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怎么学

2024-05-22

初中语文怎么学(通用11篇)

初中语文怎么学 篇1

初中语文怎么学

小学的语文老师注重基础的练习,字、词、句、诗的记忆和口头表达能力。而初中的语文老师不同了,更注重理解文段、分析表达方法和写作 三方面等的能力。而且初中语文也是必考科目,所以一开始就要学好语文,那么怎么学好初中语文,初中语文学习方法应该是什么呢,我这有一些比较实用的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是从一个中考状元李晓鹏新浪博客里总结出来的,给大家做个参考,希望大家能从中受用:

1:课前要预习。也就是说在老师上课之前,先得自己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 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上课时要专心听讲,勤记笔记,课本要反复阅读,直到把问题看的透彻了、明 白了。课后认真完成作业,自觉复习,温故而知新。

2:注意课外积累,提高阅读能力。进入了初中紧张的学习阶段,我们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因此,阅读时要有选择。养成阅读习惯,“腹有诗书气自华”。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要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要多思。通过看一些文学名著,或是报刊杂志,可以培养语感,还能学到不少文学常识,以及一些新鲜有趣的观点。

3: 明确语文学习的要求,有目的地认真听好课,做好笔记。争取课堂多发言,整理思路和笔记,写写学习心得。进入初三需要记忆的知识很多,一定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去背诵,不能怕苦为难。对平时练习中经常失分的题目,学生需要加强练习。现代文部分薄弱的学生,可以参阅教辅书 上的习题,反复训练,揣摩答案。如果觉得有帮助,还可以去我刚开始说的那个博客,李晓鹏新浪博客,去看看,博主曾是中考状元,我觉得他所讲到的学习方法,结合了学生很具体的经验感受,方法非常实用,博客中还有一些其它各科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都很不错,我就不多说了,想要好好学习的同学们,可以去看看,祝大家都能在中考中有个好成绩!加油吧!

初中语文怎么学 篇2

那么, 台湾初中语文会考怎么考呢?现就台湾2013年初中语文毕业会考 (试办) 试卷做些分析。

一、台湾2013年初中语文毕业会考 (试办) 试卷的基本题型与考测要点

(一) 基本题型

“台湾2013年初中语文毕业会考 (试办) 试卷”中共有49道题, 分三个题型, 一是“单题”, 二是“题组”, 三是“作文”。49个题目中, 只有作文是主观表达, 别的48道题 (单题34题, 题组14题) 清一色的都是单项选择题。

单题, 就是一个一个独立的单项选择题。从第1题到第34题, 都是单题。

题组, 就是给一段语言材料, 然后针对这段语言材料, 完成两至三道单项选择题。所给的语言材料都不是整篇文章, 而是文章中的一部分, 很短小, 不长。从第35题到48题属于题组, 共六个题组14道题。

作文, 即第49题, 是一篇命题作文, 题目叫《从那件事, 我发现了不一样的自己》, 除了文题之外, 还有一段不足200字的提示性说明文字。

(二) 考测要点

全卷除作文以外共48道题。考测要点大致状态分析如下:

二、台湾2013年初中语文毕业会考 (试办) 试卷的基本特点

(一) 试题内容混杂编排

台湾2013年初中语文毕业会考 (试办) 试卷从题目类型上看, 分为三大部分, 即单题、题组和作文, 非常简明;从题目内容上看, 考测点比较多样。然而, 单题部分34个题目并不是按照字、词、句、段这样的一般顺序来安排, 而是无序编排、非常随意的。比如, 第4题是关于词语辨析运用的题, 第14、17、21、24、31题, 也是关于词语辨析运用的题;第13题是关于成语的题, 第16题也是关于成语的题;关于字音的一道题竟放在第27题。

(二) 没有考测古代诗文背默

在台湾2013年初中语文毕业会考 (试办) 试卷中, 并没有专门考测古代诗文背诵的试题。

(三) 除作文外, 均为客观题

台湾2013年初中语文毕业会考 (试办) 试卷与大陆中考卷明显的不同处还表现在, 除了作文 (第49题) 是主观题以外, 别的所有题目 (第1-48题) 都是客观题, 即单项选择题, 无论是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测, 还是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测一律采用单项选择题。

由于主客观题的比例不同, 因此, 台湾2013年初中语文毕业会考 (试办) 试卷的题量达49题。

(四) 重视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测

从表1就可以看到, 台湾2013年初中语文毕业会考 (试办) 试卷特别重视对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测。

首先, 从题量的比例上看, 语文基础知识与句段材料理解主要考测学生的“双基”, 占了34题, 而单列的阅读理解题只占14题。其次, 台湾2013年初中语文毕业会考 (试办) 试卷中涉及的语文知识与能力点比较多, 比如, 成语运用、词语辨析、错别字判别、看图拟题、字音辨别、故事寓意概括、词性运用、句子简洁判别、语法基础、信息提取、对联理解、诗文句段理解、诗句结构理解、提炼观点等等。再次, 台湾2013年初中语文毕业会考 (试办) 试卷, 多用比较性理解判断的表述方式来出题。在台湾2013年初中语文毕业会考 (试办) 试卷中, 用“与下列何者最接近”来设问的题目就有11道题, 占五分之一多。

(五) 阅读理解多取片段

台湾2013年初中语文毕业会考 (试办) 试卷中的“题组”类似于大陆中考卷中的阅读理解题。但不同的是, 卷中所选文章全为片段, 共选取了六个片段, 每个片段两至三道题, 共14道题。这样, 学生在答卷时阅读时间宽裕, 所以, 题量就大, 考测的知识点就多些。

(六) 考测多关注语文素养

台湾2013年初中语文毕业会考 (试办) 试卷的试题设计, 总体上说, 形式比较巧妙灵活, 又多取材古代诗文, 所以, 虽是选择题, 但还是能够考出学生的语文素养状态的。

(七) 联系生活, 题目灵活

请看一个例子:

16.下列各组对话中使用的词语, 何者完全正确?

(A) 甲:“请问令堂高寿几何?”乙:“家母屑龙, 今年贵庚七十。”

(B) 甲:“请问贵姓?府上哪儿?”乙:“敝姓吴, 府上在台中市。”

(C) 甲:“明天郊游, 令姊能去吗?”乙:“家姊有事, 无法参加。”

(D) 甲:“初次来到贵宝地, 请多指教!”乙:“欢迎光临贵宝地。”

这样的试题, 紧密联系生活, 不仅灵活多变, 而且富有语文内涵, 很值得称道。

(八) 作文试题朴实

台湾2013年初中语文毕业会考 (试办) 试卷是《从那件事中, 我发现了不一样的自己》。这个题目不仅朴实, 而且贴近初中学生的成长实际, 更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可以这样说, 写作的本身就是一次心灵的淘洗。

三、台湾初中语文毕业会考试卷的启示

(一) 要尊重存在, 取长补短

应该说, 台湾卷重客观选择, 试题内容编排随意性大, 无古代诗文背诵, 特别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考测等。作为借鉴, 我们要以尊重的姿态取长补短, 积极扬弃。

(二) 要多方位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

台湾2013年初中语文毕业会考 (试办) 试卷在多方位多角度考测学生语文的基本能力方面是优于大陆中考卷的。这一点, 很值得我们学习。虽然说, 一份试卷不需也不必面面俱到地把知识能力点都设计出试题来考查, 但是, 可以通过不同的年份的变化来实现对不同知能点的考查, 以此来“指挥”一线教学, 不让一线教学走偏。

(三) 要更加注重语文素养的考查

台湾的会考试卷旨在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 通过这些试题, 导引语文教学, 导引学生积累, 导引学生思想, 从而起到评价与促进的双重效应, 更大可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浅谈怎么学好初中语文 篇3

关键词:思考性;词语积累;课外知识;自学能力

一、预习和复习

不管学习任何科目,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复习都是十分重要的,课前预习可以使我们听起课来没有那么费劲,能够很快的跟上老师的脚步,课后复习可以使我们对当天所学知识进行巩固,防止遗忘。如自查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阅读课文,找到重点,提出疑难,根据课前的“学习重点”提示和课后的“思考练习”进行思考。要养成好的习惯,不翻字典不看书,不动笔墨不看书。

二、多读多写

说实话,学习语文没有什么技巧可言,它跟数学不同,数学我们需要动脑子,但是语文就没有那么费劲了,记住了就能回答的上,记不住就回答不上,就这么简单,因此多读多写是学好语文的必经之路,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也不如烂笔头,不仅要多读还要多写才能加深我们的记忆。

三、现代文

说白了也就是白话文,是把平时我们的生活的点滴巧妙的组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片文章。对于现代文,我们理解它应该没有问题,关键就是它在考试中的应用,现代文的题目一般都是给你一篇文章,叫你分析结构,鉴赏人物和探究主题。翻来倒去也是这几点,因此学会分析进而描述出来成为我们首要的任务,当然这种功夫不是我们一朝一夕可以练成的,我们需要通过多加练习才能做到。特别是思考性较强的练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好方法。可运用比较异同或归类整理的方式学会独立作业,不断提高整体认识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

四、文言文

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找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等。六个步骤:整体感悟,审清题意,回应原文,上下联系,分析综合,文字表述。九个要素:首括句,中心句,警句,矛盾句,反复句,修辞,设问句,过渡句,结尾句。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厚积才能薄发,语文成绩跟阅读量成正比。所以课外阅读必不可少,所以我们需要进行词语的积累,只有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的意义,对文言词语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淀,才有可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文言文。当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古今词义的异同,通假字现象,以及一些常用句式,这些都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和牢固的掌握文言文。

五、古诗词

平时上课认真听,下课认真背书复习,阅读理解,注意阅读方法,四个意识:要点意识。原文意识(尽量原文答题)。对应意识。整体意识。看到文章后,看标题,辩文体,理结构,读首尾。古诗词在现代考试中的比重是越来越重了,因此对于古诗词的学习我们不能放松,其实古诗词的考试也分为课内和课外,课内的没什么好说的,自然是死记硬背了,课外的需要我们多多涉猎相关知识,当然跟文言文一样,很多东西都是一理通百理明的,实在不明白的话可以参考个别词语在其他诗词中的含义。

六、作文

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要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诵。如果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的记日记,有感而发的写随笔,都是帮助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写好的作文要反复修改,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的意见,精益求精。作文的书写不但在词汇量的积累,最主要的是看你是否能够把这些词语巧妙的结合起来,合适的词出现在合适的位置才能铸造出一片好的文章。

七、学好课本知识

课本知识是语文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它。有不少学生认为只要上课时专心听讲,勤记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再加上自觉复习,就能使成绩提高。其实,这还不够。学习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也就是说在老师上课之前,你先得自己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课本要反复阅读,直到把问题看的透彻了、明白了。为了巩固知识,你最好在课下做一些练习,知识才会掌握的更牢固。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八、课外知识

知识就像海洋,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个浪花,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进入了紧张的学习阶段,我们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因此,阅读时要有选择。我们应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并有条理的做下笔记。要关心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动态,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断进步。这样不仅能使我们积累更多知识,更能丰富我们的生活。当然,考试的时候谁也不敢保证到底出什么课外知识,因此我们只能以量取胜。

九、考后总结

考试是对我们一个阶段学习的总结,也是让我们发现不足查漏补缺的方法。在考试过后,进行一番总结是必要的,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楚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之处,以便及时的更正不足,具体的总结方法可以参考小编的考后总结经验。最后一点,就是购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比如外国文学,一定不能只看包装,而要看它的翻译水准,要选择比较权威的译本,如译林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名家名译系列,万卷出版公司等,古文的话,我推荐中华书局和北京出版社家庭书架系列,选文经典,注释,译文权威,是比较适合我们阅读的。

语文学习主要是培养自学能力,平时注意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和大量的阅读,对于学习语文而言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方法,就是多读多记多写,当然只是阅读书本上的知识远远不够,想要取得好成绩,课外读物是必须的,其次我们需要学会分析各种类型题目的做题技巧,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一定知识的积累之上。

初中生怎么学好语文 篇4

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即语言和文学。对于学好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可以全面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也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二、学好语文要抓好课堂和基础

(一)抓住每一堂课(简言之要做到四动:动耳、动脑、动口、动手。)

动耳:即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看戏时不会看的看热闹,会看的看门道。上课时也要能听出门道,要抓住要点和重点,要跟着老师的讲课思路走。

动手:上课时要边听边记,画出课文的重点词句和疑点,记下与课文相关的补充知识点,以便以后的复习。

动脑:即上课时要高度投入,充分调动思维,多思考、多分析、多问一问为什么?达到专心致志的程度。

动口:就是敢于举手发言。举手发言是与动脑密切相关的,举手之前要脑思考。举手发言益处多多,练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能锻炼思维、胆识和口才。

(二)抓牢双基(双基包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语文基本技能主要是“听、说、读、写”几个方面的能力。这里着重谈一谈“说”和“写”。

“说”,即说话。要说普通话,闲谈、读书、回答问题都应讲普通话。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普通话将更显示其重要性。

“写”,指写字和写文章。

写字,应写规范字,书写字体端正、美观大方。趁着年轻时利用睡前饭后练好钢笔字,有条件的和有兴趣的可以练一练毛笔字.俗话说“人是衣裳马是鞍”,字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人的外衣.怎样练好钢笔字呢?很简单,选择喜欢的字体,买一本字贴。每天临写一两页,坚持一年半载即可。

三、学好语文重在“三多”

(一)多积累

多记忆,像成语典故,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等要靠平时记忆。

多背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背诵一些古今中外的名家诗文,是提高语文水平的极好方法。

勤作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笔记是帮助记忆积累知识好方法。

(二)多读课外书

首先应该把目光投向中外名著之上,如古典小说四大名著,英国的莎士比亚、法国的巴尔扎克的作品;其次历届诺贝尔文学获得者的作品,《论语》、《孟子》、《庄子》等诸子百家散文、唐宋八大家的散文,明清小说也应该去广泛涉猎;再次一些名人传记也值得一读,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名人们是怎样同命运抗争的,从而领悟到人生之真谛。

(三)多练笔

语文水平究竟如何,一篇文章便可得知。所以近几年高考试卷加大了作文分的比重。要写好文章不是一日之功,仅记住一些程式化的东西是写不出好文章的,我们要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

多写日记,每天一则,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必事事详尽,只要记下那最具概括性的想法,最难忘的事件,甚至一句话、一个词。这样长期以往,日积月累,素材便会越积越丰富,文笔便会越练越流畅。

初中语文总复习计划怎么制定 篇5

第一轮复习阶段:回归课本,系统归纳,专题复习,重抓基础。(3月——4月下旬)

第二轮查漏补缺阶段(5上旬月到6月上旬):进行知识点的查漏补缺与综合测试(校模、区模、市模、省模)的形式进行检测。

第三轮自主复习阶段:以学生自主巩固知识,查缺补漏为主。

(二)复习内容、课时安排、复习顺序

一、早自习进行1——9册古诗词默写,文言字词,现代文字词检测。

第一轮:3月至四月下旬,五十篇古诗文,篇篇过关,人人过关。

第二轮:5月,练习检测,以专题试卷和各复习资料中默写训练题为主。

第三轮:6月初至中考,划出重点句子,学生突出重点内容再次巩固。

二、文言文复习(16课时)

1、全面复习7-9年级6本书中的基本文言文篇目。(7课时)

每篇过一遍,圈出关键实词和虚词,学生加以掌握。课外习题以《课外文言文阅读》为主。

2、文言知识点复习(课件):4大块实词(2课时);

7个虚词(1课时);

4种句式(1课时);

节奏划分(2课时)练习2课时;

古诗词赏析:4课时。练习以《赢在中考》为主。

三、语言运用:(10课时、课件)

1、字形、字音、词语、成语:1课时

2、病句的辨析与修改:2课时

3、语序排列:1课时

4、句式变换:1课时

5、仿句与对联:1课时

6、标语、广告、台词、短信、开场白:1课时

7、新闻标题、口语交际:1课时

8、图表转换:1课时

9、名著导读:1课时

10、合性学习:1课时

四、现代阅读

(一)、记叙文(16课时)

1、文意把握:4课时

2、要点概括:4课时

3、内容探究:4课时

4、作品感受:4课时

(二)、说明文阅读(4课时)

1、判断说明对象及特征:1课时

2、掌握说明顺序及方法和作用:2课时

3、正确划分文章的结构,理解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1课时

(三)、议论文(5课时)

1、论点的辨析、提取、归纳:1课时

2、论据的认识、分析、添加:1课时

3、论证方法的辨析及作用:1课时

4、论证的结构的理清和划分:1课时

5、论证方式的把握、议论文语言的准确和严谨:1课时

五、作文(20课时)(作文指导课用课件)

专题一:卷面整洁:专题二:审题准确

专题三:构思精巧专题四:立意高远

专题五:选材典型专题刘:文脉清晰

专题七:表达文采专题八:格式创新

专题九:风头开篇专题10:豹尾收篇

每周当堂训练一篇作文,时间为一节课,作文指导课一节。作文题目来源在《赢在中考》。

以上内容的完成时间为四月底,五月初。

初中语文怎么学 篇6

前几天有几位语文老师问我,前一段各种报刊发表那么多文章批评语文教学,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怎么了?——这个问题勾起我这个已过退休之年的老语文教研工作者的许多感慨,使我禁不住想对当前语文教学大讨论和中学语文教学的若干问题谈谈个人的想法,现择其一二与大家共同讨论,就教于各位。

一、对当前语文教学大讨论的三点看法

本人近期看了各种报刊发表的近百篇关于语文教学问题的讨论文章。首先,本人认为其中大多数意见是好的,有些是很好的,这对于我们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无疑是一个极大的促进。这些问题例如:应试教育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的诸多弊端;语文教材编排体系和某些课文的陈旧;语文教学普遍存在教得死、学得死和学生读得太少、写得太少的问题;语文教法体系违背中学语文课的特点;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析为主”带来的弊端;语文教学脱离生活;语文教学整体效率不高;中学毕业生达不到语文能力的基本要求等等。这些问题,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确实是落后于时代的发展,亟待改革。

第二点看法是,有些观点由于作者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不甚了解,或者由于对一些时代因素缺乏辩证的分析而产生了一些误解。例如《北京文学》1997年第11期“编者按”中给中小学语文课定位为“文学教育的初级阶段”;某杂志指责教材把郭沫若的诗《天上的市街》写为《天上的街市》,说“如此明显的错误,沿袭了几十年,竟未被发现和纠正,岂非咄咄怪事”(其实,这篇诗歌在编入教材时是征得郭老同意后才将题目中的“市街”改为“街市”的)等等。

第三点看法是,有的文章用语确实是滥用夸张,危言耸听。最典型的如《北京文学》1998年第3期用“误尽苍生”四个字作为大标题,全盘否定改革开放以来的语文教学,用“误尽苍生”这样极端性词语一笔抹煞了近廿年语文教学的成绩和语文教师的辛勤劳动,极大地伤害了全国几百万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感情。类似提法还有一些,对此本人作为一个老语文教研员实在不能接受。

二、关于中学语文课的定位问题

如何正确地给中学语文课定位,是关系怎样认识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基本问题的关键。

本人认为,首先必须明确,中学的语文课是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普通中学教育中的一门课程,而这门课程又是中学阶段若干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这种“基础性”决定了中学语文课既不是高校的汉语、文学或其他的专业课,又不同于中等专业学校(如师范学校)的语文课,而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基础课”。

其次必须明确,中学语文课在中学各门课程中是一门“工具课”。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开宗明义第一、二句话就是“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我国语文界一至公认的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三老”都曾多次阐述过“语文是个工具”“语文课是基础工具课”的观点,张志公先生在1963年10月针对当时语文教学问题的大讨论,在《说工具》一文中对此曾有

用心爱心专心 1

十分精辟的论述:“语文是个工具,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因而是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工具,是进行各项工作的工具。„„凡属工具,最重要的是准确地操纵它,熟练地运用它,只有这样,它才好好地为我们服务。„„语文这个工具跟其他工具有相同的一面,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切切实实地在训练中学会操纵和使用语文工具,也就是着眼于掌握字、词、句和篇章的运用能力,不容许离开这种训练去空讲大道理,空讲理论知识;它跟其他工具又有相异的一面,这又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把训练学生运用字、词、句、篇章的能力和训练学生理解语言所表达的思想的能力结合起来,不容许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这样看来,语文教学强调基本功,强调多读多练,强调'文道统一',这正是由语文这个工具的性质决定的。”志公先生这段话说得何等好啊!他通俗易懂地精辟地说明了“语文是工具”这个基本观点。可能有人会说“数学”“外语”也是工具啊,语文课与数学课、外语课有什么区别呢?本人认为,如果要把语文课与数学课、外语课从特性上区别开来的话,可以把语文课解释为“学习运用母语进行交际的基础工具课”,用“学习运用母语”与外语课区别开来,用“进行交际”与数学课区别开来。

基于上述基本认识,本人认为对中学语文课的“定位”应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工具课”。

近期有些人士提出,语文课不能忽视人文性的教育,语文课中应该同时教学生如何做人,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本人认为,这些意见是对的,是好的,应该引起重视。但是,有些人士由此拔高,把中学语文课定性为“人文性质课”“文学教育课”“文学教育初级阶段的课”“学做人的课”“人格修养课”等等,对此本人就不敢苟同了。本人认为,语文课的“基础工具性”是根据中学语文课的学科特点和学生在校学习阶段的位置而确定的“本质属性”,因此,研讨语文教学的若干问题都应以此为首要前提,对于进行人文教育、文学教育、教学生如何做人、提高人格修养,乃至进行审美教育、情感教育等等,都应在“打好语文基础掌握语文工具”这个基本前提下,以“文道统一”的原则精神作指导统一起来,不应喧宾夺主。把“人文性”“文学教育性”“学做人性”“人格修养性”等等过于拔高,以至与“基础工具性”对立起来,甚至以此否定中学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基础工具性”,这就是否定了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对语文课的定性,引起了全国对中学语文课性质问题的认识混乱。

由此,自然地引发出以下语文教学讨论的另一个大问题。

三、语文课究竟应该教什么,学什么,或者究竟应该重点教什么,学什么

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第一部分“教学目的”是这样表述的:“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供两省一市试验用的高中语文大纲的表述从略)本人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是,前三句话“语言文字”问题、“语文能力”问题、“语文学习习惯”问题应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首要的目的任务”,或称“基本的目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之后的那几句话是在完成上述“首要目的任务”或“基本目的任务”的用心爱心专心

2同时应注意的若干方面。这个“大纲”在第二部分“教学要求”中分别从“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话能力、说话能力、基础知识、思想教育”六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在第三部分“教学内容”中分别从“课文、能力训练、基础知识、课外活动”四个方面作了具体表述,特别突出了“能力训练”(列出了四大项48小项训练点)和“基础知识”(列出了三大项21小项知识点)。本人认为“大纲”在“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等几方面尽管有的提法还需进一步修订完善,但总的说,比较好地客观地体现了初中语文课的“定位”和初中语文教学的“基础工具性”的基本属性。

第一,中学语文课首要的任务在于学习语言运用,在于打好语文运用的基础。叶圣陶先生曾经对“什么叫语文”作过解释,他说:“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138页)本人认为,叶老这段话通俗而精辟地说明了“语文课应该主要的教什么、学什么”这个根本性问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否定语文课还要学其他内容。)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可以有若干条,但其中最主要的应该是学习语言运用,即叶老说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现行中学语文课本是以文章选编为主的,教学一篇课文,要学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本人认为,作为“中学语文课”,如果这也讲了,那也学了,而唯独把学习课文的语言运用忽略了,就等于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就是犯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大忌。学习一篇课文是这样,学习整个语文也是这样。语言运用是语文的基础,是写作的基础,是口头表达的基础,也是文学和文化表达的基础,一切“人文”知识乃至科学知识主要是靠语言来表达,一切“人文”精神乃至一切思想意识也主要是靠语言来表达(当然也可用影像等其他方式表达),我们平常说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高低也是主要看他语言表达水平的高低,不能设想语言表达基本功甚差而“人文精神”或“文学创作”却表达很好,那是不可思议的。本人认为,中学语文课应该姓“语”,这个“语”字的基本意思,首先是指“学习语言运用”,当然也是指“掌握语文这个工具”、“切实打好语文基础”。

第二,中学语文课在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语文能力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放在重要位置。对此,“大纲”中已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不必作过多的阐释。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培养语文能力和语文习惯中,应该体现普通中学的“基础性”,不能任意“拔高”。例如“写作能力”的培养,应该按“大纲”要求打好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的基础,不应要求会写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当然,个别学生有文学爱好,能写诗歌、小说,这也是好事,可以作个别的指导和培养,不过那只是个别情况,对绝大多数中学生来说,基本要求还是应该“打好基础”“练好基本功”。

第三,中学语文课应该使学生学习和积累一定的语文知识,包括汉语知识、文学知识、文化知识、文体知识、读写知识,乃至课文涉及的一些其他相关知识。本人认为,学生在校学习,学习和积累一定的知识,这是学生学习的天职,不能因为新的教育思想重在能力培养,就可以忽视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但是,话又说回来,中学生学的知识,不能超越学习阶段的要求,不能任意扩展和随意拔高,只能按“大纲”的规定学习“基础知识”,有些甚至只能是“常识”。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范围及要求,有些难以表述得十分具体,有些也不可能“量化”,有些确实难以掌握,这就更需要尽可能正确地

用心爱心专心

3把握“基础性”的精神,尽管有些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展和延伸,但是要适当,高中和初中也应有所不同,中学的语文课所应学习的知识不能超越阶段作过高的要求,所学知识的内容更不能拔高到高校的范围。

第四,中学语文课应在“文道统一”的原则精神指导下,学习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意义和人文精神。其中包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人格修养教育、健康的审美教育、情感教育,以及有关的意志、态度、心理等非智力教育。这些思想、精神方面的教育,应该与上述语言运用的学习、语文能力和语文习惯的培养、语文知识的学习有机地统一在一起,自然和谐地进行,而不应割裂开来架空说教,尤其不能忘记“语文”这门学科的基本特性,不能忘记语文课首要的任务在于学“语文”。五六十年代乃至70年代有些中学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或文学课的教训应该记取。

第五,中学语文课不应忘记各门学科共性的任务,例如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联想想象能力,要开发学生的智力,要开拓学生的视野,要教会学习方法等等。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联想想象能力尤为重要。本人认为,这些任务同思想教育的任务一样,应该在培养语文能力和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统一实施,而不应脱离“语文”孤立架空地进行。

以上五个方面只是为了阐述方便才分开来,实际上这五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

近期,在语文教学问题的讨论中,不少文章强调文学教育(或称人文教育)、做人教育(或称人格教育),且呼声较高,本人认为这种呼吁有对的一面,但是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不是本质方面,也不是最主要的方面。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更应引起思考的是,多数中学毕业生在语言运用、语文能力、语文学习习惯、语文基础知识诸方面,达不到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达不到掌握”语文“这个工具和打好语文基础的基本要求,在语文运用方面不能适应到高校学习和到社会上工作的需要,这才是中学语文教学普遍性的根本性的问题。上述语文教学五个方面的内容固然都应落实和加强,”人文“方面或称”文学“方面的知识学习和精神修养当然也应落实和加强,但是尤其应该引起重视,进一步落实和加强的,是切切实实打好语言运用的基础,切切实实培养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以便更好地体现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学科本身基本的性质特点。

四、中学语文教学到底应该怎么教,中学语文课到底应该怎么上

本人认为,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这里我想只谈一点,即彻底改革“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全面实施“以指导学生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学语文教学在教法体系上存在着重大的失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存在着重大的偏差,在这世纪之交,到了应该认真研究、彻底改变的时候了。

几十年来,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一直沿袭着高校教学式的、成人教学式的“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近几年,虽然有些改革之士在教学中试图增加一些学生训练的活动,但遗憾的是那只是少数的实验尝试,有些课的“学生训练”活动只不过是对“教师讲析”的一种点缀。当前,就大多数中学语文课来说,仍然是教师讲学生听的“以教师讲析为主”模式。

用心爱心专心

4这种“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至少有两个重大的弊端:第一,它只是体现了教师的灌输,抹煞了学生的存在,抹煞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抹煞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参与性,使学生完全处在被灌输的被动地位,这就违背了“以学生为本”的“一切为了学生”的新的教育思想;第二,它违背了中学语文学科“基础工具性”的基本性质和特点,违背了中学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使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基础工具”为主的基本目的任务。既然我们中学语文课的主要目的任务在于使学生“学习语言运用”和“培养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那么,现在这种“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绝对无法达到和完成这样的目的任务。当前语文界人士普遍认为,我们中学语文教学总的看还是效率比较低,语文教师费了那么多的时间那么大的力气,而学生的语文能力为什么还是达不到基本要求呢?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本人认为,从我们教学本身找原因,其中一个很大的弊端就在于这种只是教师无休止的讲而学生完全被动的听的“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这里有一个简单的道理,学生的语文能力绝对不可能只是在教师“讲”中培养出来。

中学语文课到底应该怎么上?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诸位语文教育专家一贯主张语文教学必须进行“语文训练”。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教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717页)“如能令学生于上课之时主动求知,主动练习,不徒坐听教师之讲说,即为改进教学之道。”(同上,733页)“要改进教学方法,必须废止现在通行的逐句讲解的方法。这是私塾时代的遗传„„这办法的最大毛病在乎学生太少运用心力的机会。”(同上,83页)“可否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提问不解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同上,720页)吕叔湘先生也曾指出:“如果要追问两者(指讲解和练习)之间的关系,恐怕只能说是讲为练服务,不能说是练为讲服务。”(按:着重号系作者加,1963年4月《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张志公先生也曾指出:“语言是个工具。掌握工具要靠练。练才能熟,熟能生巧。”(1962年《说“练”》)著名教育家上海育才中学校长段力佩先生也主张语文教学必须强调“训练”,他提出了语文教学“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八字教学法。本人认为,这些语文教育大家说到了点子上,他们的这些语文教育思想完全符合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性质和特点,因而是符合实际的,是科学的。

要彻底改革“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实施“以训练为主”的基本模式,首先必须把教师无休止的讲析压下来,至少压缩在1/2以下,而学生的训练活动必须提高到1/2以上。对一篇课文的学习,一定要让学生去读,去讨论。学生在读和讨论的过程中,学习和体味课文的语言运用、章法结构、写作技巧,乃至思想意义、人文精神、审美情趣等等。课堂上要充分组织学生读、写、听、说、议、思等各种训练(当然,这种训练绝不是指做迎考练习题)。那么教师做什么呢?我想,教师重要的任务在于组织好课堂的训练和教学。例如:通过认真备课确定好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组织好这一课的教学环节,设计好这一课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方式,课堂上要恰当地启发诱导,准确地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同时传授一些必要的相关的语文知识,在学生理解不了的地方予以精确的深化的讲析等等。一

用心爱心专心

5堂课并不是完全不要教师的讲析,而是教师的讲析要少而精,要为学生的训练服务,一堂课的主要活动在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语文训练,教师在指导学生“训练”中完成教学任务。至于训练什么、怎么训练、怎么操作,那就要教师根据课文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地具体地去设计和组织。当然,课堂上的训练既要生动活泼,又要扎扎实实,要讲求实效,防止形式主义。

许多发达国家的教学是完全开放式的以讨论为主的模式,而我们国家多年来是封闭式的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模式。我想,是不是我们可以把继承我国优秀传统与借鉴国外的好经验结合起来,通过改革,创造出适合我国新时代国情的语文教学模式呢?

我国新时代的中学语文课究竟应该怎么教?本人提出彻底改变“以教师讲析为主”的教学模式,全面实施“以指导学生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只是权作抛砖引玉,切盼在改革大潮中的有识之士发表高见。

当然,中学语文教学还要课内外结合,还要指导学生多读、多写,即使课内教学也还有其他一些问题需要研究,这些问题另作别论。

浅析初中英语到底该怎么教 篇7

一、英语课堂上过多地强调情景的创设, 甚至是为了情景而情景, 以至于产生虚假的情景

很多老师抱着在这样的情景中给孩子们以自然习得英语的期望, 原本就是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 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在40分钟的英语课上, 老师用外语授课的时间到底有多少, 学生能开口说外语的时间又有多少?有多少学生的家庭有外语环境, 有多少学生父母懂外语, 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或被动接触外语的机会又有多少?我们尽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成功的小学英语教学观摩课, 在这些观摩课上英语教师和学生配合得天衣无缝, 听说读写的操练样样俱全, 加上朗诵, 短剧, 多媒体演示, 教学者为之兴奋, 听课者为之激动。然而, 在一年365天的外语教学中, 这样的课又有多少呢?这本账, 从事英语教学的一线教师心中应该是很明白的。

二、英语教学应较多地采用认知法, 而不是直接法

直接法即大量接触真实的语言, 进行真实的交流, 靠大量重复模仿, 强化记忆, 养成习惯。视听法、听说法、交际法都属于直接法。以直接法为主进行教学, 一定要有语言环境, 要有高水平的师资, 班额要小, 学习和使用英语的机会要多。认知法不排除模仿, 但由于缺乏语言环境, 学习途径主要是通过理性思维, 学习语音、语法、词汇知识, 掌握语言规则, 指导听说读写, 举一反三, 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语言能力。英语在中国是外语, 中国学生学英语, 不论是小、中、大学, 都不能采用二语教学类型, 而要以语言知识为拐杖, 在运用经验学习的同时, 要注意理性认知;对于小学生尤其要培养他们可持续发展的语言学习能力, 不能排斥语言知识。

而在我们现实的小学英语教学中, 有限的师资力量, 教师水平相对低下, 语言环境缺乏, 大规模的班级授课, 都告诉我们直接法的教学不适合目前小学英语的教学实际。

三、靠持续不断的语言知识, 而不是“玩”来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是要重视培养兴趣, 但不能单靠唱歌游戏去学习, 因为培养兴趣主要是为了学习英语。小学生学习英语不是英美的移民学习英语, 只有不断学到语言知识, 提高语言能力, 满足他们的成就感, 才可能培养持久的兴趣。而目前小学生每周只有100多分钟的英语课, 单靠唱歌游戏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兴趣。新鲜劲儿一过, 孩子们就会厌倦。所以, 唱歌游戏应该作为小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技能的一些手段, 而不是培养兴趣的手段。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帮助小学生在记忆力强的时期多记单词, 多学习语言规则, 并尽可能多创造模仿的机会, 提高学生的语音和语调。在英语学习中, 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是可以互补的。真正做到听说先行, 读写跟上。光听说不读写, 很难收到高效。只靠模仿不能培养学习能力, 也难减轻学习负担。所以小学生还是应当认真进行语言学习。不断反思, 集体讨论, 积极了解信息是我们现代教师必须做到的功课, 我们的不断积累和成长才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进步。

怎么搞好初中数学教育 篇8

关键词:教学管理;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4-201-01

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只能来源于自身的学习活动,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主发展,是培养学生具备各方面能力的需要。在素质教育的课堂上如果没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合作交流的兴趣,谈何发展和创新呢?只有抓住每一个孩子的心理特征,循序渐进,导其志趣,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一、教学管理方面

1、重视学生学习目的教育,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是对提高学习积极性长时间起作用的因素。在历届毕业班我首先要利用各种机会结合实际,不断向学生进行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教育,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看到数学的实际价值,诱发其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我都要明确提出并说明课题内容的意义和重要性,还可以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知道学习到的知识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让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数学学习的重要,激发和培养正确的学习动机。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实践,体验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习的热情,并对数学学习保持长久的乐趣和持续积极进取的态度,很快地获得优良的成绩。使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成功是最好的激励,学习成功得到快乐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的评价不可轻易否定,不随便说“错”,积极地鼓励和肯定每个学生的每一进步,使学生充分获得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可轻易否定,不随便说“错”,积极地鼓励和肯定每个学生的每一进步,使学生充分获得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适时、有效的帮助和引导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感,树立自信心,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2、以良好的师生关系,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学生受到教师的漠不关心、过多的斥责等,都可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讨厌、对抗的不良情感,从而对该教师所教的学科不感兴趣。反之,我在课堂上对每个学生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学生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内心升腾起对我的信赖和爱戴,从而会喜欢这位教师,进而喜欢该教师所教的学科。例如:对学习能力较弱或成绩较差的学生采取少一点“威严”,多一点“亲和”的方法,用略带微笑的点头、信任的目光和理解的鼓励来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活跃的课堂气氛中由喜欢“数学老师”而喜欢“学习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是我历届中考成功的所在。

二、课堂教学方面

1、渗透数学思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因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在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思想的教学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之一。

①、渗透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学会构建数学模型

近年来,由于中考数学试题中增加了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考查,以致有人误认为在中考复习时应以做偏题难题为主,这是极其错误的。数形结合思想,就可把代数中的数量和几何中的图形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解决复杂数学问题的方法。这种思想的运用几乎在初中数学的各章节中都是体现最多的思想方法之一。例如,在一元二次方程中利用这种思想可通过画线形图来轻而易举的找出行程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进而列出方程;函数及其图象的学习几乎把这种思想贯穿始终;统计初步中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解直角三角形中的应用题和圆中运用垂径定理求半径、弦长、弦心距及正多边形与圆的有关计算都可构造成直角三角形的模型。

②、渗透符号表述思想,让学生学会归纳推理

其实,初中数学的符号是极其多的,而且各种符号都有其特定的涵义和意义。如果老师有意识的教会学生运用简洁符号表述深奥复杂的数学道理,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用心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教学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认识知识、体验和理解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到学科自身的特点,还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素材和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在这氛围中去参与探索、发现、获得知识。作为数学教师,应用心创设各种有效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觉得“学习有味”,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3、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怎么学好初中语文有哪些学习方法 篇9

语文课文选的都是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它们在运用语言和写作艺术上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我们一定要在教师指导下反复阅读,认真消化。那有了优秀的范文,如何学才能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呢?我想告诉同学们的是:一定要重视课前预习,这样听课能容易抓住要点,提高学习效率。怎样预习语文呢?须抓住三方面的环节。

一抓阅读,扫清“拦路虎”。课前,把课文认真阅读一到两遍,把不认识的字,不懂或不完全懂的词,不理解的语句,通过查工具书,注音标调,看注解,加以解决;实在搞不清,弄不懂的,可作为听课的重点,集中突破,这样印象深,记得牢。

二抓问题,掌握课文主要内容。重视领会课文后的“思考和练习”题,这样就好比牵牛(课文)牵住了牛鼻子(问题),知道本课抓住哪些重点,解决哪些问题,上课时再听教师系统讲解,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更深刻。三抓摘抄,不丢课文精华。预习时(或学完课文后),把课文中那些精彩的语句或片断摘录下来,这样无论对理解课文,还是提高语文知识水平、培养正确的人生观都是大有好处的。

其次,要想语文水平提高得快,还要坚持在课外多读多写。

因为学好课本知识,这是打好语文基础,也只是学好语文的一个方面,所以还要在课外多读多写。所谓多读,不但要读得多,而且还要注意消化;既要用眼看,更要用脑想,决不能只追求故事情节。也许同学们会说,现在我们的老师和家长都不准我们看课外书呢,怎么有机会多读呢?这确实是个问题。我也曾听过不少学生反映,即使节假日在家看点课外书,家长也要多加指责。不仅如此,在学校里,有的学生在课外看点杂志之类,一经班主任看见,那也不得了,不是把书没收了去,就是当场把书撕烂。

显然,大凡善于驾驭语文工具的人,无不经过一番苦苦磨炼。谁怕下苦功,谁就学不好语文。又拿我来说吧。我本人也是一个酷爱读课外书的人,从小学三年级起,我就迷上了看课外书 ,几乎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在了看书上,结果我的语文成绩总比数学好,也一直排在班级前列。语文教师评讲作文时每次所读的范文几乎都少不了我的份,每次考试我都不用担忧考作文,因为它根本就难不倒我。

有一次我们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去游南山寺,回来后全校举行作文比赛,结果才读初一的我夺得了全校第一名。当我的语文老师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宣读我的文章时,我还有点不敢相信呢。由于多读,开阔了我的视野,脑子里也装满了各种各样的奇闻趣事,想不到我参加工作以后,这些奇闻趣事也都派上了用场。学生反映,我上的语文课常常旁征博引,生动有趣,他们爱听。原来是我利用有了限的45分钟,结合课文内容适当穿插一些笑话、时事新闻或小故事,这样既调节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习效率,又使学生得到教育和美的享受。

我认为文学是一门美的高雅的艺术,爱好文学是一件很美好、很幸福的事。而读文学作品不就是在享受美吗?基于这种认识,凡是我的学生,我都鼓励他们多读课外书,甚至还把我的宝贝书籍《高山下的花环》、《薛仁贵征东》等借给他们看。学生对我们老师的做法也很赞同并积极响应。现在,我所在学校的八年级的十个班的学生个个都订有《中学生学习报》或此报中的美文阅读,这些文章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的调节,精神上的食粮。

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平时还完全允许他们带些故事书和杂志之类的书籍回校看,并说明在寒暑假才可以看大部头小说。在鼓励他们多读的同时,还要求他们多练笔,如写读书笔记、日记周记,摘抄优美词句、评论、读后感等。我想,能这样坚持下去,语文水平就一定会有所提高。若有了这样的益处,老师和家长也就不会固执已见了吧。在此我还要说明的是,我们提倡多读课外书,不是什么书都看,而是要有选择地阅读一些优秀的作品,取其精华,因为在校生毕竟空余时间不是很多。

初中英语怎么学 篇10

英语是我们的第二外语,而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在学英语时,我们会无意识地把英语和汉语进行比较,这就是母语迁移的一种表现。

事实上,进行英、汉两种语言的对比分析对我们学习英语语法很有帮助,可以加深我们的理解和记忆。

比如,汉语中用形容词位于名词前起修饰作用,英语也是一样,“美景”对应的英文表达是beautiful scenery。另外,汉语中副词修饰动词副词一般放在动词后面,比如“学得好”,英语也是一样,我们可以说learn well。

2背诵佳句格言

佳句格言除了句式简洁、寓意深刻以外,每一句都是学习语法的典型例句。

比如,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天助自助者)这句话里包含了who引导的定语从句。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行胜于言)这句话里我们可以学到副词比较级的用法。

用背诵佳句格言的方式来学习英语语法,不仅能加深对语法点的理解,还能积累大量格言,一举两得。

3结合具体语境

语法中很多是抽象的概念,不要孤零零地去记忆语法,而应该把语法规则和一定的上下文或者生活语境结合起来。如此一来,语法就变得真实可感了。

另外,语法就像是从树干上长出的树枝一样,都是相互关联的,可以画一些图示来帮助记忆。

4建立错题集

要想学好语法,除了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和分析之外,还要自己在课后进行归纳和总结,其中最好的办法就是做一个错题集。

语文知识教学怎么教 篇11

生(齐读):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师:同学们,读上面这一段激情迸发、鼓舞人心的、热烈赞颂少年中国的碑志式韵文时,有什么发现?

生:语言非常优美,而且很有气势。

师:你的语感真不错!这段文字确实是诗一般的语言,具有诗意的美感。同学们刚才读着、读着,也就把这种美感与气势读出来了。真不错。还有哪个同学有自己的发现?

生:这一段每一句都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

师:你读得很用心,从句子的运用角度有了新的发现。读文章就要这样走进文本的深处去。这个发现很有意思,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讨论。平时读到比喻句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什么事?

生:先找本体和喻体,然后搞清属于明喻、暗喻,还是借喻。

师:除了找本体、喻体和明确属于哪一种形式的比喻之外,有没有其他的学习方法呢?(问题一出,结果全班肃然,大家面面相觑、充满疑惑)

师:今天,我们换一种学习比喻句的方法。什么方法呢?钱老师称作“边读边想法”。就是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把每一个比喻都想象成一幅图画。当然,光想还不行,还要能够运用语言,把自己头脑中一幅幅精彩生动的画面描述出来,与同学和老师一起分享。

(生按照要求一边用饱含激情的语言高声朗诵,一边调动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展开丰富的想象,再把自己所想象的画面在小组内跟同学交流,最后用笔把自己所想象的画面描述出来,记录整理在课堂学习笔记上)

上述钱老师这样一个学习活动,学生学得积极主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教师通过读、想、说、写扎实的课堂训练,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这一文段生动比喻内容的理解,掌握了比喻修辞格的使用,还扎实训练了他们丰富的想象能力和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

仔细品读钱梦龙老师这个教学片段,引发我们思考的第一点是:当钱老师提出 “读到比喻句首先要做的是什么事”时,学生之所以回答“先找本体和喻体,然后搞清属于明喻、暗喻,还是借喻”,皆是因为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学比喻修辞这个知识点基本都是这样告诉学生的。这样的知识教学活动基本只是就知识讲知识,追求的是学生对这个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而不是让他们通过这个知识点的学习,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这种重知识本位、轻能力培养的教学,造成学生即使对比喻修辞格的相关知识掌握得再准确,再牢固,甚至尽管学生能把有关比喻的修辞知识说得头头是道,但真正要运用一个准确、形象、生动的比喻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表达出来,十分困难,或者根本无法做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语文课程对知识的教学更应该重视知识对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形成的作用,更应该重视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功能。因此,语文知识教学只有放到实践运用中去教学,才能真正起到促进学生提高语文能力和提升语文素养的作用。研读钱梦龙老师这个教学片段,当我们面对像语言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写作知识等众多的语文知识的时候,首先要思考的就是语文知识究竟应该怎样教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引发我们思考的第二点是:教学一个知识点如何才能教得深入、透彻,教出最佳效果。钱老师的这个设计有着非常强的层次感。第一步学生高声诵读,对于上述这样一段激情迸发、诗意洋溢的段落,只有反复吟诵才能充分感受作者语言的诗意美感和文字背后作者充沛的感情;第二步发挥想象,逐步体会作家或诗人要把丰富的感情抒发出来,必须借助于丰富生动的形象,由“意”达“言”的表达过程,其实就是巧妙组织形象(或意象)的过程;第三步把想象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实现由意达言的“言”与“意”的转换,从理解到表达;第四步在第三步的基础上继续将口头表达深化为书面表达,在思维上更趋缜密,表达上更加规范。在当前推进有效教学的大背景下,如何让课堂教学真正有效,钱老师的这个教学片段无疑给了我们清晰的示范。有效课堂必须是立体的,必须通过精心设置的每一个台阶,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不断攀爬,最终登上知识学习的巅峰。只有这样,新课程背景下语文知识教学才不会重新走上单纯的就知识教知识的老路上去。(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新洋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徐纯军

上一篇:村居党组工作情况汇报下一篇:各阶非平凡子群的个数为p+1的p-群的完全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