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三年学习方法建议指导

2024-12-31

初中三年学习方法建议指导(精选16篇)

初中三年学习方法建议指导 篇1

初中三年英语学习规划建议

很多家长都开始关心孩子进入初中以后学习该怎样安排才能更加合理有效。确实这方面的准备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提前了解初中学习,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希望以下几点学习规划建议能给大家的学习带来帮助!

初一学生

小学的英语学习其实是简单的,单一的,它没有完整的知识系统。小学英语学习最主要的就是积累简单常用的词汇,诸如:father,house,family等等,然而进入初中之后,词汇量的大量增加,系统语法知识的庞大,短语搭配的增多,课文文章的加长,还有中考应试的压力,这一切都让初中学习可能感到不知所措,很茫然。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法重视下:

第一,单词的记忆。其实英语的学习历来都把单词的学习作为重点,初中也不例外。我们一定要记住,记忆切忌孤立的,单纯的背诵单词。我们中学最习惯的背诵方法就是背拼写,比如what这个单词我们一般都是这么背,w-h-a-t:what,这样只是记住了几个孤立的字母而并没有记住单词,我想过不了几天就会把这个单词忘掉。那么我们就要把单词放在一个整体或者环境中背诵,比如我们不如记住下面一句话:What is your name?(你的名字叫什么)那么我们就不容易忘掉了。

也就是说我们每记一个单词都要相应的记住每一个用这个单词完成的例句,因为单词的意思只能在句子中体现,有意思我们才不容易忘掉,而孤立的无意思的不容易记住。千万不要逐字母的背,要在运用中去记忆。另外记忆单词要利用一切其他可能的办法去记住,比如分类记忆:我们把动物的有关词汇放在一起,把有关校园的有关词汇放在一起,或者天文,地理,等等。最主要的,我们要掌握记忆单词的技巧。

第二,语法的学习。当然记住了单词并不意味着能把英语学好,能把考试靠好。这就牵涉到英语语法的学习。同学们不仅要记住单词的写法,更要学习单词在不同语言环境里的用法。例如我们现在所学的第一单元的内容,就要顾及主语的人称和数的问题。看是不是要用到第三人称单数的问题。

第三人称单数的问题是我们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难点。以后我们还要学习到比这还要复杂的变化,我们要学习七、八种时态以及其他变化。这里我要教同学们一个诀窍,也就是你在学习、做练习、考试的时候要时刻牢记一句话,叫“得意不忘形”。语法的学习,不仅是词法的学习,也是句法的学习。

初中是开始学习系统语法知识的重要阶段。这阶段语法学习好了,以后语法就会感到很轻松。同学们最好有一本适合我们初中生的语法书。另外背诵课文也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当然初中要把重心放在词法上,就是名词,介词,冠词,代词,形容词等的运用上面,而这些东西是最零碎的也是最头疼的。平时同学们要善于总结,善于归纳。

初二学生

在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初二年级的分化现象往往十分突出,直接影响着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的英语成绩,同时也阻碍了初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防止分化,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初中阶段获得较好的成绩,是我们英语教师值得研究讨论并着手解决的问题。

学生出现分化的原因:

第一,记忆词汇出现困难。回想初一时候,学生学习兴趣高,可以很容易按照教师指导大声诵读,积极造句,甚至自己把一些有趣的单词放入现有的分类词汇表里。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词汇量的增加,单靠兴趣本身来维系学习热情显然不可行,部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往往缺乏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继续学习英语的意志,继而出现懒惰,遇难而退的现象。

针对这个想象,教学中就必须做到帮助学生解决根本问题,词汇多,分类困难,记忆困难。具体方法,找到其中的规律,包括一些较浅、较基础的词汇记忆方法(词根、词缀法或谐音法等),鼓励学生,单词的记忆是有趣的规律性游戏,而不是用简单加号连接的算术连加题。

这就解决了孩子恐惧前方,任务无所适从的心理障碍,同时在一定的规律讲解下,真正有效的帮学生把初二的一类词汇和阅读二类词汇进行串联记忆。作为家长,可以做的功课其实相对简单,就是鼓励并监督孩子完成课下的单词卡片记忆等。

第二,语法学习出现混淆。与初一相比,语法本身的难度并没有显著的难度变化,但是由于多种语法现象的介入,这就使得部分基本功不够扎实的学生,对于多个单独的知识点产生混淆,头脑中哪怕一时的混沌,都有可能为将来初三的新知识习得和综合复习带来极大障碍。因此,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一定是基于新知识的详细讲解,配以充分练习和对于旧知识的有计划复习,外加上及时的类知识点辨析,这就是所谓的三管齐下。

有一点疏漏,对进一步学习都会带来更大的麻烦。对于有精力、有能力做家庭辅导家长,也要重点注意到自己的孩子是否对初一知识和新知识有以上提到的混淆,具体操作方法是用初一学过的现在进行时同步练习配以初二阅读中出现的新知识点,动名词做表语的句子让孩子自己说出是否有区别,并解释具体有什么不同(注意,要孩子做主观题,而不是选择题)。

初三学生

新学期一开学,校内中考总复习也将随之开始,老师一般会带领学生进行三轮复习:第一轮全面复习、第二轮专项复习、第三轮综合复习,到时学生大部分时间都要在学校跟老师复习,自由支配的时间会很少。所以,这个寒假是考生查缺补漏的最好时期,尤其是有偏科问题的学生,更要提前做好复习准备。

一.要想参加中考,就得先过这中考词汇和短语一关。考生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这些词汇。因为它们是参考的底线(也可以在网上下载词汇表)。背的时候可使用恰当的方法。

由于这个阶段的单词涉及全初中的所有词汇梳理,写作、单选要求一部分,阅读、完型要求一部分,有些得达到认知水平,有些则必须达到自由输出水平,学生如果没有一个在高位上的统揽全局的指导,缺乏因地制宜的不同层次讲解,其实很难做到无缝复习。对于此,我们的词汇课堂无疑是权威且特色的。当然,课下的单词卡片,单词本也要相辅相成的派上大用场,最终的头脑中固定成型,还是要每位学生个体自己完成的。

第二,语法、时态要重点掌握。关于他们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让孩子配以海量习题做以练习,现在分享一下三类题型用不同复习方法:完型第一遍粗做,大概看一遍文章,做出1/3左右的题目,第二遍仔细做;完型和阅读都要做到读完一遍或边读边发现该文章是关于哪方面问题的文章,然后迅速调集头脑中相关的背景知识(包括语法方面的),这样会较容易做联系实际的文章。

阅读平时训练时,首先要养成正确习惯:不要指读;不要声读,包括小声读,动嘴唇不出声,这个习惯会严重影响阅读质量;不要“跳”读。要想读的快,重要的是精力要集中,目标要明确,习惯要正确。其次,课内训练时,不要留下半懂半不懂的文章。另外,在家自我训练时也要刻意注意阅读速度,平均300词的题连读带答题不要超过5分钟。

第三,写作复习时书上出现的各种文体的文章,例如:书信、日记、留言条、请假条、记叙性短文、说明文等,都要背诵,然后仿写。另外,平时做练习题时不要回避写作题,否则到真考试时不习惯做写作题。要练习用英文直接组织思维(前提是你头脑中有足够的现成词语和情景),因为你的汉语水平远远超过你的英语水平。

如果用汉语思维,再译成英文一定会遇到困难,因此,多积累材料(课本中就有很多),直接用简单的英文写又省时间,又简单。写完后要立即检查一遍到两遍,检查文章的结构情况,有没有时态错误,重点是否突出,确保作文得分。

初中三年学习方法建议指导 篇2

一、新课程基本理念

《英语课程标准》所确立的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体现了初中生的认知规律和全面发展的要求。在实施高效课堂的背景下, 教师要切实转变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 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智慧的启迪者”, 教会学生学习, 把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

二、教材简析

1. 单元结构

7B教材分为六个单元, 各单元都通过卡通漫画导入单元的中心任务, 从开篇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内容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 题材广泛多样, 语境真实, 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策略进行了有效的指导。

2. 中心任务

各单元的中心任务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本模块要求明确, 语境真实, 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帮助学生成功地进行语言知识的输出, 巩固学生的语言知识及其综合运用能力。

3. 语法内容

7B教材中的主要语法有:一般将来时、祈使句、表示位置的介词、基数词和序数词、情态动词 (can, could, should, ought to和must) 等。

4. 词汇分布

7B的生词总量为463个, 其中四会单词335个 (包括7A教材中要求三会而到7B教材中升为四会的单词) 。各单元的生词数比较均衡, 约70个, 其中四会词在50至60个左右。书后的生词表对各种类型的单词进行了标注。

三、教学建议

初中生经过对7A教材的学习, 已经逐步熟悉了教材的体系和编排规律, 他们在课堂上成为学习主人的角色意识已经基本确立。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必须以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实践。

1. 发挥集体智慧, 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

把《英语课程标准》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认真研读教材, 深刻领会教材的创新模式和内在规律。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强化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功能, 按照单元整体备课的原则, 每课时从目标的制定、过程与方法的指导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都要体现时代精神, 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每课时要确立中心发言人、主备人, 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精心优化, 特别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策略指导。教师要从过去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采用一课两案, 即:教师用教案, 学生用导学案。教案注重对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方法的指导和学习过程的监控;导学案注重如何引导学生学习, 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自我”的学习活动。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 进行个人再备, 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调整优化各个教学环节, 关注不同学生的参与度, 注重语言的生成、对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掌控等。课后及时反思, 反思学生练了多少, 在练中学会了多少, 总结课堂得与失并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流, 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保障。

2. 紧扣教材要求, 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

教材要求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 渗透给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内容丰富, 语言素材典型, 语言情境真实, 语言表达规范, 语言现象再现率高,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 教师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展示预习成果等方式了解学情, 采用具有艺术性的评价和激励等手段来肯定他们预习的有效程度, 指出不足, 逐渐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要做到“导”与“学”的完美结合, 建立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的动态课堂, 采用师生互动、两人合作、小组交流、当众展示等手段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在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时, 力求做到学生100%参与, 特别是学困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 做到知识和精神的双赢。

3. 营造真情实景, 提高学生的运用技能

英语是一种交流工具,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 这也是英语教学的目的。对学生进行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是检验教学有效性的主要手段。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语言知识, 要注意课程资源的开发、情境的真实性、材料的趣味性和方法策略的时代性。《牛津初中英语》中设计的活动和任务丰富多样, 为真实语境下的语言训练提供了大量的材料。通过让学生编写对话、表演课本剧、模拟采访、进行演讲比赛等形式来训练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在活动中运用, 在活动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教师要充分利用课本资源, 结合实物、图片、视频等资源, 向学生呈现学习任务, 放手让学生自学、探究, 真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优化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方法, 切实落实“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功能运用”的学习模式, 不断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4. 重视朗读训练, 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朗读是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基础, 所以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朗读的训练和指导, 通过教师示范朗读或播放录音让学生模仿, 采用跟读、同步朗读、重复、纠错、分角色朗读、表演等方法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连读、意群、停顿、节奏、迁移等方面的朗读技巧。组建朗读小组或帮扶对子, 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激励与鞭策相结合, 促使学生大胆开口、不怕犯错, 让学生明白, 任何改正都是进步。朗读技能的训练要超出课本,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生活阅历和身心发展规律的课外读物, 增加他们的朗读机会。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不仅能丰富学生的阅读材料, 使英语课堂更加生动活泼, 也有利于学生释放激情, 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飞跃。

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要达成这一目标, 教师必须彻底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 从应试教育中摆脱出来, 把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训练阅读方式和阅读技能作为备课思考的一部分。根据不同的语篇进行不同方式的阅读训练。阅读能力的提高是长期训练的结果, 需要持之以恒。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也一定能提高。

《牛津初中英语》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 教师只有用《英语课程标准》指导教学实践, 才能有效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有认真钻研教材, 优化教法, 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才能更加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高慎英, 刘华良.有效教学论[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

[2]郑辉.新课改下英语教学中对“新”的一点体会[J].学苑教育, 2010 (1) .

初中三年如何做好学习布局 篇3

小学生进入初中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不会听讲、不会记笔记,会的做不对。

小学的知识比较简单,偶而听一下就能明白,学生很可能没养成听讲和记笔记的习惯。而中学知识相对来说连贯性和逻辑性更强,一个知识点没听明白,另外一个就接不上了,导致学生不会做题。所以,在小学阶段,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听和坐的训练,比如:讲完一个故事后让孩子进行复述;让孩子学习钢琴或其他乐器,这并不是要让孩子成为音乐家,而是要让孩子得坐得住,静下心来。

在小学阶段也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做笔记的习惯。很多家长在a小升初阶段帮助孩子记笔记,但是其实应该锻炼孩子,让他们自己进行。记笔记记得多了,自然而然就知道什么该记,什么不该记。

初一阶段最重要的有两件事情:一个是改变思维习惯,一个是做好文科知识的积累。

改变思维习惯。中学和小学最大的区别,在于理科中以字母为主,而小学生总是把字母当成一个具体的整数去思考,举特例不考虑一般情况,无法将数的范围从自然数扩展到有理数和实数,他们需要很长时间去改变这种思维习惯。

文科知识的积累在初一做好也很关键。初一理科学习任务相对较轻。这个时候,需要做好语文与英语的词汇的积累和广泛阅读。想要总成绩拨尖靠的是各科均衡,不可能仅凭一两科打天下,尤其对于很多在小学阶段数学很好,但语文和英语是弱项的男生,到初三才想短时间把语文和英语补上来的话,他们需要记忆的量太大,难度相当大,而且也不可能牢固和扎实地掌握。再加上物理和化学难度的增加,导致他们在初三阶段只能疲于应付,很容易失去斗志。因此,在初一这个时间比较充裕的阶段,做点文科知识储备工作很有必要。

家长应该做什么:督促孩子认真完成作业,检查孩子课堂笔记的整理情况,发现不良学习习惯应让其及时改正。

文科知识需要日积月累,因此长期坚持很重要。尤其是英语,阅读量三年需要达到15万字。学习有余力的同学可以考虑初二开始阅读初三的文章,初三能阅读高一、高二的文章那样中考就游刃有余了。

语文课外阅读的积累也很重要,多读、多写、多背是家常便饭。当阅读和写作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就好办了。兴趣和爱好是需要时间来积累和培养的。

理科中,数学的知识难度开始增大,物理的学习也开始了。理科学习需要学会归纳总结和质疑,在思辨中提高自己的能力,要让随时思考成为一种习惯。而最高境界则是把学会的方法迁移到其他知识点和学科使用。

数学60%的知识点在初二学完,难题需要从基础知识入手寻找突破点,因此需要同学们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作保障。初一、初二重视基础知识的理解很重要。提高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做一定量的基础知识题目,理解定理、定义和性质的含义;第二,通过做难题对知识点内涵深入理解,反过来再去重新审视基础知识,能建立起知识点的数学模型;第三,通过做一题多解、多题一解、一题多变对知识点深入和透彻的理解,达到一个能灵活和综合应用的高度。

家长做什么:及时发现孩子各科的问题所在,和班主任、任课老师及时沟通。如果是理解上存在问题,可以适当进行课外指导。

俗话说“家中有粮,心里不慌”。要想有计划、有步骤,按部就班且圆满顺利地完成中考任务,提前对初三生活有个全面的了解是必不可少的。

初三新开设化学科目,既要打基础,又要抓难度。化学是在紧张的初三时开设的新学科,要以很快的速度学完,没有提前量,没有缓冲。化学需要记忆的基础知识点很多,还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综合分析能力。虽然中考化学所占的分值低,但如果不能从开始就打下扎实的基础、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想在半年多的学习时间里准确掌握、理解运用、获得高分,还是有难度的。

融汇贯通是初三的主题和目标。初三上学期大概11月份左右,各科除了化学外的知识基本学完,融汇贯通成了初三的主题和目标。

这一阶段,文科中的语文有大量的文言文和语文基础知识需要记忆,初一初二有一定积累的同学会稍微轻松些。作文需要素材的积累以及反复对作文进行修改。另外,英语的词汇、句型和阅读这个时候也需要大量的积累。

理科在这个时候的学习重点是综合应用。如果要综合应用三、四个知识点,需要良好的运算和敏捷的思维作功底,思维能力好的学生成绩优势会在这期间开始显现。

理科的综合应用是建立在基础知识扎实的基础上的。三到四个知识点的综合,可以从一个知识点寻找突破口,将各个知识点的性质、定义、定理相互串连起来,寻找方法和思路。从不同的知识点作为突破口有不同的方法,因此就有一题多解。然后,比较各种方法寻找最简捷的方法。多做这种训练比多做题更重要,因为简捷的解题方法可以为做其他题目节省出更多宝贵的时间。很多同学认为题目只要做出答案就可以了,不需要最简单的方法,但是既然有更简捷的方法,为什么不节省出这个时间留给更多的题目呢?

很多同学用最容易想到的方法把题解出来后就觉得可以了,因此不去对解题方法和知识体系进行优化。其实,最容易想到的方法未必是最简单的方法,它需要的计算和步骤可能相对更多,存在多花时间和增大出错概率的风险(当然,别无选择时先做出来为上)!这就是平时为什么要多做一题多解的原因——通过一题多解的练习,找到最简捷的方法。真正优秀的学生善于对解题方法和知识进行总结、归类、完善,循序渐进!解题又快又好来源于多做题多思考多总结。一题多解找巧法,多题一解找通法。

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学习初高中有衔接的高中知识,文理科都一样。

做好打硬仗、持久战的准备。从初三第二学期开始,多数课程都进入一轮轮的复习中。到中考之前,一般都会经过2-3轮的复习,而且用时逐渐缩短、速度逐渐加快,从全面覆盖逐渐过渡到突出重点、难点和某个专题或某个题型的专项训练。跟上复习的节奏,保证认真完成每一轮复习的要求非常重要。初三的课程进度快、任务重,自然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在上课、复习、预习和作业上,很多学校还会为初三学生加课(包括课后的延长班、晚自习以及周末补习等)、安排答疑和辅导、增加体育锻炼时间,每天的辛苦可想而知。因此,要预先做足心理准备,有恒心、有耐心、有毅力迎接初三生活。

家长做什么:了解中考政策,确定目标学校,针对弱科选择适当的策略和课外辅导,做好心理疏导。

淡化孩子的优越感。告诉孩子“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一时的好成绩是相对的。学习好、成绩高,只代表考试比别人强,并不表明各方面都好。所以,要鼓励孩子多和同学交流,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才能更好地进步。

增强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对成绩好的孩子,父母要做到“不关心”成绩,即考试后不主动问成绩,看到成绩单不必表现出很开心的样子,也不必有什么特别的表扬、奖励……减弱对于成绩的关注度。如果哪次孩子有失误、失常,则应该多多关注,但这个关注不是去批评、责备,而是帮孩子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要告诉孩子任何人都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偶然的失败与挫折算不了什么,只要从中总结经验就是了,大可不必沮丧、焦虑、烦恼。

不给孩子无谓的压力。稳定的心态是中考取胜的基础。要适当为孩子减压:不要把眼光仅仅放在成绩和排名上;不要因为一两次的成绩不稳定而焦虑不安,或将自己的紧张情绪传递给孩子。针对中考目标学校选择、志愿填报,父母应以平常心对待,避免犹豫不决、患得患失,遵从孩子的意愿,选择适合孩子的学校,以免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困扰和压力。

初中三年的学习计划的制定方法 篇4

一、明确目标,使计划具有指向性

不少学生进入初三以后依旧很迷茫,不知初中毕业后要做什么,不想学便不学,蹉跎岁月,荒废学业。没有目标,自然也就没有动力,目标是指引我们前进的灯塔。明确目标是制订与落实计划的首要前提。迈入初三这个人生转折的关键时期,面对升学与就业的严峻挑战,我们首先必须确定学年的总体目标,即:升入理想的高中;其次,我们还应该制定各学科、各阶段的一个个短时期的小目标。这些小目标的制订应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跳一跳,摘葡萄”,略高于现在的水平,经过自己的一番努力可以达到最合适。合适的目标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我们的潜能,目标越清晰、明确,越能发挥目标的引领作用。

二、立足实际,使计划具有可行性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我们每位同学的实际情况也是不一样的。因而在为自己制订学习计划时,我们每位同学计划的重点和要求应该是有差异的,只有从自身实际出发制定出来的学习计划,才是切实可行并有意义的。在制订学习计划之前,我们必须认真回顾、总结自己以前的学习情况与基础,对所学的各门学科知识认真反思,弄清自己的“学情”,弄清楚到底掌握了哪些知识、哪些学科?哪些方面的知识还比较薄弱?学习上还有哪些遗漏和不足?真正做到“认清自我”;此外,学习计划制订后,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应该保持一定的灵活性,根据计划实施的效果反馈与对比,联系自身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充实学习计划。

三、统筹学科,使计划具有平衡性

走进初三,即将面临一年后的中考。中考是对初中阶段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等各门学科的一次综合性检测,各科都取得理想的成绩,才能在最后的中考中打好“漂亮一仗”。一般来说,做到“门门全优”是很困难的,每个同学都有自己比较喜欢、学起来比较顺手的科目,也有些不大喜欢甚至“瘸腿”的科目。这就要求我们在制订学习计划时,能够统筹好优势科目和“瘸腿”科目的关系,优势学科应保持,同时树立“瘸腿就是短腿”的意识,制定“瘸腿”学科的“接长”措施,尽量保持学科平衡。特别是思想品德学科,在不少地区实行开卷考,但相当一部分同学却因为最后中考低分而影响了升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部分学生平时存在“思想品德开卷考,不再需要记忆和理解,只要考试时翻翻书、抄抄书就行了”的思想误区,没有认识到:思想品德作为一门中考必考科目,虽然开卷考,但是试题注重能力的考查,凸显知识的整合与综合运用且考试时间有着严格的规定,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功夫必须下在平时。

四、规划时间,使计划具有高效性

前苏联著名诗人普西金曾说:“要完全控制一天的时间,因为脑力劳动是离不开秩序的”。一个好的时间表可以对学习做整体统筹,从而节约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它可以将我们日常学习细节变成习惯,从而使学习变得更为主动、有序。我们的学习时间主要有常规学习时间与自由学习时间两部分构成。常规学习时间主要是每日固定的学科课堂教学时间,这段时间,我们必须认真听课,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向45分钟要效益;自由学习时间是指课后归自己支配的时间,我们特别需要合理规划,这段时间,我们可以用来预习新课、完成课后作业、查漏补缺或者背诵学科主干知识等。一方面,我们要“见缝插针”地利用零碎时间的习惯。例如:中午下课吃午饭时食堂里人多队长,不妨错开时间,先坐在教室里看书或写作业;在上课或下课的.往返道路上,利用走路时间在自己的脑中“放电影”,回忆当天或前一阶段的学习内容等。另一方面,在计划中规划学习时间的同时,必须坚持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不打“疲劳”战。

五、严格执行,使计划具有约束性

初中三年学习生活的自我评价 篇5

本人在校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朋友。我学习勤奋,积极向上,喜欢和同学讨论并解决题目,常常参加班级学校组织的各种课内外流动。

在家尊老爱幼,常常帮爸爸妈妈做家务是家长的好孩子,邻居的好榜样。初中三年我学到了良多知识,思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愿以后能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文化的人,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做出自己的努力。

当然我也深刻熟悉到自己的不足,字写的不是很好,有时候做事情会只有三分钟热情,我相信只要克服这些题目,我就能做的更好。

初中三年学习方法建议指导 篇6

从20xx年9月1日开始我便踏进了中学的门槛,荣幸的成为了晋江一中的一名初一学生,是初一年二班的一份子,我叫做丁培铟,为什么取这种与众不同的名字呢?这可是大有来头,“铟”代表着钢铁金属,父母从而希望我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凭着一股坚强的意志力和闽南人的爱拼才会赢的精神克服种种困难,初中三年成长规划及每学期学习工作计划与总结。

既然是一名刚进中学的学生,那么我就要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初中三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所以我必须明确初中三年成长鬼话及每学期学习工作计划。

初一上学期:因为才刚起步,必须学会快速适应学习,英语要抓紧落实,睡觉前先复习今天的学习内容及记忆单词,第二天早上在记忆几分钟,加以巩固。数学说难也不难,但是常常把题意搞得复杂化,所以买了一本教材书要适当的.去看,那些基本知识与概念要老几,不必在难的题目上加深。语文要有适当的去复习下上课时的内容,多去图书馆看些比较有意义的书,武侠小说和历史要适当的去看,不要再期中考和期末考看,会让自己的身心及思想受到不必要的影响。

刚好过完初一上学期,我总结了下经验:

因为小学英语并未有过重视,所以基础很差,所以我更加的拼命,但是效果往往反响,才过一个月,英语从98分一步一步往下掉到70多分,自己的心态也受到了影响说自己的英语废材,什么都不会,考这种分数是理所当然的,抱着这种消极的态度从而使自己的成绩一落千丈,所以必须要端正良好的态度去对待学习与考试,听力与阅读写作要加强提高!每天多读多听多写多记。至于数学,逻辑性必须要清晰,这样子做什么题目都不会难,什么事都不要一下跳过去,慢慢地做慢慢的找一个思路去想,那些错的题目都要抄在错题集上面,每天都要复习一下。语文可以用中午时间去图书馆看书,每天语文早读课时,都要读出声回顾上课的重点内容。

初一下学期计划

过完春节后迅速转到学习状态,每天尽量让自己过得充实,洗衣服尽量在中午洗,洗澡在下午放学后或者晚上回到宿舍洗,要不时间回来不急。再来的是学习,下学期英语会更紧迫,数学的方程式会更难,语文的教课速度也会比往常快,所以不能丝毫松懈,这个学期希望能够从100多名进到前50名的稳定性。

初二上学期计划:

因为初一只有七门功课,初二就会添加物理这个难度的科目,初二生物和地理就要会考,所以初二这段时间会很忙,计划这个学期把所有知识要点基本掌握好,期中与期末能够进步几名,计划英语听力要训练,要看一本名著的书。

初二下学期计划:

因为考试会很多,所以要有适当的分配时间,地理和生物千万不能落下,物理和数学和英语同样不能落下,所以计划这个学期要更努力,计划全部都达到A。

初三上下学期计划:

浅谈初中历史学习方法指导 篇7

一、教会学生端正学习历史的态度

态度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因素。国家规定:历史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历史课程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程。所以, 在初中的第一节历史课上, 我们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好历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从而使学生端正学习历史的态度。

二、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 提高读史能力

阅读的指导主要放在课前对教材的预习和练习中的史料上。预习之前, 教师就要给学生提出阅读的要求,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教材, 在预习中对疑难处和重、难点处做上记号, 以便在听课中加以注意。这样, 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和质疑, 既可提高阅读能力, 又可逐步培养、发展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再通过教师作画龙点睛的讲解, 就能帮助学生掌握和深化历史知识, 提高学生读史能力。在指导学生做材料练习题时, 也必须教会学生能从材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例如, 每则材料与什么事件有关, 这几则材料共同反映了什么主题, 这道题是围绕什么主题展开的, 确定了主题之后, 回答问题时就不会相差得太远了。

三、教会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线索, 抓住重点学习

例如, 在开始讲中国近代史时, 首先指导学生看目录, 教师要讲好概述, 即中国近代史的起止时间、起止的标志性事件、分期、基本内容等。另外, 在授课中, 要不断揭示众多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用一条线贯穿起来, 帮助学生对中国近代史有总体认识, 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在理清线索的基础上, 还要让学生掌握住每一章节教材中的重点。例如中国近代史, 既然是一部屈辱史, 那么列强对中国发动的几次战争以及使中国丧失领土和主权的几个不平等条约就成为重点;同时近代史又是一部探索史, 那么与探索有关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也是学习的重点。学生掌握了这样的方法之后, 不管是学习中国史还是世界史, 也不管古代史、近代史还是现代史, 都能从一个比较高的高度来把握知识。

四、教会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 采取不同的方法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1. 列表归纳法。

比如学完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一系列战争, 就可以把近代史上的侵华战争名称、时间、侵略国家、简单经过, 战争结束后签订的条约, 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通过列表的方式来把握, 既简单明了, 又能突出重点, 同时又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2. 比较法。

这是经常应用的一种学习方法, 便于对知识进一步理解掌握, 学生可以把中外历史上相关或者相类似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加以比较。比如学生可以将《辛丑条约》与《马关条约》《南京条约》加以比较, 找出中国主权的丧失发生了什么变化, 从而明白外国侵略者是怎样将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3. 调查访问法。

在学习《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有关“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内容, 以及《十年“文化大革命”》时, 由于课本资源有限, 而且学生对这个时期出现的现象难以理解, 可以让学生访问老一辈人, 将他们在这段时期中的经历和感受记录下来, 加以整理, 形成史料。从实例中了解这一段历史, 从而锻炼学生整理口述资料的能力, 也实践了探究式学习方法。

五、教给学生科学的记忆方法, 提高记忆效率

1. 口诀记忆法。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七年级学生。把一些枯燥的知识编成顺口溜、歌诀可以收到良好的记忆效果。例如用口诀法记忆中国历史朝代:盘古三皇五帝更, 夏商周 (西周、东周) 秦两汉 (西汉、东汉) 成, 蜀魏吴争晋 (西晋、东晋) 南北 (南北朝) , 隋唐五代宋 (辽、金) 元明清。

2. 数字归纳记忆法。

例如可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归纳为“五三二一”来记忆。即五次重大战争, 三个主要的不平等条约, 二次农民运动, 一条主线。

3. 记忆关键字词法。

特别是在记忆历史事件的内容或意义时可用这种方法, 这样便于学生在答题时采用书面语言, 同时也便于学生记忆。例如在记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时, 可抓住关键词“确立了”“挽救了”“转折点”。

六、教会学生利用历史图片、地图等学习历史知识

古人云“左图右史”, 新教材也为此提供了许多便利。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地图, 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掘出有效信息, 培养学生以图学史、读图识史的能力。比如学习唐、北宋两朝历史时, 引导学生观察《唐长安平面图》和《北宋东京平面图》, 大致了解两座城市的特点后, 可以引导学生对两城的平面图作一比较, 学生很容易就了解到宋朝城市比唐朝城市商业发达。通过如此的反复观察与对比, 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也明显提高了。

总之, 学无定法, 只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 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他们一定会爱上历史学科的, 也一定会在学习中取得长足的进步。

家长指导孩子语文学习的建议 篇8

学语文要养成说和写的良好习惯:

语文的学习是由于文化的需要,从根本上讲,不要把语文的学习等同外语的学习,对大多数人来讲,外语的学习只是因为工具性语言的需要。著名作家高士其说的好:“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象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

虽然语文的学习是由于文化的需要,但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学语文的核心是学会说、学会写,学会语言表达和文化交流。正因为如此,中小学生学语文,重要的是要养成说和写的良好习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是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语言能力是多元智能之一。语文学习方法应该是多读点书、多写文章、多背诗词、多和同学聊天或讨论,说话的时候尽量多用出彩地语言来表达。书读多了,文章写多了,与人交流多了,语言表达和写作文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初中三年学习方法建议指导 篇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早已“满大街都是”,不再是备受宠爱的香饽饽了。可每个大学生都希望找到自己喜欢或合适的职业,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认识自己并且了解各职业的特性。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择业、就业思想和技巧的教育。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正确地把握目前就业市场的需求形势和国家、各省市有关大学生就业的制度和政策,树立正确的择就业观念和就业取向,了解大学生就业程序,把握一定的就业技巧,以保证毕业生顺利就业。

指导毕业生把握求职对策,促进顺利就业、求职是高等学校毕业生走出校园的第一步,面对着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招聘会和用人单位,他们必须做出选择,来完成就业。由于高校毕业生刚刚结束学生生涯,开始职业生活,社会经验的不足,在面临求职抉择是,他们经常无所适从。而一个人的发展和成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职业。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就是给毕业生提供了一些解决求职对象和应聘规则的途径和办法,从而为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条件。

学习了本课程后物我明白到加强职业心理的准备与修炼,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调试能力,形成未来职业发展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对大学生可持续职业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

老师分别邀请到已成功找到工作与进入高校读研的学长学姐们为我们进行指导,增加了我们的信心的同时也引起了我们的忧虑,毕竟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比赛得奖的经历。

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 篇10

一、尊重学生差异, 满足学习需要

探究性学习方法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 它要求教师承认并重视学生间的差异。 由于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与成长环境不同, 造成学生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 教师不能区别对待, 要一视同仁, 教学面向全班学生, 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 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 弘扬他们的个性, 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习群体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 充分重视并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帮助每一位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满足不同群体学生的学习需要。 探究性学习方法的宗旨主要是通过鼓励学生学习, 达到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目的。 因此,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 对能回答的学生给予恰当的赞同与认可, 并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让他们自行探究解决方法,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营造和谐、愉悦、民主、科学的教学环境,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同时, 让他们在课堂学习中掌握数学知识,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 树立他们终生学习的意识,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与能力。 这正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教育教学理念, 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二、加强合作交流, 引导学习探究

合作探究学习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倡导学生积极合作交流, 引导学生学习探究。 合作交流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索与合作竞争意识及交往能力, 又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由于每位学生的学习环境与成长环境各不相同, 学生的学习能力也不相同, 每位学生对相同的事物有着不同的看法。因此,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与同学合作、交流, 形成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为了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 在数学教学中常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 根据互补的原则, 对全体学生进行公平分组:分组推选一名小组长, 明确各组员的责任, 明确合作目标。 例如:在执教《图形与证明》一课时, 教师先提出问题, 让学生自主思考:怎么证明一个三角形的两边相等, 它们所对的角也相等? 紧接着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1) 先分小组进行讨论交流这一个问题, 并统一小组意见; (2) 小组合作证明; (3) 在班上交流讨论。在这一教学活动中, 不仅能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 还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主观能动性。 此外,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 由于每一位学生对问题的见解不同,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就形成了珍贵的学习资源。 通过合作与交流, 学生可以在学习他人的意见与想法的过程中, 激活他们的思维, 激发灵感, 从而更深层次地认识自己, 挖掘自己, 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探索课程, 在数学教学设计过程中, 应当以问题设计为主,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激活他们的思维, 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执教《轴对称图形》一课时, 教师可以设置一种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 引导着学生自主学习, 达到探究学习的目的:上课时, 教师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A4纸, 并要求学生自主折叠出一种对称图形, 并按此图形剪裁出来。 在这一实践操作过程中, 学生自主想象与猜想, 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调动了学生学习热情, 使得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迫切想要知道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在这一问题探究活动中,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交流探究, 要求每一小组至少制作出一种轴对称图形, 并得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除了设置这种动手操作能力的问题外, 教师还可以增加一些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思维,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与数学素养,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从而培养出社会发展与进步所需的创新型人才, 逐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夙愿。

总而言之, 探究性学习方法是初中数学教学中一种确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 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与此同时, 还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与建设者。

参考文献

[1]郑薇薇.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 2012.

[2]顾国华.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J].中学教学参考, 2013, 35:29.

[3]钟洪文.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方法的教学应用之我见[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 10:14+16.

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指导 篇11

初一语文的学习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后续年级语文学习的基础。想要学好初一语文,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学会阅读:认真读好语文课本、老师推荐的必读名著以及其他帮助同学们开阔视野的书籍。

2、学会积累:包括语文知识的积累和阅读积累。

3、学会创作:要经常主动进行“创作”,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下来,不怕稚嫩,大作家都是这样起步的。

4、学会考试:考试能促使我们更积极地学习,能让每个人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

英语学习的关键是要多听多说多读多写 ,换句话说就是英语的具体运用。其中口语的练习格外重要,同学们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增强自己的口语能力。在初中阶段,推荐使用《新概念英语》第二册,如果同学们能真正掌握《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的内容,那么中考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了。同学们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可以尝试学习《新概念英语》第三册,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实际的运用,比如大声朗读课文,多写英文作文,多练习英语对话等,这样就能为以后的高中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物理学习方法指导 篇12

首先第一,学习初中物理最重要的就是记忆。把书中重要的知识点,如一个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记清楚,不要模棱两可,否则做题时总是犹豫不知道选哪个答案。在这里的话你就可以用一些教辅工具,比如说VCM仿真实验,VCM仿真实验是一个学习软件,安装在电脑上就可以自己动手做实验,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潜意识地记住各种知识点,并且形成一个完善的理化知识体系。这样子记忆起来就会更加容易。

基础知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基本概念(定义),基本规律(定律),基本方法。

如:对于“凸透镜”一节的概念的理解,“透镜”就是可以让光“透”过的光学元件,所以是用玻璃,等“透明”材料制成的。关于“凸透镜”“凹透镜”的定义则从透镜的形状和“凹、凸”两个字的形状上找相似点,而关于“焦点”则是利用凸透镜会聚太阳光可以把地面上的纸“烧焦”这个角度去考虑。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方法,把学过的大量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单位记忆下来,成为自己知识信息库中的信息。前面学过的知识,是后面学习的基础。

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初中化学 篇13

预习的方法是:1.通读课文。通过阅读课文, 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与重点, 要把自己看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或用铅笔在书上作一些记号, 用以提醒自己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和注意力, 有意识、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自己不懂的问题, 详细对比跟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这样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2.扫清障碍。在读课文后了解了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联系已学过的与之有关的基础知识, 如果有遗忘的就要及时复习加以弥补, 这样才能使新旧知识衔接, 以旧带新, 温故知新;3.确定重点、难点和疑点。在通读课文和扫清有关障碍后, 在对新知识有所了解的基础上, 思考课文后的习题, 试着解答, 在此过程中找出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如果有潜力, 还可以做点预习笔记。

二、听好每堂课

课堂上能不能掌握好所学的知识, 是决定学习效果的关键。功在课堂, 利在课后, 如果在课堂上能基本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课后复习和做作业都不会发生困难;如果上课时不注意听讲, 当堂没听懂, 在课堂上几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 课后可能要花费几倍的时间才能补上。所以, 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听好每一堂课, 是学习好功课的关键。听课时, 一定要聚精会神, 集中注意力, 不但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 还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过的思路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及难点。边听课边记笔记, 遇到没有听明白或没记下来的地方要作些记号, 课后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同时, 还要注意听同学对老师提问的回答以及老师对同学回答的评价:哪点答对了, 还有哪些不全面、不准确和指出错误的地方, 这样也能使自己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使自己能判断是非。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 学生是主体, 教师起主导作用, 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听课时, 一定要排除一切干扰和杂念, 眼睛要盯住老师, 要跟着老师的讲述和所做的演示实验, 进行积极地思考, 仔细地观察, 踊跃发言, 及时记忆, 抓紧课堂上老师所给的时间认真做好课堂练习, 努力把所学内容当堂消化, 当堂记住。

三、认真记好笔记

记笔记除了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提高听课的效率外, 对课后复习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 要学会记笔记, 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因此, 在认真听讲的同时, 还应该记好笔记。记笔记的类型有:

1. 补充笔记。

讲新课时做补充笔记, 老师讲的内容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将课本内容重新组织, 突出重点加以讲解, 记笔记是边看书, 边听讲, 边在书本上划记号, 标出老师所讲的重点, 并把老师边讲边在黑板上写的提纲和重点内容抄下来, 还要把关键性的、规律性的、实质性的内容和对自己有启发的地方扼要地在书本上或笔记本上写上几句, 把老师讲的但书上没有的例题记下来, 课后再复习思考。

2. 实验笔记。

老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 重在通过实验验证化学原理或掌握化学性质或物质的制法操作。可做简明图解、补充笔记, 把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的现象及讲解记下来, 书上有实验插图的可以直接在上面补充, 例如, 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装置图边上记下老师讲的重点: (1) 药品不能堆积在试管底部, 而应平铺在试管底部, 记:“是为了增大受热面积, 药品受热均匀, 气体容易逸出”; (2) 给试管加热时, 为什么要先把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加热, 然后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记:“让试管受热均匀, 不易破裂”。

四、要上好学生实验课

课前必须进行预习, 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进行实验时, 自己要亲自动手, 不做旁观者, 认真做好实验内容里所安排的每一个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 严格按实验要求操作, 对基本操作要反复进行练习, 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 要耐心细致地观察, 认真思考, 准确如实地记录。

五、课后及时复习

复习要及时, 不能拖。复习中不懂的问题要及时请教老师, 这样, 在学习上就不会留存障碍, 不留疑点, 为以后顺利学习打好基础复习时, 要重视教科书, 也要读听课笔记, 要反复读, 边读边回忆老师的讲解, 边理解书上的内容。

六、认真完成作业

学生一定要亲自动手做, 绝不能抄别人的作业。节后习题和章后复习题一定要认真完成, 不能马虎。做作业要在复习好了以后做, 才能事半功倍。一定要主动地、独立地完成每次作业, 多思多问, 不留疑点, 并尽可能地把做过的作业都记在脑子里, 因为没有记忆就没有牢固的知识, 只有用心记忆才会熟能生巧, 才能在勤练的基础上“巧”起来。

七、学会阅读

阅读课本一般分为粗读和精读。粗读主要用于预习, 通过粗读, 了解基本知识的一般内容, 掌握整章、整节或整个小标题的内容轮廓、大致思路, 了解有什么实验内容, 这样, 课堂上看老师做演示实验时心里就有了底。精读, 可以了解教材的重点和发现不理解的问题, 听起课来心中就有数。精读是认真地读懂并理解及记忆重点内容和定义, 把这些内容与有关的旧知识联系起来。精读主要用于课后复习,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 使知识系统化。

摘要:初中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 通过化学课的学习, 要掌握一些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学会动手做实验的能力, 为今后搞科学实验打下基础。

初中历史高效学习方法指导 篇14

教材是按照时间顺序对历史进行叙述的,是一个平面系统。但高考命题则往往抽取历史线索,挖掘知识联系,古今中外、纵横交错形成立体系统。因此,备考复习不仅要点线面结合形成知识网络,而且要在此基础上拓宽、挖深、抬高,全方位分析历史现象,形成立体知识体系。

1.相对完整的叙述+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如高考第48题“简要说明18世纪—19世纪中叶法国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主要变化,并根据这种变化分析1789年革命与1848年二月革命的主要不同之处。”此题要求对法国18世纪—19世纪中叶的历史进行相对完整的叙述,其中又含有对革命原因、革命任务、革命对象和革命主体等方面的深层次分析。再如第47题“概括指出并结合史实简要说明唐朝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唐文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此题同样要求学生从原因、特点和历史地位等不同的角度进行概括和归纳。从表面上看史实明确易见,但对分析能力的要求却比较高。

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指导有哪些 篇15

第一部分:语言积累及运用

这一部分正如标题所言,重在积累,关键是运用。积累的内容包括:汉字的形音义,标点符号及词语的使用,辨析并修改病句、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续写句子,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使用常见修辞方法等。对于这一部分,同学们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学习,日积月累,定会得到高分。下面以字词为例作简要说明。

1 、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2、可以把平时自己常易错的字记录在错题汇集簿上,定时集中纠正,还可以进行形似字,同音字的组词练习。

3、每学新课,先要将自己不会的词语画出来,通过查字典再结合语境理解词语,不能死记硬背;在具体语境中有的词义发生变化,一定要加强理解这部分内容。

4、课本中正文下面的注解及课后练习的词语部分应是重点。

5、学习词语应坚持“长流水,不断线”,根据自己情况,每天都要学习和积累一定的词语,到一定时期,特别是阶段性考试之后,将还不熟悉的词语用过筛子的方法挑出来,再次复习,直至越来越少。

第二部分:文言文学习

课前做好预习,即在教师讲解之前,同学们应该借助工具书和文章注释,通读全文,疏通文意,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系统学习。具体做法如下:

1、 诵读

⑴ 读准字音:

借助文章注释和工具书,读准字音。特别要求掌握通假字、古今字、异读 与破读。

⑵读准诗文的节奏。

要求在语言层面上通读文言文,做到停顿正确。如司马迁的《陈涉世家》中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的断句,正确停顿、富有节奏的朗读可使同学们较快地进入赏析文言文的角色,有利于正确理解文言文的含义。

⑶读出语气和语势。

这样有利于同学们体会古诗文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诗文的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如曹操的《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通过这样的朗读就会品味出诗人宽广的胸襟,联想到诗人立志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的雄伟抱负。

需要特别说明一点,读出语气和语势应以朗读为主,朗读应是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的朗读,这就涉及到文言文的断句,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对句子理解的对错。古汉语大多采用单音词表意,不要把两个相邻的单音词误读为现代汉语的合成词。长句可根据文意断句,句首的语气词可停顿。同学们要反复训练、反复琢磨、反复玩味。

读是诵的基础,诵是读的升华,又是理解和背的前奏。要朗诵好文言文,关键是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同学们在学习中老老实实地根据注释读懂课文,把不懂的字、词、句作个记号,然后查阅资料,有的还需要与同学一起探讨和向老师请教。在此基础上,同学们要根据词语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文的意境中,品味深藏其中的浓郁情怀,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从而实现有感情地诵读课文。

诵读古诗文,应该是十分愉悦的学习过程,穿越时空与古代志士仁人、贤者智者对话,从而了解我们的国家、了解我们的民族、了解我们的历史,把历史文化的积淀化为我们自身人文素养的一部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应该是人人所渴求的,希望同学们能把这种渴求变为诵读的实践。

2、翻译

严格意义上的文言文翻译,必须达到“信、达、雅”的标准。“信”,就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出来,准确无误,不可随意地增减内容;“达”,就是通顺明白。翻译出来的现代文表意要明确,语句要流畅,语气不走样;“雅”,就是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地表达出来。这一点是把文言文译成现代汉语的最高要求,这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很困难的。对于初中生来说只要能做到“信”和“达”就可以了。

翻译的方式,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1.直译,是按照原文的词语和句式逐一对译,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的词语和句式。如:

原句:清荣峻茂,良多趣味。(《三峡》)

译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直译要求这样字字有着落。

2.意译,是根据原文的意思去进行灵活的翻译,可以改变原文的词数、词序和句式。如:

原句: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岳阳楼记》)

译句:天上的云雾一扫而空,皎洁的月光照亮了千里方圆,月映水上如金光闪耀,月影象一块圆圆的玉璧沉落在水底。

这个例句的译文,适当地增减了词语,调动了词序,这就是意译。

中学文言文翻译题的考查,主要考查学生直译的能力。因此,考生必须认真领会词、句,紧扣原文,弄懂原意,不能把翻译弄成叙述大意或改写故事。认真地、严格地直译,是落实文言文词句的重要环节,是避免错误的较好办法。

用“六字诀”去翻译文言文

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例如:

原句: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译句:庆历四年春天,滕子京降职到巴陵郡做郡守。

原句中的“庆历”、“滕子京”、“巴陵郡”等年号、人名、地名均可保留不译。

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如:

原句: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捕蛇者说》)

译句: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呢?

原句中的“更”、“役”、“赋”可分别译为“更换”、“差事”、“赋税”。

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如:

原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渔人)一一作了回答。(桃源中有的人)便把(渔人)请到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殷勤款待(渔人)。

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如:

原句: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译句:打仗,是靠勇气的。“夫”为发语词,没有实在意义,翻译时删去。

原句: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

译句: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好拿来夸耀自己的功劳?选

原句: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译句:山北面有个名叫愚公的,年纪将近九十岁了,向着山居住。

以上两例加点的“之”与“而”,只起语助和连接的作用,无实在意义,应不译。

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这种方法在古文翻译中用得最多,中考几乎年年考到。如: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翻译时应调整为“汝之不惠甚矣”,即“你太不聪明了。”

又如: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何陋之有”翻译时应调整为“有何陋”,即“有什么简陋呢?”

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如:

齐师伐我。(《曹刿论战》)

这句中的“师”要换成“军队”;“伐”,要换成“攻打”。全句译为:“齐国的军队攻打我们鲁国”。

又如: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出师表》)

这句中的“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

以上介绍了翻译文言文通常使用的一些方法,其实也就是古汉语词法、句法知识的综合运用。实际上,要很好地翻译一篇文言文,并非懂得这几条就能做到的。

准确翻译文言文,必须注意三点

(1)正确地把握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即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句子在文中的直接意义和隐含信息

(2)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翻译,做到文从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畅

(3)是在翻译时注意句意表达的完整和关键实词、虚词的用法以及古今异义和通假字等。

3、理解和背诵

浅谈初中数学预习的方法指导 篇16

一、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

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确数学预习的要求.不能一味地说“把课本××节预习一下”, 这对初中大部分学生来说, 由于没有一定的预习经验, 又对预习的内容比较陌生, 因此不能有质量地完成预习内容, 达不到教师所预期的预习目标.

我觉得初中数学知识的预习, 应在通览整节课的内容后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找出并画下当节知识点, 做到熟记基本概念、法则;二是根据课本中的“操作”、“探索”“思考”、“讨论”的提示, 认真进行实践, 进一步理解知识点;三是着重研读例题, 结合新授知识能仿例题做练习, 从例题中寻找当节知识点的运用方法;四是标注疑点, 提出问题.在预习自学过程中, 多数学生都会遇到各种困难, 都有不解之处, 而这些问题并不需要学生去一味地钻研, 疑难之处恰是需要教师解惑之处, 把这些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来, 让全体师生共同研讨总结.学生有了问题, 课堂学习才会有目标、有效率;学生质疑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

二、精心设计的预习案是指导学生有效预习的保障

对于学生的预习, 需要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预习案.预习案的设计应体现当节知识点或习题的练习提示, 并且要使出示的提示环环相扣, 问题呈递进式逐步推进;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待当节课的内容, 从学生的智力发展、理解方式等方面对问题进行设计.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课本, 系统把握当节课的知识体系;问题应简单明确, 紧扣课本中的“操作”“讨论”“思考”, 以便学生在预习时能理解基本概念, 能深入思考、加深记忆.

教师在充分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设计预习案, 让学生在预习时有据可依, 有条不紊地进行自学;同时在课堂上小组讨论、交流时就有内容、有目标, 教师在教学时也可参照学生课前学习指导, 有针对性地教学, 这样简化了课堂环节, 增大了学生的训练时间, 提高了整个课堂的节奏.

三、鼓励质疑问难, 与小组同学合作学习

初中学生因已习惯了小学那种“跟老师走”的学习形式, 自我学习能力差.因此, 在课前学生围绕老师的预习案进行预习后, 对知识点的把握还不够全面.在正式上课时让学生利用2~3分钟时间针对预习内容进行重复学习.自我检查发现问题之后, 在小组长的带领下, 围绕老师课前预习案进行交流、讨论, 在小组内形成统一认识, 以便全体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理解掌握, 解决学生在自我预习时产生的分歧.我觉得学生只有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才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而与小组同学合作学习则能促进思维的发展.在交流、讨论环节加强学生自我学习、归纳、整理、总结的自学能力的同时, 又体现了预习的价值.

四、课前预习检查纳入数学学科的评价机制

把对学生预习检查纳入数学学科的评价机制, 学生一定会像重视考试一样重视预习.具体做法是让科代表每天早自习之前检查, 检查时也按布置预习时的要求检查, 按好中差三个等级记入班级量化 (也就是按1分、3分、5分记入) .刚开始时科代表不怎么会检查, 我就指导检查两次, 让科代表按我的标准打分.这样不仅减少了我的负担, 也督促了学生学习.两个星期的时间, 学生每天预习基本不用布置也能自觉完成.

五、学生带着预习问题听课

在经过学生自主预习后, 每个学生或小组就提出了当堂课的疑似问题.这些问题即是学生在当节课堂上需要重点倾听的内容, 同时也为教师的课堂提供了信息, 让课堂真正为学生解惑.在课堂上, 教师应鼓励学生把自己在预习时的疑难之处提出来, 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或由教师讲解解决.整个过程让课堂真正回归到学生自学预习、自我质疑、共同交流、教师解惑, 让学生在体验学习快乐的同时产生学习欲望, 从中提高学习的自信.

六、学生自我检测与教师针对性检测并存

学生自我检测主要是基础知识点检测, 在学生进行预习之后, 课堂前几分钟, 是学生的复预和小组的合作交流的过程, 就是基础知识点理解掌握情况的检测.教师针对性检测主要是习题形式检测, 学生在预习之后, 可让学生直接在黑板上板演、纠错.这是检验学生预习效果的一个最有效的手段.

上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下一篇:实习报告手册填写说明(本校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