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工作管理办法(精选8篇)
科技工作管理办法 篇1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工作管理办法
银办发[2002]223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人民银行科技工作的管理,明确人民银行科技工作的职责、作用以及与业务部门的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人民银行科技工作坚持服务业务、保障安全、促进发展和支持创新的原则。
第三条 人民银行科技工作在总行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指导。
第四条 总行科技司是人民银行科技工作的主管部门,分行、营业管理部、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分支机构)科技处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辖区内科技工作。人民银行科技部门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建立并严格执行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对科技管理工作的有关重要环节实行必要的职责分离和权限制约。
第五条 人民银行科技工作包括:编制人民银行科技发展规划和电子化建设计划,组织管理人民银行电子化、信息化项目工程建设,制定人民银行系统电子化设备管理政策,组织计算机系统运行工作,管理人民银行系统与科技部门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技术专利申报等工作,管理银行系统科技成果、科技奖励、科技保密、科技统计,协调银行系统电子化建设(支付清算、银行卡联网联合、金融网络等),指导、监管、协调和规范银行系统计算机和信息数据的安全工作,归口管理金融行业标准化技术工作。
第二章 电子化计划管理
第六条 人民银行电子化建设项目必须纳入计划管理。总行科技部门根据人民银行信息化发展规划和当前人民银行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汇总各业务部门对计算机应用系统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在充分征求各业务部门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人民银行电子化项目计划,并根据当年电子化建设资金规模编制电子化资金预算和资金计划。电子化项目计划和资金预算及计划经充分论证后,报行 领导审批。根据行领导批示,对项目计划进行调整后,报行长办公会批准实施。分支机构科技部门在总行批准的分支机构电子化资金预算内编制自建电子化项目计划,报分管行长批准后实施,并报总行科技司、会计财务司和相关业务司局备案。
第七条 电子化计划的时间以中国人民银行会计时间为起止时间。第八条 科技部门负责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在年终时将计划执行情况报主管行长及有关部门。
第三章 电子化项目管理
第九条 人民银行电子化项目范围包括:列入国家计划内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规定限额以上的电子化建设基建项目和技改项目),列入人民银行电子化建设计划内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计算机应用系统项目)、分支机构电子化自建项目。
第十条 总行各业务部门作为项目单位,负责提出计算机应用系统的业务需求,并负责项目推广应用;科技部门负责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会同项目单位组织计算机应用系统项目的工程建设,组织技术总体方案的论证和工程实施,监督检查项目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会计财务部门负责对项目工程预算资金进行审查,对工程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一条 项目立项。科技攻关项目及国家规定限额以上电子化建设项目由科技司上报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立项。限额以下人民银行计算机应用系统项目,由业务部门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业务需求;基础设施项目由科技部门组织有关部门经过充分论证后提出需求,报主管行长批准。经行长批准的项目由科技部门汇总,并组织对业务需求进行技术分析,会同项目单位和有关部门对业务标准、技术方案及资金预算等问题进行比较分析,提出意见。征求有关业务司局意见后,报主管行长批准立项。投资金额在300万元人民币以上(含300万元)的项目报行长办公会研究决定,以行发文或会议纪要形式批准立项。批准立项后,科技部门会同项目单位进一步细化和完善项目的业务、技术标准和方案。经批准立项的项目,必须采用招标方式选定承建单位及设备供应商。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自建电子化项目的立项比照上述规定立项程序及审批办法,属于基础设施项目自批立 2 项,属于业务应用系统项目,提出业务需求报总行主管业务司局批准。分支机构自建辖区内计算机应用项目,其业务需求和技术总体方案需报总行业务主管部门和科技部门批准后实施。分支机构批准立项的项目,应报总行备案。
第十二条 项目开工。总行项目由科技部门会同项目单位对经批准立项的项目工程总体方案作进一步可行性研究和论证,细化和完善技术方案,报请行领导审批,以办公厅发文批准项目开工后,方可进行商务洽谈。
第十三条 项目资金拨付。由会计财务司根据批准的项目工程进度及合同拨付项目建设资金。
第十四条 项目实施或终止。经批准立项的项目,项目单位应确定项目负责人,明确责任制,并提出项目完成的总体目标计划。项目承建单位按照项目总体目标计划提出详细的工程实施进度计划。科技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开工项目的工程进度、技术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如发现有重大技术或工程质量问题,报经行领导批准,责令限期修正或终止项目合同。
第十五条 项目变更。项目单位如变更或调整已批准立项、开工的项目,必须报科技部门并经行领导批准。
第十六条 项目验收。项目完工后,项目单位负责项目的业务需求验收,科技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组织项目工程验收,会计财务部门会同科技部门负责审查项目决算。通过验收的项目,由项目承建单位与项目单位办理交接手续。
第十七条 人民银行内审部门负责对电子化项目管理工作监督和审计,对重点项目的立项、资金拨付、实施、变更、验收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监督。
第十八条 列入国家计划内的项目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四章 电子化资金管理
第十九条 电子化资金是指在人民银行费用预算中安排,用于人民银行电子化项目建设的资金。电子化资金分为总行电子化资金和分支机构电子化资金两部分,其中:总行电子化资金用于列入国家计划或列入人民银行电子化建设计划内,由总行批准立项并组织实施的电子化建设项目;分支机构电子化资金用于分支机构的微机购置和更新、机房场地和技术防范工程建设、办公楼局域网建设等自建项目,以及由总行批准立项并组织开发推广的业务应用系统。
第二十条 人民银行会计财务部门为电子化资金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电子化资金,负责根据批准的项目计划和工程进度审查、拨付电子化资金,并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会计财务部门要将电子化资金直接拨给项目承建单位,不得通过其他部门转拨。其中:总行电子化资金,由会计财务部门根据科技司部门会同项目单位提交的拨款申请,经审核后在“电子设备购置费”中列支;分支机构电子化资金属地管理,由分支机构会计财务部门根据本行科技部门的拨款申请,在上级行核定的“电子设备购置费”指标额度内审查列支。分支机构因业务需要,经总行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并根据总行下达的电子化资金预算而拟定的电子化建设项目不得以各种理由向本辖区金融机构摊派收取项目建设资金和费用。
第二十一条 电子化项目投入运行后,其日常运行、维护费在项目使用单位的“管理费”相关账户列支,不得使用电子化专项资金。
第二十二条 科技司负责根据电子化项目计划,编制总行电子化资金预算和总行向分支机构推广项目资金预算,报行领导审批后提交会计财务司;分支机构会计部门会同本行科技部门负责编制辖区内电子化建设项目的资金预算,经本级行领导批准后,纳入财务收支计划,并报上级行审批。
第二十三条 每终了,科技司会同会计财务司就总行电子化资金使用情况写出专题报告,送内审司提出审计意见后,报主管行领导;分支机构科技部门应会同会计财务部门编制电子化资金决算报告(包括项目进展情况和电子化资金使用情况),报上级行会计财务部门和科技部门。
第二十四条 电子化建设项目竣工后,总行项目由科技司编制项目财务决算,报会计财务司和内审司;分支机构自建项目由分支机构及时编制项目财务决算,上报科技司、会计财务司和内审司。同时将项目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及时纳入会计账务核算。
第二十五条 电子化资金的使用必须符合财政部和人民银行的有关财务规定,专款专用。
第二十六条 人民银行各级内审部门负责对电子化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审计。
第五章 电子化设备管理
第二十七条 电子化设备指各类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网络通信设备、安全保密设备、银行专用设备、计算机机房场地设施等,以及与上述设备相关的软件产品。
第二十八条 人民银行电子化设备管理按照“价值管理与实物管理相一致”原则实行账物分管。价值管理包括电子化设备的计价、入账、调拨、报废、核销等账务处理工作;实物管理包括电子化设备的登记、保管、使用和维修等日常管理工作。价值管理由会计财务部门负责,实物管理的分工是:由科技部门负责设备登记和维护,使用部门负责保管、使用和日常管理。
第二十九条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采购管理暂行办法》(银办发[2000]353号)的规定,总行和分支行应分别成立采购管理委员会,统一负责组织审批电子化建设项目设备采购工作。采购委员会由一名行领导负责,成员由科技、项目单位、会计财务、内审、监察等部门组成。设备采购必须严格履行《中国人民银行采购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的采购程序。计算机安全产品的采购,必须按照国家安全部门制定的安全产品和加密设备使用管理办法执行。科技部门根据采购委员会的决议,按照项目建设的需要,组织有关部门按规定的采购程序进行设备采购。
第三十条 科技部门负责组织对采购设备的验收工作。设备验收后,会计财务部门负责电子化设备的账务核算工作,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电子化设备实物的出入库管理工作,设备使用部门协助科技部门负责电子化设备投入使用后的日常维护工作,并协助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做好年终盘点工作。
第三十一条 电子化设备的更新报废,按《中国人民银行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执行。
第六章 标准化管理
第三十二条 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质检总局批准成立并委托人民银行归口管理金融系统标准化工作的技术工作组织。秘书处设在科技司,负责日常工作。
第三十三条 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组织标准制定、审定和报批工作。国家标准报质检总局审批颁布,行业标准报总行审批颁布并报质检总局备案。
第三十四条 标准的立项管理、制定、审定、发布程序按《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章程》执行。第三十五条 人民银行各业务部门负责组织贯彻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提出金融标准的制定计划,报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审定。
第七章 计算机系统安全管理
第三十六条 计算机安全工作委员会负责指导、监督、协调和规范银行系统计算机安全工作,研究制定银行技术风险防范策略,制定安全管理体制。
第三十七条 计算机安全工作实行统一规划和分级管理。各级科技部门是计算机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科技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辖区内银行系统的计算机安全工作。
第三十八条 计算机安全管理具体规定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计算机安全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第三十九条 人民银行计算机安全管理工作接受国家信息安全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八章 计算机系统运行管理
第四十条 计算机系统运行分为业务系统运行和技术保障运行。
第四十一条 业务系统运行由业务主管部门负责,技术保障运行由科技部门负责。
第四十二条 总行统一推广的、有较高同步开关机要求的计算机应用系统,由总行制定统一运行时间,同步执行。
第九章 科技保密管理
第四十三条 科技保密管理在人民银行保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工作,接受国家安全部门、科技部的监督、指导。
第四十四条 人民银行科技保密管理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秘密范围和管理规定》执行。
第四十五条 人民银行科技部门归口管理银行系统科技保密工作,协助保卫部门做好科技失密和计算机犯罪的协查工作。
第四十六条 银行系统属于国家秘密级技术在国内转让、申请专利,需报人民银行科技部门批准;属于国家机密级技术的转让或申请专利,需报科技部批准。
第十章 科技成果管理
第四十七条 科技司负责银行系统科技成果管理,包括成果申报、鉴定、登记、评奖、报批以及成果推广等。
第四十八条 成果申报。凡符合申请条件的科技成果,由成果完成部门填写《科学技术成果鉴定申请表》,经有关部门及总行业务司局审查并签署意见后提交科技司。科技司接到申请后将进行形式审查和技术性审查,并在三十天内提出审查意见。
第四十九条 成果鉴定。科技司按照科技部《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和《科技成果鉴定规程》的有关规定组织银行业科技成果的鉴定工作。
第五十条 成果登记。科技司负责组织、管理、监督银行业科技成果的登记工作,严格执行科技部《科技成果登记办法》的规定。
第五十一条 成果评奖。科技司依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国家《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法》,建立金融科技奖励评审机构和相应制度,组织实施银行业科技成果的奖励工作。
第五十二条 成果报批。金融科技奖励评审机构评审的获奖项目经科技司审查后,上报主管行领导审批。审批通过的获奖项目由人民银行颁发证书。
第十一章 科技信息统计管理
第五十三条 科技信息统计工作应纳入人民银行统计工作序列,按照总行有关统计管理规定,定期进行统计汇总。
第五十四条 科技信息统计主要指标包括科技人员和机构、电子化项目、电子化资金、电子化设备、银行卡联网通用相关数据、科技成果转化及效益等。
第五十五条 科技信息统计数据由各项目单位及分支机构科技部门负责采集,对电子化项目工程进度、电子化资金使用情况等按季度和汇总后报送总行科技部门。总行科技部门负责汇总人民银行系统的科技信息统计数据,报送有关部门和行领导。
第十二章 附则
第五十六条 本办法适用于人民银行系统。人民银行直属单位和分支机构自建电子化项目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五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以前有关科技工作管理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五十八条 本办法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解释。
科技工作管理办法 篇2
一、进展与成效
1. 微观院所管理方面
科研院所的改革和管理会深刻的影响国家科技资源布局, 是科技管理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以来, 中科院与部分大院大所积极采取重大改革措施, 不断探索现代院所制度,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通过采用“民办非企业”等多种形式, 努力探索加强基础研究的新机制和服务于区域与产业发展的新型研发组织。以科研院所为载体的新型研发组织的出现, 成为现代院所制度的一个重要探索, 为完善我国科研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
(1) 科研机构在我国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经济全球化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趋势进一步增强, 一个国家在全球经济竞争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取决于该国的国家创新能力与创新成果。科研院所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行业的技术进步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中长期规划纲要》所要解决的也是提高科研机构的自主创新能力, 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增强国家科技与经济竞争实力。
首先, 科研机构在国民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科研院所是战略高技术及国家重大专项的重要支撑, 是社会基础类和公益类技术的重要提供者和服务者, 是行业共性技术、重大关键前沿技术的创新基地, 是行业标准服务体系的制订者。
其次, 政府现有科研机构的研发投入产出规模和效率提升。在实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过程中, 政府研究机构研发活动的投入与产出稳步增长,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的能力进一步加强, 表现在七个方面:研发活动的人员与投入稳步增长 (见表1) ;研发人员素质不断提高 (见表2) ;研发资源中来自政府的投入稳步上升;研究任务主要来自政府科技计划, 地方政府及国外的科技项目增长较快 (见表3) ;从学科分布看, 研发活动主要集中在基础性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高技术研究领域;专利形式的产出大幅增长;技术成果转让活跃, 转让金额大幅度增长。
第三, 转制院所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能力显著增强。主要表现为:转制院所经济规模持续扩大、经济效益快速提高 (见图1) ;转制院所科技创新能力有所增强, 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转制院所科技人力队伍建设不断扩大 (见表4) 。
单位:人
(2) 科研机构的分类改革稳步推进
科研院所改革极大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发挥了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经过多年的体制改革, 特别是1999年以来的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 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
多年来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 初步形成了以市场需求为主要导向的、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构筑的研究开发新格局。一是, 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企业化转制基本完成, 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能力持续增强。通过改革, 精干了科研队伍, 科研院所数量大幅度减少, 从改革前的5000多家, 减少到目前的3000多家。在改革中, 全国共有1300多家开发类院所转为或进入企业, 从体制上解决了大批应用开发类院所长期游离于企业之外的问题, 基本建立起科技型企业的运行机制。二是, 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取得重要进展, 改革成效初步显现。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工作自2001年开始启动以来, 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学科和人员结构得到优化, 运行机制更加灵活高效, 科研投入大幅度增加, 科技产出明显增多。
(3) 逐步探索科研机构内部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
大型科研院所探索现代院所制度。公益类院所改革以来, 大院大所不断探索现代院所制度, 完善内部治理结构, 健全体制机制, 制定管理制度, 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中国科学院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 推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工作全面展开。一是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事制度改革为重点带动整体改革。二是坚持“竞争发展”, 以资源配置制度改革带动管理创新。三是坚持“依法办院”, 加快建立现代院所制度。
探索多元化的科研院所建设模式。科技体制改革助推新型研发组织的出现。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现代科研组织机构能够直接服务于市场和增强竞争力, 为我国现代科研组织的出现创造了空间。市场因素日益渗透于科研机构的发展中, 促使科研组织不断创新。新型研发组织其实质都是以市场机制为核心的企业化运营, 以“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为原则, 普遍采用合同制、匿薪制、动态考核、末位淘汰等企业化管理方式。
转制院所践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治理结构。改革以来, 大部分转制院所已基本建立起科技型企业的运行制度。90%以上的院所建立了企业会计制度和全员劳动合同制度, 90%以上的院所加入了企业社会保障体系。同时, 院所在转企的同时推进了改制, 以产权多元化和规范法人治理结构为重点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促进科技与资本市场的融合, 大部分中央级转制院所对下属企业实行了公司制改造, 已有中联重科、烽火科技等30多家转制科研机构的骨干企业成功上市融资。此外, 科技人员的收入明显提高, 由于推行了科技成果转化的股权激励办法, 很多骨干科技人员拥有了企业个人股份, 激发了他们转化科技成果的积极性。
2. 宏观科技管理方面
《纲要》实施以来, 政府积极吸收国外一些先进的理念和操作程序,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决策公众参与模式。科技决策理念向强调以公众、政治精英、科技专家三者互动的多元决策主体理念转变。
(1) 国家重大科技决策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
自《纲要》发布以来, 通过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决策机制和宏观协调机制, 促进了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以及科研布局和结构调整, 全面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取得了显著进展。
首先, 国家重大科技决策议事程序得到进一步完善, 规范的咨询和决策机制正在形成。通过有效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决策的体制机制, 有利于提高科技规划的编制水平, 增强科技计划实施的战略性、前瞻性和针对性, 有利于充分反映广大科技人员和人民群众的意愿, 使科技重大决策更能体现科学性、民主性与可操作性。科技决策咨询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开展战略研究成为科技决策必要的程序。
其次, 国家对科技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宏观管理, 以及国家对重大科技政策制定、重大科技计划实施、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得到加强。
(2) 国家科技宏观协调机制有所健全
第一, 科技政策作为国家公共政策的基础地位基本确立, 按照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 创新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其二, 部门之间统筹配置科技资源的协调机制已经建立。部省会商机制建立和完善。部际合作机制建立和完善。多部门协调机制和科技口会商机制建立和完善。多部门联合推进产学研结合和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取得积极成效。第三, 国家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加快, 推进依法行政, 提高宏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第四, 计划管理方式得到改进, 部门、地方在计划管理和项目实施管理中的作用得到加强。
(3) 科技评审与评估制度、奖励制度进一步完善
科技评审与评估制度进一步完善。首先, 科技项目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正在为各类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中国特色的科学基金制得到完善与发展, 加强人才培养已成为重要战略任务。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和过程管理不断完善。注重人才培养, 打造完整的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链。其次, 国家目标在重大项目评审中得到了体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相继启动实施, 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97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等。此外, 评审机制得到完善, 评审专家和评审过程管理得到一定加强。评审工作机制得到完善, 严格公示制度, 强化监督惩戒和异议处理。最后, 创新性强的小项目、非共识项目以及学科交叉项目得到了特别关注和支持, 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知识创新工程、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计划等实施情况的独立评估制度逐步建立。
科技成果评价和奖励制度的改革。科研评价制度和指标体系逐步得到完善。相关法规建设不断健全, 加强科技奖励法制建设和依法评奖是保障科技奖励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人才评价标准得到完善, 根据不同类型科技活动特点制定导向明确、激励约束并重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国家科技奖励制度不断改革完善。科技评审与评估制度进行了进一步改革, 适应不同性质科技工作的人才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进行了进一步改革, 获奖成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加强。创新管理模式, 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2006年起建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质量管理体系, 运行至今, 国家科技奖励的管理和评审工作更加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 基本实现了目标清晰明确、程序科学规范、过程公开透明、监督及时到位的目标, 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国家科技奖励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二、进一步深化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许多领域专家指出, 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还有进步提高的空间
1. 现代院所制度建设
完备现代院所制度建设的法律体系。截止目前, 我国科研体制改革“破”多于“立”。大多还集中在如何脱离原有体制, 今后应进一步明晰不同类型科研院所职能定位, 以便相应的科技资源配置规模和布局、运行机制、评价考核等得以实施。现在的科研院所的定位还主要是科研院所自身对自己的定位, 国家层面应尽早制定相应的要求和规划。
现代院所制度建设的内涵还有待进一步明确。有几个根本的关系和重要的环节应尽快从根本上予以解决。一是, 出资人和法人之间的关系。国家作为出资人, 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 赋予科研院所多大的职责。尤其需要真正厘清国有资产的处置权等问题。二是, 科研院所管理规范化。所有科研院所都应尽快建立自己的章程, 形成自己的管理模式。三是, 科技资源共享。现在科技资源共享和科研基地建设还主要在科研院所内部进行, 对于国有科研资源的全社会共享问题的明确规定应尽快落实, 以便科技资源在不同科研院所、大学与科研院所、企业与科研院所等不同主体之间流动。
改革配套政策还有待完善。转制院所难免存在一些历史问题, 承担着离退休人员待遇、社会保障等社会负担。因此应尽早明确权属, 以利于转制院所在资产处置、收入分配、人员激励等方面深化改革。另外, 2009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颁布了《关于事业单位分类试点的意见》, 探索对事业单位进行改革。而科研机构改革已经走在了整体事业单位改革的前列, 政策实施具有较大的不明朗性。
加大对科研机构的稳定支持力度。通过改革拨款制度、减拨事业费和实行课题制管理等措施, 我国形成了目前以竞争项目为主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今后应减少竞争性项目, 以免科研人员花费大量精力用于项目申请和评审, 以保证真正的优势队伍潜心研究和研究的持续性。需要适度加大对科学家自由探索的稳定支持力度, 增加机构的基本科研投入, 增加机构性稳定资源支配的自主权。
2. 宏观科技管理改革
加强科技资源宏观统筹。我国科技投入渠道呈现多元化趋势, 形成了各部门、各地方共同开展科技投入的局面。在今后的科技资源统筹工作, 应避免机构重叠、条块分割、重复建设、封闭运转的现象, 以利于财政资金的集中使用、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产出重大标志性成果。省与地方之间、政府相关部门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在整合科技财力资源、科技人力资源、科技政策资源等方面应加强效沟通和协调, 特别是科技平台布局与建设、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等方面的工作合力需进一步加强。为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提高科技创新的整体能力, 需要加强各部门科技资源的统筹和协调。目前, 我国在科技口、部门之间、部门与地方之间都建立了一定的会商机制, 我国应进一步研究促进各部门之间科技资源协调配置, 建立长期有效的协调机制。
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独立评估制度健全。目前的科技绩效评价侧重于具体项目评审, 今后应进一健全面向科技政策和计划的绩效评价机制;完善针对科研机构和国有企业绩效的评价机制;加强现有的隶属于部门的国家科技评估中心独立性和全局性, 建立反评估机制, 以保证其评估结果的公正性。而且, 应进一步完善科技评价指标和科技成果评价程序。
国家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协调互动的政策体系仍需加强。应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完善科技资源配置, 科技整体优势和科技储备尚需加强。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体系尚待进一步完善, 这体现在加强技术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 加强科技投人政策与财政、税收、金融政策的协调, 加强科技体制改革政策与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的协调。
政府职能需要进一步实现从研发管理向创新管理转变。科技管理应覆盖创新链的所有环节。近些年来, 科技创新不断涌现且呈现出群体突破的态势, 研发链被大大压缩, 研发与创新其他环节的联结更加紧密, 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市场决定研发的局面。这一状况使得对研发实施独立管理的意义相对弱化, 而对创新链强化管理的需求则急剧上升。随着科技基础条件、资金、知识产权、信息等创新资源的社会化程度明显增强, 科技项目的工程化、集成化趋势愈加显著, 科技人才的流动化、国际化、团队化日渐突出, 迫切要求科技管理覆盖创新链的所有环节, 也要求政府在转变职能过程中, 通过完善体系和制定有效的政策, 在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 更加注重调节、整合、搭建科技服务平台, 建立和完善稳定发展的体制机制, 建立起不同创新参与者之间的高效互动、交相促进和创新要素之间高效联结的体制机制, 保障科技创新体系的系统有效。
重视科技奖励对科技人才的直接奖励。科技奖励是对科技人员科技活动及其所获得成果的承认。我国科技奖励体系中虽然增加了以科学家个人为奖励对象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其他奖项也提出对人的奖励, 但实质上国家三大奖仍然是以科技成果为主要奖励对象。由于以项目为直接奖励对象, 项目和成果的主要完成人只能在成果获奖时得到连带性的间接奖励, 因而对科技人员的激励作用也是间接的。这种间接奖励方式对于科技人员希望对其贡献和创造性劳动给予承认的强烈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对新型研发组织的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新型研发组织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 其组织模式、运行机制、评价机制等均处于探索阶段。另外, 需要政府完善创新政策工具和手段, 在建好一批公益类研究机构的同时, 通过政府采购、后补助等多种方式, 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研究与创新活动, 开拓公益性科技工作的新局面。
三、实施建议
许多领域专家针对现代院所制度建设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 提出了以下建议。
1. 明确科研院所改革的战略部署
在科研院所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自治模式的基础上, 国家需要明确科研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 对科研机构起到明确的导向作用。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公益类科研机构的地位, 从公益类科研机构的体系构成, 涵盖范围, 机构的主要责任和主要权利等进行明确的规定, 使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和发展有法可依。积极探索建立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办法, 将公益类科研机构的公益性程度作为机构分类的标准, 确立公益类科研机构改革分类的基本原则, 界定公益类科研机构的范围, 实行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评价。
2. 进一步完善科研院所的政策环境
加强对公益类科研机构政策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细化政策内容。同时, 公益类科研机构的发展和改革由于其不以盈利为目的性质, 更加需要政府提供及时有效的政策措施, 给予公益类科研机构长期稳定的政策保障。首先要加强对公益类科研机构的资源整合和学科交叉, 促进科研机构与高校以及科研机构之间的协同合作;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建立稳定的科研资源支持机制, 逐步提高科研机构运行的保障水平;结合事业单位改革, 促进社会保障、资产管理等一系列改革配套措施的实施与落实。
3. 引导科研院所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
进一步明确现代院所制度的内涵, 鼓励科研院所探索符合“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特征的现代院所制度, 特别是完善院所内部的治理结构, 建立和完善科研院所的决策制度, 形成理事会决策制度, 使理事会成为各方利益的代表。给予科研院所充分的自主权, 包括对国有资产一定的自主处置和收益权, 由院所长负责科研院所的日益经营和决策执行。借鉴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等经验, 引导科研院所完善管理模式。
4. 加强对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引导和支持
应考虑从立法层面制订完善法律法规, 确定新型研发机构的法律地位、权利和性质, 使政府对这些机构的资助和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创新管理运行机制, 探索建立兼具企业和事业单位优势, 又与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同的新型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特别要加强收益分配、成果转让、人才使用、项目组织、企业孵化、评价考核等方面的系统设计和探索突破。
注释
科技工作管理办法 篇3
10月22日下午,在黛溪山庄黛溪会堂召开了邹平商行信贷管理工作会议。商行领导班子、部室正副经理、支行行长、二级分理处主任、信贷专管员、客户经理及相关业务部室全体成员共14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了办事处信贷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宣读了信用工程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并对在邹平商行进行规范信贷管理专项活动进行了动员和部署。
邹平商行董事长常兆贤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邹平商行信贷管理工作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要求全行干部职工正确认识信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并对今后的信贷管理工作作了充分的部署安排。
讲话指出,近年来信贷规模快速增长,信贷支农力度不断加大,资产质量不断提高,信用环境逐步完善,信贷和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初步建立,产品和管理创新不断进步。在省联社、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行上下不断努力,商行的信贷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局面,资产质量、综合实力和发展能力均连续保持全省农信系统第一方阵。
讲话强调:虽然该行在信贷管理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在思想认识、人员队伍和制度执行等方面存在不足:一是思想重视不够,以信贷业务和资产质量为经营核心的理念不够明确,存在“重存款、轻贷款”的现象,对于贷款的发放、管理和收回没有形成流程化、系统化和制度化;二是客户经理队伍的数量和素质与信贷业务发展不适应,客户经理数量不足,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有待调整,理论水平与业务能力相对不足,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三是制度执行不力,违规操作屡禁不止,存在政令不畅、令行不止和投机钻营的情况;四是信贷激励考核制度不够完善,单纯为完成任务而办业务的情况依然存在,薪酬分配也没有体现风险与收益匹配原则;五是责任追究没有充分发挥惩诫警示作用,亟须建立健全合理的责任追究制度;六是信用工程建设存在不扎实、走过场的现象。这些问题大大制约了商行信贷业务的发展。
浙江科技计划科技报告管理办法 篇4
浙江省科技计划科技报告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关于加快建立国家科技报告制度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4〕43号),按照《国家科技计划科技报告管理办法》(国科发计〔2013〕613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科技厅省财政厅关于改进加强省级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若干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14〕148号)的有关规定,加快建立我省科技报告制度,推动全省科技报告的统一呈交、集中收藏、规范管理和共享使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科技报告是科技工作者按照标准化规范,对其从事的科研活动的过程、进展和结果进行详实记载的重要科技资源。建立我省科技报告制度,将科技报告纳入科研管理程序,进行科研成果的持续积累、档案化集成管理,有利于实现浙江科技自主创新战略性资源的有序保存、共享使用、转化应用,充分展现浙江科技创新实力与成果。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财政资金资助的浙江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省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组织实施科研项目的科技报告工作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章 总体目标
第四条 我省科技报告制度建设实行“协调一致、稳步推进、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省级各类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将逐步全部纳入统一的科技管理信息平台和科技报告系统。
第五条 建立全省统一的科技报告管理体系。科技系统率先试行省级财政资金资助的科技计划项目按要求呈交科技报告制度。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覆盖省级有关部门组织的科技计划项目。条件成熟时,将市、县(市、区)财政资金资助的科研项目全部纳入管理体系。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建成覆盖全省各级、各部门、各类科技计划的统一的科技报告呈交、收藏、管理、共享工作体系,形成科学、规范、高效的科技报告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
第三章 职责分工
第六条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负责全省科技报告工作的总体部署、统筹协调和监督检查,会同省有关部门共同推进科技报告工作的开展,并对各级各有关部门科技报告工作进行业务指导。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规章制度等相关政策制定、科技报告组织体系建设等工作,对各地、各有关部门的科技报告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组织开展宣传培训工作。
(二)将科技报告工作纳入项目立项、过程管理、结题验收等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及绩效考核与信用评价体系,推进省级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项目科技报告资源的开放共享。
(三)委托相关专业机构承担科技报告日常管理工作,并给予指导和支持。
第七条 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内设相关机构,作为省科技报告管理中心,负责全省科技报告管理和服务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接收、审核、保存、管理科技报告,开展科技报告的集中收藏、统一编码、加工处理和分类管理等日常工作;
(二)负责“浙江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 的开发建设、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等,开展科技报告的共享服务,做好与国家科技报告系统的数据对接工作,定期向国家科技部报送非涉密和解密的科技报告;
(三)协助开展科技报告宣传培训工作;
(四)开展科技报告资源深度开发和增值服务,服务于我省立项查重、科技项目进展监控、研发产出跟踪、科技发展态势监测等,促进科技成果利用和转化。
第八条 省级科技项目实施管理部门应担负属地省级科技项目的科技报告管理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将科技报告工作纳入本计划(专项、基金等)的项目立项、过程管理、验收(结题)等管理程序,指导项目承担单位推进科技报告工作;
(二)组织开展本地区的宣传培训工作,督促项目承担单位按照要求组织撰写科技报告,并统一提交省科技报告管理中心。
第九条 省级科技项目承担单位应充分履行法人责任,切实做好本单位的科技报告工作,主要职责是:
(一)将科技报告工作纳入本单位科研项目管理,指定专人负责本单位科技报告管理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
(二)组织本单位科研人员参加科技报告培训,督促项目负责人组织科研人员按照合同要求和相关规范撰写科技报告;
(三)负责本单位所承担项目科技报告的形式、内容、密级等审核工作,并及时向省科技报告管理中心呈交科技报告。
第十条 省级科技项目负责人的主要职责:
(一)在规定时间节点,按照相关标准规范及时撰写并提交相应类型的科技报告。科技报告类型应符合合同(任务)书中的要求,包括:项目进展报告、中期报告及最终报告,项目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实验(试验)报告、调研报告、工程报告、测试报告、评估报告等蕴含科研活动细节及基础数据的专题报告。
(二)对科技报告中所有的研究内容和数据信息真实可靠性负责,如有失实,承担相关责任。
第四章 工作流程
第十一条 在与项目承担单位签订合同(任务)书时,应根据项目的研究性质和资助强度,经签约各方共同审核后,明确项目承担单位须呈交的科技报告类型、时间节点和最低数量等有关条款,作为项目实施的考核指标和验收(结题)的必备条件。
第十二条 项目负责人按照合同(任务)书要求和相关标准规范,组织科研人员撰写、提交科技报告,签署《科技报告承诺书》。
(一)科技报告使用范围原则上应标注“公开”,涉及技术秘密以及需要进行论文发表、专利申请、成果转化等知识产权保护的科技报告可标注“延期公开”,延期公开时限原则上为1-3年,最长不超过5年。非涉密项目产生的科技报告如涉及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等相关内容,应进行脱密处理;
(二)对科技报告延期公开时限超过5年的,或对原定延期公开时限进行延长的,须以书面形式说明理由,报省科技厅批准。
第十三条 项目承担单位按照相关标准,开展科技报告的形式审查、内容审查、密级审查后,通过省科技计划管理信息系统呈交非涉密项目的科技报告。涉密项目的科技报告按照国家、浙江省相关保密规定另行处理。
第十四条 市、县(市、区)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应担负属地省级科技项目实施的管理责任,在项目实施过程管理中同步检查科技报告任务完成情况。
第十五条 浙江省科技报告管理中心对呈交的科技报告进行审核,对未获通过的报告退回修改,直至审核通过;对通过审核的科技报告进行统一编码、分类编目、主题标引和全文保存,通过“浙江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面向社会发布共享,并定期对各计划科技报告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第五章 开放共享与权益保护
第十六条 省科技报告管理中心应根据分级分类原则,通过“浙江科技报告共享服务系统”,面向社会开放共享科技报告,提供浏览、检索、分析等在线服务。“公开”和“延期公开”科技报告摘要向社会公众提供检索查询服务;“公开”科技报告全文向实名注册用户提供在线浏览和推送服务;“延期公开”科技报告全文实行专门管理和受控使用。
第十七条 省科技厅和省科技报告管理中心应按照国家相关保密规定,切实做好科技报告的安全保密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严格执行科技报告的延期公开时限,实时跟踪科技报告的使用日志,保障科研人员和项目承担单位的合法权益。
第十八条 科技报告用户应严格遵守知识产权管理的相关规定,在论文发表、专利申请、专著出版等工作中注明参考引用的科技报告,确保科技报告完成人的合法权益。对社会举报的科技报告撰写或使用中涉嫌学术抄袭等科研不端行为,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六章 保障条件
第十九条 科技报告撰写、呈交与管理所需费用统一纳入相应项目经费预算。
第二十条 省科技厅对未按要求完成科技报告任务的科技项目,不予通过验收结题;对科技报告存在抄袭、弄虚作假等学术不端行为的,纳入科技信用记录;对科技报告撰写和管理工作的先进单位和个人适时给予表彰和奖励。科技报告的共享使用情况将作为对项目承担单位申报成果奖励和后续滚动支持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二十一条 项目承担单位要积极参与科技报告培训,增强科研人员的责任感,提升科技报告的撰写能力和共享交流意识。
第七章 附则
科技工作管理办法 篇5
发布人:Administer发布时间:
2013-06-13点击次数:117
一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校重大科技项目的策划、预研、组织申报工作,提升我校承接重大科技项目的竞争力,组建科技创新团队,特设立“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重大科技项目创新基金”(简称“项目创新基金”),并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重大科技项目是指“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地区)合作项目、国家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
第三条项目创新基金由科技处统一管理。
二申请条件
第四条申请项目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瞄准学科发展前沿,符合国家科技发展规划,有重
要的学术价值或广泛的应用前景;
2、项目学术思想新颖,创新性强,有望在两年内申请
重大科技项目;
3、有稳定的研究队伍,并有一定的研究基础。若与外
单位联合申请,需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第五条鼓励发挥我校学科群优势的校内、外联合申请。
第六条申请者必须是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博士学位的在职人员,是项目的实际主持人,并且在提出申请时无在研的本创新基金资助项目,也无在研的“基础基金”、“人文基金”、“青年科技基金”等资助项目。
三申请与评审
第七条项目申请的受理时间为每年6月。
第八条申请人按统一要求填写《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重大
科技项目创新基金申请书》。
第九条基金资助强度:
1、理工类项目的资助强度为2万元;
2、人文社科类项目的资助强度为1万元。
第十条项目评审按申请人所在单位初审、科技处形式审查、专家评审、主管校长审批的程序进行。
第十一条项目立项后,由项目负责人与科技处签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重大科技项目创新基金资助项目责任书》(简称“责任书”)。
四项目实施
第十二条一般情况下,项目负责人不得更换。遇有特殊原因,可由项目承担单位学术委员会在项目组中挑选替代人选,经科技处审核并报主管校长批准后,在科技处备案;如无合适人选,可由项目组或项目所在单位办理项目终止手续。
第十三条 科技处组织对项目进行中期检查,由项目负责人提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重大科技项目创新基金资助项目中期检查报告》。
第十四条科技处可随时依据责任书,对项目进行抽查。
第十五条对无正当原因执行不力的项目,科技处可予以撤销。
第十六条对于终止或被撤销的项目,项目负责人须提交阶段报告,经所在单位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科技处。
五财务管理
第十七条项目创新基金按照学校科技基金经费使用范围报销。在财务部门的管理监督下,项目负责人按项目经费预算自主支配使用项目经费,任何单位、个人无权截留、挪用。
第十八条项目经费采用分期拨款方式。项目立项后拨付资助经费的60%,中期检查合格后拨付资助经费的40%。对中期检查不合格的项目将停拨项目经费。若发现项目资金使用不当等情况,经警告仍未采取补救措施,将停止对该项目的资助,并追回使用不当的经费。
第十九条终止或被撤销的项目,停止该项目的经费列支,由科技处和项目所在单位监督,项目组对项目进行财务清算,项目经费余额由科技处收回。
六结题及验收
第二十条项目创新基金项目在重大项目申报后2个月内须申请结题。项目负责人应提交《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重大科技项目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结题报告》,由所在单位学术委员会审查,并签署意见,报科技处。
第二十一条科技处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的项目准予结题。
第二十二条项目所在单位要督促项目负责人按照责任书要求认真完成研究工作。项目的完成质量将影响项目负责人和所在单位以后申请校内基金项目的获准率。
七附则
第二十三条本管理办法由科技处负责解释。
安全工作管理办法 篇6
安 全 工 作 管 理 办 法
溧阳市水利市政建筑有限公司
二零零九年二月十五日
安全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安全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施工生产一时一刻都不能够忽视的工作,确保安全施工,防止事故发生,是企业全体职工的重要任务,是各级领导的重要职责。生产必须保证安全是建筑企业必需遵守的原则,为了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加强项目安全管理,使项目部安全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特制定本项目安全管理办法。
第二条: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企业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企业经济发展是否能够顺利进行。保证安全工作,领导是关键,队长、工班组长也必须对施工安全全面负责,安全信誉和安全效益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证。本项目部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运用科学管理,建立安全责任制,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控制的安全管理模式,加强安全检查,进行安全教育,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实现安全总目标。
第三条:施工中,以人为本,全面加强科学管理,强化施工现场作业控制,夯实安全基础,狠抓安全生产,逐级负责制的落实和安全设施的完善,标本齐治,严格管理,居安思危,警钟常鸣,实现对事故的有效控制。
第四条: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保证体系,制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规程,建立各级和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实施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工作。
第五条:各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工作,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章: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第六条:安全工作指导思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以人为本,树立“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观点,切实加强安全科学管理,加大推进安全标准工地建设力度。认真贯彻执行劳动保护法和规章制度,努力改善施工环境,强化施工现场监控,狠抓安全生产逐级负责制的落实,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全面完成施工任务。
第七条:安全目标。杜绝职工因工责任亡人以上事故,杜绝因施工危及公路行车安全险性以上事故,杜绝重大火灾和爆炸事故,杜绝机械设备重大经济损失事故。
第三章:安全管理机构
第八条:项目经理部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经理任组长,总工任副组长及有关领导和科室领导为组员。队必须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及专兼职安全员,积极开展安全工作。
第九条:项目部设有安全质量管理部门,施工队配安全监察人员,工班组应配兼职安全监察人员。
第十条:各级专职安全监察人员应挑选责任心强,能坚持原则,并有一定技术水平和施工经验的人员担任,安全检查人员保持相对稳定。
第四章:工程安全管理基础工作
第十一条:安全管理的内容: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和事故处理等。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企业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政策,贯彻执行劳动保护法和规章制度。
2、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规程建立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监督执行情况。
3、编制安全措施计划,包括改善劳动条件,防止伤亡事故,预防职业病等应采取的各种措施。
4、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包括综合检查、专业性检查、季度检查和日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请有关部门解决,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5、搞好劳动保护,做好劳动用品发放。
6、进行安全生产教育。主要是对新工人的安全教育、岗位教育和独立操作,特殊工种,某些危险岗位专门教育。
7、采取相应的组织技术措施,进行安全技术考核,从技术上保障安全生产。
8、建立伤亡事故及时报告制度。事故发生后,立即做好抢救等善后工作,要组织事故分析会,查清原因,提出预防措施,以防类事事故再次发生,要做到“四不放过”。
第十二条:安全生产教育
1、思想上的教育:使企业每个职工都了解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及各项法规制度,树立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使各项安全措施做到人人重视,个个自觉,严格遵守,相互监督。
2、安全技术知识教育:首先进行一般生产技术知识教育,其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的基本生产概况、生产技术规程、作业方法,各种机械设备性能、建筑产品和半产品的构造,以及工人在施工中积累的操作技能和经验。其次进行专业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其内容主要包括:建筑安全卫生技术和专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制度。再次是典型经验和事故案例教育,它具有指导工作,推动安全生产的现实意义。
第十三条:安全生产教育的方法
1、三级教育:分为入队教育,现场教育和岗位教育。
2、特殊工种的专门教育。特殊工种指对操作者本人,尤其对他人和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险因素的作业。特殊作业范围,电工作业,起重机械作业,金属焊接(气割)作业,建筑登高架设作业等。
第十四条:标准化管理。按标准化管理的要求,加快推进安全标准化工地建设力度,规范施工行为。
第十五条:加强施工过程控制。按照ISO9002:94质量保证标准要求,关键工序,特殊作业要有详细的作业指导书,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或相关培训,特殊作业人员做到持证上岗。
第十六条:认真抓好全员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各施工队安全员、特殊工种和主要技术工种的培训计划,由项目部集中上报处劳资部处技安部。不断提高持证上岗率和全员安全教育普级率。
第五章:工程安全责任制
第十七条: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经济责任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安全管理制度的核心。只有实行严格的安全责任制,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管理,把施工过程中各方面的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减少或避免事故的发生,切实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
第六章:安全技术措施制度
第十八条: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的编制与贯彻。
1、项目部安全部负责监督检查和指导队、工班制订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2、队负责编制每个单位工程施工方案的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经安全负责人及技术负责人审批后,由工班负责执行。
3、工程队技术人员负责提出施工计划中的具体安全技术要求,并向有关人员(工班组兼职安全员)进行技术交底。
第七章:安全检查制度 第十九条:定期检查
项目部每月,施工队每旬进行一次大检查,检查由各级领导主持,安全部门组织,设备、物资、财务等部门参加。
第二十条:不定期检查
项目部根据施工任务情况经常检查,队根据施工任务安排及时检查,工班组跟踪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防暑、防台风、防洪、防水等,检查由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主持及相关人员参加。
第二十一条:专业及群众性安全检查
安全部根据工程作业安全生产情况,确定检查方式、内容和范围,有关专业人员参加。队、工班组经常组织群众开展安全检查活动,检查的内容: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防护用品,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劳动纪律和事故隐患等,专兼职安全员认真做好检查记录,以备上级检查。
第二十二条:安全检查表及安全检查汇报制度
安全检查表是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潜在危险,进行事故诊断的明细表,进行各种安全检查前,均要列出安全检查内容,检查中要做好记录,对查出的问题一是要立即整改;二是限期整改;三是对重大事故隐患进行反复整改及复查。安全检查汇报制度:各级检查情况均要及时上报,其逐级报告的时间为:工班组每周汇报工程队专职安全员,工程队每月25日前向项目部报告一次,项目部每月30日前向总公司报告一次。报告内容简明扼要,以“检查领导、检查管理、检查制度、查纪律、查隐患”为主要检查项目,各业务部门要切实把制度落到实处,争取把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化,确保各项生产任务的完成。
第八章:工程安全事故 第二十三条:工程安全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应贯彻执行建设部《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死亡事故发生后,由事故发生单位的专兼职安全员在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轻伤事故于每月26日-30日在安全检查中上报公司安全科。
第二十四条:事故调查按分级责任组织实施,死亡事故由处领导组织调查组实施。重伤事故由项目部领导主持,组织各个部门进行调查,轻伤事故由队安全员组织发生事故的班组进行调查,调查组在查明事故的原因,分清事故的责任后,应写出事故调查报告。
第二十五条:事故的处理应在严格执行“三不放过”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以制度和法律为准则,做到严肃认真,不怨枉无故者。对凡因忽视安全工作,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玩忽职守造成事故者,必须按照责任大小给予经济处罚和行政处分。构成犯罪,触犯刑律的,交由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事故的处理结果,应及时向广大职工公布。
第九章:工程安全奖惩
第二十六条:安全生产的奖惩,应当坚持以奖励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在安全生产中因避免事故,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资重奖;对因违规违章指挥、违章蛮干造成事故的应分别情况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或者经济制裁,构成犯罪的应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安全生产奖励
安全生产每年终总考评一次,全年消灭各类责任死亡事故,重伤率控制在0.2‰,负伤率控制在2‰,事故直接经济损失累计2000元以内,经项目部领导批准,分别给予单位通报表扬;一次性发给500-1000元奖金。单位主管、安全员各20%,其它发给安全生产优胜单位或个人。凡对施工中进行技术交底搞得好,生产中起到好的作用的技术人员,经项目部领导研究给予一次性奖励。
第二十八条:安全生产处罚
1、发生职工因工死亡一次3人以上重大事故的单位,承担全部上级罚款,并对单位主管处以3000-5000元罚款。
2、发生职工因工死亡1人或重伤2人以上事故的单位,承担全部上级罚款,并对单位或项目主管处以2000元罚款。
3、发生职工因工1次轻伤3人以上,重伤2人以下责任事故的单位,处以经济处罚2000-3000元,并对单位主管或项目主管罚100元。
4、非因工伤人员,单位有责任的,按因工伤亡事故的50%计罚单位或项目。
5、发生虽无伤亡人员担经济损失严重的安全事故损失1-10万元的,对责任事故单位主管领导处500-1000元罚款。
6、对伤亡安全事故负有直接责任的人员,除给予行政处分外,按直接经济损失的10%处以罚款。
7、对无技术操作证而违章操作者,一经发现处罚50-100元,对违章指挥者罚款100-200元,若不立即改正应加倍重罚,已造成事故的,按事故处理。
8、工程机械必须实行挂牌作业,不挂牌作业者,检查发现罚款20元;对上级安全检查出限期纠正的问题,要由责任人认真落实,并做好反馈,限期不予落实和纠正者,罚责任2 0元/次,不按期组织安全检查,罚主管领导30元。
9、凡进入施工场地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必须配戴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高层作业在4m以上挂安全网,否则对每人罚款20元,没有安全网的不准施工。
10、各种爆破器材的申请,运输、保管、储存、使用必须按规定办理,否则对责任者除给予行政处分外,每人罚款100-200元,严重者直接追究刑事责任。
11、工人上班之前,必须由班组长进行安全讲话,无理由不讲话,每次罚班组长10元,工人无理由不参加班前安全讲话的每次罚款10元。
12、所有工程和施工人员改变工作时,技术人员须提前做好安全技术交底,未交底不准施工,违者罚款50元/次。
第二十九条:工程安全奖惩在实行中视实际情况而定,对有突出贡献的有功的人员要重奖,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明知故犯者重罚。造成重大恶果的要给予纪律处分,情节恶劣者,建议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章:工程安全情况报告及总结
第二十条:各施工队应按规定于每季、半年、年末的20日前上报“工程安全报表”。每月20日前上报项目部,月快报的内容为:汇总各种统计报表数字,简要分析本单位安全管理活动情况,工程安全的典型事例,推行安全管理方面的动态、成果、经验和重要问题。
第三十一条:安全专题总结。各施工队每半年应写出小结,年终写出总结上报,总结应对安全管理和工程安全情况进行分析,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提出改正措施,制定下步管理目标、方针和工作计划,经主管领导审签,每年元月上旬及七月上旬书面上报项目部。
第十一章:工程安全台帐
科技工作管理办法 篇7
然而,随着固定资产投资建设项目的不断发展及档案工作在项目管理中的深入推进,在项目管理和档案管理中的一些如职责分工、信息化建设等新问题急需寻求政策、制度层面上的支持,以推动实体工作的改进。《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工作管理办法》(科工计〔2015〕931号)(后简称《办法》)应运而生。《办法》从总则、职责分工、项目文件归档与管理、项目档案验收、奖惩、附则6个方面对固定资产项目档案管理与验收各个环节进行了重新规范,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笔者将结合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实际,对《办法》重要条款进行了解读,并从具体操作层面提出自己对相关条款的认识。
一、背景
《办法》的修订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既是实际工作的需要,也是从制度的角度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的规范提出新的要求,本制度的修订有三个方面的内在动力。
(一)制度层面变化的内在要求。
自2007年《规定》发布以来,由于形势的变化和实际工作的推动,档案工作管理制度和固定资产投资管理制度都有所创新。在档案制度方面,从档案的管理理念、整理规则、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新增或修订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办法》《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等制度。这些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档案工作,同时也对项目档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固定资产投资工作方面,其制度的新增和修订更是突出,如《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规定》《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竣工验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机电产品国际招标投标实施办法》等。这些制度从项目管理、招投标等方面对项目管理本身做出规范的同时也势必在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中有所延伸和体现,这也是《办法》修订的原因之一。
(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发展的内在要求。
国防军工的不断发展推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本身向纵深发生了深刻变化,如投资金额越来越大、建设周期越来越长、项目复杂度越来越高,这些变化对项目档案的收集、分类、整理都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三)项目档案工作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
首先是项目档案验收中发现的问题需要制度的支持,如职责不清的问题;二是《规定》中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三是档案信息化的发展需要从制度上对项目档案信息化建设做出规范和指引。
二、变化
从宏观上看,对比《规定》,新修订的《办法》的发文机构、文种及内容结构上与《规定》有许多不同之处。
(一)文种的变化。
两个文件的全称分别是《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规定》(科工办〔2007〕744号)和《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工作管理办法》(科工计〔2015〕931号)。可以看出制度从“规定”变成了“办法”。规定重在强制约束性,办法重在可操作性,这意味着,新的《办法》注重制度的可执行性和操作性。
(二)发文机构的变化。
制度的发文机构从“科工办”到“科工计”的变化,说明两点:一是项目档案工作纳入项目管理程序,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制度的受众面从对档案管理要求延伸到对建设项目和单位基础管理的要求。
(三)结构与内容的变化。
从结构上看,《办法》新增了“职责分工”和“奖惩”两大章节,进一步明确了项目参与者的职责,并对“归档主体”“档案移交”“档案信息化”“成果编研”“硬件建设”和“保密工作”等方面对项目档案的管理提了新的要求和规范。
三、解读
《办法》相比较与《规定》,在“职责分工”“信息化建设、电子文件管理”等方面有较大变化,以下笔者将结合项目档案工作实际,从“职责分工和制度建设”“项目档案信息化建设”和“归档说明的编制要点”三个方面,探讨一下对《办法》的理解和认识。
(一)职责分工与制度建设。
《办法》在第二章“职责分工”里,对“科工局”“集团公司”和“建设单位”在制度建设方面都做出了明确要求。这三个层面的制度既相互关联又有不同,在实际工作中,要区别对待。
在制度建设的方面,科工局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有关项目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及发展规划,从宏观上对项目档案在整个项目建设中的职责、作用及定位做出认定,是集团公司及建设单位制定相关制度、标准和规范的依据,也是项目档案项验收的依据。这些制度如《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验收办法》《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规定》《国防科技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工作管理办法》,从宏观上对项目档案管理工作做出了指引,科工局制定的制度重在“方针、政策”。
从集团公司层面来看,制定相关制度的角度有所不同。在《办法》中,对集团公司的职责是这样描述的:“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要求,编制项目档案工作规划与计划,制定项目档案管理、验收等相关制度和标准规范”。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集团公司应根据科工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发展规划,结合集团成员单位档案工作实际,制定本集团相应的项目档案工作规划;二是集团公司应根据科工局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验收计划,制定本集团相应的项目档案验收计划;三是集团公司应根据本行业特点及档案工作实际,制定适合本集团各成员单位贯彻执行的制度和规范,内容应包括本集团公司内部通用的“项目档案管理规范、档案分类方案、归档范围、验收标准”等,集团公司制定的制度和标准,应从集团档案工作的战略层面,规范本行业的项目档案管理,制定统一验收标准,推进项目档案的管理和验收工作。集团公司制度的制定重在“解读、转释和要求”。
在建设单位方面,也就是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制度的制定更加侧重于制度的可执行性和操作性。《办法》中是这样描述的:“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要求,建立健全单位项目档案工作制度和标准规范”。这段话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建设单位应该根据科工局和集团公司的相关制度,结合本单位档案工作实际,制定本单位项目档案工作具体的操作细则,合理设置归档流程,明确各部门职责,指导本单位相关部门的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二是建设单位应根据上级机关的相关制度,制定本单位的标准和归档范围,以规范本单位的项目档案工作。特别是注意的是,建设单位不能照搬科工局和集团公司的相关制度,必须有符合本单位具体情况的标准和规范,以指导和规范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档案工作,但同时又不能完全脱离上级机关相关制度的指引,另起炉灶,脱轨运行。建设单位制定的制度重在“职责分工明确和制度本身的可操作性”。
(二)在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管理中,档案信息化应如何推进,相关电子文件应如何管理。
在《规定》中,对电子文件的管理只在“第十五条”涉及:“CAD/CAM、EDA等应用管理系统产生的电子文件,其收集、归档按照国家或者行业有关规范标准执行”。而在《办法》中,对项目档案电子文件管理的原则、信息系统及数据库的建设、档案数字化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要求。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办法》对项目档案信息化逐步开展、不断推进的要求。
1. 加强对项目档案中电子文件的管理。
2007年以来,国家及行业陆续出台了对电子文件管理的相关规定,如《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电子档案移交与接收管理办法》等,对电子文件的收集和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建设单位应按相关文件的要求,建立健全本单位的电子档案管理制度,规范项目电子文档的收集、管理和存储,合理设置归档流程,把项目建设中产生的电子文件真正收起来,管起来,用起来!
2. 逐步建立档案信息化系统和目录数据库系统。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档案的电子文件,根据其来源,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乙方提供的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电子文件;一是随着企业办公自动化(OA)、ERP等企业信息化应用系统的投入使用,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产生的业务流程中的电子文件;一是上级机关通过办公网络和其他渠道发送过来的电子文件。档案信息化是通过信息系统和流程来管控这些电子文档。对于项目建设中电子文件的管理,主要是则重于对项目中产生的电子文件的收集、建库和存储。
3. 逐步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
在《办法》中,对项目档案的数字化有明确要求。这里包涵两层涵意。一是开展项目档案数字化工作,对“立项审批文件、地质勘测文件,质量评定(验收)文件、竣工验收文件、竣工图”等进行数字化存档;二是逐步开展对全部项目档案的数字化,完善目录数据库建设和全文数据库建设。在项目档案数字化过程中,有两个问题要解决,一是数字化档案的有效存储问题;二是数字化档案利用的有效性问题。
(三)归档说明的编写要点。
在《办法》中,明确要求项目档案验收时要提供项目档案的归档说明,对项目的档案管理情况和归档情况进行简要说明,以备验收组审查。
根据项目档案工作实际和项目档案现场验收要求,归档说明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内容:
1. 本单位档案工作概述包括组织机构、领导分工、专兼职人员分布、档案制度建设、硬件建设情况等;2.本项目档案管理办法(包括控制措施、分类方案、归档范围等);3.本项目档案工作完成情况概述(包括自查报告及整改情况);4.项目档案总目录;
科技工作管理办法 篇8
关键词:地质资料 档案管理 信息化 标准化
地质工作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地勘单位的信息化建设与基础数据也就是档案是密不可分的。如何做好管理工作,更好地为地质找矿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本文就结合着地勘单位的资料管理工作实际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 加强领导,建立组织 ,收集数据
抓好基础数据文件工作,首先要从思想上重视档案管理工作,提高认识,从监与管两方面入手,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应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和提供资源保障,用规范化、信息化、标准化来要求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和开发利用工作,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组织,不仅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必须做好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因此,要明确有关人员与部门的职责,用制度管人,用制度办事,将数据文件工作作为硬任务列入地勘项目指标条款,在单位规章制度体系中将地勘单位档案工作以法律文书的形式规定下来,鼓励和支持档案管理人员深入现场收集档案资料,作为档案人员应有针对性地列出所需收集的资料名目,自始至终参与到项目管理中去,保质保量地获取第一手资料。
2. 建立制度,编制方案,完善规则
长期以来,地勘工作执行和延续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缺少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竞争意識和对原始数据质量问题的关注意识。只有调动全员的积极性,以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做指导,按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使一切工作有章可循,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原始地质数据的完整性和质量问题。制度要健全,执行要坚决。按照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的有关规定与标准,对已经收集的文字、图纸、图片、声像等资料,根据数据文件形成的规律和特点,在便于保管和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分类整理,设置相应的归档类目;按原始地质资料立卷归档规则,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制定本单位的数据文件管理实施细则,细则应主要明确本单位数据文件的范围,归档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内容,数据文件的移交与整理、保存与借阅的要求等。 首先,数据要齐全,内容要完整。要达到此目标要求,应该重视抓好资料的收集工作,坚持地质项目建档工作按照档案管理规范要求与项目施工、竣工验收同步,坚持档案部门与基层单位相结合,编制分类方案,正确区分和把握依据档、设计档、项目管理档、施工竣工验收档等的分类工作,齐抓共管,进一步做好基础档案归档工作。其次,管理要及时,立卷要规范。为确保数据文件齐全、完整、系统,就要把数据文件工作与项目计划、检查、总结、验收各个环节的工作相联系,同步进行,立卷做到格式统一、字迹工整、图像清晰,同时根据内容、价值、数量和载体形式进行系统整理,按项目组卷,使档案数据做到文件齐全、分类准确、体系鲜明、方便管理,方便利用,保持其整体功能。并将立卷好的档案按规定移交有关档案管理部门,严格交接手续,认真核查案卷质量并确保档案的完整。
3. 加强培训依法制档
目前,地勘单位的数据文件管理工作远不能跟上飞速发展的地勘形势的要求。一个单位数据文件管理的好坏,不仅与本单位的档案规章制度健全与否、主管档案的领导的思想观念、档案管理人员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更与档案数据的组织者对档案数据的重视程度有着极大的关系。数据文件作为科技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服务于今天,有利于未来,为历史查找、产权查证、经济纠纷以及科学研究提供素材。要结合地勘单位的特点,加强对数据文件管理人员的培训,应该组织其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根据现存在情况,应将档案法宣传列入全年工作计划和责任目标考核内容,并认真制订宣传计划,采取多种形式、通过不同媒体进行宣传,不断强化监督指导功能,特别是主管部门和业务指导部门,既要做好执法检查和业务指导,又要做到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做到点面结合、跟踪督办。结合正在实施的保密协议签定工作,形成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局面,推动档案工作向规范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认真学习档案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办法,强化岗前培训。信息化建设人才需要深厚的档案学基础理论,熟悉档案工作的规律,从而创新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因此必须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培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自觉增强责任意识,把档案提升一个新台阶。
4. 档案信息电子化, 纸质档案数字化
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行业不同,信息化管理模式也不同。面对信息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地勘单位与其它企业一样面临市场化和国际化竞争的挑战。为提高地勘单位的整体素质,推动地勘单位的改革与发展,充分利用好信息化这个武器,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信息化建设之路。所谓档案信息电子化,就是以馆藏档案数据纸质或机读形式的为主要物质对象,用微机对档案进行收集、筛选、加工,使之转化为微机软件形式的二次文件信息电子文文件数据供利用的过程,地质科技档案管理人员要熟练掌握adobereader8.0软件并应运好它。把地质科技资料数据文件归档电子化,充分利用计算机、扫描仪把纸质档案数字化,建立全文数据库,以便于存储查找和利用,既是地质工作现实要求,也是档案管理必然取向。因此地勘单位必须快速更新观念,迅速实现地质科技档案工作网络化,为地质找矿工作服务,推动其它各项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地质数据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部令第16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科技工作管理办法】推荐阅读:
科技管理工作08-14
档案管理工作农业科技07-27
科技管理个人工作总结09-02
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管理09-26
年度各县(市、区)科技局工作目标考核办法08-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班主任工作考核办法09-15
资金管理科技06-12
科技保密管理08-02
科技新词工作09-29
林业科技工作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