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三社联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

2024-10-30

实施三社联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精选3篇)

实施三社联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 篇1

实施“三社联动” 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

信息来源: 政策法规处 重庆市民政局 彭友谊

黄义成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三社”)是社会治理与服务的基础元素,是民政部门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供和强化公共服务中发挥基础作用的有效载体。如何明确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各自的角色定位,探索建立三者之间的高效联动机制,对于加强基层社会管理与服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实施“三社联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社联动”是改进社会治理方式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这为如何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要求。目前,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这个整体框架内,党委领导和政府负责的体制机制相对健全,已经有一整套的法律制度作为保障,现在最为关键的是要建立社会多元化的平等合作型伙伴关系,健全“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的体制和机制。“三社联动”,立足社区这一重要落脚点,通过各类社会组织,发挥专业社工的引领作用,把广大人民群众组织起来,推动建立社区社会组织运行机制、社工介入机制、居民参与机制等微观治理机制,能够最先察觉和反映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先发现和化解局部矛盾,有利于增强社会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一定范围内从源头上、基础上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管理的关口前移,形成社会治理创新的强大动力。

三社联动”是转变政府职能的重要内容。重庆是一个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的城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结构和组织形式发生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人由单位走向社区,基层社会管理难度加大、方式亟待改进;流动人口增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这些问题的存在,单纯靠政府用以往的行政手段去解决已经行不通,政府必须从大包大揽的行政方式中摆脱出来,把那些“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务转移出去,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交给基层社会组织去承接,鼓励、引导并支持社会组织有序参与公共服务。实施“三社联动”,正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

“三社联动”是“满意民政”的生动实践。“满意民政”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以“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为宗旨,关注民生民利,坚持为民惠民,竭力贴近百姓需求,全力满足百姓愿望。“三社联动”有利于发挥贴近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通过三社“相联”、“互动”,实施人性化的服务、柔性化的管理、社会化的运作,更大程度上为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体、特殊群体提供关爱服务,帮助解决个性问题、修复社会功能,促进社会融合,这本身就是民政部门转变职能、改进作风、优化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的具体体现,是民政部门在社会建设中发挥骨干作用的生动实践。

我市实施“三社联动”的对策建议

(一)切实发挥政府在推进“三社联动”中的主导作用。一要加强政府职能转变。要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街道)和社区关系,分清各自责任范围,该政府承担的事务不能交给社区,该社区自我管理的事务也不要包揽。同时,加大政府购买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服务和岗位开发的力度,加强“政社互动”等实践,给予社会组织、社工机构平等、独立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承接政府转移职能的主体资格。社区也要主动把部分事务交给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来做,集中精力做好民主自治等工作。二要加强相关制度引导。政府应从社会建设全局出发,把相关社会福利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向“三社”倾斜,将城乡和谐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专业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纳入整体制度设计,加强政策制定与衔接,加强对“三社联动”的引导和推动。三要加强社会组织培育。加大对我市社会组织的培育扶持力度,鼓励建立孵化型、枢纽型社会组织,通过转移职能、项目委托、资金扶持、购买服务、信息发布等方式引导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发挥作用;鼓励成立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借助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党建、养老服务等工作优势,实现公益项目的集群化运作,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在多元治理中的功能和作用。

(二)积极主动为“三社联动”的实施提供保障措施。一是整合人员力量,提供人才保障。整合“三社”工作队伍,针对既有的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从业者以及志愿者队伍,完善“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从业者+志愿者”联动服务机制,同时积极培养社区社会组织领袖;壮大民政、公安、司法等多部门的社区社工队伍,密切相互间的联系与合作;完善“三社”工作队伍的招聘、培养、使用、激励举措,利用社区工作者培训、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和社会组织从业者专项培训等形式,集中开展能力素质提升,强化“三社联动”理念,促进相互学习和交流。二要统筹平台建设,提供阵地保障。充分依托社区现有硬件设施,加快“三社联动”平台建设。三要加大财力投入,提供经费保障。优化公共财政投入方式,将“三社联动”相关经费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明确社区工作经费,规定一定比例的社区社会工作、社会组织活动经费;通过公益创投、项目化运作,支持公益服务事业;加快社区扁平化、网格化管理,按照“精乡镇(街道)、强社区”的要求,贯彻“费随事转”原则,将人、财、物等直接下放到社区,提高保障水平。

(三)大力推动“三社”之间的融合发展。一是推动社区工作队伍社工化。继续实施社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以项目带动、促进社会工作人才的发展,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吸收持证社工等优秀人才到社区工作,在社区明确一定比例的专业社会工作岗位。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全国、重庆市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同时,重视推广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加快社区工作者向专业社会工作者转变,充分发挥专业社工个案、小组工作优势,提升社区社会工作水平。二是推动社会组织社区化。重视社区本土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的培育发展,同时引导、支持其他社会组织更多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根据社区专业社工队伍不断壮大的趋势,出台扶持办法,大力支持民办社工机构建设。规范社区社会组织,确保每个社区有1-2家正式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和不少于一定数目的备案社会组织,弥补政府职能的缺位。三是推动社区管理服务社会化。按照“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原则,培养和发展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中介性、行业性等社会组织,采取民主自治、共建共享、自律自愿、市场运作等多种开放性、包容性的方式方法,实现居民自治规范化、社会组织多样化、社工队伍专业化、社区服务精细化、项目运作市场化、矛盾调处多元化、社区事务信息化。

(四)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联动模式。一是内需驱动型。这一联动类型基于社区的内在需要,社会组织将发展目标纳入到社区建设和地区发展中;社工通过社区这一舞台,从和谐社区建设的角度组织开展活动。二是政府主导型。这一联动类型基本围绕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活动,开展的活动很多都是配合上级政府的任务要求或配合社会性的大型活动,以社区需求为出发点的、日常性活动的相对较少, 导致这类型的组织又几乎成了政府的“手”和“腿”。由于我国现阶段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队伍的发育尚未成熟、各项规章制度并不完善,由政府直接主导,确保了和谐社区建设的顺利进行和有序发展。三是项目引领型。项目引领型参与将成为社区外来力量参与社区建设的主要方向,为专业社区社会组织自我发展与和谐社区建设开辟广阔的空间。政府向民间的社工机构购买服务,而不是向社工个人购买, 使政府在购买服务的过程中, 保持高度的中立性、自主性、灵活性, 形成政府购买服务项目专业运作的联动机制。

实施三社联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 篇2

沈德海: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和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方针政策,提高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2010年国家发改委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试点的通知》(发改办就业〔2010〕672号),并制定《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规范(试行)》,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试点,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按照试点工作部署,中央补助投资每个试点县(市、区)建设1个县(市、区)级服务中心和4个乡镇(街道)级服务中心。文件提出:按照“统一规划、分步推进”、“统筹协调、多方支持”等原则,由政府投资、分级负担,建设县、乡两级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场所,要求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达到3000㎡左右,乡镇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达到300㎡左右。2011年又下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试点的通知》(发改办就业〔2011〕761号),调整县级建设标准,明确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根据人口规模大小分别按2000㎡、3000㎡、4000㎡、5000㎡四个档次进行建设。2010年,包括广西在内的中西部23个省的162个县作为首批服务设施建设试点县,得到项目支持。2011年,项目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新增试点县196个。“十二五”期间,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将在全国更大范围内铺开。

本刊记者:作为试点省份之一,广西的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沈德海:2010—2012年,国家共安排广西28个县(市、区)、112个乡镇开展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基础服务设施建设试点。项目建设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2011年1月21日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广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把全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作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重要工程项目予以重点实施。经过自治区发改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以及各县(市、区)发改、人社部门的共同努力,项目建设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明显成效。2010年开展试点的武鸣、融水、藤县、灵山、田林、巴马、平南、富川等8个县已有5个县的就业和社会保障综合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2011年开展试点的融安、荔浦、蒙山、浦北、右江、钟山、宜州、天等8个县(市、区)试点项目有6个已经开工建设,其余几个县已经基本完成项目招投标工作,着手开工建设。2012年我们确定在宾阳、隆安、兴安、临桂、苍梧、上思、田东、平果、昭平、合山等12个县(市)开展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这些民生工程项目的建成和投入使用,改善了试点县、乡镇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大大提升了基层公共服务能力,社会效益非常明显。

本刊记者: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基础服务设施建设试点工作的目标是着力提升基层公共服务能力,请问,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沈德海: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包括求职登记、职业介绍、职业指导、面试洽谈、政策咨询、享受就业政策申请审核经办、就业登记、失业登记,各项社会保险参保登记、申报缴费、人员变更、资格认定、待遇核发、社保关系转移、政策咨询、宣传服务、档案保管、数据存储,以及调解仲裁、劳动保障监察等。这些公共服务内容随着就业和社会保障业务的不断拓展而增加。从目前来看,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内容十分广泛,已经涵盖了人的一生(生、老、病、死、就业、失业等)。国家开展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目的在于健全和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较好的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

本刊记者:抓好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基础服务设施建设试点工作,对于扩大就业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意义重大。“十二五”期间,广西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有什么规划?

沈德海:近年来,广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蓬勃发展,人才、就业、社保、工资收入分配、劳动监察、仲裁等关系社会民生的公共服务事务不断攀升,服务领域不断扩展,尤其是2012年要实现新农保制度全覆盖,对广西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才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统筹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两个自治区重点专项规划中提出了一批“十二五”期间需要推进建设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重大工程项目,其中就包括基层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十二五”期间,全区除已开工建设的县(市、区)和乡镇项目外,尚需对90个县(市、区)、1050个乡(镇)开展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按国家发改委制定的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规范测算,尚需建设县级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面积达283000㎡,乡镇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面积达315000㎡,共需投入建设资金8.46亿元。

本刊记者:广西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任务艰巨繁重,下阶段,广西将采取哪些措施去推进这项工作?

实施三社联动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 篇3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改革工作意义重大。加快推进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探索新时代基层社会治理和管理模式,确保基层社会稳定尤为重要。现就强化基层治理和管理创新提出如下工作建议:

一、深入推进“精细化”基层平安创建模式

一是结合“雪亮工程”建设,视频监控全覆盖。坚持“进村能发现、村中能找见、高清能分辨”的工作思路,在村屯出入口、重点地段安装监控探头,让群众的“眼睛雪亮”起来。

二是以综治中心为依托,实现服务管理无死角。在基层政法部门指导下,每个村因地制宜制定《村规民约》,详细规范村民日常行为,精细划分到哪些树归谁管、哪些花由谁浇、哪段道路谁负责扫等等。由“村警”牵头将村民的联系电话、住宅位置、家庭成员及村民办理各种证件所需要的手续等信息录入手机中,村民如有需求,随时可以帮助解决。

三是围绕“村警”工作职责,坚持矛盾化解“精细化”。由各行政村“村警”牵头,坚持矛盾纠纷“精准排查、精细

化解”,把所以矛盾进行梳理,仔细研究后,再确定调解方案。对不是调解范围的要逐级上报。建立健全“大调解”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人民调解日常工作作用,形成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的整体合力,确保不发生群体性事件、暴力犯罪事件和重大刑事案件。

四是借助“雪亮工程”平台建设,推进信息化服务管理能力。充分利用综治中心工作平台、大数据、互联网+公安等信息化手段,使群众感受到现代化服务管理带来的方便。也要将信息化运用到管理中去,例如:对于土地及宅基地纠纷,通过谷歌地球软件还原历史原貌,为化解纠纷提供了强有力地依据。

五是以党支部为统领,组织村民互联联防形成网络。牢牢抓住“人防”这个关键,将村民手机并入“十户联防”网络,形成了家家都是信息点、人人都是治安员的人防格局。充分发挥“平安之声预警系统”作用,发现问题紧急通知,第一时间集结“村警”、村干部和其他治安防护人员赶到现场。通过“互联联防”将村民的心凝聚在一起,真正让村民多一份关心、少一份漠视。

二、以“村警”为依托,筑牢基层矛盾纠纷的大防线

针对公安“一村一警”工作实际,在多元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上寻求突破口,将“村警”工程建设作为化解矛盾的切

入点,彻底解决农村地区矛盾主体多元化、利益冲突多样化、矛盾性质复杂化、表达诉求群体化、处理过程难缠化的新情况。

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村警”化解矛盾的工作网络。充分利用“一村一警”的工作实际,发挥他们在村内威望高,与村民之间相互熟悉和信任的特点,对发生矛盾由“村警”牵头,使矛盾找得到“根儿”,把的准“脉”,对社会矛盾及时化解。所有“村警”互通互联,哪个村屯发生矛盾纠纷,根据“村警”自身拥有的工作特点,合理召集使用,形成了“村警”资源共享、调解覆盖乡镇的“村警”调解工作网络。

二是精心指导,培育“村警”化解矛盾的工作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各乡镇调委会通过分析矛盾纠纷的特殊性,针对不同成因,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巧妙根据“村警”的各自优势,对症下药,确保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逐渐总结形成了一系列矛盾化解方法。

1.用信息化手段解决土地纠纷。农村矛盾纠纷中,以土地、林地、草原、宅基地边界纠纷最多,解决依据很难找到,而利用高科技手段问题却迎刃而解。2.用“优势”化解家庭矛盾纠纷。家庭纠纷最难解决,各说各理,弄不好就有人寻死上吊的,而在解决中,借助“优势”,从情入手,理情绪、解心结、化积怨,事情往往充分化解。3.用威信化解纠纷。

上一篇: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心得感悟下一篇: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学生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