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

2024-11-06

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精选8篇)

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 篇1

病理学-1教学大纲(七年制)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病理学-Ⅰ 课程号(代码):50200970 课程类别:

学时:119 学分:7.0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原因、发病机制和患病机体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变化的学科。病理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医学课程,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和熟悉主要疾病的病理学知识,认识疾病的本质、了解其发生发展规律,为学习临床课程奠定理论基础。病理学也是临床诊断的最重要方法之一。

病理学的基本内容分总论及各论两部分,总论主要讲述疾病的带有共性的各种基本病理过程,各论主要讲述人体各系统主要疾病的病理改变及其规律。讲授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以常见病、多发病为重点,适当介绍国内外医学的新成就,反映现代科学水平,注意机能与形态、基础与临床的结合,从培养目标出发,做到少而精,避免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病理学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及实习,实习包括观察大标本、显微镜标本、见习病理尸检及课堂病例讨论等,通过实习达到巩固和加深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如对病变的观察和描述能力等)。

对于七年制学生,要求掌握病理学及临床医学的英语单词400-600个。

三、教学内容

(一)理论讲授部分 绪论

掌握病理学的概念,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熟悉病理学在医学教育、临床医疗和科研中的地位。了解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常用的病理学研究方法和新技术(详见附录二),病理学在临床中的作用(详见附录一)。

第一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掌握适应、损伤、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细胞、组织损伤的形态学变化,细胞变性和细胞内外物质蓄积的概念、类型及其形态学特征;坏死的概念、类型、形态学变化和结局,凋亡的概念和形态学特点。

熟悉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的类型;细胞、组织损伤的原因和发生机制。了解常见细胞变性和细胞内外物质蓄积的发生机制;萎缩、肥大、增生、化生对机体的影响和结局;细胞、组织损伤对机体影响。凋亡的生理与病理意义。

第二章 损伤的修复

掌握再生与修复的概念;肉芽组织的概念、形态特点、功能和结局;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

熟悉再生的方式,各种组织的再生(血管、纤维组织、上皮组织与神经组织的再生);骨折愈合过程。

了解影响再生的因素。细胞的再生和调控的机制。

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掌握充血的概念、静脉性充血的病因、病理变化、发病机制和结局。

掌握血栓形成的概念、血栓形成的条件、血栓的类型及血栓形成对机体的影响。掌握栓塞的概念、主要的栓塞类型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掌握梗死的概念、梗死产生的条件、病理改变及结局。了解出血和水肿的基本概念、病因、发病机制

第四章 炎症

掌握炎症的概念、炎性渗出的过程和机制;炎症的常见类型:急性炎——浆液性、纤维素性、化脓性、出血性、慢性炎——非特异性慢性炎、肉芽肿性炎;炎症的经过和结局。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

熟悉炎症的原因,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炎性介质的种类和作用,炎性息肉,炎性假瘤。

了解炎症的意义。

第五章 肿瘤

掌握肿瘤的概念、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的区别;肿瘤的一般形成特点和异型性;肿瘤生长的生物学、生长方式和扩散途径;良性与恶性肿瘤的主要区别;恶性肿瘤分级与分期的原则;肿瘤命名和分类的原则。

熟悉肿瘤对机体的影响(肿瘤的临床特点);常见肿瘤(如乳头状瘤、腺瘤、鳞状细胞癌、腺癌等)和癌前病变的好发部位、形态特点及生物学特性;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了解肿瘤的病因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恶性肿瘤浸润和转移的过程及机理。

第六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掌握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基本病理改变及临床病理联系,熟悉其病因和发病机制。

掌握高血压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基本病理改变及临床病理联系,熟悉其病因和发病机制。

掌握风湿性心脏病的基本病理改变及临床病理联系,了解风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熟悉感染性心内膜炎及慢性心瓣膜病的基本病理改变及临床病理联系,了解其病因及发病机制。

了解动脉瘤、心肌病、心肌炎、心包炎及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结局。

第七章 呼吸系统疾病

掌握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临床病理联系,并发症及结局。掌握大、小叶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三者间临床和病理之区别。掌握肺癌(支气管源性癌)的病因,病理变化,扩散途径及病理诊断肺癌的一些常用方法。

熟悉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哮喘、肺硅沉着症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并发症及结局。熟悉鼻咽癌的病因,病理变化,扩散算途径,临床病理联系。

第八章 消化系统疾病

掌握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病理改变、临床病理联系、并发症和结局;了解其病因和发病机制。

熟悉阑尾炎、Crohn病、溃疡性结肠炎、急性胰腺炎的病理改变和临床病理联系;了解其病因和发病机制。

了解胆囊炎、胆石症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改变。

第九章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掌握淋巴瘤的概念,了解淋巴瘤的基本病理改变,熟悉淋巴瘤的分类原则和诊断方法。

了解髓样肿瘤的概念和分类。了解急性髓性白血病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及诊断方法。

了解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概念。

第十章 免疫性疾病

掌握艾滋病的基本病理改变。熟悉其病因及发病机理。

熟悉器官与组织移植产生的排斥反应的类型。了解自身免疫病的概念。

第十一章 泌尿系统疾病

熟悉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发病机理和分类;掌握肾小球肾炎的基本病变与临床病理联系;掌握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基本病变与临床病理联系;掌握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各型的病理变化;了解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的基本概念;了解狼疮性肾炎和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病变与临床特征。掌握急、慢性肾盂肾炎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了解肾小管坏死的病因和病变特点及临床表现。

了解肾细胞癌、肾母细胞瘤、膀胱癌、前列腺良性增生、前列腺癌的病理改变和临床特征。

第十二章 生殖系统和乳腺疾病

熟悉男、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炎症、肿瘤的病因和病变特点;了解常见肿瘤蔓延转移途径,与内分泌因素的关系;卵巢生殖细胞源性肿瘤分类的临床意义。

熟悉乳腺非增生性疾病与增生性疾病(包括非典型增生)与乳腺癌的关系;了解乳腺癌分型的临床意义。

了解前列腺疾病、睾丸和阴茎肿瘤的病变特点。

第十三章 内分泌系统疾病

了解内分泌系统疾病的病变特点。

熟悉垂体腺瘤的病变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

熟悉甲状腺肿的病理改变;及其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病理联系。熟悉甲状腺炎及甲状腺肿瘤的病变特点。

了解糖尿病的病变特点。

第十四章 神经系统疾病

熟悉流行性脑膜炎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因、传染途径、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临床病理联系。

了解脊髓灰质炎、Alzheimer病、Parkinson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临床病理联系;缺血性脑病、阻塞性脑血管病、脑出血、海绵状脑病、脑积水、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并发症(颅内高压、脑水肿、脑疝)的病因、病理改变和临床病理联系。

了解常见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病变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

第十五章 传染病 掌握结核病的基本病理改变和转归规律;肺结核病的病理改变及类型。熟悉传染病的基本临床病理特点及结核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熟悉伤寒、菌痢的病理改变和临床病理联系;熟悉性传播疾病的概念、及梅毒的病变特点,了解伤寒及菌痢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了解肺外结核病的类型。

了解麻风病的病因、病理改变;深部真菌病的发病条件、共同病变特征;流行性出血热、钩体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变特点。

第十六章 寄生虫病

熟悉阿米巴病、血吸虫病的病理改变和临床病理联系;了解其病因和发病机制。

了解肺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临床病理联系。

了解猪囊虫病、棘球蚴病的病因、病理改变。

(二)实习部分,详见病理学实习指导一书

四、教材 《病理学》七年制 主编 李甘地 2001.9出版

五、主要参考资料

六、成绩评定(注明期末、期中、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或理论考核、实践考核成绩所占的比例)

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 篇2

1 串讲教学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病理生理学是贯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 其所涉及的知识面广, 内容复杂、抽象、综合且跨学科, 而且又和临床结合, 因此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 需要耗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且由于其所处位置的重要性, 学好病理生理学显得至关重要。如何提升教学效果, 减轻学生负担, 作者总结多年的教学实践, 结合对学生的课堂调查和试卷分析, 在教学上实施了阶段性串讲 (小结) 和全面性 (总结性) 串讲, 教学效果显著。

1.1 阶段性小结

提前发小病例到学生QQ群, 让学生尝试用前一阶段的所学知识分析、总结, 逐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内化知识点, 这样在教师讲解时学生即可查漏补缺, 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培养平衡、整体、动态的学习思维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一阶段应注意4个方面:①病例的选择:要求所选的小病例不能太难, 又能把所学的知识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便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初步培养其分析能力;②病例应不断更新:便捷的网络使学生容易形成“搜索-复制-粘贴”的习惯, 丧失主动思考的能力, 因此不断更新案例迫使学生主动思考;③病例同时需覆盖一部分后续知识点:引出学生未学到的内容, 引起学生兴趣, 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④教师在串讲时应注意各章节内容的内在前后联系:保证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整体性。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线性表或流程图进行概括总结将更有助于学生复习并深刻掌握知识点。

1.2 全面性总结

全面性总结应高屋建瓴, 始终贯穿平衡、整体、动态的思路去进行:①明确病理生理学的学科定位, 疾病是机体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分析各种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调节机体的紊乱, 让机体回归平衡, 让学生树立“平衡的理念”, 从而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为下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科内容、课程内容的主线;②以将各章节内容之间的联系性逐步融合, 到最后使各知识点以人为“整体”融会贯通, 真正与临床接轨;③在线上再具体阐述每个章节内容要掌握的知识点, 特别是课堂上没消化的重点难点;④最后举几个特别典型能综合贯穿各章节内容的案例进行分析[1], 巩固所学内容。只有高质量的典型病例配以合适的问题才能保证教学的成功, 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学习重点、难点和学生现有的医学知识基础, 选择出适当的临床病例, 结合病例提出合适的问题。

对串讲教学的意义进行调查, 结果显示:串讲前调查显示只有38%的学生支持串讲, 42%的学生无所谓, 20%的学生觉得意义不大, 可以不进行串讲;串讲后98%的学生喜欢并支持串讲, 认为串讲强调了病理生理学课程的整体和主线, 阐明了内在联系, 培养了其综合思维能力;95%的学生认为串讲对病理生理学的学习和考试有很好的帮助。因此, 病理生理学应用串讲达到提升教学效果和帮助复习考试的关键在于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整合知识, 更好地分析思维案例, 更好地理解把握要点, 更好地构建知识体系。

2 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

科研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2]。参与科研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病理生理学课程的特点决定其可以很好地实现与科研的有机结合, 病理生理学课程既是对前期基础课程的总结回顾, 同时又是通向临床的桥梁, 大学生此时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又对科研和临床跃跃欲试, 充满好奇和探究, 因此是与科研结合的最佳时机。但大学生学习负担重, 科研基础薄弱, 因此在教学中, 根据病理生理学的课程特点, 尝试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 大大减少了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且教学效果也不断加强, 实现了有效教学的三有:有效果、有效用、有效率。下面简要总结在大学生科研教学中的一些经验体会。

2.1 启蒙阶段:理论知识学习阶段

在教学中, 深入透彻讲解理论知识, 并同时引入与知识点相关的科研最新进展, 引导学生转化思维方式, 逐渐明晰科研思维, 有目的培养创新思维, 营造科研氛围。

2.2 第一阶段:机能学实验阶段

此阶段是非常好的契合点, 学生在此时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检验, 满足了对实践的渴望又进一步内化了理论知识, 开始从知其然逐步跨向知其所以然的境界。此时的验证性实验虽局限于模拟, 但也是学生在模拟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科研思维的构建过程。并且验证性实验在操作中也不可避免会出现意外情况, 如何应对意外并解释之是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检验;也是对学生理论知识是否掌握透彻的检验, 在模拟的过程中学生建立自信的同时也充满好奇, 逐步对科研有所了解, 使科研落入现实而不是像海市蜃楼一样遥不可及。

2.3 第二阶段:自选实验阶段

此阶段非常重要, 在验证阶段后, 学生急于寻求突破点实现创新, 但其知识基础及其科研条件又不具备, 此时需要一个介于验证实验和创新科研的过渡———学生自选实验。学院设立有专项实验室供学生进行实验, 此时虽仍处在模拟阶段但实验内容已初步脱离课程教学, 学生此时开始结合基础知识, 网络功能, 团队互助, 进入科研的尝试。自选实验是创新实验的雏形, 是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未知世界的初探, 这样一个良好的过渡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绝佳过程, 即“理论-实践-应用-理论”的模式。理论用于实践是检验学生所学知识的最好途径, 在教学中发现病理生理学知识学得好的学生, 在科研方面的成功率会高些, 而科研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是学生不断求知的促发点, 这其实是一个良性循环, 是教学与科研的互相促进。

2.4 第三阶段:大学生科研阶段

经过以上训练, 学生再参加大学生科研就驾轻就熟, 而且教师带教也非常容易, 教学与科研的同步使得学生和教师达到了双赢。在这一阶段, 通过选拔, 筛选出优秀项目, 鼓励、推荐学生申报各级大学生创新课题;对于可行性较大却未获得资助的项目, 学院给予一定经费支持或联系有基金项目的教师。目前作者所在院校学生参与的课题项目、大学生创新课题设计竞赛、发表学生论文数目逐年增多, 明显扩大了学生的受惠面。据学生就业和考研反馈的信息, 学生在竞争时脱颖而出明显受益于此, 这实际也形成了另一个良性循环, 促进了低年级学生求知和参与科研的欲望, 学生的主动性因此大大提升。

充分利用病理生理学应用性强的特点, 把该课程的教学改革与科研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自主能力,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 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培养实用型及创新型的医学人才, 促进了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3 激励机制在教学中的应用

课堂教学是师生沟通的主阵地, 拥有激励学生的最佳环境。教师除了注意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外, 还可以创设各种契机来激励学生[3]。

课堂的活跃性一方面来自学生对知识的兴趣, 来源于对贴近生活的问题的解决[4], 解释的能力的愉悦感, 另一方面, 来自于学生的自我欣赏和获得他人欣赏的心理更需要最大程度的满足。在课堂上如果是大教室上课, 设立必答和抢答, 分成班级和个人的, 班级如果答对了可以整个班级全部加分, 如果是个人则只自己加分, 集体荣誉感和个人成就感都得到满足。最重要的一点是如果答错则不扣分, 因此极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且抢答不成功学生可以指定下一个答题者, 经过课堂试验, 发现学生非常喜欢这样既有竞争又轻松的授课方式。实践也证明, 把竞争机制适度引入学习活动, 学习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病理生理学是医学教育的一门主干课程, 在医学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作为病理生理学教师, 要完成这门课的教学任务并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让学生能适应现今社会发展的需要, 有必要对病理生理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思索和研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Krain M.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ypes of case learning on student engagement[J].Int Studies Perspect, 2010 (11) :291-308.

[2]蒋永荣, 李天煜, 蒋东云, 等.大学生科研创新团队建构的探索与实践[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8 (28) :376-378.

[3]任岩.运用激励机制, 激活语文教学活力[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9) :59-61.

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 篇3

关键词:病理学 病理生理学 交叉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1(a)-0040-01

作为基础医学的重要主干课程,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都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及其临床表现和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变化的科学,从而认识和掌握疾病发生的规律,为疾病预防提供理论支撑。其中病理学主要是形态学研究,病理生理学主要是机制研究。由研究对象可以看出,病理生理学是在病理学的理论基础地位和现实研究需求的双重条件下催生的一门学科。机制研究离不开形态学,一味的研究形态可丧失研究的本意。因此,我们在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学中,构思并尝试了一种“交叉式”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改变以往一前一后分别讲授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安排,将两门课中的相关章节放在一起交叉讲授;另一方面在讲授基础学科的同时,穿插实验科目,更好的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校2010级针灸推拿班本科学生共30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18人。该班学生已修完的医学基础课程有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及生理学等。

1.2 方法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交叉学习模式,秉持理论知识与实验教学同步开展、相映成趣的构思,即先由两位老师分别完成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的总论部分教学,然后在各论学习中,由病理和病生两位老师交叉教学,把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章节纳入改革课程。例如,在呼吸系统章节,先依次完成病理学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癌等理论部分及病理生理学的呼吸衰竭理论部分,然后,安排病理学实验及呼吸衰竭的病生实验。在各系统的学习中,设计综合性的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课堂上展开讨论,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性,调动积极性,课程完成后对学生进行教学效果的问卷调查。

2 结果

该交叉学习模式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实验课效果。让原本从头讲到尾的理论课由于实验课的穿插授课而变得生动活跃。学生在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交叉学习中,横向思维模式得以建立,为以后临床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另外,根据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学生普遍认可该教学模式,并且希望该模式能长期持续下去。

3 讨论

3.1 传统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独立式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医学院校课堂教学是每门课程教师将特定疾病的生理、病理、临床表现、鉴别诊治等方面依次讲授,对学生进行纵向思维培养;病理学课程和病理生理学课程亦是如此。但是在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这门课程中,仍旧把两门学科完全分开一先一后分别讲授,就违背了开设这堂课的原本意义。

(2)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均为桥梁学科,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规律,前者注重形态学而后者注重机制与机理,因此笼统的把两门学科完全分开一先一后分别讲授是不科学的。

(3)实验教学均安排在各自理论课完结之后,中间间隔时间较长,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对理论课内容容易遗忘。实验课内容也安排不合理,各学科独立完成各自的实验部分,在实验内容上彼此没有注重联系。

3.2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交叉式教学模式的改革理念及思路

先由两位老师分别完成病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的总论部分教学,然后在各论学习中,由病理和病生两位老师交叉教学,每一系统理论教学完成后,安排该系统病理学实验及病生实验。这种交叉学习模式,让学生在纵向学习的同时,建立了横向学习思维模式,对每一个系统疾病无论在疾病机制、机理方面,形态学方面都能深入的了解,广泛的掌握理论知识及培养实验动手能力。把学生从学习正常人体的有关知识,逐渐引向对患病机体的认识。

3.3 病理学与病理学交叉式教学模式的特色与创新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实验课效果。

教学改革的课程安排是在完成每一个章节理论学习后,就安排一次本章节的实验课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热情。其次,实验课时,可以把学生分组,一般是由5~6个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无论是病理学实验还是病理生理学实验,都以学习小组为一个单位,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讨论问题,交流心得,分工协作,使原本比较枯燥的教学方式,变得生动有趣,参与性强,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2)在医学基础学科的学习中,培养学生横向思维模式。

目前,医学院校课堂教学是每门课程教师将特定疾病的生理、病理、临床表现、鉴别诊治等方面依次讲授,对学生进行纵向思维培养;病理学课程和病理生理学课程亦是如此。教学改革的课程安排是采用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的交叉学习模式,使学生把同一个系统疾病的机制、机理及形态学知识学深,学透,从而在这两门学科之间建立横向思维模式,为以后临床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

(3)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不但自己学科知识量要大,而且要不断地补充前沿学科知识,这样才能驾驭课堂教学,控制教学局面,拓展课堂教学的知识外延,通过师生良性互动提高教师综合素质[1]。

4 结论

从这次创新教学模式的实际效果来看,总体是好的,但是教改工作还是反映出种种不足。这次试验对象为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因此在内容的设计上,要考虑到该专业的学科特点。以后采取交叉教学模式授课时,更多的要结合不同专业的学科特点,来增减、确立重点授课内容。

另外,交叉式教学的核心观念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何更好的发挥其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是否高涨。只有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教学的顺利发展,才能真正地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2]。作为教育工作者,该课程教改实施虽然已完成,但要总结的经验与教训很多。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只有在教学观念、内容、方法和手段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才能培养造就更多的创新型复合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汪光蓉,凡瞿明,何兰,等.互动式教学在临床免疫与检验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22):19-20.

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 篇4

内容 理论课时数 讨论课时数 绪论、疾病概论 1 水、钠代谢紊乱 2 水肿 1.5 发热 1.5 钾代谢紊乱 2 酸碱平衡紊乱 4 缺氧 3 应激 3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3 休克 3-12

2.因果交替(形成疾病的良性或恶性循环)

3.局部与整体 第四节

疾病的转归 康复、死亡(临床死亡过程的三期和脑死亡的概念和判断标准)。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病理生理学的性质 2.病理过程、健康、疾病、病因、条件、诱因、死亡和脑死亡的基本概念 3.疾病发生的条件和基本机制 4.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转归

二、熟悉: 1.病理生理学的任务和内容 2.常见的致病因素和致病特性

第四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水、钠代谢紊乱》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水平衡紊乱

一、脱 水

脱水是指体液容量减少,并出现一系列功能、代谢紊乱的病理过程。

1.低渗性脱水:概念、原因,及其发生机

制和对机体的影响 2.等渗性脱水:概念、原因,及其发生机制和对机体的影响 3.高渗性脱水:概念、原因,及其发生机制和对机体的影响

二、水中毒

水中毒:概念,病因和发生机制,水中毒对机体的影响。

第三节

钠代谢紊乱

一、低钠血症

1.低渗性低钠血症

摄入过多、肾排钾减少、细胞内钾释出至细胞外。2.对机体的影响

(1)对神经肌肉兴奋性的影响(轻度高钾血症常表现为神经肌肉兴奋性增

加;

(2)重度高钾血症常使肌细胞出现去极化阻滞状态)、心脏的影响(高钾血

症引起心律失常或心室纤维颤动;

(3)严重高钾血症可引起心脏停搏)、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3.钾代谢紊乱的防治原则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低钾血症的概念、原因、发生机制以及对机体的影响 2.高钾血症的概念、原因、发生机制以及对机体的影响

二、熟悉: 1.钾代谢紊乱的防治原则 第五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酸碱物质来源和酸碱平衡调节

一、体液酸碱物质的来源

酸性物质的来源、碱性物质的来源。

二、酸碱平衡调节机制

血液缓冲系统的缓冲作用、肺对酸碱平衡的调节、肾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

第二节

评价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标

pH值、二氧化碳分压、标准碳酸氢盐(SB)和实际碳酸氢盐(AB)、缓冲

硷(BB)、硷剩余(BE)、阴离子间隙(AG)。

第三节 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 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分为四种类型: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谢 性碱中毒和呼吸性碱中毒。

一、代谢性酸中毒

1.原因和机制

2.四种单纯型酸、碱中毒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代偿性和失代偿性酸、碱中毒的基本特点 4.单纯型酸、碱中毒的发生原因和机制;机体的代偿机制 5.不同类型酸、碱中毒对机体的主要影响

二、熟悉: 1.反映血液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2.机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 第六章 水 肿 [教学内容]

一、水肿的概念和分类 第一节

水肿的发病机制

一、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致组织间液增多

1.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

2.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3.微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4.淋巴回流受阻

二、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致钠、水潴留

1.GFR降低

2.肾小管对钠、水的重吸收增多

滤过分数增高、心房利钠肽减少、肾血流重分布、醛固酮和ADH增多。第二节

水肿的表现特征及对机体的影响

一、皮下水肿的表现特征

二、全身性水肿表现特征

三、水肿对机体的影响 第三节 常见全身性水肿

一、心性水肿

二、肾性水肿

三、肝性水肿

[目的要求]-78

3.皮肤粘膜颜色的变化

四、组织性缺氧

1.原因

细胞中毒、线粒体损伤、呼吸酶合成障碍。

2.血氧变化特点,3.皮肤粘膜颜色的变化

三、循环性缺氧

1.原因

2.血氧变化特点 3.皮肤粘膜颜色的变化 第三节

功能和代谢变化

一、细胞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1.代偿性变化

缺氧时细胞能量代谢变化;细胞的氧敏感调节与适应性变化。

2.细胞损伤

细胞膜变化;线粒体的变化;溶酶体的变化。

二、器官的功能和代谢变化

1.呼吸系统的变化

(1)代偿性反应

呼吸加深加快、胸廓呼吸运动增加、2.循环系统的变化

(2)呼吸功能障碍

3.血液系统的变化

心输出量增加、血液重分布、肺血管收缩、毛细血管增生。红细胞增多、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右移、血红蛋白表型重建。

4.中枢神经系统的变化

第五节

影响机体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第六节 氧疗与氧中毒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不同缺氧类型的基本概念、发病的原因和发病机制 2.各型缺氧时血氧变化的特点与区别点 3.缺氧时机体的代偿适应与失代偿性变化 4.缺氧引起细胞损伤的原因和机制-910 2.内生致热原和中枢性发热介质生成、种类及其作用 3.发热机体的功能与代谢改变

二、熟悉: 1.发热的时相及热代谢特点 2.了解热限及其成因 3.了解热型及意义 4.了解发热的生物学意义和处理原则

第九章 应 激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念 1.应激原、躯体性应激原、心理性应激原的概念。

2.“全身适应综合征”分期:警觉期、抵抗期、衰竭期

第二节

基本表现

一、神经内分泌反应

1.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LC-NE)/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变化

应激时LC-NE的中枢整合和调控作用、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外周效应、机体的代谢、功能改变。

2.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激活

应激时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应激时糖皮质激素分泌调节、应激时糖皮质 激素分泌增多的生理意义、应激时GC分泌增多对机体的不良影响、应激时CRH

分泌的中枢效应。

3.其他激素反应

胰高血糖素、胰岛素、生长激素、醛固酮、抗利尿激素、β-内啡肽。

二、细胞反应

1.急性期反应

(1)急性期反应蛋白:蛋白酶抑制剂、凝血与纤溶相关蛋白、补体成分、转运蛋白、其他蛋白质。

(2)急性期反应的发生机制:APP的诱导生成、神经内分泌的调理作用、其它因素。-1112

交感-肾上腺素髓质系统兴奋、其他缩血管体液因子产生、溶酶体酶释放。

3.微循环变化的意义

动脉血压的维持、微循环反应的不均一性导致血液重新分布。

4.临床表现

二、休克期(淤血性缺氧期、可逆性失代偿期)

1.微循环及组织灌流改变

2.微循环淤血的机制

酸中毒、局部扩血管产物增多、内毒素作用、血液流变学的改变。

3.休克期属可逆性失代偿期

4.临床表现

三、休克晚期(衰竭期 DIC期)

1.微循环灌流变化

2.微循环改变的机制

血流流变学的改变、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组织因子释放入血、其他促凝物 质释放、TXA-PGI平衡失调。22 3.微循环改变的后果

4.临床表现

第三节 休克的细胞代谢改变及器官功能障碍

一、细胞代谢障碍

二、细胞的损伤与凋亡

三、重要器官功能衰竭

1.急性肾功能衰竭

2.急性呼吸功能衰竭

3.心功能障碍

第四节 休克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休克的概念和发生的始动环节 2.休克的分期与发病机制 3.休克的细胞代谢改变及器官功能障碍-13-1415

一、心肌收缩性减弱

1.心肌细胞数量减少

2.心肌能量利用障碍

3.心肌兴奋-收缩偶联障碍 2+(1)肌浆网摄取、储存和释放Ca障碍

2+2+2+肌浆网摄取Ca能力下降、肌浆网对Ca的储存量下降、肌浆网对Ca的 释放减少。

2+(2)胞外的Ca内流障碍 2+(3)肌钙蛋白与Ca结合障碍

4.心肌重构的失代偿

二、心室舒张功能异常

1.钙离子复位迟缓

2.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复合体解离障碍

3.心室舒张势能减少

4.心室顺应性下降

三、心室各部舒缩活动不协调性

第五节 临床表现的病理生理基础

一、肺循环淤血

1.呼吸困难

2.肺水肿

二、体循环淤血

三、心排出量减少

第六节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心力衰竭的概念、心衰发生的原因和诱因 2.心衰发病过程中心脏代偿和心外代偿的环节、机制及其意义 3.心力衰竭发生的基本机制 4.心衰时肺脏的临床表现

二、熟悉;-1617

三、心血管系统

四、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五、血液系统变化

六、肾功能变化

七、消化系统的变化

第四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六节 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呼吸功能不全、呼吸衰竭、Ⅰ型和Ⅱ型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概念 2.呼吸衰竭发生的原因、发病机制及其血气变化的特点和机制 3.呼吸衰竭对酸碱平衡与电解质平衡的影响 4.肺性脑病和肺原性心脏病的概念、发生机制

二、熟悉: 1.呼吸衰竭的分类 2.单纯性肺通气降低、弥散障碍、肺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时血气变化的特点和机制 3.呼吸衰竭对CNS和循环系统功能影响的机制 4.呼吸衰竭时对呼吸系统的变化及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6.呼吸衰竭的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第十六章

肝功能衰竭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一、病因

二、发展过程和分类

1.发展过程

2.分类

819

2.肝肾综合征的概念与机制 第十七章 肾脏功能不全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急性肾功能衰竭

一、病因与分类

二、发病机制

1.肾血流动力学异常

肾血流量急剧减少、肾内血流重分布。

2.肾小管损伤

形态学变化、功能受损。

三、临床过程与功能、代谢变化

急性肾小管坏死可分为少尿型急性肾衰与非少尿型急性肾衰。

1.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

(1)少尿期

少尿、无尿及尿成分变化;水中毒;氮质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 毒。(2)多尿期

(3)恢复期

2.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

第三节

慢性肾功能不全

一、病因

二、发病过程及其机制

1.发病过程

肾功能代偿期、失代偿期。

2.发病机制

健存肾单位进行性减少、肾小管-间质损害、矫枉失衡学。

三、功能代谢变化

1.泌尿功能障碍

病理学教学大纲(本科) 篇5

系统病理学

开课单位:病理教研室

学分:3

学时:120 教学方式:理论课与实习课相结合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授课教材:《病理学》(第五版)

授课教师:唐慰萍 孙宁 陈小毅 姚运红 姜汉国 卢庆林

开设目的:

通过系统病理学课程的学习,使硕士研究生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方法,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习其它课程、阅读专业书刊以及毕业后从事病理医学工作和科研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教学要求:

参加学习的研究生除掌握课堂讲授的病理学基本概念、病变、病因发病机理和临床病理联系;看系统病理学组织切片,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方法;进行部分病理讨论;参加考试外,还应阅读指定教学参考书,了解病理学的新进展。根据每一章节的内容,布置适当的课外作业,作为平时成绩。

教学内容:

一、绪论

2学时

病理学的内容和任务,病理学在医学中的地位,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病理学 的发展。

二、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6学时

细胞损伤的超微结构改变(细胞核,细胞膜、内质网、线粒体、溶酶体等),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肥大的概念,增生的概念,萎缩的概念及类型,化生的概念。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细胞水肿(浊肿)、脂肪沉积,玻璃样变性,纤维素样变性的概念、形态变化及发生机理,病理性钙化的概念及类型(营养不良性钙化及转移性钙化),坏死的概念、类型、各型的病变及结局。细胞损伤的原因及机理。重点要求:细胞损伤的原因、变性和物质沉积的概念、特征。萎缩的概念。化生的概念。坏死的概念、类型和病理变化。

三、损伤的修复

6学时

修复与再生的概念,组织的在生能力。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各种组织(血管、纤维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的再生过程。肉芽组织的概念和形态特征。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和类型。机化的概念。影响再生的因素。

重点要求:再生修复的概念,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及再生的方式,肉芽组织的概念和形态特征,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

四、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8学时

充血的概念、原因、病因变化及后果。肝、肺淤血的病变。出血的概念、病变及后果。血栓形成和血栓的概念,血栓形成的条件、过程及形态,血栓的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栓塞的概念和栓子运行方向,栓塞的类型。血栓栓塞及其后果。梗死的概念,原因和病变。

重点要求:淤血的概念及肝、肺淤血的病变。血栓形成、血栓、栓塞及梗死的概念。血栓形成的条件和后果。梗死的形态特征。

五、炎症

8学时

炎症的概念,炎症的原因。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变质、渗出、增生)。急性炎症过程(血流动力学改变,血管通透性增高,白细胞渗出和吞噬作用)及其发生机理,炎症化学介质,急性炎症结局。慢性炎症的一般病理变化,慢性肉芽肿性炎的概念、病因、病变特点,炎性息肉、炎性假瘤的概念。急性和慢性炎症的形态学分类,浆液性炎症、纤维素性炎症、化脓性炎症、出血性炎症。炎症的全身性反应。

重点要求: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急性炎症的过程及其发生机理和结局。炎症的常见类型及主要特征。炎性肉芽肿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六、肿瘤

14学时

肿瘤的概念,肿瘤性与非肿瘤性增生的区别,肿瘤的一般形态与结构,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的代谢特点,肿瘤的生长及扩散(生长方式、转移途径)。肿瘤对机体的影响,良性瘤与恶性瘤的区别,肿瘤的命名原则及分类。癌与肉瘤的区别。常见肿瘤的举例:乳头状瘤、腺瘤、鳞状细胞癌、腺癌、纤维瘤、纤维肉瘤的好发部位、形态特点及生长特性。癌前病变、原位癌的概念。肿瘤的病因学及发病学,癌基因的概念。

重点要求:肿瘤的概念,一般形态与结构,肿瘤的异型性,肿瘤的生长及扩散,良性瘤与恶性瘤、癌与肉瘤的区别。肿瘤的分类和命名原则。乳头状瘤、腺瘤、鳞状细胞癌、腺癌、纤维瘤、纤维肉瘤的一般特点。癌前病变、原位癌的概念。肿瘤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实习重点:软组织肿瘤

七、心血管系统疾病

14学时

动脉粥样硬化症的病因和发病机理,病变及继发性改变,重要器官的动脉粥样硬化及对机体的影响。高血压病的类型,缓进型高血压病的病变与后果,病因和发病机理。风湿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基本病变及发展过程,风湿性心脏病及关节炎的病理变化。慢性心瓣膜病的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概念、病因及病变,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病机理、病变及后果。心肌病的概念及常见的原发性心肌病。

重点要求:动脉粥样硬化化症的基本病变、缓进型高血压病的病变及后果,风湿性心脏病的病变及后果,慢性心瓣膜病的形成及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冠心病的病变及后果。

八、呼吸系统疾病

12学时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肺炎的类型、细菌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理、各期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合并症。病毒性肺炎的特点。矽肺的病因、发病机理、各期病变特点及后果。肺癌及鼻咽癌的病因、常见类型、形态特征及转移途径。重点要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的病变、发病机理。细菌性肺炎的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矽肺的病变特点。肺癌、鼻咽癌的病变特点。

九、消化系统疾病

12学时

慢性胃炎的类型和病变特点。溃疡病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结局及合并症。阑尾炎的类型和病理变化、病因及发病机理。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发病机理、基本病变、临床病理类型、各型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肝硬变的概念及分类,门脉性、坏死后性和胆汁性肝硬变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原发性肝癌的病因、病理变化(肉眼及组织学类型)、蔓延和转移、临床病理联系。胰腺炎的病因、发病机理,急性胰腺炎的病变、临床病理联系,慢性胰腺炎的病变。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的病因、病理变化(肉眼及组织学类型)、扩散及转移、临床病理联系。

重点要求: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变特点。溃疡病的病变及合并症。病毒性肝炎和门脉性肝硬变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食管癌、胃癌、肝癌及结肠癌的类型及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十、造血系统疾病

6学时

恶性淋巴瘤的概念,主要类型,病理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基本概念。

实习重点:淋巴瘤

十一、泌尿系统疾病

8学时

肾小球肾炎概念、分类、病因及发病机理,各型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肾盂肾炎的病因、发病机理、感染途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肾癌和膀胱癌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重点要求:弥漫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盂肾炎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十二、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6学时

子宫颈癌、乳腺癌、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的病变和蔓延及转移,临床病理联系。卵巢肿瘤类型,卵巢畸胎瘤、浆液性和粘液性囊腺瘤、交界性囊腺瘤及囊腺癌的病变特点。

重点要求:子宫颈癌及乳腺癌的病变特点。实习重点:乳腺肿瘤

十三、内分泌系统疾病

4学时

非毒性甲状腺肿和毒性甲状腺肿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腺癌的类型和病理变化。APUD瘤的概念。

十四、神经系统疾病

6学时

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细胞(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的基本病变。常见的并发症(颅内压升高及脑疝形成、脑水肿、脑积水)。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脊髓灰质炎的病变特点。常见神经系统肿瘤的病变特点(星形细胞瘤、脑膜瘤、神经母细胞瘤、神经鞘瘤及神经纤维瘤)。

重点要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十五、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8学时

结核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基本病变及其转化规律。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常见类型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肺外器官(肠、脑膜、泌尿生殖系统、骨与关节、淋巴结)结核病的病变特点。伤寒病的病因及传染途径、发病机理、各器官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并发症及结局。细菌性痢疾的病因、传染途径、发病机理,急性、中毒性和慢性细菌性痢疾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麻风类型及各型的病变特点。梅毒、淋病的病因、传染途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阿米巴痢疾的病因、感染途径、发病机理、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丝虫病的病变及临床病理联系。

重点要求:结核病的基本病变及其转化规律,原发性与继发性肺结核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各型的病变特点。伤寒病、细菌性痢疾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梅毒的基本病变、各期梅毒的病变特点。淋病的病变特点。肠阿米巴痢疾的病变特点及临床病理联系。

思考题:(见实习指导)

参考书籍:

1、刘复生等主编.肿瘤病理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7

2、刘彤华主编.诊断病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

医学检验病理学教学探讨 篇6

目的:评估医学检验专业病理学教学改革的成效。

方法:对病理学理论内容和实验内容进行教改,强化病理学与检验实践相结合,改革教学方法,选取医学检验专业1班(82人)作为教改组,2班(83人)作为对照组,通过期末考核,对两个班学生进行评估。

结果:教改组理论考核成绩和实验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滁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病理学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键词:

病理学;教学改革;医学检验

病理学作为医学检验的重要内容和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一直是各大高校教学工作者不断改革、不断创新、更新理念、完善课程结构、攻坚克难的方向[1]。

为了弥补病理学传统教学中的不足,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达到为医学检验部门输出高素质技能实用型人才的目的,我们对医学检验专业的病理学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尝试和探讨,现报告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滁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20医学检验专业1班(82人)作为教改组,2班(83人)作为对照组。

1.2教学改革内容

1.2.1病理学理论内容的改革

课本内容是实现培养人才为目标的直接载体,是传递文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渠道,为了做到有的放矢,学院教研组组织专业教师对病理学理论部分进行梳理整合,如精简概念性的内容,通过穿插实际案例等方法对涉及的概念性知识进行讲解,将检验相关的知识渗透到出现此病理过程的常见病变或者常见疾病中。

增加病理检验技术相关知识如病例组织学检查技术和细胞学检查技术,另外在讲解常见病过程中增加常用的临床检验指标等。

1.2.2病理学实验内容的改革

实验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所以有必要在传统实验的基础上,结合检验医学的发展,增加病理检验技术和脱落细胞学等实验项目,比如标本的处理方法、常规石蜡切片制作、冷冻切片、免疫组化切片等新兴的技术。

并在实验过程中将标本和临床表现以及形态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3病理学和检验实践相结合

每一个疾病都与临床病理有着密切的关系,阐明临床表现的基础上,对于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还需要了解病理变化与相关蛋白、酶及其它理化指标变化的关系。

现行教材中缺少此类教学内容,例如发生炎症时,渗出液和漏出液的区别,肿瘤产物中,相关检测手段和肿瘤抗原、激素类分泌物的`关系,应顺应医学的发展融合到教学改革中,强化理论和检验实践的联系。

1.2.4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教学,教师照本宣科,达不到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的,所以需要强化教师队伍,革新理念,以为社会培养素质过硬、专业过硬的人才为教学目的。

1.3方法

1.3.1教改方法

1班按照教研组梳理的教学内容进行,即将传统的理论内容和实践相结合,增加趣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班按照传统的病理学教材中的内容按部就班的进行讲解。

1.3.2评价方法[2]

1.3.2.1考核

理论试卷由教务处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题型有选择、填空、是非题、简答,涉及记忆、理解题型,重点考察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实验考核内容主要是根据医学检验过程中出现的病理学表现拟题,着重考察,学生选择何种指标进行检验及分析病理学特征,进而阐述引起这种表现的病理学原因。

1.3.2.2阅卷

记忆性问题以教材内容为准,分析性问题答案由本教研室教师统一制定得分点,统一阅卷,密封阅卷。

1.3.2.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教改组理论考核成绩和实验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病理学在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涉及多个学科知识。

照本宣科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不适应培养多种专业人才的高校的需要,同样也不适应汲取丰富医学知识学生的需要。

只有将理论与临床有机结合,与实践相结合,不断的深化改革,从解决实际问题中强化学生的理论概念,以厚实的理论基础应用于实践中。

滁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病理学教研组率先进行教学改革,不断探索,改革创新,强化培养专业过硬实用型的高素质人才为目的的理念,取得了骄人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杜军英,刘元昀,狄柯坪,等.病理学教学改革创新应把握的几个问题[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11(1):72-74.

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 篇7

教育事业的发展正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 要求我们需要改进教学方法, 注重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病理学实验课的目的, 就是让学生通过对大体标本肉眼观察和病理组织切片的光镜观察来了解人体各系统主要病变的病变特点及诊断要点, 使理论课上所讲授的内容通过实验课有机地结合起来, 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而现阶段临床的病理检验, 除大体与镜下外, 还涉及很多超微结构, 因此掌握超微病理结构, 有助于临床诊断和病例分析。所以将超微病理学引入病理学实验教学体系十分必要。本人就此方面教学改革谈谈自己的一些心得, 与同行探讨。

1 转变病理实验教学的理念

对过去单科教学理念的转变, 主要向复合型教学的模式发展, 病理学不仅是在免疫学、组织学、生物化学、生物学、解剖学等学科基础上发展, 而且还吸取了与致病有关的病毒学、寄生虫学、微生物学的丰富成果, 它是一门集研究探讨疾病的发病原因、机制及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结构、功能变化、转归的学科。病理学的发展是离不开显微镜的, 光学显微镜在病理学的教学中尤为重要。

然而随着20世纪30年代中电子显微镜的问世, 病理学逐渐由组织细胞水平, 向亚细胞水平推进, 进一步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形成了超微结构病理学。超微结构病理学在临床诊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以前的病理学实验教学中, 仅仅以传授基础知识, 分析病理结果为主, 其中很多知识同临床相脱节。而实际上超微病理学在对临床疾病的诊断方面,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肾脏疾病、肌肉组织疾病、血液性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的良恶性诊断等方面, 其作用尤为明显。因此, 现需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更改, 在实验课教学中, 给学生教授更多的知识, 这对学生的将来步入临床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有着很大的帮助和提高。

2 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 仅靠教师的努力和先进的设施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热情。为了培养学生对超微病理学实验课的学习兴趣, 将部分实验课安排到电子显微镜中心进行, 将学生分成小组, 分批分时亲自参与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并且在实验课程的安排上根据进度、内容的不同, 加入临床实际病例, 组织学生分析讨论,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思考;最后选择典型的临床送检切片, 组织学生结合临床病例、观察分析做出准确的诊断。这样多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 动脑思考分析问题, 对于活跃学习气氛, 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提高实验课质量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随着不断加速的全球化发展, 双语教学已成为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实验课板书和课件中的专业词均采用中英文对照形式, 同时也要求学生在实验报告中用英文标识进行书写, 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查阅相关的文献, 并选出组长, 每节课结束前, 让同学们进行翻译、总结、归纳。这样, 培养了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提高了专业英文水平, 扩大了知识面, 补充了专业英语只是单纯教单词, 却没有相关专业文章的缺漏。双语教学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英文水平。

3 改革考核方式和目标

建立合理的考核制度,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能够检测学生的综合能力, 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不仅可以考核学生课堂上所学的知识, 同时对一定比例的课外自学内容也可进行考量;不仅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牢记程度, 还要考察对知识点综合掌握和理解运用的能力。同时, 除学期末考核外, 还应注重对学生平时学习能力的考察, 例如课堂上是否踊跃, 是否具有自己的主见, 病例讨论是否推理有据、逻辑性强、思维活跃等。

4 加强沟通, 创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病理实验课多半开设在大学低年级, 学生初入大学, 好奇心强, 思维比较活跃, 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因此, 可以采用现阶段网络上常见的沟通方式, 加强老师和学生的沟通。如让学生扫描老师的微信二维码, 建立QQ的实验讨论群等, 老师将问题、文献以及下节课的预习内容上传供学生下载, 学生可以把平时学习遇到的问题, 及上课时没消化的内容向老师提问。利用网络互动, 灵活性比较大, 加深了教师和学生的接触, 融洽了师生关系, 这也是进一步搞好实验教学的重要条件。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 使教师不仅是良师, 更成为学生的益友。

5 结语

综上, 教师要以严谨的科学作风, 严肃认真的态度, 严格的要求对待实验教学, 教学方式应多样化, 随时注意学生的反应, 不要千篇一律, 面无表情, 尽量把死的标本讲活, 让学生下课后把每个标本、特殊病例深深地印在脑海里。要时时处处关心体谅学生, 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状况,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相互促进, 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杨剑锋, 彭绍华, 谢平平, 等.病理学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5, 2 (3) :15-24.

[2]刘婷, 孙贺.医学微形态学实验教材的建设对促进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国医疗前沿, 2011, 6 (9) :83-84.

浅析病理学教学之改革 篇8

关键词 病理学 改革 教学 实验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0-0006-02

随着中国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模式已由传统的精英教育转为大众化人才的培养,因此高等教育的改革是历史发展之必然结果。医学教育的改革自然也势在必行。病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科学,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一门桥梁学科。能否学好病理学,近则直接影响学生后期临床课的学习效果远则影响到将来的临床工作应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方能达到真正的学以致用,做到真正的与时俱进。

一、更新教育理念,重组教学内容,适应专业需求

改变基础医学教学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根据不同专业的岗位需求,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同时对教学内容加以重组。删减与其它相关课程重复的内容,增加一些前沿病理研究动态、最新的病理学科研成果和病理生理学科在临床上的应用等。如,病理解剖由总论和各论两部分组成。总论内容侧重于基本概念 、 基本机制及各种不同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共同规律,应该作为重点内容详细讲解;而各论阐述的是各系统常见疾病的特殊规律,可以少讲甚至不讲。这部分内容可与后期专业课结合,临床专业开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课程,病理变化决定临床表现,从而帮助临床医生作出正确的临床和病理诊断,进而确定治疗手段;护理专业则开设有外科护理 、儿科护理 、内科护理等课程,病理生理学内容侧重的是病理变化与生命指征的关系,根据对生命指征变化的了解和熟练掌握,做出恰当的护理措施,达到更好地服务患者的目的。

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病理学具有内容多、概念抽象复杂、各种病变形态描述繁多、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特点。传统的讲授法和板书已明显不能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高科技的结合越来越多的被广大教师所认可,受到学生广泛欢迎。

(一)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目前仍是普通大专院校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积极设计有趣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诱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由发病机制推出病理变化,最终用病理变化去解释临床症状和体征。这种教学方法,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了互动教学,有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

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首先要灵活运用问题提出的方式,然后方能以问题为基础顺利展开教学过程。比如通过导入式提问导入新课,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解过程中提出新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思考;独立的发言可以锻炼学生的勇气和发言能力;小组讨论则可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彼此之间互相协作的能力;各组辩论时,每个学生的思维都会随着辩论的节奏活跃起来,发散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授课结束时,教师进行总结辅导,根据疾病的发展过程逐步分析,对比学生的分析结果加以评价,同时确定下一步研究分析的方向。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能保证让其不至偏离正常轨道过远。

(三)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系统可以储存和处理大量的信息,集文字、图像、声音、数据、动画等为一体,变抽象为具体直观形象,变静态画面为生动逼真的动态图像。通过多媒体的应用,我们能够形象直观并且生动有趣地表现一些抽象的理论和概念,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例如,在“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一节的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先是让学生观看渗出的动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让学生对渗出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引入问题讲解渗出的概念。提出问题:血液中的物质渗出的机制是什么?白细胞的渗出过程以及如何发挥作用?在教学过程中,逼真的动画效果与视觉效果的结合,配合教师的问题,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状态,能很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并记忆深刻。

(四)病例教学法

在病例讨论课前,由教师精选出一些典型、实用的临床病例,并要求同学提前预习并查阅相关书籍和资料。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引导,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讨论。同学们通过讨论,对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转归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分析和学习,不但加深了对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数字切片系统的推出及应用

数字切片(Digital slides)又称虚拟切片(Virtual slides),是指利用全自动显微镜扫描平台把传统玻璃切片进行高精度、无缝拼接,生成全视野的数字切片,生成的数字切片可用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不同倍率观察(如10€祝?0€祝?40€祝?00€椎龋⒖稍谝欢ǚ段冢?一X)进行无级倍率连续浏览[3]。它没有传统玻璃切片易碎不易永久保存的缺点,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数字切片可以帮助我们动态观察各种病变的发展过程,直观的演变明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病理变化的理解和掌握。另外,数字切片还能完成由低倍到高倍、由整体到局部的连续观察,有利于学生掌握局部和整体的位置关系。

三、改进病理学实验教学方法,完善实验课考核方法

(一)观察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时增加正常对照

齐齐哈尔医学院对以往教学切片的制作进行了改革,即

在普通病理切片上加贴相关组织的正常组织切片制成复合切片。针对我们的现状,学生在观察大体标本时 ,如能同样增加与正常组织、 器官的比较,在观察病理组织切片时 ,增加与正常组织切片的对照,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直观并迅速的找到病变部位,即复习了旧知识,又强化了新知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Motie显微形态互动实验室的应用

这种新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等融为一体,教师可以通过电脑对学生观察的病理变化实施同步观察,学生也可以通过配套的语音装置向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这种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针对学生观察过程中发现或遇到的问题,教师均能及时给予解答或解决,这将大大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三)开展综合性实验

通过动物实验,复制一些疾病模型,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利用医院提供的临床标本,开展综合性实验,除可以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通过大量崭新的标本更直观更精确的掌握人体脏器的病理变化,为进入临床工作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四)改革病理实验考核方法

高职高专院校一般都是通过理论课闭卷考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直接导致了学生实践能力较低的不良后果。合理的病理学考核应该包括理论考试加实验考核。而实验考核又可分为大体标本的观察、病理切片的诊断以及难度适宜的病例讨论等组成部分。只有多种考核方式的综合测评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与时俱进,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时代发展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要做到这样,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水平。我们要多向资深教师请教以吸取经验,弥补自身不足;积极承担科研项目,培养自己的科研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时刻关注新知识新技术的开发和研究;积极参加学术交流和必要的进修等。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有先进的思想、端正的教学态度、及时改进教学方法的能力,从而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型实用型的人才,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玉林.病理学[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2]宁淑玲.病理教学中病例教学法[J].中等医学教育,2001,(19).

[3]危晓莉,姚根有,周韧等.数字切片库联合数码互动改革病理学考试[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9).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美术优质课教案《美丽的刮画》含反思下一篇:读《沉默的羔羊》有感――羔羊为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