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游戏性

2024-08-02

儿童游戏性(精选11篇)

儿童游戏性 篇1

1.想象性的游戏。在“卡通故事新编”的作文教学中, 教者看似和儿童在玩想象的游戏, 伴随着想象的却是儿童语言、思维、创造能力的增长, 以及心理的满足、精神的丰腴。其次是体验性的游戏。儿童的书写更多的是一种身体的书写。体验性的游戏, 身体亲身经历游戏带来作文的现场性, 可以作为作文的材料参与书写的过程, 参与评价分享。

2.形式化的游戏。形式化的游戏首先在于作为手法的形式。技巧、修辞、文体等都可以视为手法形式, 每一种形式背后都有其认知意义、精神意义。形式化的游戏还在于有意义的组织结构和形式化的内容。

3.精神性的游戏。精神性的游戏尊重儿童的精神世界, 用书写让儿童的精神得到伸展, 形象的诞生为精神找到寓所, 词语的推敲伴随着精神的伸展, 个体叙事实现了精神的自我超越。

儿童游戏的本质 篇2

[摘要]儿童与游戏都是文化性的存在,儿童是“游戏人”同时又是“文化人”,游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本身就具有文化的本质。儿童游戏就是儿童的生活,就是儿童文化,是儿童的一种自由与创造、轻松与愉悦的诗性表达,是儿童在文化习得、文化适应基础上的文化生成、文化创造与文化超越,是人生财富的源泉。

[关键词]游戏;儿童游戏;文化;文化哲学

作为人之存在的儿童与作为一种现象之存在的游戏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儿童游戏不能理解为儿童与游戏的简单相加,循着文化哲学之视角,人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机体,是一种铭刻着人类文化印记的存在,其生活样法或生存方式标示了一种带有自觉精神和价值观念的文化模式。儿童是独特的文化群体,游戏是儿童的生活方式,是儿童的一种特殊生活样态,蕴含着丰富的儿童文化韵味。儿童“游戏的原因来自其生理、心理及社会的发展”的观点便是考量文化和文化生态后的一种判断,它们都是受到文化的催生、文化的发展和变迁之影响的结果。因此,“作为一类行为总称的游戏,主要应当揭示它的文化含义。”

一、儿童与游戏:文化之存在与文化之现象

文化是历史地凝结成的生存方式,包含着自觉的精神和价值观念体系、给定的和自在的行为规范体系、生活样法等“属人的”和“人为的”本质特征。把文化作为一种游戏研究的框架、思路和背景有助于对儿童游戏有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

(一)文化人与游戏人

儿童既受个体内在遗传获得性文化的无意识影响,也受外部的文化熏陶,既有儿童原生态的生物本能的自然流露,也有后天的社会文化的自觉渗入。因此,儿童是—个集内在文化和外在文化、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于一体的多种文化融合体。

1儿童乃文化之人。

人不仅以其文化性存在着,而且人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人不仅产生于文化而且也创造着文化。德国著名哲学人类学家M·兰德曼(MichaelLandmann)认为,人是文化的生物,因为人是文化的生产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人的整个生命历程都深深地刻上了文化的印迹。德国人类学家卡西尔也认为,人区别于动物之根本在于文化。人是文化的产物,人具有符号化的想像力与智慧,人是“符号人”,也是“文化人”。因此,从个体生命价值存在的意义来说,人的本质乃文化性。儿童同样是文化的存在,婴幼儿从一出生开始就遇到既成的、不容选择的具体文化环境,并在此基础上逐渐积淀人类的文化因子,受文化熏陶影响而“文化化”。这个过程既包括文化对个体的同化,也包括个体对文化的适应,在经历文化习得与文化适应的过程中,儿童逐渐由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人,从动物人发展到文化人。因而,儿童具有文化存在性。

文化哲学认为,文化的人本规定性是文化最本质的规定性,而人的文化规定性是人最为本质的规定性,儿童的文化存在性正说明其所具有的文化本质之属性。人“性本文化”的观点使我们从文化哲学视角去理解人的本质,理解作为人的儿童。儿童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文化的载体、一种文化的表达。在文化的生存中,儿童成为一个开放的、具有更大发展空间的人。

2儿童乃游戏之人。

儿童的文化以游戏形式出现,从发轫之日起就在游戏中展开,通过游戏形式,儿童表达出它对生活与世界的解释。这并非意味着游戏转变成了文化,而是文化在滥觞期就具有游戏性质并以游戏形态展开。儿童是游戏之人意指儿童的文化存在性表现为游戏性。每个儿童都热爱游戏,游戏是其工作和生活形式;儿童生活在游戏中,儿童生活就是由一系列不同类型的游戏构成;儿童不仅参与着游戏,也创造着游戏;理解儿童就是要理解儿童的游戏,理解游戏的文化内涵;儿童只有在游戏中才能成为他自己,我们也才能看到儿童自己,找到真正的儿童和儿童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游戏不仅是一种儿童娱乐方式,更是儿童的一种文化形态。

(二)游戏之文化现象与文化存在

游戏不仅是一种儿童的娱乐方式,成人的闲暇文化。而且是整个人类共有的本性,是人类作为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人类各种文化的“母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儿童不仅是游戏之人,儿童也是文化之人,儿童游戏是一种文化性存在。

1作为文化现象的游戏:文化存在性。

首先,“游戏的主体是游戏本身,是‘游戏本身’在游戏,不是人在游戏”的言论足以确证游戏本身的文化属性,它具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则,即不管人们是否游戏,游戏本身就存在着。因此,游戏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普遍存在于各民族和各文化中,具有“真正的文化普遍性”。早在18世纪席勒就认为,游戏不只是“娱乐”或“玩耍”,而是人类自由本性和完整人格充分展现的途径和证明,游戏意味着“人的诞生”和“人性的复归”。

其次,游戏与文化的关系也说明游戏的文化性。赫伊津哈认为,游戏先于文化,游戏创造了文化、发展了文化。一个社会的游戏复杂性、类型的多样性及数量的多少与该社会本身文化类型的发展水平有关,也标志着该社会文化繁荣的程度。此外,游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也具有不同的涵义、表现与功能。游戏中极小的细节都带有文化的痕迹,文化在游戏中具有渗透性。因此,游戏是文化本质的、固有的、不可或缺的成分,是作为文化存在的现象。正如赫伊津哈所言,文化在游戏中成长,在游戏中展开,文化就是游戏。这是游戏文化属性的内在规定性。

2作为游戏性的文化,外在文化之表征。

游戏本身的文化存在性和文化属性诠释了游戏与文化的双向构建历程,游戏既是文化的一个原因,又是文化的一种影响。游戏不仅有自身的文化性,也表征着文化,它是特定文化的表现,是儿童文化学习和传承的一个重要背景和途径,也是其发展的指示器和反应器。

首先,游戏是儿童文化外在表现的媒介与中介。儿童藉此表达语言,主宰、控制自己的身体,熟练心智,儿童也通过游戏与他人及环境建立关系,更藉此抒发个人的情绪,以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正如鲍布·哈格斯(Bob Hughes)所言,童年是一段要穿过陌生境地的旅途,儿童是这段旅途中的游客,而游戏是他们进行探索发现的工具,是其同所处的文化环境接触的过程。这里,游戏具有中介性,表征为儿童学习的一种工具、儿童发展的途径。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文化功能。

儿童游戏性 篇3

———陈鹤琴

游戏是生命的自然需求, 所有的生命都趋向于创造新奇。游戏是一种冲破边界的行为, 一种逃避现实秩序的尝试, 儿童从中能得到快乐和满足, 描绘自己未来的世界。游戏就是儿童的生活, 因此游戏是为了生存。

一、游戏的发展价值

教育者往往以为游戏似乎与“教育”这个庄严的词没有多大联系, 一提起教育就想到无奈的课堂和枯燥的说教, 在某些人看来教育是严肃的事情, 一旦和快乐的游戏联系在一起, 似乎就有些不妥了, 但世界上没有不游戏的儿童, 甚至从人类社会产生就有游戏。无论从人类社会的历史来看, 还是从超出通常的游戏的对象———儿童的那些成人身上来看, 游戏所起的作用是其他手段所无法比拟的, 更何况是以游戏为主导的儿童。

(一) 游戏在幼儿活动中的地位。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儿童以游戏为乐, 儿童的发展是在游戏中进行的, 游戏占据儿童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那么学前儿童最喜欢什么呢?世界上, 不管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人, 都会异口同声地说, 是游戏, 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玩”。游戏对于成人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娱乐、休闲和放松, 和生活的严肃性没有关系, 但是对于孩子, 游戏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目的和价值。在儿童游戏中, 想象的世界需要游戏者严肃认真对待, 要把想象的世界当成真实的生活来对待, 因此, 从教育意义上讲, 成人应该严肃对待儿童的游戏。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 游戏为儿童提供的是适合他们的环境和学习方式, 是学前儿童发展的需要, 能促进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包括身体的、情感的和社会的发展, 游戏是儿童能力的自然起步, 玩是儿童的天性, 是对儿童进行自然教育的最佳方式。

除游戏外, 幼儿还进行简单学习, 参加劳动。幼儿阶段没有成人或学龄儿童意义上的学习和劳动, 这些学习和劳动要想取得成效, 必须通过游戏的形式来进行, 因为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 它能提供儿童成长的经验, 他们离不开游戏, 正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因此, 对幼儿游戏的剥夺, 亦即剥夺其身心正常发展的机会和可能性。

(二) 在游戏中发展幼儿的社会角色。

皮亚杰认为, 象征性游戏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它是儿童游戏的高峰。幼儿从2岁半左右, 开始能与别的小伙伴一起扮演有各种角色的象征性游戏, 如“过家家”的游戏, 有的孩子扮妈妈, 有的孩子扮爸爸, 等等, 他们会在一块儿商量如何分配游戏中所涉及的角色, 并有一些基本的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 如谁扮演警察, 谁扮演小偷, 更多的孩子愿意扮演警察。在这类游戏中儿童扮演着各种各样的社会上的角色, 再现着成人的生活方式和劳动, 在游戏情景中, 他们尽情地把自己想象成现实生活中成人对待生活的样子, 重现着生活中的各种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不同年龄的幼儿在做游戏中有不同的表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 游戏的主题更完整, 情节更鲜明, 与社会生活的结合也更紧密。

儿童在游戏中通过扮演角色, 发展各种社会行为, 学会分享、合作、助人, 而且为了使游戏进行下去, 儿童不仅自己装扮一种角色, 而且对别人所装扮角色的行为做出反应, 这就要理解别人的观点和意图, 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避免角色的冲突。如扮演“售货员”, 能理解对方的需求商品的心情, 耐心细致地给对方作解释, 不乱发脾气。为了使游戏在相互作用中能进行下去, 同伴们要出谋划策, 如何分配角色, 如何编排情节, 纵使有异议, 出现意见分歧, 也有利于发展社会观点采择能力, 摆脱自我中心主义的影响, 有利于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游戏活动也会常常因性别不同而不同, 男孩子和女孩子通常喜欢不同种类的游戏, 这也影响着他们选择游戏的方式, 女孩倾向于选择再现生活情景的游戏, 如过家家, 买卖游戏等, 男孩更喜欢参与竞争性强的团体游戏, 如踢足球、打雪仗等, 他们学习到不同的互动规则。总之, 参与游戏使孩子们融入到男性和女性的不同形式的沟通文化中。

幼儿园同样也把这种有角色扮演的象征性游戏作为重要的教学方式, 提供比较充足的硬件设施, 各科的教学可以通过其作有效的展示, 使得内容更直观, 使孩子们在亲身参与中实现教学目标, 得到情感体验, 同时发展社会角色。

(三) 游戏对幼儿心理发展的意义。

所有的人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喜欢玩, 但“玩”一词对成人多少带有贬义的成分, 因为成人除了“玩”以外, 还要工作、学习、做各种“正事”, 玩多了或者“贪玩”就会耽误事情。但是不幸的是, 许多成人将这种适用于成人的概念套用到幼儿身上, 认为这是幼儿的缺点, 或是指责自己的孩子“太贪玩”, 而没有认识到对于婴幼儿来说, 玩就是他们的主要工作, 也是他们成长的必需。试观察几个月大的婴儿, 一串钥匙, 几块积木就可以玩半天, 打开门关上门, 再打开再关上, 乐此不疲地重复这个动作, 这些小小的游戏动作, 发展着儿童的各种运动能力, 发展着对客体的物理属性的认识。积极参加游戏活动是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需要, 通过游戏不仅促进了儿童各种感知运动能力的发展, 而且促进了语言、注意、想象、记忆、思维等心理机能的提高和完善。随着年龄的增长, 游戏的种类更多、更复杂, 儿童倾向于做一些社会性的游戏, 从而理解自己和别人的观点, 培养利他、合作等优良的个性品质, 进一步认识成人的社会生活, 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游戏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等各种素质提高的基本途径, 通过玩, 对儿童来说就是通过游戏, 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满足。

(四) 游戏在学习中的作用。

游戏在学习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皮亚杰、埃里克森、维果茨基、布鲁纳等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游戏的意义做了深入的研究。皮亚杰和埃里克森指出, 在游戏中儿童的知识、经验和理解被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帮助儿童认识现实。皮亚杰还对表征和想象游戏在儿童学习中的功能做了阐述;维果茨基和布鲁纳认为, 游戏是儿童对于未来生活的预演, 维果茨基进一步指出, 儿童在游戏中, 尤其在想象游戏中, 创造着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以高于自己已有的水平进行游戏。他认为:“在游戏中, 儿童是玩大于自己年龄的东西, 行为比日常行为要复杂, 在游戏中孩子的表现就像一个永远比自己高的人。”

我们认识到儿童通过游戏建构科学、数理逻辑、历史、地理的概念, 这一点很重要, 他们还通过游戏获取社会交往技能, 发展想象力, 初步学会对他人的需要和权利的尊重, 开始形成自我意识, 提高语言和艺术的表达和交流的能力, 精确到身体动作, 开始获得一些道德观念, 以及是非、公正、公平观念等。

儿童积极地参与游戏活动是有效的学习途径, 从中不仅获得知识和技能, 而且开始理解他人的需要和想法, 获得身体的发展, 通过语言学习交流的艺术, 意识到作为个人的自我和相对于他人的自我。但幼儿的学习和儿童入学后的学习不同, 它不是幼儿的一种社会义务, 学好学不好, 成人也不对他们进行考核, 幼儿的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体验学习的快乐, 激发求知欲, 通过学习, 丰富知识, 并使认知能力受到一定的训练, 为入学做好心理上的准备, 并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打好基础。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幼儿的学习必须以游戏的形式进行, 幼儿园的各种课程也涉及各种教育游戏活动, 以激发幼儿的兴趣, 使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 并从中受到教育。

二、儿童游戏性的培养

每个幼儿都有游戏的天性, 游戏必须保持游戏的基本特色, 富有游戏性, 即让幼儿愿意去游戏, 乐于去游戏, 主动参与游戏, 在游戏中有满足感, 并感到快乐。教育的核心是让孩子做喜欢的事, 感到快乐, 同时变得聪明, 这种快乐的学习完全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进行, 并以此引向成长的正确方向, 能够快乐游戏的儿童才是真正的儿童。

(一) 尊重孩子, 给孩子自由探索的空间。

成人要尊重幼儿的游戏权和发展权, 了解幼儿的游戏天性和学习发展的方式, 幼儿是游戏活动的主体, 是主动的学习者和探索者, 成人要做幼儿游戏的鼓励者、支持者与合作者。在游戏活动中, 成人要尊重幼儿游戏活动的愿望, 调动他们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帮助他们实现游戏的愿望。

要给孩子玩的时间, 因为玩是孩子成长的需要, 不让孩子玩等于剥夺孩子成长的经验, 因此, 在家庭中, 家长要鼓励孩子玩, 不要认为是浪费时间, 不要因为孩子在玩的时候弄脏了衣服或手上擦破了点皮就不让孩子玩。在幼儿园里, 应保证有自由游戏活动的时间, 允许孩子选择游戏的项目, 想玩什么玩什么。孩子还会自己想办法玩, 并解决玩的过程中出现的人际冲突, 但是安排成人和教师在一旁观察, 防止出意外是必要的。

孩子有了玩的时间, 还要有地方可玩, 所以应重视活动场地的建设, 扩大游戏的空间, 创设浓厚的游戏情境, 以引发幼儿的兴趣。无论如何, 孩子的安全都是第一位的, 设施必须安全、可靠;各种设施要符合儿童的特点, 有利于儿童使用, 实现儿童与环境的发展互动。

提供合适的玩具, 要玩就要有玩具, 虽然在孩子的眼中什么东西都可以变成他手中的玩具, 但是有选择地玩玩具, 对孩子的游戏活动起引导作用。要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的需要, 玩具应该有一定的教育性, 对孩子的培养有帮助, 以符合生活化的特质为出发点, 符合经济原则。

(二) 成人对游戏的指导。

儿童天生爱玩, 并且知道怎样玩, 游戏是自发的不学而能的活动, 但为了发挥游戏的教育功能, 成人在适当的场合应予以一定的指导, 活动中指导不是粗暴干预, 更不是包办代替。

不论儿童玩什么, 怎么玩, 只要是安全的和健康的, 成人就要尊重儿童的选择, 不横加干预。儿童对事物的理解有自己的“逻辑”, 如儿童把太阳画成绿色的, 成人也不要指责, 非得让儿童把它画成红色的, 儿童的出发点可能是为了表达他的一种想法, 而不会先考虑这种画法是正确还是错误。同样, 儿童在游戏中也有自己的玩法, 成人不能越俎代庖。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 游戏的内容、形式、结构也要随之发生变化, 即成人要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和游戏发展的规律给予恰当的指导。至于教学游戏活动, 教师更应该发挥组织者的主导作用, 使儿童在游戏中受到应有的教育。

马克·吐温说:“人的一生只有一个童年。”当我们关注孩子的成长时, 我们希望他们的生活是充满阳光的, 乌云和雷雨是他们经受的挫折和历练, 使他们的生命力更加坚强, 而游戏的生活带给他们的便是这种阳光的日子, 他们可以在其中肆意玩耍, 尽情欢闹, 彻底真实而由衷地自由玩, 这就是游戏。让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自由地生活、游戏, 从而更好地发展人格, 换回自由自在的天性, 始终如一地热爱生活中的一切美好事情, 这就是童年。

参考文献

[1]方富熹, 方格, 林佩芬编著.幼儿认知发展与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刘晓东著.解放儿童.新华出版社, 2002.

儿童游戏 篇4

游戏目的:帮助幼儿释放压抑情绪或缓解分离焦虑。

游戏方法:全体幼儿快速搓手,鼓嘴吹气,表示起风了;变搓手为右手食指和中指轻拍左手手心,嘴里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表示下小雨了;用右手四个手指慢拍左手手心,嘴里发出“嗒、嗒”的声音,表示下中雨了;双手快速拍,嘴里发出“啪啪”的声音,表示下大雨了;在表示大雨的动作中加如跺脚,表示暴雨;再加入口模仿狂风的声音表示狂风暴雨。2.◆《刮大风》

游戏目的: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增进对同伴的了解,特别适用于刚分班的孩子,可以通过游戏帮助幼儿熟悉同伴。

游戏方法:教师说口令“刮大风,刮大风,刮到东,刮到西,一刮刮到……(相同特征的幼儿,如穿红衣服的或系小辫子的)”,相同特征的幼儿根据教师的口令自由换位置,没有相同特征的幼儿则不动。3.◆《口香糖粘一粘》

游戏目的:增进幼儿的交往,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游戏方法:每名幼儿就是一块口香糖,教师发出“粘一粘手”“粘一粘脸”等口令,幼儿自由找玩伴粘身体的各部位。4.◆《猜拳接龙》

游戏目的:创设幼儿交往情境,体验游戏、交往的快乐。

游戏方法:幼儿自由找伴握手问好“原来不(就)认识,今天才(再)见面,相互问个好”,然后用剪刀、石头、布来猜拳,赢的人当龙头,输的人当龙尾,组成的龙再找别的龙握手问好、猜拳、接龙,一直到最后接成一条长龙。然后围成圆圈相互进行拍背、捏肩等动作。5.◆《成长三步曲》

游戏目的:通过游戏使参与者体验成长的快乐,初步理解集体归属感的重要,懂得不能离开集体,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游戏方法:所有参加者都扮演鸡蛋,然后两两剪刀、石头、布猜拳,赢的成长一级变成小鸡,输的仍是鸡蛋;然后鸡蛋去找鸡蛋PK,小鸡去找小鸡PK,小鸡PK胜利后变成大鸡,输了又还原为鸡蛋;大鸡又去找大鸡PK,赢了回家,输了变回小鸡。当教师叫停的时候,留下的要说出游戏感受,教师启发大家理解集体归属感的重要性。6.◆《九连环》

游戏目的:通过集体想办法解开结扣,让参与者学会团结协作。

游戏方法:参与者分成十人一组,手拉手站成圆圈,每个人要记清楚自己左右手分别拉的是谁,然后教师要求小组内的人自由走动,打乱原有的圆圈队型后,让小组内每个人去拉原来拉的人的手,形成连环扣,看哪个小组能不放开手利用钻、绕等方法最先解开扣结,还原为圆圈队型。7.◆《比较手掌找差异》

游戏目的:让幼儿了解自己,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并接纳自己的喜欢自己。

游戏方法:让幼儿观察自己和同伴的手,找出不同的地方,再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幼儿懂得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模一样的东西,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地方,我们要接纳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并喜欢自己的不一样。8.◆《看谁变得快》

游戏目的: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和反应速度,体验快乐。

游戏方法:教师和幼儿一起商定表示晴天、多云、阴天、雨天的动作,如双手上举表示晴天,双手在胸前交叉表示多云,双手交叉抱肩表示阴天,双手在在齐肩的位置抖动手指表示雨天,然后教师随意下达“晴天转多云转雨天”的指令,幼儿根据指令变换动作,看谁做得又快又准确。

◆《凑钞票》

游戏目的:通过游戏巩固幼儿对一元和五角人民币的认识,体验合作。游戏方法:把幼儿分成几个小组,自由选择扮演一元或五角钱,教师说出要凑的钞票的数目,幼儿快速组合,凑成相应钱数的幼儿组获胜。

◆《听“酒”抓手指》

游戏目的:培养幼儿注意力和反应速度,增进同伴间的交往。

游戏方法:幼儿站成圆圈,双手放在体侧,左手食指竖立,右手掌心向下,每人的左手食指放在左侧同伴的右手掌下,教师讲述故事,每讲到规定的“酒”字时,幼儿相互抓右侧同伴的手指,看谁被抓住的次数少,而且抓住别人的次数多。

◆《大树、小树和松鼠》

游戏目的:锻炼幼儿的灵敏性和协作性,体验在群体中的安全感,培养幼儿相互关爱相互帮助的精神。游戏方法:幼儿三人一组(余下的幼儿暂时等待)分别扮演大树、小树和松鼠的角色,大树和小树双手互拉把松鼠围在中间,当教师发出“大树跑”的时候(教师可以随意变化发出指令),扮演大树的幼儿要立即与别组扮演大树的幼儿互换位置,先前没有分配角色的幼儿可以抢站空出的位置,当教师叫停的时候没有找到位置换的幼儿只能等下一轮游戏。

◆《写数字》

游戏目的:活跃气氛,巩固幼儿对数字的认知。

游戏方法:要求幼儿扭动自己的身体写出教师说出的数字。

(1)我来夸夸你。

规则:一个同学站在讲台前,虚心地听其他同学根据自己的感受,用语言或一些独特的方式对其进行夸奖、赞赏。要求多讲优点,略提希望。

目的:①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渴望被肯定是人类基本的需要。这个游戏,可以提高自卑的同学的自信心,也可以让大家体验到被肯定的满足感。②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冷漠,不会欣赏别人,也是学生中存在的普遍现象。这个游戏可以让大家学会赞赏别人,进而学习别人的优点。(2)猜猜30秒。

规则:学生安静地坐在位置上,闭上眼睛,耐心地等待,自己估计到30秒时睁开眼睛并举手,看谁猜得最接近30秒。

目的: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内容的丰富,现在的小学生缺乏耐心,这也是导致他们在学习上浮光掠影的一个原因。这个游戏可以训练学生的耐心。(3)击鼓传花。

规则:①游戏前回想一件快乐或者伤心的事情,并能描述当时的心情。②听鼓声传花,鼓声停后花在谁手中,就请谁讲一件生活中碰到的伤心或快乐的事。③如果谁有需要大家帮助的事,可以抓住花不放。

目的:心理学告诉我们,情绪是一种能量,有积蓄性,积蓄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如果我们能让学生把心中不快乐的事情倾诉出来,就可以把这种情绪发泄出来。英国哲学家培根说:如果你把快乐告诉朋友,你将得到两份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个游戏给了学生一个诉说快乐、倾吐忧愁的机会,即得到两份快乐、分掉一半忧愁的机会。(4)角色扮演。规则:根据小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些不愉快的事件,创设一个矛盾情境,让学生扮演矛盾的双方;然后,让他们互换一角色表演。

目的:小学生遇到事情总是本能地从自己的角度去想问题,不会替别人着想,因此常常引起矛盾纠纷。这个游戏旨在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意识,认识到矛盾冲突的原因,养成与别人友好相处的良好习惯。

varcpro_psid =“u2572954”;varcpro_pswidth =966;varcpro_psheight =120;

(5)和你比一比。

规则:比赛分为两大类:文娱类和体育类。文娱类包括:辩论赛、演讲赛、课本剧大赛等等。体育类包括:乒乓球赛、足球赛、拔河比赛、踢毽子比赛等等。比赛的具体规则和平时的比赛一样。

目的:平时有些学生参与活动时总是感到紧张、胆怯,还有些学生根本不关心集体。这个游戏旨在改变这些学生的想法,培养他们乐观、健康、活泼、大方的性格。3.设计心理游戏遵循的原则。(1)心理需要的原则。

小学生的心理需要是设计心理游戏的前提。他们有许多心理需要:渴望被别人赞扬,渴望与人交往,渴望得到他人的关心等等。当儿童的心理遇到困扰时,他们会有解决困扰的需要。在设计心理游戏时,就要尊重和考虑他们的需要。(2)心理安全的原则。

要求儿童把心理的困扰倾诉给大家,寻求大家的帮助,让他有心理安全感,所以,老师在设计心理游戏时,要从环境的布置、形式的选择、结果的处理等方面妥善考虑。(3)心理发展的原则。

用游戏丰富儿童的知识 篇5

鲁迅在《风筝》一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对于儿童,游戏之所以正当,是因为它不仅好玩,而且能寓教育于其中,帮助儿童扩大知识领域、陶冶性格。

游戏分创造性游戏、活动性游戏、建筑游戏、表演游戏、教学游戏等多种。游戏能影响儿童的情感、意志和行为,是对儿童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生动而有力的措施之一,是教育的手段。

游戏是进行德育的手段

由于游戏是以模仿为基础的活动,在游戏中儿童模仿成人正确的和高尚的举止,表演各个角色的品质、性格。同时,通过游戏还可使儿童亲近起来,促进他们友爱协作,克服困难,增进集体观念,约束自己和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

游戏是进行智育的手段

反映生活是游戏的基本内容。游戏构思的发展,游戏动作及角色的具体化,都可促进儿童更明确、更深刻地认识环境生活,从而丰富儿童日常生活知识,并在头脑中形成一些正确的概念。游戏还可促使儿童对新知识发生兴趣,为了玩好一种新的游戏他们常常要先认真地学习。

游戏还能促进幼儿语言连贯和思维能力的加强。因为扮演角色不同,表演内容不同,使用的语言也不同,如玩“看病”,患者和大夫之间的一问一答;玩“买东西”,买者和卖者之间的一问一答,不但丰富了日常生活知识,锻炼了思维能力,而且培养了儿童讲话的胆量和口语表达能力。

游戏是进行体育的手段

游戏可使儿童心情愉快,朝气蓬勃。而愉快又正是儿童身体、神经和心理健全发展的保证,也是培养儿童乐观而善良的性格的条件。同时大多数游戏有多种动作,这些动作能促进儿童新陈代谢、加强血液循环,有益于儿童的全身发育。

游戏是进行美育的手段

丰富多彩的玩具、美丽鲜艳的颜色,各种不同角色的形象,都会加深儿童对美的体验。在游戏中装饰自己搭建的建筑物、拼摆各种花卉等,都有助于儿童养成对艺术的兴趣。

游戏是儿童所喜爱并能培养其全面发展的有力手段,家长应设法使教育和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不断创造新的游戏内容,丰富儿童的知识,使其茁壮成长。

李久兰/文

儿童游戏性 篇6

“游戏性”这一概念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儿童游戏研究中崭露头角。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游戏性的含义:其一, 将游戏性视为游戏活动的客观属性和重要特征, 用以将游戏与非游戏划分开。其二, 将游戏性视为儿童的一种个性品质。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和存在方式, 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形成的、对周围环境的态度逐渐转变为个体的个性特征或品质。事实上, 游戏性的体现需要游戏精神的支持和引导。因此, 游戏性既可以看作是游戏活动的基本特征, 也可以看作是用以描述个性品质的概念。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游戏性是指, 让学前儿童的艺术教育体现游戏的内在品质, 在充满愉悦、和谐和生活化的氛围和艺术教学活动中, 通过对话、体验、表演和探索等形式, 使学前儿童的生命趋向自我实现, 实现身心的和谐发展。游戏性可以理解为一种精神态度, 即游戏精神。艺术教育的游戏性与主体能否在艺术教育活动当中产生游戏性体验有很大关系。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过程中, 教师应时刻保持一种寓教于乐的游戏精神, 幼儿则表现出“乐嬉游”“乐知之”的游戏精神, 打造出一种生态式的“游戏场”, 使师幼双方在愉悦和谐的互动交流中共生游戏性艺术体验。但是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却差强人意, 教师往往只是把游戏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和工具加以利用, 缺乏游戏精神, 仅仅是游戏与艺术教育的片面结合, 使得艺术教育徒有游戏的形式化外衣, 实则了无意趣。

二、幼儿的游戏与艺术不可分割

1. 幼儿的游戏与艺术在某种程度上是同态同源的。

几乎每类游戏都有相应的艺术形式与之呼应。儿童生命初期的角色游戏孕育着戏剧艺术的胚胎, 结构游戏是建筑造型艺术的萌芽状态, 音乐游戏蕴藏着音乐舞蹈艺术的茁壮种苗……因此, 游戏与艺术从本质上讲是同态的, 两者之间是一种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密切关系。同时, 无论是幼儿的游戏还是艺术都取材于生活经验, 并且来源于感性认识。游戏或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绝不是凭空臆想或者闭门造车而来的。

2. 幼儿的游戏与艺术均具有愉悦性。

游戏就是具有这样一种魅力, 让游戏者全身心地卷入游戏情境, 带给游戏者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我们不难发现, 幼儿会因为建造了一辆车、抓了一个坏蛋、做了一顿饭、钓了一条鱼等假象性的游戏而沉浸其中、满心欢喜, 孩子们乐此不疲、郑重其事地重复着这些看似简单的、在成人看来无实用价值的事情, 毫不犹豫地展露出他们发自内心的欢声笑语。

3. 幼儿的游戏与艺术均以本体价值为主导, 工具价值为附庸。

一方面, 幼儿游戏的相关研究发展至今, 其无目的、自主自愿的特性已是老生常谈, 这意味着游戏注重“为活动而活动”、注重过程性体验的价值取向, 其全部价值在于活动本身, 幼儿满足于游戏过程中所体验到的一切。幼儿的世界是泛灵的世界、附魅的世界, 是不具有“功利”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 一切的一切都灵动着生命的气息, 他们在其中经历着, 体验着生活世界。但是诚如过家家、搭积木、捉迷藏、玩沙水等幼儿不可自拔的游戏活动在成人看来却都成为“无用”的事情, 成人世界的处事规则往往被披上了功力主义那虚无缥缈的“外衣”, 缺少了忘我投入和自由翱翔的心情。与此同时, 游戏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所体现出的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

另一方面, 幼儿的艺术偏重的应是艺术作品本身、艺术创作过程的审美体验, 而不应仅仅着眼于艺术技法的获得和艺术成果的好坏让幼儿体验到美的感受。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中关注艺术教育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的工具价值也理所应当。

4. 幼儿的游戏与艺术是幼儿自身发展的内在诉求。

对于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幼儿来说, 游戏具有一种自然必然性, 这是一种内迫性的需求, 这也就是说, 游戏是儿童实现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 是人的本能需求。真实的、自由的游戏彰显的是对人生命的关怀, 跳出了工具理性思维的范式, 真正地解放儿童。

福禄贝尔认为幼儿具有艺术的天性本能, 德国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则将“儿童是音乐活动的源头, 一切音乐活动均产生于儿童内在需要”作为信奉的箴言, 我国的边霞老师也认为“儿童的艺术活动也直接表现了儿童的内心需求”, 这种内迫性的需求是引发幼儿艺术行为的原动力。

三、游戏性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 调动幼儿对艺术的积极情绪状态和心理背景。

在艺术教育中注重技能教学的传统观念已然根深蒂固, 这就导致了幼儿在艺术活动中丧失了原本的自由和快乐, 将艺术变为一项苦役。这间接造成了一种“无人”的教育, 忽视了人作为艺术教育的逻辑起点。意欲实现将注重艺术技能灌输的理念转变为以发展幼儿的审美体验和艺术表现力为重的理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这需要一位“媒人”在两者之间架起一座友谊之桥, 在艺术教育中增添游戏效果作为一计良策则是当仁不让的。

2. 激发幼儿的艺术潜能和艺术创造力。

游戏性的艺术教育蕴含着假想式的游戏特征, 幼儿在虚拟的情境中欢快地自由畅想, 进而将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这种“游戏场”式的艺术教育活动中, 幼儿能够情不自禁地畅游于自由空灵的完美世界, 打造一个不为外人干涉和阻挠的三维立体空间, 将内心含苞待放的创造之花跃然现实中。

让学前儿童的全部艺术教育焕发游戏的魅力, 让艾伦·凯预言的儿童世纪在翘首以盼中悄然圆梦, 让整个学前教育绽放对儿童生命关怀的光辉, 到那时, 将会真正成为教育的盛宴, 游戏的殿堂。总之, 幼儿在游戏中的自由表现、率性而为正是激发幼儿艺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有力基石。

摘要:随着人们对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重要性的逐步认可, 如何将艺术教育与“高出镜率”的游戏有机融合也就进入我们的视域。这就不得不探讨游戏性在驱散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领域中那些不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迷雾”方面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游戏性,艺术教育,重要性

参考文献

[1]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 2001.

[2]项江.论体育游戏的游戏性[D].首都体育学院, 2008.

[3]刘艳芳.少儿舞蹈的游戏性与素质教育[J].中国少年儿童舞蹈论文比赛获奖作品集, 2013.

儿童游戏性 篇7

儿童的玩或所有自由活动都可以称之为游戏。根据皮亚杰的理论, 游戏可以被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游戏类型叫做练习游戏, 指的是儿童自发的重复很多动作, 主要发生于婴儿期; 第二种游戏类型叫做假装游戏, 指的是儿童经常依靠想象将自己置身于某个角色之中, 或者将一个物体想象成另一个物体等, 主要发生于幼儿期; 第三种类型叫做规则游戏, 指需要依靠规则来保障其顺利进行的游戏, 这种游戏往往带有一定的竞争色彩, 发生在小学阶段及其之后。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一方面, 游戏对儿童已经习得的技能起一种练习和巩固的作用; 另一方面, 更多的心理学家认为游戏是发展的工具。布鲁纳认为, 游戏活动本身比结果更重要, 它们为儿童提供了一个极其轻松的环境, 儿童可以毫无压力的在其中探索和尝试各种行为方式, 并将游戏中尝试过的行为应用到解决问题的现实中, 即游戏通过增加备选行为的数量来促进儿童的发展。史密斯认为, 对儿童而言, 适应未来的不是精确的行为模式, 而是行为上的灵活性, 而游戏恰恰能够锻炼行为的灵活性, 扩展儿童的适应性潜能。

从认知的角度看,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发现, 儿童更多地参加一些角色扮演游戏、建构游戏等能够显著的促进概念思维、智力、操作性思维、发散思维和心理理论等功能的发展。比如, Rubin等的研究就发现, 儿童参加角色扮演游戏的过程中, 会练习站在他人角度看问题的观点选择能力, 从而产生去自我中心的效果, 同时不断地在现实身份和游戏角色中的转换, 也锻炼了思维的可逆性, 从而发展了儿童的守恒能力。Dansky也发现, 假装游戏过程中, 儿童需要不地完成很多表征的转化, 而表征的灵活转化, 又是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所在。

从社会性的角度看, 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需要遵守轮流替换、合作竞争等规则, 而这些规则也会发生在现实生活中, 而且游戏中习得的很多规则具有能够迁移的特性, 从而影响儿童的规则意识和道德发展。Rubin的研究发现, 经常参加某些类型游戏的儿童会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从而影响他们的同伴接受性和学校适应。在团体游戏中, 为了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 儿童不得不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 从他人的角度体验社会, 直接提高了观点采择的能力。

二、河南民间游戏介绍: 以“跳房子”为例

跳房子游戏介绍: 游戏一般由3 ~ 5个孩子在一起玩, 游戏的道具就是沙包一个。游戏开始前需要先用粉笔或用石头在地上画一个如右图所示的图形:

图中有9个方格, 每个方格大概0. 2 ~ 0. 3平方米左右, 保证足够大的同时也保证游戏者能够单腿隔着一个格子跳过去 ( 如从1直接跳到3) 。不同年龄的孩子因为跳跃能力不同, 在玩的时候可以将这个图画大一些或小一些。参与游戏者总共需要完成九关, 游戏在孩子们中间轮流进行, 当一个孩子在游戏中犯错时, 就按照事先定好的顺序由下一个孩子替换, 最先完成九关的孩子就算胜利。

第一关: 从小圆点处将沙包丢入方格1中, 儿童从格子外隔过方格1, 直接跳入方格2中, 然后依次跳到方格3、4、5、6、7、8。规则是单格用单腿跳, 双格用双腿跳 ( 即跳入单数方格时应该单腿着地, 跳入双数方格时应该双腿着地) 。然后再按照方格8、7、6、5、4、3、2的顺序依同样的规则跳回。跳到方格2后双腿换单腿站立, 弯腰捡起方格1中的沙包, 隔着方格1直接跳出。

从第二关到第七关, 规则类似。不同之处就是一开始将沙包丢入的方格不同, 第几关就将沙包丢入方格几 ( 如第6关就需要将沙包直接从小圆点处丢入方格6) 。跳方格时按照同样规则, 沙包在哪个方格就直接隔过哪个方格 ( 包括进方格时从1到8的跳跃顺序和出方格时从8到1的跳跃顺序都是如此) , 依然是单格用单腿跳, 双格用双腿跳。

第八关: 游戏者需要从小圆点处将沙包直接准确的掷入方格8。然后按照同样的跳跃规则从方格1跳至方格7, 此时要单腿站立、弯腰捡起沙包。然后单腿转身, 按照方格7、6、5、4、3、2、1的顺序依同样跳跃规则跳出。

第九关: 游戏者要携带沙包, 从方格1按照同样的跳跃规则跳到方格8, 然后双腿站立转身, 背对方格9将沙包掷入方格9, 然后蹲下背对方格9摸到沙包, 最后按照方格7、6、5、4、3、2、1的顺序按同样的跳跃规则返回。

每一次游戏的过程之中, 如果发生沙包不能准确的掷入应掷入的方格、跳跃时踩线、捡沙包或摸沙包时踩线、应该单腿 ( 双腿) 站立时使用双腿 ( 单腿) 站立、跳跃时没有越过沙包所在的方格等等现象, 则算此次游戏失败, 游戏权交给按照实现确定的下一位游戏者。等下次再轮流到自己时, 直接接续上次的游戏关数进行游戏, 直至决出最后的胜利者和2、3、4、5名 ( 如果5个孩子一起玩的话) 。

三、跳房子游戏对儿童的发展价值分析

从生理发展的角度上看, 单腿跳或双腿跳、单腿转身、蹲下摸沙包等动作直接锻炼着身体的大肌肉群; 在地上划格子的过程, 以及将沙包精准地投掷到每一个方格中的动作, 则是对精细运动能力的锻炼。

从认知发展的角度上来看, 规则在不同的格子中是经常变换的, 要很好地完成游戏必须要对规则有很好的记忆, 而且每个人都要记得别人在上一轮游戏中玩到了哪一关, 以防止其他儿童耍赖。这本身就是对记忆能力的锻炼。游戏中每一关的跳法是不一样的, 这就要求儿童能根据规则随时调整自己行为, 即在游戏中完成一关后就要有一次思维上的调整, 这直接锻炼着儿童思维的灵活性; 儿童在玩游戏的过程之中要随时注意并观察别人是否有违反规则的行为, 是否在某些步骤中会犯错误等, 这些又直接锻炼着儿童的感知和注意; 不同地域的跳房子游戏都有不同的玩法, 这直接能够体现出儿童自身修改规则方面的创造性。

从社会性发展的角度上来看, 儿童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需要商定规则, 需要根据规则轮流替换进行, 直接增强了规则意识; 此类游戏具有一定的竞争性, 输赢的体验发展着儿童的社会性情感; 跳房子游戏往往需要几个孩子一起玩, 大量孩子在一起玩竞争性游戏, 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摩擦, 在解决这些摩擦的过程中, 儿童的人际问题解决能力得以发展, 同时也在共同玩耍过程中发展着儿童的友谊。

参考文献

[1]黄进.论儿童游戏中游戏精神的衰落.中国教育学刊, 2003, (09) :28-31.

[2]井卫英, 陈会昌.关于游戏与儿童发展的思考.学前教育研究, 2002, (04) :36-38.

《儿童早期游戏规划》评介 篇8

该书共有十三个章节, 分为三个部分。前三章为第一部分, 主要介绍了游戏是什么, 它的意义和功能, 游戏的发展历史、相关理论, 及其对当今教育实践产生的影响。作者还结合了英国最新的法律规定、学习框架和教育实践, 探讨游戏在当今早期教育中的角色。

第二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 主要讲述了计划。在这一部分提供了规划游戏活动的指南, 包括制订不同类型的计划及制订计划的各种方法, 还通过实际案例介绍如何实施计划以及评估计划的方法。作者明确指出:“良好的计划是使儿童工作达到专业水准的关键, 为儿童安排游戏机会和学习经验对他们今后的教育和发展至关重要。”在各种计划中, 制订符合儿童需要的常规作息计划显得尤为重要。好的常规令儿童感到安全和适应, 并使他们有时间去探索、游戏和学习。除了常规之外, 早期教育机构中的计划被分为了五大类, 分别是长期计划、课程计划、每日或每周计划、具体计划和个别教育计划。作者希望早期教育工作能够理解不同类型计划的作用和价值, 能够根据儿童的需要, 灵活有效地制订各项计划。同时他还指出, 有效制订计划的关键是“儿童的个体需要”“团队合作制订计划”“让家长参与”“让儿童参与”“设置反偏见课程与培养 积极的世界观”“灵活性和自发性”“健康和安全”。在实施计划和活动过程中, 充分的准备工作, 游戏区域的空间布局以及活动时机的把握和组织人员的安排, 都是活动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 作为计划过程的一部分, 我们需要花时间来监控和评估活动是如何实施的。这其中就应包括一些对儿童进步与需要的观察和测评, 从中获得的信息将用于下一轮计划。

第三部分包括了第六章至第十三章, 也是本书最为核心与具备实践应用价值的一部分, 探讨并展示了部分有助于儿童在不同课程领域学习和发展的游戏机会。第六章和第七章分别介绍了3岁以下和3至5岁婴幼儿的核心活动。之所以将两者分开介绍, 是因为婴儿和学步儿的游戏需要与年长儿童略有不同。其中最关键的区别是, 婴儿和学步儿在游戏中需要成人更多的支持和互动, 成人是核心活动成功的关键。第七章还介绍了在早期教育机构中最常见的游戏活动, 如面团游戏、水的游戏、沙子游戏、绘画、家庭角色游戏、废物塑型和建构游戏等的潜在学习意义, 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活动来支持早期学习目标。第八章至第十三章, 分别从“人格、社会性和情感发展”“交流、语言和读写能力发展”“数学发展”“认识和理解世界”“身体发展”“创造性发展”六个方面出发, 论述了如何为儿童提供适宜的游戏机会。

在本书的附录中, 整理出了“核心活动与早期学习目标概要”清晰的关系图, 将游戏活动与儿童学习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这为从事一线幼儿教育的教师有效地计划、组织和开展符合幼儿需要, 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的游戏活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参考。

为了方便读者思考与阅读, 在书的每一个章节, 作者阐述理论时都穿插了“活动”“案例研究”“请思考”“关键问题”等引导文字。 本书理论结合实践, 并提供了可应用于各种托幼机构的丰富的实践案例。如果你是一名早期教育工作者或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 想要更深入地了解幼儿的游戏, 并学会成功地安排基于课程的游戏活动, 那么本书正是你所需要的参考书籍。

谈学前儿童语言教学游戏 篇9

一、学前儿童语言教学游戏的意义

对学前儿童教师来说, 理解学前儿童语言游戏教学的意义, 对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点, 学前儿童教师进行角色扮演的示范, 通过扮演的形象对学生进行教导。这种教学模式, 儿童的视觉与听觉感受相结合, 提高儿童的倾听能力, 加快儿童对语言的认知度。第二点, 儿童亲自参与普通的语言游戏, 游戏中通过动作或者情景表达词意, 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 熟悉的情景使儿童对言语的理解进一步加深。这种儿童亲身体验式教学, 使儿童成为教学的主体, 提高儿童对语言的兴趣, 使儿童更快掌握语言技能, 提高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第三点, 教师带领儿童开展情景模拟, 让儿童扮演课本或者动画片里面的形象, 通过动作、表情与语言的表演。儿童游戏互动间的交流合作, 表演中的情节可能会涉及人际交往、社交礼仪等, 不仅能使儿童言语能力得到提高, 还促进儿童情感、认知、思维与个性的发展。

二、优化学前儿童语言教学游戏的建议

1. 设计喜闻乐见的游戏, 激励儿童对言语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导师。学前儿童年龄小, 处于贪玩游戏阶段, 游戏与语言教学结合, 使儿童获得的身心的愉悦, 也可加强儿童的语言教学。因此, 要注重游戏的愉悦性, 让生动有趣的游戏激励儿童参与。游戏的设计与选择上, 可结合班级儿童的兴趣与社会的潮流。如近期流行的动画片《熊出没》, 我们可以把言语内容植入动画片的角色中, 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 潜移默化中就能提高儿童对言语内容的认知与理解。在《保护大自然》的课程中, 我先给儿童播放他们最喜爱的《熊出没》, 通过熊大、熊二阻止光头强砍树的故事来教育儿童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 另外再让儿童模仿动画片的情景, 加深儿童对保护大自然的理解与记忆, 也提高儿童的表达能力。

2. 设计贴近实际的游戏, 提高游戏教学的效果

在学前儿童语言教学中, 游戏内容是至关重要的。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经验设计游戏, 不仅能使儿童快速掌握语言技巧, 也能提高儿童对语言的运用。可以设计家庭、游乐园与餐厅等场景, 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儿童在游戏中能展示自我, 使儿童懂得如何去表演, 如何去表达, 保证游戏教学的效果。教师还要根据不同阶段年龄的儿童进行游戏设计, 保证儿童所学的言语能学以致用,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学前儿童语言游戏教学的目标。如小班的儿童, 教师要注重设计日常生活习惯培养的游戏, 可以选择“早晚刷牙”、“饭前洗手”等生活场景;中班儿童, 教师要注重设计培养动手能力的游戏, 可以选择“七巧板”“灵巧的手”等游戏;大班儿童, 教师可以选择“超市购物”、“餐厅礼仪”等社会活动的言语内容。

3. 科学掌握游戏的“度”, 避免出现主客颠倒

学前儿童语言游戏教学是把语言教学与游戏相结合, 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尊重语言教学的目标, 发挥好游戏的辅助作用, 避免出现主客颠倒。正确处理好语言教育与游戏教育的关系, 是发挥学前儿童语言游戏教学的关键。学前儿童天真好玩, 容易沉浸于游戏中, 忽视游戏里蕴含的语言内容, 这样不利于游戏教学的发展。因此, 作为教师, 需要科学把握教学游戏中的“度”, 规范与督促儿童在游戏中的行为, 这样才不会使游戏脱离教育。可以合理分配课堂游戏的时间, 杜绝过多课堂时间遭到浪费, 对游戏过程的环节要认真指导, 避免儿童疏忽语言内容。

4. 重视游戏课后总结, 加深游戏教学的内容

游戏的结束并不代表课程的结束, 仅是教师教学的开始。教师需要对游戏的主旨进行讲解, 使儿童对游戏中的语言内容进一步得到巩固, 也保证每一位儿童都能感受到游戏的主旨内容。此外, 教师需要对游戏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指导, 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 保证下一次的游戏教学课程质量的提高。如可以通过让儿童对课前提问进行讨论, 思考游戏中的语言内容, 回答课前提问, 教师根据儿童的思考思路与最后答案进行总结, 再次巩固课程的主旨, 帮助儿童掌握语言知识, 开拓儿童思维与思考能力, 培养儿童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结束语

游戏是融合视、听、说为一体的活动, 能较强地刺激器官, 可见游戏对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要发挥学前儿童语言游戏教学的作用, 在游戏设计中, 需要遵循喜闻乐见、贴近生活、把握得当的原则, 以激发儿童对课堂的兴趣, 提高儿童对游戏教学的参与, 使儿童做到学以致用, 保证游戏教学的效果;在游戏教学中, 教师规范儿童的行为, 督促游戏环节的发展, 以循序渐进的提问为载体, 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 锻炼和发展儿童的思维;在游戏教学后, 教师要善于对游戏进行总结, 再一次讲解游戏的主旨, 深化儿童对语言内容的掌握与理解。只有这样, 才能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为儿童的成长发展起到奠定作用。

摘要:学前儿童教育对儿童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是学前儿童语言形成与提高的重要阶段, 这要求教育工作者进一步重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游戏作为儿童成长期必不可少的伙伴, 把学前儿童语言教学与游戏相结合, 游戏以愉悦、视听说等形式, 能满足儿童的心理需求, 激发儿童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加快儿童对语言的认知度, 提高儿童的表达能力, 促进儿童的思维发展。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 结合游戏教学前、中、后的特点进行简要分析, 得出完善学前儿童语言教学游戏的建议。

关键词:学前儿童,语言,游戏

参考文献

[1]张晓梅, 韩妍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思考[J].教书育人, 2008 (6) .

让传统游戏回归儿童生活 篇10

[关键词]传统游戏;电子游戏;儿童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2384(2009)10-0047-02

上学期,笔者所在的学校在期末考试时给四年级的学生出了这样一道作文题——“我最喜欢的一个游戏”,结果有半数学生写了电脑游戏,有个班级由于教师曾经在班会课上教了一个贴鼻子的游戏,因此全班学生都不约而同地写了这个游戏。

一道作文题不仅透视出儿童生活中传统游戏的空白,更让人不得不产生这样的疑问:孩子们下课后究竟在玩什么?会不会玩?

回望传统游戏

“小皮球,香蕉梨,马兰花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听到这首童谣,相信很多人都会回想起孩提时和同伴玩的各种游戏:跳皮筋、捉迷藏、跳房子、抽陀螺、踢毽子……这些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最流行的游戏,陪伴那时的孩子们度过了快乐而幸福的童年时光。当时男孩子玩弹珠、打仗、斗鸡、捏泥巴,女孩子踢毽子、抓子儿、跳皮筋、跳房子、冲关……这些游戏虽然简单,但孩子们却乐此不疲。

出于对传统游戏的挚爱。人们甚至评出了“十大经典传统游戏”,分别是滚铁环、打弹珠、丢手绢、“打官司”、跳皮筋、抓沙包、五步猫、砸方宝、砸野鸭子及拍印画。这些游戏边唱边玩,边玩边跳,生活化的游戏内容,灵活的游戏规则,富于创新的游戏方法,吸引了众多的孩子。

这些传统游戏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1)这些游戏都十分有趣,符合本地的文化,符合游戏者的心理特点,内容生动,形式活泼,规则自创,大小皆宜。(2)这些传统游戏不受时间、场地限制,形式多样,玩法灵活,随地取材,随时创造,其道具简单,人员随机,多可至十几人,少至一个人也可自得其乐,趣味十足。(3)参与传统游戏也是有益的体育锻炼方式。传统游戏内容广泛,从大肌肉群到小肌肉群,再到身体各部位,都可得到锻炼,是正规体育的有益补充。例如:过独木桥、跳皮筋,可以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使孩子的身体匀称和谐地发育,翻绳、夹弹子,锻炼了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协调能力;捉迷藏、摸瞎瞎,通过跳跃奔跑的活动,可增强孩子各器官的生理机能。(4)传统游戏能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传统游戏以集体游戏和户外活动为主,能锻炼孩子的群体意识,让他们理解什么是自由、什么是限制、怎样适应现实规则、怎样解决矛盾与冲突。在互动游戏中,会产生社会关系的雏形,儿童在群体游戏中学会宽容、理解、合作、关心和沟通,这将是他们获得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起点。传统游戏中的伙伴关系,能有效地促进独生子女人格的健全发展。

今天的孩子玩什么

现在,传统游戏离孩子们越来越远,某一晚报曾就“你知道哪些传统游戏”这一主题进行调查,81位不同年级的学生参与了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小学生对传统游戏不甚熟悉。其中,从未听说过“打官司”的占81%;不知道砸方宝和拍印画的分别占84%和86%不识滚铁环、砸野鸭子的超过30%25%的学生不晓得丢手绢怎么玩。

“并没有多少年,怎么就好像隔了几个世纪。这些传统游戏,学生一个都不知道,哪怕就是最简单的老鹰抓小鸡、丢沙包、跳橡皮筋。”调查结果令人感慨。人们发现,相比过去,现在孩子的玩耍项目确实少得多。他们的课外时间大都被电子游戏、电动玩具占据了。有一问卷调查要求学生“列举3项你最近玩耍过的事”,近四成学生仅列出一两项甚至交白卷。打电脑、看电视、打电话成为孩子们消磨时间的最常见的选择。七成以上的学生表示,一有空就上网或玩电脑游戏。另外,九成以上的孩子上过各式各样的补习班,包括英语、奥数、国画、钢琴、作文、小提琴等。孩子们坦陈:这样做并非出于兴趣,而是“考试可以加分”。

的确,现在的孩子出生在一个物质丰富的年代,他们几乎不需要太努力,就能得到想要的玩具。网络游戏的虚拟性、便利性,使孩子们足不出户便能玩各种游戏,因此吸引了很多孩子参与其中。但同时,他们也失去了一些简单的快乐,失去了创造和思索的乐趣,失去了许多宝贵的精神体验。孩子们长期玩网络游戏,不仅影响了他们的身体发育,而且容易使他们的心理越来越封闭,不善于过集体生活。

给孩子一个有游戏的童年

如今,传统游戏离孩子们渐行渐远,这除了与学生的课业压力大、课余时间短、网络游戏本身的吸引力大有关,还与家长和教师对传统游戏的认识存在偏颇有关。在家长和教师看来,传统游戏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比如:斗鸡、打沙包、扔弹球、跳山羊等比较激烈的游戏,容易发生事故,因此家长阻止,学校也不提倡。

但是,教育不能因噎废食,不能把孩子们“圈养”起来。没有游戏的童年是可悲的,剥夺孩子玩的权利,等于剥夺他们童年的快乐,扼杀他们许多发展的可能性。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做孩子游戏的引导者、参与者、组织者,教孩子玩,让他们多一些亲近自然、亲近生命的机会,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快乐成长。

1对传统游戏进行科学的选择和改编

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游戏都适合现在的孩子玩。教育者应当按照既有利于锻炼身体,又尽可能排除不安全因素的原则,对传统游戏进行科学的选择和改编。比如:跳山羊是一种将冲刺跑与跳跃相结合的全身运动,很容易出现肢体扭伤,所以年龄小的孩子尽量不要尝试。扔弹球的危险之处在于弹球太大,可以将其改为扔沙包或投小球。

2把传统游戏与体育课程,乡土课程整合起来

学校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身心特点,把传统游戏与体育课程、校本课程开发有机整合,将传统游戏纳入到课程建设中来。比如:滚铁环是将眼观、手推、慢跑融为一体的全身运动,游戏以跑、推为主,穿插着扭、转、拉等动作;抽陀螺是以眼观、甩臂、弯腰为主的半身运动,游戏中结合了抛、甩、抽、拉等动作。这些都可以在体育课上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或在乡土课上讲解展示。

3把传统游戏与学校各种大型活动结合起来

比如:学校特色社团,可设传统游戏这一项目。举办校运会,可适当选择其中一些项目进行竞赛,激发孩子们的热情。“六一”活动时可设“传统游戏才艺展示”,这既是引导也是示范。甚至可设专门的传统游戏展示节,邀请家长共同参与,拓展传统游戏的发展空间。另外,评优、评先也可设“传统游戏特别才艺奖”,让传统游戏以各种形式传承并发展。

浅谈儿童游戏权利 篇11

关键词:儿童,游戏,权利

在《儿童权利宣言》中, 强调“儿童应有游戏和娱乐的充分机会, 应使游戏和娱乐达到与教育相同的目的;社会和公众事务当局应尽力设法使儿童得享此种权利”。在之后联合国出台的《儿童权利公约》中的三十一条中亦有“缔约国确认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 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残和娱乐活动, 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活动”的规定。除此之外, 我国幼儿教育的第一部行政法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由此可见, 游戏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每个人的儿童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因此, 每一个儿童都有游戏的权利。

在众多的幼儿教育家中, 对待“游戏”各有不同, 就例如西方教育史上齐名的两大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与蒙台梭利都有截然不同的观点。福禄贝尔高度评价游戏的教育价值, 把游戏看作是儿童内在本质向外的自发表现, 是人在这一阶段上最纯洁的精神产物。他还申明, 游戏不等于儿童的外部活动, 而更多的是指儿童的心理态度。由此, 他依据感性直观、自我活动与社会参与的思想, 福禄贝尔建立了一个以活动与游戏为主要特征的幼儿园课程体系。并且创制了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恩物。而蒙台梭利却反对儿童游戏, 特别是批评福禄贝尔鼓励儿童想象的游戏;她也不赞成给儿童准备漂亮的玩具。在对待游戏的观点上, 而后的杜威则十分赞同福禄贝尔的观点与做法。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 我们不应该去压制, 而应该利用这种天生就有的方式去让孩子们接触社会, 接触自然。但是反观我们现在的现实, 我们生活在这个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法治化、人才复合化的21世纪中, 看起来应该是一个高速发展, 相对和谐的社会, 但是就在儿童游戏这方面, 我们得到了什么?又缺失了什么?

一、游戏时间

人的生命节律是一种“内源性”节奏, 它是人类在几十万年的宇宙节奏的影响下形成并稳定下来的。教育要尊重儿童的本性, 那么, 我们就应该尊重儿童的生命节律, 并对儿童的生命节律作出积极的反应。生命节律与时间是密不可分的, 因此, 我们要根据生命节律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而对于儿童, 除了吃饭时间、睡觉时间、学习时间, 还有游戏时间, 儿童与成人不同的是:儿童在吃饭时、学习时, 甚至在睡觉时都带有游戏性。游戏是儿童与生俱来的, 因此我们可以说, 儿童的生命节律是回旋在游戏的时间里。

但是, 如今的儿童真正意义上的游戏的时间却很少。首先,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有许多人认为游戏是浪费时间的, 是不工作时候的事情, 是毫无意义的边缘行为。家长们把孩子们送到幼儿园之后就要看到幼儿园学习的成果, 而一般的培养幼儿习惯、培养其社会性以及游戏的效果是不显著的, 因此幼儿园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家长的需求, 学习一些类似于英语、识字等课程, 这类课程的增加, 无疑就会缩短游戏的时间。

其次, 现代文明掠夺了儿童的游戏时间。现在科技日趋发达, 许多儿童家中都有电脑、ipad、手机等电子产品, 这些电子产品中也有“游戏”, 但是却不是我们这里意义上的游戏。就是这些电子产品剥夺了儿童游戏的时间。

最后, 儿童游戏的被指导性。儿童游戏在许多情况下都是被动的, 这不符合游戏的特征。游戏应该是愉快的, 欢乐的;是自发的, 自主的;是并无附加目的的;同时也是游戏者主动参与的。这一点体现在两方面, 一个是成人的主导性, 另一个则是大的游戏器械的主导性。这两种形式都是规定儿童去做什么, 而不是去适应儿童的需求, 这都不能够解决儿童实际的需要。

二、游戏空间

空间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理解, 从教育学、人类学的角度来理解, 空间是“人所能感受到的具体空间, 人类实际生活在其中的空间”。游戏可以看做是儿童的生活, 因此儿童的游戏也需要空间。但是, 现在的情况来看, 中国许多儿童的游戏空间是不足的。

首先,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侵占了儿童游戏空间。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是就是这种趋势使得城市高楼林立, 城区的地十分珍贵, 于是单元式的住房流行开来。这样就隔绝了儿童与环境、与其他儿童交流的机会。

其次, 社会的复杂化缩减了儿童游戏空间。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复杂, 不安全因素也随之增多。因此, 许多家长都不放心孩子们在家庭、幼儿园以外的空间去游戏, 这就大大的缩减了儿童游戏的空间。

三、游戏材料与玩具

游戏材料与玩具应该是对儿童有刺激的, 具有引导性的而非是确定性的。同时也应该能够适应儿童的需求, 而不应该像大多数幼儿园中滑梯、秋千等这种大型游戏器械去规定幼儿去做什么。

综上, 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权利, 是学习的一个根源性步骤, 同时它也影响着我们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游戏也是对我们种族最有效、最全面和最适当的学习过程。因此, 每个儿童都有游戏的权利, 这个是任何人都不能剥夺的。而我们要促进孩子们的发展, 就要为儿童创造适宜的环境, 提供有效的玩具, 为孩子们的发展竭尽所能。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学前儿童社会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6。

[2]王芳:《浅析对幼儿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究》, 《现代阅读》, 2012年2期。

上一篇:异常处理下一篇:置换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