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更新

2024-11-07

文化更新(精选11篇)

文化更新 篇1

伴随技术、资本、信息、资源的全球一体化,众多外来文化纷纷涌入我国,给我国文化带来多元发展契机的同时,也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全球化丰富的信息资源,摆脱传统的不利影响对文化循环发展带来的阻碍,推动地域传统文化的更新循环;另一方面,要日益完善地域文化观念在融合地域性、传统性与国际性中的作用,使本土地域文化继续为城市文化的循环更新作贡献。多样地域文化的并存、整合是文化形态循环更新的主题和趋势。

一、本土化缺失对文化形态循环的不利影响

城市的空间结构就像一个贮存与浓缩历史的特殊容器,城市的平面、区域、肌理、纪念物等记录下城市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生活与事件,使参与城市文化循环的历史要素以物化的形式凝固与沉淀下来,作为后来文化循环的参照内容。循环的城市文化应该是值得认同的“城市记忆”。正如罗斯金(John Ruskin)所指出:“我们可以没有她(建筑)而生活,我们也可以没有她而祈祷,但是我们不能没有她而回忆。”在现实城市发展中,很多“城市记忆”物化为现存的城市景观,成为具有城市文化特色的“历史地段”。这些“城市记忆”以“城市文化符号”和“城市文化资本”的形式参与到构建循环城市空间形态的本土性及规范城市空间形态的后续循环发展的历程中。因此,在城市文化形态的循环更新中要充分运用这些能够清晰地阅读城市历史、了解城市性格特征的独特地域文化,以保证历史要素的循环延续。然而面对全球化的冲击,当前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城市空间形态却丧失殆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筑与居住空间文化的历史断裂

城市建筑是历史在城市中的积淀,城市形态的循环发展包容了其间遗留的建筑实物。我国很多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旧区在发展与保护循环方面的矛盾尤其突出。

中国城市传统居住空间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其文化价值得到了世界的认同。例如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图1,图2)、徽派风格建筑、江南水乡和许多具有历史风味的小街。正是这些历史与文化的遗存,包含了我们所追求的生动生活所应当具有的丰富内涵,成为今天城市空间形态循环发展的源泉和养分。然而它们却被当前的高楼大厦和大体量、没有人情味的广场所取代。这不仅使居住空间异化形成断裂,也造成了本土性文化的缺失,不利于城市文化的循环更新。因此,城市空间形态的循环发展应更关注文物建筑之外的历史建筑的循环利用,保持其完整的建筑结构,通过功能的置换继续使用,而不应该大面积地清除。

2. 传统街区空间功能与文化的破坏

传统建筑讲求建筑之间的邻里关系,建筑与环境呈现为图底拓扑变幻的有机图景,街道空间连续且尺度宜人,其符号传达着某种意义上的文化感知。城市文化的循环更新应更多地考虑这些城市生活要素,将其融入新的城市文化体系中。而当前的城市更新却没能落实对旧城区公共空间的人文关怀,最终导致传统街道空间的解体。大规模的建设威胁着传统的城市肌理,充满韵味的街区正从我们的视野里消失。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失落的空间”随处可见,原本蕴含文化特征和独特城市景观的街道空间变得凌乱不堪,严重影响了城市文化的循环。

传统街区在循环过程中,城市生活与传统文化易受强势文化的侵扰和损害,为避免大量异质文化侵袭而导致本地文化削弱,应充分利用异质文化渗入的活跃作用。历史街区公共空间界面是传达历史信息的重要介质,应在街区的更新循环中尊重原来的建筑材料、细部尺度、建筑形式,使循环利用的建筑能够传达真实的信息。

3. 城市空间形态与场域记忆的丧失

“记忆是由事件、时间、社会与个人之间发生的一种交互作用。记忆受到操纵,然后符合我们的生活历史、我们看待自身的观点。”城市记忆与城市空间形态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城市场所成为人们在记忆城市时进行身份认同的基本参照。城市空间形态表现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传承方式,空间结构与要素组合方式集中反映了城市社会活动中的集体意识、价值观等。城市空间形态的循环就是要保持这种“场”的延续。当代中国城市记忆的丧失,主要表现在城市空间形态与物化文化符号的丧失,如城市传统文化活动和经营空间的消失,这种丧失是整体性的。地域本土文化的主体意识被全球化语境淡化,在场性的缺失以及空间的大量复制剥离了聚居形态及文化与地域生态环境的联系,引发了城市空间和建筑形态的趋同。

(图片来源:互联网)

二、城市空间文化形态的优化循环策略

本土文化在空间层面上的循环更新,是传统优质空间文化要素与现代优质空间文化要素的整合,是历史文化要素与现实文化要素的共生。城市空间文化形态的循环更新要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要在发展的基础上延续历史形态,并把历史要素融入新的城市空间文化形态中去。只有时间的积淀才能给城市文化形态的循环更新带来厚度与层次、个性与特色。

城市空间文化形态的循环更新是对历史要素的彰显和利用,让它们有机地融入动态发展的现代城市空间形态。这就意味着在城市空间文化形态的循环更新中,新旧要素之间不应是缺乏联系的简单并置,而应该是具有互动的和谐共生。因此,城市空间形态的文化本土化循环,“是在新与旧的矛盾冲突中寻找创意,在历史的基础上创造性地面对未来”,其结果是在新的空间形态上呈现清晰的主题表达,在新的类型中满足城市的发展需要。在不同的城市环境中,新旧要素的共生有多种诠释和多样表达的可能。

1. 重视“背景”衬托,体现秩序循环

城市空间形态的有机循环需要体现一定的秩序,各要素的主次关系就是秩序性的重要方面。当城市空间形态的循环发展为突出历史文化主题时,需要将历史要素在空间中的重要地位强化表现,环境中新加入的现代元素应该起到陪衬的作用,完成整体的循环。历史要素与现代要素、主角与背景是构成形态循环的完整结构。为此,要特别注意空间背景的从属性和匀质性。从属性反映了对背景地位的认同态度,匀质性则要求构成背景的空间要素应尽量减少自身的变化与反差,包括造型、色彩、尺度、节奏等许多方面,从而弱化其在城市空间形态循环中所占的比重。

2. 强化“线索”延续,保持逻辑循环

城市空间的循环表现出外在和潜在的逻辑性,体现了城市在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发展脉络,这也是本土文化循环更新需予以保护和维持的财富。这些线索本身虽然并不外显为城市空间循环的构成要素,但却为历史要素和现代要素的整合提供了明确的结构规则。保护和延续线索,不仅可以将新旧要素统一在具有历史意味的城市空间形态之中,同时也可以通过对线索的强调和完善,来形成城市的鲜明特色。

第一,强调城市空间序列的轴线。如巴黎对城市轴线的经营(图3):从卢浮宫开始、以凯旋门为节点的轴线大道,是巴黎老城的空间“主轴”,而德方斯区对于城市来说则是新的形态,轴线的延续保持和发展了源自老城的城市空间结构。依靠强烈的线索性,新旧要素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并有继续循环扩展的可能。同时,从类型学的角度看,线索中的新要素以“门”为形象,对于凯旋门的“类型”进行了现代诠释,界定了空间循环的类型,提示并彰显了城市意象。

第二,拼贴城市空间平面脉络。如北京以四合院为细胞形成的历史街区,体现出强烈的空间肌理。城市空间形态循环发展理念要求老城区的更新以“拼贴”为手段,将新的替代元素按照原有肌理编织到城市空间中去,从而对其场所感进行保护。“拼贴”就是顺应历史线索而进行的新旧整合,北京菊儿胡同的改造可作为这方面的范例(图4,图5)。

3. 提倡“人性化”尺度,促进人文循环

人性化城市空间的核心是尺度,是空间、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性化的城市空间不仅要有良好的自然环境,而且要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正如吴良镛指出的:“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健康、安全、让人在精神上得到愉悦的城市。人们在这里理应得到一种人文关怀。”

(图片来源:互联网)

人是城市空间的主体,城市空间形态循环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它体现在城市日常生活的细节中,如街心花园、步行街、社区绿化的设置等。循环的城市是“人性化城市”,其目标是为一切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本土化的城市空间提倡符合人的行为的空间尺度,特别是以步行尺度为前提来构建循环的城市文化形态,提倡创造具有归宿感的空间形态。

4. 注重“原型”抽取,诠释历史循环

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提出了“类似性城市”的概念,即把历史形态分类,再重新组合,采用原型浓缩的集中形式,形成众多有意义的和被认同的事物的聚集体(图6)。这种原型浓缩实质上是对历史建筑传统进行不同的诠释,促进历史文化的循环。

城市文化形态的循环可以从罗西的类似性城市中得到一些启示:原型的本质是生活和形式的精确结合,是对现实形态的提炼、提纯和提高,是创造循环秩序的丰富形式。城市文化形态的循环更新,就像是物种遗传的密码,既是一种稳定的延续,也可以随着不同的条件发生适应性的变异,其意义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以原型理论为基础,将历史形态的信息包容于现实形态之中;二是以原型理论为基础设计出来新要素,因其是对“基本秩序”的反映,是对“遗传密码”的体现,所以在具体的城市空间中,更易与历史要素形成对话,并与之整合为内涵一致的城市场所。

5. 搭建新旧“中介”,强调场所循环

无论是具有一定区域范围的城市空间,还是具体的建筑实体,在城市空间循环中作为中介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其一,在新旧要素结合循环发展之间作为划分和连接的“界面”、“标志”或“桥梁”而存在,强调历史要素的边界和形态特征,通过新旧对比达到突出空间主题的目的;其二,作为新旧要素间的“过渡”而存在,模糊两者的对立倾向,实现由此及彼的自然转换和要素间的相互融合。也就是说,根据不同城市空间循环的具体要求,中介要素可以对新旧要素的对话关系起到“强化”或“弱化”、“硬化”或“软化”的调节作用,创造和完善具有历史场所感的循环城市空间。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对策》)

(图片来源:《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保护对策》)

(图片来源:《城市设计美学》)

三、结语

文化形态的循环更新提倡城市本土的优秀文化、特色文化与向上的城市精神氛围,赋予人平等的起点和多元的选择。这就要求城市文化在循环中采取整合的机制,将多元文明与本土文化扬弃、继承与发展辩证统一起来,在地域传统的鼓舞下,创造一个“兼收并蓄、和而不同”的城市文化循环环境,使城市的本土文化认同感和场所感得到延续与发展,实现城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从本土文化缺失对文化形态循环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入手,提出解决本土文化形态在城市空间层面的优化循环更新策略。

关键词:城市空间,文化形态,循环更新

参考文献

[1]陆枭麟,张京详.当代中国城市文化迷失与规划师角色再塑.规划师,2009(5)

[2]John Ruskin.The Seven Lamps of Architecture.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1989

[3]James V.Wertsch.Voices of Collective Remembering.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4]刘捷.城市形态的整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5]安定.西部中小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保护的现实困境与对策研究:[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5

[6]吴虹飞.“城市时代”匆匆来临.中华读书报,1999-11-10

文化更新 篇2

更新教育观念打造思源文化

--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综述

·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 陈昌学 段新义

【内容摘要】:本文拟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论高度,结合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的实际,谈谈思源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其思路、路径选择。

【关键词】思源学校文化建设路径选择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建议》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深入持久地“建设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胡景涛总书记也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加强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指示精神,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对农村中小学的改革和发展,对学生的成人成才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如果说,校园环境卫生是一所学校的外部文明形象;那么校园文化精神则是一所学校的内在精神本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特殊现象,在进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校园文化相对于整个社会文化而言,虽然是一种局部群体文化,但它也具有文化的认知功能。它是师生在特定的校园环境中创造的与社会、时代紧密相关又具有校园特色的人文氛围、校园精神和生活环境。校园文化反映着全校师生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上有别于其他社会群体以及反映师生共同信念和追求的校园精神的总和,是维系学校团体的一种精神力量,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是培养人、教育人的重要场所,更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仅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使校风纯正,学风端正,全校师生精神焕发,而且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潜能,增强学校的育人功能。一方面,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使学校的德育、美育落到实处,还能通过校园文化的影响直接作用于社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提高;另一方面,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课堂文化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增长了学生才干,提高了学生素质。

在校园文化中,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主要特征和最高体现。现在,很多学校都有自己的“校训”。它其实就是校园精神的集中体现,但有的学校往往只有“校训”之名,而没有将“校训”真正落实到具体的办学实践之中。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树立一种严谨求实、团结进取的精神,不仅有利于校风、学风的根本好转,而且能反映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水平。良好的的校园精神具有催人奋进、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众所周知,北京大学作为我国一所著名的高等学府,人才辈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北大十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北大办学开放,“兼容并包”,主张思想自由;北大燕园具有浓郁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文化气息。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北大人继承了“五四”先贤的优良传统,树立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自由的精神,一代影响一代,成为一种文化积淀永传不衰,成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教师文稿

为北大永葆青春与活力的法宝。

当然,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农村中小学而言,随着学校办学硬件的不断改善,学校的发展趋向于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二、思源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的路径与措施

农村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根据各地各学校的实际,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通过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体现特色办学理念,才能创立可持续的学校品牌。

麻城市作为一个革命老区,地跨鄂豫皖,背靠大别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是麻城市政府筹资5000万元新建,香港言爱基金会捐资1000万元援建的标准化现代寄宿制学校。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的省级黄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紧邻106国道,地处西城新区,地域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麻城市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学校秉承“思慧还源,言诚至爱”的校训,致力于打造一流的校园环境、一流的管理团队、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质量,建设麻城市第一所现代化的义务教育公立航母学校。

怎样找到适合我们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呢?

基于这样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思源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也需要根据学校实际,紧紧围绕“思慧还源,言诚至爱”的校训,从麻城丰富的地域文化和思源人的人文精神中挖掘出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内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旨在让师生富有爱心,学会感恩,懂得立志。让学生懂得知恩图报,以感父母之恩、社会之恩、言爱之恩,从而以“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的行动回报社会,报效国家。因此,我们从麻城市近现代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中吸取“红色文化”;从学校地处黄金桥经济开发区,有着火热的开放开发热潮中吸取“创业文化”;从思源学校自身的艰难创立历程中吸取“言爱精神”,把它们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一系列有形、无形的硬软件建设,以各种载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呈现出来,给师生以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

一、以先进科学的管理促校园文化建设。从整顿校容校貌抓起,狠抓环境卫生,搞好校园绿化,形成良好的生态育人环境;注重养成教育,通过不同形式的主题班会、学校组织的法制讲座、礼仪教育,强化对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引导,树立文明形象;加强学生会、团支部的建设管理,培育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依法治校,民主理校,从制度入手,形成一个团结和谐的学校领导班子,建立一套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管理机制;依法从教,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教师实行人性化管理,以尊重人、激励人、关心人、发展人为前提,为师生提供一个宽松的教育环境,努力营造一种团结和谐、关爱互携的人际关系;

二、以优良的校风、学风促校园文化建设。狠抓校风、学风、教风建设,规范办学行为,注重学校文化精神的培育以形成特色鲜明的思源精神,提高办学品味。努力形成“正德厚生笃志力行”的校风,“博闻乐思弘毅怀远”的学风。学风是一所学校精神文化的主要体现,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育人资源。学风一方面体现着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行为风尚,另一方面也是教师的教风、师德、治学态度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反映。通过完善工作机制,以学生为中心,统一协调各职能部门、团组织和学生会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完善学生行为规范体系;认真执行《三好学生及先进班集体评定办法》、《思源学校学生一日常规》、《考试违纪处理办法》、《学生公寓管理办法》等学生管理条例,从制度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

围;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进取心;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自我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创新工作思路,把学风建设作为学生工作评估的主要内容,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形成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加大校园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修建文化长廊,设置阅报栏、宣传栏、学校介绍、校园新闻、麻城名人简介等栏目;选择醒目的位置,书写校训、学校精神、办学理念、名人名言等内容的标语;包括校徽、校歌、文明公约、《中学生守则》等规章制度,把文化设施、制度、文明礼仪等固定保护下来,营造彰显思源特色、文化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环境,突显“儒家”文化,彰显麻城“红色革命文化”,增加学子们对儒家文化的感知和作为麻城人的自豪感和继承先烈遗志的责任感;建设以“铭爱、感恩、兢业、志学、象贤”为主题的走廊文化;

四、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如运动会、书画展、艺术节、演讲赛、作文竞赛、知识竞赛、法制讲座等),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切实开展校本教研,整合校内外一切德育资源(如国学经典进校园,开展经典诵读;学习儒家思想,传承中华美德;发扬老区精神,弘扬红色文化;开展爱心和感恩教育);

五、加强学校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不定期地开展读书小组活动,让全校师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氛围,构建学校良好的学习风气;充分利用我校新建的学校报告厅办好“思源大讲堂”,邀请麻城市本土的文化名人,利用麻城市教科院、麻城市博物馆、文化馆的文化资源开展讲坛活动,打造思源学校的文化品牌。创办思源特色的校报校刊,以学校文学社为阵地,网络一批师生,厚实学校的文化底蕴,增强学校的文化氛围。

六、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的一个主要媒体和重要信息源。逐步完善校园网络系统、办公平台系统、多媒体教学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创办我们思源学校自己富有特色的校园网站和校园广播台---“思源之声”,用先进的设施为校园文化服务,加大宣传的力度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总之,建设积极进取、朝气蓬勃、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已成为当前各学校改革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要创文明学校、树良好校风,就需要领导重视,师生共同努力,从根本入手,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意识,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力度,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2012年10月15日通联:湖北省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语文组陈昌学

邮编:438300

Tel: ***

E-mail:***@163.com

QQ: 327197770

[个人简介]

陈昌学:男,生于1977年8月,湖北麻城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湖北教育学会会员。2000年6月毕业于黄冈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修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后分配于麻城市黄土岗中心学校工作。2003年在湖北大学文学院进修学习。2012年7月通过招考调入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任教。工作期间,历任中学英语、语文教师,有过多年中学毕业班工作经验,教育教学成绩显

传承足球文化的城市更新探讨 篇3

摘 要:城市文化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积淀而形成的,它承载了城市历史,记录着居民的生活方式。面对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千城一面,文化缺失,城市特色不鲜明等诸多问题,通过传承城市文化的方法应用到城市规划和更新中。在以往的规划中,提到文化的传承一般是历史街区、名胜古迹、名山大川等具有浓厚底蕴和建筑特色的文化,本文试对足球文化的传承探讨城市中心区的更新方法。

关键词:文化传承;足球文化;城市更新;奥体区域

中图分类号: G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9-90-2

0 引言

本文分析从体育文化与城市规划、足球运动与足球文化和沈阳的足球文化入手,分析沈阳奥体区域的发展困境,奥体中心场馆的萧条、奥体区域设施不完善、文化氛围不浓厚等问题,提出了延续五里河精神、发展足球全产业链、开放体育场馆增加业态、规划足球文化景观轴等城市更新策略与方式传承足球文化。

1 研究背景

城市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与城市规划的根源。城市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又缔造了自己的城市文化,成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其中最积极、最辉煌、最具有创造力的成分以及智慧的结晶。城市文化将成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成为城市科学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内在力量。因此挖掘城市文化,并传承城市文化,是凸显城市特色,增强城市底蕴,促进城市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城市规划中需要尊重并继承的因素。

2 足球文化的城市传承

2.1 体育文化与城市规划

体育,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创造的文化形式和社会文化行为,是运动发展的产物。体育不仅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系统。因此,体育本身包括了许多文化因素,如语言和符号、规则和制度、知识和技术、行为和价值、体育观念和体育精神等等。体育文化属于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社会文化概念是一个种概念,体育文化则是社会文化种概念当中的一个属概念。通俗地说,体育文化丰富了社会文化,同时受制于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体育文化作用于城市发展,不能孤立于城市规划之外独立存在,体育文化可作为一种手段和程序应用到城市规划中来。在城市规划中,体育文化设施的布局与城市功能的布局相结合,与城市整体发展统一考虑。规划中体育文化建筑应考虑城市景观与风貌,与城市或区域风格、特色相协调。

2.2 足球运动与足球文化

足球运动是体育项目的一种,也是一种社会文化。足球运动是只有人类才能创造出来的一种社会活动并且足球运动具备文化的各种特征,如阶级性、世界性、民族性、时代性、继承性等;另外足球运动不仅具有其外在的如器材、设施等物态体系,而且具有内在的如民族精神、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深层的意识形态体系。

2.3 沈阳足球文化

沈阳的足球文化源于五里河体育场。原五里河体育场始建于1988年,位于青年大街的南端,在这里举行的足球赛事都见证了五里河的足球文化。1989年4月29日,辽宁足球队战胜日本尼桑,取得男足迄今为止第一个亚洲冠军;1995年11月12日,辽宁队在五里河降组;2001年10月7日,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在沈阳五里河体育场出线,第一次冲进世界杯,使得沈阳成为中国足球的福地。五里河在一夜间被全国乃至世界所知晓,成为全国闻名的大型综合体育场。沈阳球迷在国家队出线后,筹集资金修建了V型纪念雕像。2002年举办了沈阳五里河足球活动周,同时也是甲A足球联赛沈阳金德队的主场。

2007年2月12日15时,由于五里河的硬件条件已经不符合2008年奥运会的分赛场奥运会的要求等诸多原因,爆破拆除。重建南迁于浑南,并成为“沈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主体育场。于2013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运动会的主体育场。

2015年在国务院46号文及《中国足球整体改革方案》等政策出台的大背景之下,沈阳市打造“足球之都“的发展规划及愿景也纳入规划之中。同年,辽足主场回归沈阳,加快沈阳职业足球发展。沈阳足球学院的成立,将为沈阳足球产业的发展输送专业人才。

3 沈阳奥体区域的发展困境

3.1 奥体区域概况

奥体区域位于浑南区,金廊、银带两条城市发展主轴的交汇处,是发展的黄金地段;也是沈阳市总规中确定跨越浑河发展形成双中心结构的第二个中心。以奥体为中心,半径100公里范围内基本辐射沈阳经济区所有城市,满足1.5小时交通圈。通过沈丹高速、二环、三环、四环等快速路及天坛街、浑南大道、青年大街等主干路便捷联系沈阳经济区各城市以及沈阳市内各区。奥体区域东至富民街,南至银卡路,西至青年大街,北至浑河,用地面积约3km2。

现状奥体区域有商业综合体项目3处;大型体育设施项目,包括奥体中心体育场、辽宁体育中心综合体育馆、奥体中心游泳馆等6处;北部及南部以居住项目和商务办公项目为主。该区域已建两个地铁站,一个在建地铁站;地下空间方面,奥体区域除体育场馆外,其他项目都有地下空间开发,其中停车空间占58%;商业空间占11.7%;其他空间占30.3%。

3.2 奥体中心场馆的萧条

奥体中心占地面积约25万m2,长约540m,宽约470m。目前,地块中部为主体建筑,东北和西北角为400m运动场,南部为广场和绿化用地,西门南侧为笼式足球场地,其余为道路和停车用地。奥体中心建筑一层主要为办公用房,二层及以上为看台、功能用房、办公用房、特约嘉宾看台、贵宾看台。用地外围基本上用作运动、广场、绿化、停车,无其他使用功能。

由于现状奥体中心采用封闭管理模式,周边设围墙,只有举办赛事和演出活动时对外开放,其余时间禁止进入,没有形成市民活动的公共场所,使得奥体中心场馆及外围区域多数时间都处于闲置状态。

3.3 配套设施不完善造成的生活不便

①小型商业及餐饮休闲场所不足。随着奥体区域的发展,该区域现有居住人口约3万人。写字楼等办公建筑办公人数约1万人。商业方面,兴隆大奥莱、万达广场、亿丰时代广场总建筑170万平方米,日均客流量总计约4.5万人。大型赛事和演出等活动时约增加2-6万人。除了三座大型商业外,该区域几乎没有配套的小型商业及餐饮休闲场所。②赛事和大型活动期间交通拥堵。奥体中心举办赛事时采取封路的措施,缓解浑南大道、天坛街、天成街及浑南四路的阻塞交通的情况。车辆绕行使得富民街、青年大街、浑南大道青年大街以西路段交通拥堵,严重影响了该区域居民生活和市民的出行。③停车缺口较大,占路停车情况严重。区域内居住区、商业建筑、路边停车等共可提供停车位2.7万个,还需0.3万个。停车设施缺口较大,使得沿金卡路、营盘街、浑南五路、万达广场北侧立交区域等占路停车、乱停乱放问题严重。

3.4 文化氛围不浓厚

奥体中心现平均每月两次中超足球比赛,6-10月每月举办1-2次演唱会,这种举办活动的频率,使得奥体中心的文化氛围难以形成。并且,在周边地区除位于浑河滩地的奥林匹克公园和青年桥西侧的李铁足球公园外,关于足球运动或者文化产业的设施和交流场所甚少。体育文化设施的不聚集、相对封闭的体育场馆,使得文化氛围不能在该区域延续和停留,造成了该区域文化氛围不浓厚的重要原因。

4 塑造足球文化的城市更新策略

4.1 延续“五里河”精神,打造“五里河足球城”

为了更好地体现足球在沈阳的文化内涵,规划将原“五里河”名称沿用,在奥体区域打造五里河足球城,它将成为“中国足球之都”核心,承载沈阳乃至中国足球的梦想、点燃市民热爱足球的激情、汇聚多种形式的足球文化、开创未来属于我国足球的新事业,再创“五里河辉煌”!

4.2 发展足球全产业链,形成足球文化的空间布局

规划以奥体中心为足球运动核心,推进足球全产业链发展,打造中国足球之都核心区——“五里河足球城”。形成“一心、一轴、一带、多点”布局。一心:奥体足球运动核心;一轴:以天赐街为轴,形成贯穿区域南北的足球产业的发展轴线;一带:沿浑河形成足球文化景观带;多点:足球广场、足球不夜城、足球培训基地、足球产业孵化器、医疗与康复中心、李铁足球公园、足球文化长廊。

4.3 开放体育场馆,提升足球文化氛围

为了增强奥体中心的人气,首先就是要打开奥体四周的封闭围墙,使其去边界化;形成无边界空间,引导人流进入奥体中心,使内部道路融入城市流线,聚集人气。

另外,还要增加业态以使市民在此娱乐、停留,才能使之充满活力和文化。在保证场馆举办赛事使必要的房间功能的前提下,规划一层内建设环形天幕步行商业街;西侧规划体育餐饮及特色超市;南侧规划体育酒吧;东侧规划体育俱乐部、名品展示销售店。在建筑外部区域规划笼式足球场、青少年足球俱乐部、足球博览馆、足球文化商业街球迷俱乐部等。既满足市民的运动要求,同时也提供了商业及文化交流的场所。

4.4 改造天赐街,规划足球文化景观轴

天赐街位于奥体区域中轴位置,并且是奥体中心到浑河的重要视线通道。将天赐街改造成足球景观轴,将使足球文化从空间上向北延伸,与浑河南岸的奥林匹克公园连接。景观轴规划形成世界足球博览、中国足球风采、辽宁足球轶事三个主题区,展示足球知识,传承足球历史,弘扬足球文化。天赐街道路红线92m,改造天赐街断面,两侧为慢行车道和人行道,在中部为64m款的休闲健身活动区。其中有8m宽的塑胶健身步道,设置羽毛球、篮球、极限运动等运动场地,还有雕塑展墙等景观设施,提供休闲、运动、文化、足球展示等业态。

4.5 整合地下空间,建立人车分行的体育赛事新模式

该区域内已建项目除体育场馆外,各个项目地下空间开发相对独立,不成体系, 现状地下空间没有有效的开发利用,规划中,将地下空间的开发潜力提升,整合区域内的地下空间。依托地铁站,以奥体中心为枢纽,以商业综合体为衔接点,形成环形放射状地下空间网络系统。

依托地铁站开发天赐街、奥体中心等公共区域;连通地铁站、公共区域、大奥莱、亿丰、万达等商业综合体;形成地下网络空间,可达120万㎡。商业集中在负一层,约60万㎡;停车集中在负二层,约62万㎡;规划连接通道20个。地下一层形成人行系统,奥体中心地下一层形成人行主环路,连接四条人行辅助环路。地下二层形成车行系统,奥体中心地下二层形成车行主环,连接四条车行辅助环路。地下空间网络形成后,在有体育赛事时人流在地下一层,车流在地下二层,不受地面的安保和管制的制约,避免了该区域交通的拥堵和赛事期间带来的生活不便。

4.6 建设过河慢行通道,构筑浑河两岸健身步道系统

跑步健身运动是与足球分不开的,为将体育文化氛围延伸至浑河北岸及东部及西部,规划了慢行过河桥,通过河心岛将浑河的南北两岸联系起来,使人流步行就能通过,构筑浑河两岸健身步道系统。在中心岛建设观景平台,眺望浑河全景,是奥体中心与浑河北岸既有对景,又有联系,增加奥体区域的人气。

同时浑河的南北两岸也将形成三条3.5公里连续性健身步道,奥体中心—奥体公园—五里河公园;奥体中心—奥体公园—李铁足球公园;奥体中心—奥体公园—至长青桥公园。

5 结语

以足球文化和足球产业为主题对奥体区域更新改造,是在沈阳打造“中国足球之都”的背景下提出的,足球文化的发展不仅需在空间上进行落实,还需融入生活中去,成为生活中休闲、娱乐的一种重要方式。文化传承的规划理念也是城市树立特色,将城市发展与市民生活相结合的规划方法,它将继续为、被完善和更全面、深入的运用。

参 考 文 献

[1] 任致远.关于城市文化发展的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2012,5:50-54.

文化更新 篇4

地域文化特征在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中逐渐被淡化, 很多城镇的传统建筑风格都没有被继承下来。百色历史悠久, 在我国范围内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 是区分于其它地区的重要标志。由于文化特色具有抽象性, 必须依靠人们自觉传承才能流传下来, 成为后代的精神财富。在百色以往的旧城改造过程中, 缺乏对传统街区、人文风貌的保护, 原有的地方文化特色被破坏, 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楼房建筑。以至于到现在, 只留下了少量保护得比较完整的古迹和古建筑。如何在旧城的更新改造中, 保护好原有的文化特色成为当前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2 做好旧城更改的科学规划

2.1 旧城改造的规划原则

(1) 利用现代化的规划方法和理论。目前, 人们的地方文化特色保护意识逐渐增强, 国内外的很多城市在旧城改造中都积累下来了丰富的改造经验和技巧, 具有很强的借鉴性。同时, 也有一些不合理的改造案例, 需要对其进行认真的研究, 吸取教训, 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总之, 在规划改造方案时, 要取长补短、兼收并蓄, 实行多层次、分类别的保护方案。

(2) 科学性和民主性。在进行改造规划时, 要建立起完善的规划决策体系, 采取公示制, 给公民提供多种参与投票决策的渠道, 结合公民的投票结果以及专家的论证, 提高决策的科学合理性。法国巴黎在城市改造中, 就尊重公民建议, 妥当的处理了保护、更新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很多具有文化特色的建筑形式和文化形态都被完整的保留下来, 为城市后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旅游资源和宝贵的物质及精神财富。

(3) 因地制宜。旧城的改造规划一定要因地制宜, 突出地方的文化特色, 但也要改变目前不合理的建筑格局, 为城市的后期发展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 方便人为活动的进行。尤其要注意在改造中不能盲目的为了保护而忽略了该区域的经济条件和地理条件。

(4) 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旧城的改造计划要和整个城市的发展规划结合起来, 体现一贯性、历史性和长远性、超前性等。避免规划过程中目光短浅, 导致后期出现频繁的设计变更, 增加改造成本。

2.2 改造更新和保护利用相结合

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过程中, 旧城的改造和保护在很大程度上是相矛盾的。因此旧城的很多建筑格局、道路设施等都会对人们生活的便利性带来一定的影响, 而且很多老建筑虽然有一定的地方文化特色, 却不能再让人居住, 如不拆除就会占有宝贵的土地面积, 可如果拆除又会造成很大的文化资源流失。因此, 在旧城改造过程中要处理协调好两者的关系, 找准旧城规划的核心。对于一些文化特色留存比较好的旧城, 要坚持“整旧如故, 以存其真”的原则。

3 城镇旧城更新改造的建议

3.1 因地制宜探索旧城更新改造新模式

在城镇的旧城改造过程中, 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并考虑到其经济性和整体性, 根据现有的经济条件科学合理的进行规划, 不能够盲目加大投资。在改造之前, 要对旧城区进行战略性的规划和研究, 对城区目前的土地使用率和建筑状况有详细的了解, 然后据此确定哪些建筑需要拆除和重建, 对于重点古建筑一定不能为了改造时的施工方便而大修大改, 需要工程专家通过认真讨论找出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最大程度的保留建筑的完整性。对于道路交通、公共服务以及绿化空间等系统性设施进行统一的规划, 保证其整体协调性, 格调要和整个旧城区相统一, 不能看起来过于现代化。

3.2 政府科学规划, 引导市民充分参与

通过旧城改造能够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并改善人民的居住环境。设计百色旧城区的改造规划图, 确定具体的区域以及改造目标, 如图1所示。确定百色市旧城改造的主要任务:第一, 改造旧城区的地下管网, 包括供水、排水、热力、燃气和电气等;第二, 对现有的街巷道路进行改造, 对于比较窄的路段进行加宽处理, 并从整体上进行罩面翻新, 完善路灯和垃圾箱等设施;第三, 提高旧城区的绿化面积。为了促进百色旅游经济的发展, 必须增强城市整体的美观性, 重视观赏性强的草木花卉。要还要考虑到百色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分区规划, 实现良好的衔接, 避免因为改造规划不合理而导致后期工程无法顺利开展。为了提高改造方案的民主性, 政府要鼓励市民积极提出改造建议, 对于合理的建议要积极采纳, 一些无法确定是否拆除的古建筑, 可以通过投票制来决定。

3.3 注重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

在旧城改造中利用新兴技术手段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和改造效率, RS (遥感技术) 是利用遥感器从空中探测地面物体的性质, 然后根据不同物体对波谱产生不同响应的原理, 来对地面上的各种物体进行识别。通常被用于城市大气污染检测、水体污染检测以及生态环境监测等。在旧城改造中, 利用RS技术能够绘制出城市当前的动态地形图, 这是进行改造规划设计的重要参考依据。

3.4 提高旧城区的文化品位

利用城镇的地方文化特色, 大力开发旅游业, 提高旧城区改造之后的文化品位。开展特色旅游, 将百色现有的地方文化特色和外界共享, 有利于提高外界对其保护的重视性。在一些建筑项目上融入当期的文化特色, 使其成为反映古镇历史、体现古镇生活和传统文化的窗口。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 百色地方文化特色是城镇的重要文化和精神财富, 不能够为了发展而盲目拆除、改建, 需要加强规划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在经济性和便利性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保留旧城区的原有文化, 并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

参考文献

[1]钱林周.论特色小镇建设中特色建筑的重要性[J].中华民居.2013, (2) :43.

文化更新 篇5

一、“苹果”就是“海盗”

苹果公司原有文化的核心是一种鼓励创新、勇于冒险的价值观。自白手起家,小小的苹果电脑便在技术领域内引发两次变革,迫使包括IBM和微软在内的每一家电脑公司都加入它开启的新潮流。不仅是勇于创新,事实上,公司一直是我行我素,冒高风险,甚至反主潮流。公司的信条是进行自己的发明创造,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说,一个人可以改变世界。正是这种大无畏精神使公司能够推出令广大用户喜爱的Macintosh电脑,开鼠标定位器和图像表示法的风气之先。公司也一直以这种独创精神为傲。在其创办初期,公司曾在楼顶悬挂海盗旗,向世人宣称“我就是与众不同”。然而正是这种价值观造就了苹果的成功,也预埋了它今日的失败。

二、分析与启示

1.企业经营指导思想的不适应性导致战略错误。我行我素的文化必然导致公司的经营指导思想是一种“产品导向”或称“技术导向”,使公司方向与市场需求难以协调。苹果机性能优越,使用方便,是世界上最易联网的个人计算机。在技术上可谓无可挑剔;而它却是世界上唯一不与IBM-pC兼容的机型。计算机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是计算机联网,要求微机兼容。而IBM在计算机市场上占有最大的份额,因此苹果机独树一帜的不兼容实际上限制了市场对它的需求,推走了许多潜在顾客。苹果拒绝授权其它电脑生产商生产深受欢迎的Macintosh软件,从而失去了一个拓展市场的绝好机会。与此相反,IBM却公开了pC机全部设计细节,鼓励软件人员为它编写程序,鼓励其它厂家生产兼容产品,从而大大刺激了对IBM产品的需求。2.经营战术不适应需求和竞争。产品导向和傲慢使苹果公司看不到环境改变,低估竞争对手的实力,经营战术不适应竞争。3.组织内部的不协调、不一致。公司人员崇尚一种个人英雄主义,桀骛不驯,难以控制,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之间冲突频频。独创精神未成为技术发展的动力,反而加大了合作难度。公司对事物的看法总是不能取得一致,无法作出决定,坐失了许多良机。4.员工士气不振,人员流动率大大增加。许多极有才华的人,如销售业务主管、财务主管、苹果电脑日本市场经理,都因与总部意见不合而离职。这种人员流动频繁现象是文化不适的一个明显信号。黄金脑智囊群认为:分析苹果公司失利的原因,我们至少可以得到几点启示:

一、强烈而和谐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企业应有鲜明价值观,有明确的指导方针,有强烈的经营信念。和谐,一指达到内部的和谐。

二、企业与外部环必须互相协调。一个企业总是在一定环境中生存的,必须先相适应相互协调才能够图发展,或者说协调一致后才有资格谈得上去改造企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环境。

三、成功的公司也注重激励员工,将人视为最宝贵的资源,力图将人才资源的潜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经营在于人,还要求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上下一心,团结一致。第三,企业文化应随着环境变化而相应作出调整。企业领导人应树立权变的观点,密切注视环境的变化,预见性地推进文化演变。

文化更新 篇6

关键词:消费文化;消费空间;空间生产;符号;商业利益

1 引言

随着消费时代的来临,西方发达国家陆续发生了转型,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基本动力由“生产”转向“消费”,即由生产社会转变为消费社会,过去用于生产的空间向消费空间转换,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以大众参与消费和符号消费为主要特征的消费文化已成为西方社会的主流文化形态”[1]。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目前正经历着一场消费革命。消费社会是现代性的产物,虽然我国还未完全进入消费社会,但是消费文化已深入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而消费空间也产生于城市空间市场化的背景下,消费空间包括空间本身以及空间内部的商品。

2 空间生产的演变

在消费社会中,消费是最基本的社会行为,而在消费者与他人、消费者与自身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势必会产生新的社会空间形态。

根据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对城市空间生产进行的研究,空间是产生于历史发展中,随着历史的演变而重新解构和转化。他认为空间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关系的重要一环,对于空间的征服和整合已成为消费主义赖以维持的主要手段。由于空间的消费主义特征,其作为一个整体已成为生产关系再生产的所在地。

2.1 磁器口的消费空间改造

“90年代以前,磁器口街区以居住职能为主,作为未来‘空间生产’主角之一的当地居民此时收入低下,既无能力亦无强烈动机推进自身住房的维护与更新”[2]。进入90年代以后,从国家到地方省市等各级都快速进入市场经济的生产模式,磁器口街区的“空间生产”模式也发生了巨大演变。“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会生产出自身的空间……从一种生产方式转到另一种生产方式,必然伴随着新空间的生产。[3]”在生产方式的急速转换过程中,磁器口街区快速生产出新的空间形态:笔者实地调研的结果显示,商业店铺中占比重最大的是餐饮、小吃、杂货铺、工艺品等,达到了总量的80%左右,这说明磁器口的主导功能已从居住转变为休闲旅游服务。

新时期磁器口古镇存在的显著问题是:其核心区内的“空间生产”主体以当地居民为主,生产模式以小规模改造进行。然而当前以市场为导向的历史街区规划与发展使得街区仅仅朝着利润最大化、阻力最小的方向发展——即沿着主要交通干道发散展开(这同样反映在大多数人的经验和记忆中,街区主入口至正街、正街、横街以及嘉陵江沿岸这几条路线即是磁器口)。因此,尽管主导者和设计师竭尽全力从外观形态上协调核心区内外的形象,两者依然在现代化程度上相去甚远,历史街区的核心区成为被现代化事物紧密包围的孤岛。当然不仅是磁器口,全国各个历史街区普遍存在这种功利性极强、缺乏深度的旅游文化。

2.2 重庆新天地的消费空间改造

重庆天地街区位于重庆市中心地段的渝中区化龙桥瑞天路,是集商务、购物、娱乐、居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起到延伸和补充重庆中央商务区功能的作用。项目占地面积约1900亩,总建筑面积288万平方米,拥有约2公里江岸线。由高低村落、文化剧场、吊脚楼、商业主楼及精品酒店五个精致建筑群落组成。

重庆天地项目主打陪都时期的风格,汲取了重庆绵长的历史肌理、特色鲜明的山水文化、深厚的人文底蕴,通过玻璃和钢结构等现代元素极致融合钟楼、吊脚楼、旧工业厂房和古山地村落等建筑类型。

重庆天地的商业氛围多是自由、体验式的,且十分精致,餐饮的比例占了多数,与休闲娱乐、精品购物相互融合。开放、半开放、封闭空间的转换,空间外延和室内室外景观化的过渡,空间场景的变换和适宜的尺度感处处考虑消费者的体验感,体现出对商业价值的提升作用。

但现阶段重要的问题是缺乏人气,参观的人群比较多,真正来消费的人群并不多。

3 符号化的消费空间

3.1 磁器口——符号仿真

在磁器口街区,新修牌坊、周边身披“穿斗和坡屋顶”的“现代住宅”、石板街、小规模零售、怀旧风格的房屋、传统饮食、身着古装的黑面“张飞”、古董店、书画堂、糖人画、超大尺度的滨江路桥墩、射击场、大红彩灯等等以及摩肩接踵的人群,“提供了场面壮观的影像、光怪陆离的商品陈列、含混不清的边界,以及夹杂着各种声音、动机、影像、人群、动物与物品的庞大而混乱的场景……已经成为了激情、欲望与缠绵悱恻的怀旧之情的源泉。它们以一种转换了的形式,变成了艺术、文学和大众娱乐消遣的中心主题” [4]。

与十几年前相比,现在的磁器口主要干道的各个角落充斥着五花八门的符号,其中最為典型的是对于传统穿斗住宅符号拙劣的拼贴和仿真。迈克·费瑟斯通在《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一书中指出“后现代城市以返回文化、风格与装潢打扮为标志……文化的传统意义的情境被消解,它被模仿、被复制、被不断地翻新、被重塑这风格。”

3.2 重庆天地——消费空间的符号化

重庆新天地在符号的应用上,将从传统建筑语汇中提取的元素“涂抹”、“悬挂”到新建筑上;在氛围的塑造上,各种熟悉的象征性符号、色彩被经常应用,小品、座凳等建筑家具被恰当地安置在适宜的地点和时间点,完美地呈现出“体验性设计”的理念[5]。重庆天地也因而演变成为一个整体符号化了的消费空间。

因此,在这种空间里人们不仅在自觉地消费商品、服务,也在不自觉地消费着这种被商家主观创造出的“文化”,消费着一种被符号了的空间[6]。列斐伏尔认为:在空间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就是人对消费空间的社会需求与资本剥削空间以谋取利润之间的矛盾,也就是需求和利润之间的矛盾,也是消费者追求空间的使用价值与资本追求空间的剩余价值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政治上就表现为政治斗争。然而,这种矛盾却在近现代风貌型消费空间的开发中得到了近似完美的统一。

4 对磁器口和重庆天地消费空间生产的批判

4.1 商业利益的本质驱动

在高速全球化的今天,消费空间实际上不过是一种资本的空间再生产过程,然而开发新天地的瑞安集团其高明之处是将“近现代风貌区”这一纯粹的物质空间赋予了特定的文化内涵,并以此作为商业消费的卖点符号。瑞安集团极富远见地看到了“重庆天地”历史建筑的商业价值和增值潜力,在开发商、政府、设计师等多方努力下,对其进行了商业化改造与开发,并取得“多赢”的局面。

因此,无论近现代风貌消费空间如何被贴上文化、保护的标签,在本质上它的内生驱动力是商业资本运作下对商业利益的追逐。

再看磁器口历史街区,这种商业运作表现为在权力和资本的联合下对磁器口内部空间及周边地段进行的以利益为目的的空间生产。外部主要表现为现代化产业空间的包围,内部则表现为对现有空间的选择性占有和改造。这直接导致了区域内外空间发展的不均衡,使得大多数原住民不但没有收益,反而失去话语权。

4.2 非历史保护的波普化行为

一般来说,对于历史遗迹和历史文化,将其渗透到大众生活场景中远比封存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更能加强人们关于历史的“集体记忆”[6],高明的商家恰恰很好地利用了这一点——将历史建筑与环境从相对中立的艺术品变为一种商业化的“遗产”。重庆天地的主要设计师本杰明·伍德在谈到改造方式时就毫不避讳:“我喜爱有历史的建筑,但是我也很实际……所以最重要的是它是否有经济操作的可行性”。磁器口地区的演变是一种以旅游文化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这是很多历史街区采用的模式,也反映出当前我国历史街区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在权力、资本、文化等多种外力因素交织时,往往由于急功近利的心态只顾眼前短期的发展而忽略了保护,地方文化遗产没落,无深度的文化盛行。

那么既然无法论及真正意义上的保护,诸如磁器口和重庆天地等近现代风貌型消费空间在本质上就是后现代波普艺术(PopArt)的体现[6]。英国艺术家理查德·汉密尔顿(R.Hamilton)解释说,波普艺术的目的是创造一种“流行的、短暂的、消耗性的、低成本的、批量生产的、年轻的、诙谐的、性感的、巧妙的、迷人的和有商业效益的”新艺术,反对纯粹,反对现代主义的抽象艺术,意图让艺术回归生活。这也是为什么类似“新天地系列”可以在华夏大地上突破历史遗存和地域文化的限制,被许多城市广泛复制;诸如历史街区磁器口也能获得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季松.消费时代城市空间的生产与消费[J]城市规划.2010年第7期

【2】杨宇振.拼贴历史街区磁器口:空间的生产、去地方化与生活状态[J]建筑师.2009年04期

【3】亨利·列菲伏尔关于空间生产的论述,转引于迈克·迪尔:后现代血统:从列菲弗尔到詹姆逊,载于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87页

【4】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33页

【5】杨宇振. 疯狂消费城市中的脉脉温情——美国捷得国际建筑师事务所大型商业项目解读[J]. 城市建筑,2005,08:28-31.

文化更新 篇7

一、开展创新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何为创新教育?简单地说就是指教育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德、智、体、美、劳教育教学活动, 陶冶培养学生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教育。学校是创新教育的场所, 教师是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 抓好创新教育, 就是要在教育的观念上进行更新。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 应注重发掘学生的潜力, 重视创造型思维的培养和创新技能的训练。

学精于思, 荒于嬉, 思源于疑而止于惑。当人们遇到一件新的事物, 发现一个异常现象时, 必然会深深吸引。教师要善于分析学生的思维意识, 精心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将枯燥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有趣、诱人、易于学生接受的问题, 使学生从“要我学”的被动状态到“我要学”的积极主动状态中。改变“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模式, 充分注重手脑的统一。在授课过程中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 增加需要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达到手脑结合、手脑并用。激发创新探究意识, 使思维的结果物质化。

开展创新教育是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的提高, 目的是让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创造, 以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但我们不能因此忽略了考试、考核。考试和考核也是创新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只不过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有着特殊的新的内容。即作为教育、教学信息的反馈和检测手段。让学生明确创新教育与考试的关系, 以免影响其文化素质的提高。

二、抓好文化基础课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是培养新一代卫生工作人员的基础环节。文化素质教育, 就是要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它是一个人文明素质的基础, 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才能深刻认识到社会发展规律。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所有工作, 最终都要归结到提高人素质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上来。因此, 文化基础课教育也要讲究创新。

三、育人是文化基础课的特有功能

文化基础课的核心是加强素质教育, 其中思想政治素质是重要的素质, 通过德育课教学可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自觉抵制愚昧、腐朽思想的侵蚀。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法制教育,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团结协作精神、法治理念和社会责任感, 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 文化基础课程的其他学科也都在提高学生素质的各个方面发挥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只有人文知识丰富, 人文素质高的人, 才会有远大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总之, 文化基础课对提高人的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提供充足的文化养料, 滋养人的内在人文精神, 增加其文化素养, 使其达到更高的思想境界。我们说加强文化基础课教学, 并不是说要去忽略专业课教学, 应该说专业课和文化基础课两个方面是缺一不可的有机统一体, 偏缺哪一方面教育都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不过应该看到, 专业课教学与文化基础课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运用、培养目标以及学生在接受专业课知识教育与文化课知识教育时所持的思维、情感的内心状态等方面还是有所不同的。

四、调整课程结构, 改革教学内容

从某种意义上讲, 加强文化基础课教育是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要细心研究、仔细斟酌, 真正做到加强文化基础课教育, 提高学生文化基础素质。

根据培养目标和文化课程任务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重组, 并适当增加文化课的某些学科的课时, 为加强文化基础课教学创造条件。调整文化课结构, 要把文化课程教育同专业教育有机结合, 让文化基础课程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 挖掘出专业课程中文化教学的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发挥文化基础课教育的功能。

从课程设置看, 有关方法论和工具型课程开设不足, 应增加工具学科的比重, 重视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校期间应使其掌握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因此, 有必要增加文献检索、电子计算机技术、专业外语等工具学科的比重, 使学生从既成的概念定义中解放出来, 发展有想象力和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感受创造的喜悦, 加强对学生的启发诱导, 并开发其智力, 让他们学会观察, 学会捕捉, 记录事实, 分析问题, 逐步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文化基础课的创新教育要从教师抓起

跨世纪素质教育呼唤创新教育,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创新教育是一个使教育者进行自我改造、完善、发展的过程。不仅仅是释放学习、创新激情的智力活动, 还需要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 培养其独立意识、竞争意识。鼓励学生敢于表现自己, 坚持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敢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等。以适应全面发展的需要。这就要靠教师去引导、去启发、去培养。为此, 创新教育急切需要有一只创新型的教师队伍。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远大的目光, 在教育观念上有超前意识, 不断更新思想, 在教学中应变换思维角度, 训练自己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在教学改革中不断改变不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探索出一条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教改之路。同时, 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 了解国际、国内最新的教育教学动态, 并有机的融入到教学中去, 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文化更新 篇8

一、会计认知理念

理念没有什么正确与错误, 因为事物是不停变化的, 理念会经过实践不断完善。以下通过对会计主要的职能与作用, 分析当前中国的会计理念主流, 从价值取向探讨会计理念的更新。

(一) 从会计职能分析当前会计认知理念。会计职能与作用体现了它的存在价值。事物的价值, 将左右着事物的发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会计的基本职能为: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会计职能的其他观点还有:反映、控制、分析、考核与评价、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等。会计职能在会计理论表述中, 主要表现为两大会计分支:一是财务会计、二是管理会计。

第一, 中国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发展日趋成熟, 从国家的法律、规章, 到行业准则、制度、规范、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相关专业书籍等已形成一套理论系统, 财务会计工作也深入到各行各业中。财务会计是对过去的总结, 对未来决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但是它并不能左右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和决策分析。财务会计的职能及其价值也决定了它在企业管理中的从属地位。更有甚者, 部分企业主管领导看不懂会计三张主表, 那么会计的价值在他们心中的理念是什么样的呢?

第二, 管理会计“近年来我国会计学术界大量介绍西方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 推动了中国管理会计实践的发展” (熊焰韧苏文兵) , 但是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的实际应用与西方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一是内因:中国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完善;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对管理会计的认知不够深入;掌握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 并实践于管理工作的会计业界人员较少。

二是外部环境因素:中国至今没有“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那样的行业组织、也没有从法律或规章制度上进行引导;大部分企业管理者对管理会计还比较陌生, 没有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对企业管理的重要价值。

(二) 更新会计理念探讨。

中国会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 受中国的崇尚集体主义、中庸思想等文化影响, 会计文化有“法律控制强于职业主义、偏好稳健性、信息透明性不高等特点” (畅秀平) 。会计从业人员个人能力的能动发挥较弱。

从中国会计现状、会计文化的特点及对会计认知的主流理念分析, 可以看出中西方会计价值差异的原因所在。以价值取向引导我们应探索建立新的会计认知理念: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并重, 会计信息是公司制定战略发展规划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会计 (主管是公司重要的管理人员, 其成长目标是成为公司的CEO。

二、以新理念引导完善会计理论体系

一个完整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应包括会计学、金融学、各种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理论、经济学、战略规划学、信息学、风险评估与控制理论等, 还应包括由相关的法律、规章、行业准则、制度、职业道德规范等, 它是一门综合性管理学科。

(一) 行政管理部门的顶层设计。

为管理会计在中国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1、引导成立相应的管理会计师协会。

协会作为自律组织, 由协会制定行业基本工作规范、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并组织相关理论培训学习。

2、建立管理会计师职业资格考试制度。

在中国开设“中国注册管理会计师”资格考试。有相应的理论体系, 且资格证书得到中国相关部门及社会的认可, 对已取得证书的人员从业及竞聘都有很大的帮助。一旦开设考试, 管理会计在中国将迅速发展。

3、加强舆论宣传。在财经、管理杂志刊物及媒体上加大力度推广介绍管理会计的价值, 引导企业积极应用管理会计人才。

(二) 专业理论体系的完善。

组建管理会计课题研究小组完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虽然国内已有一些管理会计的著作, 但是与国外对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且管理会计近年来还在不断的发展之中, 有必要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对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进行系统完善。为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 提供理论素材。

(三) 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管理会计体系。

要实践新的会计理念, 会计从业者应当志存高远、自强不息, 在学习财务会计理论基础上, 充分学习掌握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通过对管理会计理论的实际应用, 对发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 不断完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三、促进会计文化发展

用新的会计理念及会计理论实践于会计工作, 必然创造出新的会计文化特征, 以进一步推动中国会计文化的发展。试想如果有更多的会计 (主管) 成长为公司的CEO, 中国会计文化的发展将呈现出何种局面呢?

营造良好的会计从业环境, 完善会计理论体系。体现稳健性的同时, 彰显个人能力的发挥, 中国会计文化的发展将翻开新的一页!

物竞天择, 更新是事物发展的规律。纵观近百年来中国会计发展史, 不断完善与更新, 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会计与国际接轨, 会计理论发展迅速。只是在会计分支管理会计领域相对国外而言, 有不足之处。相信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进一步国际化, 会计理论将进一步完善, 中国的会计文化将更加辉煌。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1]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文化更新 篇9

1 地域文化带动旧城更新的理论研究

1.1 地域文化的内涵与表现形式

在我国, 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 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文明表现。它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 因而打上了地域的烙印, 具有独特性。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 除了在空间结构和规模范围上不断变化, 更是形成了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依托于城市形成的自然环境而产生, 但又深深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非常广泛, 包括城市建筑、交通工具、道路及居民饮食、服饰、心理、习俗等方面, 但最能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还是城市中的建筑 (见图1) 。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别于其他城市的地域文化往往是城市生活的灵魂和核心, 也是城市生存的基础, 所以, 一地的地域文化就是财富, 对城市的发展有着深厚的影响。

1.2 地域文化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关系

地域文化一方面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另一方面又与城市经济、社会相互融合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成为城市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首先, 地域文化与经济发展互为支撑和动力;其次, 地域文化可以提升经济品味, 增强城市吸引力;三是地域文化可以重塑城市形象, 扩大城市经济影响力, 拉动城市经济的全面发展[1]。

1.3 地域文化传承在旧城更新中的作用

地域文化的传承在旧城更新中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内, 地域文化可以增强城市的软实力。城市地域文化是城市居民的精神依托, 文化传承可以提高老城居民的文化素养, 成为建设城市文明的内在动力。对外, 地域文化可以扩大城市的影响力。良好的人文环境已经成为城市招商引资的重要前提。在经济基础同等的条件下, 良好的人文环境可以大大提高一个城市和地区的竞争力, 所以目前已经有很多城市将其作为城市生存发展的目标。同样, 国内外大量案例也证明, 旧城的文化传承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为塑造城市形象和知名度创造良好的条件, 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2 地域文化激活旧城更新的案例研究

毕尔巴鄂市是西班牙西北部的沿海小城。20世纪80年代以前, 以出口铁矿石闻名, 是巴斯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但随着工业产业的衰败, 毕尔巴鄂人口开始减少, 环境污染、城市交通等问题日益严重, 滨水空间也被大量废弃码头占据, 城市形象被严重影响。

1991年, 由西班牙国家和地区两级政府共同组成的委员会启动毕尔巴鄂滨海地区再生计划[2], 其总体发展计划主要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设一系列精品建筑, 包括两个大型地标性建筑:古根海姆博物馆、尤斯卡尔杜那会议表演艺术宫以及一个购物中心, 形成一个新的文化中心, 并吸引流动资金;第二阶段是通过举办地区性和国际性的文化交流会议, 刺激经济发展, 优化服务产业, 促进产业转型, 提升城市形象, 并最终发展成为国际性的文化艺术中心。

通过文化艺术等标志性建筑的建设、基础设施的改善、环境的美化和新兴产业的注入, 毕尔巴鄂市的旧城改造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斥资1亿美元兴建的古根海姆博物馆[3] (见图2) 。1997年建成后, 古根海姆博物馆立即吸引了大量游客到毕尔巴鄂参观, 年参观人数超过100万, 并多次出现在热门电影中。博物馆激活了当地经济, 提升了城市知名度, 成为文化地标带动城市发展的经典案例。

3 基于文化特征的旧城更新城市设计方法

3.1 映射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物质空间

一个城市之所以有特色, 能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 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而物质空间是城市精神文化的具体表现。每个城市形成至今, 都有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空间、社会、人文和经济的发展过程, 蕴含了人与城的内在关系, 是一座城市的历史积淀[4]。要体现城市物质空间的特色不仅需要看到其当前时间点的外在表现, 更要理解它映射的长久以来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互动所形成的历史文化内涵。因此提炼城市特色要素, 体现城市独特历史文化是避免现代化建设造成“千城一面”的重要方法。

1) 城市肌理的延续

城市设计中往往会运用图底关系来分析一个城市的街道和街区构成的城市肌理形态, 不同城市建筑物的组织方式是生活其中的人类长期改造自然和进行社会活动的结果, 是城市记忆的体现。在旧城更新中, 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同时还要时刻尊重旧城肌理, 城市肌理的梳理和改造工作决定了城市形态的变化, 反映了旧城更新是延续了历史还是割裂了历史。

2) 空间尺度的营造

宏观层面的空间尺度营造要把握城市整体的空间序列;中观层面的空间尺度营造需考虑宜人的感官体验;微观层面塑造重点特色空间节点。人对一个城市的认知是从自身可以掌控的环境尺度开始的, 城市特色空间起到承接城市街道的功能, 往往成为人们驻足聚集的焦点, 这些空间尺度最为感官所接受, 甚至在人们心中能代表一座城市的气质和特色。通过对这些空间节点的改造, 能够创造更多人流驻足空间, 形成新的活力点。

3) 标志物的确立

建筑往往是塑造空间的主角, 旧城中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展现特色城市风貌或承载有吸引力的社会活动的建筑使人印象深刻, 甚至一些构筑物, 如纪念碑、牌坊、钟楼等也能起到分割区域、标示场所的功能。突出这些标志物就能够增加城市的感染力。

3.2 延续历史文化的城市风貌

旧城更新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 众多建筑的组合才形成了有特色的城市风貌, 但并非所有建筑都有保留和保护的意义, 这就造成了新旧建筑混杂的情况。为使新旧建筑和谐统一, 延续文化氛围, 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

1) 建筑体量的延续

在原生态的城市空间中, 往往会有许多体量接近的建筑聚集在一起, 作为一个整体被人们所认知。为了维持这种建筑集合整体的协调和城市肌理的完整, 要求新的建筑以相似的体量融入其中。当功能要求出现大体量建筑时, 应对其进行必要的切分, 转化为小体量的组合, 这一方面需要城市设计中给出具体的引导, 另一方面在之后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要设定严格的控制条文。

2) 建筑界面的延续

建筑界面的组合形成了完整的街道界面, 新建筑的加入不能打断原有界面的连续性。这必然要求城市更新过程中对建筑高度、立面风格、建筑色彩等要点充分考虑, 以达到人行尺度下的感官统一。

3) 建筑韵味的延续

新建筑在体量和界面上延续原有形式, 并不意味着新旧建筑保持高度一致, 恰恰相反, 城市更新中新建筑的加入是提升街道品质, 体现城市生机的大好机会。深挖城市的演变特点和建筑的形象特征, 在和谐统一的基础上, 抓住建筑韵味, 形成富有变化的建筑形式。

3.3 提升城市品质的景观环境

1) 融合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每个城市独有的条件, 将自然资源有机地运用到城市特色空间的塑造中, 不仅可以展现城市无法复制的景观形象, 还可以构成山、水、城、人和谐共存的趣味画面, 常常能造就极具吸引力的旅游景点。

2) 融入城市环境

具有历史文化特征的特色街区的环境和功能更新需要融入整个城市的环境, 比如步行空间上, 特色街区的步行出入口要和城市的步行系统相连接, 形成完整的体系;交通方式的转换上, 应当在特色街区的周边合理安排停车场所, 避免造成交通混乱;基础设施方面, 不仅要满足当地居民的基本需求, 还要服务外来游客, 实现资源共享, 功能互补。

3) 加入人文景观

在特色街区中加入人文景观有利于突出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 为传统空间加入新的活力点。这些人文景观要来源于当地的历史典故或社会风俗, 兼顾实用性和趣味性, 包括牌坊、雕塑、文化墙、花坛、喷泉、座椅、标识等, 在与历史留存的传统空间的交流中, 创造多种多样的宜人活动空间[5]。

4 盐池旧城区更新改造规划案例分析

4.1 现状和问题分析

盐池老城区位于县城中心, 西部为新城区, 东部为工业区, 北部为物流园区, 南部为哈巴湖自然保护区。老城区占地面积702.4公顷, 现状土地利用呈现以下特点:①用地结构不明显, 用地不集约;②三类居住用地占比较高, 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1.8%, 占居住用地的67.9%, 居住品质差;③公共设施类用地过于分散, 尤其是商业呈现“街街小商业”的状态, 效益不高;④绿地建设成效较为显著, 生态环境较好, 但存在公共绿地分布不均匀, 缺乏层级体系等问题;⑤道路丁字路口较多, 交通效率较低;⑥停车以路边停车居多, 占用大量道路面积, 社会停车场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

4.2 地域文化特征分析

发掘城市文化资源, 鼓励城市文化多样化发展, 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 形成多元开放的现代城市文化, 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是旧城更新改造的重要内容。

盐池是革命老区, 是宁夏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 也是陕甘宁边区的经济中心、西北门户、前哨阵地和解放宁夏的干部培训基地、后勤保障基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 形成了盐池独特的多边文化, 既有秦汉时期的长城墩堠, 又有近代革命的历史遗迹;既有中原的农耕文化, 又有塞外的游牧文化。盐池的历史文化发展存在以下特点。

首先, 盐池的历史文化发展与军事文化密不可分, 无论是古代长城文化, 还是近代红色文化, 都是由其特殊的军事地位发展起来的, 而几千年来盐池独特的城市格局、城墙古迹等也大多是其军事文化的遗存。

其次, 盐池的历史文化发展经历了军事文化和农耕文化的交替, 同时受到游牧文化的影响, 形成了独特的风土人情。而近年来盐池进入工业化进程, 在工业文化的冲击下, 城市格局和文化都进入了飞速发展的现代化阶段。

三是盐池的历史文化发展有其浓重的地域特色, 沙漠边缘地带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盐池的发展自古以来都与大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人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绿荫的保护, 生态环境与城市的扩张步伐息息相关, 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渗透到城市的方方面面。

4.3 更新改造策略

1) 策略一:以人文记忆为目标的旧城改造策略

在盐池旧城改造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与原有城市自然人文特征相协调。传承和弘扬盐池红色文化、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 推动盐池地方特色文化发展, 保存城市文化记忆。

2) 策略二: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

在更新模式选择上, 采用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 延续原有城市肌理。吴良镛教授曾提出城市更新应按照其内在的发展规律, 顺应城市的肌理, 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的更新与发展。

3) 策略三:以绿色低碳为目标的旧城改造策略

盐池由于其位于沙漠边缘地带, 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它的发展自古以来都与大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 绿色低碳对盐池来说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在盐池旧城更新改造中, 规划以绿色低碳为目标, 具体包括低碳土地利用、低碳交通方式、低碳市政设施与绿化系统三个方面。

4.4 更新改造方案

4.4.1 规划结构

规划老城区形成“一轴一核, 两环多点”的结构, 以核心项目引领城市发展, 以文化活力点作为组团中心 (见图3, 4) 。

一核:统领老城中心, 作为老城片区南北主轴和东西贯通轴的交汇点和古城墙内中心, 建筑形式上提炼老城建筑特色, 功能上设置综合性、特色性的公共服务管理与商务服务设施, 传承历史, 面向未来。

一轴:贯穿片区南北的轴线作为主要交通线路, 聚集主要公共服务设施。

两环:“人文活力环”将特色记忆点和文化活力点串联至环状系统;“古道漫步环”则依托古城墙外侧新建带状绿化, 集生态休闲功能与古色风貌展现于一体。两环交错呼应, 其间以绿廊、老城记忆点相关联, 形成有序的活力人文休闲体系。

多点:由休闲生态、文化活力、老城记忆点组成的多点体系, 由各点向外辐射, 构成覆盖老城片区的活力系统。

4.4.2 交通规划

延续原有一环两轴的结构, 以盐州南路为南北纵轴, 花马池街为东西横轴, 并结合福州路、民族西街、振远东街、煦衍路形成环路。在保留原路网结构的基础上, 扩宽部分城市干道, 整理部分丁字路口, 进一步疏通城墙内外的交通, 完善城市肌理。

4.4.3 景观规划

整理老城墙周边用地, 结合城墙形成环状景观公园, 构成特色的长城历史体验环。结合盐州长城公园、泄洪渠沿河景观带、北环路带型生态公园形成慢行生态绿化环。

4.4.4 用地规划

老城片区以整理用地为主。沿民族西街、花马池街及盐州南路街道两侧, 保留部分沿街商业服务、公共服务用地, 保留建筑质量较好的居住用地;整理一部分公共服务用地作为新增文化服务、行政办公用地;并整理一部分用地作为广场公园, 并将文化节庆及活动组织融入建设 (见图5) 。

5 结语

将文化传承的理念融入更新改造规划中, 通过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 总结三大城市设计方法:映射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物质空间、延续历史文化的城市风貌和提升城市品质的景观环境。以盐池旧城区更新改造规划为实证案例, 运用上述设计方法, 提出基于盐池西部千年古城地域文化特征的改造策略:以人文记忆为目标、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和以绿色低碳为目标, 在规划方案中相应地提出“一轴一核, 两环多点”的规划结构, 以文化活力点作为组团中心, 引领城市更新改造。

参考文献

[1]王文卓.基于文化传承下的旧城更新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 2010.

[2]席俊洁, 张国平.毕尔巴鄂效应及其启示[J].城乡建设, 2015 (3) :87-89.

[3]郑憩, 吕斌, 谭肖红.国际旧城再生的文化模式及其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 2013 (1) :63-68.

[4]房硕.法国巴黎旧城保护与文化传承[D].长沙:湖南大学, 2010.

文化更新 篇10

历史文化名城是指, 经过国家有关机关明令核准并公布的, 城市中保存的文物特别丰富, 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 城市现代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的空间布局和社会经济结构都面临着重大的变化, 如何在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现有的区域中进行保护性开发, 既要保留它的原始风貌, 又要适应城市现代化的需要, 成为目前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以山海关古城为例, 首先对它的历史和自然地理环境, 以及在城市的保护性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做了一个简单的介绍。然后以吴良镛教授提出的“有机更新”为理论依据, 结合山海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 对其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更新与发展, 提出一些保护性开发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结合具体的规划实践, 总结了这种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性开发的方法, 及对其他城市的借鉴意义。

二、山海关古城的概况及发展

山海关历史悠久、名胜荟萃、风光绮丽、气候宜人, 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文化旅游胜地。山海关古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是集军事防御和城市文化生活于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城, 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是目前万里长城中保存最大、最完整的一座古城, 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一) 、山海关古城概况

山海关具有悠久的历史, 是明长城的东北起点, 境内长城26公里, 古称榆关, 也称渝关。明朝洪武十四年, 徐达奉命在此修建山海关, 因其倚山连海, 故此得名。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 自古即为我国的军事重镇, 北临燕山山脉, 东傍渤海之滨, 地处东北通向华北的咽喉, 是文化的交汇点, 并具有鲜明的民俗特色。平时, 它是关内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要隘;战时, 则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山海关的城池是一座周长约4公里的小城, 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 以城为关。城高14米, 厚7米。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门, 并有多种古代的防御建筑, 全长26公里的长城线上, 分布有129座城堡、关隘、敌台、城台、烽火台和墩台, 是一座防御体系比较完整的城关, 有“天下第一关”之称。以威武雄壮的“天下第一关”箭楼为主体, 辅以靖边楼、临闾楼、牧营楼、威远堂、瓮城、东罗城等长城建筑, 具有典型的中国古代城防建筑风格。城中最具山海关独特地域文化的微弧形顶的民居, 被称为山海关古城的瑰宝。

历经千年的风雨与战争的洗礼后, 山海关古城及城内破旧不堪的建筑极不协调。几处古建筑摇摇欲坠, 低矮的民宅拥挤不堪, 曾经固若金汤的城墙满目疮痍。由于岁月的侵蚀, 加上近百年来各种人为因素的作用, 使山海关古城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 城墙多处出现大面积倒塌, 未塌毁的城墙也有很多地方出现了结构性的墙体变形。绝大部分墙面都存在着风化剥落的问题。古城内居民各家各户任意改造古院落和古建筑的结构和布局, 很多古建筑已经濒危。临街商铺更是杂乱无章, 不仅破坏了古城风貌, 而且达不到现代城市文明的要求, 所以对山海关古城的保护性开发迫在眉睫。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兴起, 及我国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在山海关古城出现了大规模的改造热潮, 对山海关古城的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带来了很大的问题。

(二) 、山海关古城区的发展及面临的问题

山海关是中外闻名的历史名城, 是秦皇岛这座著名旅游度假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保护价值。但是经过几百年的风吹雨淋, 山海关古城已失去明清鼎盛时期的辉煌, 古城内众多文物古迹遭到破坏, 古城布局日渐破落。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 山海关提出“以关兴城、以城促关”的城市建设原则, 这是立足于山海关的客观实际, 对山海关城市发展的客观总结和科学定位, 是山海关当前与今后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山海关近几年大力推进实施东罗城内的工程建设, 在深度挖掘古城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了大明城军事体验区、东四坊休闲游憩区、市井文化体验区、历史文化展示区和四合院商住区等五大功能区, 山海关古城正逐步发展成为以旅游业六大核心要素为主体的休闲体验及度假式复合型旅游文化产业园, 带动区域旅游产业和配套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 并组织专人编撰《山海关区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在“旅游立市”方针的指引下, 加速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 以实现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共同发展。

山海关是历史文化名城, 其城内的明清建筑与多年来形成的文化人文风貌, 具有重要保护意义。但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都会有意无意的对原始的建筑或多年历史形成的风貌产生破坏, 因此, 如何对其进行保护性的开发就成为重中之重。下面就简述一下山海关古城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

1、建设性破坏。

建筑可以反映特定的政治经济特点, 深刻揭示历史现实生活的本质, 是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 在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 不可避免的要大兴土木, 这就会破坏城市中原有的需要保护的历史遗迹。

2、保护范围过于片面。

在对山海关古城的保护性开发过程中, 设定的保护范围过于片面, 仅仅以文物数量和历史价值作为标准, 而忽略了整体保护, 例如整个街区。单对其中的个体进行保护, 而任由区域内不在保护范围内的建筑或景观自由发展, 破坏了区域的整体效果。

3、保护资金紧缺。

在山海关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 整个规划的预算大概是总投资20个亿, 预计工期12年 (2003年-2015年) 。但是在如何保证整个项目的可持续运作、资金的可持续投入、收益情况, 和如何吸引投资、招商引资上, 还缺乏必要的长效机制、保障措施与对策。

三、“有机更新”理论的概念及内容

(一) 、“有机更新”理论的概念及提出背景

“有机更新”理论, 是由吴良镛教授在对中西方城市文化发展历史和规划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北京的实际情况, 对北京旧城和我国其他城市规划建设经过长期研究后提出来的。

(二) 、“有机更新”理论的概念

介绍“有机更新”理论具体内容之前, 我们先认识一下“有机性”。“有机”字面上是有生机有生命。有机体是有生命的物体, 城市的有机体就是具有生命活力的城市个体。将“有机”概念应用于城市, 就是部分与整体的和谐。而与自然的结合, 则是把城市当作一个“活的”有机体对待, 是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更新”一词包含了改造和重建, 主要是针对历史文化名城中需要保护的地段的形态结构进行优化, 对社会经济发展内容进行调整, 并且改善生态环境, 这是为了让历史文化名城中被保护的地段适应当今生活的需要, 而进行的一系列改变。

“有机更新”就是从原有的城市结构, 通过合理的改造, 在不伤害原有组织结构的基础上, 进行的一种更新活动。

“有机更新”是指采用适当规模、合适尺度, 依据改造内容与要求, 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 不断提高规划设计质量, 使每片区域的发展达到相对完整, 这样集无数相对完整性之和, 促进旧城的整体环境得到改善, 达到有机的更新。“有机更新”理论认为, 从城市到建筑、从整体到布局, 像生物体一样是有机关联和谐共处的, 城市建设必须顺应原有城市结构, 遵从其内在的秩序和规律。“有机更新”理论目前已被许多国内历史文化名城所接受, 并且应用于城市的保护性开发中, 成为历史文化名城, 还包括许多旧城, 切实可行被广泛接受的一种理论方法, 在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吴良镛老先生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 主张对原有居住建筑的处理根据房屋现状区别对待, 例如在什刹海地区的规划设计中, 他主张, 首先质量较好、具有文物价值的予以保留, 房屋部分完好者加以修缮, 已破败者拆除更新;其次, 居住区内的道路保留胡同式街坊体系;再次, 新建住宅将单元式住宅和四合院住宅形式相结合, 探索“新四合院”体系。

(三) 、“有机更新”理论提出背景

我国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 城市结构处于转型阶段, 现代化进程中对旧城改造的需求很大, 同时新区的建设需求也不断增长, 这使有些旧城逐渐走向没落, 甚至成为城中村。古代城市的选址、布局和建造都特别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提倡城市应融入到自然当中。随着现在人们文化生活的变化, 不再崇尚自然, 不再追求这种统一, 人们要改造自然, 在城市建设中, 人们就忽略了对人性的关怀和对环境与历史的保护。但在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 我们不能只注重新事物的建立, 而忽视对原有事物的保护, 任何新生事物都是从原有事物中发展演变而来的。正是这种既要遵从时代发展、紧跟现代化进程的脚步, 又要注意在发展过程中对原有事物的保护, 逐步形成了这种在“保护中求发展”的“有机更新”理论。

(四) 、“有机更新”理论的内容

城市的“有机更新”不但要注重生态环境和所使用的技术手段, 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待和保持历史人文因素, 而且还要将美学和文化的内容包含进去, 以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性开发。

根据吴良镛教授对“有机更新”理论的论述和其在具体案例中的应用来看, 在总体上, 可以认为“有机更新“包含三个层次的内容。

(1) 城市整体的有机性

作为供千百万人生活和工作的载体, 城市从总体到具体细节都应该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城市的各个部分之间应该和生物体的各个组织一样, 彼此不仅相互关联, 同时还能和谐共处, 形成整体的秩序与活力。

(2) 细胞和组织更新的有机性

同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一样, 构成城市本身组织的城市细胞 (如供居民居住的四合院) 和城市组织 (如街区) 也要不断的更新, 这是必要的, 更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新的城市细胞仍应当顺应原有的城市肌理。

(3) 更新过程的有机性

生物体的新陈代谢是以细胞为单位进行的一种逐渐的、连续的、自然的变化, 遵从其内在的秩序和规律, 城市的更新也应该如此。

四、结合“有机更新”理论的山海关古城的保护与更新

对山海关来说,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是大势所趋, 完全保护古城原始风貌是不行的。古城区许多的旧民宅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改善的需要, 应该加以改造, 求得新的发展。只有一手抓改造, 一手抓改善, 提高保护水平, 做到保护与开发相结合, 才能在实施古城保护与旧城改造中进行积极、审慎、渐进的有机更新。

(一) 、对山海关古城保护的意义

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的山海关, 其古城区是历史文化最为集中的地方, 它不但包括物质性的有机载体, 比如旧城形态、空间环境、建筑风貌, 也包括非物质的文化形态, 诸如城市中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社会群体组织以及传统艺术、民间工艺、民俗精华、名人轶事、传统产业等, 它们和有形文化相互依存、相互烘托, 共同反映着城市的历史文化积淀, 共同构成城市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从整个环渤海经济区来看, 山海关居于整个经济区域的中部, 经济区位优越。主要体现在:山海关地处环渤海大都市密集区、大北京地区边缘圈层, 位于京唐秦城镇发展轴和沿海产业经济带交汇处。而山海关所处的秦皇岛市是华北、东北、西北地区重要出海口和亚欧大桥北方桥头堡群之一, 西距首都北京280公里, 西南距天津220公里, 北距沈阳400公里, 东与大连隔海直距200公里。因此山海关的外部经济区位非常发达, 而山海关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资源也存在着强劲的外部需求。山海关山、海、关、林等极好的资源组合完全符合市场的发展趋势, 前景广阔。

无论是从文化角度还是从经济角度来看, 对山海关古城的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 、对山海关古城的保护与更新

(1) 一般古城保护与更新的原则

我们本着从原有的城市结构出发, 通过合理的改造, 在不伤害原有组织结构的基础上, 对老城区进行合理更新, 坚持按照“有机更新”这一理论为指导思想。首先, 尽力保留和延续原有城市空间规律和社会网络结构。

长期的发展使传统的城市有着丰富的人情味, 充分理解和体会城市本身的这些特色和规律, 将其作为更新的基础和源泉, 融汇在新的空间组织中, 使旧城改造与新城建设保持和谐一致。保存和延续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的社会网络, 即人们相互之间的社会联系, 挖掘旧城生活的丰富内涵, 从而创造出宜人的城市空间。

其次, 挖掘和保护历史街区丰富的内涵。城市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这造就了其自身的个性特征。只有挖掘出城市的文化内涵, 延续城市的历史文脉, 才能在历史街区更新中体现出城市的内在神韵, 并创造出富有特色的新城。当然, 这种城市文化的延续并非照搬旧城的模式, 而是在对旧城文化充分体验的前提下进行的再创造。

再次, 激发历史街区的社会活力, 以维持持续的经济繁荣。

保护与更新中存在的经济因素是不容忽略的, 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发展与繁荣。把握住可促进城市社会和经济共同进步的因素, 激发城市潜在的社会活力, 采取适当的手段提高城市土地使用价值, 以达到振兴经济的目的。

最后, 城市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改善。

污染的加重, 城市环境质量的下降, 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各个领域都在做一些希望不是亡羊补牢的挽救工作。加大环境改造的力度, 使城市的环境得到充分的改善, 形成完整的绿化系统。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创建环境优雅、设施完善、空间宜人的新型社区。

(2) 山海关古城保护性开发的具体措施

对于山海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采取的措施有强化古城的保护和旅游度假相关产业的发展, 弱化其工业职能, 可以通过搬迁关城内零星工业用地来实现, 例如, 关城内用地以居住和商服为主, 西关以居住用地为主。不仅如此, 要保留古城的规模和结构, 应该尽量减少山海关古城区人口, 控制山海关的人口规模。保护山海关古城, 开拓新区。

(3) 对古城空间格局的保护

对古城空间格局的保护采取一系列措施, 例如:保护古城“主体两翼、左辅右弼、二城为峭、一线逶遣”的城防体系平面布局特征;延续古城关城内以十字大街为骨架, 东西大街为横轴, 南北大街为纵轴的典型中国古代城市布局特征;强化关城和东西罗城以群山为背景, 形成了高 (角山) 、中 (城楼、城墙) 、低 (民居、商业、府第) 三个层次的空间轮廓;延续和强化古城中轴线:威远楼—钟鼓楼—望洋楼及其延长线上的山海关火车站钟楼。

(4) 对古城区风貌的保护

古城区风貌保护可分为古城区整体风貌保护和文物古迹、景观环境保护两个体系。保护范围涉及关城及东、西罗城, 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来确定需要保护的内容, 比如东罗城有保存较好的城墙, 关城内有典型的四合院民宅等。根据他们存在的环境、价值, 来划定保护的范围。具体措施可以包括, 在古城区内的道路结构受到严格的保护, 对新建的建筑物要与历史景观相辅相成, 并控制好其高度, 以免破坏原有的轮廓线。加强古城区内的绿化, 杜绝污染源的出现, 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

文物古迹及景观环境包括三类:各级政府规定的文物保护单位;体现古城传统风貌, 对古城风貌有积极意义的建筑;东三条至东八条及东大街沿街这些历史街区。具体的保护措施应该包括:保持现有街道的比例尺度;加强街道两旁的绿化工作;街道应该具有连续的建筑界面;建筑形式应该具有山海关地方的传统特色, 同时不同大街应该遵从其各自的历史风貌。

(5) 对古城其他方面的保护

在保护山海关古城现有城市结构, 和几百年来形成的历史文化风貌的基础上, 顺应现代化城市快速发展的潮流, 做好对上述保护工作的基础上, 对山海关古城进一步发展提出一些具体措施。主要是控制建设用地区域。包括保护区外围允许建设的区域, 要严格控制其建筑物的性质、体量、高度、色彩及形式, 注意要与保护区内和建设区域内存在的受保护建筑相互映衬, 有机结合。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区域:长城及关城以西区域;长城及关城以东区域;威远城、边墙子烽火台、孟姜女庙等;保护区周边区域;角山周边区域。具体包括古城区空间景观结构的规划和社会生活场所的规划。规划区内建筑形式要与周边环境相统一;通过一些标志物来体现特色;对区域内的原有建筑, 进行保护性修复, 以展现其原有风貌;修建主题文化景观区, 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特色;为建设区内居民提供足够的绿化空间和休憩场所;进行文化广场的建设, 突出其展现传统文化的作用。

此外, 控制古城区人口数量, 做好住宅建筑容量规划, 提供方便快捷的交通环境, 对古城区的保护性开发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五、结论

古城保护与更新对传统空间的保护是城市设计的基础;更新部分的城市设计应体现对传统空间设计手法的继承关系, 也就是要处理好保护与继承的关系。城市空间作为城市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的物质载体, 其形态和结构必然是这些社会和经济活动的空间投影。总之, 在充分研究古城区经济文化现状的基础上, 结合吴良镛教授提出的“有机更新”理论, 保护与发展相结合, 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 无论是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性开发, 还是对古镇和老城内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都具有广泛的借鉴意义。

在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性开发中, 如何保证在保留历史风貌的前提下, 使城市具有现代化城市的气息, 仍然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留待今后继续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山海关古城保护开发项目规划.2003

[2]王景慧, 阮仪三, 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3]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文化更新 篇11

1 桂林民居旅馆文化更新建设背景

1.1 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提供了契机

为了促进桂林旅游事业的发展, 充分发挥桂林旅游在其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协同作用, 桂林市编写了《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 规划年限为2012年至2020年。2012年11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了《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 标志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该纲要是统领桂林未来8年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总规划”, 描绘了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基本蓝图, 提出了建设国际旅游胜地的“路线图”。纲要提出桂林世界旅游城将分为四个阶段, 于2030年全面建成, 结合旅游、生态、创新、低碳四大理念建设23个功能区, 建成后的桂林世界旅游城将成为集各种旅游元素为一体的旅游城。在此背景下, 桂林的民居旅馆将迎来广大的发展空间, 通过对桂林民居、习俗文化的提取, 对现有的民居旅馆进行更新改造, 旨在为来自全球各国各地的游客提供别致的住宿体验。

1.2 大众旅游体验加速了进程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国内或出境旅游, 这标志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经济的飞速发展, 让人们获得了更多的时间, 收入也变得可观, 他们愿意放慢生活节奏, 感受旅游带来的别致体验。家是中国人传统文化的核心, 要想深入地接触当地的民俗民风,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融入当地的居民生活中, 就像在龙胜民居旅馆中一样, 亲自体验历史留下来的自然农耕文明。目前生活在城市中的人面临着精神的缺失, 他们渴望通过自己对大自然、对社会的认识, 建立一些细腻的个性空间来表达他们对于家以及闲适自然生活地追求。

1.3 桂林民居旅馆发展建设一哄而上, 急需统一规划, 文化更新迫在眉睫

开办民居旅馆风险小、成本低、收效快、手续简便, 这些特点致使民居旅馆建设呈现出一种一哄而上的杂乱态势。民居旅馆的更新建设, 应充分体现本地所特有的居住文化, 从外观设计、空间营造等方面将传统居住文化融入其中, 使其更具吸引力, 长盛不衰, 永葆生机。目前, 桂林的民居旅馆尚处起步阶段, 只有阳朔民居旅馆规模比较大, 其余县区业态布局发展不平衡, 无统一的相关规划。

2 传统居住文化与民族习俗对民居旅馆文化更新的影响

2.1 传统居住文化对民居旅馆文化更新的影响

传统居住文化包括住宅建筑的外在形态、建造方法和与之相关的审美观念、民族心态、居住者的行为方式和意识观念等居住习俗。火是侗、壮等少数民族的崇拜物, 象征着终年不灭。桂北民居建筑内部多数建有火塘, 是家庭的社交文化中心, 家人或客人都围着火塘就餐、歌唱、聊天。灌阳县文市镇的民居建筑在其墙壁、门楣、窗户、立柱、柱础等有较好的雕刻, 院内有戏台、储藏、古井、花园、菜园。全州、兴安有许多朴素大方、具有地域性代表风格的马头墙民居建筑。桂北的资源、龙胜聚居着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 自古侗族人民就喜欢群居, 鼓楼通常是群分的标志, 多按姓氏分片集中。这些丰富灿烂的居住文化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在居住模式和聚落空间布局上有着强烈的映射;这些地处山区的村寨, 由于地形复杂, 道路纵横, 交通交错, 而形成了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的聚落空间;这些以传统居住文化为主题的民居旅馆文化空间通过对空间的个性化营造, 创造了鲜明的主题旅游文化环境背景;这些代代传承的传统居住文化空间丰富了民居旅馆的更新内容, 凝固了物质文化遗产, 赋予了文化更新的生机活力。 (见图1、图2)

2.2 民族习俗文化对民居旅馆文化更新的影响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财富, 是世世代代不断发展和接连不断的源泉。对民居旅馆进行文化更新, 可以很好地保护好历史遗产, 也能让更多的国内外游客体验当地民族的特色, 同时也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爱国热情。

桂林民族习俗文化十分丰富, 就龙胜境内居民中, 少数民族就占76%, “红衣节”“花炮节”“情歌节”“扁担节”等民俗文化旅游节受中外旅游者的青睐。恭城的瑶族婚俗表演可称为瑶族歌舞的经典, 包括情歌对唱、挑新郎、找新娘、哭嫁、背新娘、拜堂成亲、过榜头关等瑶乡风情。每年农历十月十六日的“盘王节”是瑶族的传统节日, 期间各种大型的民族歌舞表演充分体现了多姿多彩瑶乡民族文化。民俗文化主要包括物质风俗、社会组织风俗、节庆风俗、人生仪礼和精神文化民俗五部分。高层次文化旅游背景下的民居旅馆可通过打造壁画、雕塑、服饰、音乐、美术等小品, 展现当地的民俗艺术文化, 使游客能够在自身所处旅馆的田园风光中感受艺术文化所带来的民俗风情。 (见图3)

3 桂林民居旅馆文化更新策略研究

桂林民居旅馆文化的更新应当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中兼容并蓄。我们应考虑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因素, 积极分析城市的发展需求, 抓住社会的发展趋势, 挖掘当地丰富的文化特色, 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创新性地发展桂林民居旅馆文化, 与时俱进。

3.1 建筑文化与民居旅馆建设相融合

将传统居住文化引入民居旅馆的建设中, 首先是体现在民居旅馆的建筑文化上。民居旅馆文化的更新建设, 要求我们尊重历史, 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目前, 许多地域性建筑民居遭到拆迁破坏, 展现当地民居特色的东西早已荡然无存, 能用来作为特色旅馆的民居少而再少。能否在现代与传统中结合统一, 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思维方式来诠释传统的民居风格是建筑文化与民居旅馆建设融合过程中应考虑的问题。在这方面, 一些少数民族村寨做得相对好些。如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的民居旅馆, 聚居着壮族、苗族、彝族、瑶族等少数民族, 别具特色的龙脊梯田景观闻名于世。面对越来越多的国际和国内旅客, 他们能保留原有的传统“干栏式”建筑, 辅助地对构造材料进行以新换旧, 人性化的配置生活设施, 这种整体的建筑形态保持着传统的当地风格, 体现了建筑文化与民居的融合。 (见图4)

3.2 居住文化与民居旅馆建设相融合

传统居住文化是民居旅馆建设的灵魂, 是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源泉与游客感受的精髓所在。桂林在民居旅馆的开发过程中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 为了迎合各种旅游者的需求, 许多居住习俗都被遗弃了。从游客观光体验的感受上讲, 他们除了希望能欣赏到独特的民族建筑特色之外, 还希望能真正体验当地的居住习俗、生活方式, 这些能给人带来别致感受的体验是他们选择入住民居旅馆的原因之一。民居旅馆的更新应在不改变最基本的民俗民风、居住格局、住宿功能的前提下, 对住宿的居住环境、居住氛围、居住文化的特殊性感受进行更新设计。 (见图5)

3.3 外来个性文化与本土民俗文化相融合

当不同外来个性文化或主题内容的民居旅馆出现在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时, 每一个旅馆当中都会体现出不同的文化表达, 如适当添加小资情调、文化创意、生活体味等个性化较强的文化元素。这些元素的加入相对于民居中民俗文化体系而言, 是一种割裂, 但对外面的整体空间来说, 这些元素的支撑又成为一个能够体现文化创意的场所, 形成具有自己鲜明个性的空间。外来文化元素的进入, 还意味着本土民居相对封闭的居住习俗与自给自足的农耕生存文化空间被打开了, 对于一些来自西方国家的旅行者而言, 中国的农耕文化对他们极具吸引力。广袤的农田、淳朴的民风及别有特色的建筑, 中国人对土地的情感, 对于生在城市, 长在城市的外国人来说, 这样近距离接触农田的机会是十分难得的。

3.4 民居旅馆个体环境氛围与整体村落文化建设相融合

单个的民居旅馆建设, 并不能展示传统居住文化的全部。民居旅馆文化更新的体现, 也不应只局限于建筑单体, 还应考虑聚落的规划布局、空间肌理和整体构成。历史告诉我们, 事物一旦脱离了群体就会显得孤立, 只有把自己放到更大的群体背景下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民居旅馆文化更新应注重个体与整体的关系, 将民居旅馆的发展研究放在一个大的文化背景、环境场所中, 全面客观地分析民居旅馆对当地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生态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3.5 可持续发展、生态绿色概念与民居旅馆建设相融合

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背景下的民居旅馆文化更新离不开可持续发展概念。自20世纪末以来, 由于人类面临日益严重的各种“生态问题”, 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观, 也日益深入人心, 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战略付诸实践, 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的质的飞跃。新的建筑形态既具有历史的延续性, 又适应了新时代的要求。因此, 民居旅馆文化更新应将建筑文化与自然环境结合, 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构建前所未有的生态建筑形态。 (见图6)

4 结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由出行交通工具的增加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 旅游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大众化的趋势。桂林国际旅游胜地的加速建设, 能满足越来越多中外旅游者的需求, 也使桂林旅游市场越趋国际多元化。我们应抓住这个历史机遇, 深刻挖掘桂林的传统居住文化、民族习俗, 并传承应用到民居旅馆建设更新中, 以此丰富民居旅馆的文化内涵, 让其健康的发展。桂林在民居旅馆的更新过程中, 要不断克服自己的不足, 做到建筑文化与民居旅馆建设相融合、居住文化与民居旅馆建设相融合、外来个性文化与本土民俗文化相融合、个体环境氛围与整体聚落环境建设相融合、可持续发展观念与绿色生态文化相融合, 从而促使桂林民居旅馆建筑和文化健康更新发展。

摘要:《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 标志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该胜地建设背景下, 桂林的民居旅馆迎来了广大的发展更新空间。本文通过对桂林居住文化、民俗文化的分析, 研究民居旅馆文化的更新策略, 旨在为来自全球各国各地的游客提供别致的住宿体验。

关键词:胜地建设,民居旅馆,文化更新

参考文献

[1]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发展规划纲要[Z].2012.

[2]覃彩銮.广西居住文化[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1996.

[3]林轶.浅谈民居旅馆开发中传统居住文化的应用[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5) :63-67.

[4]桂林市联合调研组.桂林民居旅馆业发展的现状及路径选择[J].中共桂林市党委学报, 2014, 14 (3) :33-37.

[5]谢雨萍, 李肇荣.乡村民居旅馆的开发与经营初探──以桂林阳朔为例[J].经济地理, 2005, 25 (3) :418-421.

上一篇:不同护理干预下一篇:改善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