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2024-11-13

农业产业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共8篇)

农业产业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篇1

农业产业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一、复州湾镇自然地理,以及工农业发展概况

1自然地理概况

(2)地形地貌 复州湾镇郭屯村依山傍海,自然景观秀丽。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千山余脉由东北向西南延伸,形成低山、丘陵、平原、陆地和滩涂结合的多种地貌类型,自然构成大体是六山一水三分田。东部低山叠翠,山峰连绵,河流湍急,谷地狭窄;西部丘陵低缓,溪流短小,谷地开阔;沿海岛屿坨礁密布,海域滩涂开阔平缓

2农业发展

1【特色农业】

3工业基础

二 、复州湾镇在改革开放前的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

根据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镇农业产业化按照重点抓龙头、抓重点龙头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十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工程,以完善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关系为核心,以培植一批骨干重点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重点,继续强化政策扶持,着力提升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档次和水平,争取在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一)加快培植优势特色产业,打牢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规划建设一批规模大、档次高、效益好的种养基地,力争每一个种植品种都能形成集中连片规模发展,每一个主导产业都能形成较大规模,推进农业产业不断优化和升级。突出抓好水产养殖、优质果品、肉蛋鸡鸭饲养、奶肉牛饲养、精细瓜菜种植六大特色农业发展。

(二)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带动能力。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调整优化农业投入结构,整合农业投入资源,集中更多的财政、金融和社会资金用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二是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监测、管理和指导。四是加快农民企业家队伍建设。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家队伍的建设和人才培养。采取培训考察、专题讲座、举办论坛等多种有效形式,提高农业龙头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

(三)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档次水平。突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管用足用好镇里对农业标准化建设的扶持政策,进一步扩大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规模,提升农产品质量、档次和卫生安全水平;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

(四)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强化农业产业化组织载体功能。把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措施。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建设好标准化原料基地农业第一车间,发展订单生产、合同收购、股份合作。

(五)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规范农业产业化运行秩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引导企业与农户签订规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产销合同,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利益联接机制、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和行为约束机制。

(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推进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扶持力度,扩大扶持对象、调整扶持内容、增加扶持规模。对农业产业化贷款贴息、认证奖励、规模种养基地建设补贴等扶持项目,及早谋划安排。

(七)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和服务。搭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平台,营造农业产业化发展创新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形成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强大合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和升级。

三、近年来,复州湾镇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具体思路

1、市场化:市场是农业产业化的起点和归宿。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必须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改变传统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自我服务的封闭式状态,其资源配置、生产要素组合、生产资料和产品购销等靠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和实现。

2、区域化:即农业产业化的农副产品生产,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相对集中连片,形成比较稳定的区域化的生产基地,以防生产布局过于分散造成管理不便和生产不稳定。

3、专业化:即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专业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等等,把小而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进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在保持家庭承包责任制稳定的基础上,扩大农户外部规模,解决农户经营规模狭小与现代农业要求的适度规模之间的矛盾。

4、规模化:生产经营规模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条件,农业产业化只有具备一定的规模,才能增强辐射力、带动力和竞争力,提高规模效益。

5、是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龙型产业链,使各环节参与主体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处益均沾、同兴衰、共命运的利益共同体。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所在。

6、集约化:农业产业化的生产经营活动要符合三高要求,即科技含量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高,效益高。

7、企业化:即生产经营管理企业化。适应龙头企业的工商业运行的计划性、规范性和标准化的要求,应由传统农业向规模化的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发展,要求加强企业化经营与管理。

四、关于xx镇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突破农业建设资金

科学技术的引进

几年来,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为主体,在做好常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的基础上,主要推广了以下几项新技术和新品种,并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一是黄瓜、甜瓜嫁接生产技术。通过嫁接可有效解决黄瓜特别是甜瓜不能重茬的问题,防治各类土传病害的发生。现全市推广面积已达2万亩,亩增产达10%以上。

二是推广使用垄鑫、氯化苦等土壤消毒技术。为解决保护地连作重茬障碍,该项技术可有效解决保护地因连作重茬而导致的各类土传病害的发生与蔓延。现全市推广面积XX亩,亩增效达15%以上。

三是推广种植森列尔黑花生。森列尔黑花生具有品质好、高产等优点,比常规品种亩增产达35%以上,深受广大农民喜爱。

四是引进优质糯玉米新品种,示范推广。 XX年共引进优质糯玉米、甜糯玉米新品种共14个,为农民带来较高收益。

五是保护地综合生产技术的推广普及。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20多项新技术,

六是推广使用新型杀虫、杀菌剂。随着无公害生产技术的不断推进,在生产中需要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各类新型杀虫、杀菌剂,以满足无公害生产的要求。

七是各类复合肥推广使用。复合肥的使用推广力度也得到进一步加强。由于其n、p、k配比全面,使用简便,且增产效果显著。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是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复州湾镇是以建筑材料制造、地下采矿、海上养殖和盐化生产为主导产业而闻名东北三省的老建制工业重镇。业基础雄厚,包括盐化、轴承、水泥、陶瓷等12大门类的各类工商企业150多家。近年来,复州湾镇已成功踏上经济飞速发展的快车道,除振兴本镇企业外,还成功引进大化碱厂、大连水泥厂、韩国服装厂、大连环鲁包装制品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自XX年起这些大项目陆续建设投产,经济发展前景十分可观。至此,工农业完全可以达到互利互助,农业的快速高效发展为工业提供了大量原料,同时,工业也为农业创造了大批量的发展资金和技术支持。

五、复州湾镇农业产业化,多元化,特色化的典型实力分析

xx市xx镇提出用工业化的成果反哺农村和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让更多的农民加入现代农业生产,让重点乡镇成为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区。

xx市xx镇郭屯村农民刘斌前几年在南方打工,看到很多村里人养牛比自己一年在外地打工赚钱还要多,他去年也回到家乡,与建在家门口的省级龙头企业雪龙集团签订了小牛养殖合同,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为雪龙公司养两头牛。经过培训,他学会了一个现代养牛技术,成为雪龙公司工厂化养殖的一名编外产业工人,一年下来赚了4万多元。目前,已有1000多农户与雪龙公司签订了养殖合同。

六、农业产业化造福复州湾镇的表现

农业产业化给村镇人民带来巨大效益,经济的发展给全村各方面的进步提供了坚实的后盾。曾经落后的乡村如今已经踏上了繁荣的开阔之路。回首过去,审视现在,展望未来,复州湾镇郭屯村的前途充满了光明。现代农业的建设农村经济繁荣,农村生产力水平得到显著提高。农民收入得到提高,农民的消费结构得到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步入了新的新层次。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在我村形成,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逐步适应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人居环境得到优化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道路、饮水、垃圾、污水、粪便处理等五个方面的建设任务,以及实施新能源利用、信息化、农村防灾体系建设等惠农工程。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等村民自治机制正在不断地健全和完善,农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不断增强,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真正当家作主,不断推进我村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

七、启示和总结

以上便是这次事件调查活动获得的一些具体调查情况。下面我将结合我校在09级学生中开设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来简单阐述和总结一下此次在xx镇新农村的实践活动,以便更好地达到实践目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农业产业化的建设。

当前来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成功的典范在全国已有很多,但从整体着眼不难发现,还是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农村仍处在贫困落后状态,那么这些率先走上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的典型示范村是如何做的呢?以xx镇下属各村为例,简要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依托本地资源,开发特色产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找一条适合本村发展的道路。如夏屯村就是海域宽泛,滩涂面积广,质量高,就大力发展海产品养殖业。郭屯村,养殖基础设施完善,交通方便,于是全力加大生猪养殖,鸡鸭等禽类养殖。同时政府帮助打开对外贸易市场,让全村经济走出去,招商引资,将本村特色推向国内各大市场,甚至国外市场。其次,由于大多数农村都处于山区,那么就要走出山门,大兴商贸业。既要实事求是,又要勇于创新。农民一样可以搞公司、搞企业,比如xx镇统一经营农贸市场,开发生产链条一条龙产业,效益越来越好。第三,大力兴办工业。为解决人多地少的问题,应狠抓村办企业,就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争取成为白天上班早晚务农的业余农民。郭屯村现已有十几家企业,解决剩余劳动力800多人,其中有外村打工人员100余人,全村95%的劳动力做到了有业可就。第四,大搞山区综合开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做到荒山上做文章,可兴建果园、经济林等项目。产业结构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争取低投入高产出。最后,要提高村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要培养专业人才。只有懂科学会技术,才能真正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方针,才能走上新农村道路。

总体看来,我村镇的经济文化发展都在沿着正确的轨道在慢慢寻找为人民谋求幸福之路,由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深入,全村经济急速上升,农民的生活也丰富多彩,越来越多的涉及到了精神层次的追求,逐步发展成小康村。

农业产业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篇2

一、重点产业发展初具成效

㈠主导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多年来, 县上立足资源优势, 紧紧围绕果、薯、畜三大主导产业作为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中优先发展的重点, 集中主要精力, 实行政策倾斜, 初步形成了规模化、区域化发展布局。

果品产业不断壮大, 目前果园面积达到80万亩, 果品总产量达45万吨, 发展果蔬贮藏、加工企业48家, 农民从事果品产业化人均增收2300元, 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 由于大力推行标准化果园建设, 果品产量产值、出口创汇均创历史新高, 成功注册静宁苹果证明商标, 果品产业在扩量提质增效上实现新突破。西北部畜薯产业助农增收作用凸显, 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30万亩, 全部实现脱毒马铃薯全覆盖, 扶持新建了三元、兴辉、金豆、红光等一批马铃薯经销、贮藏、加工企业家, 马铃薯销售、贮藏量由过去的不足3%提高到现在的6.8%。扶持发展了恒丰、精威、广源等一批规模化、现代化养殖企业, 畜牧养殖业产值占农牧业总产值的21%。

㈡企业与农户和基地的联结程度更加密切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 我县积极探索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 (协会) +农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 通过建立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等中介组织, 带动了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通过订单生产的方式, 使企业、农户与生产基地的关系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㈢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不断增强近年来, 打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基地和产品品牌。静宁县上先后组织认定了30.1万亩果品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建成4000亩良好农业规范 (GAP) 苹果基地, 认定了1.35万亩无公害马铃薯生产基地, 3万亩无公害西瓜生产基地, 4万亩无公害辣椒标准化生产基地, 使“三品”基地认定总面积达到38.45万亩。引导企业注册了“静宁红富士”、“陇原红”、“常津”“格瑞”、“路大路”、“精威”等各类农产品商标30余个, 提高了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㈣龙头企业规模档次不断提升坚持多种形式创办和培育龙头企业, 不断提升企业的规模和档次。引进了一批起点高、规模大、科技含量高, 管理先进的现代化企业, 如静宁县鼎元纸业有限公司、静宁县益源果品有限公司、静宁县通达果汁有限公司和静宁县润源果蔬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 企业实行现代管理制度;改扩建了静宁县常津果品有限公司、静宁县陇原红果品经销有限公司、静宁县工业品公司、静宁县润仕果品有限公司、精威饲料有限责任公司、红光淀粉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等一批老企业, 进一步盘活了资金, 为使企业焕发新的活力。通过引进和改扩建, 全县果品贮藏能力达到30万吨, 马铃薯精淀粉加工能力增加了1.5万吨, 饲料加工能力增加了1万吨, 极大地缓解了农产品集中上市的压力, 使企业实力得到增强, 带动能力更大, 产品更具有市场优势。

三、主要做法

㈠科学制订计划, 落实指导培训根据省、市和县上农业产业化工作要求, 每年制定年度实施计划, 并在年终组织检查考评。并对重点龙头企业深入进行调查研究, 现场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督促完善了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制度。同时对从事产业服务的相关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进行了经营管理知识指导培训2期120人次。

㈡积极争取项目, 加大扶持力度静宁县上根据省、市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要求, 积极论证和筛选了一批产品优势明显, 带动能力强, 信用度好企业给予重点推荐扶持, 争取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补助或贴息。并对产品竞争力强, 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进行了项目后期贮备。同时多方联系金融部门对符合政策条件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给予融资帮助, 2012年协助农业发展银行静宁分行、建设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 累计向各级龙头企业发放贷款2.1亿元, 争取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200余万元。

㈢加强产业指导, 做好交流服务在省、市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工作中, 宣传相关政策, 对符合条件家企业积极组织申报和监测。到目前, 已申报国家、省级和市级重点农业产化龙头企业共计30家, 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 省级龙头企业3家, 市级龙头企业26家, 并在此基础上, 基本摸清了全县规模发以上龙头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为今后分类指导和服务奠定了基础。每年组织3—5家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省、市的各类参展、产品评比等经贸活动, 增强了企业的交流合作和市场应变能力。

四、存在问题

一是总体投入不足, 缺乏发展资金。虽然静宁县上制定了一些鼓励和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惠政策, 由于地方财政困难, 农业产业化发展始终受到资金短缺“瓶颈”的制约, 用于农产品认证、产品评优、技术创新、企业升级、人员培训等方面经费明显不足。

二是部门协调不力, 上下缺少互动。农业产业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涉及产加销各环节、贸工农各方面, 横跨各大产业, 牵扯诸多部门,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支持, 在实际工作中缺少统一安排和协调, 财政、农牧、商务、供销等部门没有形成上下互动、左右联动、整体推进的合力。

三是企业制度不健全, 利益机制不规范。现在有不少的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 更加看重的是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的扩张, 各项规章制度不完善, 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个别企业法人满足现状, 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有的实行家族式管理, 忽视人才的引进和职工的培训。

农业产业化的核心问题是企业与农民之间的利益机制, 目前一般采用的是合同契约方式, 由于容易受市场行情影响, 加之部分农民、企业法律不强、诚信不够, 合同不规范等原因, 导致合同履约率不高, 纠纷时有发生。

五、对策及建议

一要集中突破, 促进重点企业上规模、上档次。静宁县农业产业化经营总体水平有待提高, 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4家, 因此, 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是当务之急, 当前要集中精力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整体推进中寻求重点突破, 促进有实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尽快上规模、上档次, 带动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实现企业优化升级。同时, 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尽可能多的引进资金和技术。

二要强化企业监管, 完善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按照“动态管理、优胜劣汰”的原则, 加强对省、市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监测管理, 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项目资金落实和使用情况的跟踪督查, 积极引导企业发展“订单农业”, 逐步规范公司与农户的产销合同, 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 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 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农业产业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篇3

【摘 要】本文总结了阳谷县农业小麦产业项目的建设情况及经验,以及在缺乏必要的工程经验的情况下不断摸索,坚持创新,努力提高科技投入,建立完善工程运行管护机制,使农业项目发挥了效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关键词】阳谷县;现代农业项目;有效管理机制;建设情况及经验

1.项目区概况

阳谷县地处黄河冲积平原,是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也是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重点县。阳谷县地处山东省西部,聊城市南端。南北长32公里,东西宽39公里,总面积1064平方公里,辖3个办事处,15个乡镇,总人口80.4万,其中农业人口67.7万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气候适宜,土壤肥沃,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0年阳谷县成为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小麦产业项目县以来,把项目县建设作为农业产业振兴的重要措施,作为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为目标,科学系统规划,严格规范实施,取得了显著成效。项目共投资2575万元,其中,中央、省各投资700万元,县财政投资789万元,农民筹资和筹劳折价386万元,建成泵站23座,铺设低压管道211.8公里,新建改建建筑物250座,项目优良率达100%。

2010年度阳谷县小麦产业重点县项目区 位于阳谷县张秋镇,涉及24个行政村,3万人口。当地灌溉难度大,成本高,搞好农田水利建设成了当地群众多年的愿望和祈盼。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原则,珍惜机遇、精心组织、强力推进,将项目区建“自来水”,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普遍称赞和欢迎。成了”田成方阳谷县水务局帮助用水者协会制定了规章制度,配备了水管员,为使协会能够熟悉掌握灌溉工程设施操作维护和水费计量技术,举办培训班4期,并在各分会设立了水价、水量、水费公开栏,定期公示,让群众真正受益。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沟渠路林桥涵闸电泵管带”相配套的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项目完成后,新增有效灌溉面积665.58公顷,改善灌溉面积0.81万公顷,扩大除涝面积623.56公顷,改善除涝面积0.85万公顷,每年增加粮食产量2.125万t,年节能1231.35万kW.h,年节地29.7公顷,节水2869万立方米,节工35.53万个工日,农民人均增收200元。同时,为加强工程管理,项目完成后,及时把工程交付用水户协会负责运行管护,全部落实了管护主体,规范了管理程序。在阳谷水利建设史上,首次实现了由分散投入向集中投入,面上建设向重点建设,单项建设向整体推进,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的转变。项目的建成使2202.56公顷农田全部用上“自来水”,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普遍称赞和欢迎。

2.主要做法及措施

2.1加强组织领导,保证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项目实施中,阳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把项目建设作为全县水利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分管县长为副组长,发改委、财政局、水务局、农业局、国土局和项目区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项目建设期间,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调度会和现场会,把项目建设切实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亲临现场办公,协调项目建设工作。县水务局作为项目法人,成立了现场建设指挥部,局长亲临一线指挥,1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吃住在工地,开展技术指导。为让农民群众充分理解支持项目县建设,在所有受益村庄进行项目情况公示、粉刷宣传标语,聘请受益村群众义务监督员参与工程监督,并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及时报道项目县建设情况,为项目县建设营造良好的氛围。从而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2.2严格执行“四制”,确保项目建设质量标准

严格建设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在项目建设中,阳谷县立足建设“精品工程”、“示范工程”,建立健全“建设单位负责、施工单位保证、政府部门监督”的质量保障体系,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四制”管理,严把材料设备采购关、施工单位选择关、工程质量监督关、工程单元验收关“四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科学调度、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实行了倒排工期、重点督办和定期检查措施。山东省聊城市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中心对工期、质量进行了全程监理,在选材用料施工上严格要求,精益求精,对达不到优良标准的10余处建筑物责令拆除重建,确保工程质量作为实施项目建设的主体,县水务局严格执行了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建设监理制。一是阳谷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项目法人,并抽调精干力量,积极组织协调施工、设计、政府等有关部门的关系,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二是县政府采购中心、县水务局委托招标公司对工程实工和监理进行了公开招标,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开标、评标、定标,经综合评审,选定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三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与供货单位均签订了合同,确保工程质量,以及管材、管件供货及时,保证工期。四是监理公司成立了由技术总监、监理工程师、监理员组成的项目管理部,对工程进行了全过程监理。

2.3强化资金管理,保障项目建设目标顺利进行

2010年,阳谷县政府设立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专项资金”,规定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10%-20%专门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为做好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在县财政局设立财政专户,确保专款专用。同事,以小农水建设项目为平台,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整合农业开发、土地整理和全国千亿斤粮食生产项目等涉水资金集中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形成合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还按照“谁收益,谁负担”的原则,在减负办、水务局和镇政府等单位的监督下,通过“一事一议”的形式,组织项目区群众投工投劳,形成了多元化、多渠道、多层的资金投入格局。

2.4强化管护机制,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农田水利工程“三分在建,七分在管”。从项目立项之处,便坚持建管并种的原则,项目区所在的乡镇成立了农民用水者协会。在协会组建上,以用水小组为单位通过民主选举产生会长、副会长,并制订了协会工作章程和协会工作管理制度,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长受益”。同时,4个泵站配备专职机手,负责泵站的开启和运行管理以及用水户水量核定。工程竣工后,及时办理了移交手续,发放产权移交证书,工程产权归农民用水者协会所有。协会负责工程的管理使用和维护,各项工作分工明确到人,形成了覆盖全部管网系统的管理网络,有效解决了工程管理主体问题,提高了工程运行质量,实现了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的转变。

同时,积极推行水价改革。通过调查研究,征求群众意见,水务局、镇协会会同物价部门,编制了水价改革方案,供水价格按补偿生产成本的原则核定,不计利润及税金。农民用水者协会一票到户,水费专项用于项目区的工程运行与管理。水费征收和管理定期进行公示、规范使用,从而促进协会管理工作纳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阳谷县水务局帮助用水者协会制定了规章制度,配备了水管员,为使协会能够熟悉掌握灌溉工程设施操作维护和水费计量技术,举办培训班4期,并在各分会设立了水价、水量、水费公开栏,定期公示,让群众真正受益。

2.5强化宣传发动,营造良好建设氛围

利用会议、广播、电视、网络、标语、报纸等形式,大力宣传小农水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与方针政策,及时报道宣传工程建设动态、经验做法和工作成效,努力营造关心项目建设、支持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项目区各村全部制作了公示牌,对项目建设内容、效益和投资酬劳情况进行公示,接受广大群众监督。先后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通过宣传发动,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立项前,群众就建设内容、实施方案积极提建议、出良策。项目实施过程中,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同时进行质量进度的二次监督,实现了受益群众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支持”的转变。

3.结语

农业产业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篇4

一、主要成效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工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十一五”时期提出农业产业化“十百千万”行动计划,“十二五”初期印发《关于打造农业千百亿元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意见》,确定了农业产业化“339”工作目标,重点做强蔗糖、畜禽、速丰林3个千亿元产业,壮大粮食、水果、蔬菜3个五百亿元产业,培育桑蚕、油茶、优势水产品、花卉、草食动物、中药材、非粮生物质能源、奶水牛、农业生态旅游9个百亿元产业。根据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各地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积极制定各项具体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我区农业产业化取得长足发展,为推动我区现代农业发展、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十二五”农业产业化目标有望较好完成。

(一)优势产业稳步发展。

一是传统产业稳步发展。粮食单产实现连续3年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创15年来最高水平;糖料蔗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居全国第一位;木薯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居全国第一位;香蕉、荔枝、龙眼产量居全国第二位,蔬菜产量居全国第五位,肉类和水产品产量居全国第八位;森林覆盖率达62%,居全国第三位,木材产量占全国的31%,居全国第一位。二是新兴产业蓬勃发展。蚕茧产量占全国的45%以上,连续居全国第一位。截至20底,累计建设休闲农业景点和农家乐旅游点3700多个,接待游客3600多万人次,产业总收入148.3亿元。森林旅游年实现产值200亿元,成为林业第三产业最大的增长点。三是优势产品、优势产业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近年来,我区加快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步伐,通过培育龙头企业集群、拓展产业链条、打造区域优势品牌,促进了特色优势产业区域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目前,全区拥有2个国家级和7个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在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带动下,我区养殖业初步构建了“四带四区”的发展格局。

(二)产业经营组织不断壮大。

截至2014年底,全区共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16377个,销售额2239亿元,相当于全区农林牧渔业产值的60%。一是龙头企业不断壮大。2014年,全区规模以上龙头企业从的1180家增加到1596家,增长35.3%。其中,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有31家,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有210 家,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有1000多家,初步构建起重点龙头企业梯队。龙头企业已成为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火车头”,农业产业化“339”工程确定的15个产业,都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发展。二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蓬勃兴起。截至2014年底,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85万家,出资总额221.8亿元,实有成员超过76万户;全区家庭农场发展到家。

(三)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增强。

各地不断探索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的有效形式与途径,努力把经营组织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起来,带动农民增收。一是通过订单关系带动农民增收。各地积极发展“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形式,经营组织与基地农户签订产品保价收购合同,并为基地农户提供生产资料扶持、技术指导等。2014年全区龙头企业订单带动农户300多万户,农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比如,广西雄达米业有限公司实施“公司+基地+科技+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每年为4万多农民增收5000多万元。二是通过出租方式的土地流转关系带动农民增收。截至2014年底,全区累计流转面积678万亩,占农户承包地总面积的20%以上。在土地流转总面积中,出租方式占60%以上。广西金穗集团每年支付土地流转金6000多万元,发放农民工工资4570万元,基地农户增收显著。三是通过入股方式的土地流转关系带动农民增收。XX县巴平村小规模探索了农户土地入股公司的模式,经营组织和基地农户按股分红,增收激励机制更加充满活力。

(四)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较好保障。

农业部20例行监测情况表明,我区蔬菜样品合格率为96.7%,水果样品合格率为90.0%,均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年对餐饮服务环节农产品抽检,我区猪肉、鸡鸭肉和牛羊肉合格率为96.79%,鱼虾、贝类合格率为88.34%。近年我区没有发生过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农产品质量安全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顺利举办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都得益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监管能力和认证等方面的完善提高。一是在监管制度方面,农业部门监管机构已实现自治区、市、县、乡、村五级全覆盖,水产畜牧兽医部门监管机构已实现自治区、市、县、乡四级覆盖,监管体系初步建立。二是在监管能力方面,农业部门检测机构已实现自治区、市、县、乡四级覆盖,并建立了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信息系统,实现了全区各市县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数据数字化管理、网络化传输、实时性监测。水产畜牧兽医部门已建成自治区、市、县三级检测体系,检测体系逐步完善。三是在认证方面,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的“三品一标”认证取得较好成效。截至2014年底,全区累计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325个,绿色食品162个,有机食品58个,地理标志农产品43个。

(五)农产品流通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农产品市场网络逐步完善。目前,我区已基本建成以大型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骨干、中小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为支撑的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体系。乡镇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步伐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逐步建立。二是农产品产销地对接、农超对接取得较好成效。自我区被列为“南菜北运”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省区以来,共建设24个农产品产地集配中心项目、6个农产品销地交易配送专区项目、10条产销商流链条,基本建成“南菜北运”产销链条。积极引导大型连锁超市与农产品产地建立长期、稳定的采购关系,有力地促进农产品从田间到市场的直供直销。三是农产品展销、促销活动十分活跃。自治区和各地通过举办“广西特产行销全国”系列促销活动和建设广西特产展销中心等方式,较好地向外界推销我区的农产品。各地还利用电子商务等新型销售经营手段促进产品销售。据统计,2014年我区电子商务成交额2100亿元,相比2013年的1266亿元增长65.9%,增幅高出内地平均水平40多个百分点。广西XX县平原农牧有限公司通过淘宝店销售沙田柚等产品,网店年实现销售收入300多万元。

二、主要问题和困难

近年我区农业产业化虽然实现了较快发展,但与发达省区相比、与中央提出的农业现代化要求相比,仍差距不小,集中表现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仍较弱小,优势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带动农民增收难度仍较大等。

(一)龙头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不强。

一是知名大企业少。我区缺少领军全区甚至全国现代农业的.大企业,目前仅有1家企业产值过100亿元,1家产值超50亿元。二是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的龙头企业较多较大;欠发达地区产业开发难度较大,龙头企业较少较小。三是抵御自然、市场和政策风险能力弱。企业以传统种养居多,基地设施化水平不高,产业链短,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不掌握行业话语权,易受自然灾害、价格波动、政策变动的影响,如近年的禽流感致使一批养殖企业一直在困境中艰难求存。

(二)知名品牌少,市场认可度不高。

一是特色产品品牌少。许多特色产品有口碑无品牌,特却不优,如我区的柑橘、沙田柚等一大批特色产业,在区内虽知名度较高,但由于缺少品牌,出到区外就少有人知晓。二是品牌不突出。已形成品牌的产业,同质产品多,众多中小品牌混杂发展,如我区蔗糖产业虽占据全国半壁江山,但100多家糖厂各自为战,没有一个品牌能打响,连广西人都说不出本土糖品牌。相较于已在全国打响的“四川泡菜”、“贵州茶叶”等品牌,我区目前尚无区域性、行业性的统一大品牌,产业优势没能很好地转化为市场效益。

(三)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带农增收力度不大。

一是农业“接二连三”不足。与农业产业配套衔接的加工、流通、餐饮服务业等没能同步协调发展,特别是精深加工严重滞后,我区蔗糖、桑蚕、果蔬等多个主导产业优势突出,但以销售原料或初加工产品为主,产业大却不强。蔬菜采后处理加工率仅15%,水果初加工率不到20%。田阳小番茄今年不好卖,没有加工做保障,只能大量烂在地里。二是带动农户增收能力不够强。企业与订单农户之间主要是简单的买卖关系,合作层次仍较低,农户增收空间较小。以水产畜牧业为例,我区水产畜牧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联结方式中,合同(含订单)方式占65.3%,合作方式占16%,股份合作方式占5.2%,其他方式占13.5%。

(四)企业融资难,产业生产要素流失较严重。

一是贷款难贷款贵贷款慢。多数龙头企业贷款需求缺口较大,企业贷款利息基本在7、8厘,有的甚至在一分以上;企业大多只能贷到短期借款,手续繁琐,而且越急需资金周转就越难贷款。二是财政扶持相对较少。自治区农业产业化专项从至今都是每年5000万元,而2013年全国省均产业化专项已达1.3亿元,市、县资金扶持力度更弱,不少市每年至多安排二、三百万元。三是征地用地难。农业企业难以拿到足够指标,甚至拿不到指标,而且征地手续多审批慢。四是人才和技术缺乏。缺少各类高水平的经营管理和科技研发人才,企业和产业发展缺少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造成以上问题和困难,有我区经济基础和产业基础较薄弱、近年国家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国内外市场波动加剧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上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农业产业化认识不深刻。首先是没有充分领会新时期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战略意义,对农业产业化在扶贫增收、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定位高度不够,推进措施不力。其次是对农产品加工和流通是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认识不足,对农业多功能和一二三产业融合了解不多,重生产轻加工,满足于鲜销、卖原料,片面追求扩大生产规模。

二是缺乏科学规划和落实。

自治区和大多数地方都没有制定专门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缺少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长远谋划和有效政策;一些地方即便有规划也因缺少具体工作方案和责任分工,可操作性不强。已有的资金、土地、水电、税收等扶持政策,因一些部门服务龙头企业意识不强,造成落实不到位。

三是体制机制不够健全。

首先是农业产业化管理体制不顺,产业化强调产加销一体化,目前我区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和农产品销售职能分别划归农业、工信和商务部门,造成产加销脱节。其次是考核机制不健全,目前对各级政府主要领导的考核没有设置发展产业化指标,没有形成工作督促力。再次是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对完善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缺少监督,在总结和探索推广新模式方面经验不多。最后是农村改革滞后,推进土地流转进度仍较慢,制约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发展。

四是服务保障跟不上。

首先是企业问题解决难,企业反映心声的机会少,对企业问题解决没有跟踪落实。其次是市场信息服务不足,缺少及时反馈价格信息、预警信息等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市场引导不够。再次是技术支撑体系不强,在统筹构建科技服务平台和推动行业重大技术攻关方面措施不力。最后是金融保障服务不足,贷款担保体系尚未健全,农业项目见效慢风险大致使商业银行放贷谨慎。农业保险推广慢,目前我区政策性农业保险主要针对甘蔗、水稻、能繁母猪、育肥猪、奶牛、公益林、商品林,其它产业保险推进较慢。

三、几点建议

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今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作出了重要部署,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良好机遇。我区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围绕做强做大我区农业优势产业,促进农产品加工、流通以及产品质量提升,努力把广西打造成国家热带亚热带特色农业示范区、生态循环农业引领区、以冬季蔬菜为主的农业开发区、打造外向型农业发展先行区和热作农产品贸易中心,全力做好农业产业化工作。为实现上述目标,建议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强化以下6个方面:

(一)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高认识。

要准确把握中央对新形势下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要求,从全局的高度认真领会发展我区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意义。一是要确立农业产业化的重大战略地位。要牢固树立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切实把发展农业产业化列上各级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产业化工作,深入研究并及时解决好产业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推动产业化有突破性的发展。二是要树立全产业链观念。农业产业化是产加销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等服务业是增加产业化效益的关键环节,只有产业链各环节都同步协调发展,农业产业化才能有大发展。当前重点是要树立长远发展意识,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战略突破口,积极发展与加工、流通、配送等相配套的服务业,努力打造全产业链、价值链,推动上中下游产业有机衔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科学做好专项发展规划。

自治区、市、县三级要把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做好“十三五”时期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一是要谋划好产业布局。要立足当地区位优势和资源特色,大力培育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重点把农产品加工、冷链仓储、市场流通布局到优势产区,推动企业集聚、产业集群,构建优势区域布局和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格局,形成功能互补、分工协作的完整产业体系,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二是要做好关联目标相互衔接。制定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要注重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土地利用、城镇化、扶贫等发展规划相衔接,推动各种要素有机结合、各项工作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更深层次的作用,实现农业产业化与经济社会建设同步快速发展。三是要落实责任分工。要根据规划内容制定配套的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专项工作方案,工作方案要确立工作目标,细化具体工作及进度,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监督措施,切实提高发展规划的可操作性。

(三)完善推动产业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是理顺农业产业化管理体制。按照农业产业化发展内在规律的要求,并借鉴有关省的做法,调整有关工作职能,建议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农产品加工职能统一归口到农业产业化工作机构,推动产加销协调发展。二是完善领导考核奖惩机制。在农业产业化发展重点市、县以及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所在地,将产业化工作和发展成效列入主要领导考核及县域经济考评体系,并增加考评权重。三是完善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和支持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多形式联合与合作,积极探索带动农户面更广、农企共同增收更显著的新模式。加快探索推行农户土地入股模式,让农户获股份分红,与公司形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大力推广规模化经营模式,让农户既获地租,又转变为产业工人获工资收入。结合创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在示范区开展新型利益联结机制试点工作,推动示范区的产业化经营先行示范。四是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加快农村土地确权颁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交易中心、中介机构等,促进土地流转规范化、网络化、开放化、多元化,满足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需求。

(四)强化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服务。

一是建立领导挂钩服务企业和政策落实督查制度。农业产业化发展重点市、县和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所在地政府主要领导要挂钩帮扶本地主导产业的领军企业,努力做到“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切实帮助解决产业和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每年由自治区农业产业化工作机构开展产业化扶持政策落实情况督查,针对产业化经营组织反映突出的问题,联合有关主管部门开展专题调研,拿出解决方案,并对问题解决进行跟踪。二是引导打造大型企业、优势企业。通过资金奖补、挂钩服务等措施,引导行业领先企业采用兼并重组、股份合作等方式整合资源,争取发行企业债券或上市融资,加快培育我区标志性大企业、优势企业。三是强化技术支撑体系。搭建产业化经营组织与各类科研机构开展常态化合作的大平台,支持产业化经营组织和科研机构联合开展行业重大技术攻关,以高新技术引领和推动农业产业化更大发展。加快完善引进人才的政策措施,由自治区统筹引入高级科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四是建设服务“三农”信息平台。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全国的农产品供求、价格信息和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及时有效指导产业化经营组织调整生产经营。建议由自治区农业部门牵头建设政府支持、市场化运作的广西农产品电商平台,将全区优势特色农产品“一网打尽”。继续支持各地围绕本地主导产业、特色风俗等,举办形式多样的农产品节庆活动和展示展销,通过拓展农业产业的文化内涵,助推产业知名度提升。五是加快推广政策性农业保险。积极争取和充分利用好国家和自治区配套的保费补助,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牵头带动订单农户投保,扩大保险覆盖面。在大力推动灾害险的同时,根据我区实际探索设立产量险、价格指数险等,进一步增强风险保障能力。

(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一是切实加大专项资金扶持力度。各市、县要加快设立农业产业化专项扶持资金,每年各级财政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适当增加产业化专项。对自治区农业产业化专项扶持资金,要完善核准扶持机制,适当减少扶持前置条件和降低扶持要求,适当向欠发达地区企业倾斜;要强化资金扶持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确定的重点扶持导向要保持3至5年不变,符合重点扶持导向的重大项目要连续扶持3至5年,提高扶持的有效性。要加大贴息扶持力度,撬动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产业化经营。二是抓好涉农资金整合扶持。进一步整合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农业综合开发、扶贫等涉农发展资金,在不改变资金使用渠道、审批权限和各记其功的前提下,集中投入自治区确定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自治区层面要统筹策划一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产业化项目,积极争取国家各部委的大力扶持。三是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首先是深化政银企合作,推动金融机构创新支持方式,推行授信贷款,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活物动产和经济作物未来收益权抵押贷款等;加快完善贷款担保体系,探索建立由财政注资的自治区农业产业化担保基金,为自治区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和示范合作社提供贷款担保。其次是创新农业投融资机制,引导和支持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及小额贷款组织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自治区适时探索成立政策性农业投资公司。再次是大力引进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抓住国家建设“一带一路”的机遇,依托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等平台,积极策划各类招商引资活动,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和投资机构来我区投资发展。

(六)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灞桥区农业产业化情况报告 篇5

关于产业化及休闲农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随着浐灞生态区、国际港务区和纺织城综合改造区等相继开工建设,我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为适应新形势下农业工作的需要,我们对农业发展格局和发展方向做了积极的调整,通过整合项目,整合资金,整合资源,逐步形成了规模化发展、精品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模式。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农业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以优势特色产业基地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蓬勃发展,生产、包装及贮藏销售等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一、基本情况

灞桥区总面积332平方公里, 辖9个街道办事处,226个行政村,农村土地24万亩,总人口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5万,占全区总人数的51%。2010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6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849元,粮食作物7.28万吨,果品8.56万吨,蔬菜27.82万吨,肉0.68万吨,蛋0.53万吨,奶6.36万吨。

1、农业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一是通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一村一品为抓手,不断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步伐,推进产业升级转型,在全区 形成了特色林果、设施蔬菜、花卉苗木和规范化养殖等四大优势主导产业,形成了特色明显、优势突出和示范带动作用强调产业新格局。二是推进标准化生产,培育产业基地。按照农业功能分区和发展重点,建成了白鹿原现代农业区、平原农业传统农业区和洪庆山休闲农业区三大产业化区域。分别形成了葡萄、樱桃和猕猴桃及小杂果等三个3万亩果业基地;12万亩优质粮食基地和十万亩蔬菜产业基地,标准化程度和规模优势不断增强。三是形成了以北部三个街办为主的万亩蔬菜基地和万头奶牛基地;以洪庆山无公害放养鸡示范中心为主的散养鸡基地、以陕西海纳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中心的良种猪繁育基地等多元化的养殖格局,全区100头以上奶牛养殖场14个,万只以上养禽场5个,年出栏百头以上养猪场89个。

2、龙头企业蓬勃发展

一是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随着农业基础产业的发展和市场化的需要,积极引进和扶持发展龙头企业。通过制定发展规划、技术帮扶方案和积极争取扶持资金,促进龙头企业发展壮大。2010年,争取市级股权投入专项资金600万元,扶持灞苑果业公司和巾帼实业公司进行产业发展。目前全区现有农业龙头企业21家,涉及果蔬、园林花卉、畜产品等生产包装和加工销售等领域,产业覆盖面不断扩大。其中获得省级认证龙头企业有2家,获得市级认证龙头企业有5家。二是龙头企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全区已建成果业、蔬菜、奶牛养殖等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16个,面积3.2万亩;建成白鹿原现代农业、葡萄主题公园、西园生态农业标准化示范园3个。2010年通过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包装和流通的农产品6.61吨,其中蔬菜3.5万吨、果品2.25万吨、乳制品2.16万吨,分别占总产量的12.5%、27.3%、64.3%,龙头企业年产值已达5.25亿元。三是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加强。在龙头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为当地农民创造就业岗位2500余个,参与产业化生产经营的农户达2.6万户,实现户均增收4500元以上。

3、农业品牌建设成效显著

一是认证力度不断加大。在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下,通过新优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标准化基地建设,设施栽培、无公害生产等先进实用技术得到有效推广,无公害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力度加大。目前全区认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7个,共计3.1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3个,认证绿色农产品4个,有机农产品1个。二是品牌注册明显增多。在产业化发展推动下,品牌意识不断提高,农产品商标注册步伐加快。截止2010年底,全区已注册了“灞苑”、“白鹿原”、“兆龙”及“东城山塬”等农产品商标三大类共21个。三是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在产业化经营和品牌化发展思路指 3 引下,品牌建设效果显著,全区获得省市著名商标11个,获得省级名牌产品1个、市级名牌产品4个。同时“灞桥樱桃”和“灞桥葡萄”均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灞桥樱桃”获得中华名果称号。

4.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态势良好

一是扩展休闲观光农业面积。依托西安主城区的有利条件,围绕樱桃、葡萄等优势特色产业,开发休闲观光农业产业链,拓宽产业发展空间。通过推进标准化栽培、规范化管理和精品化生产,目前全区以形成樱桃、葡萄及小杂果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面积达42000余亩。二是加快园区建设。近年来,以白鹿原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契机,重点建设白鹿原樱桃谷、洪庆水泉山庄等为主的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先后在白鹿原地区引进西安葡萄主题公园、西安西园生态农业观光园及秦灞庄园、绿庭生态农业示范园等农业观光园区9个。三是积极发展节庆农业。我区依靠特色果业,举办樱桃采摘节、金秋采摘节、槐花节等休闲观光活动,大力发展观光旅游、采摘体验、农家乐等产业,促进了休闲农业产业的发展。据统计,从2004年举办首届樱桃节以来,共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2.3亿元。“灞桥樱桃节”还荣获陕西省十大魅力节庆称号。

5、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一是合作组织数量不断增多。在农业产业化发展引领 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较快,目前,全区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94家,按照产业划分,果业类42个,养殖类12个,蔬菜类18类,花卉苗木类6个,其他综合类16个,参社农户8200余户,辐射带动果农1.5万多户,农业组织化程度逐步增强。二是组织化覆盖面不但扩大。近年来,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产业范围涉及到果业、蔬菜、畜牧养殖及农副产品加工等领域。组织服务职能包括农业生产、技术服务、产品流通、储藏包装、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

1、农业科技水平较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新技术、新品种应用程度低,标准化、规范化和精品化生产技术推广较慢。设施高效农业发展相对缓慢,整体生产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农业基础设施仍需完善。虽然近年来农业投入力度较大,基础设施得到了有效改善,但与主城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整体环境整治、提升和现代设施装备等方面还较薄弱。

3、名牌产品特色效应不够明显。虽然全区农产品商标有21个,但知名品牌较少,获得省市名牌产品只占23%。在分级包装、品牌宣传和销售档次方面发展缓慢,品牌效应和市场竞争力不强,农产品附加值不高。

4、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滞后。休闲观光农业与农业特色产业没有有机结合,产业链条较为脆弱,深度挖掘不够。虽然我区也发展樱桃节、金秋采摘节等观光形式,但活动内容单一,没有形成吃、住、游、赏等系统的观光产业模式,综合经济效益不明显。资金投入不够,基地改造、景观提升等方面有待加强。

5、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部分农民对产业化认识程度不高,对新品种、新技术应用不够。农业整体标准化程度较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

6、体制机制不够健全。农业产业化主要是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建设,但在土地流转、行业管理等方面还不完善,制约着农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方式的转变。

7、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仍较薄弱。尽管目前农业基础条件有了明显改善,相关部门也制定了各种抗灾减灾的应急预案。但总体来说,现代化装备水平和技术手段较低,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能力仍然不强,不能对早春冻害、持续干旱、流行性病虫害等进行有效防御,影响着产业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三、下一步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我区农业将以标准化建设、精品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为主线,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拓展产业领域和延长产业链,实现农业增效和产业转型升级。

第一,强化科技意识,完善服务体系。一是强化服务职能。立足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坚持科技下乡、技术帮扶等制度建设,形成完善的技术服务网络。二是以技术创新和高效生产为目标,建立健全以龙头企业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的技术服务推广网络,提高农民科技意识。三是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理念的示范与应用,提高农业产业整体生产水平。

第二,推进标准化生产,转变发展方式。一是加快标准化基地建设。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立足于我区3个三万亩果业基地、十万亩蔬菜产业及花卉苗木等产业基地发展,以白鹿原现代农业示范区为重点,以设施农业技术、高效生产等为手段,提升西安白鹿原葡萄主题公园、西安西园生态农业观光园和西安白鹿原现代农业示范园等建设水平。二是提高农产品质量标准,推进无公害、精品生产技术规程,实现优质优价,使产量效益向质量效益转变。三是大力发展都市休闲农业,在基地建设的基础上,依托樱桃、葡萄特色产业规模优势,做精做优休闲观光产业,将一产向三产延伸,形成产业带动、功能互补和效益共享的长效发展模式。

第三,拓宽融资渠道,建立多元投入体系。一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在项目补贴、股权投入等方面,重点扶持产业化项目建设,特别是扶持生产能力强、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 龙头企业。二是深化“银农合作”,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和贷款倾斜。政府通过选点聚焦,引导金融资本投入,加大投入总量,开辟农业产业化有效便捷的金融服务体系。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和企业联营力度。以政府牵头,组织产业化龙头企业吸收社会资金。建立产后冷链储藏中心,引进深加工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产业附加值。

第四,加快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一是以发展设施蔬菜、优势果业、新兴花卉等高效农业为目标,以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为抓手,不断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水平,为品牌建设奠定基础。二是通过示范基地、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大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的认证力度,争创更多的灞桥名优农产品,提高市场认知度。三是推进品牌宣传推介,对现有品牌进行包装和形象提升,努力打造省级乃至国家级知名农业品牌。四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加快制定灞桥果品包装销售统一管理办法,严格规范管理灞桥产地果品的包装和品牌,维护品牌形象,提高市场声誉、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第五,发展壮大中介组织,完善流通体系建设。一是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规范其组织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营销队伍建设和市场开发等方面的主导作用。二是利用我区主城区的地理优势,建立大型农产品交易中心,打造西安乃至西北地区最大的农产品批发集散地。同时加强农超对接,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开设品牌专卖店。充分利用交通优势和农产品品牌优势,开设农产品专卖店,拓宽农产品流通渠道,提高销售能力。三是开拓外向型农业销售领域。发展现代都市农业要利用西安大都市对外开放的优势,建立以出口创汇为中心的、较高层次的农业生产体系,提高灞桥都市农业的外向化程度,以促进灞桥都市农业加速与国际接轨。通过出台补贴性农产品出口创汇奖励政策,鼓励农业出口企业,扩大灞桥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第六,强化管理服务,建立保障体系。土地流转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有效手段,在土地流转的管理、失地农民保障等方面,可以通过股田制、租赁+就业、计划组建劳务公司和土地流转协会,搭建用工和土地流转平台,加强失地农民职业培训,使失地农民就地转化为园区工人,促进农民增收。既有效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又推进都市农业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篇6

各位主任、各位委员: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我就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作以汇报,请予审议。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县人民政府依托农业资源优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全县农业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健康的良好发展态势。2010 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7亿元,首次突破15亿元大关,同比增长36.9%,“十一五”期间,年均递增33%;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121元,首次突破5000元大关,同比增长24.8%,“十一五”期间,年均递增35.8%,增幅位居全市第一位,全省第九位。我县先后被评为中国果业发展20强县(市),柿子生产技术创新示范县和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彬州”牌苹果被授予“中华名果”称号,“花果山”牌礼品西瓜被省委接待处指定为公务接待专用礼品。

主要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粮食生产更加稳固。按照“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发展思路,稳定基本农田面积,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全力保障了粮食安全。2010年,全县筛选推广小麦、玉米优良品种13个,建立小麦高产示范田23681亩,核心攻关田381 1 亩,地膜玉米吨粮田5000亩,示范方300亩,粮食播种面积43.37万亩,总产13.97万吨,较上年增长15.6%,粮食生产连续七年实现了丰收增产。底店乡晁家塬村百亩小麦核心攻关田平均亩产达到432.8公斤,示范户刘民柱4亩“西农928”,亩产514.2公斤;太峪乡北庄村300亩地膜玉米吨粮田平均亩产达到820公斤,示范户杨丁旺5.6亩“郑单958”亩产达1025公斤。

二是主导产业不断壮大。果业生产迅猛发展。围绕“果业提质增效、干杂果开发、彬州梨、大晋枣振兴”四大工程,全面加强精细化管理,持续扩大生态果园面积,果业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全县果园面积52万亩,其中水果35万亩,干杂果17万亩(苹果32万亩,梨2.5万亩,柿子13万亩,枣1.9万亩,核桃2.1万亩)。2010年实现果品总产41.5万吨,产值9.5亿元。畜牧生产稳步推进。充分发挥县财政产业扶持资金,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多方筹措资金,累计发展养殖专业村25个,建成养殖小区16个,韩家、车家庄牛羊设施养殖、底店、水口土鸡生态养殖、北极塬生猪生产、新民、龙高塬肉兔生产、太峪、香庙肉牛饲养五大养殖板块初步形成,规模化程度不断提高。2010年,全县畜禽饲养总量190万头(只),存栏66.4万头(只),出栏123.6万头(只)。肉类总产6468吨,禽蛋产量4100吨,奶类产量6300吨,实现畜牧业产值1.4亿元,较上年增长10.2%。设施农业亮点纷呈。坚持以“万亩设施蔬菜建设工程”为切入点,采取“宣传引导,典型示范,2 项目带动”等有效方式,大力发展泾河川道设施农业,辐射带动水帘河、太峪河沿岸和新民、北极、龙高塬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设施农业产业带。目前,全县累计建成现代化育苗点2个,设施大棚4530亩,配套建成灌溉机井14口,沼气池1500口,示范推广洋香瓜,樱桃蕃茄,“福运来”、“黑美人”西瓜,鸡腿菇、双胞菇等20多个新优品种,培育形成了西红柿、黄瓜、西葫芦、香菇、礼品西瓜、彬州枣等6个骨干品牌,申报注册了 “花果山”牌大棚礼品西瓜、“公刘”牌大棚蘑菇、“彬州”牌大棚韭菜等3个商标。2010年,全县果蔬总产5300吨,收入6000万元,棚均收入1.8万元,最高的达3.2万元,与种植大田作物相比,效益提高了20多倍。一村一品不断壮大。按照“因地制宜,科学引导,培育特色”的思路,积极发展壮大特色产业。2010年,全县建成义门镇高渠村大棚西瓜、永乐镇湫沟村粮食贩运、车家庄乡枣林村金银花种植等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16个,县级一村一品推进村51个。“彬州”牌反季节配装菜、“公刘”牌大棚蘑菇、“润杨”牌柿饼、“侍郎湖”牌土鸡蛋,深受消费者青睐。

三是园区农业起步良好。一是规划建设彬县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建设项目。该园区位于义门镇原南玉子乡政府驻地,占地面积1.18平方公里,总投资4.5亿元。2011年,县财政计划投资5000万元完成园区设计规划、土地置换、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按照每镇2户,每乡1户的入园要求,扶持入驻企业加快发展。目前,园区规划已通过评审,6 3 月底可开工建设。二是规划启动了彬县现代农业观光园区建设项目。该园区位于原新民农场,占地100亩,投资1500万元,以建设现代日光温室大棚为载体,重点发展反季节瓜果、蔬菜、花卉和观光、采摘。目前,园区设计规划已经完成,其他工作正在有序进行,预计5月底动工建设。三是建设了彬县龙高镇循环农业示范园。该园区位于龙高镇龙马村,占地500亩,建设设施大棚500棚,主要种植金针菇、平菇。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大棚300亩。四是建设彬县炭店乡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该园区位于炭店乡林家堡村,目前,一期工程已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四是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依托国家苹果非疫区建设、动植物疫情监测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和农业信息入村工程建设项目,改建扩建乡镇农技综合服务站5个,畜牧兽医站8个,成立了彬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开通了彬县农业信息网,彬州果业信息网,建成了村级农业信息站247个。建立了科技示范园(场)32个,发展科技示范户1万户,引进果树、农作物以及畜禽优良品种27个,推广果园管理、畜禽标准化饲养、测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及沼肥综合利用等农业实用技术12项,为农民提供市场和科技信息2500条,产地检疫检测率达95以上。全县有10万亩果园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5万亩苹果园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炭店乡虎家湾村、义门镇高渠村500亩礼品西瓜通过了省级无公害礼品西瓜基地认定。

五是合作组织持续壮大。积极引导群众结成利益共同体,不断增强抗御市场风险能力。目前,全县拥有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7个,注册资本1200万元,会员人数1.02万人,带动辐射周边村镇从事相关产业群众1.62万户,设施瓜菜种植面积0.5万亩,畜禽产品770吨,农副产品加工1200吨,实现收入2000万元,户均增收3000元。新民镇南头村獭兔养殖户已达到53户,存栏2600只,并已辐射带动旬邑、长武、正宁等地群众发展獭兔产业,小章镇南乙方村农民郑俊强运用所学知识,建立乔化、矮化果园8亩,进行果品贮藏贩运,年收入24万元,哈家店村村民哈忠选带头示范推广大棚西瓜嫁接育苗技术,亩产值超过3万元。

六是龙头企业实力增强。随着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县农业龙头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有了较快发展。2010年,全县累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37家,年可加工销售农产品20万吨,实现产值2.5亿元。其中,年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7家,500万元以上的2家,上亿元的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彬县通达果汁厂自建厂以来,累计收购果品61.8万吨,生产浓缩果汁8.78万吨,出口创汇4.01亿元,为我县周边果农创收2.37亿元;中兴果品有限责任公司继2009年成为我省从磨憨口岸报关出口陕西苹果的首家企业,出口创汇46万美元后,2010年再创162万美元的创汇新高。

二、主要做法

(一)积极宣传引导。为了加快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县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先后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强果业生产的指导意见》、《关于切实加强畜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彬县粮食发展规划》、《彬县蔬菜发展规划》、《干杂果产业发展规划》和《彬县一村一品发展规划》,明确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远期前景、进度安排和工作措施,为顺利推进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定了政策方向和目标任务。

(二)强化技术培训。县政府安排涉农部门以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为载体,采取聘请大专院校专家、教授来彬讲授,组建科技

110、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等形式,不断强化干部群众对农业实用技术、先进经营理念和市场经济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学习,加快新知识、新技术转化和应用,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280期次,培训村干部150名,农民群众4.8万人次,受理电话咨询6.9万人次,接待群众来访2.5万人次,进一步增强了农民发展产业的能力。

(三)加大资金扶持。县政府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方向,积极争取沼气、大型农机具补贴、设施蔬菜、粮食高产创建、现代果业、苹果非疫区、重大动物疫情监测防治和国家粮食补贴等支农、惠农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并坚持每年列支农业产业发展资金500万元,支持全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发展。

(四)创新发展机制。县政府通过“招商引资、技术合作、融资入股”等形式,积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6 利用日本果园管理先进理念,建立了中日合作彬县果业生产示范基地;通过招商引资建成了彬县通达果汁厂;与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在小章农林牧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特别是我县先后三次组织农业科技带头人和村干部到杨凌职院培训,协助省教育厅、杨凌职院来彬举办农业科普宣传,成为全省农业工作的一大亮点。

三、存在问题及今后工作打算

虽然,县政府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做了一定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发展机制还不适应。农业投入缺口仍然较大,农村金融服务网点少,农业生产支持力度不够,农村土地流转困难,制约了农业规模经营的快速扩大和农村劳动力的根本转移。二是产业体系还不健全。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仍然较低,家庭经营比较明显。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少,加工水平低,带动能力不强,传统型的初级加工多,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少,一般产品多,名牌产品少。三是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乡镇农技推广体系薄弱,农业科技推广难以到位。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较少,带动能力较弱,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很低。四是发展基础还不牢固。农业生产条件虽有新改善,但整体条件没有明显改变;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薄弱;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五是自主发展能力较弱。农民技能培训偏低,大多数农民缺乏一技之长,创业意识不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增加,劳务型输出居多,7 技能型输出太少,农民增收难度较大。针对这些问题,县政府将切实抓好以下六方面工作,努力推动全县农业产业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一)扩大基地规模,实施板块带动。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规模生产”的原则,在“自愿、有偿、互利”的前提下,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逐步使土地向种植、养殖能手集中,不断提升农业规模经营水平。年内新建水果园2万亩,干杂果园0.5万亩,小麦高产示范田20000亩,地膜玉米吨粮田10000亩,打造大棚蔬菜、大棚西瓜、大棚蘑菇和大棚枣示范基地各1000亩,建设舍施养羊示范小区5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2个,10万只獭兔养殖示范专业村1个,扶持发展生态养殖户100户。

(二)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提升产业综合效益。粮食生产上,示范引进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旱作节水等配套技术和高茬还田、残碴覆盖等保护性耕作新模式;果业生产上,在抓好现有果园特别是示范园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围绕“果—畜—沼—草—网”和果园无害化防治生态模式,大力实施老果园更新复壮和彬州梨、大晋枣振兴工程;畜牧上,以发展规模养殖为重点,大力推广二

(三)元杂交、设施养殖、全价配合饲料、果园、山地散养以及疫病程序化免疫等实用技术;特色产业上,狠抓生产工艺改进、产品策划和推介宣传,拓宽我县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销售渠道。

(三)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实现农产品加工增值。一是依 8 托彬县农产品加工工业园区,整合现有个体加工摊点,组建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二是探索合理的土地流转形式,鼓励个体户、社会团体、其他组织组建农业龙头企业。三是制定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优惠政策,引进一批规模大、档次高、效益好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四是支持通达果汁厂、润杨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开发研制新产品、新技术。五是组建彬县农产品加工包装和物流集团,创立名优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

(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一是继续推行县校合作模式,办好以小章农林牧综合试验示范基地为重点的农民培训基地,坚持从农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引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材料,二是积极引进农业科技人才,特别是发展农业产业化急需的设施农业、果树和畜牧方面的大中专毕业生,骋用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农民技术员,开展科技驻乡服务,为我县农业科技队伍注入新的活力。三是不断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成立彬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和新民、北极、龙高、底店四大塬区农技综合服务中心站,创新培训模式,强化疫病防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增强为农业产业化全方位提供服务的能力。

(五)加快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一是积极兴办专业市场。对各乡镇现有农贸市场和城区两个蔬菜市场进行改建、扩建,新建北极镇干杂果批发市场,底店乡牲畜交易市场,永乐镇粮食、药材专业批发市场,巩固武汉、福州、南宁 9 等国内大中城市营销窗口,拓展广西凭祥、云南景洪、磨憨三个口岸市场。二是加快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巩固县、乡、村三级农业信息网络体系,积极开展网上促销,开辟网站市场,发展“订单”农业。三是大力发展流通中介组织。引导农户成立各种形式的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整合现有果行,增强协作意识和服务功能,实现农超对接。

农业产业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篇7

1 机构和人员状况

1.1 县乡推广机构数量

县级种植业5个、渔业1个、农机化1个、其他1个, 合计8个;乡镇街道级农业服务中心合计38个。

1.2 管理方式

县级推广机构一直隶属县农委直接管理。乡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的管理以乡镇街道政府管理为主, 即人、财、物和事由乡镇街道政府管理, 县农委仅负责业务指导。

1.3 农技推广机构的编制数

县级种植业编制数为66个、渔业4个、农机化4个、畜牧业27个;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编制为, 农业服务中心642个、乡镇畜牧业180个。合计923个。

1.4 农技推广机构实际在岗人数

县级总数326个, 其中种植业307人、渔业7人、农机化12人;乡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431人, 共计757人。

1.5 学历及职称

在757人中, 大学及以上学历144人、大专学历320人、中专学历182人、中专以下学历111人;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101人、初级职称116人、初级职称以下人数534人。

2 主要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及成效

2.1 启动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

2 0 1 1 年正式组织实施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改革, 出台了《酉阳县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进一步健全机构, 调整核定编制, 理顺管理体制。2012年, 全县共创建10个高产高效试验示范基地, 农民田间学校1所;2013年创建了5个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基地+农民田间学校5所;2014年创建了4个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基地+农民田间学校4所。乡镇及街道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通过实施基层农技体系项目修建了办公楼, 购置了农药残留速测检测仪、土壤速测仪、太阳能杀虫灯、电脑、办公桌椅等设施设备, 农技服务硬件条件明显改善。农技推广服务队伍得到较好的稳定, 基层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高。

2.2 开展了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方式的创新

在拓展服务渠道上大力进行创新, 结合项目试验开展科技培训, 最近5 a来参加受训的大户和示范户就达12万人次;成功开办农民田间学校, 并培训学员达2 200余人;同时, 开通农技服务咨询电话并接受咨询达4 425次, 通过各种方式及时向农民提供信息服务。

2.3 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

围绕特色效益农业建设, 按照“专家+技术指导员, 对接基地+专业合作社+公司+大户+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的模式, 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 开展主体培训和技术指导, 最近五年来共入户7 250余次, 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4 200余户, 带动农民整体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2.4 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近几年, 建设了市级水稻万亩高产示范片、市级油菜万亩示范片、市级马铃薯万亩高产示范片、市级玉米万亩高产示范片、市级荞麦万亩高产示范片各一个, 带动2014年万亩水稻平均产量660.5 kg/667 m2, 万亩油菜平均产量152.1 kg/667 m2, 万亩马铃薯平均产量2 021.6 kg/667m2, 万亩玉米平均产量592.1 kg/667 m2。全面推进测土施肥工作, 累计取土样4 618个, 化验25 392项次。

2.5 多渠道开展科技示范带动

一是农业科技园区带动, 酉阳县有麻旺渝东南农业科技现代园区、南方菁华农牧公司科技园等, 通过园区科技培训进行示范带动;二是通过专业合作组织进行带动;三是农业龙头企业带动, 通过南方集团、石海公司和信农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经营。

2.6 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

酉阳县与重庆农科院、西南大学、重庆市畜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了“科研-生产-推广”合作机制, 与山东寿光蔬菜集团、徐州久久农业科技园、铜山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兰州市榆中县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等单位建立了农业科技管理交流共享平台, 不断提高我县现代农业科技水平, 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先后与重庆市农科院实施了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技术研究与推广项目;与西南大学联合实施了脱毒马铃薯秋冬设施栽培技术项目、地方特色野菜栽培技术研究项目和食用菌周年栽培技术研究项目。

3 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不断创新

3.1 抓住中心, 即农民增收, 加强科技挂钩强农富民活动

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的最终目的即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农业科研院校与地方农技、专家与技术指导员、技术指导员与科技示范户对接, 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 创建特色效益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园区, 开展农业科技能力提升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 推进扶贫攻坚工作。

3.2 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

突出重点, 坚持以“科技示范基地+田间学校+专业合作组织+公司+种植大户+科技示范户”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推进农业科技推广工作, 努力打造酉阳特色效益农业地标品牌, 提升产品品质和效益, 以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3.3 制定奖惩政策, 加大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政府重视, 对做出贡献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进行奖励, 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和外资投入为重要来源的多元化、多渠道和高效率创新投入的激励机制。

4 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发展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4.1 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

一是起点学历低, 继续教育不够, 整体素质不高;二是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 特别是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有待增进有专业知识的科技人才, 进一步加强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三是人员老化, 近几年来, 经费紧张, 加之基层工作条件差, 近10多年来基本没有新进专业技术人员, 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普遍存在人员老化, 青黄不接的问题。

4.2 项目推广欠缺

主要表现为多数乡镇街道只是为了示范而示范, 对科技项目能否转化为生产力的问题没有去思考。只注重产前种子、肥料、地块等的储备, 对生产出来的产品变成商品走向市场等营销能力提升培训很少, 因此农户对项目实施及其推广感到茫然和困惑。

4.3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运行差

目前, 乡镇街道农技人员从事推广工作的时间很少, 做政府中心工作的时间多, 真正下乡做农业技术指导的少。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被弱化。

5 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发展的思考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农技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的推进力度, 完善各项制度, 理顺管理体制, 使其更好地行使职能, 服务“三农”。积极探索农业服务体系的保障机制。控制非专业人员进入农业服务机构比例, 确保服务机构中、专业技术人员达到80%以上。

二是改善基层农技人员的待遇和工作办公环境条件。包括人员工资、福利、劳保等, 履行公益职能所必须的业务经费、办公环境、设施设备购置及更新经费、培训经费等, 建议政府财政纳入预算农业专项经费。

农业:产业化建设加快推进 篇8

2013年10月,成都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自发组建的“龙头企业融资与上市孵化中心”在成都亮相,“成都龙投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同时成立,龙投公司作为运作实体,将把孵化中心的具体职能落地。这是西部首个专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企业提供融资、上市服务的机构。

目前成都的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约478家,其中多是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这些企业在成都市解决“三农问题”、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也有不少企业面临融资渠道单一、融资困难等问题,一些企业有心上市亟待扶持辅导。

而孵化中心通过整合银行、担保、信贷、基金、税务、法律、会计、资产评估等各项金融资源,创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融资模式,为成都市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援助和融资专业支持,将会成为龙头企业与各类机构合作的新型平台。

“成都龙投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杜诚斌,同时也是发起单位成都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的会长。

杜诚斌于1999年组建得益绿色食品有限公司,2002年他出国旅游的时候非常想念家乡的米饭和川菜,灵光乍现萌生了让川菜烹调方便快捷又能随身携带的想法,于是得益绿色从2003年起开始专注方便米饭的开发。如今,企业已成为国内方便米饭的领军企业,更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世界肉类组织成员。公司建立了绿色种植基地,投资数千万建设现代化肉食品厂房,高标准米饭生产车间也在新建中。2013年1月,杜诚斌荣膺“十大三农人物”,成为本年度四川唯一一位在农业产业化方面作出巨大贡献的获奖者。

如今,孵化中心成立后,杜诚斌和得益绿色食品所带领的农业产业化之路将迎接更大的挑战,却也走得更加坚实。

杨克文(四川省统计局农经处处长)

农业总产值和增加值不断增加

2013:粮食生产实现七连增

粮食产量实现七连增,优势经济作物发展快。据国家统计局核定,2013年全省粮食产量3387.1万吨,比去年增长2.2%,实现了连续七年增产。其中,小春粮食575.5万吨,减2.1%;大春粮食2811.6万吨,增长3.1%。全省油料产量290.4万吨,增长1.4%,实现了连续七年增产;蔬菜产量3901万吨,增长2.3%;茶叶产量21.7万吨,增长3.8%;园林水果产量716.6万吨,增长4.6%。

生猪生产保持稳定,其它养殖业发展较快。2013年,尽管猪肉价格波动较大,但由于现代畜牧业生产模式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增强了生猪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2013年全省出栏肉猪比上年增长1.7%,年末能繁殖母猪存栏增长1.7%以上。出栏牛、羊、家禽分别比上年增长4.2%、1.3%、2.9%;水产品总产量126.1万吨,比上年增长6.1%。

农业总产值和增加值不断增加。初步测算,2013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620亿元左右,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5%。其中,农业增长3.6%,林业增长4.9%,牧业增长2.6%,渔业增长8.7%,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增长8.9%。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425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3.5%。

农民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在农业生产丰收,主要农产品价格上涨,外出务工人员工资水平提高以及“三农”补贴数量增加的推动下,前三季度四川农民人均现金收入7011.8元,同比增加795.6元,增长12.8%;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快0.3个百分点,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预计2013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去年增长12%。

农林牧渔投资增势强劲。2013年以来,由于各地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等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投入力度,全省农林牧渔投资呈现强劲增长态势。2013年,全省第一产业完成投资575.4亿元,比去年增长30.5%,增速居三次产业投资之首;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2.7%。

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步伐加快。2013年四川各地加快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重点县培育,优势产业已从“点状”向“带状”、“块状”推进。据有关部门初步统计,2013年全省新建粮经复合基地340万亩,新培育现代林业基地2.3万亩,改扩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场)3600多个。全省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多家,其中国家级60家,农民专合组织发展到3.7万多个,带动农户面达到62%,比去年提高2个百分点。

2014:农民人均纯收入可望增长11%左右

尽管2014年四川农村经济发展面临全球经济发展不稳定,气候、市场价格等因素不确定影响,但由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不断加大投入,为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综合分析判断,2014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可望增长3.5%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左右。建议:

一是要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四川粮食生产已经连续七年增产,粮食持续增产难度进一步加大,必须进一步重视粮食生产,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

二是要拓展农民增收渠道。鼓励农民家庭发展二、三产业;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房转让;增加政府补贴项目,提高政府补贴标准。

郭晓鸣(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2014年四川农业发展应突破六个重点

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上实现重大突破。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在农户基础上加快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和农产品竞争力。

在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上实现重大突破。要加快建立完善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相适应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充分发挥公共服务机构作用的基础上,促进服务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运行市场化,鼓励支持各类服务组织参与良种示范、农机作业、抗旱排涝、沼气维护、统防统治、产品营销、农资配送、信息提供等农业生产性服务。

在职业农民培育上实现重大突破。切实把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来抓,通过建立培育体系、建立资格制度、完善支持政策等,培养造就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

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上实现重大突破。要把农业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上来,加大农业科技转化应用支持力度,在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上实现重大突破。要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性权利”的总体部署,在稳定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切实在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方面实现重大突破。

在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上实现重大突破。要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的新形势,从能力提升角度在支持对象、环节、领域等进行必要的调整,重点加大对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的扶持力度,重点针对基础设施、技术研发、人才培养、金融创新、农业保险等农业经营的基础性环节加以支持,切实提高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效率。

上一篇: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下一篇:重游科技馆三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