会因为贪污腐败使真正用于发展农村经济的资金寥寥无几,因而地区间农民收入差距问题迟迟不能解决。

四、农民收入问题产生的影响

(一)温饱问题依然存在。民以食为天,生存问题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永恒的主题。中国人口基数大、底子薄,吃饭穿衣便成了中国农民面临的最大问题了。按2010年国家统计局公报中年均纯收1274元这一标准划分的话,中国现在的贫困人口有2688万,如果按照国际标准的贫困线计算,中国贫困人口达到1.5亿,而这些贫困人口中的99%是农民。中国贫困线以下农民的生存现状是令人触目惊心的,住的是毛主席时代留下来的房子,吃的是已经腐败变质的窝窝头,身上的衣服无时无刻不散发着异味。生活,是生下来活下去,躺在阴冷破旧的被窝里的农民真的不知道这一睡还能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

(二)医疗状况严重。辛辛苦苦几十年,一病回到解放前。且不说贫困线以下的人口是无医可就的,就算是贫困线以上的农民亦是不忍就医,“小病忍,大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的现象比比皆是,而这些顺口溜也表达出了群众无钱看病、因病返贫的无奈与辛酸。而据广州市统计局“万户居民调查网络”最近进行的题为“市民与社会保障制度”的抽样调查显示:有95.8%的被访者不同程度地担心今后无钱看病。在我国经济相对发达的广州市,尚有如此高比例的群众担心自己无钱看病,那么广大内地欠发达地区群众的医疗状况就可想而知了。

(三)教育水平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由于收入水平低,农民吃不饱穿不暖的形势依旧严峻,在这种生存状态下,更谈不上送孩子上学了。农村教育问题是农村发展的关键问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只有农村孩子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了,农村才有出路。

由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完成的一项调查报告说,中国农村辍学率出现反弹,农民供孩子上学相当“吃力”,农村学校因资源短缺也难以为继。报告因此得出结论: 中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不容乐观。这项专门就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状况进行的调查,调查范围涉及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新疆、广西等16个省区。调查指出,教育“普九”的成果是低标准的,并且相当脆弱。还有15%的人口覆盖地区——主要在西部贫困地区——“普九”目标远未实现;即便在“普九”已经验收的地区,辍学率也出现了明显反弹。近年来,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率偏高,初中生辍学率上升,有的地方农村辍学率高达10%以上。(摘自《中国远程 教育》)因此,收入低产生的影响直接波及到教育问题,而教育问题业已成为农村发展的瓶颈问题。

五、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必要性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民一直就占中国人口的大部分,农民的生活状况关系着中国的社会稳定。在现代社会建设中,农业是工业、服务业基础和支柱。就我国目前国情来看,农业兴,则百业兴;农民富,则国家富;农村稳定,则天下稳定。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因此,妥善的解决农民问题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相当重大的意义。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不足、农民收入过低、农民就业问题严重、农民收入增长困难问题还很突出。农业、农村仍然处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这就决定了解决农民问题迫在眉睫。

一直以来农业都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要使这个基础更加牢固,核心在于有效的解决农民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讨解决农民问题的必要性:

(一)解决农民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目前,虽然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相比之下城市居民收入增幅较大,农民收入的增加则相对缓慢。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继续扩大,这不仅不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消除贫富悬殊的矛盾;而且也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只有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积极解决农民问题,特别是千方百计的增加农民的收入,才能有效的缩小城乡差异,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二)解决农民问题,是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本世纪的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是经过二十年的奋斗,建设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实现这个宏伟的目标,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重点、难点在于妥善的解决农民问题。如果农民问题不解决,农村不稳定,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就失去了前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难以实现。

(三)解决农民问题,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民是我国人口的构成主体,也是社会的构成主体。农民的力量历来不容忽视,他们甚至是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农民问题的有效解决可以使农民更好的享受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成果,使他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物质生活更殷实,精神享受也更丰富。在提高他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更好的调动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建设热情和潜能。使他们更热情的投身于现代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其次,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则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也有着重大的意义。

(四)解决农民问题,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社会的稳定、快速发展。因为在现阶段要实现国民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是扩大内需,而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市场广阔,农村购买潜力大。如果能够有效的解决农民的问题,特别是解决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大力的提高农民的收入,从而提高农民的购买力和消费能力。农民的消费能力提高了,就有了消费欲望,这将会大大的拉动内需,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稳定、快速发展。如果农民的收入总是处于低收入水平,甚至只能在温饱线上挣扎,那他们还能拿什么谈消费,谈享受。这必然制约内需的扩大,以及威胁着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

(五)解决农民问题,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问题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农民问题的主要矛盾是如何解决农民增收缓慢,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农民问题的主要矛盾的解决,使农民的收入增加,资金充足,有利于农民从事非农事业的投资经营,进而使农村经济呈多元化发展。以及农村经济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合优化,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健康、稳定快速的发展。

六、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具体措施

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进一步讨论了十七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等问题。勾勒出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民主、民生等方面的发展路径与图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但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道路中,仍存在着众多的盲点。农民、农村、农业的现实状况仍制约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面对我国农村落后、社会基础设施薄弱的事实,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共享社会进步成果已经迫不及待。

(一)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农村税费改革,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要遵循“三个取消、一个逐步取消、两个调整、二项改革”的原则,即取消统筹费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取消农村教育集资等涉及农民的政府性集资;逐步取消统一规定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调整农业特产税政策,落实农业特产税免征政策;逐步改革取消农业税,从减税入手,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二)充分发挥农机站或科技服务中心的作用,为提高农民收入开辟新途径。要创新农机站或农技服务中心的管理和服务体制,强化服务意识。农技(机)服务部门要帮助农民充分了解市场经济的有关法规和提高鉴别农药、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真伪的能力;同时,指导农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帮助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要尽快推进欠发达地区农技(机)部门技术人员管理机制,实行农民利益和农技部门及工作人员利益捆绑的办法,农技(机)服务部门与客户签订合同,利益均沾,共同风险。

(三)帮助农民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农民素质,强化农民的市场竞争意识、竞争风险意识和创新意识,大力推进科技兴农战略。在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和医疗事业的投入力度,普及义务教育的同时,加强科技教育和思想教育,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增强农民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法律意识,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使农民真正成为一个有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的以科技兴农的现代农业劳动者。

(四)加快农业内部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农业结构的调整要面向加入WTO后的国际市场,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应用国际前沿领域的农业科学技术成果,因地制宜,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着力发展草畜、制种、蔬菜、林果、轻工业原料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同时,加快推进农业化经营步伐,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化经营程度。通过结构调整,调大、调新、调优特色产业,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

(五)用城乡统筹的思路促进农民增收。城乡统筹是考虑和解决所有“三农”问题的大思路。城乡统筹实质上是统筹城乡生产要素。首先是统筹城乡劳动力就 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农村人多地少,要想致富,必须鼓励农民“走出去”。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覆盖面广的劳务输出网络,广泛开展以职业技能为重点的转业技能培训,搞好农民工外出的信息服务,多渠道组织劳务输出。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严厉整治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其次是统筹城乡信贷。目前农村全部贷款所占比例很低,与农村对GDP的贡献率不相称,信贷资金不足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

(七)加强政府建设,认真规范政府涉农行为,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要不折不扣地全面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三农”政策,做到在逐级贯彻落实过程中政策精神实质不折损、不走样,特别是国家安排的支农专项资金,要切实做到用途不变、金额不少,把政策带给农民的实惠真正落到农民手中。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做到新增财政资金向“三农”倾斜,新增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财政支农预算安排和实际完成数的增长幅度分别高于一般预算支出安排和实际完成数的增长幅度,并且要把绝大部分的投入主要用于培训农民,用于能够增加农民收入的项目,用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用于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用于扶持经济薄弱的村民小组和贫困户。

此外,还应大力发展种养业,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农产晶、发展订单农业,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的规模效益,抓好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建设,带动农民增收。

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重中之重,解决好农民收入问题将有效的解决“三农”问题。

【参考文献】

1、《关于增加农民收入问题的战略思考》

2、《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3、《农民收入问题研究综述》

4、《关于农民收入问题的研究》

5、《深化体制改革,增加农民收入的理论研究》

中国农民收入调查 篇2

关键词:农民生活,收入状况,消费特点

一、农民收入现状调查与分析

本文通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设计调查问卷, 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 运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操作, 对山西省大同市1000名农民进行了调查, 并深入农户, 取得了可靠的数据, 同时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来考察和探讨农民的生活现状以及增加农民收入制度的构建。

1. 农民收入现状。

在对农民收入来源的调查中, 76%的农户务农, 有16%的农户外出打工挣取家用, 可见农户的收入来源较为狭窄, 大部分还是靠辛苦劳作维持家用。有80%的农民受教育程度是中学文凭, 也就是说大多数农民文化水平较低, 凭借多年娴熟的种植技术稍获薄利。在调查中, 我发现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是呈正相关的, 充足的知识和技术储备可以引导农民更好地利用新技术、新品种, 能找到良好的销售信息和渠道获得更多收入。

2. 农民支出现状。

农民在消费方面主要还是侧重于基本的生活消费, 消费集中在衣食住行。家中有子女的农户负担会很重, 因为子女的教育费用在农户眼中也是一笔不可小看的数目。但是很多辛勤劳作的农民由于种种原因还是无法满足家庭支出, 部分农民背上债务负担, 而这其中以子女教育支出比重稍大, “看病贵”的问题也依然困扰着农民们。

3. 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

影响农民增收的有利因素是农民对政府的惠农政策十分拥护, 其中减免农业税占了76%, 可见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但同时也可以看出, 农民缺乏创新意识, 不易接受新兴事物。在调查中, 56%的农民认为缺乏资金, 20%的农民选择缺乏劳动力, 由此可见, 中国农业仍然是一个劳动和资金密集型的产业。

4.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调查。

农民对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的推广较为拥护, 农村医疗合作保险、养老保险等保障制度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治病难, 养老难”等问题。在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满意度的调查数据显示, 82%的农民表示较为满意, 这说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得以逐步推广。

在多天的调查走访中, 我为农民算了这样一笔账, 农作物以玉米为例, 家庭平均种植面积15亩, 以去年为例, 在种植初期, 玉米种子21元/亩, 播种价格是18元/亩, 地膜800元, 在作物生长期, 玉米至少要灌溉两次才能成熟, 每度电费用为0.68元, 化肥 (主要是二氨) 一袋100斤价值200元, 耕地每亩18元, 合计270元, 玉米平均收获1 300斤/亩, 去年玉米收购价格为0.78元/斤, 这样算下来, 在去除运输费等等, 农民收入年仅万元。

二、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

1. 农资价格的上涨制约着农民收入的增长。

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 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刺激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同时也带动了农资需求, 使得农资价格不断上涨, 这其中化肥价格上涨最为引人注目。在走访中, 一位农民告诉我, 化肥二氨的价格连年上涨, 今年更有可能达到250元/袋, 国家重视三农千方百计为农民谋利益, 但是农资价格一涨再涨, 将农民从惠农政策中得到的实惠被农资涨价所抵消。此外, 通过全国种子市场观察点信息分析, 2008年全国杂交玉米种子市场价格比2007年涨6%~8%, 平均每公斤涨0.6~0.8元。

2. 农业生产成本连年上升。

农民人均占有资源太少, 是造成农业生产成本高的重要原因。农业是耕地密集型和水资源密集型产业, 但农民人均耕地严重不足, 使得农户经营规模小, 生产成本明显偏高。

3. 农村劳动力自身文化和观念因素的限制。

在调查中, 反映了农民的文化素质同收入状况是有密切关系的。农民具有高素质, 观念开放有远见, 容易接受新兴事物及观点, 开拓创新, 引进新品种, 掌握新技术提高产量, 增加收入。而思想保守传统的农民仅仅是凭借多年种植经验挣钱养家糊口。

4. 赡养老人和子女教育负担过重。“上有老, 下有小”是很多农民家庭负担过重的原因, 其中子女教育费用支出最多。

农村一直以来都是国家计划生育工作的薄弱环节, 加上重男轻女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 农村家庭平均至少两个孩子, 这无形中加重了家庭负担, 根据曾经的调查数据中, 在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 在拥有就学阶段孩子的农村家庭中, 子女教育花费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达到了32.6%;城市和小城镇家庭中, 子女教育花费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也分别达到了25.9%和23.3%。再者, 农村老人不像城市退休工人一样可以在老年按月领取养老金, 保障晚年生活, 农村老人没有经济来源, 只能靠年轻时劳动积攒下来的钱和儿女的赡养, 而且老年人体弱多病, 更是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但是令人振奋的是, 2005年12月24日, 国务院发出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 决定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 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这项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子女上学难、负担重的问题, 让农民的孩子也上得起学, 能够接受平等的教育。

三、农民消费状况

1. 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较大。

2008年, 全市农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为1 200多元, 占生活消费支出的一半以上。这种消费比例特征预示农民生活消费支出费用有一半是停留在解决温饱问题上, 离小康水平基础性消费还有一定的距离。

2. 医疗消费负担中。

虽然现今农村中正在普及农村医疗合作社, 为农民就医治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但是对于本身经济基础底子薄的农民来说, 一旦家里有人生大病, 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因病还贫、因病致贫的社会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3. 农民子女教育费用高。

教育花费一直被广大农民视为头号家庭开支, 尤其是家中子女众多或是子女就读于高中、大学花费更是高昂, 这无疑成为了农民头顶的一座大山。

4. 人情消费重。

农村人情风历来是比较严重的, 名目繁多, 无论是喜事、丧事, 大大小小都要宴请众人, 收红包, 而且礼金的数额也是有增无减。而很多家庭并不富裕的农民也要打肿脸充胖子, 不堪重负。

5. 赌博消费也占到一定比例。

部分农民由于法律意识淡薄, 并且农村缺乏一定的娱乐基础, 所以总是在闲暇时聚在一起赌博, 加之人们普遍存在侥幸心理, 甚至不惜血本投身赌博。

我所走访的几个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偏低, 人均收入仅仅3 000元左右, 消费仅仅集中于生活必需品, 简单来说, 较高的收入和较轻的负担以及对未来支出的轻松期望是促进农民消费的主要原因, 相反较低的收入和较重的负担以及对未来支出的紧张期望是引起农民消费不旺的主要原因。

四、对农民增收的思考和建议

1. 增加财政投入, 减轻农民负担。

农民增收要加大对中国农村公共品的投入, 让农村也能享受到公共财政的实惠, 这对于缓解三农困境中农民最迫切的教育、医疗、养老等困难具有重要作用, 农民负担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还是一个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农民在减轻负担后, 便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生产, 进一步增加收入。

2. 发展乡镇企业, 提供致富信息, 增强农民致富本领。

乡镇企业一直以来都是农村转移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只要充分的结合当地实际, 总结成功经验, 完善企业管理机制, 优化资源配置, 以市场为导向, 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政府帮助提供产品信息和有关销售情况, 帮农民早日找到致富道路。

3. 积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与变化, 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已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 已经实行的农村医疗合作社与农村养老保险等保障措施切实的解决了农民“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的问题, 但由于制度不完善, 国家对农村的支出只有少数用于农村扶贫和救济, 而且在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中, 国家几乎没有承担什么责任, 在去年发生的上海市陈良宇社保基金一案曾轰动一时, 不仅仅因为其挪用数额巨大, 主要是案件的背后给我们以启示,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让这些为新中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农民可以安享晚年。

近年来, 由于农民收入问题引起了一系列的农村社会问题, 地方不仅生产靠老人妇女, 而且出现了许多“留守儿童”, 家庭内部矛盾难以协调, 再加上农民赡养老人和子女教育问题造成负担沉重,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缓慢。因此, 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 要进一步完善, 以免变成一纸空文, 使农民收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4.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科教兴农。

针对长期存在于中国的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需要加大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 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构建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的新机制, 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促进农民转变落后观念, 落实科教兴农战略。

5. 积极促进农民就业创业。

中国农村仍有大量富余劳动力, 当前外出农民工回流使农村就业压力增大。因此,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经济环境下, 应着重把握农民就业, 最大限度拓展就业增收空间。可以从扩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组织农民大规模开展兴修水利等公共事业建设多渠道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又拓展就业空间。同时, 拓展农村二、三产业就业渠道, 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活跃农村经济。此外, 积极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从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予以支持。

参考文献

[1]杨朝英.福建农村居民收入对消费影响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 2003.

[2]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方财政研究中心.杨灿明, 刘京焕.中国地方财政发展研究报告——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

[3]调查显示教育花费成为城乡居民致贫首因[EB/OL].中国消费网.

[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2005年中国农业发展报告[R].

农民收入状况的调查及思考 篇3

【关键词】石林县 农民收入 调查 思考

石林县是一个将近20万人口生活在农村的欠发达县,约占到总人口的90%,石林县又是一个欠发达地区,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对全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农村消费市场活跃,扩大内需,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维护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制约农民增收的问题

1.农业生产条件先天不足,束缚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加大了农民增收的难度

石林县自然条件差,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科技服务跟不上等诸多问题,使石林县的农产品科技含量少,农产品价格低,生产成本大,经济效益差,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较为普遍。

2.农户二、三产业的收入比重偏低,收入对农业的依赖性大,影响了农民收入增加的质量和速度

我们把农民收入按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及转移性收入四大块进行分类分析可以看出: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仍是农民收入的主体,但如果做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家庭经营性收入中,农业收入所占比重偏大,二、三产业的收入比重较小,是影响家庭经营性收入质量提高的一大障碍。因此,今后二三产业如果有更快更好的发展,那么,农民收入将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3.农村产品的商品化、产业化水平低,难以对农民收入的较快增长形成强大的产业推动力

目前,石林县市场竞争力不强,阻碍了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加工不足。农产品不能通过加工和流通增值,仅能以原材料的形式输出,农民难以分享到加工和销售环节的后续利润;二是引导不足。由于缺乏产业化组织的引导,农民在结构调整上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趋向性,容易造成产品积压和价格下跌,致使农民产业结构调整的风险加大;三是地方特色产品特而不优,优而不强,难以形成增收合力。

4.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制约了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

由于历史的原因,城乡之间的差距始终存在,随着改革的深化,这一差距又趋逐渐扩大之势。2005年,石林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995元,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为7100元,两者相差4105元。

关注制约石林县农民增收的因素,是繁荣农村经济的关键。

二、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建议

1.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结合石林县的情况,我们认为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石林县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大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积极推行和实施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形成具有石林县特色的农产品支柱产业,并将其做强做大。

(2)以税费改革和林权制度改革为契机,加快农村金融、公共财政、流通体制、土地流转等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向制度创新要收益。

(3)以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为动力,推动农村人口流动和城镇化建设,向农业外要收入。以小城镇建设带动扶持乡镇企业,再创农村非农产业辉煌,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运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营造更多就业空间,快速提高农民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

(4)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增强县、乡发展后劲。石林县县级财政普遍拮据,只有通过发展县域经济,走二、三产业兴县之路,才能对农民增收提供更大的带动和支持。

2.强化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造就一代新型农民

农村居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是增加收入的关键所在。当前,石林县应该重点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同时,要积极推行农民劳动技能培训,增强农民的就业与创业能力。

(1)建议调整教育资金的使用方向。将教育资金重点用于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学龄前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有效地控制流失率,防止学龄儿童的失学,保证所有儿童都能享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努力争取接受高中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

(2)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石林县要大力发展与农业和乡村企业相适应的初、中、高等职业教育,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农村职业培训体系,开设职业技能课程,造就一代文化素质较高的新型农民。

3.重构农村合作医疗网,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石林县应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制定积极稳妥、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将农村社会保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政府有关部门要做好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征收、管理和营运,为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提供资金保障。

(2)各級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为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提供经济保障,要支持提高和扩大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和保障范围,增加农村公共卫生支出。

(3)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济制度,使农民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

(4)要尽快建立强制性的农民养老保险金制度,使外出务工的农民能在为输入地创造财富的同时,解除自身的后顾之忧,并增加社会参与感。

4.加快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改水、改电、改厕,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改善农村生活基础设施是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的前提条件。当前,在农村的投资重点应转向改水、改厕和环境治理,推动农村自来水革命、厕所革命和厨房革命。为此,各级政府要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更多的农村生活基础设施项目纳入公共财政领域,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应将通电、通水、普及卫生厕所列入日常工作议事日程,在农村提倡使用清洁能源,鼓励农民美化村庄环境,改善生活条件。

5.加大扶贫力度,促进贫困地区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1)加强农村财政扶贫力度,创新扶贫方式。要改“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变“经济扶贫”为项目扶贫,提高农民自身的“造血”功能,提高财政扶贫效率。

(2)专款专用,加强农村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的管理与监督。石林县农村扶贫工作主要由县、乡两级政府负责具体实施,贫困地区经济落后,财政拮据,农村财政扶贫资金常常被地方政府挪作应急资金,甚至被乡镇干部以种种借口所侵蚀。因此,必须实行法制化管理,必须通过相应的立法程序以法律与法规的形式予以明确,严禁违法、违规操作。

农民收入问题调查 篇4

1.农村土地利用率低,创造的价值少

种田收益少,土地利用率低。由于生产成本过高,生产的产品价格低,90%的农民认为种地越来越不合算,所以农民种地的进取性不高。今年状况稍有好转。

农村土地利用率低,所利用的土地创造的价值很少。农民大多从田间收入一些传统的粮食作物,从单位面积土地收益来看,除去成本以后,所剩不多。

2.农民实际收入低

调查结果显示,农民的实际收入很低,人均年节余仅125元。按家庭收入有否节余分布看,无节余甚至是入不敷出的农户比例占61%,收入高的农户集中在少数。有33%的农户基本无节余,每年的收支勉强能持平。

在无节余的农户中28%的农户则是每年辛苦劳动不仅仅无剩余,反而要靠借款、欠债维持生计。这部分农户中,约有8%的家庭是因为家中有孩子上大学的费用过多而造成负债;而剩下的20%的家庭的情景则让人心痛:家中没有象样的家具,房子低矮、漆黑,有许多人还表示因为缺钱,除非万不得已是不会上医院看病的。

节余的农户占39%,其中人均节余额在500元以上的农户比例为6%;人均节余额在200―500元的农户比例为9%;剩下的24%的农户人均节余额都在200元以内。

3.农产品转化率低、加工增值少

农产品商品转化率低。调查结果证明,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作为商品部分的(占农产品总量的28%)是自我食用部分(占农产品总量的72%)的约13。

农产品加工增值少。对于出售的产品,95%无任何加工而直接销售。在5%的加工部分,加工程度很低,如将黄豆加工成豆腐,将大米加工成年糕等,创造的农产品附加值少。

4.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少,外出打工收入低

调查中发现,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困境:一是农村劳动力已经出现了较大的剩余。尤其是在以产水稻为主的江夏区大桥乡,村民们说:“我们每年就忙那么几阵子,合起来也就两三个月吧。”二是农民在非农领域就业难。在所调查的地区,乡镇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不景气,吸纳剩余劳动力的容量有限;农民自身资金积累少,缺乏技术,做生意、办工厂困难很大。三是剩余劳动力大多选择外出打工,但获得收入较低。调查结果显示,外出打工的农民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56%。但据外出打工的农民讲,他们出外打工都是干重体力活,辛辛苦苦做一年,只能收入1200元左右。

5.生产成本高

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成本高。在所调查的五个区域,农民从田间获得的年收入不足350元人,而肥料、种子、生产工具和灌溉、脱粒等生产成本合计高达105元人,若计算劳力支出,生产成本就更高了。

6.不合理的经营性支出多

调查发现,农民在生产过程中承担了许多不合理的经营性支出:某些农村基层组织与所谓的服务农民的经营性公司相结合,经过垄断经营,或明或暗地提高农民所需生产资料的价格。一农户反映,某粮种的实际价格为2元包,而那些组织摊派过来必须要4元包。农民信息相比较较闭塞,政府又在致富信息上指导不多。调查中我了解到,有的农民轻信了一些小报上的虚假信息,被骗去了不少的钱财,也有的因为投资的项目不切合实际而赔了本。

7.落后的消费意识造成不合理的消费支出多

不合理的消费支出主要表现:一是农村重人情,婚嫁寿葬的支出多。过分强调人情的“礼尚往来”给不少家户带来不必要的负担,你花3000元,我花5000块,攀比现象严重。二是农民平时省吃俭用,而逢年过节支出过大。三是部分农民有抽烟、喝酒、赌博等不良嗜好,并且越是贫困的地方这种现象越严重。

二、农民收入不高的原因

1.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对工作的思路不明确

71%的农民认为,收入不高的最主要原因是基层引导不力。部分农村基层组织认为农村的生产由农民自我负责,放弃了对农民生产的引导。实际上在市场经济的今日,农民发展经济,需要农村基层组织有力的引导。如果农村基层组织在工作思路上不以引导农民发展经济为中心,那么农村的工作就难以做好。

2.农民的效益观念不强

农民在生产中没有注意农业种植结构的合理性。调查数据显示,农产品中粮食居多,粮食作物的产量占了农产品总量的74.5%,而一些相对单位价值较高的经济作物种植的比例却不到5%。

3.农民文化素质水平低

调查数据证明,高中及相当学历的仅占13%,小学及小学未毕业者,其比例高达48%。以上只是理解基础文化教育的情景,而事实上,掌握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的人是很少的。

三、农民增收的潜力

1.农民盼望致富的迫切心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在所调查的地区中,60%以上的农民表示为了能够在闲暇时赚点钱,他们什么活都愿干。据出外打工的农民介绍,为了早日富裕起来,他们愿意用自我的辛勤劳动去换取低廉的报酬。

2.农民已经启蒙性地理解市场经济意识

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农民经过报纸、电视、收音机等媒体的宣传,出外打工者的切身体会及身边发生的事情等方式,自觉或不自觉地理解了许多市场经济的信息,思想意识也开始有启蒙性地转变。

3.富饶的土地是农民致富的物质基础

农民的收入较低,但他们所赖以生存的土地仍然具有极大的活力。只要在政府的引导下,对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使土地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必将为增加农民的收入供给稳定的保障。

4.国家已具备加大对农业投入的经济实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收入持续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在经济上已具备了对部分地区农民进行产业化引导和扶持的经济实力。

5.农产品加工潜力大,市场需求大

在实际生产中,农产品附加值的增长与加工深度成正比。比如小麦,0.2斤小麦值不了0.1元钱,但加工成面粉就能值0.2元钱,再做成馒头呢,就能卖0.4元钱,若做成面包,大概就会再增值到2块钱,但如果哪位老先生用它作成了面人(玩具),恐怕就能卖7、8元钱了……况且,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农产品的加工深度越来越大。

四、对农村工作的几点提议

1.基层组织要把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工作

发展农村经济是搞好农村一切工作的源头,农村基层组织应据此开展一系列的工作:前期准备的工作上,各级组织应当做好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的各种服务工作,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应用、市场意识、技术信息等的引导,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放宽农民进行其它生产的限制。在实际工作中,县、乡(镇)各级政府应当提出具体的发展经济和农民增收的目标,并结合当地实际情景,制定详尽的工作计划,在资金和技术两个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要素上,供给政策上的支持。

2.根据自愿原则,相对集中土地,构成规模经济

村里在进行土地调整时,留足农民要种的田,将愿意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土地尽量集中在一齐,经过招投标的方式,将集中后的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给种植(养)大户经营。由于大户专业经营,规模大、产业化程度相对较高,能够使成本降低,效益提升,土地的潜力得以充分挖掘。需要注意的是:在土地使用权流转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转让自愿和联产承包职责制不变的基本原则。政府要作的只是引导,切不可强制执行。

3.引导农民建立合作性服务组织

农民合作组织应按市场规律建立成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合作经济组织应参与市场竞争。为了避免垄断,应允许自发地组建多个实体,竞争服务。合作经济组织的业务以服务农民为宗旨而开展,包括科技、购销、加工、储运、资金等服务。

据调查,武汉市建设乡新集村90%的村民是菜农,若能建立农民合作组织,在蔬菜的产前、产中、产后对农户供给相应的信息与服务,或依托武汉这个极大的蔬菜消费市场进行农工商一体化,产加销综合经营,将必然提高菜农的收益,提升产业化水平。

4.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从农村的实际情景来看,农村经济的发展应当以农业作为根基,牢牢把握提高质量和效益这个中心环节,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在优化品种、优化品质、优化产业布局上下功夫,经过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以武汉市建设乡新集村为例,该村依托武汉这个极大的生活消费市场,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居民的收入在所调查的地区中较高。但该村的蔬菜产业化程度低,仍以农户小规模经营为主,品质单一,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小。该村能够优化产品结构,对中低档蔬菜扩大产业规模,与口、武昌、青山石化等大型蔬菜市场加强联系,逐步将其建设成为武汉的中低档蔬菜基地;同时,加强与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的联系,发展高科技蔬菜、反季节蔬菜,供应武汉各大酒店。

5.继续在农村倡导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

对于农村的改革,还有必要继续倡导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农户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虽然可能暂时地拉大,但先富起来的农户和地区能够起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并带动其它农民和地区,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调查对象中,有一农户家产达三、四百万,户主是一个包工头,他的发展也只是短短四、五年的时间。由于他的辐射作用,周围的村民随其打工,也增加了不少收入。象他这样有经济头脑、市场意识强的能人,在农村中并不少见,但因为资金、技术、政策、土地等生产要素条件不具备,他们的潜能无法完全释放。如果县、乡(镇)政府领导将这些人作为重点服务对象,让他们首先富裕起来,他们就能在农民增收中更好的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农民收入调查报告 篇5

我来自农村,农民的收入影响着我的学费和生活费用,他就是我的费用的全部来源,同时也是一个家系的全部的经济来源,农民是我国一个大的集体,占有我国人口的60%以上,也是我国政府备受关注的一个集体,在近几所来,国家多次出台政策,减免税收,向他们发放经济补助,尽管这样,人们的生活水平还不是很高,城乡差距还是很严行,这些都体现在交通,素质,人口的流动,思想等这些方面,在农村,交通不是很方便,不能达到很好的思想和文化的交流,产品不能运送出去,外面的好东西也不能运进来,导致产品的收入不是很高,而且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的幅度很快,从而提高了人们的经济负担,在这些收入减少,支出增加的情况下,人们只能是自己自足,从而涌现出了大量的民民工,到外面做工,农民工在外面赚的钱才是村村的主要的经济来源,用来供自己的子女读书,和家用。存款几乎是没有的,这也是为什么农村父母送子女读书走出农村思想的力量的源泉,由于农村人口的大量外流,在家乡的都是一些没有受到过高等教育的人,而老年和小孩占总人口的85%,在这种比例下的生活素质总会提高呢,而且一些高科技的产品在农村得不到普及,和发展。这样看来,农村也是各大商家的替在的市场,所以经常会有家电下乡的活动,在这些看以好的东西,其实和城市比已经落下了一个层次,而且在现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在农村有很多的人不知道用手机,他们所了解的手机在他们的概念里,仅仅只是能打电话和接听电话而已。在这几年,电脑在全国的普及很快,但是农村也不是很多人会使用,这也为高速的信息发展提供了障碍,人口的流动在农村是一个很普遍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有一定经济积累的农民,就搬到城市定居,尤其是这几年政府的政策有所放宽,这样的事情是越来越严重了。

当今中国农村问题千头万绪,但归纳起来大体上形成三大矛盾:

第一,农业集约化生产与家庭承包经营之间存在矛盾。现代化农业要求规模化大生产,而家庭联产承包制决定了,在中国大多数地区不可能实行规模化生产。“席地经营”不可能获得高额的回报。除了在山东等一些地区农民通过塑料大棚生产,获得相对较高的农业收入以外,绝大多数从事粮食作物生产的农民都不可能从承包田中获得丰厚的回报。虽然国家一再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并且千方百计地降低农民购买生产资料的费用,但是,农民从农业耕作中所获得的收益仍然远远低于出外打工所获得的报酬。这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在其他国家,农业效益递减也是一个整体趋势。与其他发达国家规模化生产的农业相比,中国的农业没有比较优势。和中国的其他行业相比,中国的农业投入产出之比也不高。这其中固然有中国农业的技术含量低、生产力低下、农民负担较重等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长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

作为阶段性的改革成果,家庭联产承包制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看来,家庭联产承包制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因为从制度基础上来看,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集体所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转型时期的特殊生产分配关系。由于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决定了家庭联产承包法律关系主体具有虚拟性质,作为发包方的集体所有制组织与承包人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的问题。当集体所有制组织的利益与土地承包人的利益发生冲突时,集体所有制组织会毫不犹豫地破坏业已形成的土地承包关系。农民作为土地的承包者,虽然可以通过村民自治组织来保护自己的权利,但由于自治组织同时也是发包人,这样就出现了农民无法通过农村内部的组织机构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问题。近年来,虽然不断有学者呼吁,通过合作社或者农会的方式将农民重新组织起来,但现有的农村生产关系阻碍了农民的联合。更重要的是,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少,中国的土地承包合同关系不得不经常性地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在农村承包经营责任制基础上的一系列制度都面临失效的危险。一些地区农民撂荒土地,其实是想用一种非常消极的办法来摆脱目前中国农村所面临的矛盾关系,但由于他

们的农民身份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完全脱离建立在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一系列法律关系。中国的农村承包责任制已经变成了阻碍农业现代化的制度设计。

改变这种状况当然不能操之过急。在没有更好的制度加以替代的情况下,政府应当积极引导农民走合作化的道路,通过农村互助组织逐渐地实现规模化生产,并且自发地与市场接轨。在一些商品化程度比较高的农村地区,农民内部之间的分工已经非常普遍,土地的集约化经营也基本上实现。政府部门应该在稳定现有生产关系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农民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发展道路。

面对国际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中国建立在家庭联产责任制基础上的农业耕作规模过小。今后应该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大力发展集约化农业。

第二,农业人口的严重过剩与城镇化发展的滞后之间存在矛盾。提高农业劳动效率,必然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失去土地的农民。这些农民要么涌入大城市,要么被就地安置。近年来,关于城市化和城镇化的争论,其实质就是关于农民安置方式的争论。城市化固然能够一步到位,但城市化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成本是发展中国家难以承受的。在城市化的背后,是城市布局的合理性问题,更是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吸纳能力的问题。当城市控制在合理的规模状态,并且能够在一定区域内进行合理的布局,那么,城市化和城镇化之间没有大的区别。我们应该抛弃这样的思维模式:那就是在现有的不合理的城市布局前提下,各执一端,讨论城市化还是城镇化的问题。在我看来,中国现有的城市布局并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在广大的乡村普遍缺乏资金流动、信息流动和实物流动密切结合的小城镇,因此,今后应该更多地建设符合农村需要的小城镇。

但是,小城镇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土地使用的矛盾。当前中国一些地方的经济开发区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中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所带来的问题。在一些开发区,已经形成了新型的小城镇。政府在清理和整顿经济开发区时,应该注意小城镇的正常发展与经济开发区盲目建设之间的区别,通过政策引导和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将经济开发区逐步改造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人口的小城镇。

在一些不赞成发展小城镇的学者看来,城市化才是解决当前中国农村人口过剩问题的唯一出路。他们反对小城镇发展,认为这样会降低土地的使用效率,形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助长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但是,应当看到,城市的设计不是搭积木。在城市的布局已经初步定型的情况下,成倍地增加人口会导致城市功能的急剧萎缩。城镇化虽然不能在现代化的道路上一步到位,但可以在短时期内有效解决农村剩余人口的出路问题。即使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小城镇仍然居住着一个国家50%以上的居民。

第三,农村村民自治和政权机构不断扩张之间存在着矛盾。村民自治在中国当代有着多重含义,从民主发展的角度来看,它是中国民主改革的先导;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它是尊重农民经营自主权的必要形式;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它是农民自主管理的社区组织结构。但是,中国农民自治机构面临着政权机构扩张所带来的压力。在许多地方,村民自治委员会成为了代表政权机关收取税费的“二政府”,成为了上传下达的管理组织。在一些农村,农民的自治组织和党的基层组织之间也存在着紧张关系,农民的自治事业面临难以为继的局面。

事实上,在当初的自治制度设计中,不是没有考虑到农村村民自治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但由于我国政权机构不断扩张,乡镇政府人员队伍庞大,如果不从自治组织获取必要的费用,机构就难以运转下去,所以,乡镇机关普遍存在着干预村民自治的现象。这种干预既是利益的诉求,也是传统行政思维观念的延续。如果不改革中国的行政体制,减少或者约束政府的行政权力,那么,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就难以继续发展。

中国农民收入调查 篇6

一、实地调查基本情况

娄底双峰县地处湘中丘陵地带, 东毗衡山、湘潭, 南靠衡阳, 西接邵东、涟源, 北界娄底、湘乡, 辖16个乡镇, 1个经济开发区, 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无霜期长, 有利于各种农作物的生产, 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县。柑桔、西瓜、中药材、茶叶为该县主要经济作物, 蔬菜、名优水果近年有较快发展。

(一) 农民收入构成调查

2011年, 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2720元,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351元。根据课题组调查结果, 双峰县农民主要经济来源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家庭经营收入, 包括农业收入和加工业收入以及粮食收入、养殖业收入等, 这部分收入约占总收入的53.54%;二是工资性收入, 既包括农民在本地劳动所得收入, 又包括农民在外地从业所得收入等, 这部分收入约占总收入的38.52%;三是转移性收入及财产性收入, 约占总收入的7.94%。转移性收入包括政策性收入、家庭非常住人口寄回收入和亲友赠送收入等。财产性收入包括利息收入和土地征用补偿收入等, 约占总收入的1%。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二) 农业生产成本调查

我们对全县农业生产成本进行了实地调查, 发现农业生产成本比去年有较大幅度上升。造成农业生产成本上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主要为:

1.农资费用出现较大幅度增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农资价格大幅度上涨。二是化肥、农药使用量增加。该县农业增产高度依赖化肥、农药, 是典型的“石油农业”。2.机械作业等服务费用逐年提高。3.劳动力成本普遍上升。由于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 农业雇工价格年年见涨。4.土地成本呈现明显增加的态势。2010年双峰县亩均土地租用成本比2004年提高了80~90元, 2011年又比上年平均增加10元左右。5.农民生产规模较小, 交易规模往往更小, 导致交易规模十分不经济, 无形中增加了运销成本。

二、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

双峰县的农业生产结构中, 种植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畜牧业、林业、渔业的份额较小;种植业中又以粮食作物为主, 经济作物的比例较低。双峰县目前加工粮、专用粮比重还较小, 水果蔬菜仍以初级产品为主, 产品质量不高, 大路货多, 名优产品少。从畜牧业生产情况看, 畜牧业生产及产前产后各环节科技含量偏低, 产品及品种结构调整滞后于消费需求的变化, 同时又受饲料价格和供给矛盾的制约, 成为畜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二) 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

双峰县农业生产技术较为传统, 靠天吃饭的现象有不同程度的存在, 农业生产中仍以农林牧副渔为主, 现代农业所需的龙头企业、市场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尚发育不全, 在引进新技术方面步伐缓慢。另外, 现代农业机械一般较大, 成本也比较昂贵, 购买和使用的费用较高, 单个的农户难以承担, 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也受到很大限制。

(三)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双峰县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普遍落后, 普遍存在着年久失修、功能老化、更新改造缓慢等问题。20世纪70年代修建的公路越走越窄越烂, 行政村通往乡镇的普遍是泥土路, 由于路况差, 农民运蔬菜、水果进城出售时被颠簸致烂, 损耗很大。农村的堤坝、水库、水渠等水利设施, 也大都是20世纪70年代修建的, 由于年久失修, 又遭遇自然灾害, 水利设施千疮百孔, 基本上处于瘫痪。很多小型水电站破烂不堪, 设备老化、破损, 不仅供电不稳, 还存在不少安全隐患。

(四) 旧土地制度的缺陷

家庭承包责任制, 打破了“大锅饭”, 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实际上却变成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产出十分有限, 只能解决温饱问题, 没有发展后劲。这就使双峰县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集中, 大部分土地闲置荒置, 浪费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又由于土地小规模的分散经营格局, 造成土地使用上的细碎化, 加上各个农户种植上的差异, 成熟期的差异, 致使农业机械化不可能有效地发挥作用。

(五) 农民思想观念落后

双峰县广大农民对外界的联系较少, 相对保守的小农意识和落后的思想观念一直左右着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而且因受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制约, 农村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化素质较低, 最终造成广大农民经营、竞争和创新等意识不强, 参与市场竞争、驾驭信息的能力较弱, 在生产经营中常出现不知种什么、不知怎么种和到哪里能卖出去等问题, 从而影响了农业效益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公报-双峰》统计, 全县总人口中, 文盲率 (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 为5.98%;每10万人中拥有大专以上受教育程度的2927人。根据《2010双峰统计年鉴》, 2009年双峰县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 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2.9%, 小学程度占30.59%, 初中程度占50.92%, 高中程度占12.89%, 中专程度占2.1%, 大专以上占0.6%。

三、对策与建议

(一) 以市场化带动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因此要积极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一是要调整种植业的作物、品种和质量结构。种植业结构调整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之一, 主要任务是调整作物结构和品种结构。逐步减少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粮、棉、油的播种面积, 推广应用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品种。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 积极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种植业, 要通过实施绿色农产品行动计划, 推动优质安全农产品的生产, 着力提高农业的竞争力。

二是要调整农业、林业、种植业、养殖业之间的结构, 要提高养殖业, 尤其是渔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大力发展畜牧业。畜牧业有着覆盖面广, 商品率高, 对土地依赖度小等特点, 可有效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可使粮食转化增值, 还可带动诸如饲料工业、肉食制品、皮革加工等产业的发展。

三是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 发挥平原、丘陵、高山地区各自的区域比较优势, 培育主导产业, 除发展瓜、果、菜外, 应重视发展花卉、中药材等经济作物。

四是农业内部产业要从产中向产前、产后农业延伸, 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重视开发和推广先进的种植、养殖和加工、贮藏、保鲜等技术, 要把种子种苗工程, 农产品的产后保鲜、储藏和精深加工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来抓, 逐步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机制。

五是要把总量上控制农产品数量, 提高农产品质量作为农业、农村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

(二) 建立多元化农业技术创新机制

首先, 发展现代农业应加强对农业科研方面的投入, 为农业现代化生产打好科研后盾。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应对旧农业投资模式进行改革, 打破单一的财政投入方式, 逐渐建立以政府为中心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投资机制, 改善投资结构。应用工业化的理念谋求农业发展, 用城乡统筹的思维推动农村进步,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提升非农产业发展水平, 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其次, 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积极发展循环农业, 推进节约型农业建设。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 以节地、节水、节肥、节种、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 大力推广实用节约型、环保生态型技术和生产方式。积极开展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工程、保护性耕作示范工程等建设。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最后,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Stephen C.Cooke和W.Burt Sundquist (1989年) 测算了美国玉米生产的成本效率, 指出生产规模越大, 成本效率越高。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内在需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对于促进农业向深度和广度进军, 促进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 全面推进农业运行机制、管理体制和技术创新, 都具有重要作用。

(三) 强化农业公共投资, 加快综合配套设施建设

首先, 政府应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建设农业基础设施投资很大, 仅靠农村、农户的力量远远不够, 政府必须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对投资较大的农业机械可以由政府统一采购, 以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加快建设与农业发展综合配套的各项基础设施。

其次, 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这是强化农业基础的紧迫任务。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探索非经营性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办法, 明确建设主体和管护责任。同时,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 搞好节水灌溉示范, 引导农民积极采用节水设备和技术, 让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农业灌排用电给予优惠。

然后,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实现村村通水泥路, 改善农村运输条件, 落实农村公路养护责任, 逐步实现有路必养, 确保农村公路长期发挥效益, 有利于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运输, 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同时也降低了物流成本。

最后, 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机械化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的迫切需要。要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稳步发展经济作物和养殖业机械化。完善农业机械化税费优惠政策, 对农机作业服务实行减免税, 对从事田间作业的拖拉机免征养路费, 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

(四) 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明晰农村土地产权

要想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实现“规模经营”效应, 促进农民增收, 必须对目前的土地经营制度进行改革。

首先, 要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形成高效的土地流转机制, 促进土地流动, 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在此基础上使有限的土地向种养能手和经营能手、专业大户乃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中, 形成规模效应。

其次, 要明晰农村土地产权, 健全土地使用权的法律机制。和所有权相比, 农民其实更关心的是自己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支配土地。使用权的具体化、土地产权的明晰化对农民来说, 具有更现实的意义。因此, 建议赋予农民土地财产权, 明确界定农民土地承包权的物权性质, 承包农户在合同有效期限内有权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 减少因现行土地产权关系模糊而导致的不稳定性, 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五) 提高科技文化素质, 培养现代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 提高其吸纳科学技术的能力, 学会科学种田, 减少单位农产品的物质消耗。我们迫切需要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来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强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中国农民收入调查 篇7

关键词:农民收入分配 基尼系数增长缓慢

中图分类号:F323.8文章编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2-280-02

农民收入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也是制约内需的重要因素之一。当前中国经济中农民收入增加的速度逐步放缓,城乡收入差距逐步扩大,同时,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失调,农村市场经济建设滞后,农民负担过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农村贫困等矛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加,如何在新一轮发展阶段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扭转农民收入增速连续下降的局面,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持农村稳定和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永济市作为我国晋西南县级市之一,农业生产的作物有小麦、棉花、芦笋、苹果、枣等,工业生产以布、化肥、发电为主。2001年以来经济环比增长率为18%,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势头。永济市的农民收入状况如何,城乡收入差距如何,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又是什么,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政策促永济和谐发展,这些是本文的研究问题与目标。

一、 永济市农民收入状况

近十年,永济市农民收入变化大致统计如下:1997年到2006年农村 居 民 家 庭 人 均 纯 收 入 从2122 元 增 加 到3775元,10年增长1.8倍,平均每年增长7.7%,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年均增长达5.6%;其中增长最快的年份集中在2002年、2005年、2006年,年平均增长在10%以上;增长较慢的年份集中在1999年、2001年,几乎没有增长,经济处于持平状态。1997年到2006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由980元增加到2551元,10年增长2.6倍。1997~2006年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十年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16%,其中增长最快的年份集中在2000年、2003年、2005年、2006年,年均增长在12%以上,其中增长较慢的年份集中在1998年、1999年、2001年。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凯恩斯模型收入—支出模型,Y=C+I,C=a+bY收入水平及其增长率是决定消费水平及其增长率的最主要的因素,笔者通过调查分析2005年、2006年农村人均收入增长最快,而对应的这些年的人均消费增长也最快,当然也不是绝对的一一对应,因为消费还有一个滞后效应。

城乡收入的分配差距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1997年到2006年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1.8倍,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44倍;从1997年到2006年十年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的情况如下:1997年是1.67,2000年是2.13,2003年是2.58,2004年是2.51,2005年是2.36 ,2006年是2.29。1997年到2006年农村家庭居民消费水平增长2.6倍,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增长2.3倍。从1997年到2006年十年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比上农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情况如下:1997年是2.73,2000年是3.58,2002年是3.73,2004年是2.51,2005年是2.66,2006年是2.4。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增长远远高于农村居民家庭,反映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恩格尔系数是反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同时它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差异。1997年到2006年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的变化是这样的:1997年是0.57,2000年是0.53,2003年是0.47,2004年是0.44,2005年是0.45,2006年是0.41。十年来缩减了16个百分点。足以反映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程度,进而折射出农民收入水平的增长速度。但是1997年到2006年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平均相差6.3个百分点。1997年以来,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差距的最小值为5个百分点;最大值为1999年的8.7个百分点。显而易见,城镇居民家庭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增长远远高于农村居民家庭,而城镇居民的基尼系数低于农村居民的基尼系数,这些都反映出,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增长相对缓慢。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是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居民收入水平的指标。收入是财富积累的源泉,长期的储蓄存款余额差异必然要积累成为个人财富差距。1997~2006年农村居民储蓄占收入的情况如下:1997年是7%,2000年是9%,2003年是7%,2004年是12%,2005年是10.5%, 2006年是12.8%,农村居民储蓄额的年增长率为9.8%。年增长率最快的一年是2005年,这恰好是属于农民收入增长较快的一年,同期,城镇居民存款余额占收入的比率均值15.2%。2004年的城镇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占总存款余额比重为75%,农民储蓄存款占总存款余额比重为25%,显然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的比重及增长幅度的变动情况,进一步说明近年来农民收入水平确实呈现下降的趋势,三农问题之首,农民收入问题是本世纪初最为迫切的问题之一。

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调查

张平、万广华等人的论文,研究证实了我国农村区域间家庭人均收入不平等加剧的趋势,认为造成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因素包括区域的自然条件、区位与交通、历史文化背景、原有经济基础(产业结构及发展水平)、农民受教育程度以及政策因素等。其中,大多数研究把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归于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以及不同地区农民获得非农就业的机会和收入的差异。

笔者借鉴他们的研究成果,设计了影响农户收入的问卷调查。通过对20个村庄191份有效问卷调查,农民对增收困难的原因选择情况看,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原因很多排在第一位的是农产品价格偏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选择此项的人多达68%,也是所有原因中唯一超过半数的选项。1997 年至 2000年,粮食价格的波动使农民人均收入变化在40元,对纯收入增长的变动的贡献为13%~18% 。由于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低迷,农民从农业中获得的收入1998年比1997年减少2.3%,1999年比 1998年减少4.5%,2000年继续这一趋势。山西省永济市2005年8月10日到9月5日梨枣的农村收购价格行情如下:在梨枣上市后,20%的人以均价1.5元每斤销售出去;25%的人以均价1.3元每斤销售出去;23%的人以均价0.8元每斤销售出去;32%的人已均价0.4元每斤销售出去,而市场的均价在2元每斤左右。农民收益损失达到58%。短短的二十多天梨枣价格高台跳水,是中间商强势压榨农民,农民在枣上市后不能加工或储存,只能任人宰割,卖给中间商。45%的人认为缺乏资金,不能规模生产,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增长,这一原因排在第二位。因为农村劳动力过剩,农民一方面缺少资本,难以购买现代的机器设备,同时因为土地的供给缺乏供给弹性,而且商业用地不断吞噬农业用地,农民难以实现规模生产。与工业等其他产业相比,农业有机构成不高,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因此,农业发展受到一定制约。据抽样统计表明,1997农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为 2. 4 % ,到1999 年2. 8 %的增幅比1997年略有上升 。而这一增长率在1999 年 、2000年为 2.3 % , 2003年 、2004 年则下降为 2.1 %。有接近44%人认为农业结构调整困难,本地的二、三产业没有很好地发展,阻碍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农业结构不尽合理,结构性矛盾的主要表现是:一般性产品多,大路货多,而名优产品 、特需专用产品偏少,所占比例不高;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深加工、精细做产品少之又少。由于缺乏规模与地域优势,特色产业没有发挥出来,产品差别不显著,缺乏垄断的特性。因此,农产品供求结构存在一定失衡,导致市场开发受阻,部分农产品卖不出去,而更多的利润流进了流通领域。直接的表现为“卖主粮难”、 “卖棉难”、“卖农副产品难”“卖瓜果难”最难,引起农产品在集中上市之后,怕其腐烂,而竞相杀价,造成了农产品价格的“U”的变化,农民的利益大大受损。

缺乏技术,管理经营不善是导致农民收入缓慢增加的又一主要因素,有35%的人这样认为。32%人认为农民的观念落后,而农村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出去打工不易,恋乡情结,劳动力过剩,再加上乡镇企业增长缓慢,使得农村的生产要素难以自由流动,从而影响了农民的增收,28%的调查户这样认为。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的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来源。2000 年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农村社会增加值的比重由 1997 年的 44 %提高到 53 %;农民从乡镇企业中获得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收入的比重由 1997年 的20 %上升到2006年 43. 5 %。但是,这几年乡镇企业举步维艰,许多乡村乡镇企业关停,20个村的调查中有一半村的存在乡镇企业停业,有30%的企业不能满负荷生产,当然也有4~5个乡村的乡镇企业通过网络营销,发展势头非常良好,不可否认乡镇企业的发展良好与否对农民增收造成的严重的影响。

农民负担过重。农民负担过重是相对于城市居民而言的,农民增收缓慢与农民负担降不下去有直接关系。“头税 (农业税) 轻、二税 (提留统筹)重 、三税 (集资摊派) 是个无底洞”已形象地说明了农民超额负担所在。首先 , 农民的“暗税”负担沉重。农民出售农产品、购买工业品,长期以来承受着沉重的价格“剪刀差”的负担,俗称为“暗税”。其次 ,对农民的“三提五统”欠妥 。“三提五统”是指村级的三项提留和乡级的五项统筹款,其实质相当于要求农民负担的具有税收性质的“费用”。随着财政税收制度的完善,农民的负担将会相应得到缓减。

此次调查的村庄中,有20%的村庄认为当地农民收入难以提高的重要原因是“缺乏资金”,说明很多农户都有很强的资金融入需要。近年来,随着农村信用社各项改革的推进,较富裕村庄的农户贷款难的问题有了明显的缓解。但60%以上的村民都认为,目前农户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贷款仍然很困难,接近一半资金通过私人贷款来满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依然还很严峻。

三、加快农民收入增加的对策

1.加快农民收入增加,提高农民素质是关键。梁小民认为政府对农民的扶持,发放补贴,免去农业税等,都有利于农民状况的改善,但从长期来看,我们还要重点增加对农民的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他们的能力。政府提出的逐渐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增加对农村义务教育投资,让农民工的孩子在城市接受同样的教育,对进城务工的农民进行免费培训,或者送科技下乡,都是在增加农民人力资本投资。

我们不断强调要让农民脱贫致富,不仅仅从物质上,还要从文化上让他们“脱贫”。 我们应该采取主要的措施如下:(1)要加强农村的义务教育建设,加大投入,把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纳入公共财政,把学校建设列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提高农村教学设备的质量;要加强学校管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育质量。(2)大力普及农村科技文化教育。发展农村科技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实施科教兴农,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环节。政府对农民进行有组织的培训,在县、乡(镇)、村三级建立起培训班,创办农民图书馆,科技馆等。传播科学种田知识,增强农民的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能力。(3)加强农村的广播、电视、网络建设,让农民真正享受到现代文明成果,变“文化下乡”为“文化在乡”,让农村的书香气、文化气渐渐浓起来。通过法制教育要让农民了解到自己有什么权利,相应的还负有什么义务。这样在农业生产和农村市场交易中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2.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非农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市场化是有效的途径。(1)李嘉图、克拉克等很早就指出,农业部门存在着收益递减规律,工业部门不仅不存在收益递减规律,反而呈收益递增趋势,以及农产品需求弹性低而工业产品的需求弹性高。劳动生产率决定的工资水平,必然是农业部门劳动力收入水平低于工业和服务业等新兴部门劳动力的收入水平,这意味着农民的非农就业能够有效地提高农民收入。农民收入包括农业内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了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来源。改革户籍制度,取消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之间的区分,赋予农民与城市居民相同的自由择业、自由经营的权利,给与农民平等的就业机会就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条件。加强人口流动,突破区域界限,现在永济人民跨县、跨省种地、务工、经商与外县、外省到本地就业2004年达12000人,到2005年达20203人,年增长率68%。(2)实现农业工业化和产业化和市场化是农民增收的根本。农业产业化指扩大农户经营的外部规模效应。农业产业化经营改造传统农业,在提高农业生产的附加值,增强农业与其他产业的竞争力的同时,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永济市的定位是以工业和旅游并驾齐驱,发展贸易、绿色农业。推进市场化的进程,最重要的是应着力培育市场主体:一是加快龙头企业建设,二是要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三是以农业专家为核心的农业示范田建设。(3)农村的城镇化是农民增收的主要出路.党的十六大报告重点论及“三农”问题,认为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收入问题的核心是就业问题;就业问题的核心是城镇化滞后。针对永济市现阶段农村和农民的现实情况,建设特色城镇化,就是因地制宜按特色分类发展城镇化,根据永济市的特征设立特色如下:①历史遗存名胜古迹与尧舜文化结合。②生态环境与绿色旅游结合。③特色农业与绿色食品基地结合。④外出专业化经营与外出打工结合。⑤特色手工加工与机器生产结合,发展中小企业群。

3. 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提供农村公共产品是保障.当前,提高农民收入,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应进一步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政策惠农力度不能减弱,只能加强。另一方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永济农业基础条件差,农民增收困难较大,而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是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差,沟、渠、路等年久失修,造成农田盐渍化。制约农民增收的关键因素是自然条件恶劣,水、电、路等基础条件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农民增收的保障体系亟待健全和完善。此次调研中农民最想让政府办的事情,68%是修路,27%是改善水利基础设施。大力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改善农村公共产品的结构,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陈锡文.进一步完善农村税费改革.人民日报,2001.2.12

2.陆学艺.“农民真苦,农村真穷”.读书.,2001(1)

3.王再文.比较优势、制度变迁与中国中部崛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上一篇:生意的经典成语下一篇:远嫁的姑娘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