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员为中心

2024-05-20

以学员为中心(共12篇)

以学员为中心 篇1

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是我国我军唯一培养航空航天医学专业人才的教学单位, 对航空临床医学学员而言, 了解航空航天领域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能力, 为学习航空航天医学专业课及今后从事航卫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 航空航天医学装备教研室坚持以教学改革为先导, 构建以学员为中心的《航空航天知识》教学改革新体系, 成效显著。

1 把握时代脉搏、掌握最新动态, 补充完善《航空航天知识》教学内容

航空航天知识是一门内容广泛、发展迅猛、应用性强的学科专业[1]。搞好《航空航天知识》教学, 就要把握时代脉搏、掌握最新动态, 丰富《航空航天知识》教学的内容。

1.1 关注航天发展, 为长空利剑遨游太空保驾

邀请“航天英雄”杨利伟、翟志刚, 航天员训练中心的陈善广、姜世忠、吴斌等来系介绍我国载人航天领域的最新进展。

播放“中国人眼中的太空”DVD。“中国人眼中的太空”DVD, 这是由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亲手拍摄, 未加任何修饰的原始镜头, 留下中国人首次太空之旅, 对地球、宇宙以及航天员舱内生活的真实记录。

介绍“嫦娥工程”概况。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即“嫦娥工程”, 主要分“绕、落、回”三个阶段;嫦娥一号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特性和探测地月空间环境四大任务;“嫦娥一号”飞行分调整轨道段、地月转移轨道段和环月轨道段三个阶段;研制和发射“嫦娥一号”要克服轨道设计与控制, 测控和数据传输, 制导、导航与控制, 热控技术的四大难点。介绍国外人类登月的发展历程, 了解人类探月之路。

了解我国空间站计划。空间站是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它代表了一个国家的航天国力。空间站可以用来进行科学实验、生产、太空观测、侦察、在太空中储备物质等多种用途。我国空间站计划分三步, 即载人飞船阶段、空间实验阶段、建立空间站。中国最终要建设的是一个基本型空间站, 它的规模不会超过现有的“和平号”或国际空间站。

1.2 胸怀蓝天大志, 为我军战鹰搏击长空护航

派员参加珠海航展。中国 (珠海) 航展为促进国际航空航天事业打造了新的平台, 为世界各国了解中国航空航天事业打开了新的窗口。航医系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 每届派航医系的教员参加。航展曾展出“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H425直升机、苏—27战斗机等大型实物展品成了航展现场的“明星”, 猎鹰-15、无人机等备受关注。中国“歼十”、英国“金梦”特技飞行表演队和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展示精彩表演等。

来系进行现身说教。近年来, 航医系先后聘请阎良飞机试飞中心的汤连刚、黄炳新、李中华等试飞英雄来系现身说教。空军一等功臣试飞团汤连刚团长曾从试飞团的历史和承担的任务, 谈到了试飞员在航空发展中的地位;从世界战斗机的激烈竞争, 介绍了我军的试飞现状;从他本人试飞的亲身感受, 讲授航空医学在试飞中的作用。报告中学员可以听到基层部队对空医专业的心声、呼声和脚步声。

了解当代主战飞机。通过观看《当代主战兵器大观》 (空军篇) 、《世界军用飞机》、《外军火力》等录相, 介绍当今世界最著名的战斗机、攻击机、轰炸机、预警机、返潜机、电子干扰机、侦察机、运输机、直升机、教练机和无人驾驶飞机等。

介绍外军教学情况。在俄罗斯军医大学的空军医学系里, 航空航天医学主要介绍飞行劳动生理和心理特点, 飞行人员卫勤保障等, 教研室拥有飞行模拟器、低压舱、高压舱、各种系列的飞行防护装备等, 甚至还有一艘返回的宇宙飞船。这样使学员在校期间既了解到部队的实际工作内容。该校在彼得堡郊外设有规模很大的教学基地, 经常进行各科相关的教学实践和演习。我们还参加了每年一度的学员毕业演习, 演习动用了装甲车、直升飞机和俄罗斯最新式的野战机动医院[2]。

订阅《航空知识》杂志。《航空知识》杂志是介绍航空 (及航天) 知识的军事科普月刊, 因其独特性、新颖性、趣味性及详细的知识内容而深受广大航空及军事发烧友的喜爱, 该刊近年来刊登的大量精美图片更是大受读者的欢迎。二十多年来, 教研室坚持订阅《航空知识》杂志不间断, 注重从中汲取、萃取知识营养, 丰富《航空航天知识》教学。

这样做, 既了解航空航天的最新动态, 丰富了教员的知识, 又开阔了学员的视野。特别是了解到我国飞机研制手段相对落后, 航空航天医学的发展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时, 更加激发了全体学员刻苦钻研、顽强拼搏, 为我国的航空卫生事业献身的决心。

2 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习兴趣, 不断增强《航空航天知识》实践性教学

航空航天医学装备教研室承担管理航空航天医学系“低压舱实验室”、“弹射实验室”、“飞行模拟器实验室”和教学用歼六飞机1架, 以保障学员的体验和训练[3], 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

弹射训练。人类在天空中战斗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在后五十年里, 弹射座椅拯救了数以万计飞行员的生命。航医系组织学员进行地面弹射训练, 让学员亲身体验弹射过程, 经历了一次具有潜在危险的境遇, 增加感性认识。

模拟飞行。飞行模拟器是在地面模仿飞机空中飞行状态、飞行环境和条件的设备, 又称飞行仿真器。航医系让学员在地面操纵模拟器体验飞行生活, 采用仿真训练手段进入全新领域, 提高了学员在各种大气环境下的应变能力, 了解了飞行训练的过程[4]。

上升体验。低压舱是人工模拟低气压和缺氧等高空环境的地面设备。航医系让航空临床医学学员真正体验低气压缺氧的感觉, 深刻了解飞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生理变化, 才能胜任航医工作, 才能更好的地服务于飞行员、航天员[5]。

观看录像。观看《今日空军》、《空军揭秘》、《火暴飞行》、《伊卡洛斯梦想》、《空间站》等录相, 让学员观看现代战争中空军作战的全景画面、侦查、预警、空运、轰炸、对地攻击、空中格斗等。

新机介绍。通过计算机网络观看现代飞机的新技术和新机种介绍, 参观本室陈列的各种飞机模型等。

航医系在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 激发为军服务的热情, 增强献身我国航空航天卫生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3 深入基层一线、了解部队需求, 培养航空航天医学学员第一任职能力

在教学中广泛调研、积极探索、大胆改革, 逐步形成了一套贴近部队实际、院校与部队联手培养的教学模式, 加强实践性教学, 注重培养学员的第一任职能力。

建立教学基地。与航空航天有关的科研院所和基层部队建立教学基地, 定期组织学员到西安附近的单位参观见习。如组织空医中队及全国航空医学进修班学员, 赴阎良飞机试飞中心、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西安航天城、二飞院户县飞行团等进行实地参观教学, 提高学员们的实践能力。

深入基层部队。每年选派2名教员到航空兵部队代职见习, 了解基层航医卫生机构的职责、工作程序、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后送的情况。了解航空兵部队卫生设备、卫生需求以及对航空军医素质的要求。教员融入部队官兵的训练、学习、生活、劳动中, 体验部队生活, 接受部队优良传统的熏陶。

聘请课外教员。每年从部队调选2名长期工作在航卫一线, 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航医来校授课或担任客座教授, 介绍基层航医工作的任务、特点和体会。航医系注重院校教学与航空兵部队训练的有机对接, 使实践性教学向纵深发展。

4 申报精品教员、创建精品学科, 着力促进《航空航天知识》教学评建

近年来, 航医系注重坚持用本科教学评建标准指导教学改革、规范教学行为、检验教学效果、推动基本建设[6]。教研室抓住争当精品教员、争创精品课程、建设精品学科的机遇, 盯着问题抓建设、发现问题比总结成绩更重要, 跟着形势和立足长远抓建设, 促进《航空航天知识》教学评建活动。

4.1 以申报精品教员为动力, 形成《航空航天知识》教学新模式

由于《航空航天知识》教学时数有限, 大量与航空航天医学相关的知识内容,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介绍, 因此, 课堂教学一定要“精”。在教学中突出“五性”:

逻辑性。在教学中必须从分析知识的内在联系, 把握教学重点, 找出难点和关键, 并对知识结构进行重新优化组合, 使之成为学员接受的知识框架。

科学性。古人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课堂教学重视开发学员的智力, 引导学员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的方法, 促进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启发性。教学中多启发、多引导, 让学员自己得出结论。授课内容与授课方式能引发学员的思考, 帮助学员“举一反三”, 帮助学员掌握学习方法。努力引导学员去探索、去思考, 发挥学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7]。

生动性。教改要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单项式的教学方法, 变“一言谈”为“多言谈”、变“填鸭式”为“启发式”, 利用多媒体、网络和典型例子组织教学, 贯彻参与式教学理念。增强感染力、吸引注意力、实现有效的师生互动。

特色性。航空航天医学是研究人在大气层和外层空间飞行时, 外界环境因素 (低压、缺氧、宇宙辐射等) 及飞行因素 (超重、失重等) 对人体生理心理功能的影响及其防护措施的学科。《航空航天知识》作为航空航天医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员要具有显著的教授风格, 讲授能体现本学科的特点, 给学员留下深刻印象。

教学中落实集体备课、预讲、辅导答疑等教学程序, 着力抓好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学业考试三个环节, 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和开评教评学会等形式打造精品教员。

4.2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 制定《航空航天知识》教学新课标

精品课程建设的目的, 是要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 鼓励使用优秀教材,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发挥学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培养学员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积极开设第二课堂。《航空航天知识》教学就是要根据航空航天医学专业的需要, 并结合我国我军装备的实际情况, 作概论性的阐述, 内容主要包括飞行器的种类, 飞行的基本原理, 飞机的组成与有关设备, 飞行器的飞行状况, 气象、机场和航天发射场知识等。

开展课外科研活动。教研室除承担《航空航天知识》教学任务、科研、为军服务、大型人体实验装备的管理运行、航空航天医学特有设备的研制和航空航天工效学研究等任务的综合性学科。积极开展课外科研活动, 创新提高综合素质的培养手段, 教学组结合学员特长爱好, 成立了电路设计、网络编程、动画制作、数据分析等兴趣小组, 定期开展活动, 为学员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8]。

坚持以学员为本。就是尊重学员, 实质是把学员当作与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员出发,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教员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 要从传统的师道中走出来, 学会倾听, 学会理解, 学会宽容, 学会欣赏, 学会赞美, 善于交流, 成为学员成长的伙伴和朋友, 成为学员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

《航空航天知识》课程建设应该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经常性工作, 我国长期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给医学提出的挑战。《航空航天知识》课程建设的核心是解决好课程内容建设问题, 而课程资源建成后的共享与应用是关键点和落脚点。

4.3 以精品学科建设为抓手, 促进《航空航天知识》教学上水平

航空航天科学技术是近几十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社会影响力巨大、高度综合的科学技术之一, 它所涉及的领域甚为广泛, 内容繁多。

近年来, 承担《航空航天知识》教学任务的单位由技术工程室、技术工程研究室发展成为航空航天医学装备教研室, 从航空航天医学系最小、最弱的单一技术保障室一步步发展成为集教学保障、科研与科技开发并重的教研室, 成为航医系科研、科技开发收入最多的科室, 学科排名居全校中流水平。教研室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全国发明展览会奖、“中国专利十年成就展”银奖、中国新技术新产品交易博览会金奖等十余项;出版专著1部、教材2部、多媒体教材1部, 教学专题片1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总参、总后、空军、民航等课题十余项;发表论文近100篇;连续三年被学校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 学科建设水平上台阶。

《航空航天知识》教学组在实践中不断地继承与创新, 丰富与完善、提炼与升华、发展与壮大, 逐步行成了军事特色鲜明的以学员为中心的《航空航天知识》教学改革新体系。

参考文献

[1]韩文强, 胡文东.航空航天医学装备学科发展实践与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 2008 (6) :286-287.

[2]李雨, 常耀明.俄罗斯军医大学留学有感[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3) :508-509.

[3]胡文东, 韩文强.航空航天医学装备学的学科特点及发展前景[J].医疗卫生装备, 2008 (9) :120-121.

[4]韩文强, 胡文东.《航空航天知识》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几点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3) :547-548.

[5]樊代明, 戴旭光.航医楼里的“广寒宫”—谈低压舱[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9:124-126.

[6]谢长勇, 刘斌, 许劲松, 等.抓住评件建机遇、促进学科发展、全面提升医学生培养质量与水平[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17 (3) :441-442.

[7]樊代明, 孙长新.精辟课程谈[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 2008, 9:14.

[8]文治洪, 胡文东, 韩文强, 等.搞好课程设计, 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J].军队医学教育, 2004, 2 (65) :10-11.

以学员为中心 篇2

——华为任正非

二十年来,我们在研发、市场、服务、供应、财经管理、监控审计、员工的思想教育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我们已在全球化竞争中奠定下了基础,我们正在走向提高科学管理能力,提高运行效率,合理降低内部成本,适度改善报酬与考核机制,促进新生的优秀干部快速成长的道路上。但以什么为我们工作的纲,以什么为我们战略调整的方向呢?我们在经历长期艰难曲折的历程中,悟出了“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的文化,这是我们一切工作的魂。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它,理解它。

一、坚持以“为客户服好务”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

二十年来,我们由于生存压力,在工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建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观。应客户的需求开发一些产品,如接入服务器、商业网、校园网……,因为那时客户需要一些独特的业务来提升他们的竞争力。不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他们就不买我们小公司的货,我们就无米下锅,我们被迫接近了真理。但我们并没有真正认识它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它是唯一的原则,因而对真理的追求是不坚定的、漂移的。在90年代的后期,公司摆脱困境后,自我价值开始膨胀,曾以自我为中心过。我们那时常常对客户说,他们应该做什么,不做什么……,我们有什么好东西,你们应该怎么用。例如,在NGN的推介过程中,我们曾以自己的技术路标,反复去说服运营商,而听不进运营商的需求,最后导致在中国选型,我们被淘汰出局,连一次试验机会都不给。历经千难万苦,我们请求以坂田的基地为试验局的要求,都苦苦不得批准。我们知道我们错了,我们从自我批判中整改,大力倡导“从泥坑中爬起来的人就是圣人”的自我批判文化。我们聚集了优势资源,争分夺秒地追赶。我们赶上来了,现在软交换占世界市场40%,为世界第一。

公司正在迈向新的管理高度,以什么来确定我们的组织、流程、干部的发展方向呢?以什么作为工作成绩的标尺呢?我们要以为客户提供有效服务,来作为我们工作的方向,作为价值评价的标尺,当然是包括了直接价值与间接价值。不能为客户创造价值的部门为多余部门,不能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流程为多余流程,不能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人为多余的人,不管他多么辛苦,也许他花在内部公关上的力气也是很大的,但他还是要被精简的。这样我们的组织效率一定会有提高,并直接产生相关员工的利益。因此,各级领导在变革自己的流程与组织时,要区别哪些是繁琐哲学,哪些是形式主义,哪些是教条,哪些是合理必需。

二、为什么是以奋斗者为本?

我们奋斗的目的,主观上是为自己,客观上是为国家、为人民。但主、客观的统一确实是通过为客户服务来实现的。没有为客户服务,主、客观都是空的。当然奋斗者包含了投资者及工作者。

什么叫奋斗,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任何微小活动,以及在劳动的准备过程(例如上学、学徒……)中,为充实提高自己而作的努力,均叫奋斗,否则,再苦再累也不叫奋斗。企业的目的十分明确,是使自己具有竞争力,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在市场上能存活下来。要为客户服好务,就要选拔优秀的员工,而且这些优秀员工必须要奋斗。要使奋斗可以持续发展,必须使奋斗者得到合理的回报,并保持长期的健康。但是,无限制的拔高奋斗者的利益,就会使内部运作出现高成本,就会被客户抛弃,就会在竞争中落败,最后反而会使奋斗者无家可归。这种不能持续的爱,不是真爱。合理、适度、长久,将是我们人力资源政策的长期方针。我们在家里,都看到妈妈不肯在锅里多放一碗米,宁可看着孩子饥肠辘辘的眼睛。因为要考虑到青黄不接,无米下锅,会危及生命,这样的妈妈就是好妈妈。有些不会过日子的妈妈,丰收了就大吃大喝,灾荒了就不知如何存活。我们人力资源政策也必须是这样的。

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是两个矛盾的对立体,它就构成了企业的平衡。难以掌握的灰度,妥协,考验所有的管理者。

三、开放、妥协、灰度:开放、妥协、灰度是华为文化的精髓,也是一个领导者的风范。

一个不开放的文化,就不会努力地吸取别人的优点,逐渐就会被边缘化,是没有出路的。一个不开放的组织,迟早也会成为一潭僵水的。我们无论在产品开发上,还是销售服务、供应管理、财务管理……,都要开放地吸引别人的好东西,不要故步自封,不要过多的强调自我。创新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前进的,同时像海绵一样不断吸取别人的优秀成果,而并非是封闭起来的“自主创新”。与中华文化齐名的,古罗马、古巴比伦已经荡然无存了。中华文化之所以活到今天,与其兼收并蓄的包容性是有关的。今天我们所说的中华文化,早已不是原教旨的孔孟文化了,几千年来已被人们不断诠释,早已近代化、现代化了。中华文化也是开放的文化,我们不能自己封闭它。向一切人学习,应该是华为文化的一个特色,华为开放就能永存,不开放就会昙花一现。

我们在前进的路上,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必要的妥协是重要的。没有宽容就没有妥协;没有妥协,就没有灰度;不能依据不同的时间、空间,掌握一定的灰度,就难有合理审时度势的正确决策。开放、妥协的关键是如何掌握好灰度。

四、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是企业的唯一出路。

客户的本能就是选择质量好、服务好、价格低的产品。而这个世界又存在众多竞争对手,我们质量不好,服务不好,就不讨论了,必是死亡一条路。如果质量好、服务好、但成本比别人高,我们可以忍受以同样的价格卖一段时间,但不能持久。因为长期消耗会使我们消耗殆尽,肝硬化了,如何前进。在互联网时代,技术进步比较容易,而管理进步比较难,难就难在管理的变革,触及的都是人的利益。因此企业间的竞争,说穿了是管理竞争。如果对方是持续不断的管理进步,而我们不改进的话,就必定衰亡了。我们要想在竞争中保持活力,就要在管理上改进,首先要去除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在监控有效的情况下,缩短流程,减少审批环节;要严格地确定流程责任制,充分调动中下层必须承担责任,在职权范围内正确及时决策;把不能承担责任,不敢承担责任的干部,调整到操作岗位上去;把明哲保身或技能不足的干部从管理岗位上换下来;要去除论资排辈,把责任心、能力、品德以及人际沟通能力、团队组织协调能力……,作为选拔干部的导向。

五、铁军是打出来的,兵是爱出来的

古往今来凡能打仗的部队,无一例外,都是长官爱惜士兵,不然就不会有士为知己者死。

最近网上曲解了华为的“狼文化”、“床垫文化”。床垫不是文化,文化是可以传承的,床垫只是一个睡午觉的工具,它不能传承。其他公司睡午觉也许不用床垫,因此“床垫文化”没有推广的价值,也不一定需要批判。我们没有提出过“狼文化”,我们最早提出的是一个“狼狈组织计划”,是针对办事处的组织建设的,是从狼与狈的生理行为归纳出来的。狼有敏锐的嗅觉,团队合作的精神,以及不屈不挠的坚持。而狈非常聪明,因为个子小,前腿短,在进攻时是不能独立作战的,因而它跳跃时是抱紧狼的后部,一起跳跃。就像舵一样的操控狼的进攻方向。狈很聪明,很有策划能力,以及很细心,它就是市场的后方平台,帮助做标书、网规、行政服务……。我们做市场一定要有方向感,这就是嗅觉;以及大家一起干,这就是狼群的团队合作;要不屈不挠。不要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世界上的事情没有这么容易,否则就会有千亿个Cisco。狼与狈是对立统一的案例,单提“狼文化”,也许会曲解了狼狈的合作精神。而且不要一提这种合作精神,就理解为加班加点,拼大力,出苦命。那样太笨,不聪明,怎么可以与狼狈相比。

我们的企业文化,绝不是让各级干部又凶又恶,我们也不支持把这些人选拔进各级管理团队。文化是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精髓,提供了一个合作的向心力,提供了一种人际相处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需要人们心悦诚服。又凶又恶的人是能力不足的表现,是靠威严来撑住自己的软弱,这种干部破坏了华为文化的形象,这种人不是真有本事,我们要及时更换。我们强调奋斗,并不是逼迫员工,员工只需要在法律的框架下,尽职尽责工作就行。我们是用选拔干部的标准,来牵引组织进步,达不到这种标准,甚至不愿达到这种标准的人可以做员工。他们是否可以持续在这个岗位的判别条件,是他们贡献是否大于成本。

我们各级干部去组织员工实践任务时,要以身作则,正人先正己。要关爱员工,关心他的能力成长,工作协调的困难,同时,也可以适当的关怀他的生活。你都对别人不好,别人凭什么为你卖力。员工也要理解公司的难处。

公司已经建立了良好的薪酬奖励制度,建立了完善优厚的社保、医保、意外伤害保,及各种有益于员工的文体活动,我们各级干部要不断宣传这些好的机制,并落实它。员工在不断优化的制度环境中,应该有一种满足感,不要期望无限制地去拔高它。

员工在网上发牢骚,要自我适度控制,牢骚太盛防肠断,烧多了,社会对公司误会了,就麻烦多了,公司被拖垮了,你再骂谁去。就业是双方自由选择的,不喜欢华为,还有许多好的公司,你都有选择的机会。

六、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拚死相救,是跨团队的文化管理,要继续发扬光大。

我们是小公司时,提出了“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的口号,那时大多出于精神。而我们这时继续强化这个口号的目的,是希望打破流程中的部门墙。

现在行政管理团队的权力太大,而流程Owner的权力太小,致使一个一个部门墙,越积越厚。这样无形中增加了较大的成本,使竞争力削弱。我们要用制度来保证这种精神传承,要让为全流程做出贡献的人,按贡献分享到成果。

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 篇3

论语派是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人物是林语堂。主要刊物有《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以刊登小品文为主,题材丰富,涉及广泛,亲切随意,独抒性灵,再加上与之相联系的很高的知识文化含量、幽默的智慧以及闲适的格调和自然的生活情趣,融合成了以林语堂为代表的论语派小品文的整体风貌。

主要特色

论语派更重视文章的格调情趣和文体特色。“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是他们的创作宗旨,也就是要求文章应着重表现作者的主观思想感情,并要写得真诚亲切,自然有趣。在此基础上,论语派提倡小品文笔调,林语堂称之为“娓语式笔调”“闲适笔调”“个人笔调”,这种文章随意而谈,挥洒自如,而其具体风格则可以随人而异,“或平淡,或奇峭,或清香,或放傲,各依性灵天赋,不必勉强。唯看各篇能读出味道来,便是佳作”,追求开放舒展的丰富和真诚自由的风格。

创作主张

林语堂在《答平凡书》中指出,他们提倡的幽默是“专说实话,要寓庄于谐,打破庄谐之界线”。应该说论语派的一部分作品是做到了这一点的,这些作品或庄谐并出,或假痴假呆,或嘻笑调侃,幽默丛生。其中幽默的因素与社会批评、生活常识相结合,产生了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成就

论语派积极倡导小品文,并致力于写作实践,对于现代小品文的生长和发展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丰富了散文创作的园地。《论语》《人间世》和《宇宙风》三个刊物以提倡小品文为己任,基本上做到了“地盘公开”,兼容并包;而且在论语派的带动下,当时出现了好些小品文刊物,以至1934年被称为“小品文年”,此后几年间,小品文可谓盛极一时。

创作局限

论语派在发展过程中也表现出自身的局限性。由于受到西方表现论和直觉主义艺术的影响,林语堂在阐释“性灵”时,表现出明显的主观神秘色彩;另外,他对于“幽默”“闲适”的作用也过于夸大,与民众、与时代联系不太紧密。以鲁迅为首的左翼作家对它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鲁迅指出,如果“性灵”被抽掉了应有的历史社会内涵,那么“独抒性灵”就会滑向“赋得性灵”,重新落入“窠臼”,小品文创作就会走入死胡同。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鲁迅对论语派的评价,至今仍值得我们思索,应该说这正是论语散文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有些不合时宜和不得不自处边缘的原因。

作品选读

论游览

林语堂

旅行在从前是行乐之一,但现在已变成一种实业。旅行在现代确已比在一百年前便利了不少。政府和所设的旅行机关,已尽力下了一番工夫以提倡旅行;结果是现代的人大概都比前几代的人多旅行了一些。不过旅行到了现代,似乎已是一种没落的艺术。我们如要了解何以谓之旅行,我们必须先能辨别其实不能算是旅行的各种虚假旅行。

第一种虚假旅行,即旅行以求心胸的必进。这种心胸的必进,现在似乎已行之过度;我很疑惑一个人的心胸,是不是能够这般容易地改进。无论如何,俱乐部和演讲会对此的成绩都未见得良好。但我们既然这样专心于改进我们的心胸,则我们至少须在闲暇的日子,让我们的心胸放一天假,休息一下子。这种对旅行的不正确的概念,产生了现代的导游者的组织。这是我所认为无事忙者令人最难忍受的讨厌东西。当我们走过一个广场或铜像时,他们硬叫我们去听他讲述生于1772年4月23日,死于1852年12月2日等。我曾看见过女修道士带着一群学校儿童去参观一所公墓,当她们立在一块墓碑前面时,一个修道士就拿出一本书来,讲给儿童听,死者的生死月日,结婚的年月,他的太太的姓名,和其他许多不知所云的事实。我敢断定这种废话,必已使儿童完全丧失了这次旅行的兴趣。成年人在导游的指引之下,也变成了这样的儿童,而有许多比较好学不倦的人,竟还会拿着铅笔和日记簿速记下来。中国人在有许多名胜地方旅行时,也受到同样的麻烦。不过中国的导游不是职业人员,而只是些水果小贩、驴夫,和农家的童子,性情略比职业导游活泼,但所讲的话则不像职业导游那么准确。某一天,我到苏州去浏览虎丘山,回来时,脑筋中竟充满了互相矛盾的史实和年代,因为据引导我的贩橘童子告诉我,高悬在剑池40尺之上的那座石桥,就是古美人西施的晨妆处(实则西施的梳妆台远在十里之外)。其实这童子只不过想向我兜卖一些橘子,但因此居然使我知道民间传说怎样会渐渐地远离事实,而变为荒诞不经。

第二种虚假的旅行,即为了谈话资料而旅行,以便事后可以夸说。我曾在杭州名泉和名茶的产地虎跑,看见过旅行者将自己持杯饮茶时的姿势摄入照片。拿一张在虎跑品茶的照片给朋友看,当然是一件很风雅的事情,所怕的就是他将重视照片,而忘却了茶味。这种事情很易使人的心胸受到束缚,尤其是自带照相机的人,如我们在巴黎或伦敦的游览中所见者。他们的时间和注意力已完全消耗于拍摄照片之中,以致反而无暇去细看各种景物了。这种照片固然可供他们在空闲的时候慢慢地阅看,但如此的照片,世界各处哪里买不到,又何必巴巴地费了许多事特地自己跑去拍摄呢。这类历史的名胜,渐渐成为夸说资料,而不是游览资料。一个人所到的地方越多,他所记忆者也越丰富,因而可以夸说的也越多。这种寻求学问的驱策,使人在旅行时不能不于一日中,求能看到最可能的多数的名胜地。他手里拿着一张游览地点程序表,到过一处,即用铅笔画去一个名字。我疑心这类旅行家在假期中,也是讲究效能的。

这种愚拙的旅行,当然产生了第三种的虚伪旅行家:即定了游览程序的旅行家。他们在事先早已能算定将在奥京或罗京耽搁多少时候。他们都在起程之前,先预定下游览的程序,临时如上课一般的切实遵时而行。他们正好似在家时一般,在旅行时也是受月份牌和时钟的指挥的。

我主张真正的旅行动机,应完全和这些相反。第一,旅行的真正动机应为旅行以求忘其身之所在,或较为诗意的说法,旅行以求忘却一切。凡是一个人,不论阶级比他高者对他的感想怎样,但在自己的家中,总是唯我独尊的。同时他须受种种俗尚、规则、习惯和责任的束缚。一个银行家总不能做到叫别人当他是一个寻常人看待,而忘却自己是一个银行家。因此在我看来,旅行的真正理由实是在于变换所处的社会,使他人拿他当一个寻常人看待。介绍信于一个人做商业旅行时,是一件有用之物,但商业旅行是在本质上不能置于旅行之列的。一个人倘在旅行时带着介绍信,他便难于期望恢复他的自由人类的本来面目,也难于期望显出他于人造的地位之外的人类天然地位。我们应知道一个人到了一处陌生地方时,除了受朋友的招待,和介绍到同等阶级的社会去周旋的舒适外,还有比这更好的,由一个童子领着到深山丛林里去自由游览的享受。他有机会去享受在餐馆里做手势点一道薰鸡,或向一个东京警察做手势问道的乐趣。得过这种旅行经验的人,至少在回到家里后,可以不必如平时地一味依赖他的车夫和贴身侍者了。

一个真正的旅行家必是一个流浪者,经历着流浪者的快乐、诱惑和探险意念。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旅行的要点在于无责任、无定时、无来往信札、无嚅嚅好问的邻人、无来客和无目的地。一个好的旅行家绝不知道他往哪里去,更好的甚至不知道从何处而来。他甚至忘却了自己的姓名。屠龙曾在他所著的《冥廖子游》中很透彻地阐明这一点。——这游记我译引在下文里边。他在某处陌生的地方并无一个朋友,但恰如某女尼所说:“无所特善视者,尽善视普世人也。”没有特别的朋友,就是人尽可友,他普爱世人,所以就处身于其中,领略他们的可爱处,和他们的习俗。这种好处是坐着游览汽车看古迹的旅行家所无从领略的。因为他们只有在旅馆里边,和从本国同来的游伴谈天的机会。最可笑的是有许多美国旅行家,他们到巴黎之后,必认定到同游者都去吃的餐馆中去吃饭,好似借此可以一见同船来的人,并可以吃到和在家时所吃一样的烘饼。英国人到了上海之后必住到英国人所开设的旅馆里边去,在早餐时照常吃着火腿煎蛋,和涂着橘皮酱的面包,闲时在小饮室里坐坐,遇到有人邀他坐一次人力车时,必很羞缩地拒绝。他们当然是极讲究卫生的,但又何必到上海去呢?如此的旅行家,绝没有和当地的人士在精神上融合的机会。因此也就丧失了一种旅行中最大的益处。

北京的茶食

周作人

在东安市场的旧书摊上买到一本日本文章家五十岚力的《我的书翰》,中间说起东京的茶食店的点心都不好吃了,只有几家如上野山下的空也,还做得好点心,吃起来馅和糖及果实浑然融合,在舌头上分不出各自的味儿来。想起德川时代江户的250年的繁华,当然有这一种享乐的流风余韵留传到今日,虽然比起京都来自然有点不及。

北京建都已有五百余年之久,论理于衣食住方面应有多少精微的造就,但实际似乎并不如此,聊以茶食而论,就不曾知道什么特殊的有滋味儿的东西。固然我们对于北京情形不甚熟悉,只是随便撞进一家饽饽铺里去买一点来吃,但是就撞过的经验来说,总没有很好吃的点心买到过。难道北京竟是没有好的茶食,还是有而我们不知道呢?这也未必全是为贪口腹之欲,总觉得住在古老的京城里吃不到包含历史的精炼的或颓废的点心是一个很大的缺陷。北京的朋友们,能够告诉我两三家做得上好点心的饽饽铺么?我对于20世纪的中国货色,有点不大喜欢,粗恶的模仿品,美其名曰国货,要卖得比外国货更贵些。新房子里卖的东西,便不免都有点怀疑,虽然这样说好像遗老的口吻,但总之关于风流享乐的事我是颇迷信传统的。

我在西四牌楼以南走过,望着异馥斋的丈许高的独木招牌,不禁神往,因为这不但表示他是义和团以前的老店,那模糊阴暗的字迹又引起我一种焚香静坐安闲而丰腴的生活的幻想。我不曾焚过什么香,却对于这件事很有趣味,然而终于不敢进香店去,因为怕他们在香盒上已放着花露水与日光皂了。我们于日用必需的东西以外,必须还有一点无用的游戏与享乐,生活才觉得有意思。我们看夕阳,看秋河,看花,听雨,闻香,喝不求解渴的酒,吃不求饱的点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虽然是无用的装点,而且是愈精炼愈好。可怜现在的中国生活,却是极端地干燥粗鄙,别的不说,我在北京彷徨了十年,终未曾吃到好点心。

以学员为中心 篇4

一、树立“制度管理”的观念, 依法管理

制度管理就是严格地执行院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通过规章制度的规范性、强制性对学员进行管理。强化制度管理, 就要将依靠法规制度进行管理教育放在首位, 使学员的行为举止有准绳。军队院校必须强化依法从严治校的思想, 在“严”、“细”、“实”上下工夫。在执行规章制度上不降低标准, 不迁就变调, 使从严、从重的一系列法规制度在学员头脑中扎根, 变为自己的自觉行为。要从细处入手, 从出操、内务、环境卫生等细小方面抓起, 培养学员严谨的态度和良好的作风。要积极采取各种措施, 做到“事事有依据, 人人有准则, 处处有规范”, 尤其是八小时以外和节假日时间, 消除管理时间上的“空档”, 坚决摒弃那些形式与内容相脱节的表面文章和形式主义, 将管理工作做到实处。组织管理就是通过学员队的基本组织, 如党支部、团支部、军人委员会等的功能对学员进行管理, 确保学员队的统一、规范。强化组织管理就是要充分发挥学员队基本组织的功能, 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组织建设, 加强党支部对团支部和军人委员会等的领导, 充分发挥各级各类骨干的作用, 发挥组织的管理功能、教育功能、监督功能、组织功能对学员进行管理。法制化管理是指管理者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下属进行管理。军队是特殊的战斗组织, 军事对抗的激烈性要求军队必须有严格的纪律和高效的执行, 服从命令, 听从指挥是军队战斗力的最根本条件, 军队的这些性质决定了管理者的管理必须符合正当性, 唯有正当性的管理才能使下级全心全意完成任务, 因此, 法制化管理在军队是一种最基本的管理方式。军校学员队虽然有别于一般的作战部队, 但其最根本的性质是一样的, 即都是由军人组成的军事组织, 法制化管理是最基本的管理方式, 但毕竟学员队不是作战部队, 其最根本的任务是为学员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因为学员队的很多决策关系到学员的具体生活, 例如节假日活动的安排, 学习地点的选择, 等等, 队干部应该在依据相关规章制度的前提下, 适当采取民主的方式, 让学生参与决策;在那些直接关系学员切身利益的重大事情的决策上, 比如评功评奖、入党等问题上, 更应该以相关条令条例为指导, 充分发扬民主, 做到公平公正, 让学员心服口服。军校学员队的管理应该是法制化的民主管理。

学员在军校四年逐步成长, 依法管理的基础地位不能改变, 但队干部的管理方式应该逐步转变。刚入学时, 学员都是从地方来的高中生, 事事都需要干部手把手教, 在这种时候, 队干部的管理就应该是绝对的法制化管理, 务必提高学员的工作学习效率, 使学员很快地融入环境;学员逐渐成长, 能力素质不断提高, 对军校的了解也越来越透彻, 相应的, 队干部在法制化管理的前提下, 要让学员充分享受民主权利, 逐步参与学员队决策, 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增进学员与学员队的感情;进入高年级以后, 学员队干部应该在条令条例允许的范围内, 充分调动学员的管理积极性, 尽量让学员参与学员队的管理与决策, 充分发扬民主。

二、突出“学员为本”的观念, 科学管理

学员队的管理, 首先应该是科学的管理。科学的管理突出地表现在管理制度的制定落实上。管理制度的制定必须做到有法可依、细致全面, 落实必须持之以恒。在学员队中, 队干部对学员的管理是全方位的, 其管理的方式直接影响到学员的学习生活。学员队的管理制度不能是队干部一言堂, 而必须依照学校的管理规章制度制定, 管理制度有理有据, 学员才会心服口服。正是因为学员队的管理是对学员全方位的管理, 所以管理制度必须做到细致全面, 即事事处理都有“法”可依。完善的制度加上严格的落实才能彰显制度的效力, 管理制度的落实要做到持之以恒, 坚决避免出现朝令夕改的情况。

科学的管理可以让组织像机器一样运转, 然而组织并不是机器, 其成员是有思想的人, 所以, 科学管理必须以人性化为前提。学员队面对的是思想活跃的新时期军人大学生, 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更应该突出人性化管理。科学管理强调持之以恒, 但并不意味着就是一成不变的, 应该跟上环境的变化, 特别是学员思想的变化。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军校对学员的管理就是为学员的全面发展服务, 学员是管理的中心点, 也是围绕点, 管理必须以满足学员的正当合理的需求为目标。当发现制度与学员的正当需求冲突时, 队干部应该耐心倾听学员的心声, 逐步地改进制度, 去除那些僵化的、不人性的陈规戒律, 最终实现充分突出人性化的科学管理。

三、践行“积极引导”的观念, 激励管理

军校四年正是学员成长的关键阶段, 学员自我实现的意愿很强烈, 军校学员的成长要适当引导, 因此, 学员队的制度化的激励管理不可或缺。实现制度化的激励管理, 关键做到以下两点:其一, 建立公正的考评机制, 端正学员的思想行为。处在成长阶段的学员, 学习的能力很强, 同时也很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比如在一个学员队中, 队干部处理事情走形式主义, 喜欢弄虚作假, 学员的人生观、价值观普遍会扭曲, 功利主义严重。军校学员考评的要点除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人品、学习工作能力以外, 也应该包括追求自我发展的素质, 做到在引导学员的目标需求的同时注意鼓励学员追求高层次的需求。其二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 引导学员走向正确的人生方向。激励制度是环境的风向标。激励就意味着推崇、表扬, 做事情兢兢业业, 循规蹈矩的人当然必须加以表扬奖励;而那些追求自我, 展现自己所长的学员更应该奖励。建立合理的激励制度, 才能创造一个活跃的, 人才辈出的集体。建立公正合理的考评激励机制, 能够鼓励学员追求自我的发展, 能够满足学员正当的高层次需求, 能够使学员队的管理走向正规化、秩序化。

四、强化“自我管理”的观念, 主动管理

以教学为中心 以质量求发展 篇5

夏镇中心小学教学工作先进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受领导的委托,我非常荣幸的作为教学先进单位的代表,向大家汇报一下夏镇中心小学近两年来的教学工作,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树立正确办学思想 提高学校办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各级各类学校的中心工作。为抓好这一中心工作,办让社会、家长满意的教育,近年来,我校在县教育局、街道教办的正确指导下,在街道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学校领导班子按照在规范基础上求特色的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求实创新,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在改革中力求创新,张扬学生个性,脚踏实地,循序渐进,规范管理,各项工作呈现出稳步提升的趋势。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努力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二、依托科学的教研模式、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以研促教,以研兴校”是每一所学校富有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教师参加教育科研,能提高理论修养,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提升教育教学的品位。

在常规教研活动中,我校大力开展了“磨课”活动。促进了全体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是采取学科组“一课多磨”的形式。即以集体教学活动的“磨”为载体,以逐层深入的“研讨”作为提高手段,以年级组为单位,让我们每位一线教师能够从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从自己或同伴的教学中思考、分析、反思问题,从根本上改进自己的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二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年多的时间里,专门聘请全县名师和县局领导,开展了“优化教学结构、构建高效课堂”两次现场研讨课展示活动、两次送课活动和一次教师专业成长报告会。

三是领导班子全员参与进行推门听评课活动。每周累计节次20余节。了解教师教学的真实情况,指导课堂教学。加强对新转学科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听课指导,使他们能迅速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四是深化“磨课”,大力开展“照镜子”活动,即要求每位任课教师都要准备一堂高质量的课,进行现场录像,录像课录制后交与本人进行自听自评、总结得失,促进个人提升。活动中全体教师感受颇深,受益匪浅,通过认真的备课、课前准备、教学实践、评委点评、对照录像自评,扬长避短,真正提升了个人的课堂教学水平。“磨课”活动的开展注重了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研活动与培养新教师相结合,有磨、有展、有观、有议、有评、有摩,加强引领,激活了全校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使教研活动规范化、系列化、专题化和经常化,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教研活动氛围,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得力的管理措施,推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1、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是办好学校之本。行为的改变来源于思想的改变。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素质,是学校获得发展的重要支柱。为此,我校重视对教师的政治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制定了近期的教师发展目标即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打造名师工程。具体做法是:多次召开师德师风建设会、政治思想集训会、师德师风演讲会、教学质量分析表彰会,对教师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大力强化质量意识,在教师中形成一种弘扬正气的思想道德风尚。通过学校多形式、多渠道进行师德师风建设,极大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师德水平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2、科学的管理方法,细致的管理过程是抓好教学工作的重心。

(1)团结协作的领导班子。学校坚持校长负总责、校班子成员各负其责的领导责任机制。对每个班子成员的分工进行了明确和细化,实行校委会成员分层管理、教研组包保、班级包保制,从而使成员分工更加具体,职、权、责更加明确。努力建设一个同心同德、求真务实、高能高效、凝聚力强的领导集体。

(2)加大奖励措施,激发工作热情。近两年来,我校对《教学奖励实施办法》进行多次研究、磋商、修改,将原有的奖励制度做了充实、调整与提高,通过实践,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教学奖励体系,包括教学质量奖、教学工作量化奖、教学荣誉奖。该奖励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对我校的教学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有效地推动了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带动着学校整体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2)重抓落实、细化管理过程。

工作的优劣关键看落实。日常的工作中,杨校长常常提醒我们各科室的同志,管理过程一定要做细、做深、做到位。他经常深入调研、督促各项工作,做我们工作的表率。使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细致、更加全面。具体如下:

首先,细心做好教学常规与服务。认真制定业务计划、历表,编班、进行任课分工、编排课程表,订购分发教材、教学资料,建立档案迎接各级视导与督导,做好教学工作的总结;引导教师们做好教学常规工作、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想教师们之所想,做教师们之所事。其次,坚持不懈地狠抓常规教学。抓好常规教学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是做好教学常规定期检查与月抽查:查计划、备课、早读、上课,查作业批改等,并做好检查记录及时总结反馈。二是组织好学生期中、期末监测与分析、各科教师工作测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鼓劲加油,帮助教师们提升教学质量。三是薄弱年级的包保与调研。今年刚刚毕业的六年级,由于学生基础较差,杨校长了解以后多次召开业务班子会、毕业班教师会进行商议提升办法,采取了领导班子包保制、任课教师分科辅导等办法,按照杨校长的提议经常到班级调研、了解学情、与学生进行疏导交流、帮助任课老师组织测试等辅助工作。得到了班主任与学生的好评。这个年级在今年全县的统考中,中心校名列前茅。

3、紧抓教学质量监控是做好教学工作的保障

长期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提高教学质量,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控体系和评价机制,是难以将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落到实处的。要做好监控工作,必须做到“监”要真,“控”要实。要真正把“监控”落到实处,把“监”与“控”有机结合起来,就要做到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从而建立起监控的保障机制。

(1)我们经过多次会议磋商,精简教师常规业务工作项目、合理分配业务量化分值,严格检查要求、提高业务工作质量。实行教师业务工作周查制,进行“观课”或“巡课”,抽查教师常规业务材料,既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又提升了教师的业务工作质量。

(2)重视质量分析与测评。质量分析是教师进行下一阶段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保障。我们对单元测试、期中、期末测试加强组织与分析,提高测试质量。要求所有学科教师及时进行期中、期末考查,及时批阅与分析,及时反馈,每单元要有成绩单,分析单。同时加大了小科监管力度,学校专门组织学生进行知识测评和教师“三评”工作,并纳入教师教学工作量化。

(3)制定了科学的教学奖励措施,加大奖励力度,激发了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推动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4、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使教学条件日趋现代化,努力打造品牌学校。学校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尊重、和谐的学校育人环境。首先建立了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和成功激励机制,关心教师的需要, 满足教师获得成功的需要。其次在教师群体中弘扬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精神。尊重教师、信任教师、关心教师。最后,学校给老师们还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比如:合理安排办公地点,办公室安装空调,电脑配备人手一机,每班安装电子白板现代化教学设备,购置各种教育、文学书籍供教师们学习。让老师们工作在团结、和谐、舒适、优美的的环境中,加大地提高了教学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四、正视成绩、展望明天

正是基于以上的一些做法,在杨校长的带领下,学校领导班子及全体教职工团结一致、同心同德、积极研讨与交流、踏实工作、关爱学生、创先争优,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在今年的县、镇统考中我校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教学工作多次受到了市、县、街道各级领导的表彰。

成绩已属过去,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与时俱进、上下齐心、继续努力、开拓创新,为中心校的明天再创辉煌!

谢谢大家!

2011年8月31日

依托教研 重抓教学 提升质量

夏镇中心小学教学工作先进汇报材料

“以学生为中心” 篇6

2008年11月,我随北京市名校长工作室考察团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学习,并参观了多所中小学,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文化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我的感受是:教育家杜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深入每个美国人的内心,那里已经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文化。这不仅体现在学校物质文化的建设上,也体现在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上,更突出地体现在深层的学校精神文化的建设上。

一、物质层面

1.空间上:在我们所参观的学校中,学生的活动空间很多。大多数学校都只有学生学习的教室,却没有供教师备课专用的办公室,美国学校的教室大多是专用教室,教师的办公室地点就是自己所负责的专用教室的一角,教师的全部工作几乎都是在学生中间完成的。在有的学校,全校教师共用一个不大的休息室,却留给学生若干单独的辅导室。如报考大学的咨询室、学生领袖办公室、家长接待中心等。即使学校空间十分紧张,学校也会留出充分的空间给学生开设舞蹈、器乐、戏剧等校本课程。健身房也是以学生活动为主。楼道里,教室里,包括黑板的上方、教室门上,乃至其他任何一个角落,都展示着学生的作品。

2.时间上:学校把学生在校时间安排得非常充实,组织得井然有序。学生每天上10节课,每节课45分钟~55分钟不等,午餐也作为一节课被排进了课表。这样,不同学生的用餐时间被依次排开,既避免了食堂的拥挤,也方便了教师的组织工作。学生没有过多的随意时间,课间也只有四五分钟。学生一天的生活比中国的学生还要紧张。但这种紧张是学生自主选择的紧张。

3.设备上:我们所参观的学校使用的是最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和设备,每个教室都有电子白板,都摆放着不止一台计算机,教师普遍拥有台式电脑或笔记本。在一些教室门口的架子上放着若干台备用笔记本电脑,供学生上课随时使用。由于是专用教室,很多实验室都将设备直接放在教室,学生在课上或课下都可以随时动手试一试。图书馆设在教室旁边,学校把学生最常用的或最喜欢看的书籍放在一进门的地方,图书借阅没有繁杂的手续,学生在课间可随时光顾。学校同时开设两种阅览室:一种阅览室和我们国内学校的阅览室一样,室内非常安静,学生不能随便说话;在另外一种阅览室内,学生可以自由交谈,坐立随意。每个教室都有书架,每个书架都摆满了图书。有的学校的走廊内还放着钢琴,学生可以随时练习。

二、制度层面

1.国家法案。《不让一个孩子落伍》(No Child Left Behind)是2002年1月8日美国前总统布什签署的一项教育法案。这项法案要求到2014年,美国所有学生的学业成绩都要达到及格的水平。根据这一法案的规定,美国所有学校都建立了让每个学生受到良好教育的保证机制。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学校设专门时间、专职教师,并在专设的个别辅导室进行个别教学。有的学校发动高年级优秀学生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一帮一的辅导。

2.考试评价制度。美国政府增加了对学生进步幅度的评价,体现出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美国政府对考试规定得非常详细。出题有专门的考试公司,对组考者和考试本身也有具体规定。不仅对什么时候考有规定,而且对成绩的划分,以及监考、阅卷、评分和考试结果的使用以及补习服务等都有明确的规定。最后美国政府还会对考试内容进行审计,审计项目包括考试内容是否全面、是否有偏向等,并且还要进行试考,题目合格才能进试题库。考试公司要用18个月的时间制作一份考卷。他们、“以学生为本”的精神还体现在要专门为非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延长考试时间,有的甚至用不同语言印制试卷。

美国使用标准分公布成绩。学校在给家长的报告单中既有成绩,也有等级,还包括学生在哪些方面有长处,哪些方面存在不足,今后的努力方向是什么,包括需要看什么书,上哪个网站,留意什么内容,家长能帮学生做什么等,同时还提醒家长要经常和教师沟通,以便进一步了解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以学生为中心”还体现在招生考试与纪律问题的处理上,他们能够面向所有学生,客观、公正、公开地严格执行程序。例如:斯蒂文森高中招生录取学生的唯一办法是考试,不管学生有什么样的家庭背景都不能例外。

3.学生管理制度。美国的纪律法案也是全州统一的,避免了处理问题学生的随意性。学校自身制定的针对学生的规章制度则常常吸收学生参与组织运作。有的学校设有学生政府、学生法庭,还有的学校甚至有100多位学生领袖。在充分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学校由学生组织制定纪律要求。

这些学校还为每个学生建立档案。学生档案中的个性化信息有几十条,基本信息就包括祖籍,家庭收入、父母电话号码、免疫信息等很多项;此外还有很多有关学习的信息,包括所修学科、各种活动表现、上课表现,包括学习状态等;还包括学生的各种作品,统一考试的成绩等。这些信息也是大学录取学生时需要参考的项目。

4.教师评价制度。“以学生为中心”还体现在他们对教师的考评和培训上。学校每年开展3次对教师的正式评价,他们不仅让学生和家长参与对教师的评价,还把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和引导状况作为主要的、经常的评价内容。评价的核心为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例如:教师教了什么,怎么教的,为什么这样教,学生的哪些表现反映出教学效果的好与差?这节课结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结果意味着什么?通过这节课你对学生有什么深刻的了解?如果再教这节课,你会继续使用哪些教学法?会做哪些改动?

三、精神层面

1.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这些学校非常注重教师职业道德教育,鼓励教师奉献,并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正面积极的教育,不准在课堂上进行宗教宣传等。中小学校长和大学教授都一致认为:中小学教师没有完全的表达自由。因为中小学生不如大学生,他们的世界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更容易受教师的影响。所以教师穿戴要保守、传统,说话要谨慎,但思想要具有包容性,要能够接受学生的各种表现。他们要求教师树立一种理念:教学不仅是一种职责,而且也是自己从学生那里获得新思想、新视角和反馈自己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

2.学校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开设课程。我们所参观的几所学校开设双语课都是因为学生母语非英语。学校甚至还会对学生进行很深入细致的调查:如学生早期讲什么语言,他们与家人讲哪种语言,他们与邻居讲哪种语言,父母和邻居各讲哪种语言,他们对学生使用哪种语言等,之后才有针对性地为每个学生设计不同课时的语言学习课程表。他们的课表真正做到了个性化。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各个学校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开设了不同的选修课。各个学校的选修课都是非常丰富的,既有舞蹈、音乐、美术,戏剧等艺术课,也有体育、科学课等。他们组织了校内外大量的学生活动,并且都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他们的足迹遍及国内外,遍及各个行业,他们到过亚洲、欧洲、澳洲、非洲的很多国家。许多中学都开设了大学预科,即AP(AdvancedPlacement)课程,这给学生将来的大学学习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也为大学录取提供了有利条件。

这些学校能够调动各方教育力量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如高年级学生、学生指导员、家长、咨询师以及从社会各行各业聘用的兼职教师等。

3.注重学生的能力建设。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他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这些学校开设全球化历史、双语课等都是这种趋势的体现。

为了让学生更快地适应变化的世界,他们非常重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我们原本以为美国的学生课业负担不重,但这种认识在这里完全被现实否定了。我们见到的学校教材,都是精装厚厚的上千页的大本。他们的理科一年的课本居然有上千页,里面有大量的阅读材料。

美国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我们看到他们的学生有制订学习计划的专用本,里面有制订学习目标的指导语,有如何管理时间的指导词,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需要自己制订每天的学习计划,并且各科都有相应的计划用本册。

以学员为中心 篇7

一学员论坛的作用

在学员论坛活动中,教师和学员之间的交往是完整的人与人主体间的交往,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我—你”关系,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灌输式传授教育过程中教师主体性单向发挥的现象。它强调了学员的主体地位,将学员真正视为有能力的、独立的个体,视为与“我”平等交流与对话的“你”,从而有利于优化课堂气氛,提高干部培训的成效。

第一,开展学员论坛,有利于干部培训工作的科学化。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常常把学员仅仅当作客体看待,视为被改造的工具,视为物,认为物改造好了,干部培训教育的价值就会实现,所以,这是一种以物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显然是误入了歧途,是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背道而驰的。干部培训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干部的全面发展,人不仅是目的,也是手段。那么今天,我们必须从更高的层面去认识这一问题,要按照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从人的精神需求的高度去审视干部培训工作的逻辑起点。即要特别注重人的精神需求,把调适人们的思想,不断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参与学员论坛的学员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改造教育的物,我们必须要充分利用现有学员的人力资源,做到资源共享与开发。参与学员论坛的学员的学历都具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并且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其中有一些学员的理论功底较深厚、对某些热点问题有独特的见解和深入的研究。开展学员论坛,既能发挥学员的主体地位,又能促进干部培训工作的科学化。开展学员论坛能把学员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让学员把所学的理论与本单位的具体工作相结合,从而使授课内容更贴近学员的生活世界。它打破了传统的满堂灌的干部培训模式,能发挥学员的主体性,能激发学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锻炼学员的写作和表达能力,促使学员认真分析和思考当前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能形成一种互动的教学氛围,活跃课堂气氛;能让学员学以致用,开拓视野。

第二,有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学员论坛体现出的交互性、民主性、平等性、尊重双方的话语权等特征,有助于通过教师与学员之间、学员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提高干部培训的成效,同时能够避免干部培训工作的单向化和僵化倾向,这值得我们在干部培训中加以运用和推广。在学员论坛活动中,“师生双方在倾听和言说,即在语言的交流中,敞开了自己的精神世界,接纳对方,同时又把自己投向对方,获得理解和沟通。”[1]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平等的“人—人”的“我—你”关系,实现了师生共享话语权的回归,形成了对话话语系统。教师和学员在学员论坛活动中都意识到自己和他人都是平等的交往主体,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话语霸权”。主体之间尊重双方的话语权,改变了过去“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单向性灌输的授课形式。教师与学员敞开心扉进行真诚的交流,彻底改变了教师居于“权威者”位置,拥有权力的“说者”;从教师独享话语权回归到师生共同拥有话语权,体现了师生间是一种基于平等交往的“聆听和诉说”的对话和理解关系,对话中任何一方都不拥有“话语霸权”,但都有自己的话语权力,师生双方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同提高。

第三,有利于工作思路和方法不断创新。开展学员论坛有利于建立一个干部集思广益、建言献策的重要机制和平台。在学员专题论坛提出的政策建议,创新信息工作机制,能提高信息报送的质量与效率,从而能为相关的政府部门提供有用的信息和相关的决策。学员论坛十分注重应用研究,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及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调研和讨论,积极主动地为党委、政府提供更多高质量的政策咨询成果,使党校真正成为党委、政府的智库。

二开展学员论坛的对策

学员论坛实现了从占有式教育到交互式教育,从对象化活动到交往活动,从个人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转变。它超越了灌输式的干部培训教育,把目光转向“我们”,倡导培训教育中师生的共同性、共存性、交互性、双向互动性,倡导教师与学员在平等的交流或交往中相互理解,实现师生之间的共生性,共同迈向“我—你”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的和谐交往。

第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员的主体地位的“合力”作用。举办论坛,确定主题是关键。论坛的主题选择必须具有学术性、理论性、实践性、针对性。这就要求主题要同国家形势发展、世界局势变化、人民关切、学员个人成长需要等相结合,就必须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的运用,着眼于对于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和提出解决的方法,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论坛的主题应由教师和学员共同探讨商定,这也是教师和学员双方在论坛筹备阶段的互动,双方达成共识。共识不是把教师和学员的认识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师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双方话语权的前提下,对论坛主题的选定有一致的认同。同时还帮助交际双方对话语所指达成完全一致的理解,“任何理解都以共识为背景,理解所唤起的是共识的缺陷。理解所要批判、要超越的是共识的规范结构,理解所向往的是建立新的共识以取代旧的共识。”[2]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兴趣,去选择当前形势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论坛主题进行研究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员的主体地位的“合力”作用。

第二,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论坛组织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教师加强引导、创设氛围。其一,营造和谐开放的研讨氛围和组织深入细致的调研活动。在此基础上,为了能让学员有均等的发言机会,这就要求学员的发言时间应根据论坛的主题可设定,一般为十分钟以内(有条件的可要求学员准备PPT)。同时,教师要创设环境引导学员从不同角度对主题进行思考。其二,创设良好的环境。为了更好地提高学员论坛的效果,教师可根据论坛主题的内容和学员的个体性而灵活地选择桌椅摆放的方式(如圆形、弧形、方形、矩形、马蹄形、梯形、六边形和八边形等方式),以充分发挥教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互动性,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心理氛围。其三,教师要有适度的点评。点评学员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对学员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相反,它更是激励学员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不断学习、改进、提高的过程。这能够有效地评析学员论坛教学的状况和优缺点,这能够让学员正确了解个人在论坛教学中的优点、亮点、特点和弱点,能让学员找到个人今后努力发展的基点和方向。同时,课堂点评还能促使教师在相互之间的听课活动中增进了解,互相学习,扩大双方的视野,也促进了教学形式的更新。其四,要充分发挥论坛成果,搭建起党校声音传递的路径和思想库的平台。把学员的发言稿整理和修改后,向有关报刊和相关政府部门推荐较强对策性和可操作性的调研报告。这样,既可以较好发挥党校“智囊库”的作用,又可以调动学员参与学员论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进一步提升和拓展了“学员论坛”的积极效果,逐步体现学员论坛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为科学发展服务的方向。

第三,要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应该充分尊重学员的知情权、决定权、参与权和选择权,在教学和学员管理中,无视学员的权力的存在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学员应该在论坛中拥有自己的发言权,而不是游离于论坛活动之外,从而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自己,成为自我发展的主体。其一,学员要深入调研。在论坛的主题确定后,学员要主动围绕论坛的主题,制定详细周密而又可行的调研计划,研究调研的形式、方式和内容。调研过程中要深入实际,查阅文献资料,或问卷调查,或走访座谈,或参观考察,最大限度地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下一阶段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把学员的主体性发挥出来,让他们积极参与学员论坛的准备工作,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要改变他们的学习观念,“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其二,学员认真讨论,并撰写好调研文章。各调研小组在深人实践调研的基础上,学员要对调研所获取的材料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理清思路,力争形成具有指导实践性强的、高质量的调研论文和发言提纲,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好小组讨论,进行初步的研讨交流。同时,学员要搜集图片、动画或视频,开始制作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要求科学美观,以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调研论文和发言提纲。其三,在学员自愿和教学需要的基础上,学员推选出发言人和主持人。发言人应选出对论坛主题有兴趣、具有深入研究、善于总结和表达的学员作为论坛发言人。发言人的授课内容不是个人的研究,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主持人应具有引导,编辑,控制等多种能力,具备丰富的阅读积累,具备广泛的阅读经验和丰富的知识积累,能善于把握局面、语言生动幽默的学员担任。主持的学员事先要精心准备,吃透有关材料,对整个论坛过程进行规划,对需要提出的许多具体问题和主要的串词进行巧妙的设计。

参考文献

[1]金生铉.理解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132.

以学员为中心 篇8

关键词:创新设计竞赛,创新实践活动,创新实践能力

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岗位任职教育院校,激发学员创新意识,培养学员创新实践能力,推进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我院适应海军转型建设,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迫切任务。

2005年以来,我们以参加大学生创新设计竞赛为牵引,大力开展学员创新实践活动,通过完善机制、拓宽渠道、营造氛围等方式,有效调动了广大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学员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显著提高。本文介绍了我院在创新实践活动的管理、组织、指导方面的一些举措,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健全制度,努力构建创新实践活动体系

根据我院学员层次多、数量少的现状,在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坚持“求实创新、全面发展、分类指导、动态管理”的原则,区分各类学员的不同特点,有计划按步骤实施分类指导、择重扶植、重点突破,逐步建立了与学员创新实践活动相适应的管理机制,形成了创新实践活动体系。

1.1 健全管理制度

围绕学员创新实践活动的主要环节,我院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意见》、《关于在学员中广泛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实施细则》等文件,规范了学员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程序和管理办法。确立了分院、大队、各学员队及系、教研室创新实践活动的联动机制;进行了学员创新实践活动管理机制的研究和探索,逐步使创新实践活动经常化、管理制度化、过程规范化。

1.2 区分职责任务

我院训练部机关负责创新实践活动的整体设计和指导,协调安排创新实践活动,根据需要及时提供保障条件和支持经费;大队总体负责创新实践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定期检查计划落实情况,负责组织与教研室的联系和信息反馈交流活动;学员队负责创新实践活动的具体实施;系、教研室根据创新素质教育的整体安排,负责创新实践活动的设计和指导,指派教员负责项目和课题的具体指导;机械实验实习基地作为创新实践活动场所,负责为作品制作提供设备和技术支持。

1.3 完善激励机制

我院设立了创新实践活动奖励基金,对创新设计竞赛获奖项目的参赛学员和指导教员,每学年表彰奖励一次,颁发奖励证书和一定数量的奖金;成绩或成果特别优秀的,结合学年度评功评奖,依据纪律条令和我院奖励实施细则给予嘉奖或立功,极大地调动了教员和学员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强化组织,创新实践活动普遍化、规范化

创新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手段,只有吸引学员普遍参与,才能发挥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只有强化组织,加强管理,才能使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我院已经逐步实现了创新实践活动开展普遍化、创新设计竞赛组织规范化。

2.1 创新实践活动开展普遍化

我院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广泛组织学员开展“三小”活动,即“小发明、小革新、小创造”,培养学员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对“三小”活动中,符合主题的项目,进行重点培育,悉心指导,列入创新设计竞赛的参赛项目中。

2.2 创新设计竞赛组织规范化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院在组织参加创新设计竞赛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流程。

(1)召开动员会:每年的11月份,组织学员、教研室指导教员、系部、训练部相关领导召开动员会。动员会的主要内容是:回顾上届比赛的作品及取得的成绩;发布下届比赛的主题,以及参赛要求等等。通过动员会,使广大学生了解创新设计竞赛这项赛事,了解比赛的主题,激发学员的参赛兴趣。

(2)创新设计课程培训:围绕创新设计竞赛,以讲座的形式对参赛学员进行培训,主要内容是:以《机械创新设计原理》为教材,本院参赛作品及山东省、全国创新设计竞赛的获奖作品为典型案例,广泛采用讨论式教学,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拓展学员的创新能力,指导学员的参赛选题。

(3)参赛项目申报:在课程培训的基础上,发布参赛项目申报表,广泛征求参赛项目。参赛项目申报表主要内容包括:参赛项目名称,设计背景,设计创新点,设计原理及简图,推广应用价值等。

(4)参赛项目评审:对上报的参赛项目采用现场答辩的形式组织评审,评审组成员为教研室具有丰富指导经验的专家、教授,对参赛项目根据参赛主题以及创新性、可操作性进行遴选,从原理、设计等方面进行审查,推选出下一步进行产品制作的项目作品。

(5)项目作品制作:在教员的精心指导下,对项目作品进行详细设计,并用CAD软件绘制加工图纸;依托我院的机械实验实习基地,进行项目作品制造及安装、调试,作出产品样机。

(6)参加创新设计竞赛:根据山东省或者全国比赛的参赛要求,准备参赛作品材料,推选学员参加比赛。

3 灵活指导,充分发挥学员积极性和创造性

创新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培养与提高学员创新素质,使之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教育活动[1]。可见,创新素质教育的主体是学员。这一点,在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尤为注意,任何越俎代庖的做法都背离了培养学员创新素质的初衷,都是不可取的。

3.1 循循善诱,引导学员学以致用

学员在学习了《机械制图》、《机械设计》等一些专业课程后,已经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基础,具有参与一定程度的科学研究的能力。在进行创新设计时,基于所处年龄段的特征,普遍表现出思维敏捷、思想开阔的特点。但由于工程实践经验的缺乏,有些创新设想会流于空想,毫无可操作性。

在创新实践活动的指导过程中,我院指导教员注意保护学员的积极性,对学员的一些设想不轻易否定。对有新颖性和独特性的设想加强指导,引导学员融会贯通运用所学知识,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2 敢于放手,提高学员动手能力

我院机械实验实习基地设备齐全,能进行车削、铣削、刨削、磨削、铆接、焊接、钣金、钳工等各种加工制造,为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创新设计作品的加工制作过程中,我院指导教员敢于放手,在金工实习课的基础上,指导学员运用各种机床设备加工所需的零部件。对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的零件,注意引导学员运用所学工艺知识,选择合理的加工方法,制定合理的工艺路线,保证加工质量的实现。同时,指导教员做好监督和防护工作,保证加工安全。经过创新实践活动的锻炼,许多学员成为了车工、焊工、钳工等的熟练手。

4 精心筹划,创新实践活动结硕果

几年来,我院把培养学员的创新能力作为推进办学转型工程的重要环节紧抓不放,注重深化理论教学成果,紧贴部队装备保障需求,创新实践活动全员参与、广泛开展,取得了累累硕果。

4.1 创新设计竞赛取得的成绩

2005年以来,我院参加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5次;进入决赛项目累计45项,获得一等奖7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20项;参与决赛阶段学员163人,指导教员46人次;8人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2人获得创新实践教学成就奖;由于组织得力,创新实践活动开展较好,我院获得4次优秀组织单位奖。

4.2 为部队服务作出了贡献

紧密结合部队装备保障实际需求,是我院开展创新实践活动的特色之一。如:2005年参赛作品“遥控式自动千斤顶”是为了解决飞机调水平问题而设计;2008年参赛作品“飞机通用驾驶杆卡具”是为了飞机进行平尾参数的性能检测时固定住飞机的驾驶杆而设计;2009年参赛作品“轮胎充气及测量装置”是为了解决飞机机轮充气及测压而设计。这类作品占到历年来创新设计竞赛参赛作品的25%。

通过紧贴部队实际工作进行创新设计,首先使参赛学员通过创新实践活动得到了有益的锻炼,不仅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了融会贯通,而且通过创新实践对机务维护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许多参赛学员毕业分配到部队以后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其次,取得了一定的效益,如“飞机通用驾驶杆卡具”、“轮胎充气及测量装置”等产品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应用,“飞机通用驾驶杆卡具”改进后还进行了批量生产。

5 结束语

我院以创新设计竞赛为牵引,在学员中广泛开展创新实践活动,有效提高了学员的创新能力,有力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我院在创新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从管理、组织、指导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证了活动的普遍性和有效性,对其他兄弟单位的创新实践活动开展也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以学员为中心 篇9

士官学员未来岗位上的主要工作是操作使用、维护和保养各种机械装备。识读机械图样是专业课学习的基本内容, 也是未来岗位学习新装备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由于部分士官学员的文化基础和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弱, 学习《机械制图》的过程中, 往往是课堂上的原理和方法听得懂, 自己绘图特别是读图却困难重重, 也就是说真正培养好学员识读机械图样的实际能力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在有关机械制图教学的文献中, 大多都是介绍如何利用新的教育技术或创新教学方法, 将理论课讲解得更加直观、易懂。而在多媒体技术、CAD软件广泛应用于《机械制图》课堂教学的今天, 将视图投影原理、图物对应关系、绘图读图方法讲解得生动、直观、透彻, 已经不再成为主要问题。况且, 《机械制图》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也没有深奥难懂的理论和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这样, 在学员掌握投影原理和绘图读图方法的基础上, 促使学员加快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真正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识图能力, 则是士官学员学好《机械制图》课程的关键。识读机械图样作为一种能力, 是在反复训练, 不断实践中形成的。对于少学时、层次相对较低的班次, 应充分利用课上、课下时间加强练习, 以培养学员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读图能力。

一、课堂教学中多创设学员参与、想象的机会

识读机械图样需要以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为基础。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多创设机会供学员思考、想象, 是锻炼和培养学员空间想象能力和读图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 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 培养学员积极思考的习惯

在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CAD技术, 直观展示投影原理, 提高课堂授课效果的基础上, 应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 尽可能多地让学员参与授课过程, 创设学员思考、想象的机会, 以培养学员积极思考的习惯。比如, 讲投影基本知识时, 从学员熟悉的自然的投影现象出发, 启发学员总结出投影三要素, 教员再据此归纳出投影概念;在学员清楚了正投影原理后, 教员提出与投影面成不同相对位置的线段和平面多边形的正投影问题, 让学员通过想象得出各种情况下对应的投影形状, 教员再演示动画或展示图片加以验证, 并总结出正投影特性;然后, 再将其反过来应用于物体中线和面的投影, 这样就把线和面的投影与体结合起来, 加强了投影特性的应用性。

这样, 课堂上不是教员讲、学员听, 而是教员导, 学员想。教学内容中的大部分结论, 都是在教员引导下, 学员自己通过想象得出的, 自然不用死记硬背, 图物之间的对应关系在主动参与中掌握, 其空间想象能力也在思考与想象的锻炼中得到逐步提高。

(二) 将引导学员积极参与、勤于思考的做法贯穿课程始终

开课之始就要培养学员积极参与、勤于思考的习惯, 并将其贯穿于课程教学的每一环节, 将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力的培养作为《机械制图》课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比如在学员掌握投影原理、三视图形成过程和投影规律的基础上, 学习基本体的三视图时, 首先引导学员想象基本体三视图的形状, 这时候学员所得的结论有感性的成分。为了帮助学员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需引导学员进一步分析其三视图为什么是这样的, 即图上的某线是谁投影得到的, 物上的面或线对应的投影是哪一部分, 这实际上也是正投影特性的具体应用, 在此将前后内容关联起来, 图和物之间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加强。从以往教学中发现, 学员对课堂上分析、示范作图的那种位置的基本体绘图和读图掌握较好, 而对同一基本体变换位置后的视图会觉得陌生。于是, 在后期教学中, 在重点分析基本体一种位置三视图的基础上, 拿出棱线或轴线垂直于另外两个投影面的基本体三视图让学员识读, 从而使学员做到熟练识读不同位置基本体的三视图, 为识读组合体视图打下坚实基础。

组合体绘图的基本方法即形体分析法讲解清楚后, 分析和示范绘图的每一步都鼓励学员积极参与。比如, 拿到组合体以后先做什么?接下来又该做什么?每一部分的投影是什么?两部分视图组合后原来的图线有无变化等, 都由学员分析、思考和想象, 教员重在引导、纠偏和总结。

组合体读图作为培养学员读图能力的关键环节, 也是锻炼和充分发挥学员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环节。课堂讲课的目的并非仅限于使学员掌握组合体读图的准则和方法等知识层面的问题, 同时还要设法创造让学员思考、想象的机会, 最大限度地锻炼和提高其空间想象能力和读图能力。因此, 讲课中的每一个例图, 教员都要启发学员积极思考、想象, 应用所讲方法读懂例图, 将锻炼和提高学员的读图能力寓于掌握读图准则和方法的过程中。

一直以来, 多数学员认为剖视图作业比较难。分析发现, 剖视原理、方法并不难理解和掌握, 学员之所以感到作业困难, 是源于这部分的练习基本上都是由视图改画剖视图, 需要学员在读懂视图所表达机件形状的基础上, 想象出剖切以后的形状, 知道哪儿实心、哪儿空心、哪儿有线、哪儿没线, 说到底还是学员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有所欠缺。因此, 在讲授机件表达方法时, 有意识地引导学员读懂机件形状;并要求学员自己做作业时首先想清楚机件及其剖切后的形状, 主要矛盾解决了, 其他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后续内容的讲授中, 一以贯之, 不放过任何让学员思考、想象的机会, 将培养和锻炼学员的识图能力作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重要任务。

二、把握好直观演示时机, 给学员充分的想象空间

机械制图课力求建立图物对应关系的特点, 决定了直观演示在该课程中的重要地位。实物模型、虚拟模型、动画、CAD软件动态演示、多视口显示等, 对生动、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 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起到了无法企及的教学效果。但直观演示的运用和时机把握, 对学员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尤为关键。教学之初, 使用三维模型, 建立图物对应关系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到了读图环节, 主要分析对象变为视图, 要求学员由视图想象构思出空间物体的形状。这时, 过多地使用直观教具, 会使学员主观判断消弱, 过于依赖教具, 不利于培养学员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发展空间想象力;演示时机把握不好, 过早地直观演示, 学员一看就明白, 但剥夺了学员想象的机会, 限制了学员想象的空间, 不利于培养和锻炼学员的空间想象能力, 遇到新的视图还是想象不出来其所表达的空间形状, 难以达到识图能力要求。

正确的做法是, 在学员充分想象、思考的基础上, 按照学员的认知规律并配合教学进程分布显示教学内容, 通过直观演示, 快速验证学员想象的正确性, 纠正其思维偏差。如讲解组合体读图准则中几个视图联系起来识读的思维规律 (见图1) 。

读图时一般先从最能反映组合体形状特征的主视图着手, 这时, 仅仅显示主视图, 如图2 (a) 所示, 让学员从主视图反映的信息中, 想象构思组合体的主体形状后, 出示图2 (b) 加以验证;在此基础上, 对主视图没有反映清楚的细节部分, 有目的、有重点地到其他视图去找。这时, 显示图形中增加俯视图, 如图2 (c) 所示, 学员结合俯视图想象出底板的形状后, 出示图2 (d) 加以验证;竖板形状需要结合左视图想象, 图2 (e) 中又增加了左视图, 待学员想象出来后, 再出示图2 (f) 加以验证。适时的直观演示, 既教会了学员思维的规律与方法, 又通过学员的思考、想象, 提高了学员的读图能力。

三、促进能力转化, “绘读”结合至关重要

绘图是按照投影原理, 将空间形体表达为平面图形, 读图则是绘图的逆过程, 是根据得到平面图形的投影原理和方法反向还原, 通过想象, 构思出视图所表达空间形体的形状。有学员认为只要懂得识图就行了, 没必要让他绘图。岂不知, 没有绘图作为基础的读图, 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是根本行不通的。绘图和读图过程就像路的去与回, 去某地的一条路要费很多周折, 如果某人从未走过, 而把他空投到该地方, 只听别人告诉他怎样回来, 走哪拐弯、到哪转向, 让他独自回来是困难的。指路人说的再清楚, 没去过的人还是一头雾水, 因为他对那里都是陌生的, 甚至于指路人觉得十分醒目的标志, 没到过的人也要费劲找上半天。而如果让他亲自走一趟, 回来自然就容易多了, 多走几趟不用告诉他怎么回, 他也能轻松回来。绘图过程是学员深刻理解投影原理, 切实建立图物对应关系, 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的过程。受课时所限, 练习主要在课后进行, 只能在组合体章节安排少量的课堂练习。教学实践表明, 就读图能力提高的效果而言, 多两节组合体绘图练习比多两节读图练习还要好。

基于绘图可以为读图打基础、为读图服务的目的, 在绘图练习中, 要求学员在绘出组合体的视图后, 面对视图再反向还原, 想象组合体形状。正着想、反着想, 在反复练习中提高学员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读图能力。读图环节再结合适当方法着重练习, 学员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读图能力会得到快速提高。

四、夯实基础, 循序渐进练习

促进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唯一途径是加强绘图、读图和空间想象能力的练习。除了课堂上创设机会让学员多思考、多想象外, 就是让学员循序进地练习。

(一) 使学员切实掌握方法步骤

由于课时有限, 学员不曾进行过点线面作图练习, 若仅通过课件教给学员绘图读图的方法步骤, 学员会感到无从下手。为此, 在教学初期的基本体投影部分, 分析清楚图物对应关系后, 讲解绘图步骤时, 边分析讲解边在黑板上用尺规示范作图, 这种作图方式与学员课下在习题集上的练习最接近, 可以避免学员“课上听懂了, 自己做时却无从下手”的常见现象, 比多媒体演示、播放动画效果好得多。再如组合体绘图部分, 按照组合体绘图的分析过程, 在学员的参与下, 按照绘图步骤, 边分析边在黑板上作图, 便可以有清晰的思路, 根据有序的步骤绘制组合体视图, 与学员的水平、能力、分析思维方式相适应, 在该教学环节上, 运用传统教学手段比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的效果更好。待学员掌握了绘图的基本方法步骤以后, 可以采用多媒体投影或Auto CAD软件绘图, 以提高绘图效率。读图准则和方法步骤也是在学员的积极参与下分步讲解、演示, 便于学员掌握。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学员学习, 才能提高练习的效率和效果。

(二) 练习方式与教学环节相适应

读图能力是在反复练习中形成的。练习的题型、方式要与认知规律、学员水平和教学环节相适应。第一次课主要讲投影原理,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课后练习是由物找图、由图到物, 反复对照, 建立图物对应关系。基本体的三视图看似简单, 但它是复杂组合体绘图和读图的基础, 在常规练习的基础上, 改变基本体位置, 让学员自己想象并绘制出其三视图作为附加练习, 这种凭空想象某一位置基本体并绘制其视图的练习, 看似简单, 对初涉制图课的学员而言, 该作业做起来并不轻松, 它是对学员空间想象能力、绘图方法步骤运用能力、投影对应关系理解能力的一个很好的检验和锻炼。

在掌握组合体形体分析和绘图方法步骤的基础上加强绘图练习, 是进一步加强图物对应关系, 快速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和读图能力的重要环节。该环节的练习方式有:根据组合体模型或三维图形绘制三视图, 或根据组合体及不完整的视图补画缺漏图线等不同题型让学员多画多想。这相当于路的“去”, 多去几次是为了更快捷、更顺利地“回”。

组合体读图, 是投影原理、图物对应关系、空间想象能力的运用和检验环节, 是读图最直接的练习、最真实的体验, 是在“去”的基础上, 练习“回”。练习形式有, 根据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 分析视图补画缺漏的图线, 由一个或两个视图想象构思多种组合体等。练习题难易要适合学员的实际程度, 过于复杂, 超出学员水平, 读图能力无从培养, 也会打击学员的学习信心;过于简单, 学员一看就会、思考性差, 没有挑战性, 学员练习没有成就感, 也会失去兴趣。而那些学员通过认真思考、深入分析、想象能够读懂的视图, 读图过程不轻松、小有挑战性, 会激发学员读图练习的积极性和征服欲望, 从而获得成就感、愉悦感, 有的学员甚至会“上瘾”, 这样的读图过程是提高能力的过程。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员多做一些读图练习, 应尽量避免作图量大的习题。由一组不完整的视图, 补画缺漏图线的练习即是一种不错的练习题类型, 补画几条线, 绘图量不大, 看似简单, 但要在读懂给定视图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才能清楚哪儿应该有线、有什么样的线, 方能正确完整地补画缺漏图线。这种练习主要是读图的过程, “重读图、少画图”在这个环节上可以充分体现出来。

以学员为中心 篇10

一、当代公安院校学员入党动机总体状况及原因分析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显示, 当代公安院校学员入党动机的主流是端正的, 但也存在偏差之处, 并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一) 当代公安院校学员入党动机的主流是端正的

从问卷调查可以看出, 当代公安院校学员入党动机的主流是积极的, 基本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和政治观点是坚定正确的, 大多数人对党真诚热爱, 渴望加入党组织。调查问卷显示, 有32.5%的学员选择了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 有46.6%的学员选择了公安院校的形势需要, 有79.15%的学员选择了接受党的教育和培养、提高个人素质, 有46%的学员选择了受先进人物、优秀共产党员的影响。大多数公安院校学员之所以能够形成端正的入党动机, 是因为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斗争创建了新中国,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国际地位显著增强, 从当初的几十个人的组织, 到今天拥有八千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 90年的成功历程引起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 当代公安院校学员真切感受到了党的伟大, 一大批优秀党员干部的先进事迹, 更是震撼着当代公安院校学员的心灵, 使他们对党充满着崇敬、热爱之情。党历来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始终高度重视公安院校学员思想政治工作, 使得当代公安院校学员总体上表现出良好的政治素质、强烈的爱国热情。

(备注:请打√, 可多选。)

(二) 当代公安院校学员入党动机仍存在偏差之处

调查问卷显示, 有43.5%的学员选择了有利于毕业时找工作, 37.4%的学员选择了父母长辈的要求, 28.2%的学员选择了同学们都积极要求入党, 64.4%的学员选择了工作后有更好的发展前途, 16.6%的学员选择了能获得周围人的肯定与荣耀。这说明当代公安院校学员入党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实用化等诸多偏差。这主要是由于资本主义思潮的不良影响。少数党员干部贪污腐败、脱离群众、以权谋私, 严重败坏了党的形象,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诸如贫富差距拉大、分配不公、升学就业竞争压力加大等现实问题, 也对公安院校学员的入党动机产生了不良影响。现行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重智育轻德育倾向, 对端正入党动机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 当代公安院校学员入党动机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当代公安院校学员入党动机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对共产主义理想追求的入党动机, 属崇高理想型;接受党的教育和培养, 提高个人素质的入党动机, 属成才上进型;父母长辈的要求、同学们都积极要求入党等入党动机, 属盲从被动型;工作后有更好的发展前途等入党动机, 属功利实用型。持崇高理想型动机的学员, 深刻了解党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思想积极上进, 有强烈的入党愿望, 自觉遵守党的纪律章程、履行党员的义务, 应该加以鼓励和引导;持成才上进型动机的学员对党有一定的认识和感情, 但不够深刻, 他们把加入党组织视为自己学业、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这种入党动机价值取向基本正确, 居于较高层次, 应该进一步完善这部分学员的党性认识;持盲从被动型动机的学员, 对党缺乏了解, 对申请入党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但迫于父母、亲戚、同学、朋友的压力而递交了入党申请, 这种入党动机居于中间层次, 这部分学员的可塑性强, 绝大多数通过适当的教育和引导是可以端正入党动机的;极少数持功利实用型和投机钻营型的学员, 将入党视为自己将来事业的“敲门砖”、“通行证”, 虽然入党愿望强烈, 但不是通过提高自身素质争取入党, 而是热衷于投机取巧、搞歪门邪道和不正之风这两种入党动机属低层次的。对这部分学员, 我们应该坚决拒其入党, 并帮助其认识错误, 积极转化并端正入党动机。

二、引导当代公安院校学员端正入党动机的有效途径

端正入党动机要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入党动机教育等方面去引导。

(一)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对公安院校学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教育, 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和服务意识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引导学员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引导学员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确立马克思主义坚定信念。要引领公安院校学员积极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内涵, 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要引领公安院校学员积极认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认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公安院校学员思想政治教育, 使当代公安院校学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 明确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 朝着共产主义崇高目标不断攀升, 实现入党动机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化。

(二) 加强入党动机教育

加强公安院校学员入党动机教育, 深化公安院校学员党性认识, 是引导公安院校学员端正入党动机的直接途径, 为此,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

1. 办好党校、创新党校教育方法。

充分利用学院党校和分党校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 增强他们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理解, 提高理论和党性修养,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坚定政治信念, 自觉克服虚荣心理和投机心理, 形成正确的入党动机;创新党校教育方法, 讲求教育的艺术方法, 积极探索运用案例式、讨论式、互动式、体验式等多种教育方法;改进党校的考核方式, 逐步建立闭卷与开卷、笔试与口试、道德认知和实际行为、党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日常思想状况与关键时期表现相结合的科学测评体系, 全面、客观地反映公安院校学员思想道德品质和公安院校学员的入党动机。

创新教育载体, 注重搭建网络平台, 网络对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强烈, 要根据公安院校的特点, 搭建好党校的主题教育网站, 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加强同学员的沟通与交流, 及时解答学员提出的问题, 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把高校校园网建设成为学员入党动机教育的重要载体。

2. 健全党校教育机制, 严格履行入党程序, 开展层次性教育培训体系。

健全党校教育机制, 将入党动机教育贯穿于公安院校学员党员发展工作的全过程, 要将党校的系统教育和个别的针对性教育相结合, 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的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要将思想汇报和实际调查相结合, 全面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品德、经历、表现, 据此客观把握他们真实的入党动机, 并及时发现和转化他们中有些人的不端正的入党动机。严格履行入党程序, 严把入口关, 对于一些学生的不端正入党动机要及时发现及时引导, 坚决将抱有不良入党动机的学生挡在党组织之外。对已经列为入党对象的学生, 必须严格通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和不断修正。要形成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 在具体工作中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搞好团内推优、民主测评和公示制度等发展党员的各个环节, 将真正优秀的符合入党条件的学生吸收到党组织中来。重视入党后教育, 严格纪律要重视学生入党后的继续教育, 加强党员的理论修养和党性锻炼, 树立学生的党员责任意识, 严格党内纪律, 强化党员议事, 发挥民主监督作用, 开展党员民主评议活动, 组织党员经常进行自我剖析, 克服思想认识上的松懈和不足, 使学生党员的入党誓词由精神变为行动, 真正在学生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3. 组织学员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在实践中加强入党动机教育。

要经常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形成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挥能力, 提高自身觉悟, 增强对国情民情的切身体验, 从实践中受到生动的教育, 进而不断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要重视实践基地建设, 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 形成更有利于社会支持、教师指导、学员参与的实践教育模式, 帮助公安院校学员增强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断端正入党动机。另外, 还要重视榜样示范的作用, 及时发现学生中的优秀典型, 让学生在学习和对比中发现自己的不足, 提高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 对于社会中的一些模范和先进人物, 应该组织学生对其进行专门的学习和探讨, 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熏陶, 从而树立良好的入党动机。

4. 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 提高大学员思想政治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四门课程, 这四门课程构成了一个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 对于坚定当代公安院校学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 全面提高公安院校学员思想政治素质, 是引导公安院校学员端正入党动机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授课时不但要注重基本原理的分析, 还要将最新形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融入到课堂和教材中来, 努力提高教育者的素质。学生入党动机是否端正, 要求是否严格, 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的能力和影响力的强弱。要建立起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理论素质扎实、党性原则坚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队伍, 这样才能使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提高影响力, 确保党员发展的质量, 引导学生树立端正的入党动机。

摘要:本文在南京森林警察学院163名学员入党动机问卷调查的基础上, 对公安院校学员的入党动机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 剖析了公安院校学员入党动机的现状及成因, 探讨了端正公安院校学员入党动机、培养和训练政治合格人民警察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公安院校,入党动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参考文献

[1]葛运法.新时期党课教程「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5.

[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著作导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633.

[3]齐卫平.将动机教育纳入高校大学生积极分子入党教育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7, (2) .

以终端客户为中心 篇11

选与客户相符合的渠道

选择渠道,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企业的产品定位。产品卖给谁,企业就选择什么样的渠道。不要贪钱贪利,也不要急功近利,要把握住一点——渠道一定要和产品的客户消费群体相符合。

第一步,列出经销商名单。以終端客户为中心,这是企业选择经销商的宗旨,是不可改变、不可动摇的。在遵循这个宗旨的前提下,企业首先列出符合要求的经销商名单。

第二步,调查和了解。对经销商的概况做一个大致的了解,包括他的背景、口碑、信誉、人员构成等。

第三步,初步接触。了解经销商的内部状况,包括客户资源怎么样?销售状况、盈利状况如何?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产品的细分群体的价值定位?

第四步,优劣势对比。把名单上的经销商做一个SWOT(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Threat威胁)分析。有了这个对照表,所有经销商的优劣势便一目了然了。

第五步,净化。就像选择价值观一样,也来做一次“选择题”,按照经销商的重要程度,从劣到优一个一个划掉,最后剩下的就是最优秀的经销商了。

在选择经销商的时候,你还要把握一个重要原则——配货。下面是配货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渠道有哪些优势?

第二,经销商现有的客户资源。分析企业的产品,哪一种是比较适合这家经销商的客户群体的,只要投入市场就能立刻让产品热卖。

第三,经销商在当地的对手。在区域市场中,经销商有哪些强有力的对手,竞争对手卖的是什么产品,所卖产品的品牌知名度、价格,促销方案以及运行的方式等,企业都要调查清楚。

第四,确定赚钱和赚市场的产品。有些产品是帮助企业赚钱的,有些产品是帮助企业抢占市场、赚影响力的。

第五,配合渠道做产品启动和协助销售的方案。

定期进行渠道评估

渠道能不能在区域市场内让你的产品进行充分覆盖?渠道的运营状况怎么样,是盈利还是亏损?销售的业绩高不高、密度大不大、速度快不快?等等。企业要定期对渠道进行评估。因为渠道的效率决定了企业赚钱的速度。

第一,以利益为导向,也就是渠道能不能给企业带来最大化的利益。在这一点上,我建议你不要考虑太多的个人情感因素,该断不断,到最后你可能非但没帮助他,反而还把自己搭进去了。

第二,方案流程化。双方的合作方案能不能成为一个流程?经销商卖你的产品,他准备怎么卖?他准备如何启动产品的销售,希望得到你的哪些支持?最好把这些都落实成文字的方案并形成流程。

第三,监控。每过一段时间,企业都要去检查经销商,看他是不是按照流程做了?有没有出现偏差?如何改进?

第四,奖惩。企业对经销商也可以进行奖惩,甚至双方可以提前约定好奖惩的方案,以此来刺激经销商能够更积极地帮助你把产品做大做强。

牢牢控制品牌

谁拥有客户,是你还是你的渠道?如果是渠道掌握着客户,那企业将存在巨大的风险。因为一旦企业被渠道抛弃或者是企业想摆脱渠道的束缚,那么,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就是,企业将丢失大批的客户资源。这势必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以学员为中心 篇12

一问题表现

近几年, 在学校浓厚学习氛围的熏陶下, 经过教员的精心施教、学员队的教育引导, 学员学习文化的积极性明显提高, 学习成绩稳步上升,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

1. 在文化学习上缺乏主动性

学员一般都能够自觉服从、积极配合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 按时上课听讲, 完成课程作业, 通过课程检验。但问题是, 不少学员仅限于在课堂上听讲、机械式地完成学习任务, 课后则不愿钻研学习。一些学员对文化课程内容从不预习、复习, 课程结束后教材仍崭新如初, 期末考试临近时再突击准备、死记硬背, 不注重平时的消化、积累。此种现象表明, 一些学员在文化学习上还是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

2. 在文化学习上存在盲目性

有些学员内心期望学好文化知识, 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 但在学习过程中, 对学习的方向、重点模糊不清, 既无明确的学习计划, 也不讲究学习方法, 在文化学习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具体表现在:一方面, 读书学习的随意性较大, 对知识掌握不够系统、较为零散;另一方面, 学习品位不高, 对专业性较强的著作、文章不感兴趣、不愿涉猎, 喜欢阅读趣味性较强、易读的通俗读物。

3. 在文化学习上能力欠缺

不少学员在文化学习的过程中, 暴露出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一些学员在学习中不讲究方法, 仅停留于泛泛地阅读书本, 一目十行, 走马观花, 不愿意做笔记、写心得, 不善于发现问题, 不注意总结思考, 导致“消化不良”, 所学知识仅在脑海中留下粗浅的印象, 难以转化成自身的知识储备, 导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二原因诊断

上述现象存在的原因, 除军事训练辛苦、课余学习文化知识的时间较少等客观因素外, 主要的还是学员自身的内在原因。具体表现在:

1. 功利性较重

在文化学习上, 有些学员思想上存在比较严重的功利主义。他们认为对将来工作有用的才学, 不能在工作或生活中直接运用的知识则不愿意学习, 把文化知识的功能看得过于单一, 没有真正认识到文化知识的内在价值和长远效用。在这一动机的驱使下, 大多数学员对专业课程的学习相对认真、用功, 对基础课程的学习则兴趣不高、标准较低, 仅满足于考试过关, 不影响顺利毕业就行。

2. 重武轻文的意识仍存

近些年, 官兵们都逐渐认识到文化知识的重要性, 但重武轻文的思想倾向仍在一些学员的脑海中盘踞、根深蒂固。一些学员认为, 在现役部队里, 军事素质和能力居于首位, 文化素质、文化水平如何则影响不大, 因而热衷于进行军事训练, 喜欢上室外课, 文化课上则无精打采、昏昏沉沉, 忽视了现代化军队对官兵综合素质尤其是文化素养的全面要求。

3. 对文化学习信心不足

目前, 学校只在公安边防部队内部招生, 所有学员均来自各省边防部队的战士。入校前, 他们大多只有高中、初中文化基础, 文化底子较为薄弱。而且, 学员来校前长期在边防一线服役, 主要从事军事训练和执勤工作, 以前所学的基础知识大多已遗忘。这些因素造成了部分学员来校后难以跟上课程进度, 尤其是英语、数学、计算机等基础课程, 心有余而力不足, 从而导致信心不足, 在文化学习上存在畏难情绪。

4. 惰性较强

搞好文化学习, 仅靠日常课堂学习显然是不够的, 还需要抓紧利用课余时间自学, 复习巩固、加深理解, 在掌握好课程知识的同时, 还要广收博览, 吸收、汲取其他各类文化知识。但很多学员由于受惰性制约, 课余时间大多用来娱乐, 在学习上不够勤奋、刻苦。假期离校回家后, 更是放松自己, 乐于应酬、沉迷于游戏等, 书本则束之高阁, 读书学习更加无从谈起。

三解决途径

上述问题恐怕在许多军事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成为需要面对和解决的共同问题。对于学员在文化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除学校要进一步改进文化考核机制、浓厚学习氛围, 以及教员做好督促引导外, 主要的还是学员自己自觉自省, 认清文化学习的重要性, 树立信心,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苦练军事本领的同时, 挤时间、花工夫学好文化知识。

1. 认清文化学习的重要性

当前,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 知识更新日益加快, 使得任何岗位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公安边防部队“四项建设”的全面开展, 执法、执勤对官兵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日益提升, 单一型的军事人才很难满足边防事业的需要。对于学员来说, 无论将来在边防检查站、边防派出所, 还是其他岗位任职, 执法、执勤既离不开优良的军事素质, 也离不开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一定的文化水平。一些学员在校时不注重知识积累, 毕业踏上工作岗位后才感到自身知识储备不足、工作吃力, 悔不当初, 因此, 学员切勿等到“书到用时方恨少”, 要从现在开始认清文化学习的重要性, 立足当下, 着眼长远, 珍惜三年的校园时光, 自觉努力学习文化知识, 为日后踏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2. 树立文化学习的信心

文化学习并非轻而易举之事, 也并非登天之难事。需要注意的是, 文化学习如攀登高峰一样, 需要拾级而上、渐入佳境, 而不能一步登天、一蹴而就。只要坚持认真的态度和勤奋进取的精神, 在学习上就没有突破不了的难关。因此, 文化基础薄弱的学员不能丧失信心, 不能被学习当中遇到的暂时困难所吓倒。因此, 只要有勤奋钻研的态度, 文化学习上的难关是可以攻破的。跟不上课程进度的学员不妨从基础内容和基础知识学起, 由易到难、由浅及深、循序渐进, 在课外多下功夫, 多揣摩思考、虚心求教, 必定能弥补差距、迎头赶上。在这一过程中, 要一步一个脚印, 脚踏实地地徐徐前行, 切忌贪多求快。

3.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知识的获得、消化、储备都有一个过程, 试图在短期内搞好文化学习是不切实际的。古往今来, 任何学有所成的人, 无一不是历经了一个漫长又艰辛的学习过程。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坚持不懈地读书,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使自己日有所学、日有所获, 才能不断增长才干。因而, 广大学员在校期间, 应有意识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把读书学习作为每天必做的一件事情。无论多么忙碌、多么疲惫, 每天都要坚持读书学习, 让读书学习成为风雨无阻的习惯性动作, 使自己每天都有新的收获。

4. 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文化学习也要讲究方法, 死读书、读死书都是不可取的。具体的读书学习方法很多, 古今中外的诸多名人都做了科学的总结, 如朱熹的“心到、眼到、口到”读书法, 毛泽东提倡的“多读、多写、多想、多问”读书法等等, 这些方法都值得我们仔细体会、认真借鉴。广大学员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选用科学的学习方法, 以便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具体来说, 对课程内容应做好预习、复习, 对不理解、不清楚的内容主动求教, 或查阅相关资料, 以求得对内容的全面把握和深刻理解;阅读课外书籍时, 不能一概泛泛而读。对一些经典的、重要的书籍, 要精读、反复阅读, 摘抄其中关键语句、核心观点等重要内容, 勤写读书体会, 总之要通过自己的总结、思考, 加深认识, 促进消化吸收。在形式上, 可以以班为单位组织读书小组, 定期开展读书汇报, 这样既能达到相互感染、相互促进的效果, 又能通过交流扩展知识视野、加深印象和认识。

5. 在勤奋上下功夫

文化学习无捷径可走, 唯有勤奋才能有所收获。因此, 在校期间, 广大学员应自觉克服惰性, 加强学习, 注重平时的点滴积累, 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馆藏资源扩充知识、增长才干, 尤其是寒暑假离校后, 在适当放松的同时, 要有计划地读书学习, 给自己压担子、下任务, 不能将学习抛之脑后。

军校生涯, 对于学员来说, 只是人生历程中的一个驿站, 一次短暂的停留, 但对未来成长和发展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几年的军校时光, 转瞬即逝, 学员应珍惜、不虚度, 在学习中充实地度过每一天。若干年后, 回望这段历程, 自己将倍感欣慰和怀念。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181

上一篇:广告设计策略下一篇:我国企业财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