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我国区域贸易

2024-10-01

促进我国区域贸易(通用8篇)

促进我国区域贸易 篇1

随着全球竞争的日趋激烈, 区域合作甚至一体化成为各国占领、保护市场的一种重要手段, 这种保护对于合作框架内的成员国具有极大的贸易便利性, 但对于合作框架以外的国家则可能形成贸易壁垒。因此, 探讨区域合作紧密化背景下我国出口贸易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区域合作紧密化及其发展趋势

早在19世纪, 欧洲国家就开始通过区域合作来发展出口贸易, 如成立于1834年的德意志关税同盟等。二战结束后全球兴起了一波区域合作热潮, 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技术创新的活跃, 这种合作模式不断改进, 区域合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进入了新世纪, 全球区域合作出现了诸多新的特征。首先, 区域合作规模不断扩大, 合作组织成员国数量不断增大, 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也不断扩大。如亚太经合组织 (APEC) 成员国经济总量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56%, 贸易量占全球的近一半。其次, 区域合作更趋紧密, 合作组织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便利化程度大幅提升, 大量的贸易壁垒被消除, 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成本大幅减少。调查数据显示, APEC的成员国商业交易的成本在2002-2006, 2006-2010年之间分别下降了5%。又如随着欧盟一体化的推进, 欧盟已经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内部共同市场, “贸易壁垒”被有效的消除。

二、区域合作紧密化对我国出口贸易带来的挑战

近年来, 虽然我国与三大区域贸易规模不断壮大, 但这其中也存在大量的贸易摩擦, 这些摩擦的存在给进出口贸易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性。

(一) 贸易摩擦持续发生但并非完全不可控

总体来看, 我国所遭受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 并且连续成为全球遭受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 截止2010年, 我国分别连续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反补贴最多的国家。并且我国遭受一些合作性区域的贸易壁垒也较多, 如2010年我国遭遇的技术性壁垒中欧盟、美国分别占据了37.32%、27.02%的份额, 占第1、2位。

但在看到这种贸易摩擦持续发生的同时, 也要看到, 通过开展合作, 广泛的进行对话, 这种贸易摩擦可以控制在一个相对可控的范围内。如从2000年我国遭遇欧盟反倾销立案数量来看, 2000年为3件, 到2006年达到12件, 但在随后的年份中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保持在6件左右, 见表1。

资料来源:刘爱东, 韩园园.欧盟对华反倾销与中国的策略选择——基于欧盟对华彩电反倾销案例的分析[J].当代经济, 2011 (6) :80-81

(二) 出口贸易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

出口贸易面临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 区域合作紧密化使得区域内部国家的产品竞争力在这一区域市场上大幅上升。如由于享受零关税而大幅降低了成本, 便利的贸易条件使得产品过关的速度大幅上升并降低了仓储运输成本, 这就变相地降低了我国产品在价格上的竞争实力。其次, 区域合作紧密化使得我国可能由遭遇区域内部个别国家的压力上升为遭遇整个区域的压力。如2010年我国在遭遇了欧委会对我国数据卡的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后, 又因为比利时Option申请而再遭受欧委会反补贴调查, 这三种贸易救济调查极大地增加了出口压力。

(三) 出口贸易面临替代性减弱等风险

首先, 在区域合作紧密化的背景下, 区域内部各个国家之间存在较强的互补性, 特别是在合作的背景下, 通过优化分工, 各国会有规划地采取差异性的产业发展策略, 从而增强了市场中产品的互补性, 间接地导致我国在这一市场的出口空间压缩。其次, 在区域合作紧密化的背景下, 这一区域内部可供调配的资源大幅增加, 一些原来市场容量较小的产品也将变得有利可图, 这就会鼓励这些资源流向这些原来属于进口的部门, 压缩了外来产品的生存空间。再次, 为维持区域内部合作, 区域内部各国会采取一些防范性的举措, 以保证区域的安全。如我国银行业投资欧盟过程中在部分国家遭遇了资本金监管、设立分支机构等方面的歧视行为。

三、区域合作紧密化背景下我国向三大区域出口贸易的发展趋势

为分析区域合作紧密化对我国的出口贸易的影响, 本文选取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为研究对象。这三个区域中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是我国的主要贸易对象, 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也于2010年正式启动, 东盟是我国未来重要的贸易伙伴, 因此对这三者进行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总体来看, 由于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增长, 我国与主要经济区的贸易也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 但向欧美发达国家的出口增速明显小于出口总体增长速度。

(一) 我国与欧盟的贸易情况

我国连续多年成为欧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2011年, 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额达到5671.9亿美元 (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和商务部, 下同) , 比上年增长18.3%, 但这种增速低于进出口总体增速4.2个百分点;我国对欧盟出口3560.2亿美元, 增长14.4%, 低于我国出口增速5.9个百分点。

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主要包括欧盟内部为保护市场而采取了各种保护性的贸易措施, 从而限制了我国出口。如2011年欧盟决定中国出口到欧盟的建陶企业征收高达69.7%的惩罚性关税, 为期5年, 这将极大地压缩陶瓷企业出口市场。此外, 从我国出口的产品来看, 这种出口产品又是相对而言比较容易遭受壁垒的类章, 这也不利于出口规模的持续快速扩张。2010年, 我国对欧盟出口规模在100亿美元以上, 50-100亿美元、10-50亿美元、10亿美元以下的类章分别为4、2、6、10个, 其中机器、机械器具、电气设备及其零件, 录音机及放声机, 电视图像、声音录制和重放设备及其零件、附件出口额最大, 为550.09亿美元, 但相比于2009年的1067.39亿美元出现大幅下降, 见表2。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企业统计年鉴》2010

(二) 我国与东盟的贸易情况

从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发展趋势来看, 东盟已经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2011年, 中国与东盟贸易额达3623.3亿美元, 实现同比增长23.9%, 这种增速高于总体增速1.4个百分点;我国对东盟出口1698.6亿美元, 同比增长22.9%, 高于出口增速2.6个百分点。

一方面,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启动, 双方都采取积极的举措促进贸易发展, 如2005年开始实施的《货物贸易协议》降税计划使7000种产品的关税下降, 有效地促进了双边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 由于地缘因素影响如云南、广西都与东盟直接接壤, 我国与东盟都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区域内部人口众多消费市场庞大, 这些都促进了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

(三) 我国与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情况

2011年, 中美、中加、中墨双边贸易额分别达到4466.47、474.49、333.66亿美元, 分别同比增长15.9%、27.8%、34.8%, 中美贸易低于总体增速6.1个百分点, 中加、中墨则高于总体增速5.3、12.3个百分点。其中, 我国对美、加出口总值分别为3244.93、252.69亿美元, 分别同比增长14.5%、13.7%, 分别比我国出口增速慢5.8、6.6个百分点。

中美、中加出口增速相对慢于我国出口增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 双边贸易中存在大量的贸易摩擦, 如美国为保护内部市场促进自身产品出口不断借助人民币汇率等施压中国, 同时采取其他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策略如对农产品等进行配额管理等。其次, 我国对美国出口的产品种类在美国实施“再工业化”等策略中面临强大的竞争压力。从贸易产品类别来看, 在《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企业统计年鉴》所统计的22个类章中, 2010年, 我国对美国出口规模在100亿美元以上, 50-100亿美元、10-50亿美元、10亿美元以下的类章分别为1、6、4、11个, 其中机器、机械器具、电气设备及其零件, 录音机及放声机, 电视图像、声音录制和重放设备及其零件、附件出口额最大, 达到222.66亿美元, 但相比于2009年的1046.88亿美元出现大幅下降, 见表3。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企业统计年鉴》2010

四、区域合作背景下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对策建议

区域合作背景下促进我国出口贸易可以从主动作为加快“走出去”步伐, 因时而异采取差别化的贸易政策, 积极应对化解各类贸易摩擦等方面着手。

(一) 主动加快“走出去”步伐带动出口贸易发展

首先, 我国企业要加快“走出去”步伐。不仅大型企业要加快“走出去”步伐, 一些具有竞争实力或者比较优势的中小企业也要积极“走出去”, 努力在出口目的地设立研发、生产加工基地, 加强与当地企业、政府部门的合作, 以此来规避区域合作形成的“壁垒”。其次, 我国企业要积极地与出口目的地的企业进行合作, 通过战略投资持股、联合进行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等方式来弱化“中国制造”的影响, 促进出口贸易发展。

(二) 因时而异采取差别化的贸易政策

首先, 部分我国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大话语权、占据了较大市场份额的行业可以采取“抱团取暖”方式获取区域市场, 在对区域市场的贸易中, 要发挥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的作用, 通过团队谈判等方式来改变贸易双方力量对比, 促进产品出口。其次, 部分我国竞争实力还不强或者出口份额相对较小的产品可以采取差异化的贸易策略, 各企业自身积极努力地行动, 通过完善销售渠道、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环保标准等方式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三) 积极应对化解各类贸易摩擦

首先, 要深化合作, 努力消除贸易摩擦产生的源头。我国要在强化与欧盟、北美、东盟等贸易区合作的同时, 与这些机构建立贸易争端解决机制, 如设立专门的办事机构来解决贸易摩擦, 以此来化解贸易纠纷。此外, 我国还要争取与这些区域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 实际上, 中国与欧盟的合作就有效地防止了贸易摩擦向反倾销以外的区域更大范围的延伸。其次, 要完善机制积极应对贸易摩擦。我国要积极利用WTO等机制来解决贸易争端, 在极端情况下要主动诉诸于法律来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 避免被动接受各种贸易壁垒。

(四) “威中寻机”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在区域合作紧密化的背景下, 我国出口贸易要善于在这种“威胁”中寻找机遇。首先, 要善于把握集团利益诉求可能给出口贸易带来机遇。在区域合作的背景下, 区域内部为谋求更大的利益, 可能会突破原有的制度制约, 积极与包括中国在内具有广阔市场空间的经济体开展合作, 从而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机遇。其次, 要善于利用我国深化与合作区域的合作可能获得规模贸易效应。在区域合作的背景下, 只要我国能够与目标区域签订深化贸易的相关协议, 就可以获得合作区域整个市场的进入“许可证”或者贸易优惠, 从而带来贸易规模效应。

摘要:区域合作紧密化既会对我国出口贸易带来挑战, 同时也蕴含着一定的机遇, 可以从主动加快“走出去”步伐, 因时而异采取差别化的贸易政策, 积极应对化解各类贸易摩擦等方面促进我国出口贸易。

关键词:区域合作,出口贸易,思考

参考文献

[1]高峰, 朱玉阁.中国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洲际比较——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求索, 2009 (11) :14-16.

[2]刘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10.

[3]刘爱东, 韩园园.欧盟对华反倾销与中国的策略选择——基于欧盟对华彩电反倾销案例的分析[J].当代经济, 2011 (6) :80-81.

促进我国区域贸易 篇2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3-0085-0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早已被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等看作是事关国家长远利益和本国经济政治的根本制度能否正常运转的重要问题。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也在不断扩大,如何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日益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本人认为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针对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进行专门的立法

可以说成功缓解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过大问题的几个国家,都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任务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其中日本的区域经济政策完全以制定详细的法律法规来推进,而美国、德国也都有相关的专门法规出台。日本政府无论是对全国性开发,还是对地方性开发或特殊性开发,都制订了相应的法律,并根据各项法律制订了相应的计划,从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了政府的主导作用,保证了政府各项开发政策的实施;美国主要是通过法律来规范对落后地区援助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所有的程序和过程都在严格的法律控制之下,防止发生将资金挪作他用,而使项目夭折的事情,保证了援助项目落到实处,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从而促进了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德国的相关法律主要是使得平衡区域差异成为各级政府的共同任务,将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提高到了基本法的高度。

2充分运用了财政政策的相关工具

首先,针对不同地区采取差别税制。从20世纪30年代起,美国政府通过差别税制积极培养落后地区的良性循环能力。其次,要对落后大的地区转移支付,这里可以以德国的财政平衡制度作为借鉴。其特有的转移支付机制充分体现其合作性财政联邦制的“合作”性质,即通过财政手段实现州之间或地方之间人均财力的相对平衡,为确保各地区居民能够实现这种相同的生活水准创造条件,这正是德国财政制度的核心。

3对落后地区实行倾斜的金融政策

区域协调性问题处理的比较好的国家都十分关注运用对落后地区倾斜的金融政策来促进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实行对落后地区倾斜的金融政策主要可以考虑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准备金制度、利率政策的倾斜。考虑到落后地区货币乘数较小的现实,应实行区域差别化的存款准备金制度,降低其存款准备金率;而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深化理论的核心,也是落后地区金融改革的当务之急。利率作为资金的价格应该有效的反映资金的稀缺、投资的风险,利率也可以作为宏观调控的手段,作为资金流向的导航器。其次,采取积极政策合理推动落后区域金融的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及制度创新。理念创新是实现由传统经营理念向现代经营理念的转变。落后区域金融发展滞后,固然有外部环境的制约,但内部理念的落后也是重要因素。

4加大国家对落后区域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同时关注跨行政区域间经济的综合治理

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的一个前提条件,包括交通、通信、教育等方面的建设,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落后地区依靠自身力量无法筹集到足够的资金用于这方面的建设,这就需要国家加大相关的投资力度。同时,要针对不同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的同时,高度关注跨行政区域间经济的综合治理。以德国为例,其在不同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的同时,也要关注跨行政区域间经济的综合治理,使得区域间经济能得到协调发展。

5采取多种手段提高劳动者素质

美国政府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的政策导向,主要是着重提高劳动者素质,鼓励私人资本投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核心是要培育欠发达地区的自我发展的创造能力和持续发展的竞争力,认为政府的扶持是必要的但也是次要的。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当前对人力资本的公共投资占GDP的比重正在逐年增加,可见国家对提高劳动者素质这一问题也高度关注,但高等教育的投入并未随之增加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6使地方政府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任务的具体承担者

德国所采取的这一政策十分值得我国借鉴,在我国当前国情下,如果使地方政府成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任务的具体承担者,而中央政府主要发挥居中协调作用,则更容易解决“诸侯经济”导致的各种矛盾。具体的做法可以首先通过立法的方式,将地区经济发展是否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政策合理性及相关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同时建立专门的部门定期进行审查以确保法律的有效性。

7合理利用外资

我国经济发展不能过分依赖海外资金,同时引进外资时应在吸引直接投资上下工夫。外国资本的流入如果处理不当,有时会具有很大的破坏性,特别是在短期资金和那些随时可以兑现逃走的证券投资的管理上。由于目前通讯手段十分发达,全球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金融市场稍有风吹草动,证券投资资金在瞬时内就会抽走,从而对一国的对外支付造成严重压力。

8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德国经济的中坚力量,其实并非作为工业巨头的诸多大企业,而是众多的中小企业。为支持本国中小企业发展,德国采取了设立州投资的银行,设立中小企业资助项目、中小企业参股基金、市场开发项目,为中小企业创造、保证就业、提高竞争力,以及对出口市场的开拓、培训和技术应用等方面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中小企业融资,解决企业发展的资金瓶颈,成立巴伐利亚建设融资促进银行,为企业申请商业贷款提供政府担保;成立巴伐利亚风险资本投资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資等一系列手段。而这一点与我国实际也相吻合,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无疑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一环。

9对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合理引导

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会加大区域间技术及物质交换的难度,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就是对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分布的合理引导。如美国几个著名的高新技术工业科研生产基地,如加州的“硅谷”、北卡罗来纳的“三角研究区”、佛罗里达的“硅滩”、亚特兰大的计算机工业等都位于落后地区。

Promotes Our Country Regional Economie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Related to Suggest

Wu Dangen,Zhang Cheng

Abstract: This article profited from the developed country to promote the regional economie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related experience, in view of our country’s actual situation, how to promote our country’s regional economie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to propose own view.

促进我国区域贸易 篇3

出口信用保险是世贸组织规则允许的贸易促进措施, 是各国政府支持出口、防范收汇风险的国际通行做法。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出口信用保险作为促进和保障出口贸易发展的政策性金融工具, 其所具有的强大的、不可或缺的保障功能得以突显。

关于出口信用保险对于出口促进作用的分析, 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较多研究, 但国外的相关研究基本上都是分析出口信用保险比较成熟的发达国家, 很少有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研究, 而国内大多数都是对其作用的定性描述。在实证分析方面, Arslan & S.Wijnbergen (1993) , Faini (1994) 和R.Barlow & F.Senses (1995) 研究了政策补贴措施, 并利用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认为, 出口补贴能够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来增加出口企业的利润, 从而达到促进出口的目的。Egger & Url (2006) 和Moser, Nestmann & Wedow (2008) 采用动态面板数据从实证上分别发现奥地利和德国提供的出口信用保险从长期的角度促进了贸易的发展。国内学者李晓洁, 魏巧琴 (2010) 基于厂商理论对信用风险、出口信用保险与最优出口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 论证了信用风险对出口贸易的负面效应, 以及政府支持的出口信用保险对外贸出口的推动效应。王智慧 (2010) 利用 VAR 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对 1989—2009 年的我国出口贸易额、出口信用保险额、出口退税额三个变量的时序数据进行计量分析, 得出出口信用保险虽然在短期内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还不够显著, 但从长期看却是显著的, 并且要大于出口退税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 国外文献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并且多视角, 相比而言, 国内文献对出口信用保险的实证研究基本上都是采用时间序列进行分析。然而, 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 特别是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成立以来, 仅仅利用一二十年的时间序列来研究, 其样本数量明显偏小;再者, 中国省份众多、幅员辽阔, 各地区出口信用保险在发展上的差异性无法以总体均值的资料来反映。对于小样本数据的估计与分析问题, 为了避免应用时间序列研究时所受的限制, 得出更加稳定可信的结果, 采用面板资料可有效的解决。除此之外, 相比以往单独使用时间序列数据或横截面数据, 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可构造和检验更为真实的行为方程, 用以研究个体间的差异和时期间的差异, 得出更加深入的分析结果。基于此, 本文采用2005—2010年的省际面板数据, 对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进行实证研究。

2 实证分析与结果

2.1 数据的选取及变量的设定

根据资料的可获得性和可操作性, 本文选取了我国开设出口信用保险分支机构时间较长的18个省 (市) 2005—2010年历年出口总额和出口信用保险保费收入的数据进行研究, 变量分别定义为Export和Premium, 数据来源于国家历年统计年鉴、各地区统计年鉴和历年中国保险年鉴。这18个省 (市) 分别为:东部地区的天津、辽宁、上海、江苏、浙江 (不含宁波) 、宁波、福建 (不含厦门) 、厦门、山东、广东 (不含深圳) 和深圳;中部地区的安徽、江西、河南和湖南;西部地区的重庆、云南和陕西。

2.2 计量经济学模型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来研究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与出口贸易的关系。面板数据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yit=αit+undefinedβkitxkit+uit

式中, i=1, 2, …, N表示N个个体;t=1, 2, …, T表示已知的T个时点;yit是被解释变量对个体i在t时的观测值;xkit是第k个解释变量对于个体在t时的观测值;βki是待估计的参数;uit是随机误差项。对该模型做各种限制性假设, 使其成为不同类型的面板数据模型, 结合实际需要, 面板数据模型一般分为:混合模型、不变截距变斜率模型、不变系数 (斜率) 固定效应模型和变截距变系数模型。

2.3 面板资料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在进行时间序列的分析时, 往往会通过单位根检验来判断数据的平稳性来避免伪回归问题。对面板数据单位根的检验, 也逐渐随着面板数据在经济领域应用的加大而引起重视。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方法有多种, 本文将以LLC及Fisher ADF方法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看出, 各变量的原序列都为非平稳序列, 进行一阶差分后均变为平稳序列, 由于各变量均为一阶单整, 因此我们可进行协整检验。

注:***代表1%显著性, **代表5%显著性, *代表10%显著性, 下同。

2.4 协整检验

协整检验是考察变量间长期均衡关系的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时间序列变量是非平稳的, 但它们的某个线性组合却是平稳的, 则这些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由表2可知, 原假设为无协整关系, PP和ADF检验统计量均表明应该拒绝原假设, 即出口额和出口信用保险保费收入两个序列存在协整关系。

2.5 模型确立及结果分析

在确定模型时, 首先我们采用Hausman检验作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的选择。结果见表3, 显示Hausman统计量的值是75.44, 伴随概率为0, 表明应拒绝随机效应模型, 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继而, 我们根据有关计量统计方法, 构造相应的F统计量, 进而选择建立变截距的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运用Eviews6.0建立如下式的具体模型:

Exportit=12.82631+α*i+0.271368Premiumit

(8.050654) *** (55.90829) ***

R2=0.98 D.W.=1.82

式中, α*i为i地区自发性出口信用保险对平均自发性出口信用保险 (截距项) 的偏离, 反映了各地区的差异, 其估计结果见表4。

由个体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 可以看出各地区的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的作用基础不同, 即出口信用保险在各地区表现为一定的基础差异性。在此基础上, 为进一步确定出口信用保险的区域差异性作用, 我们建立出口信用保险的变系数模型, 得结果如下:

Exportit=12.35023+βundefinedPremiumit

(45.05609) ***

R2=0.98 D.W.=1.7

式中, βi为i地区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的作用系数, 详见表5。

由得出的结果和表5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区的出口信用保险保费收入与出口额均有正向关系, 方程拟合非常好, 系数估计值全部具有统计显著性。从作用系数来看, 东部地区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的促进作用要明显强于中西部地区, 而中部地区又略高于西部地区。此种结果说明, 东部地区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具有较高的拉动作用, 而中西部地区相对较小。从国外的经济发展来看, 出口信用保险业与出口及经济增长呈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保险对出口的保障和促进作用非常明显, 实证检验结果确实相符。

3 政策建议

通过实证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对于出口贸易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但在东、西、中部地区表现出区域性差异。东部沿海的江苏、浙江和广东等地是我国传统出口大省, 国家可针对当地特色优势产业, 适当加大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资源投入, 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 进一步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当然, 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离不开区域经济发展, 同时还要考虑市场环境、制度环境和自然地理条件等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是深化和优化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的基础, 所以应调整和优化各省产业结构, 推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促进各省经济快速有效的增长, 以缩小东中西部地区各省之间的经济差异, 为出口信用保险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同时, 结合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西部地区服务网络建设, 提升对西部企业的综合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晓洁, 魏巧琴.信用风险、出口信用保险和出口贸易关系的研究[J].财经研究, 2010 (5) .

[2]王智慧.出口信用保险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J].海南金融, 2010 (10) .

[3]何剑.计量经济学实验和Eviews使用[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促进我国区域贸易 篇4

一、我国加工贸易地区发展差异的现状

(一)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发展极不平衡

1.我国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较少

据《海关统计》,2008年1—10月广东、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福建、北京、天津、辽宁、河北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居我国加工贸易前10位,这些地区几乎都是东部地区。而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后10位从后到前依次是西藏、青海、宁夏、贵州、海南、甘肃、内蒙古、吉林、重庆、云南,全部为中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加工贸易最发达的四川省也仅仅排在第15位。如表1所示,1995年以来,东部加工贸易出口额所占比重一直在95%以上,2008年1—10月东部沿海省市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额的97.04%,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占比为2.96%,可以看出我国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发展极不平衡。

2.东部的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加工贸易发展也不均衡

如表2所示,东部珠江三角洲(包括广东)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江苏和浙江)、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加工贸易发展不均衡。加工贸易从珠三角开始兴起,20世纪八九十年代珠三角加工贸易一枝独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珠三角加工贸易所占比重在逐步下降,从1995年的57.3%下降到2008年的39.64%;长三角地区加工贸易额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从1995年的16.9%提高到2008年的39.29%,成为加工贸易的热点地区。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这两个加工贸易最重要区域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全国加工贸易额的75%以上,环渤海地区所占比重维持在15%左右。

数据来源:根据海关统计计算得出 注:2008年的数据为1-10月份的。

数据来源:根据海关统计整理

(二)东部、中部、西部加工贸易对经济带动作用的差异

加工贸易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可以由加工贸易出口对GDP的贡献度和拉动度两个指标来反映。加工贸易出口对GDP贡献率=加工贸易出口增量/GDP增量=(Xt-Xt-1)/(GDPt-GDPt-1);加工贸易出口对GDP的拉动度=加工贸易出口对GDP贡献率*GDP增长率,表示GDP增长率中有几个百分点是加工贸易出口拉动的。从图1可以看出中、西部加工贸易出口对经济的贡献率和拉动度要远远低于东部地区。

数据来源:根据海关统计和相关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得出

数据来源:根据海关统计和相关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得出 注:2008年的数据为1-10月份的。

(三)东部、中部、西部加工贸易增值率的差异

加工贸易生产环节的附加值程度可以用加工贸易增值率(加工贸易出口总值/加工贸易进口总值-1)来衡量,增值率高说明加工贸易的国内加工链条长。如表3所示,东部、中部和西部加工贸易增值率虽然都呈上升趋势,但是差异较大。

数据来源:根据海关统计整理

二、影响我国加工贸易区域协调发展的因素

(一)区位因素

加工贸易“两头在外”的运作模式决定了其对国际市场有较强的依赖性,加工贸易基地必须尽可能地贴近国际市场,以缩短交货时间,降低贸易、运输和交易的成本,提高运营效率(Hummel,2001)。香港、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是我国加工贸易原材料的主要进口地,香港是加工贸易产品出口到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的主要转口地,这些地区与我国东南沿海省市临近,东部地区具有贴近原材料市场以及邻近产品转口地直面国际市场的优势。而中西部地处内陆,不具有这种优势。

(二)成本因素

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的比较成本优势。运输成本的高低会影响这种比较优势的发挥。中西部地区虽然具有比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优势,但运输距离太长、运输效率低下,导致运输成本过高,足以抵消所拥有的劳动力比较优势。中部地区距港澳台地区较远,获得的现代商业信息相对滞后于沿海地区,从而开发成本、采购成本、信息费用相对高于东部沿海地区。

(三)外商直接投资因素

跨国公司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以外商直接投资的形式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利用中国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开放程度、基础设施、政府效率与政策环境、劳动力素质、产业聚集水平比中西部强而吸引了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中西部地区吸引到的外商投资较少。进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绝大多数进入了中国的加工贸易企业,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加工贸易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是导致中国加工贸易地区差异明显的重要原因。

(四)政策因素

政策因素是导致我国加工贸易发展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

1.优惠政策的落实受到不同地区开放水平的制约

我国是按“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由南到北、由沿海到内地逐步开放的,这种对外开放格局使我国不同地区开始加工贸易的时间和初始水平有所不同,这是目前我国加工贸易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20世纪90年代初为发展加工贸易设立的对入区加工贸易企业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不征收内销时的缓息税等优惠政策的保税区全部集中在沿海地区,2000年开始设立的服务于加工贸易外销的对入区企业给予不征收增值税、投入品免税进口、不限制利润汇出等特殊优惠政策的15个出口加工区,12个在东部,只有3个在中西部,现在国家设立的63个出口加工区有70%以上集中在东部地区。

2.税收优惠政策实施办法的不合理性抑制了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的发展

国家为鼓励加工贸易发展而实行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对加工贸易进口料件免征关税、进料加工贸易所用进口设备免征关税,来料加工的增值税不征不退,进料加工的进口料件部分免增值税,国内料件部分增值税先征后退。2004年以前,我国增值税中75%上交中央,25%留在地方,而出口退税全部由中央政府承担,出口退税相当于是中央给地方的隐性补贴,出口额越大获得的补贴越多。这一政策提高了出口企业的积极性,使发展加工贸易条件好的东部地区获得更大的实惠,加工贸易区域差异进一步拉大。2004年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后,出口退税地区是商品出口地,而增值税却缴纳到原材料或商品采购地区。我国大部分出口企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而原材料采购大多是在中西部地区进行,东部地区没有征收出口商品的增值税却要负担出口退税责任,因此东部地区不愿承接货源地在中西部地区的贸易出口,这抑制了加工贸易国内采购料件业务的发展,影响了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发展。

三、促进我国加工贸易区域协调发展的对策

(一)根据东中西部地区的相对优势,协调加工贸易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

东部地区要利用已有的雄厚资金、良好的工业基础和配套条件,发挥保税物流园区和出口加工区的优势,努力实现加工贸易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中间产品环节和深加工环节转变,向综合服务和全球运营方向的转型升级;中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和承东启西的地理位置优势,充分利用国家给予中部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的资金和政策优惠,以南昌、赣州、郴洲、武汉、新乡、焦作、合肥、芜湖、太原九个城市为重点向周边辐射,带动周边配套产业发展,以发展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为突破口,从单一的加工向整个价值链的上下游延伸,逐渐从生产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向附加值高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西部可以利用现有的技术优势以及自身的特色资源,发展技术、资源密集型的特色加工业,发展特色产品加工贸易。

(二)建立产品内分工的区域协作关系,发挥我国资源的整体优势

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全球产品内分工的主要方式,东中西部企业可以加强产品内分工协作关系来促进加工贸易的区域协调发展。东部地区应加强研发、营销与管理和高技术加工制造等价值链高端环节,中西部地区企业则专注于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环节,并逐步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环节;东部地区也可以将非核心业务外包给中西部地区具有专业化优势的企业,以降低成本。中西部地区要充分发挥原料、劳动力的优势,提高上游产品的技术含量,为东部地区加工贸易提供质量稳定的中间投入品,东部地区加工贸易企业逐步扩大使用中西部地区的中间产品。

(三)进一步扩大东西部加工贸易政策落差

1.制定东中西部有差别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目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较少,利用效率也较低,国家可以结合产业调整目标,制定东中西部有差别的外商直接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在东部地区,鼓励外商直接投资投入高技术、高附加值生产环节,投入到研发、信息服务、物流和供应链等生产性服务环节。中西部地区则在土地使用、税收、项目批准程序等方面给予远大于东部地区的优惠政策,鼓励外商直接投资投入到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和开发环节上,也鼓励外商直接投资投入到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环节上,并积极引导东部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向中西部转移。

2.制定有差别的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目录

我国现行的加工贸易发展目录没有充分考虑东中西部地区差距的现实状况,国家应充分考虑各地区加工贸易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地区产业优势,对现行的加工贸易产业发展目录进行调整,把部分属于东部禁止类目录的商品在中西部地区列为鼓励类或限制类,把东部地区限制类商品在中西部列为不限制类,以便中西部地区结合优势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贸易以及开展特色加工贸易。

3.制定有差别的出口退税政策

东部地区应该逐步取消加工贸易商品的出口退税,中西部地区对鼓励发展加工贸易产业实行出口退税。此外,中西部地区出口退税额应该改变现在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的状况,转而实现由中央政府全额负担。

4.在中西部建立具有复合功能的加工贸易园区

要使我国加工贸易区域协调发展需要不断提高中西部地区现有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的仓储、运输、物流效率。在西部边境地区增设自由贸易区,在中西部地区增设出口加工区,有条件的地区尤其是加工贸易转移重点承接地增设出口加工区、保税区和综合物流园区,享受与沿海地区同等甚至更优惠的政策,规范运作,统一管理,吸引从沿海地区转移来的加工贸易企业,且在中西部的这些区域内,国家可以在深加工结转和加工贸易产品出口转内销方面给予比东部地区更优惠的政策;在中西部经济开发区的基础上叠加出口加工区与保税物流园区的功能。

5.深化广东省产业转移工业园与内地出口加工区的合作,加快区域产业转移

2005年3月,广东省率先确立了旨在将区域内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比较落后区域转移以腾出空间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的“产业转移工业园”的新模式。转入地政府设立产业转移园区,由珠三角地区政府负责组织规划、投资、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等工作,并按商定比例在一定时期内进行利益分成。根据《广东省产业转移区域总体规划》,广东省已经建立29个省内产业转移工业园区,国家可以采取相关政策鼓励广东省与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加工贸易产业转型承接地的经济开发区、出口加工区联合建立跨省产业转移工业园,由两地联合规划,联合投资、联合开发,将珠三角有意转出且适合在中西部地区继续发展的产业转移到产业转移工业园内,成本收益由两地共同承担。

6.调整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产品内销税政策

中西部地区贴近内陆市场,可以考虑在中西部地区制定一定的内销优惠政策,依照规定允许一定比例的加工贸易产品内销。在保证国家税收不流失的前提下,按照实际情况,改变对企业部分内销产品按成品征税的规定,即在内销比例不超过30%的前提下,允许30%的内销产品按国内加工生产对待。这样可以降低加工贸易企业的物流成本,有利于中西部地区与东部的加工贸易的发展,进而缩小中西部地区与东部的加工贸易发展差距。

参考文献

[1]曲建.促进加工贸易向中西部转移的思考[J].国际贸易,2006(12).

[2]胡小娟,刘红英.我国中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的战略思考[J].经济地理,2009(2).

促进我国区域贸易 篇5

东部沿海地区对外贸易的依存度较高, 反映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 对外贸易起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 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度的提高, 东部沿海地区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对外贸易极大推动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 同时也带动了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使该区域劳动力收入水平提高。

另一方面,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从对外贸易方式和主体结构上来看, 以加工贸易为主, 在以出口加工为主要业务的中小企业中外商投资企业所占的份额很大, 这部分企业的对外贸易不仅给东部沿海地区带来了国外先进的加工技术和管理经验, 促进了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 同时也扩大了其产品在国外的市场份额, 提升了该区域内企业在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1 对外贸易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 对外贸易起着重要作用, 面对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 能否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决定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规模。对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由于开放度高, 对外贸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尤为突出, 但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首先, 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复杂。国际社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 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在区域经济中都面临着很多潜在风险。任何企业或地区, 都很难把握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情况, 也无法准确确定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向和区域的产业结构布局, 更无法预测各国的政治、对外贸易的相关政策走向。

其次, 我国对外贸易, 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对外依存度过高。物资过分依赖于进口, 上游原材料价格对我国加工的工业品的成品影响很大, 国际市场的产品价格上涨, 会使我国消费领域的价格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 一些重要的战略物资 (如原油、铁矿石、煤炭等) 价格的上涨甚至给我国造成了持续的通货膨胀压力, 也带来了严重的失业等社会问题。许多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东部沿海地区的出口加工企业更是举步维艰。

再次, 我国对外贸易出口加工产品的附加值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资本和技术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而我国对外贸易中出口产品仍然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 高新技术产品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例较小, 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低。面对国际市场激烈的竞争, 我国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下降, 而科学和技术发展水平离发达国家还相差很远, 尤其是企业的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差, 因此很难参与到国际高端产品市场的竞争。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受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很大。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集中于出口加工业务, 利润空间较小、技术水平较低, 面对世界经济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 一些企业已经深深感觉到需要调整产品结构, 转变发展方式, 谋求可持续发展, 优化资源配置, 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移, 但转型升级过程也面临着较多困难。一方面,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目前, 我国的金融制度结构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 金融体系的信贷发放和证券市场融资政策大都向大型企业倾斜, 东部沿海的中小加工企业很难获得正规金融体系的融资支持。另一方面, 东部沿海中小加工企业出口产品的结构单一。高新技术产品的比例很低, 企业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中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及资源成本的比较优势, 甚至一些企业的利润来源于出口退税。因此, 面临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利润空间小等严峻考验, 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迫在眉睫。东部沿海区域内企业产品的出口秩序也非常混乱, 由于出口产品的差异小, 区域内企业间的竞争非常激烈, 价格是企业间竞争的主要工具, 这也进一步挤压了沿海地区出口产品的利润空间。

2 对外贸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我国对外贸易的规模较大, 进出口在经济发展中作用举足轻重。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 由于开放度远高于内陆地区, 对外贸易对促进其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大, 同时, 对外贸易除了能够带来利润, 还能够为国内企业带来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经验和制度, 是国内企业改进技术、优化产品结构的重要动力, 也是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提升区域竞争能力的重要引擎。针对上述问题, 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对外贸易加以完善和指导:

2.1 调整产业结构

金融危机使我国产业结构、企业产品结构暴露出很多问题。国外市场的低迷使对外贸易量大的企业尤其是出口加工企业产品积压严重, 工厂停工, 工人失业。究其原因是企业国内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 企业抗风险能力弱, 产品无法适应国内市场。因此, 国内企业应重视开拓国内市场, 扩大国内有效需求, 研发和生产国内市场急需的产品, 从而实现国内市场的供需平衡, 并有效缓解失业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纵观我国经济发展情况, 经济结构不合理, 经济发展方式急需转变, 出口企业应该响应国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号召, 转变经营思路, 从生产低附加值高耗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加大研发投入, 转向生产新能源、新材料的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 同时调整产品的国内外市场份额, 提高企业对抗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 谋求区域经济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转变招商思路,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在招商引资方面, 各地区政府要积极拓展招商引资渠道, 提高外资和合资企业生产技术水平, 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利用引进的资本和先进技术、管理经验, 提升区域内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水平, 推进技术溢出和扩散, 帮助国内企业改进工艺, 升级产品。同时也要重视引入先进的人才和智力资源, 鼓励国内企业向外资、合资企业学习, 开展管理理念创新、管理制度创新。还要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 适当扩大金融、保险、物流等领域的开放度, 加大各行业的国际化水平。

在积极利用外资的同时也要加快推动我国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我国招商引资的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但对外投资规模却非常小, 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对外投资更少。截止2010年底, 我国国内企业对外投资累计2600亿美元, 仅仅相当于我国引进外商投资的16.6%, 我国拥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聊聊无几。因此, 对外贸易方式的转变关键是要鼓励我国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国门, 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一方面相关的政府机构要鼓励大型企业开展跨国经营, 加大对外投资, 特别市一些大型成套设备、先进技术的出口, 简化审批手续, 并加强对企业对外投资的宏观指导, 加大对外投资环境的研究考查力度, 完善政府部门协调机制, 建立健全投资的促进和保障机制。

2.3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在我国的出口产品中, 具有自主品牌的产品大概只占10%, 其余90%都是“贴牌”生产, 而在价值链中生产环节的利润是相当微薄的, 越是技术水平高的产品附加值越高, 国外企业处于价值链的前端, 垄断了技术的研发和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 国内企业虽然拥有很高的出口产品产量, 但受益却很少。为此, 相关政府应建立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 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改善信贷和融资环境, 鼓励企业加大投入, 以市场为导向, 强化技术研发, 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

政府要助推企业自主创新, 加大教育科研投入, 为构建创新型产业结构创造良好环境。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联盟, 重视教研结合, 并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 提高科研经费的利用效率, 达到产学研的密切结合, 发挥科研院所对国内工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2.4 促进东部沿海中小型企业对外贸易发展

东部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往往规模较小, 企业中产权与个人产权混合, 有些甚至存在家族式的管理模式, 因此在企业制度上存在着劣势, 要实现可持续高效发展, 就应该尽快改革企业管理制度, 由传统的家族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变, 实现资本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的分离, 聘用职业经理人, 以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 克服集权管理的不足, 通过管理制度创新提高企业运行效率, 推进决策科学化。

经过管理改革的中小企业, 特别是东部沿海的出口加工企业, 要想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就必须增强企业自身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而出口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技术水平上, 因此企业必须加大投入进行先进技术研发, 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扩大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范围。同时, 要注重人才的培养, 管理理念的更新和先进体制的引进,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另外, 随着世界环境的不断恶化, 社会消费者对于环境的关注也变得越来越重, 低碳生产和生活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必须认真对待绿色生产和消费的趋势, 加大投入, 改进工艺, 推进清洁生产, 积极开发无污染、少污染的产品, 把绿色产业作为企业持续发展和提升出口产业结构的重要方向。其中可采取战略性的产业政策, 通过调整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优惠政策等加以扶持, 培育区域经济优势, 为区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5 创新对外贸易立法, 不断提高法制意识

2008年金融危机暴露出我国对外贸易产品的品质和效益较低、对外贸易产品结构不均衡、贸易方式存在局限等问题。因此, 我国对外贸易受到资源环境制约、贸易摩擦等问题频繁出现。相关政府部门极需深入调研国内外经济和政策环境, 掌握其变化情况, 持续深入地完善我国对外贸政策, 更新关税、贸易方式、进口、服务贸易等政策, 并构建出我国对外贸易法律的总体框架和体系。其中可以借鉴国外贸易立法的成功经验, 使我国的对外贸易立法与国际贸易法律并轨。另外要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探索并建立起可操作性强的对外贸易管理相关法律、规章制度, 并不断完善贸易担保制度。

参考文献

[1]鲁越.论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的对外贸易现状和宏观经济政策[J].特区经济, 2010 (11) .

[2]江育春.后金融危机时期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探析[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 2010 (2) .

促进我国区域贸易 篇6

一、研究基础与研究方法

(一) 区域划分

结合本研究的实际情况, 本文认为区域划分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农业自然气候及农业资源禀赋。农业生产不仅受市场规律的支配, 更受到自然气候、土地资源等资源禀赋的限制, 为了便于分析农业生产结构, 在区域划分上也应将这一因素考虑进去。 (2) 空间上相互毗邻。空间上相互毗邻不仅有利于保证农业自然气候、农业资源禀赋的相近, 而且这一区域所处的经济、社会环境也比较接近, 对研究结论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帮助。 (3) 适当考虑历史延续性。为了保证区域划分与人们的常识相符, 也为了区域划分能将所有省份包含在内, 应适当考虑历史延续性。 (4) 保持行政区划的完整性。为了便于搜集整理农产品贸易的数据, 在区域划分上还应保持现有行政区划的完整性。根据以上原则, 本文将中国大陆 (特别行政区除外) 划分为九个区域, 各区域名称及所包含的省份见表1。

(二) 研究方法

根据《中国农业年鉴》 (1995-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以及《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的相关数据, 从农产品对外贸易规模的区域差异和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方面, 本文采用定量的方法对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区域差异进行测度, 对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规模的区域差异的测度, 主要采用以下几下指标来衡量:用标准差来衡量各区域农产品对外贸易规模的绝对差异, 用变异系数来衡量各区域农产品对外贸易规模的相对差异, 用泰尔指数的分解来衡量区域内及区域间农产品对外贸易规模的差异, 用基尼系数来衡量区域间农产品对外贸易规模的均衡程度。本文对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 采用区位熵指数来衡量, 具体公式及说明如下:

式 (1) 和式 (2) 中S是标准差, V是变异系数, Xi是i区域某年的农产品对外贸易额, 是某年全国平均农产品对外贸易额, 即, N是所划分的区域数。标准差S和变异系数V的值越大, 说明各地区间的农产品对外贸易差异越大。

式 (3) 中T是总泰尔指数 (第一项为组内差距, 第二项是组间差距) , Ti为i区域的泰尔指数;Yi表示i区域农产品贸易额, Y是全国农产品贸易总额;Pi表示i区域农村居民数, P为全国农村居民数。式 (4) 中Yij是i区域j省份的农产品贸易额, Pij是i区域j省份的农村居民数, k是i区域所包含的省份数, N表示区域数。本文根据所掌握的数据的特点, 借鉴了Fei和Ranis (1974) 的计算基尼系数方法, 分析区域间农产品对外贸易差异的风险程度。

式 (5) 中G表示基尼系数, N表示区域数, Xi是i区域某年的农产品对外贸易额, 是某年全国平均农产品对外贸易额, 即。

利用上式计算基尼系数时, 需要先对各区域农产品对外贸易额从低到高排序, 使农产品对外贸易额高的区域在计算中所占权重较小, 而贸易额低的区域所占权重较大。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1之间, 当基尼系数为0时, 表示绝对平等, 各区域农产品贸易发展均衡。当基尼系数越大, 各区域间农产品贸易发展越不均衡。当基尼系数为1时, 表示绝对不平等, 各区域农产品贸易发展极不均衡。

对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 本文参照区位熵指数构建了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区位熵指数来描述各区域农产品贸易发展水平的差异。具体公式如下:

式 (6) 中Qi为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区位熵指数, Xi是i区域某年的农产品贸易额, PIPi是i区域某年的第一产业增加值, N表示区域数。Qi值越大, 说明i区域的农产品贸易越发达, 反之说明i区域农产品贸易越落后。如果以表示全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区位熵的平均值, 若有, 且Qi>1, 表明i区域农产品贸易发展水平全国领先;若有, 而Qi<1, 则i区域农产品贸易发展水平一般;若, 且Qi<1, 则i区域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水平全国落后。

二、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区域差异性测度

(一)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区域差异性测度

1. 测度结果。

根据式 (1) 至式 (5) , 本文对我国2002-2010年的农产品对外贸易规模的区域差异进行了测度, 具体结果见表2至表7。

2. 测度结果分析。

(1) 从表2可以看出1994-2001期间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规模的绝对差异呈先扩大后缩小再扩大之势, 即绝对差异在波动中有所扩大;我国加入WTO之后, 除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外, 其它年份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规模的绝对差异呈快速扩大之态。1994-2012年我国农产品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绝对差异变化趋势, 与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相同。1994-2001期间, 我国农产品进口贸易的绝对差异与出口贸易的相差不大。2002年以来, 我国农产品进口贸易的绝对差异明显大于出口贸易的绝对差异。

(2) 从表3可以看出1994-2012年期间,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相对差异均在波动中有所上升, 农产品进口贸易的相对差异高于出口贸易。

(3) 从表4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泰尔指数在1994-2001年期间存在波浪式上升趋势, 而在2002-2012年期间则在波动中相对稳定;区域内差异与总差异存在相同趋势, 而区域间差异在1994-2012年期间呈现出波浪式上升态势。除1996-1999年区域内差异大于区域间差异外, 其他年份都是区域间差异大于区域内差异。

在1994-2001年期间, 我国农产品出口的泰尔指数 (表5) 存在波浪式上升趋势;2002-2012年期间在波动中相对稳定, 区域内差异与总差异存在相同的趋势。区域间差异在1994-2012年期间呈现出在波浪式上升态势, 除1998年区域内差异大于区域间差异外, 其他年份都是区域间差异大于区域内的差异。

我国农产品进口的泰尔指数 (表6) 在1994-2001年期间存在波浪式上升趋势, 在2002-2012年期间则在波动中下降, 区域内差异与总差异存在相同的趋势, 而区域间差异却呈现出在波动中上升的态势。1994-2004年区域内差异均大于区域间差异, 只到2005年区域间差异才大于区域内差异。

(4) 从表7来看,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的基尼系数呈波浪式上升之势, 且其值均在0.42以上, 进口贸易的基尼系数最大, 出口贸易的基尼系数最小, 说明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在我国区域间发展都不均衡。

(二)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区域差异性测度

1. 测度结果。

根据式 (6) , 本文对我国1994-2012年的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进行了测度, 具体结果见表8至表10。

2. 测度结果分析。

从农产品对外贸易的区位熵计算结果来看 (表8) , 我国京三角、长三角地区的区位熵指数呈波浪式上升态势, 珠三角地区的区位熵指数虽然有下降的态势, 但近几年在逐渐回升。这三个地区的区位熵指数不仅大于全国的平均值, 也远大于1, 属于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领先的地区。东北地区在1994-2012年期间有6年出现区位熵指数大于全国的平均值, 也大于1的情况, 但大部分年份仍是区位熵指数小于全国的平均值, 也小于1, 特别是近几年来其区位熵指数呈下降态势, 说明东北地区的农产品对外贸易在全国已不是发展领先的地区了。其它地区的区位熵指数基本都呈下降之势, 且都远低于全国平均值, 也远小于1, 属于农产品对外贸易发展落后的地区。

东北、京三角、长三角及珠三角地区属于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全国领先地区 (表9) , 新疆地区只有2000年和2002年属于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领先地区, 其他年份均不属于发展领先地区。其它地区的区位熵指数都远低于全国平均值, 且远小于1, 属于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落后的地区。京三角、长三角和珠三角是我国农产品进口贸易发展全国领先地区, 其它地区均属于落后地区 (表10) 。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规模和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的研究, 本文认为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在扩大, 进口贸易的差异大于出口, 区域间差异大于区域内差异;我国农产品贸易在各区域发展很不均衡, 只有京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是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领先的地区。

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区域差异的扩大及在各区域非均衡的发展既有历史的原因, 也有政策导向作用的结果。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 我国各区域的农业能否在更为开放的国际环境中获益, 取决于我国各区域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发挥出自身的比较优势。目前, 我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的领先地区是京三角、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由于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这三个地区用于农产品生产的土地、劳动力等主要生产要素出现稀缺。这三个区域的比较优势在于农产品生产的资金和加工能力, 只有充分利用各区域的劳动力优势, 才能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出口。

参考文献

[1]郭克莎, 李海舰.中国对外开放地区差异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1995 (8) :61-68.

[2]尹希果, 雷虹.中国对外贸易的地区差异及区域贸易战略[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 2004 (3) :53-57.

[3]汪兴东, 郭锦墉, 陈胜东.农产品区域品牌负面信息溢出效应研究[J].商业研究, 2013 (7) :134-142.

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物流发展的对策 篇7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不断深入与发展, 国际贸易中的国际物流服务, 在国际经济活动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作为国际商品贸易的大国, 多年来实现了贸易的顺差, 已经逐渐成为世界第一商品出口国。但是, 我国的国际贸易物流一直存在着贸易的逆差, 这种贸易的逆差使得我国物流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缺乏竞争力。世界百强物流企业中, 中国企业所占的比例很少, 很显然这种状况与我国世界贸易大国的称号是不相符的。目前, 我国在对外贸易中的商品国际运输主要是通过诸如DHL, 马士基等国际物流巨头企业来完成的, 占到了市场份额的80%左右。

近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入, 我国的物流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几十年的发展路程已经为我国国际贸易物流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我国政府营造的良好的政策环境与市场经济环境, 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企业也在不断的进行着改革与创新。但是, 由于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企业起步较晚, 与国际发达国家国际贸易物流之间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并且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何解决国际贸易物流发展中的问题, 并就此提出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物流发展的具体措施, 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二、我国国际贸易物流发展所面临的国际环境

(一) 面临的国际政治环境

二战以前, 国际商品贸易大多是发生在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 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贸易, 只是一种具有殖民性质的掠夺。二战结束后, 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变化,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体系中的唯一超级大国, 也逐渐成为推动世界自由贸易的国家。进入21世纪以来, 国际政治局势总体出现回暖, 但局部紧张的局面, 世界政治经济合作正在深入发展。这为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商品贸易提供了政治上的保障。中国自成立以来, 面临的国际政治形式复杂多变, 但我国的外交政策始终不变。我国政府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推动同世界各国之间开展的国际贸易物流合作, 使我国的海运、陆运、空运、多式联运等多种形式的物流运输形式得到了发展。目前, 我国港口完成的货物吞吐量已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前列。

(二) 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

国际贸易物流的主体是国际商品贸易的运输。因此, 国际贸易物流的发展离不开国际商品贸易的发展。二战后, 世界商品贸易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势头超过了发达国家。对于中国而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 出口总额已经从世界第32位跃居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强国, 对外贸易的迅猛增长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实力的提升。可见, 国际贸易和国际合作的不断发展必将进一步促进商品贸易的增加, 也必将为国际贸易物流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

(三) 面临的国际竞争环境

现代物流已经被称为“第三利润源”, 在很多发达国家, 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十分重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发达国家的物流体系建设中开始逐渐引入先进的科学管理的理念和信息技术, 这已经成为国际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从政府的角度来看, 我国政府在不断改善我国的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国际运输的合作、提升海关的效率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 我国政府对物流行业的指导和规划力度仍需加强。就企业的角度来看, 我国的物流企业的发展速度虽然较快, 但是起点很低, 并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 所以发展水平较低, 并没有在国际中形成有效地竞争局面。尤其是具有较高素质的现代物流策划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才等都十分缺乏, 另外, 很多物流企业的操作人员整体素质也不高。这些实际存在的问题都严重影响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企业的发展, 影响着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我国国际贸易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企业本身的问题

近年来, 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但是由于其起点较低、发展时间较短、技术水平较低等现实问题的存在, 与国际物流巨头企业相比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就航运物流企业而言, 它不仅是全球航运市场的主要控制者, 还是国际商品运输的主要安排者, 更对全球航运市场和航运网络的变化起着深刻的影响。纵观目前国际贸易物流行业较为发达的国家, 大多数都拥有众多的国际航运。与国际航运企业相比, 我国的航运企业还存在诸多问题如:企业的国模较小, 运力有限;航运的服务水平较低, 物流功能相对薄弱;缺乏对物流管理的人才, 缺乏对现代物流理念的认识。

(二) 我国国际贸易物流国内政策体系的问题

美国、日本、欧洲、新加坡等国家是全球现代物流比较发达的国家, 国家对物流行业的立法相对而言比较系统、完善。但是在我国, 虽然对外商品贸易和国际贸易物流行业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物流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重要的支柱产业, 但迄今为止仍没有完备的法律政策系统出台, 国家对物流产业发展的进一步规划并不重视。致使我国物流企业出现了操作不规范、竞争无序、货物丢失严重等问题的存在, 很多物流企业甚至面临着信用危机。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与国内物流相比, 具有更多的复杂性、重要性, 涉及到的利益主体更多, 面临的瞬息万变的国内国际环境更加复杂。例如:我国国际贸易物流的基础设施落后, 存在过多的地方政策限制。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全国贯穿的公路、铁岭路、航空、内河航运体系,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络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而国际贸易物流发展所必须的铁路、公路、管道、车站、港口、机场、航路等的基础实施仍旧比较落后。而各地的政府往往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 在公路上多设置收费站, 人为的阻碍着公路运输的发展。再例如:法律法规的不系统造成物流行业的发展缺乏法律依据。我国物流行业的法律依据还是在计划经济体制时制定的, 时间已经久远, 已经不能再适应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 更不能对国际贸易物流形成有效的监督和规范。另外, 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缺失, 使政府职能失效。与国际贸易物流行业相关的部门主要包括:铁道部、交通部、航空部、海关、商务部、信息产业部、环保等多个政府部门, 很多中小物流企业根本无法在众多部门之间进行协调, 这严重阻碍着国际贸易物流行业的发展。

(三) 我国国际贸易物流在国际合作中的问题

国际贸易物流涉及到的是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的商品流动, 因此, 国家间的国际合作在国际贸易物流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国际地位也明显提高, 对外贸易更是有了长足的发展, 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物流合作也越来愈频繁,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到目前为止, 我国已经加入了数百的国际组织、机构、条约等。为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产业的扩大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证。但是,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政府在国际贸易物流中的国际合作所体现出的作用还并未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还存在一些很明显的问题。例如:我国国际贸易物流行业的开放程度不够, 港口的经营权较为集中;区域性贸易物流合作的进展比较缓慢;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缺乏有力的话语权, 无法为我国的国际贸易物流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

四、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物流发展的有效措施

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业的综合发展水平还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我们只有正视存在的问题, 与时俱进, 加快发展的步伐, 才能逐渐适应国际贸易物流的发展, 才能适应不断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

(一) 扩大物流企业规模, 优化物流行业网络结构

国际贸易物流是一个具有很大特殊性的行业, 国际贸易物流企业的网点的布局必须要按照商品制造企业的布局来重新进行调整, 不能单纯的仅从企业的发展或规划来安排。物流企业只有很好地接近客户, 满足客户的运输要求, 树立客户至上的理念, 才能实现企业的发展。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 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全球贸易的进程中, 物流企业只有扩大规模, 为客户提供覆盖全球的物流服务, 才能适应商品贸易发展趋势。目前, 我国只有两家大型贸易运输企业的规模较大, 即:中远洋、中海。所以, 必须大力发展物流企业的规模。

(二) 提升服务意识, 向现代物流服务提供商转变

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要求企业必须具有运输、配送、仓储、货代等综合业务服务的能力, 并能够根据客户的要求提供个性化的物流服务。这就要求我国的国际贸易物流企业必须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引进国际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 充分使用信息技术手段, 优化物流企业的服务, 及时、准确的为制造企业提供先进的、科学的物流方案。

(三) 加快物流专业人才培养, 为物流企业发展奠定基础

目前, 我国各大专院校的物流专业较少, 国际贸易物流专业更少。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 那些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较好的沟通能力、较强的服务意识、较强的跨国文化交流能力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是国际贸易物流发展急需的。但就目前我国国际物流行业现状来看, 这样的人才十分匮乏, 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普遍不高。因此, 必须为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建立完整的人才培养和储备体系, 为我国国际贸易物流的发展创造条件。

(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交通网络系统

近年来, 虽然我国的公路、铁路、机场、航运、码头等物流中枢建设发展较快, 并已初具规模, 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 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基础设施的人均拥有量较低, 还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彻底打破交通运输中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 实现全国交通系统的大连网, 增强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五) 加大物流行业立法力度, 规范行业操作

目前我国实施的关于国际贸易物流企业的法律规范已经不能再适应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 尤其是在国际贸易综合运输方式方面的立法更是缺乏。当我国企业在进行国际商品交易时, 一旦发生国际商业纠纷, 除了国际商事法律之外, 我国并没有关于物流的法律规定, 这对保护我国物流企业的合法权益是极为不利的。

(六) 支持物流行业的整合, 激励我国大型物流企业的发展

物流行业是一个具有投资期长、投资设备价值高、投资收益少、风险大的行业, 这就要求我国政府必须要给予国际贸易物流企业足够的发展空间, 在政策上给予鼓励和支持。例如:为物流企业的融资提供便利。随着国际间竞争的日趋激烈, 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企业面对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强大, 市场竞争不断加剧, 我国政府必须鼓励大型物流企业之间的融合与兼并, 扩大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企业的规模, 形成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航运巨头, 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总之, 发展现代化、高效率的国际贸易物流企业, 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来满足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这对发展我国经济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对外贸易连年顺差, 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心。但是, 作为在国际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国际贸易物流发展状况却不尽如人意, 还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差距。如何解决国际贸易物流发展中的问题, 推动我国国际贸易物流的迅速发展是我们要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物流,发展对策,国际货物运输

参考文献

[1]周谦.现代物流与国际贸易[J].商业文化, 2008 (09)

[2]戴小芳.浅谈降低物流成本的途径[J].科技与管理, 2008 (01)

[3]赵欣.我国国际贸易物流发展措施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2 (10)

[4]王银旭.中国国际贸易物流发展分析[J].商业时代, 2012 (06)

促进我国区域贸易 篇8

1 当前我国加工贸易的现状分析

1.1 我国加工贸易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 经济附加值较低

在国际产业梯度转移过程中, 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往往从自身利益考虑, 将技术密集型的高端产业或生产环节留在国内, 而将一些技术含量低的产业或生产环节转移到我国;另一方面, 我国作为后起的发展中国家, 科学技术发展相对滞后, 自主创新能力较差。这就使得我国加工贸易企业整体上技术水平较低, 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低端。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主要从事利润低的生产加工活动, 而很少涉及研发、设计、品牌构建等利润高的关键环节, 这就导致我国加工贸易企业经济附加值普遍偏低。

1.2 我国加工贸易由外资主导, 对外依存度较高

我国加工贸易并不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立即得到迅速发展的, 而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投资环境逐渐改善, 发达国家直接投资迅速增长的大背景下才开始高速发展。由此,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实际上是由外资主导的, 在我国加工贸易主体结构中, “三资企业”占绝对优势, 并且这一优势还在进一步扩大。1997年我国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为996.6亿美元, 而外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额即达到了638.5亿美元, 占加工贸易出口总额的64%, 到了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的2007年, 这一比例达到峰值84%, 即便是金融危机之后的2010年, 这一比例仍然保持着78%的较高水平。我国国内企业资金实力不足, 技术较为落后, 品牌和渠道的控制权一般掌握在外资企业手中, 对于来料加工贸易, 我国企业往往采取贴牌出口的生产方式, 缺乏自主性, 对外依存度太高。

1.3 我国加工贸易区域发展不平衡

我国加工贸易企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 广大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企业较少, 而且我国东部地区的加工贸易发展快于中西部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加工贸易出口额由1995年的706.93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7027.6亿美元, 增长了9.94倍, 占全国加工贸易出口额的比重也由1995年的95.9%增长到2010年的96.17%, 2010年中西部地区加工贸易出口额仅占全国总额的3.83%。而在东部地区, 我国加工贸易又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区, 2010年, 这三大经济区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全国的92.79%。

1.4 我国对加工贸易的监管存在着问题

改革开放之初, 我国为了尽可能地吸引外资, 大大降低了加工贸易的准入门槛。由于减少了限制, 并且监管不力, 使得很多高能耗、高污染的加工贸易项目转入我国。近年来, 这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当前, 要强化对加工贸易的监管显得比较困难, 而且很多地方政府在利益和政绩的驱动下, 不认真执行相关监督和管制政策。另外, 由于监管不力, 很多企业利用我国的税收和贸易优惠政策, 从事走私活动。

2 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驱动因素

2.1 生产成本逐渐上升, 利润空间不断缩小

我国是世界上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第一大国, 其技术含量低, 利润空间小, 而国际市场上很多劳动密集型产品已经进入饱和状况, 供过于求, 销量难以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而且近年来, 我国的劳动力、生产原料、水电土地等生产要素日益紧缺, 价格呈上升趋势, 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不可逆转。

2.2 劳动力比较优势逐渐丧失

大量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是促进我国加工贸易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但是近年来, 我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正在逐渐丧失。我国的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 由于产业的高度集聚, 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 各企业为了吸引熟练技术工人, 不得不提高工资, 以致劳动力成本提高。另一方面, 随着国内经济的增长, 储蓄率不断提高, 增加了资本积累。再加上大规模地吸引外资, 使得国内资本总量不断增多。这些情况导致我国资本的相对价格下降, 劳动力的相对价格上升。伴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提高, 我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 这是推动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

2.3 伴随国际产业的进一步转移, 加工贸易新兴国家的威胁日益增大

发达国家会将本国相对落后或者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一旦产业转入国家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 比较优势丧失, 发达国家就会将产业转移到新的更具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20世纪50年代, 国际产业主要由美国向日本转移, 60~70年代, 国际产业则主要由美国、日本向亚洲四小龙转移,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 国际产业则由美日、亚洲四小龙向中国大陆转移, 进入新世纪以后, 国际产业向东南亚国家和印度转移的趋势逐渐明显。相比之下, 印度和东南亚国家在劳动力方面的优势日益体现出来, 对中国加工贸易的威胁越来越大,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2.4 贸易摩擦越来越频繁

我国加工贸易大大促进了我国出口额的增长, 极大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 但另一方面, 也导致我国贸易顺差过大, 导致双边贸易失衡。我国加工贸易产品出口数量大, 而且价格便宜, 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 贸易顺差持续扩大, 引起了很多国家的不满, 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 我国成为世界上遭遇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倾销措施最严重的国家。减少贸易摩擦, 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新发展, 也是推动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要因素。

3 促进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具体对策

3.1 努力加快加工贸易产业的优化升级, 提高经济附加值

我国必须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为跨国公司新一轮产业转移创造有利环境。不仅要改善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 还要优化市场经济秩序、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投资软环境。当然, 要促进加工贸易产业的优化升级, 更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要实现这一目标, 最关键的是大力发展科技,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政府在引进外资的时候, 要有所取舍, 努力将技术含量高的制造和服务环节引进我国, 加工贸易企业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和消化西方发达技术, 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自主创新道路, 努力提高技术研发能力, 大力发展自主品牌。此外, 国家相关部门也应当对加工贸易企业的技术创新给予资金和政策方面的支持, 加快这些企业技术创新的步伐。

3.2 实现加工贸易主体内资化, 降低对外依存度

要实现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必须努力实现加工贸易主体的内资化, 降低对外依存度。一方面, 我国应调整贸易和税收政策, 努力提高加工贸易企业的国内采购率, 降低对国外原材料的依赖。既要对来料加工贸易出口的国内采购部分实行出口退税, 又要将国内厂商出售给加工贸易企业的产品视为出口, 给予出口退税, 以调动国内供应商的积极性。同时, 还应采取相应的差别优惠税率政策, 对采用国产料件的加工贸易企业给予税收上的优惠, 以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更多地采用国产料件来替代进口料件。另一方面, 我国要努力实现加工贸易主体的内资化。在我国, 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多为中小企业, 我国资金强、实力雄厚的国有企业却很少参与加工贸易, 因此必须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改革, 让国有企业加入到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过程中。我国从事加工贸易的民营企业数量虽多, 但是资金不足, 技术落后, 而且存在重复投资和效率低等问题。政府要减少对民营企业的种种限制, 通过资金和政策上的优惠政策调动其参与加工贸易的积极性。此外, 政府还应该在民营企业之间建立利益协调机制, 避免重复投资, 重复引进, 重复生产等问题, 以提高经济效率。

3.3 优化加工贸易的区域分布

我国的加工贸易产业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东部沿海地区土地、能源和原材料的供给日趋紧张, 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 中西部地区的比较优势越来越明显, 再加上国家政策的支持, 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条件越来越成熟。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必须引起加工贸易在东中西部之间的转移, 优化加工贸易的区域分布。我国可以将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 以发挥中西部地区在劳动力、资源、土地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同时, 政府要加强中西部地区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 提供更多的财政税收和其他政策优惠, 以优化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工贸易的软硬环境, 弥补其在区位上的不足。就东部地区而言, 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 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经济和技术基础, 生产能力和劳动力素质相对较高, 已经具备了实现加工贸易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的条件。因此, 东部地区可以在将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转移到中西部地区之后, 重点发展电子计算机、通信、新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加工贸易。

3.4 调整加工贸易政策, 提高加工贸易准入门槛, 加强监管

改革开放初期较为宽松的加工贸易政策既促进了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 同时也留下了很多隐患, 导致我国加工贸易层次低, 技术落后。要实现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必须重新定位, 制定和完善更加符合中国实际和更有利于我国经济长远发展的加工贸易政策。我国加工贸易政策调整的重点就是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加工贸易产业的进入, 通过鼓励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监管便利化、内销政策化等来引导加工贸易健康有序的发展。政府相关部门要建立加工贸易评估机制, 提高加工贸易准入门槛, 加快淘汰和转移较为落后的加工贸易产业。政府还应调整和完善与加工贸易有关的一系列贸易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投资政策和税收政策等, 运用最新的技术手段加强对加工贸易的监督和管理, 以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摘要:目前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面临瓶颈:我国加工贸易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 附加值低;我国加工贸易由外资主导, 对外依存度高;我国加工贸易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对加工贸易的监管存在着问题。因此, 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国内生产成本的上涨、利润空间的缩小, 劳动力比较优势的丧失, 新兴加工贸易国家的威胁以及贸易摩擦的加剧是驱动我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有利因素。必须加快加工贸易产业的优化升级, 提高附加值;实现加工贸易主体内资化, 降低对外依存度;优化加工贸易的区域分布;调整加工贸易政策, 提高加工贸易准入门槛, 加强监管等来实现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加工贸易,现状,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戴宏伟.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闫国庆等.我国加工贸易战略转型及政策调整[J].经济研究, 2009, (5) .

[3]隆国强.加工贸易发展问题研究[J].国际贸易, 2006, (9) .

[4]孙媛媛.我国加工贸易问题、对策及现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9.

上一篇:本科教学审核评估下一篇:评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