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战略选择

2024-12-26

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战略选择(通用8篇)

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战略选择 篇1

促进我国农民转移就业必须城乡统筹.改变局限于农村或

城市、非此即被解决农民转移就业问题的思路,从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的全局出发制定农村就业战略,采取农村外部转移和农

村内部就业并重的方针。既要全面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又要大 力开发农村内部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潜力。

1实施内部转移战略。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一是充分利用农业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农村消费 能力有限.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可将目标主要确定在城镇,根据城

镇居民需求生产,vishay电阻提供服务。二是拓宽就近就地转移渠道。进一 步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利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

调整,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加快发展林业、瓜菜等劳动 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对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涉及生态环境的 非耕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挖掘就业潜力,增加就业岗位,改善 农村消费环境,实现农民增收。三是利用成本低的优势,大力发 展乡镇企业。要推动乡镇企业实现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扩大

乡镇企业的就业容量。同时提高企业档次p扩大生产规模,吸纳 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乡镇企业,就业一人,致富一家。

全面推进农业生产产业化,充分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空间。在现有条件下,要实现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吸纳是非

常困难的。数量巨大的民工潮,给交通运输和城市生活秩序造成 了压力和问题。为了防止农村人口过多涌向城市,诱发城市病,就必须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充分挖掘农业内部 的就业潜力,便农业部门能继续充当起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蓄水

池作用。必须积极引导农民走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道路,大力发展名、特、优、款、稀农产品,达到以深化农业内部生产来 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目的。同时,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全面推 进农业产业化。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一体化经营。通过发展农村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带动关联产业群的发展,将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转化为农民的就业机会.拓展农民的就

业渠道。

实施“土地流转”政策,解决转移劳动力的后顾之忧。在稳定 现行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让土地充分流转,实行所有权、承 包权、使用权“三权分离”。所有权归集体,承包权归农户,使用权 可以流转。不仅不会改变、动摇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制度基础,而且有利于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以及提高土地的产出效益。尤

其是使用权流转能有效地消除进城民工的后顾之忧,对解决农

村剩余劳动力的“不彻底转移”至关重要。因此,有关部门必须积 极探索适合该市情况的土地流转措施。其中必须坚持的一条基

本原则就是“自愿、依法、有偿”。

2其施外部转移战略。把增强城市承载农民迁移的能力作

为实施农村外部转移战略的重点。增强城市承载农民迁移的能

力,是化解城乡长期分治积累起来的利益矛盾,避免农民转移就 业加重“城市病”、确保城乡双员的关键所在。增强城市承载农民 迁移的能力.目的是突破两个约束。一是城市承载流动人口能力的约束。农民无论是刚b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转移.还是向小

城镇转移,客观上都存在着一个迁移量的上限约束。从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看,城市承载流动人口的能力与城市规模高度正相

关,城市规模越大,对流动人口的承载力越强。例如,北京目前市 区可容纳的流动人口约为300万人,而在小城镇,能够承载的流

动人口一般只有万人左右。二是城市承载流动人口融人市民社

会能力的约束。所谓流动人口融入市民社会,即流动人口在城市

定居,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获得与当地市民平等的权利和义

务。城市承载流动人口融人市民社会的能力,诚然受以户籍制度

为核心的城乡分治制度的制约,但从根本上看,还受城市财政收

入、就业空间等经济因素,城市公共设施状况、市政管理水平以

及低收入群体社会保障能力等社会因素,以及城乡文化彼此间的融合和认同程度的制约。

增强城市承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在增强城市承载

农民迁移能力的战略选择上,既不能孤立发展大城市,也不能只

抓小城镇;既不能幻想依靠一个红头文件就把农民工变为市民.

也不能对城里的农民间题熟视无睹,而要寻求“第三条道路”。

一是实施城市规模升级战略.提高城市承载农村流动人口的能力。对北京、上海、广州等现有大都市,采取都市团发展战

略;对武汉、兰州等省会城市和具备条件的地级市,鼓励其发展

为中心城市;对现有的县级市,有条件的鼓励其发展为地级市;

再通过撤乡并镇,规划建设一批10万人以上的小城镇。

二是实施城市布局优化战略。把解决中西部城市发展滞后

问题作为今后加快我国城市化的战略重点。国家在财力、物力和

相关政策上要优先支持中西部具备条件的城市发展为中心城市

和开放城市,在中西部县级市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一批有活力的中等城市,panasonic电阻发挥中西部城市对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转移就业的 带动作用。

三是在城市规模升级和布局优化过程中推进“城乡分治”体

制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分治”,应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从 户籍制度、农民教育、就业管理以及住房、医疗和养老保障等单

项改革人手,由小城镇向大中城市推进,都市圈外围的卫星城市

先行改革.分阶段实现国家对社会治理的城乡并轨。wxq$#

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战略选择 篇2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如图一) , 大量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 进入城镇务工就业。根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对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万多农户的调查, 1998~2004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 平均年增长率为4%;2005年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总数10824万人, 比2004年增加564万人, 增长5.5%。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 2006年全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53100万人, 其中男劳动力占50.8%;农村从业人员47852万人, 占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的90.1%;农村外出从业劳动人员13181万人, 其中男劳动力占64%。近几年来,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 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比例上升, 由于县域经济的发展, 跨省流动就业比例与上年持平, 延续了近几年来的持续下滑势头, 主要集中流向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外出就业女性比例不断上升, 文化素质有所提高, 年龄较为年轻化 (如图二) ;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组织性有所增强;就业的稳定性不断增加, 2005年全部农村外出就业中, 有稳定工作岗位的占57.8%, 比上年提高了2.9%, 有就业岗位但不稳定的占37.6%, 比上年下降了3%;没有找到工作岗位的占4.2%, 比上年下降了0.3%。

2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根据测算, 我国目前有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 未来几年还将以每年600多万的速度增长。但是, 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容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空间是有限的。虽然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是制约农村劳动力平等就业的很多政策性的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针对农民工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要求的社会现象仍然存在, 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合法权利得不到有效保护, 外出务工者的后顾之忧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总结起来,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缺陷明显

新中国成立以后, 为了追求工业化, 国家利用计划经济手段和政策扶持工业和城市, 在财政、价格、身份、福利等多个重要的方面制定了差别极大的城乡政策, 从而使得城乡居民利益差异更加明显。城市向农民招工、城市人口向外疏散等都被纳入到国家的计划控制下, 严格控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人为地把城市和农村分成两个半封闭的独立运行系统, 使得城市和农村不能相互协调发展, 农民完全束缚在土地上, 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向城市转移, 这既严重阻碍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阻碍了城市经济的发展。近年来, 中央政府采取一系列积极措施, 逐步放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限制, 并提出“打破城乡分割体制”的就业原则, 为农民进城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但是很多地方政府依然采取城乡分治的办法, 在具体解决城乡就业矛盾问题上缺乏良性互动和统筹安排, 农民就算是进了城, 也难以呆得下、留得久。根据统计, 目前造成农民与其他阶层的公民身份差异的各种限制性规定达47种, 其中任何一种都可以成为阻碍农民平等地开展就业竞争的门槛。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城乡差别最大的国家之一, 按照国际劳工组织法 (办) 20世纪90年代中期36个国家的统计资料, 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均收入比都小于1.6, 只有三个国家超过了2, 中国是其中之一, 位居世界各国之首。

2.2 传统城乡分割户籍制度障碍突出

中国的户籍制度有几千年的历史, 1958年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 把户口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形式。这种城乡区别的户籍制度大大扭曲了市场机制对流动劳动力的调节作用, 使大量进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民并不能获得平等的社会身份, 他们不能与城市人口进行平等的就业竞争, 更不能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近年来, 尽管全国各地都对户籍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但到目前为止, 户籍制度仍然是限制人口自由迁徙和劳动力转移流动的桎梏, 从根本上说, 传统的城乡户籍制度是制约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主要制度障碍。

2.3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落实不到位

尽管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积极政策, 但是, 有些政策落实不到位。如在农民工的证卡管理和收费上, 一些地方和一些部门仍在实行证卡管理变相收费, 增加了农民工的负担。在农民工就业准入上, 仍存在职业工种限制、总量限制、季节限制、性别限制、比例限制等。在农民工子女教育上, 一些输入地政府不能将农民工子女纳入当地义务教育系统, 存在入学难、收费高等问题。在劳动和社会保障上, 农民工的生产生活条件总体看还是比较差, 农民工还不能享受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劳动福利、社会保险等待遇。据调查, 农民工没有购买保险的情况居多, 没有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分别占被调查农民工总数的73.37%、73.77%、84.65%、67.46%。在农民工权益保障上, 还没有长效的权益保障机制, 一些行业和用人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屡禁不改, 进城务工农民的工作时间长 (如图三) 、工资低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 劳动合同的不平等性大量存在。

2.4 农村留守家庭问题严重

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以及城乡结构体制的制约,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导致了一系列的留守家庭问题出现, 比如留守老人的赡养问题, 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问题、留守家庭的安全问题、留守配偶的家庭问题以及留守土地的撂荒问题等, 这对农村劳动力彻底向城市转移就业产生了阻滞作用。

2.5 进城务工农民竞争力缺乏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人数庞大, 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技术素质偏低。农村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人数高达3亿, 占农村人口的20.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8.8%;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仅占5%。根据近几年的统计资料表明, 在外出务工农民中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仅占12%左右, 接受过技能培训的比重为14%。由于务工者的劳动技能低下, 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建筑、煤矿、餐饮服务等行业就业, 从事简单而繁重的体力劳动。大量技能低、素质差的农村劳动力充斥着劳动力市场, 不能适应非农产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 城市对进城务工农民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导致缺乏技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空间越来越小, 就业难度也越来越大。

3 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积极意义和对策建议

3.1 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借用姜太碧和杨开忠利用经济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分析的关于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模型来体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城市和农村的驱动作用, 来表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

(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驱动作用。

(2) 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通过以上的图表, 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无论是对城市经济的繁荣还是对农村农业经济的发展, 都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根据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 在1979~1999年的20年中,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高达14%, 即在GDP年均近9.6个百分点的增长中,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达1.4个百分点。

3.2 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建议

(1) 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形成社会成果共享的基本理念。一是改变农民工自身的观念。从农村到城市, 从农民到市民, 这对农民工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转变, 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尽管农民工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原因, 先天存在文化素质不高, 实用技能欠缺, 法律意识淡薄等缺点, 但只要农民工在工作之中和工作之余加强学习, 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 做到自尊、自爱、自强、不卑、不抗, 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 从意识上认识到自己已成为城市居民中的一员, 共同分享社会成果是自己的权利。二是改变传统的社会观念。让农民工尽快融入城市, 享受市民待遇, 不仅是政府的责任, 也是全社会的责任。全社会都应该给农民工以更多的重视和关怀。农民工同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他们在政治上、人格上与城市居民是完全平等的。农民工是市场经济大海中的弄潮儿, 他们散布在全国各地的城市, 他们以非凡的创造力为中国GDP的增长铺就了坚实的阶梯, 他们对城市的繁荣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他们为我国的改革和发展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他们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 是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作为社会中的一员, 我们应该清晰的认识到, 我们的城市早已离不开这些农民工。没有农民工的默默奉献, 城市的发展将滞留;没有农民工的城市是空虚的城市。我们必须在全社会确立起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理念。只有解决了基本理念的认识问题, 才能有效推进我国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发展, 才能顺利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 才能形成一个包容和谐的社会。

(2) 把握原则, 严格遵循积极稳妥、多样化的转移方式。一是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应该是向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永久性转移为主。这是借用发达国家的经验, 越是大的城市, 其生产效率也越高, 收入和工作机会也相对越多,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二是中国农村的情况和日本比较类似, 有着大量的分散农户, 在短时期内, 中国的农村是不可能大量消失的, 所以无论是对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比较落后的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 我们都可以采取对农村进行提档升级, 改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引导在城市工作的离退休人员返乡生活, 在农村引入城市化生活方式, 这不仅能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 同时也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三是在农民还没有完全摆脱现行户籍制度管理的制约和农村土地制度的羁绊之前, 是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全转移, 成为真正的市民的, 他们还将采取兼业的方式, 继续存在于城市和农村之间, 再加上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十分巨大, 所以在转移的时候必须采取积极稳妥的方式。四是在转移的过程中, 主要应该依靠市场机制的调节转移, 政府应该理清角色, 淡化强制干预手段。

(3) 加强培训, 为农民奔富迈小康注入新能量。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一是组织开展引导性培训, 即以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及就业等知识为基本内容的培训。通过集中办班、咨询服务、印发资料, 以及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媒体手段, 对广大农民进行培训, 以提高农民工遵纪守法和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和能力, 树立起新的就业观念。二是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即以国家职业标准和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对从业人员的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要求安排培训, 如家政服务、酒店、保健培训等。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要根据市场需求, 以定单、定点和定向培训的形式,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转岗就业技能培训, 切实提高受训人员的就业能力和城市生活适应能力, 确保受训质量, 切实保证就业率, 增加农民收入。

对农村留守家庭人员的培训。一是要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加强对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可以借鉴工业生产理念来发展农业, 让农业从业人员掌握大量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农业劳作技能, 不断提高农民的农业现代科技知识水平, 加强推广农业机械化, 优化农业内部产业结构, 使农业走上专业化、系统化的发展道路。二是要充分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经济人”队伍的作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经济人”队伍, 是新形势下推动农村经济集约化经营的有效途径。在这样的条件下, 应该积极探索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适度规模化经营的新路子。三是要加强对留守家庭人员道德素质的培训。通过广播、电视、村组会议、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对留守人员进行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的教育培训, 以减少留守家庭的家庭问题, 这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的思想基础。

对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的培训。新成长劳动力由于年龄、文化程度、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等各方面都强于成年劳动力, 比成年劳动力更能适应社会。所以着眼现实以及长远性的考虑, 对新成长劳动力的培训就业才是真正永久增加农民收入、引导农民致富迈小康的关键和希望之所在。

(4) 清除体制障碍, 在政策上确保落实。农民的流动转移与存在的社会软环境息息相关, 中国传统的城乡分割二元结构体制导致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出现了较大的障碍, 只有在突破这种体制障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后,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才能顺利的、大规模的发生。尽管这种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城乡分割局面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消失, 但至少应该做出最大的努力, 逐步消除这样的错误政策。

一是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中国当前的户籍制度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主要羁绊, 和市场经济格格不入, 户籍制度必须改革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现行制度的主要问题是违背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影响资源配置效率;阻碍中国城市化进程;阻碍劳动力空间转移;限制公民的居住和迁徙自由及管理上的混乱。城市供应短缺和资本积累是建立户籍制度的主要原因, 保留户籍制度的原因是限制大量农村居民向城市迁移和治安管理的需要。事实上, 在目前, 即使取消户籍制度, 农民也不会大量涌入城市, 因为居民的迁移要考虑很多因素, 如收入、住房、环境等, 特别是对中国来讲, 乡土意识使农民本来就缺乏进城的冲动。同时中国目前按人头平均分配的农村土地制度也是农民向城市迁移的障碍, 这和拉美洲国家是根本不同的, 拉美洲国家过度城市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土地, 这种强劲的推力迫使农民到城市寻找工作并成为永久的城市居民。所以中国目前应该担心的不是农民涌入城市, 而是农民进城动力弱化的问题。通过户籍改革, 使已经在城市就业并长期在城市居住的农民成为真正的市民, 使部分有进城愿望并有能力在城市获得收入的人迁移到城市, 减少农村居民的绝对数, 从而推进城市化, 让更多的公民能够享受城市文明带来的好处, 而是一个必然趋势, 也是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 降低农村人口增长率, 减少劳动力供给的有效方法。”

二是构建城乡统一平等的劳动力市场。打破过去以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构建一个城乡一体化的就业环境, 疏通城乡劳动力对流的就业渠道, 所有公民都有平等的就业权利和就业机会, 就业准入门槛不再设置城市居民和农民的区别限制, 使农民享受市民待遇, 打破城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身份、户籍、住房、培训、医疗卫生等待遇的制度限制, 使农民进城就业者享受市民同等待遇。无论城市居民还是农民都享有上学、居住、就业、同工同酬和社会保险等一切国家赋予的权利。农村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入城市选择就业, 城市劳动力也可自由流入农村就业。

三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社会保障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养老、医疗、救助和优扶等内容。健全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有利于解决外出务工农民的留守家庭问题, 还有利于整个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同时社会保障制度还应该包括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和职工社会保障与福利标准, 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保证劳动者及其后代平等的受教育和培训的权利。

四是建立积极有效的督促检查机制, 确保政策的落实。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 确保各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业就业的政策落实到位;要建立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的政策落实责任制, 各级政府要把落实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的政策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 实行专人负责。同时要加大对政策的宣传力度, 采取各种方式, 广泛宣传国家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各项方针政策, 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氛围。

(5) 制定农产品价格保护政策, 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加。农业生产不同于其他产品的生产, 他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 存在着自然风险, 农业生产的周期长、经营单位规模一般不大, 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阶段性的特点, 同时农业生产还具有显著的地域性, 这使得农业对市场变化的应急能力低下, 易遭受市场风险。要想既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又使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增长, 国家必须制定一系列保护农民利益的措施, 其中对农产品进行价格保护是农业保护的主要内容。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 这一时期更应重视农业保护问题。如果我们不高度重视农业, 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 不仅无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还会导致农业萎缩。

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战略选择 篇3

几年来,柳河县共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绿色证书培训、新型农民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农机驾驶员培训等共计7.1万人次,增收6.4亿元。其中推荐到县内农产品加工业龙头企业就业人数达1.1万人,推荐到县外、国外劳务就业人员达7600人,农村人才的培养和输送为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发展劳务经济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整合培训资源,加强基地建设

2006年11月,柳河县将农业机械化学校并入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同时成立了柳河县农民职业教育中心。在各乡镇成立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站,村成立了指导组,形成了县乡(镇)村三级农民科技教育服务平台。

整合后的农广校实力不断增强,新建办公楼596平方米,教室面积达210平方米,配置教学车2台。设有远程教育卫星站1个,购置复印机1台、打字机2台、电脑6台。学校设置综合科、培训科、教务科、农机科、电教科5个科室。整合后的农广校增加了教师编制,大大提升了办学水平,各项工作都有新的突破。

几年来,农广校在农民培训和新农村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1万人次,绿色证书培训1.5万人次,新型农民培训2000人次,农民创业培训200人次,农机驾驶员培训7000人次,实用技术培训达5万人次,农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501人,建立农民科技书屋48个。

农广校在县委的高度重视下,将中专招生与村级干部培训有机结合。这将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增强他们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和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能力。两委村干部经过培训获得中等学历教育的达500多人。

为了更好的将学历教育做好,农广校分别与吉林农大、县内知名技校、诗特计算机学校、四海电脑合作成立分校,并设立了三个实习实践基地,进行授课和实践。学校先后培养出创业能手、致富带头人多名。其中,以安口镇半拉背村村支书记戴振甲为代表的优秀学员,深受广大村民爱戴。

2.创新培训模式,实行“订单式”培训

农广校根据当地非农就业面较窄的特点,实行“订单式”培训。先与用工企业沟通,确定企业用工订单、工资待遇、需要工种,根据企业的需求组织学员参加培训,并允许他们到企业进行实习操作。学员通过考核后,由用工企业安排就业。这种方法提高了农民参加培训的信心和积极性,有效解决了用工需求的问题。目前,全县通过“订单式”培训成功转移劳动力达1.1万人。

柳河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特别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提升,为柳河县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几年来,通过阳光工程培训农村劳动力人数达1.1万人,转移就业人数占培训总数的96.8%。充分带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全面开展,促进了全县经济的发展。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 篇4

(一)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一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就业竞争能力较弱。

结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人数庞大,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技术素质偏低。

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人数高达3亿,占农村人口的20.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8.8%;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仅占5%。

(二)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虽然正在逐步取消,但仍存在其它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民剩余劳动力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

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虽然有所上升,但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迅速增加,农民工务工收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

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以及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性。

(三)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薄弱,不少企业不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将社会保险金负担转嫁给劳动者个人而形成超额利润,这一方面使资本积累加快,另一方面使劳动者贫困加深。

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业剩余,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要做到这一

点,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保证工业部门扩张和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必要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目前,我国农村由于农业生产率低,农产品的增加主要是依靠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使我国农业生产率迅速得到提高,从而使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

(二)重视产业的转移与承接。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聚集有着密切的关系,哪里产业聚集效应大,哪里吸引的劳动力就多。

反过来,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又加速了这些地区的产业聚集。

但是,伴随这种正反馈机制的形成,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二元经济结构,这对中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不利的。

只有当中、西部地区有自己强大的产业聚集,实现东、中、西部产业趋同,地区差距才可能缩小。

因比,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大的地区,要认真研究产业集聚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

(三)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

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

因此,我们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大、中城市的经济规模较大,产业门类较多,聚集效应强,消费水平较高,为解决农村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推动城市化,要不断加快现有大、中城市发展,继续调整和完善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档次,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大、中城市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用。

小城镇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路径。

我国多数小城镇现有人口规模小,经济发展空间较大,吸纳就业能力较强,农民进镇成本低,可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现实需求。

为此,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引导乡镇企业合理聚集,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

根据小城镇特点,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产业为依托,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逐步扩大产业规模。

完善小城镇的投融资、用地、户籍、购房、发展二、三产业等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小城镇发展,拓宽小城镇投融资渠道,吸引民间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吸引企业、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发展小城镇的各项公益事业。

在保护耕地和农民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

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对农民工的种种不合理限制,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

(四)、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

劳动力素质是影响自身择业能力与收入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切实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一项长期战略。

1、抓好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确保新增劳动力素质稳步提高。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教育是国家强盛的根基。

应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大力支持教育事业、特别是支持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2、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办好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职业专科学校,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与针对性。

增加对职业技术学校的财政支持,降低学杂费,尽量使农民子女接受更高的教育。

3、大力开展转岗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

转岗培训是农村劳动力提高劳动技能,增强就业能力的有效手段。

要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项目和就业订单,有针对性地举办劳动技能培训班,提高劳动力的专业技术和适应能力。

(五)、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分割十分严重,农

民进城就业壁垒重重,对缓解短期劳动力供给局部短缺矛盾极为不利。

首先,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有效机制,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环境,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和职工社会保障与福利标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劳动者及其后代平等的教育和培训的权利。

其次,要建立劳动力供求预警机制。

过去我们比较多地关注劳动力需求不足,对劳动力供给关注较少。

面对我国劳动力供求的新形势,尤其是劳动力供给的局部短缺,政府和企业应提高劳动力供求预测意识,及时根据劳动力供求变化,掌握更全面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制定相应对策,维护劳动力市场供求稳定。

再次,以改善劳动力供给为目标,努力完善收入政策。

一是以工资指导线为宏观手段,按照企业名义工资率逐年增长水平应等于全国平均长期劳动增长率的要求,引导工资合理增长。

同时,加强工资和价格的控制,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政府借助于法律或行政手段对工资、价格实行管制,如对价格和工资进行冻结;另一方面,推行以激励为基础的收入政策,即对工资增长率超过工资指导线的.企业课以重税,对工资增长率低于工资指导线的企业予以减税。

最后,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依法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

通过舆论引导和政策推动,加强宣传力度,严肃劳动保障执法,净化劳动力市场环境,规范企业用工和工资支付行为,严格社会保险费用征缴,强化企业劳动保护和劳动者自我防患意识,完善劳动者对侵权案件的投诉举报与受理制度,健全劳动保障争议调解和仲裁机制,依法依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要真正实现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实现集约型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

高素质劳动力意味着高工资、高福利、高产出,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就业市场竞争迫使城乡劳动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种竞争也是提升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关键。

主要参考文献:

[1]郑杭生。

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课题[J].甘肃社会科学,;4

[2]郑功成。

科学发展与共享和谐[M].北京:人民出版社,

[3]袁志刚.经济全球化下的就业政策[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6

[4]杨云彦、王桂新、段成荣、桂世勋、李若建、刘传江:《农民工:一个跨越城乡的新兴群体》,《人口研究》第4期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问题及对策 篇5

随州市位于湖北省北部,总人口257万人,农村劳动力109万人,转移就业61.2万人,外出务工人员达49.9万人,是个农业人口较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任务较重的城市。

(一)转移就业总量持续增加

以前,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总量基本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在5%左右; ,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转移就业的增速放缓,在3%左右;后,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减弱以及国家保增长、保就业政策的出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总量仍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增速在6%左右。

(二)转移就业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仍然偏低

农村转移劳动力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和高中文化程度的比例分别为67.3%和16.6%,与20相比分别提高了4.1%和3.7%,文化程度在逐步提高,但技能单一,技能水平不高,78%的没有经过技能培训,整体素质仍然偏低。

(三)转移就业劳动力呈年轻态势

从年龄上看, 20岁以下的转移人数占总数的16.8%; 21岁-35岁的转移人数占总数的56.6%; 45-50岁的转移人数占总人数的12.4%, 50岁以上转移人数占总数的14.3%。

80、90后新生代农民工占73.4%。

(四)转移区域相对集中

长期以来我市“打工经济”形成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外出务工人员遍及全国各地,但是,流动区域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长三角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工资收入高。

(五)转移行业仍以从事体力劳动为主

农村劳动力在第二产业就业的比重达到35.2%,其中在工业就业的占25.8%(85%集中在制造业),在建筑业就业的占29.7%,在餐饮等服务业就业的12.6%,这些都是技能要求低、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行业。

还有21%的人以打零工为主, 这些人没有相对固定的就业岗位,收入水平较低,就业稳定性较差。

(六)务工收入逐年提高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平均月收入为2700元左右,比年上涨了68%,年均增幅为9%。

技能工、家庭服务业工资收入较高,如电焊工、月嫂月工资收入达7000元以上。

在本地转移就业的农民工大部分兼业,并未完全脱离农业,农忙季节从事农业生产,属亦工亦农性转移,其工资性收入也在逐年提高。

务工收入的逐年增长有效地带动了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并且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也在逐年提高。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积极作用

(一)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在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中,一般的务工人员年收入是在家务农的3倍以上,素质高、有技术者收入更高。

40%以上有务工人员的家庭已摆脱贫困走上了致富道路。

通过外出务工,增长了见识,掌握了知识,转变了思想观念,在生产生活资料消费、就医、就学、住房等方面加大了投入,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质量和水平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二)推动了农村非农业发展

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素质,而且对输出地二、三产业的发展同样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在外成功创业农民回乡支援本地建设,他们带回了先进的技术、经营理念,创办实体,增加税收,带动了本地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城镇化建设。

(三)加速了农地流转

农村劳动力转移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农村人口和土地的矛盾,许多农民将其承包土地以转包、入股等形式转给种植大户或龙头企业,实现了农业的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提高了农地的产出效率,促进了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

(四)促进了城镇化发展

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从而促进了城镇化发展。

目前,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7.6%,农民工在加工制造业占68%,建筑业占80%;全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2%。

(五)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就业弥补了城市因经济结构调整而出现的劳动用工空白。

城市建设和发展中苦、脏、累的工作基本都是由进城务工农民承担。

如城市建筑环卫工人、家政从业人员、餐饮服务人员的90%以上都是农民工。

同时农村劳动力的流入拓展了城镇产业发展的空间,大量农民进城带来了消费力,也促进了商业、房地产、旅游等行业的发展。

进城农民工不仅成为城市运转功能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还为城市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户籍制度缺陷是根本性障碍

现有的`二元户籍制度使国家对农村和城市区别对待,造成了城市和农村事实上的不平等。

户口并不只是身份问题,更重要的是它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就业、住房、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生活。

户籍制度的根本性质并没有改变,城市户口还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它与优先就业,享受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优惠和实惠具有制度化的联系,实际上仍在维护城市人的利益。

虽然近几年户籍制度对城乡迁移的影响逐渐弱化,但在一些大城市户籍制度的影响仍然显著。

如果没有城市户口,农民工在城市生存都将成为问题,更不用说融入城市社会了。

一是户籍制度对农民工就业形成制度性歧视,农民工“同工不同酬”、“同命不同价”现象普遍存在。

二是户籍制度使农民工与城镇社会保障无缘。

各地虽然已经尝试把本地区农村居民纳入统一的户籍和社保范围,却很难把非本地籍的长住进城农民纳入这一体系。

三是户籍制度造成农民工子女就学难。

(二)就业环境不宽松

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虽然正在逐步取消,但仍存在其它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城乡就业政策不统一,扶持就业政策不平等;近几年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虽然有所上升,但其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迅速增加,务工收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

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以及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积极性。

对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的社会治理严重缺位,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就业信息不畅,有组织外出的比例比较低,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延缓了城镇化发展的进程。

(三)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

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历史影响,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在保障机制、基金筹措、管理办法、保障标准、保障覆盖率等方面都与农村有很大的差异。

目前农村的新型养老保险制度才刚刚建立,覆盖面小,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既缺乏农村的社会保障,又无法加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

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陆续向城市转移,城市面临城乡社保障如何对接的问题。

(四)劳动者素质与市场需求不适应

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76%,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不到20%。

虽然近几年农村劳动力素质有所提高,但仍然偏低。

低素质,缺乏劳动技能的劳动者的就业空间小,基本只能从事体力劳动,如:运输、建筑小工、工业加工等劳动密集型,重体力、低报酬的行业。

大量技能低、素质差的农村劳动力充斥市场,不能适应非农产业技术进步、结构升级和国际化进程步伐加快对高素质员工的要求,导致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以至于出现了“民工荒”。

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对策

(一)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终目标是城镇化,以往的城镇化更多地体现在城市建设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并没有相应转移更多农业人口,因此户籍制度改革是关键。

目前全国已有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了以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划分、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政策措施,改革了延续50多年的二元户籍制度。

建议进一步扩大户籍制度改革范围,地市级以下全部放开,同时逐步放开大中城市落户限制。

在此基础上,稳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在劳动报酬、就业培训、子女教育、住房保障、公共卫生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真正实现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

(二)深化就业制度改革,优化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环境

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取消各地针对农民工和外地人口进城就业的歧视性就业条件,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利,公平对待,实行同工同酬,包括应有的各种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努力建设统一开放、竞争公平、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实行城乡、本外地人员平等的用工政策。

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确保国家扶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务工人员合法权益。

营造良好氛围,吸引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

把“走出去”和“返乡创业”相结合,树立 “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的发展理念,鼓励支持外出务工人员将在外学到的先进管理理念、经验技术和淘到的“金”带回来创业,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三)加快城乡社会保障统筹,推进社会保障一体化建设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制度整合和城乡衔接,促进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研究制定城乡社会保险制度衔接办法,实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统一经办管理。

稳步提高各项社会保险统筹层次,以农民工为重点,妥善解决人员流动过程中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问题,实现制度的有效衔接。

落实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实现医疗保险缴费年限在各地互认,累计合并计算。

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保障人群实现基本覆盖。

(四)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的根本原因就是劳动力文化水平低,就业素质不高。

要继续增加财政投入,扩大“阳光工程”的覆盖范围,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岗前培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和资源,对45岁以下的农村劳动力每年进行1―2次培训。

针对用工量大、技能要求高的工种,要适当延长培训时间,提高培训质量。

探索培训补贴机制,可采取多种方式对培训农民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确保农民得到实惠。

参考文献:

[1]武志刚、张恒春:《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的特点及变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 (11).

[2]曹利平:《农村劳动力流动、土地流转与农业规模化经营研究》,《经济经纬》2009(4).

[3]李晓春、马轶群:《我国户籍制度下的劳动力转移》,《管理世界》2004(11).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总结 篇6

××镇200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镇在上级领导部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切实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精心组织,认真落实,进一步加强我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批量转

移和有序流动,推进我镇农村小康建设。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抓牢抓实。通过普及就业意识,培养就业能力,提供就业扶持,完善就业服务,为全镇广大农村青年创业和就业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可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责任明确,高度重视农民外出务工工作。

在认真分析劳务输出在当前促进农民增收中所占的分额,阐明劳务输出对改善农村生活状况所起的作用,把劳务输出工作责任落实到人,明确各包村工作队员为各村劳务输出的义务宣传员、组织员,并把此项工作列为发动及组织工作与其它工作捆绑进行。例如结合我镇禽流感的防治宣传、法制宣传、由镇包村工作队员深入村屯分发宣传资料,面对面把外出务工的注意事项及外出的方式方法传达到农户家中。我们还注意发挥镇直有关单位的职能作用统一筹划,统一部署,同时进行。

二、明确思路,把握重点,推动农民外出务工工作的全面开展。

动员和组织农民外出务工对镇党委和政府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牵涉面广,头绪繁杂。因此,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成立××镇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并聘请有经验的村干作为我镇劳动保障协管员,完善我镇劳动保障机构,使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为我镇全面了解和掌握我镇农村劳务输出的转移就业情况,摸清劳务输出就业底细,更好地引导农民进入劳动力市场,实现农村劳务输出的转移与就业,加快农民增收的步伐,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市政府布置的劳务输出任务。

二是在就业观念更新上加大力度。宅土重迁、怕苦畏难、得过且过、贪图安逸、怕冒风险的小农经济意识,是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的最大障碍,要使得工作有进展,必须下大力气转变农村青年保守、落后和消极封闭的思想观念。针对这一情况,镇政府就成立了由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牵头的宣传咨询队,深入村屯开展巡回咨询活动,市里有关劳务输出的方针政策及就业信息带到村屯,解除农民的顾虑与疑惑,接受现场报名。自今年2月以来,我镇投入人力物力进行劳务宣传、组织工作达180人次,印制并发放各种宣传资料达5000多份。通过巡回咨询活动来激发农民外出务工的热情和愿望,抛弃不切实际的幻想,通过诚实劳动、艰苦创业达到致富成才的目的。

三是在农民工培训上加大力度。帮助农民,特别是青年,提高职业技能是解决农村青年外出务工的治本之策。目前我镇农民一般都有文化层次低、职业技能弱、就业竞争力差等方面的不足,镇政府下大力气抓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还积极依托劳动、就业部门的培训机构,加强对农民,特别是初高中毕业回来的而未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青年进行引导性培训和技能培训,以此来提高农民就业竞争能力,提高劳务输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自今年2月以来我镇开展各种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班达19个,培训人员达2529人。

四是在了解传送劳动力市场信息上加大力度。目前许多企业有大量的用工岗位招不到工人,又有许多青年愿意外出却找不到工作岗位,劳动力市场信息传递的实效性、真实性很差,本镇农民的年龄构成、技能特长不能实现有效对接,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五是在宣传法制法规政策上加大力度。目前农村青年对政府出台的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许多优惠政策了解不够。许多政策很难落实到位。不能取得应有的成就,从而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在外务工的农民由于对劳动法律法规知之不多,不能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一些农民外出务工碰壁回乡,心灰意冷,对劳务输出工作造成负面影响,造成一部分农民把外出务工作为一种迫于无奈的选择,从而影响了外出务工的积极性。我镇在进行培训过程中把宣讲有关法规政策作为重要内容来抓。

目前全镇共计有2107人外出务工,我镇劳务收入达到1053.5万元,全镇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农民外出务工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根本途径更是促进农村经济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镇人民政府

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战略选择 篇7

省会城市的劳动力转移就业承载能力是综合衡量省会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活动与人口总量匹配程度的重要指标。一方面, 省会城市是各省政治、经济、金融、文化的中心, 在特定区域的发展中容易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另一方面, 受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地流入经济高度发达的省会城市。因此, 为了合理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 提升省会城市的承载能力, 本文利用AHP (层次分析法) 建立测度省会城市的劳动力转移就业承载力的实证模型, 并对其进行分析。

一、实证分析

本文以省会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问题为研究对象, 从城市人口承载力设计的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等领域选取了43个评价指标, 构建了一个具有四级递阶层次结构的指标体系, 并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对评价指标记性处理, 从而建立了城市人口承载了中和评价的AHP-Statistics模型。具体指标选取如图1所示。

(1) 构造评价样本和评价指标集合

本文在数据整理过程中, 以及指标共分为2003-2010年八个样本集, 二级指标体系包括环境承载力、经济承载力、资源承载力、社会承载力等四个指标体系, 三级指标体系包括17个子体系, 四级指标体系共有43个具体指标。

(2)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 构造二维决策矩阵Mj, 即一个省会城市的劳动力转移承载能力评价的决策矩阵。

(3) 决策矩阵规格化

在决策矩阵Mj中, 评价指标属性值量纲可能不完全相同, 为了消除量纲不同带来的影响, 在省会城市劳动力承载力评价前需要对决策矩阵M中各元素作规格化处理, 记:

这里, Dmax和Dmin分别表示所有评价样本中指标Ck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考虑到评价省会城市劳动力承载力指标中, 有的变化范围可能较大, 有的变化范围很小, 为了避免夸大变化小的指标在决策中的相对作用, 我们采取优属度计算公式。本文将43个指标进行划分, 分为正向和负向两个指标体系。对于属性值越大的指标, 表示省会城市劳动力转移承载能力越大的正效指标, 令rki=Dki/ (DKmax+DKmin) ;对于属性值越大的指标, 表示省会城市劳动力转移承载能力越小的负效指标, 令rki=1-Dki/ (DKmax+DKmin) 其中Rki为待评样本Ai对于指标Ck的相对优属度。经过上述规格化处理, 可以把决策矩阵转化为规格化处理后的矩阵R= (rki) m×n其中, k=1, 2, …, m=1, 2, …, n。

(4) 构造虚拟优向量

我们在评价省会城市劳动力转移承载力评价过程中, 需要构建一个虚拟的省会劳动力转移承载力为评价比较的相对标准。于是, 在可决策矩阵R的基础之上, 构造最优指标向量为,即

(5) 横、纵向比较结果

注: (1) 排序序号中的序号1表示在8年中距离最优值的加权距离最小, 序号8表示8年中距离最优值的加权距离最大; (2) 表中的数据表明, 30个省份中落于某一年份的个数。

表1中第一列最后一行的数据23, 表明在2003年中, 30个省份中的23个省份的最优加权距离相比比较小;第一行最后一列的数据11, 表明在2010年中, 30个省份的11个省份认为最优加权距离与其他年份相比都比较小。表1中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随着时间的变化, 认为2003年最优加权距离大的省份个数较多, 达到了23个;而认为2010年最优加权距离小的省份个数变少了, 达到11个。表1可以认为我国各省会城市承载能力在不断增强。

注:距离大, 表明该城市的距最优值加权距离大, 并且处于30个城市中的前10位;承载力中, 表明该城市的距最优值加权距离中等, 并且处于30个城市中的中间10位;承载力小, 表明该城市的距最优加权值距离小, 并且处于30个城市中的后10位。

表2中距最优加权距离最大的前十个省份中, 西部省会城市占绝大部分, 从2003年前10个中的9个到2010年中的7个, 可以看出西部城市距最优距离值大的个数比较多;距最优加权距离中等的10个省份中, 中部省会城市占绝大部分, 从2003年10个城市中的6个到2010年的5个;距最优加权距离小的10个省份中, 东部省会城市占绝大部分, 从2003年10个城市中的8个到2010年中的6个。通过上述分析分析, 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随着时间的变化, 加权距离小的东部城市个数减少, 加权距离中等的中部城市个数基本持平以及加权距离大的西部城市个数减少, 即西部城市省会人口承载力在不断增强, 东中部省会城市的承载能力在基本保持不变。

参考文献

[1]胡斌.农村劳动力流动动机及其决策行为[J].经济研究, 1996, (9) :62-69.

[2]秦华, 夏宏祥.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9, (12) :47-52.

[3]赵耀辉.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及教育在其中的作用[J].经济研究, 1997, (2) :37-42.

[4]王德文, 蔡昉, 张国庆.农村迁移劳动力就业与工资决定:教育与培训的重要性[J].经济学 (季刊) , 2008, 7 (4) :1131-1148.

[5]王小龙, 兰永生.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教育支出的冲击机财政政策含义[J].财贸经济, 2010, (12) :62-68.

[6]李晓春, 马轶群.我国户籍制度下的劳动力转移[J].管理世界 (月刊) , 2004, (11) :47-52.

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战略选择 篇8

就业是民生之本,为了全面了解我县劳动就业状况,充分把握全县就业形势,积极做好就业与再就业工作。近期,我局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对全县城乡劳动力资源和各类用工单位用工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盘点2010年就业,严峻与希望并存,现就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调研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一、基本状况

(一)劳动力资源现状

我县现有人口6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0.3万人,非农业人口12.1万人。由于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企业改制力度的不断加大,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新成长劳动力逐年增加。全县城乡富余劳动力21.05万人,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15万人,城镇新增劳动力0.37万人。全县城乡富余劳动力资源中,青壮年劳动力占有较大比重,35岁以下的占37.07%。

根据统计调查数据,全县实有劳动力37.15万人。其中:男性19.03万人,女性18.12万人;外出务工14.52万人;从事第一产业12.54万人,所占比例33.76%,从事第二产业9.53万人,所占比例25.65%,从事第三产业15.08万人,所占比例40.59%;县内就业10.09万人,省内务工4.49万人,省外务工9.96万人,国外务工0.07万人。

(二)就业状况调查

世界金融危机波及到我县期间状况的直接表象存在于三个方面:

(一)大量民工陆续提前返乡,乡镇街头、车站陆续出现了到处观望和写满无可奈何表情的人们。

(二)广东沿海一带小型企业业主陆续回乡“渡假”。

(三)地产特色农副产品原料材料收购迟滞缓慢,有的无人问津。县就业局分管领导通过认真了解分析、充分认识到事态发展的严峻性,一方面及时向上级汇报,依靠上级和政府为民生及时筹划;另一方面组织人力市场工作人员分头下乡、作详细认真具体的调查研究。

综合汇聚来自各方面的情况,使上级主管部门判断和决策依据。他们深信大悟人民的信念与创造力,由此当即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比较前卫的动作是:

(一)由政府出面,以镇乡为板块,召集外出创业有成的人士座谈,共商应对金融危机大计,寻找应对良策与出路。大致的意向有以下几点:

1、借助现有市场的产品来实现产业转向、避开不利、及时重组、待机恢复;

2、利用现有资金回乡创业,变以工为主为以农为主,“生意不好整柜台”;

3、充分利用这个短暂“休整”期来弥补原来农民工在文化、电脑科技、生产技术、安全技术、市场生存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以备后发。当然,细节远不止这些。但由此给了就业局领导和各级政府以充分地自信、他们甚感觉到“金融危机也许是个新的契机”。

(二)认真关注从中央到地方对于应对金融危机所提供的更确切全面的信息以及为此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建议与指导方针,从中得到启示与支持;

(三)围绕民生生计大事,参照上级指示精神,积极制订与落实各项服务民生的决策与计划,在宣传、组织、推动、落实的各个环节加大力度,使之快速、稳健、高效进展;

(四)由劳动人力部门牵头、政府出面支持,重新逐步启动原以建立的劳务工作关系,力图恢复与加强合作,为农民工再就业搭桥铺路,在此过程中,一是帮助企业减缓由工薪问题带来的某些暂时压力,鼓励农民工与企业“风雨同舟”、“同舟共济”,恢复生产、稳定就业。二是提高生产技能,尽量满足企业人员与技术需求,为企业提能减负。三是挂钩培训、待机上岗,做到“磨好镰刀不误砍柴工”;

(五)派出专业人员到东南江淅闽一带寻找新的关系户,有的甚至是关系户的关系户,来扩大就业范围,通过09年一年多的努力,新发掘可就业客户两百余家企业。在过程中有的客户实在是不太景气,但通过交谈、分析市场、相信“下一波”一定不远;果然,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完全有能力、高效率的应对并且利用了“金融海啸”这一历史机遇。

(六)发展过程中,我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充分利用“京珠高速、麻竹高速、京港动铁等”交通大动脉纵横贯通等有利条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仅09年即有几十户加工制作服务企业在大悟落户,可容纳农民工几百余人。

(七)拓宽回乡创业之路,当好外出创业人士的坚强后盾和永远的大后方。09年,相关部门通力合作,行程上千公里,接触千余大悟籍创业人士,为他们回乡创业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尽可能的便利条件,至今已有几十户回乡办厂,容纳就业约上千余人。

(八)拓展就业渠道、倡导、支持全民创业,县委、政府及部门通盘考虑创业意识的确定来源于内在外因两个方面,如能进一步相应放宽政策,提供现有条件下的便利予以支持,在税收、放贷、运输、手续等方面宽松一下,即可吸引一部分农民在某些方面的投入,最起码能让他本人有事可做、有业可为。至今年底止,类似情况的就业人员约达到上千名;

(九)拓展创业领域、扩大就业范围。在县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把眼光从工业板块转向农业板块,帮助他们下完决心,坚信社会需求的提升与转变将会带来更多的消费需求,现在下手、正当其时;现在,承包林木果、从事种养植等以农为主体内容的产业更全面、立体化展开,即减少了闲臵资源,又符合环境保护诸项社会要求。初步统计,至今已有新增此类就业农户上千家,容纳就业人员上万人。

(十)着眼远处,同时也不放弃近处,我县就业局同时派遣工作人员到周边地级市调研,帮助落户当地的大悟籍人士解决人力问题,鼓励资源互补、创业互利,改变应对措施,调整就业人员待遇,提升技能等,吸引就业,取得相应成效。

(十一)许多创业人士在曾经的创业过程中,主要是抓信了机遇,打下了基础,但是面临社会各类其他原因带来的困难如:金融危机、政策调整、发展与管理、社会负担、技能与就业质量提升、产品升级与市场坚持等等,就业局向各个方面派驻了支配联络人员,及时为他们在诸多方面排忧解难、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较大程度上帮助创业人士知难而进,稳定了产业;同时也就稳定了就业。

目前,我县就业主要集中在纺织、服饰、化工、矿业、建材、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等几个支柱行业。其中:开发区工业园入园企业32家,已开业企业1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家),从业人员3893人,主要支柱行业有纺织、服饰、化工、建材等,该园区各类企业用工主要以本县城乡劳动力为主;各乡、镇共有大小企业870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7家),从业人员近5万余人,主要支柱行业有矿业、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建材等,乡、镇各类企业用工主要以本乡、镇农民工为主。

根据工商部门提供的数据,全县目前登记的各类个体工商户有7811家,私营企业有976家;以及对3个有代表性的乡镇,36家有代表性的企业,22户有代表性的个体从业人员进行抽样调查、走访摸底。个体私营企业及其他服务业已成为吸纳城区就业的主渠道,可吸纳1.79万人实现就业。加上招商引进、回归创业、科技型工业和各项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的相继开工可提供的就业岗位达4.47万个,基本上能够满足我县城乡劳动力就业需求。

二、劳动力就业现状及特点

(一)截止9月底,全县城乡实现就业人员共计10.37万人,主要集中于二、三产业。除原在岗位就业的9.03万人(含外来劳动力0.37万人)外,前三季度全县城乡劳动力共实现就业13355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842人,城镇新增就业6513人。

(二)我县城乡劳动力就业主要是以劳务输出为主。根据统计调查数据显示,城乡劳动力外出务工人员中,跨省区就业劳动力占69.08%,且大部分集中在广东、江浙、东北、天津、北京等地;本省内就业的劳动力占30.92%,主要是在武汉和本市、县区域内就地就近就业。

(三)城镇新增就业人数逐步增加。近年来,随着我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招商引资等工作力度的加大和各项重点建设项目工程的陆续开工,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不断增强;加上公益性岗位、社区灵活就业吸纳大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的下岗失业人员有所增加。

(四)劳动力转移就业以体力型为主,收入增加不明显。尽管近年来我县劳动力培训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但因资金缺乏,对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只能停留在一些简单,费用小的初级工种培训上,对技术含量高的培训专业和市场紧缺专业不能开展培训,因此导致城乡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和技能素质较低,外出务工还是以体力型输出为主,影响了他们的收入。

(五)一些用工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底、拖欠职工工资及社会保险的企业用工紧缺,还有一些小企业存在着招工难的问题。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全县城乡富余劳动力21.05万人,各类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及其它行业共计可提供用工岗位达10万个,目前本县城乡劳动力已就业的达9.72万人,不含外来就业0.37万人,虽能基本满足县内各类工业企业、其他用人单位及季节性用工的需求,但总体上还存在着就业不充分的问题。

三、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的原因 据调查研究,随着工业企业的经营结构调整、企业转型升级,对劳动力自身素质和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人力资源结构的偏低及其它原因是导致企业“用工荒”和“民工荒”结构性矛盾的主要因素。

(一)就业观念陈旧。一是我县是个农业大县,地处丘陵山区,灌溉条件好,旱涝保收,不愁吃穿。长期以来,受传统“小富即安”、“安于现状”等思想观念的影响,对劳动强度大,环境差的岗位不愿去做;二是因自身缺乏劳动技术技能,在外缺乏劳动竞争力,难以找到合适的且工资收入高的工作;三是部分企业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且工资待遇底,导致部分城乡劳动力不愿到类似企业务工;四是新生代农民工因对物质要求较高,生活向城市化方向看起,不愿到企业或工厂一线从事体力工作。

(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滞后。“三差”是影响城乡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一道坎。一是“基础建设功能差”。我县人力资源市场虽位于县城中心区域,城乡劳动力前来获取用工信息、求职方便,但因基础条件差、功能不配套、作用发挥少,不能很好地适应城乡统筹就业的需求,于国家提出的劳动力市场“新三化”还有差距,难以发挥“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功能;二是“工作人员服务差”。乡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所(站)工作人员全部为兼职,队伍不稳定,工作人员疲于应付,主动性差,使有限的劳动保障服务功能与城乡人民日益增长的劳动保障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三是“就业信息传递差”。现有劳动力市场信息尽管已实现覆盖县、乡镇,但运行不规范,企业用工信息和技能培训信息还没有实现充分的共享,传输渠道不畅,难以为城乡劳动力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三)就业培训实用性不够强,缺乏吸引力。企业用工需求和今后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缺乏总体把握和预测,无前瞻性、指导性的整体培训规划。一是一些培训机构为完成培训指标,存在应付办班的倾向,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内容单调,缺少有特色、有出路的培训,“订单、定向”培训不多,针对性较差,培训与就业存在一定的脱节;二是县内培训资源分散,尽管数量不少,却缺乏具有一定品牌和规模的培训机构,难以形成培训的合力;三是相当一部分企业缺乏长远的人才战略目光,不愿在培训员工上进行投资,致使培训缺乏吸引力。

(四)城乡劳动力素质偏低,就业困难多。城乡劳动力尤其农民工的文化技能、素质状况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矛盾,难以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发展的需要。一是企业需要高科技人才;二是企业又缺乏留住高科技人才的环境和待遇;三是大批农民工、改制企业的失业人员中,大部分年龄偏大,且技能偏低的占有较大比例,难以被企业招用。

(五)务工人员就业竞争力和维权意识弱。外出务工人员中,由于文化素质不高,绝大部分务工人员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务工盲目性大,追求短期利益严重,企业也不愿接受这些打工“游击队”。

(六)社会歧视、政策不公现象依然存在。虽然目前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政策限制逐步放宽,但在实际中,农民工在就业、生活、医疗、保险、教育等方面依然没有享有应有的待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农民工合法权益得不到基本保障的情况还时有发生,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七)劳务输出品牌规模小,影响力不大。目前,我县虽然先后打造了“大悟建工”、“大悟纺织”、“大悟缝纫”、“大悟技工”等劳务品牌,但是不论是从总体规模还是实际效果来看,都还没有真正形成一个叫得响、影响大的劳务品牌,制约了劳务输出向深度、广度发展。

四、建议及措施 针对劳动力资源和用工需求之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就实现我县城乡劳动力充分就业提出几点措施和建议:

(一)加大对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和乡镇劳动保障平台的资金投入。从总体上看,我县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因此,要把劳动就业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臵,辅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推动研究和解决我县广大劳动者就业中的实际问题,制定和实施积极的就业再就业工作方案,确保就业工作全面、高效运作。

(二)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就业良好氛围。一要开设经常性的咨询服务电话,解释答复有关就业再就业政策问题;二要通过广播、电视、电子屏、报刊、互联网等多种形式把就业再就业政策宣传到群众、企业和各类用工单位;三要继续树立和宣传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和企业积极吸纳就业的先进典型,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营造全社会支持和帮助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三)狠抓技能培训,提高就业竞争力。“技能差”是一季度全国出现招工难的一个主要原因,我县也不例外。因此,一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进一步健全培训机构,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广覆盖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体系;二要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增强培训针对性;三要创新以企业需求为目的,以“订单、定向”为主体的培训新机制;四要强化培训效果,提高培训质量;五要引导企业培训农民工的积极性,实现培训和就业的良性互动。

(四)强化基础建设,完善服务功能。一是加大职业指导力度,提供服务质量,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二是建立信息网络,解决“信息差”的问题,实现就业信息广覆盖、实时共享和方便快捷,切实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供信息服务;三是建立就业“春风行动”的长效机制,为农民工提供爱心、便捷服务,最大限度的帮扶困难群体就业,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在配臵劳动力资源中的基础作用。

(五)营造良好氛围,吸引创业人员“回乡创业”。把“走出去”和“返乡创业”相结合,树立“外出一人,致富一家”、“外出一批,致富一地”、“放出小鸟,引回凤凰”、“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的发展理念。结合我县实际,鼓励支持返乡创业者将在外学到的先进管理理念、经验技术和淘到的“金”带回来,支持家乡建设和经济发展,带动更多人实现就业。

(六)加大监察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按照国家推行的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积极做好维权工作。一是加快解决建筑等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二是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制度,落实《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关于工资、工时、休息休假的规定。三是严格推行就业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对持证上岗,签订劳动合同的务工人员应积极为其创造条件纳入养老、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范围。

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虽然任务艰巨,工作量大,涉及到方方面面。但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级各部门、乡镇一如继往的支持帮助下,我们将继续转变作风、克难奋进、不懈努力,力争使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上规模、上档次,树立我县劳务输出“品牌”,将我县建设成为孝感市劳务输出基地县之一。

大悟县人力资源服务中心

上一篇:迷茫的人生优秀作文800字下一篇:端午节主题班会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