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地区成品油市场特点分析20100

2024-06-22

亚太地区成品油市场特点分析20100(通用2篇)

亚太地区成品油市场特点分析20100 篇1

亚太地区成品油市场特点分析 王会良(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陈蕊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

郭一凡(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摘 要 中国成品油市场由供应紧张转变为供应宽裕。预计随着国内新建炼厂的陆续投产,供过于求的趋势仍将延续,寻找外部市场将成为国内生产者实现产销平衡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快速开发国内市场的同时,应眼光向外,关注亚太地区成品油市场。预计未来亚太地区油品需求仍将保持高速增长,但增速趋缓;区内炼油能力过剩突出,炼厂开工率将大幅降低;区域成品油贸易仍将保持活跃,但进出口总量将减少;各经济体的市场化政策对成品油贸易有显著影响。分析认为, 为实现均衡生产和保障产销衔接,中国石油企业未来可能需要与国外市场进行品种互换,或向周边市场出口。面对价格竞争压力,目前中国石油企业最切实的做法是提升运营水平,降低炼化、销售和物流的成本,同时加强服务管理,提升品牌建设水平,尽快找到非价格竞争的路径。

关键词 亚太地区 中国 成品油市场 贸易 炼油能力 竞争 供需关系

2009年以来,中国进一步完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调整成品油消费税,逐步形成了有利于节约、能够反映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成品油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同时,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内成品油市场供应由紧张转变为宽裕。预计随着国内新建炼厂的陆续投产,供过于求的趋势仍将延续,寻找有效市场将成为国内生产者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快速开发国内市场的同时,还要眼光向外,关注亚太地区成品油市场,在恰当时机实现国内和国外市场的品种互换,或向周边市场出口,这对均衡生产和保障产销衔接具有重要意义。

一、亚太地区油品需求保持高速增长,但未来增速趋缓

亚太地区石油消费保持高增长态势,但总体趋缓。1990-2000年亚太地区石油消费年均增长率为4.3%,远高于世界1.3%的平均水平。2000-2008年,亚太石油消费增速有所放缓,年均增长率为2.6%,但仍是全球1.3%平均增速的两倍。2009年亚太地区石油消费量达到2600万桶/日,在全球石油消费中所占的比重由2000年的27.7%上升至30.6%,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预计未来随着中国、印度等亚太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尤其是汽车的进一步普及,世界石油需求重心将继续向亚太地区移动。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的预测,受金融危机、新能源开发利用、推行节能措施等影响,2008-2014年亚太地区原油需求增速将下降,年均为19万桶/日,年增速0.6%,远低于1996-2002年年均42.9万桶/日和2002-2008年年均66.2万桶/日的增长水平。如果2015年原油消费增速仍为0.6%,则消费量将达到2846万桶/日,比2009年增长9.5%,增量为246万桶/日。

2008-2014年亚太地区成品油消费年均增速有望达到2.3%,从2008年的1750万桶/日增加至2014年的2010万桶/日。虽然一些出口导向的亚洲国家受到全球经济衰退的严重影响,但整个亚太地区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速。柴油占消费比例最高,2014年约占33.1%,广泛应用于运输、农业和小型发电机;汽油约占总需求量的17.8%,主要用于快速增加的汽车消费。亚太地区主要油品需求情况预测见表1。

二、亚太地区炼油能力过剩突出,炼厂开工率将大幅降低

全球炼厂总体产能过剩,产需矛盾突出。1999-2002年,全球炼油毛利较低,炼厂效益欠佳。2002年一季度,西北欧布伦特裂化炼油毛利甚至达到0.09美元/桶的历史低点,导致各国家和地区对兴建炼厂兴趣不大,炼能增长缓慢。但从2003年开始,世界石油需求快速增加,市场供应开始吃紧。2004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约280万桶/日,但炼油能力仅增加70万桶/日,炼油毛利开始提升,推动炼厂建设热情高涨。2007年二季度,美国墨西哥湾沿岸WTI炼焦毛利达到24.46美元/桶的历史高位。2004-2008年,炼厂产能增加和需求增加相对平衡。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金融危机引发需求下降,为炼厂毛利带来不利影响,而同时炼厂产能增加势头惯性仍在。2009年全球石油需求下降140万桶/日,但炼油能力仍增加近250万桶/日。预计到2015年最后一波炼厂建设结束,炼油行业毛利将有所好转,但总量依然处于过剩状态。

从上世纪中期开始,亚太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炼油能力持续增加,占世界炼油能力的比例也呈现上升态势。1965年,亚太地区炼厂能力为360万桶/日,到2008年,已经增加至2510万桶/日,增长约6倍。同期,亚太地区炼油能力占世界的比例由10.4%增加至28.3%(见图1)。2009-2015年亚太地区炼厂产能预计增加600万桶/日,年平均增长3.6%,远高于2000-2008年平均1.7%的增速水平;同时也远高于同期246万桶/日的新增需求,差额高达354万桶/日。

另外,预计欧洲对美国成品油出口量将持续减少,而内部需求持续低迷,欧洲各炼厂均面临开工不足的窘境,有可能扩大向亚太市场的成品油出口。2009-2015年,中东地区将新增炼油能力约330万桶/日,超过70%的新增能力以出口为目的,亚太地区是其重要的目标市场。上述因素将进一步对亚太地区的炼油工业提出挑战,未来区内炼厂开工率有可能继续下降,毛利水平也将在低位徘徊,部分落后产能将被淘汰出局。

三、区域贸易仍保持活跃,但进出口总量将减少

在经济总量、发展水平、技术能力、地理区位、原油来源、竞争态势等多种因素交织的影响下,亚太各经济体成品油市场分布不均,但总体呈现供过于求态势。2008年,亚太地区汽、柴、煤油总产量1461万桶/日,需求量1380万桶/日,供需差额81万桶/日;同时,整个地区汽、柴、煤油进出口贸易总量达到572万桶/日,其中进口248万桶/日,出口324万桶/日,净出口达76万桶/日。根据汽、柴、煤油进出口量的大小,将亚太经济体分为四种类型。图2和图3显示了2008年亚太典型国家和地区的汽、柴、煤油进出口情况。第一种是贸易型,主要进行成品油的国际间贸易,以新加坡最为典型。2008年该国进口成品油2325万吨,出口4840万吨。第二种是净进口型,国内产能不足以满足国内需求,需要从外部进口,包括印尼、越南、澳大利亚和巴基斯坦。第三种是净出口型,自身产能超过需求,通过出口获取收益,包括日本、泰国、韩国、中国台湾等。第四种是调剂型。国内产能不足以满足某种油品型号,需要在国际间进行调配,如马来西亚、印度等。在以上四种类型国家和地区的参与之下,亚太地区成品油贸易非常活跃。

未来,预计亚太地区成品油产需量将进一步增加,贸易量也将有所提高,但总体供过于求的态势将更加凸显。2015年,亚太地区汽、柴、煤油总产量有望达到1814万桶/日,需求量达到1619万桶/日,供需差额进一步拉大。同时,预计2015年,整个亚太地区汽、柴、煤油贸易量将达到681万桶/日,其中出口438万桶/日,进口243万桶/日,净出口达195万桶/日,是2008年的2.57倍。图4和图5为2015年亚太典型经济体成品油进出口预测情况。新加坡仍然保持成品油贸易国的地位,进口量和出口量均有所增加,其中进口量较2008年增长约66%,出口量增长14.6%。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越南、马来西亚和菲律宾仍是重要的进口国,但除澳大利亚进口量微弱上涨外,其余国家均出现进口量下降。巴基斯坦由进口国转变为纯出口国。印度、日本、泰国、韩国和中国台湾将成为主要的成品油出口经济体。日本由于国内需求减缓,国内炼厂开工率持续下降,导致成品油出口大幅减少;其余经济体均呈现出口增加态势。其中,印度增加32%,泰国增加63%,韩国增加38%,中国台湾增加38%。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内地新炼厂的逐步投产,如果市场需求不能恢复到金融危机前水平,也可能出现成品油大量出口的局面。综上所述,未来亚太地区产能扩张速度将大于市场需求增长速度,过剩的成品油产能有可能对未来贸易市场产生巨大冲击。

四、区域内各经济体的市场化政策对成品油贸易有显著影响

亚太各经济体的市场化政策通过影响本经济体的成品油产销,共同奠定了亚太地区成品油贸易的基本格局。区域内相对发达的经济体,如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中国台湾,相继开放了成品油市场,允许成品油自由进口,并且已平稳过渡到市场定价阶段。新加坡继续致力于推进出口型炼厂建设,稳固自身远东地区贸易中心的地位。而印度、越南、马来西亚等国家正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国的市场化改革道路。相对不发达的一些国家,如缅甸、老挝、孟加拉国等仍延续控制措施,只允许国有企业从事本国成品油的批发和零售业务。

相对发达的经济体一般通过构建有效的市场壁垒,保护境内企业和市场免受冲击。第一,这些经济体非常重视内部企业竞争力的培育问题,其目的在于保护境内的从业者,避免引发成品油市场化改革带来过度的经济波动,使油价压力有序、顺畅地向企业和消费者转移。韩国在开放成品油价格之前,向SK、LG、现代、双龙和仁川等五大石油公司放开加油站限制,激发五大公司大量兴建加油站的热情。1992-1997年,韩国国内加油站总量从4953座激增至1.06万座,市场竞争非常充分。待成品油价格放开之后,过高的零售成本和较低的零售利润,阻碍了国外石油公司进入的步伐,零售市场仍掌握在五大公司手中。第二,这些经济体通过法律限制,提高外国企业进入的门槛。例如,中国台湾地区虽然允许企业自由进口成品油,但根据台湾《石油管理法》规定,凡从事油品进口的企业必须承担最低60天(按其前12个月在岛内平均销售量或使用量计算)且不低于31万桶的储备义务。高门槛限制了外国企业的进入,现在台湾岛内成品油进口商仍然只有台湾中油和台塑集团两家。澳大利亚则对进入该国的成品油标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些低质量、低标号的成品油被拒之于国门之外。第三,这些经济体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前提下,积极推动炼化企业走向海外市场,尤其是亚太周边市场。目前,日本、韩国、印度和中国台湾地区的部分炼油企业均把成品油出口作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不发达经济体一般通过指定进出口商和批发商。控制成品油的贸易和销售。例如孟加拉国政府指定孟加拉石油公司(BPC)为唯一有权进口原油和成品油的企业,且BPC的采购决定须由政府作出。同时,政府对供货商也拥有较强的选择权,2009年,孟加拉国政府指定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Petronas为本国主要成品油进口供应商,以取代之前科威特国家石油公司(KPC)的地位。不发达经济体实施这些限制措施,一方面是为了避免由于成品油进口和销售的混乱引发通货膨胀、社会经济放缓、社会不稳定等问题,另一方面,也能够集中国内力量,增强对外的谈判地位,以达到降低进口成本、获得国外油气行业优惠支持等多种目的。

五、中国企业将成为亚太成品油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2009年中国内地成品油市场需求增速放缓,几度出现销售不畅、库存上升的状况,产销矛盾凸显。据统计,2009年中国内地成品油产量2.28亿吨,成品油表观消费量2.21亿吨,产量超过消费量739万吨。预计“十二五”期间,中国内地炼油产能将继续增加约1.6亿1.9亿吨,按照开工率85%90%测算,成品油产量年均增长6.6%,将比成品油消费增速高2.4个百分点,内地市场可能延续供大于求的局面。市场将呈现由点到面,由区内到区外的全时空竞争格局,价格竞争几乎难以避免。

与韩国、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企业相似,在本土市场竞争充足的前提下,中国内地大石油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将成为下一步发展的方向。2010年3月,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已经重启来料加工业务,第一艘装载2.5万吨沪IV高标柴油的货轮驶离上海,前往新加坡。预计今年上海石化将出口高标柴油和航空煤油40余万吨。进军国际成品油市场,能够充分利用炼厂资源,实现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整合,最大化提升经济效益。但也应该看到,亚太成品油市场已经出现供过于求的趋势,未来这种趋势仍将进一步强化;亚太区域内的贸易量虽然保持活跃,但整体进出口水平下降;中东、欧洲和美洲炼厂对亚太市场也有出口成品油的市场冲动;区域内一些国家强化对外采购力量,增强讨价还价的能力。种种趋势表明,未来亚太成品油贸易市场也将是以买方为主的市场。

因此,不论是在国内市场,还是参与亚太市场,中国的石油销售企业都可能面临价格竞争的压力,目前最切实的做法,就是提升运营水平,降低炼化、销售和物流成本,同时加强服务管理,提升品牌建设水平,尽快找到非价格竞争的路径。

参考文献

[1] IEA.IEA medium-term oil market report 2009.[2] BP集团.BP世界能源统计2009.[3]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推进成品油价格改革研究”课题组.成品油价格改革的国际经验及启示[N].中国经济 时报,2007-8-21.[4]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2009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收稿日期: 编 辑:

2010-04-06 海松

亚太地区成品油市场特点分析20100 篇2

正文目录

第一章成品沙发产品概述1

第一节产品定义、特点分析1

第二节产品主要应用领域2

第二节产品生命周期分析3

第三节产品波特五力模型分析4

第二章中国成品沙发产品发展环境分析6

第一节经济环境分析6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6

二、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9

三、进出口贸易历史变动轨迹11

四、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12

第二节政策环境分析15

第三节国家“十二五”规划解读16

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16

二、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18

三、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1

四、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23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24

第四节技术环境分析27

一、技术发展现状27

二、新技术的发展28

三、技术发展趋势30

第三章中国成品沙发市场规模分析35

第一节2011-2013年1-10月中国成品沙发市场规模分析35

第二节2013年1-9月我国成品沙发区域结构分析36

第三节中国成品沙发区域市场规模分析37

一、2011-2013年1-10月东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37

二、2011-2013年1-10月华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39

三、2011-2013年1-10月华东地区市场规模分析40

四、2011-2013年1-10月华中地区市场规模分析

42五、2011-2013年1-10月华南地区市场规模分析4

5六、2011-2013年1-10月西部地区市场规模分析47

第四节2013-2017年中国成品沙发市场规模预测49

第四章中国成品沙发需求与消费者偏好调查51

第一节2011-2013年1-10月中国成品沙发产量统计分析51

第二节2011-2013年1-10月中国成品沙发历年消费量统计分析

第三节成品沙发产品目标客户群体调查53

一、不同收入水平消费者偏好调查53-1881、企业财务指标分析1242、企业资产负债情况分析126

三、发展战略129

第四节重点企业4132

一、公司概况132

二、企业财务数据分析1341、企业财务指标分析1372、企业资产负债情况分析139

三、发展战略140

第五节重点企业5143

一、公司概况143

二、企业财务数据分析1441、企业财务指标分析1462、企业资产负债情况分析149

三、发展战略151

第六节重点企业6153

一、公司概况153

二、企业财务数据分析1551、企业财务指标分析1562、企业资产负债情况分析158

三、发展战略161

第八章中国成品沙发产品竞争格局分析165

第一节成品沙发行业历史竞争格局概况165

一、成品沙发行业集中度分析165

二、成品沙发行业竞争程度分析167

第二节成品沙发行业企业竞争状况分析169

一、领导企业的市场力量169

二、其他企业的竞争力171

第三节2013-2017年中国成品沙发产品竞争格局展望173

第九章2013-2017年中国成品沙发产品发展预测175

第一节2013-2017年成品沙发行业产量预测175

第二节2013-2017年成品沙发行业市场规模产预测176

第三节2013-2017年成品沙发行业工业总产值预测177

第四节2013-2017年成品沙发行业销售收入预测178

第十章2013-2017年我国成品沙发行业投资价值与投资策略分析

第一节行业SWOT模型分析180

一、优势分析180

二、劣势分析182

三、机会分析185

四、风险分析187

第二节2013-2017年中国成品沙发产品投资风险预警189

一、行业竞争风险预警189

二、技术风险预警191-3-180

三、经营管理风险预警192

第四节成品沙发行业投资策略分析195

一、重点投资品种分析195

二、重点投资地区分析196

更多图表:见报告正文

详细图表略…….如需了解欢迎来电索要。

本报告实时免费更新数据(季度更新)根据客户要求选择目标企业及调查内容。------------------------------

【报告价格】[纸质版]:6300.00元 [电子版]:6500.00元 [纸质+电子]:6800.00元(部分用户可以享受折扣)

【交付方式】EMIL电子版或特快专递(付款后24小时内发报告)

上一篇:獐子岛案例分析下一篇:1学习观念调查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