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堂教学行为规范

2024-08-24

学生课堂教学行为规范(精选11篇)

学生课堂教学行为规范 篇1

小学生课堂行为规范

课前准备规范

一、上课铃响:停止活动,收起器具;走进教室,不推不挤。

二、用品摆放:书本在左上,文具放前方。

三、心理准备:双手放桌面,端坐书桌旁;心定神专注,眼睛看前方。

课堂交流规范

一、问好:师生问好,礼貌响亮——示例:

老师:上课。

班长:起立。

老师:同学们好!

学生:老师您好!

老师:请坐下。

老师:下课。

班长:起立。

老师:同学们再见!

学生:XX老师再见!

【注意】

起立要迅速整齐,站要直,坐要端;

精神饱满,面带微笑,目视老师,声音洪亮,干脆有力;

问候过程尽量不发出桌椅的噪音。

二、倾听:神情专注,边听边想;抓住要点,理成提纲

倾听方法的要点主要是“坐”、“观”、“点”。

1、“坐”是倾听的基础,。臀部坐正,两腿自然放在桌下, 两臂自然放在桌上。

2、“观”是倾听的保证。当别人讲话时, 要注意地看着对方。

3、“点”是倾听的关键。在倾听时, 要捕捉对方说话的要点,迅速整理成有条理的内容。

(训练倾听的能力。一种习惯须27 天才能养成。)

三、表达:举手示意,站直身体;声音响亮,口齿清晰;有提示语,文明有礼

提示语范例:

1、质疑:“请问为什么……”,“我有一个问题……”,“请问XX老师……”,“请问XX同学……”

2、回答:“之所以……是因为……”,“因为……所以……”,“我认为……”,“我体会到……”,“下面谈谈我的看法……”

3.补充:“我说完了,大家同意我的看法吗?有没有补充的?”,“我觉得你刚才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我想补充一点……”,“听了你的发言,我深受启发,但我有不同意见……”

4、评价:“请大家评一评我读得怎么样?”,“我觉得你声音响亮,但……”,“你读得绘声绘色.特别是……”,“你读得不错,但我能比你读得更好……”,“谢谢你的鼓励(或意见),我会继续努力(或改进)。”

5.汇报:“大家好!我们是XX小组,我们来汇报一下……”,“我们小组汇报完毕,掌声有请下一组。”“大家好!我们是小组,刚才XX小组的发言非常精彩,我们也不甘落后。我们汇报的是……”

四、整理:堂堂要小结,整理是关键

每节课都要学会从知识、技能、技巧、方法等方面总结学习收获,可以小组总结,也可以个人总结。

完成作业规范

1、书写要标准: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执姿:一尺、一寸、一拳头。

2、作业要按时:争取堂堂清,必须日日清(教师分层布置作业)

3、作业检查习惯:作业做完要至少检查一遍方可上交。

4、作业订正习惯:作业发下立刻检查订正。

专业课室常规补充

1、准时:专业课室提前到,站队做到快静齐

2、操作:小组合作听指挥,安全放在第一位

3、整理:实验器具放整齐,课室器材归原位

学生课堂教学行为规范 篇2

一、不良课堂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通过对学生在机房上计算机类课程的课堂行为的观察及对学生心理的分析,我认为,这种随意性不良课堂行为的产生有以下主要原因。

1. 中职学生普遍存在自律能力较差、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的情况。中职学生的生源构成学生学业、品行、行为习惯上的差生比率大,其情感自控能力较弱,主要表现在: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不强;部分学生心理上处于“三无”状态:无动于衷(无情)、缺乏活力(无力)、漠不关心(无心);造成学习上无学习目标,无所事事,得过且过。

2. 计算机类课程的操作性的特点。计算机类课程一般都在机房上课。一方面,学生在机房上课时往往有较大的自由,在主观能动性较差的情况下,这种自由往往容易演变为不良课堂行为的产生。另一方面,计算机中丰富的软硬件资源和功能对学生具有很大的诱惑力,不但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会诱发学生做出不当的甚至是违反课堂纪律的行为。

3. 学生好奇心和从众心理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对计算机强大的功能特别是丰富的娱乐性有一种喜爱和好奇的心理,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随着计算机神秘面纱的揭开,学生的好奇心理逐步消失,当教学内容远不及使用电脑进行娱乐有趣和好玩时,学生的厌学情绪就会随之产生,娱乐和玩耍占了上风,不良课堂行为就容易出现。

这种不良课堂行为不仅影响学生个体的学习,而且会对其他学生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如果有一个学生在课堂上玩游戏,就会分散其他学生的注意力,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玩游戏的行列。不良课堂行为甚至会影响教师正常地开展教学,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目标无法实现。所以,对学生计算机课上的不良课堂行为不加以规范,就容易导致学生放任自流、随心所欲的局面,危害极大。

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规范学生课堂行为

在计算机类课程中如何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是每个计算机专业课教师共同面临的问题。每个教师都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如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端正其学习态度;制定详细的计算机操作课规章制度,用制度约束学生的课堂行为;使用一些工具软件限制学生只能对计算机特定软硬件资源进行使用和操作,等等。这些方法和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对规范学生课堂行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从不良课堂行为产生的原因入手,深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优化课堂结构,致力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是规范学生课堂行为的根本所在。

1. 德育渗透。

在计算机类课程的教学中加强相关德育教育的渗透,经常用各类实例及经典事例醒学生注意自己良好行为举止培养。“习惯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魔鬼藏在细节中”,这些无一不说明细节、行为习惯在做人做事中的重要性。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学生的一招一式、一言一行都在用人单位的仔细品味之中。如何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呢?应当从小事做起,从课堂行为规范做起。与此同时制定相应的计算机类课课堂管理规章制度,对遵守制度的同学考核给予加分,促进学生注意自己良好行为举止的培养。

2. 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克服不良课堂行为的关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学习最好的刺激就是对相应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兴趣一旦被激发,学生就会自觉地围绕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各种不良的课堂行为就能得到有效控制。要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教师的引导是关键。例如在讲电子表格Excel时,可设置一个情境:给每个学生一次当班主任的机会,并让其对班里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别计算总分、平均分,进行总分排名、单科成绩排名等。先让学生对传统的计算方法存在的弊端(诸如效率低、容易出错、枯燥乏味等)有充分的认识,然后让他们思考、讨论并设法找出更好的方法,最后演示应用电子表格Excel轻松地完成成绩统计任务。前后难易程度的强烈反差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注意力自然会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而无暇去做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

3. 任务驱动。

为了有效地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规范,在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始终围绕教学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显得尤为重要。此时,“任务驱动”是最好的选择。“任务驱动”是以任务为中心,指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把握知识结构、带动知识与技能发展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通常“一课一任务”,每节课都制订切实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任务”中学习知识。例如,学习《网页制作》时,可以将以制作“企业网站”中心任务,再将这个大任务分解成一个一个容易实现的具体的小任务,提供有关的图片、文字、动画等素材,让学生开始建站、布局网页、然后是图片、声音的加入,再引入各种动画和特效,等等。当学生完成每一个小任务后,呈现在他们面前的将是一个内容翔实、图文并茂、精美网站的首页和各子页,在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快乐的同时,也能够掌握用网页制作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通过“任务驱动”明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一方面,可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另一方面,可给学生以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

4. 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而不是学习的主宰者。教师要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师要进行两个转变:一是要从讲授和灌输转变为组织与引导。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接受型的被动学习为探索型、发现型的主动学习。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最好能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对操作技能的要点、难点作必要的讲解和演示,使学生对所学的操作技能有直观和感性的认识。尽量把课堂的多数时间留给学生练习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自主地进行学习,发现、思考并且解决问题。二是要主动深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共同学习。通过交流与沟通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引导,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学习不够主动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督促学生学习,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在于教给其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再过渡到“会学”。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一是要学会学习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使用,二是要学会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去辅助学习,提高学习能力。

总之,规范计算机操作课的学生课堂行为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和过程,因为一个好的学习和课堂行为不是一两天就能培养的,这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尊重学生个性习惯、爱好,给学生一方展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能动、活泼自主地学习,达到“情感上投入,认知上投入,行为上投入”,从而使课堂成为师生、生生多维互动的畅通渠道。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更新教育观念报告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林依萍.任务驱动在《网页制作》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 2008, (7) .

规范学生课堂行为,提高课堂效率 篇3

关键词:课堂问题;课堂行为;课堂有效性

在当前社会,人们的生活步调越来越快,工作与生活似乎都让大家疲于奔命。细想想除了成年人,似乎现在的孩子们也总是在忙于学习各种东西。除了正常的学校学习,放学后还要去参加培训班。有学生反映自己的时间不够用,有时作业比较多,还没有写完就要出去参加培训班,等回来接着写作业。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教育部门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小学生的家庭作业量不能超过一小时。这也就要求教师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当堂掌握教学内容,课后再稍加练习和巩固。

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课堂效率,我也在不断地积累与探索。在摸索中,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对于一堂有效率的课非常重要。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不仅对于学生有积极的影响,对老师也有鼓励作用。而不良的课堂行为则会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比如,英语老师通常教两个到三个班级,有时教学资源短缺甚至会带到四个班级。班级多了自然会有比较,在纪律好、气氛好的班级上一堂40分钟的课十分轻松,教学内容也能顺利有效地完成,教学效果也好。但在纪律差的班级上40分钟课,其中10到15分钟要用来维持秩序。而且还不能保证学生全部掌握,经常是下课了但内容还没讲完,人也累得不行。因此,在每接到新的班级和学生的时候,最初的一个月我会花大量的时间来培养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

我站在三尺讲台上也有八个年头了,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学生。在课堂上,总有个别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精神不容易集中,看着好像在听,灵魂却飞到了外太空;有的学生喜欢吸引别人的注意,自己不认真听讲,有时甚至干扰其他学生的注意力,上课故意插嘴和老师唱反调,违反课堂纪律;有的学生则过于内向,上课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或者回答声音不够响亮;有的学生由于以往学习成绩较差,对学习失去信心,在课堂上不敢参与交流,生怕犯错被其他同学取笑等。有时有学生在发言,班上总有学生不听,在座位上与其他学生窃窃私语,而让他们回答问题的时候却答非所问等等。这些问题在每个班级多少都会存在,这些行为的出现可能是家庭问题、不良的班级学习氛围或教师的教学失策导致的。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我对我所教的班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从而寻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丑话”说在前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于课堂教学也是这样。开学第一堂课先讲规矩,然后严格执行。在新接手班级时,我会花较多的时间和学生接触,了解班级学生的结构,摸清每个人的性格、脾气与学习习惯。这些信息除了自己与学生本人接触外,还可以向其他学生询问。学生之间相处久了,互相都是比较了解的,他们口中的同班同学会更加真实。了解了学生就可以预测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一些情况,哪些学生是需要多加注意的。对于可能出现的一些故意捣蛋的行为,要及时制止纠正。

二、遇事保持冷静

只有保持冷静,才能针对课堂上发生的问题选择一个最好也最合适的解决方法。如果发生课堂问题,要用理智驾驭情感,选择既不伤到学生自尊,又能让他记住教训的方式。即使是在学生屡教不改的情况下,也要控制自己的情绪。绝不能为了让学生害怕,而不顾及学生的感受乱批评。有些问题也可以课上带过,留到课后处理,给学生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时间。尽量避免与学生直接冲突,不分青红皂白的严厉批评和不停地翻旧账。

三、春风化雨般地化解问题

解决课堂问题的出发点在于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并改正错误。俗语说:“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人跳。”不同的话语,其教育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无论学生的错误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是无意的,还是故意的。老师在批评教育时,使用的语言一定要和蔼可亲,循循善诱,要用火热的爱心和真挚的诚心对待学生,要坚信只要正确疏导,并坚持到底,不放弃,他们一定会认识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

课堂问题的出现有学生的原因也有老师的原因。课堂中出现的纪律状况往往与老师给学生的形象、威信及处理问题的方式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别看小学生年龄小,“心眼”可一点都不小。为了维持课堂纪律,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教师要创设合理的课堂结构,提高自身修养,情绪饱满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认真细致地进行教学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情绪稳定,给予学生安全感和信赖感。教师要用学生喜欢的方法和良好的心理状态去感染学生,减少学生的反叛心理,避免课堂秩序的混乱,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张志春.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新课程,2011(5).

学生课堂纪律规范细则 篇4

一、严格按照《 沙湾中学学生一日常规》要求和规范学生

二、细化管理,层层落实。

1、课堂纪律要求:

(1)预备铃响前值日生必须擦好黑板、整理干净讲台,做好上课准备。

(2)预备铃响后,迅速入座,端正桌椅位置,准备好本节课用品并开始投入到学习中去;无论老师是否到位,必须安静看书等待或由课代表领读课本。(学习委员或课代表做好监督及提醒工作,实在做的不好的,课后报告班主任)

(3)上课后由学生起立向老师致敬齐声问候:“老师好”待老师扫视全班同学的仪容仪表(校服、红领巾、校牌等)、站姿合格,桌椅摆放整齐,检查黑板、讲台干净整洁后回礼,学生才能坐下,下课时齐呼:“老师再见”,并请老师先行。

(4)行政楼上课时,必须在预备铃前整队到课室,途中严禁大声喧哗,上下楼梯时严禁拥挤推搡。

(5)学生上课时要求坐姿,读书,写字姿势必须端正,不能弯腰驼背

(6)上课时不能把水瓶、水杯等放在桌面上,没身体不适的上课期间不得喝水,更不能吃东西。

(7)上课必须专心听讲,做好笔记,积极思考、发言,按老师的要求认真完成课堂作业。同时,学习小组内同学必须互相督促和提醒以形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8)不做与本课堂无关的事,不说与课堂无关的话,不做小动作,不能交头接耳讲话,不左顾右盼、东张西望,不睡觉,更不能无故离开座位。如发现违规行为,每位同学都有责任主动提醒身边不听课的同学,小组长和班干部要及时管理(可扣德育分)

(9)学生发言要先举手,经老师同意后起立发言;同学发言错误时其他同学不得取笑或指责,更不许故意起哄,扰乱课堂。

(10)迟到的学生应快步前进,从前门喊报告(如果门关着时要先敲门),待老师允许后方可进教室入座。学生因故必须离开课堂时,应征得老师许可。课上不得擅自出入。

2、奖惩措施:

学生课堂教学行为规范 篇5

一个人具有良好的习惯,可以说他的人生就成功了一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通入成功殿堂的阶梯,是打开人生智慧宝库的金钥匙。而小学生具有了初步的、肤浅的、不稳定的行为倾向和心理品质,正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奠基时期和关键时期。同时,小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特别是在校园里)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良好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除了有助于他们当前的学习,对他们今后的工作、学习也会发生影响,甚至终生受益。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是课堂教学管理的基本任务之一。优秀学生的特点之一是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一个班级中,总会有一部分学生的行为习惯不良,这就需要在课堂教学管理中不断予以矫正。因此,学生课堂不良行为又是教师必须关注的课题。据平时观察和我多年的经验,品行后进生和学业后进生,都有很多不良行为习惯,尤其是在课堂上。如生课是时间做小动作,讲小话,精力不集中,左顾右盼,甚至无缘无故站起来,摸别人两下,敲别人几锤儿,自由散漫,不按时完成作业,不听取同学和老师的意见和建议等。如果老师不注意观察,给予及时纠正,久而久之,将对学生产生不良的甚至是一生影响。培养儿童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是基础教育的中心任务。因此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了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为了强化学生的行为习惯,巩固我校取得的成绩:“文明礼仪示范学校”、“德育示范学校”,通过学校反复酝酿提出“学生课堂不良行为习惯研究”这一课题。

二、试验目标

通过实验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提高教师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水平和调控能力,积累教育经验,并指导实践。使学生会具有良好课堂行为习惯,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试验过程

(一)调查学生的课堂不良行为习惯

这是在课题开展的前期阶段,为了使课题开展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就学校的1000多名学生中按成绩好、中、差抽取80多名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一般成绩好的学生有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反之,那些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则习惯比较差。

(二)制定了较有针对性的课堂行为常规,用以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有了这些制度,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方向明确,行为习惯有了较大的好转,在此不详细讲解,下文再述。

四、试验的方法

行动研究法:学校课题组结合我校教育工作与学生实际制定本课题研究方案,纳入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将纠正学生不良课堂行为习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之中。

文献法、调查法:搜集整理国内外少年儿童课堂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法;借鉴其研究成果,针对我校学生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

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问卷调查法用于了解教师对学生不良课堂行为习惯的看法及学生的前测后测。教师运用观察法,了解学生各种课堂行为习惯的表现及变化。

个案追踪法:分析我校目前少年儿童在课堂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缺陷,有的放矢的进行针对性实验研究。

咨询法:解决学生课堂学习不良行为习惯的心理。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研究网络,加强学习,提升研究的理论水平,发动家长,挖掘其教育潜力,反馈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信息,为实验提供参考意见,促进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五、试验的收获

1、培养学生早上自觉进教室读书的习惯

一年级的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他们天真好动,同时也很贪玩,第一学期,同学们来到学校,没有老师的督促,他们不近教师,而是三五成群的玩耍。为了改变这一陋习,我每天都会早早的来到教室,喊他们进教室,给他们指定学习任务。通过近一年的培养,同学们早上到校,都会自觉进教室,即使老师不在的时候,他们也会自己找事情做,如看书、写字等。

2、培养学生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

刚开始,同学们大部分不完成作业,老师检查的时候,会非常生气。为了改变这一不良现象,老师建立了检查和监督网络:学生到校之后,首先由各组的小组长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没有做作业的在小组长地督促下完成,同时向老师汇报。老师除了要检查学生补做的情况,同时还要检查完成作业的质量。如果学生做作业敷衍了事,老师则要求学生重做,或者让学生王成双倍的作业,让学生明白懒惰会适得其反,自食其果。这样一来,时间长了,学生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就培养起来了。

3、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学生自制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开始,老师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注意教学语言的趣味性,同时为表现好的学生给予表扬。这样确实会受到良好的效果。但在实践过程中,老师还发现,用眼神提示,或者讲课的时候走到不听讲的学生旁边站着,会引起学生注意。另外,不时抽学生回答问题,会引起学生的主意。我还发现,让不听讲的学生复述老师讲的话,日子久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以上这些方法,学生的听课习惯也培养起来了。

4、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学生回答问题,想展现自己的欲望比较强烈,这是老师求之不得的,但是也有其负面效验:学生为了抢答问题,没有经过认真成熟的思考旧举手乱说一通。老师自然很恼火,但也不能全盘否定,这样回答及学生的积极性。我对于这个问题是这样处理的,既然学生是为了展示自己,那末,学生回答问题质量高,老师就让学生位之鼓掌,同时,给这样的学生给予肯定和激励。反之,对于那些信口开河的学生,先让他听听其他同学的正确意见,然后将正确的答案复述一遍,同时教育他回答问题一定要认真思考,会动脑筋才是好孩子。久而久之,学生认真思考问题的习惯就养成了。

5、培养学生积极发言的习惯

对于课堂惰性的孩子,要另当别论了。这要求老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了如指掌。对于那些非常聪明但又喜欢沉默的学生,即使自己知道问题的答案也无动于衷。方法之一,激励表扬(抽生回答,只要学生答对了,或者接近正确答案的边缘,就要进行大势表扬,说“你的意见者不错,肯动脑筋,了不起”。同时还要指出,“如果你在上课时间能把自己的好的意见与朋友一起分享,那才是最棒的。”)渐渐的,他们有了自信心,就再沉默。另外,对于那些不聪明,又惰性,甚至想放弃的学生,老师要不是抽他们在其他同学回答正确以后回答相同的问题,他们可能会与别人的答案大同小异,老师也要表扬,这是为了让学生找到学习的成功体验,同时,也让他们明白,即使自己不愿意回答问题,老师还是会请他回答的,与其放弃,不如认真听别人时怎抹回答的,学学别人吧;后者让他们明白,看来不回答问题不行啊,还是赶快想吧。如果坚持,积极发言的习惯会逐渐养成。

6、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学生刚进入漫长的学习生活,写字比较困难,书写难免不规范。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首先,老师板书一定要规范,具有美感,具有可仿性,给学生赏心悦目的感觉,吸引学生自觉模仿。其次,老师开展书法比赛,展示优美的作品,表彰书写认真的个人,营造比学赶帮的氛围,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六、试验的体会

自本人承担《学生课堂不良行为习惯》的课题以来,投入了一定的精力,花费了一些时间,收集了一些资料,从中明白了一些道理,掌握了部分实践经验。不过,自己感觉理论水平有限,能力有限,在进行试验的过程中,有不少的困惑,甚至感到束手无策。而且,本人也缺乏钻研精神,没有很值得借鉴和学习的东西。因此,本人面对课题的结题验收,感到非常惶恐,更感到很惭愧。

七、试验的思考和启示

一个课题要有意义,有实实在在的东西,必须由主客观因素的相互协调,内因外因的完美结合。

1、研究者有主观意愿,甚至有强烈的内驱力,这是课题成功的重要保证。

2、相应的物质和政策倾斜,这是课题成功的促成会因素。

学生课堂教学行为规范 篇6

在新课改以前的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行为被严重模式化,无法把自已的真情实感充分自如的表现出来,无法实现与学生的平等交流与对话。而就学生而言,教师教学行为的模式化也使他们的学习行为模式化,这种方式使充满生气的教学活动变成了“套路化”的机械活动。新课改走进学校后,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注重激励学生自得、自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在实践中、合作中学习,注重引导教师形成开放的创新的教学方式,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就必须发生转变:

一、教师观念的必须转变

1、教师的观念应更新,基于新课标的一些特点和新的变化教师的观念也应有新的转变。

〈 1〉、学生学习观的转变,新课改将走向每一个教师自己的生活舞台,学校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而且日益成为探究的中心,兼具教育知识的生产者和传授者双重角色,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将成为学校的重大使命。

〈2〉、教师课程观的转变,新课标走进学校后,课程将不仅仅是现成的教科书,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机会,是师生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经验。〈3〉、学生观的转变,第一使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已读书、主动参与、合作交流,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自己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4〉、教学观的转变,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信念。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1〉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2〉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3〉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4〉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5〉由单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6〉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7〉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三、课堂组织方式要发生转变

课堂组织方式要以《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 为出发点和归宿,从学生的兴趣和经验起点,以一系列的学生主体活动充斥教学的各个环节,或让学生自学或动手操作、或讨论交流、或游戏等,框架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课堂结构上体现让学生玩中学——学中做——做中得的结构,要做到以上几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营造小组合作学习的气氛

2、创设怀境,延续幼儿园的学习气氛。

3、课堂上增加实践活动,让学生的手脑都活动起来,达到人人参与活动、个个动脑思考、时时体验快乐。

三、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转变学习方式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方式,在课堂上体现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让现代学习方式体现以下特点:

1、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2、独立性,表现为我能学,3、独特性,学习方式上体现学生个性;

4、体验性,使学生进入生活来亲自体验;

5、问题性。

总之,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要改变以前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态,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刘家沟小学

学生课堂教学行为规范 篇7

一、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英国心理学家科恩认为, 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不安全的家庭环境、同伴压力、缺乏学习兴趣等。笔者经过长时间的听课积累和大量的案头工作, 把学生发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归纳为三个。

1. 生源性原因。

大部分课堂问题行为是由学生自身的因素引起的。这些因素主要有:其一, 内心厌烦。由于教学内容太难或太易, 学生感到索然无味;或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 语言平淡, 甚至无意义重复, 学生感到厌烦, 因而采取不当言行以示不满。其二, 挫折感与紧张感的发泄。对于教师提出的学习、纪律等方面的各种要求, 学生“达标”的程度不尽相同。有的学生能够顺利达到教师的要求, 获得成功;有的学生则连遭挫败, 面临教师的批评和指责。挫折感加重了学生的紧张感, 紧张感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以问题行为的方式发泄出来。其三, 寻求注意, 提升地位。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当他们发现自己无法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教师和同伴的认可时, 便常以违纪的形式来寻求教师和同伴的注意, 争得自己在班集体中的位置。

2. 师源性原因。

其一, 要求不当。有的教师对学生要求过严, 学生稍不留意就违反了规章制度。学生犯错时, 有的教师既不分析自己提出的要求是否适度, 也不分析学生的具体情况, 而是专断地严惩学生以维护纪律, 从而造成师生矛盾和冲突趋向尖锐化。有的教师则对学生要求过低, 只要学生不惹是生非, 不冒犯教师, 就对学生所做的事置之不理。其二, 滥用惩罚。从表面上看, 惩罚的手段常能迅速而有效地制止课堂问题行为;但不分青红皂白地惩罚, 则不但不能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 反而会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特别是对学生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的教师, 更易使学生产生怨恨情绪, 可能诱发学生攻击性或退缩性的问题行为。其三, 教师缺乏自我批评的精神。当学生的问题行为严重地干扰课堂教学时, 教师常常产生震怒的情绪, 严厉处罚违纪学生, 而很少引咎自责。由于教师缺乏寻找自己在教学和师生关系方面不足之处的主动性, 更不在学生面前坦承自己的错误, 因而加剧了学生的不满和反抗。

3. 与家庭、社会有关的原因。

正在经历身心成长发育的学生还无法完全理解社会的各项行为准则, 这常常导致学生个体与社会的直接冲突。另外, 大众传媒如电视上有关暴力行为和犯罪行为的过度渲染也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有研究表明, 当学生在电视上看到暴力行为发生的环境与他们所处的环境相类似时, 他们就有可能效仿这种行为。

二、课堂问题行为的控制方法

一般地说, 教师可采用的控制方法有很多种。我们根据采用方法的性质, 将其分为以下三种方法。

1. 强制性方法。

包括命令、监视、伪装、惩罚。教师的命令可以是绝对的指令, 也可以是温和的说理。监视是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特有的控制手段, 即从教室后门的窗口处观望学生等。伪装包括两种方式:一是掩饰笑容, 假装生气;二是威胁以表示即将实施惩罚 (但实际上并未使用惩罚或事实上不可能进行惩罚) 。在强制性方法中, 教师最常用的是惩罚。惩罚的范围包括口头指责、课后留校、罚做作业, 以至体罚、停学甚至开除学籍等。强制性方法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巨大, 须慎用;有些过分的强制性方法须禁用。

2. 温和性方法。

包括回避、暗示、明示。回避即在某些情况下, 如果学生的不恰当行为既不干扰教学, 也不影响其他学生, 而且持续的时间也不长, 就没有必要管束。如在讨论过程中, 如果学生不举手就发言, 而教师知道这个学生懂得什么是正确程序时, 就没有必要“小题大做”。暗示指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不作明确的反应, 而是采取恰当的方法与行为发生者沟通。如当学生出现注意力涣散、做小动作、交头接耳等问题行为时, 为避免影响课程的进行, 教师可继续上课, 但可以始终看着有不恰当行为的学生, 或站到这个学生身旁, 用眼神示意学生, 直到他 (她) 停止问题行为。明示即教师通过各种方法使自己的教育倾向明白无误地表现出来, 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行为提出和善劝说, 以阻止问题行为的蔓延。

3. 和解性方法。

包括教师的放松和对学生文化的认同。放松体现为课堂纪律的“松动”, 它有两种形式:有条件的豁免和取消得不到遵守的规范。如果一条规范常常得不到大多数学生的遵守, 如果学生相应的违纪行为并不威胁到教师的权威, 这条规范就有可能被取消。如下课前几分钟, 如果教师讲授完毕, 让学生自己看书或者做练习, 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小声讲话、讨论或不太出格地嬉笑, 在一些教师那里是被允许的。教师并不认为这是违纪, 更不会给予处罚。认同学生文化则是以学生认可的方式控制课堂。如教师运用幽默的语言授课, 使可能发生的师生冲突隐藏到笑声背后, 教师对学生并不严重的插科打诨表示接受甚至主动参与。和解性方法可以在师生关系融洽、班集体内部凝聚力强的情况下采用。

三、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

1. 把要求变为程序和常规。

学生懂得了什么是恰当的行为后, 教师还应把要求适时地转化为课堂程序和常规, 以形成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意识。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应注意:学生可参与规则的制定, 讨论规则的合理性、必要性, 也可对现有的规则提出建设性意见, 但教师不能完全依靠学生制定规则。在规则语言的使用上, 一般使用正面教育的语言, 如“尊重他人”、“按时完成作业”等;为禁止某些行为而使用“不准抽烟”、“不准打架”等语言也是必要的。

2. 强化和巩固规则。

班集体一旦形成了制度和规则, 师生双方就要及时、反复地巩固它。这要求教师认真地观察学生的课堂行为, 并及时、恰当地处理学生的问题行为。在强化和巩固规则的过程中, 正确灵活地运用奖惩手段是必要的。有研究表明, 要想把什么是正确的行为给学生讲清楚, 使学生懂得应该遵循什么规则, 奖励的办法是最有效的。也可适当地使用反面教育方法, 如公开批评、课后留校、让学生重做某事等。

3. 提高学生的自控力。

学生课堂教学行为规范 篇8

关键词:中职学生 课堂教学 不良行为 控制方法

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党中央、国务院明确了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的重要地位,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带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国家给予中等职业教育很高的地位,也给予了政策和财政上的大力支持。作为职业教育者,我们满怀信心,准备大展宏图,可是学生们的现状却让我们必须思考和如何控制学生不良行为的问题。

有一个老师这样描述我们的课堂,如果有机会走进职业学校的课堂,你就会看到这样的镜头:讲台上,任课老师在按部就班地授课,讲台下,学生们却在各忙各的,有的玩手机、有的睡觉、有的吃东西、有的交头接耳,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在听课,但他们中的多数也是目光游移。窗外稍有动静,他们便“以为有鸿鹄将至”,纷纷转过脸去“思援弓缴而射之。”有位老师这样说:“每次上课我都很紧张,盼着下课铃响,一听到铃响,就像逃跑一样离开教室”,这位老师的话可能说出了我们职教老师的心声。

一、中职学生的生源特点

职教老师该如何做好课堂的学生管理呢?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们的职教课堂呈现如此的场景呢?我们有必要研究一下中职学生的生源特点。

1.文化基础薄弱

中职学校的学生是在高中一轮轮扩招之后剩下来的学生,他们的素质逐年下降。中职学校的绝大部分学生是中考的失败者,有的中职学生根本没有参加中考,或者在外打工一年以后又来上中职学校。他们因为文化基础差、考不上高中才选择中职,有的学生连基本的26个英文字母都背不全,基本的加减乘除不会算,请假条写错别字的不在少数。学生来到中职学校后,面对课堂和实训车间老师的教学,开始的学习热情很容易被遇到的一点点困难打败,并且没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也不想用心把困难解决,于是就放弃了学习,在课堂上表现出无所事事、说话、睡觉、玩闹等扰乱课堂秩序的现象。

2.学习习惯差

就生源质量而言,中专学生是被普通高中淘汰下来的学生,其学习成绩大多很差,中考成绩300分以下者占了60%以上,这就可以想象他们在学习上有多高的水平!其实,从表现看,他们主要是学习习惯差,表现为不预习、不听课、不记笔记、不做作业、不复习,学习随意没有计划,或者干脆就没有学习动机;考试时,考场上靠运气,会就写一些,不会就交卷走人,不关心能否及格。

3.自控力弱

一些学生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表现为:不守纪律,经常迟到、早退、旷课;上课睡觉、聊天说闲话;私自外出闲逛,上网打游戏;行为放纵,脏话连篇;不讲卫生,早晨不叠被甚至一天不叠被,几天不洗脚,懒惰成性;不正常吃饭,常是零食不断。可以说,这部分学生整个人处于非正常状态。而且这些坏习惯相当顽固,屡教不改。甚至到了实习期间,学生表现仍然很差,迟到、旷工,散漫、不认真的工作态度引起用人单位的不满,因而被工厂开除,完不成实习任务。

二、改善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

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中职教师应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改善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

1.改变课程设置

目前,中职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虽然经过了一些改革,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例有了一些调整,但课程体系设置与生产实际的差距、学用不一致的情况还比较明显,不能针对具体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受传统教学定势的影响,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短缺,也影响了课程设置的改革。课程设置应以用为主,以兴趣为导向,注重素质教育,将培养职业素质体现到课程计划中,贯穿于培养过程的始终;处理好基础知识与专业能力、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既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又体现人才培养的全面性。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不能就事论事,必须在积极进行课程改革的前提下,以课程开发为核心,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成效。

2.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

基础差的学生,往往没有学习的兴趣,所以需要教师在授课时多一些趣味性,少一些理论性,课程内容可以根据学生基础降低难度,采取分层次教学,争取实现课堂效果最大化。备教材、备学生是每位教师的必修课,中职老师要想分层次教学、使课堂接收效果最大化,尤其要在课前下很大功夫,付出更多的辛苦。此外在课程内容上,也要重实践,少理论,增加学生动手的课程。只有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传授知识。中职的学生并不笨,他们只是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没有及时解决,从而越来越跟不上,对学习开始厌烦。教师应该对每一位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针对个别学生实行专门辅导,让他们慢慢地赶上来。对于差生,教师更需要付出和奉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及时真诚地表扬,不断地给学生鼓励,让学生建立自信。

教师的语言表达直接影响到教学工作的效果。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上好课的基础。教师授课必须语言精炼生动,句法严谨,思路清晰,条理清楚,解释概念准确,逻辑性强,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还要求教师语言富有节奏感,生动、形象,趣味、幽默,具有启发性。一堂45分的课,学生被教师的讲授所吸引,教师就如同乐队的指挥者,让课堂的气氛、节奏完美有序地进行。

3.教师要率先垂范,做好督导

教师言传身教,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课堂教学是中职学生系统学习文化专业知识的主要渠道。担任各科课堂教学任务的老师在各自学科领域内都有一定的造诣,有的还有不少建树。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学生向老师学习,接受老师的影响,甚至模仿老师的某些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都是习以为常的事。俗话说:“名师出高徒”“什么样的老师会带出什么样的学生”,可见老师对学生的作用之大。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把行为习惯教育融入到中职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向。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育人资源,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育人,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教师要严格要求大家,并从学生实际出发,做出示范,让大家学会记笔记,学会听课,并定期检查。将优秀笔记进行展出,树立榜样。分层次布置作业,后进生的作业要稍简单些,而且也要检查,否则就不能督促那些惰性强的学生。另外,要培养大家读书的习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机会组织读书活动,交流读书心得,互相推荐好书,营造读书氛围。这样的活动多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提高其修养,从而改变其行为方式。

4.严肃课堂纪律,与学生做好沟通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老师要制定自己的课堂规则,对于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要立场鲜明。刚开始实施 “课堂规则”时,学生还不是很熟悉,容易忘记,教师就要反复强调、提醒,尤其是教师的立场要鲜明,切不可含糊不清、敷衍了事,发现问题马上提出和制止。只要教师持之以恒,不多久便可以使学生形成条件反射,养成良好习惯。

良好习惯的养成还在于行为一贯到底的重复,一旦教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时而松,时而严,那所谓的“课堂规则”就成了“纸上谈兵”。即便课堂教学正在津津有味地进行着,只要出现违规行为,也要及时提醒和制止。

面对难管的学生,教师也不可软弱、逃避,要正视,在教育中体现自己的原则,否则等到学生都欺到头上了才发难,已经很难再扭转不利局势了。但是教师要尽快了解学生的情况,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大部分学生外强中干,大声斥责有立竿见影之效;但有些学生自尊心特别强,如果屡次公开批评,有可能导致师生的对立,导致矛盾激化,对于这样的学生要多鼓励多表扬,就算是批评了课后也要及时安抚;对于特别难对付的学生,不要在课堂上与其对峙,一来教师没风度,二来容易使自己下不了台,暂且冷淡处理,待下课后将其叫到办公室慢慢教育,必要的时候还可联系家长共同做思想工作。

教师如果一味硬朗,学生可能口服而心不服,还应该多关心学生,以爱感化学生,以情打动学生。平时上课善于察言观色,发现学生不认真听课,可先找学生了解情况。有时,学生不认真听课是由于某段时期思想出现问题或是情绪比較低落。如果学生真有问题,能解决的帮忙解决,不能的再向班主任反映。就算明知学生没有问题,也可找学生谈谈,让他知道老师很关心他重视他。对于关心重视自己的老师,学生就算是不想听也会给面子。此外,教师还可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多沟通多接触。和学生沟通最好是在教室里,办公室里的师生对话容易给学生造成压力。上完课不要马上离开,在教室里多呆一两分钟,就课堂内外的话题聊聊,这样使师生关系融洽,也有利于搞好课堂纪律。

以上是笔者多年来在中职教学中的心得和总结,当然这些方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比如说:课程设置的改革需要较长时间;教师能力的不同可能会使这些方法产生不同的效果等。总之,中职教育任重而道远。作为中职教育者,改善中职学生现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为国家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我们责无旁贷。

学生课堂教学行为规范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意义。

2、掌握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掌握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教学准备: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师生探究,合作学习教学过程:

导入: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小学生从踏入校园的那一刻起就应该通过养成性教育,去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知识展示:

一、确定指导思想

1、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是养成教育,须遵循“从他律到自律”这一规则。

2、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应从实处,细微处入手,可以通过训练养成,加强训练,指导与主体意识相结合。

3、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践中体验,在活动中感受。

二、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根据学生年龄结构,心理特点,确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目标。主要有三大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卫生习惯养成目标,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和学习习惯养成目标。

(一)、学习习惯的培养

1、学会倾听的习惯

上课时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

2、善于思考的习惯

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能积极发言。

3、敢于提问的习惯

上课时要勤于思考,敢于质疑,与人交流,不怕说错,对不懂的问题能主动向老师请教。

4、与人合作的习惯

能主动和同学、老师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二)、行为习惯的培养

1、尊敬师长的习惯。

见到老师或校长要行礼并主动问好,礼貌待人说话注意场合,正确使用礼貌用语,讲普通话,进入老师或校长办公室要喊“报告”,经允许方可进入。

2、楼内行走的习惯。

在走廊或楼梯上应靠右侧行走,主动尊让他人先走,不拥挤,不打闹,漫步轻声。

3、同学交往的习惯。

同学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真诚相待、不欺负弱小同学、不咒笑、戏弄他人,不给同学起绰号,男女同学交往文明、适度。

4、诚实守信的习惯。

不说谎话、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答应别人的事情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要表示歉意。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要钱物要及时归还,同学之间不买卖物品。

5、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养成先完成作业再去玩的习惯,对作业中的错误能及时订正。(三)、讲究卫生习惯的培养

1、饭前便后洗手。

2、离开座位前能整理好物件,清理掉垃圾。

3、爱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

4、见到废纸、包装袋等能主动地给予清理。保证自己周遍环境的清洁。

5、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

6、不吃变质食物,不买三无食品。

三、抓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做法

(一)、明确职责,培养习惯

开学初在全班中开展“一人一岗,各负其职”的活动。让学生明白每一个学生在集体中都是“小主人”,他们有权利和义务为集体做出自己的贡献。集体的光荣与耻辱是和他们各自的表现是分不开的,每一个人都关系着集体的荣辱,只有大家全都使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集体才可能有更多的光荣。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的不同,难免会有不负责任的学生,对自己所管理的不去尽职。如果这样的话,就很难起到活动的效果,所以,在活动中还需要所有的同学,在站好自己岗位的同时去监督和提醒其他的同学,做到“互帮互助整体进步”。

我们每周末都要对一周学生的岗位工作进行小结,肯定做得好的地方,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树立典型,带动整体

对班级中自觉守纪,热爱学习的同学大力进行表扬,一方面使他们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表现更出色。另一方面在学生中树立起学习的榜样,让这些学生去影响、带动其他学生共同进步。

行为习惯训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贵在坚持,持之以恒。

学生课堂教学行为规范 篇10

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优良校风、教风,大面积提高教育成效,这些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息息相关。要达到上述目的,就要规范教学管理。教学管理规范化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成效的重要手段。如何做到教学管理规范化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习和宣传,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利用教研时间认真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理论,还经常组织教师到走在教改前列的先进学校观摩课堂教学,听名师讲学,回来后,写心得体会,更新教育观念,并抓住各种参赛契机,全面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

二、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学校管理是一门科学,要提高管理效率,必须走规范化、精细化、制度化之路。同时,学校管理又是对人的管理,管理人就要转变以事为中心为以人为中心,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管理思想。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我们要首先从课堂教学抓起。要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学会会学为宗旨的教学思想,努力为学生创设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充分调动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还可以建立教案、作业检查制度。目的是了解教和学的情况。教案、作业检查每学期做到“三检查”、“两讲评”。检查教案的学科领导须认真阅读教案,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撰写评语、评定等级。作业检查分为全面检查和抽查两类。全面检查每学期三次,抽查均根据教学情况确定学科、时间。作业检查包括作业种类、份量、质量,确认作业对课本知识的覆盖、反馈情况,练习设计的科学性、层次性、思考性,作业批改是否采用等级制加激励性批语。教案、作业检查情况应及时汇总,上报校长室,由校长室决定反馈有关人员。分管学科领导还应在期中、期末写出书面讲评材料,并在全校教师会议上总结检查情况。教案、作业检查情况记录、讲评材料由教导处保管,分学期装订,教案、作业检查情况记入教师业务档案,纳入教师年终考核。

三、加强“教研兴校”意识,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如果说: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那么,教科研就是学校的发展线。学校要对教研加大投入,为教师参加教研学习尽量提供方便。学校要制定青年教师培训计划,组织开展青年教师拜师活动。青年教师入校后要介绍他们拜师,“老师”要从思想上、业务上全面帮助与关怀青年教师。组织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开展的各种类型的教学竞赛活动,做到在活动中培养锻炼,在活动中帮助提高。创造条件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听课和参加业务培训,并将学习心得写成书面材料,向全校教师汇报。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业余文化进修学习。鼓励青年教师教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好成绩的要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

四、把握教学的正确导向,全方位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学校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德智并举,培养技能,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确保合格。

五、抓学困生转化,促教学质量提高。在九年制义务教育过程中,尤其要特别关注学困生的成长。因人辅导强调课内辅导、课后辅导和在兴趣小组中的辅导。因人而异,旨在使学困生跟上队,中等生能提高,优等生能发展。在辅导的过程中,强调偏爱学困生。我们要求教师辅导要有计划。课前辅导,有利于帮助学困生拾遗补缺,强化学生新课的认识基础;课中辅导,有利于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使上中下学生都得到发展;课后辅导,有利于帮助学困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使优等生超前发展。

六、建立教育教学评估考核细则,坚持绩效工资与考核成绩挂钩。对违纪、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而又不听劝阻者,予以行政处分,期末不评奖,年终考核为不合格。无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或工作失职给学校造成不良影响或后果者,视后果轻重给予处分。

学生主动发展优化教学行为初探 篇11

影响学生主动发展因素

学生学习,一方面受教于教师的指导,从事个性化的学习;另一方面则应提高教师的民主意识,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对学生实际需求的满足,对学生学习情境的创设都应该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但是,在一线教学中,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往往很难完全体现。

传统教育理念影响 课堂应该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这就预示了小学英语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不同的学生会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有些教师却无视学生思维的差异性、无视课堂的实际情况,硬性的将学生的思维统一到一个答案中来。当课堂上出现的情况与问题的预设相违背时,教师并没有灵活应对,而是按照事先预设进行讲解,对于所出现的意外避而不谈,要么模糊回答、要么选择有利于自己的答案,对学生提出的异议,不敢予以直面解答,这使得教学过程机械化意味比较浓厚,课堂提问逐步进入形式上的整齐划一的“死胡同”。说白了,这还是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思想在作怪。如:“Are you clear?”“Do you understand?”学生的回答不是“Yes”就是“No”。教师这样的设问,让学生感到乏而无味,或产生厌烦情绪,主动性无以发挥,影响课堂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活动作为课堂话题式教学的主要方式,其活动适用性还不够强。有些教师对小组活动的作用认识存在偏差,认为小组活动只是为了营造气氛,盲目设计小组活动,缺乏合理的操作方法,小组划分单一,任务分配不明确,致使小组活动停留于形式的仓促互动,教师成为了主体,学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活动,学生对问题最终形不成独特的认识。

教学行为优化的对策

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认真构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使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必然途径。在教学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小组形式交流、反馈,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不仅把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析、自评放在突出的地位,而且在教学活动中,更多地考虑“学生活动”,创造了一种备课教案的新形式。教学时,教师应注重让学生自己去诵读、领会,把学习时间还给学生。

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展“提出质疑——研讨质疑——解决质疑”的活动。要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去思考、探究,同时对于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取差异化的方法,及时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反馈,从而促使他们以更加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对话题的研讨中去。课堂教学方法的设计,必须仅仅围绕“学生主体”这一原则,以达到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目的。如教授“The May Day program”时,可以完全放手让学生根据“May you ever involved in any activities? What are you going to is this year's May Day?”展开讨论,大家纷纷陈述自己往年的五一假日是如何度过的,又提出了今年的五一假日设想,有的学生提出去参观The Great Wall, the Summer Palace, the temple of heaven等景点,教师就顺势利用多媒体展示长城、颐和园、天坛相关的视频短片,再把交流的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中。

打造民主和谐课堂 小学英语课堂应该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特别关注,使得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得到保护与激发,切实培养其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多元智能理论便为我们提供了科学合理处理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论依据。对于教师而言,教师就要持有尊重和宽容之心,耐心细致的参与到学生的辩论中去,回应各种各样的“奇思异想”,更多的是要发现“闪光点”,有所侧重地给予鼓励与表扬,从而使学困生看到希望、中等生获得动力、优秀生受到感悟。比如《Unit 4 Drawing in the park》这一课中,有这样一个环节:例如,Consolidation.Make a new dialogue.你和朋友也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公园。你们看到些什么?试着模仿今天学的故事,编一段对话吧。课件出示一幅公园图片,有秋千、滑梯、放风筝、骑自行车等。以及参考句型:What can you see? I can see …Can you draw/ride/fly a …Yes, it's easy.It's difficult, but I can try.学生能用所扮演的角色来严格要求自己,完美自己,加深记忆,并巩固所学的知识,美丽的画面让他们仿佛置身其中。

结束语

小学生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根据所学的课文内容以及自己的学习水平尽量做到主动发展,这样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化才能取得实效。

上一篇:送给创业学生的毕业赠言下一篇:爱祖国.爱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