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思考

2024-08-11

金融助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思考(共8篇)

金融助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思考 篇1

二、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政策法律的障碍。

一是龙头企业以租赁方式取得的土地经营权不允许抵押。根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物权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可以设定抵押权的只限制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通过招标、拍卖、协商方式取得的“四荒”,而龙头企业通过发包方与集体组织成员签订合同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允许设定抵押权。目前不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的土地均是以租赁方式取得,不具有对该土地的承包权,只享有约定期限的土地经营权,法律上没有明确该土地经营权可以设定抵押权。由于土地经营权缺乏法律支持,当贷款出现风险时,抵押物就难以变现,因此,不能以此作为抵押取得贷款。二是龙头企业租赁农地征用补偿尚未明确。按照现行国家征用农地补偿有关法规,土地补偿款主要是针对依法取得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或村集体,对于龙头企业通过租赁方式取得的农地经营权,其补偿标准并未明确,因此一旦出现政府因公共利益需要征用农地等不确定事件发生,不仅影响龙头企业的正常经营,也会给银行信贷资金带来风险。

(二)经营管理体制的障碍。

一方面是龙头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体制的障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绝大部分是民营企业,普遍存在财务管理和操作不规范,财务报表数据与实际经营情况出入较大,有的企业甚至只有流水账。或公司资产与个人资产、公司收支与个人收支不分,使银行信贷人员的贷款“三查”制度很难落实,直接影响了龙头企业在信贷市场的准入。另一方面是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体制的障碍。在承担支持农业发展重任的“三驾马车”中,农业银行前些年对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大量收缩了县域和农村地区的网点,上收了业务权限,对农村经济的支持作用日渐减弱。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狭窄,专注于粮棉油等农副产品收购,虽说从近一两年看贷款面有所松动,但功能发挥不充分,其服务于农业产业化的功能不全。农村信用社支农积极性高,但其资金来源渠道较窄,资金规模有限,无法满足龙头企业日益高涨的大额贷款需求。由于经营管理体制的障碍,造成金融机构运作机制僵化,特别是对于涉农贷款的风险控制非常谨慎。一是信贷门槛较高。过于追求足额抵押担保等“硬指标”,忽视龙头企业经营情况及资金使用效益等“软指标”。二是信贷决策链过长。

层层审批、手续繁杂、时间过长,大大降低了服务效率。三是信贷激励机制缺失。

责任追究对于管理激励,缺乏免责条款,对信贷员实行贷款终身责任制,因此影响其对农业放贷的积极性。

(三)经济环境的障碍。

一是信用环境的障碍。相对于城市工商业而言,农村地区是信用严重缺失,部分农户、涉农企业缺乏诚信意识,逃废贷款债务的现象仍然存在,涉农信贷业务的不良率大大高于平均水平。二是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的障碍。农业具有天生的弱质性,属于风险比较高的产业,除受到龙头企业自身经营风险的影响外,还要受到变幻莫测的气候变化和市场波动的影响,如果没有必要的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的配合,基于风险和收益的比较,金融机构普遍不愿介入涉农产业。三是中介环境的障碍。目前尚无统一专业的农地经营权流转和租赁市场,农地经营权要成为商业信贷的抵押物,需要有农地确权、登记、颁证机构,需要专业的机构评估和依法履行抵押登记手续。

(四)农业龙头企业内在的弱质性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投入。

农业龙头企业融资的内在弱质性主要表现在一些农业龙头企业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的科技水平不高;内部信用达不到银行贷款的要求;原始积累历程短,自有资金匮乏,自有流动资金先天不足;经营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弱;内部治理结构常常不规范、企业产权不清,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企业的资信等级低,没有在银行形成长期信用基础,信用地位不稳固,获取担保贷款能力差。金融部门在充分考虑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原则下,必然对产业初始阶段龙头企业谨小慎微,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信贷投入。

(五)农业保险缺位,加剧了农业金融供给紧张状况。

农业保险是稳定农业生产、保障经营者利益的有力手段,它提高了农业经营者的收益保障程度,有利于改善农业和经营主体的经济地位,便于其获得贷款,引导农业金融资本的流入,促进农业生产扩大规模、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和降低资金融通成本。由于保险行业未能有效的切入农业产业化的建设,间接影响到了金融机构对产业化的资金支持,加大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融资的难度。

(六)缺乏行之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和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

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使企业能够更加有效地获得金融支持,强化企业的间接融资系统。从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融支持的现状来看,目前缺乏行之有效的针对龙头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相对工业企业而言,目前农业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处于创业成长期。由于信用担保体系的不健全和银行对信贷资金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于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来说,获得贷款的门槛较高,而已有的政策性贷款在实践中很难得到落实,直接制约了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

三、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制度创新,破除农地经营权抵押瓶颈。

建议按照国家有关土地经营权法律法规的基础上,遵循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工作。一是扩大可用于抵押的土地经营权的范围。使通过转包、租赁、互换、入股等形式获取的土地经营权可用于贷款抵押。

二是将土地经营权上附着的龙头企业投资形成的农业基础设施纳入信贷抵押物的范围。三是明确土地征用补偿制度中涉及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规定,从法律上保护龙头企业的投资权益。

(二)推进机制创新,建立农业信贷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

通过提高农业产业化投资收入的稳定性,使农业产业化信贷成为金融机构眼中风险可控、商业上可持续的业务领域。一是要建立健全农产品保护价收购制度,尽量减少市场供需波动和价格波动对农业经营风险的影响。二是建立农业信贷风险的补偿机制。在综合测算涉农贷款损失率情况的基础上,对农业贷款损失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偿或税收减免。三是通过区域市场准入统筹的手段来补偿农业保险承保损失,吸引有实力的保险机构开发农业保险产品。

(三)探索机构创新,完善农业金融服务体系和环境。

着力扩大金融机构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能力,搭建起金融机构与龙头企业之间信贷供需的桥梁。一是增强现有涉农金融机构服务水平。鼓励农业银行在新一轮改制中再造支农功能,恢复部分乡镇机构,扩展农村市场;引导农业发展银行进一步拓展业务范围,加大对龙头企业农业开发投资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水平,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步伐,进一步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主力军作用。二是加强各涉农金融机构间的合作,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如农业银行或农业发展银行等资金充裕的大型金融机构按照市场运作的原则,将贷款批发给资金来源有限、规模小的农村小额贷款机构或农村信用社用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投放,同时对资金的流向和风险进行密切监测。三是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中介机构。建立非营利性的政府农业产业化担保基金,专门为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提供担保,重点支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经营管理机制健全的龙头企业,并对贷款资金的用途和流向进行实时监控。完善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建立农地经营权交易市场,培育为土地流转服务的各类中介机构,为龙头企业农地经营权抵押和变现创造条件。

(四)选准信贷支农载体框架,提高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效益农村信贷载体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贷款本息能否到期回流和农村金融自身经营效益的好坏。农村金融支持产业化经营,要根据农村区域资源特点,以资源开发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因地制宜培育好信贷载体,瞄准农村的主要产业、特色农业、科技农业、龙头企业等,集中农贷资金重点支持,充分发挥信贷催化作用,把触角延伸到农业产业化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生产经营环节,寻求支农与提高经营效益的最佳结合点,进行择优扶持。

金融助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思考 篇2

一、特点及成效

㈠龙头企业集群规模不断扩大, 带动产业能力明显增强龙头企业是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近年来, 全市各级按照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建设的意见》, 明确扶持政策, 按照“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路, 通过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 引导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商资本投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建设。初步形成了以政府资金为引导, “三资”投入为主体, 金融资本为依托的农业产业化投入体系, 使龙头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加工能力进一步增强。目前, 全市发展各类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459家, 其中辐射和带动功能强的龙头企业130家。在龙头企业中, 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 省级重点龙头企业9家, 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1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2家, 5000万元~1亿元6家, 1000万元~5000万元68家。全市龙头加工企业固定资产达到24.76亿元, 从业人员1.8万人, 农产品年加工转化能力达到150万吨, 实现销售收入22.6亿元, 带动农户数达到13.5万户, 占农户总数的86.6%, 辐射基地11万公顷, 占总面积的80%。

㈡依托龙头企业发展特色农业, 具有区域规模优势的产业基地初步形成近年来, 酒泉市按照“立足资源定产业, 围绕龙头建基地、依托基地促发展”的思路, 变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行政命令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示范引导, 带动产业升级, 促进龙头企业与基地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 建成了制种、棉花、乳品、牧草、肉牛肉羊、蔬菜、优质专用粮和特色产业等八大产业基地。一是依托好牛、雄鹏等乳品加工企业, 建成了以肃州区为主的年饲养奶牛4.48万头、产奶8万吨的乳制品生产基地, 成为全省第二大奶源生产供应基地;二是依托酒泉大业、玉门大业等牧草加工企业, 坚持退牧还草和荒地种草结合, 种紫花苜蓿和引进优质高产牧草并重, 以玉门、肃州、瓜州为主的1.72万公顷优质牧草生产基地, 年产草量达30.9万吨。三是依托金塔灿阳、玉门中汇、瓜州龙兴等畜禽加工企业, 建成了年饲养肉牛22.58万头、肉羊396.3万只, 生产肉产品5.55万吨的畜产品基地;四是依托敦煌种业、广海棉纺、神舟棉纺等棉花加工企业, 建成了以敦煌、瓜州、金塔三县市为主的5.33万公顷优质棉生产基地, 生产皮棉8.7万吨。五是依托敦煌种业、登海先锋、中种集团酒泉分公司等制种企业, 建成了全国第二大出口创汇制种基地。今年, 全市各类农作物制种面积达2.58万公顷, 预计种子产值达5亿元以上。六是依托巨龙脱水菜、康搏食品等脱水菜加工企业和肃州区春光蔬菜批发市场, 玉门市北坪蔬菜批发市场等, 建成了1.4万公顷精细瓜菜生产基地, 年产蔬菜19万吨。七是依托飞天面粉、双喜面粉、星火面粉等加工企业, 建成了年生产优质粮食32万吨的3.33万公顷以加工专用型、高产兼用型、高油高淀粉专用型等为重点的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八是依托金塔西域阳光、西部农业科技、玉门聚馨麦芽等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建成了大麦青苗、番茄、面瓜粉、啤酒原料、孜然、中药材、洋葱等区域性特色产品生产基地, 面积达1.03万公顷, 生产量达23万吨。

㈢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较快, 利益联结机制日趋完善全市各级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 形成了以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中心, 上连企业, 下连农户的组织形式, 健全完善了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 使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真正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力量。目前, 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237个, 带动农户4.8万户, 占全市农户数的30%, 发展会员4.6万人。通过合作经济组织上联企业, 外联销售市场, 全市农产品订单化率达到了85%以上。全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殷俊林牵头组建的集技术服务、信息咨询、生产资料供应、新品种示范、新技术推广和产品销售为一体的“俊林蔬菜专业协会”, 吸纳了周边7个乡镇的300多户蔬菜种植户入会, 发展日光温室蔬菜306.67多公顷, 年生产销售蔬菜1.8万吨, 产品远销新疆、青海和西藏等省 (区) , 推动了肃州区日光温室产业的发展。

㈣市场营销网络逐步健全, 农畜产品商品率逐步提高全市建成农产品交易市场39个, 发展农村经纪人和贩运大户307户, 五个农业县 (市、区) 都建立了农产品供求信息网站, 制种、棉花、蔬菜及加工产品、牧草等产业与国内外的市场建立了比较稳

两当县竹林村产业发展促农增收

两当县竹林村在新农村建设中, 依托地域优势, 按照“富民抓产业, 产业促增收, 增收靠科技”的思路, 从“远期、中期、近期”多层次产业格局出发, 大力发展以核桃栽植、中药材、拱棚蔬菜为主产业项目, 为当地群众开创了一条致富路子, 预计2008年底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3400元。

该村把核桃丰产示范园建设作为技术、品种示范推广的“试验田”和“样板田”来抓, 投资39万元, 在竹林村规划了核桃丰产示范园153.33公顷, 加上原有的核桃林, 连片核桃林面积达到200公顷, 目前已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核桃栽植项目, 实现了人均一亩核桃园的建设目标, 为该村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 从“特”字出发, 大胆调整种植结构, 投资16.5万元, 采取林药套种的方式在核桃园内种植以柴胡、桔梗、板蓝根为主的中小药材26.67公顷, 保证

定的产销关系, 目前全市棉花、制种、蔬菜等农产品商品率达到了95%以上, 草畜乳、禽蛋等畜产品的商品率达到75%以上。

二、主要做法及措施

㈠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提高市场竞争力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链条中的“火车头”, 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近年来, 全市各级政府“围绕基地建龙头、建好龙头带基地”的发展思路, 积极培育扶持发展了一批规模大、科技含量高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提高了我市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一是依托产业资源优势, 培育发展了一批象敦煌种业、巨龙集团等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二是围绕龙头建基地, 培育和发展了一批象西域阳光、好牛乳业等龙头企业, 带动了我市新型特色产业的发展。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引进了一批象登海先锋、广海棉纺、秋良生化等龙头企业, 基本解决了全市农产品加工链条短的问题。

㈡以工业园区建设聚集规模, 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积极适应新情况, 着眼新发展, 及时调整思路, 走“建园招商, 集中发展, 聚集规模, 整合力量”的路子, 全市共组建6个工业园, 各工业园加大投入,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 普遍实现了水、电、路三通, 改善了投资环境, 为企业搭建规模化发展的平台。肃州区南郊、西郊2个工业园区先后投资9000万元, 进行基础设施的改造, 园区入驻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00多家, 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

㈢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上水平按照“筑龙头、建基地、拓市场”的要求, 构建棉花、蔬菜、制种、粮了农户的中期收益。为了使新农村建设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竹林村共投入资金45万元, 在川坝地连片新建钢架蔬菜大棚70座, 引导农民蔬菜种植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2006年以来, 该村群众户均年增收500元以上。在产业开发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当地党委、政府始终将技术支持放在首位, 积极联系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核桃嫁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培训, 改变了农户不懂技术、盲目种植的粗放型经营模式。

为了从根本上达到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目标。村上成立了新农村建设理事会并通过理事会制定了村规民约等规章制度, 同时还承担了开办产业协会及村级互助金的管理发放等工作, 实现了村民的自主管理。

(甘肃省委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供稿)

食、肉牛肉羊、牧草、乳品、特色农产品等八大农业产业体系链条为目标, 加大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力度, 把有限的财政扶持资金投放在培育和扶持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经济实力雄厚、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上。据统计, 这几年来, 全市每年争取省上农业产业化扶持资金2000多万元, 市、县每年也安排一定资金扶持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 有力地推动了我市农业产业化的发展。2007年, 争取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贴息扶持资金340万元, 金塔康源油脂等3个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获得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称号。

㈣加强组织领导, 确保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 把发展农业产业化提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来抓紧抓好, 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市、县两级都成立了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 由主管农业的党政领导担任正副组长, 农林牧、财政、乡企等相关部门的领导为成员的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在具体分工上, 实行领导挂帅, 相关部门主抓, 一个产业一个班子, 一个规划一套政策和一套办法, 一定三年不变, 一抓到底, 抓出成效。同时成立农业产业化工作办公室, 以服务为宗旨, 进行农业产业化信息传递、发展调研, 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金融助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思考 篇3

一、农业规模化、产业化与合作社

农业规模化是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劳动力大量转移、现代农业科技和装备广泛应用的产物,农业产业化是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生产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前者主要表现为农业横向一体化,后者则体现农业纵向一体化。合作社作为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使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是对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重大制度创新。合作社通过发挥统分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组织优势,有助于农业的要素聚集、产业融合和价值链延伸,可以有效缓解小农户与大企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实现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近几年来,随着法律政策环境的改善和农业产业基础的提升,三明市的合作社总数已逾2500家,成员及带动非成员农户达20.4万户,占农户总数的39%;已培育形成各级示范社272家,其中国家级4家、省级33家、市级90家。各类合作社创造出多种发展模式,成为推动农业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的“生力军”。

(一)助推农业规模化的主要形式。

1. 服务带动型。实行“生产在家、服务在社”模式,是合作社规模化经营的主要形式。通过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系列化服务,促进了农业内部的专业化分工,使农户生产效率提高、规模扩大、风险降低,也使合作社自身的产业提升和规模经营优势得以体现。目前,三明市从事产销综合服务的合作社占总数的50.1%,约三分之一合作社的年经营服务总收入在100万元左右。其中,以农机、植保服务为主生产服务型和由营销大户、经纪人或龙头企业等牵头的营销服务型合作社占了大多数。一些基础较好的合作社正逐步从相对松散的服务型向紧密合作的实体型转变,从单一服务向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转变。如清流县沧龙渔业合作社先后投入300多万元,专门建设办公培训大楼和服务设施,为社员提供全程全方位的生产经营服务,使渔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户均养殖面积从5年前的50亩左右提高到280亩,亩产鲜鱼由600多公斤提高到1000公斤,亩纯收益比一般农户高出50%以上。

2. 核心引领型。一般由种养专业大户等农村能人牵头创办,有核心社员和普通社员之分。核心社员以货币或实物出资,普通社员没有参股,也不参与分红。社员出资主要用于统一建立生产基地和服务设施,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一方面可以发挥基地带动作用,另一方面也为普通社员提供各类服务。这类合作社主要集中在果蔬、食用菌、畜禽等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特色产业,约占合作社总数的十分之一。

3. 产权融合型。这类合作社主要集中在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合作关系紧密,已经从购销、契约关系向产权联接、从农户分散生产向一体化经营转变,经营规模大,公司化特征明显。如梅列区益民、三元区大丰收两家提子专业合作社,总投资近5000万元,建成总面积达1000亩的高标准钢架大棚提子基地,开发应用水肥一体化、物联网、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等先进生产技术,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典范。

4. 联合重组型。一是组建联合社。为扩大经营规模,共同开拓市场,一些同类型合作社开始尝试联合、合并。如永安市燕农蔬菜专业联合社由12家蔬菜合作社联合组建,共同出资60万元,统一注册“燕农”商标,设立直销店,开展物流配送,年营业额近2000万元,有效解决了单个合作社产品卖难、无序竞争等问题,使社员收入持续稳定增长,2012年蔬菜基地已达4200亩,社员户均收入达8.2万元。二是推进土地流转,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目前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67.9万亩,占农户承包耕地的29.3%,其中合作社参与流转的面积达8.6万亩,占规模流转面积的69.5%,成为农业规模经营的主推手。此外,一些地方还探索建立土地股份、土地托管合作社,如沙县西霞村、官庄村通过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对耕地实行整村流转,总面积近3950亩,除少部分耕地由合作社统一经营外,多数由合作社统一对外发包,用于发展大棚蔬菜、特色养殖和休闲观光农业,一方面使外出经营小吃人员可以安心创业,另一方面也使承包农户在获取耕地保底租金的同时,还有相对稳定的分红收入,留守老人、妇女能够就地打工获得劳务收入。

(二)助推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形式。

1. 产业延伸型。一些合作社随着规模扩大,已不满足于初级产品生产,开始向产前、产后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推进纵向一体化,使原来通过契约方式建立起来的外部服务关系内化于合作社之中,谋求效益最大化。如清流县嵩溪爱珍豆腐皮专业合作社逐步从豆腐皮加工向建立大豆原料基地、开展电子商务和设立直销网点等延伸,产品销往上海、广州、福州等大中城市,并远销德国、新加坡和台湾地区。合作社成立五年来,社员从12人增加到116人,注册资金从60万元增加到1612万元,并取得“绿色食品”和食品质量安全QS认证,其“鑫珍”牌豆腐皮还荣获第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2012年该社豆腐皮产量达850吨,销售额1840万元,已成为当地豆腐皮产业的行业龙头。

2. 龙头依托型。在合作社自身实力不足的情况下,更多谋求与加工、物流或销售等各类公司建立稳定的契约关系,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市场+合作社+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如三元区大鹏柑橘合作社由营销大户陈国谦牵头,社员覆盖三元、梅列两区的5个柑橘专业村,基地面积达14600多亩。该社通过与森美(福建)食品、天溢农业等龙头企业及广东、上海等地大型超市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有效缓解了近几年柑橘卖难、果园荒废等问题,近几年柑橘销售份额占三元、梅列两区产量的70%以上。

nlc202309041323

3. 品牌带动型。品牌意味着质量和信誉,一个好品牌可以兴一个产业、带一方经济,农业也不例外。目前,全市已有148家合作社拥有165个注册商标,有117家合作社的产品分别取得“三品”认证和食品质量安全QS认证,其中约三分之一取得省级以上著名商标或名牌农产品称号。如大田县福威辣椒、金绿生姜合作社分别依托“福威”、“金绿”两个省市名牌产品、知名商标,上联近6700个农户,种植总面积达12700多亩,下接四川、湖北等省内外大客户,形成了稳定的产销关系,在当地已成为辣椒、生姜产业的龙头。

4. 功能拓展型。主要围绕资源整合与要素配置,为社员及社区提供资金互助、贷款担保、市场信息等方面服务。如:将乐县恒盛笋竹专业合作社为盘活竹山资产,解决毛竹生产及竹加工企业发展资金瓶颈问题,投资成立恒盛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注册资金达500万元,近两年累计为150多个社员提供贷款担保服务,贷款总额达3600万元,有力带动了当地笋竹产业的发展。

二、影响合作社功能发挥的因素分析

由于合作社发展时间不长,且受制于产业基础薄弱、市场化程度不高、农民老龄化严重和法律政策不够完善等诸多因素,其组织规范和能力提升需要比较漫长的过程。当前,影响合作社助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有:

(一)规模小,实力弱。合作社规模总体偏小,有相当部分合作社只是挂一块牌子,没有实际运作;有的只起到中介组织的作用,没有开展经营活动;还有一些龙头企业牵头创办的合作社没有独立产权,难以自主开展经营活动。全市真正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实行实体化运作的合作社只占30%左右。

(二)社员参与度低,难以形成规模优势。一些能人、大户对合作社事务几乎说了算,而普通社员力量过于弱小,缺乏话语权,民主机制难以形成,章程和制度形同虚设。从调查看,多数普通社员对牵头人或大股东缺乏信任,不愿意参股,只是以“搭便车”心态参与合作社。在这种大户控制的情况下,普通社员对合作社的关注度参与度低,合作社与社员关系松散,合作社能够为社员提供的社会化服务比较有限,统一提供生产资料供应和产品销售比例不高。还有一些合作社把内部惠顾关系变成了不同市场主体间的交易关系,一部分社员赚另一部分社员的钱,合作社成了少数人牟利的工具。

(三)从事初级产品生产居多,产业化经营层次不高。全市从事种养业初级产品生产的合作社约占总数的85.5%,而专业经营农产品加工的合作社仅23家,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与龙头企业相差悬殊。多数种植养殖类合作社由于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程度不高,很难获得产业链上下游公司的信任和协作,产业化链条难以形成。

(四)人才匮乏,外部支持不够。目前,多数合作社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服务基本上依靠几个发起人或部分“能人”,而普通社员又普遍存在年龄老化、文化科技素质低、合作意识差等问题,严重制约合作社对新项目、新技术、新经营模式的吸收和借鉴,制度创新和产业升级缓慢。由于农业自身的弱质性,合作社也很难获取外部智力支持,缺乏来自政府公益性服务组织和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特别是一些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还没有把合作社作为承接农业“五新”推广的重要平台。此外,各级政府对合作社的资金扶持力度不够,税收、金融和用地用电等优惠措施在执行中也常出现“中梗阻”。

(五)政府部门指导和服务不到位。各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重扶持、轻辅导现象,对合作社制度建设重视不够。一些部门把精力放在争取项目资金上,项目申报时过度包装甚至弄虚作假,实施时缺乏指导和监督,使得示范合作社难以在规模化、产业化等方面起到典型引导和辐射带动作用。从各地看,有的示范社已沦为私人公司,还有一些示范社已名存实亡。

(六)设立门槛过低,社会信用不高。合作社法对合作社登记注册实行低门槛,体现了给予鼓励和支持的立法意图。但从实施效果看,这种低门槛也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合作社的规范和提升。如:对合作社登记实行备案制,没有实质审查,为部分“假合作社”骗取财政扶持资金开了方便之门;给予合作社“出资不验资”的特殊待遇,助长了合作社作为市场主体在资质方面的瑕疵或缺陷,这对合作社的社会信用构建、公平参与市场竞争、获取信贷支持、树立品牌和商誉等都是非常不利的;对成员出资未作硬性规定,也没有限定发起人的出资上限,不利于建立符合合作社特征的民主治理结构;对各级政府职责的规定也过于笼统,导致一些职能部门难作为、不作为。在缺乏有效外部支持和监管的情况下,合作社发展容易偏离轨道,难以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对策建议

当前,合作社发展正由数量扩张向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并重的方向转变,由注重生产联合向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方向转变,由单一要素合作向劳动、技术、资金、土地等多要素合作方向转变,在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现状,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一)夯实民主根基,增强内部凝聚力。完善合作社内部治理结构,更好地体现“民有、民治、民享”。在“民有”上,强化合作社的法人主体地位,纠正注册登记上的虚假出资问题。强调普通社员必须持股,防止合作社股权过于集中;实行交易份额制,鼓励社员按生产规模和交货能力认购相应比例的股金。在“民治”上,健全完善民主管理,制定切合合作社自身实际的“三会一章程”,落实好“一人一票”与法定附加表决权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在“民享”上,除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可以突出资本报酬外,一般合作社应建立按惠顾额返还为主、兼顾股份分红的盈余分配制度。

(二)创新驱动,壮大自身实力。一要引导同类合作社之间及合作社与相关市场主体之间进行多领域、多形式的联合、合作或兼并重组,组建区域性的龙头合作社或合作社联合社。二要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带动土地连片种植、标准化生产和节本增效。特别是对于集约化、一体化经营的合作社,在难以实行盈余按惠顾额返还的情况下,实行土地股份合作还有利于保障土地拥有者的利益。三要开展信用合作。遵循“限于成员内部、用于产业发展、吸股不吸储、分红不分息”的原则,支持有产业基础、运作规范的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缓解合作社贷款难、担保难问题。

nlc202309041323

(三)突破农产品深加工,推进纵向一体化。实现农产品加工、储运、营销一体化是合作社产业化经营的主要标志。鼓励合作社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等直销业务,并探索通过参股使合作社直接向下游延伸的“合作社+公司+社员”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基于合作社发展水平不高、实力不强的现状,支持和鼓励下游公司通过参股合作社等方式向上游延伸,在扶持合作社发展(如人员培训、技术服务、品牌打造、质量控制等)以及与合作社建立更为紧密、互利共赢的利益机制(如互相参股、二次分配、价格保护)等方面发挥作用。

(四)培育壮大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合作社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农户家庭经营水平,只有在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基础上的合作才有竞争力。一要消除阻碍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农村土地确权,保障土地承包经营权,赋予农民对土地的财产权利,并引入市场交易机制,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经营。同时,加快社保体制改革,弱化土地的保障功能,使进城农民和农村老人自愿退出农村土地。二要着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大农业职业技术教育覆盖面,提供免费的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和短期培训。采取支持政策,鼓励大学生进入现代农业领域就业与创业。通过完善和实施绿色证书制度,把农民获证和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紧密挂钩。三要建立政策支撑体系。将扶持农业和扶持农民分开,使各项农业补贴与支持政策更具针对性。建立与完善多元农业服务体系与平台,使农业家庭经营建立在完善的服务体系基础上。

(五)修订与完善合作社法律制度。一要适当扩大合作社登记范围,如土地股份合作社、社区股份合作社、资金互助合作社、休闲农业合作社、劳务合作社和合作社联合社等。二要实行审批制注册登记制度,防止合作社成员数、出资额等信息失真。对于没有实际运作、名存实亡的合作社,应建立退出机制。三要限定成员出资额及其比例,既要强调人人出资,又要防止“一股独大”。同时,对实物出资进行界定,凡是未经价格评估、未让渡财产使用权的,不应作为出资。四要加强对合作社内部治理的外部监管,特别是民主制度和盈余分配方面,使合作社得以保持基本的组织特征。五要在制度上对各项财政扶持资金的申报程序、使用方向、实施进展和绩效等日常监管进行规范,避免套取、挪用、侵占和私分等漏洞发生。

(作者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

责任编辑 洪峰

金融助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思考 篇4

近几年,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长足发展。全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386家,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145家,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64.1亿元,利税2.2亿元,其中,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共实现销售收入11.2亿元,利税1.0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4.11%和55.7%,在徐州市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标考核中荣获第一名。主要特点是:

(一)龙头企业不断壮大,作用不断显现。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是数量多。截止到目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55家,其中沛县华源纺织有限责任公司、徐州海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功迈进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行列。二是规模大。规模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销售收入3000万元—5000万元的企业29家,5000万元—1亿元企业33家,上亿元的龙头企业发展到13家。三是带动能力强。2007年我县龙头企业共带动农户6.5万户,带动生产基地30万亩,农户从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中获得的收入达1亿元以上,户均收入达2000余元,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来源,并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有序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出明显作用。

(二)产业链条不断拉长。

随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产业链条得到加宽和延伸,辐射和带动能力得到不断增强。如徐州海阔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原有肉鸭产品加工的基础上,又新上了与之配套的种鸭厂、孵化厂和年产20万吨的饲料厂,从而发展成为集种鸭饲养、鸭苗孵化、饲料加工、技术服务、肉鸭加工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在发展肉鸭养殖产业时,大力推进“公司+标准化基地+农户”的定单养殖模式,对肉鸭养殖基地实行“五统一”管理,既保证了鸭源质量,又确保了农户养鸭的经济效益,获得了“双赢”。这些企业产业链条的不断拉长和基地的巩固发展,为我县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也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后劲。

(三)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订单农业”等形式,带动千家万户的农民发展生产,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特别是省、市级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近年来得到进一步的增强。通过与农户签订协议,制定保护价格,减轻了农民的风险性,增加了农民种植和养殖的信心,同时也保证了企业的货源。通过这些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农民的收入得到了稳步提高。

(四)涌现出一大批知名品牌。

经过多年努力,汉戌堂狗肉、旭契牌大米等一批老品牌扩大了影响,并逐步涌现了旺达牛蒡酱菜系列、大丰罐头等一批新品牌。大多数品牌都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HACCP国际食品安全体系认证,目前全县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01个,绿色食品33个,有机食品9个。

龙头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显示出了运行中的问题。一是龙头企业规模偏小,外向度低。二是龙头企业和农户的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利益联结机制需进一步规范。

下步工作措施:

1、努力提高对龙头企业的指导和服务水平。加强组织领导,将龙头企业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和龙头企业发展规划,明确长远目标和阶段性工作重点,狠抓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不断提高龙头企业工作水平。加强指导和服务,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部门间的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信息体系和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完善统计监测,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形势,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统计指标体系,及时准确地做好统计分析工作。

2、切实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着力提升抗风险竞争力。在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使企业该享受到的政策都能享受到。同时,要帮助龙头企业出点子、想办法,争取更多的政策扶持。每年安排一定量的专项资金作为龙头企业的奖励奖金,对农业龙头企业在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中成效显著的给予奖励。

3、围绕壮大优势产业、主导产业,着力提升规模竞争力。围绕我县生态肉鸭、创汇特菜、优质稻米三大优势主导产业,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发展龙头企业群体。既要扶大扶强,着力做大做强一批重点骨干龙头企业,也要关心支持中小型、成长型企业的发展。根据本地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产业集聚,进一步体现特色,形成规模,尽快发挥集聚功能,带动和促进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

4、不断完善利益联结和组织形式,着力提升机制竞争力。教育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树立“农民兴、企业兴,基地存、企业存”的观念,不断完善与农民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加快基地建设,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加快骨干企业基地建设步伐,带动农民增收。引导龙头企业基地推广良种良法,重点引进推广高产、优质、专用、多抗品种以及配套技术,建立特色农产品良种繁育体系,加速良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进一步发展、规范“订单农业”,引导龙头企业放眼长远,确定合理的利益指标,逐步建立和推行对农户的利益再分配机制,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的“双赢”目标。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加大“农”字头项目招商引资的力度,鼓励龙头企业积极融资,广泛吸纳“三资”的投入。大力探索农业“走出去”发展的机制,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到市外、省外乃至境外发展跨区域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更大范围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农业发展空间。

金融助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思考 篇5

一、有机产业发展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向社会提供高品质健康食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无污染、品质好的有机食品无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科学研究表明,食物中的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影响不仅表现为直接的毒害,间接危害也很严重。有报道说,农药在降解过程中将形成各种各样的中间体,其中某些中间体的分子结构与动物体内的雌性激素十分相似,这可能是导致整个生物界包括人类雄性退化的重要原因。人们对基因工程食物的潜在影响普遍比较担忧,而有机食品绝对禁止引入基因工程技术。

2.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有机产业化

通江农业最大的优势和潜力是“绿色、生态、有机”,要瞄准有机消费市场,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推进有机农业产业化,以助推农民增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自身优势产业是新时期通江跨越发展的有力措施。我国有机食品产业及其所依托的有机农业,正是以市场为导向逐步发展起来的,并已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从事有机生产的农民虽然投入了较多的劳动力,但可省去购买农药、化肥的支出。从而可以从较低的现金投入和较高的产品价格之间获得较大的利益空间。

3.有利于保护通江独特的生态环境

通江独特的生态条件是通江人民的一笔宝贵财富。现代农业的发展势必会打破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也使有益生物特别是鸟类、鱼类等遭受灭顶之灾,这也是全球范围的生物多样性退化的重要原因。有机农业有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有利于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机农业的基本要求是不施用农药、化肥等化学合成物质,这使农业废弃物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二、做大做强通江有机产业

1.更加注重统筹规划和科技投入。

做好通江有机产业既要结合市场规律,也要符合地方实际,既要有利企业发展,又要有利农民致富;既要有利示范建设,又要能够学习推广。所以,需统筹规划、系统规划。同时,要充分利用专家效应,努力做到利用专家包装项目,专家包装园区,专家包装企业,真正达到专家包装通江有机产业的目的。2.更加注重机制完善。有机产业发展还需要对建设机制、投入机制、管理机制、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完善,把市场、业主(企业)、农户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政府的行政推动作用,利用好有限的建设资金,建立好良好的环境保障,更多地吸引社会闲散资金,调动多方面建设的积极性。

3.更加注重综合价值。在目前有机产品市场上,虽然有的`产品具有价格竞争优势,但是受到技术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有机农产品的产量很难得到大幅度提高,相应的经济效益也不会很高。因此,要根据通江实际情况,不断开发和利用有机农业的综合价值,把农产品的价值与旅游、科研等价值有效结合在一起,才能从根本上增加农民收入。

4.更加注重营销推广。有机产品的销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有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目前而言,对有机农产品推广的方式主要采用展览会和媒体、网络等手段,但是往往缺乏专业性。根据当前的市场特点和反馈来看,有机产品专营店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营销方式,同时还要大力宣传有机农业产品知识,确定当地农业产品的定位和发展战略,促进专营店的结构升级。

三、总结

金融助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思考 篇6

来源:考试吧(Exam8.com)2006-1-17 15:58:00 【考试吧:中国教育培训第一门户】 论文大全

内容摘要:发展农业产业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现有金融和农村金融体系在支持农业产业化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严重滞后,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出现缺位;农业产业化自身的脆弱性和农业龙头企业融资的内在弱质性,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外部融资环境的不利;农业保险缺位,加剧了农村金融供给紧张状况;缺乏行之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和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等等。因此,我们要构建完善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支持体系:健全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健全农村多元化的农业投融资体系;建立包括农业龙头企业在内的信用担保体系;大力扶持社会化服务的支撑体系;构建和发展农村民间金融体系;选准信贷支农载体框架;规范和创新农村金融监管体系;等等。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金融;体系;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金融支持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必然产物,在国际上农业产业化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高德博格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首先提出的,通常是指从农资供应如种子、肥料和农机等,到农产品、食品加工和食品供应等一系列农业生产者、食品加工企业和专业协会(社会团体)所组成的一个农产品产业链。在20世纪50年代,全球农业产业化的交易额为4200亿美元,其中农产品占1/3以上,据预测,到2028年农业产业化交易额将上升至10万亿美元,其中农产品交易额将达到1万亿美元。在我国,农业产业化是1993年山东省在总结潍坊市农业和农村发展经验时,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战略首先提出来的,它是指在农业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引导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围绕主导产业和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组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工商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农业产业化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各级政府、理论界和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大发展之后的又一次大规模的改革,是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必然选择,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全面小康水平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化是当今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而中国农业正处在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之中,或者说初级阶段。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向和有效形式。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手段,是农村经济实现结构性增长的必由之路。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按照C—D生产函数Y=f(K,L,M,A),农业产业的产出水平主要取决于投入农业的资本、劳动力、土地和农业技术(广义)四种生产要素。目前,资金支持不力是制约农业产业化的突出问题。农村金融部门如何发挥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事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前景,值得认真研究。

金融是经济的命脉。发展农业产业化,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使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的物质交流增多,生产的外延在扩张,农业产业化的参与者对金融部门的需求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农业产业化所依托的外部环境建设需要金融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培养各种市场要素,需要生产资料市场、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专业批发市场、社会化服务市场等,也需要通讯、交通和仓储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建设项目的公共性和长期性,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金融支持,尤其是政策性金融的支持。第二、龙头企业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作为收购原料的保障。农产品的特点是季节性强,秋季农民需要农产品变现以解决生活开支后生产资金,这就需要相关的大型粮棉油加工龙头企业集中收购,作为原料储备,它所需要的流动资金贷款数额是很大的,而且使用时间相对集中。第三、龙头企业需要便捷全面的金融服务。从传统的存、贷、汇业务到新兴的资信评估、理财咨询、贴现、租赁业务,都是现代企业所需要的。第四、农户需要短期、临时性的生产资金,用于收贮、运销和加工,部分农户需要提供电子汇兑、资金结算、信用卡、委托收付款等金融服务。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由于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许多乡镇企业效益下滑,农业的自身积累日益减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资金积累能力;从财政投入看,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政策地位的不断提高,各级政府对于农业产业化的财政支持不断增强,中央和地方财政每年都拿出资金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但是资金量不大、且资金分头管理,难以发挥更大的效力。再加之县乡负债严重,财政困难,专项配套资金无从落实,而以各种方式挤占支农资金的事情却司空见惯,因此,农业产业化的财政支持短期难有根本改善。金融在现代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多方面的重要功能, 金融通过金融→影响储蓄、投资→影响资金的流量结构→影响生产要素分配结构→影响资金存量结构→影响产业结构等链条作用促进经济要素的投入与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政府通过制定实施如政策性优惠贷款、对商业性贷款的政策性担保等金融政策措施,将资金引向素质好、技术可行和有市场前景的企业和项目上,可以有效推动产业化项目和企业发展。因此,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充分发挥金融的重要作用,努力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大力吸引金融资源的参与和支持。也只有为农业产业化提供金融支持,由支柱产业推动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由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户,从而形成利益拉动下的经济连锁反应,也才能激活农村大市场,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金融成长“双赢”。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融资颈瓶

现有金融和农村金融体系在支持农业产业化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严重滞后,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出现缺位。

第一、农业银行发展战略的移位,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减弱。据涉农金融部门的大体分工,农业银行承担的主要责任是农产品加工、发展农业产业化以及县以下的小城镇建设工作。但是近几年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包括农业银行的国有商业银行对其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推进集约化经营,按照市场份额、成本核算和规模经济的原则,调整了机构网点布局,实行(收缩农村)与(拓展城市)并举战略,发展战略明显呈现出向城市移位的倾向,同时,信贷重心转向了城市,新增贷款集中投放到了效益更好、风险更小的重点企业或行业,县和县以下机构基本上只有办理存单质押贷款,对法人企业的贷款均要上报审批。第二、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金融业务单一,服务农业产业化功能残缺。1994年农发行成立的宗旨、短期任务是要实现粮棉油等农副产品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长期任务则是要充分发挥增强农业经济发展后劲的作用。1998年,国务院决定将农发行承办的农村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粮棉企业附营业务等项贷款业务重新划回农行。从此农发行的作用也仅限于加强粮棉油收购资金的封闭运行。按照目前的状况,农发行实际上是我国粮食流通政策的产物,它根本无法起到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作用。从目前的职能定位和发挥的作用来看,仅仅是解决了部分农副产品价值的实现问题,离一个发展银行的功能相差太远。第三、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和自身实力较弱,支持农业产业化力不从心。从现行经营管理看,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于服务(三农),主要以小额农户贷款、农村个体工商户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为主,从期限、额度和方式上很难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贷需求出现错位。农村信用社支持农业产业化力不从心,主要表现在:一是受结算和手段等因素制约,农信社吸存难度大,历史包袱沉重,支持农业产业化资金实力有限;二是农村信用社无法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特别是龙头企业的结算需求。龙头企业的市场化、无地域性、灵敏度高等特点要求结算渠道全国性、畅通性、快捷性,但现有农村信用社结算模式却不能满足龙头企业结算需求。

2、农业产业化自身的脆弱性和农业龙头企业融资的内在弱质性,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信贷投入。

农业自身的弱质性使农业贷款承受了极高的风险。农业生产周期长,受自然条件影响大,这使农业产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农产品供求弹性小又使农业面临相当大的市场风险,加大了投资农业收益的不确定性。农业生产的高风险、周期长、低收益等主要特点决定了农业产业化的脆弱性。对于农业产业化新上项目,在产业化经营初期具有投入多、风险大、效益低等特点,作为承贷主体的金融机构风险加大,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业信贷的有效投入,致使一些直接关系农业发展后劲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的贷款投入甚少。农业龙头企业融资的内在弱质性主要表现在其一些农业龙头企业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强,农业产业化的科技水平不高,内部信用达不到银行贷款的要求。原始积累历程短,自有资金匮乏,自有流动资金先天不足,经营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弱。内部治理结构常常不规范、企业产权不清,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企业的资信等级低,从而没有在银行形成长期信用基础,信用地位不稳固,获取担保贷款能力差。金融部门在充分考虑安全性、流动性、益性的原则下,必然对产业初始阶段龙头企业谨小慎微,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信贷投入。

3、农业产业化经营外部融资环境的不利。

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业园区、生产基地建设、农业龙头企业时培育和发展均需要贷款的支持。而在我国,长期以来信贷资金分配向国有大中型企业过度倾斜,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得不到足够的信贷支持。

(1)农村金融供给的市场割据特征明显,缺乏必要的组织协作。农业产业化数量众多的经营主体直接导致了农村信贷市场需求的分散与竞争性,从而需要多元化的金融组织来满足。但由于1996年以来的农村金融改革取向是在清理取缔民间金融背景下的现有正规金融体制的自我完善,所以农村信贷供给仍然表现为市场分割背景下的垄断格局,无法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提供灵活、多元的金融服务。农业银行主要支持信用级别较高但数量很少的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尤其是国家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对于产业化经营中的农户来讲,其信贷来源主要是农村信用社,但由于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区域是按行政区划严格分割的,所以农户贷款市场实际上是一种完全的卖方垄断结构。对于数量众多的介于农户与大型龙头企业之间的各类中小龙头企业和经济组织来讲,其信贷市场则是寡头(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垄断的,信贷满足率自然也更低。另外,不同机构之间缺乏必要的组织协作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伴随着农业银行和其他国有金融从农村大规模撤出分支机构,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农村正规金融在组织形态上却止于分立而未发生市场意义上的协调或重组,农村信用社主要支持农户的生产经营,农业银行则专注于对优质产业化龙头企业的金融服务,二者业务发展缺乏协调,也不存在功能互补的业务代理。而且,农村信用社本身也因为体制和技术等因素而未能实现经营上的协调配合。

(2)正规金融体系缺乏应有的活力。中国农村正规金融体系中,除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其中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外,还有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邮政储蓄。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发挥的作用不大,一般只涉及少数较大农村企业的融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属于农业融资方面(尤其是国家粮棉收购融资方面)的政策性银行。除邮政储蓄之外,上述其他农村正式金融机构均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监管,邮政储蓄主要由国家邮电局监管,央行监管有限。现有正规金融机构在支持农业产业化方面存在的不足,根本原因是改革不到位以及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一方面,我国现有的正规农村金融机构并不是农村经济内生发展的结果,因而存在众所周知的制度缺陷。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行为目标是利润最大化,由此也要求农村金融机构依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提供资金,但出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考虑,我国正规金融发展过分注重了资产的安全性要求。无论农业银行还是农村信用社均普遍上收信贷权力,严格审贷程序和审批条件,强化了不良贷款比例指标考核,导致在新增贷款发放问题上,出现了大量的“惜贷”和“慎贷”行为。与此同时,农业银行已经开始收缩业务边界,逐步从农村收缩机构,业务向城市集中,农业贷款发放显着减少。组织不稳与功能不定制约了农村金融体系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作用的发挥。

(3)民间金融的先天不足。由于正规性金融市场缺位,正规金融组织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因此,非正规性金融组织(也称民间金融)在金融管理当局抑制的领域之外自发活跃起来。农村民间金融机构是相对于农村官方金融机构而言的,是没有纳入中国人民银行等金融管理机构常规管理系统的金融机构,其具体的存在形式是农村合作基金会、地下钱庄、地下外汇兑付店和聚合等。长期以来,民间金融在我国基本上被列为地下金融,并一味地进行整治。但民间金融就是“整”而不倒,往往是整治的风头上收缩一下,风头一过又“死灰复燃”,甚至更旺。农村民间金融的存在,也充分说明正式金融机构满足不了农民的金融(特别是贷款)服务需求,而民间金融正好弥补了这种不足。当前农户取得借款的主要渠道是民间私人借贷,估计有50%到65%的农户获得了非正规贷款,农户借款中民间借款所占的比例超过70%;我国农村“高利贷”有8000亿元至1.4万亿元。非正规金融组织若从实际产生的效果分析,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农村经济发展中农户及一些乡镇企业金融服务上的空缺,打破了农行、信用社等正规金融组织一统天下的格局,促进了农村金融组织的创新和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拓,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民间借贷一直不具备合法地位,没有实现规范发展,难以有效地补充产业化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而且,民间非正规金融组织有其致命的弱点和缺陷,那就是容易违反金融法规或高利率,扰乱国家金融秩序;相当一部分资金可能流向一些不正当甚至非法的经营活动,成为非法活动的助推器;风险监管不严格,存在很大隐患。并且相当部分的民间借贷仍然采取了口头约定等不规范的借贷形式,利率普遍较高,既制约了资金需求,又成为众多法律纠纷的根源。因此,民间金融的先天不足,导致其难以成为支持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力量。

(4)在中间业务方面,金融部门的服务水平远难满足农业龙头企业的需求,突出表现在服务的品种少,仅能提供开户、结算、贷款等常规服务,而资信评估、理财咨询、承兑汇票、贴现各类代理等特殊服务则很少,服务层次低,大多数是一些小额零散的业务,长年正常性的服务少。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农业龙头企业由于在大银行贷款困难,不得不在信用社开户,其中间业务水平更差、效率更低,直接影响了这些企业的效率。

(5)直接融资比较困难。我国的资本市场,无论是股票市场还是债券市场,都主要面向国有企业,而且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县、乡、镇甚至没有证券交易网点,农业利用资本市场实施证券融资非常困难。在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上,农业龙头企业无论是通过争取额度直接上市,或通过股权转让间接上市,还是发行企业债券,都存在一定困难。龙头企业从资本市场融资的数量也相对有限。1995年以前,在股票市场上市的龙头企业不到5家,1996年之后上市的农业公司数量开始增加, 但农业类上市公司所募集资金的总量与农业整个行业所需要的资金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目前上市的龙头企业共有59家,但筹资的数额比较少,所占比例偏低,而且部分上市的龙头企业的经营领域已经脱离了农业和农村经济,龙头企业通过债券方式筹集的资金数额更是少之又少。2003年1月份统计,我国沪、深两市共有32家农业龙头上市公司,仅占全部上市公司的2.6%,近60 家农业类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普遍低,净资产收益率往往达不到再融资的条件要求,上市后所募集的资金也多转入非农领域,以取得短期回报。

3、农业保险缺位,加剧了农村金融供给紧张状况。

农业保险是稳定农业生产、保障经营者利益的有力手段,它提高了农业经营者的收益保障程度,有利于改善农业和经营主体的经济地位,便于其获得贷款,引导农业金融资本的流入,促进农业生产扩大规模、提高集约化生产水平和降低资金融通成本。自1982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试办农业保险以来,农业保险业务一度得到了快速平稳发展。但由于农业保险回报率低,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和法律法规依据,加之保险公司实行商业化经营,业务重点也转向城市,近十年来农业保险业务日趋萎缩。目前,多数省市的人保分公司都撤消了农业保险机构及业务。由于农业保险的缺位,在一定程度提高了金融机构对农业、农村企业风险程度的评估,成为“惜陪贷”的重要因素,加剧了农村金融供给紧张状况。

4、缺乏行之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和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

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使企业能够更加有效地获得金融支持,强化企业的间接融资系统。从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融支持的现状来看,目前缺乏行之有效的针对龙头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以蓝田股份为例,如果当时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蓝田股份就有可能及时规避盲目扩张的风险,不至于出现信用危机,也就不会导致资金链条的断裂和经营的失败。相对工业企业而言,目前农业企业大多为中小型企业,处于创业成长期。由于信用担保体系的不健全和银行对信贷资金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于面临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来说,获得贷款的门槛较高,而已有的政策性货款在实践中也很难落实,直接制约着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

三、构建完善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支持体系

加大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既是现代农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也是促使弱质农业从落后走向比较发达,并最终实现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世界经济发展的经验表明,凡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及地区,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都离不开金融支持。加大对农业这种弱势产业的资金支持可以说是一种国际惯例。面对目前我国农村实现产业化融资难的现状,要努力形成政策性融资与商业性融资相结合,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相协调的多元化资金支持体系。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结合当地资源优势,以资源开发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核心,真正将金融支持农村产业化发展深入到农业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生产环节,寻求农业产业化和金融机构发展的最佳结合点。

1、健全农村金融供给体系。

要明确现有正规金融体系的市场定位,真正建立起既公平竞争又分工协作的多元化组织格局。要有计划、分步骤地将设在农村却很少甚至不发放农业贷款的国有银行基层网点撤出农村市场,腾出的网点设施和市场份额转让给农村信用社或其他地方金融机构,有必要保留的机构网点则必须界定一个严格的新增存贷款比例。加强对农业发展银行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确保其资金真正用于规定用途,稳定粮食生产,同时应允许其适当扩大政策性业务的范围,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建设,为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要尽快调整邮政储蓄机构的利率政策,降低邮政储蓄资金存放中央银行的利率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村资金外流,稳定农村金融秩序。根据农村民营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可以允许在少数发达地区试办农村民营银行,以规范日益活跃的民间金融活动,切实解决数量众多的中小龙头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的金融需求,降低农村金融风险。

2、健全农村多元化的农业投融资体系。

我国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以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国家财政性投资为引导,信贷资金为支持,外资和证券市场资金等各类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的农业融投资体制。拓宽民间投融资渠道,创新农民个人投融资方式,构筑一个以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国家财政性投资为引导,信贷资金为支撑,外资和证券市场资金等各类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的农业投融资体系。据有关资料统计仅限农村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养老救济等社会保障、农业科技等五项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就要10000亿元的资金。这么大的资金缺口,光靠政府财政支出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唯一的出路是拓宽民间融资渠道,变单一的间接融资为直接融资,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国资本进入农业主产区,建立一个以农民个人投资为主体,国家财政性投资为引导,信贷资金为支撑,外资和证券市场资金等各类资金为补充的多元化的农业投融资体系和完善的农业保险机制,把农民存在金融机构里睡觉的钱用起来。

要加快培育农业资本市场,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鼓励优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小企业和弱势企业,通过企业之间的资产重组和产权交易,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盘活存量资本,壮大龙头企业经营规模,实现企业的规模扩张。二是深化龙头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关系,组建规范的股份有限公司,实施股份制运作,促使企业在同行业中形成竞争优势,为上市打好基础。三是加快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专业性中介机构,为龙头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运作和盘活农业经营性资产提供条件。四是以大型龙头企业和非金融机构为主体、建立专业性的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对龙头企业和具有市场潜力的产业化项目进行股权等形式的投资。产业投资基金是以资本市场为纽带,以产业发展政策为引导,通过对国家亟待发展的产业,如农业、能源、交通等,实行股市融资及资本运作,以解决国家因财力有限而不能满足的产业重点项目资金需求的困难,促进基础产业、高科技产业等新兴产业集约成长的一种有效的金融工具。五是制定一些倾斜性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进入证券市场,为企业债券、股票的发行和基金的运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充分发挥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直接在证券市场为涉农公司融通资金的作用,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持久发展的动力。

3、建立包括农业龙头企业在内的信用担保体系。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是由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与债权人约定以保证的方式为债权人提供担保,当被担保人不能按合同约定履行债务时,由提保人进行代偿,承担债务人的责任或者履行债务,它是一种信誉证明和资产责任结合在一起的金融中介行为,可以排除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融资时担保品不足的障碍,弥补中小企业信用的不足,改变资本供求双方的利润流和剩余控制权配置结构,分散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风险,促进融资交易的发生,进而优化金融结构。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要将龙头企业纳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完善为龙头企业服务的金融服务体系。解决农业龙头企业贷款难、担保难、抵押难的问题,降低部分银行风险,提高银行给龙头企业的融资的积极性,关键是建立龙头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应以中小企业间互助性担保机构和民营商业性担保机构为基础,建立省级再担保机构,为辖区内包括农业龙头企业在内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服务,开展一般再担保和强制再担保业务,并配合人民银行、财政等部门,对辖区内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进行监管。担保机构与再担保机构之间约定风险承担比例,对风险性较大的项目应该实行强制性的再担保。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做好对龙头企业贷后资金运用的监管工作。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可以选择协作银行并进行授信管理,与协作银行明确保证责任形式、担保资金的放大倍数、担保范围、责任分担比例等内容后,由担保机构将担保资金存入协作银行,在企业向银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时,由银行自主决定是否发放担保贷款,贷款损失按责任分摊比例分担。

4、大力扶持社会化服务的支撑体系,改善农业产业化的社会环境。

一是积极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农村市场体系的建立健全和市场服务功能的完善,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因此,农村金融部门要积极参与规划,并认真选择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种苗专业市场、有机肥交易市场、农机具租赁市场、要素市场、科技服务市场等多种类、多层次市场作为支持重点,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和功能,促使批发、商贸市场、摊群市场为农服务,把生产与市场紧密联系起来,推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协调发展。同时,农村小城镇作为农产品加工业和市场的重要载体,发展小城镇与实施农业产业化可以相得益彰,互为促进。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应大力支持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农村电网改造贷款的投放力度,积极介入中小城市和发达“建制镇”的供水、供电、煤气、电信、有线电视、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土地开发等建设项目。二是对以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的乡镇企业继续给予支持,扩大本地区农副产品的精深加工程度,发挥它们吸收农民就业、活跃农村经济的作用。尤其要注意支持那些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相关企业和组织,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市场化服务体系和保障机制,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5、要构建和发展农村民间金融体系,发挥民间金融对农村正式金融安排的补充和辅助作用。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建立在血缘、亲缘、地缘等社会关系基础上的农村民间非正式金融安排具有相当程度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可以在加强引导、监督并纳入法制管理的前提下,适当给予发展空间,以发挥其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补充和辅助作用。非正式金融目前对农村发展提供了最大部分的信贷支持。简单宣布非正式金融非法是不合理的,简单宣布禁止也是禁不绝的。非正式金融在一定秩序框架下的存在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在封闭的农村社区,由于社区内外人员流动性较低,非正式金融只要在人缘地缘血缘关系基础上运作,充分利用社会网络中的人际信任和社会排斥之类的非正式制裁机制,其发展空间非常可观。在相对开放的农村社区,由于社区内外人员流动性较高,仅仅依靠信任和非正式制裁机制还不够,这就要求某些类型的非正式金融应在某种正式秩序框架下运作,实现部分正式化甚或完全正式化。如果说在封闭的农村社区人们完全可以依赖其所熟知的局部知识来运作非正式金融,那么在较为开放的农村社区,人们既需要利用这些局部知识,也需要利用法规政策之类的全局知识,以降低金融风险。在非正式金融监管方面,金融管理当局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不是强迫其完全正式化或者简单禁止,而是应降低其风险,同时保持其活力。比如,利率高于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贷款利率4倍以上的民间借贷才应成为该打击的“高利贷”,利率低于“高利贷”利率的民间借贷,原则上可以用民法加以保护,尤其是在发生贷款违约纠纷的情况下。在商品经济尚不发达的我国广大农村,社会关系不仅不是经济交换的障碍,而是促进经济交换的推动力量。建立在社会关系基础上的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其实是一项有效的制度安排,具有生存的合理性,应该在加强引导和监管的前提下允许其发展,以弥补农村正式金融安排的不足。

6、选准信贷支农载体框架,提高农村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效益。

农村信贷载体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贷款本息能否到期回流和农村金融自身经营效益的好坏。农村金融支持产业化经营,要根据农村区域资源特点,以资源开发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因地制宜培育好信贷载体,瞄准农村的主要产业、特色农业、科技农业、龙头企业等,集中农贷资金重点支持,充分发挥信贷“粘合剂”、“催化剂”作用,把触角延伸到农业产业化的各个领域和各个生产经营环节,寻求支农与提高经营效益的最佳结合点,进行择优扶持。(1)农村金融部门应重点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以发挥其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示范、带头作用。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关键。农村金融应始终坚持把支持“龙头”企业作为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要打破产业、行业和所有制界限,从国有、集体企业、乡镇企业、供销企业、私营企业、合作企业、股份制企业等现有经济成份中,选择那些对农业产业化具有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经营规模大、资金实力雄厚、经济效益优良、抗风险能力强,并与农产、基地以及相关企业建有稳定经济关系的骨干企业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对象。(2)农村金融部门应大力支持“主导”产业发展,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发展具有本地特色和部分优势的主导产业是农业产业经营的依托和枢纽,只有围绕主导产业、产品形成规模化、系列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才能促进产业化组织的最终形成,也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成功的根本。因此,农村金融部门在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必须把支持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作为发展主导产业的关键来支持。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要求,积极参与当地主导产业的正确选定。以主导产业的发展带动本地区农业逐步向生产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及服务社会化方向发展,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3)农村金融部门应积极支持科技农业发展,以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后劲。一是选择那些经营规模较大,产品科技含量较高,品质好、效益佳,生产经营诚实守信的专业户和科技示范户予以积极支持。并使代款量与其生产经营规模和生产经营者的承受能力相适应,确保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金融部门自身效益的实现。二是选择农村新涌现出的各种技术协会作为信贷扶持对象,支持他们建立起跨户、跨村、跨乡镇的技术服务网络,并通过他们以信息、技术、运销等的交流与配套服务,促使商品生产形成规模。三是适当选择符合贷款条件,技术力量强,经营成绩突出,经济效益好的农业科研及新技术推广机构予以热情支持,促进农业高科技产业化地域载体的建立和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体系的形成,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水平,进而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4)农村金融部门应热情支持区域特色农业发展,以突出本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特点。我国广大农村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地域特点、经济发展水平等有较大差异,这就决定了各地农村金融部门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从县情、乡情、村情、户情出发,支持其发挥各自的优势,面向市场发展当地独具特色的产品农业和区域特色产业,营造区域比较优势,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农业支柱产业。并要注重支持集种植、养殖、休闲、生态保护、资源开发为一体的观赏农业、生态农业的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农业产业结构,以此促进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

7、规范和创新农村金融监管体系。

金融助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思考 篇7

1 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现状

根据上级业务部门有关农业龙头企业审核评定条件, 2014年新审核评定莒县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49家, 占全市的32.45%, 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2家。

1.1 行业分布

全县农业龙头企业涉及农、林、牧以及水产品储藏、蚕茧加工、柠檬酸和酒精生产等十多个行业, 详见表1。

1.2 企业规模 (据2013年数据)

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27家, 年主营业务收入过5 000万元的企业9家、2 000万元以上的10家, 低于2 000万元的2家。

1.3 销售范围

49家龙头企业中, 加工出口型24家, 主要是速冻蔬菜水果、大姜、花生和柠檬酸;内销型25家, 主要是畜禽养殖屠宰、粮食加工;出口兼顾内销型7家, 主要是花生、大姜、蜂蜜和蚕茧加工;莒县博大植物油有限公司则以进口大豆为原料进行深加工后, 在国内进行销售。

1.4 业务领域

一些龙头企业逐步从单纯的农产品加工向其他产业发展, 有的利用原厂址开发房地产, 有的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发展生态旅游, 开始走多元化发展的路子。

2 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成效

近年来, 莒县坚持实施“农业稳县”战略, 先后制定出台相关政策, 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向“企业+基地”、“企业+合作社+基地”等多种形式的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 走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路子, 促进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

2.1 主导优势产业初步形成

全县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 带动形成了瓜菜、畜牧等主导产业。 截至目前, 全县规模化畜禽养殖场6 800余处;高效经济作物面积达57.3万亩, 其中果品8.7万亩、桑园3.37万亩、黄烟2.38万亩、中药材7.16万亩、茶叶1.3万亩。 2013年, 全县农产品出品13.6万t, 出口创汇11 502万美元;全县速冻蔬菜加工出口数量及出口创汇额均位居全省前列。

2.2 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莒县把创建生产基地作为培育发展龙头企业的重要条件, 推动企业建立自属基地, 与农民合作社或种植大户签订合同基地, 引导合作社、基地和农户按标准化生产规程进行生产。 目前, 全县出口备案基地达11.2万亩, 其中企业自属基地1.32万亩。

2.3 农产品品牌进一步打响

莒县龙头企业重视农产品品牌培育, 通过开展“三品”认证和品牌建设, 提升农产品知名度, 打造了一大批在省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产品品牌。 截至目前, 全县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达112件;具有自营进出口权企业多数通过了HACCP等国际产品质量体系认证。

2.4 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

莒县鼓励引导企业实行“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促进农民增收。 目前, 全县龙头企业共建立合同基地21.7万亩, 辐射带动农户12万户。

2.5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凸显

据不完全统计, 农业龙头企业用工约2.7万人, 人均年工资收入3.2万元。 龙头企业对财政的贡献作用越来越大, 2012年全县规模农业企业上缴税金11 352万元, 2013年达到16 006万元, 同比增长41%。

3 存在问题和困难

莒县农业龙头企业与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总体加工水平不高、龙头不大、品牌不响、基地不稳、资源优势发挥不充分等问题。

3.1 农产品加工层次低, 企业规模小

莒县加工企业多数属资源型、传统产品型企业, 高科技、外向度高的企业少, 大部分企业不具备配套的收购、加工、经营设施和吞吐能力;产品层次低, 大部分龙头企业只进行简单地贮存、加工;出口型企业也只是对农产品进行粗加工, 产品附加值低、增值小。

3.2 联结机制不灵活, 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企业与农户之间难以形成“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的共同体。 许多企业面临着基地选择难、开支大的难题;通过土地流转又存在土地租赁费用高、雇佣劳工成本高等困境。

3.3 资金需求矛盾突出, 融资难的问题普遍存在

农业龙头企业融资能力差、范围窄、难度大, 而金融部门为规避风险, 存在慎贷、惜贷心理, 加之贷款手续复杂, 贷款额度控制较紧, 农产品加工企业难以得到足额贷款。

3.4 企业生产成本连年上涨, 影响企业发展壮大

劳动力价格上涨幅度大, 且企业用工难以保障;实施“峰谷电价”增加企业开支, 如山东中绿食品公司2013年全年用电费用达480万元, 比以往多支出100万元左右;国家税收“营改增”, 农产品内销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多征收1.5%的税收等, 都不同程度的增加了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3.5 企业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由于农产品加工业直接提供的税率较低, 加上受部门、行业相关政策的限制和约束, 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服务不到位,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健康发展。

4 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建议

农业龙头企业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 一头连着市场, 一头连着农户, 肩负着带动农民进市场、促进农民致富的重任, 是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的“火车头”。

4.1 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按照“做强支柱产业、做大优势产业、培育精深加工、扶强龙头企业”的思路, 借鉴省里实行贷款贴息的做法, 研究制定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设立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对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行贷款贴息政策, 并搞好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 发挥财政资金对龙头企业的融资杠杆作用。

4.2 抓好扶持政策的完善和落实

建议县农业部门梳理汇总现有扶持政策, 进一步完善扶持措施;县商务、工商等部门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 支持具备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获得进出口自营权; 县税务部门认真落实出口退税方面的优惠政策;县供电部门针对农产品加工企业实际情况, 区分不同行业, 实行平均电价制度。

4.3 加强生产基地建设, 推进规模化种植

大力推进土地流转, 引导土地向规模化集中, 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稳定的原料来源。 整合相关涉农资金、项目和政策, 对规模化生产基地, 给予重点倾斜。 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 把产品需求与农户的生产经营通过契约合同固定下来, 实现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的“三赢”。

4.4 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确保农产品安全

引导龙头企业和农户按标准化生产要求进行生产, 进一步搞好“三品一标”认证, 抓好现有品牌的宣传推介和保护使用, 提升品牌影响力, 逐步做大做强高端特色名牌农业。

4.5 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金融助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思考 篇8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006-1

榆树市各级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始终把坚持统筹协调城乡发展,特别是在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工作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取得了巨大成就,初步实现了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但是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我们也正处在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的转型时期,在充分挖掘耕地最大优势方面,在依靠科技进步,科学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在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方面,在实现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方面,还有着十分重大的潜力可挖,本文围绕如何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这一主题,结合榆树市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对今后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出了建议。

1 榆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产业规划不科学

目前农业生产已由原来的计划生产进入了按市场需求生产阶段,粮食生产已经取消了定购任务,步入了市场经济的轨道。但由于规划不科学,农户自由种植、自由调整、盲目调整,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统一的规划,形成了小而全,多乱杂的农业种植格局,阻碍了产业化的发展。

1.2 市场信息化服务网络不健全

千家万户的农户分散经营,根本没有能力抗御市场的风险,对市场的需求信息不仅缺少正确的判断能力,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市场信息服务体系,未能最终解决信息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1.3 农产品竞争优势不强

个体经营、小农意识、组织化程度低而导致没有市场竞争优势。市场化组织程度低,如菜农只能任凭批发商和经销商定价。

1.4 从事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不明显

由于种养的面积小,加上缺少先进的科学技术,产品质量低,导致生产经济效益不高。

1.5 农业企业规模小

一是涉农的龙头企业规模小。榆树市现有的农业企业规模、产量、效益比较小,对当地的种植业带动还需要较长的时间;二是种养殖的规模小,都是小而全的企业。一方面,小型龙头企业加工能力有限,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小规模的种养殖企业所提供的技工原料有限,同样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1.6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各级政府部门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生产是雷声大、雨点小,对农业生产的投入越来越小,不仅影响到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而且影响到农业产业化进程。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农业生产靠千家万户的分散投入达到面貌的巨变是不可能的。只有各级政府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才能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2 对榆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2.1 因地制宜,培植主导产业

充分利用本地的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充分利用现有较为先进的粮食加工机械等进行深加工,实行产加销一体化,做强做大,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2.2 合理布局培育特色市

在农业产业化的市场体系建设中。目前,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市场基础设施,想方设法做大做强,并逐渐发展壮大形成特色市场,以特色取胜,吸引外省、市(区)进场交易。第一,对市场体系的建设必须统一规划,避免无效的重复建设;第二,要建立品牌和优质意识,无公害绿色食品不仅好销而且价格高;第三,发展市场规模扩大市场范围提升市场品位。

2.3 妥善处理产销利益关系

作为在农业第一线的生产者——农民来讲。没有效益是决不会发展再生产的。同样,作为加工销售企业没有利润,也不会发展再生产。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之一。要充分发挥现各种产销协会的作用,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型联合体。

2.4 营造社会优质服务体系

农业生产是弱质产业。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除受生产者(农民)和经销者(企业)自身的限制外,还受到科技、工商、税务、金融等多方面的制约。有许多部门的条条框框成为了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绊脚石,使脆弱的产业夭折。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必须给发展农业产业化大开绿灯,各类主管单位必须放下架子,对发展农业产业化实行优先、优惠政策(科技优先辅导,工商优先办证,银行优先贷款等)。适应市场需求,推进农业产业化,为民造福,利国利民。

上一篇:浅谈女性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下一篇:泌尿外科医生年度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