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义务教育(共12篇)
俄罗斯义务教育 篇1
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材等方面, 俄罗斯钢琴教育逐步深入渗透到我国的具体钢琴教育, 我国引进了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先进教学模式并逐步完善, 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钢琴教育教学模式。
建国初期, 由大量苏联专家引进了不同的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先进教学系统到中国, 我国在本国学生的演奏特点基础上融合了俄罗斯的教学模式, 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出了很多优秀人才, 使我国早期的钢琴教育出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改革开放后, 国家延续了建国初期的教学方法, 对俄罗斯先进教学模式进行引进, 并从各音乐高校与综合性大学里选取优秀的青年教师重点培养, 送往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莫斯科音乐学院进行深造, 以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这期间的中国钢琴教育从各个方面都受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影响, 使我国钢琴演奏水平逐渐提高, 缩小了与世界各个学派的差距。
一俄罗斯钢琴教育的传入促使我国钢琴教育的专业化
俄罗斯的钢琴音乐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俄罗斯钢琴音乐, 这源自于它融合了本民族的音乐风格独特的特征和西欧先进的理论成果和演奏技术, 使之在世界钢琴音乐中占据重要地位。俄罗斯完善的教育体制规定:在11年义务教育中, 音乐教育列为日常教学的重要科目, 并受到法律保护。这样一来, 人民自然更加重视音乐教学科目中的钢琴。很多著名音乐学院的优秀毕业人才, 都就职于俄罗斯幼儿钢琴音乐教育岗位, 并且采用了专业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 如果教师发现某个孩子具有特殊的音乐天赋, 经过考核顺利通过后, 就会选拔出优秀的儿童步入附小、附中、大学, 一直接受正规严格的专业训练直到毕业。这样的培养方式为俄罗斯培养出了众多的钢琴家及钢琴大师。大量的资料显示, 无论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还是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 他们开设的与钢琴有关的音乐基础课还有很多, 例如钢琴合奏课、钢琴伴奏课、钢琴艺术史、钢琴教学法等。
在我国, 主管音乐教育的文化部统一规定各个音乐院校的全部课程, 这种管理模式效仿了俄罗斯的管理模式。在发展过程中, 不断学习和改进管理模式、教学模式后, 我国钢琴教育的发展道路渐渐趋于专业化。我国的钢琴教育从二十世纪初期到现在, 深受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影响, 他们的专业性的教学理念不断渗入到中国的钢琴教学中来, 从最初的两所专业性的音乐院校发展成为现在各个综合类大学以及师范大学都设有钢琴表演以及钢琴教育学科, 并且设立了钢琴主科教研室和钢琴副科教研室。这样完善的教学体系与专业性的教学方式都是深受俄罗斯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 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 形成了现今我国专业的钢琴教育。
二借鉴俄罗斯钢琴教育的实践性教学
上个世纪通过对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借鉴和学习, 我国钢琴教育形成了实践性教学这一理念, 并成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实践性教学自从十九世纪鲁宾斯坦兄弟建立了两所音乐院校以来, 成为了教师们在教学中的重要教学依据, 应用于现代钢琴教学中。通过实践, 学生们的演奏水平与音乐表现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教师的教学技能也更加纯熟, 并且在实施教学中运用地更加自如。由于这样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 在学生与教师之间逐渐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圈, 共同促进了钢琴教育的发展。
建国初期, 我国聘请了大批的苏联专家来重点音乐院校进行教学, 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在跟随苏联专家学习期间得到了舞台实践的锻炼, 演奏水平不断提高, 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优秀的钢琴演奏家。其中这些有才能的演奏家为我国钢琴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由此实践性教学也自然而然地成为我国当代钢琴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理念。
我国的钢琴发展道路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苏联的专家到来, 逐渐走向了专业化。苏联专家来华期间, 举行了多次内容详细的介绍俄罗斯钢琴学派、教学方法和如何具体在演奏过程中运用技术表达不同时期音乐风格的专业讲座, 举办了公开的大师班课程。学生开始进行了每周三小时、每次两个人的公开教学。在公开教学中, 有钢琴系的学生和钢琴系音乐中学的教师旁听。在讲座之后, 对教学的教师提出建议和疑问, 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 最终专家就此次公开教学进行总结, 批评指正其中的不足, 完善教学方法。
俄罗斯的钢琴教育十分重视教学与舞台实践相结合, 这是俄罗斯钢琴教育形成以来的重中之重。随着当时的苏联专家塔图良夫妇与克拉琴夫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到来, 开启了中国最早的钢琴教育中舞台艺术实践的大门。
塔图良在教学中要求专家班的所有学员每学期都要进行艺术实践, 最初是要求一个学期可以每两个人合开一场独奏音乐会, 到后来每人每学期都要开独奏音乐会。对于青年教师, 塔图良要求每年至少要举办一次独奏音乐会。与之不同的是在克拉琴夫专家班上, 专家除了让学员完成每学年的演出任务之外, 对自身的舞台实践能力也有较高要求, 平均每年要举行3~4次音乐会, 并定期参加钢琴系学生的学习演奏会和教师观摩会, 并在北京、上海、西安举办各种类型的音乐会。如此严格的教学计划对于提高各院校的钢琴教学质量很有帮助。在苏联专家的培养下, 产生了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 如周广仁、李名强、鲍惠荞等, 他们成为最早中国钢琴教育的奠基人, 并且他们所吸收的俄罗斯钢琴学派的教育理念, 很好地运用到我国的钢琴教学中, 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艺术家, 形成前文中所提到的现阶段我国钢琴教育的发展方向。
应文化部的规定与要求, 在各大院校中每年都会有一些优秀的学生参加国内、国外各种类型的钢琴比赛,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 检验教师的教学成果, 从而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钢琴教育事业的发展。参加比赛并不是钢琴实践性教学唯一的形式, 但是钢琴作为一种外来乐器, 从教学角度方面来说, 它在外国的教学中有其独特的教育和发展优势, 我国在钢琴教育起步较晚的情况下, 参加各种类型比赛可以检验我国的钢琴教学成果, 还可以快速缩小我国和其他国家钢琴教育水平的差距, 使我国的钢琴教育迅速发展。从这方面来看, 吸收更多优秀的国外选手来参加我国承办的钢琴比赛势在必行。20世纪初期与改革开放年代, 我国选取出的大量就读于俄罗斯音乐学院的优秀人才和在圣彼得堡与莫斯科音乐学院深造的留学生们, 了解了十九世纪中期鲁宾斯坦兄弟建立两所音乐学院初期就制定并完善了学生参加钢琴比赛的制度。鲁宾斯坦亲自创立了比赛的规章制度, 完善赛制, 借此达到提高钢琴演奏水平并检验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熟知的俄罗斯优秀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在第二届比赛中获得了最高奖项。俄罗斯钢琴学派在发展过程中, 保留自己传统的教学模式, 同时又借鉴西欧国家的教学经验, 培养的学生在历届的柴可夫斯基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了众多奖项。我国的留学生在留学期间, 深入地学习俄罗斯钢琴学派的发展史, 系统地学习了他们的演奏技法, 在俄罗斯专家的指导下, 演奏技术迅速得到提高, 很多优秀的学生例如刘诗昆、殷承宗、顾圣婴等都参加了重大的国际钢琴比赛, 并获得了重要奖项。在这些留学生学成归国时, 他们任教于我国各个音乐院校, 在教学中深知中国的钢琴教育要想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 必须要向俄罗斯钢琴学派学习, 带领学生参加更多的比赛以得到全面的锻炼, 并且中国还要承办属于我国的专业性的国际钢琴比赛。
三开放式教学的引入和学习
在俄罗斯, 世界著名的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 (以下简称柴院) 凭借它独特的办学特色, 成为了世界著名的音乐人才培养基地。柴院除师资队伍一流, 教学设施先进, 教学体制完善外, 还有开放式办学的教学理念, 因此, 柴院的教学水平受到世界的认可, 培养出了许多出色的的钢琴演奏家。我国同样在发展道路上借鉴了俄罗斯的开放式办学理念, 各地音乐专业院校及开设音乐专业的综合类大学,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教育事业的资金有了保障, 各个大学纷纷建立音乐厅,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时代不断进步的社会大背景下, 国家先后出资建立国家大剧院, 天津大剧院和各省市重要的高雅艺术欣赏场所, 国家对于艺术教育的重视可见一斑。每年在各个高校都会推广我国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联合创办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 活动的展开提高了青年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素质, 在促进学生塑造人格美、铸造行为美、培养才能方面起到很大作用, 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实现全面发展, 对教育事业具有非凡的意义。我国音乐院校为了给学生们提供著名钢琴演奏家的音乐会, 学校也会像柴院一样, 请来包括国外著名音乐院校的钢琴大师, 在学校举行所有学生和社会民众都可以免费欣赏的音乐会。另外, 学校还会定期为学生发布例如国家大剧院、天津大剧院等重要的演出信息, 收费也都是以学生票价为标准的。学校还会为高年级的学生提供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为学生安排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人员的社会钢琴教学实践活动。我国在吸取俄罗斯开放式教学理念的同时, 由于各种能力的制约, 不能达到向柴院那样如此专业的教学理念, 但是在未来的钢琴教学中, 会继续吸收其优秀的教学方式, 使我国钢琴教育可以得到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海·涅高兹.涅高兹谈艺录——思考·回忆·日记·文选[M].焦东建, 董茉莉, 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3.
[2]海因里希·涅高兹.论钢琴表演艺术[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
[3]梁文光.论俄罗斯钢琴学派的民族性[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 2006.
[4]卞萌.俄罗斯钢琴艺术的精髓——写在穆里娜教授的首次访华之后[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2.
[5]吴燕.俄罗斯钢琴演奏教学法简介[J].黄河之声, 2008 (5) .
[6]牟媛.中国的钢琴教育历程探究[J].艺术探索, 2008 (6) .
俄罗斯义务教育 篇2
从俄罗斯的艺术现状来研究俄罗斯的艺术教育,俄罗斯的艺术教育非常重要的环节包括家庭教育和中小学教育,这两方面注定了俄罗斯是一个艺术气息非常浓厚的国家,从而也可以对中国的艺术教育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
艺术概况;艺术教育;启示;
一、俄罗斯的艺术概况
俄罗斯地域辽阔,古老的伏尔加河孕育了伟大的俄罗斯民族,这片土地上拥有着浪漫独特的俄罗斯风情与灿烂艺术。在历史的长河中,俄罗斯在艺术方面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作品和作家,体现在文学、绘画、音乐、建筑造型、雕塑、舞蹈、戏剧等等方面,俄罗斯的艺术是人类的一笔很重要的财富,在整个人类的拥有很高的地位。我们通过以下的方面了解一下俄罗斯在艺术方面的成就。
(一)文学
简单介绍一下俄罗斯的文学,[1]俄国文学最光辉的时代可以说是19世纪。正是在这一时期,俄国文学语言之父亚历山大•普希金创作了自己的作品《叶甫盖尼•奥涅金》、《大尉的女儿》等等)。19世纪不仅是俄国文学、也是世界古典文学大师的创作时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安东•契诃夫的创作时期(《樱桃园》、《三姐妹》、《海鸥》等)。随着“革命的海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奠基人高尔基出现在文坛上(《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母亲》),文学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俄国古典文学传统在伊万•布宁、亚历山大•库普林等人的创作中得到继续。
以上只是俄罗斯文学方面很肤浅的一个方面,但是从中看出俄罗斯在文学有很大的成就。
(二)建筑造型
[2] 俄国建筑呈现出多种风格:古典主义(莫斯科的帕什科夫楼、彼得堡的斯莫尔尼学院)、后古典主义(彼得堡的喀山教堂、海军总部大厦、伊萨吉耶夫教堂,莫斯科的大剧院和练马场)。
苏联时期的建筑设计是最自负的,其中包括斯大林时代的七座莫斯科“摩天大楼”。
当代俄国规模最宏大、最引人注目的建筑依旧在莫斯科,这里既在建造新的建筑物,也在修复甚至常常是完全再现古旧建筑文物的风貌。
(二)音乐
[3]俄国古典民族音乐的创始人是米哈伊尔•格林卡。他的歌剧《效忠沙皇》(《伊万•苏萨宁》)和《鲁斯兰与柳德米拉》奠定了俄国古典歌剧两个流派——讴歌英雄的民间音乐剧和童话歌剧。
19世纪60年代俄国前两所音乐学院相继成立:彼得堡音乐学院(1862)和莫斯科音乐学院(1866)
彼得•伊里伊奇•柴科夫斯基为俄国和全人类留下了丰富的音乐遗产,其中不少传世之作,如芭蕾舞曲《天鹅湖》、歌剧《叶弗盖尼•奥涅金》、抒情钢琴组曲《四季》等。
俄国古典音乐家是谢尔盖•拉赫马尼诺夫(《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阿列阔》、第二钢琴协奏曲)
20世纪是谢尔盖•普洛克斐耶夫、德米特里•肖斯塔科维奇、阿拉姆•哈恰图良、格奥尔基•斯维里朵夫等人创作的年代,也不能忽略罗蒂昂•谢德林的作品:歌剧《死魂灵》、芭蕾《安娜•卡列尼娜》、《卡门组曲》及《带小狗的女人》等。
(三)舞蹈
俄罗斯的舞蹈最主要的是芭蕾舞,芭蕾舞的产生源于两个同样重要的基础:西方传统舞蹈和俄国民间舞蹈。也涌现出了一个芭蕾女神——乌兰诺娃,她表演《天鹅之死》 《罗密欧与朱丽叶》、《灰姑娘》、《天鹅湖》、《吉赛尔》 等,吉赛尔发疯一场的舞蹈表演,被公认为她悲剧艺术的顶峰。所以我们从也可以从舞蹈艺术方面看到俄罗斯的前卫和优异。
二、俄罗斯的艺术教育
(一)家庭对艺术的教育
俄罗斯家庭普遍重视儿童艺术兴趣与爱好的培养,努力培养儿童的艺术感受力和鉴赏力,让儿童从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这与他们国家的艺术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艺术渊源使得家长非常重视家庭教育,让孩子在接受中小学教育之前就具备了一定的艺术素养。艺术素养的培养不是靠强迫小孩学钢琴、学跳舞就能完成的,靠的是潜移默化的艺术熏陶和教养,具体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家长在周六日总是带着孩子去剧院,不仅是让孩子做观众,还鼓励孩子做小演员,适应和感受艺术所带来的魅力。除此之外,音乐厅和艺术博物馆也是孩子们光顾的地方,在音乐厅里孩子们感受音乐带来的美妙,让孩子投入到高雅的音乐中,循循善诱、渗透熏陶。在艺术博物馆孩子们可以欣赏到优秀的艺术作品,家长总是耐心的为他们讲解该作品的作者和其中的由来。由此可以看出,俄罗斯家长对孩子的艺术教育做出了非常大的努力。然而这一点中国却做得不尽人意,有些家长为了达到特长生加分的目的来逼着孩子学习艺术,还有些家长就是认为艺术没有前途和发展,只注重数学、语文、外语的学习,将孩子是艺术天分早早的扼杀在“摇篮”里。中国应该在家庭艺术教育方面借鉴一下俄罗斯的教育方式。
(二)中小学对于艺术的教育
俄罗斯小学和初中的艺术教育包括绘画、音乐、世界艺术和文化。学生不仅要掌握音乐、绘画和表演技巧,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要形成对俄罗斯和整个人类艺术和文化价值的认同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在《艺术教育大纲》的严格规定下,另外加上中小学的有效配合,使得俄罗斯的艺术教育趋于稳定发展。
俄罗斯的艺术教育体现着人文性,将俄罗斯的文化遗产得到了集成,推动了艺术的发展,为全世界的文化和艺术做出贡献。同时也体现了综合性,不想中国的艺术教育,只开美术、音乐,他们的艺术课包括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雕塑、建筑、影视等。无论是在教育法上来看还是在学校教学力度上来看,我们中国和俄罗斯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我们中国在一般是在某些特定种类的学校(美术学院、音乐学院)才有这样的重视程度,而没有进行广泛的教育和培养,所以这也是我们中国值得反思的问题。
三、对我国艺术教育的启示
俄罗斯的艺术教育对中国的艺术教育有着指导性的影响,我们中国应该结合我们国家的现状,选取一些适合我们国情的方法来促进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首先是在家庭教育方面进行着手,让孩子在接受中小学教育之前就先接受到艺术的熏陶,培养他们的艺术感染力和鉴赏能力,让孩子喜欢上艺术,明白艺术是什么。家长不应该抑制孩子的艺术天赋的发展,一旦发现孩子在某个方面有天赋,应该给予重视,加大培养的力度。家长应该逐步摆脱“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错误思想,从根本上培养孩子在艺术方面的天赋。
其次就是提高中小学对艺术的教育,加大艺术教育的力度,禁止出现占用艺术课的现象。在学生初露天赋的时候,学校应该加大培养,对这样的学生给予提高,不能阻碍了学生在艺术方面的发展。
最后就是政府应该给予一些支持。一方面加大艺术教育方面的资金,提升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另一方面,多开放一些音乐厅、艺术博物馆供孩子们参观和演出,让孩子们得到足够艺术的熏陶,给孩子们更多的机会去接触艺术,去感受艺术,去欣赏艺术,提供平台去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艺术才能,促进孩子们在艺术发展。
参考文献:
[1][2][3]新华资料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9-08/28/content_11959525_6.htm
俄罗斯的教育改革 篇3
教育改革新举措
俄罗斯教育现代化的改革步伐很大,将在教育系统引入一些重大创新,因为实施教育现代化构想的目的就是将教育引到创新发展的轨道,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创新教育不仅在于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运用新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在于创造性探究新知识的过程本身,二者共同作用才构成了创新教育。
目前,在俄罗斯教育体系里已经出现了一些创新性的改革措施,它们包括:
通过“俄罗斯联邦国家教育学说”。2000年10月4日,俄罗斯政府通过“俄罗斯联邦国家教育学说”,该国家学说为期25年。这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
修改教育法。编写俄罗斯联邦教育法,法律内容由工作小组完成,于2003年由国家杜马通过。已将教育机构重新定位为教育性组织,并消除国立高等学校和非国立高等学校的严格界限。
改革基础教育。将基础教育11年教育学制转为12年。在中学里进行统一的国家考试,以使学生可以不再通过另外的升学考试进入高等和中等职业教育机构。
发展远程教育。俄罗斯教育体系中的远程教育技术、多媒体、智能教学模拟装置、虚拟设备和虚拟实验室;建立开放大学和虚拟大学。
高教改革受关注
俄罗斯教育中最优秀的部分是高等教育,特别是理工科的教育,在自然科学、数学和信息学领域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专家学者,并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声誉。近年来,在经济、管理、法律、金融等相对薄弱的专业,俄高校也在努力增加投入,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高等教育与社会的结合,充分发挥高校科研力量的作用。
——注重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互补和融合。俄罗斯提出要注重理工科高等院校的基础化和人文化,同时在人文社科大学加强理工科知识教育,形成统一文化的大学。
——改革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管理和评估方式。改革高校的经费体制,对高校日常支出给予直接拨款,为国家预订的人才提供培养经费,为高校通过竞争得到的其他项目提供经费;建立培养经费个人分担机制,通过购买教育债券的方式,购买价格由学生在统一的国家考试中所取得的分数来确定;改革学生奖学金办法,将大学生的奖学金分为学术奖学金和社会性助学金两类。
俄罗斯教育部与其他部委、各联邦主体以及跨地区经济合作组织签订部门间科研、实验和人才培养协议;高校通过竞争的方式,培养联邦和地区两级预订的教育、科学、技术和生产领域优先方向的专业人才。
在大型综合性大学实行两级管理:校长、院长,以此来对高校的管理进行战略和策略上的划分;成立大学团体,以解决教育、科研和生产上的重大问题。
建立俄罗斯教育部领导的、由联邦、地区和跨地区中心组成的教育质量监督和评估统一国家机构。
俄罗斯义务教育 篇4
一、俄罗斯推动义务教育城乡均衡发展政策的出台背景
教育均衡发展主要包括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群体之间的均衡发展。而在俄罗斯,教育在城乡地区差异方面尤为严重。第一,城乡经济、社会环境差异巨大。在俄罗斯,农村的经济与社会环境相较于城市一直处于劣势,经济发展落后、人口密度低、基础设施差、交通不便等问题严重。第二,城乡学校数量与规模的差异极为悬殊。俄罗斯的农村本来就因地广人稀而学校布局分散,学生数量过少,再加上近年来俄国总人口数量急速下降,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幅度加大,农村学生的减少更为明显。2000~2001学年,俄罗斯农村小学总数为13,067所,其中学生数量低于10人的有5,604所,100人以上的仅有79所。[1]第三,城乡学校的教学条件不均衡。据统计,2002年,城市学校1~3年级教师中具有高等教育文凭的占总数的60.3%,而农村地区仅为41.9%;68.9%的城市学校安装了计算机设备。而仅有37.3%的农村学校安装了计算机设备。[2]
但俄罗斯的农村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以学校数量为例,2006~2007学年,俄罗斯日课制学校总数为5.85万所,其中农村学校达3.86万,占67%;在校学生共有1,430万,其中农村地区的学生有440万,占31%。[3]而且,在农村,学校是知识和文化的发源地和现代信息的集散中心,是唯一的施教场所,在整个社会文化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鉴于俄罗斯义务教育城乡差距过大,且农村教育作用巨大,俄罗斯联邦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推动义务教育的城乡均衡发展。这些推动义务教育城乡均衡发展的政策以《联邦教育法》为宗旨与基础,主要包括2001年俄罗斯联邦出台的《2010年前俄罗斯教育现代化构想》,2005年普京总统提出的《国家教育优先发展方案》(ПРИОРИТЕТНЫЙНАЦИОНАЛЬНЫЙПРОЕКТ“ОБРАЗОВАНИЕ”),以及2008年梅德韦杰夫总统提出的国家教育创新计划《我们的新学校》(НАЦИОНАЛЬНАЯ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АЯИНИЦИАТИВНА《НАШАНОВАЯШКОЛА》)。这三个政策的宗旨是保障教育的优先发展地位,促进教育的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保证儿童不分地域获得高质量普通教育的平等机会。依据以上政策,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政策与措施,力图改善农村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异。
二、俄罗斯推动义务教育城乡均衡发展的政策内容与措施
俄罗斯推动义务教育城乡均衡发展的政策包括促进城乡的校际均衡、师资均衡和学生入学机会均等三个方面。与此相对应,其政策目标主要包括改善农村学校条件、提高农村教师地位、保障儿童受教育机会三个方面。
(一)改善农村学校条件
1. 构建农村学校网络体系,优化资源配置
2001年,俄罗斯联邦出台《2010年前俄罗斯教育现代化构想》,[4]提出了多项具体措施,实施对农村地区教育的政策倾斜,致力于保障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保障优质教育的可及性及儿童获得优质教育的机会均等。针对当时农村学校存在的人口数量持续减少、学龄儿童数量不足的问题,为实施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充足的物质资源、满足发展的教育需求,俄罗斯联邦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实施农村学校的结构改革,建立农村学校系统网络。2001年12月,俄罗斯联邦政府批准并颁布《俄罗斯农村学校网络结构改革》,提出在2002年~2010年期间对农村地区的普通学校实施结构改革。在保证普通教育机构集中与合作的基础上,更有效地利用物质技术、人才、经费和资源管理,使居住在农村地区的公民同样享有高质量的普通教育。[5]其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基本的农村学校网,保证期望获得中级和高级职业教育的学生获取足够的科学文化知识;在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建立远程教育中心;建立将普通学校与初级和中级职业学校、与补充教育机构及农村其他社会机构相联系的学校综合体;把学生人数极少的小学改为初中和完全中学的分校。[6]
据俄罗斯高等经济学院(ГУ-ВШЭ)的评估与预测,俄罗斯联邦在实施《俄罗斯农村学校网络结构改革》计划的3~5年内将节省10%~20%的预算支出。该计划的实施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学校的资源,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服务质量,使学校成为农村地区的文化中心,使农村学生也能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提高其在继续求学和工作中的竞争力。[7]2005年,为了保障俄罗斯教育发展的优先地位、保障学生不分居住地都能获得高质量普通教育的机会,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了《国民教育优先发展方案》。该方案规定,2007~2009年,联邦政府拨款4亿卢布,致力于保障普通中小学的发展,继续贯彻实施农村地区普通学校的网络化改革。
2. 优先发展农村学校信息化,改善教育环境
2001年,俄罗斯联邦教育部启动了《发展统一的教育信息环境(2001~2005年)》联邦专项纲要,为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的优先发展提供保障。计划分三个阶段建立统一的教育信息环境,为农村中小学提供计算机设备和程序,提高农村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技能被列为第一阶段的首要任务。该纲要总计投入560亿卢布开展教育信息化工作,政府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000年底时只有5%的农村中小学校配有信息技术设备。许多农村缺少基本的电话设施,难以保障中小学使用最普遍和最普通的电信手段,如电子邮件。但到2004年底,俄罗斯农村中小学的计算机供应已接近全部完成,每一所农村学校均配置了4~5台计算机,还开办了65个地方计算机网络中心用于教师培训等。[8]该纲要的实施促进了农村地区教学环境的优先信息化,使其教育过程的物质技术基础得到很大改善。
2005年,《国民教育优先发展方案》规定,2006年~2008年,国家联邦预算每年投入30亿卢布,支持教学设备完善及教学环境的信息化。2008年,梅德韦杰夫总统提出的国民教育创新计划《我们的新学校》中指出,学校组织实施活动需要完备的基础设施,包括有吸引力的学校建筑、符合卫生标准的现代化餐厅、新的礼堂和体育馆、媒体中心和图书馆、舒适的学习环境和医疗服务、成套的高科技设备,保障全球信息网络的访问,能够获取本地和外国的文化、科学和艺术的宝贵资源,满足高质量的补充教育、自我实现和创造性发展的条件。[9]这无疑是为农村学校教育环境的优先发展所提供的物质保障方面的政策导向。
(二)提高农村教师地位
1. 改革薪酬制度,提高农村教师收入
农村学校的教育大纲具有独特性,教师的工作具有特殊性。在农村学校,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更密切,教师的课外负担更重,教师利用科学技术需付出的劳动也更多,教师的社会责任自然更大。并且,除了担任教学工作外,许多教师还担任校长、总务主任等职。但根据以前的薪酬制度,教师只能按照其课时量多少取得相应的工资。2002年起,教师薪酬制度开始由统一的工资表制度(ЕТС,Единаятарифнаясетка)向行业工资体系(ОСОТ,Отраслеваясистемаоплатытруда)过渡,教师工资的多少更多地取决于其学历的高低、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年限以及技能的高低。改革向积极的方面推进固然值得肯定,但是这种固定的等级工资体系主要取决于教师的课时量,对于农村教师来说十分不公平。
在《国民教育优先发展方案》的框架下,2007年10月22日,联邦政府出台了新的教师薪酬制度(НСОТ,Новаясистемаоплатытруда)以代替现行的统一工资表制度。新制度规定,教师的工资包括基础工资和激励工资两部分:基础工资由课内外的教学活动构成,占总额的60%;激励部分主要取决于劳动的质量和成果,占总额的40%。[10]实行新的教师薪酬制度的目的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吸引年轻人才进入教育领域工作。教师劳动报酬标准的改变对于农村地区教师的意义尤为重大。因为许多农村教师是多学科教学的能手,除了教学还兼任教务、管理等工作,新的薪酬制度保证了教师所能从事的各种工作活动都劳有所得,有利于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收入。
2. 修改教育法案,增加农村教师福利待遇
自从1992年《联邦教育法》规定给农村教师提供免费住房等条件保障开始,国家制定了许多政策为农村教师提供更多的额外保障与优惠。2004年,联邦政府对《联邦教育法》做出修改,给农村地区的教育工作者以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方面的优惠,并用资金的方式予以补贴。为改善农村教师的生活条件,俄联邦国家杜马在2010年1月14日讨论通过了《关于教育工作者社会保障措施的俄联邦法案修正案》,进一步完善了农村教师的社会保障制度。该法案明确规定:1)在农村地区生活和工作的教师享有免费的住房及照明、取暖等社会保障措施。2)各项措施将惠及教师的所有家庭成员,不论其劳动能力如何。3)各项措施的经费支出由俄联邦政府保障,各联邦主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降低为农村地区的教师所提供的福利待遇。4)在农村地区工作不少于10年的教师将获得联邦政府发放的养老金。[11]一直以来,农村教师的社会保障措施经费由各联邦主体承担,但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推卸责任等问题,因而国家杜马开始讨论由联邦政府保障经费的议题。俄罗斯也一直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对法案不断修改,以保障教师的福利与优惠待遇。
(三)保障儿童受教育机会
1. 启动农村学校的校车计划
俄罗斯的农村地广人稀,存在大量少于10名学生的小型学校。这种小型学校的运行成本与教学质量很不成比例,因而俄罗斯进行的农村学校结构改革合并了许多小型学校。这导致许多学生因离学校很远,往往需要花费几个小时才能“就近”到校上课。针对此种情况,为了提高全俄学生,尤其是农村地区学生优质教育的可及性,2005年普京总统在《国民教育优先发展方案》中提出俄联邦预算每年拨款10亿卢布,从2006~2008年分3年共拨款30亿卢布启动农村校车计划。随后,各联邦主体用俄联邦拨款购置了4,800多辆汽车,还用俄联邦拨款购置了5,000多辆校车,使136,000名学生受惠。[12]这也使许多偏远农村的学生能到有最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强大教师队伍的中心学校去上学,从实质上提高了农村地区高质量教育的可及性。
2. 延续并扩展免费午餐制度
俄罗斯的公立学校一直有为学生提供免费午餐的制度。这一制度对于保障农村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作用尤为重大。为使所有儿童都公平地、高质量地获得免费午餐,2005年《国民教育优先发展方案》提出建立现代化的综合性俄罗斯学校的午餐体系。2008年和2009年联邦政府分别划拨500万卢布用于提高学校食堂运作的有效性,利用现代化的设备制作、储运食品,力求在2010年前实现100%的俄罗斯学生都能吃到符合儿童身体发展需求和卫生标准的优质营养平衡午餐的目标。[13]2010年3月,俄罗斯国家杜马一读通过了《关于私立学校有权获得学生午餐费用补贴的俄罗斯联邦教育法修正案》,法案中规定通过国家认证的私立学校有权在学生午餐费用方面获得国家财政补贴。给予私立学校补助金的范围、数量,由联邦各地方政府的最高执行机构从联邦主体预算中安排与划拨。显然,这一修正意向体现了对受教育权作为天然权利的尊重,保障了学生及家长按自身需要选择教育机构的自由。
三、俄罗斯推进义务教育城乡均衡发展政策的特点分析
基于独特的教育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俄罗斯推进义务教育城乡均衡发展的政策也有其独特之处,包括力求兼顾政策的效率与公平目的,注重向农村的政策倾斜,力求多样化的教育均衡等方面。
(一)追求高质量的教育均衡
俄罗斯在教育现代化的框架下追求教育均衡,注重教育质量的提升和教育均衡发展的并举,力图兼顾效率与公平。21世纪以来,俄罗斯的教育均衡发展政策主要体现于《2010年前俄罗斯教育现代化构想》和《国民教育优先发展方案》两个大型方案中。这两个方案的主要目标都是为了促进俄罗斯教育的现代化进程,提高俄罗斯教育的整体质量。而保障每个儿童都有接受高质量教育的均等机会是其子目标之一,只有高质量的教育均衡才是真正的教育均衡,因而在提高教育质量的进程中保障教育均衡发展是明智的选择,特别是对于一直受平均主义文化传统影响的俄罗斯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二)侧重教育公平的补偿原则
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理念是教育公平,教育公平包括三个合理性原则:平等原则、差异原则和补偿原则。补偿原则就是罗尔斯提出的差别原则,即有利于社会之最不利成员的最大利益。俄罗斯推进义务教育城乡均衡发展的政策主要集中于对农村地区和弱势群体儿童的补助方面,主要体现了教育公平的补偿原则。俄罗斯教育学者И·Д·付鲁明指出,教育公平可以区分为消极的教育公平与积极的教育公平。消极的教育公平即只提供同等的教育机会,不论教育结果如何;积极的教育公平是指保证每个人都享有与自身需求相适应的获得任何知识、教育和自我发展的可能性。[14]而俄罗斯的大多数城乡教育均衡政策体现了对农村地区的倾斜,给农村地区以优于城市的条件试图促进其获得与城市相同的发展,指向积极的教育公平。
(三)体现多样化的教育均衡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至少包含三方面内涵。第一,为受教育者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即为每个学校提供大致相当的师资、校舍、教科书与相关资料、生均经费,以及公共的、统一的义务教育课程。第二,为受教育者提供获得学业成功机会均等的受教育条件。第三,促使每个受教育者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15]俄罗斯的一系列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包括了以上三个方面,比如实施统一的免费午餐政策,保证全俄罗斯的儿童享有均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保障农村学校的信息环境建设,缩小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的物质环境差距,从而为所有学生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条件;在小型农村学校开展个性化的教学大纲,致力于使每个受教育者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俄罗斯义务教育 篇5
[摘要]中国黑河与俄罗斯布拉格维申斯克市学前教育存在着很大的差异。通过对布市学前教育机构的参观考察,发现俄罗斯学前教育有很多特点值得中国幼儿园学习借鉴。通过对俄罗斯学前教育优点的阐述,提出了发展学前教育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学前教育;家园共育;比较研究
在黑河市教育研究院的组织与带领下,我有幸赴俄罗斯对布拉格维申斯克市学前教育机构进行了为期5天的考察活动。对俄罗斯学前教育现状有了粗浅的了解,并对俄罗斯学前教育课程进行了简要的梳理。通过对比发现,黑河市与俄罗斯布市在学前教育(家园共育)中所存在的区别,并充分借鉴其办园经验,以便推进学前教育的发展。
一、俄罗斯学前教育的几大特点
1.环境的教育功能
墙面走廊手绘的经典童话故事精美生动,色彩的运用突出鲜艳、明快;功能性教室设施设备科学先进;活动区材料内容丰富、贴近自然、注重安全教育;户外游戏场地宽阔,贴近自然,按照幼儿年龄段分区游戏,场地的维护由家长帮忙打理,很好地体现了家园共育。
2.教育教学特点
课程设置上突出本民族的文化传承;注重安全、心理、体育、计算机教育教学的开展;教育教学实行分科教学,内容丰富;教学设施先进、完善;体育活动室内锻炼设施丰富,班级活动区幼儿游戏材料种类繁多,质量好;师资水平较高,俄罗斯幼儿园教师全部经过专业培训达标后上岗,入职前由教育研究院进行专业培训;常规培养注重礼仪,注重着装和仪表的展示。
3.家园合作
家长对幼儿的教育非常重视,注重幼儿的体能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无条件地配合和支持,真正做到家园共育。俄罗斯幼儿家长对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充满信任和尊重,对幼儿园的建设积极配合与支持。
4.民族文化
俄罗斯公共场所和幼儿园共性的特点:干净、安静、有礼貌、服务态度好、规则意识强;本民族文化的传承融入到各个领域。
二、黑河市与俄罗斯布市学前教育的对比
1.课程内容:富有俄罗斯韵味
俄罗斯学前教育的内容,除了游戏和户外娱乐性活动,还包括为幼儿进入小学前做准备的课堂教学。俄罗斯学前教育非常重视幼儿民族认同感培养,这点在课程内容里体现的比较充分。
(1)将俄罗斯自然环境作为教材。在俄罗斯幼儿园教学中,对于自然界的每一个变化,教师都会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与自然有关的教学内容在俄罗斯幼儿园教学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
(2)充分利用本土文化进行教育。俄罗斯学前教育把城市文化、传统工艺品、本土艺术品等作为学前课程,将本民族的艺术风格和民族精神渗透给孩子,使幼儿从小就有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和意识。
(3)从小培养幼儿的艺术素质。俄罗斯学前教育很重视幼儿的艺术素质培养,内容主要以欧洲文化艺术为主。
相对比俄罗斯布市丰富的课程内容,我们的课程内容略显单一、枯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多注重的是结果而不是过程,灌输给孩子的也都是“硬性”的知识,却缺少了让孩子通过“实践出真知”的过程;将本土文化资源在幼儿教育中有效应用和整合、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更是不常见;在利用节日庆祝活动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时,大多是千篇 一律、乏善可陈。
2.课程实施: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
俄罗斯在教育领域更加强调教育的“人道化”“儿童的一般发展”,关注儿童的个体,强调在游戏中对儿童进行教育,在儿童的共同活动、儿童与同伴和教师的交往中进行教育。俄罗斯学者认为,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特别是角色游戏、表演游戏和体育游戏对儿童身心发展有巨大的作用。对于教学活动,有严格规定的专门化教学活动、标准化课程和无严格规定的一般教学活动。虽然都对儿童知识的获得、智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但更加重视后者,以充分发挥儿童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儿童了解艺术,通过建筑活动、美工活动、音乐活动、戏剧活动等独特形式,来对儿童进行艺术熏陶。主张师生要以平等的伙伴关系进行合作、交往,促进儿童道德感的发展。儿童既有年龄特点,也有个别差异,应把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个人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让儿童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活动,使每个儿童都能真正从中得到快乐。
在活动形式方面,我们与俄罗斯差异也渐渐展露出来。比如我们注重更多的是“上课”,而不是游戏;俄罗斯学前课程选择的是幼儿感兴趣的生活当中的内容,而我们选择的大多是课本知识,将很多东西灌以漂亮的名字后继续着课本的教育内容;教学活动中,我们大多数是有严格规定的、标准化课程,更多注重的`是幼儿知识的获得,而不是智力的发展;特殊活动只是偶尔存在,并大多是“形式化”主义,并没有从真正意义上对幼儿进行艺术熏陶;交往活动中虽然也主张以伙伴关系与幼儿进行交往、沟通,但大多数时间还是以教师掌控力为主导;自由活动中我们也大多是为幼儿“安排”好将要进行的活动,不论是分组还是游戏内容,很少按照幼儿的喜好或能力让幼儿自己进行选择,自由的互动模式只能是单一的选择。
3.家长工作:家园共育形成合力
到俄罗斯两个家庭参观时,发现家庭中均为幼儿安装了锻炼器械。相比较我国幼儿家庭为幼儿提供的享受性物质玩具,俄罗斯家长和幼儿园同步注重幼儿的健康和身体素质,为幼兒提供有利的锻炼条件。而我们的家长则是更注重对幼儿的“保护”,不管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怕孩子跌倒、怕孩子跟不上自己而被家长抱在怀里的孩子,一些孩子甚至是被迫被抱在怀里。
三、可借鉴和学习的方面
结合本次参观学习的心得和本市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俄罗斯学前教育中可借鉴和学习的几个方面:
1.注重本民族文化的传承教育。以往过于注重外来的文化信息,忽视本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学习。如民族乐曲和名画欣赏、传统节日和游戏活动的开展等。
2.注重教师专业能力和经验积累的优势。应该由注重教师外在的表现力转为教师内在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对年龄的跨度有新的认识。
3.环境创设和空间的合理利用。环境创设可大胆运用色彩,学习其美化环境的细节,利用有限的空间创造温馨整洁的幼儿生活环境。
4.艺术和体育教育活动扎实讲实效。家园同步注重幼儿的健康和身体素质的科学训练;注重培养幼儿的美感、艺术素质。
5.注重礼仪和仪表的言传身教。教师化妆精致、漂亮,着装干净得体、搭配美观;馈赠和接受礼物时落落大方;轻声交流,礼貌用语使用贴切、自然;保持环境清净。
俄罗斯幼儿家长对幼儿园教师的教育充满信任和尊重,对幼儿园的要求和建设尽力配合与支持。如家长负责建设幼儿园的操场,定期维护和更新;新入园幼儿家长配合园里,带幼儿提前熟悉和适应幼儿园生活;家长利用自身资源为幼儿提供社会实践场地,到幼儿园组织幼儿开展社会和体验活动。相对比,我们的家长则更多的是对幼儿园的质疑、对教师的不信任,对幼儿园活动的不重视与不支持。幼儿园和家庭二者必须同向、同步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家园的沟通交流、支持合作、资源共享才能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才能为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中国黑河与俄罗斯布市学前教育的比较研究,对我市教育改革以及加强学术交流有着重大意义。通过学习借鉴和自我创新,相信黑河市的学前教育工作一定会迈向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高金岭.俄罗斯基础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肖甦,王义高著.俄罗斯教育探讨[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3]王晓燕.俄罗斯学前教育改革概述[J].外国教育研究,,(04).
俄罗斯人:从小开始敬老教育 篇6
在孩子刚刚学会说话时,年轻的父母就在孩子学会叫爸爸、妈妈的同时,要求他也会叫爷爷、奶奶。孩子稍大后,他们便向孩子解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就是爸爸、妈妈的父亲母亲,要求孩子对老人比对自己的父亲母亲更为尊敬。
当孩子3岁时,俄罗斯父母要求他牢记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生日;当孩子4岁时,俄罗斯父母则要求他能报出老人的正确年龄。同时,俄罗斯父母还让孩子了解老人的嗜好,并鼓励孩子跟老人同乐。例如5岁的维佳,他学下棋就是为了能常跟爷爷“杀上一盘”,以便能让老人“高兴高兴”;此外,他还经常陪伴老人去郊外钓鱼。
如果没跟老人住在一起,俄罗斯父母再忙也不忘定期携带孩子去看望老人,让孩子为老人提供帮助。如当小安娜知道奶奶“眼神不好”难以看书时,就把书中的故事一篇又一篇地朗读给老人听;小伊凡则经常为耳背的爷爷大声“传达”别人的话语。
当老人生病时,年轻父母教孩子将药或水送到老人的床榻前,并教他学会说诸如“您感到好些了吗”、“您很快就会恢复健康”之类的问候语或祝福语。当老人寂寞时,他们鼓励孩子陪老人聊天,同时,还向孩子强调,对老人的哆嗦、唠叨一定要有耐心,绝不能讥笑老人随时可能出现的词不达意。有些老人上了年纪,脾气变得不那么随和,俄罗斯父母就要求孩子面对老人的种种“奇怪表现”应保持心态平和而宽容。
俄罗斯父母教育孩子懂得:人一旦老了动作会变得笨拙,步履会变得蹒跚,身材会变得难看,每个人,甚至包括孩子自己,老了都会这样。这样,孩子便不会再觉得老人“难看”或“可笑”,会从心底认同和尊敬老人。在俄罗斯,托儿所与敬老院常常结成“对子”互访。这不仅给老人孤寂的晚年生活增添了乐趣,而且还为孩子熟悉老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俄罗斯父母鼓励稍大些的孩子跟长辈以外的更大范围的老人接触,如帮助步履蹒跚的老人过马路,向公园里正在健身的老人问好,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等等。教育孩子对待来访的陌生的老年朋友,应如同对自己的老年长辈一样尊重和尊敬。
有的父母还为孩子创造更多跟老科学家、退休老教师、卫国战争时期的老英雄等接触的机会,让孩子明白,虽然他们已经年迈,但他们的功绩不可磨灭,并鼓励孩子将节省下来的零用钱捐献给孤寡、残疾老人。
俄罗斯生态教育模式研究 篇7
一、生态教育及生态教育模式的内涵
俄罗斯学者 Г. Н. Карона 把生态教育定义为“教育、培养和发展人的连续过程,为教学指明了方向,给教学目标和课外活动提供了标准,保证人对周围环境的责任意识”[1]。还有的俄罗斯学者把生态教育分为狭义和广义: “狭义的生态教育是指把生态知识和技能相结合而形成的教育部分( 环节) ,广义的生态教育指的是协调个人、社会和环境相互关系的教育过程。”[2]许多研究者认为对于生态教育的研究应该止于教学模式,模式———最初的概念是模型、范式等,并且这个概念,在一定历史时期的科研协会上占主导地位[3]。苏联学者瓦托夫斯基在《模型》一书中这样写道: “我不把模型狭窄地理解为仅仅是对现有事物模仿或某个未来事物的雏形,我把模型的含义加以扩展,认为它不仅仅是一个实体,更为重要的是一种行动方式,它不仅提出未来的某个科学目的,而且说明达到此目的的手段。”[4]在这种意义上理解,模式是根据实践需要和一定的科学原理设计和创造出来的新事物、新行为,是主体的某种创造性构思。由此看来,“生态教育模式在生态学领域是塑造生态文化、对自然环境予以保护和关心,在教学上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在实践中获得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对生态理论的掌握和学生之间的交流”[5]。因此,综合俄罗斯学者的观点,生态学的可持续性与协调性对教育研究有很强的适切性,无论是自然、社会还是教育系统,都有共同遵循的生态学原则,生态思维模式也贴近教育形态。
二、俄罗斯的生态教育模式的争论
目前,俄罗斯的生态教育模式大致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是人类中心模式,即人处于自然的中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生态教育内容的主宰,其表现如下: 首先,“除遗传外,人们还有文化继承,这是人高于地球上其他生物的主要因素”[6];其次,社会和文化是比周围环境更重要的因素,人是生活在社会中,而不是自然情境中; 再次,技术和社会进步永无止境,所有的社会问题也都有自己的解决原则。人类中心模式限制了创造性,使生态学概念的运用变得狭隘。整体上以个人和社会发展为目的,这样可能阻碍全世界的持续稳定,无论在生态教育内容还是在学术上都表现了霸权主义,它把教学和教学以外活动的方式和方法强加在固定的内容上。
第二种是生态中心模式,生态中心模式揭示了自然价值的完整性、伦理性和确定性,强调人和社会对所表现出的生活现象予以同情、珍爱和责任态度的必要性,不仅为建立新的生态伦理学提供依据,也为把道德观点带入所研究问题的目的、任务、内容和方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其表现如下: 一是生态的合理性,反对人与自然的脱离; 二是把享有充分权利的主体与相互作用的自然客体理解为伙伴; 三是强调自然相互作用的实用性与非实用性平衡,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是优化“人—自然—社会”的关系。
那么,人类中心模式和生态中心模式到底是什么呢? 有什么样的关系? 怎样区分人类中心模式和生态中心模式? 对此,通过阅读文献,笔者经过梳理把人类中心模式和生态中心模式的存在标志做简单的比较: 第一,人类中心模式将人及其各种物质和精神需要置于中心地位,认为地球是人类存在的自然环境; 生态中心模式承认所有生物的存在具有相等的生态价值,认为地球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第二,人类中心模式论证了利用和保护周围环境的管理特点,认为技术和管理决策的采用能够充分地解决生态问题,认为当今市场和政治体制的调整,对于解决现存的和禁止新的生态危机产生的问题已足够,经济发展也缓和了生态危机; 生态中心模式将周围环境作为自然和历史文化的体系来理解和生态观点,宣传生态学上可接受的技术,承认自然的权利、自我控制力和地方控制力,认为周围环境的稳固发展唯一的问题就是优质的发展先于数量的增长。第三,人类中心模式在论证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具有一致性、不完整性和鼓励性,在分析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有一定的片面性和离散性,在整体上具有刺激竞赛和比赛的作用; 生态中心模式在论证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在分析教学形式和方法上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在整体上具有促进互相援助和合作的作用。第四,人类中心模式在分析所确立原则和命令上具有超依附性,阻碍自我引导、自我发展、自我控制和其他保持独立个性的因素的形成,将自然环境的弱点和不足引入其中,在环境的保护和发展上易造成狭隘的实用主义哲学视角; 生态中心模式在分析所确立原则和命令以外具有独立性,能促进自我引导、自我发展、自我控制和其他独立个性因素的形成,可以保证自然环境的稳定和稳健的发展,在环境的保护和发展问题上形成了宽泛的伦理性、方向性观点。
从人类中心模式和生态中心模式的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生态中心模式要达到的目的是周围环境的稳固发展、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保证自然环境的稳定,但是,生态中心模式,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的变革中却孤立地发展。一直以来,人类中心模式居于统治地位,把生态中心模式视为社会变革的一部分,视为迅猛发展的当代人文和生态伦理学的一部分,视为导致当代经济效益降低的原因,原则上又被视为是新的教育模式,机械地与传统教学复杂保守的实践相适应,以至于阻碍了生态中心模式的发展。教育的主要实施途径是教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过程,人类中心模式和生态中心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是怎样体现的呢? 对此,笔者对俄罗斯人类中心模式和生态中心模式在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中的表现进行比较。
在教学目标上,人类中心模式强调知识、能力和技巧的传播,而生态中心模式强调个性的全面发展; 人类中心模式强调以传统的教育理论为依据,而生态中心模式强调以发展的教育理论为依据。在教学形式上,人类中心模式是由教师控制下的说教教学,而生态中心模式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合作交流为基础的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人类中心模式主要是图解教学占主导教学方法和风格被限定了范围,而生态中心模式主要是探讨问题性教学,动手实践占优势,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授课风格和方法开辟了新的领域。在教学内容上,人类中心模式被限制在条条框框和固定的大纲中,只研究社会和自然的“客观”问题,避免有争论的问题,而生态中心模式规定教育的内容为不同形式的组分并且包括道德价值,在地方、民族以及全球的范围内研究无定论问题的相互关系、政治和经济问题的交互作用、所研究的问题与个人选择以及责任的关系。
从人类中心模式和生态中心模式在教学方面的关系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生态中心的生态教育模式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教育理论的发展为依据,它不仅要求对全社会进行环境保护的教育,更加要从根本上革新人们的思想观念,树立生态整体观、和谐观,而人类中心的生态教育则适用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现在看来有一定的狭隘性和局限性。生态中心模式在广泛的社会意识和大量的实践中证明: 没有完善的哲学、方法论和社会教育体系支撑是不可能实现的。基于对世界、人与自然,生态伦理学系统化理解上的生态中心模式,完全证明了生态知识的学术价值,而且这一模式强调一个事实,那就是生态知识越广泛地向社会推广,就保护环境而言,越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虽然已有的生态教育模式已经粗略地指出教育的本质、目的、任务、主导思想以及战略和发展计划,而且还有大量政论和参考书存在,但是机械地用所给的理论材料来理解仍然略显薄弱[7]。此外,教育领域也形成了创造、保护教育生态环境的一个客观难题,许多教育的理论需要方法论的指导,教育的基础建立在辩证的唯物论和方法论之上[8]。然而,教育的方法论观点还没有独立出来[9],因此,现在迫切需要对教育和教育以外的涉及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进行方法论的系统分析。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世界教育文化领域中,许多人企图准确地确定生态教育的本质,但都未能找寻到完整的定义,因为很难选择一个既能最佳地贴近人的兴趣和实际,又能反映全球客观规律的定义,如果给生态教育精确定义,就不可避免地限制了实现的重要问题。但是,生态教育是解决人、自然、社会和文化之间关系问题的一种教育却是不容置疑的,而且生态教育也为道德观点的引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生态教育的研究以及优化已成为开启保护自然以及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钥匙,这就为生态教育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俄罗斯生态教育模式的构建
目前,生态中心模式被大家广泛认可,深入研究,不断扩展,俄罗斯学者认为,生态教育是以环境教育的发展为基础的。结合当今教育教学的特点,生态中心模式是一个关于周围环境、通过周围环境和为了周围环境的立体发展、动态的教育模式。
第一,“关于周围环境的教育”,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认知体系( 形成世界观、理解力、表象等等) ,是将环境作为完整的系统,作为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理论与技能的实践总和,影响着环保意识,价值体系等方面,还涉及生态学、非生物学、人类学和社会学,这几个组成部分被称作认知信息。因此,俄罗斯从幼儿园( 含家庭教育、有教学参考书及练习册) 、小学1 年级到中学10( 11) 年级、大学低年级实施持续生态学教育。除课程内容、作业、实验以外,一些生态学教学项目安排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生态学已成为高考科目之一[10]。
第二,“通过周围环境的教育”,是把自然当成实施环境教育的材料来源及作为探究和发现的媒介,用独特的教学手段,以培养和发展人的个性为核心,逐步将其应用到学生的实践领域。这是一种自然教育法,注重培养自然感悟能力,这种教育把受教育者作为环境教育的主要参与者,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美学情感,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并唤醒他们的生态伦理良知,培养人健全发展的自然性,让受教育者接触自然环境、亲近动植物,从而产生对大自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第三,“为了周围环境的教育”,是生态教育的任务和目的,指挥着教育实践,培养学生增强对自然界的关注并树立责任意识,在不改变每个人以及整个社会本性的基础上,发展他们独特的创造意识,强调让学习者亲自参与有关环境问题的调查、实验、分析及解决方案的设计等实际研究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学习者自觉地以主人的身份投入到生态实践活动中去,全身心地钻研自己所关注的生态环境问题,亲身体验自己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它超越了知识和技能范畴,其目标是培养正确的环境态度和价值观。
四、启示
生态教育被看作为了优化使用和保护自然的重要途径,也是所在地区、所属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取得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俄罗斯的生态教育模式结合了教学的实践,主要说明生态教育模式的重要性和意义,“生态教育”理念的核心与灵魂是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更生态的环境,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对生态教育的研究起步也比较晚,还有些人为了发展经济和追求眼前的利益,出现以不惜牺牲生态为代价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学习俄罗斯的生态教育模式,但也不能完全照搬俄罗斯的生态教育模式,要在学习俄罗斯生态教育模式的同时构建自己的生态教育模式,整合生态教育模式中适合我国国情的部分,来建构我国的生态教育模式,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成资源节约型、生态保护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使我国早日走上绿色道路,走向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着重强调我国要建成生态文明社会。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加强生态教育。俄罗斯的生态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完整的体系,俄罗斯的生态教育模式不断科学化、系统化。文章从研究俄罗斯生态教育及生态教育模式的内涵入手,通过分析生态教育模式中的人类中心和生态中心两种模式,进而得出生态教育中的生态中心模式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俄罗斯生态教育及生态教育模式可以给我国的生态文明社会一些启示。
俄罗斯医学学位教育特点 篇8
1医学教育体系
在俄罗斯的教育系统中有十分完善的医学教育体系, 其大致可分为高等教育阶段、副博士与博士学位教育阶段
1.1高等教育阶段
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本科教育阶段, 在俄罗斯一般专业学制是五年, 医学专业学制则长一些。近年来俄国预防医学专业学制是六年, 临床医学专业学制是六年或七年, 除口腔和儿科是单独专业设置外, 其它各临床专科在医学院校的一至三年级均归于普通临床医学专业, 自四年级开始普通临床专业的学生就开始划分内、外、妇、神经等不同临床专科, 分别学习直到毕业, 而后从事所学专业工作。与中国不同的是, 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后仅获得俄国医学学历教育证书。
根据中俄两国政府教育协议, 在俄国院校学制六年以上毕业的本科生 (不包括预科学习俄语时间) 及学制五年毕业的本科生继续学习两年研究生课程其相当于获得我国硕士学位, 因而在俄国留学六年以上学制医学专业毕业生已相当于获得我国硕士学位。
1.2副博士与博士学位教育阶段
根据俄罗斯政府2002年1月30日颁布的《关于统一学位和职称的决定及学位授予程序的条例》, 俄国的学位教育包括副博士和博士两个学位教育阶段。获得俄罗斯的普通高等医学教育学历教育证书毕业后的研究生教育, 属于学位教育, 有医学副博士和医学博士两个学位教育阶段。
1.2.1副博士学位教育阶段
副博士学位教育阶段, 其学制是3~5年。在俄国大学本科毕业工作一个阶段后, 可申请报考研究生进入副博士学位教育阶段。医学专业要更严格些, 通常要在医学院毕业后从事3~5年以上临床工作才能申报研究生进入医学副博士教育阶段。俄国的教授 (导师) 在选择学生时十分看重其大学本科毕业后实际工作经历。这与目前国内流行的大学本科毕业后先考研、研究生毕业后再找工作的状况, 有着极显著的差别。副博士学位教育阶段需经过一定的国家规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学习, 通过国家规定课程与专业课程考试, 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副博士学位论文的科研课题, 书写论文, 通过答辩, 由国家高等学位委员会审批后授予副博士学位证书。根据中俄两国政府教育协议, 俄国的副博士学位相当于我国的博士学位。
1.2.2博士学位教育阶段
博士学位教育阶段, 学制是3~5年。获得副博士学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工作一个阶段后, 在导师指导下, 选定博士学位专业科研课题, 由导师推荐, 向学院 (大学) 的学位委员会提出申请, 在院校学术委员会宣读开题报告, 经院校学术委员会投票通过, 报国家高等学位委员会批准给予注册许可后, 可进入博士学位教育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的科研课题并通过国家规定的专业课程考试, 书写论文, 通过答辩, 由国家高等学位委员会审批后授予博士学位证书。根据中俄两国政府教育协议, 其相当于我国的博士后。
以下主要介绍俄国的副博士学位教育与博士学位教育。
2学位培养过程
2.1副博士学位培养过程
2.1.1课程学习阶段
一般为一年至一年半的时间, 这一阶段须完成国家规定的外语课、哲学课课程学习, 还要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副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十分严格, 其程序为:首先由导师提出某门课程考试申请, 该书面申请由教研室主任签署意见, 而后由主管教学、科研的学院副院长 (大学副校长) 签署意见, 最后由学院院长 (大学校长) 批准并签署同意后, 由相关课程教研室主任组织实施。课程考试委员会一般由3名正教授加1~2副教授组成。每门课程的考试由笔试与口试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由考试委员会出具考试证明书和成绩单, 由主管教学科研的副院 (校) 长签字后存档。
2.1.2开题
副博士学位科研课题的开题报告完成后, 首先在教研室全体成员会议上作开题报告, 要求参加人员正教授不得少于2人, 副教授不得少于3人, 参加人员提出修改意见并形成教研室会议决议上报系学术委员会。修改后的开题报告再次由导师审改, 而后在系学术委员会 (出席学术委员在15人以上) 宣读, 各位学术委员 (均为教授) 发表意见后举手表决通过, 系学术委员会出具证明书上报院校科研处, 由院校科研处按国家规定的副博士学位科研课题立项申报程序, 在卫生部、教育部申报立项后给予批准文号。
2.1.3课题科研过程
副博士学位科研课题科研过程一般需要3~4年时间, 1991年12月俄国独立后, 由于经济不景气, 科研经费紧张, 除极少数基础学科国家给予少量经费外, 大部分俄国副博士学位科研课题, 都结合工作实际选择课题, 由此保证了俄国相当多的科技行业的技术领先。但是在医学领域, 基础医学研究已出现滞后局面。近十余年来, 不少攻读医学学位的俄国研究生,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为保证课题研究水平, 自费购买试剂甚至小型实验仪器。
在临床医学专业, 俄国人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非常重视对临床疗效的客观评价, 包括对远期临床疗效的评价, 一般疾病临床治疗研究都要求必须要有一定的远期临床疗效观察随访资料。这与我们国内在课题研究中往往侧重于通过一、两个新指标来解释机理、体现水平的特点确有不同, 俄国人似乎更讲究实际。
2.1.4论文书写
俄国家高等学位委员会对论文的书写格式内容有专门的规定。目前医学副博士论文的书写格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1) 一般书写格式顺序为:
摘要:一般占一页。
前言:一般4~6页。内容包括现实问题, 研究目标, 研究任务, 科学创新, 实际工作, 研究工作地点, 参加过的学术会议与发表的论文, 提出明确的答辩问题, 论文结构 (包括论文页数, 组成结构, 俄文文献数目, 外文文献数目, 论文表格数目, 示意图数目) 等。
第一章 综述 要求不超过30页。
第二章 一般资料介绍。
第三章 治疗前 (实验前) 检测结果。
第四章 治疗结果 (实验结果) 。
第五章 讨论。
结论:对论文的结果得出扼要的结论, 一般不超过2页。
实际建议:根据论文研究结果, 提出工作建议, 一般1页。
参考文献:先按俄文字母序列排序俄文文献, 再按英文字母序列排序英文文献。
(2) 论文首页的格式:
按以下顺序自上而下排列:
医学院校名称 (居中) ;
作者签名 (居右) ;
作者姓名 (居中) ;
论文名称 (居中) ;
论文专业代码与名称 (居中) ;
论文类别 (居中) ;
导师学位、职称、姓名 (居右;)
地点, 时间 (居中) 。
(3) 其它要求:
论文字符大小按照俄文14号, 用A4页打印, 页数在150~180页;论文上边距2.5厘米, 下边距2~2.3厘米, 右边距1.5厘米;论文要求必须精装订。
2.1.5 论文摘要书写格式
(1) 封一封二书写格式:
①首页 (封面) 书写格式自上而下:
作者签名 (居右) ;
作者姓名 (居中) ;
论文名称 (居中) ;
论文专业代码与名称 (居中) ;
论文摘要 (居中) ;
论文类别 (居中) ;
地点, 时间 (居中) 。
②封2书写格式自上而下:医学院校名称;导师学位, 职称, 姓名;两位主评人学位, 职称, 姓名;主评单位名称;答辩时间;答辩学术委员会名称, 代码, 医学院校名称, 地址, 邮编;论文存阅于医学院图书馆的名称, 地址, 邮编;论文摘要印刷时间;答辩学术委员会秘书的学位、职称、姓名及签字。
(2) 论文摘要内容
①研究工作总特征:现实问题, 工作目标, 研究任务, 科学创新, 实际工作, 提出明确的答辩问题, 研究工作地点, 参加过的相关学术会议与发表的论文, 论文结构。
②观察对象与研究过程总特征:研究工作时间, 地点, 观察对象选择特征, 排除标准, 观察对象一般情况 (例数、性别、平均年龄、疾病分型) , 试验 (研究) 方法 (检查指标、仪器方法、统计学方法、分组方法、各组一般情况、试验处理因素、处理方法) 。
③研究实验结果及讨论。
④结论。
⑤实际建议。
⑥近五年内已发表的与课题相关的论著。
(3) 封3格式:作者姓名 (居中) , 论文名称 (居中) , 论文专业代码、名称 (居中) , 论文摘要 (居中) , 论文类别 (居中) , 印刷许可证号 (居中) , 印刷时间、数量, 排版号 (居中) , 印刷厂名称、地址、电话 (印刷厂需具备学位论文印刷许可证资质) 。
(4) 论文页数:不得多于24页, 采用B4纸印制装订。
(5) 论文摘要字符:俄文字母9.5至11号字体。
2.1.6 教学工作
在攻读副博士学位过程中, 还需完成普通大学教师 (相当于讲师) 教学的工作量, 临床医学专业需担负医学院的临床教学课程和实习带教, 这也是副博士学位答辩考评内容之一。
2.2 博士学位培养过程
博士学位培养过程与副博士学位比较, 要求更为严格, 科研工作量更大, 除学位论文外, 还往往要求有俄文相关专业学术著作出版。自50年代至今, 中国学者在前苏联、俄罗斯就几乎都是攻读副博士学位, 极少有人攻读博士学位。现将其博士学位培养过程特点简介如下。
2.2.1 开题
博士学位开题报告首先也是先在教研室会议进行, 要求参加会议的正教授不少于3人, 副教授不少于5人, 提出修改意见形成决议后上报院学术委员会。修改后的开题报告由导师审改后在全院 (校) 学术委员会做正式开题报告, 经院校学术委员会举手表决后形成决议, 上报国家最高学位委员会批准立项给予许可证, 此后才能进入博士学位课题研究。
2.2.2 科研过程
博士学位科研工作量明显超过副博士学位, 从事临床研究, 所要求的观察病例数量、检测指标种类及水平均明显多于或高于副博士学位。
2.2.3 论文书写
论文书写一般格式与副博士论文相同, 但要求博士论文页数为A4纸250~300页。论文摘要格式也与副博士论文相同, 页数为B4纸36~38页。
2.2.4 教学工作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 需完成相当于副教授的大学教学课程时数规定, 临床医学专业要完成相当于副教授教学时数和实习带教工作量。
2.2.5 科学论著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要求在国家级核心学术期刊发表不少于5篇的科学论文, 有的专业还要求有相关的俄文科学专著出版。
3 答辩过程
3.1 副博士论文的答辩过程
俄副博士论文的答辩分为教研室答辩和院校学术委员会答辩两个阶段。
3.1.1 教研室答辩
在完成副博士论文后首先由导师修改, 在俄国的大学, 导师对修改自己带教学生的论文十分重视, 通常都要修改3~5遍, 而后提交给两位与论文相关的专业的院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均为正教授) 审阅, 其审阅后提出进一步修改意见, 并颁发同意进行教研室答辩的许可证。而后由教研室主任组织进行教研室答辩。按规定教研室答辩由论文相关专业的3个不同教研室的人员参加, 正教授不得少于5人, 副教授不得少于3人, 答辩主持人不得由本教研室教授担任, 可由其它教研室相关专业教授担任, 但必须是院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教研室答辩会首先由导师介绍论文完成情况, 此后由答辩人在播放电脑幻灯片的同时宣读论文答辩内容, 时间规定为15分钟, 然后由颁发答辩许可证的两位正教授宣读答辩许可证及审阅意见, 接着进行提问答辩, 答辩后由参加人举手表决, 最后由主持人进行总结, 总时间约90~120分钟。答辩后由教研室秘书起草打印答辩会记录与决议两个文件。答辩会记录内容有答辩时间, 答辩人姓名, 论文名称, 完成时间、地点, 答辩会参加人员姓名、学位、职称, 主持人姓名、学位、职称, 审阅论文颁发许可证教授的姓名、学位、职称, 答辩过程提出的问题、怎样回答的问题, 答辩会对论文的评价等。答辩会决议主要是对论文的评价、表决结果, 同意推荐进入院校学术委员会答辩。该答辩会记录与决议由答辩会主持人、教研室主任、教研室秘书签字后上报主管教学科研的副院 (校) 长签字, 这两个文件是进行院校学术委员会正式答辩的法定文件之一。
3.1.2 院校学术委员会答辩
在教研室答辩会后导师要指导研究生对学位论文继续修改5~6遍, 此外还常请教研室其他教授传阅修改, 直到导师认为满意为止, 然后开始书写论文摘要。在俄国对论文摘要的书写十分重视, 因为无论是院校学术委员会的委员在答辩会上, 还是国家学位委员会各分委员会在审批学位时, 首先阅读的就是论文摘要, 一般论文摘要书写完成后, 导师都要修改6~8遍, 还请同一教研室的其他教授传阅修改, 直到导师认为满意为止。
(1) 为进入院校学术委员会正式答辩会准备相关文件。
在导师指导研究生对学位论文继续修改过程中要为进入院校学术委员会正式答辩会准备相关文件, 其包括:
①个人正式答辩申请书, 要求必须手写。
②教研室主任同意进行正式答辩的证明书。
③教研室主任与导师关于答辩人工作学习简历介绍信。
④教研室主任与导师 、教研室秘书、教研室监考委员会关于答辩人完成课程学习, 接受各种考试考核的证明信。
⑤教研室主任与导师 、教研室秘书、教研室监考委员会关于答辩人完成学位论文科研过程的证明信。
⑥医学专业完成学位论文科研过程所在医院相关科室主任与高年资医师、主管医疗科研副院长、院长, 关于答辩人完成学位论文科研过程的证明信。
⑦由主管科研教学副院 (校) 长签字的考试成绩证明信。
⑧个人的各种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专业证书, 外国学生的这些证书必须经俄罗斯国家教育部认证。
⑨教研室答辩会的两位相关专业教授审阅与许可证证明。
⑩教研室答辩会记录与决议。
上述文件均需上报给学院院长 (大学校长) 亲自审阅。
(2) 院校长审阅答辩人相关文件, 签字批准进入正式答辩程序。
将准备好的上述文件、导师修改后认为满意的论文与论文摘要的最后一稿提交给院校长与院校学术委员会。在俄国, 院校长与院校学术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都要亲自再次审阅论文和论文摘要, 提出修改意见, 他们认为一个大学 (学院) 提交给国家高等学位委员会的论文代表这个学校的学术水平, 院校长与学术委员会要对此负责。院校长与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均认为论文符合要求, 在由院校长主持的办公会上给予签字批准后进入正式答辩程序, 可在一个月后答辩, 通常约有20%~30%的答辩人被指定到异地院校答辩。
(3) 进入正式答辩程序后要立即进行以下工作:
①由院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根据论文专业, 指定论文主评单位与主评审教授两位。按照俄国规定, 主评审单位应为异地的同级同类部属院校或有评审权的科研单位, 主评审教授应为该论文专业方面有影响有学术造就的教授, 一般也异地异校聘请, 如本院校教授担任主评审教授最多一位, 不允许两位主评审教授均为本单位。导师可向院校学术委员会推荐主评单位、主评教授, 但院校学术委员会不一定采纳导师推荐意见, 而是通常由主任委员根据论文专业指定, 首席主评审教授通常是异地异校聘请相关专业的著名权威教授。
②将院校长, 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修改过的论文摘要马上付印, 并按照院校学术委员会秘书签字的通知, 将论文摘要分别挂号邮寄给5个不同的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和白俄罗斯国家图书馆与15所相同专业大学科研处 (学术委员会) , 挂号邮寄的收据要交给所在院校的科研处。这些单位收到后会马上给答辩人所在院校科研处 (学术委员会) 复函, 15所相同专业大学的复函还要明确表示该论文是否达到要求水平、是否同意进行答辩。在俄罗斯国家图书馆保存着二次大战后前苏联与俄罗斯全部的副博士与博士学位论文摘要, 政府与学者均认为这是难得的宝贵科学技术财富。
③尽快将印制好的论文与论文摘要送往主评审单位与主评教授, 并于一周后前往主评单位与主评教授处到取回评审证明书, 交给所在院校学术委员会。俄规定, 院校学术委员会在答辩会前10天应收到这些评审证明书。每份评审证明书均为A4纸打印, 一般5~7页。
④在答辩前2周将印制好的论文与论文摘要送到院校学术委员会与科研处, 由其分发给院校学术委员会各位委员。
⑤在答辩前2周将印制好的论文与论文摘要送到所在院校图书馆, 由其出示的收据要交给所在院校的科研处。院校图书馆内保存着本院校历史上所有的论文与论文摘要。
⑥准备好答辩用电脑幻灯片。
⑦导师可聘请外院校相关专业教授写2份一般评语。
(4) 院校学术委员会正式答辩过程。
院校学术委员会的正式答辩是在院校的学术答辩大厅进行, 在俄每所院校都有这种一个内装修十分庄重、挂満俄国科学家画像的学术答辩大厅, 所有的学位答辩都在该大厅举行。俄国各院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均为博士学位的正教授, 按俄国相关法规答辩时院校学术委员会出席委员最低不得少于15位, 其中与论文第一专业相同专业的教授不得少于4位, 与论文第二专业相同专业的教授不得少于2位, 如该院校没有该数目的相关专业学术委员, 可由院校长与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联名发函聘请外院校相关专业学术委员参加答辩。
答辩过程约需120分钟, 具体过程如下:
由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宣布答辩会开始, 并宣读院校长关于批准答辩的文件。
由学术委员会秘书宣读与答辩人有关的包括个人简历、考试成绩、教研室及医学专业研究过程所在医院的各项证明文件。
然后由答辩人根据电脑幻灯片宣读论文答辩内容, 时间为15分钟。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与中国的研究生答辩宣读论文答辩所不同的是, 俄国的答辩人所宣读的答辩内容, 既不是全文宣读论文, 也不是宣读论文摘要, 而是把论文中研究所得的最主要的新结果、新结论、新见解归纳为几条, 以此为纲组成论文答辩内容, 通过自己的研究结果去论证这些新结论、新见解, 并就此进行答辩。
接下来是由参加答辩会的院校学术委员会的各位委员自由提问由答辩人回答, 其既可能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提问, 也可能对研究结果、结论进行提问, 也可能对某些学术观点进行提问, 也可能对某些方法技术问题提问, 问题往往多种多样。与中国不同的是, 参加答辩会的学术委员教授们常常互相比着进行提问, 第二个提问的教授提的问题往往比头一位教授提的问题要复杂, 深入, 似乎通过这种提问不仅检测答辩人的水平, 也更显示出一位学术委员教授的水平, 这种提问大约要持续50分钟。
此后由学术委员会秘书宣读主评单位的评语, 接着由两位主评教授分别宣读评语并对答辩人提问3~5个问题。
接着由导师对答辩人的简历、研究过程、工作态度、专业理论水平、专业技术水平、受到过的表彰和奖励等, 进行简介。
接下来是在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下, 各位学术委员对答辩人的专业理论水平、专业技术水平自由发表意见约10分钟。
此后由两位投票监票委员手持投票箱, 所有在场学术委员进行投票表决。
最后由主任委员宣读学术委员会答辩结论和表决结果。
根据俄国规定, 在2小时答辩过程中必须进行录音, 录音带由院校学术委员会保存。同时录有答辩用电脑幻灯片的3.5寸磁盘、光盘、连同打印稿也需在答辩后交院校学术委员会保存。
(5) 各项文件通过挂号邮寄到国家高等学位委员会审批。
按俄国规定, 在答辩会后2~3周时间内由院校学术委员会秘书起草两份报告, 一份是关于答辩人通过答辩、院校学术委员会同意授予学位的报告约6~8页, 其中包括对论文的评价;还有一份是答辩记录约20页左右。答辩记录是根据录音带整理记录了整个答辩会中答辩人与各位学术委员说的每一句话, 包括提问与回答过程。答辩人认可后这两份报告由院 (校) 长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签字, 连同论文、论文摘要、考试成绩证明信, 及主评单位评语和主评教授评语等各项文件, 通过挂号邮寄到位于首都莫斯科的国家高等学位委员会, 由其审批。
3.2 博士论文的答辩过程
俄博士论文的答辩也分为教研室答辩和院学术委员会答辩两个阶段, 与副博士论文的答辩过程相比较难度更大一些。
3.2.1 教研室答辩
答辩人书写正式教研室答辩申请书, 经导师与教研室主任签署同意后由院校长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签字批准才能进行教研室答辩, 其中50%以上答辩人被指定到异地院校进行教研室答辩。进行教研室答辩过程与副博士论文的答辩过程相似, 时间要长30分钟。其中宣读论文答辩内容, 时间规定为25分钟, 提问答辩时间要超过60分钟。相当一部分答辩人在首次教研室答辩过程中因提出的问题太多, 只有在论文中改正这些问题, 于第二次教研室答辩得到通过。
3.2.2 院校学术委员会答辩
答辩过程与副博士论文的答辩过程相似, 时间要长30~50分钟。其中宣读论文答辩内容, 时间规定为25分钟, 提问答辩时间都要超过60分钟, 参加答辩会的院校学术委员会的各位委员提出的问题往往都十分尖锐。通常30%以上答辩人被指定到异地院校进行博士论文的院校学术委员会答辩。
4 学位审批过程
在俄国只有国家高等学位委员会 (俄文缩写BAK) 有权批准授予副博士和博士学位, 这是一个非常权威性的政府机构。经俄国家高等学位委员会批准给与相关专业学位答辩许可的各个大学、科研机构学术委员会, 必须按要求把答辩人通过答辩后的论文及其它各项文件上报国家高等学位委员会, 由国家高等学位委员会审批。
据称俄国家高等学位委员会审批过程有二十多道手续, 十分严格, 一般审批时间约需6个月至1年, 最长的甚至超过2年, 经俄罗斯国家高等学位委员会审查批准后由其授予学位证书。在中国硕士、博士学位证书由各院校批准授予, 是有季节性的集中于每年的7月份, 而俄罗斯国家高等学位委员会对学位的审批授予是一项年度日常性工作, 夏季的7、8月份则是其工作人员与专家教授的休假时间。
5 俄罗斯医学学位教育特点
总结上述俄罗斯教育系统医学学位教育培养、答辩及审批授予过程, 其具有以下特点:
5.1 注重以往实际工作经验
俄国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的医务人员通常在实际工作3~5年后, 才申请报考研究生进入副博士学位教育阶段 (相当于我国的博士学位) , 俄国的教授 (导师) 在选择学生时十分看重其大学本科毕业后实际工作经历。
5.2 严格的培养过程
(1) 其学位的课程考试认真, 有完善的考试管理程序。
(2) 开题立项批准规范化。副博士与博士学位开题报告要在系、院校学术委员会宣读表决通过, 由院校科研处按国家规定的学位科研课题立项申报程序, 在卫生部、教育部及国家高等学位委员会申报立项后给予批准文号。
(3) 在临床医学专业, 俄国人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非常重视对临床疗效的客观评价, 包括对远期临床疗效的观察。
(4) 论文格式一致。俄罗斯国家高等学位委员会对论文的书写格式内容有专门的规定, 使各院校论文书写格式达到了统一。
(5) 注重实践。在攻读学位期间, 需完成规定的大学教学课程时数规定, 临床医学专业要完成教学时数和实习带教工作量, 锻炼了实际工作能力。
5.3 科学化、规范化的答辩过程
(1) 论文的答辩分为教研室答辩和院校学术委员会答辩两个阶段, 有利于提高论文质量。
(2) 医学院校领导直接对本单位学位论文水平负责。在俄国, 院 (校) 长与院校学术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在答辩前都要亲自审阅论文和论文摘要, 提出修改意见。院校长与学术委员会负责人要对提交给国家高等学位委员会的本院校学位论文水平负责, 因为这些学位论文代表了该院校的学术水平。
(3) 有一定比例的学位答辩人被指定到异地院校进行学位论文答辩, 通常其比例达到20%~30%。从而有利于对学位论文水平的客观评价与院校之间的学术交流。
(4) 对学位论文认真评审。由院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根据论文涉及专业, 指定论文主评单位与主评审教授两位。按照俄规定, 主评审单位应为异地的同级同类部属院校或有评审权的科研单位, 主评审教授应为该论文专业方面有影响有学术造就的教授, 导师可向院校学术委员会推荐主评单位、主评教授, 但院校学术委员会可不采纳导师推荐意见, 而是由主任委员根据论文专业指定。首席主评审教授通常是异地异校聘请相关专业的著名权威教授。
(5) 保存论文措施得当。学位论文摘要分别挂号邮寄给5个不同的俄罗斯国家图书馆、白俄罗斯国家图书馆与15所相同专业大学科研处 (学术委员会) , 论文与论文摘要保存于所在院校图书馆, 在收到回函后才能进入下一步答辩程序。从而使这些宝贵的科学技术资料得以完整保存。
(6) 论文答辩内容必须是研究工作的核心关键问题与创新之处。俄国的学位答辩人所宣读的答辩内容, 既不是全文宣读论文, 也不是宣读论文摘要, 而是把论文中研究所得的最主要的新结果、新结论、新见解归纳为几条, 以此为纲组成论文答辩内容, 通过自己的研究结果去论证这些新结论、新见解, 并就此进行答辩。体现了多年来在俄罗斯科学研究与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强调解决关键问题、抓住问题核心的思维方式。
(7) 院校学术委员会答辩。俄国的学位论文答辩是在院校学术委员会答辩, 按规定答辩时院校学术委员会出席委员最低不得少于15位, 其中与论文第一专业相同专业的教授不得少于4位, 与论文第二专业相同专业的教授不得少于2位, 如该院校没有达到该数目的相关专业学术委员, 可由院校长与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联名发函聘请外院校该相关专业学术委员参加答辩。这与我们国内由5位教授组成的答辩委员会进行答辩, 有明显不同。
(8) 答辩委员提问严肃认真。在俄国参加学位答辩会的学术委员教授们常常互相比着进行提问, 第二个提问的教授提的问题往往比头一位教授提的问题要复杂、深入。似乎通过这种提问不仅检测答辩人的水平, 也更显示出一位学术委员教授的水平, 更多的体现出学术民主气氛。
5.4 审批严格
在俄国只有国家高等学位委员会 (BAK) 有权批准授予副博士和博士学位, 直接负责学位审批。审批过程有二十多道手续, 十分严格, 一般审批时间约需6个月至1年。
俄罗斯音乐教育以及借鉴 篇9
一、俄罗斯音乐教育的特色
(一) 以专业化的机构设置来落实音乐的教育工作
俄罗斯音乐教育最中有特色的地方在于以专业化的机构来实现音乐的教学过程, 在俄罗斯的各个年级阶段都设置了配套的音乐教育机构, 在教育形式上满足了系统化的统一和连续, 以科学的服务方式来完成音乐的教学目标。
1. 初级音乐教育机构的设定。
在初级音乐教育机构中儿童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个特殊教育机构的制定为儿童音乐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和场地, 以服务专业音乐学习儿童设定的学校机构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俄罗斯的音乐教育机构始于前苏联解体之前, 在上个世纪30年代, 以国家为核心开展的各项基础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苏联的解体也对音乐教育机构具体工作的实施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通过真实的数据显示在俄罗斯的儿童艺术学校中百分之九十都是音乐学校, 这充分的说明了当地政府对儿童音乐教育的重视。
集合儿童时期的天赋表现, 音乐的才能最容易在五到六岁阶段显现出来, 针对这一事实落实儿童时期的音乐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苏联解体之前的儿童音乐教育是受到全民族重视的艺术类教育课程, 它以专业的方向来开发儿童时期学生的音天赋并做好正确的定位。这样的教育模式培养出了大批的音乐专业性人才, 这种特殊的教育体系是目前教育体系中最大的特色之一。
2. 中等音乐的教育。
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需要接受更高一个层次的音乐教育, 其中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的是较为专业性的内容, 按照具体的程序可以分成三类。首先, 实行四年制的音乐师范类的教育, 这类教育机构的主要职能目标是为各个中小学培养专业的音乐教师。其次, 是初级、高级等一贯制的学校, 这类学校的学习年限在11年, 为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人才做好准备, 以获得相关资格证书和职业技能来接受更高音乐教育的教学要求。前面提到过的中等院校和音乐附属院校的学生都可以通过公平考试的机会获得进入此类学校学习的机会。最后, 以专业化的标准来设置相关的音乐院校, 其中在俄罗斯比较出名的学校分别是莫斯科合唱学校、格拉祖诺夫中等戏剧学校, 这些学校是具有一定的特色的音乐学校。根据办学的目标来进行实际的招生活动, 其中主要针对那些具有音乐天赋的学生, 对学生音乐领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对这批学生采取针对性的培训计划, 教学课程的实质和中等学校的内容相似。
3. 高等音乐教学机构的建立。
在高等音乐学院中包含了几种不同类型的院校, 分别是音乐学院和师范类大学以及艺术学校。在俄罗斯音乐学院代表着这个地区最高级别的音乐机构, 这一形式的音乐就普遍存在当时的苏联国家, 目前较为出名的音乐学院是圣彼得堡国家音乐学院和莫斯科国家音乐学院。将各种类型的艺术集中在一所大学就组成了艺术院校, 这种学院的形式和我国的各级艺术学校有一定的相似性。音乐师范类学院的主要职能目标是培养学校的音乐教育人才, 因此, 在课程的设置形式上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师范类大学存在最重要的区别是音乐师范学院将音乐将专业教学方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学生在经过这样专业化的教学进入到各类初高中学校开展音乐教学活动。师范大学则是以共同设立的委员会为基础开展各类教学目标和计划的规划和安排, 音乐教材的编排工作也包含在内, 其中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以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作为代表。
俄罗斯通过设立这样专业的音乐教育机构来培养人才, 有利于音乐的教育得到很好的保障, 同时, 优良的教师资源是确保音乐教育机构正常运行的基础, 必须落实各种科学的教育方法和课程个性化设置来增大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 只有通过较高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再能真正的落实音乐普及教育目的实现进而推动全民的音乐专业教学, 将教育机构的作用充分都发挥出来并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来完成各项教学内容的实施。
(二) 制定各种培养计划和目标
1. 初级音乐教育机构的培养目标。
在儿童时期的音乐教学中主要涉及的是训练学生在音乐方面的修养, 儿童在经过这个阶段的音乐教学以后会继续进入更高一级的音乐学校中学习。其中可以选择的学校有中专学校, 这是提供学生继续音乐学习的场所。面对目前的形式要求和面临的各种挑战, 必须充分的认识到当今社会的发展方向, 根据时代的要求来实行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同时将音乐教学的发展目标设定为全面性人才的培养, 为社会贡献专业的综合和人才而做出改变。以音乐修养的培养作为整个音乐教育的重心, 儿童在这个阶段的音乐教育中体验音乐初级教育的特殊模式, 为进一步的音乐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结合少儿成长的特点来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并有针对的培养, 协助这类学生进入到更高级别的学校进行学习。以这样的发展路径来实现音乐人才的最后目标。尽管在这条发展的道路上会遇到许多的问题, 但把握最终的方向是实现终极教育的准则。
2. 中级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
在经过儿童阶段的音乐教学以后进入到了更高一级别的中等音乐学校中继续学习, 在这个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将各类型的工作按照目标的不同分成了几个阶段来分别实现, 其中将师范类学校的培养计划也落实到这个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来, 有利于完成音乐附属中学的人才培养计划, 为高等音乐院校的专业人才储备打下基础。
3. 高等院校的音乐教育计划。
和前面所有音乐教育机构培训目标不同, 这一阶段更加重视音人才的专业定位, 以培养未来的演奏家、歌唱家考和指挥家来采取针对性的教学, 将课程的内容也按照不同的专业划分成各自的教学计划。尤其是一些需要高强度训练的专业则更需要根据其特色来设计课程内容。俄罗斯的音乐教育机构在培养专业音乐人才上面做了很多的基础工作, 根据实际的形式需要来选择教育的方向并进行科学的调整, 为培养艺术修养的专业性人才而不断努力。
二、俄罗斯音乐教育的借鉴意义
(一) 以改革的形式来加强音乐的教育
学校为了有效地落实音乐教育的培养课程, 必须结合音乐教育的理论知识和时代的发展要求, 同时以科学、合理的设置程序来完成最终的教育任务。将学生艺术能力的提高作为学校音乐教育的重点, 而不是一味的追求升学率, 将艺术的培养课程训练落实到每位同学的身上, 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来领悟音乐的艺术魅力, 进而促进学生自主的投入到音乐的学习过程中来, 充分的发挥国家的艺术文化价值, 为提升音乐艺术的鉴赏能力而不断的努力。尤其是在一些音乐强化教育的过程中更要注重教育形式的改革, 将艺术教育的理念深入到每个同学的心中, 通过全民音乐艺术的能力提高来实现音乐普及教育的目标。
(二) 音乐艺术的教育任务提前到儿童时期
通过对俄罗斯音乐教育的解读可以发现, 他们在培养学生艺术能力的时期从儿童阶段就开始涉及音乐教育, 这启发了作为音乐教育的我们必须认识到其中存在的原理, 首先艺术潜能的开发就在儿童时期现象出来, 其次越早开始艺术训练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其内涵, 做到深刻理解并运用。艺术课程的理论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枯燥和乏味的时候, 需要结合一些兴趣的教学方法来完成初级音乐的学习过程, 实现个人的特长发展
(三) 联合政府部门共同实现人民音乐素养的提升
在落实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充分的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力量来实现全民音乐学习的热潮, 通过音乐的普及教育来推动人们音乐素养的提升。由于政治部门的参与能提高人们对音乐艺术培养的重视并带动群众投身到实际的艺术学习中来。此外政府部门的参与还能有效地拉动电视媒体进行相关的宣传和指引, 以这一系列的措施办法来推动全民参与音乐教育的实践活动。在表演形式上以各种音乐会和演唱比赛的活动方式展开, 实现最终提升音乐素养的目标。
三、借鉴俄罗斯音乐艺术教育的途径
(一) 从教育认知上借鉴
全面的理解俄罗斯的音乐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从形式上认识到其中教育的现实价值, 这些理论的认识决定着音乐艺术的发展方向。通过对俄罗斯音乐教育长期领先发展的现状分析, 发现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它能实现全民的音乐教育, 将音乐教育作为国家的一种时尚潮流而受到人们的追捧和热爱, 同时长期的教育宣传工作更加促进了音乐教育在其国家盛行和流传。这样的传播方式决定了在借鉴其教育形式过程中必须认清教育中的各种发展模式, 以此来更好的达到借鉴的目的。
(二) 音乐艺术思想的借鉴
音乐艺术的长期熏陶可以无形中提升使人们的音乐素养, 为后代人们个人素质和性格的健全而做出巨大的贡献, 在这个方面的认识上俄罗斯有着非常明智的举动。通过对音乐艺术思想的认识来完善我们自己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有利于将这种科学的思想引入到初、高中音乐教学的课堂中去。从而挖掘学生的音乐才能为发展专业的人才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实现最后音乐素质教育的目标。因此, 有效地借鉴途径在于从俄罗斯音乐教育思想的根本上着手, 切实地落实借鉴的行动执行力。
(三) 实施专业的民族音乐教学大纲
基于我国的音乐教育的内容较为丰富, 可以充分的结合民族教学的大纲要求来开展具体的音乐教学任务, 针对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当地的风俗习惯来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尤其是一些古老的民族歌谣, 他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精神生活和情感写照, 真实的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情景具有非常大的教学意义。借鉴俄罗斯的音乐经典来进行全面的比教教育, 促进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精髓。
(四) 借鉴音乐的教学方法
在不断地创新音乐艺术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加强音乐教学的改革, 以不断拓展教育渠道的方式来展开相应的音乐教学, 在俄罗斯的音乐教育机构的设施过程中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教育学校, 这些私立和民间的培训机构都是需要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其次, 以相配套的优惠政策来全面落实各项基础教育的工作。尤其是当地的一些企业团体, 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些组织来参与到艺术学院的创办中来, 作为音乐规模化发展的支持力量。以特殊的方式来弥补正规音乐教育的不足, 在教育的形式上可以大力提倡业余培训和短期教学, 这样能更大程度地推动音乐艺术教学的扩展和丰富教学的内容, 进而提高实际的音乐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郭成龙.浅谈俄罗斯音乐教育[J].艺术教育, 2009 (7) .
[2]刘晓强.试析俄罗斯音乐教育结构[J].才智, 2008 (4) .
[3]李萍萍.俄罗斯音乐教育映象点滴[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9 (2) .
[4]廖西琳.俄罗斯音乐艺术教育的借鉴[J].艺术教育, 2009 (11) .
[5]张素华.关于对20世纪中叶俄罗斯声乐教学特色借鉴与反思[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10 (5) .
俄罗斯基础教育改革探析 篇10
以全国统一考试取代中学毕业考试和大学入学考试, 是俄罗斯教育现代化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改革前俄罗斯的升学制度实行中学毕业生先通过本校命题的毕业考试获得中学毕业文凭, 再通过各高校命题的入学考试才可能上大学。这种考试制度的弊端是, 一方面考试中的腐败使许多优秀学生无法进入大学深造;另一方面, 毕业生要亲自到所报考的大学参加考试, 使一些经济困难的学生无条件到其他城市考试而失去升入大学的机会。全国统一考试基本科目以教育部制定的普通教育科目示范大纲为准, 不能超出大纲的范围。2001年的统一全国考试进行了数学、俄语、化学、物理、生物、地理、俄罗斯历史和社会常识等门科目的考试;2002年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英语科目。统一考试成绩实行百分制评定, 再按联邦规定转换成五分制成绩。通过考试者获得完全中等教育毕业证书和统一国家考试证书, 国际竞赛和全俄奥林匹克竞赛的获奖者可以免试入学。
“铲除弊端 全国统考”是俄罗斯基础教育改革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俄罗斯大学升学考试是由各高校命题, 这一制度既为腐败提供了温床, 也使许多优秀学生无法进入名牌大学。为了能进入名牌大学或者热门专业, 学生家长经常通过行贿方式收买高校的考试委员会成员。值得一提的是, 俄罗斯的许多考试都是口头的, 因此即使弄虚作假也很难找到证据。另一弊端是, 中学生毕业后必须亲自到各高校参加入学考试。一些学生因经济困难无法到其他城市的大学考试, 只好放弃进入一些名牌大学的机会。改革后, 学生不需要离开所居住的城市, 就可以参加全国统考, 然后通过邮局将统考成绩寄往各大学就可以了。因此, 统考制度可以使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均等。
二、修改《普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
俄罗斯于2002年出台了新的《普通基础教育国家教育标准 (草案) 》和《普通教育国家标准的联邦成分 (草案) 》, 这两个草案的内容, 在保持原来大致内容的基础上, 某些方面又有了新的变化。
1.对各级教育主体的权限进行细划, 为教育发展提供必要保障
上个世纪90年代的教育改革由于受动荡的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一些措施不能真正落实或被搁置, 新世纪的改革更加强调了改革主体的责任意识。俄罗斯这次修改不仅规定了俄罗斯联邦和联邦各主体对普通教育的权限, 而且对联邦议会、邦政府、联邦教育管理机构、各主体国家权力机关、地方自治机构以及经过认证的教育机构在普通教育方面的权限进行了细致的划分, 尤其规定了联邦、地区和地方对普通教育的各级财政预算标准。权限的细划使各级国家机构对普通教育的权限更加明确、全面, 为普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2.改“ 教学计划”为“ 规模性指标”, 扩大课程实施的灵活性
1993 年的《俄罗斯普通教育基础计划》为各级普通教育学校制定了十个教学计划, 但课程改革的实践表明, 实际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并不完全一致, 如果完全执行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时数, 就会增加学生的负担。新的草案以“ 规模性指标”取代原来固定的教学计划, 将普通教育阶段划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 再确定每一学习阶段的各学科以及学科的必修内容最低限度、培养水平和要求等, “ 规模性指标”规定了每一教育阶段的总教学时数、每门学科的教学时数、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比例、联邦课程和地区课程的比例等。这种宏观上的规定使各学校在课程执行中具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权, 旨在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 增加课程的可行性。
三、建立现代化师范教育体系
苏联解体后, 俄罗斯在社会转型中涌现出许多新型的学校和大量新的专业, 对原有的师范教育体系的师资培养规格提出了新的挑战。为适应教育改革对师范教育的新需求, 俄联邦教育部于2001 年颁布了《连续师范教育体系2001—2010年发展规划》, 针对当时俄罗斯师范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目标:第一, 提高培训水平, 保证师资质量。第二, 提高教师信息技术教学能力。第三, 完善连续师范教育的管理。第四, 通过各种会议和刊物扩大师范教育和科研的交流程度。积极筹备召开和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 办好师范教育刊物, 扩大师范教育体系与外界的交流和合作, 保证师范教育的动态发展, 提高教育者的管理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使师范教育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增加拨款 改善待遇
1.教育财政改革
改革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制度。目前教师工资是根据教师所承担的课时来计算的, 教科部长建议教师完成了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课时就应该拿到全额工资, 其他工作, 如带学生户外参观等课外教学活动, 也应该按工作量合理地获得额外报酬。单独为学生开设的选修型课程应成为有偿教育服务, 这样既可以让学校获得额外的经费, 也可以为学生减轻学习压力。
2.教育待遇改革
要保持目前劳动力人口的受教育水平, 提高教师地位和待遇是俄罗斯教育制度中需要解决的另一紧迫问题。由于教师待遇低, 教师流失和匮乏的现象比较严重。许多教师, 尤其是男教师往往工作2—3年就改行了。根据俄教育部资料, 俄罗斯150万名中小学教师中, 女性比列高达85.3%。 为此, 俄罗斯政府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变目前状况。按政府规定, 从2001年12月1日起, 教师工资提高一倍。为保证中学教师工资将由地方财政拨款改为联邦财政拨款。为吸引更多的人从事教师职业, 今后俄罗斯还将借鉴中国的教育贷款制度。国家将向师范院校的学生发放贷款, 学生毕业后如果从事教育职业, 贷款由国家支付, 否则由自己偿还贷款。为吸引更多的男大学生从事教师职业, 政府计划让选择教师职业的男大学生毕业后免服兵役。俄罗斯法律规定, 国家对教育拨款必须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尽管政府按这一比例拨款, 但也只能满足实际需求的40%到50%。
五、俄罗斯教育结构的发展
十几年来, 俄罗斯的教育结构正在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 确立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教育管理模式。俄罗斯联邦于1992年7月颁布了《俄罗斯联邦教育法》, 强调了教育的分权制和教育的多样化。现今俄罗斯教育改革的中心议题就是要解决集权与分权、统一与分散的关系, 从而理顺联邦中央与各共和国及地方、学校的关系, 明确各自的教育权限, 将过去由中央统一管理改为分级管理, 实行联邦、共和国、地区三级管理。联邦最高管理权力机关和教育管理部门对教育实行宏观管理, 制定统一的国家教育政策和教育标准, 编制国家教育预算, 调节教育法律关系, 负责统一的干部培训和再教育培训计划;各共和国一级的权力机关和教育部门应与联邦教育政策不相抵触的情况下, 根据本共和国教育预算规定地方教育税和教育费, 并依据国家教育标准制订相应的民族、区域教育标准;地方自治机关的教育权限主要是:保证公民实现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基本受教育权利、执行国家教育政策, 编制地方教育预算、设立地方教育基金、通过地方教育拨款限额, 确定不违背国家教育标准的符合本地区实际的教育标准等。
摘要:俄罗斯沿袭了前苏联时期的教育制度, 尽管这一制度曾为国家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 其弊端日益显现, 改革势在必行。2002年出台了新的《普通基础教育国家教育标准 (草案) 》和《普通教育国家标准的联邦成分 (草案) 》, 这两个草案, 在保持原来大致内容的基础上, 某些方面的规定又有了新的变化。按政府规定, 从2001年12月1日起, 教师工资提高一倍。官方数字表明, 2001年, 俄联邦和地方政府对教育拨款分别为800亿卢布 (约26亿美元) 和3000亿卢布。目前, 定向培养基金主要用于培养国家急需的教师和医生。
关键词:俄罗斯,基础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王希秀.俄罗斯普通基础教育改革的新举措[J].教学与管理, 2007 (1) .
[2]姚炳虞.俄罗斯义务教育学校开设信息学课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2 (3) .
[3]周耀慈.俄罗斯统一国家考试[J].比较教育研究, 2003 (4) .
[4]程恩庆.俄罗斯高等教育的现状及改革动向[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 (2) .
俄罗斯高等口腔医学教育现状 篇11
关键词:俄罗斯;医学教育;口腔医学
1.俄罗斯医学院的招生对象及录取方法
入学条件为具有中等教育程度,指十一年制完全中学或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以前,俄罗斯的高校招生都是各自出题,从2002年起,在全国89个联邦主体的16个进行了统一的高考试点,以后逐年扩大。现在,入学已基本采用全国统一考试。报考医学院的学生都要参加每年5月底开始的全国统一考试。考试科目有4门,分别为生物()、俄语( )、化学()和物理()。考试成绩一般半个月内就可以知道,考生如果通过学校录取最低分数线,便会收到成绩单和学校录取通知书。这时可到医学院招生委员会( )报到并注册,完成入学手续,即可享受免费高等教育。如果学生没有通过考试,也可以报名参加学校合同制学生,这部分考生要参加学校组织的竞争入学考试,通过后也可以成为正式学生。但每年要支付高昂学费,没有助学金,学校也不安排宿舍。免费生和自费生上学期间均享受免服兵役待遇,外国留学生则要先经过一年的预科学习,学习俄语、生物、化学、物理课程,一年后参加毕业考试,通过后才可以进入大学各系继续进行学习,但只能是读自费生。
2.俄罗斯口腔医学本科教育
俄罗斯全日制口腔本科教育学制为5年,没有夜大和函授形式的教学。各个医学院口腔系开设的课程及学时存在一定差异,但大同小异。学生第一学年学习医学基础课程,如解剖、生化、组织胚胎学等,第二学年除进一步学习基础课程外,开设了内外科以及口腔专业基础课。第三学年增加了口腔临床实习机会,这时学生已能充当医生助手的角色。第四学年更加深入地学习口腔专科课程,在该学年后期,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已能从事较多的不太复杂的治疗。第五学年除在口腔医院临床工作外,还要选择性地参加临床讨论会和医院的专题讲座,并在大五下学期参加全国统一毕业考试,合格后获颁发口腔医师资格证书( )。每年课程安排见表1~5,假期实习计划见表6(根据莫斯科国立口腔医科大学2008年资料)。
俄语课的开设只针对外国留学生,从第一学年至第四学年每周都会安排俄语课,并在大四设有俄语学习毕业考试。
3.教学形式与方法
俄罗斯基本沿用了原苏联的教学体制,主要有课堂教学、讲座、专题研讨会及实习操作指导。每堂课开始前老师都会对上节课的内容做大致的小结,还对这堂课应该掌握的内容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实时抽查提问,回答成绩记录在平时的成绩册上。此外,对于每一章也会进行小测验。大四、大五的学生每个月会有一次专题讨论,以口腔医学方面的课题为主,由学生提出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查找解决问题的学习资源并解决问题,比较注重学生交流技能、信息管理和自主性学习等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随时向老师提出问题并进行讨论,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另外学校从大二开始就安排了一定比例的口腔临床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具备初步掌握临床诊断和确定治疗方案的能力。
4.俄罗斯的口腔医师培训制度
在俄罗斯,医学院口腔系学生毕业后可获得口腔医师资格证书( ),但这仅仅是代表了可以行医的权利,还不能独立行医,毕业生还要经过1年的口腔医师实习期(),由学校负责推荐学生到生源地所在公立医院进行实习(外国留学生因非俄罗斯国籍可以不参与此实习)。实习结束后,学生可以继续接受口腔专科医师()培训。培训前须先参加培训科室的考试,合格后即可入学,学制为2年,学生除了在医院接受临床操作培训外,还要学习与该专业相关的课程,聆听讲座以及参加研讨会,毕业后再参加口腔专科医师资格考试,考试通过后发给相应的资格证书,这时才可以独立行医,但只能跟自己所学专业相关。
**文中译文以俄文为准
参考文献
[1]包金洋.中俄医学教育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医科大学.2006
[2]哈木拉提·吾甫尔,田 强,李豫凯等.俄罗斯医学学位教育及其特点[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07
[3 ]2009-[EB/OL]. http://www.mgmsu.ru/razdel2.aspx?rId=1,2009-02-12
俄罗斯重构职业教育体系 篇12
苏联时期, 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技术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有力地促进了苏联工业的发展及综合国力的增强。[1]苏联解体后, “休克式的激进改革”曾使俄罗斯经济受到重创, 俄罗斯职业教育也一度陷入艰难图存的困境。在经历了转型初期最艰难的10年后,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好转, 俄罗斯教育领域也由转型初期的“国家退出”转为“国家回归”。2001年12月29日俄罗斯联邦政府制定的《2010年前俄罗斯教育现代化构想》提出要“恢复国家对于教育领域的责任心和积极作用, 实现教育现代化”, 并提出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使命是“建立有效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在教育体系、权力机构、商业界和社会组织开展合作的基础上, 将职业教育转变为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源”。[2]由于缺少相应的资金保障, 既定计划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直到2006年, 联邦总统委员会提出转变俄罗斯职业教育的“追赶型发展”模式, 提高俄罗斯职业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职业教育逐渐受到关注。
当前, 在俄罗斯面临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 调整人才培养结构,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成为俄罗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俄罗斯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俄罗斯发生了深刻的政治, 经济和社会转型, 俄罗斯职业教育也经历巨大变化。在对前苏联职业教育进行调整的基础上, 1992年制定的《俄罗斯联邦教育法》将高等教育纳入到职业教育体系, 自此, 俄罗斯建立了包括初等、中等、高等、高等后职业教育和补充职业教育共同组成的连续的职业教育体系。
(一) 俄罗斯的大职教观
随着时代的变迁, 以及职业教育体系本身的发展, 对于职业教育的理解也产生了明显变化。根据《俄罗斯现代职业教育词汇手册》的定义, [3]俄罗斯职业教育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еОбразование) 是保证个人重要的社会品质和职业品质发展的、掌握确定职业活动类型的有组织的过程;作为这一过程的结果, 由相应的职业教育机构毕业证书或者鉴定来证明个人为从事确定类型的职业活动做准备程度。可见, 职业教育是专门化的以职业定向为目标的教育, 是个人职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和结果, 这一过程也是具体专业和职业领域确定的知识、技能和技巧的掌握过程。职业教育不仅承担着为劳动力市场提供有技能的专业人员的任务, 同时也要为个人的职业发展创造条件。与许多其他国家不同的是, 俄罗斯职业教育包括全部高等教育和高等后教育, 认为能够赋予人职业的教育均属于职业教育, 从而形成了大职教观。
(二) 俄罗斯职业教育的层次
比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局1997年制定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 俄罗斯的三级职业教育体系涵盖了《国家教育分类标准》中的3—6级教育, 其对应关系, 见表1-1。
《俄罗斯联邦教育法》对各级职业教育任务做了明确规定。初等职业教育相当于《国家教育分类标准》中的3—4级教育, 相当于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 主要培养技术工人和服务人员, 主要由两类学校提供, 第一类为传统的职业学校 (职业技术学校, 即училище) ;第二类是新型的初等职业学校, 即职业性实科学校 (лицей) 。二者的区别在于:实科学校提供更高层次的培养, 甚至可以实施中等职业教育, 主要培养高水平的技术工人。初等职业教育阶段的学习时间由学生入学时的受教育程度决定, 九年级毕业入学一般学习2—3年, 十一年级毕业入学要学习1—2年。初等职业教育属于义务教育, 入学基本不存在竞争。初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以实践课为主, 不同专业的实践课占总课时的50%至70%, 远远超过理论课的比例。
中等职业教育相当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局制定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高等教育的第5级中的5B, 也就是相当于中国的高职教育。培养具备中等职业教育程度的、有熟练技能的专门人才。中等职业学校主要有三类学校:第一类是中等专业学校, 包括中等技术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 (“техникум”或“училище”) , 也有部分中等专业学校的名称使用“中学” (школа) 一词;第二类是学院 (колледж) ;第三类是企业 (机关) 技校 (техникум-предприятие或учреждение) 。其中, 第一类学校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专业学校;学院是独立的提高型的中等职业学校 (或者是综合性大学、专科性大学、高等专科学校的分校) , 学习期限增加一年;企业技校也是一种独立的学校, 按照中等职业教育计划开展职业教育。技校毕业生获得“技师”资格, 学院毕业生获“高级技师”资格。
俄罗斯的高等教育都属于高等职业教育, 相当于《国家教育分类标准》中的5А级教育, 按照《俄罗斯联邦教育法》, 高等教育机构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类:综合性大学 (университет) 、专科性大学 (академиия) 、学院 (институт) 。俄罗斯加入博洛尼亚进程后, 根据培养计划和培养时间不同, 高校毕业生可获得学士、专家和硕士证书。
高等后和补充职业教育也是职业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环节。按照《俄罗斯联邦教育法》规定, 高等后职业教育向公民提供在高等教育基础上提高自身教育水平和科学教育素养的可能。高等学校提供的研究生教育属于高等后教育。补充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满足公民的教育需求, 在职业教育的所有层次都存在补充教育, 其主要任务是连续提高工人、职员、专业人员的专业技能素养。
(三) 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5]
1990—1991学年到2012—2013学年, 俄罗斯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 中等职业教育稳定发展, 而初等职业教育压缩显著。
从学校数量变化显示, 高等职业学校数量从514所增加到1, 046所, 增加了一倍;中等职业学校略增, 从2, 603所增加到2, 981所, 增加了15%;初等职业学校则从4, 328所, 减少到1, 719所, 不到1990—1991学年的40%, 见图1-1。
高等职业学校学生人数从1990-1991学年的282.45万, 到2008-2009学年一度增加到751.31万, 后开始回落, 到2012-2013学年为607.4万, 增加了115%;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从227万, 减少到208.7万, 减少近10%;初等职业学校学生则从186.7万减少到83.8万人, 减少了55%, 不到1990-1991学年的一半, 见图1-2。
二、俄罗斯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俄罗斯职业教育发展开始逐渐走出困境, 但受经济、人口、就业以及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职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一) 经济结构调整对人才需求的挑战
当前, 俄罗斯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于要素投入, 暴露出经济的脆弱性和低可持续性, 增长模式和质量堪忧……同时也隐藏着不利于长期发展的结构性风险, “经济原料化和对外依赖趋势加重, 这两种趋势还导致经济改革 (产业结构调整和制度变革) 的拖延以及投资增长乏力等后果”。[6]
在经济持续10年增长, 特别是经历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 俄罗斯开始处在新一轮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转折时期, 世界经济论坛 (WEF) 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 俄罗斯正处于由效率驱动型国家向创新驱动国家过渡时期。调整产业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由能源主导型经济向创新经济发展是俄罗斯2020年前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与此同时, 俄罗斯国家创新能力却在持续下降, 从2010第57名下降至2011年的第85名 (共144个国家) 。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人才培养结构相应的变化。相关研究显示, 到2013年, 俄罗斯经济进入危机后的发展阶段, 高科技领域对技能人才需求旺盛。需要培养140万名高水平技术工人, 这将会使技术进步对俄罗斯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提升到25-35%。[7]
(二) 人口困境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
人口数量减少问题是影响俄罗斯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2004年开始, 俄罗斯14—30岁人口数量迅速减少, 到2009年, 五年间, 这一年龄组人口减少了近10%, 人口数量减少趋势仍将长期持续, 预计到2023年, 这一年龄组人口将减少近40%, 见图2-1。
适龄人口的减少直接影响到职业学校入学学生数量的变化。统计数据显示:20世纪90年代到2005年, 俄罗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 学生从59万陡增至164万, 增长了近120%。从2005年开始, 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增长趋缓, 从2007年开始呈现下行趋势。中等职业学校录取人数稳中有增, 2000年前一直处于增长态势, 从2000年起, 录取人数开始减少, 总体增长不足10%。初等职业教育则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 基本呈现迅速且稳定减少趋势, 与1993年相比, 2010年初等职业学校录取学生人数从100.7万减少到60.9万, 减少了40%。其中, 初等职业教育入学人数受适龄人口减少的影响最显著。
(三) 劳动力市场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增长
从计划经济向开放的市场经济过渡期间, 俄罗斯的就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体现为:产业结构调整催生新的职业;服务业扩展, 农业和工业领域的就业率下降;劳动再分配从低技能职业向高技能职业倾斜, 后者劳动报酬明显提高;劳动力资源的流动性增强;劳动力市场需求多样化, 高技能人才需求凸显。
如果以经济活跃总人口中不同教育水平劳动人口的就业率和失业率之差来考察劳动力市场对不同教育层次劳动者需求度, 分析显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需求远远高于其他教育程度的劳动力人口, 其中, 高等职业教育劳动人口的需求度最高, 达到15%, 中等职业教育程度的劳动力人口需求度为7%以上。而对于其他教育层次的人口需求均为负值。
(四) 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影响教育需求
职业学校学生在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程度及学生就业情况是衡量职业教育的基本指标。统计数据显示, 失业人口中, 不同受教育水平的失业人口所占比例不同, 且随着受教育水平的提升, 比例有所下降, 近些年来, 接受过初等职业教育的失业人口呈现缓慢且稳定上升, 对初等职业教育的地位造成很大影响。
从职业学校学生专业对口就业情况来看, 随着教育层次的提升, 对口就业水平也明显改善。俄罗斯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83%, 联邦各地区高等学校毕业生专业对口就业率为46.6%;而中等职业教育平均对口就业率为33.9%。不同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差距很大, 在中等职业教育层次, 航空与火箭空间技术专业的就业率为58%, 而森林资源加工与处理专业的对口就业率则仅有25%。高等职业教育层次, 未就业学生比例最高的专业为“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服务领域”, 未就业比例最低的专业为“航空与火箭空间技术”“武器与武装系统”“海洋技术与信息安全专业”。[10]
三、俄罗斯重构职业教育体系
经济结构调整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增长, 适龄人口数量下降扩大了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需求和可能。同时, 不同教育程度劳动力人口的失业比例, 以及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变化, 说明随着教育程度的提升, 就业压力明显下降, 且劳动报酬明显提高。由于家长和学生获得高等教育的愿望强烈, 近年来, 中等职业教育的毕业生进入大学的比例明显增长, 从2000年的12%, 增长到2008年的35%。[11]初等职业教育发展陷入困境。与此同时, 大量的高校毕业生经过很好的理论培养, 但缺乏劳动力市场所需的实际技能。相关研究显示:2020年前, 具有高等教育文凭, 但缺少技能的劳动力人口将达到1, 000—1, 200万, 占劳动人口的20%。
按照《俄罗斯国家教育标准》的设定, 俄罗斯现有的职业教育体系中, 初等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工人,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中等层次的专业面窄的专业人员,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理论知识扎实、从事管理或者理论工作的高水平专业人员。这样的培养体系导致俄罗斯三级职业教育体系中缺少高技能人才培养环节, 这类人才的培养理论上应由中等职业教育承担, 实际上中等职业教育无法胜任这样的任务。人才培养断层直接导致高技能人才缺乏。重构职业教育体系成为俄罗斯职业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
(一) 逐步取消独立初等职业教育层次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 俄罗斯初等职业教育就开始了结构性调整, 初等职业教育领域开始出现了同时可以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职业性实科学校 (лицей) , 而且这类学校发展迅速。从2005年开始, 俄罗斯大部分的初等职业教育学校交由地区教育管理机构管理, 并开始对初等职业学校进行合并。2006年, 莫斯科市属初等职业学校通过与现有的中等职业学校的合并, 一次性的转变为行业性职业学院 (Отраслевые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ыеколледжи) 。在学习莫斯科经验基础上, 其他地区大多数初等职业学校通过与中等职业学校联合形成了多层次、多专业的教育机构。以萨马拉州为例, 2006—2011年, 多层次的职业教育机构从19所增加到33所, 与此相应, 初等职业学校数量从34所减少到14所, 在2011/2012学年, 60%的初等职业学校将转变为多层次的培养机构。为了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 同时开展初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多层次综合性的职业学校, 不仅向学生提供继续学习所选专业的机会, 而且提供了在业人员再培训的可能。
从2013年9月1日开始, 俄罗斯新的《俄罗斯联邦教育法》生效。俄罗斯教育领域发生许多明显的变化, 该法第10条规定, “俄罗斯联邦职业教育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和培养学士、专家、硕士以及高技能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完成人的智力、文化和职业发展任务, 其目的是根据社会和国家需要培养技术工人、服务人员, 以及中等层次的技术人员, 并满足个人深化和扩展教育的需求”。“教育水平不低于基础普通教育和中等普通教育者可以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完成基础普通教育者在中等职业教育教育计划范围内同时接受普通中等教育。在基础普通教育的基础上, 在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框架内, 中等职业教育的获得与普通中等教育的获得同时进行。”
按照新的《俄罗斯联邦教育法》规定, 原有的培养技术工人的初等职业教育作为独立的教育层次将不复存在, 按照该法技术工人以及服务人员的培养将由承担中等职业教育任务的职业学院和技校承担。
(二) 增设应用型学士培养计划
为解决高技能人才缺乏问题, 俄罗斯的一些大型企业开始尝试建立自己的技能培训体系。2000—2010年, 工厂大学数量显著增长。大量的中小企业因缺少技能人才制约着生产技术更新。俄罗斯工业家、企业家协会在对劳动力市场需求进行论证基础上, 首先提出培养应用型学士的设想。
1. 开展应用型学士培养的政策依据
在此背景下, 2009年, 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在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开展应用型学士试验》的命令决定于2009—2014年在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职业学校开展应用型学士培养实验。此后, 《2020年前俄罗斯联邦社会经济发展长期构想》中正式出现了“应用型学士”一词, 并将创建“应用型学士”体系, 培养掌握现代生产技术及新的劳动组织形式和方法的高技能人才视为培养符合经济创新发展、现代社会需求以及公民需求的普及优质教育的路径之一, 应用型学士计划以培养实践型高技能人才视为培养目标。
2. 开展应用型学士培养实施途径
应用型学士培养招收的是11年制普通中学毕业生, 其学习期限和普通学士培养一样为4年。鉴于初等和中等职业学校生源减少, 应用型学士培养以现有职业学校为依托, 主要选定两种应用型学士的培养路径, 一种是在综合性大学, 另一种是在中等职业教育机构。承担应用型学士培养的院校由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部通过竞赛选拔。2010年, 确定在30所院校开展应用学士培养试点工作, 其中包括7所高校和23所中等职业学校。此后, 开展应用型学士培养的院校逐年增加, 2012年, 应用型学士培养实验进一步扩展, 共有49所学校落实应用型学士培养计划, 包括16所大学, 33所初等和中等职业学校。以现有职业学校为依托开展应用型学士培养, 估计可在2015年前释放出480亿卢布, 这笔资金可以用来改善应用型学士培养的师资条件和物质技术条件。
3. 以法律确保应用型学士培养
在已有实践基础上, 新的《俄罗斯联邦教育法》将应用型学士培养纳入高等教育培养体系, 规定:“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保证根据社会和国家需求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各方面的高技能人才, 以满足个人智力、文化、道德发展、社会和扩展教育水平, 以及科研和教学能力。具有中等普通教育者可允许掌握学士 (学术型、应用型) , 以及专家培养计划。而拥有任何层次的高等教育的人可掌握硕士计划。对学士毕业进入硕士阶段学习的人, 学习期限延长一年”。
(三) 创建新的职业教育机构
20世纪80年代开始, 为了使职业学校重聚活力, 俄罗斯职业教育领域开始了多样化发展的探索, 这一过程中, 各个层次的职业教育表现出共同的发展趋势, 就是通过向新的教育层次的转变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早在1992年《俄罗斯联邦教育法》颁布以前, 1990年的《关于高等职业学校的临时决定》 («Временноеположениеовысшем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мучилище») 就赋予高等职业学校培养中等层次专业人员的职能。同时, 中等层次的职业学院按照1989年《关于中等专业学校的临时规定》 (Временноеположениеоccyз) 开设了培养初级工程师, 以及法律和经济专业硕士的教学计划。中等专业学校的另一发展趋势就是向专业型大学靠拢, 这类大学比职业学院和技校人才培养更加宽泛, 甚至可以开展初等职业学校的工作。
1992年以后, 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常常以两个, 甚至三个层次的职业学校的合作为基础, 甚至一所学校同时开展两个或者三个层次的教学, 如“职业学校—大学”“职业学校—职业学院—大学”“职业实科学校—职业学院”“职业实科学校—职业学院—大学”。这一时期, 中等层次的职业学院在适应新市场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俄罗斯已有的实践表明:创建多层次职业教育机构, 有利于有效使用现有的师资资源, 以及资金和物质资源, 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从而增加职业教育机构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
(四) 重建职业教育的社会合作机制
2006年底, 优先发展初等和中等职业教育被纳入到《国家规划》中, 俄罗斯联邦政府发布《国家为国立学校培养高科技生产 (所需) 工人和专业人员提供支持的措施》指出:根据《2007年联邦预算法》第60条规定, 决定于2007年在竞争性选拔的基础上, 挑选部分实施创新性教学计划的初等和中等职业学校, 其目的是通过向被选拔学校提供国家预算内资金, 使学校有条件购置现代化的教学实验仪器、教学生产设备, 保证学校实行创新性教育计划, 保证培养高科技生产所需的工人和专业人员。该项竞赛实质上是对国立初等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国家预算内资金划拨方式的变体, 获胜学校获得的资金投入数量超过对学校的年度预算投资, 从而通过改变投资吸引鼓励学校进行教育创新并与企业界展开合作。
1. 以行业性“职业教育资源中心”为依托开展社会合作
在上述政策引导下, 俄罗斯各地区开始探索社会合作的新模式, 包括建立行业性“职业教育资源中心”。以萨马拉市为例, 2005年, 萨马拉市下达组建“职业教育资源中心”政策, 建立了12个“职业教育资源中心”;2010年, 又增建了7个类似中心。根据本地区的工业发展特点, “职业教育资源中心”主要培养金属加工、冶金、机械制造和金属加工、电子技术、汽车制造、建筑、服务、节能技术、农业生产、航空和工业机械制造等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
2. 通过产教集团促进人才联合培养
建立产教集团是社会合作另一种新的模式, 产教集团通过联合不同层次的职业学校以及相应的生产性机构, 利用地区行业性资源优势, 有效落实经过学校与企业共同协商制定的教学计划, 更好地组织职业教育, 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实现人才供给与需求平衡。
3. 毕业生资格鉴定是社会合作的主要内容
吸引企业界和专业人才需求者参与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资格鉴定是社会合作的主要内容。企业界参与鉴定的全过程, 包括制定地区性技能要求, 研制测试材料, 评价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质量。2008年, 俄罗斯制定了首部《俄罗斯联邦国家资格框架》, 为企业界和教育领域合作开展资格评价提供了依据。
注释
1[1]张云鹏, 傅维利.世界职业技术教育概览[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1:138.
2[2]Концепция модернизации российск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на период до 2010 года[EB/OL].http://docs.cntd.ru/document/901816019.2012-06-19.
3[3]Словарь-справочник современного российско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авторы-составители:БлиновВ.И., ВолошинаИ.А., ЕсенинаЕ.Ю., ЛейбовичА.Н., НовиковП.Н.–Выпуск1.М.:ФИРО, 2010, стр.11.
4[4]Приложение к Докладу на совместном заседании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Совет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и Комиссии при Президенте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по модернизации и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ому развитию экономики России от 31 августа 2010 г.“Российское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е образование в контексте между народных и ндикаторов”[EB/OL].http://www.mamso.ru/files/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й%20доклад%202010_0.pdf.2014-04-16.
5[5]Россия в цифрах.2014:Крат.стат.сб./Росстат-M., Р76 2014-558с.стр.156-159.
6[6]曲文轶.俄罗斯经济增长模式探析[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 2006, (3) :38-44.
7[7]Е.Я.Бутко.Современные вызовы и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е образование [EB/OL].http://federalbook.ru/fi les/FSO/soderganie/Tom%206/V/butko.pdf.2013-03-18.
8[8]Рассчитано по источнику:Численность населения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по полу ивозрасту.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 сборник.М.:Росстат, 2009, стр.9-10.
9[9]ТРУД И ЗАНЯТОСТЬ В РОССИИ.2013[EB/OL].http://www.gks.ru/wps/wcm/connect/rosstat_main/rosstat/ru/statistics/publications/catalog/doc_1139916801766.2013-06-12.
10[10]《КОМПЛЕКСНАЯ МЕТОДИКА МОНИТОРИНГА ТРУДОУСТРОЙСТВА ВЫПУСКНИКОВ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ЫХ УЧРЕЖДЕНИЙ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俄罗斯义务教育】推荐阅读:
俄罗斯的教育状况09-03
俄罗斯的教育改革重点06-15
俄罗斯教育改革的内容05-09
俄罗斯教师教育研究论文09-20
读.《俄罗斯中小学的合唱教育》有感05-14
俄罗斯历史07-04
出口俄罗斯08-09
俄罗斯市场09-02
俄罗斯学生10-22
生态俄罗斯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