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教育管理(通用10篇)
大学生教育管理 篇1
行政实习
这个月的行政实习轮到教务处,教务主任请我协助修改期刊的图,主任还说修改好,会在期刊上面挂我的名字,我有跟主任说没关系,我可以帮忙,但是挂不挂名我不会很介意,但是主任还是很坚持地马上把我的名字打上去,而这周我虽花了好几节课修改树林地图,但是可以意外的挂名在期刊上,算是很幸运呢!
另外,在我们这层楼的教室旁边有一块小的公布栏,主任要我布置但是主题不限,我思考了很久,想说这个公布栏恰巧在英语教室旁边,我就来布置英语的相关内容好了,所以我上网找了几张常见的水果图,打上英文字,张贴在布告栏上,这个部分我已经做好了,只差还未张贴,希望下周张贴後,除了有美观的效果,也期待学生能多学几个英文单字。
级务实习
常常我在班上称我的实习辅导老师为”老师”,她都会愣一下说:喔,原来是你在叫我啊!这让我感觉怪怪的,我思考了很久,最後我想说当我要叫老师时,我就说”婉琦老师”,这样应该比较好吧!
但是问题又来了,这周我到教务务借相机,我一进门就跟负责相机的老师说:○○老师,我要借相机,这时教务主任大笑,说:你居然叫他○○老师,这时又让我困惑了,我真的不知道该如何称学校的老师了,难道该直接称名吗?这样会不会很没礼貌啊?仍然要称○○老师
教学实习
在教学方面,我还算未正式在班级上上课,与同校的实习老师比较之下,我算是最慢上课的一位,我想我应该是在行政实习花太多时间了,但是这个月我是在教务处实习,会稍微轻松一点,所以我这周也已经跟老师商量好我下周就要开始上数学课,也已经定好单元了。
大学生教育管理 篇2
1.1 独生子女问题
由于人们生活观念的转变, 独生子女逐渐发展为现代大学生的主要群体。由于家庭条件优越, 家长们都纷纷创造各种条件培养孩子的智力和兴趣, 这些独生子女们兴趣广泛, 知识面宽, 接受新生事物相对简单。但是由于这些独生子女大都是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成长的, 很少与社会接触, 使他们对社会知之甚少, 很难独自适应社会的生活。所以导致了不少的在校大学生眼高手低, 高分低能, 严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的能力相对较差。这样, 一旦他们脱离父母, 脱离学校, 他们将很难适应社会上的各种复杂环境和来自生活的压力。高等学校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 要帮助这些大学生们培养独立自强, 自己解决生活难题的能力, 独生子女的比例加大, 也就加大了高等学校的管理难度, 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独立自强, 一方面又要将其培养成社会栋梁。
1.2 贫富差距问题
由于大学校园里的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家庭, 学生的家庭条件和社会背景差别较大, 有些家庭条件优越, 有些家庭条件却极为贫困,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这种贫富差距的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 必然会导致学生的优越感差距, 对于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来说容易引发心理上的一些问题, 形成自卑感, 性格内向, 自我封闭。这种贫富差距的存在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也给学校的管理和教育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作为学校的管理者, 既不能阻止这种差距的存在, 又要充分考虑那些条件相对较差的学生的感受, 尽量不要让他们产生心理上的自卑, 需要不断的培养贫困生对未来生活的兴趣, 看到未来生活的希望。
1.3 就业问题
随着大学生数量的急剧上升,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 由于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大学生想找到理想工作的难度在逐渐增大, 很多大学生毕业后由于工作经验和社会经验的缺乏, 被众多企业拒之门外, 这给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许多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 性格变得沉闷古怪, 甚至有些大学生由于受到严重的刺激, 性格偏激, 报复社会。由于急于就业, 很多大学生错位就业, 由于所找的工作与在校所学专业不同, 工作中所有的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学习, 这就意味着他们将在工作中经受更多的磨难, 面对更多的来自工作和生活的压力, 发展空间受到严重的限制, 这种情况下, 极易引发大学生不良情绪的发生。很多大学生都会有就业焦虑症,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 要尽快帮助学生排除焦虑, 帮助在校生物色较为合适的就业岗位, 不断培养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应该具有的沉着冷静的心态。
1.4 心理健康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 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这些压力的存在, 极大程度的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经调查, 很多的大学生都存在着不同的心理问题。在理想与现实、自尊与自卑、交往与封闭、家庭期望和个人意愿等多种压力和冲突面前, 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极易引发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 甚至会出现一些不正常的表现行为。时代的发展, 给当代大学生带来的生活和社会的压力巨大, 学校要密切关注在校学生的身心健康, 帮助这些大学生走出心理的阴影, 让其健康积极的面向社会, 走入社会。
2 做好大学生教育工作应该遵循的原则
2.1 信任关爱的原则
信任是对人的一种尊重。作为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给予学生最大的信任, 放心大胆的让学生去承担本该就属于他自己的责任, 让学生接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 只有先相信学生, 才能真正取得学生的信任, 才能彼此真诚相待。同时, 对学生的关爱也是不可缺少的, 教育管理过程中情感的力量往往是巨大的。教育工作者在强调规章制度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师生之间的感情, 用真诚和关怀去面对这些学生, 用感情彼此沟通, 增加教育管理的效果。
2.2 公平激励的原则
在教育工作的进行过程中, 公平和激励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工作者只有对待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 公平、公正的去处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才能够真正的受到学生的拥护和尊重, 学生才会不断反思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问题。同时, 公平和激励也有利于当代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相反, 如果教育管理者总是带着有色的眼睛看待学生, 必然会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落差, 加之学生周围给他带来的各种压力, 一定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很多问题。整个教育管理工作将很难进行, 同时也将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赞扬和激励会不断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但激励要适度, 不能过分激励, 过分激励, 一定会给学生形成一种错觉, 认为自己是最棒的, 一旦真正走入社会, 缺乏了周围人对他的激励, 他就很有可能失去对生活的动力。
2.3 尊重理解的原则
受到他人尊重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求, 人人都渴望得到社会和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在校的大学生, 由于没有经过太多来自社会的磨练, 和各种来自生活的压力, 渴望被理解和尊重的愿望更加的强烈。一旦失去了来自身边人的尊重和理解, 极易磨灭他对社会的向往和激情。作为一名合格的教育者, 就应该充分认识到人格平等的重要性, 在实际工作中, 要充分的尊重和理解自己的工作对象, 站在学生的角度, 处处为学生着想, 才能得到较为理想的工作效果。即使是出于好心的帮助, 也要注意维护学生的自尊, 出于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而进行的。
2.4 引导启迪的原则
教师与学生的每一次交流都要做好充分准备, 谈话的内容能够较大程度的起到引导和启迪的作用, 便于和学生达成一定程度的共鸣。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既要站在学生的角度, 考虑学生正在面临的实际情况, 又要达到一定的高度, 真正的起到启迪智慧, 憧憬未来的作用。同时, 教育工作者要注重自身水平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创新, 使得每一次与学生的交流都能够带给学生焕然一新的感觉, 都能够让自己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 能够用自己的水平和能力成功的吸引和管理自己的学生, 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
3 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
3.1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人为本”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 理解和支持, 突出对学生的关爱和服务。高等院校的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都要为了学生, 尽可能的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提高高校管理的效率。在学生的管理过程中, 要重视学生的心理需求, 注重师生之间的沟通, 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 营造积极健康的生活环境。通过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 充分发挥教育管理工作的作用, 使其获得更好的教育管理的效果。
3.2 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主要是通过教育者的引导, 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对照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就需要在管理的过程中既要把学生看成是教育工作的客体, 又不忽略他们的教育主体的作用。在新形势的要求下, 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要从学校管理为主转变为学生的自我管理为主的教育理念, 学校要帮助学生理解自我管理的意义, 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逐渐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 使学生逐渐学会承担起一定的责任, 将学生培养成为独立自强的栋梁之才。
3.3 善于发现优点, 开展赏识教育
对于犯错误以及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 不能给予人身攻击, 而是要尝试开展赏识教育, 积极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 以共同探索问题为目标, 鼓励学生积极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困难。通过充分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 并对其优点给予一定的赞扬和鼓励, 可以有效缓解学生对老师的心理抵触, 通过彼此的交流沟通, 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 之后, 再和学生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确定努力目标。在整个过程中, 不仅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彼此信任, 还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3.4 促进德育教育的多样化, 寓教于实践
在德育教育过程中, 学校要开展广泛的校企活动, 带领学生去参观不同类型的企业, 亲身感受一下企业的多元文化, 逐渐增强学生的社会认知度和责任感。可以定期邀请企业成功人士在校举办一些讲座, 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励志教育。通过专项奖助金的颁奖仪式对学生进行一定程度的感恩教育。另外, 老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到一些公益组织进行社会实践, 让学生走进社区切实为人民服务, 使学生在实践中受到德育的熏陶。这种德育教育的工作, 不仅对学生起到了更好的教育作用, 同时也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能够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4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社会的要求, 高等院校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当代大学生存在的问题, 相关的教育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严格的遵守一定的工作原则, 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创新教学管理模式, 才能够源源不断的向社会输送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徐剑.大学生教育管理方式创新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3.11:1-3.
[2]张振松.关于构建大学生教育管理创新机制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6.36:42-43.
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研究 篇3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
21世纪是“创新时代”,全球范围内的竞争都聚焦在创业的实力和水平竞争上,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前进的引擎和动力,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出台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活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希望在于创新创业,更在于创新创业教育,而创新创业教育的希望就在于创新型人才,让我们教育管理者一起点燃创新创业教育管理的火炬,开拓事业,成就创业人才梦想。如今的中国,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培养创新意识、推广创业精神。作为培育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摇篮的高等学校,应该要与时俱进,树立其一种可持续发展、全面的教育理念,将就业、创业及创新三方面融合为一体,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有效推动创业教育发展,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完善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再次提出强化“双创”精神,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一、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创业教育管理研究符合建立创新型国家战略要求
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它是以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为发展基础的,这种高素质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政府和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知识教育改革以及构建创新型国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决定了必须坚持把创新型人才资源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要素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资源。政府和高校必须建立以满足市场需求和符合人才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并构建与之匹配的管理机制、配套政策与资源平台。从而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实现高校毕业生合理就业,达到人才资源优化合理配置,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变,有效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创业教育需要创新,而创业教育管理则更加需要创新。
(二)创业教育管理有助于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并不高,大学生的人数还远未能满足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高校毕业生仍然是国家所需要的优质人才资源。我国就业形势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具体困难仍然是劳动者的就业需要与劳动力总量大、劳动力素质不高之间所产生的矛盾。加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以及实现产业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是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综合实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紧迫要求,也是应对国际竞争的战略选择。通过对创业教育管理理念的创新改革,培养大量创新创业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是全国国民财富中的最大财富。高素质的人才才是知识和技术的载体,没有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就没有持久的创新。可见,创业教育管理的改革创新有助维护经济繁荣,有效缓解就业压力,从而达到了稳定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目的。
(三)创业教育管理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创业教育管理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与传统教育有很大区别。需要我们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开展学科创新,逐步深化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特色。因此,深刻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进一步增强他们的创业竞争力,这是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推进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改革、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全民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举措。
(四)创业教育管理可以开拓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伴随着新时期的教育时代,创业a教育更多体现的是以人为本和与时俱进。创业教育是以创造来创新,以价值来评价,以谋求更加长远的未来而发展的。在这种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创造积极性,选择其热爱的领域去大胆的创业,极好地发挥他们的个性,以便创造出社会价值来实现自身价值的发展。这也既符合了教育教学改革本身的目的,又创新了社会发展的趋势,大学生们选择和发展能力也得到了相应的尊重。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发展瓶颈
(一)没有明确和清晰的创业教育理念创业教育学科地位的边缘化,是当前创业教育瓶颈之一
一方面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被当成是企业家速成的教育管理模式,开展的创业教育活动也都是“学生创业公司”,培养“学生当老板”。显然,这种拔苗助长式的创业教育活动无法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另一方面,认为创业教育仅仅为技术创新,而忽略“创意”创业与社会创新。技术创新创业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管理很重要,但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不能仅仅关注技术创新,而要更加关注“市场创新”即需求创新,某种意义上,社会意识创新、思想观念创新更为重要。
(二)创业教育管理缺少必要的教育资源
在创业教育中,教育资源主要是经费和师资。创业教育在我国正在缓慢起步,因此它的师资队伍是非常匮乏的。由于我国没有开设创业教育学专业,所以就没有大量的、接受过系统创业教育的老师来教授创业教育。各个大学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多数是依赖于经济学院和管理学院的老师开设创业教育类的课程或讲座。其次,目前解决学生创业教育的基金主要有政府设立的基金和学校设立的创业基金。从总体上看,基金不是很多,并且设立的门槛较高,学生很难获得。这些教育资源的缺乏,导致了创业教育一直处于边缘化,虽有心发展但是却没有经济基础的支撑,使得创业教育往往流于形式,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nlc202309021119
(三)没有健全创业教育的管理机构和创业环境
当今,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多数归属于就业指导中心管理,作为增加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额外渠道。学校和社会开展创业活动没有基于一定的创业实践平台和创业环境与条件。从社会环境来看,尽管管理层面经常大力宣传创新和创业的理念,但在实践过程中创业教育管理部门并没有引导好创业教育的实施,同时,虽然国家出台了很多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但是由于整个创业市场没有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使得创业风险依然偏大,大学生创业环境得不到有效保障。
(四)创业教育管理的评价体系不健全
为了更好地发掘出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我们需要建立健全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了解学生发展中的诉求,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教育功能。如今,很少有一个比较完善的评价标准来适用于创业教育管理。学校或者培训机构往往都是在完成基础的创业教育理论教学后,就不管学生以后的发展。既没有一个对于学生创业能力学习的评价系統,也没有一个对于创业教育教师和管理者的评价标准。这样的情况导致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没有得到应有的反馈调节,创业教育管理也就失去了创新的方向,创造力价值链也就得不到体现。
三、创新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机制的相关策略
(一)建立和明确大学生创业教育管理的目标机制
创业教育管理目标,从传统的大学生毕业面临就业、考研、出国的就业形式脱离出来,健康转变整个社会的传统教育理理念,深化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从就业教育转为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把创业教育的效能最大化,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与发挥,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加大资源的投入支持
推动完善落实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尽快制定简化创业手续、降低创业门槛的具体办法,加快构建“一站式”服务平台和“绿色通道”,使毕业生能够高效、便捷申领证照。要进一步落实好自主创业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地落户、毕业学年享受创业培训补贴等优惠政策。加大创业基地建设和创业资金扶持力度。各地要积极推动地方政府、产业园区、大学科技园、高校建设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基地,进一步推进“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建设,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低成本的生产经营场所和企业孵化服务。积极推动设立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进一步扩大资金规模,简化申领手续,扩展资金受益面。高校要设立校级大学生创业资金,开辟专门场地用于大学生创业实践和孵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选聘一些用于开拓且经验丰富的成功创业者、企业家、技术专家担任创业的兼职教师,为大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
(三)建立具体而高效的协调机制,优化结构
加强机制建设,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大学生创业需要良好的环境,应该为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创业机制。首先,简化审批程序,降低创业相关条件,放宽对创业的注册资金和场所的限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机会。其次,建立规范协调的市场机制,通过进一步规范资本、产权、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市场,构建规范的市场体系,为创业者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然后,强化扶持力度。进一步完善鼓励创业的优惠政策,为创业者提供优良的环境。最后,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向创业者提供各种创业培训、信息、市场服务体系等,全方位、多层次地为创业服务。
(四)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不断评估创业教育管理质量
评价指标体系需要反映出各个环节的质量效果,且需要把它们之间的衔接效能也很好的体现出来。从某种程度上讲,创业教育管理质量的评价机制就是创业教育事业中的一部分,它能够及时反映创业教育管理是否运行良好,是否适应学生教育、学校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否与整个创业教育事业的发展相适应等。基于此,我们需要对创业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及其结构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李爱民,赵悦平,严学仕.“90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1):21-23
[2]邵良杉,苏海泉.目标管理模式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50-51
[3]吴微微,金瑾如,王伟.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6(4):502
[4]李丽芳.基于创造力价值链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构建[J].现代教育管理,2010(11):126
作者简介
蒋璐璐,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局征兵咨询部部长,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助理研究员。
大学生教育管理硕士论文提纲 篇4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缘由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特点和意义
一、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二、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
三、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第二章 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一、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
二、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三、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受限原因分析
第三章 促进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一、创造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意愿
二、改进教师培训模式,促进教师全面有效发展
三、开展各类物理教学实践活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全面发展
四、充分发挥教师发展规划的导向作用,指引教师专业发展
五、完善相关政策制度,保障教师专业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大学生教育管理 篇5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与管理缺乏有效的情感激励,导致我国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效果较为一般,需要引起高校领导人员和相关教师的重点关注。本文就情感激励和情感理论进行相关描述,然后简要概述情感激励对加强学生管理的重要意义,最后就应该如何将情感激励应用于大学生教育管理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情感激励;大学生;教育管理
引言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对于促进大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利用情感激励进行大学生教育和管理对于提高教育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学生教育中应该充分重视情感激励的作用,并采用合适的情感激励的方法进行大学生教育和管理。
1.情感激励和情感理论概述
激励是教育教学中常用的方式和手段,采用激励的方式进行教育教学是符合心理学的发展观的。国际上众多的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如贝雷尔森等人均强调过,“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希望、愿望、动力等都构成了对人的激励…它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1]。”也就是说,激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采用激励的手段能够促使学生从内在增强学习需求。而激励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即物质和精神方面。很显然,情感激励属于精神层面的激励制度。对于大学生来说,物质激励已经无法起到太多的作用。而这一时期的学生却已经开始形成独特的人生观和思想观,情感激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完善他们的基本观念,更加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2.情感激励的作用和意义
(1)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大学生在这一发展时期的心理需求较为丰富,包括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三种需求,即情感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情感激励的应用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处理这些方面的情感和需求,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认知、得到更多人的尊重以及实现自我的价值。
(2)符合现代化管理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企业和学习的管理模式进行了新的研究。研究表明,人性化管理方式是当前最适合的管理模式。情感激励以学生的内心发展为根本,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为主要管理形式,符合当前人性化管理的特征,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3)能够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暗示作用心理暗示的一般规律为良好的、积极的心态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消极的、悲观的心态则会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信心降低。情感激励是以积极正面的力量教导学生,对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较为积极的暗示作用。
3.情感激励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1)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情感激励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是其重要的作用之一。那么应该如何使情感激励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呢?这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一般情况下,根据学生的年级我们基本将学生的心理需求定位在:一年级学生的主要心理需求为对新环境的适应;二年级学生的主要心理需求为人际交往的需求[2];三四年级学生的主要心理需求为就业需求。针对各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具体激励,对于解决学生的当下的心理需求问题有明显的效果。当然,不同的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可能还存在不同的需求,辅导员可以再进行具体的分析和了解。
(2)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和认可内在动力是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的根本,我国传统的大学生教育中,教师经常采用批评和指正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导,导致学生的教育管理效果较差[3]。情感激励要求教师采用更加温和的教导方式,即以积极引导和鼓励认可的形式使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改正。教师的认可和激励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信和自尊,学生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能够较为容易接受教师的指导,并主动规范行事。
(3)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和忍让关心和宽容忍让同样是情感激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中不应该只在学生出问题的情况下才与学生进行交流,这样的教育管理效果必然会受到影响[4]。学生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的细节问题,教师应该要加强对学生的关心,适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而且给予学生更多的宽容和忍让,这样学生才能与教师亲近,并更加听学生的话。
4.结语
大学生正处于思想观、人生观逐步完善的过程,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应该要从情感方面积极引导和激励。情感激励指的是在对大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过程中采用情感引导和激励的途径来实施的教学手段。应用情感激励进行大学生教育和管理需要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和认可并加强对学生的关心和忍让。
参考文献:
[1]刘波,高银.论高校学生管理新思路———激励机制在高校大学生情感问题中的运用[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01:51-54.
[2]王浩,孙宇.“情感激励教育法”在教学中的应用———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12:52-54.
[3]郭景茹,赵铁丰,计红,张旭,倪宏波,李颖.激励机制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及效能分析[J].畜牧与饲料科学,,02:22-23.
大学生教育教学管理的论文 篇6
【摘 要】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教学是学校的核心工作,教学工作的好坏严重影响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形象,高水平教学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的合格人才。如何做好教学工作,如何做好教学管理,是现阶段高校办学的重点工作。教育教学管理需要强化管理意识,明确管理要求,执行高标准严要求的管理工作。本文将结合管理经验,讨论如何提高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中教育 管理方法
有效保障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做好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重视高校管理工作的研究,努力推进管理观念的进步与创新,从而提升高校整体水平,培养高素质人才。面对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需要严谨的审视实际情况,把我发展实际,建立起严格科学的管理体制,制定人性化民主管理理论,真正做好高校的教育教学全方面管理工作。
一、学习及日常生活管理
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学生群体是一个结构复杂,相对难以统一管理且满足所有学生要求的管理对象。学生一方面存在思想方面的差异,对于学校的管理看法不一;另一方面,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不同,管理决策不能够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当然,不能因为学生群体的复杂性,就硬性采取校方决策的管理模式,学生在管理关系中很可能存在抵触情绪,这对管理工作和教育工作的开展都没有任何好处。那么如何将学生考虑到教育教学管理中来呢?
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学生个体差异既然存在,管理工作就不能够忽视这一客观因素,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有责任有义务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差异所在,了解学生对于学校管理工作的看法与建议。学校管理者应当及时了解学生对于学校的看法,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学校管理漏洞,根据学生的合理要求不断完善和改进学校的管理模式,让学生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切实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好的管理者,还要了解学生校外生活和家庭情况。管理者需要及时了解学生非在校时间的思想状况,要培养全方位高素质人才,日常生活思想积极向上也很重要。根据学生日常生活和家庭状况,可以让学生在在小阶段参加平时无法参加的活动,比如篮球,排球等体育项目,对于家境不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在学校参加计算机等兴趣班。
结合了校内与校外的双重管理,分析记录每一个学生,宏观调整对于学生的管理工作,细化管理手段,使管理工作不在是笼统的,缺乏针对性的。考虑到学生个人因素,以学生为主体的管理手段,才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才能让学生对于学校更加信任与依赖,这样的管理工作深得人心,对于学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1)学校最重要的主体依旧是学生,学校的主要还是以培养优秀人才为目标。所以为了良好地学习,要贯彻实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一系列教育部对青少年成长有帮助的条例。校方更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指定更完善更人性化的管理规范,从饮食,体育,校园礼仪等各个小方面着手,旨在培养全方面发展,拥有良好习惯的中学生。
(2)开展青少年学生礼仪法规评优活动,激励学生要成良好习惯。同时在学习礼仪和规定的同时,培养知法懂法,讲文明懂礼貌,传承中国优良传统的文化的,能代表全新一代优秀青少年。培养学生的爱国爱家爱校情怀,锻炼学生吃苦耐劳,刻苦学习的精神,给学生积极向上的引导。
(3)开展文化课方面的比赛,以奖励制度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提高成绩。结合各个教研科室,在学生中开展学科竞赛,提高成绩的同时还能达到开阔学生视野的目的。鼓励学生组建自己的学习兴趣小组,在共同学习的环境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相互学习相互鼓励的团队意识,有利于学生找到更高效的学习方法,更高效的提升成绩。
(4)组建各种有益学生健康成长的兴趣社团。利用校刊校报充分听取学生在课堂学习之余想在学校获得怎样的培养。可以建立“野营俱乐部”,周末带领学生外出野营,既有利于身心健康,也培养野外生活,团结合作的社会必备技能。“篮球社”“足球社”等运动社团,在学生课余之时提供专业的运动指导,知识与体能的共同发展,培养真正全能性人才。
三、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
学校通过相对民主的管理手段完成客观方面的教育教学管理,而教育教学管理的核心在于学生的自我管理。学生自我管理程度的提高,意味着学校的管理与引导工作有效果,这也就要求管理这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对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而言,学生会是最好的选择。学生会由学生自由组成,通过学生间的沟通进行管理,相对是一种高度民主化的管理模式,所以学校管理部门要充分重视起学生会的自我管理和学生管理工作。学生会要做好与学校的沟通工作,将学生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学校有关部门,学校可以及时提供帮助,改善学生在校的学习环境;学生会也有义务将学生群体中的不良现象,如网络游戏成瘾,攀比等,上报给学校,学校通过组织学生群体的思想教育活动,来正确引导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应当有的良好习惯。学校可以通过学生会这根纽带建立起与学生的联系,通过间接管理手段加强学生间的自我管理水平,也可以通过学生会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战略,适时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和师生座谈会等,人性化,规范化引导学生,避免使用强硬的要求或惩罚制度束缚学生,给学生充分的自我发展机会,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给予重要的引导和教育工作,才是管理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崔炳利,王向菊,加强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促进校园和谐文化建设[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1).
[2]张勇,袁源,地方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观念变革和实践创新[J],继续教育研究.(03).
[3]潘键,浅谈高校教育教学管理改革[J].大众商务,(22).
大学生教育管理 篇7
一、加强贫困大学生的思想管理, 注重心理健康, 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强调:“使大学生了解常见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 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各种心理问题”, 让他们“学会自我心理调适, 有效消除心理困惑, 自觉培养坚韧的意志品质, 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当代大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 具有强烈的政治敏感性, 在政治上逐渐趋于冷静、理智和成熟, 接受新事物快, 在生活中表现出积极向上的进取意识。另一方面, 他们的社会阅历不足, 看待问题往往过于单纯和偏激, 在确立人生理想, 端正人生态度, 选择人生道路等方面存有欠缺。所以, 采取多种形式和易于同学接受的学习方式, 组织大家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论断和篇章, 使同学们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立场、方法来分析问题和认识世界。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理论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 从而坚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主导的价值观, 我们要努力培养符合时代要求, 符合青年人成才需要以青年人心理能够承受的价值观。首先, 进一步挖掘、整理、阐释马克思主义经典价值理论, 紧密结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和高校学生思想实际, 创造性的发展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其次, 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 与时俱进, 在教育实践中发展这些理论, 并用发展了的价值理论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再次, 要批判的吸收和借鉴西方价值观, 以海纳百川的胸怀, 总结人类文明发展中的经验教训。最后, 要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鲜活的价值观, 精心加以培育, 使之成为新价值观的生长点。价值观教育过程中一要解决好价值观的层次性和差异性问题, 将先进性与广泛性有机的结合起来, 既要重视主导价值观的宣传和倡导, 同时不能忽视一般价值观的教育与宣传。二是正确看待当前贫困生求学受教育权益与国家无力“全包”经济无依靠人群经济负担的矛盾问题。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就业压力增大, 社会贫富差距拉大, 倡导主导价值观, 减少多元化价值观的影响显得格外重要。
二、突出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管理, 注重教育规律, 教育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帮助贫困大学生掌握大学学习规律, 灌输树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思想。大学教学中, 更多的是发挥学生的独立性, 大学教师尽管是教学中的主导力量, 但是学生的参与程度、自主程度都大大提高了。大学生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空间上都获得了更大的自由, 他们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自觉主动地利用高校实验室、图书馆等有利条件进行研究和探索, 可以超出课堂讲授的范围去遨游知识的“海洋”。同时, 大学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也给大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独立思考、独立钻研的舞台和空间。学习方法有多种, 究竟哪一种适合自己, 这主要靠平时的不断探索和总结来确定。但是无论哪一种方法, 笔者认为听课和复习总结两个环节很重要, 因为上课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对学生而言, 是学好功课的关键。教师的课堂教学, 是根据教学大纲,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参考相关资料精心准备的, 在高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教材本身。因此, 听课是在校学生掌握知识的捷径, 复习和总结是与遗忘作斗争的基本方法, 是巩固知识、提高认识、熟练掌握技能的主要手段。听课之后及时复习和总结, 必然能起到强化知识, 加深理解的重要作用。在平时的学习中, 学生因不重视听课和复习总结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考试不及格的例子不在少数。所谓合理的知识结构指:一是建立专业的核心知识, 核心知识的建立过程, 是参加课堂与专业学习的过程。核心知识是学生将来从事专业工作的理论基础。二是建立本专业的相关知识。相关知识的建立过程, 就是在课外, 经常接触本专业的学术刊物、文献, 将本专业的前沿领域与自己所掌握的理论基础结合起来, 它需要不断接受新事物、新知识。三是建立个人的外延知识。所谓“外延知识”, 是指专业知识以外的知识, 如理科的学生要学点文科知识, 文科的学生要懂点理科的知识, 加强本人的文化素养。
引导帮助大学生作好职业生涯规划, 确立目标。寻找理想职业的征途, 并不仅仅是制作求职简历、参加笔试和面试的过程;它依赖于大学阶段所积累的知识、经验。这个积累过程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最终的择业结果。同时, 要作好从校园走向社会的两种衔接:一种是知识、技术上的衔接, 择业和就业时, 就会被专业是否对口、所学是否有所用等困扰, 这是低层次的衔接。另一种是个人思维模式、思维方式、工作能力、处世哲学上的衔接, 这是高层次的衔接。大学生应该从迈入校门的那天起, 就有这方面的规划。不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应该时刻不放弃对思维方法的训练, 提高判断、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自身全面的、综合的素质。在确立目标方面, 英国著名哲学家怀特海先生这样说过:“在中学阶段, 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 他应该站起来, 四面了望”。要引导贫困生正确处理勤工助学与学习的关系。开展勤工助学的目的是为了缓解贫困生的经济压力, 进而减轻其心理负担。贫困生从事勤工助学要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 不能“舍本逐末”, 要尽可能发挥贫困生的聪明才智, 把重心放在“智力型”勤工俭学上, 从而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健康成长、成才。
三、重视贫困大学生的课外生活管理, 注重校园文化, 教育大学生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
校园文化建设是在学校环境中, 由学校管理者和广大师生、科研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的相互作用中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产物及创造的过程。它具有层次较高、规模较大、教育性较强、内容丰富、辐射面广及群众性强等特点。大学生品德的磨砺、情操的陶冶、审美情趣的培养、能力的锻炼和强健体魄的形成都离不开校园文化生活。大学生通过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达到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提高能力、激发学习热情的目的, 同时也会增强学生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心理学极为重视活动交往在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积极的活动, 可以使大学生更广泛地了解社会、认识国情, 更深刻地认识社会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 提高大学生实践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假期组织的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使学生在实践中看到自身知识和素质方面的缺陷, 有助于他们对自身进行正确的估价。
要加强指导, 让贫困生树立自立自强观念, 通过讲座、咨询等形式, 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贫困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树立正视困难、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树立自强自立的精神, 通过积极参加各种勤工助学活动, 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和自制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大学生群体结构的变化, 青年大学生的需求变得多样化, 要求策划活动必须注重内容新颖、多样, 以激发大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力求做到校级校园活动集中化, 系级校园活动月月化, 班级校园活动周周化。
摘要:贫困大学生是高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 该群体的教育管理在高校创建和谐校园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从管理好贫困大学生的思想, 注重心理健康, 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管理好贫困大学生的学习, 注重教育规律, 教育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管理好贫困大学生的课外生活, 注重校园文化, 教育大学生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三个方面提出途径探索。
柔性管理理念下的大学生教育管理 篇8
目前,在开展大学生工作的时候,面临着很多问题,并且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个性鲜明的特征,所以作为管理人员必须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采用柔性管理理念,既以学生为根本,达到提高学生自我教育和管理积极性和主动性目的。
二、柔性管理理念概述
对于柔性管理理念,是指将人们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作为基本前提的管理思想,主要是采用心理说服的方式进行教育管理。它主要是根据人的主观意识、内在潜力唤起人们的自觉行为的终极管理理念,并且它是以人为中心展开的,以及对人与人之间的不同需求进行关注,从而充分体现对人的尊重。
三、目前大学教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管理理念缺失“以人为本”。
在教育工作中,以人为本的原则是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强调人应该回归到有思想和情绪的真实人,不应该只是将他们作为获取利益和劳作的工具。但是在开展大学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没有对这一原则进行深化认识,只是采用刚性管理措施,强调遵循章法,仅仅依靠规定制度对人进行约束,没有相互的沟通和理解。同时学生在违反规章制度后只是对其进行处罚,很少有管理人员对他们进行教育管理。
2、管理实践缺少感情关怀
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时候,管理人员经常采用行政手段对他们进行管理,并且过度的强调学校和管理人员的等级和权威,很少对学生的价值目标、行为标等进行考虑。同时在管理中没有对上下级的沟通的重要性进行考虑,只是把学生当做机器人,也只是利用纪律惩奖和组织制度对他们进行管理和调动,没有将情感性、文化性等对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教育起到的重要作用引起重视。
四、柔性管理理念在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念
作为管理人员,在开展大学生教育工作的时候,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因为柔性管理可以把科学合理的观念贯彻到教育管理工作中,并且对随时关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还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进行表扬,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就能大大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管理人员还应该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如果学生的学习有进步,应该及时给与表扬,这样就能很好的消除他们内心深处存在的消极思想,也能很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
2、通过管理机制构建平等平台 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具有很强的平等意识,并且对独断转行的管理模式非常抵触,而运用柔性管理理念可以为学生建立一个共同参与的管理机制,并且学生可以参与到管理制度中,从而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在开展管理工作的时候,不应该表现出等级差异,要让学生在平等、尊重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并且管理人员对学生要平等,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给与相应的帮助,从而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其次,还应该让学生认识清楚教育管理的严格性,并且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此外,在采用柔性管理开展教育工作时,应该对学生的性格进行全面了解,并且及时与家长沟通,并且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成为一名社会所需压的人才。
3、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大学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阶段,所以作为管理人员在运用柔性理念进行管理时,应该采用个体重于群众的模式,利用号召开展群体工作,利用潜移默化形式开展个体工作,因此尽管教育工作是针对主体,但是问题是来自个人的,所以一定要充分认识个体的特征,例如:复杂性和特殊性。同时因为各个学生的性格、爱好、理想都不同,所以要对其进行充分考虑,有效避免个体判断错误问题的出现,并且对个体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就可以形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4、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
所谓的传统教育就是利用思想道德观念和政治理论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从而起到规范学生行为的目的。在初级教育工作完成之后,作为管理人员就应该对学生的行为和理念进行正确的引导。同时管理人员要从自身做做起,起到带头作用,为学生做一个好榜样。因为大学生具有一定程度的思考能力,他们对说一套做一套的行为非常反感,针对这样的现状,作为管理人员应该对自身形象建设进行强化,并且树立一定的威严和信仰,从而才能为学生树立一个守信用和钦佩的形象。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大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时候,要采用柔性管理理念对其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大学生健康的成长,也能确保其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大学生班级教育教学管理探讨论文 篇9
班级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同时班级作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个人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这一点在大学生的班级内部也不例外,并且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面临着就业的严峻形势,因此相应的班级引导就显得更为重要,因此需要在这一背景的基础上进一步革新传统的大学生班级内部的教学管理体制以及具体的教育方式,而这一革新程序的实际执行与具体的课堂融入环节就需要教师对相应的教育目的以及就业的整体趋势都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
1教师要不断强调就业的重要性
班级的实际管理的核心是对于学生素质的教育,进而以此为基础,并将这一教学思路全面贯彻进学生的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以此为一个系统化的大学课堂教学,这样便能按照这一思路进行具化的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并且这一管理形式必须基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这一管理实践必须是长期的,在管理的同时还应通过实际的课堂教学进一步革新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更进一步的思考,从而让学生明确上学的目的、大学的学习思路与方法以及期毕业之后的实际打算。进而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就业展开一定的指导性设计,对学生的职业思考进行些许引导,并且使学生对未来的就业有一个明确的概念,使学生进一步将自身的个性融入未来的职业取向中,而这也是对学生未来的就业有一定的意义的。
2就业讲座的开设
管理者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相关专题讲座、组织高年级与低年级班级之间的思想、学习、考研等方面的交流,开阔思维视野,全面规划自己,逐步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提倡新生广泛参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注重多种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和培养,锻炼提高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及领导艺术才能等,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没有目标,就没有奋斗方向。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有能力实现的近期目标与学期目标等,并且督促学生天天坚持,引导学生学会自查,和同学之间互查,力求养成习惯,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3班级学风的规划
学生的就业必然不会按照统一的方向进行,这也是学生的个性所致,是一种必然化的趋势,但尽管学生的就业方向是多种多样的,但其具体的目标只有唯一的一个,那就是完成就业,完成从学生到工作人员的身份的转换,因此,这就需要班级教师的合理引导,并将这一引导以一种较具强制性的教学管理体系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因此,首要任务便是班级的整体学风的建设,而这一建设性的体系的目标是为学生创造更好地学习的条件,进而使学生能够更进一步地体会求学的意义以及未来就业的重要性,进而将课堂所学与实际的就业全方位的结合,以实现自身学习周期计划的确定,并在此基础上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努力为班级贡献自身的力量,而这也是教师团队从侧面提升班级管理效果的做法。
4管理要有针对性
班级管理只有用“心”管理,才会孕育出一个个真、善、美的心灵,培养出一班好学生,带出一个好班级。教育管理者只有心中有学生,才有可能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结合农科专业特点,针对目前大部分同学在企业、事业单位就业这一现实问题,班级管理把低年级学生锻炼吃苦耐劳、扎实肯干、专业技能强、适应性广的优秀品质作为培养目标;而对高年级则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择业观念,倡导学生先生存,后就业;先就业,后创业。同时,平时注意调动班干部、宿舍长、入党积极分子等班级骨干,由点影响面,带动全班同学,努力学习,提高素质,培养能力。
5在实际的管理环节坚持以人为本
班级管理的主体还是要放在学生身上,而教师在此过程之中只是一种辅助,而这也是对我国以人为本这一建设性方针的尊重与维护,教师应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开展一定的模拟化就业的活动,以强化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而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季顺利就业,以实现自身的学习目标,并且学生也要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与学习的整体大方向,在此基础上提升班级的整体向心力,为班级氛围的营造提供自己的力量。因此教师可主要针对这一点在班级和学校内部开展一定的活动,进而提升在学生内部的特色化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间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6完善就业的导向作用
就业的导向作用还是教师团队依旧需要全面贯彻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自身应对就业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进而使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环节的确立都能够得到一定的理论性支持。因此教师团队应定期举行一定的就业性思想调研,通过小组之内的相互讨论来切实维系就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建设性意义。并且教师也可以通过接受一定的就业思想引导培训来提升自身的就业理念的贯彻力,从而顺利地将这一思想传递给自身的学生,以使这一思想得到充分的贯彻与落实,并且推动学生顺利就业。指导学生顶岗实践,进行岗前培训,引领学生最终成长成才。努力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技能强,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7结语
总而言之,当下就业的形势十分严峻,因此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强化自身的就业能力,以迎合当今的潮流,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而教师团队作为学生团体的引导者,需要在实际的班级教育教学管理全面地弘扬就业思想的重要性,以在学生团体内部弘扬与贯彻就业这一建设性思路,推动学生主动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进而使学生能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而这一建设性体系的开展能够全面提升我国的教育界的建设性意义,进而推动我国科教兴国这一思想的进一步贯彻与落实,从而间接提升我国的文化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齐慧霞,李明超,胡振妍,贠小波,李双民,宋士清.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生班级教育教学管理[J].考试周刊,2014(67).
[2]黄群娇,陆汉军.大学生就业为导向的高校教学管理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5(09).
[3]周鑫.“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大学生教育管理探讨[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4).
大学生教育管理 篇10
(一)消极的思想特点
1.攀比心理较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特别是对“90 后”大学生而言,基本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他们会更加追求享受生活。因此,当他们面对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诱惑,就会想办法去追求,特别是看到身边其他人拥有某种流行或者前卫的物品时,他们就会想办法也要拥有,而且会互相攀比,想要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有突出的表现。因此,现代“90 后”大学生都具有攀比心理。
2.眼高手低
很多“90 后”大学生都具有十分优越的生活条件,因此他们不必为生活发愁,再加上他们作为大学生的那种优越感,导致他们眼高手低。在找工作的时候,对于工作条件不理想的工作,他们宁愿在家里啃老也不肯去屈就,那种优越感让他们对生活和工作的起点的要求很高。同时,“90 后”大学生迫切想要发挥出自己的价值,想要一展拳脚,没有什么耐心做基层工作,总是觉得没有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但实际上他们的能力根本不足以支撑他们的优越感,这种眼高手低的思想极大的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二)积极的思想特点
1.思想开放
改革开放促使“90 后”大学生的思想更加开放,由于文明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90 后”大学生思想上的束缚得到降低。在大学校园里,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看到那些处于热恋中的学生在秀恩爱。这种思想上的开放除了表现在伦理上,更多的是表现在大学生的创造性上,当前“90 后”大学生不会盲目的迷信权威,他们敢于挑战,他们敢于跳出常规,给思想更多的空间去进行创造。
2.较强的自主意识
随着虚拟网络环境的形成,90 后大学生人际交流与交往的范围不断扩大,在这种无差别的交流平台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了培养,同时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对知识层面扩展非常有利。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这种虚拟网络环境的形成为90 后大学生提供了绝对“自由”的空间,他们在这种环境中逐渐形成了自由散漫的风格,行事变得更加具有自主意识,难以捉摸,这无疑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增加了难度。
二、当前“90 后”大学生教育管理的创新
(一)体现人性化
在当前“90 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上,要体现出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的方式是要求我们在管理上要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中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人性化的管理不仅能够减小学生的束缚,让他们更加自由,在心理上容易接受,而且还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出他们的创新能力。人性化的最重要的特点是体现在“人性”上,而大学生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年人,我们应该相信他们能够处理好自己的“个性”问题,不需要学校在管理制度上多加束缚,否则不仅不能管理好学生,还会让学生心里产生叛逆心理。
(二)引入先进的教育管理手段
中国的大学教育起步较晚,教育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都存在不足,创新教育管理就是要我们不断的引进先进的教育管理手段,结合我国大学教育的实际情况,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教育管理手段。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在进行教育管理的时候需要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同时还可以引进国外一流大学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不但可以满足大学生崇洋媚外的心理,而且能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弥补自身教育管理制度上的不足。通过不断的吸取和改革创新,制定出适合自己学校教育管理的制度。
(三)开展具有思想指导意义的活动
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大学生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果你要他们去找专门的心理老师或者去读一些思想教育的书籍,他们会觉得没有面子和枯燥。因此在对“90 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要进行一些创新。我们可以将课堂从教室内引入到课堂外面,开展一些积极向上的活动,将思想教育蕴含在活动之中,让大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思想教育。开展一些具有意义的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大学生参加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他们的言行,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这种开放的教育方式十分适合“90 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