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拆迁评估报告法律实践问题研究

2024-05-13

房屋拆迁评估报告法律实践问题研究(精选7篇)

房屋拆迁评估报告法律实践问题研究 篇1

房屋拆迁评估报告法律实践问题研究

(二)——救济途径之行政诉讼

一、房屋评估报告的救济途径

法律明确规定:房地产估价机构依法从事房地产估价活动,不受行政区域、行业限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非法干预房地产估价活动和估价结果[1]。实际上,一些地方政府往往会指示和干预地方房地产评估机构压低被拆迁房屋的评估价值,虽然《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评估办法》规定,当事人有权对评估结果提出异议,申请复核,申请专家委员会鉴定等。可见,当前对评估报告的救济途径主要是申请复核和专家鉴定两种。但是,在拆迁或者征收活动中,被拆迁人本身就处于被动地位,如此短的时间之内根本无法收集到相关材料和法律依据,不科学、缺乏公正的评估报告就很难得到救济。如何才能实现被拆迁人对评估报告的权利,这在当前法律环境下显然是一种权利真空。

二、房屋评估报告的诉讼救济方式

被拆迁房屋的评估报告是否具有可诉性呢?一般说来,评估报告是具有证据性质的结论,在拆迁补偿中仅仅作为参考依据之一,当事人对评估报告不服,除了采取申请复核和专家鉴定之外,是否可以提起诉讼呢?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在实践中也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评估报告如何进入诉讼程序

提起行政诉讼不仅要有具体行政行为,还要属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可诉范围。评估报告由具有房地产价格评估资格的估价机构出具,估价机构不是行政机关,评估报告也不是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产物,因此如果当事人对评估报告本身有异议是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的。但是,被拆迁人可以采取对补偿安置裁决提起行政诉讼的迂回方式将评估报告纳入诉讼程序。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受理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等案件问题的批复》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人民政府或者城市房屋主管行政机关依职权作出的有关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等问题的裁决不服,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作为行政案件受理,因此,拆迁补偿安置裁决是可以提起诉讼的。

一旦当事人对补偿安置裁决不服提起行政诉讼后,法院就应当对作出裁决的依据之一的房屋评估报告进行程序上和实体上的审查。

(二)评估报告的证明力分析

律师在承办案件时,需要从如下方面分析评估报告的证明力:(1)评估报告的做出是否合法

证据的合法性标准是指证据的主体、取得证据的程序、方式以及证据的形式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如果是不具有鉴定资格的机构或不具有鉴定资格的人出具的评估报告,都属于不具有合法性的证据。如果评估报告所记载的鉴定的提起人不合格、鉴定人与案件鉴定双方当事人有利害关系、鉴定机构、鉴定过程等操作规范不符合规定等,则该评估报告的取得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如评估报告未写明参加鉴定人员的姓名、职业、所依据的材料、分析过程,缺少参加鉴定的鉴定人签名并加盖鉴定机构印章等,都是不符合法律规定,也是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的。

(2)评估报告的价格审查

在评估报告的真实性审查方面,主要注意的是评估报告中的价格构成。房屋拆迁评估价格为被拆迁房屋的房地产市场价格,不包含搬迁补助费、临时安置补助费和拆迁非住宅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的补助费以及被拆迁的房屋室内自行装修装饰的补偿金额。搬迁补助费、临时安置补助费和拆迁非住宅房屋造成停产、停业的补偿费,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执行。被征收房屋室内装饰装修价值,机器设备、物资等搬迁费用,以及停产停业损失等补偿,由征收当事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委托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通过评估确定。如果评估报告将被拆迁房屋的房地产市场价格和其他补偿金额混淆在一起,则该评估报告不能采信。

(3)审查评估报告所考虑的因素和所参考的依据

被征收房屋价值是指被征收房屋及其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在正常交易情况下,由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以公平交易方式在评估时点自愿进行交易的金额,但不考虑被征收房屋租赁、抵押、查封等因素的影响。被征收房屋价值评估应当考虑被征收房屋的区位、用途、建筑结构、新旧程度、建筑面积以及占地面积、土地使用权等影响被征收房屋价值的因素。区位主要考虑交通状况、配套设施、人文环境所占用的面积等因素品;用途主要考虑是住宅用房、商业用房还用工业用房;建筑面积主要考虑是主建筑和附属建筑。被拆迁房屋的估价还应当考虑被拆迁房屋所在地的基准地价、标定地价和各类房屋的重置价格,参照当地市场价格进行评估。另外还应当考虑被拆迁房屋成新程度、权益状况、建筑结构形式、使用率、楼层、朝向、采光、通风等,否则该评估报告就不科学、不准确、不客观。

(4)审查评估报告是否考虑了不相关因素

被拆迁房屋的估价主要从被拆迁房屋的自然属性进行判断,至于其他社会属性等不相关因素就不应该考虑。例如,被拆迁房屋是否是违章建筑就不必考虑,因为判断是否属违章建筑有诸多复杂的因素,按照职权法定化原则,是否违章建筑只能由城市规划部门认定。在实践中同一评估对象中可能有部分合法建筑,部分建章建筑,如果委托人有特别明示和要求,评估机构可以分别作出评估,但是不需要评估直接认定,而是应留给补偿安置裁决机关去裁决。再如,评估时考虑了被拆迁房屋的“人”的因素,造成拆除同一类房屋,因居住人口不一,导致被拆迁房屋估价上的差异,补偿标准也不一样。如果评估机构考虑了此类不相关因素,则该评估报告就不能够采信。(5)审查评估报告是否告知了救济权

评估报告对补偿数额起到决定性作用,为了保证公正、客观和真实,在评估报告中应当告知拆迁当事人的救济权。评估机构应当按照房屋征收评估委托书或者委托合同的约定,向房屋征收部门提供分户的初步评估结果。分户的初步评估结果应当包括评估对象的构成及其基本情况和评估价值。房屋征收部门应当将分户的初步评估结果在征收范围内向被征收人公示。公示期间,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应当安排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对分户的初步评估结果进行现场说明解释。存在错误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应当修正。被征收人或者房屋征收部门对评估报告有疑问的,出具评估报告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应当向其作出解释和说明。被征收人或者房屋征收部门对评估结果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评估报告之日起10日内,向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申请复核评估。被征收人或者房屋征收部门对原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的复核结果有异议的,应当自收到复核结果之日起10日内,向被征收房屋所在地评估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由此可见,如果在评估报告做出过程中没有告诉被拆迁人相应的救济权,则该估价报告不能采信。

房屋拆迁评估报告法律实践问题研究 篇2

(一) 指导开发企业通过合同明确约定公共场所、公用设施的权属

《物权法》第七十三条规定:“建筑区划内的道路, 属于业主共有, 但属于城镇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绿地, 属于业主共有, 但属于城镇公共绿地或者明示属于个人的除外。建筑区划内的其他公共场所、公用设施和物业服务用房, 属于业主共有。”由于现行的法律法规对属于全体业主共有的公共场所、公用设施的范围无明确界定, 登记机关在实践工作中, 对公共场所、公用设施的权属认定上存在操作上的不明确及相应的法律风险。如能指导开发企业通过合同约定明确公共场所、公用设施的权属, 可确保登记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 具体实施措施

登记机关应指导开发企业在申请预售许可前, 向楼盘表建立科室提供明确项目全部公共场所、公用设施权利归属的预售方案, 凡属于业主共有部分的房源, 由工作人员建立楼盘表时设置为“非售”状态。开发企业在向申请办理预售许可时, 应向相关科室提供该预售方案, 由工作人员依据有关规定指导开发企业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预售方案, 进一步调整楼盘表设置状态, 并要求开发企业书面承诺预售合同中的权属约定, 将与预售方案内容一致。开发企业在取得预售许可证后, 应将预售方案明确的权利归属内容在销售现场进行公示, 并将公示情况办理公证。相关科室在办理初始登记时, 根据公证文书的内容及开发企业的书面申请, 对公共场所、公用设施的权属分别登记。

(三) 具体流程图

二、能否为工业用地上的房屋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

随着城市工业化的飞速发展, 房地产开发用地正从传统的住宅、商业等土地性质扩展至工业用地上, 以满足日新月异的企业及社会发展需求。房屋预售对于开发企业可以加快资金周转、缓解资金压力, 对于购房者可以降低投资成本及购房风险, 对于城市的经济发展也将起到优化投资软环境、释放巨大经济效能的作用。因此, 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工业用地上建设的房屋, 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潜在需求非常巨大, 并且这种需求还将随社会经济的发展日渐突出, 成为房屋登记机关必然思考和面临的问题。由于工业用地在土地用途性质上具有特殊性, 建设部对此种用地上可修建的房屋范围也作了限制性规定, 在登记实践工作中, 工业用地上修建的房屋能否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呢?

(一) 现有的法律、法规依据

1、现有法律、法规对商品房销售的定义

《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商品房销售包括商品房现售和商品房预售。商品房现售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将竣工验收合格的商品房出售给买受人, 并由买受人支付房价款的行为;商品房预售, 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将正在建设中的商品房预先出售给买受人, 并由买受人支付定金或者房价款的行为。《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七条, 《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 (2 0 0 4年) 第五条分别对商品房预售及现售应当符合的条件进行了规定。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 只要买卖双方就正在建设中的商品房达成预先出售的一致, 就符合了商品房预售的定义, 该定义并无对土地性质的限制。

2、现有法律、法规对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定义

《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二条规定:房地产开发经营, 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设, 并转让房地产开发项目或者销售、出租商品房的行为。可以看出, 只要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城市规划区内国有土地上进行的基础设施及房屋建设, 均属于房地产开发行为, 关于国有土地中的土地用途并无范围上的限制。

根据上述有关规定, 笔者认为, 工业用地上修建的房屋能否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须满足三个要件:其一, 房屋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并销售;其二、房屋属于“商品房”范畴;其三、房屋符合预售条件。

(二) 对必须满足的三个要件的研究

1、工业用地上修建的房屋是否为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并预售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二十九条规定, 房地产开发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 从事房地产开发和经营的企业。该条对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具备的条件进行了详细规定, 符合条件的即可设立房地产开发企业。《物权法》第一百三十七条将工业用地界定为经营性用地。因此, 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对工业用地上修建的房屋进行开发和经营, 开发企业的投资性经营行为必然包括预售行为。

2、工业用地上修建的房屋是否为商品房

建设部《房地产统计指标解释 (试行) 》中将商品房界定为: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建设并出售、出租的房屋。从现行相关商品房预售的法律、法规来看, 国有土地的用地性质并无不予许可的法定区分, 但如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 按照《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规定, 转让房地产时, 应当报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审批及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可见, 工业用地上的房屋只要是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出让取得土地进行开发建设并出售、出租的, 均应属于商品房的范畴。属于划拨取得的土地, 在报有权机关审批, 并完善相关手续后, 进行开发建设并出售的, 仍应属于商品房的范畴。结合《物权法》中将工业用地定性为经营性用地的规定, 工业用地上修建的房屋应当属于商品房的范畴。

3、工业用地上修建的房屋是否符合销售条件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三十七条对房地产转让作了禁止性规定, 根据该规定, 不得转让的房地产包括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产权利等几种情形, 并无因土地用途的不同而限制转让。《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与《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对商品房的预售和现售条件作出了明确规定, 可见, 工业用地上修建的房屋只要符合条件可以进行销售。

(三) 各城市的做法

通过对其他城市房管部门的了解, 各城市对工业用地上修建的房屋能否办理预售许可证的做法不同。有的城市对工业用地上修建的房屋办理预售许可证持肯定态度, 对符合预售条件的工业用地上修建的房屋可颁发商品房预售许可, 但限于发改委立项为商品房的项目。有的城市对工业用地上修建的房屋颁发预售许可证的前提为:开发企业首先向国土部门申请改变用地性质, 并相应依法征得出让方同意, 并经土地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批准等。也有城市仅对工业用地上修建的房屋现售持肯定态度, 不办理预售许可。

综上所述, 工业用地上修建的房屋只要符合法定的预售条件, 并申请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及权属登记, 登记机关应当受理。由于法律、法规对工业用地上修建的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作了限制性规定, 若开发企业的开发行为不符合规定, 则应当依据《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的规定, 由开发企业依法经土地管理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批准并完善相关手续后, 再申请办理预售许可。

三、预告登记能否对抗公权力

预告登记不能对抗国家为了公共利益之需而实行的征收或者征用行为, 在这一点上是很明确的。在此主要探讨:预告登记能否对抗法律文书或裁判决定所体现的公权力?

(一) 从预告登记所涉权利的性质来分析

预告登记能否对抗公权力, 本质上取决于预告登记所涉权利的性质如何。如果预告登记产生的是一种债权, 则应当适用债权法规则, 预告登记权利人享有债权的抗辩。如果预告登记产生的是一种物权, 则应当适用物权法规则, 预告登记权利人享有物权的抗辩。

关于预告登记所涉权利的性质, 目前主要有请求权保全说、债权物权化说和物权说三种观点。笔者持债权物权化说, 认为预告登记所涉权利并非物权, 其本质仍然是一种债权。理由是:其一, 物权是一种支配权, 权利人对标的物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但预告登记权利人, 尤其是预购商品房权利人, 对其所购的尚未竣工的期房尚未占有, 遑论使用、收益和处分。其二, 物权人可对妨害物权的第三人直接主张权利, 而预告登记权利人无需直接对妨害权利行使的第三人主张权利, 其依法当然享有保障将来实现物权之权利。可见, 预告登记并未改变合同所产生的法律关系, 它是债权的物权化, 所涉权利本质上仍为债权, 应适用债权法的一般规则。

《物权法》第9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经依法登记, 发生效力;未经依法登记, 不发生效力。”该条充分体现了我国对不动产物权变动采取登记生效原则。通过上述的分析表明, 既然预告登记所涉权利的本质仍属债权, 权利人办理预告登记后, 房屋的所有权人不会因此发生变动, 故登记的房屋所有权人为被执行人时, 预告登记权利人不能以办理了预告登记对抗法律文书或裁判决定代表的公权力。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执行中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规定》第25条第1款对此有详细的规定:“查封、扣押、冻结协助执行通知书在送达登记机关时, 尚未核准登记的, 应当协助人民法院执行。人民法院不得对登记机关已经核准登记的被执行人已转让的财产实施查封、扣押、冻结措施。”

(二) 从预告登记的权利对抗范围、物权能否对抗公权力来分析

预告登记权利人对其标的物不具有物权支配权, 预告登记只是法律在债权的基础上赋予预告登记权利人对抗第三人这一物权性质的效力, 但是这种对抗性是限于第三人的范围内的, 其实质限制了预告登记义务人的契约自由及其不动产处分权。我们不能将这种对抗性的范围任意扩大, 预告登记不妨碍其他权利的登记, 对于法律文书或裁判决定所代表的公权力更无排除之效力。

房屋拆迁评估报告法律实践问题研究 篇3

关键词:房屋交易;典型问题;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DF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31(2008)06—0108—05

为了规范商品房屋交易市场,明确商品房出卖人(房地产开发商)与商品房买受人和商品房按揭银行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保证商品房屋交易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最高人民法院也制定了相关的司法解释来进行调整。但由于商品房屋交易市场发展迅猛以及受利益驱动的影响,商品房屋交易市场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现象,商品房出卖人与商品房买受人和商品房按揭银行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笔者对商品房屋交易市场中存在的一些较为普遍、典型的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解决办法。这对保护商品房屋交易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商品房屋交易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和可操作意义。

一、房屋未经竣工验收不得交付使用

在商品房屋交易市场中,普遍存在房地产企业将未经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房屋交付使用的现象,具体表现在:第一,将房地产开发项目未竣工的房屋交付使用;第二,将虽已竣工但未经竣工验收的房屋交付使用;第三,将已经竣工验收但竣工验收不合格的房屋交付使用;第四,将房地产开发项目的阶段性单项工程质量验收(如土建验收、房屋主体结构验收等)视为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竣工验收而将房屋交付使用;第五,房屋交付使用一段时间后才进行竣工验收。

将未经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验收或虽经竣工验收但竣工验收不合格的房屋交付使用,违反了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其社会危害性在于:侵犯了房地产开发经营市场的管理关系;扰乱了商品房屋交易市场秩序;不利于住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因商品房屋买受人无法办理房屋权属证书而埋下社会不安定因素,甚至产生治安或者其他恶性案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地产管理办法》第26条第2款、《城市房地产开发管理暂行办法》第16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6条第2款、《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17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16条第1、3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79条第2款、《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暂行规定》第3、4、9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为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房屋交付使用的法定前提条件是房地产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合格;验收范围包括工程质量、规划、消防、人防等方面;验收工作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验收的监督管理工作由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并由其委托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竣工验收实施监督;建设单位应当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向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备案。房地产开发项目竣工验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房屋的整体质量和房屋其他安全防范设施设备符合法定要求,以保障住户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房屋交付使用必须严格依法进行竣工验收,凡未经竣工验收或者竣工验收不合格的房屋不得交付使用。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和说明三个问题。第一,工程竣工后必须进行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应当按照法定的要求和程序进行。竣工验收指的是施工工程完工后,施工方将工程交给建设方的交工验收,换个角度说,即发包方对承包方完成的工程按照约定或法定的标准进行检验、接收。竣工验收的依据主要包括:施工图纸和说明书、国家颁布的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竣工验收由建设方(即发包方)组织设计、勘察、工程监理、施工等有关单位进行。施工方(即承包方)应当提供竣工验收技术资料和工程竣工结算,建设方应负责审查竣工现场,做到工完场清。验收合格后,建设方应当接收该建设工程,按照合同约定给付工程款,并且应当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15日内,向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备案。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与《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规定的竣工验收范围有所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的竣工验收仅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规定的竣工验收,不仅包括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还包括规划、消防、人防等涉及公共安全的验收;住宅小区等群体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综合验收还包括拆迁安置方案的落实情况和物业管理的落实情况。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涉及到房屋交付条件该怎么处理?笔者认为,如果合同特别约定房屋交付条件,只要该约定为合同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则应以当事人的约定为依据;如果合同中未约定房屋的交付条件,应以《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规定的竣工验收合格作为商品房的交付使用条件。第三,依据2000年1月30日起施行的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竣工验收由原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的行政行为改变为建设方组织设计、勘察、工程监理、施工等有关单位进行的企业行为,并实行竣工验收合格建设方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制度。因此,在房屋交付使用时是否已经验收合格,原则上由建设、勘察、设计、监理等单位共同出具验收合格报告书或意见书即可,并不必须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出具验收合格文件为依据。

二、商品房预售合同签订后预购人可以拒绝接受预购房屋

商品房预售是指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将正在建设中的房屋预先出售给预购人,由预购人支付定金或房价款的行为。商品房预售,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应当与预购人签订商品房预售合同。预售人(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应当在签约之日起30日内持商品房预售合同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登记备案手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进行商品房预售所得的款项必须用于有关的工程建设。

在商品房预售中有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即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与预购人签订了商品房预售合同,预购人也向预售人支付了定金和部分房价款,但预购人却无意再购买预购房。预购人是否可以不再购买并拒绝接受预购的商品房,关于这个问题;《城市商品房预购管理办法》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有关商品房预售的规定中尚无规定。笔者认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及道义上讲,预购人可以不再购买并拒绝接受预购的商品房,但应按商品房预售合同的约定承担

相应的违约责任。

从合同性质上讲,商品房预售合同并非正式的房屋买卖合同。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作为预售人和预购人在商品房预售合同中约定的权利义务,只是预售(购)商品房的意思表示,而非正式购买的意思表示。预购人正式购买,即办理房屋所有权登记手续时,应与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签订正式的房屋买卖合同,并以此作为登记合同。因此,预售合同不能作为正式房屋买卖合同来对待。

从物权理论上讲,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属于不动产登记物权。不动产登记物权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向国家行政主管机关登记作为社会公示的方法,未予登记其设立、变更、终止不产生法律效力。因此,即使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只要未办理登记手续,该房屋的所有权仍归原所有人,房屋预购人可以拒绝接受预售合同约定的应由自己购买的房屋。

从道义上讲,房屋买卖属于高额消费,预购人购买房屋也许会倾其平生积蓄,并且也是预购人一生中的大事。预购人在决定预购,签订预售合同时,往往因为不熟悉房屋买卖市场情况、购房缺乏经验等因素,难免会出现考虑不周的情况。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预购人不再购买并拒绝接受预购房屋也情有可原。

如前所述,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属于不动产登记物权,预购人拒绝接受预售合同中约定的房屋,不办理登记手续,该房屋所有权仍归原所有人所有。但由于房屋预售合同的签订致使合同当事人形成了一个债的法律关系,因此,如果预购人违反了预售合同中的约定义务,预售人可以债权人的身份要求预购人从合同之债的角度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比如预购人支付了定金,预售人不予退还;预售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的,预购人应向预售人支付违约金,当然违约金过高的,预购人可向人民法院请求适当减少。

预购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预购合同无效或者撤销、解除预购合同,拒绝接受预购房屋的法定情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8、51、54条的规定:无权代理人与预购人签订房屋预售合同,且在获得预售房屋所有权人追认前,或者无权处分人与预购人签订房屋预售合同,且在无权处分人未获得该预售房屋所有权或获得该预售房屋所有权人追认前,以及预购人因重大误解或者显失公平与房屋预售人签订房屋预售合同的,预购人可依法行使撤销权或者可撤销权,撤销房屋预售合同,拒绝接受预购房屋。此外,还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2条的规定,确认房屋预售合同无效,拒绝接受预购房屋。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9条规定: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人或者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以及出卖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的事实或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或者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或者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房屋买受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合同无效或者撤销合同、解除合同,并可以请求出卖人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还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

此外,该《解释》第10、15条分别规定“买受人以出卖人与第三人订立恶意串通,另行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并将房屋交付使用,导致其无法取得房屋为由,请求确认出卖人与第三人订立的商品房买卖合同无效的,应予支持”。“根据《合同法》第94条的规定,出卖人迟延交付房屋或者买受人迟延支付购房款,经催告后在三个月的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当事人一方请求解除合同的,应予支持,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经对方当事人催告后,解除权行使的合理期限为三个月。对方当事人没有催告的,解除权应当在解除权发生之日起一年内行使;逾期不行使的,解除权消灭”。

三、商品房交付使用后买受人可以退房

商品房交付使用后,甚至买受人办理了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手续,买受人是否可以退房,这是买受人普遍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依据现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买受人可以退房。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商品房属于商品,购买人是消费者,因此,商品房的买卖可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保护法》保护购买人的合法权益。该法第40、44条分别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的商品有瑕疵,经营者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以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等方式承担民事责任。消费者与经营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履行。据此,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提供的商品房质量或数量(面积)有瑕疵,买受人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0条追究其法律责任,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方式依据该法第44条规定可采用:退房、维修、补充面积或退还不足面积部分房款、赔偿损失、赔礼道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07、148条分别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因标的物质量不符合质量要求,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买受人可以拒绝接受标的物或解除合同。买受人拒绝接受标的物或者解除合同的,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出卖人承担。”根据上述法律规定,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提供的房屋质量不符合合同要求,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房屋买受人可以解除合同,退还房屋。

1998年7月20日国务院发布的《城市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条例》第32条对退房问题还作出了专门性的规定:商品房交付使用后,买受人认为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的,可以向工程质量监督单位申请重新核验,经核验,确属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的,买受人可以退房;给买受人造成损失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这一规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经营者提供瑕疵商品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规定,同时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有关当事人一方不履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的规定。

商品房买受人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房屋买卖合同无效或者撤销、解除房屋买卖合同,退还房屋。前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48、51、52、54条的规定可以适用于商品房屋交付使用后,即商品房买受人可依据以上法律规定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确认房屋买卖合同无效或者撤销房屋买卖合同,退还房屋。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

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13条规定:因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属不合格,或者因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商品房买受人可请求法院或者仲裁机构解除合同,退还房屋,造成买受人损失的应赔偿损失。

该《解释》第14条还规定:出卖人交付使用的房屋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建筑面积与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的面积不符,合同有约定的,按照合同约定处理;合同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以下原则处理:面积误差比绝对值在3%以内(含3%),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据实结算,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的,不予支持;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的,应予支持。买受人同意继续履行合同,房屋实际面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由买受人按照约定的价格补足,面积误差比超过3%部分的房价款由出卖人承担,所有权归买受人;房屋实际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的,面积误差比在3%以内(含3%)部分的房价款及利息由出卖人返还买受人,面积误差比超过3%部分的房价款由出卖人双倍返还买受人。

四、商品房买卖不能破除原租赁关系

房地产开发商将自己开发建设的房屋先租后卖的现象大量存在,由此而引起的房屋租赁纠纷也随之增多。诉至法院,新房主或不认可承租人与自己的租赁关系,或以承租人未与之签订租约,总之以房屋已经出卖,承租人与原房主的租赁关系与其无关。而请求法院判令承租人搬迁。这类纠纷怎么处理,笔者认为,在房屋租赁期间内的房屋买卖不能破除该房屋已经存在的租赁关系。承租人与新房主的租赁关系只是承租人与原房主租赁关系的转移、延续,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

其民法学理论和法律依据有三。

第一,数物权上,先设物权效力优先理论。所谓物权是指对物直接管领并排除他人的干涉的权利,也即权利人直接行使于物上的权利。所有权、地役权、地上权、抵押权、租赁权等均为其组成部分。物权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优先行使性,即当同一物上设定有两个以上物权时,在先设定的物权可以排斥在后设定的物权,而独立发生效力。房屋租赁权是承租人通过租赁对承租房屋所享有的占有、使用的权利,是房屋所有权的行使必然派生出的他物权,它具有物权这一特征。所以,房屋租赁期内,房屋所有权因买卖而发生转移,该房已经存在的租赁关系仍然有效,新房主不得以所有权已转移而排斥承租人租赁权。因为按照这个理论,承租人的租赁权设定在先,新房主的所有权设定于后,租赁权的效力应该优先于所有权。法律赋予房屋租赁权这一特征,其目的在于维护住房的稳定性,而最终以维护市场经济所必需的正常的社会秩序。

第二,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变更,权利、义务随之转移理论。民事法律关系是指由民法规范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具体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就是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体现。财产所有权关系、租赁关系均为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参加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人。一般来说,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发生变更,新主体享有原主体享有的权利,但同时也应该履行原主体应该履行的义务。房屋所有权人发生变更,在法律上为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变更。因此,房屋租赁期内,房屋所有权人发生变更,新所有权人既享有原所有权人享有的权利——所有权中的收益权和处分权,但同时也应该履行原所有权人应该履行的义务——容许承租人占有、使用承租房屋。

第三,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19条第2款规定:“私有房屋在租赁期内,因买卖、赠与或者继承发生房屋产权转移的,原租赁合同对承租人和新房主继续有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29条规定:“租赁物在租赁期间发生所有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

值得一提的是,解决这类纠纷时,如果承租人与原房主未签订租约,或者签有租约而未确定租期的,法院应该督促承租人与新房主签订租约,或者确定租期。

五、商品房按揭中的保险和可执行公证费用由银行承担

商品房按揭购房者向银行借款,银行通常设有四道贷款保障门槛:一是购房者购买的商品房抵押给银行作为借款担保;二是按照银行要求,购房者与保险公司订立保险合同,保险费由购房者缴付(按揭年限在16年至30年,保险费按购房总价款的0.6%收取,如一套价值107345元的房屋申请银行按揭,需交纳1288元保险费),受益人为银行,如果购房者不能归还借款,保险公司予以赔付银行;三是按照银行要求购房者对提供给银行的抵押房屋进行可执行公证,公证费由购房者缴付(一套价值107345元的房屋需缴付公证费150元),如果购房者不能归还借款,银行可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对购房者提供的抵押房屋进行强制执行;四是商品房开发商作为借款保证人,如果购房者不能归还借款,开发商承担连带责任保证,银行直接在开发商账上划款还贷。

抵押、保险、公证和保证对银行贷款的回归当然具有极大的保障作用,但银行的这种做法对借款人(购房者)有失公平,具有不合法性。据调查,购房者以购买的商品房为其借款提供抵押没有意见,但对银行要求借款人与保险公司订立保险合同缴付保险费和进行可执行公证交付公证费的意见颇大:第一,抵押和保证足以保证银行贷款风险为零,完全没有必要再搞保险和公证。据笔者了解,借款人不能归还借款时,银行便在保证人账上划款还贷(每位开发商应银行的要求,在该行设有保证金专用账户),或者变卖抵押房屋还贷。至今还没有发生保险公司赔付的个例。保险与公证除了缴付保险、公证费外,形同虚设。第二,银行处于强势地位,保险和公证属于银行贷款强迫所为,不是借款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借款人为了购房迫于无奈而为之,不符合合同有效要件中的“意思表示真实”要件。第三,保险费和公证费由借款人缴付加大了购房者的购房成本,不符合中国长期倡导的厉行节约的精神。第四,保险和公证是银行为了自身利益、避免贷款风险而采取的措施,如此,银行就应当自己承担保险费和公证费。银行为了自己的利益,让借款人为其买单的做法,有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公平原则,也侵犯了消费者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享有的公平交易权。第五,银行指定保险公司和公证机关,侵犯了消费者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享有的自主选择权。

由于银行强制借款人保险和公证并承担费用有失公平和具有不合法性,因此,保险和公证应予取消。如果银行为了避免贷款风险、保证贷款回归安全和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需要保险和公证,那么,

保险费和公证费应由银行自己承担。

六、商品房屋按揭借款人未按期归还借款。银行无权在开发商账户划款还贷

当前商品房按揭贷款借款人未按期归还借款时,银行有一种普遍的做法是既不首先依法处理借款人向其提供的抵押物,也不向法院起诉保证人——房屋开发商,而是立即在房屋开发商账户上直接扣划账款以偿还商品房按揭贷款借款人未按期归还的借款。笔者认为,银行的这种做法不合法。

如前所述,银行向商品房买受人提供按揭贷款设有四道保障门槛,其中首要的一道是借款人(商品房买受人)以其购买的商品房向银行提供借款抵押担保

从民法理论上讲,借款人以其购买的商品房为其借款向银行提供抵押担保属于物的担保,房屋开发商为借款人向银行借款负连带责任保证属于人的担保,即债权式担保。物的担保由于有特定财产作为清偿债务的保证,对债权的实现较之人的担保更为可靠。在同一债权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人的担保时,债权人应首先通过物的担保实现其债权,只有在物的担保不足以实现其债权时,才能通过人的担保实现其债权。

从法律依据上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28条规定,“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保证人对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的,保证人在债权人放弃权利的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据此,对同一债权既有抵押物担保又有保证人担保的,债权清偿期限届满后,债权人应首先处分抵押物,从卖得价款中优先受偿;只有抵押物卖得的价款不足以清偿被担保的债权时,债权人才能就其余额请求保证人清偿。也就是说,债权人请求保证人代债务人清偿债务的前置条件是,债权人应首先处分抵押物从所卖价款中优先受偿,债权人在未或不处分抵押物之前,无权请求保证人代债务人清偿债务。如果债权人放弃抵押物,则保证人在债权人放弃抵押物范围内不承担保证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76条规定,“被担保的债权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人的担保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担保物权的情形,债权人应当按照约定实现债权;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债务人自己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应当先就该物的担保实现债权:第三人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可以就物的担保实现债权,也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提供担保的第三人承担担保责任后,有权向债权人追偿”。该条与《担保法》第28条的区别在于:首先,被担保的债权既有物的担保又有人的担保的,前者规定了如果担保人与债权人约定了先就物的担保实现债权,或者先就人的担保实现债权的,债权人应当按照约定实现债权;而后者无此规定。其次,前者规定了先就物的担保实现债权,或者先就人的担保实现债权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债务人自己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应当先就该物的担保实现债权,第三人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可以就物的担保实现债权,也可以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而后者关于“物的担保”没有区分“债务人自己提供物的担保”和“第三人为债务人提供物的担保”。因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176条规定,在先就物的担保实现债权,或者先就人的担保实现债权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下,银行应当先就借款人(商品房买受人)提供的物的担保实现债权,即依法处置借款人向银行借款所提供的抵押担保物——借款人购买的商品房,而无权先从保证人房屋开发商账上直接划款还贷。

特别强调指出的是,即使借款抵押担保物处分后,贷款不能全部收回,银行也无权直接从保证人房屋开发商账上直接划款还贷,因为在保证合同关系中,保证合同债权人银行对保证合同债务人——保证人房屋开发商享有的是债权而不是物权,也就是说,保证合同债权人银行对保证合同债务人——保证人房屋开发商享有的是请求权而不是支配权。正确的做法应当是:保证合同债权人银行在保证期间内,可请求保证合同债务人——保证人房屋开发商代借款人(商品房买受人)清偿债务,房屋开发商不代为清偿时,银行可向法院起诉,无权从保证人房屋开发商账上直接扣款还贷。

宅基地房屋拆迁评估报告 篇4

来源: 作者: 日期:10-01-24

9、《北京市建筑工程预算定额》(2001年);

10、《北京工程造价信息》(北京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处主办2008)。

(二)委托方提供的资料

(略)

(三)受托估价方掌握的有关资料和估价人员实地勘查、调查获得的资料。

(略)

八、估价原则

本次评估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合法原则

遵循合法原则,即必须以估价对象的合法使用、合法交易或合法处分为前提进行。所谓合法,是指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当地政府的有关规定。

2、最高最佳使用原则

所谓最高最佳使用,是估价对象的一种最可能的使用,这种最可能的使用,是法律上允许,技术上可能,财务上可行,经过充分合理的论证,并能给估价对象带来最高价值的使用。由于本次估价的目的是为拆迁补偿服务的,因此以保持现状为估价前提。

3、估价时点原则

估价时点,又称评估基准日、估价期日、评估时日,是一个具体日期,通常用年、月、日表示,估价额是在该日期的价格。要求估价结果应是估价对象在估价时点的客观、合理价格。

4、公平原则

房地产估价必须站在公正、保护双方权益的立场上,估价的目标在于求得一个客观合理的价格。

5、替代原则

在评估房地产的价格时,如附近地区有若干相近效用的房地产的价格存在,则可依据“替代原理”推断出估价对象的价格。实际上是找一些与估价对象密切相关而又具有一定替代性的房地产作为比较参照物来进行评估,然后对其间的差别作些适当的修正得出估价对象的房地产价格。要求估价结果不得明显偏离类似房地产在同等条件下的正常价格。

总之,在评估过程中,要按照国家、地方有关规定,恪守客观、公正、科学、合法的原则进行房地产价格评估,做到评估过程合理,评估方法科学,估价结果准确。

九、估价方法

根据估价目的,本次采用成本法进行评估。

1、宅基地房屋拆迁补偿价计算公式:

宅基地房屋拆迁补偿价=宅基地区位补偿价×宅基地面积+被拆迁房屋及其附属物重置成新价

(1)宅基地区位补偿价确定

宅基地区位补偿价=(当地普通住宅指导价-房屋重置成新均价)×户均安置面积÷户均宅基地面积

宅基地区位补偿价一般由拆迁人委托有资质的评估机构在区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幅度内,根据被拆迁房屋宅基地的实际情况评估确定;也可以由区县人民政府或者其指定的相关部门在区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幅度内,根据被拆迁房屋宅基地的实际情况确定。

(2)宅基地面积确定

《北京市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管理办法》第十八条规定了认定宅基地面积及补偿原则:①认定的宅基地面积应当经过合法批准,且不超过控制标准。②未经合法批准的宅基地,不予认定。③经合法批准的宅基地超出控制标准的部分,不予补偿;但1982年以前经合法批准的宅基地超出控制标准的部分,可以按照区、县人民政府的规定给予适当补偿。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村民建房用地管理若干规定》第六条规定了宅基地面积控制标准:①近郊区各区和远郊区人多地少的乡村,最高不得超过0.25亩(折合167平方米)。②其他地区最高不得超过0.3亩(折合200平方米)。③1982年以前划定的宅基地,多余前款规定的标准,每户最高不得超过0.4亩(折合267平方米)。

(3)房屋及其附属物重置成新价确定

根据北京市国土房管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宅基地房屋拆迁补偿规则〉的通知》及北京市国土房管局、北京市物价局《关于发布<北京市房屋重置成新价评估技术标准>的通知》规定,被拆迁房屋及其附属物重置成新价采用成本法测算。计算公式为:

①砖木结构房屋

房屋及其附属物重置成新价={[屋面分数+屋架分数+顶棚分数+地面分数+(墙身分数+门窗分数)×柱高差率] ×标准间数×成新折余率+装修分数×成新折余率+设备分数×成新折余率+附属物分数×成新折余率}×分值+附属物据实估价

②砖混结构房屋

房屋及其附属物重置成新价={[屋面分数+屋架分数+顶棚分数+地面分数+(墙身分数+门窗分数)×柱高差率] ×标准间数×(成新折余率+使用年限折余率)÷2+装修分数×成新折余率+设备分数×成新折余率+附属物分数×成新折余率}×分值+附属物据实估价

2、村集体所有房屋拆迁补偿价计算公式:

村集体所有房屋拆迁补偿价=重置全价×成新率

(1)对已包含在《北京市房屋重置成新价评估技术标准》的房屋及其附属物,可按该技术标准评估。

(2)对尚未列入《北京市房屋重置成新价评估技术标准》的附属物,如设备类、苗木类、市政管道类、市政道路及桥梁类、庭院类等工程,可按以下步骤据实评估。

首先编制工程造价。按照北京市2001年预算定额及计算规则、费用标准和2008年**月市场价格水平编制附属物工程造价,设备购置费=设备原价+设备运杂费,建安工程费=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

然后计算重置全价。对于价值量较小、建设周期较短的附属物工程可以直接得出重置全价;对于价值量较大、建设周期较长的附属物工程还应在工程造价的基础上,加上前期工程费、资金成本等费用后得出重置全价。

根据附属物工程建成时间及使用维护状况算出综合成新率,最后求得附属物重置成新价。

十、估价结果

于估价时点2008年**月**日的拆迁补偿总价为:人民币****元

其中,村民个人所有的房屋及其附属物总价为:人民币****元

村集体所有的房屋及其附属物总价为:人民币****元

以上分别见《****宅基地房屋拆迁补偿汇总表》、《****集体地上物拆迁补偿汇总表》。

十一、估价人员

(略)

十二、估价作业日期

开始于2008年**月**日,完成于2008年**月**日。

十三、估价报告应用的有效期

房屋资产评估报告 篇5

目 录

致 委 托 方 函

估 价 师 声 明

估价的假设和限制条件

房地产估价结果报告

一、委托方

二、估价方

三、估价对象

四、估价目的

五、估价时点

六、价值定义

七、估价依据

八、估价原则

九、估价方法

十、估价结果

十一、估价作业日期

十二、估价报告应用的有效期

十三、估价人员

附 件

房地产估价技术报告

一、个别因素分析

二、区域因素分析

三、市场背景分析

四、最高最佳使用分析

五、估价方法选用

六、估价测算过程

七、估价结果确定

致 委 托 方 函

×××××:

受贵院的委托,我公司于××年×月×日至×月×日,对位于××市×××××第×层×号,建筑面积为×m2,《房屋所有权证》证号为×证字第×××号的房地产进行市场价格评估,为确定拍卖底价提供参考依据。

根据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条例及委托方提供的各种资料,遵循依法、公正、科学、准确和适度的原则,经估价人员实地收集资料、分析计算,并与估价时点××市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水平相比较后,确定委估房地产于估价时点××年×月×日的价格及单价为:

房地产价格及单价 小写 大写

房地产正常价格 1136000元 壹佰壹拾叁万陆仟圆整

房地产正常单价 3070元/m2 叁仟零柒拾圆整每平方米

房地产拍卖底价 909000元 玖拾万零玖仟圆整

房地产拍卖单价 2457元/m2 贰仟肆佰伍拾柒圆整每平方米

××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

××年×月×日

估 价 师 声 明

我们郑重声明:

一、我们在本估价报告中陈述的事实是真实的和准确的。

二、本估价报告中的分析、意见和结论是我们自己公正的专业分析、意见和结论,但受到本估价报告中已说明的假设和限制条件的限制。

三、我们与本估价报告中的估价对象没有利害关系,也与有关当事人没有个人利害关系或偏见。

四、我们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房地产估价规范》进行分析,形成意见和结论,撰写本估价报告。

五、我们已对本估价报告中的估价对象进行了实地查勘。

六、我公司估价人员×年×月×日去××市国土资源管理局档案室查询委估宗地使用年限,由于非典时期,国土资源管理局档案管理人员电话告知:委估宗地法定使用年限为50年(从1994年9月到2044年9月),委估宗地的剩余使用年限为41年;未提供书面证明,请报告使用者注意。

七、没有人对本估价报告提供重要的专业帮助。

八、参加本次估价的估价师签名:

估价师签名 资格证书号 估价师签名

××× ×××××

××× ×××××

估价的假设和限制条件

一、本项估价的假设条件

1.本报告在评估过程中,假设委估房地产为商业用途,在未来剩余使用年限内不改变房地产用途。

2.假设委估房地产产权合法,没有产权纠纷。

3.假设委估房地产现状满足所采用的城市规划、用途管制和限制条件,另有说明的除外。

二、本项估价的限制条件

1.本报告有关资料由委托方提供,未对资料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如因资料不实而导致估价失实、失误和错误,责任不在估价方和估价人员。

2.本报告仅供委托方确定拍卖底价提供参考依据用,不对其他用途负责。

3.本报告未考虑抵押、担保、出租等他项权利对委估对象实际价格的影响。

4.实地查勘时,对房屋仅进行一般性察看,并未进行结构性测试,不可能确定其内部缺损。

5.本报告中的建筑面积按《房屋所有权证存根》所载数据计。

6.我公司估价人员××年×月×日去××市国土资源管理局档案室查询委估宗地使用年限,由于非典时期,国土资源管理局档案管理人员电话告知:委估宗地法定使用年限为50年(从1994年9月到2044年9月),委估宗地的剩余使用年限为41年;未提供书面证明,请报告使用者注意。

7.本估价报告未考虑房屋拍卖所需的手续费以及房地产过户所应交纳的各种税费。

8.未经本评估单位同意,评估报告的全部或任何一部分内容不得使用其他与本次项目无关的任何公开文件、通告或报告中,也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开发表。

9.房地产估价报告备查编号:×房地估×字[××]第×号。

10.本报告一式五份,四份提交委托方,一份留存评估公司。

××市×××××第12层

B8号房地产估价结果报告

一、委托方

单位名称:×××××

单位住址:

联系电话:×××××

二、估价方

机构名称:××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

单位住址:××市×路×号×大厦22楼

法定代表人:××

联系电话:×

三、估价对象

㈠ 物质实体状况

1.建筑物状况

⑴委估建筑物于一九九七年建成,维护保养情况较好,成新率为87%,建筑面积为369.97m2,其中含公摊面积99.2924m2。

⑵×××××位于××市×××××,钢筋混凝土结构,高19层,委估对象属第12层B8号房,地面铺地板砖,内墙刮腻子,天花为石膏吊顶,铝合金窗。×××××外装饰一层部分为花岗岩、二层以上为外墙砖;内装饰地面一层为花岗岩和木地板,墙面刮腻子,天花为石膏吊项;电照线路暗设;每层设公共卫生间,装修中档;×××××配置两部客梯、一部货梯,电梯间装修一般;设地下停车场。

2.委估对象利用现状

委估房地产现作写字楼用,公共配套设施好,宗地内外开发程度均为五通一平。

3.周围环境

估价对象位于××市×××××第12层B8号,正南方靠×××方向,街对面是百货大楼,正西方靠新华街方向,委估对象地处××市商业中心,繁华程度高,交通方便,人流量大,但周围环境一般,目前是××市一般的办公地段。

㈡ 权益状况

房屋评估报告送达通知书 篇6

(一)被拆迁人:

根据拆迁法规规定,对你所有的 路 号房屋,已委托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现将 评估机构出具的 号评估报告送达给你,对估价报告如有异议,请你自收到本通知书之日起15日内,向评估机构书面申请复核。逾期不申请的,视为接受该估价结果。

特此通知。

二00 年 月 日

(盖章)

收件人: 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时

(收件人与产权人关系:)

见证人:(居委会)

送达人:

注:该通知一式两份,一份不必签名送达被拆迁人,另一份应签名,由拆迁人留档。

房屋评估报告送达通知书

(二)被拆迁人:

根据拆迁法规规定,对你所有的 路 号房屋,已委托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并根据你的申请进行复核,现将评估机构的复核意见(或经复核已修正的评估报告)送达给你,若仍有异议,请你自收到本通知书之日起5日内,向厦门市房地产中介协会房地产价格评估专家委员会申请技术鉴定。逾期不申请的,视为接受该复核结果。

特此通知。

附:市房地产价格评估专家委员会地址:莲岳里41-46号二楼,电话:5052319

二00 年 月 日(盖章)

收件人: 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时

(收件人与产权人关系:)见证人:(居委会)送达人:

注:该通知一式两份,一份不必签名送达被拆迁人,另一份应签名,由拆迁人留档。房屋评估报告送达通知书

(三)被拆迁人:

根据拆迁法规规定,对你所有的 路 号房屋,已委托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并对评估报告进行专家技术鉴定,现将专家鉴定意见(或经鉴定已修正的评估报告)送达给你。

特此通知。

二00 年 月 日(盖章)

收件人: 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时

(收件人与产权人关系:)

见证人:(居委会)送达人:

浅谈房屋租赁合同的相关法律问题 篇7

关键词:房屋租赁

房屋租赁合同是当事人双方约定在一定的期限内,一方将房屋交付另一方使用或收益,另一方给付租金,并于期限届满时返还该房屋的合同。房屋租赁合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十分常见,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的数量上也一直居高不下。我国的房屋租赁制度在经历了数次立法的修改和完善之后,已经日益健全。但在司法实践中,要妥善处理好该类案件,需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1 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发生的几种情况

1.1 商品房屋的出租,目前发生纠纷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营业用房,铺面用户的出租。几年来无论从案件的种类、范围、结构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利用空余房屋出租,谋取租金已成为单位、个人争先恐后追逐的对象,过去被人们忽视的房屋出租,今天变得格外活跃。于是私人、单位一起上,大建营业用房出租获取租金比任何时候都多,租金价格不受限制,随行就市,涨落随意性很大,不仅是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而且产生纠纷越来越多,处理起来十分棘手。建议立法机关对租金收取根据房屋的建筑结构制定出相对标准,以便在司法实践中,有法可依。共建经营房出租后利益分配与风险责任承担也是难点问题。部分承租人经营不善不交房租,造成拖久租金纠纷时有发生,有的一走了之,产生连锁反映。在房屋租赁中既有守法承租经营的,也有规避法律政策的。

1.2 房屋转租问题:这种问题较为普遍,纠纷发生原因方方面面,一是出租人明知出租的房屋已被转租,表示默许态度。基于出租人的心理因素,只要交租金,什么人都可以承租;二是反复“连环”转租,不经出租人同意再转租给第三人;三是承租人擅自将承租房屋转租他人,出租人多次书面通知这种行为严重违约和违法。在出租人诉诸法院审理过程中承租人一落不明,造成出租人租金受损;四是原承租人隐瞒欠租情况,将房屋转租;五是承租人与受转租人秘密协议有意不交租金损害出租人的利益,人民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应该采取必要的法律手段保护合法经营者的利益,在这种租赁合同中可以设定抵押制度。

1.3 夫妻离婚后房屋出租问题。在离婚案件中,住房承租权和店面经营权发生纠纷处理,情况同样复杂,难度很大。应当根据《妇女权益保障法》及相关法律规定,女方无房居住的,男方有条件的应当帮助解决;对离婚前以女方名义租用经营用房,铺面商店房处理时原则上应判归女方租用,女方可适当对男子进行补偿;女方对男方另租房所花的费用,可给其合理补偿。女方自找居住,男方应适当给女方支付一些另外租房必要费用。

1.4 房屋租赁的法律问题:对租赁期长的私人用房和营业用房确定因租金太低反悔的诉讼。可以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民事政策和法律意见》中规定的“不能任意增租或强行收房,房客不能拖欠房屋或转租,租期届满,房主确因困难要求自住的,应当允许,但必须给房客找房搬迁的时间”,法院虽然依照规定作了处理,但总感法律依据不足。法院如果认定原定低租协议有效;明显会损害了出租人利益,与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不利;如果对低房租一味支持判决增租,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又无明确的法律依据,处理起来较为棘手。另外在实际办案过程还存在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急待法律做出明确的规定,如公房出租人按照《城市公有房屋管理规定》办理(房屋所有权证);按照建设部发布的《城市房屋租赁管理条例》办理了(房屋租赁许可见);出租人依照《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55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房屋所有权人将以划拔方式取得使用权国有土地上建成的房屋出租的,应当将租金中所含土地收益上缴国家”应上缴部分已上交,出租人严格履行双方签订的租赁合同,履行出租人应尽各项义务,承租人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法人机构以承租的房屋经营餐饮、娱乐业;由于承租人内部管理机制混乱等诸多因素造成无法经营、租赁合同无法合面履行拖欠租金达数十万元,甚至上百元,出租人起诉法院要求依法解除合同,承租人完全有支付所欠租金的支付能力。承租人在承租房屋时将房屋进行了装璜、改造。在双方的租赁合同中没有明确装璜部分归属问题,法院委托工程造价部门核定价格后,交承租人装璜折价,判给出租人以折顶拖欠房屋租金,这种强行叫出租人接受装璜的作法不利于保护出租人的合法权益,也不能体现我国民事立法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往往造成出租人所接受的装璜对出租人没有丝毫使用价值,给出租人带来重大的损失。人民法院在审理此类纠纷时,首先应查清承租人偿还租金能和,其次区分合同不能履行过错责任,由过错责任方承担违约的民事责任,还出租人以公平、公正、公道,使守法者得到应有的保护。《民法通则》116条、《经济合同法》35条对过错一方应承担违约责任有明确的规定,但对违约金如何承担,目前财产租赁合同没有明确法律规定违约金承担比例,应当制定违约金承担比例指导实际办案工作,使违约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2 房屋租赁合同签订时,防止纠纷产生应注意的事项

房屋属于不动产,在民事领域中,凡涉及不动产作为标的的,各种合同,当事人双方应该慎重对待,一方面是为了便于不动产进行管理,另一方面也可以尽量减少纠纷。所以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以减少纠纷,保证合同顺利履行;

2.1 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时,应力求做到合同条款齐备,内容明确、完整、双方责、权、利清楚。签订时最好请法律方面专家,进行必须审查,进行资信调查,这样既可以预、减少纠纷,又可以纠纷发生后,有据可查,便于处理。

2.2 租赁双方对装饰,装璜归属问题在合同中约定清楚,合同履行过程由于承租方的过错造成拖欠租金,装饰、装璜如何归属,合同履行完毕,应如何归属,签订合同时进行明确的约定,有利于纠纷的处理。

2.3 防止草率签订合同,承租方应查清楚出租人和出租房屋之间的关系;出租人是所有人还是占有人,还要搞清楚该房屋是不是共有,房屋产权有无其他纠纷。出租人主体是否合法,有无产权证明,有无租赁许可证明。

2.4 承租人应清楚出租房屋的性质;现在城镇中有相当一部分房屋属于单位补贴出售给职工的,对这些房屋行使所以权时,国家有专门规定。国家、单位、个人三方投入共建的房屋,分配给职工居住,职工并未取得房屋所有权,所有权仍属于国家,职工和单位之间只是租赁关系,职工无权处分房屋。

2.5 要服从国家特殊情况的规定《中国人民解放军房地产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军队要出租非军事设施的房屋时,要对房屋承租人进行严格审查,不得租赁给无法人地位,又无经济保障人员和民间组织。

单位应工作需要承租私人房屋时,必须经过县级以上政府和房屋主管部的批准。未经批准,私自订立房屋租赁协议是违法的,协议无效。

参考文献:

[1]李文科.房屋租赁法律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 2005.

[2]苏镧浠.试析房屋租赁法律问题[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9).

上一篇:形容成长的感言下一篇:胆大心细搞定销售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