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

2024-10-07

《普通人》(精选12篇)

《普通人》 篇1

若不去细看, 她与大街上别的老太太没什么区别。她低着头, 两眼迷离, 步履蹒跚, 扎在脖子上的浅蓝色围巾在寒风中飘飞。从她身边经过的人都匆匆忙忙目不斜视, 圣诞节快要到了, 每个人都很忙碌。

一对情侣虽然拎着大包小包, 但还是手挽着手有说有笑, 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个老太太。

一位女士带着两个快乐的孩子往姥姥家走去, 也没有注意到这个老太太。

如果这些人稍微留意一下, 就会发现她还是与别的老太太有些区别, 因为她没有穿鞋, 光着脚走在冰冷的雪地上。

老太太来到一个公交站台, 将脖子上的围巾取下, 裹住头, 脖子则缩进衣领里。

公交车来了, 老太太颤巍巍地爬上车, 坐在司机后面的位置上。老太太旁边的位置上坐了一个男人, 这个人忽然变得坐立不安了。

一个小男孩用手指指着老太太, 说:“妈妈, 那个奶奶光着脚。”

男孩的母亲表情有点儿尴尬, 她说:“安德鲁, 不要用手去指别人, 这样做不礼貌。”

这时, 有个穿裘 (qiú) 皮大衣的女乘客说话了:“现在的孩子都太没礼貌了!”

一个知识分子模样的人接过话茬儿说:“为什么现在还会这样?我们交的税难道没有用来救济穷人吗?”他旁边的人说:“共和党天天高喊着要减税呢, 他们这是帮助富人, 打压穷人!”“此言差矣!我看责任在民主党。”一个灰白头发的人插话道。

“人应该学会理财, ”一个大学生说, “如果这位老人家年轻时不是把钱全部花光, 而是拿出一部分来投资或者储蓄, 她现在就不会受穷了。”

所有参加评论的人都感觉很好, 认为自己的话戳中了问题的要害。

过了一会儿, 公交车到站了。一个小伙子出现在车门前。他的头上是一顶柔软的羊毛帽子, 手上是一双温暖的手套, 耳朵上是一副耳机。小伙子随着只有他自己能听到的音乐扭动着身体上了车, 然后在老太太对面的位置上坐了下来。

当小伙子的目光落在老太太的脚上, 他立即停止了摆动身体, 并且把目光转移到自己的脚上。他脚上穿的是一双保暖的运动鞋, 名牌的, 是他利用业余时间打工挣钱买的。

小伙子弯腰脱下自己的鞋子。接着, 他离开座位, 蹲在老太太身前。“老人家, ”他说, “我看到您没有穿鞋。瞧, 我有鞋子。”

他轻轻地捧起老人冻僵了的脚, 给她穿上袜子和鞋子。

这时, 公交车又到了一个站点停了下来, 小伙子下了车, 光着脚踩在雪地上。

乘客们不约而同地隔着车窗目送他光脚行走。

“他是谁?”有人问。

“是个圣人吧!”人们又议论起来。

可是, 那个爱用手指指别人的小男孩指着小伙子的背影说:“你们说得都不对, 我看得清清楚楚……他就是一个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鲁长义选自《齐鲁晚报》)

《普通人》 篇2

一位母亲说,希望女儿成为叻女,这个粤词并难译为白话,叻,能干之意,但不是主持一个小家庭头头是道那种能干,肯定含有扬名立万、独当一面,名利双收之意。

当下微笑说:“你不是真的那样希望。”

那是很吃苦的,需要付出极大代价,与得到的酬劳丝毫不成比例,承受众目睽睽的压力,到头来,名与利,又同快乐不大挂钩。

每一个行业都需注人大量时间精力练练练,有些人甚至因此无暇组织家庭,生活十分孤苦。

女孩子,读个学士傍身也已经足够,最要紧是父母痛惜,早点结婚是正经。

真正的叻女也毋需()刻意栽培,她若有科学、艺术、或商业天份,社会一定比父母更快察觉,迅速将她捧上高台,天生才华难自弃,也只得牺牲其他幸福。

身体健康精神愉快有工作有家庭已经够能干。

一个普通人 篇3

当时他赶着羊群路过我家商店门口,进来看了看,赊走了80块钱的商品,在我家的账本上签了一个名字。后来,我们一有空就翻开账本那一页反复研究,不知这笔钱该找谁要去。

在游牧地区放债非常困难,大家都赶着羊群到处跑,今天在这里租下毡房子住几天,明天在那里又停一宿的,从南至北绵延千里逐水草而居,加之语言不熟悉,环境不了解,我们居然还敢给人赊账!

幸好牧民都老实,一般情况下不会赖账。

春天上山时,刚刚离开荒凉的冬牧场,羊群瘦弱单薄,牧民手头都没有现钱,生活用品又急需,不欠债实在无法过日子。而到了秋天,羊群南下,膘肥体壮。他们路过喀吾图一带时,便是我们收债的好日子了。但那段时间我们也总是搬家,害得人家还债时总找不着地方,千打听万打听,好容易才找上门来,还清了债,亲眼看着我们翻开记账的本子,用笔划去自己的那个名字,这才放心地轻松离去。在喀吾图,一个浅浅地写在簿子上的名字就能如此轻易地紧紧缚住一个人。

可是,那个账本上,所有人的名字都划去了,唯独这个人的名字还稳稳当当地在那一页上停留了好几年。

于是我们急了,开始设法打听这家伙的下落。

冬天里的一天,店里来了一个顾客,一看他的狼皮帽子就知道是放羊人。我们正好想起来这事,就拿出账本请他辨认一下是否认识那个人——用我妈的原话说是“不要脸的、‘加蛮’(不好)的人”。

谁知他不看倒罢了,一看之下大吃一惊:“这个,这个,这不是我吗?这是我的名字呀!是我写的字啊!”

这个人揪着胡子想了半天,也记不起自己什么时候买了这80块钱的东西,到底买了什么东西,以及为什么要买。他抱歉地说:“实在想不起来啦!”却并没有一点点要赖账的意思,因为那字迹的确是他的。但字迹问题也终究是他自己说了算,我们又不知道,反正他就是不赖账。

他回家以后,当天晚上立刻送来了20块钱。后来,他在接下来的8个月时间里,分4次还完了剩下的60块钱。看来他真的很穷。

普通人的爱情 篇4

一直都以为, 父亲和母亲凑合了35年。

可是, 当父亲面对伴他35年的老伴遗像痛哭流涕时, 我才真正意识到, 他们的爱情不是挂在嘴上的。而他们有的不仅仅是爱情, 还有亲情。将爱情升华成亲情, 才是最可靠、最持久、最稳定、最温暖的感情。

生死离别, 大悲大恸。谁都没有意识到我的母亲会在52岁时过早地撇下她的丈夫撒手人寰。在母亲周年忌日, 父亲端详着她的遗像, 任泪水肆意奔流。我的善良的、老实的父亲, 在失去朝夕相伴的夫人一年内, 苍老了许多, 头发星星点点的花白了, 脸上的皱

纹深邃奇崛, 这一刻, 我的心在绞痛, 他今年还没有60岁啊!父亲从来没有洗过衣服, 没有做过饭菜。母亲去了, 干完农活回家, 他摸索着学会了洗衣服, 做饭菜。不知道他吃了多少烧糊的或夹生的饭, 也不知道他吃了多少次放多了盐或没有放盐的菜, 但是我知道, 他一看到与自己相依为命35年的夫人遗像, 一定会良久地注视, 一定会默默地流泪。

对于母亲的离去, 父亲是最无法接受的。

母亲的病, 直到她驾鹤仙去, 也没有确诊。辗转于市内几个医院, 时好时坏。在住院的近两个月时间, 父亲一直陪伴在她左右。母亲的病情, 是父亲脸色的晴雨表, 缓解时, 父亲的脸色明显地挂着些许欣慰, 他希望她能快些康复, 能跟他一起走过晚年, 不一定要携手, 不一定要亲密无间, 说上几句家常话。相视一个笑容, 或者, 一起到田间地头劳作, 只要两个人都在, 一切都有意义。

但是, 母亲的病情还是恶化了, 不可挽救地恶化了。所有的人都还没有意识到这是她最后的日子, 包括我的父亲。在她第三次住进医院之后, 医生说, 需要输血。父亲马上伸出古铜色的胳膊, 急切地对医生说:“医生, 给她输我的血!”医生留给父亲一个职业微笑:“不是你想用谁的血就能用谁的血!?”医生还告诉他, 输一个300毫升血的价钱。父亲听着听着就垂下了头。为了给母亲治病, 花费已经不是一个小数字了。父亲后来告诉我, 母亲坚决不愿意把这个消息透露给我。她不愿意增加我的负担!

我的父亲, 我的老实的农民父亲, 一个人偷偷跑到街头流动无偿献血车上, 第一次献了血。瞒着我的母亲, 瞒着我, 我的父亲打听到献血到一定的数量, 可以给直系亲属、配偶报销用血费用, 决心用这个办法来拯救爱人!献完血第二天, 父亲又去了一趟街头流动无偿献血车上, 这一次, 他没能如愿。漂亮的护士向他解释, 要间隔一段时间才能再次献血。父亲紧紧捏着那本鲜红的《无偿献血证》, 默默走下了车子。原本以为找到了一条拯救爱人的捷径, 却未曾想到, 这根本就不可能是急功近利的地方。

在他有限的医学知识中, 不可能意识到无偿献血是弘扬社会爱心的义举。他所要的结果就是通过无偿献血挽救与他相依相伴妻子的性命!所以, 父亲的失望是显而易见的。失望的父亲在大街上溜达了很久, 也没能想到拯救妻子的好办法, 只能把真实情况告诉我。

第二天中午, 母亲的病情持续恶化。父亲紧紧地拽住她的手, 希望能从死神手中夺回他的爱人。可是, 我们终究只是普通人, 医生也不是神仙。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一条生命终结。只能用泪水、嚎哭表达哀思。

母亲走了。父亲沉默了。沉默, 是思念的最好表达方式。只有在沉默中, 往事才能走进记忆;只有在沉默中, 记忆才能逐渐鲜活。

父亲和母亲, 都是普通人。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爱情, 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生活哲学, 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生命轨迹, 欢笑、泪水, 甜蜜、痛苦, 团聚、死别, 这些生命的本来面目一一还原为真实的生活。

母亲下葬时, 父亲将他的献血证拿了出来, 安放在母亲棺材正中。捧起泥土, 洋洋洒洒飘落在献血证上。

生命虽已消逝, 爱情并未终结!W

尊敬普通人 篇5

记得有一天,屋外下着倾盆大雨,躲在被窝里的妈妈不想动弹,可是却很饿,于是叫了一份外卖吃。看着外面的雨,就像一盆一盆得水往下倒。好像每个雨滴都很有力度,砸在车上,发出霹雳啪啦的响声。

一打窗户,一阵更变吹了过来,马路边的树,都被吹的东倒西歪,就像受伤的人,怎么也站不起来。这风冷得刺骨,于是我瞬间关上了窗户。在等待时间里,我拿出自己喜欢的书刊……我抬头看看时钟,都已经快1点了,饭怎么还没送到,我生气极了。

又等了20分钟左右,们才发出咚咚的声音,我愤怒的去开门,之、见外卖员身上全湿透了,就像一只落汤鸡,就连脸上一挂着许多水滴。他提着饭,双手呈上来,边跟我说:“对不起,给您送晚了,外面的雨实在太大了。”我看看他手上的饭,撒了许多,我吼了一声:“这还怎么吃呀。我要给差评!”可他却拉着我的手有恳求的语言说:“求你别给差评。”他知道给了差评,这单就白跑了。

普通人的隐秘 篇6

下楼买包子,正好碰上老王在店里吃面。

小区这家面馆,自从庆丰包子铺火了之后,开始兼营包子。但自从本地“某不理”包子改走高大上路线后,我已很少光顾包子铺。

老王是各种面条的爱好者,小区附近的各家面馆,他基本吃过一遍了。见我进来买包子,他热情招呼:“老弟,过来吃碗面!”我说:“王哥你吃吧,我今天吃包子。”等包子的工夫,老王给我讲了一个笑话。

一个挺粗俗的笑话,而且我也早已在网络上看到过,但还是陪着老王笑了一通。老王总是这类不新鲜话题的搜集者和热心传播者。只要一见面,开口就是各类国家大事、陈旧新闻、小道消息。老王不看书,不读报,不上网,他的信息源大多是小区里那些离退休老干部,老干部们的信息源大多是本地晚报。我经常在黄昏时分,看到老王穿着睡衣睡裤,站在小区的花坛边,跟那些同样穿着睡衣睡裤的老干部们交流信息,讨论国家大事。

没退休之前,老王是一家五金厂的工会主席,有一次在组织活动时,老王顺手揩了一个年轻姑娘的油,结果被那姑娘的男朋友把脑壳敲了一个洞。这事邻里之间传播很广,老王虽然蓄起了头发极力掩盖伤疤,知道底细的年轻姑娘们还是绕着他走。退休后,老王把主要精力用在组织老年妇女们跳广场舞上。音响是他提供的;小区湖边那片空地,是他组织人马整理出来的;流行什么舞姿,是他先拜师学艺,然后再教会那些动作笨拙的舞友们的;遇有小区居民抗议噪音太大,是他出面平息的。老王这人,好脾气,热心肠,虽然好色点,但,有几个男人不好色呢?因此,总的来说,老王是个好人。

外人眼中的好人,在老婆眼里往往是另一回事。老王的老婆,长得五大三粗,可惜一直没生育。和很多普通夫妻一样,两人经常打架,虽然是关着门打架,但老楼隔音效果差,瞒不住邻居。有时候老王出门时脸上身上贴着橡皮膏,邻居们就知道老王在老婆面前又吃亏了。老王在工厂出事那次,他老婆曾短暂消失过一段时间,大家都以为他们离婚了,但隔一段时间,她又回来了。两人最近一次打架,是在广场舞现场。老王正领着一帮老年妇女们跳僵尸舞,一字长蛇阵,老王是蛇头。冷不防地,他老婆就扑了过去,抓住老王的白裤子,从裆部刺啦一声撕开了。据说当时老王保持了最大的克制,一声没吭,回家换裤子去了。

我曾跟一个写小说的朋友说,我想写写老王这个人。朋友觉得没什么好写的,和所有被称为老王的人一样,老王这人太普通了。既没有曲折离奇的世俗生活,也没有高大上的精神生活,无非是读读晚报,看看新闻联播,穿梭于熟人之间,传播点小道消息。这样的人,多了去了。小人物一个。

朋友说得没错,老王的确就是这样一个小人物,满足于一碗面条的快感,一则笑话的欣悦,没有太高的精神追求,没有属灵的生活。但这都是表面的。你永远无法猜透一个普通人隐秘的精神追求,也永远不能低估一个小人物内心所积蓄的力量——总之是,老王捂着裆回到家之后,把门一关……

家不是讲道理的地方,老实巴交与容忍,未必就是见不得人的隐秘,普通人有普通人的平凡生活,有时,并不需要反抗,只要和諧。 (摘自《中国周刊》)

普通人如何过上道德的生活 篇7

也许, 生物学家和哲学家至少对此能够达成共识:人是一种道德的动物。要像动物那样生活, 这不难;难的是过上一种道德的生活。不由得想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那时金训华、草原英雄小姐妹等英雄人物的名字及其事迹被到处传诵, 正如今天歌星或电影明星的名字流行于大街小巷一样。在那个时期成长的人们, 对于道德的启蒙认识就是, 要像上述英雄人物那样, 时刻准备着为集体财产或祖国而奉献自己的一切, 甚至生命。无奈生活中并不时时都有灭顶之灾突袭而来, 更何况出于人性中生来就有的自私自利或求生本能, 舍生而求义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实难做到。于是, 随着那个时代的结束, 这些英雄的名字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躲避崇高”成为另一种风尚。当然, 这种“崇高”绝不是道德的同义词。作为道德的动物, 我们终究难以躲避道德。那么, 何谓道德?

哲学教科书也许会给出关于道德的标准定义, 但促使我再思道德问题的诱因, 是因为刚刚读完《道德的重量———在无常和危机面前》一书。作者不仅是一个人类学家, 而且还是个精神病医师, 他曾接待并诊治过不少病人, 因而本书除了导言和后记部分论及一般的道德问题之外, 主线均由作者曾经接待过的具体人物和案例构成。正是书中这些人物的命运及其遭遇, 他们面对无常和危机的所作所为, 促使作者 (其实也是读者) 去思考一个沉重却难以回避的问题:何谓道德?

书中所列人物的命运及其遭遇各异, 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生活中曾经历过的重大事件, 有着刻骨铭心的反思。比如, 一个曾经在二战中被授勋章的士兵, 战后成为一个成功的法律专业人士, 应该说, 他的生活和事业都相当顺遂。然而, 他却有着严重的心理疾患, 在心理医师面前, 他和盘托出, 那是因为, 每当回忆起太平洋战争期间他所犯下的暴行, 就彻夜难眠, 锥心刻骨般地刺痛。他认为那不仅是自己道德堕落的明证, 而且还证明了社会的伪善, 因为它不愿承认战争把普通百姓变成凶手的事实。因此, 他的心灵备受折磨和煎熬, 家人也焦急万分。然而, 正如作者所问, 那种终生挥之不去的曾经犯有暴行的愧疚秘密, 究竟是医学问题还是道德问题?显然, 那更是一个道德问题。

可见, 道德不是追随崇高, 而表现为一种深刻的忏悔和反思。正是在这种反思之中, 人类生活的意义得以显现。人首先需要活着, 为了生存之需, 我们不得不遵守诸多规则,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社会规则。当整个社会都倡导女性裹脚, 或是容忍奴隶制 (比如南北战争前的美国) , 更不用说鼓吹以“爱国”的名义多多杀人, 此时, 个人若是敢于逆流而动, 结局可想而知。当然, 社会中总有个别格外富有道德勇气的人物敢于挺身而出, 不得不承认, 他们已经达到的道德境界远非大多数人所能企及。●陈蓉霞

但这决不意味着普通人就不能过一种道德的生活。此处的道德是指, 勇于反思并敢于承担个人责任, 哪怕他的所作所为是迫于当时的局势, 正如上述那位二战期间的士兵。如此反思的人多了, 一个道德问题自然就会摆在人们面前:评判一个具体的行为, 是仅看它的一时一利, 还是背后有着更为深沉的普世价值?也许身为白人, 对于奴隶制难生恶感, 但进一步再想, 这样的制度对于所有人 (自然包括黑人) 公正合理么?正是这样的反思, 让我们体会到普世价值的可贵。

当然, 道德并不仅仅停留于反思, 它更是一种行动。本书提到一位美籍法国人, 她出入于世界上最贫穷的地区, 为当地的人们, 尤其是妇女儿童, 提供力所能及的人道主义援助。她这样做的动力是来自对社会公正的热情追求, 眼看这些人身处困境难以自救, 她无法做到袖手旁观。而她这种崇高献身精神的背后则有着更深层的理由, 因为她始终不能忘记她的祖父在二战期间协从战犯的往事。于是, 任何她认为与祖父有关的可耻行为———帮凶、种族主义、没有责任感, 等等, 她都要在自己的生活中与之对着干。这就是说, 她已经从反思走向行动。后来这位可敬的女士死于一次意外车祸。正如她母亲所说, 她不是圣徒, 也不是英雄, 而是无数普通人中的一个, 做着他们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这就引出了一个更为关键的命题:道德不仅是反思, 而且还是人们做他们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如今, 我们已习惯于把诸多不良社会风气归之于体制的弊端, 但事实上, 这仅是在事理层面对原因的一种追问, 但绝不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质问, 因为道德的前提即是人有自由意志, 正如法律的前提也在于人有自由意志一样。

在此必须区分的是, 比如针对严重的道德滑坡, 就一种社会现象而言, 我们理当追问社会机制本身出了什么问题;但若是落实到具体的个人, 我们依然可以追问, 他对此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就是说, 我们是否在做着我们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也许个人的力量实在微不足道, 但这绝不是逃避个人责任的理由甚至借口, 尤其是, 当我们面对的选择远非生死考验之时。回到本文开头关于道德的追问, 对于普通人而言, 要过一种道德的生活, 绝非体现在罕见的、轰轰烈烈的壮举之中, 而只是体现在日常平凡的举止之中。我们为改变当下社会中的不正当和不公平可曾做过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道德责任, 而非等待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之后再来弥补当年曾经受到过的不公正待遇。因此, 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从自我反思开始。一种缺乏反思的生活就是麻木的生活, 而麻木就是不仁, 古人早已如此告诫过我们。但令人遗憾的是, 这种麻木正在吞噬我们社会中的大多数成员。正是在此意义上, 本书所举案例中的人物行为值得我们阅读和回味。不要说社会太强大, 道德的力量就在于, 全世界的黑暗也不能使一支小蜡烛失去光辉。

我们都是普通人——《刘琳》导读 篇8

小说开篇伊始,“我 ” (魏红玉) 邂逅陈仲鸿,才有了后面情节的展开。如果叙述者魏红玉不在火车上,如果没有遇到陈仲鸿,如果魏红玉对刘琳不感兴趣……所有的假设只要有一条掉链子,有关刘琳的故事也许就无从知晓。

此文本正是通过陈仲鸿和魏红玉共同讲述和相互回忆,读者才知晓了刘琳身世全部,了解了悲情所在。小说的悲情是真实的,刘琳离家外出在酒店打工时,无忧无虑地生活着,可是,幸福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第二年回家考试。考完试就遇着之前追求她的那个男人。男人知道她考上大学,在夜里放火,烧了她们一家,用的是汽油,把几间房子浇了一圈。她奶奶,她妈妈,都在那场大火里死了,她父亲重伤,浑身没有皮,手指关节因为皮紧不能弯曲,几乎身上所有关节处都需要动手术切皮松弛,且做一次两次还不能解决问题。她除了伤了脸,还伤了腿和脚。我见着她那时,她的父亲还需要天天推拿活络筋骨,那样子难以自食其力,刘琳为了医药费只好带着父亲出来打工。”后来父亲去世,刘琳变疯,陈仲鸿积极为她治疗,略有好转,再后来,她自杀了。细读后,我觉得这才是生活的真实。如果说刘琳发达了,成了高级白领,那倒成了一篇编织白日梦的通俗小说。

刘琳的故事的确能产生震颤的效果,丰富了文本的文学性。可是,天下小说中比她命运悲惨的故事多的是 ,为何独独言说此小说呢?窃以为,此文本是一篇隐喻之写。刘琳只是一个符号,并非鲜活的个体,因为她内心活动,包括其内心的痛楚并没有被旧海棠发掘出来。回望此小说, 其间的所有人物都只是一个不留痕迹的过客,如当年一同在酒店工作的几位都是如此,他们最后的下落处境都没有交代。在作者看来,没有交代的必要,只要把刘琳的一生写透即可。

《刘琳》 并不是为帝王将相作正史,而是聚焦普通人、小人物,这些小人物身上也蕴藏着大量的社会文化信息,因此,刘琳的一生是我们所有普通人生的写照,她的身世就是普通人世的隐喻。大千世界,芸芸众生, 名人、伟人毕竟是少数,前者生活的沉重和苦痛与个人生命体验紧密相关,而后者则是与时代命运、民族前途紧密相连的。所以, 《刘琳》 中的刘琳没有被作者置于广阔的时代背景下当属理所当然。如果说刘琳是“这一个”,为何作者没有写出其生命的痛感呢?如果把刘琳换成张琳或王琳什么的,小说的故事情节并无变化, 文学意义还在其中。

我们普通人来到世上走一遭,有多少人被他人关注呢?生灵降临又消亡,一茬又一茬,又有谁去记述?刘琳是因为魏红玉上了火车才被陈仲鸿提起的。此前,刘琳已被魏红玉忘记。如此表述,就道出了生命之痛。 人活在世上,犹如一粒尘埃一样渺小,那么,怎么让这颗尘埃被记住, 则是 《刘琳》 存在的价值和写作意义。

文学作品不仅仅是书写生活的苦难和沉重,还必须化解生活的苦痛。 在这个物质化的时代,情感淡漠了么?非也。且看 《刘琳》 中的刘琳不是被他人惦记么?陈仲鸿不是曾悉心照顾过她么?以至于后来,陈仲鸿把魏红玉当成了刘琳。这么写来,就有了温情 。 小说起笔 是低沉的 , 说 “我”是扫完墓回深圳才遇见陈仲鸿。 为了目睹刘琳,“我”在陈仲鸿的带领下,仅看到了刘琳所在的小土堆。 生命易逝,生命已逝,但生者对她的情感却剪不断、理还乱。那么,小说精神的复杂性尽显矣。

《普通人》 篇9

一、劳伦斯性格的展现

在小说中, “我”, 故事的叙述者——劳伦斯的哥哥, 戴安娜——劳伦斯离异的姐姐, 查迪—另外一个弟弟, 大家为了能有机会家庭团聚而非常高兴, 各自携带家人来到了海岛上的别墅, 劳伦斯和他的家人也加入了这个集体, 可是他却显得是那么格格不入。在大家兴致高昂的时刻, 劳伦斯总是扮演撒旦的角色, 破坏和谐的气氛, 他总是看到事物的阴暗面, 像一个清教徒一样的生活着, 拒绝享受眼前的这一切。

《再见了, 我的弟弟》并无什么曲折惊人的情节, 在平平淡淡中讲述着故事, 作者把故事发生的背景设置在一个海岛上, 出入须经渡口, 海岛上的别墅, 远离城市的喧嚣, 渡过茫茫的大海, 来到这宁静的岛上度假。可是劳伦斯却在有意和无意中破坏着这一切, 使“我”想起了他以前的生活, 16岁时, 他给自己的母亲定义为 “轻浮、胡闹、喜欢破坏、过于强硬” (frivolous, mischievous, destructive, and overly strong) , 从而决定上寄宿学校, 离开家人。他不喜欢别人叫他的乳名, Tifty the Croaker, 说明了他内心的自卑, 不愿意回到过去的生活, 和家里人正好形成了对比。他反对酗酒、赌博, 漠视精神生活。他逃避现实, 处处碰壁, 愤世嫉俗。接着, 作者写了他生活中的“十四”个告别:父亲淹死的时候, 他到教堂去向父亲告别。仅仅三年, 他断定母亲为人轻浮, 于是向母亲告别。大学一年级的时候, 他和同宿舍的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但是这人喝酒太多, 于是春季学期一开始他就换了同房间的人, 向他的朋友告别……契弗在小说里接着写:“这是悲哀、是执拗、偏狭。这是把瞻前顾后误当作有骨气。”劳伦斯的生活状态由此可见一斑。他敏感多疑, 孤独困惑, 无法融入周围的世界, 他不理解所处的社会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群体, 他总是以自己特有的处事态度去观察世界, 结果处处碰壁。契弗在小说中塑造了“我的弟弟”这一典型形象, 具有普遍的意义, 正是一批理想破灭, 对生活、对未来充满恐惧的一批年轻人的典型代表。“我的弟弟”劳伦斯事事追求完美, 无法容忍生活中的缺憾, 于是他整日处于深深的失落中。作者对这一人物寄予了极大的同情, 通过亲人的口吻用一种淡淡的嘲讽对这一人物进行了心灵的剖析。

二、二战后中产阶级的普遍精神危机

我的弟弟劳伦斯其实正是二战后中产阶级的一个典型形象, 契弗正是通过这一典型形象揭示了二战后美国中产阶级遭遇的普遍精神危机。战争结束, 他们一时很茫然, 找不到生活的目标, 每天漫无目的地生活, 体现了现代人尴尬的生存状态。表面上他们物质生活丰富, 但是内心里却充满怯懦, 而现代文明有时也扮演着撒旦的角色, 在有意无意中破坏着人们之间的和谐关系。战后, 人们更注重于物质的发展, 大多数人追求物质文明, 而忽略了自我意识的觉醒, 在高度发达的物质条件下, 精神生活显得贫瘠, 而作者契弗则是在这一历史条件下, 开始探索人类的本性。他的一系列短篇小说中通过一系列现代人茫然的生活状态, 来揭示这些典型人物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荒诞和荒唐的生活状态。一方面, 作为有欲望群体的人类在物质生活面前总是难以摆脱物质的摆布, 同时, 作为有理性的人类又为这些违反道德的做法充满了不屑与鄙视。于是, 这些人们就在现实与欲望中苦苦挣扎, 而契弗塑造的劳伦斯这一形象, 又存在着典型的个例。劳伦斯的特点在于他无法意识到自己精神的异化和人格分裂, 他之所以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在于他居高临下俯视一切, 同时带有精神上的洁癖。但是这些特点也正是周围的环境赋予他的一个普遍特点。

三、劳伦斯性格分析

契弗的作品如实地反映着严酷的社会现实。这篇小说写于1951年, 主人公劳伦斯属于普通的中产阶级, 受过大学教育, 但总有一种无形的失败感围绕着他。他看待任何事物总是以悲观的态度, 看客的心情, 他以嘲弄不屑甚至有些侮辱的口气评论自己的姐姐。在观看家人下棋时, 他带着病态的心理去观察每个人, 他认为每个人都生活得很痛苦, 他同情实际上生活得很快乐的厨师, 正是他的这种心理意识使他与社会格格不入, 他的这种心理意识也是他精神痛苦的源泉, 但是他无力摆脱, 因此他总是失落、痛苦、多疑, 因而他也总是孤独彷徨。整部小说的基调充满了忧愁和悲伤。劳伦斯一个人影响了整个的家庭。在广阔的大海面前, 他依然是忧伤的, 他的孩子和妻子无可避免地受到了他的影响, 缺乏归属感, 和家庭、社会无法融入一体。劳伦斯的处事方式不仅让他与周围的环境显得格格不入, 也显示出了他对周围世界的一种焦躁和恐惧的本能。他不能认清自己性格中的这种异化, 他也无法融入周围的环境。他与整个的世界背道而驰, 他面对逆境的唯一做法就是告别, 他的心灵永远都处于游荡之中, 无法找到真正的心灵家园。在没有信仰的这个时代, 劳伦斯的人格变得分裂, 而周围的人们并不能了解他的苦闷, 家人认为他是一个破坏美好事物的撒旦, 他也无法去正视现实, 游离于现实和梦幻之间, 拒不承认自己内心的恐惧和焦躁。整篇小说充满了怀旧和感伤, 使我们对小说主人公怀有强烈的同情心。这种怀旧的情调使人们很容易想到过去那些纯洁美好的时光, 也是对过去那种精神家园的深切眷恋。而主人公劳伦斯失去了纯洁的精神家园, 变得没有信仰, 缺失了美好的理想, 只怀着对现实的不满和满腔的怨气。

小说的结尾作者并没有提出解决的办法, 只是表达了美好的愿望, 生活是美的。“我的妻子戴安娜和姐姐海伦在游泳, 我看到了她们露在黑色海面上的头发, 一个黑色的, 一个金色的, 我看到她们走出来, 赤裸着身体, 毫不羞怯, 无比美丽, 十分优雅的走着, 我一直看着她们走出了大海。”这是作者美好的愿望, 用女性优美的姿态, 用女性特有的温柔去展现这个世界依旧是充满希望的, 无法克服的只是内心的障碍, 像我的弟弟劳伦斯事事追求完美, 事事要求苛刻, 却时常有挫败的感觉, 因为他总是无法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我的弟弟劳伦斯生活在困惑之中, 无法找到生活的答案, 在痛苦和孤独中艰难生存。作者契弗将小说的背景特定在茫茫大海之中, 正是象征了世界的广阔, 但是主人公在这种广阔中无法找到自我, 缺乏安全感, 通篇的小说以悲哀怀旧的语调淡淡叙述故事的情节, 令读者强烈感受到主人公的困惑与孤独。

小说结束于女性游泳的姿态, 这是作者特意用女性的柔美去展现整个世界的光辉, 用美好的事物表达良好的愿望和纯洁的理想。契弗的小说不仅描绘现代人生活的无奈, 精神家园的缺失, 更重要的是契弗在积极探讨救赎的方式。虽然小说最终没有给出我们想要的答案, 但是用女性这种柔美的姿态去代表一种美好的愿望, 也是作者在苦苦探索救赎的途径。

契弗笔下的“我的弟弟”只是美国中产阶级一员的典型代表, 他不是普通的个体, 而是通过他展现了美国中产阶级在二战后普遍的精神面貌。他们是一群悲剧性人物, 他们是美国高科技发展伴随着人类情感多变的悲剧性典型代表。物质生活虽然富有, 可是却是这种表面富裕生活的受害者。他们急于找到一种精神的寄托或家园, 却无力驾驭周围翻天覆地的变化带来的情感上的缺失, 于是这样一群悲剧性人物成了最追求完美的牺牲品。正像“我的弟弟”那样, 无法忍受任何不完美的事物, 他无法解决自己内心的这种矛盾, 只好一次又一次地告别他认为的那些不完美的事物。契弗不愧为优秀的短篇小说家, 在他不动声色的叙述中为读者一次次展现了劳伦斯带给整个家庭和对他自己的折磨, 在这种叙述中, 读者逐渐感受到整个小说的情感和基调, 对这种从普通人身上折射出的社会大问题开始了探索和思考, 因此契弗的小说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引导着我们去沉思。

参考文献

[1]CHEEVER, JOHN.The Stories of John Cheever[M].New York:Ballantine Books, 1980.

[2][美]约翰.契弗.绿阴山强盗:约翰.契弗短篇小说集[M].张柏然, 编选.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

[3]白凤欣.约翰契弗短篇小说人物的心理历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6 (5) .

《普通人》 篇10

同济大学当年为德国人创办, 以建筑专业闻名。虽说大学以大师而闻名, 但像我这样的门外汉只知道同济建筑专业有陈从周先生这位大师。

《说园》系列是陈从周先生的代表作。这是本讲园林建筑理论的书, 通过阐述造园理论、立意、组景、动观、静观、叠山理水告诉人们不少园林建筑知识。同时这也是一本艺术教科书, 书中以园林建筑为例, 告诉读者什么是美, 怎样去欣赏美。不过, 它又不同于理论著作, 不同于一般的教科书, 因为这本书的文字非常优美, 充满了文人雅趣。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熔哲、文、美术于一炉, 臻此高境, 钦悦无量。”即便不是园林专业的人, 阅读这样的书也能从中获得美的享受。书中一些专有概念中有几个字对我很有触动。如“叠”字, 在《说园》中多次提到, 过去我对“叠”于山的意义并不是很明了, 印象无非是重重叠叠这么一种意象。看了《说园》后, 我感到叠不仅是个构园假山的技法, 其实也是欣赏园中假山的关键字眼, 记得有对名联的上联就是这么比拟的:“书似青山常乱叠。”陈从周先生对“叠”字在构园中有很高的要求, 他还具体提出:“叠黄石山能做到面面有情, 多转折;叠湖石山能达到宛转多姿, 少做作, 此难能者。”和梁思成专业科班出身不同, 陈从周先生是中文系毕业, 又师从张大千学画, 并有不俗的成绩。他是从美术切入到园林及古建筑专业上去的, 在这过程中, 从《木经》到《营造法式》再到《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他一路自修下来, 并向前辈建筑学家如陈植、朱启钤、刘敦桢及梁思成等先生问学。园林和古建筑具有很强的民族性, 积淀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说到陈从周的传统文化修养, 从他生前编定的最后一本书《梓室余墨》中可见一斑。这本书中所收随笔近500篇, 内容虽以他的专业古建筑、园林为主, 却涉及书画、古迹、文物、民俗、人物等领域, 就像一本小型的百科全书, 这里我们不仅感受到作者的文字和学术方面的功力, 也让人感到作者的知识之丰富, 如此深厚的学养足以让陈从周先生在专业上取得别人难以取得的成就。

如果没有一定传统文化的浸染, 是无法在园林和古建筑专业中脱颖而出的。但若仅有一定传统文化修养, 而不能运用到所从事专业里, 也是不能出奇制胜的。从这个意义上说, 陈从周先生不仅不是匠, 而是家, 而且是大家。什么是匠?什么是家?我认为, 能把各种知识融为一体的是家, 而只能依葫芦画瓢的是匠。读陈先生的几种著作, 让我感到一通百通的感觉, 里面有史、有诗、有画, 而这一切都是融合在一起的。比如他谈诗文, 其中却有不少诗情画意, 他谈山水画的审美理论, 从中可以看出他在园林古建筑方面的造诣, 而他谈园林的布景造化, 也能让人感受到仿佛跟他在一起欣赏一幅山水画。这种意象纷呈的感觉让人如行山阴道上, 在摇曳多姿中享受着一种天然浑成的审美愉悦。这么多年来, 我们一边打破原有的文化传统, 一边却食洋不化, 或全盘西化或西装马褂混搭。正因为如此, 所谓创新所谓原创只能停留在口头上, 流行的都是那些贴牌的模仿的山寨版。“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下者谓之器”, 我想, 当今很多专家只是器, 像陈从周先生这样得道者只能是少数甚至个别。正如张舜徽给刘梦溪信中所谈到的:“如欲权衡人才之轻重, 盖有专家与通人之别。专家路窄, 通人路宽;专家但精一艺, 通人则能开廓风气, 影响于当时及后世者, 则以通人为大。”陈从周先生正是这样一位通人。读陈从周先生的书让我想到了徐志摩、沈从文, 想到了叶圣陶、俞平伯, 想到了合肥四姐妹, 想到了王世襄, 想起那些隐退在历史中的传统文人们……

普通人的坚持 篇11

大学时,进步君有一个学姐。读书非常认真,开学第一周有三种人在图书馆,补考,重修的,和她。当然她不是书呆子,她是我们社团的社长,团队拿过很多大奖。一起通宵,熬夜准备项目。后来,她拿了全额奖学金去了美国。

以前,进步君有一个老板,是个黑人,后来我们成了朋友。他中国话说得比中国人好。学中文学了十年,能登台讲相声,背古文,是世博会非洲馆的主持人,上过CCTV。有一天,他对我说,我觉得你的中文不地道。当时我就昏倒。他告诉我,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无数次想放弃,最终都坚持了下来。悄悄告诉你,他能瞬间法文、英文、中文互译。

三个故事的最后,不是老套的剧情,XX成为了董事长,XX成了外交官。这些人都很优秀,但也很平凡。走在大街上,你不会像看明星般去看。当然黑人可能除外。

而他们的闪光点足以告诉他们周围的人,坚持的价值。那是一道绵绵不绝的光,不刺眼,不扎人,很柔和。但是无比长久。

《普通人》 篇12

汉语方言复杂, 除了分布地域广阔、山川阻隔等地理条件以外, 旧中国长期处在以小农经济为主的体制下, 封闭的小生产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也是重要的社会原因。

新中国建立之初, 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汉民族共同语的确立和推广工作。1955年10月, 在北京先后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讨论会。从思想上、理论上为推行民族共同语做了充分的准备。1956年2月6日,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 (以下简称《指示》) 。《指示》吸取以往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国语运动的经验, 对普通话做了经典的论述:“汉语统一的基础已经存在了, 这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这是研究、教学、推广普通话的理论基础和工作准绳。普通话是规范的现代汉语, 是我国汉民族的共同语, 也是全国各个民族之间交际的通用语。“语言的规范指的是某一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标准。”“共同的语言和规范化的语言是不可分割的, 没有一定的规范就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共同。” (罗常培、吕叔湘, 1955)

198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以下简称《宪法》) 关于“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的规定, 从法律上确立了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的地位和作用。普通话的作用在于“全国通用”。它是在汉语北方话的基础上确立、发展起来的, 但是, 它高于方言, 是各方言之间的共同语;同时也是我国各民族之间相互交际的通用语言。《宪法》的规定集中反映了新时期社会发展对语言文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新任务。推广普通话的工作不仅应该首先面向汉语各个方言地区, 还要在国家实行多语制的社会语言规划的总格局下, 采取适当的工作方针, 逐步向各个民族地区推进。

20世纪80年代, 语文工作面临社会信息化的挑战。1986年, 经国务院批准, 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了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这次会议把推广普通话、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研究汉语和汉字信息处理问题, 作为语文现代化和语文标准化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 推广普通话、推行《汉语拼音方案》和推行简化字的工作, 尽管存在认识上的不足以及工作力度上的差距, 但总体上符合语文现代化和标准化的发展趋势, 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为了增强推广普通话的工作力度, 会议的工作报告指出:“50年代确定的‘大力提倡, 重点推行, 逐步普及’的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是正确的, ……但是, 形势变化了, 推广普通话工作要有新的进展, 工作重点和实施步骤也必须做些调整。”1992年, 国家语委正式将新时期推广普通话工作的方针调整为“大力推行, 积极普及, 逐步提高”。调整的方针保持了工作的连续性, 准确地反映了国家职能部门贯彻《宪法》规定的态度和工作力度, 也恰当地表述了新时期推广普通话工作如何兼顾和协调普及与提高的要求。

国家语文工作职能部门, 前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始终坚持在普及与提高两个层面开展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新中国成立之初, 在汉族地区大力提倡、重点推行普通话的同时, 根据国务院《指示》, 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教育部开办了培训理论和研究骨干的“普通话研究班”“全国普通话进修班”, 到1982年, 经过培训的人员达3000人次。在职能部门统一组织下, 对全国1800多个点的汉语方言进行了普查, 编辑、出版了一大批指导各地学习普通话的手册以及普通话和方言的研究专著。

1986年召开的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指出, 普通话的标准只有一个, 但是从实际出发, 对使用者的熟练和规范程度的具体要求可以不同。也就是说, 根据普通话的标准, 对宣传 (传媒) 语言和教学语言的要求应该严一些, 高一些;对工作语言和民众一般用于交际语言的要求可以宽一些, 适度一些。为适应语文现代化和标准化的客观要求, 普通话推广工作的规划和格局, 也应该在大力推行、积极普及的同时, 逐步抓紧提高的层面。为此, 在国家语委主持下, 于1988年组成“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课题组, 通过论证, 确定了普通话水平分为“三级六等”。为了推进普通话水平测试, 1992年又组成了新的课题组, 对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性质、目的、方式、内容、范围进行了专题论证和研制。1994年10月, 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通知》。从此, 主要面向教师、播音员、演员以及公务员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逐步有序地开展起来。这是职能部门结合我国实际, 酝酿、准备多年, 为实现语文现代化、标准化的新举措, 是60年推广普通话的组成部分, 是推广普通话工作具备一定基础之后, 必须适时推进的重大举措。

经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于2001年起实施。这标志着我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全面进入法制阶段。普通话水平测试被列入相关条款。在新形势下, 国家语委于2001年组成新的课题组, 在原大纲的框架内, 经过近两年的研讨, 重新编制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 并由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根据新《大纲》, 课题组重新研制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15年来, 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逐步推进, 逐步走向规范和成熟。据不完全统计, 经培训和考核的国家级测试员近4000人, 省级测试员近40000人。全国通过此项测试的应试人员约达30000000人次。这是在较高层面推广普通话工作的巨大成果, 它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影响我国的社会语言生活。

上一篇: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应用论文下一篇:男性生殖健康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