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论文

2024-08-18

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论文(共8篇)

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论文 篇1

初中英语课文教学初探

摘 要:课文教学中学生参与面小,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显得比较沉闷.本人对课文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初中的课文教学进行了思考,即可以通过挖掘文化内涵,营造课堂氛围,实施整体教学,训练思维能力,模仿课文写作等途径,充分利用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语言材料进行初中英语课文教学,在课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英语的整体理解力.关键词:课文教学 挖掘内涵 营造氛围 整体教学 思维能力

课文教学的现状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中指出“语言知识不单单是语音,词汇,语法的规则,还包括概念意义,语言篇章结构,文化差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多次科学实验研究都一致表明:外语理解力的高低更多地依赖于学习者的课文理解力,而不是理解单个句子的能力.然而在教学中,却存在着这样的缺陷:教师觉得课文教学比较枯燥,又缺乏较好的教学方法;课文教学中学生参与面小,积极性不高,课堂气氛显得比较沉闷;为了赶进度与应付考试,常常使课文教学成为单纯的知识讲授,往往以“读单词——讲解分析——翻译——背诵”的固定模式进行.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孤立地死背单词,还往往对课文中的语言点花很长时间讲解,逐字逐句翻译,只注意个别句子的语法结构,讲解孤立的词和词组.课文教学不是从整篇文章出发,充分利用其思想内容和语言材料进行教学而是按课时划段教学,结果把一篇篇思想内容连贯,生动有趣的课文肢解成一堆支离破碎的语言材料,忽略了对课文的整体理解,更谈不上对课文文化内涵的挖掘,严重违反了语言的交际行原则和整体性原则,结果使学生对所读材料内容“见树不见林”,“对每个句子都懂了,但整个课文却不知所云.”学生经过了大量的课文教学后,实际阅读,欣赏能力提高不大.这样的教法既不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能在课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使课文教学变得枯燥无味,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久而久之学生对英语产生了厌学情绪.这是每个英语教师都不希望看到的.对课文教学的几点思考与探索

1,熟知课文特点,挖掘文化内涵

课文的定义 课文(text)英语的定义是:the wording or words of something written or printed.汉语的定义是:教科书的正文(区别于注释和习题等).英语的课文包含有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知识,既可以用作专门进行阅读训练的材料,也可以用作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训练.因此,课文是教材的中心,是教授和学习语言知识和训练语言技能的综合教学材料.本文所谈到的“课文”是指狭义的课文,它是向学生传递信息的载体,其形式上可以是各种体材的文章,但区别于对话,会话等.课文教学 课文教学(Text teaching in the textbook)可以出现在新授课中,也可以出现在巩固课和复习课中,课文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全面性和系统性.初中英语的课文在体裁上是简单的书信,日记,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在内容上多为学生熟悉的校内外生活,天气,节日,购物,卫生保健,社会公德等.西方的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体现在字里行间,往往会和中国的文化观念冲突.我们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另一方面要让学生熟悉它们,防止文化差异成为阅读的障碍,影响获取信息.如果学生能为文中的人物,情节,观点等“设身处地”地想,就能提高准确理解,推理,判断的水平,从而提高整个课文理解的正确率.如在“Christmas Day ”一文的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去搜寻相关的背景知识,了解圣诞节的由来,它在各国是怎么庆祝的,甚至可以向学生介绍《圣经》中相关的内容.达到透彻理解“The spirit of Christmas is really generous and kind.”的目的.再如在“Surfing”, “Under the sea”, “Because it’s there”等文章的学习中,学生对于文中的人物为何如此酷爱运动,可以放弃稳定的工作甚至是自己的生命感到迷惑不解.教师就有必要讲述“崇尚自然,挑战自我”的国民性格和“绅士教育”中的尚武精神.2,联系生活实际,营造课堂氛围 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对于中国人来说,在没有特定语言环境的情况下想学好,绝非易事.初中的课文多以趣味性文章为主,如果只从文字叙述来理解,那么故事的情景在脑海中可能仅仅是一种虚像或仅是一张平面图,缺乏真实感,学生对课文也只是一种表面的理解.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学生实际生活,挖掘现实生活中真实,鲜活的材料,营造与课文主题相一致的课堂氛围.在课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学习创设情境使他们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把一些普通的物品别具匠心地组合起来,并把它们与一定的背景,行动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语言和活动的情景.在JEFC Book 2 Lesson 51 Ann’s Birthday中,可将生日卡,小生日蛋糕,小礼物,食物等带入课堂,并播放“Happy birthday”一曲,顿时使整个课堂换成了一个party的场景,学生们情不自禁进入愉快的气氛中,教师就能自然而然地导入新课.全班同学为Ann庆祝生日而来,他们不仅能运用本课的台词,还临场加入大量以前学过的语句,前后衔接自然,表演自如.通过不同场景的设置,学生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求知欲随之提高,课文教学效果良好.课文是英语课堂教学之本.学生主要通过学习课本中的课文内容逐步积累,掌握运用英语的能力.课文教学既基于课文,牢固掌握课文中新学的语言知识,又超越课文,把所学的新知识联系已掌握的知识,新旧联系,组成更丰富的知识结构,并在新的情景中交际运用,从而培养学生在新情景中创造性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表情达意的能力.JEFC Book 3 Lesson46 The universe and the man-made satellites中,教师可利用“神五”,“神六”升天的电视录象,把活生生的航天资料带入课堂,共同探讨,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让学生觉得课文的学习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跟现实生活,现代科技息息相关的.学了Lesson 6“Surfing”, 学生自然而然会想到Olympic Games,教师顺便引申到“奥运吉祥物――Friendlies”,并向学生展示吉祥物“五福娃”或其图片.3,合理设计问题,实施整体教学

新课标提出“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本,尊重个性差异”,课文教学要以“合理设问,整体教学”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快速阅读全文,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对全文的整体理解,把课文作为一个整体来教.“合理设问,整体教学”的好处是加深了学生对课文整体的深层次理解,这种理解是学生自己对所学课文整体语言的一种感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不仅仅局限于课文的细节与事实,更注重对课文内容的综合性和深层次理解,有助于发展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和深刻性.问题的设计要注意实践性,时代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有表达自己真实思想的机会.还可按课文内容顺序先设计 easy(T/F)Questions, 然后设计 difficult(WH)Questions.如:JEFC Book 3 Unit13 Lesson 50是一篇关于人口问题的课文,文章长,语言点较多,难度大,教师设计问题要有层次,有坡度,由浅入深,层层深入.What’s the population of the world now

Do you think the world’s population is too big Why or why not What do you think we should do to slow down the population increase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one-child policy in China

Draw your family tree.What can you see from it about the population 对具有故事情节的课文进行提问时,可围绕记叙体文字的 when,where,who,what,why,how等诸要素,要求学生不依赖书面文字而对主要故事情节有较好的交待.3,利用课文资源,训练思维能力

在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和阅读材料提供的信息资源,训练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初中英语的大部分课文都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而情节的发展总会因时间,地点的不同而分成不同的阶段,但中间又总会有一根链条将各个阶段连接起来.因此,可把故事根据情节化整为零,分层理解,形成一个个小故事,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故事情节,从而对相应的人物形象的印象也更深刻,语言的掌握也更牢固.如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发展情节常出现在记叙体的课文中,且尤以人物传记为突出.如以“The man who never gave up”为例:文中

以“Young Tom;When he was only ten;At the age of 12;One day in August;1862;At that time;he was only 16;When he was 22”为顺序展开事实和细节来发展.在初中的阅读课文中以按时间发展课文占了大部分,如“Because it’s there”, “Youngest swimmer to cross channel”, “Jesus Christ”, “The man who loved dogs”等等.在这些课文的教学中只要帮助学生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信息资源,整篇课文脉络就一清二楚,有利于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逻辑性.学习课文能力的内涵之一在于:学生必须能够从文字表面深入到文字行间,并根据上下文作出合情合理的思维分析.学生根据课文已提供的事实与细节,在阅读和思考时透过表面文字信号去抓住深层结构和语义,进而测知作者的立场观点与写作意图.如在“The universe and the man-made satellites”一文中,课后有这样一道阅读理解题:“Why do we say the world itself is becoming smaller and smaller ”文章中并没有提供明确的现成答案,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往往只是将最后一个自然段读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帮助学生去推断,让他们联用系作者上

到的人

造进

卫而星的推

作出:“Most countries use these satellites to send and receive messages.”“People can know what is happening in the world much faster than ever before.”这样一个隐含的结果,最后使“Peopl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now understand each other better”.结合这两点,就可以回答课后的这道理解题了.教材中的信息资料是经过严格筛选后确定的,往往对课文的理解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学习JEFC Book 2 Lesson 39

时,文

问题:“Why doesn’t he use the lift for the last three floors ” 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与深层次分析课文内容的欲望.教师可让学生分组讨论,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发散性思维,基于课文内容,又不拘泥于课文内容,从同一材料中探究不同的答案.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客观评价,强调每个人的观点和想法是平等和重要的,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文提供的信息资源,培养积极思维能力,促进对课文的把握与理解4,模仿课文写作,巩固教学效果

写的训练在初中各年级的教学中有不同的要求.但笔者认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应尽早开始完整性语篇的写作训练,即在对课文的词汇和句型有了较好的掌握以后,布置一个稍加变化的主题进行模仿性写作.这种模仿性写作虽然难免幼稚和不够自然,但它可以避免许多无任何借鉴时可能犯的语病,提高学生语言的整体运用能力,对学生将来完整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极有好处.这种写作题目的设计要考虑到两个因素,一是能刺激学生的写作欲望,二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课文中出现的词汇和句型.让学生把学到的语言知识在语言实践中加以运用,属于信息输出训练.初中英语教材中反复出现了一些介绍节日以及人们如何庆祝节日的课文,有“Birthday, Mid-autumn Day, Thanksgiving Day,Christmas”等,根据这些课文中的重点句型与表达方式,可以让学生模仿课

文,发

想等

象为,写题

写的“Spring Festival”

等..学学

了了“The football match, Jim’s train ride, The man who loved dogs”等课文,可以模仿着写以“My favourite sport, My trip to…, My pet”“Make our world more beautiful, The Great Green Wall, The world’s population”,可以写写以环保,人口问题为主题的作文.教师也可针对不同的课文类型,提供和课文相关的主题和关键词语要求学生对原文进行缩写,扩写,改写.这样不仅锻炼了写作能力,而且反过来使学生对原课文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课文教学的效果也随之巩固.以上是本人针对课文教学的现状,就如何开展初中英语课文教学作出的几点思考与探索,初步认为可以通过挖掘文化内涵,营造课堂氛围,实施整体教学,训练思维能力,模仿课文写作等途径,充分利用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语言材料进行课文教学,在课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课文教学的效果.

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论文 篇2

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真正使语法教学跳出“应试教学”的模式, 而赋予英语语法教学真正的含义, 我提出以下观点以供商榷。

一、运用归纳和演绎教学

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一般把语法安排在第三课时。教师在上语法课时, 可以先通过给学生输入大量真实的语言实例。如复习“Welcome to the unit”和“Reading”部分出现的相关语法内容时, 让学生对所接触到的语法知识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 并进行思维加工, 从中归纳一定的语法规则, 并帮助他们修正完善。这一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记忆、思维和综合能力。

二、运用语境教学

传统的语法教学多是引导学生掌握语言知识, 忽视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但是, 学习语法的目的不应只是掌握语言形式, 而应使语言学习者在特定的场合及情景中运用语言形式来实现交际目的。语境教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 正确理解判别同一词语或同一句子的不同意思。例如:我在教授牛津初中英语8A unit 4“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时, 就采用了语境教学。

1. 在故事语境中切入语法主题。

在上这一课时, 我选取了朗文国际英语教程 (Side by Side) 第四册教材中一篇题为“A Wishing Well”的文章作为引入, 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分别找出Mr.Wang, John和Andy三个人物的新年愿望。这样就让学生在寻读 (scanning) 的同时, 还接触到本堂课的目标语法“if”条件状语从句。

2. 在游戏语境中感悟语法意义。

为了引导学生对所接触到的语言材料进行更进一步的观察, 我鼓励学生对三个人物的其余新年愿望进行猜测。如在接龙猜测游戏中, 我根据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 注意游戏难度的坡度, 由易到难逐渐提升。

3. 在竞赛语境中探索语法规则。

在学生做出了各种猜测后, 我给出了含有Andy四个愿望的一个语段, 鼓励同学即兴背诵, 然后归纳“if”条件状语从句的特点, 最后加以点评小结。

4. 在生活语境中运用语法规则。“if”条件状语从句常在提

出建议时使用, 在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这一语法规则时, 我设计了若干适合目标语法的语境, 话题贴近学生生活, 要求学生讨论解决话题中的问题。

5. 在活动语境中内化语法知识。

教师应根据所教语法项目的交际功能, 将语法教学与听、说、读、写活动结合起来, 将语法知识的学习与综合技能结合起来, 在活动语境中, 通过综合运用帮助学生内化语法规则, 真正掌握所学的语法知识。

三、运用语篇教学

语法教学应与听、说、和阅读活动紧密结合。阅读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过程, 通过分析阅读中遇到的一些语法现象, 学生会加深对这些语法现象的理解, 这绝非单纯地向学生灌输语法知识所能替代的。如果只是让学生机械地在句中操练某个语法点, 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若将语法点放入语篇中, 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对文章中的语言现象首先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 就能引导学生根据语境归纳和总结出语法规则。这样既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又不会使学生感到乏味。例如《牛津初中英语》7A Unit 6“Reading”这个语篇非常适合学生学习动词过去时, 加上文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我就利用这个素材要求学生仿照此短文描述刚开展过的活动, 然后让学生口头交流。让学生动手写作的活动既能让学生通过语篇来学习语法, 又能提高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运用小组协作式任务型教学

小组协作任务型教学是任务型教学比较好的实施方式, 它采用两人活动或小组活动形式, 避免了班额大, 不同学生之间知识水平和智力发展参差不齐, 同时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际也得不到充分的发挥等教学问题。运用小组协作式任务型教学, 可以改变目前语法教学过于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的状况, 从而优化英语语法教学, 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实践, 使枯燥的语法学习变得生动活泼, 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在教授牛津初中英语8B Unit 4“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时, 在呈现语言目标的句子后, 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 每组4—6人要求每小组成员就学校的校规进行讨论, 运用“Students should be allowed to.../Students shouldn’t be allowed to...”进行讨论, 各小组得出若干意见后, 每组派一名代表到讲台发表意见, 最后综合全班同学的一致的意见向校长提建议。由于这一活动与每位同学密切相关, 人人都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生积极地“动”起来了, 教学也随之“活”了起来。学生在小组协作讨论中, 反复运用以上句型达到掌握运用情态动词被动语态教学任务的目的。

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论文 篇3

[关键词] 英语教学,支架,最近发展区,教学方法,

一、“支架”提法的理论渊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作用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成学生进行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引导者”(赖定来 2004),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突出学生个体,尊重学生差异。教师仿佛就是学生一路攀登中的支架。然而,如何在适当的时候,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场合,给学生正确而有利的支撑,往往让工作在第一线的老师难以把握。这就是所谓“支架”的作用。

要理解“支架”,首先要从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说起, 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不能独立解决问题,但能在成人的引导或一个更有能力的同伴协作下成功解决问题的区域。他认为要取得教学效果,就必须考虑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在他人尤其是成人的指导下有可能达到最高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者之间的距离就是所谓的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的存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也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的现实性,教和学的相互作用而促成了发展。因此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区变成实际的发展水平,同时不断创造新的发展区。

布鲁纳等人正是依据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提出支架性教学的概念。所谓支架性教学,即教师或其他助学者和学习者一起完成蕴涵某种文化的活动,为学习者的参与提供外部支持帮助他们完成独立无法完成的任务。而随着活动的进行,逐步减少外部支持,最后完全撤去脚手架。支架教学的关键是,支架让学生一直处在最近发展区内,并且支架要随着学生的发展而进行调整。

可见,“支架”形象地阐释了新型的教学格局,也为教师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思路。既然“学”是一种建构,那么“教”就是建构过程中,搭起和卸下脚手架的过程。这支架只有搭对了地方,搭对了时间,搭对了样子,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起到致关重要的辅助作用。反之则异然。即教学的策略与学生的能力相匹配,如果太难或者太容易都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这正如支架搭错了位置,起不到辅助的作用,反而影响了正常的成长。

二、“支架”的具体体现

在课堂教学中,所谓“支架”就是:教师向学生提供的辅助学习手段或提供的方法和思路。如在课堂指导中的,包括信息、提示、回顾、适当鼓励。例如通过逐渐让学生多做,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当前水平的材料、问题进行辅助教学;演示技巧或者思维过程;对于复杂问题看着学生一步步地进行。例如,英语单词学习中,要求学生从已经学习的旧单词,教师引申出新单词的做法。通过提问集中学生注意等。

在课外教学中,“支架”是通过学生作业批改进行的引导;对学生自习的针对性辅导,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通过测验考试的引导来体现出来的。这些支架让学生明白哪些是重要的知识点,明白什么样的能力是教师希望学生拥有的。例如英语课文的预习和复习,在一开始学生还没有预习课文的习惯,在课后也没有对课堂内容的复习,教师通过强制性的要求来给学生一个支架,要求必须进行,布置相应的检查内容来达到目的。直至最后这些内容成为学生的自觉性行为,从而达到支架的目标。

“支架”可见于教师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整体上的引导,更多见于某些具体教学任务的落实中,尤其是在新知识的教授中。“支架”的建立不可脱离最近发展区,例如,在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称述句型的时候,可引导学生比较陈述句与一般疑问句,从而掌握一般疑问句型。又如,在学生能运用进行时态和过去时态时,引入过去某点时刻,巧妙地引导学生叠加两个语态,自然而然得得出过去进行时。

三、在教学中实践“支架”的注意点

“支架”其实可以理解为一个综合的教学方法和理念的集合,在具体应用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支架”必须要适应具体受众

不同年龄段,不同基础的学生思维发展阶段有所不同,教学方法就应该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相匹配。

如初学英语,则要求学生能读,机械地模仿语音语调,并不要求过多地讲解语法和句型;只有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才可以将机械模仿变成有意识地学习文字之下的句型和规则,能够做到替换文句内容造出符合自己表达需要的句子;积累了足够的句型和单词,学生才可逐步理解由这些句子构成的篇章段落;学生也只有在能读懂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模仿书写。

2、“支架”必须要根据反馈不断调整

在教学中要根据受众的反馈不断的来调整支架的位置,调整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学生的认知水平随着学习越来越高,支架也必须要不断调整。支架从来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方法和策略,具体的讲,支架不完全是一个支点,很多情况下是给学生一个更高的目标点,起到起提和上拉的作用。而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动态的,“支架”必然随着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调整和变化。例如,刚开始的时候教师教学生单词的意思及如何用;接着引导教孩子自己发现问题,学会提问;之后,引导学生自己借助各种工具或和别人协作的方法自己解决问题。

支架要让学生在提高能力这条上升曲线中减少波动,同时作为支架提供方的教师也在其中得到支架应用的技巧和能力。

3、不合适的“支架”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明白了支架的作用,是不是所有的支架都会起到正面的作用呢?答案是否定的。拔苗助长就是一个不合适的支架的例子。另外支架还要注重全面性,局部的支架不能影响到整体学习的效果,某方面偏颇反而会影响到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好的支架多是能力性的支架,而不仅仅是知识性的支架。

四、“支架”综述

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论文 篇4

现代英语教学要求用英语教英语,教师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用英语处理教材内容,并且要求学生用英语参加课堂实践活动,用英语提问及回答问题,通过说的实际培养听说能力。师生在课堂上都说英语,这已是英语课堂教学的显著特征和优秀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提高英语教学的方向。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扩大以及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学习英语并运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已成为社会的需要。因此,加强英语口语的教学已被大家所注重,这不但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要求,也反映了外语教学改革的趋势。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中学英语教学尤其口语教学存在着不少困难与问题,需要切实解决。

1.口语教学中的困难

中学生在培养英语口语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困难有:

(1)缺乏必要语言环境。我国学生是在汉语单一语种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的,除了每周有限的几节英语课外,很少有接触英语的机会。课内学生来的一点听说训练也难以在课外得到复习巩固。这样的英语语言环境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听说能力的发展。

(2)教师口语水平偏低。身在一线的我们也承认,目前不少中学英语教师的口语水平偏低,语音语调不准确,不能流利自如地用英语教学,这对培养学生听说能力是很不利的。

(3)听英语的机会太少。说英语的能力必须建立在大量的听英语的实践基础之上,而我国学生由于教师的口语水平较低,电化教材设备和资料较差等种种的原因,学生听英语的机会少,这直接影响了说的训练。

(4)心理障碍的影响。由于英语基本功不够扎实,如语音语调不够正确规范,词汇、句型、语法不够训练,朗读、背诵等基本功不到火候等,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以致形成心理障碍,怕说错,说不好,遭人讥笑,被批评。因此学生开口难,连贯叙述更难,越怕越不敢说,越不说就越不会说,导致恶性循环。长此以往,我们的英语口语教学就陷入了一个“怪圈”,外语教学整体效益不高。

2.解决困难和问题的对策

针对上述困难和问题,我们在英语口语教学中采取了以下对策:

(1)坚持用英语教英语。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用英语教英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是英语教学成败的关键。用英语教英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有利于向学生提供大量说英语的示范,便于学生口头模仿,有利于激发学生说英语的欲望,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教师从一开始就要多说英语,用英语组织教学。一开始学生可能不习惯,也听不懂,教师就可以借助实物、图片、模型,配以手势、动作、表情等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关键是一定要坚持说下去,只要教师坚持说英语,学生就会逐渐提高听的能力,不懂的句子渐渐听懂了,不熟悉的话语渐渐听熟悉了,不清楚的词语渐渐听清楚了。听力理解提高了,开口说就有了依据和保证。没有足够听的实践是不可能开口说的,所以关键是教师一定要坚持说英语,用英语教英语。

(2)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说英语的能力只能通过说的实践才能逐渐培养起来,所以教师应该多给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实践机会。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谁越是敢说,多说,谁就越早学会说英语。学生开始说英语时,免不了会有些紧张、害怕、害羞,教师应热情鼓励,及时帮助,适当引导,鼓励学生说下去。一个轻松、宽松的环境,一张和蔼可亲的面容,一个鼓励、期待的眼神,都能帮助学生顺利地说英语。每当学生能正确地说想要表达的意思时,教师要以加肯定和鼓励,对口语表达能力有所提高的学生,教师要及时表扬,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真正感到鼓舞和愉快,并产生自信心和主动性,进一步努力想方设法去提高说的用心

爱心

专心

能力。

(3)注意改错的艺术。学生初学说英语,出错是难免的,因此教师应注意改错的艺术性。有的教师习惯于一发现错误就立即打断学生,进行直接纠正,并要学生重复教师的正确句子。这种改错的方法不是不能用,而是不宜多用,因为它往往给学生造成思想压力,不利调动学生参与口语实践的积极性。

教师的改错要有所选择,对一些小错,尤其是学生不熟练而造成的口误就不宜有错必纠,因为随着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这些错误会自行得到纠正的。即使需要纠错,也最好由学生自己纠正。例如学生说 Tom always does her(×)homework carefully and„„时,教师可以微微摇头,学生就会立刻意识到口述有语而重新什么叙述。当学生说到„„his homework„„时,教师微微点头,这个小错就由学生自己纠正了。

当学生说英语出现了严重错误时,则必须纠正。但也应该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切忌粗暴打断,更不能训诉指责。这时更好采取间接纠正的方法,例如,学生说出 I go(×)to see a friend of mine yesterday after breakfast„„这个错句时,教师可以若无其事地说:Oh yes.I see you went to see a friend of yours„„或者说Yesterday after breakfast you went to see a friend or your„„这就间接地纠正了学生的时态错误,同时又保全了学生的自尊心,保证学生能够顺利地继续口头叙述。

(4)文化障碍的消除。英汉语言的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英语口语教学是否成功,在某种意义上说是能否帮助学生消除文化障碍。在教学中,教师除了使学生掌握和提高语言的基本功外,更要使他们了解英语国家特定的语言环境、特定的文化母体以及特有的文化观念等,努力扩大知识视野。只有这样,才能弥合文化沟壑,才能在交际中随机应变,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

(5)教师应该利用自身良好的条件,比如网络、电视来继续学习英语,加强自己的英语听说方面,特别是说出标准的流利的英语。这样就能从各个方面去解决问题,使我们的困难一个一个扫除,提高我们农村英语教学与学习。

用心

爱心

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论文 篇5

第一篇

一、重新定位师生角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1.教师要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不是教师的教堂,而是学生的学堂。我们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要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设计者,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与设计教学活动,预想可能发生的情况,成为教学的组织者,使得整个教学活动能够以学生为中心来顺利展开,这样的教学活动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体活动。

2.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参与的互动教学。提倡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将教师排斥在教学之外,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学习体,是教学共同的主人,教师要与学生组成学习共同体,一起参与到教学中来,使得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堂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的学堂。

3.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

在学生主体参与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提供各种条件、创造各种机会,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从而自主地获取知识与技能。

二、优化整合教学资源,让学生可以学到更多

以往的教学只是局限于教材,一切按教材与教参按部就班地进行,将学生的视野与思维限定在教材内,这只会禁锢学生的思维,学生无法掌握语言的真谛。现代教学提出生活即教学的大教学观,提出要打破单一的教材观,要突破教材的限制,将教学与宽广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实现多种教学资源的开发与重组,为学生开辟宽广的学习的平台,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

1.信息呈现方式多样化

以往的教学是以语言描述文字教材为主,教学信息呈现方式单一,以单一的听力为主,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获取信息量较少,不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整体提高。我们可以利用实物、多媒体、虚拟情景等多种方式来呈现教学信息,让学生将英语学习与实物、具体的场景、真实的生活结合起来。以图片、视频、音频等来综合呈现教学信息,实现单一听觉刺激为多 1 种感官的带动,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参与的激情,扩大学生信息获取量,这也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现代教学形势的发展。

2.教学信息内容多元化

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但并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多元化的爆炸时代,我们的教学也不能只局限于一本教材,而是要将教学的触角延伸到生活,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开发校本教学课程。《教育的未来》一书中指出:我们把学习的触角切入互联网,那么就会将全世界的资源化为自己的资源。我们要利用互联网将丰富的英语信息充实到教学中来,实现教材与多种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真正实现立足教材,同时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的开放教材观。如我们可以从互联网上收集一些适合初中生阅读的精彩片断,让学生进行阅读;也可以收录一些通俗易懂的英文歌曲来让学生进行学唱;还可以截取影视剧片断,如走遍美国等来让学生欣赏。这样的教学真正打破教材与教室的限制,将学生的英语学习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语言的精髓,能够让学生实现活学活用。

三、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展开积极学习1.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展开的探究性学习。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已成为英语教学中最常运用的教学方法。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富有探索性、针对性与目的性的任务,让学生以任务为中心,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在探究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通过这些小问题的不断解决来顺利地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图片、图像、动画、音频与视频的形式来呈现出来,这本身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主体参与意识;同时可以将那些抽象静止的词汇、语法知识寓于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与生活场景中,从而避免了枯燥的认读与学习,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取大量直观信息,在表象与本质间建立直接联系,从而使学生建立英语思维的良好习惯,达到对基本知识的真正理解与掌握。

四、采用多元评价体系,让学生产生持续的学习动力 1.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

不仅要关注学生英语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种种表现,如学习参与度、发表积极性、同学间的协作、书写情况、发音准确性等等,可以实行积分制,将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纳入评价机制,实行量化考核,这样更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全面而客观的反映,更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学习情况,更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

2.表扬与批评并行

现在大力提倡赏识教育,以赏识来提升学生学习动力,强化学生学习成就感这是非常必要的,但批评也必不可少。适度的批评同样是一种激励。我们要在表扬与批评间找准平衡,但不管是批评还是表扬,都要适时、适度、适量,注意语气与语调,这样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接受,才能发挥评价的功效。

3.评价主体的多元

评价不是教师的特权,学生同样可以成为评价者,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来,展开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这样更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客观评价,而且学生更容易接受,更能够在互评与自评中认清自身存在的不足与优点,从而有效地取长补短,这样更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总之,全新的教育形势对我们的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加强实践,让英语教学焕发生机与活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不断提高全体学生的英语素养与水平。

作者:殷兴江 单位: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娄丈子初级中学

第二篇

一、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探究效率

新课改提倡小组合作学习,这是一种有效地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课堂上实现了生生互动的学习面貌,学生们相互探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疑问。一个学生的能力总是有限地,但是在其他学生的帮助下,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帮助,学生的思维就会发散,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英语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了问题。同时教师要安排好讨论和合作的时间,让学生可以进行有效地探究,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提高探究效率。例如在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提供一些野生动物的图片,启发学生小组谈论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如: 学生通过对图片的观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主动地探究教师所设置的问题。在集体智慧的帮助下,学生对动物的生活有了更加全面的 3 认识,有的学生甚至开始思考我们人类如何积极采取措施保护野生动物,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热爱野生动物的意识。

二、良好师生关系,营造和谐学习氛围

教师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成为学习的主体,就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想法,说出自己的见解。把学生探究的结论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只有教师和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够大胆地把自己的看法和教师以及其他学生进行沟通。在探究学习中,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路人和引导者,帮助学生通向知识殿堂的顶端,而不是高高在上,令人望而生畏的传教者。例如在学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就购买礼物的话题展开对话,如教师以朋友的口气和学生交流,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学生自然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了,有了融洽的师生关系,课堂学习氛围也会和谐,促进了学生主动探究的进行。

三、创设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搭桥铺路

为了帮助学生进行探究,教师应该尽可能地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教师给学生设置的情境也就是在为学生搭桥铺路,在恰当的情境中,学生的英语思维会被点燃,燃起学习英语的热情,这样的学习情境有效地帮助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和探究。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课堂学习情境引人入胜,学生就会被深深地吸引,投入百分之百的精力和热情在英语课堂上,这也是学生英语成绩提高的一个重要保障。例如在学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观看该影片片段,首先让他们一开始就对主人翁产生极大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下一个探究环节的流畅进行做好充分的准备,埋下伏笔。教师接下来可以让学生去探究这就是本课的学习重点,了解好莱坞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的事业及成就,能根据时间顺序来复述奥黛丽赫本的一生。有了视频和问题的激励,促进了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总之,学生英语学习成绩的提高是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科学探究来实现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不断地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和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英语学习的技巧和方法,以便学生更加科学的探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会了主动探究,学生的英语成绩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

作者:杜龙庆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头桥中学

第三篇

一、新课程标准的改革方向

(一)教材内容方面

教学内容作为教育教学的中枢系统,新教材的内容实现了由按部就班向体现情趣教学的转变。初中英语新课改后教学内容的突出特点是文字、插图、漫画图表等众多栏目、众多形式来表现内容。初中英语新课改后的教材设计了众多学生喜爱的教学模块,DIY自己动手,网上学习,小组讨论,自主学习,各个模块图文并茂、引人入胜,词汇、语法、语言点和知识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英语练习机会。

(二)教学方式方面

新课程标准的英语教学特点是实践性强,新教材基于实践性的考虑,设计了更多的相对真实的语言情境,以便于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语言情境中实践,可以让学生在诸多的实践中运用所学的句型结构和词汇,提高所学语言的再现率,直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这就要求老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更主要是要转变角色,切实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在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上要求投入并使用先进的现代教学设施,如计算机多媒体的运用等。

二、新课程标准中的不足

到目前为止新课程标准已经进行好几年了,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一些很大的变化:课堂气氛比以往活跃了,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比以往紧密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中的激情也高了,最大的变化就是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法使得英语学习效率提高了,并且思维也敏捷了。尽管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在某些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是全国上下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从现阶段来看,我国城市和农村的英语教学水平有很大的差距,而且每个学生的英语掌握水平也参差不一,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兼顾,增加了教学的难度。

(一)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

我校目前采用的《仁爱版初中英语》是由加拿大圣方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和英语教学的一线教师合编的,其他地区的初中新课标英语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与美国汤姆森集团合编的,其教材内容主要是以美国汤姆森出 5 版集团出版“Goforit!”教材为基础,结合我国教育部最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进而改变而成的初中英语教材。教材中的不少内容大都吸取了美国优秀的教学理念及方法,并且部分内容只是稍做改动,甚至照搬过来的。新课标的目的是让教材贴近于生活,使得课本中的知识与生活中的细节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动力。但新课标没有真正的考虑中国的实情,中国的农业人口占多数,其学生多半是农村的,对于很多城市里面的洋文化和物品不了解,比如:pizza(比萨)、hot(热狗)、sandwich(三明治)等一些国外的食物名称,很多农村的学生既没看过也没吃过,类似于这样的章节只适合比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地区的学生了,对于偏小城镇及农村的学生反而不适合,所以说新课标的教学内容是不符合“全体”学生的。而在相应的课程安排上可以以中国的传统食物来进行说明,这样中国的学生就能接受。

(二)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教学衔接不上

初中英语新课标的另一大障碍就是小学英语与初中英语的教学衔接不紧密。现在,很多地区都要求英语课程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按理说这一举措势必会给初中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了。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小学基层英语老师特别是农村英语老师不足,专业的英语老师更是缺乏,很多小学里聘请的英语老师都是非专业的,在发音方面不符合标准。对于有些农村小学,因为缺乏英语教师根本就没有开设英语课程,这样就导致学生进入初中之后,学生的基础知识参差不齐,有的学过,有的学生没有学过。面对这样一个班级,别说非专业老师,就是专业老师也束手无策,新课改真是喜忧参半。义务教育中,在小学语文和数学是必学的主科目,英语作为副科目,无论是从学校,还是从家长乃至学生来讲,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小学每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英语只是流于形式而已。目前我国很多地区的初中都已实行了新课标英语教程,但是针对小学却没有真正实行及普及新课标,特别是农村小学就更不用说了。因此,目前几乎没有几个小学毕业生的英语能够达到入学标准(小学毕业时英语词汇量要达到600-700个,并且要熟悉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无形的就给初中英语教师施加了教学上的压力。可见初中教师真是任重而道远,他们承受着来自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社会、学生家长、学生以及自身生存与发展等各方面的压力。小学生升入初中,大多都是从零基础开始,而新课标中的英语词汇量多并且难,课程目录中涉及的话题多且广,加之初中相对于小学而言又新增了不少新的科目,学习压力大,时间紧,导致很多学生认为从基础学起耗费的时间也多了,对英语有畏难情绪,面对大班额,教师精力又有限,如果家长配合不好,孩子往往会落伍,以后再想弥补真是难于上青天。

(三)英语词汇量大且难

教材的词汇量太大,不少单词拼写难,影响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影响了教师的授课质量。许多学生一下子适应不了新课标的初中英语课本所设置的难度和偏多的汇量。初中英语新课标中七年级的的词汇量就达到了一千多,这对于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难度很大,大中城市里面的学生很多从小学就开始接触英语,并且有的家长给学生报了英语补习班,所以他们的英语水平相对与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基础知识要好很多。而初中之前未接触英语的学生,刚上初一,就要记住一些单词较长的单词,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太费劲。并不是说所有的学生都记不住这些词,而是有将近一半的学生难以记住,面对这么多令人望而生畏的单词,即使孩子的求知欲再强,也不会对自己丝毫不感兴趣的东西牢固记忆吧,毕竟他们还只是孩子。

(四)教师水平跟不上

进行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与综合业务水平均较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强,但实际上,一则现在基层的英语教师在数量上仍很缺乏,二则从业务能力上,别说一些老教师或民办转正的教师,就是部分科班出身的年轻教师也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何况在农村,大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并非科班出身,他们往往是经过几个月或一年半载的培训之后就“走马上任”,拉长袜子当裤子穿的,这样怎能真正教好学生呢?尤其是英语这一学科,一旦启蒙教育大失水准,学生开始连发音都不准,以后要改变可就难了,弄不好就会使之以后永远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初中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构建起英语知识体系,以任务活动为引导,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从新课程理念中不难看出,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正逐渐走出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走向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因此,如何构建有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是现在初中英语任课老师的当务之急。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课堂参与度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注重在课堂导入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初中学生 7 的兴趣来看,他们的兴趣以间接兴趣为主,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加之初中学生好动,认知以直观为主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兴趣。

(二)师生互动,引导探究

教学中,师生互动是较为重要的,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师生间的互动过程。在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探究,从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通过互动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构建。

(三)任务驱动,促进阅读

引入阅读内容后,教师就需要通过多种策略来引导对阅读材料进行深入阅读,在理解的基础上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掌握材料的基本内容,能从材料信息中进行判断,回答问题是关键,教师可通过提问、判断、填空、讨论等多种方式来进行引导。

(四)活动辅导,提高能力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互动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任务驱动下引导学生阅读后,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对当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展示,总结归纳,形成系统知识的构建,接下来就需通过一定的练习来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技能。教师以开放式的活动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得英语技能的提高。因此,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实践活动,最大程度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其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标准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初中英语新课标的实行是任重而道远的,初中英语教师只有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来促进学生的知识的构建,以任务和活动及现代化教育手段为辅助,逐渐培养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这样才能真正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初中阶段是培养学英语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在推行新课标的背景下,探索和分析初中英语教学的方法具有重大意义,希望本文中所讨论的现象和提出的建议能够对改革英语教学起到应有的作用。

作者:陈国龙 单位:福建省永春第三中学

第四篇

一、师生互动,切入重点

1.播放2a部分的录音让学生听,引导学生通过听录音熟悉单词。2.引导学生重复他们所听到的,模仿对话;识记单词。3.教师概括语法点。

4.安排学生由集体、分组、个别朗诵表演,以巩固所学句型、单词等知识点。

二、做游戏,寓教于乐

通过做一些本单元的游戏,培养学生推断猜测的能力。总之,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老师可以主要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运用语言,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学习新知识,从而获得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也可以多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来组织教学,充分发扬学生的合作精神,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主要方法不外乎三种:

1.呈现法:充分运用实物投影机,以实物呈现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单词。2.情境法:创造情境,学生根据情境作出相应的反应。3.练习法:通过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三、精心的任务设计

(一)趣味性应与教育性相结合。课堂小组讨论是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模式,但在具体设计任务时,教师往往只考虑到问题的趣味性或可操作性,以利于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创造热烈的课堂气氛,却忽略了教育的本质,即任务的教育性原则。

(二)任务的真实性。合作学习可以安排在教室或户外;可以利用课内或课外业余时间;活动内容在紧扣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力求有一定的真实性。如我在教授目标第四单元时,在课前设置如下任务,要求学生设计自己的房间,并介绍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的具体位置,这样各小组便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利用课余时间将所有信息作好归纳、总结后由各小组总结员在课堂上向全班报告。参与评选优秀小组。由于这项任务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又具有真实性和实际意义,每个学生都带着极大的热情参与了这项任务,并有了一次与他人交往,与他人合作的锻炼机会,增强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和主体意识。

四、在任务型教学中,学生以自主性学习为主,教师应从下面三个方面进行指导 1.预测:从教师的指导中,预测出即将学习的内容。

2.归纳:通过学习归纳,消化各单元知识点。

3.支持:在任务型教学中,以小组方式学习,每位组员为了完成小组任务而加倍努力,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友好合作。

五、制定目标的理念和思路

(一)注重整体设计目标,体现新型课堂教学的灵活开放,在认真研究教材的情况下,精心布置有教学实效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参与实践,体验和合作的方式,实现任务目标达到教学效果。

(二)详细分析学生现状,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的教学指导方式。运用任务通过活动的循环复习语音知识。

(三)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体现创新精神,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夹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四)拓展应用渠道,开发课程资源。通过布置学生预习和课后查阅资料等任务,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拓展老师和学生的视野,创建新型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

六、结束语

如果能够真正做到以上八点,再根据新教材灵活运用各种新教法,集思广益,我认为学生能够达到以下几点学习效果。

(一)学生能运用所学的单词、语法和已有的语言知识来描述自己的实际生活,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从而使学生逐步发展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能全面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

(三)通过合作性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情感的重要,从而珍惜友情,并培养他们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爱护人类世界。

(四)让学生通过“看”,然后才“听”、“说”、“读”,这样循序渐进,使学生的思维从感性到理性,不断地唤酿他们的记忆闸门。

(五)通过情景教学,能形象直观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积极参与课掌活动。

(六)通过设疑,学生不断地索疑——质疑——解疑,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七)培养了学生对新教材的自我评价能力。

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论文 篇6

---初中英语 “听说课”有效教学探究

一、研究课基本情况

1、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教科研“课堂教学研讨月”的有关精神,按照“选题、备课、上课、评课、反思、总结”六个步骤,围绕“构建学生主体参与型的课堂”主题,进一步落实好新课程改革,努力探索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突出教学的中心地位,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英语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2、研究主题:构建学生主体参与型的课堂

3、课题与课型:《 Good manners, bad manners》;听说课型

4、研究点:英语听说课的有效教学研究

5、研究成果的预设

1)形成英语“听说课”的基本教学模式 2)形成对英语听说课的评价标准

3)加强教研组建设,营造教研氛围,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6、主讲老师:蔡明

二、“六步骤”贯彻实施情况

一)选题。针对“解决问题” 进行.学情:学生两极分化较大,在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存在较大差异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中,听说是很多学生的弱项, 他们会写单词了,会读课文了,但却不能用英语来交流,成了“哑巴英语,聋子英语”;教情:现初中课本每个单元的第一课是对话教材,目前在英语“听说课 ”的教学当中,对学生口语技能训练还不够。.老师们在共同的反思中,产生了对英语“听说课”有效教学的深度思考,大家想从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式的等的有效选择以及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等方面进行互动交流和探讨。

二)备课

1、个人备课:作课老师个人钻研教材、拿出初步思路;其他老师也备课。

2、集体备课:相互交流,老师们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结合主讲老师的教学思路,提出建设性意见;全组老师集体研究修改完善,形成正式教案。第一次备课解决的问题: 三)上课 1、11月 23日第 6节在初二(1)进行了组内第一次试讲 2、12月 5日第 6节在初二(5)进行了学部范围内的研究课3、12月14日 第6节在初二(2)进行了全校范围内的研究课 四)评课

第一次评课:11月 23日第 7、8节全组在B321进行了第一次试讲后的评课

程序:教师个人自评————教师互评———教研组长点评 共同探讨了以下问题:

1、突出“听说课”的功能目标 听说课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技能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听力教学包括:语音训练;听力技巧;听力理解。它的功能是: 为其他活动做铺垫;训练听力 ;听力检测;获取信息 ;技能训练。听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听的能力为目标,教学活动的开展应以促进听力理解和技能运用能力的提高为目标。

说的教学包括:发音; 语法 ;交际功能; 释疑技巧;文化知识。它的功能是:通过说培养语言能力,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节奏等;使学生掌握语言的交际功能;使学生掌握应有的会话技巧;使学生掌握非语言交际技巧; 使学生了解交际与文化的关系; 在交际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流畅的会话者。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解决以下问题: 1)理解和掌握听说课中的语言知识; 2)熟练掌握语言交际功能用语。

3)在相同或相似的交际场合,灵活运用所学的句型、交际用语进行口语交际。

2、尝试以下模式:(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即:呈现—操练—输出)

Presentation阶段: 1)教师通过引入、激发学习动机,介绍听说课内容的背景等;

2)呈现听说课的内容,听或视听,教师以各种方法帮助

学生理解听说的内容;

Practice阶段: 1)机械性操作: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套用句型等;

2)意义性操作:能力拓展练习等;教师为学生创设各种情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有意识、有目的地观察,达到“感性接触”;练习由易到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3)老师适度归纳讲解语言知识;启发学生自我归纳

Production阶段:教授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语言 这其实是 解决问题的过程:语言输出。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在机械操练、意义操练的基础上,跳出课本,积极主动地、创造性运用语言进行语言交际,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加学生的自主性。教学流程如下:

1)引入、激发学习动机,介绍听说课内容的背景等;

2)呈现听说课的内容,听或视听,帮助学生理解听说的内容; 3)机械性操作,示范、模仿、套用句型等; 4)意义性操作,创设情境,交际训练

5)启发引导,自我归纳,认识规律 6)语言交际,拓展创造。

3、课堂上必须要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听说活动。

第二次评课:12月 5日第 7、8节全组在B321进行了第二次的评课,学校李校长、学部秦主任参加了评课,给予了重要指导,大家一致认为:听说课基本模式比较清晰,课堂活动也比较多样化,但目标的达成度有须进一步研究。所以本次探讨的主要问题是:活动的形式及设计的有效性。

1、课堂活动设计的目的要明确,要有可操作性;

2、活动的形式要与活动内容相匹配

3、活动的内容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

4、活动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及协作精神

第三次评课: 12月14日周四第 7、8节全组在B306进行了第三次的评课,学校李校长、学部秦主任参加了评课,海珠区教研室的陈主任、初中英语教研员张老师应邀来校,与全体英语教师一起观摩了蔡明老师的研究课《Good Manners, Bad Manners》,课后参与了教研组的评课活动。

陈主任说,本节课符合听说课的模式结构,特征明显;教学设计体现了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流畅,目标达成较高;话题鲜明,老师有意识地让学生区分好坏习惯,规范了他们的行为,达到了教育作用;老师很注意语言过程:老师做示范---展开练习---分段检查,比较好地解决了分层教学的问题,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区教研员张老师说,课型把握准确,“呈现——-操练——输出”教学方法清晰;自己刚从英国回来,觉得这种模式很先进;结合新课程标准,挖掘课本深层次内容;教学环节条理清晰,师生关系和谐;活动形式多样,小组活动有效弥补了学生的差距。

五)研究课活动的主要收获与经验成果

1、基本形成英语“听说课”的基本教学模式

(3P 模式: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即:呈现—操练—输出)

2、老师们对英语听说课的评价标准已有更深的了解 听说课教学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应体现其功能目标: 1)学生对所教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 2)课堂上师生的活动 3)学生所参与的活动量 4)学生口头的灵活运用 5)口语练习的方式

3、营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围:在前后三轮的课例研究过程中,全组老师齐心协力,围绕预设成果积极探讨,老师们对有效教学的内涵有了更多的了解,包括:有效的教学目标确定、有效的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活动确设计与实施、有效的教学方式等。从课型模式到有效教活动的设计,思路一次比一次更清晰,评课一次比一次更深入,课堂也一次比一次更精彩。

5、通过教研员的指导,我们坚定了信心:在教研员指导前,我们真的有点不踏实,主要是担心研究的模式是否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当这种模式得到教研员的充分肯定,并给我们提供前沿的信息时,我们更坚定了信心。

六)反思

1、什么是有效的教学方式?

是否有利于教学信息传递的方式?(根据内容的不同采取适当的方式)

是否有利于学生参与、体验、展开思维的方式?

是否有利于兼顾全体学生、减少学习分化的方式?(如何分类要求,如何为困难学生进行教学铺垫)是否受学生欢迎的方式?

2、充分发挥教师的资源作用,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改善课堂教学状态,使课堂教学活动更有效。

3、如何进一步探索模式、走出模式?

初中英语教学 篇7

“以活动为中心, 学生自主学习”, 就是指教师在研究教材与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 设计和组织能激发学生兴趣的, 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学生主体活动。在活动中, 鼓励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 并通过学生活动, 让学生自己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自己摸索学习方法, 积累学习经验, 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二、为什么用“以活动为中心, 学生自主学习”

21世纪是一个信息日新月异的时代, 21世纪培养的人才, 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更重要的是必须具备较强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较强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这种跨世纪人才素质的培养需求, 促使我们反思已往所进行的英语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重理论、轻实践;重书本知识的传授, 轻动手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结果, 轻学习过程;重间接知识的学习, 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教师讲授, 轻学生探索。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 学生接受型的教学理论体系。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是外在的, 记住教师所教的语言知识和通过考试。因此, 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必须确立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 探索一种崭新的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教学模式。

三、《新目标英语》为实施“以活动为中心, 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教学可行性

《新目标英语》使广大学生和英语教师耳目一新, 它采用新颖的编写体系: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教材内容丰富, 信息量大, 题材广泛, 话题注意到知识和趣味的结合、科学和人文的结合、记忆和思维的结合。在任务型教学方面有独特的设计, 与学生的知识面形成了明显的“信息沟 (Information Gap) ”, 有利于激活语言与情景的关系, 使学生在用英语做事中感受英语, 体现交际教学的理念与要求。这套教材的推广为教师根据学生与教学实际设计教学活动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四、教育学基础

现代教育的代言人杜威在《民本主义与教育》中明确阐述教法与教材的统一, 强调目的与活动的统一, 主张“在做中学”, “在问题中学习”。他认为, 教学的任务不仅在于教给学生科学的结论, 更重要的是要促进并激发学生的思维, 使他们掌握发现真理、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他所主张的教育是没有目的的, 是让学生在问题的情境中自己探索, 自己改造和改组经验, 自己得出结论, 从而得到发展。以罗杰斯 (Carl Rogers) 为代表的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主张学习是发挥人的潜能, 实现人的价值的过程, 要求学生愉快地创造性学习。人文主义的课程论主张, 教学过程应该是解决问题的过程, 成为思想训练的过程, 成为学习“学习方法”的过程。以活动为中心组织课程教学, 在愉快、轻松的活动中展开课程, 完成教学。马斯洛、罗杰斯更强调教育应培养“自我实现的人格”, 这种人格是情绪、感情、态度、价值等的“情感发展”与理智、知识, 理解等“认知发展”的统一, 从而使人的本性、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在教育过程中得到实现和发展。这些教育学理论都为“以活动为中心, 学生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的探索提供了广泛的理论基础。

五、实施原则

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培养成绩优异的学生, 而且还要帮助每个学生获得最好的理智发展。“以活动为中心, 学生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不应仅仅是帮助实现教学目标的工具, 而且要遵循现代学生认识的发展顺序, 帮助学生实现认知的飞跃。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设计的活动应该是学生能够接受, 愿意接受, 主动探求的形式, 应始终贯穿以下原则:

1.趣味性原则。

在新课程标准中分级制定了情感目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他们树立自信心, 主动求知。

2.实践性原则。

主体的实践性活动、直接经验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教师应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 引导学生用眼、用口、用手、用脑, 在活动中启发多种感官去获得直接经验, 增加感性认识。通过完成具有挑战的活动任务, 让学生在亲身实践和实际体验中, 独立思考, 积极参与,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自主学习原则。

使全体学生都成为活动的主体, 这是衡最活动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志。要求教师确立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自主权, 尊重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 尊重和保证活动的独立性与差异性, 让学生积极地、自主地、创造性地活动和发展, 真正使学生成为自己学习和活动的主人。

六、主要的活动方式

“以活动为中心, 学生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主张“以活动促发展”的思想, 明确提出了以活动的方式作为教学基本方式, 这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次革命性变革, 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 活动教学中活动方式的选择, 必须立足于能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 并通过主体实践活动圆满完成认识与发展任务。

1.游戏竞赛类的活动

活动方式:小组活动, 每组给一些写有职业名称的单词卡片, 让一个组员提问“What do you do?”根据另一个组员的肢体语言表演, 猜出卡片上的词汇。哪一组在单位时间里猜出的最多, 哪一组取胜。

目的:强化新词汇, 操练询问职业的句型, 培养集体荣誉感。

2.分析解决问题型的活动

情景:学校号召我们争创文明班集体, 我们要争创第一。想一想班上还存在那些不足, 怎样礼貌地提出你的建议?

活动方式:两人一组, 一个学生表演班上存在的不足, 另一个用句型“Would you mind…”提出建议。

目的:在操练新句型的同时, 对学生进行文明教育。

3.调研型活动。

例如, 在七年级下册 Unit 8 I'd like some noodles.一课中可以设计“饮食与健康”的调查。

情景:在班上做一次调查, 采访同学们的一日三餐的饮食情况。看看哪些食物有益健康, 哪些食物应该少吃。

活动方式:课内外相结合, 自己设计调查问卷, 完成调查报告, 得出结论。

目的:学会就“饮食”的话题自由交际, 同时进行健康教育。

4.合作型活动

活动方式:课内外相结合。同学之间分工合作, 调查、撰稿、排版、绘画、书写等, 各展所长。

目的:自由地就“度假”的话题展开交际, 学习书面表达。学会分工合作, 进行美育教育。

5.学习策略训练型活动。

例如, 在每个学期期中与期末的复习阶段, 可以安排学生就已学过的单词进行归类记忆。

活动方式:课后总结, 设计表格。

英语作业批语与初中英语教学 篇8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类型的作业,有目的地写批语,这不仅传递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要求和指导意见,而且密切了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对所任教的两个班学生进行调查、问卷,根据调查结果,就如何能使作业批语具有情感魅力,笔者在实践中得出以下一些体会。

一、批评式批语

学生们认为批评式批语会伤害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同时又挫伤他们上英语课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对学习产生厌倦,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对英语作业较差的学生,批评要幽默、风趣、委婉和艺术性,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英语中的委婉语和虚拟语气常可以用来表达带批评意义的指导。因而,笔者常用的这类批评语有:

“Would you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your handwriting?”(请你注意书写好吗?)

“How I wish your handwriting were better!”(我多么希望你的字能写工整点啊!)

批语中如有生词就加注中文,以便学生理解,这样不仅达到了批评指导的目的,而且也使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尊敬,也不觉得教师的苛刻。实践证明,这样的评语效果好,不少学生都能主动、自觉地接受,更正作业。少部分学生喜欢这类批语,这些学生多为成绩优秀者,他们认为这类批评直截了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他们学习积极性,且有敲警钟、鞭策的作用。

二、表扬式批语

大部分学生表示喜欢这类批语。表扬式批语可以增加学习信心,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适当的表扬是一种鼓励。作业批语忌千篇一律,死板教条,而以生动活泼、因人而异、有针对性为好。对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就要抓住其优点,用略微夸张的感叹句进行肯定和赞扬,顺带指出希望,这样效果会好些。例如,对于字迹工整、认真作业却有些错误,或是作业基本正确但书写不够工整、认真的学生,笔者通常给出的批语是:

“How beautiful your handwriting is!If only you were more careful!”(多漂亮的书法啊!要是作业再仔细点就好了。)

“I'm so glad to see that you have made so great progress in your exercises.”(很高兴看见你作业取得这么大的进步。)

这些感叹句和祈使句简单明了,富有情感,很能打动学生的心,使他们受到鼓舞,学生们认为老师已注意到他们有很大的进步,为了获得老师的更多的表扬,他们通常在下次作业时会更加认真和细致,尽量不出错误,这使他们保持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少部分学生不喜欢这类批语,他们认为要尽量少用,会滋养骄傲的个性,不利于学习。

三、启发式批语

统计数据表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这类批语。这类批语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再思考的机会和想像的空间,从而促进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唤起学生的悟性,激发灵感,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助于掌握学习内容,有助于学生学会斟酎,提高成绩,增加学习兴趣,更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向着更深的角度去思考。例如:当学生写日记时,有一部分学生会犯时态的错误,笔者常给他们这样的批语:

If you write something which happened in the past,which tense should be used?(你描述过去所发生的事时,该用哪种时态?)

初学定语从句时,这两道对比题,学生们容易出错。关系词在定语从句中的成分,如做主语、宾语就用关系代词,反之,就用关系副词。我们通常说visit a place work in a place.这样,模糊的概念经过稍加点拨,不仅使学生懂得复习的重要性,也使他们懂得怎样去分析、解决问题,修改后记忆深刻。少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不喜欢这类批评,认为既然错了就是确实不知道,启发的效果不明显。

四、劝勉式批语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喜欢这类批语。基础差的学生认为,能使他们振作精神,树立信心,解除心中障碍,抚慰自卑,催人奋进,增进师生的感情。在劝勉式批语中,老师会用很委婉的语气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并指出你以后如何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如何做每一类型的作业,而且还会用格言、警句来鼓励学生,通常给出的批语有:

Could you spend more time reading and reciting the text?(在朗读和背诵方面,你多花些时间好吗?)

Please use the sentence structure that we have learned in this Unit.(请使用本单元学过的句型。)

But don't lose heart!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别灰心!失败是成功之母。)

The thing that matters is not whether you fail,but is whether you try.(关系重要的事不是你是否失败了而在于你是否尝试了。)

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

劝勉式批语不仅指导学生如何处理学与做的关系,而且学生们可以从这些闪光的格言、警句中得到启迪,引发激情,端正思想,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少部分学生不喜欢这类批语,他们认为教师总是这样说,成效不大,还会伤他们的自尊心,使自己觉得更差。

五、鼓励式批语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特别关注,而后进生尤其如此。经常得到教师真诚而独特的爱,学生会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动力,促进成绩进步,因此写作业批语时,要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尤其是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应有所侧重,注重每一次批语的反馈及该生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并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学生们认为这使他们看到了希望,信心倍增,振作精神,且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促使他们不断努力。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喜欢这类批语。

例如:“I've found your handwriting is better than before.Thank you!”(我已发现你的字比以前好了,谢谢你!)

“Excellent in spite of a few mistakes!You have made progress now!”(棒极了!尽管有点小错,但你已经进步了!)

这些富有情感的批语,可使学生受到鼓舞,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少部分学生不喜欢这类批语,他们认为会使人沾沾自喜,骄傲会使人退步。

实践证明,只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把握好时机,教师的作业批语就能在教学信息的传递——反馈——再传递——再反馈中,发挥出最佳的效果。通过分析学生对不同类型批语的反应,发现不同类型的批语对学生学习英语产生了不同的影响。笔者认为,要使批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的批语一方面要提出修改意见,另一方面要肯定优点,应当看到学生再“差”,也有“闪光点”,教师要善于发现,肯定这些“闪光点”,不可求全责备,全盘否定,更不能使用尖刻、讥讽言语。

上一篇:机关党委会议纪要下一篇:幼儿园大班阅读课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