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政府采购制度

2024-09-10

学校政府采购制度(共9篇)

学校政府采购制度 篇1

一、政府采购制度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两者的含义

政府采购, 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 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不仅是指具体的采购过程, 而且是采购政策、采购程序、采购过程及采购管理的总称, 是一种对公共采购管理的制度, 是一种政府行为。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改变现行的财政资金层层拨付程序, 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依托, 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目的, 由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在指定银行开设国库集中支付专户, 将所有财政资金存入国库集中支付专户, 单位在需要购买商品或支付劳务款项时提出申请, 经国库集中支付机构审核后, 将资金直接从集中支付专户支付给收款人的国库资金管理制度。

国库集中支付的资金流转速度快、支付较简洁, 使各预算单位没有资金的直接支配权, 这填补了预算资金管理的漏洞。但是, 集中支付制度无法完全避免在利益驱动下, 一些预算单位与供货商相互勾结, 共同侵吞财政资金现象的发生。政府采购制度倡导公开、公平、公正, 切断预算单位与供货商之间的联系渠道, 增强了采购过程的透明度, 提高了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益, 保证了政府支出的合理、合法和安全。只有做到政府采购与国库集中支付之间互相结合, 才能够实现对财政资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 避免预算单位随意支出, 截留挪用, 以预防和遏制腐败。

二、政府采购制度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 政府采购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采购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是公共财政框架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由于工作起步较晚, 欠缺经验, 现成的国外模式又不能完全照搬, 这样在政府采购的实际运行中, 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系列与我们初衷相背的问题, 需在工作中加以解决。

1.政府采购工作的源头是政府采购预算编制, 它既关系到采购的范围, 也关系到今后采购的规范。具体工作中, 政府采购常出现缺乏计划性, 预算编制相对落后等现象。很多单位先编制部门预算, 后进行政府采购预算编制, 两者编制不同步, 存在脱节现象;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存在片面、随意、盲目的问题, 没有一个客观的编制体制约束, 一些部门时常出现临时采购、即审即购, 导致政府采购工作的盲目性和被动性, 采购质量和效率不高, 不仅难以发挥政府采购应有的效益, 而且影响了政府采购预算活动的顺利进行;对政府采购资金的处置, 随意进行, 采购预算资金问题有待解决。

2.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完成, 政府采购活动进入招投标阶段。实践中, 在符合法定招投标采购项目供应商的认定上, 在发布招标公告、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等过程中, 都会出现一些问题:由一个供货方操作, 幕后指挥多个投标人, 或者以多个投标人的身份参与投标;多方投标主体串通, 私下达成某人中标, 其他参与方得利的协议;招标公告在时间、范围的局限, 有意排除很多有资格参加竞标的单位;招标单位以企业资质做幌子, 以提高或降低门槛达到让某特定产品进入的目的;把标书信息泄漏给某个特定的供应商, 以得到对方开出更有利的标书, 等等。政府采购关系到经济、法律、商品的生产性能等, 专业性很强, 要求采购人员必须具备招投标、商业谈判、合同、商品、工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技能, 但我国政府采购工作人员离专业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专业人员的缺乏, 大大制约了政府采购工作的绩效, 容易被商家钻空子, 给政府造成损失。

3.采购验收阶段是政府采购程序中最后的步骤, 是对采购合同、整个采购成果的验证。但是, 采购合同签订后, 限于人手及必要的监督措施, 政府采购服务中心对整个采购过程的监督, 表现得力不从心, 履行采购合同的严肃性欠缺。有些部门通过招投标采购制定的价格虽较为合理, 但存在有的供应商为了中标恶性竞争, 招投标时价格压得很低, 但在后期供货时, 以次充好, 甚至偷梁换柱;少数单位执行合同过程中, 随意变更合同内容, 改变货物品种、型号等;许多采购单位和代理机构不重视履约验收阶段, 验收不够专业, 缺乏科学知识, 敷衍了事, 采购验收成为了政府采购的薄弱环节。

(二) 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财政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支出直达, 减少中间环节, 降低行政成本, 在加强和完善财政监督、强化预算管理、反腐倡廉等方面起到重大的作用, 但随着改革的深入, 也出现了一些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长期以来, 各单位对政府财政资金有较强的自主性, 在运用上已经形成分散支付的操作习惯。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后, 打破了部门既得利益, 预算单位的资金在运用上的随意性受到限制, 部分单位领导对新制度改革的积极性不高, 执行过程中出现偏差, 增加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难度。

2.国库支付中心的监督把关不到位。财政资金有两种支付方式: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按规定, 预算单位的人员工资、大型采购、各类转移性支出等都应直接支付到用款单位、供应商。实际操作中, 人员工资和政府采购基本做到直接支付, 但由于部门预算不够细化、国库支付中心的监督职能尚未发挥到位等因素, 部分预算单位有意加大授权支付额度, 大量提取现金, 与国库集中支付以实际发生为前提的原则相违背;本应直接支付的一些采购活动和工程违规授权支付;个别单位甚至把单位零余额账户作为财政资金的过渡账户, 任意转拨, 逃避财政监管。

3.在实际操作中, 常常出现国库集中支付与政府采购相互脱节的现象。

三、解决政府采购制度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 解决政府采购制度问题的对策

1.我们必须注重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对政策有较强的理解。预算单位在编制部门预算的同时, 就应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对预算数提出建议。经主管部门审查汇总后, 报财政部门审核、调整, 经法定程序批准, 再随单位经费预算一并下达各单位。预算一经批准, 各单位不得任意调整, 必须严格执行。如此, 政府采购部门对全年采购规模便可事先预知, 搜索市场行情, 综合采购信息, 拟定计划, 组织实施, 达到采购效益最大化。实行政府采购项目的资金, 归集到财政部门开设的“政府采购资金专户”;对留用收入和其他收入进行政府采购的单位, 也应在政府采购施行前, 直接将采购资金转入“政府采购资金专户”。所有采购资金, 都应通过国库, 直接支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商, 单独核算政府采购支出, 提高采购质量和资金使用的监督力度。

2.政府采购要提高招投标的绩效, 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政府采购队伍, 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真正懂得经济、管理、贸易、法律、计算机等方面的知识, 而且还要有很高的实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政府采购每一次评标定标, 都应有行业专家、技术权威、法定资格人士参与, 进行严格的“甄别”与筛选, 成立评审专家库, 实现“专业评审, 公开透明”;提高招投标的绩效还需要招标过程规范的制度化, 对评标定标的过程要符合法规、制度和章程, 相关材料都在财政及其他相关部门施行备案制度, 真正实现政府采购的公正、规范、效益。提高人员素质, 建立业务精湛的采购队伍。一方面必须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政府采购理论、市场经济理论、招投标理论和其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另一方面, 将政府采购队伍建设纳入制度化轨道, 实现政府采购人员的专业化, 大力提高和培养所有政府采购治理者和参与人的公正道义素养、专业权威素养、信息吸纳素养和责任意识、法律意识、服务意识、配合意识、自律意识, 使政府采购工作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廉洁高效。

3.为了做好政府采购的最后“守护”, 政府采购应成立由政府采购服务中心人员、采购人、供应商代表、质量检测机构人员、专家、审计监察等其他相关人员组成的验收小组。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采购合同履约方面, 应严格执行合同, 单位、供应商、采购中心三方共同签订的合同, 任何一方均不得擅自变更, 确需小幅度调整的, 经供需双方协议, 报采购管理部门批准, 由采购中心监督执行;产品质量验收方面, 按采购合同逐条验收, 对技术指标、规格型号等严格把关, 对大型建筑工程项目, 要进行专业质量检测并检查是否有违规转包。每名验收小组成员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验收文件上签字。对渎职失职行为, 造成国家、单位重大损失的, 要承担法律责任。

(二) 关于国库集中支付改革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1.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 是财政支出管理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财政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宣传, 让更多的部门和单位了解和支持改革。各相关部门和预算单位要了解掌握改革的政策和规程, 严格执行预算, 规范财政支出,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财政、审计要定期检查监督各单位财政资金的运行情况, 以增强各单位负责人的责任意识, 提高认识, 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

2.国库集中支付必须强化财政直接支付为主, 授权支付为辅的运行模式。明细划分直接支付与授权支付的范围, 杜绝应该直接支付的经济业务授权支付, 限制零余额账户提取现金的额度, 对提现数量较大的, 必须报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完善政府采购, 将未列入直接支付的采购和工程都纳入直接支付, 明细预算编制, 加强编制执行, 推动建立从预算编制、下达、资金拨付到资金使用全过程动态监控一体化体系, 充分保障预算资金运行安全、高效, 发挥国库集中支付的优越性, 完善财政监督职能。

3.正确使用财政资金, 必须注意国库集中支付与政府采购的衔接, 政府采购与国库集中支付相衔接的基础是预算。审查预算在政府采购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采购预算审查, 必须有国库集中支付中心的配合和监督, 共同促使供应商与采购单位一致认同招标合同条款以及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在招标环节, 国库集中支付中心要切实参与其中。国库集中支付采取分期付款方式, 促使政府采购充分安排、利用好财政资金, 发挥政府采购的监督作用, 同时兑现供应商的承诺, 检验供应商的经营诚信;对合同付款条款的履行, 也须由政府采购中心与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共同履行, 做到公平合理, 权利义务对称。国库集中支付部门要及时划拨账款, 并设定履约保证金;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协同采购中心做好后续服务, 鉴定供货合同, 检查报价考核体系的执行情况, 验收所供货物等等。

总之, 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都是建立在公共财政体制框架下, 财政支出改革的重要内容, 规范政府采购制度, 完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发挥两种制度的优势, 必须同步推进。随着政府采购规模的扩大, 财政直接支付的额度就越高, 国库集中支付的绩效越发突出, 政府采购是财政资金直接支付的重要前提。因此,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必须与政府采购改革相互促进, 有机结合, 才能促进政府资金管理和资产配置效率和谐健康发展, 充分发挥改革的效能, 从源头上治理腐败, 从而实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杨刚.高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和思考.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4)

学校政府采购制度 篇2

关键词:政府采购救济制度 政府采购法

一、政府采购救济制度的必要性及国际范本

救济制度是针对法律所规制的权利并不一定会得到现实保护这一人类社会实践而设计的,旨在保护受损权益、恢复权利义务结构的平衡。有权利必有救济,无救济则无权利。在权益纷争中没有使权利受损方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济机制或这种救济制度运作不畅通,都会导致社会混乱,因此,现代法律制度一般都规定有救济制度。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尤其是在前契约阶段,采购过程主要由采购实体单方行为主导,容易导致对供应商权益的损害,供应商也往往会对资格认定、采购合同的订立程序、采购合同的授予以及合同的条件等问题提出异议。因此,政府采购救济制度是政府采购规则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保障供应商合法权益、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中采购主体的自由裁量权、保证政府采购正常运作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为此各国均在其政府采购法中构建了各具特色的救济制度体系。其中,《WTO政府采购协定》(简称GPA协定)最具有代表意义。

GPA协定救济制度的具体内容主要规定在该协定的第20条第22条之中,内容具体包括:磋商、质疑、司法审查和争端解决机制适用等,其核心是质疑。GPA协定第20条质疑程序中将救济程序分为磋商与质疑两种:

(1)磋商,如供应商就在一项采购过程中存在违反本协定情况提出申诉,则每一参加方应鼓励该供应商与采购实体进行磋商以寻求解决其申诉。在此类情况下,采购实体应对任何此类申诉给予公正和及时的考虑,且以不损害在质疑制度下获得纠正措施的方式进行。由此可见,磋商并非质疑的必经程序,两者可以同时进行,即供应商在提出质疑前,不必先经过磋商程序。

(2)质疑,依据GPA协定第20条第二款规定,缔约国应提供一套不歧视、及时、透明而有效的程序,使供应商有权就与其权益相关之采购实体违反该协定之行为提出质疑,该套程序必须遵循不歧视、及时、透明和有效的原则。

各项质疑应由一家法院或与采购结果无关的独立公正的审议机构进行审理;该审议机构的成员在任职期间应免受外界干扰;如果受理或处理质疑的机构不是法院,则应当规定以下程序:(a)在作出评价或决定前能听取参加人的陈述;(b)参加人可被代表和陪同;(c)参加人应参与所有过程;(d)审议过程可公开进行;(e)应书面作出评价和决议并对其依据进行说明;(f)证人可出席;(g)向审查机构披露文件。

二、我国《政府采购法》中政府采购救济制度的基本规定

2002年通过的《政府采购法》,专门设章具体规定了质疑与投诉制度。这是我国政府采购阶段救济制度的根本性规定,也直接体现了国际协议——《政府采购协议》的基本精神与核心理念。

第一,询问。根据《政府采购法》第51条的规定,供应商对政府采购活动事项有疑问的,可以向采购人提出询问,采购人应当及时作出答复,但答复的内容不得涉及商业秘密。询问所涉及到的主体是供应商与采购人,询问的客体是对政府采购活动有疑问的事项,重要的是对于供应商的询问,法律强制要求采购人必须及时作出答复,从而强化了询问的法律效果。询问作为一种内部救济制度,与政府采购协议中的“磋商”制度相类似,这一制度的规定有助于在政府采购阶段及时增强沟通,友好解决问题,化解矛盾,避免增加诉累。

第二,质疑。根据《政府采购法》第52条的规定,供应商认为采购文件、采购过程和中标、成交结果使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采购人提出质疑;其第53条继续规定,采购人应当在收到供应商的书面质疑后7个工作日内作出答复,并以书面形式通知质疑供应商和其他有关供应商,但同样的答复的内容不得涉及商业秘密。

第三,投诉。根据《政府采购法》第55条的规定,质疑供应商对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答复不满意或者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未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答复的,可以在答复期满后15个工作日内向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投诉;其第56条规定,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在收到投诉后30个工作日内,对投诉事项作出处理决定,并以书面形式通知投诉人和与投诉事项有关的当事人;其第57条继续规定,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在处理投诉事项期间,可以视具体情况书面通知采购人暂停采购活动,但暂停时间最长不得超过30日。

第四,行政复议或诉讼。根据《政府采购法》第58条的规定,投诉人对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投诉处理决定不服或者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逾期未作处理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三、当前我国政府采购救济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无救济无法律”,政府采购与一般的民事采购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针对政府采购行为的特殊性,《政府采购法》及其配套法规设置了明确具体的救济制度,还设立了从政府部门到社会各界的多方立体监督体系。但在实践中,其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尤其在权利救济设置中存在着救济程序复杂、时间漫长的问题。

现行法律规定的处理时限,处理质疑是7个工作日,处理投诉是30个工作日,行政复议是2个月,行政诉讼是3个月,二审案件是2个月,这些都不包含受理的时间,算下来整个过程约需要1年时间。同时,在权利救济设置中还存在着处理机构缺乏公信力、质疑阶段暂停制度缺失、司法救济不全面等问题。因此,需进一步完善我国政府采购救济制度。

一是要完善暂停制度。我国可借鉴欧盟的做法,要求采购实体在合同缔结之前向供应商通报合同授予的结果,并规定若干天的期限(即强制停滞期),在此期限内允许供应商对合同授予决定提出质疑。同时,将现行的采购结果公示制度加以法制化,在出现质疑时,代理机构可暂停采购活动。在投诉阶段建议将暂停30日改为最长暂停30个工作日,以便与投诉受理的期限相契合,避免发生冲突。

二是要取消质疑前置制度,设立行政救济与司法救济并列的裁决体制。GPA中设定了磋商和质疑制度,我国的质疑制度实质上是借鉴了磋商制度。但GPA中的质疑制度与我国的质疑制度不同,GPA要求每一成员方应提供一套非歧性的、及时透明且有效的程序,以使各供应商对与自己有(或曾经有)利益关系的采购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违反规定的情况提出质疑,质疑应由法院或与采购结果无关的独立公正的审议机构进行审理,该审议机构的成员在任职期间应免受处界干扰。

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供应商是最好的监督主体,其中《政府采购法》第71条、72条和73条规定的诸多违法情形,在实践中通常是供应商投诉的重点。我认为,应当借鉴GPA所要求的及时引入独立的审议机构的规定,并参考《合同法》中关于合同争议的解决方法,重新设立我国政府采购的救济体制。当供应商对采购活动提出异议时,鼓励供应商向采购人或代理机构提出质疑,但该质疑不再是必经程序。供应商可直接选择通过法院审理或向与采购结果无关的独立公正的审议机构投诉,如同《合同法》所规定的一样,实行一裁终局,从而使问题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

(作者单位:刘卉:湖南师范大学;陈韬:保险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汉平.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理论与实务.西苑出版社,2002.

[2]肖北庚.政府采购之国际规制.法律出版社,2005.

学校食堂采购验收制度 篇3

1、学校食堂食品,必须采购新鲜、卫生的食品及食品原料,杜绝采购《食品卫生法》等规定的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或原料。

2、须向持有有效食品流通许可证的食品生产或销售单位采购食品。采购粮油、肉类、调味品及其他定型包装食品须向供货方索取工商营业执照、食品流通许可证和产品检验检疫合格证书或检验报告复印件,并归档备查。

3、水产品等高风险食品要实施定单点采购制度。原则上不得采购卤肉类熟食制品。

4、学校指定专门人员作为食品采购验收员,验收人员需对采购的所有食品、原料进行认真清点与检查。验收人员应拒收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和原料入库,并交由学校将其销毁处理或退回商家。

5、验收人员应对采购食品进行登记,填写《学校食堂采购与进货验收台账》。采购和验收人员均应在登记台账上签名,并将有关部门资料保存归档。

6、若因食品采购把关不严而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将严肃追究采购人员和验收人员相关责任。

利川市谋道小学

学校采购管理制度 篇4

二、高危食品是指大米、面粉、食用油、酒、酱油、饮料、肉、禽、皮蛋、蔬菜、海鲜、凉菜等对人的身体健康关系重大,易发食源性疾患的食品。

三、学校食堂采购高危食品,必须实行定点采购,并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索证,以保证其质量。

四、蔬菜容易残留有机磷农药,加工前应用清水漂浸两小时以上。花菜的残留农药难以清除,四季豆未烧熟容易引起中毒;螃蟹、蛏子、泥螺等海产品大肠菌容易超标,学校食堂不得采购和加工。

五、冷菜凉菜容易感染细菌,引发肠道传染病,中小学校的食堂不得采购和加工冷荤凉菜。

六、学校食堂要将定点采购单位(摊位)名单,报学校总务处备案,同类食品的定点采购单位(摊位)原则上为1-2家,蔬菜等食品的定点采购单位(摊位)可适当放宽。定点采购单位(摊位)调整时,须及时报学校后勤处备案。

学校物品采购管理制度 篇5

学校物资和办公用品实行“申购--审批--采购--验收--保管--领用(借用)--维修”一条龙制度。

1、申购

⑴各处室及年段(教研组)凡要采购教学用品、教学设备等,均应填写物品采购申请表。特殊情况应事先征得部门和领导同意后,并及时补填物品采购申请表。

⑵各处室、年段(教研组)一般应在开学初制定采购计划,报总务主任统筹安排。

2、审批

凡请购学校办公用品,300元以内的由分管校长审批,300元以上的均应由学校校长审批。

3、采购

⑴购买仪器、设备、材料等各种物品,价值在1000元以内的物资,由总务处按计划统一安排采购小组购买,超过1000元的物资,须由总务处参与购买,各使用科室不得自行购买。在特殊情况下,必须自已购买时,须经校长批准,由总务处验收入库。

⑵采购小组必须凭领导审批的物品采购申请表采购,特殊情况,如:教学仪器设备可选派内行的同志协助采购,并办理交接验收手续。

⑶采购员必须认真负责,确保采购用品的质量,采购的用品必须交总务人员验收、登记、保管。

⑷采购员不得将未进库的物品交请购者使用。

4、验收

保管员必须严格审核物品采购申请表、发票与采购的物品是否相符,然后验收签名,并登记造册。

5、报销

采购员向出纳报销时,应出示原始税务发票及明细清单,发票应有采购员的经办签名,保管员的验收签名及学校领导的签批,同时要把物品采购申请表一齐上缴,出纳员方可给予报销。

6、领用

⑴所购物品,必须实行登记入帐制度,属固定资产类要填写固定资产增加凭证,属低值易耗品要由学校保管员登记入帐后再领用。所购物品要切实做到帐帐相符,帐物相符。

⑵凡属易耗物品,以不浪费为原则,根据工作需要,由使用者经总务处批准向保管室办理领用登记手续。

7、借用

凡属耐用性物品,都应填借条或借用物品登记表,期限一到应及时归还。

⑴校内教职工或处室借用,由总务主任审批出借。

⑵校外单位或个人借用,须经学校领导审批,保管室方可出借。

⑶若出现人为损坏或遗失,应照价赔偿。每学期结束时,教职工向保管室借用的东西应全部归还,否则不得办理离校手续。

8、维修

⑴各处室、年段(班级)应在期初和期末按时把财产损坏情况书面报送总务处(或保管员),以便及早统一安排维修。

⑵学校财产的大宗维修一般安排在假期进行,特殊情况另行安排。

⑶未经学校许可私自安排维修的,维修费用自付(特殊情况除外)。

学校政府采购制度 篇6

政府采购又称公共采购, 是指各级政府及所属单位为了日常政务的开展或者为公众提供服务, 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从市场上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行为。政府采购是相对私人采购而言的, 它们之间有很大的差别,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①采购资金来源的公共性。政府采购的资金主要表现为政府性资金, 即由纳税人的税收所形成的公共资金, 而不是私人资本。因此, 它的支出只能按法律严格进行。②采购目的的非营利性。政府采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实现政府职能和公共利益, 而不是赚取利润。③采购原则的公开性。政府采购的有关法律和程序都是公开的, 采购过程也是在完全公开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且要作公共记录, 所有的采购信息也是公开的, 政府官员、管理机构的活动受公众和新闻媒介的监督。④采购范围的广泛性。政府采购对象除了公务用车、大宗办公用品等实物外, 还包括工程和服务等各领域。⑤采购规模的巨大性。政府始终是各国国内市场单一消费的最大用户。据统计美国政府在1989—1992年每年仅用于货物和服务的费用就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6%~27%。⑥采购的政策性。政府采购是按一定的意图制定的, 这些意图包括保护本国企业和产品以及刺激企业技术创新等。

2 政府采购制度的国际经验

2.1 政府采购制度的形成

政府采购制度是指有关政府采购的一系列法规、政策和制度的总称。政府采购制度最早形成于18世纪末的西方自由资本主义国家。1782年英国政府首先设立文具公用局, 作为特别负责政府部门所需办公用品采购的机构。美国政府采购历史可以追溯到1792年。但直到1949年, 美国才逐步完善了政府采购法律体系, 确立了集中采购的管理体制, 建立了较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完整意义上的政府采购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在近代市场经济阶段, 由于市场经济国家奉行“看不见的手”理论, 政府基本上不参与、干预国民经济活动, 政府直接承担的公共工程和物资采购十分有限。政府采购市场不发达不完善。而到了现代市场经济阶段, 市场经济的国家政府广泛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干预国民经济活动, 其重要手段之一就是用财政支出兴办公用事业, 这时政府采购制度才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

2.2 国外政府采购制度的成功经验

(1) 完善的法规法律体系。

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国家都有一套完善的法规法律体系, 对本国政府采购实行法制化管理, 可以说法制化管理是政府采购管理的主要管理形式。政府采购法规法律体系的特点是由立法机关制定的政府采购基本法律以及与它们行政部门制定的实施细则相结合, 共同管理政府采购行为。以美国为例, 美国国会为了管理联邦政府的采购行为, 通过了一系列管理政府采购的基本法律。这些基本法律主要包括1949年联邦财产与行政服务法和1948年武装部队采购法。

(2) 明确的政府采购原则。

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应遵循效率原则、竞争原则以及公正、公开、公平原则。所谓效率原则即货币最大化原则, 通过政府的最少资金支出, 获得廉价的商品或劳务, 这是政府采购制度现实的经济目的, 而竞争性原则正是通过最大限度地实现竞争来得到竞争优势, 保证政府采购经济目标的实现。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是政府管理的一项重要原则, 政府采购各个环节都要向公众公开, 政府对任何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供应商的质询有解答的义务。通过监督, 保证采购过程中的每个商品供应者和服务的提供者拥有平等的权利, 不歧视任何一方。

(3) 有效的管理体制。

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市场经济国家都有一套有效的集中采购组织管理体制。国家政府机关的一切物资或服务的采购与供应都集中于政府所设立的特定机构进行, 即集中采购制, 这是目前各国实行政府采购管理的统一模式。各国的财政部门是政府采购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管理机构, 其主要职责包括预算审查与批准、拨款、制定采购法规或指南、管理招标事务、制定支出政策、管理和协调采购委员会的工作等。有的国家将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分开, 如韩国, 由财政经济部制定采购政策, 由物品供应部负责具体的采购工作。

(4) 申诉机制。

成功的政府采购制度中包括对申诉问题的特别条款, 一般由独立的管理部门或司法部门制定申诉机制。其可以是负责管理贸易申诉的专门机构 (如加拿大国家贸易仲裁法庭, 日本政府采购审查委员会, 美国会计总长办公室和政府合同上诉委员会) 或者是管理招标申诉的一般机构 (如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调查委员会、香港申诉管理委员会) 。一般情况下, 申诉程序中明确了申诉的有效时间及答复期限, 成功解决申诉问题的补偿机制有:道歉、重新审查采购决定、取消采购决定、中止合同、寻找新的招标者、补偿损失、修正有关的采购规划或程序等, 有的国家还规定在案子审查期间, 暂时停止采购活动。

(5) 注重对本国政府采购市场进行有效保护。

这是一国政府采购制度的一项政策目标, 在实践中这些政策意图是通过明确的措施来落实的。如统一购买地方供应商的商品或给地方供应商一些优惠政策等, 另一些措施则要求购买国内商品, 如果购买外国商品时必须提供充足的理由。如美国至今仍执行着其1933年制定的《购买美国产品法》, 规定联邦政府在签订购买物资采购合同或公共建设项目合同时, 必须承担购买美国制造的产品的义务。国内产品优先也是美国采购政策中的一条重要原则。即使参加了《政府采购协议》的国家, 在政府采购中采购国外产品的数量也极其有限, 实际上, 通过政府采购市场的有效保护, 鼓励采购本国产品, 对本国经济极为有利, 如日本在振兴汽车工业时, 其政府和公共团体的采购资金均投入了本国汽车工业;在振兴电子工业时期, 政府办公自动化设施和通信设备的采购, 为日本刚刚起步的电子工业提供了一个不小的市场。

(6) 采购信息的发布及其他。

政府采购制度要求有畅通的渠道发布政府采购信息。一般通过政府公报或者全国性报纸杂志 (日报、周报和月刊) 上发布, 有的国家还有专门的政府采购信息的报纸或刊物, 但小额商品一般不发布采购信息。采购信息的主要内容包括:对所需商品或服务的简要描述、交货日期、联系时间和联系人姓名以及截止日期等。此外, 实施政府采购的国家和地区都有一批非常专业化的人员负责和执行采购工作, 这些人员都经过培训, 经考试合格后要在财政部门登记。

3 完善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建议

3.1 确定政府采购的适用范围

政府采购范围应确定为使用政府资金的各类行政事业单位。具体包括:各类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以及具有部分行政管理职能的社会团体 (如共青团、妇联等) 和事业单位。从国际上看, 许多国家将国有企业纳入政府采购制度的适用范围, 而在我国国有企业数量多而且企业间差异很大, 情况也比较复杂。从一个较长时期看, 不应把其纳入政府采购制度的适用范围, 这样既有利于国有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防止行政干预在企业的归复, 也有利于政府采购制度相对独立地按照自身的规律稳妥进行。

3.2 改革现行的预算管理机制

(1) 改进预算监督。

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后, 财政监督由价值形态向实物形态延伸, 可以改变目前财政监督形同虚设, 财政支出管理弱化的状态。要实现这一目标, 财政部门不仅要制定政府采购政策, 而且要参与招投标等具体工作的管理, 这意味着财政部门的工作领域将得到拓宽, 财政部门的干部知识结构也要作相应调整和完善, 他们既要懂政策、懂技术, 还要了解市场,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的监督。

(2) 改革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体系和具体操作方法。

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管理体系和具体操作方法, 是按国家机构的设置、运行机制及其经费领报关系确定的。一般分为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三种。这些单位的预算会计, 构成各级政府会计的核算网络, 每年经费一经批准, 财政部门即按预算和各单位的用款进度层层下拨经费, 年度终了, 又层层上报经费的使用情况, 汇编决算。

3.3 建立政府采购的管理运行机制

(1) 采购管理机构的设置。

政府采购主管机构的职责包括:制定采购法规政策、管理和协调政府采购事务、采购预算审查、批准和拨付采购款等。根据我国实际情况, 这一机构设在各级财政部门, 如财政部下设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 各省成立政府采购管理局, 在省财政下挂一个牌子, 代表省政府管理全省的政府采购工作。

(2) 设置专司日常政府采购事务的“政府采购中心”。

应成立专门的政府采购中心, 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 其性质属于非营利性事业法人, 由政府授权, 从事各级政府及所属单位交办的大中型工程、货物和服务的采购事务。

(3) 建立政府采购的仲裁机构。

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后, 必然会产生许多矛盾, 需要仲裁。仲裁的主要内容是招投标和履约中的疑义及有争议的问题。我国政府采购仲裁工作, 笔者建议由各级法院来担当, 以体现司法对行政的监督, 在各级法院增设政府采购仲裁庭, 具体负责政府采购的仲裁工作。

关于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的探讨 篇7

【关键词】政府采购制度;问题;完善措施

引言

政府采购工作是政府机构正常运行的一项关键举措,这种政府采购工作的执行虽然具备着极强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但是在当前实际的政府采购过程中却同样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缺陷,很多问题的存在都会影响到最终的采购效果,尤其是对于政府采购制度来说更是如此,制度方面的缺陷对于最终政府采购结果的影响是极为突出的,因此,针对政府采购制度进行研究,全面详细的分析其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和缺陷,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手段进行优化也就显得极为必要,具备着较强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一、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

基于现阶段我国各个政府机构在采购过程中所用制度来看,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还是比较多的,这些问题和缺陷的存在不仅仅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这些问题和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法规不健全。对于当前政府采购工作的实际操作和执行来说,其必然需要和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有效地联系,而相配套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也就必然会影响到最终的落实可靠性和合理性。虽然说当前我国已经颁布了相应的《政府采购法》,但是该法律并非极为完善,仍然存在着一些漏洞,或者说是难以全面做好政府采购工作的约束和指导。此外,在具体采购标准方面的欠缺同样也是影响较大的一个方面,这种标准的不健全容易造成无章可循问题的出现,进而也就容易出现混乱问题。

2.机构不完善。政府采购工作的有序开展还需要依托于相应的机构建设,在当前政府采购工作中,相应工作的开展往往依靠财政部门或者是相关的一些现有机构进行,几乎不存在独立的采购管理机构,这也就容易造成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混乱现象,很容易造成各类政府采购问题的产生,尤其是对于政府采购过程中涉及到的财、权、责等基本要点更是难以得到合理的控制。

3.不规范行为的存在。基于现阶段政府采购工作的实际操作过程来看,各类不规范行为的产生同样是威胁较大的一个方面,这些不规范行为的出现在各个环节中都能够得到体现,也都威胁着最终政府采购工作的执行效果。比如对于采购信息的公布来说,就容易出现不规范现象,相应的公布范围不广也就容易产生一些采购缺陷;而对于采购过程中最为核心的招投标环节来看,更是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徇私舞弊现象,往往招投标过程流于形式,虚假报价现象严重,最终危及政府采购工作的操作效果。

4.监管工作缺失。政府采购工作作为一项经济性关联较为密切的程序,相应的监管工作应该作为比较核心的要点进行把关,但是就当前现阶段的具体操作过程来看,监管缺失现象是比较明显的,即使存在监管环节也难以发挥出最强的积极作用和价值。在政府采购监管工作中,很多机构都是监管和采购为同一部门,进而也就造成监管容易出现职能混乱,并且也容易造成徇私舞弊问题;此外,具体到监管工作的操作和执行过程中来看,其监管的手段以及具体评价标准同样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问题和缺陷,在仲裁上的缺陷也就容易酿成一些腐败问题的产生,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二、政府采购制度的完善

结合现阶段我国政府采购工作中存在的各类缺陷此案问题来说,为了有效提升最终的政府采购效果,就需要从政府采购制度的完善入手进行优化控制,这种政府采购制度的完善需要切实把握好以下几点:

1.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对于政府采购制度的完善而言,首先应该从法律法规体系方面进行优化,构建一套完善可行的法律体系能够较好地为政府采购工作保驾护航。基于这种法律法规体系的健全而言,可以依托于《政府采购法》为中心进行逐步完善和优化,在具体的完善和优化过程中,还需要重点把握好各个细节内容,尤其是对于整个法律法规体系的系统性和多层次性进行重点落实,如此才能够有效提升其作用效果;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重点针对各个不同地区政府机构的自身特点进行适应性完善,确保各个地区及其不同部门都具备相匹配的法律法规细则,保障政府采购工作的准确执行。

2.完善管理机构。对于政府采购制度的优化来说,还需要重点从相关职能机构的完善入手进行控制,保障相应的政府采购机构具备着较为理想的独立性,也就能够提升其操作的可靠性和便捷性,并且还能够杜绝一些徇私舞弊问题的产生。基于这种政府采购机构的完善来看,最好是能够在政府机构内构建完善的政府采购委员会,进而也就能够充分依托于政府部门中的各个相关职能人员进行协调工作,尤其是对于预算部门、支出管理部门以及采购中心而言,更是需要进行重点把关,如此才能够提升其工作的运行可靠性。

3.加强监管控制。对于政府采购制度的有效完善,还需要重点从不规范行为的监管入手进行严格控制,杜绝不规范行为的产生也就能够切实提升最终政府采购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具体到监管工作的实施操作中来看,其必须要具备较为理想的全过程性特点,即针对整个政府采购流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管,对于一些关键环节更是需要进行严格把关,如此才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政府采购规范性和标准性,比如对于招投标环节来说,必须要规范具体的行为规范,确保招投标能够体现出公平性和公正性。

4.加强政府采购队伍建设。政府采购制度的完善还需要从具体的采购队伍建设入手进行控制,只有具备较为完善可行的政府采购队伍,才能够保障各项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这种政府采购队伍的建设除了要针对每个政府采购人员进行严格的能力审查,提升其工作效能之外,还需要从具体的队伍职责分配入手进行控制,如此才能够提升其最终的工作流畅性,避免出现内耗。

三、六项措施提升政府采购绩效

相应的制度来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相应的政府采购流程,其最为关键的有六项基本举措,这些举措主要为以下几点:一是立足配合,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二是立足监督,健全全方位管控体系。三是立足质量,提高集中采购代理执业水准。四是立足规范,推行政府采购标准化。五是立足效益,创新政府采购组织形式。六是立足细节,管好采购文件编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当前我国现阶段政府采购制度的应用和落实来说,其仍然存在着较多的缺陷和问题,也容易造成政府采购工作的执行漏洞出现,同时也容易造成一些损失产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有目的的完善和优化也就成为了今后政府采购管理人员的重要工作任务,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何红锋,张璐.我国政府采购质疑与投诉制度的不足与完善[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5,05:54-57.

[2]沈木珠,徐升权.GPA与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完善探讨[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6,01:82-87.

[3]马明德,王文庚.完善政府采购制度的若干思考[J].行政法学研究,2009,03:34-40.

[4]徐焕东,罗兰.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完善中的重点问题研究[J].中国政府采购,2007,09:14-18.

[5]马海涛,程岚.构建和完善我国绿色政府采购制度的思考[J].中国政府采购,2007,09:44-48.

学校政府采购制度 篇8

时间:2008-11-18 09:15:05 来源:

作者:

将本站加入收藏夹 language=“JavaScript”>2008language=“JavaScript”>

食堂食品相关制度

希望小学食品安全卫生制度

为了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卫生工作,保持食堂清洁卫生,杜绝食物中毒事物,特制定本制度,以资共同遵

一、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增强食品卫生意识,提高警惕,加强防范,保持室内外和用具、餐具清洁卫生。

二、严把食品质量检查验收关口,食品新鲜,杜绝腐烂、变质、变味、发霉、过期等不卫生食品流入食堂,责。

三、食品清洗要干净,做到一拣摘、二清洗、三汰清,蔬菜要在水中浸泡30分钟以上。

四、食品加工、保存生熟分开,以防交叉污染,熟食品要烧开,煮熟,剩菜要煮透,学生禁用剩菜。

五、餐具严格消毒,掌握好药物配比浓度和餐具浸泡时间,提倡蒸汽消毒。

六、操作人员持健康证上岗,注意个人卫生,不留长发,不留胡须,不留长指甲,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操作

七、每日三餐结束后,及时清洗餐具、用具,擦抹桌椅条台,清扫和拖刷地面,当餐垃圾及时清理。

八、每周进行一次卫生大扫除,清洗蒸笼、蒸饭箱、绞绊机、切肉机,碗厨、水池,擦抹门窗,清理下水。

九、采取防尘、防蝇、防虫措施,确保食品不受污染。

十、严格执行食品贮存制度,妥善保存仓储食品,防潮、防蛀、防变质。

十一、及时关锁食堂和食品仓库门窗,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操作间和仓库。

十二、发现问题要及时回报,并采取补救措施。对于造成食物中毒事故的当事人和责任人,学校将追究责任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总务处

2013年2月

东台市安丰中学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度

为了加强食品卫生工作,落实食品卫生制度,明确各岗位工作责任,保障师生员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一、食品采购人员,确保采购的食品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严格执行食品采购制度。

二、食品验收人员,依据食品采购制度和食品卫生标准,严格验收采购的食品原料,杜绝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进入仓库和食堂。生。

五、食堂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加强食品卫生管理,跟踪督查,及时排除食品卫生隐患。

三、食品保管员,必须严格执行食品贮存制度,杜绝食品变质和被污染。

四、食品加工制作人员,必须规范食品加工制作程度,确

六、食堂各岗位工作人员为本岗位食品卫生责任人,对食品卫生负有相关责任。对于违反食品卫生制度,工作不负责任,玩忽职守造成学生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相关责任人,学校将依法追究其责任,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情节严重者,依法追究其校长室 总务处 2004年9月

东台市安丰中学食品采购制度

为防止学校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员工身体健康,根据《食品卫生法》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特制定本制度。

一、严格把好食品采购关,食品采购必须到持有卫生许可证的经营单位采购食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索证;相对固定食品采购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

三、严禁采购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四、严禁采购超过保质期限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

五、严禁采购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六、严格食品验收制度,未经验收人员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食品,不得进入食堂加工。

七、采购肉类(含制成品)和奶制品等有相对固定采购渠道的,要与其签订采购合同,保证食品质量,明确供货责任。

八、食品采购要根据菜单安排,做到及时、保质、保量,不影响食堂加工制作。

学校政府采购制度 篇9

食物中毒事件是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为了能够在发生食物中毒时,及时有效地采取果断措施,协助卫生部门查明中毒原因,抢救病人,迅速控制中毒事件,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

学校成立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小组(以下称应急小组),专门负责调查处理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

1、组织机构

组长:陈清华

副组长:熊万武

成员:各科室主任及全体班主任

2、工作职责

负责组织开展对食物中毒事件人员进行初步调查、了解情况,抢救中毒人员,报告当地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收集与保全病人食用过的所有剩余食物及当餐所用 1

原料、辅料等等,收集与保全中毒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等,封存厨房及有关原料仓库,追回已售出的可疑食品,协助卫生部门进行卫生学调查。

二、紧急报告制度

1、在发生食物中毒事件或可疑食物中毒事件时,接到食物中毒报告的从业人员,应当立即向应急处理小组报告,应急处理小组必须在收到该信息起一小时内以最快捷的通讯方式报告当地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内容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病人主要症状、可能发生的原因和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2、应急处理小组应当掌握当地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疫情报告电话。

三、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出现食物中毒事件后,学校应当立即启动本预案。

1、发生食物中毒时,学校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小组应当立即组织人员迅速赶赴现场,对中毒人员进行初步调查、核实。

2、对病人采取紧急处理。

①停止食用疑似有毒食品。

②对病人进行临时紧急救助,通知120前往救护或组织人员将病人送到医院进行救治。

③及时提取采取病人有关样本,如呕吐物、排泄物,供有关部门作检测。

3、对可疑食品、生产加工场所迅速采取控制处理措施。

①保护现场,封存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

②追回已售出的有毒食品或疑似有毒食品。

③封存被污染的食品加工设备及用具。

四、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卫生学调查。

学校食堂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制度

一、根据《食品卫生法》第二十五条,采购员在采购下列食品及其原料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索证。

1、乳制品;

2、肉制品;

3、水产制品;

4、蛋制品;

5、粮谷类制品;

6、糕点(包括面包);

7、食用油;

8、调味品、酱腌菜;

9、蜂蜜;

10、豆类、薯类、蔬菜类、菌类、果品类制品;

11、酒类、饮料(包括固体、液体)、茶叶及冷饮食制品;

12、新资源食品、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特殊营养食品等需要特殊审批的食品;

13、食品添加剂;

14、食品容器、包装材料、食品用工具、设备;

15、食品用洗涤剂、消毒剂及洗消剂;

16、进口食品及出口转内销食品;

17、卫生行政部门认为应当索证的其它食品。

二、采购上述食品时,应当索取食品生产单位和供货商的卫生许可证

和营业执照,并对其是否在有效期限和许可项目范围内进行核对;同时,还应当索取食品生产单位或委托检测单位出具的同批次产品质量和卫生检验合格证或报告。

三、表明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还应索取卫生部或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食品添加剂应索取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

四、采购肉禽类原料应索取兽医部门出具的卫生检疫合格证。

五、进口食品及其原料应索取口岸进口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和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部门的卫生检验证明。

六、食品卫生检验合格证明或化验单,应注明产品的厂名、品名、生产日期及批号。证、单只对该批号产品生效,证、单有效期限与该批食品的保质期一致,证、单不得涂改或伪造。

七、采购定型包装食品的标签应符合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规定。采购散装食品应符合《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的要求。

八、采购的食品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规定。禁止采购《食品卫生法》第九条规定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

九、索取的食品卫生许可证或化验单,由食堂统一保管备查,期末交学校存档。卫生监督机构可向食品采购者索取资料,询问情况,无偿采样和要求送样,采购者不得拒绝。

十、采购人员应定期向学校和当地卫生监督机构反映采购食品的卫生质量情况。如有问题或怀疑有其它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卫生监督机构报告。

学校食堂食品仓库管理制度

一、贮存食品的场所、设备应当保持清洁,无霉斑、鼠迹,无苍蝇、蟑螂;仓库应当通风良好。

二、仓库保管员有权拒收一切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品,并应在食品进库后实行分类存放,存放要求如下:

1、食品与非食品不能混放;

2、洗洁用品、药品、有强烈气味的物品及其它有毒有害物质不能与食品同仓存放;

3、定型包装食品与散装食品分架存放;

4、肉类及其制品、蔬菜瓜果,除马上加工使用外,一律进冷库。肉类及其制品应有容器盛放,室温应控制在-18℃(以下);蔬菜瓜果的存放温度应控制在0~13℃,鲜蛋应存放在0~1℃范围内。应每三天进行一次冷库除霜,并保持地面清洁;

5、库存食品要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要有标签,做到先进先出,并定期检查、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6、搞好仓库内、外环境卫生,与食品仓库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入。

三、定型包装食品,必须有中文标识,凡食品包装标识不清楚或无标识的,不得进入食品仓库。

四、对由于库存时间过长而超过保存期限的,或发现由于其它原因出现腐败变质、酸败、生虫、霉变的食品,禁止加工生产经营。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制度

为确保员工身体健康,确保生产和工作人员无患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保证食品卫生,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适用范围 食堂全体员工

二、内容

1、所有新员工必须持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放的合格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方可办理入职手续。

2、所有人员在健康证到期前10天内需参加市CDC的食品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办理新的健康证并及时上交,如体检不合格,学校将视病情轻重进行调岗、病休辞退的处理。

3、员工在工作时间内生病或受伤应及时向主管报告,由主管批假治疗,禁止带病带伤生产。

4、工作期间如发现患有有碍食品卫生安全的疾病必须及时向相关主管人员报告,公司将视病情轻重进行调岗、病休或辞退的处理。

5、所有员工的健康证按班组和办理时间进行分类存放,保证每一位员工有相应的健康证。健康证存放两年以上的可以销毁。

6、每日自检和由专业人员检查等方式,一旦发现有碍食品卫生安全的疾病,马上调离岗位。每年健康体检一次。

7、建立《从业人员健康状况一览表》,详细填写员工的健康状况。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制度

一、新员工上岗前须进行食品卫生知识的基础培训,每月组织至少一次的食品卫生知识培训。

二、从业人员培训内容包括:《食品卫生法》、《食品安全卫生知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岗位责任制等。

三、每学期末针对各岗位至少进行一次与其岗位有关的卫生知识培训,每次培训后进行考核。

四、根据食品卫生安全情况,随时邀请上级及认证机构人员对员工进行培训。

学校食堂餐具用具洗涤消毒制度

一.清洗方法 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刮掉沾在餐饮具表面上的大部分食物残渣、污垢。2)用含洗涤剂溶液洗净餐饮具表面。3)最后用清水冲去残留的洗涤剂。

二、消毒方法

1.物理消毒。包括蒸汽、煮沸、红外线等热力消毒方法。1)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00℃10分钟以上。

2)红外线消毒一般控制温度120℃保持10分钟以上。3)洗碗机消毒一般水温控制85℃,冲洗消毒40秒以上。2.化学消毒。主要为各种含氯消毒药物(餐饮业常用消毒剂及化学消毒注意事项见附件7)。

1)使用浓度应含有效氯250mg/L(又称250ppm)以上,餐饮具全部浸泡入液体中,作用5分钟以上。

2)化学消毒后的餐饮具应用净水冲去表面的消毒剂残留。3.保洁方法

1)消毒后的餐饮具要自然滤干或烘干,不应使用手巾、餐巾擦干,以避免受到再次污染。

2)消毒后的餐饮具应及时放入餐具保洁柜内。

学校食物中毒预防和报告制度

一、为防止学校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员工身体健康,根据《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二、本规定适用于本学校。

三、学校食堂、食品商店的场地、设备与环境,食品的采购、贮存与加工,从业人员的身体状况必须达到教育部、卫生部《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或放心店的标准要求,并持有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健康证和培训合格证。

四、学校建立严格的食品安全责任制,校长负总责,安全主任具体负责,后勤主任负责日常管理,层层落实责任制,并指定专人负责学校食品安全及食物中毒预防工作。

五、学校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和食物中毒预防管理制度。如果学校食堂、小卖部实行承包经营时,必须把食品安全作为承包合同的重要内容。食堂、食品商店如发生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等情形,学校有权中止承包合同。

六、学校食堂、食品商店应建立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及岗位责任制,相关的卫生管理条款和从业人员照片应在用餐场所公示,接受学生、家长、上级卫生监督部门的监督。

七、食堂、食品商店要建立严格的安全保卫措施。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销售操作间、食品原料存放

间。食品原料存放间必须由专人负责。食品、商店营业期间,至少有一名销售人员在位看守,学校食堂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严防投毒事件发生,确保学生饮食的卫生与安全。

八、学校每学期应对学生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劝阻学生不买街头无照商贩出售的食品,不饮用来历不明的食物,发现学校食堂、食品商店出售变质、污染和三无食品,应及时向学校和卫生监督部门报告。

九、学校应制订食物中毒应急处理预案,发生食物中毒要及时起动应急机制,并实行紧急报告制度:发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学校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向当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报告信息应包括发生单位、地址、时间、疑似中毒人数、可疑食物等有关内容,并做好记录。

十、任何人不得干涉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的报告,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对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得要依法追究责任。

十一、学校食堂、食品商店发生下列情况,学校将对相关人员做出处理,情节严重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学校食堂、食品商店的场所、设备与环境卫生达不到规定的要求。

2、没有实行定点采购,或未按有关规定索证、索票。

3、出售腐败变质食品、三无食品或过期食品。

4、中小学校、幼儿园食堂制售冷荤凉菜,食品商店出售自制食品。

5、食堂和食品商店人员未取得健康合格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

6、学校食堂未实行食品24小时留样制度。

7、食堂剩余食品没按规定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

十二、学校食堂、食品商店发生下列情况,学校应责令停业整顿或终止承包合同,情节特别严重的,移交有关职能部门依法处理。

1、违反第十一条有关规定,对整改意见置之不理,屡次整改不到位的。

2、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

十三、学校发生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按卫生部和教育部《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的通知》对学校有关责任人员进行处理。

学校食堂卫生检查制度

一、饮食卫生

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保证食品卫生,防止食物中毒和传染疾病的发生,保障就餐人员身体健康。

2、食品加工要按工艺流程操作,副食品加工要做到“一摘、二洗、三切、四烧制”。

3、待出售的主、副食品要有防尘、防蝇设施。

4、餐具和用具做到每餐必消毒,消毒时间每次不低于20分钟,出售食品必须用售货工具,员工不得使用客用餐具。

5、对餐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必须清洗干净、保持干燥,食品包装材料必须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二、炊具设备卫生

盛放生、熟、荤、素食品的用具要严格分开,摆放整齐,加工生、熟食品的菜墩、刀具要有明确标志;要经常消毒,保持用具整洁、干净,做到清洁卫生、专人负责。

各餐厅及部门所用的操作台、货物架等要保持清洁无灰尘、无油污;洗菜池、筐等要无泥沙、无脏垢、无异味。

盛装食品所用盆、盘等餐具和出品部加工用具要生熟分开,各种盛具均保持干净、清洁,不得直接落地。

冰箱、冰柜要按类存放,生熟分开,有明确标志,保持清洁无异味,箱、柜、库内物品要摆放整齐有序,发现有腐烂、变质、超期储存的食品要及时处理。

三、环境卫生

1、保持餐厅内环境整洁,有“三防“措施,室内无苍蝇、无蟑螂、无鼠迹。

2、餐厅及各部门室内外卫生要分片包干,落实责任到人,明确任务。要坚持做到:墙壁、天花板经常清扫无黑垢、油圬、蛛网;门窗干净明亮;纱窗完好,无灰尘油垢,电扇、炊具、售货窗口、窗口机要清洁明亮。

3、餐厅操作间卫生要求责任到人,做到每餐操作完毕要及时擦亮灶台、用具、加工设备,清扫地面,保持沟道畅通,无杂物、无积水,并设有防鼠网。

4、库房要保持物品堆放整齐有序,“三防”措施齐全,每次出、入库后要及时清理,坚持每日清扫,保持库内整洁。

5、各餐厅及部门要坚持每周大扫除一次,做到地面、瓷砖、用具见本色。

四、个人卫生

1、上岗人员必须持有卫生防疫部门核发的健康证明。

2、员工要搞好个人卫生,做到四勤: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勤洗工作服。

3、工作人员上岗时必须穿戴整齐干净,工作衣、帽,操作和出售食品时不准戴戒指、耳环,不准涂指甲油、口红。

4、在餐厅操作间、库房、餐厅内不准吸烟,不准随地吐痰,不准面对食品打喷嚏、咳嗽。

5、严禁穿短裤、背心、拖鞋上班,严禁打赤膊操作。

6、厨房及配餐间工作时要戴口罩、手套;严禁直接用手接触进口食品,一律使用食品夹。

学校食堂烹调加工管理制度

1、进入烹调间的人员必须携带健康证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

2、进入烹调间的人员必须穿戴工作衣、帽;

3、所有待使用的容器、用具必须洗净、消毒;

4、食品加工前应检查是否有感官异常;

5、进入烹调间的食品必须洗净,盛装食品的容器必须放在指定的台案上,不得放置在地面;

6、炸制食品的食用油不得反复使用二次以上;

7、各岗位工作时必须随时清扫地面、案台;

8、废弃物应置于污物桶内并将污物桶加盖;

9、无防蝇窗纱的窗户不得打开;

10、个人物品不得带入烹调间;

11、负责人定期检查各岗位人员操作情况。

学校食堂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

1、烹饪食品时不得使用亚硝酸盐,学校食堂不得贮存亚硝酸盐;

2、采购食品添加剂要到正规的食品添加剂商店购买,并索取产品检验合格证,化验单和使用说明书,对产品标签没有卫生许可证编号,没有厂名、厂址,没有使用范围、使用量等说明内容的添加剂不能购买;

3、加工烹调食品必须使用添加剂时,要在使用前看清其产品标签和说明书,标签模糊不清的或来源不明的添加剂不得使用;

4、调料罐必须有明显标记,表明罐内调料的品名,购入调料或向调料罐内重新填加调料,必须向下一班操作人员交接,操作人员在不明调料的来源时,不得使用。

学校食堂粗加工管理制度

一、食堂管理员根据每日食谱要求,通知库管员准备每餐所用食品原料;

二、肉、禽类食品用专用清洗池清洗,用专用菜板、专用刀进行切割,装入专用容器备用;

三、蔬菜类根据不同品种进行粗加工:

1、叶菜类摘除不可食部分,用洗菜池清洗干净后,用专用案板、专用刀根据食谱要求切割装入专用容器备用;

2、根茎类:在洗菜池中清洗干净外皮,需打皮处理的,打皮后再次清洗,然后用专用菜板、专用刀根据食谱要求切割装入专用容器备用;

四、粗加工人员必须穿戴整齐工作衣、帽,佩带有效的健康证及卫生知识培训证上岗工作。

五、负责人随时监督检查各岗位工作人员操作情况。

学校食堂配餐卫生管理制度

1、配餐间的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工作衣、帽,携带健康证及卫生知识培训证上岗;

2、每天配餐前后必须将紫外线灯开启30分钟,对配餐间进行空气消毒;

3、配餐间内的一切食品容器、用具、餐具必须洗净、消毒;

4、操作台使用前必须用75%的食用酒精擦拭消毒;

5、杂物及非直接入口食品不得进入配餐间;

6、出售食品的从业人员的手不得接触钱币等污物,操作人员必须经常洗手;

7、操作完毕后关闭食品出售窗。

学校食堂餐厅卫生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餐厅卫生清扫制度,坚持四定(定人、定物、定时间、定质量划清分工包干负责制度,并定期检查;

2、餐厅设防蝇、防鼠、防尘设施,消灭“四害”;

3、餐厅地面保持清洁(无水、无油迹、无尘土、无垃圾);

4、餐厅服务人员要经常保持仪表整洁、勤洗头、洗澡、勤剪指甲,工作时间不得吸烟;

5、餐厅服务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并用流水洗手后上岗;

6、餐厅服务人员出外办事,入侧前必须脱下工作服、帽等,回来后用流水洗手;

7、餐厅服务人员上岗必须佩带有效的健康证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

学校食堂食物留样制度

为保证全校师生饮食卫生安全,方便对用餐后出现问题的跟踪,特制定本制度。

一、专人负责每餐的各种菜品的留样。

二、每种菜品均需留样,留样菜品按品种分别盛放于清洗消毒后的密闭专用容器内(每个留样食品应分别专用勺子)。冷藏存放48小时以上,每个品种留样不少于100g。

三、做好食品留样登记工作,按规定填写留样登记表,并由留样人签字后交厨师长存档备案。

四、每次留样须留存48小时后才能销毁处理。样品销毁后须对容器进行清洗、消毒。

五、厨师长对食物留样进行不定时抽查。

六、对未按要求对大型会餐菜品进行留样或留样品种不够、保存时间不够、记录不符实的情况,大厨有权处以留样人50—100元罚款。

学校食堂废弃物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加强学校餐厨垃圾处理的管理,规范本校对所产生的废弃物的责任及处理方式方法。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处理本校的废弃物。

三、流程内容:

1、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环保意识,重视执行环保管理制度,熟知废弃物处理原则和规定。

2、设置符合标准的餐厨垃圾收集容器,并保证收集容器的完好和正常使用;

3、保证下水道的畅通,防止污染。

4、废弃物的投放:各废弃物的产生部门可将废弃物暂时投放在统一设置的废弃物统一暂置场所。废弃物投放时,应按照分类(将餐厨垃圾与非餐厨垃圾分开)进行准确投放,防止混放、飞扬和异味产生;

5、放置场所的维持:废弃物放置场所应经常整理、整顿、清洁、清扫。防止异味、苍蝇、蚊子产生;

6、废弃物的处理:将厨余垃圾和废弃食用油脂分别单独收集,厨余垃圾暂由专人负责回收,并对废弃物进行处理、统计,废弃食用油脂由环卫局指定的垃圾收运单位进行收运。

7、废弃物处理责任者为各部门负责人,担负有以下职责:

1)指导和监督自己部门生产办公等活动所产生的废弃物得到正确妥当处理。

2)自己部门废弃物种类把握,并调动本部门的全体力量,为废弃物的再利用和减量方面不断努力和改善。

3)协助管理者代表顺利完成国家及地方对废弃物的管理规定事项。

上一篇:唱歌日记优秀借鉴下一篇:前言经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