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为中心的创新教学模式(通用10篇)
以问题为中心的创新教学模式 篇1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创新模式
课题开放式教学模式所具有的内部适应性和外部适应性特点做了详细的阐述。
在欧洲大陆日德兰半岛的北部,有所鲜为人知然而生机蓬勃的新型大学:建于1974年的奥尔堡大学。“走新路”(ADNYEVEJE)三个大字赫然刻在奥尔堡大学的徽标上,表明该校要在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上走出一条新路的志向。奥尔堡大学……
一、系科设置和学位
表面上看,奥尔堡大学的院系设置与传统别无二样。它有三个学院:人文学院(FacultyoftheHumanities)、社科学院(FacultyoftheSocialSciences)和科技学院(FacultyofTechnologyandScience)。人文学院设有3个系:音乐和音乐疗法系、交流系、语言和跨文化研究系。社科学院有2个系:社会研究和组织系,经济、政治和公共行政系。科技学院有8个系:发展和规划系、生产系、土木工程系、建筑技术和结构工程系、物理系、电子系统系(含通讯技术、医学信息和图像分析、数学和计算机科学、控制工程四个系)、能量技术系、机械工程系。
各系具有研究、开发、教学以及行政和服务的功能。这个顺序的功能配置,体现了它的“Institut”(英译为“department”,汉译为“系”)的本质。从教学方面讲,全校13个系提供大量单学科或跨学科的研修计划,因学科不同,分别授与2.5―3.5年的主修学士学位,以及4―5年的主修硕士学位或专业证书。为获得同名学位,工科年限最长,文科最短,而社科界于其间。多数院系还为硕士学位设有副修计划。
每个学年分为两学期。每个学期20周,前18周用于教学活动,后2周用于学业评价。每周研修5天,上下午共10个教学单位时间。每个教学单位时间为3个半小时,用于讲授、实验和课题研修工作。大学的第一学年为按学院划分的基础教育年,要求学生学习宽广的理论和方法,学会协作共事,发展问题求解能力。由于丹麦的普通教育实行制,因而,学生在第一学年就开始涉足人文、社科或工程的广泛领域。从第二年起(人文学院从第一年的第二学期起),学生分别进入较宽的分支领域。以科技学院为例,学生可在土木工程、建筑技术、机械工程、信息技术、能量技术、大地测量学、地藉科学和规划、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物理等七个分支领域作出选择,继续其后两年的学业。第四学年则进入专门化,学士和硕士学位分别要求半年和两年的专门化。详见下图。工学硕士研修计划现有13种:规划、环境工程、结构工程、室内环境工程、机床设计、能量技术、渔业技术、工业生产与管理、光学工程、通讯技术、控制工程、医学信息与图像分析、计算机工程。
二、教学模式的创新
奥尔堡大学自组建之日起,就立志改革创新,致力于突破以讲授为主、按学科组织教学的封闭式教学体系,确立教学、研究和实践(应用)三者的辨证关系,大胆提出并实施以问题为中心、按课题组织教学的开放式教学体系。新模式力图实现四个教学改革目标:①减少由中途辍学、延长学习年限、课程安排不当所造成的教育资源浪费;②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灵活性和创造性,改善学生的交流技能和共事能力;③训练学生在同时考虑社会、经济、政治和技术因素下,全面解决复杂问题;④培训教师,使其不仅能讲课,还会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这种新型教学体系的创新特色,集中体现在纵向上以课题工作贯穿于大学教学全过程,横向上由课题工作来贯通各门课程的学习,从而真正做到了按课题组织教学。在校3.5或5年中,本科生须参加6―7个课题工作,硕士生须参加10个课题工作。每个课题各持续一学期。在总学时中,学生花在课题上的时间约占50%,花在与课题有关的课程上的时间约占20―30%,而花在学术科目和选修课上的时间则占20―25%。也就是说,在校2/3以上的时间花在课题工作及其相关背景课程上。每个学期学生学习哪些课程,先学什么后学什么,主要取决于他们所选课题的需要,而不是取决于学科的自身体系结构。
为使按课题组织教学活而不乱,该校开发出一系列独特有效的教学程序和管理办法。每学期开学前,一个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计划小组负责确定本学期的主题。这里的“主题”(theme)指的是一个由若干涉及到技术内容和社会因素的相关问题所构成的综合体。它可能是一种带来经济效益和就业问题的技术变革,例如某个生产环节的自动化;也可能是一个带有经济、政治或社会性质的大问题,例如能源危机、欠发达国家的供水问题。在一个主题下,再细分出许多个相关的小问题(problem)。这些问题往往不是用以验证理论的练习题,而是一时找不到满意答案甚至根本没有答案的实际问题,有些则是教师的研究项目的子课题。学生从中可选择一个问题作为学期课题(project)。一旦某个学期的主题确定下来以后,它就是该学期所有教学活动的共同核心。除了阐释主题外,计划小组还要据此安排课程、确定必修课,以及与主题有关的辅助活动计划。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加深学生对主题及其问题的性质和范围的理解,为学生选择课题和完成课题打好基础。如下图所示:
;
在主题这个综合体内,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选择了相同或相关的问题的学生经过一二周的交往,彼此认识,形成课题小组。在科技学院,每个年级依此方法在每个学期初先形成有50―100名学生的大组。每个大组是一个教学管理单位,负责安排人员和分配用房。大组下分若干个有6―8名学生的课题小组,每组配备两名教师(导师和副导师)和一间小组工作室。小组成员的课程表大致相同。不上课时,他们便聚在工作室一起搞课题,因而,小组工作室成了学生的“第二课堂”。如果计划小组安排的课程没有满足某个小组的特殊需要,那么,该课题小组可以要求增设特定课程。
从主题的内容上说,主题的确定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基础教育年的主题一般是比较宽泛、简单的。随后各个学期的主题则是针对特定分支的,必须符合该分支的专业目标。由于每个课题小组自选课题,在学期末他们在专业上的收获往往互不相同,但也绝非迥然不同。其中主题发挥了调控作用,使得自选或专门化局限于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针对课题中心式的教学组织特点,课程安排也作了相应调整。开设的课程大多短小精悍,一门课程一般安排6周(即一个单元),每周上课一个单位时间。但数学、物理等课程可能每周上课两个教学单位时间。在每学期的第一二个单元,每单元学生须选修4―8门课程,第三个单元则选修1―3门课程,因为学生在该单元要把精力集中在课题工作上。因此,学生每学期要选修12―16门课程,其中大多数是针对课题的。周二下午学校不安排上课,以保证导师和课题小组每周至少接触一次。
由于课题工作及与课题有关的课程学习占到学生每学期75―80%的时间,因而,课题评价是整个教学评价的重心。每个课题设有一个课题评价委员会,导师和副导师是其当然成员。第二、第五及最后一个学期的课题评价还邀请校外专家参加。课题小组必须在评价前两周完成课题报告,打印成册并呈送每位评价人员。课题报告正文一般有75―150页,图表、附录和参考文献也有50―100页。课题评价大约需要4―6个小时。前一个小时由课题小组宣读报告,稍事休息后,评价人员就课题的细节及与课题有关的教学内容向课题小组提问。问题多半集中在课题小组为何这样做或为何不那样做,要求对假设和运算结果作出解释。最后评定报告质量,除毕业设计分数评等外,其它的.课题作业只有及格与不及格两级。当学生的毕业设计不及格时,学校将向他说明具体原因,并允许他再过一段时间(通常是1―3个月)重新进行答辩。在每届学生中,将近有25%的学生第一次毕业设计答辩没有通过。
在开放式教学体系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变化,教师的职责也需作相应的调整。除讲课这一常规任务外,教师还要承担新的职责。例如,和学生一道确定主题,并为实施以主题为核心的教学计划作准备;每学期指导2―3个课题小组,帮助他们安排工作,评点他们的设想,监督工作进展,审阅课题报告,撰写评语及主持课题答辩。如果导师对小组的课题感到生疏,他还得与课题小组一起讨论研究,必要时导师需帮助处理课题小组内的人际关系问题,如此等等。
三、简评
奥尔堡大学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是从突破封闭式教学体系、革除传统教学弊端入手的。传统大学教学以学科为中心,实行分科教学。各学科有其逻辑和顺序,反映在大学课程设置上,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那些被认为对某一专业必不可少的教学科目及其知识,通过教科书和讲授传递给学生。同时,通过证实这些知识的练习,学生学习运用这些知识,最终学生掌握某些领域的知识和对已知问题的标准化解法。显然,这种教学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学术研究和专业实践几乎被排斥在外,不成系统的知识、实际问题很难进入课堂,学生所学的只是确定的、系统化的甚至是陈旧过时的知识;二是分科课程把科学的完整性和有机性割裂了,而实际问题往往涉及多门学科,反映学科间的联系,难怪学了条条块块知识的毕业生面对实际问题无从下手。在一个稳定少变的社会中,这种传统教学也许无可厚非,但在当今学科交叉渗透、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情形下,倘若还固守传统,难免不合时宜。奥尔堡大学通过改革与创新,走出了一条新路。
实践表明,开放式教学体系是全面实现教育目标的成功之路。通过以问题为中心、由课题来组织的教学,学生学会了用批判性、建设性的方式讨论观点与建议,并学会了如何运用不断掌握的技能和知识,而不是复述教科书内容。1988年奥尔堡大学对毕业生的一次调查表明,开放式教学减少了教育浪费,提高了教育投资效益。该校有80%以上的学生毕业(丹麦技术大学只有60%的学生毕业),其中大多数学生按时毕业(丹麦技术大学很多学生必须延长1―2年才能毕业)。同时,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科技学院80%以上的毕业生认为,他们离校时对专业作了好的或很好的准备。土木、建筑、工业、信息、能源等分支的毕业生认为半年内即能胜任第一种工作的,分别为65%、80%、93%、87%和86%。毕业生认为在工作中用到的知识主要来自于课程、课题工作、其它教学、同事和研究生教育的分别为9%、51%、4%、21%和7%,部分来自于上述各项的分别为47%、39%、7%、37%和22%。那么,接受新模式教育的学生是不是存在知识面过窄、后劲不足等问题?调查表明,科技学院不足5%的毕业生认为技术知识、经济和法律知识学得不够,有不到5%的毕业生在从事新的专业工作上感到有些困难。
可见,奥尔堡大学以问题为中心、由课题来组织的开放式教学体系具有两大显著优点:一是具有很高的内部适应性,师生可以轻易地调整教学计划,以适应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二是具有很高的外部适应性,
;学生通过大量的小组课题工作,使学生接受类似于雇佣状态工作条件下的专业训练,从而具有较强的共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应变能力。因而,该校毕业生深受工业界的欢迎。
当然,该校教学改革和创新并非一帆风顺,也碰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比如,一些教师貌合神离,致使主题确定不当,课题工作和督导表面化,学生的课题报告质量不高;新的教学体系需要高水平的管理和更多的教学设备;教学计划的不断调整和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和更多的教育经费,等等。但是,大学教学全过程以问题为中心、由课题来组织的尝试,无疑是一种大胆创新,奥尔堡的“走新路”是成功的希望之路。
1.N.O.Fruensgaard,ProjectWorkasaStudyTechniqueattheUniversityofAalborg,ProceedingsofWorldConferenceonEngineeringEducationforAdvancingTechnology,1989,Sydney,Australia.
2.R.Creese,AProject―centeredEngineeringProgram,EngineeringEducation,Vol.78,No.2,1987.
3.F.Kjaersdam,Problem―orientedHigherEducationforEngineeringandTechnology,Proc.ofISHEE,1990,Hangzhou,China.
4.J.Ostergaard,ExperiencewithProject―organized,Problem―centerdEngineeringEducation,ProceedingsofWorldConferenceonEngineeringEducationforAdvancingTechnology,1989,Sydney,Australia.
5.TheUniversityofAalborgDenmark,May,1990.
6.AalborgUniversitetscenter:Beretningfor1986―88,AalborgUniversitetscenter,1989.
以问题为中心的创新教学模式 篇2
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良好的学习氛围、有效的教学情境, 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思维。高中生已经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 对于一些常见的社会现象也有了一定的观察力和分析力。在物理实验教学时, 教师通过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 可以活跃学生思维, 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寻问题答案的兴趣。
例如,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教学中, 教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一个简单的小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拿了一个大铁球, 用绳子拴好后固定在一个稳固的支架上, 然后拉起铁球, 使之刚好碰到自己的鼻子, 让学生猜测:“同学们, 你们想一下, 铁球会不会在摆动时碰到我的鼻子?”有的学生说:“有可能。”有的学生说:“碰不上, 铁球最高就是放手的位置。”对于学生的猜测, 教师说:“事实胜于雄辩, 让我们用事实说话。”教师一边说, 一边松手放开铁球。学生睁大了眼睛, 教师却是一副镇定自若的样子。当铁球摆回来时, 有些学生张大了嘴巴, 当看到铁球贴到教师鼻子的那一刻, 有些学生认为铁球会打到教师的鼻子上, 但当看到铁球没有伤到教师时, 学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借此时机, 教师引出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 在实验之前设置悬疑, 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 认真观察、积极思考, 使之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
“学贵质疑”, 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有助于学生思考、发现并提出问题, 从而通过物理实验来探究未知领域、揭示问题答案, 为接下来的物理实验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二、设计基本问题, 奠定实验学习的基础
为了顺利完成物理实验, 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学生还需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 物理实验的设计教学要围绕特定的教学目标来开展。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之前, 要精心设计问题, 帮助学生明确物理实验的学习目标以及操作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
例如,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教学之前, 教师让学生认真阅读教材, 思考以下问题:什么是机械能守恒?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什么?验证机械能守恒的实验, 其选择的内容是什么?验证过程中有必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吗?为什么?实验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实验的操作顺序是怎样的?学生一边阅读教材, 一边思考问题答案。教师要逐题检查, 让学生单独回答, 并强调与本次实验相关的知识内容。有的学生说:“机械能守恒是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 或者物体只受到弹力或重力作用时, 这个物体的动能与势能之间才可以相互转化, 不过物体机械能的总量不会变化。”对于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有的学生说:“受到不做功的外力。”有的学生说:“受到其他外力, 并且都做功, 但这些功的代数和为零, 只有重力做功, 这时机械能也是守恒的。”有的学生说:“机械能守恒定律是通过自由落体运动来验证的。”学生在阅读、思考、回答中, 对于实验的目的、步骤、注意事项等内容都已经清楚了, 学生就可以顺利地完成实验了。
由此可见, 教师作为学生进行物理实验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 要帮助学生明确实验目标、注意事项、操作步骤等, 而问题又是一种很好的呈现形式, 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总结和分析, 实现物理实验的目标。
三、运用有效问题, 推导物理实验的原理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 除了让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巩固基本的实验技能外, 还要增强学生物理实验的设计能力。因此, 对于原理的认识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教师通过设置问题, 帮助学生构架起新旧知识的桥梁, 引导学生能够主动地推导出物理实验的原理, 分析出物理实验所需要的器材, 并概括出实验步骤。
例如,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实验中, 为了引导学生认识实验原理, 教师设计了以下问题:假设物体在下落过程中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 机械能守恒公式应该怎么写?公式中的各个字母都代表了什么?要验证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只要证明这个公式成立就可以了, 那么, 为了证明这个公式能否成立,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测量哪些数据?又怎样测量这些数据?有没有必要测量物体的质量?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 对于物理实验原理进行了推导、分析, 并按照实验前的假设, 写出了物体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公式是。有的学生说:“只要通过实验测量出v和h就行了, 其中h代表物体下落的高度, 可以计算出物体的势能, v代表物体下落到某个高度时的速度, 可以算出物体在这个高度的动能, 只要证明等式两边相等, 就能说明物体的机械能是守恒的。所以, 这个实验的关键数据是物体自由下落的高度和物体的速度。”通过这样的分析, 学生不但明白了实验原理, 而且还掌握了实验的关键内容。
由此可见, 教师以一系列的问题引入教学, 能让学生在思考中逐步理解实验原理, 并以此为依据来准备实验所需要的器材, 设计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科学地处理实验数据。
四、借助简单问题, 分析物理实验的结论
在物理实验操作完成之后, 学生通过认真测量, 获得了一些实验数据, 再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 就可以验证出一些物理学的定理、定律等。教师通过设置问题, 引导学生分析数据, 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中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 探寻误差产生的原因以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能力。
例如,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这个实验操作完成后, 学生认真记录了一组实验数据, 教师让学生把数据呈现出来, 引导学生运用电子表格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数据。师:“同学们, 实验操作虽然完成了, 但并不代表实验结束了, 测量出的很多数据都是我们需要的, 下面考验一下大家的观察力, 看谁能发现其中的问题?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数据?”有的学生说:“有的数据大, 有的数据小, 这说明测量可能存在误差。”教师继续让学生思考:“减少误差的方法有哪些?从这个实验中, 我们又发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物体动能的增加量是相等的。”这样, 在层层问题的引导下, 就可以达到预期的实验教学效果了。
由此可见, 教师在实验完成后, 还要通过问题来启发学生对实验结论进行推导和分析, 促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寻找解决办法, 最终达到优化物理实验效果的目的。
总之, 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可预知的情况, 能使自己充分感受并发现快乐, 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 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指导者, 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以有效的问题为载体, 引导学生发现、探究、生成, 实现高效的教学与学习。
参考文献
[1]张旭东.基于问题为中心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J].人才资源开发, 2014 (22) .
[2]茆秀平.基于问题为中心的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J].高考 (综合版) , 2014 (9) .
以问题为中心的创新教学模式 篇3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包括听、说、读、写、译五个基本能力的教学,而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只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忽视了翻译能力的培养。本文旨在探讨翻译教学模式的创新,即以学生为中心的翻译教学,如教材内容与教学设计创新,多媒体网络教学、实践教学及分层次、多样化教学等新模式的探索。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教材与教学设计;实践教学;分层次与多样化教学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翻译能力是跨语言文化交际的一种高级能力,也是语言学习者学好语言的必备能力。而在我国的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只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对于翻译教学,各个高校几乎很少重视,甚至有的高校没有翻译教学。所以,翻译教学模式的创新迫在眉睫。新版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也有明确要求,要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必须体现先进的、合乎学生兴趣的教育理念,即协作化和个性化。也就是说,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应该要以信息网络技术为基础,改变传统的教学。以四、六级考试为目的的翻译教学对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效果也不明显,很多学生都容易蒙混过关,学生通过四、六级后,翻译能力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只是学会单词、句子、语法的堆砌。所以,由于诸多因素加上长期不受重视,翻译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
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教材内容与教学设计的创新
大学英语教材种类繁多,现在大多数高校采用教材比率比较高的教材有很多,如《新视野大学英语》、《新编大学英语》和《全新版大学英语》等。这些教材的基本内容设置都是大同小异—课文、单词、课后练习等。而我们在组织教学设计时,也更倾向于对于单词的重点讲授,辅之以课文分析,最后是对课后练习的处理。而翻译训练的部分,也只局限于课后练习中的小部分,阅读还是占较大比例,而相关配套的练习册,基本题型包括完形填空,阅读和单项选择,而翻译比例很小。所以,综上所述,改革教材内容和教学设计势在必行。
在翻译材料上,要适时调整为与现代接轨的素材,也就是说材料要新,不能再用过去旧的材料,应该采用一些适应现代社会的,积极向上的,而且贴近生活的,学生感兴趣的真实的素材,比如热点新闻,报刊文摘,国内国外重大事件等,突出教材的实用性。有些学生之所以不重视翻译,除了主动练习翻译意识不强之外,教材中的素材他们都不感兴趣。所以,好的翻译素材能够提升学生对翻译的兴趣,再加上老师的适当引导,效果肯定会事半功倍。
在教学设计组织方面,要增加翻译课的比重。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翻译教学很少,以我校为例,如果期末考试没有课后练习的翻译题,大多数老师基本不会讲,而讲授也只是公布答案给学生,可见在课堂上的讲授很少。笔者认为应当增加翻译课的时间,为翻译增加学时。可以设置为每周一大节翻译课精讲,并与课外翻译实践相结合。学校也可以开一些翻译选修课,但是这个课程不能以四、六级为目的,应该以真正教给学生翻译方法为目的,穿插国际会议经典口译现场的录像及经典大师翻译的电影及文学作品,这些都是吸引学生上翻译课,提高翻译意识的有效手段。
(二)多媒体网络技术应用环境下的创新
多媒体网络技术具有信息量大、交互性强,多媒体功能突出及极具人性化的特点。主要体现为:
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建立每个英语教师的翻译数据库,这个数据库通过网络可以对数据库里的素材随时更新,保证每节课都有最新的东西呈现给学生。这样既保证了素材的新鲜度,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每节课都感受到不同的东西,那么学生就不会觉得厌烦。同时,又能通过网络把课堂和整个世界联系起来,教师可以从网络上随机调取信息,学生没有可参考的答案,这又能体现出自主性的特点,增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习自觉性。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的灵活性,是区别于传统教材配套光盘缺乏系统的翻译教学内容的一大特点。这主要体现在翻译教学的多媒体课件主要以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学生的知识水平等特点为基础,着重考虑学生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那么在建立多媒體网络课件时,笔者认为,为了确保更多的学生的翻译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应该在课件中穿插网络链接,如动画、声音、图片甚至视频短片等。这样做的目的主要在于刺激学生感官,将抽象的句子、段落具体化,让学生有兴趣去翻译。
(三)实践教学基础上翻译教学模式的转变
任何一门学科没有实践做基础,空谈理论都是没有根据的。翻译也是这样的一门学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全球一体化趋势下,国际间的交流日趋增多,而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在翻译教学中,怎样做才能是实践教学呢?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灵活性和交互性,在课堂上可以直接调出网络中所要讲授的相关类素材,让学生分组去讨论这方面的素材,然后给出不同的翻译。如在讲授电影片名的翻译时,可以事先布置,让学生能真正地把课余时间利用起来,搜寻比较经典的外国影片片名,然后进行对比。而在上课时,通过之前的分组,各个小组给出不同的片名翻译,看哪一组找到的片名更具代表性,更加能体现出翻译的魅力。最后教师进行点评与讲解,给予一定的分析,这也能激发学生从事翻译练习的积极性,大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提高学习翻译的兴趣,提高翻译水平。
(四)多样化、分层次教学
每个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都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无论哪个专业,所授内容都是一样的,那么翻译也不例外。笔者觉得,应该针对不同专业和学科,建立不同的翻译教学大纲,让翻译教学和他们的专业知识挂钩。比如对管理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搜索一些关于管理类的素材和管理类专业词汇的表达,让学生真正地能把自己所学的管理学知识与整个世界联系起来。
再者,由于每个高校的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所以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一定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素材和手段。比如,学校在新生分班时,各个系可以采用分AB班的形式,A班为高级班,也就是英语成绩较好的班级,B班为普通班。针对不同等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因人施教。然后一个学期过后,再进行一次考试,重新分班。因为有可能B班的一部分学生提高的很快,可以补充到A班,而A班学生也有可能学习下降的,降到B班。这样循环分班虽然从组织上比较繁琐,但是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翻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三、总结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能体现翻译这门学科的价值。无论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都应该重视翻译能力的培养。所以,广大师生一定要对翻译有足够的重视,更加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能够学好翻译,使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真正走上一个新的台阶。(作者单位:长春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1]罗选民.中国的翻译教学:问题与前景[J].中国翻译,2003,(4).
[2]许均.论翻译之选择[J].外国语,2002,(1).
[3]石蕊.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大学英语翻译课堂教学新模式[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2009,(4).
[4]蔡基刚.重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J].中国翻译,2003,(1)
以问题为中心的创新教学模式 篇4
内科学是高职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在第二学年开设的一门必修课,也是所有开设临床科目中的一门重点、难点学科,内科学的学习需要其他各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内科的学习对医院各科高质量医学人才培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医学实用性人才的要求日趋鲜明,在这种背景之下,内科学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被提出直到九十年代被国际高峰教育会议推荐,到如今已经历经五十余年的实践。当今欧美国家大多数医学院校通过PBL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明确证明了PBL模式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方面较传统教学更为突出[1]。如今国内部分开设医学专业的高校也尝试朝该方向进行教学改革,并颇具成效。
一、PBL教学法在内涵
内科学是一门临床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它的涉及面非常广泛,相关知识涉及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免疫系统等多个亚学科,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在内科学的传统教学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是理论授课,理论内容遵循课本顺序,从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到诊断、治疗进行阐述式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教师承担“讲”的工作,学生则担任“听”的任务,这种学习模式严重的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思维过程,学生听讲过程基本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PBL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将学习与问题挂钩,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2]。PBL教学法对比传统教学,很明显的区别是主体由教师改变为学生,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起“指引”的作用,学生在主动思考问题出现方向性偏差时教师给予正确引导,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的自发思考问题、搜集资料、分析问题、鉴别、推理过程为核心。PBL教学法普遍将学生分组,通过学生小团队集思广益、头脑风暴、协作、交流达到知识获取的最大化,这样的锻炼对学生走上临床后的诊疗思维培养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PBL教学法的优势
内科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是对各大系统的疾病逐个篇章按顺序进行,在学习某个疾病的时候只是单独对该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进行重点学习,对关系密切的其他相关系统疾病的学习只是一笔带过,学习模块化的的特征非常突出,这种学习模式对学生走上临床工作是不利的。PBL教学非常重视各学科之间的联系,结合内科学的课程特点,以精心编写的临床病例作为切入点,开展临床讨论,可以实现课堂教学过程以临床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互动教学,打破各系统之间的界限,调动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求知欲,引起学生对不理解的各种临床问题的高度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推理、推断,非常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渐形成内科学疾病的临床思维能力[3]。
三、PBL教学法的实施
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中心,问题在内科学的应用主要就是病例的分析讨论。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之前需要充分了解章节,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病案室搜集大量相关临床实例,并且根据临床实践编写广度、深度符合教学目的病例内容。在上课开始,教师需要将本节课学习主要疾病的相关概念给学生交代清楚,随后把病例展示给学生,学生需要根据病例分析的目的进行主动学习。学生通过既往所学的诊断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解剖学等基础知识,自主分析,针对病例临床表现的突出特点深入挖掘其原因、机制并与易误诊的相关疾病进行鉴别,最后按要求完成分析。在主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相关知识模糊甚至空白的情况,教师此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文献检索网站来获取最新的资料。在病例分析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号将学生每5-8人划为一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设立组长,组长的职责是组织组员进行团队讨论并且做好笔记记录,要求每个组员都应当参与讨论,可以进行分工协作。全部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组长统一报告病例分析结果,并且简述在病例分析中遇到的障碍。教师在所有组长发言后对遇到的疑难点进行统一讲解,并对该疾病的分析进行梳理和总结。同时对同学的学习情况作出评价,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对于学习中发现的新问题,可以进行新一轮的检索查阅、再讨论并进行总结[4]。
四、PBL教学法在内科教学中存在不足
PBL教学法的实施除了作为主体的学生、教师外,剩下最重要的就是核心案例的提出。如果没有设计合理的案例分析,那么PBL教学发也就无法顺利进行。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没有编写出版基于PBL教学法的内科案例教学教材,这对于广大内科教师来说当前的工作重点就是如何结合临床实例并将课本的知识点融合汇聚编纂出深度适中的疾病案例分析。
结语
?R床医生最基本、最能体现医务工作者的代表性临床活动就是临床逻辑思维能力,这是诊疗的核心。如何培养在校医学生形成伴随一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是医学教育的重点,运用PBL教学方法进行内科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医学生整体理论素养,还可以培育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这正满足了我国现阶段加快培养实用型医学人才的需要,同时也为祖国的卫生事业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以问题为中心的创新教学模式 篇5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陈光中
编者按: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司法诉讼改革举措中,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处于关键地位,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以审判为中心”要求侦查、起诉和辩护等各诉讼环节都须围绕审判展开,做到事实证据调查在法庭,定罪量刑辩论在法庭,判决结果形成在法庭。与其不相适应的制度设计和工作惯性,均需作出调整和改变。毫无疑问,贯彻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将对防范冤错案件、推进司法公正起到根本保障作用。目前,对于何为“以审判为中心”,如何推进“以审判为中心”,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尚有一些不清晰的认识,本报理论版继上期刊出樊崇义教授的文章后,本期刊发陈光中教授的文章,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深入阐释。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为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提出了一系列司法改革新举措,其中“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特别引人瞩目。
以审判为中心的内涵解读
“以审判为中心”,诉讼理论界前几年已有此提法,也有称之为审判中心主义,是针对刑事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过分看重案卷移送的侦查中心主义倾向而提出来的。《决定》提出的“以审判为中心”,我认为其内涵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指审判在公诉案件刑事诉讼程序中居于中心地位。因为公诉案件的刑事诉讼分为互相联系、先后衔接的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四大阶段。其中,只有经过审判才能对被告人定罪量刑,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说明审判在实现刑事诉讼的惩罚犯罪任务方面具有结局性的作用。当然,立案和侦查为刑事诉讼之开局,其收集运用证据之质量关系到从源头上保证案件审判质量,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审查起诉是把守案件审判质量的重要闸门,而且根据不告不理的现代司法原则和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检察机关不提起公诉,法院是不得自行受理公诉案件进行开庭审理的。尽管如此,侦查、起诉毕竟都是为审判做准备的诉讼活动。而执行则是对法院审判结果——判决的兑现。可见侦查、起诉和执行都是围绕着审判中心而展开的。
其次,是指在审判中,庭审(开庭审理)成为决定性环节。在庭审中,刑事诉讼各项基本原则,如公开、辩护等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也得到最有效的行使。庭审要真正成为审判的决定性环节,必须使庭审实质化而不能流于形式。为此,既应当防止法官在开庭之前受到检察机关移送至法院的案卷材料的影响,形成“预断”;又应当防止在庭前会议上提前研究与被告人定罪量刑有关的实质性问题,以及强行解决非法证据排除问题,导致庭审功能前臵;还应当注意规范法官的庭外调查活动范围,防止庭审功能外移。总之,在庭审中,一定要做到控辩双方平等对抗,法庭居中公正独立地审理裁判。双方举证在法庭,质证在法庭,非法证据排除在法庭(必要时程序可相对独立),辩论说理在法庭,进而使案件的公正裁判形成于法庭。正如《决定》指出的,要“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证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当然,以审判为中心重在第一审的法庭审理,因为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第一审应当全部开庭审理(有的依法不公开),第二审只是部分案件依法应当开庭审理,而且发展的趋势是二审重在解决控辩双方争议的问题;死刑复核则不开庭审理。
基上可见,审判中心体现了刑事司法规律,是公正司法的必然要求,是严格司法的题中之义,是对宪法、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的完善和发展。这里,需要强调指出,严格司法是此次《决定》提出的富有本土特色的新概念,意指对司法各个环节都应当严格规范严格要求,保证做到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通过健全制度实现三符合,即“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符合实体公正、办案过程符合程序公正”,从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探索贯彻直接言词原则
审判中心必然导致探索贯彻直接言词原则。该原则是大陆法系国家刑事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是直接审理原则和言词审理原则的合称。直接原则的要求有二:一是法官(包括陪审法官)必须始终在法庭上亲自接触证据材料、直接感受证据材料。二是法官应当尽可能接触原始证据材料,而不是第二手或者更远离原始的材料。因为在诉讼中,法官对于案件事实的认定是以证据为根据的,唯有要求法官对于证据调查具有亲历性,要求证据尽可能具有原始性,才能使法官更准确地判断证据和案件事实。言词审理原则,又称口头(审理)原则,“要求以言词陈述或问答形式而显现于审判庭之诉讼材料,法院始得采为裁判之基础”。直接审理原则和言词审理原则的综合作用,就是通过公正审判程序保障实现实体审判公正,特别是通过庭审查明案件事实真相。
我国刑事诉讼法虽然没有明文规定直接言词原则,但是其中有的规定特别是司法解释关于庭审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直接言词原则的精神。不过目前证人出庭率非常低,辩护方的质证权无法保障,这个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坦诚地说,我国刑事诉讼法在证人出庭的规定上是有缺陷的,其第一百八十七条规定:“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且该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出庭作证。”第一百九十条规定:“公诉人、辩护人应当向法庭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辨认,对未到庭的证人的证言笔录、鉴定人的鉴定意见、勘验笔录和其他作为证据的文书,应当当庭宣读。”这无异于是说证人是否出庭完全由法庭说了算,且承认了未到庭证人的证言笔录具有证据能力,这是导致当前证人出庭率难以提高的致命伤。因此,必须遵照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的要求,修改法律和司法解释,大力提高证人出庭率,使被告人的对质权获得有效保障。当然有人担心,证人出庭多,证人可能改变证言,公诉人当庭陷于被动,并且拖延开庭时间,法院人力财力难以承受。但是我们切莫忘记,公正是司法的生命线,证人是否需要出庭应当以是否能实现庭审查明事实真相,保障诉讼当事人权利、实现司法公正为主要考量标准,而不能把诉讼效率放在第一位。公正和效率可以并提但不是并重。何况,我们并非要求所有案件的一切证人都出庭,而是从我国实际出发对此加以规制和贯彻。具体而言,我建议,在一审庭审时以下三种情况证人应当出庭作证:第一,在非简易程序案件(此类案件在基层法院约占三分之一)中,控辩双方对重要证人证言有异议的证人;第二,被告人可能判死刑、无期徒刑的案件的重要证人,此类重刑案件,即便辩方无异议,也有必要让重要证人出庭接受质证,以示慎重,以防证言失真;第三,法庭在其他情况下认为有必要出庭的证人。以上三种情况下法庭通知证人到庭,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到庭的,法庭可以强制其到庭作证,否则,其书面证言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证人出庭作证还有一个问题需要研究,那就是近亲属出庭作证问题。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和其他公民一样,只要知道案件情况,“都有作证的义务”;而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在法庭审理时,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享有不被强制到庭作证的特权。这样的规定看似出于人道考虑,实际上是对被告人对质权的剥夺和人权司法保障的损害。修改之路不外两条,要么在第六十条规定近亲属没有作证义务;要么在第一百八十八条取消近亲属可以不出庭的规定。从走向现代化的趋势来说应当作出第一方案的选择,但对恐怖犯罪等个别犯罪案件可作例外规定。
完善辩护制度
对于被告人而言,在面临着被定罪处刑的关键性审判阶段,其辩护权应当得到充分和有效的保障。尽管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使辩护制度取得较大进步,然而我国刑事庭审中律师出庭辩护率仍然比较低,大约在30%左右,发达地区略高一些。试想,在法庭上公诉人对被告人进行强有力地犯罪指控,而辩护席上空荡荡的没有辩护律师与公诉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抗争,庭审中的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能够实现吗?我国刑事诉讼法将应当提供法律援助的情形限于“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范围明显过窄。《决定》提出,“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在司法实践中,已有一些地方为扩大法律援助范围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例如浙江省人民法院一年前已将应当为被告人指派法律援助律师的案件范围扩大到“被告人可能被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刑罚的”,以及“被告人作无罪辩护的”情形,从而大大提高了该省的律师出庭辩护率,这是值得称赞和推广的。我们应当通过立法和司法解释修改尽快扩大法律援助范围。还须强调指出,按刑事诉讼法关于死刑复核程序的规定,在该程序中允许被告人聘请辩护律师,但是没有提供法律援助。我们认为被告人被指控的罪行愈严重愈迫切需要法律援助。在生命攸关的最后审判程序——死刑复核程序中,必须实行法律援助的理由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对死刑案件的被追诉人提供全诉讼过程的法律援助是国际的通行做法。我国已批准加入的联合国《关于保护死刑犯权利的保障措施》第5条规定:“任何被怀疑或被控告犯了可判死刑之罪的人有权在诉讼过程的每一阶段取得适当法律协助后,才可根据主管法院的终审执行死刑。”
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
推进审判中心的改革主要是为了公正司法,严防冤假错案发生,提高司法公信力。这就必须努力做到庭审所作出的“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案件事实客观真相或者称案件本源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案件发生时的事实情况。它不以办案人员的意志为转移,办案人员不能否认、改变案件的客观真相,而只能对其加以发现、查明和认定。但是案件本原事实是过去发生的,办案人员只能以证据作为唯一手段来认定案件事实、还原案件事实真相。依据证据准确认定案件事实,这就是证据裁判原则之要义。这里需要明确的是,在刑事司法中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这一要求实际上仅指对被告人有罪事实的认定而言,即在证明标准上达到了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程度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至于无罪的事实认定,能达到符合客观真相固然理想,但是一部分案件的事实认定,属于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情形,无法达到符合客观真相,只能按照疑罪从无原则作无罪处理,以免冤枉无辜。冤假错案绝大多数错在司法机关认定的案件犯罪事实不符合客观真相。或者案件犯罪事实客观上没有发生,却误认定为存在犯罪事实,如佘祥林、赵作海“亡者归来”的冤案;或者案件犯罪事实确实发生了,但错误认定了犯罪人,如张氏叔侄、呼格吉勒图等冤案。可以这样说,冤假错案的具体情况是各色各样的,而司法机关对案件事实的认定背离客观真相则都是一样的。美国一名冤案受害者曾经创作了一首感人至深的名为《你好,真相》的诗,其中写道:“你好,真相!你一直在那里,却有人对你视而不见,……你好,真相!他们在你与证据之间玩起捉迷藏的游戏,你已被谎言和欺骗所包围,以致耗费漫长的时间才能找到你。”可见,蒙冤人的内心是多么渴望真相大白!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 篇6
参加这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培训,我很荣幸,学习中我感触良多,受益匪浅。在我们的传统教学观念中,老师是学生的尊长,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虽然在这几年的教育教学教改中,也听到有“以学生为本”的呼声,但也只是停留在理论阶段,实际操作不明朗。这次,英国的专家大卫老师的课堂给我们很达的启示,学生是教学的中心,我们应该把学生的责任还给学生。
一、尊重、建立信任很重要
“我知道我不能够教给学生任何东西,我只能提供他们学习的环境。”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很重要。教学是否成功与我们如何看待学生相关,我们应该像 亲照顾孩子一样帮助他们成长,让学生在学习中感觉到舒服、快乐。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最好能尽快地记住学生的名字,并直呼他们的名字,让他们感到亲切,在课堂上我们也要充分地信任每一位学生,爱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让学生有成功感、归属感。
二、遵循9大原则,激发无限活力
SCL的教学设计遵循9大原则,通过活动来促发学生的无限活力。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考虑学生的需求和爱好,用形成性评价等对学习的帮助,培养学生的核心就业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教师应该是学习的建筑师、设计师,充当学习的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呈现者。多用鼓励的方式肯定学生,让学生充满安全感、成功感!
三、学生学习的风格很重要,评价要多元化
在这次的学习中我了解到原来我们的学生在学习中有四种风格,它们是视觉型、听觉型、读写型、和触觉运动型。而且每个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可能有不同的学习偏好,因此,我们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尽量包括这四种学习风格,这样学生才不会睡觉或者游离于课堂活动之外。因此我们对学生的评价也不能单
一、应该多元化,这样才能全面客观地评价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有成功感。
四、教学方法和重要
在这次学习中,我还学习了很多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法、例如、晾绳子展示法、模拟、游戏等等。在管理学生的时候我们不妨也尝试用用合同的方法,把学习的责任还给学生,但我们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要有更多的细心、耐心和恒心。因为学生并不是像开关一样,一下子就能转换过来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我们要肯定学生每一点细微的进步,并不断地灵活跟进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学生就是一把密码锁
密码锁的理论让我很震惊,确实,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情况,我们应该努力去思考,寻找学生的密码锁,因为这密码一旦开启,学生的学习动力是无穷尽的。我们还要运用三枚奖牌和一个任务的评价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合理的评价,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团队合作、小组学习等等。
以问题为中心的创新教学模式 篇7
一、三角形的内接正方形的概念
引导学生从圆的内接三角形、内接四边形这些熟悉的图形入手, 抽象出三角形的内接正方形的概念:如果一个正方形的四个顶点都在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上, 称该正方形是该三角形的内接正方形.根据“抽屉原理”, 内接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中必有两个在三角形的同一边上, 此时, 称正方形为三角形的该边上的内接正方形.
设计意图:通过对新旧知识的类比, 学生很快能把未知的知识化归到已学的知识上, 降低难度的同时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求三角形内接正方形的边长
【例1】 如图1, 正方形PQMN是△ABC的内接正方形, 如果BC=12cm, 高AD=6cm, 你能求出内接正方形PQMN的边长吗?
通过相似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之比等于相似比, 学生不难找出解题方案.
然后, 改变BC和AD的大小, 寻求正方形的边长与两者的内在关系.
最后, 归纳得出已知三角形的底为a, 该底边上的高为h, 则内接在该底上的正方形的边长的一般公式:边长
设计意图:从特殊到一般,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而且总结出求边长的简单易算的公式, 既可以省时, 而且为后面的引申做好了铺垫.
三、讨论正方形怎样内接面积最大
【例2】 一块直角三角形木板的一条直角边AB长为1.5m, 面积为1.5m2, 工人要把它加工成一个面积最大的正方形桌面, 你怎么设计呢?
有了例1的公式, 学生能根据自己画出的不同图形直接求出正方形的边长.
边长
并能通过结果, 比较得出内接在直角边上的正方形面积最大.
进一步引申:若给出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呢?有几种画法, 怎样内接面积最大?
这个问题是本堂课的难点所在, 要解决此题, 除了用例1的结论把每条边上的边长求出后, 还需做出每条边上的高, 利用面积相等, 求出正方形边长, 最后用作差法来比较两个代数式的值.
设计意图:从实际问题出发, 更能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决心, 并能从此题中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 也应用于实践;从特殊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出发, 直接利用例1得出的公式, 寻求答案, 进行猜想, 从易到难,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四、围绕三角形的内接正方形, 进行一系列的变式拓展
【例3】 在Rt△ABC中, ∠C=90°, AC=4, BC=3.
(1) 如图3-1, 四边形DEFG为△ABC的内接正方形, 求正方形的边长.
(2) 如图3-2, 三角形内有并排的两个相等的正方形, 它们组成的矩形内接于△ABC, 求正方形的边长.
(3) 如图3-3, 三角形内有并排的三个相等的正方形, 它们组成的矩形内接于△ABC, 求正方形的边长.
(4) 如图3-4, 三角形内有并排的n个相等的正方形, 它们组成的矩形内接于△ABC, 请写出正方形的边长.
五、反思
以问题为中心的创新教学模式 篇8
一、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题”是把学生引向知识殿堂的钥匙。一个人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带着问题学习才能勤于思考,乐于思考,才会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探究。因此,教师必须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探究问题的欲望。
二、确定问题提出的指向
1.既要注重整体性,又要强调针对性。提出的“问题”应服务于整堂课的教学目的,同时也要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要围绕中心问题,不能太散;量要适度,不宜太多。
2.既要注重难度,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提出的问题不能过于简单,要有一定的难度。只有挑战性的问题才能促使学生思考,并通过解决问题而产生自豪感。如教材对洋务运动的评价较为简略,可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同意教材中对洋务运动的评价吗?你还有没有其他的看法?同时要注意学生的接受程度,否则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失去探究的兴趣。
3.既要注重趣味性,又要增强启迪性。只有富有情趣,能引起学生共鸣的问题才会吸引学生。然而,达不到教育目的的趣味只是低级趣味,讲究趣味不能忽视启迪作用。例如讲“美国内战的原因”时,就可以设计以下几个环环相扣的问题:(1)发生战争必然有矛盾,这个社会矛盾是什么?(2)谁能预见战争将在什么时期发生呢?(3)如果再精确些,战争到底会在哪一个时间发生?通过以上问题程序,可类推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战、二战等战争史的学习。
4.既要注重原则性,又要把握灵活性。设计问题时,应事先想到学生回答的内容,估计学生会在什么地方出错、什么地方卡壳、什么地方含混不清,应采用什么方法帮助学生化解问题。而实际教学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灵活处理,适时引导。如在学习辛亥革命时,有学生突然提出:“孙中山当时不把大总统职位让给袁世凯就好了。”教师不防就此提出“假如孙中山继续当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进程会怎样”的问题,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理解孙中山让位的苦衷,并进一步认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三、解决问题的手段和途径要多样化
解决问题的手段和途径要多样化。可建立一个师生彼此熟悉、相互信任的学习环境,创设一个师生互动的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意见,宽容学生的失误,鼓励学生的创见。可使学生通过抢答竞赛、问题的演讲等形式,引发竞争意识,在“比”中表现才华,发展才能。也可课前布置问题,让学生查阅资料,再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等。
四、要善于把问题继续引向深入
问题的解决并非教学的最终目的,不能以得出结论为教学的终结,学生会不断产生新的疑问,要注意拓展学生的思路,引领学生进入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历史上有许多值得借鉴的东西,也有许多应该重新反思的问题。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现实,做到古为今用,以史为鉴。
总之,大胆创新以问题教学为中心,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以问题为中心的创新教学模式 篇9
关键词:“学”为中心 模式 设计 实施
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多数都是高考落榜或者中考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多数对理论课很厌烦,导致了在应试教育中的失败。他们来到职业技术学校后,学校如果继续用原来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效果达不到教学的要求。
因此,职业技术学校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快速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技能型人才,就必须改变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也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的教育质量。
一、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增长学识。这一过程,如果离开学生这个主体,便变得没有意义。正如宋玲在《建构主义学习设计》一书前言中说:“老师一直都是绝对的权威,而我们这些学生曾经做过的、最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聆听老师的谆谆教诲,当我拿着参考课程标准并以教科书为蓝本设计出的教学方案走进课堂时,整堂课几乎都是我在唱独角戏,提出的开放性问题时常引来一片难以忍受的沉寂。”这段话,是一个学生成长成为老师后,对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生动描述。
以“学”为中心,教师要树立学生是主体的思想,把规定的教学内容,对应教学对象――学生,进行创新性设计。正如萝卜白菜,既可以炒食,也可以煲汤,既可以切丝,也可以切片,最终目的是让我们能消化吸收营养。反之,如若学生对所学内容听不懂,且脱离实际,他们就会把大部分时间用在课堂睡觉。曾有一位学者提出“职业技术教育教学改革首先要解决学生上课睡觉的问题”,这不无道理,解决学生上课睡觉的问题就是必须围绕学生去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挖掘其自觉学习的潜力。
二、以“学”为中心,教师要主动转变教学观念
古语云:“活到老,学到老”。老师也是教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教亦然。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所谓的教学,是为促进学习者内部学习过程而设计的一系列外部学习事件,教学是经过一系列设计的,旨在引起、激发和支持学习者学习的事件。
教师如何使“传递”的内容更有效,这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部分,传统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忽略学生学习的接受情况,以“学”为中心能更好让学生掌握知识,如表1所示两种不同教育模式对比。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的学习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教师应该认识到:学习必须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因此在课程改革中,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来进行设计,而不是以教学为中心而去设计的。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体,教学只不过是一种手段。做教育者首先要在思想上进行改变,这样才能在课堂上进行有效设计。以“学”为中心是以小组课堂形式,这种形式有利于学生形成自我学习,相互讨论的学习方式,如图1所示。
传统以教师为中心课堂 以“学”为中心课堂
图1 课堂组织形式
以“学”为中心形式的教学课堂与传统教学不一样,它更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利用行为导向教学,注重在“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只有通过不断改变教学手法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图2所示是学生以小组形式在讨论问题的情景。
图2 讨论问题
三、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设计
一般的教学模式都是由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方法。但若要提高职业技术教学的质量,就必须重视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模式,小组成员先单独练习取得一定的学习效果,然后再以团队形式完成任务,最终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作品。通过此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认真对待任务,就像在企业一样,尊重劳动成果,把教学方法的改革作为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如表2所示。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并不是以完整不变的形式来表达所有步骤的实施情况,而是根据任务的难与易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等进行合理的设计。通过合理的设计,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新的情景中,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达到更高层次的发挥。
四、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实施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由分组,合作完成车刀体加工的任务,在拓展训练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机夹式车刀体的制作,小组成员体现团结协作精神,实施时运用头脑风暴法,重视发挥集体的智慧,积极确定加工工艺。在得到老师的肯定和指点后,学生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加工过程中能相互探讨、交流技术,起到了化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效果。
教学安排开展的顺序不一定是机械刻板、一成不变的,也不是每一堂课都必须提供全部教学事件。现以加工车刀体任务为例,做出实施过程的安排,如表3所示。
五、实施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成效
1.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第一,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中,学生在一体化教室中,以不同方式进行学习,教师不再单一把知识讲授给学生,而是让他们在课堂上出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过程中很好地完成实际任务,达到自主学习效果(如图3所示)。
图3 学生在进行操作 图4 学生讨论加工工艺
第二,学生适应共同学习。教师一般不提倡学生单独学习,而是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学习。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一起学习,互相探讨、交流观点、提供反馈,促进彼此共同进步的学习机会(如图4所示)。通过小组讨论合作融为一体,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增强了适应能力。
2.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
以“学”为中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与学的良好互动,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理论和技能知识,同时也能把理论与实践知识结合在一起(如图5所示)。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课堂良好的秩序,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主动展示自己的成果。这样不仅能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更能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主创新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队的协作能力、交际能力和工作规划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意识到自己的价值。
3.多方面评价学生
在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心、爱护、鼓励学生,并理解和尊重学生的人格,以此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只靠书面测试,应通过多种途径去评价学生,突破传统评价方式,重结果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以学生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三位一体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定。图6所示为学生自检、互检和教师检测的情景。
图6 检测工件
以问题为中心的创新教学模式 篇10
调研课题: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严查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一、在监督执纪工作过程中,怎样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作为一名纪检工作者,怎样才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呢?我认为,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一)根基牢记心中。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作为党员个体的我们,都是来自于人民群众的一员,没有比人民群众更高贵、更特殊的东西。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在党内不论职务大小,都是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任何人概莫能外。所以,切不可在人民群众面前以“官”自居,高高在上,更不可在人民群众面前忘乎所以,耀武扬威,装腔作势,“拉虎皮做大旗”。要树立公仆意识,永远记住人民群众是我们的主人,我们是人民群众的仆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不可主仆倒置。要把人民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亲人,及时帮助人民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
(二)敢于为实干者担当。在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能时,对于人民群众的投诉、举报、来访,我们既不能主观臆断、先入为主,更不能视若不见,麻木不仁。应迅速安排相关人员调查核实,并及时向群众反馈调查结果,及时查处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 的“微腐败”行为,真正做到“人民有所呼、我们有所应”。
我们在收集违纪违法人员相关违纪违法证据时,还负有保护受到诬告陷害的党员干部的职能。如在一些地方、单位,有一些领导干部一心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敢于担当、敢于负责,结果仅仅因为工作方式方法上的问题,便有一些“好事者”举报投诉上访,其中,不乏借机打击报复的、争权夺利的、落井下石的,此时,我们必须态度鲜明,借助人民群众的一双双“慧眼”,拨云见日,为受到诬告陷害的党员干部澄清是非,为实干者撑腰鼓劲,为担当者担当。
(三)营造风清气正环境、防止“灯下黑”。纪检监察干部对腐败没有天生的免疫力,纪委不是保险箱,监督者更应首先受到监督。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就应按照“打铁先要自身硬”的要求,除认真学习党纪法规、办案业务外,还应自觉加强自身修养,强化纪律规矩意识,切实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争做勤学善思、遵规守纪、廉以用权、干事创业、严于律己的表率。要强化“四个意识”,坚决拥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不发杂音。在思想上要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在纪律上做到令行禁止,确保党中央号召的坚决响应、党中央要求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干、党中央部署的坚决落实。在作风上要继续保持和发扬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决查处“四风”及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和推拖绕躲、吃拿卡要等违纪违规行为。
二、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专项治理过程中的主要做法
(一)成立领导机构。召开班子会,专题讨论研究本单位在扶贫领域可能存在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及时制定工作方案,成立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为各部门所负责人,明确工作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细化工作措施。
(二)聚焦治理重点。紧盯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重点是扶贫领域贪污侵占、行贿受贿、虚报冒领、截留挪用、挥霍浪费、吃拿卡要、优亲厚友等突出问题,扶贫项目分配、审批、招投标、验收等环节违规操作,滥用职权、以权谋私等问题,向农村低保、危房改造、产业扶贫、对口帮扶等基础设施和惠农资金动脑筋、伸黑手等问题。
(三)聚焦责任,改进作风。紧盯责任主体,层层压实我镇落实责任、部门协调责任、包村干部责任、驻村帮扶责任,按照“一案双查”要求,既追究直接责任、又追究领导责任,既追究主体责任、又追究监督责任。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把压力传导下去、责任落实到位,切实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四不两直”“杀回马枪”等方式进行走访摸排,对胆敢向扶贫项目资金“动奶酪”的腐败问题以及弄虚作假等严重作风问题,坚持严查快办、严惩不贷。
三、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专项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意见建议
(一)认识不到位。有的纪检监察干部政治站位还不够高,认识还不到位,对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只是嘴上说重要,说服从,但总认为是小题大做,不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主责主业,不需要花大力气去落实。学习不积极,工作不主动,遇见问题不 3 思考、不统筹,没有把扶贫领域相关工作同自身职责任务紧密结合起来。
(二)发现问题少。检查方式方法不科学,巡察、专项纪律检查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线索少,抓不住工作重点,浪费人力物力。工作连续性差,对存在问题整改落实督促不到位,检查月月搞,问题回回在,有重检查轻整改的现象。
(三)监督作用难发挥。乡镇纪委和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作用发挥不了,有的根本不清楚在扶贫领域如何监督,监督什么,工作天天干,胡子头发一把抓,却没有一项抓住了重点。不会监督、不敢监督,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
(四)监督执纪宽松软。有片面群众观点,总认为群众工作难做,扶贫工作难做,对基层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在扶贫资金项目上以个人不侵占、不挪用为标准,甚至还多方为违纪违规者开脱,执纪不严。
(五)上报材料过多。从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以来,各级要求上报总结、调研报告和表册太多,忙于完成上报任务都要加班加点,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具体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和督促整改。
【以问题为中心的创新教学模式】推荐阅读:
以产品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和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的区别09-22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08-12
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09-19
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10-06
以学生为中心的毕业论文07-14
“以学生为中心”的高等教育改革08-19
以资源为中心05-19
以学员为中心05-20
以播出为中心05-28
以读者为中心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