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2024-10-10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共12篇)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篇1

政府采购作为最重要的市场购销活动, 其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能起到鼓励和扶持国内企业的作用, 进而促进一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加入WTO后, 政府采购市场的逐步开放和政府采购的国际化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趋势。面对国内外政府采购市场日趋开放化和世界法律趋同化的形势, 深入探讨如何科学制定政府采购政策, 按照WTO《政府采购协议》的基本原则并以双边谈判的具体承诺为基础, 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 尽快完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以完备的法律保障为前提适时逐步的开放政府采购市场, 已成为当前我国政府采购立法与实践中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一、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条规定:所谓政府采购, 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 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与一般采购相比, 政府采购具有主体特定性、采购活动公益性、资金来源公共性、采购过程规范性等特征, 应遵循公开透明、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等原则。

一般认为, 政府采购制度起源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英国。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政府采购制度。我国建国以后长期推行计划经济体制, 并无真正意义上的政府采购。20世纪80年代, 我国开始恢复和发展商品经济, 但政府采购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中国加快了入世步伐, 对政府采购的国际化有了更加深刻的感知, 有些城市开始有意识地规范政府采购活动, 北京、上海、山西、安徽等先后颁布了关于政府采购的地方性法规, 国家财政部、经贸委等也分别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政府采购的政策性文件和部门规章。截至1999年底, 全国已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建立政府采购制度, 中央机关的政府采购工作选择了卫生部、民政部、海关等部门作为试点;2002年起中央各单位正式编制政府采购预算, 2002年6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 (以下简称《政府采购法》) , 并于2003年1月1日起实施。实践证明, 《政府采购法》为形成我国政府采购的法律制度奠定了基础, 标志着我国政府采购全面步入法制化轨道。

二、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政府采购制度改革的时间较短, 立法与实践经验不足,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虽然有所发展, 但还存在许多问题。

1、法律协调性不足, 造成法律适用上的冲突。

如根据《政府采购法》第四条的规定, 不以招标投标方式而是以其他采购方式采购工程的, 应当适用《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而《招标投标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 只要是使用了国有资金的工程建设项目, 都必须进行招投标。两部法律对于采购工程就有了不同的标准, 造成了在适用法律方面的冲突。

2、政府采购的范围窄, 项目单一。

据统计, 2006年全国政府采购规模达到2900亿元, 比2005年增长了500多亿。但根据国际经验, 一个国家政府采购的规模一般为GDP的10%以上或为财政支出的30%左右, 按后一个口径计算也应在4000亿元左右, 因此扩大政府采购规模是当务之急。

3、政府采购的公开透明机制不完善。

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化的内容不明确, 方式简单, 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政府采购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了政府采购的信息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开发布, 但涉及商业秘密的除外, 但对哪些属于政府采购信息、哪些属于商业秘密均未作出明确的规定。实践中, 无论是采购人还是招投标代理机构, 甚至某些集中采购机构对公开招标有抵触、规避公开招标的现象时有发生。

4、政府采购监督检查体系不完备。

《政府采购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 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是负责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部门, 依法履行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管理职责;各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法履行与政府采购活动有关的监督管理职责。但是目前我国政府采购活动中仍存在财政部门参与政府采购的商业性决策, 而忽视采购预算的编制和对采购性资金进行管理和监督的现象。

5、政府采购质疑与投诉法律制度不完善。

《政府采购法》规定受理质疑和投诉的机构主要有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和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尽管规定采购人和采购代理机构只能就当事人向其提出的采购活动事项的疑问作出答复, 且当供应商对答复不满意时, 还可以向采购监督部门进行投诉, 对投诉处理决定不服或逾期不为处理时可以申请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但这种程序设计很难保障供应商的权益不受损失。

6、政府采购的网络化管理不健全。

网络管理是政府采购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对提高政府采购的质量和效益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 当前一些地方政府采购网络化设施差, 一些日常采购仍需通过零售市场进行, 导致政府采购中的“关系采购”、“地方保护”等, 直接阻碍了政府采购的健康发展。

7、缺乏专业化采购队伍。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 大部分采购人员从财政部门内部调剂产生, 他们拥有一定的财经知识, 但对管理、高新产品的专业知识掌握不多, 缺乏从事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易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 势必会影响政府采购的效益和运作质量。

三、完善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对策

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完善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须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根据WTO《政府采购协议》及国际政府采购立法, 积极吸取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采购立法的经验,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1、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法律体系。

具体应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以《政府采购法》为中心, 主要包括《政府采购法》、《招标投标法》和《合同法》。第二层次是以《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为中心, 主要包括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合同监督管理办法。如对供应商资格要求的规定、对评标标准和程序的规定、对采购从业人员资格要求的规定、对采购管理和经办人员行为规范的规定, 以及政府采购的信息公告管理、供应商投诉管理、集中采购机构考核、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管理等。这些规定是对《政府采购法》的具体解释和补充, 我国在这方面不够完善。第三层次是以地方性政府采购法规为中心。包括省、市、自治区政府采购管理条例或办法和政府采购目录、审计监督、合同监督、招标投标管理办法、规定、通知等。

2、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的范围和规模。

采购商品的范围不应局限于计算机、汽车等办公用品范畴, 而应逐步将大型商品、跨部门通用商品以及投资额较大的工程和服务项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政府采购的范围不应以资金来源为标准, 而是要逐步以履行政府公共职能为标准, 凡是履行公共职能机构 (不包括从事商业活动的机构) 的购买性支出, 都应该逐步实行政府采购。中央应建立一个政府采购基础目录, 要求各省级地方政府的集中采购目录都应涵盖该目录的所有项目。

3、完善政府采购信息披露法律制度。

除围绕政府采购的法律政策、采购合同的条件、供应商资格预审和评标标准、合同授予结果的公开等加强相关法律的完善外, 也可以对整个政府采购过程和合同签订及履行过程的信息都予以公布并接受审查, 真正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披露法律制度。建立中央、省、市、县四级联网的统一信息发布渠道, 确保政府采购信息发布渠道畅通, 实现政府采购信息的准确、及时和完整发布, 捍卫社会对政府采购的知情权;建立政府采购参与主体违规记录的信息档案, 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并与其市场准入资格挂钩, 切实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4、构建有效的政府采购监督法律体系。

(1) 进一步扩大法律监督的范围, 加强对政府采购所有当事人以及政府采购过程的监督。 (2) 依法确保政府采购监督部门与采购主体的有效分离, 建立一个专门委员会来监督政府采购, 保证政府采购政策与措施的统一。 (3) 实现监督方式的多样化。在加强财政监督的同时, 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审计等职能部门的作用, 将事后检查与日常监督相结合, 使监督检查的内容法制化, 形成事前、事中与事后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体系。

5、完善政府采购质疑与投诉法律制度。

(1) 建立独立的政府采购仲裁机构。WTO《政府采购协议》要求各国设立一个与采购结果无关的独立公正的审议机构来处理质疑与申诉事项。我国可以借鉴国际经验, 规定政府采购中的合同纠纷可由政府采购执行机构进行仲裁, 对仲裁结果不服的, 当事人可向法院起诉。 (2) 在审查人员的回避、质疑的撤销与公告、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的书面处理决定等政府采购质疑程序方面作出进一步的详细规定。 (3) 可以考虑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 设置合同申诉委员会, 专门处理采购活动中的申诉;同时规定供应商如果就投标资格、材料规格等招标事项发生争议可以申诉两次, 复议一次, 对复议决定不服的, 还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6、完善政府采购的网络化管理, 形成采购大市场。

应加强政府采购政策、制度的信息管理, 建立相关档案;加强政府采购的业务信息管理, 完善采购过程和采购程序;加强政府采购供应商的信息管理, 建立符合资质条件的供应商库, 对在政府采购活动中质优价廉、信誉好的供应商可采用星级评定制度, 在招标中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还要加强政府采购招标评审专家信息管理。政府采购范围广, 评审难度也较大, 为更好地做好专家库信息管理, 必须从多方面吸收和引进专家, 每次招投标根据实际情况, 从各专业专家中随机组合选出。

7、不断提高政府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

政府采购涉及的领域较广, 专业性、技术性较强, 因此对采购人员要制定考核标准和采购资格管理制度, 实行定期业务考核, 逐步建立一支专业采购队伍。在此基础上, 制定政府采购技术资格管理办法, 做到持证上岗, 并实行采购人员岗位轮换制。加强政府采购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 使政府采购工作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廉洁高效。既要建设全方位的监督体系, 更要加强从业人员的自律教育, 制定行业自律条例。

参考文献

[1]钟明:中国政府采购实务操作全书[M].中国审计出版社, 2000.

[2]洪银兴:公共财政学[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3]徐峰:我国政府采购若干问题研究[J].商业经济, 2005 (4) .

[4]王学良、宋睿:WTO框架下我国政府采购法律问题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5 (2) .

[5]国家司法考试中心:法律法规精读[M].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7.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篇2

.第一条 为规范镇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促进依法行政,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镇人民政府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政府法律顾问参与行政管理,受政府及其行政首长委托处理政府法律事务。

第三条 镇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应当坚持以事前防范法律风险和事中法律控制为主、事后法律补救为辅的原则,忠于事实和法律,维护公共利益。

第四条 镇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在镇政府行政首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一)为镇政府的重大行政决策、行政行为提供法律意见,参与其论证工作;对由政府负责人签署的镇政府规章,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进行附署;

(二)受镇长委托签署有关法律文书或者代理政府民事、经济、行政诉讼和仲裁案件;

(三)受镇政府委托,参与或者协调政府合同谈判和经济贸易谈判;草拟、修改、审核或者受镇长委托签署以政府名义签订的合同(协议)以及其他有关法律事务文件;

(四)受镇政府指派对所辖区域内发生的有一定影响的涉法事件,进行调查或者协调处理;

(五)协调镇政府各部门涉及法律事务的工作和政府执法部门之间因职责不清引起的行政执法争议;

(六)承办镇政府领导交办的其它法律事务。

第五条 镇人民政府法律顾问享有下列权利:

(一)对政府管理和决策中的法律事务,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可以列席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及其他相关会议;

(三)根据工作需要查阅有关政府文件、资料,向有关部门和人员了解情况;

(四)法律、法规、规章和政府首长授予的其他权利。

第六条 镇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以及政府工作规则,恪守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

(二)依法履行职责;

(三)对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起草的法律文书和办理的其他政府法律事务的合法性负责。

第七条 镇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应当是国家公务员,具有法律职业资格、公职律师资格或者从事八年以上的政府法制工作经历及相关经历。

镇人民政府法律顾问由镇长提名,镇人民政府聘任。

第八条 镇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参与政府决策、社会经济管理事务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应当以书面方式提出。对其提出的法律意见和建议,政府及其部门应当采纳;不予采纳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九条 对镇人民政府及工作部门与其他单位拟签订的合同(协议)和涉及政府民事、经济、行政诉讼和仲裁案件等有关法律文书,授权政府法律顾问草拟、审核或者签署。

第十条 设立镇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办公室,具体负责处理镇人民政府法律顾问的日常事务。镇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办公室设在镇政府法制机构内。

第十一条 镇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处理法律事务需要有关机构或者单位配合的,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有关机构或者单位应当予以配合和协助。

第十二条 本规则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篇3

一、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政府的法律顾问在政府重大决策的论证、重大项目的建设、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理以及日常事务的管理中都起到了积极重大的作用,大大提升了行政办事的效率。但截至目前,仍没有形成常态化、规范化的运作机制,多数是“顾而不问”,形同虚设。

1、领导重视不够、制度流于形式

根据《中国律师行业社会责任报告(2013年)》统计,有23500多名律师在政府部门担任法律顾问,这仅占全国25万名律师的十分之一。这说明了我国政府机关聘请律师担任政府法律顾问的数量还比较少,领导对法律顾问工作重视的程度还不够。受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政府做决策难免会出现“重领导意志,轻法律规则”的现象,有些政府只是应要求出台设立法律顾问的文件,但长期不向顾问律师咨询,顾问律师没有参与或很少参与政府工作,面临“顾而不问”的尴尬,制度流于形式。

2、遴选程序随意、能力参差不齐

我国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是一个年轻的制度,法律顾问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政府机关在选择法律顾问的程序比较随意:更多凭借律师和政府的关系,或者是司法部门的推荐;更多关注的是有社会影响力的律师而忽视了有强大团队的律师事务所,忽略了具有相应专业特长的律师。在这种缺乏竞争机制的选聘模式下,会导致一些符合专业要求的优秀律师无法进入法律顾问的队伍,为政府依法行政建言献策;也会导致行政法律服务方面能力欠缺、专业水平不高的法律顾问无能应对政府工作中的具体事务,无法正常发挥法律顾问应有的作用。

3、服务范围传统、顾问作用受限

由于政府机关和法律顾问是契约关系而非领导服从关系,我们一些领导对于法律顾问参与重大决策等涉密事项有所顾忌,从而把法律顾问工作局限在为政府提供法律咨询、参与政府信访接待、陪同政府领导下访、处置重大纠纷、应对突发事件、参与行政复议及行政诉讼等一些简单、传统法律服务事项上。法律顾问服务的范围比较窄,介入的程度不深,大多属于事后补救事宜,承担“消防员”的角色。而在法律风险事前评估与防范方面很少参与,不能全程介入政府的日常工作,律师发挥法律服务的作用大打折扣。

4、专项经费不足、缺乏制度保障

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的政府法律顾问是无偿服务,我省《政府法律顾问委员会工作规则》第六条就明确规定:“法律顾问为省人民政府提供法律服务,一般不给付报酬。”主要是因为政府财政中没有设立法律顾问开支的专项经费,大部分律师在从事政府法律顾问工作中支付的劳动和获取的利益失衡,严重挫伤了法律顾问为政府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的积极性。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服务不规范”也成为政府法律顾问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例如律师发表法律意见的独立性受限、顾问职责不明确、工作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都成为政府法律顾问促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绊脚石和拦路虎。

二、完善顾问制度、建设法治政府

综上分析,要实现法律顾问制度在各地各级政府的全面覆盖,并能有效运转、取得实效,确实存在诸多障碍。要消除这些障碍,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突破。

1、转变政府观念,全方位多角度参与

首先,政府机关领导要重视法律顾问在政府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法律顾问的主管部门,成立法律顾问办公室,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服务框架,推动政府法律顾问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发挥作用。其次,建立政府法律咨询专家库。向有关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法律实务部门及律师事务所等选取符合条件的人选列入专家备用库,专业领域涉及公共资源、土地管理、金融保险、科教文卫等与政府日常管理工作紧密相关的各个方面。再者,扩大法律服务的范围。政府法律顾问不仅要在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方面发挥作用,也要在政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政府加强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政府法律顾问的工作主要包含:为政府起草发布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法研究和论证;参与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律论证和可行性分析;为重大经济项目的谈判、重大招商引资中的涉法问题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建设项目合同、资产处置协议的起草、审查和修订;协助政府对重大突发性、群体性事件以及信访事件的处理;对国企改制、企业破产清算等经济事项上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积极在新兴产业、民生领域及涉外领域拓展服务项目;参与政府日常的法律事务,接受委托代理诉讼、调解、仲裁及其他工作事项;协助政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等等,确保法律顾问能全程深入地介入政府工作,让法律顾问充分参与政府的决策和行为,形成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救济的风险防范机制,促进政府决策的合法合理。

2、规范遴选机制,提升法律服务水平

政府法律顾问可以分为常年法律顾问和专项法律顾问两种。其中常年法律顾问可以采取法律顾问团的形式,由政府法制人员、法学专家以及资深律师组成。对法学专家、执业律师担任政府法律顾问应当设定较高的资格门槛。《山东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则》规定了担任法律顾问必须是“具有教授、研究员等高级职称或者获得省级以上优秀律师荣誉称号,从事法律教学、研究或者法律实务工作10年以上”,值得借鉴。其选任的程序可以采取部门推荐与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由本级政府法制部门组织,择优选录。

专项法律顾问是针对特定的事项提供法律服务,可以在顾问团内的成员产生,也可以在顾问团以外的成员产生。为保证政府法律顾问的成员的专业性强、业务水平高,必须引入竞争机制,采取招投标的方式,选聘符合条件的法律顾问,提升法律顾问的服务水平。拟聘法律顾问的建议名单报本级政府审定,同意聘请的由本级政府与其签订聘用合同,向社会公示。

3、规范工作细则,予以刚性制度保障

我国山东、海南、浙江、深圳等地制定了法律顾问的工作规则。但这些规则大多只有十几条的内容,规定比较粗糙,并不能为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的开展提供具体的标准和依据。我们政府在制定法律顾问工作规则不应是应付形势所需,而是在于能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笔者认为政府法律顾问的工作规则除了要规定法律顾问的组织结构、担任的条件、服务的范围、遴选的程序之外,还应该明确法律顾问发表法律意见的独立性和保障法律顾问的异议权,明确具体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标准、工作权责和责任承担方式、纪律要求和监督管理以及工作业绩评价考核等内容。通过制度化促使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范化、常态化。

4、设立专项经费,实行政府集中采购

要提高政府法律顾问服务的积极性和服务质量,落实经费便是当务之急。2010年吉林、上海等地在制定《政府采购目录》时,在服务类中就增设了“法律服务”项目,法律顾问的顾问费用数额较大时采取政府集中采购的方式支付。2014年4月,山东人民政府也将政府法律顾问费用列入了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并根据其提供的工作量计算费用。这些举措可资借鉴。要完善政府采购法律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就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机制,规范政府采购法律服务的价值评估、质量控制、绩效考核、监督管理等機制。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篇4

法律顾问乃至政府法律顾问,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就已经出现。沿海城市诸如深圳是较早成立市政府法律顾问室、并由市政府聘请政府法律顾问的城市之一。加快法治政府建设一直是我国政府的目标之一。2004年3月, 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明确提出建设法治政府的奋斗目标。2010年10月10日, 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提出:新形势下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更是明确提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改革目标。近年来, 各地方政府积极贯彻中央有关会议精神及相关指导文件,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全面转型服务政府, 政府法律顾问的功能有很大增强, 但总体来看, 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相关保障不足, 法律顾问制度缺乏足够的支撑;政府法律顾问 (团) 人员组成比较单一;政府法律顾问成员评选机制上有不足。

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设中的问题

(一) 相关保障不足, 法律顾问制度缺乏足够支撑

1.法律支撑不足

目前我国尚未对各级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做出统一的规定, 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建立依靠地方领导的政治觉悟及法治素养高低, 一旦地方政府领导弛于政务亦或者是对法律顾问制度重视程度不够, 则法律顾问制度往往形同虚设。除此以外, 一个地区各个单位标准不统一或者是压根就没标准, 造成了地区内部的不同, 不利于依法行政, 更不利于法律顾问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在落实相关政策过程中, 常常出现责任主体不明确的现象, 有的为了应付上级检查, 往往拉大旗作虎皮, 在文件的起草和规划阶段大张旗鼓, 真正到了落实的阶段却流于形式。这种形式主义导致了法律顾问制度缺乏支撑。

2.经费支撑不足

经费支撑不足, 致使政府法律顾问制度难以正常运转。当地政府未把法律顾问制度建设所需费用列入财政预算, 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各项工作诸如法律顾问机构、人员的组建无法完成, 出具法律意见书前所需的谨慎性的调查活动无法进行。现阶段, 政府法律顾问的劳动报酬较低, 有的甚至是无偿劳动, 法律顾问的积极性得不到提高。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使得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困难重重。

(二) 法律顾问成员管理评估上有漏洞

1.政府法律顾问 (团) 人员组成单一

政府的法律顾问过于依赖于律师。然而律师自身都有较多的社会业务, 他们不但要参与社会上法律事务, 而且还要应付与政府繁杂的关系, 因为他们本身也是社会群体的一员, 在与政府接触的过程中往往有着其他的考虑, 这就使得他们顾虑重重, 效果不是很明显。除此以外, 由于财力有限, 政府往往聘用一些知名度不高、业务水平较低的律师, 降低了办事效率。另一种情况就是政府在组建法律顾问制度时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政府偏爱选择那些社会形象好、知名度高的律师, 把大量事务全都交给他们去办, 视他们为全能全才, 其实这些知名度高的律师不可能包办所有事务, 除此以外聘请知名度高的律师费用较高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2.政府法律顾问成员评选机制有漏洞

目前, 在政府法律顾问成员评选上, 主要方式为政府法制机构进行初选, 然后征求有关司法部门意见。如此选聘法律顾问, 缺少竞争机制, 有失公平。这样的评选机制不但不利于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健康发展, 而且对法律顾问自身的提高起到了阻碍作用。

三、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完善

(一) 积极学习其他地区先进的管理经验, 努力探索适合本地区的法律顾问制度

山东省政府办公厅于2014年5月4日印发《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意见》对山东省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托本级政府法制机构, 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各级政府法制机构负责对本级政府所属部门、机构的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进行指导和规范;各县 (市、区) 政府法制机构负责对乡 (镇) 政府、街道办事处的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进行指导和规范;省政府法制办负责对全省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协调。

据《内蒙古日报》报道:在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中, 呼伦贝尔市于2014年在全市下发通知, 率先推行法律顾问制度。截至2014年底, 自治区各级政府及政府工作部门共聘请律师事务所担任法律顾问有550家, 同比增长62.7%。其中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政府聘请律师事务所担任法律顾问156家, 三级政府工作部门聘请律师担任法律顾问320家, 乡镇 (苏木) 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聘请律师担任法律顾问74家。2014年鄂尔多斯市在解决湖水污染问题中, 法律顾问深入现场调研, 了解群众诉求。让群众懂得家乡生存环境的中重要性, 要依法依理解决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架起了政府与牧民对话的桥梁, 误会得以澄清。通过这件事, 使得政府法律顾问在乌审旗政府中的重要性得以凸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地方政府完全可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 努力探索适合本地区的法律顾问制度。

(二) 建立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政府法律顾问管理体制

管理体制不规范, 是导致政府法律顾问制度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在选择顾问成员及选择机制中也有较大不足, 司法行政部门直接推荐的方式不利于选拨高水平有素质的律师参与工作, 而且这又为私人关系徇私舞弊提供了方便。因此地方领导干部思想的重视与否是建设法律顾问制度的重要因素。要加强地方法律顾问方面的宣传, 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契机, 使领导干部从理论上明白建立和施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必要性。海南省自2005年3月建立省政府首席法律顾问制后明确要求, 海南省人民政府的红头文件报送省长签发之前, 必须有省政府首席法律顾问附署意见。

制定《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则》, 明确政府法律顾问的工作职能范围和相应的权利等, 确保法律顾问的工作得以正常开展。明确政府法律顾问的职责, 主要是其监督权的规范保障。如今的情况是在法律顾问的监督权方面, 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更别说行政参与权受到行政机关侵害的救济方法了。因此, 应当完善监督行政规范, 要明确政府法律顾问对政府履行职责的参与权、督促权、评价权, 以及对政府未履行义务的申诉权、补救权和控告权。

(三) 加强对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的保障力度

1.经费保障

《吉林省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则》第30条明确规定, 法律顾问“为省政府及其领导决策办理法律事务和提供法律咨询不付酬金”。这种规定对提高律师的积极性和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工作有着严重的缺陷。因此应当调整政府财政关于法律顾问制度建设方面的预算, 把法律顾问的活动支出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中。要对所需费用有一个科学的预算安排, 在年初的两会报告上就要对该项款项进行细致规定, 设立法律顾问方面的专项资金。在实行的过程中, 对于法律顾问建设成效显著的地区, 要实行奖励性专项拨款。

在争取上级政府支持的同时, 政府要依据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相关规定, 将政府法律顾问服务费列入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指导目录。对政府法律顾问的服务项目, 由政府来制定具体费用标准, 依据国家财务会计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对法律顾问的费用要科学管理。严格规范法律顾问人员的出差经费和各种活动报销审批, 防止各种弄虚作假行为。

2.人才保障

政府在对经费方面有了充足的预算之后, 要分批次分情况选聘各层次各领域的律师, 以此来增强法律顾问的规范性。从长远来看, 调整司法行政和法制办的职能, 除了应当畅通执业律师成为政府雇员的通道, 以提高法律顾问的专业性和独立性外, 政府还应当积极接受社会的监督, 使有知识有素养的非法律人士参与, 提高法律顾问的透明度及广泛性。

四、结语

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对于法治政府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的目标, 实现这一目标, 政府固然是责任主体, 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在新形势下, 政府应该积极转变角色, 打造阳光政府、责任政府。它在内涵上有别于政府法制工作者、公职律师和政府律师, 在功能上立足于规范政府立法行为、提升行政决策水平和促进政府严格执法, 在权能上享有决策介入权、决策审查权和参与监督权等。

要努力推进从“法律咨询者”向“法治守护者”的角色转变, 完善相应法律法规的建设, 制定类似于《政府法律顾问管理规定》的法律规范, 努力探索适合本地区的法律顾问制度, 统一管理模式。明确职责, 进行体系建设。以建立科学规范、行之有效的政府法律顾问管理体制, 加强对政府法律顾问工作的保障力度。总之, 建立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任重而道远, 需要我们不断努力进行法律法规制度上的创新。

参考文献

[1]王琳.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应从深圳走向全国[N].深圳特区报, 2014-11-19.

[2]陈燕.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设的若干思考[J].福建法学, 2015 (3) (总第123期) .

[3]罗岸伟.建立刚性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推动法治政府建设[EB/OL]中国律师网, 2013.

[4]陈春艳, 普遍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进程[N].内蒙古日报, 2015-3-24.

[5]民革上海市委.健全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推进上海法治政府建设[N].联合时报, 2014-1-3.

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知识问答 篇5

1、什么是政府采购?

答: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它是以合同方式有偿取得的货物、工程和服务,包括购买、租赁、委托、雇用等。

2、什么是政府集中采购?

答:是指由政府设立的集中采购机构(政府采购中心)依据政府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受采购人的委托,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采购原则,以及必须采取的市场竞争机制和一系列专门操作规程进行的统一采购。它是政府采购的主要形式。

3、什么是部门集中采购?

答:是指主管部门统一组织实施纳入部门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货物、工程、服务的采购活动。

4、什么是分散采购?

答:是指采购人自行组织实施采购活动,分散采购的主体是采购人。分散采购是相对于集中采购而言,也是政府采购的一种组织实施形式。

5、什么是政府采购当事人?

答:是指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各类主体,包括采购人、供应商和采购代理机构等。

6、什么是政府采购预算?

答:是指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内所有政府采购项目及资金的计划,是部门预算的组成部分。

7、什么是集中采购目录?

答:是指将要求实行集中采购的采购项目单独制定一个清单,即集中采购目录,包括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和部门集中采购目录。凡是纳入政府集中采购目录的采购项目必须委托政府采购中心集中采购或采购代理机构采购。

8、什么是政府采购限额标准?

答:是界定采购项目是否纳入政府采购法调整范围的金额标准,是界定采购项目是否适用政府采购法的依据。

9、什么是政府采购指定媒体?

答:是政府采购监管部门指定的集中面向社会发布政府采购信息的媒体。目前指定媒体主要

有:中国财经报、中国政府采购杂志、中国政府采购网。

10、什么是政府采购信息网?

答:是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建立的专门用于向社会公开发布政府采购信息的网络平台。中国政府采购网网址:;

11、什么是政府采购信息公告?

答:是指将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管理办法规定应当公开的政府采购信息在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向社会公开发布。

12、什么是采管分离?

答:采管分离就是政府采购监管与执行职能相分离,财政部门作为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履行政府采购的计划、管理与监督职能,政府采购中心作为集中采购机构,负责政府采购计划的实施与执行。

13、什么是法律责任?

答:是指行为人对其违法行为所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在政府采购法中规定严格的法律责任,对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法律得以正确实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4、什么是公开招标?

答:是指招标采购单位依法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供应商参加投标。

15、什么是邀请招标?

答:是指招标采购单位依法从符合相应资格条件的供应商中随机邀请三家以上供应商,并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其参加投标。

16、什么是竞争性谈判?

答:是指由谈判小组通过与多家供应商进行谈判,最后从中确定成交供应商的一种采购方式。

17、什么是单一来源采购?

答:是指由于所采购项目的来源渠道单一,或者发生了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不能从其他供应商处采购,以及必须保证原有采购项目一致性或者服务配套的要求,需要继续从原供应商处添购且添购资金总额不大等特殊情况,只能从一家供应商采购的采购方式,因为它是一种没有充分竞争的采购方式,所以使用受到严格限制。

18、什么是询价采购?

答: 是指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向有关供应商发出询价单让其报价,然后由询价小组在报价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并确定成交供应商的一种采购方式。

19、什么是协议供货?

答:协议供货是指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定产品、定价格、定服务、定期限,实行一次招标,分批供货,并以财政部门的文件形式将协议供货内容告知采购人,采购人按规定直接与协议供应商联系采购的一种采购方式。这种方式能简化采购程序、降低采购成本、缩短采购周期、便于财务结算、提高工作效率,目前我市已实行协议供货的项目有:电脑、打印机、复印机、数码相机、摄像机、空调、办公用纸、车辆维修、车辆保险、汽车轮胎、部分车型的公务车采购等。

20、什么是综合评标法?

答:是指在最大限度地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前提下,按照招标文件中规定的各项因素(如:价格、技术、财务、状况、信誉、业绩、服务等)进行综合评审后,以评标总得分最高的投标人作为中标候选供应商或者中标供应商的评标方法。

21、什么是性价比法?

答:是指按照要求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后,计算出每个有效投标人除价格因素以外的其他各项评分因素(包括技术、财务状况、信誉、业绩、服务、对招标文件的响应程度等)的汇总得分,并除以该投标人的投标报价,以商数(评标总得分)最高的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供应商或者中标供应商的评标方法。

22、什么是最低评标价法?

答:是指以价格为主要因素确定中标候选供应商的评标方法,即在全部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的前提下,依据统一的价格要素评定最低报价的投标人作为中标候选供应商或者中标供应商的评标方法。

23、什么是政府采购活动中的询问?

答:是供应商对政府采购活动事项有疑问而向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提出口头咨询,并要求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及时作出答复的一种行为。是供应商维护自身知情权的一种方式。

24、什么是政府采购活动中的质疑?

答:是供应商认为采购文件、采购过程和中标、成交结果使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以书面、实名形式向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提出的质询和疑问。《政府采购法》第52条规定:供应商的质疑可以在知道或者应知其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提出,质疑是供应商维护自身权益的一种法定权利。

25、什么是政府采购活动中的投诉?

答:是指质疑供应商对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的答复不满意或者采购人、采购代理机构未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答复,而向同级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的书面陈述。《政府采购法》

第55条规定:供应商的投诉可以在质疑答复期满后十五个工作日内提出。

26、公开招标(邀请招标)采购程序?

答:(1)受理采购委托;(2)编制招标文件;(3)发布招标公告(或投标邀请函);(4)资格预审、发售招标文件;(5)组织招标文件答疑;(6)确定评标委员会组成人员;(7)制定评标办法;(8)组织开标、评标,确定中标供应商;(9)发布中标公告、签发中标通知书;

(10)签订采购合同;(11)合同验收、付款。

27、竞争性谈判采购程序?

答:(1)受理采购委托;(2)编制谈判文件;(3)发布谈判采购公告;

(4)发售谈判文件;(5)成立谈判小组;(6)组织谈判,确定成交供应商;(7)发布成交公告、签发成交通知书;(8)签订采购合同;(9)合同验收、付款。

28、询价采购程序?

答:(1)受理采购委托;(2)编制询价文件;(3)发布询价采购公告;(4)发放询价文件;

(5)成立询价小组;(6)组织评估比较,确定成交供应商;(7)发布成交公告、签发成交通知书、;(8)签订采购合同;(9)合同验收、付款。

29、单一来源采购程序?

答:(1)受理采购委托;(2)编制采购文件;(3)发放采购文件;(4)组织谈判小组与单一来源供应商进行洽谈;(5)签发成交通知书;(6)签订采购合同;(7)合同验收、付款。

30、国家对自主创新产品的采购有哪些规定?

答:(1)建立财政性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2)改进政府采购评审方法,给予自主创新产品优先待遇;(3)建立自主创新的政府首购和订购制度;(4)建立本国货物认定制度和购买外国产品审核制度;(5)发挥国防采购扶持自主创新的作用。

31、政府采购怎样扶持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答:政府采购可以将政府采购形成的商业机会尤其是中央单位的政府采购向这些地区倾斜,在竞争的前提下,将采购合同优先授予相对有实力的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供应商,支持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从而达到培育财源的目的,促进企业发展与财源增长的良性循环,逐步改变不发达的状况。

32、政府采购怎样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答: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中小企业因规模小,竞争力不强,处于弱势地位,所以,通常难以拿到相应的采购合同。但是,中小企业也是纳税人,有权利享受到政府采购带来的商机。同时,中小企业是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对维护社会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当给予必要的扶持。因此,政府采购应当将一定限额以下的或适合中小企业承担的采购项目,适度向中小企业倾斜,甚至可以规定政府采购总额的一定比例留给小企业,以此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33、国家对节能产品的采购有哪些规定?

答: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财库[2004]185号)文件指出:“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用财政性资金进行采购的,应当优先采购节能产品,逐步淘汰低能效产品。”并规定:“2005年在中央一级预算单位和省级(含计划单列市)预算单位实行,2006年扩大到中央二级预算单位和地市一级预算单位实行,2007年全面实行。”

34、国家对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产品的采购有哪些规定?

答: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信息产业部《关于印发无线局域网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的通知》(财库[2005]366号)文件规定:“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用财政性资金采购无线局域网产品和含有无线局域网功能的计算机、通信设备、打印机、复印机、投影仪等产品的,应当优先采购符合国家无线局域网安全标准(GB 15629.11/1102)并通过国家产品认证的产品(以下简称认证产品)。其中,国家有特殊信息安全要求的项目必须采购认证产品。”

35、国家对计算机预装操作系统的有关规定?

浅析政府采购合同的法律性质 篇6

关键词:政府采购合同;民事合同;行政合同

一、关于政府采购合同的性质界定问题

1.世界主要国家对政府采购性质的界定

(1)法国:将公共工程、公共劳务和公共供应契约统称为公共采购契约,但法国将行政相关签订的契约区分为行政契约和私法契约两类,公共采购契约也不例外,除公共工程合同为法定的行政合同外,公共劳务契约和公共供应契约由行政机关根据需要和情况,决定空间缔结民事合同或行政合同。

(2)德国:其行政法虽有明确的公法合同和私法合同的区分,但传统上采用私法来处理政府采购,称为行政上的私法后备行为,将行政必需的物质条件的供应,通过私法合同解决。

(3)英国和美国:它们作为判例法国家,并没有公私法的划分,政府采购合同作为政府主体与其他民事主体签订的合同均适用普通合同法,同时也适用一些特殊规则,如英国的“合同不得束缚行政机关裁量权”的规则,美国的“政府使得的终止”规则。但这并不是说英国和美国的政府采购合同均为行政合同,实际上,普通法系国家的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并非对所有政府为一方当事人签订的合同都进行司法审查,也必须将合同分解为具有因素的政府采购合同和纯粹商业性的政府采购同,区别对待,前者为行政合同,后者为民事合同。

2.我国政府采购合同性质界定的争议

目前,我国学者对政府采购合同的定性是存在很大争议的,其中主要形成“民事说”、“行政说”和“混合说”三个方面的观点:“民事说”认为政府采购合同属于民事合同的范畴,因为在订立合同时,双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具有私法性;“行政说”认为政府采购合同属于行政合同,主要表现在采购人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特殊权利和法律救济手段上,具有公法性;“混合说”认为政府采购合同从总体上看属于民事合同,但也应该认识到它的特殊性。我国《政府采购法》第43条中规定:政府采购合同适用于合同法;采购人和供应商之间的权利义务,应当按照平等、自愿的原则以合同的方式约定。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政府采购目的的公利性,主体的特定性、采购资金来源的公共性、采购过程的法定性等特征,《合同法》调整的是民商事合同关系,它并不能概括所有的合同法和合同制度,许多合同都属于民商法以外的其他法律部门调整的范畴,如经济合同。

二、民事合同与行政合同的比较

1.合同的概念

合同又称"契约",是民法中一个重要概念。广义的合同是指以确定权利、义务内容的协议,除民法中的合同以外,还包括行政法上的行政合同、劳动法上的劳动合同等。而狭义的合同是将合同视为民事合同,即指确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的合同。

2.民事合同

我国《民法通则》和《合同法》中所规定的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属民事合同。

民事合同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是平等主体的当事人双方或多方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它要建立在当事人自愿协商的基础之上,订立合同主体的法律地位必须是平等的;②是当事人设立、变更或终止债权债务关系的协议,只要当事人的协议成立并生效,就对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就应根据合同的约定行使权利,承担义务;③是当事人双方或多方意思表示一致的协议,体现了当事人的共同意志。

3.行政合同

如前所述,广义上的合同中包括行政合同。所谓的行政合同是指行政主体之间或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为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某些目标,意思表示一致并依法签订的协议。

行政合同具有以下几个特征:①行政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中,必须有一方是行政主体;②签订行政合同的目的在于实施国家行政管理职能和公共利益;③行政合同的内容涉及到国家和社会的公共事务;④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不同,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在行政合同的履行、变更或解除中,行政主体享有行政优益权;⑤是行政合同以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为成立要件,具有合意性;6、行政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都必须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在发生纠纷后要通过行政法的途径救济。

4.两种合同之比较

民事合同与行政合同,在合同订立规则上大致相同,须经过要约与承诺过程,双方要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订立,合同一经生效,便对双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当事人双方必须严格履行,享受权利并承担义务。

行政合同与一般民事合同区别在于,行政合同的行政性和法定性。①行政性主要体现在行政主体地位不平等,享有行政优益权上。民事合同讲求的就是双方当事人地位平等,而行政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为行政机关,目的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具有特殊性,双方当事人处于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②法定性在于行政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都必须严格依照法律的规定进行。③在订立形式上,民事合同采取口头或书面,而行政合同必须为书面形式。

三、政府采购合同性质的认定

综上所述,我所持的是第三种观点“混合说”,认为政府采购合同是一种有其特殊性的民事合同,更为具体的说,我认为它是兼具有民事合同及行政合同特征的一种经济合同形式。当作为采购人的国家机关和其他主体采购纳入政府采购管理的货物、工程和服务,适用《政府采购法》,与供应商订立的合同,不在此范围的“政府采购”则属于民商事合同的范畴。

1.订立合同的主体

订立采购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地位平等,政府采购合同是采购人与供应商之间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为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而签订的协议,政府采购合同的履行应依《合同法》的规定,如一方违反合同的约定,则应依合同法规定承担违约责任。它采取民事合同的订立原则,虽有一方当事人是行政主体,但是他们之间的地位仍是平等的,这有利于相对弱势的这方当事人行使其权利,减少了行政合同中规定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会引起行政主体滥用其行政优益权的可能性,体现了合同的公平原则。

nlc202309041213

2.订立合同的形式

政府采购合同如行政合同一样,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订立。由于政府采购行为的特殊性,它不仅包括民事合同的一般条款,还包括一些特殊条款,如该法第45条规定: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政府采购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它们体现了政府采购法律和公共政策,故这些合同条款是不得任意改变的。与民事合同采用的形式较自由不同,以书面形式订立政府采购合同能更有效的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加强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

3.合同的变更和终止

《政府采购法》第50条规定:政府采购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不得擅自变更、中止或者终止合同。由于政府采购资金来源于纳税人的税款,采购对象主要用于向社会成员提供公共服务,使得政府采购与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这些和行政合同很像,因此它也具有法定性,尤其在程序上要受到法律严格的规制。除非政府采购合同继续履行将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双方当事人应当变更、中止或终止合同,并且应当对因此给合同当事人造成的损失承担责任。因为政府采购主体享有较多公法上的权力,所以相应地就要承担更多程序上的义务,这也是政府采购合同特殊性的另一方面体现。

4.政府采购合同更符合经济合同的范畴

政府采购合同有别于一般民事合同,我国过去没有将政府采购合同和一般民事合同区别开来,因此造成了很多问题,政府采购合同的订立和履行应当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政府采购合同更符经济法的价值取向,应该从经济法的角度界定政府采购合同的性质。民事合同与行政合同的争论恰恰符合经济法的特殊位置,二者均各自符合政府采购合同的一部分特点,但又都无法涵盖政府采购合同的所有特点。我认为经济法位置的特殊性恰好符合政府采购合同的特殊性。政府采购合同兼具公法与私法因素,以行政、刑事等“公”的手段调整采购合同当事人之间发生的“私”的关系;同时将平等对立、协商较量、等价有偿、恢复补偿等“私”的手段引入有政府和公共权力加入、为公共利益考虑的“公”的关系,以民事的、行政的、刑事的等各种法律调整手段有机结合的综合调整,体现了公法因素和私法因素的结合。所以,将政府采购合同划分到经济合同更为贴切。

参考文献:

[1]陈靖《政府采购的性质》,法制天地,2006年8月

[2]柳经纬《债权法》,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出版

[3]邹志臣《政府采购契约的法律性质初探》,吉林大学学刊,2006年6月

[4]王周欢《浅谈:政府采购合同性质及法律适用》,国匙网,2006年12月25日

[5]马德怀《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

[6]唐开元《论政府采购合同的公私法兼容性》,湘潭大学

[7]史际春《经济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1月

作者简介:

杨艺琳(1989.7~),女,毕业院校: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育背景:2007年9月至2011年7月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系(本科);2012年3月至今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行政法学(在职研究生);获奖情况:2008年6月,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获得校级优秀青年志愿者;2008年11月,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获得校级三等奖学金,校级优秀青年志愿者;2009年10月,参加“第二届经济增长与就业国际研讨会”获得优秀志愿者称号;2009年12月及2011年6月,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获得校级三好学生。

法律框架下的政府通告制度研究 篇7

关键词:政府通告,法律属性,法律救济,法律追责

一、政府通告制度的法律内涵

(一) 政府通告制度的法律属性

政府通告是行政机关进行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基于特定行政目的, 针对某一特定范围内的相对人发布需要相对人周知、遵守甚至配合、执行的事项的一种行政告知行为。从行政法法律渊源来分析, “通告”的法律渊源应当属于行政规章, 即“国务院组成部门及直属机构,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含有2个区及以上的市的人民政府, 在它们的职权范围内, 为执行法律、法规, 需要制定的事项或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而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具体来讲, 笔者认为, 政府通告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知照性通告, 只向大众公布应当被众所周知的行政管理事项, 这类通告的目的在于保护公众的知情权, 其所通告的内容并不会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实质性影响。可以看出, 知照性通告并不属于具体行政行为所规制的范畴, 因此, 不具有行政可诉性。严格意义上来讲, 知照性通告并不属于行政规章, 而规范性通告才属于行政规章的管理范畴。

另一类则是规范性通告, 是指向社会有关集体公布应当被众所周知并要求行政相对人遵守、执行的有关事项, 如《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首都国庆六十周年活动期间实施禁飞的通告》, 其目的在于行政管理, 是行政管理的手段之一。规范性通告要求行政相对人遵守并执行公告有关事项, 且这种遵守和执行一般都具有行政强制性, 因此往往会对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规范性通告从通告对象来分, 分为针对特定多数相对人和不特定多数相对人, 针对不特定多数相对人的规定性通告并不属于具体行政规章, 大部分属于行政处罚范畴;针对特定多数相对人的规定性通告属于行政规章, 因此, 具有可诉性。

(二) 与政府公告制度比较研究

政府公告是“行政机关基于行政目的, 公开告诉行政相对人一定事项的行为。” (1) 又为“行政公告是指行政主体依法履行职权, 为实现特定的行政目标, 通过公告形式, 将以行政职权行使相关的信息向社会公布的一项行政法律制度。” (2) 政府公告与政府通告相比较, 理论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但在实际使用中往往存在着错误使用的情形:

从适用范围及内容方面来看, 政府通告相较于政府公告, 其内容行政业务性以及行政区域性更强。但就目前的政府公告管理规定来看, 政府公告的适用内容包括了规章、规范性文件、行政措施和政务信息方方面面;而从通告的实际运用来看政策法令、政务信息和行政措施亦其发布的主要内容。可以这样来讲, 目前, 政府公告和政府通告在实际适用范围及内容上存在很大的交叉部分。

从行文目的方面来看, 政府公告应当以普遍告知为目的, 但受众并不被强制要求遵守或执行, 甚至不被强制要求周知;而通告应当以告知且须有关方面遵守或执行为目的, 所告知的事项要求有关方面周知甚至遵守或执行, 以便规范其社会行为。但就目前的适用来讲, 政府公告与政府通告存在很大程度上的错误使用。

二、政府信息通告制度的法律救济

(一) 困境

1. 政府通告成为公权力滥用手段

政府通告, 作为行政管理体系下常用的公文类型以及行政管理手段, 频繁出现在行政相对人的视野之中。当行政相对人扩散成不特定的多数人时, 这种政府通告形式就会为行政权力滥用披上一层面纱, 充当起行政诉讼的主要对象。行政机关利用行政通告肆意扩大行政权力, 频频出现朝令夕改现象, 更是借此规避民主评议等公民参与行政管理的活动。法律空白的存在、政府通告的错误使用等因素导致规范性政府通告成为一种具有行政规章的强制性, 而缺乏行政规章规范性立法的具体行政行为。也就是说, 在社会实践中, 政府通告对于行政管理体系而言只有权力, 缺乏制约因素;政府通告的程序、内容、追责的严重空白使得行政管理机关存在着极大的自由裁量的权力, 这种权利在诱惑之下就会演化成为公共权力滥用的手段, 为公权力的扩张披上合法的外衣。

2. 通告内容缺少公众及时反馈

政府通告的内容往往涉及不特定相对人, 通告文书通过新闻发布会、网络展示、内部公示等发布形式告知公众。一份政府通告的制作、发布严重缺乏在公众参与的影子。但是, 不可否认的是, 这一份通告文书的效力主要体现的对象往往是并未参与讨论的公众。从这一角度来看, 公众对于政府通告接受度普遍偏低, 各种政府通告广受诟病也是事出有因。行政管理机构不仅在通告做出的过程中无法体现公众参与的影子, 并且在制作、发布行政通告之后, 很难了解公众对于通告内容的实际感受。如果放任这种情况的发生, 就会导致行政管理机关对于接下来行政管理事项无法实现有效评估, 更有甚者, 就会使得地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陷入了困境。因此, “在通告做出的事后如何及时得到公众的反馈”这一命题的破解具有重大意义。

(二) 法律救济

1. 明确通告主体、内容以及追责

笔者认为, 目前存在的政府通告事故的频繁发生与政府通告、政府公告等行政行为的混淆适用有着直接的联系。笔者建议, 将知照性政府通告纳入到政府公告范畴, 将针对特定多数人的规范性政府通告纳入到政府通报范畴, 将具有针对不特定相对人的行政管理规范性政府通报、政府公告等划分至政府通报范畴;从而, 将政府通告的行政规章这一法律属性得以落实。

在上述基础之上, 明确政府通告的主体, 即处于行政管理目的与需要的“国务院组成部门及直属机构,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及省、自治区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含有2个区及以上的市的人民政府”。目前, 很多区政府、村委会常常错误使用政府通告形式进行行政管理。同时, 政府通告的内容, 必须符合行政机关的立法行政管理范畴, 不得超出行政管理职权。

针对违反政府通告程序、主体等不当行为, 以及通告内容不符合法律规范的不当规范性文件, 应当结合十八届四中全会所提出的, 建立全面的追责体制, 实现“终身追责制度”, 层层把关, 落实到人。

2. 统一政府通告平台的建设

笔者认为, 目前缺乏政府通告公众反馈的直接原因在于缺乏政府通告统一发布平台。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法》相关规定, 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统一的信息公开平台, 从而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在这一方面, 我国大部分地区政府已经完成了信息平台的初步建设;笔者建议可以结合这一公众平台, 将通告信息设立专版及时公布, 并放宽评分、评论等方式限制获得公众反馈。在打造政府通告统一平台建设保障公众知情权的同时, 利用评分、评论的手段保障公众参与反馈的权利, 更是完善了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 是一举三得之手段。

参考文献

[1]张晓玲.论行政公告田[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03 (6) .

浅谈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现状及完善 篇8

(一) 政府系统内法律顾问存在的问题

各级政府法制办公室是政府的内设机构, 政府内部法制办公室在作为政府法律顾问的主体方面, 还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 人员素质能力问题。

各级政府法制办公室的人员招收是按照公务员考试、录取的程序进行的, 对于招考人员的专业并没有进行明确的区分选拔, 因此法制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实际上并不一定具有对于法律专门知识系统理论化的学习。

2. 法制办公室职能权限问题。

法制办公室只有建议权, 并无监督权限。 (1) 它做出的决策和行为, 所处的出发点和立场是本级政府的利益所在。即便某些政府领导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有违法、越权之嫌, 法制办公室人员由于其天然的与政府的关联, 它很难完成“顾问”职责。

(二) 政府系统外法律顾问存在的问题

政府系统外的法律顾问, 是指政府可以吸收专家、学者和律师参加进入自己的顾问队伍, 让他们对于自己决策和行为的合法性及合理性进行专业的评判,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做出适当的引导。实践中, 政府系统外法律顾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重形式轻实质。

领导对于法律顾问的重视程度和接纳程度直接影响着法律顾问工作效果的好坏。有些政府只是应要求出台设立法律顾问的文件, 但长期不向法律顾问咨询, 法律顾问只是设立出来却束之高阁难以发挥效用。

2. 顾问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实践中, 由于政府机关与法律顾问之间是契约关系加之是外聘人员, 因此对行政事务中涉密事项有所顾忌, 从而把法律顾问工作局限在一些简单、传统的法律服务事项上。法律顾问服务的范围比较有限, 介入的程度不深, 不能全程介入政府的日常工作, 法律顾问发挥法律服务的作用大打折扣。 (2)

3. 无对价支付, 顾问积极性不高。

实践中, 律师或专家学者作为政府法律顾问一般都是无偿提供服务, 因为政府财政中没有设立法律顾问开支的专项经费, 利益失衡的状态, 严重挫伤了法律顾问的积极性。

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完善

(一) 政治决策者层面

各级政府领导对于政府法律顾问的重视和接纳程度是构建完善有效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中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因此我认为, 当务之急是纠正政治决策者的主观封闭思想, 严格要求他们具有依法行政的意识。政府决策者应当把法律顾问当做政府决策与社会管理过程中的必要环节, 让法律顾问多角度、全方位、全程介入到政府的日常工作, 在实践中不断培养自己依法行政的思维和能力, 最终让依法行政成为个人和政府的行为文化。

(二) 制度层面

建立政府相关问题必须经过法律顾问审查、评价、提议才得以实施的这样一整套的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规则, 避免政府在决策的过程中不经顾问而一意孤行。同时, 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内容, 政府法律顾问有权查阅、知晓其他可能对其工作有影响的政府相关信息, 从而帮助法律顾问更好的做出决策和提供法律服务。除此之外, 应当保障政府法律顾问发表自己不同意见的权利和独立性。

(三) 其他

首先, 提高政府法制办公室人员考录的专业要求和能力水平, 将政府法制办公室人员的考录同其他部门人员的考录区分开, 或在招收时明确提出相应的专业要求, 提高门槛的设置。其次, 要求政府规划出购买法律服务的专项资金, 或由中央统一划拨为各级政府提供财力支撑, 专门用于各级政府购买法律服务。最后, 为了保证政府法律顾问工作能够贯穿于政府行政的日常, 赋予政府法律顾问匿名举报权, 可以交叉举报不同地区政府对于法律顾问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设而不问现象的存在, 由上级政府作出裁决。

三、个人设想

政府法制办公室附庸于政府, 属于政府内部机构, 因此决定了它不可能客观的审查、监督自己政府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我认为, 是否能将监督权赋予政府系统外法律顾问, 同时赋予其对于政府规划、决策的审查权。相关的重要的行政决策必须经过法律学者、专家和律师的审查, 有违法以及不合理的部分, 交由系统内、外法律顾问共同审核提出意见。一个内部机构本来自己不会提出反对意见, 但是外部系统提出的反对意见它必须要进行分析, 二者在共同分析的基础上完成一个行政决策, 应该可以做到合法、合理、公开。

摘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我国目前要建立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包含系统内部和系统外部两个方面。当前, 我国法律顾问制度已经普遍建立, 但存在很多需要重视的问题和缺陷, 直接影响着我国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在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进程中能否很好地指导政府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 进而影响着我国法治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政府法律顾问,政府法制机构,政府决策者,依法行政

参考文献

[1]王中华.当代中国律师政治参与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2:165.

[2]刘韦.论我国政府法律顾问制度的现状及其完善[J].知识经济, 2013 (11) .

[3]李俊红.规范政府法律顾问制度, 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J].商, 2014 (23) .

我国政府采购法律问题研究 篇9

政府采购,也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为了开展日常活动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以法定的方法和程序,获取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在我国政府采购工作转向全面推行的过程中,为使政府采购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有关政府采购的一些法律问题确实有必要进行深入地探讨。

二、我国政府采购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法律问题分析

我国的政府采购试点开始于1995年,后来逐年加大试点范围,到2000年已在全国铺开,目前全国29个省市区各级政府都已建立形成了政府采购制度。我国政府采购规模范围逐年激增,且增长潜力巨大。目前,政府采购的范围已经由单纯的货物类扩大到工程类和服务类,采购领域涉及政府办公用品、车辆、重大国家投资工程以及外国贷款建设项目等方面,各地普遍设立了政府采购机构,政府采购制度框架初步确立,政府采购的运营效率也在不断提升,各地政府采购部门相继建立了市场调查和信息处理系统、招标投标和专家评审系统,政府采购活动正逐步走上依法高效采购的道路。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进行大规模的政府采购的条件,未来中国采购的发展前景广阔。不容忽视的是,由于我国目前有关法律制度尚不完善,我国的政府采购运作在现阶段还存在不少问题:

(1)规模采购伴随着大规模的低效益浪费。据有关统计,我国的政府采购总额每年为国内生产总值的5%~10%。与此大规模的采购不相协调的是我国政府采购资金的低效益使用。由于制度安排不合理,资金使用缺乏有效监督机制,出现了大量盲目采购、重复采购、低质高价采购,严重背离了政府采购的基本原则。

(2)腐败现象严重,开放性不强,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由于缺乏合理的竞争机制与必要的法制监督,政府采购过程的透明度极差,暗箱操作大行其道,尤其是重大工程项目的采购情况堪忧。

(3)政府采购活动作为政府的一种公共财政管理配置方式,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而我国政府采购比较分散,重审批轻管理,大大削弱了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发挥。

目前,我国的政府采购法律体系的框架主要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及各地方政府据此做出的地方性法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搭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等法律为政府采购制度提供了相应的后勤保障。由于我国政府采购开展时间较短,实践与立法经验不足,政府采购法律制度虽然有所发展,但远未达到健全完善的地步,具体表现在:

首先,作为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龙头法的《政府采购法》在现阶段的经济与社会形势下仍然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地方及部门立法不规范,缺乏协调性与科学性,影响了法律法规的实施效果。另外,还存在法律适用范围较窄,条文本身在公共政策、信息发布等环节因过于抽象而缺乏操作性等缺陷。

其次,加入W T O对中国法治进程也有很大的影响,WTO法律规则规定:“每个成员方应保证它的法律、法规与行政程序符合WTO各协议规定的义务。”按大多数WTO成员的做法,在本国内不直接使用WTO规则,而是将之融入本国国内法制。因此,加入WTO为中国法律体系的丰富和完善提供了极其有利的契机。加入WTO为中国立法提供了重要的国际平台。在立法过程中,我们必须改变过去闭门造车型的立法模式,转向开放借鉴型立法,注重立法的实际社会经济效益,注重充分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的法律移植,并以此为契机推进法律制度创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可持续性的法制推动力。在这一过程中,WTO的基本法律原则应该成为中国立法的国际标准,因为WTO的基本原则即是多边贸易体制的基本原则,它既是建构WTO协议的基石,同时也是实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法律指南。

第三,作为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采购监督法律机制、政府采购质疑与投诉法律制度等与国外相关法律制度相比,仍然存在违背国际政府采购通行法律规范,法律程序设计既不具体也不合理,法律实施效果难如人意,缺乏特色型与外向型法律体制创新等不足。中央、地方及各部门颁布的法规往往自成一套,缺乏一套统一科学的制度设计方案。

第四,我国政府采购立法线条过于粗糙,条文规定过于原则、简单,缺乏相关的实施细则与配套性法律法规,导致法律规范操作性不强。应该认识到,一系列相关配套法律规章制度的制定、实施,也正是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完善的过程。我国目前已就政府采购法律的基本框架、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运作方式做出了规定,但诸多原则性规定尚欠具体化,缺乏实施细则及相关配套性法律法规的协调配合。

三、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完善的对策建议

我国政府在政府采购市场上的基本原则,应当是合理利用国际协议中的有利条款,利用国内政府采购提高和培养本国企业的经济竞争力,制定竞争性立法鼓励国内供应商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1)正确认识政府采购及相关协议,适当保护本国政府采购市场,发展本国经济,培植本国企业。我国应当对目前与我国有关的政府采购的国际协议进行分析,并明确我国在各个协议中所承担的义务和享有的权利,分析研究各国对待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的态度和采取的对策,尽快制定中国的政府采购市场开放策略。我们应当把重点放在对协议条款的研究和对国内政府采购中实际问题的整理和归纳上,利用政府采购市场开放之前的有利时机加强对国内企业的培养,一方面要加强对有关政府采购的国际协议的宣传和教育,培养一批对政府采购熟悉的法律人才,同时要对企业进行宣传教育,使企业界对政府采购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国际投标。另一方面要不惜牺牲暂时的经济利益来培养国内的重要企业,主要是一些薄弱但是对于国民经济又十分重要的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对于这些企业应当在政策上给予倾斜,重点扶植一些可以和外国同类供应商相抗衡的企业。

(2)建立有效运作的政府采购管理体制。国际经验表明,加强对政府采购的管理,需要在财政部门内明确一个主管机构,其主要职能是编制采购预算、制定采购法规,对采购事务进行协调管理、采购统计、采购分析与评估,必要时还可直接进行采购等。此外,还应制定政府采购实施规则,确定政府采购因素,控制采购资金总量,建立政府采购的记账中心。中央一般要设立政府采购的实施中心和监督中心,各省、市、自治区、县也应设立相关的管理机构和实施机构,并在各级机构之间建立必要联系,形成全国的政府采购管理机构体系和网络。

(3)改革现行预算管理与会计核算制度。政府采购制度的实行需要对现行的预算管理制度、预算会计制度、国库管理制度及操作方法进行改革,以便做好制度的衔接、配套工作,为实行政府采购制度打下制度基础。首先,必须单独编发政府采购支出预算;其次,要单独设立政府采购支出账户,对政府采购支出单独核算;再次,需要修改现行的国库拨款体系,允许财政部门依法办理直接拨款。

(4)建立政府采购的救济制度。为了保证政府采购制度的有效实施,我们亟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明确、统一规定政府采购争议的救济途径、主管机关、救济时效、主管机关在处理政府采购争议方面的分工、权限、方式以及具体的程序等方面的制度。其中,供应商申诉制度是重中之重,应确保申诉受理机构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建立独立的政府采购申诉受理机构,使管理机构与申诉受理机构相分离,彼此之间形成一种制约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在促进公共利益的同时,使供应商的合法利益也得到正当有力的保障,促进双方利益的平衡,全面实现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目标。

摘要:政府采购相关法律制度建设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我国初步建立的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在当前的大背景下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要做出何种相应的调整,如何借鉴现有的国际规则和惯例,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对我国今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政府采购,法律

参考文献

[1]曹富国,何景成.政府采购管理规范与实务[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8:95-98.

[2]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政策法规司.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9:34.

[3]张弘力.加快推行政府采购制度[J].预算管理与会计,1999,(6):35-37.

浅析我国政府采购合同法律问题 篇10

法律层面的冲突, 使人们难以明确谁主导谁, 在进行监督时主体关系制约了对法律条文的选取, 也就不能很好地对某一行为进行唯一的判定, 导致打法律和制度擦边球的行为时有发生在政府采购内部监督体系中。例如我们在进行一项基础实施采购招标活动进行监督时, 多部门交叉监管的局面使监管效率落后低下, 市政部门直接对招标工作进行管理, 而这又与《政府采购法》中财政部门是政府采购的监督主体相抵触, 不能够正确地行使行政专门的监督权利, 使行政法赋予各个检查部门的权力形同一纸空文, 使某些工作人员凌驾于法律与制度之上。在对干部进行监督时, 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扮演了主要角色, 出现了普通政府雇员和干部不在同一个部门的监管之下的现象。因此, 对我国政府采购合同法律问题的研究势在必行。

1 现有采购合同法律的漏洞及缺陷

1.1 对于责任的界定出现了不确定性

对于法学实务界, 尤其是法院来说, 最为头疼的是仅仅依据《政府采购法》, 法官是无法准确判断政府与卖家双方当事人所签订的政府采购合同的生效时间, 由此对于其中一方违背合同的行为是发生在合同生效前还是生效后无法准确界定, 这就使得确定是缔约过失还是违约行为模糊不清, 判断当事人需要负担何种责任更是成为空谈。政府采购可以对财政资金资源进行更好的配置, 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 同时也有益于财政的改革和国家职能的健全, 减小政府部门腐败发生的几率, 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随着经济的发展, 政府采购在规模上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但是, 其固有的弊端也日益显现, 具体体现在管理和操作层面。出于对这些弊端的考虑, 应尽快提升政府采购监督机制, 政府采购合同依然需要根据《合同法》的规定行事。但是, 如果依据《政府采购法》对于责任的认定无法确定的话, 那么到底是让债务方承担对合同未生效前形成损失的救济义务, 还是让债务方继续履行其未履行的已生效合同, 其后果是不同的。而由于政府采购法中对于合同生效的界定不够明确, 影响了该法律被不折不扣地执行。

1.2 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缺乏公平正义

从我国《政府采购法合同》上看, 以及结合平时具体的实践操作, 我们可以发现实际上合同双方当事人缺乏公平的权利义务关系。政府采购人拥有更多的权利, 而缺乏义务履行, 供货商需要履行更多的义务, 却缺乏权利的保障。例如采购人要求供货商缴纳保证金, 供货商只有被动缴纳的义务却没有相应的权利保障;采购人对于合同的转让、变更、中止或终止等几乎全盘说了算, 而供应商仅仅只能被动地接受对方的安排;采购人对于何时验货、怎样验货、货品质量等拥有绝对的发言权, 而供应商对此无发言权。如果要找出供应商的权利, 那就是要求采购人按合同支付货款, 这些都是导致政府采购人可能违背公平竞争原则进行招标的原因。

1.3 采购权人对合同变动及终止条件法律漏洞的投机

其一, 由于我国法律注重对公共权利的保护, 因此, 在采购合同订立时更多地考虑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 这使得采购人多权利而少义务, 权利获得与义务承担不相对应。其二, 对于供货商来说, 其在政府采购合同中承担的风险较之普通的民事合同中更大, 在政府采购合同中发生违约行为, 供货商还承担了除民事责任以外的行政责任。其三, 政府采购合同中双方当事人权利不平等, 加之政府采购人的权力身份, 使得供货商在行使合同时对政府方面更为忌惮和妥协。其四, 政府采购监督机制不健全。政府并没有另行就自己的采购行为加以规制, 其采购任意性大, 人为因素强, 常常没有备案就随意采购、随时终止或变动合同。而供货商因缺乏足够的法律支持, 而无法使其权利得到有效保障。

2 我国政府采购合同法律制度的完善

2.1 要明确合同的生效时间

以合同的生效时间来明确界定双方责任认定的范围, 这样, 当合同缔约的双方, 有一方出现不当行为时, 可以明确该由哪一方来承担合同没有得到良好履行的后果以及经济赔偿。政府采购合同, 有两种可行方式:第一种, 是可以以中标、成交的通知书送到对应的供应商手中的时间为采购合同的生效时间, 此外, 还需要明确界定一个时间点, 就是当达成采购协议之后, 政府应当在多长的期限之内对采购方予以答复。因为这个在政府采购法当中并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 这个期限的长短应该设置在一个合理的期限之内, 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在该合理的期限之后, 政府再拒绝与供应商签订合同, 将视政府为此次合同的过错方, 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二种, 就是政府与供货商签订合同的时间为成交时间, 这种情况下, 无论双方中的任何一方, 在签订合同之前如果拒绝反悔签约, 都将是过失方, 承担相应的责任。无论选用第一种方法, 还是选用第二种方法, 除了明确时间结点, 以及过失的责任承担者以外, 还需要在签约之前对一旦发生违约或者缔约失败的情况, 所需要承担的责任、赔偿的具体金额有着明确的规定。只有如此, 才能在整个合同签订的过程当中, 保证权责界定清晰, 承担具体的责任明确。

2.2 重新对采购方以及供应方的权利义务进行合理的规定

在采购过程中, 保证政府采购方以及供应方的平等地位, 从而切实保证双方的利益。具体的内容就是, 对目前现行的政府采购方的权利进行一定的限制, 保证其权利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同时加强供应方自身的权利, 从而使二者在权利义务上对等。其中, 最为重要的就是需要改变政府采购方可以单方面对合同内容、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变更、终止的权力, 建立起双方互相协调从而达成一致之后再进行更改、终止的制度。从根本上保护供应商的权益。同时, 在加强供应方的权利的同时, 对应的应当加强政府采购方所承担的采购义务, 比如要明确地规定给供应方答复的合理期限。这个期限的设置, 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 同时也要将一些不可预知的自然、人为因素考虑在内, 在增强政府采购义务的同时, 也需要对其权益进行适当合理的保护。只有如此, 才能够使得在采购过程中, 供应商能与政府采购方进行平等对话, 保持交易的公平公正。

2.3 需要好的监管制度加以保证

在政府采购方面, 需要建立、完善采购合同的监督管理制度, 同时, 我们国家可以借鉴国外政府在采购方面的先进制度, 比如美国设立了采购合同官, 我们政府也可以成立专门的采购部门, 这样就可以使监督对象范围极大地缩小。在采购合同的履行过程当中, 监督者可以更好地对整个过程进行监督, 不仅保证了供应商的合法权益, 更加极大程度地压缩了政府采购行为当中存在的腐败空间。

3 结语

总之, 在政府采购方面的合同法律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以后需要重新对采购方以及供应方的权利义务进行合理的规定以及好的监管制度得到保证。

摘要:随着《政府采购法》的颁布, 标志着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确立, 特别是对政府采购合同性质的基本定位为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 现阶段的模式并不可能消除因政府采购合同制度具体规则的设计缺陷而产生的消极作用。因此, 对政府采购合同法律制度的缺陷与完善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政府采购法,责任界定,监管制度

参考文献

政府采购法律制度 篇11

关键词: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体制创新;招标采购

现行的《政府采购法》与《招标投标法》同属于政府采购制度中的重要法规文件,是同一个法律位阶。在现实中也经常的出现交叉或者重叠的现象,因此,一旦发生了法律的适用争议,不管是实施采购的当事人还是行政主体,均会出现无法适用的情形。

一、政府招标采购的运行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正式颁布实施《招标投标法》之前,为了能够强化政府部门对工程建设的统一集中管理,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并保证公正、公平、公开市场竞争环境的建立,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整体稳步健康的发展,各个地区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与其他地方的管理经验,在《建立建设工程交易中心的指导意见》下,相继建立了建設工程交易中心。随后,我国在《政府采购法》中明确了集中采购的在政府采购中的地位。

第一种主要模式,建设工程招标办和政府采购办以及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和政府采购中心是现在的大部分城市所采用的模式。建设工程招标办和政府采购办是以工程招标为主的,而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和政府采购中心是以货物服务采购为主的,两个机构的目的不一样,做法也不一样,但是分工的界限却很模糊。这样导致有些项目两家机构都要管,出现多头管理的现象,具体根据哪家机构来执行也成为问题;有些项目两家机构则都不管,出现不知道到底该哪家管的现象。比如对于小型工程的招标来讲,在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和采购中心都可以进行,但是具体的做法相差很多。例如珠三角某市,第一,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要求政府工程的最高限价必须公开,而采购中心的最高限价不能公开,两家机构在最高限价上是否公开的做法不一样;第二,如果工程是通过政府采购,在建设系统报建、验收时将遇到麻烦,而设备如果是在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行投标,有可能出现没有与建设系统相对应资质的情况;第三,政府采购代理资质是财政系统颁发的,而工程招标代理资质是建设系统颁发的,两家机构代理资质的要求不同。

第二种主要模式,将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和政府采购中心合并在一起,作为管辖区内集中、统一的招标投标中心,这是改革步伐较快的城市所主要运用的模式,例如合肥、芜湖等。合肥和芜湖采用的主要模式是一样的,但是在合肥的招标中心,采购主体可以自行的选择有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进入到中心的项目招标当中,在这里大部分的代理机构都具有社会中介的性质。另外,在芜湖招标中心,除了设置有社会中介性质的机构外还设置有政府采购的代理机构。

二、基于法律框架下完善政府招标采购的发展

1.完善《招标投标法》和《政府采购法》

(1)健全法律制度体系

在2012年的时候已经正式出台了《招标法实施条例》,极大的推进了招标采购制度的实施。让整个市场招标的竞争环境更加的透明,既节约了采购的成本,也能够保证采购的质量。不过,随着招标采购方式的大力推行,部分招标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虚假招标、公权力干涉招标活动、串标等,这些行为严重的违反了法律的规定,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相关制度,结合现有的经验,出台配套的法律法规,使当前的法律条文更加的具体化,更具有实际操作性。

(2)加快贯彻《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的实施

《招标法实施条例》的出台使现实当中很多问题都得到了有效地解决。其注意到了在起草的过程当中广泛的征求各方的意见,积极的对招标投标法进行修订和补充,同时在招标投标法以及政府采购法中间扮演了中间者的角色,将二者有机的联系在了一起。所以在《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实施的今天更要贯彻发挥其作用,与《招标投标法》及其实施条例相互结合起来。

2.推进政府招标采购体制创新

(1)芜湖模式

芜湖模式强调的是由政府设立招标采购的管理委员会,由政府进行统一的管理。该委员会是由各部门共同组成,在下面还设置了管委办。当前芜湖的招标中心由于内部的机构调整,各部门的职能出现了部分的改变,不过财政局、水利局以及交通局都在各自的范围内行使好了自身的职权。在芜湖其建立了真正统一的招投标市场。当然这也是为了招投标的发展趋势,即建立集中采购机构,以政府的政策导向为基础,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不以盈利为目标,促进产业优化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

(2)完善政府招标采购运行机制

政府招标采购工作应当要全方位的进行调控和管理,从最初开始计算采购的预算再到后面的履约以及整个实际的采购过程,都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履行上述管理职权。尤其是某些关键环节都不能够被忽视掉,防止出现中介机构的介入,出现权力寻租的现象。另外,还应当明确采购的权利义务责任主体,适当完善现有的评审机制,控制相关环节的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最后对内部的采购程序设置严格的监督机制,透明化、规范化发展。

结束语

目前政府所从事的招投标工作是受到了《政府采购法》以及《招标投标法》的规范约束的,这两部法律之间既相互促进互补,也存在调整范围上的冲突。所以当前要做的便是要对政府招标采购的体制进行创新,解决好两部法律之间的冲突问题是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据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完善配套的法律规范,二是积极的借鉴先进的经验,建立统一集中的采购中心。只有这样,我国政府的招标采购事业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也才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作者单位:达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参考文献:

[1] 朱明磊.政府的采购法同招标投标法之间的关系分析与探究[J]信息技术.2011(03):142-147.

[2] 郑冠耀.安玉磊.政府采购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兼论政府采购的采管分离[J].中国经济2012(12):317-322.

政府收费创设的法律层级探讨 篇12

政府收费创设的法律层级主要是指政府收费要通过何种法律位阶的法律法规来创设。收费虽不如税收那样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 但作为一项政府收入它仍对社会公众具有一定的侵益性。不同的法律位阶意味着不同的民主程度和监督力量, 政府收费创设法律层级的配置关系到国家与民众之间的利益机制是否均衡。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 只有法律才能规范约束市场主体的行为, 保证整个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行。政府作为特殊的市场主体, 它以权力为依托的强制性的非市场手段使其与仅采用市场等价交换方式的企业和个人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收费行为与税收行为一样必须法治化。因为面对具有政治权力的政府, 不具有政治权力的企业和个人显然是无力依靠市场方式去加以约束和限制, 只有通过法律方式, 才能有效地约束政府的收入行为。[1]当今政府收入的方式和数量都必须以法制为基础, 无论是税收还是收费, 都必须有相应的法律依据。

政府税收讲究税收法定, 其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是公私权力 (利) 的原理。公权力是国家基于自身强制力而行使, 具有强制力和扩张性, 即使是在按照社会契约理论构建的国家制度中, 私权利在对抗公权力之时依然表现出脆弱和易受伤害的特性。因此, 在极易导致公权力侵犯私权利的法律领域, 总是特别强调公权力行使的合法性原则。由于税法同刑法一样, 均关系到相关主体的自由和财产权利的限制或剥夺, 所以税收法定主义同刑法上的罪刑法定主义的法理是一致的, 凡涉及可能不利于国民或加重其负担的规定, 均应严格由人民选举出来的立法机关制定, 而不应由政府决定。[2]这一原理对政府收费也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政府收费与税收一样, 都是国家以公权力强行收取行政相对人一定金钱的行为, 同样直接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所有权, 具有一定的侵益性, 若非依法进行征收,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很难得到保障。但与此同时, 政府收费与政府税收侵益性的程度上却存在区别, 政府收费是有对待给付, 而不是无条件地征收, 对相对人造成的侵益性较税收为轻, 故其设定形式可略低于税收形式。[3]但设定形式与侵益性必须相对称, 如果由过低法律位阶的规范性文件来创设政府收费, 由于缺乏足够的民意支持和法律制约以至于与其侵益性程度不相对称, 必然会造成公权力对私权利的过度干预与侵害。

二、我国政府收费创设法律层级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政府收费立法比较滞后, 至今没有政府收费的统一法律规定, 尤其对政府收费创设的法律层级没有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 导致许多地方的人大、政府及其部门, 凡能够发布规范性文件的都在创设政府收费。各地区各部门收费主体、范围和标准的混乱最终导致了税轻费重, 税费错位。这种不规范的政府收入形式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规范化的要求相距甚远, 危害严重:

1. 削弱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一个国家的税源和财源是有限的, 纳税人的承受能力和负担能力也是有限的, 作为政府两种主要财政收入形式的税和费之间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在当前体制下, 不少乱收费项目都具有税收或“准税收”性质, 庞大的收费规模已严重侵蚀到了税基。而且由于大量的收费主要集中于地方政府, 造成财政被肢解, 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弱干强枝”的财力分配格局, 直接削弱了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2. 加重企业负担, 扭曲政府行为, 影响资源的合理配置。

其一, 收费膨胀的直接结果是许多企业不堪重负, 导致财源枯竭。其二, 大部分收费游离于国家预算和监督体系之外, 与部门利益直接挂钩, 收费权力商品化, 政府行为必然扭曲。其三, 大量不规范的收费不仅较少考虑到政府的宏观决策和调控要求, 影响国家产业政策的贯彻, 而且使得地区、产业、行业之间负担高低不一, 影响公平竞争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

3. 制约了地方税制的建立, 不利于分税制的完善。

由于大量的收费侵蚀了税基, 税费比例倒挂, 导致地方税收税种少, 规模小, 所占财政收入比例偏低。而政府收费的增长并不等于财政收入的增长, 因而造成地方财政困难, 分税制难以落实到位。[4]收费的膨胀已经从客观上使得地方税体系的建立缺乏坚实的财源基础, 乱收费已经成为分税制改革的巨大障碍, 分税制的完善无法绕开税费改革。

三、明确我国政府收费创设法律层级的具体建议

针对目前我国政府收费立法严重滞后, 对政府收费创设的法律层级缺乏明确法律规定的现状, 完善政府收费法制, 加快制定统一的《政府收费法》已显得十分迫切。而其中提高政府收费创设的法律位阶, 明确政府收费创设的法律层级更是关键之举。这既关系到一国法制的统一和不同法律法规之间的协调, 也关系到国家与民众的之间利益机制的均衡。

1. 为了实现政府收费的本应具有的效率性, 政府收费要依法进行, 但它并不属于法律保留的事项。

首先, 从政府收费本身的特点上来看, 由于政府收费具有明显的受益性、非普遍性和相对不规范性等特点, 如果只能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 (以下简称法律) 对收费进行规定是不符合效率原则的。之所以在特定的领域采用收费而不采用税收的形式, 关键还在于具有受益性和非普遍性的收费与具有无偿性和普遍性的税收相比, 具有更高的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率。如果规定只有法律能够创设政府收费, 那么由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的周期性、以及法律的普遍性和滞后性, 必然无法实现政府收费的效率性。另一方面, 从对私权的保护角度来看, 如前所述, 遵循受益原则的政府收费与强制性无偿性的政府税收相比, 其侵益性要轻很多, 所以创设政府收费的法律文件的法律位阶可以略低于创设税收的法律文件。其次, 从现有的相关法律规定来看, 也并没有规定政府收费只能由法律进行规定。立法法是制定其它法律、法规、规章的法律依据, 地方各级权力机关、各级行政机关都必须在立法法规定的权限范围内制定法律文件。我国《立法法》第8条规定确立了对一些重要制度的法律保留事项, “下列事项只能制定法律: (一) 国家主权的事项; (二)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产生、组织和职权; (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四) 犯罪和刑罚; (五) 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 (六) 对非国有财产的征收; (七) 民事基本制度; (八) 基本经济制度以及财政、税收、海关、金融和外贸的基本制度; (九) 诉讼和仲裁制度; (十) 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项。”在第八项中列举了财税、金融、外贸等基本制度, 而未涉及到政府收费。所以说从法律规定上来看, 政府收费不属于法律保留事项。

2. 为了实现政府收费的公平, 并不是所有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都能创设政府收费。

财产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政府收费直接涉及到公民的财产权, 具有一定的侵益性, 若是过低位阶的法律文件也有政府收费的创设权, 必然不利于对公民财产权利的保障。这一点, 已被我国目前的现实所印证。如前所述, 由于目前我国政府收费法治的缺失, 政府收费创设十分混乱, 导致税外收费形式多样, 收费规模恶性膨胀。

事实上, 法律文件的法律位阶体现的是民主的程度与监督的力度, 如果由过低位阶的法律文件来创设政府收费, 必然缺乏必要的民主和法律约束。这有违政府收费法作为“侵权规范”对立法活动本身的要求, 从而会极大地损害政府收费法的权威, 损害国民对政府收费法的认同感。

3. 为实现政府收费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政府收费的创设权应当限定于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政府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均无权创设任何形式的收费项目。

将政府收费的创设权仅仅限定于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这样既可确保政府收费创设的权威性与稳定性, 也能保证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立、改、废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宪法和相关法律作为高位阶的法律, 需要对政府收费的基本制度进行原则性的规定, 以指导和制约相对低位阶的法律文件对具体政府收费的创设。

行政法规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在不与宪法、法律相抵触的情形下制定的, 具有相当的权威性与效率性, 考虑到我国的具体情况, 由行政法规对政府收费进行创设是符合现实需要的。

根据我国现行《宪法》和相关组织法的规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 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报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鉴于政府收费的区域性很明显, 允许地方性法规对政府收费进行创设有利于地方政府因地制宜, 根据本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及发展水平和要求合理地进行收费。同时, 由于地方性法规一方面须经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批准, 体现了较为广泛的民主程度与相对严格的法律监督, 能够保障政府收费相对人的权益;另一方面所有的地方性法规都要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备案, 也有利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国务院对其进行审查监督, 确保政府收费法制的统一。

政府规章和其它规范性文件则不得创设任何政府收费, 这既是我国当前政府乱收费的现状决定的, 也是由政府规章的性质所决定的。根据《宪法》、《立法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 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 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部门规章, 同时规定了部门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 制定地方规章, 同时限定地方规章的内容一是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制定规章的事项;二是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可以看出, 法律明确规定规章规定的事项只能为了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或行政区域内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 如果法律、行政性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对某项政府收费没有创设, 规章是无权进行创设的。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规章的法律位阶是比较低的, 其内含的民主程度和监督力度与政府收费行政强制征收的侵益性相比是不对称的, 无法形成足够的法律约束, 这容易对收费相对人造成权益侵害。同理, 位阶更低的其他规范性文件更是不得创设任何政府收费。

当然, 不允许政府规章和其它规范性文件创设任何政府收费并不代表这些相应的政府机关就不发挥作用。法的制定过程, 可分为立法的准备阶段和确定阶段。立法的准备阶段, 就是从认识对某种社会关系调整的需要、提出制定法律规范文件的倡议开始, 到形成规范性文件的草案, 同有关的机关团体和人员座谈协商等过程。法的确定阶段是由有权制定法律规范的国家机关, 根据法律规定的程序, 经过对已形成的规范性文件草案的审议和讨论, 进行修改、补充, 最后把规范性文件正式确定下来, 通过和颁布的过程。[5]由于具体收费事项的标准、范围、程序、条件等都必须是十分具体和可操作的, 在政府收费立法的准备阶段, 它们作为政府收费的职能机关可以和应当充分发挥其作用。

摘要:政府收费创设的法律层级主要是指政府收费项目要通过何种位阶的法律法规来创设。政府收费创设的法律层级的合理配置既关系到一国法制的统一和不同法律法规之间的协调, 也关系到国家与民众之间利益的均衡。为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平衡, 政府收费的创设权应当限定在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层级, 政府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均无权创设任何形式的收费项目。这样既可确保政府收费的权威性与稳定性, 也能保证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立、改、废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关键词:政府收费创设,法律层级,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

参考文献

[1]张馨.法治化:治理乱收费的治本之策[J].涉外税务, 1999 (7)

[2]参见刘剑文.财政税收法 (教学参考书) [M].法律出版社, 2000

[3]参见陆开存.论行政收费的设定[D].苏州大学法律硕士学位论文, 2005.8

[4]周敏.费改税与我国财税体系的完善[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 2001 (1)

上一篇:生态环境信息化下一篇:泥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