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孩子要有爱心

2024-10-10

对待孩子要有爱心(通用12篇)

对待孩子要有爱心 篇1

对待问题学生要有——耐心、爱心

从事十五年的幼教工作,2009年9月调到小学工作,刚接手202班时,我觉得幸运的是这个班女孩多,男孩少,心想应该好应付些。办公室的同事说:“利华,你班的郑满满,上课好动,不爱听讲,跟不上学校的课程,学习成绩很差而且脾气倔强,你得想想办法来教育她。”通过两周的观察,发现郑满满会主动打扫课室,音乐课特别喜欢,唱歌声音很甜,但别的课堂上、作业方面却非常糟糕,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不了,多一点也不想做,没有毅力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根基打得不牢,平时回家又不预习也不复习。不接受批评,不愿意改正自己的缺点。后来到她家家访,得知她父母离婚了,她跟着妈妈生活,妈妈没有什么文化,而且有心脏病又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管教她,偶尔有时间管,但郑满满也听不进去,还顶嘴,她妈妈都给她气死,一生气心脏病就发作,她妈妈没她办法,所以郑满满脾气倔强。

针对郑满满同学的个性心理特点,经调查了解,我认为她的个性问题来源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和学校不同步是使她成为学习问题生的主要原因,自身不努力是她成为学习问题生的内在因素。

根据郑满满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她热爱班集体,愿意为班集体做事,如果与家长配合共同对她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和帮助,她是会有改变的。给她创造机会,增强自信心。学校举行歌唱比赛,我设计了有领唱、齐唱环节,由郑满满来领唱,她很高兴。比赛结束了,我们班荣获了一等奖,在班会上我表扬了同学们,也表扬了郑满满。后来郑满满对我没那么抗拒,发现她有问题,说她她开始愿意接受。建立良好的帮教关系。作为班主任,我经常利用上课及课余时间,多与案主接触沟通。上课时,尽量多提问他,多给她表现和发言的机会,并对她进行适时的鼓励和表扬,这样做,一来让她感受到老师对她的关注,二来帮她树立自信心。下课后,还经常与她聊天,利用她喜欢帮老师做事的特点,找一些事给她干。她写作业出错误,出问题的方面,我则耐心指导,认真帮助她分析错误原因,让她自己找出错误所在。同时,没有放松对她的教育,用爱心去关怀爱护,用爱心去严格要求,平时只要是她犯错误了,我都要跟她讲很多的道理,必须有足够的理由才能让她心服口服。

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的观点,学生的任何行为都可通过一定的强化物来塑造。在辅导中,我用奖小红花等方法,只要郑满满能按教师的规定去做,就能获得教师的奖励。同时她有一点进步我也会及时于家长取得联系,进行表扬。针对郑满满学习上惰性强的缺点,激发她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热情,每天安排她收发学生的作业,她认真去做,从而也让她看看别人的作业,对她是一种潜在的教育。

经过近一年的了解及教育,郑满满有了一定的进步,正如人的性格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一样,它具有稳定的特点,要彻底改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现在,郑满满对学习有了热情,学习目的有了明确的认识,成绩逐步提高。她对生活也满怀信心,情绪较稳定,不完成作业现象逐渐减少。

由于各种原因,这个班我带了三年,其实我也觉得骄傲,因为我懂得每个学生的特点,有利于我开展教学。在往后的两年里,郑满满的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有进步了,对妈妈的态度明显好转,有时会关心妈妈。对待问题学生只要老师细心观察,耐心引导,长期坚持下去,学生一定有进步。

对待孩子要有爱心 篇2

关键词:教师,学生,爱心,教师能力,修养

在一次参加全县中小学校本教研与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会上, 听到江苏省洋思中学副校长刘金玉在讲座中指出:差生是老师教出来的,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教师无爱心。

在2010年, 阅读《小学语文教师》第3期中一组追忆霍懋征老师的文章时, 我知道了霍老师在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学生有爱心。她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 特别是爱别人不愿爱的学生。在她的60多年的从教生涯中, 她创造了没有让一个学生掉队的奇迹。其实, 在她的手中也不乏调皮的学生, 有一连留级两年的淘气包何永山, 后来竟称霍老师为“娘”;还有“文革”后期, 霍老师接了一个别的老师几乎要放弃的调皮大王, 而且还有尿床的毛病。霍老师却把他接到自己家来住, 每天上下班骑车带着他同来同往, 在小学毕业时, 这位调皮大王成为一个不错的学生。有了这些事例, 我们就肯定会为霍老师所带班级在毕业时平均分为98.6, 作文只有两个学生是二等, 其余全都是一等的成绩所惊叹与佩服了。霍老师有这样的成绩, 用她自己的话来说, 就是在她的眼中, “没有不可教育或教育不好的学生”。因为她相信人人都可以成才, 以及她自己的教育格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这几个教育事例让我感触很多, 我想肯定还有很多、很多。而在这很多、很多的教育事例背后, 都有着一个受学生欢迎、家长尊重和社会认可的优秀教师。但他们都会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他们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

如果我们热爱这份工作, 如果我们希望在自己的这份工作中取得一些成绩, 如果我们也想像霍老师这些“国宝”级老师一样, 我们就应该有一颗爱心。

我们的课堂需要爱心。课堂是老师的阵地, 课堂是老师的第二生命, 课堂是老师与学生交流的人才市场。我们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给学生, 教会学生做人。只有老师爱自己的学生, 才会认真地去钻研教材、分析学情、寻找教法、精心设计作业;只有老师爱自己的学生, 才会对学生在课堂上不懂的问题进行耐心地讲解;只有老师爱自己的学生, 才不会把学生的奇特想法看作恶作剧。课堂也是学生的试验地、收获园,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在课堂上验证自己的想法与思路, 希望在课堂上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赏识。我们作为一个教师, 在课堂上就应该有这份爱心, 去滋润每一棵渴望雨露的小草, 让他们在我们老师的爱心雨露下茁壮成长。因为“一颗沙子, 一个世界;一朵野花, 一个天堂”, 学生年龄虽小, 其内心世界也是丰富多彩的, 教师发自内心的对话与爱是教师打开学生心扉的一把金钥匙, 而我们也将会是学生前行道路上的一道最美丽的风景。

我们的“差生”、“问题学生”需要爱心。蔡林森说过这样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好学生是“宝”, “差生”也是“宝”。霍懋征老师也说过:“爱一个‘问题’学生才是对教师的考验, 而这正是教师的天职”。这也正是霍老师从教60年从没有丢掉一个学生的原因。而所谓的“差生”、“问题学生”, 他们更需要阳光, 更需要我们老师的呵护。我在这些年教学中, 对这些“差生”、“问题学生”有着深切的体会。我每次接到一个新班, 在第一节课上, 对学生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同学们, 我不管你们以前成绩怎么样, 只要你能听老师的话, 按老师的要求去完成学习任务, 你们就都能学好。如果这样还学不好, 不是你们的责任, 原因就在老师我了。”有了这样的开场, 这些原有的“差生”、“问题学生”就会从心里打消顾虑, 让他们对我有一个好的印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我就会有意无意地去找这些人谈话, 了解他们差的原因, 并在谈话后对他们说, 我相信你能学好, 你相信吗?在以后的课堂上多拿些他们能完成的机会给他们, 让他们尝到被重视与成功的喜悦。在他们每次进步时, 给予他们最大的荣誉, 最终达到成功树立他们的自信, 他们就不会再学不好了。所以, 在我的班上, 一般没有很差的学生, 哪怕在开始他们每次考试成绩是个位的分数, 他们都能往及格或更高的成绩迈进。2005年一个五年级的学生, 刚接过来只能考十几分, 到升学考试时, 考到优秀;2006年同样一个这样的五年级学生, 在毕业考试时, 考到了及格;一直到现在, 我班的学生没有一个会很差。所以说“差生”、“问题学生”更需要爱心, 我们老师更要去爱一个别人不爱的孩子, 去教一个别人不教的学生。转化他们, 全靠献爱心, 用“一心”唤“三心”, 顽石也能变成金。因为在我们的教鞭下有瓦特, 在我们的冷眼下有牛顿, 在我们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我们的班务工作更需要爱心。随着我们国家政策的变化, 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们的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独生子女时代的到来;留守孩的问题;学生接触信息的渠道增多, 心里与思想的早熟现象。这些问题与现象, 都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许多的难题, 而作为老师的我们, 在做班务工作时, 这是必须考虑的。如何去和独生子女进行沟通与交流?如何去关爱这些留守孩?如何去面对学生的早熟?如果我们老师没有这颗爱心, 怎么去把工作做到学生心里去?在我们学校, 有一位老师平时做工作就有急躁的毛病, 在一次处理学生问题时, 由于急躁, 没有细心地去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 草率地下了结论, 还让学生写一份检讨书。结果学生在检讨书中不仅没有检讨自己的错误, 而是向教师诉说自己的委屈, 说自己是被冤枉的, 还在检讨书上愤恨地说要杀了老师。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 你难道能说老师没有责任吗?是什么让学生小小的心里竟萌发杀人之心, 这是多么可怕的。但我想, 如果我们的老师能静下心来与学生交流, 事情又会这样吗?如果我们的老师有一颗爱心, 又如何会让学生对老师这般的恨呢?

对待孩子要有爱心 篇3

一、对待“问题学生”要有关爱之心

关爱学生是教师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关心学生的身体、学习和生活,使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教师要把自己的感情倾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通过真情的流露去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比如当有学生生病请假时,不妨关心地询问他哪里不舒服,取代用怀疑的眼光上下打量,看他是不是说谎。也许有的学生请病假是说谎,但在老师的不断关心下,他会觉得羞愧。大部分教师都知道要关爱学生,但如何去关爱,学生需要什么帮助,是值得认真去考虑的,特别是“问题学生”,不轻易表露他们的想法,因此,作为教师也要换位思考。很多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当中,明白教育学生要换位思考,而自己本身却没有真正去考虑。在处理某一问题时没有想到,假如我是学生,我是怎么想的?需要什么帮助?我帮助过一名“问题学生”,因为这名学生个性很强,给班主任惹了不少的麻烦。有一次他因肚子痛找到他的班主任,对这名学生班主任很不耐烦,只丢了一句“找校医去”。看到他转身离去的表情不一般,我很担心。我知道,该学生不轻易求人,于是我找他问原因,他说肚子很疼,不知怎么办。由于学校地处偏僻,当时交通不发达,于是我用自行车拉他走了近十公里到了一个镇医院。治好后,他很感激我,却说很讨厌班主任。我与他谈话,开导他“不能全怪班主任,如果你是他,给他添了很多麻烦又找他,你会怎么做?”这学生回了一句“如果他是我,走投无路,他怎么办?”对于这些问题,我与该学生谈了很多,并告诉他,互相尊重和互相理解是与人相处的基本原则。通过这次交谈,加上我的关爱感动了他,他知道了自己的过错,毕业后,成为一个成功的自主创业者。经验告诉我们,对于“问题学生”,不能一棍子打死,要找到帮助“问题学生”的方法。除了要了解学生外,换位思考也很必要:“假如我是学生,对待老师的批评与教育,会怎样想,会怎样做?”“假如我是学生,感到一切都渺茫,会做出什么事情?”

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是评价教师是否具有职业道德的重要标准。因此,给学生多一点关爱,多一点关心,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存在得到老师的重视,才能显露他的“向师性”。现阶段的“问题学生”,多数都是家长忙于应酬、做生意,或是单亲学生,或者是“留守”学生,他们是缺乏关爱而有“问题”的。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对待“问题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

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不少教师把这一教育过程简单化了,以为对学生生活上嘘寒问暖,学习上语重心长地提几点要求就是进行了情感教育。实际上,这只是一种浅层次的理解。这种方式对认知能力和独立思维能力尚未完全成熟的学生往往能起到比较好的效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职生生理发育开始日趋成熟,心理上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发现了“新的自我”,明显感到“我”已长大,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并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民主、平等要求,在人生的追求中强化了自主管理和个人观念,产生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这些生理心理特点就要求教育者必须及时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教育,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正如古人所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主动亲近学生,细心体察、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为学生摆脱烦恼、化解困惑。这样的情才能动人,这样的爱才具有说服力,这样的教育才能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有这样的一个案例:一个星期五下午放学时,我接到学生报告,有学生准备打架。我找到一个当事者到办公室想了解情况,没想到叫他拿校徽来看时,他掏出一丢,头扭过一边,态度很恶劣,很惹人恼火。但我还是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问他是不是学生,他回答说“下周不是了”,听到这话,我感到当中有问题,于是耐心与他交谈,他还是什么都不愿意说。我找到班主任了解情况,班主任说这学生问题很多,并且建议开除他算了。我觉得不能那么草率地对待“问题学生”,问题多更应耐心、细心地教育,不要让“问题学生”过早流入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对“问题学生”能帮就帮。我还是和那名学生交谈,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和他交谈,当和他谈到“这么晚还没回家,父母不找你吗”时他回答说:“我没父母,也没有家!”我感觉不对,又向班主任了解到该学生与家里有点矛盾。于是我当着这个学生的面与他家长联系,要求家长多关心小孩,为这个学生解开这个“结”,他感觉到老师确实是真心关爱他,就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说出实话:初中时被拘留过,想改好,但没有人关心他,父母恨铁不成钢,认为他给父母丢了脸,就常与父母因为一点小事吵架,心里很烦,打算破罐子破摔,退学回去跟“朋友”一起混。在交谈中我不仅指出他的不对,而且教会他如何去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这名学生谈了三个多小时,他明白了很多事情,也佩服我的耐心和细心。这名学生毕业后也有了一个较理想的工作,还对我说:老师,要是没有那三个小时,我现在应该是“散仔”了。可见,对待学生确实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细心。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名言令不少同行反感,对这句名言姑且不作多论,但我个人认为:当“教不好的学生”即“问题学生”出现了教师是有责任的,因为“教不好的学生”刚出现问题的时候,教师没有细心发现问题所在,使得学生“教不好”。“问题学生”教不好不代表教师不尽责,而是教师还没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教好“问题学生”虽然需要多方面的因素,但耐心(时间)和细心不能忽略。就像烧制一个花瓶,在前期制作中由于不细心出现了次品,要使次品成为合格品就更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来修复了。

三、对待“问题学生”要有一颗宽容心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不是圣人,学生也不是圣人,教师要树立“允许学生犯错误的教育观”,“宽容是一种美德”,把育人当作一项长期的事业,用发展的目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要有一颗对学生宽容的心。面对学生反复犯错误的情况,暴风骤雨、劈头盖脸地来一通批评,痛快固然痛快,但未必收到好的效果。教师在教育“问题学生”时,一定要避开这种尖锐的心理锋芒,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不侮辱他们的人格。因为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教师应当尊重、信任后进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问题学生”往往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虽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和信任。教师应严于律己,走出心理误区,尊重“问题学生”的人格。嫌弃、斥责、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引发逆反情绪和对抗行为,也暴露出教师的褊狭和无能。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要严而有度,严而有章,严而有爱,讲台上有教师的尊严,讲台下应是学生的益友。找“问题学生”谈话时,这些学生多数是不主动合作的,对待错误能赖就赖,因为怕承认错误后又招来一顿臭骂。因此,我跟这些学生谈话时,如果学生不合作,我便指出:人无完人,谁能无错?而最大的错误是有错不改,在特殊情况下犯错可原谅,知错不改不可原谅。学生知道老师有宽容的心,通情达理,一般都能承认错误并加以改正。

让我们一起来重温已故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醒教师的一句话:“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对待职务升迁要有平常心 篇4

人皆有进取之心。干部希望职务进步快一点,可以理解,但是想得过多,则不可取。领导职位本来就是有限的,一个干部能否提拔、什么时候提拔,除了要看个人的素质和条件,更主要的是要看工作需要、领导班子结构、职数是否空缺等等。而且职务层次越高,职位就越少,提拔的几率也就越小。不可能个人想提就提,也不可能够了“年限”就提,在职位空缺与干部等待提拔这对“供求矛盾”中,永远是“求”大于“供”。每个干部必须想明白这个道理,放平自己的心态。服从工作需要,服从组织安排和群众选择,是干部对待职务安排应取的正确态度。如果总是自我设计,老想着如何“升级进档”,就会心理失衡,就可能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甚至走上跑官要官、花钱买官的歪路。

一些干部一门心思想着提升职务,主要是由于把名利看得太重,“官本位”意识太浓,其实质是党性不纯、从政观念不正,是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出了问题。他们认为提拔了是“该得”的,显然是没有正确认识权力的来源和干部的标准,把被提拔看作是个人凭本事挣得的;认为没有提拔是组织“亏欠”他的,显然是没有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把为党工作当作升官晋级的筹码,把为民做事当作向组织讨价还价的资本。党的干部是人民公仆,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为党工作、为民办事是干部的“本分”。干部在一定的职位上,首先应当想着如何把工作干好、干得更出色。做出了成绩,组织和群众会有公论。党的干部应当以踏实工作为荣,伸手要官为耻。

干部调整是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经常性措施,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干部调整,是每一个干部都不能回避的重要课题。面对名利得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和内心境界。对于干部调整,多数人能够正确对待,能够把调整作为一个新的起点,不辜负组织期望,在新的岗位上做出更大成绩。但也有个别同志患得患失,不能正确对待组织调整。怎样才能以正确态度面对干部调整呢?我认为起码要做到三个方面。

一、保持轻松自然的心境

(一)对待他人的提升,保持平静的心态,化压力为动力。他人的进步和提升,除了组织的培养和关心外,包含了本人付出的艰辛努力,这些外人不一定能看到和理解,其中的酸甜苦辣也只有本人才能完全体味到。所以,干部不能用庸俗的眼光看待他人的提升,认为别人机遇好或是走了什么捷径。有一个道理必须明白,任何人的进步与收获都有其特点和努力,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也不会掉下馅饼。如果缺乏平静的心态和正确的理解,就会心理失衡,或者埋怨组织、或者自暴自弃、或者铤而走险,以至诱发危险的思想和行为。看到他人的提升,年轻后备干部有压力是正常的,重要的是如何化压力为动力,激发自己加强学习、扎实工作,惟有如此,求进的动力才会源源不断,创造的活力才会生机蓬勃,实绩才会更加突出,施展才华的空间才会更大。职务 的晋升不应是党的干部的最终目的,晋升职务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因此,即使付出了努力,一时未得重用,也应心无遗憾。

(二)对待自己的提升,保持谦虚的心态,化动力为责任。

年轻后备干部得到组织的提拔,一般都会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但是,职务的提升是一个短时间的位置改变,其能力水平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随着职务的提升而提高,要说提升的话,恰恰是职责、权力和任务的提升,是一种责任的提升。因此,年轻后备干部得到提升时,务必保持谦虚谨慎的心态和品质,化动力为责任,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谨慎用权。要虚心学习,勤奋工作,团结同志,做出更大的业绩,让群众信服,让组织放心。同时,还要认识到自己被提拔,除了个人的主观努力外,更重要的是组织的培养和信任,是群众的帮助和支持。而且,年轻后备干部被提拔,只是组织上对其主要方面给予的相对肯定,有时是在特定的政策和环境下选拔的,比如按年龄、性别、民族、各界人士比例的规定或要求对领导班子构成进行调整,或者是干部队伍建设上进行人才储备的策略等,在这些情况下的提拔,并不能说明被提拔的干部就十全十美了,可能其本身仍然有许多不足。所以,年轻后备干部得到提升时,要多剖析自我,多发现他人的贡献和作用,如果不能保持谦虚的心态,不能正确对待职务的升迁,就会自骄自负,高估了自己。

(三)对待挫折和失意,保持从容的心态,化消极为积极。

人在生活事业中受到挫折是难免的,年轻后备干部在逆

境中更能锤炼品质、磨砺意志、增长才华,增强克服困难、应对各种风险、驾驭复杂局面的信心和能力。想必很多的年轻后备干部都有过这样的体会,一开始遇到一个较大的困难时,总是惊慌,甚至害怕,而事情过后会有一番“走过去,前面是个天”的心境。年轻后备干部只有在不同阶段经受不同困难的考验,才能不断磨练自己,趋于成熟。对待挫折和失意,重要的是保持一种从容的心态,泰然处之,化消极为积极,特别要努力寻找自己的问题和不足,认真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多学一些知识、多思考一些问题、多写一些心得体会文章,有目的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从挫折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积聚新的力量,寻求新的机遇,使挫折和失意转化为成功的动力。党的十七大提出,“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形成干部选拔任用科学机制”。这个机制为年轻后备干部提出了更多的考验,同时又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年轻后备干部只要时刻注意培养和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注重学习,大胆探索,努力实践,积聚力量,挫折和失败就会成为成功的新起点。

(四)要有自知之明

一个人最大的缺点,是不知自己有缺点;最危险的缺点,是坚持已有的缺点;最无知的缺点,是为自己的缺点辩解;最可笑的缺点,是闭上眼睛也能发现别人的缺点,睁大眼睛也看不见自己的缺点。知道自己不足的人,才是有水平的人。作为大小都是个“官”的人,你周围的人对你说的话大多是

真实的,但也有言过其实、言不由衷、投你所好甚至口是心非的成份。如果你全信以为真,那是政治上不成熟、不清醒的表现。只有正确估量自己,不为成绩所骄、不为浮言所惑,真正按照辩证法要求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善于分辨周围人对你说的话哪些是真的,哪些是讨你高兴的,做到了这一点,才算有自知之明,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自强不息的动力。

二、靠突出的实绩赢得成功

年轻后备干部队伍可以说是优秀人才的汇集地,其本身的竞争是十分激烈的,只有实绩突出才能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凭实绩使用干部是党的干部政策的核心理念之一,没有实实在在、响当当的实绩,想取得成功是不可能的。

实干兴业是千古不易之理。埋头苦干是成就一切事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态度,一个人要想取得进步,获得发展,只有依靠扎实的工作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年轻后备干部要很好地在工作中实践这一理念,弯下腰来、低下头来,到实践中去、到群众中去,在实践的土壤中汲取营养,在苦干的风雨中锤炼摔打。实绩正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取得的,花拳绣腿出不了实绩,扯破了嗓子也喊不出实绩,耽于幻想不行,投机取巧更不行。

实绩从拼搏中来。爱拼才会赢,年轻后备干部都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都各有所长、各有特点。在这样的队伍中要想取胜,就要有一股争先创优的拼劲和韧性。年轻后备干部中成功的大部分同志是辛勤的耕耘者,是自强不息的实干者。

没有成功的少数人往往在进入后备干部的序列后,不是更深地扎到实干的土壤里,而是想攀上别人的高枝,拉关系、织网络、跑门路,一副急不可耐的浮躁心态。因此,年轻后备干部要踏踏实实做事,发扬战场上拚刺刀的精神,全神贯注干工作,全力以赴抓工作,全身心投入工作,磨砺自己严谨的作风。如果试图靠关系等“捷径”来登上新台阶,那是成长之大忌。

三、耐得住寂寞等待机遇

客观上讲,干事业取得的实绩是与干事创业者的职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事业的发展应该带来职务的晋升。在职务晋升问题上,机遇肯定是存在的,人人都想获得,但并非人人都可获得。干部选拔使用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由于机遇不同,有的备而得用,有的则要备而待用,有的则是备而不用,这是客观现实。实践中如何把握机遇呢?

(一)耐得住寂寞。

切不可坐立不安,更不能因此就“着急上火”,怕“过了这个村,没了这个店”,怕手里这张“旧船票”赶不上下一班“新客船”。特别是后备干部,如何对待后备时间问题,这本身就是一种考验。切不可错过一两次机会,就认为自己的一生成了“过去的一页”,就陷入一种顾影自怜的寂寞悲怆之中。能不能正确对待这份寂寞,是一个关键,战胜它,就能砥砺前行;沉湎其中,积极进取的精神就会迅速萎缩。

(二)力戒浮躁。

看到与自己处在同一序列的同志陆续走上了领导岗位,而自己却长时间“按兵不动”,特别是因某些特殊因素,一些原本没有希望的人获得了机遇,年轻后备干部最易出现浮躁心态,一方面可能开始怀疑一切,埋怨组织,迁怒同事,遇事沉不住气;另一方面很可能精力消退、萎靡不振。这样的态度对自己成长无益,甚至可能由此断送了自己的前程。浮躁会给组织和群众一种不成熟的感觉,给自己一种不健康的情绪。正确对待机遇是成熟的标志。

(三)矢志不渝。

对于机遇,单凭善良的愿望或守株待兔的态度是不行的,需要矢志不渝的进取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宽广的视角和多向的思维。机遇具有整体性,这个整体,首先是所在的团体,其次是更大的团体,再次是具有内部关联的彼团体和此团体,这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凡有意捕捉机遇的人,都应该高度重视所在团体的整体效应,都应该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提高其所在团体的整体凝聚力。整体机遇是个人机遇的基础和前提,作为成熟稳健的年轻后备干部,一定要保持一种维护团队形象的良好精神状态,所在团队也会因成员同心协力而获得更多机会。年轻后备干部对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追求要矢志不渝,只要“我心依旧”,蓄势待发,必将迎来更多更好的机遇。

作为一名干部,积极要求进步是正常的,但不能把名利看得过重,更不能为名利所累。对待名利地位,一定要有一颗平常心,做到得之淡然,失之坦然,于心安然。我们每名干部的观念也要跟着形势转变,职务的提升,既受多方面因

班主任工作要有爱心 篇5

● 河北省大名县实验学校曹建勇

巴特尔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因此对思想越来越活跃的当代学生,班主任应善于从情和理这两个方面着手,去理解学生、关心学生、体贴学生,用真挚的感情去感动学生,哪怕是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严肃批评时,也应体现出爱护和关心,播撒无限的爱心。

常言道:“十个手指头有长短。”学生中有听话的、乖巧的、爱学习的,老师难免会多爱他们一点;散漫的、学习差的学生往往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手心手背都是肉”,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都要一视同仁。班主任在处理问题上应一碗水端平,让学生口服心服,切不可溺爱、偏爱,应该作到爱而不纵,爱而不偏。

如我班有一名双差生,令老师感到头疼,接班之后,首先我用硬的办法震住了他,可是好景不长,毛病又犯了。后来,我软硬兼施,还是无济于事,而对这种情况,我苦苦思索,绞尽脑汁。最后一放学我就故意与他一块儿走,走了好几次,还请他到我家一起用餐,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些表扬的评语,经常用纸条写些鼓励性的话来消除他的戒备心理。对于其错误与缺点,单独找他谈,以朋友的身份毫不客气,一针见血指出他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了解他的思想动向。期末考试,他终于以优异的成绩升上高一年级。他父母也感到孩子变化真大,很感动。这个学生的变化启发我:教师应走进学生的心灵,用儿童无邪的眼睛和心灵去观察、去体味、去感受、去描绘、去探索,才会在天真中发现真、善和美,才会在朴实中发现光、热和彩。有句歌词写到:“朋友一生一起走”。虽然作为教师不可能与学生一起走一生,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将是一生的。

由此可见,学生处于学校大家庭,非常需要得到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作为班主任,要把每名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看待,从学习上、生活上、思想上多与他们沟通。当他们遇到困难时,热心指导他们,当他们思想有波动时,耐心地说服教育他们,使他们真正感到老师的爱心,学校的温暖。大家都知道,人的真实的美并在于外表、衣服和发式,而在于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没有心灵的美,我们常常厌恶他漂亮的外表。因此,在教育学生中,应该热心引导学生去观察,去鉴别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

老师要用爱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 篇6

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平台镇中心校岑子均

【内容提要】要用爱心去对待学生不是空喊口号,而是要用实际行动去践行诺言,用行动去感化学生。

关键词:尊重 信任 加深情感

爱的种类有多种,亲情之爱、友情之爱、手足之爱、恋人之爱。而老师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了解学生的心理。多鼓励学生,与生为友,做他们忠实的听众等都是教师对学生爱的体现。如何对学生实施爱呢?

一、对学生有爱心,首先要对学生尊重,信任学生

教师爱学生是一种具有活力的“酶”,它通过迁移、转化在学生心灵上发生作用,学生得不到师爱往往产生焦虑、防卫心理,或是形成攻击性格以致对社会疏远,怀有敌意。

去年我们镇小学把全镇六年级的学生集中到中心校就读,把万洞小学并到中心校就读的学生中,有一名叫谢柱豪的学生,在万洞小学读五年级时,是出了名的捣蛋大王,开学不久,我就特别留意他,观察他,发现他是一个说话粗俗,且话语较多的人,三科主科当中,他特爱上数学,且每次考试成绩都在合格以上。但三个科任(包括班主任)都不喜欢他,讨厌他,只要他一有点行差踏错,就罚他,因此他也很讨厌科任老师,有时用谎话欺骗老师。知道这一情况后,我决定去转化他,我就利用每周一节晚自修的机会,与他沟通,在黑板写上练习题时,多次有意无意地多让他出来板演,而他的计算都比较准确,评讲时对他做对的题大加赞扬,并指出他其他学科能像数学科一样认真,就有可能学好。其中,有一件事是最让我难忘的,有一次他没有请假就回家,第二天回校后,班主任就把他抓到我的面前,让我去教育他,其实,他有好几次骗班主任说他自己不舒服要去看病,结果去玩而又不回来上课,让班主任对他失去信心。我首先心平气和地问清他的原委,他告诉我他的确是回家看病去的,他还把药拿出来给我看,我说我相信你,但你不能老是骗你的班主任,现在她都不相信你了,并且你又不写请假条就离开学校是你的不对,老师是关心你的安全,我们老师有事或生病都要写请假条,我还把老

师的请假条给他看,并且叫他回去后,马上补写请假条并向老师承认错误。第二天他的班主任见到我,对我说,奇怪了,谢柱豪怎么会向我补写请假条,她说他以前从来没有写的。从此之后,再也不见他的班主任向我投诉他不假不课了。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母爱的升华和发展。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教师虽然不能代表学生外在环境和教育的全部,但却像光镜一样,把外部环境和教育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提供的条件集中起来发挥影响,这是母爱所不可及的。

二、对学生有爱心,其次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同乐,加深师生的情感

教师爱学生是顺乎人性,合乎社会发展需要的。说顺乎人性,因为爱是人们身上普遍存在的心理需要,人既想得到别人的爱,又想爱别人,人生下来,如果得不到爱,会产生畸形心理,如性格孤僻,情感冷漠、消沉等等。

同样是万洞小学并到中心校六年级的一名学生,他叫彭志峰,据他六年级的班主任和科任反映,他这个人不大爱说话,老师说他,他也不出声,平时见到老师也不打招呼。他最喜欢去打球,在他的周围经常有一团同学围着他转。有一次,他叫同宿舍的一名男同学帮他洗衣服,不帮他洗就打他,班主任找他谈话,他就是不出声,我决定去转化他。于是,我首先去了解他的家庭情况,原来他读一年级的时候他妈妈就去世了,现在靠他爸爸养他,平时只要他犯了错,他爸爸就会把他狠狠的揍一顿,同时我也了解到我以前在新乐小学教学时的一个同事是他的亲戚。有一天,我主动找他谈话,了解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还约他放学后一起打篮球。经过一个星期的接触,他终于有所变化了,之后每次见到我都能主动地打招呼。有一天,天刚下过雨,学校的跑道有几处积水,刚好我碰见他,于是我对他说:“彭志峰,那边有沙,你能不能找几个同学把那些积水的地方填一下?”他马上说:“可以”,并且立即叫来几个同学,把学校的铲和斗车拿来,用沙把那些积水的地方填好。

从上面这个例子,我们不难看出,对待学生要用真爱去感化他,老师要深入到学生当中去,多和他交流沟通,就能把他转变过来。

三、对学生有爱心,要富有同情心,用爱心转变学生

作为老师有时也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为他想一想,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替他排忧解难。

在上一届毕业的六2班中的一个学生,他叫苏佳新,刚开学注册时,他就跟我说,他这个学期不能在校住宿,要走读,因为他的父亲中风瘫痪在床需要照顾,(他的家庭我是清楚的,他爸爸年纪很大才结婚,生下他姐姐和他两人,可是几年前他妈妈和他爸

吵架,一气之下去了打工,几年都没回来过。)于是我批准了他。可是,差不多到期中考试时,他的班主任跟我说他有差不多一个星期不见回校上课,打他的手机又不通,打电话给他的堂兄说不清楚。终于有一天,他回到了学校,他的班主任就批评他,说他缺了那么多的课,成绩肯定跟不上了,有事也不请假,让他停学算了。于是班主任叫他找我,我见到他后,就和他聊开了,我问他:“那几天你去了哪里?”他说:“在家。”我说:“你堂兄说不见你。”他说:“那几天特别累,每天早上起床后,要帮爸爸擦身子和洗被子,看到时间差不多九点了,就在家关着门睡觉。”接着我就跟他讲起我自己的情况,因为我的爸爸也是躺在床上需要照顾,但我不能因为要照顾他而不上班,而是要合理安排时间,以后你早一点起床,煮好早餐,搞好清洁就回校上课。同时我问他为什么不回校也不打电话请假,他说手机没话费,于是我说帮他充一百元进去吧,他说不用了,他姐姐寄了钱回来已经充了话费。这时我看到他的头发和指甲都长了,特别是那指甲,他是特意长的,已长了有几个月,舍不得剪,我通过耐心的说服,讲清长指甲的害处之后,极不情愿地说愿意回家剪。第二天他在上早读时就已赶回学校,但头发和指甲没剪,他说明天一定剪,于是我在晨会上表扬了他。在第三天回校的时候,我又去找他,发现他的头发剪了,指甲也剪了,于是我又在晨会上表扬了他,并且称他为诚实守信的学生,从此之后,他都能准时回校上课,不能回校时能主动的请假。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并非所有的任意的刺激都能使学生头脑中的智力因子活起来,学生是教师作用的对象,但学生有独立性,能动性他们随时显示起“反作用”。教师讲的道理知识,学生要经过情感去考虑过滤。如果教师爱他们,喜欢他们,他们就认为教师的严格要求是好意,如果教师不喜欢他们,他们则认为教师的严格要求是恶意,他们就会紧闭心灵的大门,甚至公开对抗,呈负反馈现象,阻抑教学过程的发展。一般地说,青少年不是用理智而是用情感支配自己的行动,师生情感相亲,则信道相通,情感相悖,则阻碍信息传导,如古人所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重视情感投资,真心爱学生,才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情感共鸣。

对待孩子要有爱心 篇7

班主任工作论文:班级管理要有爱心、责任心

魏寿兴

(青海省大通县第四完全中学)

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品德如何,学习成绩的优劣,纪律的好坏,多半是与班主任的工作紧密相连的。要当好班主任,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几十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离不开良好的班风、学风及精明、强干的班干部队伍,离不开教师的严、爱与家长的密切配合。

一、树立良好的班风、学风

一个班级的学生能否健康快乐地成长,主要是看他们的精神面貌――班风、学风的好坏!因此班集体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严格的.制度和纪律,正确的舆论与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1.经常进行行为规范教育。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作为一个集体,需要有一个自己的规章制度,并且能够公平严格的执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小学生做出了详尽的规定。教师应该在班会的时候,把这些规则详尽地解释给学生知道。应该让学生明确,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做什么会得到表扬,做什么会得到批评。

2.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教书育人也是学校的责任。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讲文明、懂礼貌。我国现在也在实行以德治国的方针,因此我们在学校一定要注重这方面的教育。

二、培养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需要培养和使用好班干部,这是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关键。班干部能不能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能否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关键在于班主任对他们的正确培养和指导。

1.班干部是一个班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能力,还有助于学生的交流,为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根基。而且做班干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责任心。选择班干部也是体现班级选举的一项重要活动:(1)要选择各方面比较优秀的榜样人物。(2)要选择学生中威望比较高的学生。(3)要选择对于班集体有热情,愿意做奉献,去维护班级的学生。

2.选举了班干部之后,教师还要做好正确的指导工作。因为学生在一个小集体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是家庭教育无法涉及的。而且学生也要尝试融入这个集体中,成为集体的一员。

3.做班干部的坚强后盾。班主任要积极调动全班学生支持和配合班干部的工作,这是培养优秀班干部的最佳途径。作为班干部,难免会面对委屈和困难,甚至会有误解,所以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精神支柱。

怎么对待孩子的磨叽 篇8

1、给孩子限制时间

在孩子不紧不慢做事的时候,大人们可能会看着很着急,这时候不妨静下心来,不要责骂孩子。家长们可以给孩子限定时间,例如给孩子十分钟的时间吃饭,五分钟的时间穿衣服,把每件事情具体时间化,让孩子遵守这个游戏规则,那么他们便会不自觉的速度变快,也会慢慢达到父母的要求,达到父母所期望的办事效率。

2、给孩子一个手表

孩子们磨叽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因为他们没有时间观念,所以父母们可以教孩子认识钟表,认识时间,给孩子买一个手表,让他们养成看时间的习惯,有了时间的意识,那么在做事方面,孩子也会加快速度,提高效率。

3、锻炼孩子的灵活性

孩子们缓慢磨叽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手脚不灵活,所以动作很慢,这是身体不发达的体现,所以父母们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灵活性,让他们在平时多走路,多跑步,多跳跃,多锻炼,这有助于促进孩子的手脚协调能力发展,有助于促进孩子的肌肉发育,让他们的身体更加健康,灵活性更高。

4、锻炼孩子的注意力

如何对待单亲家庭的孩子 篇9

事实证明:一个父母双全、温馨美好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健康人格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社会交往的日益频繁,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离婚率呈上升趋势,学校里单亲子女日益增多,这些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从而产生学习障碍、情绪障碍、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这既影响了学生健康、活泼的发展,可悲的是他们给社会进步带来了沉重的隐患。因此,我们要“对症下药”去关爱他们,塑造他们,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

一、单亲家庭孩子的特殊心理

由于家庭变故,尤其是父母离异对未成年的孩子无疑会产生心理上的压力、精神上的困扰,形成与一般家庭孩子不同的心态,在认知水平及人格方面往往表现出较多的缺陷,心理方面往往表现出一些消极的不良情绪和问题。笔者将他们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自卑型。这类学生沉默寡言,他们从不谈起甚至回避双亲的事,对任何人(包括班主任)都保守着这个秘密。心里有一种定势,“我不如人”,长期生活在颓丧、抑郁的氛围中,学习上遇到困难不敢向老师同学请教,不愿意暴露自己的弱点,怕别人讥笑。自卑的心理影响了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挥,属不健康的心理现象。

(二)、渺茫型。每人都有自己的自尊与自信,在正确引导下,能树立信心,确立生活的目标。然而,有的单亲家庭学生由于缺乏家庭的引导,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无法设计美好的生活蓝图,有的原本有美好的理想之花,但因家庭的破裂,导致这朵花没有结出甜美的果。他们很多会感到渺茫,凡事“大不了”当头,学习生活中没有明确的方向。

(三)、独尊型。这类学生有的由于缺少管教,有的由于亲情的隔阂不接受继父母的管教,或继父母不管,从小就养成了上不服天,下不服地的惟我独尊的心理特点,时时处处以自我为中心,心目中没有父母,没有同学、没有老师,没有他人。自私自利,不关心集体,不参加公益活动,不遵守校规班纪,是思想教育的重头。

(四)、逆反型。这类学生对家庭产生一种厌恶感。不愿跟父母说话,父母忠言相劝,他故意说父母是错的,总之,一味要对着干。更可怕的是这种对家长的逆反发展到对老师、对同学、对社会的逆反,从而产生破坏性。对这类学生如果放松教育,将会对社会产生不良后果。

(五)、孤独型。这类学生离群,不大方,没有多少人与他交往。学习成绩不能上升,不热心公益活动,组织能力、自控能力弱,思想教育很难跟上。

二、教育对策

1、理解,心与心交流的妙方

俗话说,理解万岁。这正如《学记》所说“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者也。” 人与人的交往在于理解,理解是沟通的桥梁。理解就是要知道学生的心,以便对症下药,促进转化。真正做到知学生的心并不容易,因为“儿童心灵深处潜藏着一些成人难以理解的密码。”要知其心,只有通过仔细的调查研究,多与他们促膝谈心,沟通思想,多对他们的学习、身体和生活全面了解、关爱,做他们的知心人、贴心人,才能深入他们内心世界,让心与心拉得更近。

我们不妨蹲下来看他们,平等协商地交流,让他们如实地倾吐他们的想法。我们不妨和他们一起痛痛快快地玩一次,闹一次,让他们把心中的烦恼宣泄出来。通过这种方式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真诚。遇到有争议时,不该是我们说了算,应该是耐心地把利弊关系分析给他们听,然后让他们选择。走进孩子们内心世界,我们会发现他们的世界是那么丰富、鲜活;但同时也是那么纯真、幼稚。这多么需要我们的耐心引导啊!

2、爱心,抚慰心灵创伤的良药 对离异家庭的孩子来说,最受伤害的是心灵和情感。常言道,心病需要心来医。为此我们教育工作者就要让他们把失落的爱捡回来。

教师可以用“爱心”行动来表示对单亲学生的关爱,以情来感动他们,比如可以在单亲学生过生日时赠送一件小礼物,在学习困难时多加以辅导,生活上要关心冷暖温饱,有时还可以把学生请到家中做几样拿手菜,以真情来感动他们。学

校和班级也要开展一系列的“爱心”活动,发挥集体力量来帮助他们,使他们体会集体的温暖。在这方面,我们镇中心校曾做过有益的尝试。⑴党员教师与单亲子女“结对子、献爱心”,坚持与他们谈心交流,平时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使孩子们深受感动。⑵广大教师利用课间、节假日,为其补课、出去游玩等。通过一系列活动,使这些学生在校生活得充实,心情愉快,逐渐弥补了家庭变故给他们带来的精神创伤。

3、信任,鼓励走出阴霾的催化剂

记得,唐太祖李世明在政界就“用人心信,疑人不用”佳话传颂于世。今天,在对单亲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我们也要信任他们,尊重他们。心理学家爱默森认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我们应当充分地相信他们,班主任可以“委以重任”,创造条件发挥他们的才能,比如委任他们参加学校、班务、学科管理。我们应当因材施教,发展特长,树立信心,组织转化。在他们失败时,以坚信的口吻,鼓舞他们,在他们成功时,以真诚的态度,祝贺他们。让他们改造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使学生感到你是一个可亲近的大朋友,这将会带给他们以心理上的安全感,让他们时时处处不怕出错,不怕走弯路,奋起直追。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其找回自尊,树立自信心,还有助于把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班级工作和学习中,消除负面因素的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4、肯定,克服自卑的方向盘

对于自卑感的学生,我们最好是戴上“放大镜”去找他们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肯定,从而树立自信心。其实大多数自卑学生都有长处和特点,都有自己兴趣的中心。教师就要多为他们组织适合他们的文艺、体育、科技等活动。在此过程中,对于他们的每一个微小进步都该及时肯定、鼓励和赞赏;让他们发挥其特长,实现自我价值,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无形之中增强了自信心。心理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中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那何况是单亲家庭学生呢?他们更希望得到家长、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肯定和赞赏,尤其需要获得需求的满足和成功的激励。对他们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指责;多一点温情,少一点冷漠。

如何对待孩子的谎言?中 篇10

为什么孩子会说谎?

1、 取悦他人,夸耀自己

一些孩子想要在父母亲心中保持 “好孩子” 的形象,就会用讨好、奉承的方式争取别人的认同及好感。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 “爸爸,你是全世界最好的!”,“妈妈,你是最美的妈妈!。一些孩子有时也会为了争取朋友的好感,常会夸耀自己的言词,如:“我家有好多故事书和玩具!。如此,许多孩子想取悦父母但却不晓得如何实际一点,而演变为有意的说谎现象。

应付:父母应趁机表达自己被赞美的感受,进而教导孩子区辨真诚,赞美和奉承的差别。

2、 源于丰富的想象力

对一些正处于学龄前的孩子,因为正处于学习言语的阶段,特别是在游戏扮演角色中,开始会应用假设性的语言,如:假设自己是妈妈,或就读幼儿园的女儿告诉父母她要和班上同学结婚等……

应付:父母千万别过于紧张,耐心聆听孩子的`故事。

3、 自我保护,逃避惩罚

这类说谎,往往是恐惧心理所致。一些家长或师长滥用惩罚,造成孩子产生恐惧心理,导致说谎的主要因素。一些家长怕孩子变坏,常常加以责备,有的家长受传统思想影响,认为打骂才是教育,有的家长性格粗暴,孩子少许不对之处就打骂。这些都是错误的家庭教育,容易造成孩子恐惧的心理。因此,当一个孩子以前遇过类似的事情遭打骂,或发生了自己不愿意发生的事,他就会掩饰事实真相,使自己免受处罚。

应付:作为成人,更应当认识到,说谎的实质或许是孩子在恐惧心理支配下所采取的一种自卫方式。所以首先要顾及孩子心理影响,而不是只严格地指责孩子的行为。

4、 逃避责任

孩子经常用 “不是我” 来回应家人的责问。因此,此时的说谎则是一种逃避责任的自然反应。从坏方面而言,孩子不敢负责,而从好的方面而言,孩子知道自己错,而且是父母不允许的行为。

应付:孩子已可分辨好坏,应当乘机教育孩子是非观念,也得反省自己过去用的处罚方式是否太重,而使孩子不敢承担眼前的错。

5、 模仿成人

一些家长本身说谎行为,常造成孩子说谎的直接因素。成人对孩子说的话总没实现,也往往被小孩视为 “ 骗人” 。父母师长是孩子心中有威权的人,如果在孩子面前撒谎,就会使孩子产生“说谎不为错” 的错觉。

应付:父母师长不能因爱面子而将错就错,而需要在孩子面前自我批评,承认,从而使孩子能明辨是非,更能培养孩子自我批评的好习惯。

如何纠正孩子说谎问题?

说谎在不同的年龄意味著不同的问题。诚实的品格是逐渐形成的。不要把孩子撒谎归结于他的天性,相反的,最好的态度是家长与孩子一起面对这样的问题,帮助孩子找到比说谎更好的方式,去解决目前面对的问题。

以身作责

父母是孩子模仿最多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是孩子的学习、模仿的依据,因此,父母需以身作责,为孩子树立诚实的榜样。

聆听,别急着责备孩子

当孩子说谎时,家长要先学习如何平稳自己的情绪,别一来就动怒大声责备。家长应当聆听,并了解孩子谎言的动机,以及谎言的背后是否有任何情感或需要不能被满足。

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家庭作业 篇11

家庭作业是家长面对孩子的最直接的学习活动。我们认为父母应正确对待孩子的作业,不要包办孩子的作业。在教育、督促、帮助孩子的前提下,应做好以下几点:

1.端正孩子的学习态度。如果孩子作业工整,字迹清楚,就说明她做作业时态度认真;如果字迹工整,但却做错了许多道题目,那么可能是孩子对这一部分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我们会及时给予辅导。

2.培养孩子做事认真的好习惯,鼓励孩子养成独立完成作业、检查作业的习惯,让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负责。

二、教育孩子的心得体会:

有一句话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有很多的家长在评价自己的孩子时,言语间会不时流露出这样的意思:“什么都不能跟人家比,谁像你一样没有用啊!”,我们把这句话重新排列组合一下,“没有谁能像你一样啊!不用什么都跟人家比。”这就是所谓的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认为每个孩子都是最优秀的。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对待孩子会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爱孩子,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做到平等地与孩子交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要诉说的一切。一个亲切的拥抱,一个浅浅的微笑,一次循循善诱的开导,一件小小的礼物,都会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给予她的爱,从而增强了她对父母的信任感,我们要用爱心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2.让孩子拥有积极主动的生活态度,鼓励孩子勇敢地迎接挑战,教育孩子正确面对挫折,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孩子做好了一件事,我们会鼓励孩子说:你太棒了,爸爸妈妈好佩服你啊!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会帮助她,一起努力去克服困难。

3.学会宽容和忍让。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之间难免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有时甚至会像火山一样迸发。这个时候,我们会努力克制自己、检讨自己,换位思考一下,彼此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忍让,很多矛盾就会迎刃而解。父母的关系会让孩子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造成耳濡目染的影响,直至影响到孩子的一生。我们要以身作则,让孩子学会宽容和忍让,用爱去充实她的人生。

3.与孩子一起阅读书籍。每天晚上,吃过晚饭,孩子完成作业,我们会和孩子一起读书,这是一天中最快乐的阅读时光。

7.不把孩子的分数看得太重。孩子得了高分家长就心花怒放,得了低分家长就心灰意冷,弄得孩子整天心情紧张、诚惶诚恐、无心学习。一个孩子的成长应该是立体的.多方位的.多能力的成长,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全方位式的教育。我们首先要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品德培养上,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学习能力。即便孩子确实付出了努力,也拿不到高分,考不上名牌,孩子具备了以上能力,她的人生一样会活出精彩。

希望家长正确对待孩子分数作文 篇12

希望家长正确对待孩子分数作文

各位家长:我想你们肯定都是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儿女长大以后能有出息。当孩子考得好时,你们对孩子呵护备至,孩子要的你们都会买给他(她)。当孩子考得不如意时,轻则遭白眼和数落,重则是被“竹笋炒肉”,炒得屁股开花。这时的`孩子就想是从天堂掉到了地狱。孩子的心里好受吗?他(她)们定会觉得父母不重视他(她)们,重视的是分数。会觉得自己必须靠高粉保证不被父母打骂。父母之所以会这样也是因为希望孩子有出息,不是一个没用的人。但是,就是这种心理,使恨铁不成钢的父母逐渐开始用打骂教育孩子。并且,父母喜欢在孩子面前夸耀谁的孩子考得怎样好。孩子听得很不舒服,就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父母看到这,把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一比较,心中便升起一团怒火,骂起孩子来。父母有没有想过,这样有用吗?孩子因惧怕考得不好而受到打骂,孩子考试起来,有可能挥发会失常。对此,我提出一下几点建议:一:正确对待孩子的分数,不管考得好不好,都以正确的心态和面貌面对。二:孩子考得不好的话,就适当给孩子买些复习题。或仔细分析孩子考得不好的原因,鼓励孩子下次考好。以上几条建议仅供参考,望家长们细看。建议人:刘宏旺5月9日希望家长正确对待孩子分数作文450字

 

上一篇: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下一篇:肢体康复训练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