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现场演示会上的讲话

2024-06-19

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现场演示会上的讲话(通用8篇)

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现场演示会上的讲话 篇1

第一,努力使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本地区信息化建设同步发展。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市档案工作的许多方面都有创新思路。深圳数字档案馆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档案工作要紧紧围绕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及时调整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和总体思路,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推进电子政务”,“互联网站要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强调,“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各地档案部门要把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与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情况相结合,抓住机遇,逐步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努力使档案信息化建设与本地区信息化建设同步发展。

第二,坚持把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作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和核心任务。档案信息化建设包含的内容很多,而且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变化。档案信息化建设有很多方面的工作要做,也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条件制约。我们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无所作为。各地应当借鉴深圳数字档案馆的经验,把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作为基础和核心任务,实现重点突破,以此带动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跃升。档案信息资源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当今社会,信息已成为重要战略资源。档案信息作为一种原生信息,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把国家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好,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任务:一是要加快现有馆藏档案的目录数据库和部分全文数据库建设,以满足快速检索利用的需要。要加快现有馆藏档案的整理、著录、入库工作,逐步实现馆藏档案文件级目录机检。二是有条件的档案部门,要积极推进对一些重要的、容易受损的、利用频率高的档案的数字化进程,加强珍贵、重要档案的保护,提高档案利用效率。三是对新产生的电子形式文件、档案,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收集好,管理好。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政务的发展,电子文件将是馆藏数字档案信息新的主要来源。管理好、利用好电子文件,是档案工作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电子文件的大量产生并由此带来的电子文件归档管理是信息时代档案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各级档案部门要积极介入本地区、本部门电子文件的产生运行过程,加强对电子文件积累、鉴定、著录、归档等环节的监督、指导,保证归档电子文件真实、完整、有效。要研究探索电子档案接收、保管、利用的技术方法,为电子档案接收进馆做好各项准备。

第三,坚持把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档案信息利用服务水平作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档案工作是一项服务性工作,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可靠有效的信息服务是档案工作的根本任务。在新世纪、新阶段,档案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好服务,要努力争取做到:经济建设发展到哪里,档案工作就延伸到那里;政治建设发展到什么阶段,档案工作就服务到那个阶段;文化建设发展到什么水平,档案工作服务就提高到相应水平;党的建设对档案工作提出什么要求,档案工作就提供什么服务。各级档案部门在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效益,努力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档案信息服务水平。

各级档案部门在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从一开始就注重标准规章建设,要按照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和档案行业的标准规章规范数据、数据库建设以及相关硬件、软件的配置,避免数据交换不畅的重复劳动。

加强档案网站建设,是提高档案信息服务水平和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网站建设是档案宣传工作的新方式,是提供档案信息利用服务的新手段。网站建设投入少、见效快,档案信息化建设起步比较晚的部门可以把网站建设当作突破口,以建立和维护档案网站带动档案信息化建设其它各项工作。

第四,坚持把建立和完善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作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信息技术为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提供了高效、快捷的手段和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效益。同时,管理方式的非直观性、管理技术的复杂性等也给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较大的安全隐患。这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可回避和必须重要的问题。各级档案部门在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和网络系统建设工作中,要提高信息安全意识,防止失密、泄密现象的发生。信息安全一要靠先进的技术手段。在档案网络系统建设中,必须充分应用信息安全保密技术,解决档案信息传输的保密和存储的安全问题。档案部门的内部局域网要切实与一切外网实行物理隔离。二要靠完善的规章制度。各级档案部门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制订针对性更强、操作性更好的档案信息安全保密规定,确保档案信息安全万无一失。三要靠严格的管理措施。各级档案部门要加强档案著录标引、数字化转换、网站档案信息公布等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实行安全责任制。非公开的档案信息一律不得上外网;在网上提供已公开档案面临查询服务的,要认真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档案信息和系统安全。

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现场演示会上的讲话 篇2

一、测试———难以置信

我刚才测了两个孩子, 都是十星级, 测试的结果令我非常满意!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孩, 测完后, 我在测试卷上写下了四个字:“难以置信!”一年级下学期, 也就是刚到期中, 用了一又二分之一学期, 她能认识2500字, 而且读的都是词语。刚才我们也看了两节课, 一节是一年级的“自主识字同步阅读课”, 一节是二年级的“联想说话、写话课”。课堂上, 我们的孩子思维是那么敏捷, 词汇是那么丰富, 口头表达能力是那么强。我们有很多教低年级的老师, 拿自己班的学生对比一下, 我们就会觉得:北师大南山附属学校小学部的孩子们“真是难以置信”!

我看到一个西班牙的女孩子, 我从校长那里了解到, 她们家有四个孩子都在这所学校读书, 父母都是西班牙人。我请校长找来了这个孩子的写话本。我们看看一个家长讲西班牙语的外国孩子, 经过我们一又二分之一学期的教育, 她用汉字写的两段话 (接着崔峦先生很有感情地朗读了两篇联想写话:《什么事第一重要》和《姐姐教我弹琴》。充满童趣和想象的文章加上崔老师有感情的朗读和点评, 引来观众的阵阵掌声和笑声) 。孩子学习的成果是最好的鉴定, 无需我多说什么。经过几年的努力, 北师大南山附属小学的《自主识字, 同步读写》实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二、感受———梦想成真

通过这项实验, 我们看到低年级的学生有很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的潜能, 包括外国的孩子。这项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这所学校, 低年级学生真正做到了课题所写的“自主识字, 同步读写”。我从事小学语文教育一辈子, 一直在做梦:梦想着理想的、高效的, 师生负担不重、效果又很好的语文教育。今天在这里, 梦想成真了! (台下一片掌声)

三、体会———具有奠基意义的语文教育改革

长期以来, 小学语文教学一直遭遇“学汉语与识汉字的矛盾”, 识字成了尽早读写的瓶颈, 拖了阅读、习作的后腿, 我们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西方拼音文字国家, 用母语可以比较早地进入阅读、习作。克林顿曾提出“8岁能读会写”。我们中国孩子做不到, 苦苦地识字直到二、三年级。一、二年级也只学会1560字。这个水平还不如我们的老祖宗。古代蒙学, 通过“三百千”用一年左右的时间识2000字。到目前为止, 有一定影响的识字方法才有30多种。课改以来, 明确提出“认写分开, 多认少写, 加强写字, 降低难度”。矛盾有所缓解, 但这些方法都只是局部地能做到多认字、早阅读;而识字拖阅读后腿的问题, 在全国大范围里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自主识字, 同步读写”是很好的课题研究, 它来自于教学实际, 很清醒、很清楚地是为了解决上述老、大、难的问题, 为了突破“儿童识字晚、少、慢而拖累阅读”这一语文教育的瓶颈。这项实验以解决识字问题为突破口, 改革低年级语文教学, 为日后中高年级语文教学改革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赢得了时间。

总之, 这项实验, 是比较全面的、具有奠基意义的语文教育改革。全面:往小里说, 涉及识字、阅读、写话改革;往大里说, 不仅涉及教学, 而且涉及教材乃至课程改革。奠基:夯实基础, 有利于语文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四、思考———包含先进的理念支撑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社会知识化”的世纪,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中国要实现伟大复兴, 实现四个现代化。这就需要极大地提高硬实力 (科学技术) 和软实力 (国际影响力、民族凝聚力) 。硬、软实力的提高需要人才, 人才培养靠教育, 教育的基础在中小学。而母语教育又是为人生奠基的工程———小学语文是“花的事业, 根的工程”。我们这里用了很少的时间, 取得这么好的效果, 它包含以下先进的理念支撑。

———为了打好母语学习基础, 使学生学得轻松一点, 快一点, 好一点;为每个学生一生的学习发展奠基, 这应是这项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体现进行全面语文启蒙教育的思想。传统的做法是:先识字, 再阅读, 后作文。此项实验是“自主识字, 同步读写”, 探索识字、阅读、写话同步进行, 力求做到培养学习能力 (以识字能力为标志) 与发展语言、发展思维相结合。

———发挥心理活动意向系统的作用。自主识字, 快乐识字, 激励识字, 分享阅读等, 其中的自主、快乐、激励、分享, 都体现了发挥意向系统的兴趣、动机、情感等的作用, 。

五、贡献———探索出一条自主、快速识字的路子

1.这项实验的最大贡献是探索出一条自主、快速识字的路子。这种识字法, 借助汉语拼音认字, 凭借图画知意, 利用拼音、图画、汉字、词语之间的联系产生联想, 巩固识字、学词, 方便复认, 做到无师自通。利用《汉语拼音自主识字游戏卡》识字, 做到快乐识、自主识, 负担轻, 效果好, 而且实验一轮比一轮效果好。第五轮, 60天自主识字, 识2500字的达83.7%。从常规教学中匀出1/9的时间 (每学期15节/147节) , 识相当于普通班3~5倍的汉字。

2.强化识字即学词, 字卡中有拼音、有汉字、有词语、有图画, 帮助学生建立起汉字与词语及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 不仅有利于识字的巩固, 而且有利于词语的识记、理解与运用。掌握常用词语比识字更有意义。

3.使阅读与识字同步由愿望变成现实。随着识字量的增加, 学生对阅读的要求日益强烈。实验适时满足学生阅读的愿望, 提供配套的同步阅读读本《追赶天边的彩虹》———由实验班师生创作的, 与《游戏卡》识字分组情况对应的有趣的儿歌、短文。阅读这些儿歌、故事, 不仅巩固了识字, 享受了阅读的乐趣, 而且从别人写话中得到启发, 为以后的联想写话做了铺垫。

4.一年级第二学期, 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词汇量、阅读量, 开始了“联想写话”。要求学生运用一组词语 (4~8个) , 展开联想, 写一个小故事。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巩固运用学过的字词, 激活了想象力、创造力, 发展了思维, 培养了初步的书面表达能力, 体验到表达的快乐。实验证明, 写话并不难, 重要的是要有表达的愿望。

六、三点建议

1.要加强写字教学。只要识汉字、用汉字, 就要把字写好, 就要加强写字教学。要有时间保证, 有具体措施, 实验班也应当是写字优秀的班级。

2.围绕建设“自主、高效”的语文教育, 进行后识字实验的语文课程改革整体谋划。近期, 回答自主识字、分享阅读、联想写话怎样往前走的问题;长远, 应从小学到初中整体谋划, 低、中、高年级和初中, 分别达到怎样的目标, 实验各有什么特色, 采取哪些策略?小学毕业生的语文能力应当高于平行班 (初一、初二) ;初中毕业生不仅现代文读写基本过关, 气质、底蕴、修养优于同龄人, 而且在文言文阅读上要明显高于平行班。具体地说, 如何改进课堂教学, 特别是阅读教学, 做到精教多学?如何做到语文学习特别是阅读的课内外贯通?如何使学生具有适应学习、生活的语文能力?如何进一步搞好幼小衔接、高年级和初中的衔接?等等。

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现场演示会上的讲话 篇3

一、充分肯定现代农业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党中央、国务院从战略全局出发,历来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建设,带领亿万农民进行了艰苦探索和不懈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放到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克服了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农业现代化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巨大成就,出现了许多历史性、转折性、标志性变化,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有力支撑和突出亮点。

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跃上新台阶。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是检验现代农业建设成效的主要标准。10年来,我们不仅扭转了粮食产量连年下滑徘徊的态势、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八连增”,而且连续5年超过5000亿千克,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历史性地稳定跃上了5000亿千克新台阶。同时,棉油糖、果菜茶、肉蛋奶、水产品全面发展,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足、品种丰富。农业总产值增加了1.9倍,土地产出率提高了2.1倍。这些是在10年来农业劳动力减少1亿多人、耕地大量减少、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国际市场竞争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取得的,充分表明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实有了质的跨越。

二是农业科技进步取得新进展。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显著提升,培育和推广了超级稻、转基因抗虫棉、矮败小麦、禽流感疫苗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重大成果,航天育种、克隆技术和种养技术等很多方面也有新的突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得到加强,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农民培训和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2011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53.5%,比10年前提高了10个百分点以上,这表明我国农业发展已从过去主要依靠增加资源要素投入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

三是农业物质装备达到新水平。以农田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大中型灌区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明显加快,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全面展开,全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比超过50%,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比重不断提高。设施农业快速发展。农业生产资料供给保障能力稳步增强。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2011年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54.8%,比2002年提高22个百分点。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由千百年来以人畜力为主向以机械作业为主的重大转变,部分地区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局面有了明显改变。

四是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呈现新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不断优化,小麦、玉米等重要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深入推进。农业规模经营比例明显上升,截至2011年底,全国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520亿平方米,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的17.8%,比2002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左右。同时,规模养殖快速发展、比例大幅提升。农业组织化和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国依法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55万多家、覆盖全国91%的村和17%的农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超过11万家、辐射带动6000多万农户。农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格局正在加快形成。

五是农民收入水平实现新跨越。现代农业建设的推进,推动了农产品产量增加、结构优化和品质提升,加上农产品价格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收入较快增加;同时现代农业建设还促进了农村分工分业,为农民大规模转移就业创造了条件,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也大幅增加。2002年至2011年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1%,连续跨越3000元、4000元、5000元、6000元大关。特别是2010年和2011年,农民收入增速连续两年超过城镇居民,出现了多年期盼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扩大转向缩小的良好态势。

回顾这10年,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历尽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10年间,各种自然灾害特别是水旱灾害频繁发生,耕地数量不断减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生产成本持续攀升,农产品市场剧烈波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关税大幅调减、国际竞争压力骤然加大;近几年,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影响持续加深,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相当严峻。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在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与时俱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理论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1号文件,为现代农业建设指明了正确的方向、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一)明确了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现代化建设规律,科学判定我国农业所处历史方位,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新部署。在发展阶段上,作出了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发展阶段和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关键时刻的重要判断,制定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部署了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在发展理念上,丰富和拓展了农业多种功能的内涵,要求在强化农业食物保障功能、原料供给功能、就业增收功能的同时,突出农业的生态保护功能、观光休闲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在发展目标上,提出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发展路径上,谋划了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的总体思路。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对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认识越来越深入,思路越来越清晰,要求越来越明确,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二)建立了一套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政策体系。建设现代农业,投入是基本保障,科技是根本出路,水利是重要命脉,但所有这些都需要好的政策来推动。我们坚持不懈地推进政策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引领我国现代农业不断向纵深发展。加大对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专项政策支持,组织实施全国新增500亿千克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和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出台扶持棉花、油料、生猪、奶牛、蔬菜等产品产销的政策措施;扶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实行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减免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仓储设施土地使用税,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等。加大对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支持,明确了水利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定位,出台了促进水利投入稳定增长的举措,加大了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的支持力度;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农村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的政策支持,明确了农业科技的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定位,出台了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比重、鼓励增加农业科技贷款、支持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基金、建立种业发展基金、大幅度增加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补助、提高基层农技人员工资等措施。加大对地方重农抓粮的政策支持,建立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实行粮食、油料、生猪生产大县财政奖励政策。这些政策含金量高、操作性强、受益面广,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三)构筑了一套保障现代农业建设的制度框架。我们坚持不懈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在关键环节上不断取得突破,优化了现代农业建设的环境条件,强化了现代农业建设的制度保障。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颁布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物权法,明确提出现有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将林地、草原纳入家庭承包经营范围;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颁布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加快发展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健全现代农业投入保障制度,提高各级财政和国家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新增国债、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重;拓宽农业投入来源渠道,鼓励农民和社会资本投入农业;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增加农业信贷投放,建立农业保险制度,提高金融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支持保障水平。建立现代农业要素投入补贴制度,调整国家与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分配关系,在取消农业税、减轻生产经营负担的基础上,对良种、农机具、农资、节水灌溉等实行补贴,促进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和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应用。完善现代农业市场制度,全面放开粮食购销、迈出农产品市场化改革的决定性步伐,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制度,健全重要农产品储备和进出口吞吐调节制度,实行农资多渠道经营。建立现代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等三条红线;实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制度,促进草畜平衡和草原生态改善;探索建立水域、森林、湿地等自然资源和农业种质资源保护激励机制。通过这些制度创新,制约现代农业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逐步消融,为现代农业建设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四)摸索了一套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工作方法。我们坚持不懈地推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创新,初步形成了共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有效机制。实行市场机制与政府推动相结合,既充分发挥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注重用经济手段调动各种资源要素投向现代农业建设,又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坚持实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和抗灾救灾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颁布实施了一批农业法律法规。实行整体谋划与年度安排相结合,既坚持想长远、谋大事,以中央名义发出了关于现代农业建设的专门文件,作出总体规划和全面部署,又在年度“三农”工作中统筹安排农业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任务,确保了农业连年丰收和现代农业建设有序推进。实行典型示范与全面推进相结合,既搭建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等重要平台,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又加强面上的工作指导,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和要素集聚,开创性地建设了覆盖全国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推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实行部门协同与社会力量相结合,既注重发挥各级农口部门的职能作用和综合部门的重农强农作用,及时出台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政策措施并加强督促检查,又注重新闻宣传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引导社会力量关心、支持和参与现代农业建设。通过这些创新,使我们牢牢把握了领导现代农业建设的主动权,形成了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良好局面。

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伟大实践,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有力支撑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工业化、城镇化,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平稳较快发展,有力维护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形成了丰硕的理论成果,积累了在发展中人口大国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探索和拓宽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成就的取得,归功于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归功于广大基层干部、科技人员和农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归功于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三农”战线的干部职工和科技人员,向广大农村的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向所有关心和支持现代农业建设的各界人士,致以亲切的慰问,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清醒认识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现场演示会上的讲话 篇4

报展示会上的书面讲话

今天,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举办“十一五”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成果汇报展示会,回顾五年来的成绩,总结基金使用管理的经验,这对进一步用好发展基金、提高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十分有益。在此,我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为信息产业自主创新做出贡献的企事业单位表示诚挚的问候!对长期关心支持信息产业发展的财政部等兄弟部委以及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与同志们交流。

一、“十一五”时期是电子信息产业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时期,电子发展基金在保增长、调结构、谋转型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引导作用

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对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世纪以来,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基地,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数字电视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增速不断下滑,企业经营出现困难,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了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措施。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电子信息产业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企稳回升,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技术创新和结构升级迈出新步伐。“十一五”时期,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19.6%,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7.8万亿元,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2%。

电子发展基金是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一项重要财政政策。基金设立25年来,对于缓解产业研发投入不足、加快技术进步和科研成果产业化,促进信息技术经济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十一五”时期,按照中央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电子发展基金围绕产业稳定发展、加快结构调整和加强自主创新,安排了一批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项目,以及能快速形成生产力、应对危机效果明显的项目。五年累计投入34.71亿元,支持项目1825个,取得了一批技术创新成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们深切感到,“十二五”时期,电子发展基金仍将是引导和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力量。

二、全面认识“十二五”时期电子信息产业的新任务、新使命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攻坚时期,也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主要发达国家消费持续不振,贸易保护倾向有所抬头,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依靠外需驱动、规模扩张的模式带来严峻挑战。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产业组织形态孕育着重大变革,基于产业链的竞争正成为产业竞争的新形态,对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从国内看,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加速推进,经济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日益突出,迫切需要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向创新驱动、绿色低碳、智能制造和服务化方向转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同时,人民群众对改善生活质量、提升公共服务的新期待,对信息技术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总的来看,电子信息产业在促进工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两化深度融合、保障和改善民生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

还要看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还面临着一些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核心关键技术受制于人,产业结构急需优化,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有待健全,内需带动机制尚未形成。

未来五年,电子信息产业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创新引领、融合发展、应用驱动、惠及民生,突破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引导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着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把夯实产业基础与深化信息技术应用相结合,统筹内外需市场,为工业转型升级和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三、进一步发挥电子发展基金的引导带动作用,推动产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十二五”时期,电子发展基金要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求,面向重大应用,进一步发挥引导带动作用,加大对自主创新的研发投入,突出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及产业化。要创新管理制度,完善资金支持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工业转型升级和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做出更大贡献。

一是要突出重点,集中投入。加大对核心基础产业重大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持续投入,集中扶持一批优势骨干企业,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大对行业共性技术平台、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促进产业组织和布局结构优化。

二是要超前部署,引导示范。按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部署,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前沿领域,从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市场培育等环节予以支持,加强引导示范。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进程,催生新产品、新业态。

三是要面向应用,培育市场。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局出发,以应用驱动为目标,大力推进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速发展应用电子产品,夯实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业基础。支持惠及民生的信息技术应用,积极培育新的市场。

四是要管理创新,确保效果。进一步深化基金管理制度创新,加大基金对创业投资的支持力度,完善创业投资体系,加强基金项目的跟踪问效,确保基金使用效益不断提升。

需要指出的是,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仅仅依靠电子发展基金还是不够的。我们将继续推动国家加大财政投入,加强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做好电子发展基金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协调配合,形成协同支持而又各具特点的政策支持体系。

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现场演示会上的讲话 篇5

(2009年11月1日)

刘 建 成同志们:

县委在社区建设的关键时期,召开这次全县社区建设现场会议,非常及时,非常必要,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县合村并点建社区工作再上新水平、新台阶。刚才,县委组织部、民政局、城关街道、三和社区分别介绍了推进社区建设的经验做法,我认为这些经验做法都非常有借鉴意义,希望各镇街区认真学习借鉴。一会儿,王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对全县社区建设工作进行全面地安排部署,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王书记的讲话精神,结合各自实际,把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根据会议安排,有几个问题提出来,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视。

一、关于对合村并点建社区的认识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社区建设是一项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变革,打破了几千年来农民分散居住的格局,在农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前无古人的事业。现在,有的镇街没有把合村并点建社区放到 1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存有畏难发愁情绪,工作缩手缩脚,缺乏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没有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有的镇街对全县大的思路、举措理解不深,把握不准,工作起来不得要领,找不准切入点,迟迟打不开局面。这个切入点,就是合村并点建社区,就是大村庄制,就是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按照全县规划的74个社区,用3—5年时间,实现农民集中居住、土地集约利用、经济全面融合,农民群众能够享受到像城市一样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实现城乡的一体化发展。

三是工作开展不平衡。好的很好,像今天参观的三和社区,但有的镇街没有实质性破题,甚至连规划都没有,影响了全县的整体进度。

二、关于建起新社区拆除旧村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们在社区建设过程中都会遇到,但现在面上还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个问题不解决,旧村拆不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工作就很难往前推进。省里的用地指标批不下来,建设用地指标紧缺、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也就得不到有效解决,进而影响到全县经济社会的跨越式科学发展。这是一个连锁反应。对此,各镇街区要

认真研究办法和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凡是搬入新社区的,都要立即拆掉旧房,腾出空间,用于发展。

三、关于三个组织建设出现短腿的问题

目前,我县社区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经济组织三个组织建设,普遍存在重视社区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建设,经济组织建设推进速度不快、效果不明显的现象。搞好社区建设,必须要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经济组织就是能把原有的村庄紧紧融合在一起的一条纽带。经济组织短腿问题不解决,社区的经济利益问题就不会得到很好解决。农民群众的心就会不“稳”,就很难真正融合在一起。下步,各镇街区在社区建设过程中,要加快经济组织建设,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学习借鉴魏家庄社区的经验做法,尽快成立股份公司或实业公司,将集体资产和土地作为资本纳入公司统一经营,通过办企业、上项目、搞开发等途径来获取收益,再反哺于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社区居民的收入。

四、关于社区居委会选举试点问题

在全区新农村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篇6

同志们:

这次全区新农村建设现场会的主要任务是,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动员全区干部群众坚定信心,推动我区新农村建设工作再上新水平、新台阶。刚才,我们集体参观了****村的村容村貌整治情况,****村和****乡分别作了典型发言,****等4个村分别作了表态发言。****村的做法很好,值得大家学习、借鉴。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肯定成绩,正视问题,正确审视前段工作

今年以来,我们以村容村貌整治为切入点,以发展生产为根本,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突出特色,扎实推进,****区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效果明显。

(一)确立目标抓示范。确定了****个区级示范村,****个乡级示范村,区、乡财政划拨专项资金,实行政策倾斜,资金扶持,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全区上下以示范村为重点,以“三清、四改、五化”为目标,全面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半年时间内,村容村貌整治各项目标任务基本完成,“示范带动”效应初步显现。

(二)突出产业促发展。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结合各村实际,充分调研论证,理出各示范村的发展思路,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沿****新区周围农村,重点发展观光农业、养殖业和林果花卉业;沿****村,重点发展旅游、观光、生态农业;西部山区村,重点发展****等特色产业。每个示范村明确了1-2个产业主攻方向,****等已成为带动各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三)选准载体树新风。一是以“新型农户”评比为载体,不断提高农民遵纪守法、和谐相处、尊老爱幼、勤劳致富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二是以“抓试点、争致富、办实事”活动为载体,采取财政支持、部门扶持、吸纳社会资金等多种方式,逐步完善农村教育、卫生、交通、供电供水、通讯网络、广播电视、垃圾处理、文体场所等基础设施,动员广大群众寻找致富门路,争当致富能手,创造致富业绩。三是以文明单位对口帮扶活动为载体,发挥职能优势,切实解决了大量群众关心的实际困难,以实事凝聚了民心。

(四)健全机制抓保障。一是建立了领导现场办公和示范村评比观摩机制,定期组织乡镇党委书记、示范村支部书记相互参观学习,交流经验,共同提高。二是实行了区、乡干部分包示范村制度,明确局委帮扶6个示范村,从政策、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对所帮扶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给予全方位支持。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要清醒地看到,我区新农村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一是重视程度不够。一些村的两委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没有真正把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有的村存在畏难情绪,不会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个别村干部不按总体规划开展工作,我行我素。二是依赖思想严重。一些村级组织缺乏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不想办法,不谋思路,完全依靠政府财政划拨资金,给一分钱就干一分钱的活,缺乏克难攻坚的信心。在推进“一事一议”过程中,制度不健全,群众仍然处于等、靠、要的被动状态,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还不够充分。三是主导产业不强。大部分村集体经济收入较少,甚至为零。在各示范村中,除****等产业初具规模外,其它示范村普遍缺乏产业支撑。四是重建轻管现象严重。道路硬化、墙体粉刷后,卫生保持的不够好;配备健身器材后,维护管理的不够好;村室配备的电教设备、图书柜,利用得不够充分,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在管理制度、卫生保洁方面缺乏长效机制。

二、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科学推进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载体。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广大农民群众充满希望,寄予厚望。下一步,要重点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理清思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发展产业是核心,是根本,没有产业支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各村要按照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地理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技术优势,积极动脑筋、想办法、闯新路,理顺思路,分步实施,一步一步推进,一项一项落实,逐步在发展中壮大。有一定产业规模的村,要积极组建股份制企业,探索建立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打出品牌,创出特色,形成市场潜力大,带富能力强,社会效益好的农村特色产业,打造“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发展动力。

(二)加强领导,发挥村级组织作用

新农村建设不但是惠及广大群众的惠民工程,更是衡量村两委干部战斗力、执行力的重要载体。村两委干部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困难和阻力时,要实行民主决策,主动问计于民;要完善“一事一议”机制,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把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愿望化为新农村建设的内在动力,挖出内劲,凝聚力量,真正让群众唱主角,实现由“要我建”向“我要建”的转变。村两委干部要鼓足勇气、坚定信心、团结协作、克服困难、迎难而上;要有容人之量、合作之态、民主之风,互相配合,互相支持;要用“懂政治、善经营、讲奉献”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领着群众干、干给群众看”,成为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好带头人。

(三)拓宽渠道,多方筹措建设资金

一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前期,我们对示范村村容村貌整治所需资金,实行了以乡镇、村投入为主,财政给予适当扶持的办法。下步,各乡镇要根据财政收支情况,科学分配支出,合理安排新农村建设资金,加快建设步伐,各区直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争取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农业产业化等涉农项目资金,捆绑资金,集中力量,重点支持。通过政府投入,引导、带动、激励农民和社会投入,解决新农村公共设施建设难问题。二是突出群众主体作用。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对私房拆建、清沟排水、清除垃圾、改水改厕、小巷硬化及产业结构调整、支柱产业培育等,要以农民投资投入为主体,政府制定协助规划、标准,督促实施。各行政村要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积极动员本村在外工作人员为家乡建设出资出力;有集体收入的村要合理安排公共事业建设资金。三是发挥社会参与作用。要结合招商引资工作,盘活资本,优化环境,吸引客商投资新农村建设;****等村要结合村庄规划,把路旁较好地段置换出来进行市场运作,采取公开竞价招标的方式,向社会筹集建设资金。

(四)推进“三化”,努力构建和谐农村

一是农民知识化。按照“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要求,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阳光工程”,因地制宜、因业制宜、因人制宜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二是管理民主化。要充分发挥农村德高望重的老党员、老干部、退伍老军人、老教师、老劳模“五老”人员的作用,带头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要以完善各项民主管理制度为抓手,狠抓基层组织建设,要完善村级重大事务报告制度,规范农村民主决策机制,健全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三是农村文明化。“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思想基础。凡是不抓村风民风建设,好逸恶劳、赌博打牌、封建迷信、乱砍乱伐等不良风气盛行的村,新农村建设就无从谈起,只能是一句空话。改善村风民风,要坚持正义、扶持正气,扭转歪风、打击邪气;要善于发现典型,培养典型,塑造典型,弘扬正气;要结合实际,创新思路,选好载体,定好措施,引导群众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有利于转变传统观念、有益于激发创业激情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构建和谐新农村营造良好氛围。

(五)完善机制,提供有力保障

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现场演示会上的讲话 篇7

这次会议是档案馆文化建设专项推进会议,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我省各级综合档案馆文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学习交流大庆市、大庆市让胡路区等档案馆文化建设的主要经验, 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我省各级综合档案馆文化建设工作。这次会议得到了大庆市市委、市政府、大庆市档案局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我代表省档案局表示衷心的感谢!

上午我们实地参观了大庆市档案馆和让胡路区档案馆的文化建设情况。两个档案馆充分利用档案资源优势, 灵活运用各种形式, 积极打造档案文化产品, 特别是有一定影响力的精品, 推动档案馆文化建设发展, 彰显了档案文化的底蕴和内涵, 树立了档案文化品牌, 提升了档案局馆形象, 相信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刚才, 大庆市、大庆市让胡路区、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伊春市、黑河市档案局馆从不同角度介绍了他们开展档案馆文化建设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档案馆文化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希望各地能认真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做法, 结合各自的实际, 把档案馆文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下面, 我讲两个问题。

一、全省档案馆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近些年来, 全省各级档案局馆立足档案工作实际, 着力挖掘馆藏档案资源, 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措施, 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 开展了档案展览、档案编研、档案网站、档案刊物、走廊文化等一系列活动, 使档案馆的文化功能和文化氛围得到了有效提升, 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档案事业的发展。

(一) 档案文化为大局为中心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取得了显著成绩。

各级档案局馆围绕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 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 着眼于为大局为中心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 深入挖掘馆藏资源, 大力开发档案文化产品, 有力地配合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 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 省局、伊春市局精选馆藏资料, 相继举办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专题展览, 很多党政机关参观了展览, 感到很受教育、很受启迪, 对档案展览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齐齐哈尔市局编撰了《档案印证———生命线足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读本, 涵盖从群众路线的产生和发展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8个专题, 印刷15 000册, 发放齐市12 000个基层单位, 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赞许。哈尔滨市举办了《百年沧桑哈尔滨》、《哈尔滨档案记忆》、《哈尔滨发展战略图片展》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展览, 网上展厅这一形式还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振兴哈尔滨优秀创意奖”提名。齐齐哈尔市编写了《翻阅历史看齐齐哈尔“三化”发展之路》专题资料, 对全市城市化进程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对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探讨, 是一部很有份量的专题资料, 受到了市委主要领导的好评, 并在市委宣传部组织的全市“三化”建设理论研讨会上获一等奖。黑河市以丰富的照片档案特色资源为切入点, 先后举办了《“两国一城”档案资料图片展》、《黑河历史与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图片展》。双鸭山市编写的《拓印———中国共产党双鸭山六十年》, 为60年来当地党的发展历史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鹤岗市编撰了《中国史话》系列丛书———《鹤岗史话》, 《知青档案》已经付印。绥化市完成了《绥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汇编》的部分编辑。大兴安岭编纂了《大兴安岭地区5.7、5.6两次特大森林火灾》、《大兴安岭地区区划体制文件汇编》等, 同时, 为林区开发纪念、蓝莓节、北极光节等重大活动提供了声像、图片、文字等档案资料支持, 很好地发挥了资政铭史的作用。绥芬河编纂出版了《绥芬河市历史大事记1860~2012》, 较全面的反映了全市历史发展面貌。各地还开展了档案文化下乡活动, 深入基层、深入农村, 将档案产品送入街道社区, 送到农民手中, 使基层群众和广大农民也受到了档案文化的熏陶。大庆市让胡路区开展了以“展示家庭档案成果, 见证社会和谐进步”为主题的家庭档案展览活动, 常年免费赠送文学艺术、档案知识、编研产品等多类书籍, 印制并免费发放带有档案文化内容的购物袋、鼠标、U盘、扇子等便民文化产品。

(二) 档案文化为加强机关建设营造了良好氛围。

各级档案馆采取多种方式优化档案馆人文环境, 通过开展走廊文化、演讲、知识竞赛、大讲堂、征文等活动, 彰显了档案部门的文化底蕴, 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提升了干部职工的道德修养, 为推动和促进机关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 各地紧密结合实际工作, 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进一步强化了档案工作者的党性观念、公仆意识、敬业精神和廉洁品质, 形成了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哈尔滨市、大庆市、伊春市、七台河市、大庆市让胡路区、萝北县等地档案部门纷纷开展了走廊文化建设, 将有限的走廊空间充分利用起来, 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使档案工作者充分感受到了档案文化气息, 使档案部门充分展现了文化部门的良好形象。大庆市的做法得到了当地党政机关的广泛认可, 已经成为地方机关文化教育的品牌。伊春市委、部分市直机关领导专程到市档案局调研, 市直机关工委和市群教办还以简报的形式介绍了市档案局开展走廊文化的经验做法。哈尔滨市、齐齐哈尔市、伊春市、黑河市等地通过组织演讲比赛、岗位技能大赛、大讲堂、座谈会、征文等形式, 用身边人、身边事来教育干部、引导干部、激励干部, 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哈尔滨市、大庆市、黑河市、大庆市让胡路区等地举办了知识竞赛、学习论坛、文体活动周、巡回演讲等活动, 提升了档案工作者业务素质, 促进了档案工作者相互交流, 凝聚了档案工作者力量。哈尔滨市开展了“档案服务新战略新跨越、服务创建文化名城、服务民生星级竞赛”活动, 按照星级标准找差距、补不足、炼内功, 着力提升为百姓、为社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大庆市举办的“档案在你身边”文体活动周吸引了市、县区、油田石化企业共16支参赛队130余人参加, 搭建了档案工作者文化交流的平台。黑河市档案局与市委宣传部、依法治市办公室在全市联合举办“档案与我有约”为主题的档案巡回演讲, 举办5场专题演讲, 行程1 500公里, 听众达2 000多人, 提高了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和法治观念, 扩大了档案工作的影响。

(三) 档案文化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各级档案馆立足自身实际, 拓展档案服务功能, 提升档案服务水平, 开展了内容丰富、别具特色的档案文化活动, 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一是活化档案信息资源, 编撰档案文化精品。各级档案部门纷纷编纂出版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档案成果, 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智力支持。二是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通过举办固定展览、流动展览、网上展览等方式,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传播档案历史文化, 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特别是哈尔滨市改版的“哈尔滨档案记忆”展厅, 通过电子魔盘、实物、照片、模型、绘画、雕塑、景观等多种形式以及声、光、电等科技手段, 融历史性、知识性、艺术性、教育性和观赏性为一体, 为参观者带来全新的视听感受和教育效果。大庆市举办的“中国姓氏展”、“庆七一·中国梦·兰台梦”书画展、“摄影器材展”、“东北民俗展”等展览, 拓展和延伸了档案展览的功能。哈尔滨市、牡丹江市、大庆市的一些大中小学校已与档案馆签订了共建协议, 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学生社会实践的第二课堂。省馆和哈尔滨市馆还成为省市委党校干部培训现场教学基地。牡丹江市还将档案展览馆和地情方志馆有机结合, 二者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丰富了档案文化内容, 拓展了档案文化服务渠道。三是借助新闻媒体, 推动档案文化传播。各级档案部门深入挖掘馆藏, 与电视台、电台、报刊杂志、网站等媒体合作, 制作纪录片、宣传片, 开办专栏, 发表署名文章, 设置博客, 开展在线访谈, 解答群众咨询, 扩大了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哈尔滨市档案局与市电视台联合录制了《人事档案追寻录》、《黎明前的哈尔滨》等, 增强了档案工作社会影响力。牡丹江市通过在《牡丹江晨报》雪城风物栏目不定期刊载历史档案故事、在《雪城画刊》开辟“边城琐忆”专栏, 提高了档案工作的知名度。鸡西市组织制作电视宣传片、做客新闻直播间、开展“档案开放日”、手机群发等系列活动, 鹤岗市采取开设报刊专栏、召开座谈会、电视报道、知识竞赛、发送短信等形式, 提高了社会各界的档案意识。四是加强阵地建设, 搭建档案文化平台。各地立足于刊物、简报、档案网站, 加强信息沟通, 促进文化交流, 展现文化精品, 有力地推动了档案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 我们也应该清醒认识到档案馆文化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一是部分档案馆对档案馆文化建设还缺乏必要的认识, 自觉性不强, 重视不够;二是档案馆文化建设投入不足, 制约了档案馆文化建设的发展;三是档案馆文化建设水平还不高, 人员素质还不强, 还不能满足档案馆文化建设的需要。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重视并努力予以改进。

二、下步工作意见

全省档案局馆长会议上提出了要加强档案文化建设, 创建具有龙江特色、档案特点的文化品牌, 打造档案文化精品的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档案局馆长会议精神, 进一步推进全省档案馆文化建设工作, 我讲五点意见。

一要进一步提高认识, 切实增强档案馆文化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档案作为人类社会实践的历史记录, 是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档案文化建设不仅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加快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和独特的自身优势。可以说, 档案文化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档案馆作为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 维系着历史传承的血脉, 守护着精神财富的宝藏, 汇集着执政智慧的源泉, 肩负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因此, 各级档案部门要充分认识档案馆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切实增强档案馆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把档案文化建设纳入日程, 不断提高档案馆文化建设整体水平, 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各级档案部门要切实增强档案馆文化建设的主动性、自觉性, 围绕中心、围绕大局、围绕群众需求, 立足馆藏档案资源, 拓展合作领域、拓宽文化建设形式、加大开发力度, 切实把我省档案馆文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要切实加强对档案馆文化建设的领导, 纳入局馆议事日程, 统筹协调, 科学谋划, 把档案文化建设作为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的重要内容, 列入工作考核检查范围, 形成档案馆文化建设与档案事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机制。要加大对档案馆文化建设的投入, 着力研究解决档案馆文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夯实档案馆文化建设基础。要加强档案馆文化干部队伍建设, 注意选拔培养档案干部队伍中的优秀人才, 实现档案人才由单一专业型向复合多样型的转变, 为档案馆文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要加强档案馆基础建设, 筑牢档案馆文化建设根基。各级档案部门要以“五位一体”功能为基准, 着力推进档案馆基本建设, 为档案文化建设夯实基础。档案资源建设要突出地方特色, 关注地域文化, 广开渠道, 加大档案馆接收和征集工作力度, 有序整合档案资源, 逐步建成内容丰富、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资源体系, 为深入开展档案馆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营养食粮和素材基础。要扎实推进档案馆库建设, 把档案馆库建设纳入当地基本建设规划, 严格遵守相关标准, 配备完善的设施设备,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努力提升档案馆安全保障能力, 创建良好的档案馆文化环境。近几年来, 我省档案馆库建设取得了一定进步, 全省已有20个档案馆完成了新建、改建和扩建工作, 使档案的保管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和提高。新建成的档案馆要把档案馆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学习先进经验, 采取有力措施, 切实推进档案文化建设, 形成浓厚的档案文化氛围。要切实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步伐, 按照“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管理信息化”的要求, 实施数字化带动战略, 努力提升档案文化开发的能力和水平。要进一步加强档案网站建设, 充实网站内容, 完善网站功能, 探索馆际互联和档案信息远程服务办法, 提高互动性和公众参与度, 为传播档案文化、扩大档案文化影响力奠定坚实基础。要切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 推进现行文件利用中心和档案查阅利用中心两个窗口建设, 进一步完善档案利用和政府信息查阅服务, 满足人民群众对档案文化的需要。

三要努力把握档案馆文化建设方向, 突出为中心、为民生服务的主题。档案馆文化建设必须把服务理念贯穿始终, 坚持为中心为大局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把贴近中心、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作为档案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切入点, 深入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大力提升档案文化服务水平。李海涛秘书长在全省档案局馆长会议上指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档案工作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 是档案事业的主攻任务”。因此, 档案馆文化建设必须突出为中心为大局为民生服务的主题。一是要围绕大局, 努力做好档案咨政服务, 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更有深度的咨政建议。要像李海涛秘书长说的那样, 找准与中心工作的切入点, 对档案资源进行归纳提炼和深入分析, 把原始记录上升为深入准确的剖析, 上升为历史与现实的对比研究, 上升为对问题规律性的认识, 有效发挥档案的咨政作用, 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更有深度的咨政建议。这方面大家要向齐齐哈尔学习, 他们围绕城镇化等三化建设, 编写的《翻阅历史看齐齐哈尔“三化”发展之路》专题资料, 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二是要围绕中心, 切实搞好档案展览、编研, 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档案文化精品。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 是社会的集体记忆, 是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结晶。档案作为历史记录, 承载着丰富多彩的历史记忆, 能够以独有的方式将历史带入现实, 满足于人们研究和求知的需要。因此, 充分发掘档案信息资源, 编研出版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档案文化精品力作, 展出独具特色的展览, 是我省档案馆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各级档案部门一定要立足馆藏实际, 努力开发馆藏资源, 不断推出更多更好的档案文化精品。三是要围绕民生, 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档案文化产品。中央《关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指出:“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我们加强档案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此, 我们在档案资源建设、档案利用服务、档案工作制度建设、档案业务指导工作、档案管理体制等方面, 要以人为本, 以人民群众为本。要围绕群众的需求, 做好档案工作改革, 不断发展和完善档案服务工作, 使档案馆能够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更多的文化产品。

四要大力开发档案文化产品, 打造档案文化品牌。档案馆文化建设要始终重视打造档案文化产品。这是档案馆文化建设的根本和关键所在, 是档案馆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基础, 也是当前档案馆文化建设和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立足档案馆的功能优势。国家档案局对新时期档案馆功能确定为:档案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利用中心、政府信息公开查阅中心和电子文件备份中心。加强档案馆文化建设就要充分发挥五大功能优势, 把两个基地和三个中心打造成档案部门独具特色的精品力作, 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档案部门不可替代的力量。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要依托档案优势, 打造档案文化精品品牌, 不但要有固定展览, 还要根据形势、任务、社会需求的变化举办各种临时展览;不但要有固定展厅展览, 还要开展流动展览;不但要有实体展览, 还要利用网络优势, 举办网上展览, 努力打造档案文化精品力作。要善于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 适应人民群众的审美情趣, 努力打造出影响更广、受众更多、流行更远的大众档案文化产品。一方面, 我们要继续抓好档案展览、编研、图书出版等传统档案文化产品;另一方面, 我们要充分运用广播、影视、网络等新技术手段, 努力打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颖的档案文化产品。特别是要利用好各级档案网站, 把档案网站打造成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要窗口。要正确把握档案宣传与档案馆文化建设的契合点。各级档案部门要根据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 根据每年的重大节庆, 根据国家、国际重大纪念活动, 组织开展独具特色的档案宣传。并不断提高档案宣传工作的文化品位, 注意在宣传中打造档案文化品牌, 特别是每年的6·9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 要逐渐形成特色, 创出品牌, 在社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五要搞好档案馆自身文化建设, 努力塑造兰台精神, 提升档案馆文化形象。近日,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 对做好新形势下的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全省档案局馆长会议上, 省委秘书长李海涛也要求我们, 要把档案工作向“五大规划”延伸、向“十大重点产业”和“十项重点民生工作”延伸, 推动全省档案工作再上新台阶。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有一支过硬的档案干部队伍。而档案馆文化建设就是我们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因此, 各级档案部门要把档案馆文化建设与机关作风建设结合起来, 努力建设一支过硬的档案干部队伍。要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要通过书法、摄影比赛、文艺演出、演讲等文化活动, 提升职工的文化修养;要通过档案知识竞赛、档案技能比赛、档案业务练兵等活动, 提升档案干部队伍的业务能力。要充分利用档案局馆的各种空间, 搞好走廊文化建设。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我们是文化单位, 不是单纯的机关。文化单位就一定要有文化形象。各级档案部门一定要认真学大庆市档案馆、大庆市让胡路区等档案馆的先进经验, 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空间, 建设走廊文化、楼梯文化、大厅文化, 宣传档案工作, 宣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宣传地方历史, 使我们走进档案馆就能够感受到浓厚的档案文化, 从而对每一个档案工作者, 对每一个走进档案馆的人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要立足实际, 实事求是, 量力而行。我们强调档案文化的重要性, 但并不主张一个模式、一个模样, 百花齐放才是春。各级档案部门一定要立足本地本局馆实际, 实事求是, 量力而行。大型的搞不了, 可以搞小型的;固定展览搞不了, 可以搞流动的、网上的等等。总之, 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又经济节俭的手段, 把档案走廊文化建成档案文化的重要品牌, 进一步推进档案文化的发展繁荣。

在档案信息化建设现场演示会上的讲话 篇8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8

同志们:

为了贯彻落实全市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及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议精神,进一步动员全市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统一思想,抢抓机遇,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确保全市农村公路建设任务保质保量地按期完成,市政府决定在房县召开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其目的就是总结房县农村公路建设的经验,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加快推进全市农村公路建设步伐。

今天上午,同志们实地考察了房县农村公路建设现场,很有感触,确有收获。房县县委、县政府把农村公路建设当成“兴民、富民、爱民”的大事来抓,拿在手上,切实加强领导,形成了“政府领导、行业组织、积极参与”的建设模式,县、乡、村上下联动,较好地发挥了政府和群众、行业和社会的积极性,特别是在建设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大胆解放思想,向内挖潜,充分利用当地林业、水电等资源,采取“资源置换”、“一事一议”等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实现了社会资源向交通资源的转化,弥补了资金缺口,走出了一条资源置换农村公路的新路,全县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些经验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刚才,国春同志对全市农村公路建设作了发言,玉金同志通报了工程建设情况,房县政府等四家单位进行了经验交流。下面,我就如何加快全市农村公路建设问题强调几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工程,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

第一,充分认识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农村公路的比重,是农村小康标准综合指标体系中的重要一项。农村公路建设从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在2003年下发的《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发[2003]3号文)明确要求:“农村公路建设,要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改造县乡公路,争取用3年左右时间,使西部地区具备条件的县际公路实现等级油路,中部地区县到乡通油路”。今年中央1号文件的出台,更是为我们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文件要求,“增加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把农村公路列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六小工程”之一,增加投资规模,充实建设内容,扩大建设范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刚刚起步,各项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国家决定以较大的投入,进行农村公路建设,解决农村和贫困地区最迫切的交通问题,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造福人民的民心工程,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和农民的亲切关怀,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行动。近几年来,各级政府把农村公路建设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广大农民积极投工投劳,无私奉献,可以说,没有农民的支持,就没有今天交通事业的高速发展。修好农村公路,是对农民的应有回报。这是广大农民长期期盼的好事,也是地方政府多年来想办法办成的实事。这项工作必将极大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有力地推动农村和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网络.com网。

第二,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是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重大举措。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交汇点,是城乡经济发展的结合部,是市域经济的重要基础支撑。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完善农村路网结构,不断提高公路运输网络的运输质量和效率,有效加强城乡通开,进一步改善了县域经济发展环境,有利于扩大招商引资,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大量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推进全市新型工业化进程。去年以来,全市各级政府和交通公路部门按照市政府确定的奋斗目标,克难勇进,奋力拼搏,全市农村公路建设顺利推进。截止目前,累计完成干线路网及通乡公路路基 1610.3公里,路面872.2公里(其中今年完成路基415.5公里,路面237公里);完成通村公路路基700.6公里,路面449.2 公里(今年完成路基406.6 公里,路面154.8公里)。全市新增30个行政村通公路,29个乡、226个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进一步完善了农村路网结构,大大提高了农村运输质量和效益,在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史上谱写了辉煌的一页。这些成果的取得是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交通公路系统干部职工团结奋斗、辛勤劳动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交通公路系统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表示诚挚的感谢!

第三,正视困难和问题,准确把握农村公路建设的新形势、新特点。一是今年农村公路建设任务特别重。全年要完成投资4亿元(不含高速公路);要完成近千公里的路面铺筑任务,建设项目之多,任务之重突破历史新高。二是农村公路建设的管理难度大。由于农村公路建设点多面广、项目分散,特别是在今年农村公路建设规模继续加大的情况下,地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数量不足的问题将更加突出,以县乡政府和村委会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建设的农村公路,工程管理难度将更大,质量控制愈加困难。三是农村公路总体水平低,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一直以来由于全市乡村规划缺乏长期性、科学性,乱占、乱建、乱修问题相当严重。投入不足,标准低,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等、靠、要、怕”的问题,我市农村公路总体水平仍然比较落后,现有的县乡公路虽然初步解决了“走得了”的问题,但离“走得快”、“走得舒适安全”还有较大差距。农村公路交通滞后状况,不仅影响到全市运输效率和整个路网功能的充分发挥,而且制约了全市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也不能适应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和全市城乡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需要。

需要指出的是,今年农村公路建设资金困难将比往年更大,特别是地方政府配套的建设资金的筹集将比往年更加困难。由于各级地方政府财力十分有限,实际投入到农村公路的资金本来就很少,相当部分是通过征地拆迁的优惠政策,减免税费,降低征收或补偿标准实现的。今年国家将加大对拖欠征地拆迁费、拖欠工程款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清理工作力度,实行更加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征地拆迁补偿标准,加上钢材、水泥等原材料价格仍比较高,地方配套资金的筹集将更加困难。

分析面临的新形势,有机遇也有困难更有挑战,机遇稍纵即逝,政策也不会永远不变,国家投资农村公路建设政策在时间和数量上都是有限的。当前有这么好的机遇,有这么好的政策,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用足用活政策,多修路,修好路。否则,过了这个时期,再想发展十堰交通就很难了。所以,我们各级政府、各级交通部门必须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认识这项工作,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切实把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当前的工作重点。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当前农村公路建设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因此,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如何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正确认识我们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找到一条能促进农村公路健康发展的路子,我认为要正确处理好七个方面的关系。

(一)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处理好农村公路建设的能力与速度的关系。

目前,地方各级政府为体现为民的思想,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目标,政府和群众的修路热情空前高涨。但是,要防止一种倾向,就是不顾实际情况,不考虑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群众的承受能力,一哄而上,盲目发展,追求高标准和高速度,搞不切实际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综合考虑建设资金、技术、管理力量、设计、施工、监理能力以及实际交通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确定合适的发展速度和合理的建设规模,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坚决避免脱离实际的高速度、高标准,绝不能搞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更不能搞经不起考验的劣质工程。

去年5月,省政府与我市签订了《县际及通乡公路项目建设任务和工程质量目标责任书》,按照省厅“谁积极支持谁”的政策,只要计划下达的项目按时保质完成好,再上新项目就比较容易。因此,各级政府、交通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对照目标找差距,分析问题查原因,确保全市1193公里的通乡油路在2005年全面完成,迎接国家验收。

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全市农村公路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协调联动,计委、交通、财政、国土、审计等有关职能部门切实履行好职责,密切配合,上下联动,加强组织协调,确保各项目标的按期完成。各级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一定要对照目标找差距,分析问题查原因,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合理调配施工力量,加快工程进度,确保完成计划任务。对没有完成任务的,市政府将进行通报批评。对工作进展严重滞后,影响整体目标完成的,将按照“下管一级、上追一级”的原则,严格追究责任。

(二)坚持以人为本,处理好农村公路建设与维护群众利益的关系。

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促进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解决“三农”问题、落实“五个”统筹,首先要求我们必须努力解决好农村的道路交通问题。尽管我市近几年公路事业发展很快,但与省内其他市州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农村公路的通达和通畅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目前,全市仍有8 个乡镇不通油路,50 个行政村不通公路,1930个行政村不通油路、水泥路。

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改善农村交通状况,是全市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对于交通部门来说,农村公路标准不高,但一定要有很高的服务理念。这是因为农村公路的服务对象、服务目标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加快解决“三农”问题直接相关的,直接关系到如何使广大农民走出泥泞,改变生产生活条件。因此,农村公路建设必须体现以人为本,要紧紧围绕“为民、亲民、便民”的思想,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处理好农村公路建设与维护农民利益的关系。如何协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关键是要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征地拆迁要依法进行,给予农民合理的补偿;在发挥群众的积极性进行公路建设时,要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与群众商量;筹集建设资金不能把眼睛盯在农民身上,要拓宽资金渠道,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防止乱集资、乱摊派,加重农民负担,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在农村公路建设中,要坚持就地取材用才,就地使用农民工,扩大农民的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做到不拖欠农民工工资、不拖欠征地拆迁费;要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和规模,尽量少占农用地,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

为此,全市各级政府、各级交通部门务必要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三农”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市政府关于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战略部署上来,把农村公路抓在手上,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紧紧依靠各级党委、政府、全市人民,努力夺取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的新胜利。

(三)、统筹兼顾,处理好农村公路建设与主干线建设的关系。

在构建十堰“三小时交通经济圈”中,高速公路、干线路网是主骨架,通乡、通村公路是脉络。因此,只有将几者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三小时交通经济圈”的社会效益,为发展县域经济、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不平衡、解决“三农”问题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一定要科学规划,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在建设高速公路大通道的同时,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分轻重缓急,研究建设项目,做好前期工作,优化投资结构,分布实施,提高投资效益。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县乡政府认真积极行动起来,任务下到村,同时要积极引导,公路建设要规范,要加强管理,这项工作是要靠县、乡、村一齐上,要抢抓当前农村公路建设机遇,调动各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掀起大规模的农村公路建设高潮。各级交通公路部门要抓好公路规划、建设和管理,抓好计划的落实。各级地方政府要务必强化责任主体意识,县市分管领导以一个乡镇为试点,乡镇行政班子成员以一个村为试点,抓好农村公路建设,以点带面,以点促面,推广经验。

二是要科学规划。农村公路的规划,原则上要能够形成网络,形成循环为主,要尽量避免出现“断头路”。要严格农村公路技术标准,避免大改大调或大填大挖占用有限耕地资源。要充分体现利用旧路资源、着重提高路面等级、完善防护排水设施原则。要因地制宜,综合考虑资金能力和交通量发展前景,既不攀大求全,也不能自行降低标准。全市农村公路建设要做到“三个结合”即:与干线路网建设相配套,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与招商引资、旅游发展和资源开发相结合。对于通村公路的建设要按照“三先”的原则规划建设,即:“国省干线3—5公里范围以内的村优先,农民群众居住集中的村优先,财力较强、群众积极性高的村优先”,提倡修建水泥路面,一般按3.5米的标准建设。

三是要统筹兼顾。构建“三小时交通经济圈”是当前及今后几年全市交通工作的奋斗目标,各级政府、各级交通部门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来指导“三小时交通经济圈”建设,始终做到城乡协调发展、主次干线公路建设与农村公路建设协调发展、交通建设与运输市场协调发展、交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农村公路建设用二至三年时间,分作出安排,并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纳入全市重大重点工程建设计划。市县各级要联动,市里主要负责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建设,县里主要负责二、三级公路建设,乡以下主要负责乡村道的建设。各地要围绕全市目标任务,根据各自的实际和任务,科学合理调度,既抓全面,又要抓好各个层次路网建设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集中攻关,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投入,确保重点突破、整体推进。

(四)、强化质量管理,处理好加快建设和保证质量的关系。

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生命。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一定要以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负责的精神,建优质工程、放心工程,绝不能留下任何隐患。要建立健全公路建设责任制。市政府将把各地公路建设任务的完成情况纳入县(市)区政府目标考核之中,年底要结硬帐。各地各单位也要把建设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把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年底对他们的考核目标之一,建立相应的奖惩措施。各级交通主管部门一定要履行好行业管理职能,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的指导和监督,严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和质量管理终身制,严格落实质量管理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质量管理责任体系。要抓好施工安全管理,杜绝任何安全事故发生。对因管理不到位造成的质量问题的主要责任人要严肃处理。

各地要针对农村公路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质量管理办法。要明确质量管理的责任,建立符合农村公路建设特点的质量保证体系。要建立举报投诉制度,自觉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质量监督活动。要研究建立切实可行的农村公路质量监督新机制,要发动农民群众参与工程质量监督。

要正确处理好质量与进度的关系,进度必须服从质量。尤其是在当前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加快建设必须有质量保障措施,防止故此失彼。对于配套资金不落实、不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以及技术力量不足、工程质量不能保证的项目,宁可暂缓实施,也要确保质量。

(五)坚持养建并重,处理好建设与养护的关系。

农村公路修起来不容易,到年底,全市通乡公路将达到1537 公里,通村公路达到1198公里(不包括国省干线上的218个村)。如何养好、管好,巩固、延续建设成果,是我们各级政府和交通部门当务之急的问题,必须认真研究解决。对已列养的公路,要及时充实养护力量和安排养护资金;对未列养的通乡公路和通村公路,要研究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养护管理模式和方法,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来源,实现农村公路的可持续发展。

要搞好农村公路养护,关键在两个方面:一是要有保障稳定的养护资金来源;二是要建立适宜的长效的养护管理机制。要解决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问题,必须改革现行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要把农村公路纳入各级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的行业管理,合理划分农村公路的管理层次和管理权限,建立适宜的农村公路管理机构。当前,国家交通部正在着手制定《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在方案没有出台之前,各地要依据《公路法》,农村公路养建的主体是县乡政府,各级政府要深刻认识管养的意义,从根本上解决养护问题。要充分发挥沿线乡镇、农民群众爱路护路热情,通过适当自养方式做好农村公路日常养护工作。在此基础上,县级交通部门要结合交管站的改革建立健全精干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农村公路专业养护的组织和日常养护工作的监督考核。同时,市公路管理处要切实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指导,搞好农村公路的养护工作。

关于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资金问题,根据省交通部门的意见是:一是县乡财政要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二是按照谁收益谁承担的原则,通过“一事一议”的办法筹集一定的资金;三是公路规费中要考虑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四是要积极争取国家层面税费投入。但不管资金来源如何,必须统一管理,集中使用。

(六)广泛筹措资金,处理好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的关系。

资金是制约农村公路建设的最大难题,国家投资和各地政府落实的配套资金,对于规模庞大的农村公路建设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要确保农村公路建设的顺利进行,必须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一是要市场多元投资。各地在争取国家应给的补助资金的同时,要通过市场运作,采取多种方式筹集资金,要引导和聚集社会资源,利用社会力量,能引就引,能贷就贷,能借就借,能募就募。总之,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确保农村公路建设健康持续发展。比如房县、张湾区的资源置换模式、一事一议模式;茅箭区的政府奖励模式;丹江口市的部门联动模式。这些筹资方式都值得各地研究借鉴。

二是实行鼓励扶助政策。在农村公路建设中,要解放思想,用好政策,积极落实配套资金;对通村公路建设项目,实行“谁积极,支持谁”原则。建成并达到水泥(沥青)路面标准的,按5万元/公里奖励,市交通局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按1万元/公里调剂奖励资金,建成一条奖励一条,多建多奖。每通一个行政村的路基工程奖励2万元。要加大政府投入,特别是对村级道路的改造补助。各县市区政府要适当挤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对农村公路建设的奖励资金。各级计委要切实担负起落实本地区农村公路建设配套资金的责任,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足额将国债资金拨付项目建设单位,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三是要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国家、省用于农村公路建设的专项资金,必须全部用于工程建设,实行专户存储、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或挪用,对违纪违规行为要严肃处理。要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加强审计监督,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保证资金安全使用。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查处搞权钱交易的腐败工程。干干净净做工程,认认真真树丰碑,这是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要求。对通乡、通村公路除执行有关规定外,还要参照农村“村务公开”的原则,实行财务公开,定期向当地群众公布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情况,接受群众监督。市交通公路部门要对全市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七)从服务农村、服务农民出发,处理好路、站、运的关系。

农村公路建设要突出服务性,提倡“以人为本”,从“路运一体化”的角度处理好农村公路建设、客运站的建设与客运网络化的关系。农村公路建设要考虑未来农村客运网络化的要求,要把农村公路建设和农村客运站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一个统一”和“三个同步”,即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各地要高度重视乡级客运站的建设,要制定规划,落实资金,抓好实施工作。要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客运发展的新途径,大力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工作。农村公路建成后,具备条件的,要在三个月内通客运班车,方便农民群众出行。

要认真抓好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要进一步认识开展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切实加强政府领导,全力打好治理车辆超限超载“攻坚战”。各级政府要明确负责同志,加强对本辖区内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要把超限超载治理作为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组织开展明查暗访活动,加强监督检查,把治理超限超载工作抓紧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同志们,全市农村公路建设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农村公路建设关键在发动、重点是管理、成败在质量、提高靠科技、长效在养护、核心是政策。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一定要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定信心,克难奋进,同心协力加快推进全市农村公路建设步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文 章来源

上一篇:半开着的门作文650字下一篇:安全、进度、质量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