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作用

2024-11-01

抗病毒作用(精选10篇)

抗病毒作用 篇1

热毒宁注射液是由青蒿、金银花、栀子等组成的现代中药制剂, 是国家二类新药, 具有清热、解毒、疏风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所致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然而, 其临床用途远不止于此, 笔者现在对热毒宁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1热毒宁注射液的成分及药理作用

中药学理论认为, 青蒿性寒, 味苦, 归肝、胆、肾经, 具有清热、祛暑、除蒸和截疟等作用;金银花性寒, 味甘, 归肺、心、胃经, 具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栀子性寒, 味苦, 归心、肺、三焦经, 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和凉血解毒的功效[1]。其中, 金银花可增强青蒿的解热作用, 而以上三种药物的合用, 既能加强风热之邪从表透解, 又可使热毒邪气从内清泄, 使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的功效最大化。

现代化学及药理研究表明青蒿含有倍半萜内酯、黄酮类、青蒿酮等成分, 具有抗菌、抗病毒、解热、抗炎、镇痛及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其中青蒿素更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新型免疫调节剂, 可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 调节Th1/Th2细胞分化, 降低血清Ig G的含量, 抑制抗体生成, 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免疫抑制作用。金银花含有机酸、环烯醚萜苷等, 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对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在内的多种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且具有免疫抑制活性, 其抗炎机制与抑制炎症部位炎性因子的合成或释放有关, 并可在体外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和柯萨奇病毒。栀子含熊果酸、栀子苷、去羟栀子苷等, 具有镇静、降温、抗感染、抗微生物作用,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等具有抑制作用, 其中的京尼平苷能直接中和内毒素, 减轻其与一氧化氮、氧自由基对脏器细胞的损伤, 保护细胞完整性, 其对流感病毒致小鼠肺部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 可明显降低流感病毒感染后小鼠的病死率, 延长存活时间。因此, 以青蒿、金银花、栀子为主要成分的热毒宁注射液不仅对多种呼吸道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 且对多种细菌菌株的生长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还具有较好的抗炎作用, 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提高机体抵御病毒的能力。

2热毒宁注射液的临床应用

2.1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性反应的概称, 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而以冬春季高发, 婴幼儿多发, 多由病毒感染引起, 主要病原体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 经典治疗药物利巴韦林注射液对病毒腺苷激酶的依赖性较强, 易产生耐药性, 且具有粒细胞减少、贫血、致畸等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欠佳。

崔北勇等[2]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120例, 总有效率为89.2%, 高于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的总有效率80.9% (P<0.05) ;主要症状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 (P<0.01) 。且未见明显副反应发生。张祥[3]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60例, 总有效率为95.6%, 较对照组使用喜炎平注射液的总有效率57.5%高 (P<0.05) ;退热时间早于对照组 (P<0.05) 。故使用热毒宁注射液可明显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和控制率。王哲等[4]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00例, 总有效率为97.00%, 明显优于对照组使用病毒唑注射液的总有效率79.79% (P<0.01) ;临床症状缓解情况较对照组明显 (P<0.05) 。

2.2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是由病毒或细菌等病原体感染而引起的支气管黏膜炎症, 是一种常见病,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尤以冬春季多见。当今主要治疗方法为对症治疗及抗菌药物治疗, 但由于细菌耐药性的增加以及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细菌和病毒感染的日渐增多, 给临床用药带来一定的困难。

李树松等[5]应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急性支气管炎110例, 总有效率为97.27%, 较对照组仅使用头孢曲松钠的总有效率89.36%高 (P<0.05) ;且治疗后症状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1) , 解热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 (P<0.01) 。王小妮[6]应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病毒唑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35例, 总有效率为94.29%, 较对照组使用病毒唑的总有效率70.00%高 (P<0.01) 。其在缓解喘憋、肺部啰音消失、纠正呼衰、缩短疗程上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1) 。龚宝先[7]应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布地奈德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65例, 总有效率为98.5%, 优于对照组仅使用布地奈德的总有效率92.3% (P<0.05) 。患者在住院时间、咳嗽时间、喘憋时间等都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0.05) 。

2.3小儿病毒性肺炎 病毒性肺炎是儿科常见病, 易反复发作, 主要致病原为呼吸道合胞病毒, 腺病毒、流感病毒也较常见, 春秋两季流行。利巴韦林为目前常规使用的药物, 然而其专一性较差, 耐药性和毒副反应逐渐增多。

朱虹[8]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病毒性肺炎40例, 总有效率为95.0%, 高于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的总有效率70.0% (P<0.05) 。副作用的发生率为5.0%, 低于对照组的17.5% (P<0.05) 。廖裕洲等[9]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69例, 总有效率为95.66%, 明显高于对照组使用病毒唑的总有效率73.91% (P<0.01) 。王霜[10]应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头孢菌素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80例, 总有效率为95.0%, 高于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联合头孢菌素的总有效率80.0% (P<0.01) ;且在退热、咳嗽缓解、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P<0.01) 。

2.4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 多由流感病毒引起, 秋冬季多发, 发病急、传染性强、发病率高, 临床主要采用磷酸奥司他韦进行抗病毒治疗, 但其疗效欠佳。

张诗元[11]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流行性感冒26例, 总有效率为92.3%, 优于对照组使用磷酸奥司他韦的总有效率76.9% (P<0.01) ;退热程度较对照组明显 (P<0.05) 。张焕民[12]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流行性感冒60例, 总有效率为100.00%, 优于对照组使用金刚烷胺的总有效率90.00% (P<0.05) 。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2.5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由肠道病毒柯萨奇A16感染引起, 也可由EV71感染所致, 是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一种特殊类型, 传染性强, 好发于夏秋季, 主要侵犯1~7岁儿童, 表现为骤起高热伴有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目前多用利巴韦林、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治疗, 但这些抗病毒制剂毒副反应较大, 需要寻求一种安全性能好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刘爱琳等[13]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90例, 总有效率为92.22%, 较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的总有效率76.67%高 (P<0.05) ;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明显缩短 (P<0.05) 。胡艳霞等[14]应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45例, 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天数较对照组仅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明显缩短 (P<0.01) 。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任金花[15]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婴幼儿疱疹性咽峡炎40例, 总有效率为97.5%, 高于对照组使用病毒唑注射液的总有效率75.0% (P<0.05) 。

2.6病毒性肠炎 病毒性肠炎多由轮状病毒引起, 星状和杯状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克病毒、肠道腺病毒等也可引起, 是儿科常见病, 秋、冬季多发, 6个月~2岁患儿是高发人群。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 临床普遍采用补液、微生态调节剂、肠黏膜保护剂及对症处理等治疗, 然而由于不能根除病因, 效果不甚满意, 而采用病毒唑进行抗病毒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均不佳。

傅芳滇[16]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肠炎86例, 总有效率优于使用病毒唑注射液的对照组 (P<0.05) 。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 (P<0.05) 。热毒宁注射液不仅可以提前终止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还可提高治疗效果及治疗的安全性。冯炽光等[17]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腹泻病148例, 总有效率为94.95%, 优于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的总有效率68.75% (P<0.05) 。且热毒宁注射液可早期、快速缓解临床症状, 明显缩短病程, 减轻患者痛苦。龚海蓉[18]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28例, 总有效率为85.7%, 高于对照组使用蒙脱石散等对症治疗的总有效率54.5% (P=0.015) 。

2.7小儿手足口病 小儿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常见病原体有肠道病毒EV71型、柯萨奇病毒Co A16型。目前使用的抗病毒药物有致血液疾病等副作用, 故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

陈智锋等[19]应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手足口病80例, 总有效率为98.7%, 优于对照组仅使用阿昔洛韦的总有效率85.7% (P<0.05) ;退热时间、皮疹及疱疹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0.05) 。刘忠琼[20]应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28例, 总有效率优于仅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的对照组 (P<0.05)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7.1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8% (P<0.05) 。印春敏[21]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42例, 总有效率为90.5%, 高于对照组使用常规对症治疗的总有效率76.2% (P<0.05)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2.8小儿水痘 小儿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 呈散发或流行, 传染性强, 并发症多。既往使用的广谱抗病毒药利巴韦林因容易产生耐药性, 且有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 故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张建军[22]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水痘60例, 退热、退疹总有效率均为100.00%, 优于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的总有效率73.91% (P<0.01) ;且发热期缩短, 皮疹消退快, 并发症减少。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

2.9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病, 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所致。目前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首选药物为阿昔洛韦, 但其吸收较慢, 生物利用度低, 急需一种疗效更好的药物。

万春喜[23]应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62例, 疗效明显优于仅使用阿昔洛韦 (P<0.01) ;止疱、止痛、结痂和愈合时间均明显缩短 (P<0.01) 。说明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联用可提高抗病毒效应和增强免疫力。

2.10病毒性脑炎 病毒性脑炎是由肠道病毒、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感染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儿童多发。临床使用的药物主要为病毒唑注射液, 但其副反应较多, 可引起红细胞减少, 血红蛋白下降及白血病, 故临床应用较少。

汤晓蓉等[24]应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病毒唑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35例, 总有效率为97.1%, 优于对照组仅使用病毒唑注射液的总有效率76.5% (P<0.05) ;且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缩短。未发现明显副反应。

2.11病毒性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局灶性或弥散性心肌炎性病变为主的心肌感染性疾病, 主要病原体为柯萨奇B组病毒, 是儿科多发病。然而由于该病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导致目前暂无特效治疗。

侯伟鹏等[25]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35例, 总有效率为91.43%, 高于对照组仅使用常规治疗的总有效率72.73% (P<0.05) ;心电图恢复时间明显缩短 (P<0.05) , 心肌酶学显著改善 (P<0.05) 。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3小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 热毒宁注射液临床应用广泛, 在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病毒性肺炎、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肠炎等病毒感染所致的疾病的功效已得到临床认可。试验表明其疗效较常规抗病毒药物好, 与常规治疗药物合用疗效更佳, 可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减轻患者的痛苦, 缩短住院时间, 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较低, 展现出了中药制剂安全性能高这一优势。尤其儿童是上述疾病的高发人群, 体质较弱的他们如使用抗病毒药物会因为剂量过大而更容易导致诸多不良反应的发生, 给患儿的身体健康带来威胁。然而热毒宁注射液主要由中草药提炼而成, 性质平和, 不会对儿童的身体带来太大的伤害, 更容易被小儿的父母所接受。其抗病毒的作用体现在2方面:其一, 通过直接杀死病毒及抑制其增殖, 阻止病毒对细胞的吸附, 保护细胞免受病毒的攻击, 阻断已感染的靶细胞发挥直接抗病毒效应;其二, 通过增加巨噬及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 调节炎性因子水平, 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发挥间接抗病毒效应。鉴于此, 可以进一步拓宽其临床应用范围, 用以抵御更多的病毒感染, 例如登革病毒、风疹病毒、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 为上述病毒感染所致疾病的治疗带来新思路。

关键词:热毒宁注射液,药理作用,病毒感染,临床应用

抗病毒作用 篇2

采用中药大青叶有效单体进行体外抗柯萨奇病毒B3(CVB3)的研究,通过观察病毒引起的细胞病变效应(CPE)、MTT法检测细胞活性,作为考核药物抗病毒作用.结果表明:大青叶有效单体1

作 者:刘钊 杨占秋 肖红 Liu Zhao Yang Zhanqiu Xiao Hong

抗病毒作用 篇3

【摘要】目的观察乙肝携带者在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害应用替比夫定进行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以来,于我科治疗的110例乙肝携带者在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害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AB两组,A组60例抗结核治疗时应用7HR/2HRES方案,并应用水飞蓟宾进行护肝治疗以及替比夫定进行抗病毒治疗,B组50例抗結核治疗时也应用7HR/2HRES方案,并且仅应用水飞蓟宾进行护肝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与DNA-HBV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结果其中A组患者治疗中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B组相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AB两组在治疗前其肝功能与DNA-HBV的变化情况不具差异(P>0.05);A组患者经治疗后其DNA-HBV的水平仅(3.57±1.15),同治疗前水平(6.63±2.16)与B组治疗后水平(6.46±2.43)相较,差异均显著(P<0.05);其中B组在治疗后的ALT与AST均增高,同治疗前以及A组治疗后相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乙肝携带者在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害应用替比夫定进行预防,能够有效抑制HBV进行复制,能够预防肝功能的损害,能够支持化疗的顺利进行,效果显著,应予推广。

【关键词】替比夫定;药物性肝炎;携带者;乙肝病毒;肺结核

茶叶抗病毒作用研究的新进展 篇4

茶叶是除水以外消费最多的饮品, 具有防癌、降脂、抗感染等多种功效。国外医学文献中较早的报道有:1906年英国军医用茶叶杀灭伤寒沙门氏菌和羊布鲁氏菌[1]。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以中、日科学家为代表, 世界各国相继开展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茶叶抗细菌、抗病毒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取得重要突破。本文在介绍茶叶的分类及药用化学成分的基础上, 综述了茶叶抗流感病毒、艾滋病毒、丙型和乙型肝炎病毒等的最新研究进展, 对这一重要领域新药开发的现状、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1 茶叶的分类及药用化学成分

按照制作工艺, 茶叶主要分为三大类:①不发酵的绿茶。鲜叶直接炒制或烘干, 高温可以灭活多酚氧化酶, 从而保留了高含量的天然茶多酚;②半发酵的乌龙茶 (青茶) 。鲜叶经过晒青后进行“摇青”:在摇青机中叶片互相碰撞, 擦伤叶缘细胞, 发生轻度酶促氧化作用, 待呈现“绿叶红镶边”之后再杀青、烘焙;③全发酵的红茶和黑茶 (包括普洱茶) 。红茶发酵依靠茶叶自身的多酚氧化酶的催化 (即内源性酶促发酵) , 绿叶全变成铜红色再烘干;黑茶发酵则主要利用外来微生物, 要堆积发酵较长的时间, 使叶片呈暗褐色。

绿茶鲜叶的主要药用成分是天然的茶多酚。茶多酚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 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黄烷醇类物质-儿茶素, 它主要包括4种: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pigallocatechin-3-gallate, EGCG) 占59%, 表没食子儿茶素 (epigallocatechin, EGC) 占19%, 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epicatechin-3-gallate, ECG) 占13.6%, 表儿茶素 (epicatechin, EC) 占6.4%[2]。这4种儿茶素的结构式见图1。

茶叶发酵过程中, 儿茶素氧化、聚合为结构愈加复杂的多酚类, 如茶黄素 (theaflavin, TF) 、茶红素 (thearubigins, TR) 和茶褐素 (theabrownin, TB) , 茶褐素分子量最大。EGCG是国内外研究最多的茶叶成分。

除了茶多酚外, 谷氨酸γ-乙基酰胺 (俗称茶氨酸) 也是重要成分。在茶叶中已发现20多种氨基酸, 其中茶氨酸约占氨基酸总量的50%, 它是茶叶和部分山茶科植物特有的化学物质, 在干茶中占重量的1%~2%[3]。

2 茶叶抗病毒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2.1 抗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是正粘病毒科的代表种, 病毒基因组为单股、负链、分节段的RNA, 病毒颗粒表面披有包膜。根据其核蛋白的抗原性分为甲、乙、丙三型, 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病毒表面有2种包膜蛋白:血凝素 (HA) 负责病毒的进入 (吸附、内吞) , 神经氨酸酶 (NA) 负责病毒的释放, 这2个蛋白的基因极易变异, 根据其抗原性又可将甲型流感病毒分为不同的亚型, 如H1N1、H3N2、H7N9等。

早在1993年, Nakayama[4]就利用细胞培养、电镜观察技术, 证实绿茶成分EGCG和黑茶成分茶黄素-3, 3'-双没食子酸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吸附到宿主细胞膜上。2002年, Imanishi[5]发现绿茶抽提物还可抑制胞内体、溶酶体等与病毒内吞相关的细胞器的酸化。2003年, 周瑞玲等[6]开展了小鼠活体动物实验, 证实抗病毒茶对流感病毒FM1株感染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且有显著的解热、抗炎作用。2007年, 英国Oxford JS连续发表2篇论文, 提出纯天然的绿茶抽提物QR-435像纸面膜一样贴在H3N2流感病毒表面, 防止其扩散和传播, 在病毒感染雪貂的活体动物模型上发现QR-435防治效果优于罗氏公司的专利药“达菲” (中药八角中提取的莽草酸的衍生物, 特异性作用于神经氨酸酶、抑制病毒释放) [7,8]。多数学者认同茶叶抗流感病毒的分子机制是:茶多酚与病毒包膜结合, 阻挡病毒进入宿主细胞或者子代病毒颗粒从宿主细胞表面释放。也有报道称L-茶氨酸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抵御流感病毒[9]。

2012年, Sriwilaijaroen[10]报道, 一种在东南亚、日本以及中国客家流行的时尚饮品———番石榴叶茶也可抑制流感病毒的进入和释放, 在总单宁含量相当的情况下, 番石榴叶茶抗流感病毒的作用是常规绿茶的2~5倍, 具体的药效分子还有待鉴定。2014年, 钟南山院士团队系统比较了几种茶多酚抗H1N1流感病毒的活性, 发现茶黄素>原青花素B2>原青花素B2双没食子酸>EGC>EGCG, 提示茶黄素和原青花素B2等二聚分子有更强的活性[11], 进一步分析构效关系可望发展出更加高效的先导化合物。

2.2 抗艾滋病毒

艾滋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攻击人体免疫系统, 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毒基因组是两条相同的长约10kb的正链RNA, 可以逆转录为DNA并与人染色体DNA整合。艾滋病毒也有类脂包膜, 包膜蛋白gp120位于最表面, gp41则是跨膜蛋白。病毒感染靶细胞 (T淋巴细胞或巨噬细胞) 的第一步是gp120与靶细胞膜上的受体CD4分子结合, 导致gp41构像发生改变, 启动病毒包膜与靶细胞膜的融合, 随后病毒核酸释放进入胞浆。

陶佩珍等[12]报道绿茶EGCG和ECG对艾滋病毒逆转录酶有抑制作用。近年, 越来越多的专家倾向于认为茶叶抗艾滋病毒是作用在病毒进入细胞这一环节。Kawai[13]2003年提出EGCG与宿主细胞CD4分子结合, 从而阻断病毒gp120与CD4分子的结合。Williamson[14]2006年用核磁共振波谱学等方法证实EGCG与CD4可结合, 且Kd常数高达10nmol·L-1, 流式细胞计数分析显示EGCG减少了病毒gp120与人T淋巴细胞上CD4分子的结合。2009年, Nance[15]再次确认EGCG通过阻断gp120与CD4的结合来阻断病毒入侵宿主细胞。

南方医科大学刘叔文与复旦大学姜世勃合作研究发现[16], 含有90%茶黄素的黑茶天然浓提物 (TFmix) 靶向艾滋病毒跨膜蛋白gp41, 阻止病毒膜与宿主细胞膜的融合, 半数有效浓度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50%, IC50) 小于1.2μmol·L-1。TFmix也可以抑制艾滋病毒逆转录酶活性, 但IC50却高8倍, 提示逆转录酶不是主要靶标。黑茶浓提物经济、高效, 可望作为杀微生物制剂用于防治艾滋病毒的性传播。

2.3 抗肝炎病毒及其他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C virus, HCV) 是单股正链RNA病毒, 有包膜, 属于黄病毒科肝病毒属。德国汉诺威医学院Ciesek[17]、法国里尔感染与免疫研究中心Calland[18]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杨荣阁研究组[19]几乎同时 (2012年3月前后) 各自独立报道, 绿茶EGCG抑制HCV复制的作用环节主要是病毒的进入, 包括病毒膜与细胞膜的融合、病毒在细胞-细胞之间的传播。

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 HBV) 是不完全双链DNA病毒, 有包膜, 属于嗜肝病毒科正嗜肝DNA病毒属。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王华林研究组发现, 绿茶抽提物可有效抑制HBV复制, 效果优于纯的EGCG[20];陈士云研究组报道, 普洱茶抽提物也可以抑制HBV[21]。茶叶抗HBV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还有待深入探索。

除了以上所述的流感、艾滋、肝炎病毒外, 国内外科学家也对茶叶抗其他病毒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如引起生殖器疣、宫颈癌的人乳头瘤病毒[22],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71型[23], 引起口唇疱疹及脑炎的单纯疱疹病毒[24,25]。值得关注的新发现是:棕榈酰化修饰EGCG[24]或者茶黄素与乳酸合用[25]均可更高效地抑制单纯疱疹病毒。

3 茶叶抗病毒的临床应用及展望

从2009年深秋至2010年初夏, 日本静冈大学药学院在东村山市的三个健康看护中心开展了茶叶防治流感的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26]。三个中心的197名工作人员被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98人, 对照组99人。因为正值2009年H1N1流感病毒全球大流行之后, 两组受试者均有92.9%在实验前注射过流感疫苗。治疗组日服含有378mg儿茶素、210mg茶氨酸的胶囊, 对照组服安慰剂。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流感的发病率 (4人, 4.1%) 显著低于对照组 (13人, 13.1%) , 证明绿茶可以有效防治流感病毒感染。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进行的安全性试验表明:健康个体每日口服800mg绿茶EGCG, 连续4周, 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27]。瑞士罗氏公司招募了60个男性志愿者, 测试单剂量服用50、100、200、400、800、1 600mg EGCG的药代动力学:在1.3~2.2h药物峰值达到130~3392ng·mL-1, 半衰期在1.9~4.6h。单次口服EGCG即便达到1 600mg也是安全的, 健康志愿者均可很好地耐受[28]。

德国麦迪金 (MediGene) 公司研制的新药Veregen为含有儿茶素及其他绿茶浓缩物的软膏, 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作为外用处方药, 治疗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生殖器疣, 已于2007年底在美国上市。目前, 该药也在以色列、丹麦、斯洛伐克等国家获得了上市许可。

在过去十多年, 茶叶抗病毒作用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 抗乳头瘤病毒外用处方药在美、欧上市尤其令人鼓舞。EGCG抗流感病毒、艾滋病毒、丙型肝炎病毒都是作用在病毒膜与细胞膜的结合、融合环节, 提示有可能开发广谱药物。但总体来看, EGCG等儿茶素的化学性质不太稳定, 比较容易代谢, 且膜通透性差, 都会影响其生物学活性。对EGCG进行一系列的酰化修饰, 显著增强了其抗流感病毒、疱疹病毒的活性[24,29]。以EGCG及其他茶多酚或者茶氨酸为先导化合物, 可望创制更多、更好的抗病毒新药。

摘要:绿茶的儿茶素、黑茶的茶黄素以及茶叶特有的L-茶氨酸是重要的药用化学成分。近年, 国内外科学家在茶叶抗流感病毒、艾滋病毒、丙型和乙型肝炎病毒等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本文综述了茶叶抗病毒作用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的新进展。

抗病毒作用 篇5

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

近期,湖北省武汉市等多个地区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有效应对疫情防控的重大考验,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现倡议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全区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形势,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工作要求上来。要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与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结合起来,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一次重要实践,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团结和带领群众战胜疾病灾害和各种困难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充分发挥“五位一体”党建惠民联动体系优势,通过成立党员突击队、工作组等方式,广泛动员、迅速行动,有力有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二、增强政治意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增强政治意识,坚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工作作风,努力建立健全“区—镇—村—网格”四级防护网络,着力构筑起一道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各级党委(工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责任,认真研究和妥善处理疫情防控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把疫情防控的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出成效。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肃疫情防控工作纪律,服从命令、听从指挥,以蓬勃朝气和昂扬士气,带领群众齐心协力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

三、强化政治引领,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个党员一面旗”。在疫情防控的斗争中,全区广大共产党员要顽强奋战、勇于奉献,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激励广大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共度难关。要带头践行党中央和省市区委明确的疫情防控要求,弘扬正能量,不信谣不传谣,坚决同各种不良现象作斗争,共同维护社会公共秩序。要积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减少不必要的上门拜年、聚会聚餐等活动,自觉配合有关部门工作,如实提供相关情况,有效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防御素在抗病毒免疫中的作用 篇6

1 防御素概述

防御素为一类富含半胱氨酸的阳离子小肽,分子内形成数对(通常是3对)二硫键,主要根据6个半胱氨酸残基的结合性,防御素分为2类:α-和β-防御素。在α-防御素中CysI-CysVI、CysII-CysIV、CysIII-CysV形成二硫键,而β-防御素中对应的连接是CysI-CysV、CysII-CysIV、CysIII-CysVI[1]。尽管有这些区别,但是它们的三级结构还是非常的相似,说明其结构在发挥功能中重要作用。目前,人类中已经鉴定了6种α-防御素,由于前4种主要存储于嗜中性白细胞的嗜苯胺蓝颗粒,通常称为人嗜中性白细胞肽(human neutrophil peptides,HNP)1-4。防御素5-6(HD5-6)由于存储于胃肠道基底绒毛Paneth细胞颗粒内,通常称肠道防御素。人β-防御素(human beta-defensins,HBD)包括HBD-1、HBD-2和HBD-3广泛表达于上皮细胞,在大多数皮肤和黏膜包括正常呼吸道和口腔上皮可检测到,是天然黏膜防御系统的重要效应子[2]。近来,称为θ-防御素的环状抗微生物肽已经在猕猴中鉴定,而人类所有编码θ-防御素的基因含有终止子,因此可能构成表达的假基因[3]。尽管不同防御素具有差异性,但它们的显著特点是能够杀灭广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构成天然免疫的重要成分。

2 防御素抗病毒作用

2.1 阻断病毒进入

病毒成功感染的前提是吸附并进入敏感细胞,因此干扰这些过程的因素均可阻断病毒建立有效感染。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防御素能在病毒入侵的不同步骤阻断病毒进入。先前研究表明人上皮细胞HBD-2和HBD-3通过直接与病毒粒子相互作用和调节免疫活性细胞上复合受体CXCR4阻断了HIV-1复制[4],该研究小组进一步研究发现HBD-3是HIV-1复合受体CXCR4的拮抗剂[5]。与这一结果相一致,Gallo S A等[6]证明Retrocyclin-1[根据人θ-防御素假基因序列合成的环状18肽(RC-100)](4μmol/L)能完全阻断HIV-1囊膜蛋白利用CXCR4或CCR5介导的融合,进一步分析发现RC-100抑制HIV-1囊膜蛋白介导融合,但没有损害CD4的侧向移动,并且抑制CD4缺陷细胞与携带不依赖CD4 HIV-1囊膜蛋白细胞的融合。因此,它能在没有膜蛋白交联或抑制gp120-CD4相互作用情况下发挥作用。RC-100在HIV-1囊膜蛋白融合级联的晚期发挥作用,但是早于六螺旋束形成。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表明RC-100以不依赖聚糖方式高亲和力结合gp41功能域,并且选择性结合gp41 C末端七肽重复区。

另有研究表明,θ-防御素Retrocyclin-2以高亲和力[K(d),13.3nmol/L]结合固定单纯疱疹病毒2型糖蛋白B,阻断病毒吸附,并且在单纯疱疹病毒2型结合或穿入阶段加入Retrocyclin-2显著降低VP16核转运和ICP4表达[7]。与这一结果类似,Furci L等[8]发现α-防御素对初期分离和实验室适应HIV-1分离株有广普抑制活性,这种抑制的主要机制是α-防御素特异性结合HIV-1主要细胞受体CD4和病毒囊膜糖蛋白gp120。而且,α-防御素处理CD4+T细胞导致CD4表达显著下调。通过单克隆抗体竞争试验,与α-防御素相互作用的区域定位于CD4的D1结构域、CD4相邻表面和gp120的复合受体结合位点。与这些结果相一致,α-防御素抑制HIV-1 gp120结合CD4。这些数据说明α-防御素特异性阻断HIV-1感染的起始阶段,并且调节CD4表达。最近,Falco A等[9]研究发现HNP-1不仅能通过干扰病毒性出血败血症病毒(viral haemorrhagic septicaemia rhabdovirus,VHSV)G蛋白依赖的融合灭活VHSV粒子,而且能通过上调Ⅰ型IFN反应关联基因,如Mx,抑制VHSV复制。

2.2 阻断细胞内病毒复制

先前研究表明有免疫血清存在时,HNP-1作用于靶细胞,并在核输入、逆转录和整合后步骤阻断HIV-1感染。而且,初始CD4+T细胞中,HNP-1介导的HIV-1抑制与α-防御素-1抑制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信号途径有关[10]。近来,Buck等[11]发现HNP(-1,-2和-3)和HD-5是表皮和黏膜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有效拮抗剂。抑制浓度的防御素没有损害病毒粒子的结合及从细胞表面的内摄作用或脱壳,但是防御素处理细胞中乳头瘤病毒没有自小囊泡释放并运至细胞核。这说明α-防御素干扰步骤发生于病毒结合后,内体释放前。与这一发现相一致,在病毒起始结合细胞后几个小时,乳头瘤病毒对α-防御素仍然敏感。流感病毒感染后,Salvatore M等[12]立刻用HNP-1处理培养细胞,导致流感病毒复制和病毒蛋白合成显著抑制,并且流感病毒感染前HNP-1处理细胞后清除,也能抑制病毒复制,表明这种抑制是由于细胞通路的调节。进一步分析发现HNP-1抑制病毒感染细胞的PKC激活,表明与PKC有关。

最近,Smith J G等[13]证明微摩尔浓度的人α-防御素抑制腺病毒感染,进一步研究发现防御素直接结合腺病毒的裸露外壳,并阻止腺病毒粒子从细胞内小泡释放,引起病毒粒子在早期内涵体和溶酶体中积聚。

3 防御素免疫调节作用

3.1 趋化作用

CC趋化因子受体(CC-chemokine receptor,CCR)6是趋化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CC趋化因子巨噬细胞炎症蛋白-3惟一的已知受体。已经证明HBD-2通过和CCR6相互作用能招募记忆性T细胞和幼稚树突状细胞,从而促进获得性免疫反应。随后,有研究表明鼠β-防御素-2不仅能通过CCR6趋化幼稚树突状细胞,而且作为Toll样受体-4的内源性配体能直接作用于树突状细胞,诱导共刺激分子上调和树突状细胞成熟[14]。与这些结果相一致,Grigat J等[15]研究表明人α-防御素家族对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肥大细胞的趋化作用在进化上保守,并受β-防御素-2严谨调节,相似的是,β-防御素家族对巨噬细胞和肥大细胞的趋化作用在中进化上保守[16],这说明了防御素趋化作用在免疫调节中的重要性。最近,Falco A等[17]证明HNP-1在鳟鱼体内对白细胞具有明确的趋化作用,表明HNP-1跨越物种的有效性。

3.2 诱导细胞因子

在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中,细胞因子发挥重要作用,防御素能通过诱导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节功能。先前研究已经表明,呼吸道上皮细胞中HNP(-1、-2和-3)上调原代支气管上皮细胞IL-8和IL-6表达[18]。Boniotto M等[19]研究表明HBD(-1、-2和-3)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产生一系列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这三种防御素都能上调IL-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然而其它细胞因子如IL-6 和IL-10的诱导则有较强的选择性。值得注意的是,诱导的许多细胞因子与获得性免疫反应有关,表明了β-防御素在连接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中的可能作用。与β-防御素诱导效应相似,低浓度和中浓度(5和10μg/ml)纯化HNP-1处理的人支气管和肺泡上皮细胞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分泌更多IL-8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20]。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研究结果的相同之处是防御素诱导IL-8产生,而IL-8又吸引中性粒细胞,导致产生更多防御素,从而保持抗微生物环境。

T辅助细胞(helper T cell,Th)1型细胞因子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ity t lymphocyte,CTL)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有关,并促进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IL-12和IFN-γ是重要的Th1型细胞因子。Ma X T等[21]研究表明L1210-MBD-2(能分泌功能性鼠β-防御素-2的小鼠白血病细胞系L1210)接种小鼠增加了IL-12和IFN-γ产量。

先前Falco A等[9]研究已经表明HNP1能诱导鲑鱼Ⅰ型IFN反应关联基因,如Mx,抑制VHSV复制,最近,他们又研究了HNP1在鳟鱼体内的免疫调节作用。肌内注射合成的HNP1诱导鳟鱼编码促炎症细胞因子(IL-1β、TNF-α1和IL-8)和CC趋化因子(CK5B、CK6和CK7A)及I型IFN反应相关基因[Mx1、Mx2、Mx3和IFN调节因子3(regulatory factor 3,IRF-3)]在鳟鱼不同组织(肌肉,前肾和血液)转录表达[17]。这表明除了直接作为抗病毒效应分子,HNP-1还能跨越物种介导免疫调节。

4 存在问题

虽然防御素比目前应用的抗生素有很多潜在优势,并且抗微生物肽效力在动物疾病模型中取得了喜人的成就,但是防御素疗法应用于临床还有很大的挑战:如在体内对蛋白酶降解的敏感性,会负性影响药代动力学,因此阻止防御素全身应用;关于高电荷肽潜在毒性信息还缺乏;在生理盐条件下获得高杀微生物活性能力还存在疑问;防御素开发和生产相关的相对高成本;不同生理和/病理条件下,防御素的功效有差别甚至相反,如最近Klotman M E等[22]证明淋球菌诱导的HD5和HD6能促进HIV感染。

虽然有很大挑战,但是防御素鼓舞人心的性能表明它们作为一类新的药物仍然很有前景。开发具有包埋保护基团或稀有氨基酸的更小肽已经被一些实验室和公司所采用,以克服昂贵的造价和降解的敏感性;以基因工程手段,在宿主内大量表达防御素,不失为降低成本有效途径。相信随着该领域的不断成熟,开发基于防御素治疗面临的一些问题将会不断得到解决。

5 展望

目前,化学药物对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还都很有限,科研工作者探索的目光注意到了生物天然源的肽类抗生素,防御素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其抑菌和杀菌活性已为大家所熟知,但其在抗病毒免疫中的作用和机制还不甚明了,近年来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为病毒病的预防和治疗奠定了基础。卵清蛋白(OVA)和HBD-1或HBD-2通过鼻内免疫C57BL/6小鼠,与仅免疫OVA相比,HBD-1和HBD-2诱导更高水平的OVA特异性IgG[23]。近来,Ma X T等[21]又进一步证实了防御素的免疫增强作用。L1210-MBD-2接种小鼠显著降低了白血病发生,增强了CTL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所有接种恢复小鼠对亲代L1210攻毒表现出保护性免疫,并产生白血病特异性记忆CTL。带有辐照L1210-MBD-2细胞的疫苗能治愈50%的白血病小鼠,表明鼠β-防御素-2有效地激活抗白血病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反应,有望成为新型的免疫佐剂。最近,Brandt等[24]在小鼠模型中证明合成θ-防御素retrocyclin-2预防单纯疱疹病毒1型角膜炎的有效性。有趣的是,RC-100和RC-111(与RC-100具有相同的氨基酸序列,并且也是环状的,但是其氨基酸残基沿肽骨架以反向排列)对HIV-1感染却有显著不同的效应。0.2mg/ml RC-100抑制大约80% CD4+细胞感染,而其反向类似物RC-111显著增强了感染。相反,40ng/ml RC-111显著增强了HIV-1感染CD4-细胞,而10mg/ml RC-100显著抑制了HIV-1感染。RC-100和RC-111显著不同的作用表明θ-防御素的拓扑学和极性能决定它们对HIV感染的效应。RC-100抑制HIV-1感染,有望开发成为抗HIV-1药物,而RC-111增强HIV-1感染则有益于开发成增强HIV慢病毒载体基因呈递的促进剂。

摘要:防御素是由粒性白细胞和上皮细胞产生、富含半胱氨酸的内源性抗微生物肽。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防御素在抗病毒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抗病毒作用和免疫调节。深入理解防御素在抗病毒免疫中的作用有助于预防和治疗病毒病。因此,该文重点综述防御素的抗病毒活性和免疫调节作用。

抗病毒作用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4月-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CHB患者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49例, 女31例, 年龄25~55岁, 平均年龄 (37.5±2.3) 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2005年12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联合制定的CHB防治指南的标准。给予抗病毒治疗, 血液标本取抗病毒前和抗病毒后治疗12周和治疗24周的外周血。选取4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 所选健康人均接种乙肝疫苗, 经检测肝功能正常, 病毒性肝炎标志物为阴性。

1.2 方法

给予观察组患者口服10 mg阿德福韦酯, 1次/d, 治疗48周。采集服药前、服药12周、服药24周的血液3 mL, 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 并标记CD4、CD8抗体细胞。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表示, 并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各组研究对象T淋巴细胞亚群计数

详见表1。

注:※与健康组比较, t=2.21, P<0.05。

2.2 抗病毒阿德福韦酯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对比

详见表2。

2.3 抗病毒阿德福韦酯治疗前后肝功能、HBV-DNA对比

详见表3。

3 讨论

3.1 乙肝病毒 (HBV) 持续感染的细胞免疫机制

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构成了人体抗HBV免疫主体, 包括巨噬细胞、NKT/NK细胞亚群、DC亚群、T淋巴细胞、B细胞等。通常对患者机体内的HBV清除时采用CD8+细胞性T淋巴细胞这种溶细胞机制进行清除, 或采用T细胞、NK细胞、DC、巨噬细胞等细胞因子介导进行非溶细胞机制进行清除。非溶性细胞性抗病毒机制能够有效清除细胞核中cccDNA和胞质HBV复制中间体[2]。

HBV慢性化主要是因为Th细胞和CTL数量下降, 致使患者体内的抗体降低, HBV特异性CD4+细胞和CD8+功能下降, 引起天然免疫机能、T细胞、DC功能等免疫功能降低, 干扰患者机体免疫, 导致CHB的发生。

3.2 抗病毒治疗对CHB细胞免疫的重建作用

据临床研究, 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HBV-DNA载量, 促进HBsAg转阴, 转换HBeAG, 改善肝组织, 预防阻断肝硬化等严重后果的发生。通过早期采用抗病毒治疗, 具有免疫重建的功效, 恢复受损的免疫功能[3]。

据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 慢性HBV感染会呈现出慢性乙型肝炎、肝炎肝硬化等阶段, 病毒会引起患者免疫系统紊乱, 致使免疫功能下降, 导致CHB患者CD4+、CD8+低于健康人, 且CD4+功能逐渐降低, 免疫功能不能清除病毒, 加重肝功能损害, 引起ALT和TBiL值升高[4]。

本研究观察组采用阿德福韦酯作为抗病毒治疗药物, 治疗12周和24周CD3+、CD4+、CD8+逐渐升高, 有效改善患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现状。在抗病毒治疗前, 与对照组健康者相比, CD3+、CD4+、CD8+均不正常, 且ALT和TBiL均较高。通过给予观察组阿德福韦酯治疗12周后, ALT和TBiL逐渐下降, 用药24周后, 转阴性恢复正常。结果表明观察组慢性乙肝患者通过抗病毒治疗, 肝功能得以有效恢复改善, 起到保肝降酶的作用。观察组在治疗前, HBV-DNA指标不正常, 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表现为复制状态。给药阿德福韦酯24周后, HBV-DNA指标恢复正常, 转为阴性。

注:与健康组比较, t=2.23, P<0.05。

注:*与健康组比较, t=2.19, P<0.05。

综上所述, 通过抗病毒阿德福韦酯药物治疗, 提高CHB患者外周血CD3+、CD4+、CD8+水平, 使患者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得以修复重建, 有利于清除病毒, 稳定T淋巴细胞各亚群水平, 发挥正常的免疫功能。

参考文献

[1]黄春红, 万谟彬, 佘会元.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肝患者的免疫重建作用[J].山东医药, 2011, 9 (16) :163.

[2]李云秀.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216例药物监护[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2 (31) :103.

[3]刘翔, 胡佳.HBeAg阴性慢性乙肝初治抗病毒策略对比[J].医药导报, 2010, 10 (11) :360.

猪蓝耳病病毒作用机制 篇8

1996年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 将猪蓝耳病列为法定报告疫病, 国内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导致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病毒毒株变异快, 致病率高, 病猪死亡可达100%。

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1.1 PRRSV病原学特点

PRRSV、LDV、SHFV、EAV等均属动脉炎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PRRSV是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 病毒粒子直径50~70 nm, 核衣壳35 nm, 核衣壳呈立体对称的二十面体。

PRRSV在猪体内对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有亲嗜性, 特别对猪肺泡巨噬细胞 (PAM) 有亲嗜性。病毒能够在Marc-145、MA-104和CL2621等多种传代细胞系上生长, 但产生的CPE不明显, 高致病性蓝耳病毒株在Marc-145细胞中生长1~3代即可产生明显的CPE。

1.2 PRRSV血清型

PRRSV具有两个血清型, 即美洲型 (VR-2332株) 和欧洲型 (LV株) 。PRRSV基因组长约15 kb, 最新发现PRRSV有9个开放阅读框, 分别为ORF1a、ORF1b、ORF2a、ORF2b、ORF3-7, 不同的ORF之间存在重叠现象。

PRRSV有六个结构蛋白, 其中以N蛋白和ORF7编码的M蛋白免疫原性最好, N蛋白有六个抗原决定簇, 能够促进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M蛋白至少有五个抗原决定簇, 是所有保守毒株的共同决定簇。非结构蛋白Nsp2是高致病性蓝耳病暴发的最主要的抗原蛋白。

2 抗体依赖增强 (ADE) 作用

2.1 抗体依赖增强作用的特点病毒与抗体反应后, 复制或感染能力出现显著增强的现象称为抗体依赖增强作用。

研究发现在培养PRRSV巨噬细胞培养液中加入少量抗体处理后, 可显著提高病毒的复制量和速率, 如马传染性贫血病毒 (EAV) 、登革热病毒 (DV) 和水貂阿留申病毒 (ADVM) 等均存在此类现象。

蓝耳病特有的抗体依赖增强现象发现较晚, 被广泛认为是影响疫苗效果的关键因素。据报道, 不同血清型或同一血清型内的不同毒株ADE现象存在明显差异, 对17株来自北美的毒株进行培养分析发现:17株病毒在巨噬细胞中的增殖情况差异显著, 结果表明不同毒株在用中和滴度的抗体和亚中和滴度的抗体处理后, 病毒的增殖数量、速度差异极显著 (P<0.01) 。有试验发现衣壳蛋白和囊膜蛋白与ADE呈正相关, 囊膜蛋白 (GP5) 既能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 也是导致ADE现象的主要原因。

2.2 抗体依赖增强作用的机理因病毒的结构及感染的宿主细胞有差异, 故ADE的发生也存在差异。

抗体依赖增强作用最早由Halstead S B等提出, 根据反应过程不同主要分为四种:通过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激活C1q通道, 增加C3d蛋白与病毒的结合能力;增强C1q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能力, 增加病毒对细胞的亲和力;通过FcγR介导抑制抗病毒蛋白的合成;抗体与CD4结合后, 增加病毒对靶细胞的感染力。

PRRSV的抗体依赖增强作用主要是通过 (FcγR) 介导发生。PRRSV的ADE发生被认为主要是通过抗原抗体复合物借助抗体Fc段与细胞Fc段的受体结合, 通过内吞作用进入宿主细胞。Ig G作用特点是PRRSV发生抗体增强的基础, 试验发现抗体能通过 (FcγR) 介导增强细胞的吞噬作用, 将病毒引入胞内。

研究发现在机体内的抗体不能完全中和相应的病毒时, 病毒可通过细胞表面 (FcγR) 介导提高对单核细胞和肺巨噬细胞的侵蚀力, Fc和Fc R结合可改变细胞信号转导途径, 诱发抗病毒模式削弱转变为病毒容易进入的模式。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 适应和改变胞内抗病毒机制。研究发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可通过 (FcγRII) 作用增强对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易感性。

不同病毒的ADE作用模式和机理存在差异, PRRSV主要是在低浓度的抗体作用下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通过FcγR介导增强病毒对细胞的侵入能力。

3 PRRS免疫应答及循环感染

除抗体依赖增强作用外, 独特免疫应答也是导致免疫失败的原因。

临床上发现病猪无论是被野毒感染, 还是免疫后都存在一个免疫应答延迟的现象。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繁殖, 引发病毒血症, 以刺激机体产生综合性抗体, 但此时产生的抗体不能有效抑制病毒, 保护性的中和抗体在几周后产生。两种抗体的出现和消失不同步, 从而导致猪蓝耳病临床检测抗体的S/P值较高, 但猪依然处于发病状态, 并易发生继发感染。

研究发现病毒有一层特有蛋白, 当病毒侵入机体时, 猪的免疫系统对其进行识别并产生免疫应答, 但并没有中和抗原, 所以病毒依然可对猪体造成致命伤害。因此, 只有猪体内产生高滴度的蓝耳病特异性抗体, 消除保护性抗原的保护时, 才能真正阻止蓝耳病病毒的侵害。

姬松茸抗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篇9

1 姬松茸的营养成分及活性物质

姬松茸的营养成分包括:水分、粗蛋白、粗脂肪、总糖、粗纤维、灰分, 此外姬松茸具有18种氨基酸, 总量为干重的 21.37%, 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9.7%, 富含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和增强智力的精氨酸和赖氨酸[4]。姬松茸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有核酸、外源凝集素、甾醇、脂肪酸和多糖。与抗癌有关的铬含量在姬松茸总灰分 (干菇) 中为28 mg/kg。

2 姬松茸多糖的提取方法

对姬松茸多糖的提取工艺有多种方式, 可以用水、溶剂、酶法提取, 其中以酶法提取的效果最好。提取的粗多糖中往往混杂着必需除去的蛋白质、色素、低聚糖等杂质。

2.1 热水浸提法

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糖大多数是水溶性的, 可以直接用热水浸提的方法提取。热水提取采用不同比例的热水、不同浓度的乙醇沉淀法。国外主要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姬松茸多糖, 在每100 g子实体干粉中可获得水溶性多糖0.9 g。热水浸提法较为简单, 提取率相对较高, 易被采用, 但是由于热水浸提法时间长且效率低, 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2.2 溶剂提取法

溶剂提取法可分为稀酸法、稀碱法及有机溶剂提取法。酸提取法可能对多糖成分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且对容器造成腐蚀, 除弱酸外一般不宜采用。因为酸对糖苷键有破坏作用, 从而影响多糖的提取率。杨梅等人的研究表明, 用草酸、草酸铵溶液浸提姬松茸可提高多糖的提取率, 但酸碱提取法易破坏多糖的糖苷键及其立体结构和活性。同时碱法提取后的溶液黏度增大, 过滤困难。

2.3 复合酶提取法

复合酶提取法全程分为酶促反应细胞破壁过程和浸提两个阶段:①酶解细胞表面结构及胞间连接物, 并伴有部分糖类物质溶出;②提高温度既可起到灭酶作用, 又可使溶于热水的胞内物浸出率增加。复合酶提取法多采用一定比例的果胶酶、纤维素酶及中性蛋白酶, 此法具有条件温和、易除杂质和提取率高等优点。另外, 采用复合酶法提取可以缩短提取时间。复合酶法浸提全过程仅需1.5 h左右, 为热水浸提所需时间的一半, 并且浸提率比热水浸提率高, 同时明显高于酸、碱浸提法。

3 姬松茸的药理作用

3.1 抗肿瘤作用

姬松茸能激活免疫系统引起抗感染和抗肿瘤效果, 延长大鼠的生命和对抗治疗癌症病人化疗的不良反应。姬松茸既可辅助癌症治疗, 又可参与抗生素耐药细菌严重感染的治疗。姬松茸分离的水溶性蛋白是免疫调节剂, 它能够增量调节树突状细胞的成熟, 从而在治疗上控制癌症和免疫缺陷病的发展。

3.1.1 抗人卵巢癌 (HRA) 细胞

姬松茸β-葡聚糖对人卵巢癌细胞有细胞毒作用。β-葡聚糖能促进p38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AP) 激活, 从而抑制人卵巢癌细胞增殖并放大细胞凋亡级联反应。

3.1.2 抗骨髓瘤sp2癌

将骨髓瘤sp2细胞移植在小鼠皮下, 每日口服姬松茸β-葡聚糖可抑制肿瘤生长。每只小鼠可抑制肿瘤达105 mg, 显示β-葡聚糖在活的有机体内对活的骨髓瘤sp2癌有生长抑制作用。

3.1.3 抗子宫颈癌细胞

Kawagishi H等从姬松茸子实体的丙酮提取物中分离出甾醇类物质, 其中3种对子宫颈癌细胞有抑制其增殖的作用。

3.1.4 抗Lewis肺癌

提取姬松茸的抗血管增生物质对Lewis肺癌小鼠肿瘤生长及转移有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 通过口服姬松茸提取物对肺癌小鼠有较强的抗肿瘤、抗转移及免疫活性调节的作用。

3.1.5 抗前列腺癌

肿瘤异种移植的小鼠口服姬松茸后抑制了肿瘤的生长, 减少了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的增殖和肿瘤微脉管的密度。研究表明, 姬松茸提取物能通过细胞凋亡途径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生长, 并且通过增殖和抗血管增生机制抑制前列腺肿瘤生长。因此, 姬松茸能够用于前列腺癌的预防和治疗[5]。

3.1.6 抗急性白血病

李兴玉等研究表明, 姬松茸多糖可与人端粒酶反义核酸协同诱导HL-60细胞系凋亡。姬松茸能抑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并促进其凋亡, 提示姬松茸有可能成为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有效药物。

3.1.7 抗MGC-803胃癌细胞

姬松茸乙醇提取物在体外对人MGC-803胃癌细胞株有明显的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3.2 保肝作用

姬松茸的有效成分能促进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恢复。段县平等在姬松茸多糖对四氯化碳染毒兔肝脏的保护效应研究表明, 一定剂量范围内的姬松茸多糖不但对动物无不良反应, 反而能提高对肝脏保护作用尤其是明显降低肝脏的谷丙转氨酶 (GPT) 水平。

3.3 防治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

姬松茸所含丰富的麦角甾醇 (0.1%~0.3%) 在日光或紫外线照射和加热下可以转化为维生素D2, 能有效地预防和治疗人体因缺乏D族维生素而引起的佝偻病和骨质疏松症, 对儿童的骨骼、牙齿发育有着不可低估的保健作用。

3.4 降血糖

姬松茸所含的多糖体 (β-D-葡聚糖) 、多糖-蛋白质复合体和RNA-蛋白质复合体具有降血糖作用, 可以改善糖尿病病人的症状, 能为糖尿病病人提供一种方便有效的治疗途径。

3.5 抗病毒

姬松茸可以明显地增强口蹄疫病毒 (FMDV) 的抗体反应, 在接种口蹄疫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疫苗时添加姬松茸菌丝体萃取物, 可观察到小鼠T淋巴细胞扩散。姬松茸在体内的抗感染作用表明, 姬松茸提取物对人类的细菌和其他感染也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3.6 抗寄生虫和抗排斥

姬松茸因含有β-葡聚糖和蛋白多糖免疫调节物质, 通过抗卵白蛋白免疫球蛋白E (TH2) 反应而具有抗寄生虫和抗排斥的免疫力 [6]。

3.7 抗炎作用

赵容杰等研究表明, 姬松茸多糖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急性耳炎、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关节肿胀、小鼠棉球肉芽肿亚急性炎症和大鼠佐剂关节炎模型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并且有很好的量效关系。

3.8 抗氧化作用

张卉等对姬松茸液态发酵胞外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表明, 姬松茸多糖对羟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均有很强的清除作用。喻利等发现姬松茸菌丝体的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 它与防癌、抗癌、降脂和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有关, 可以促进激素的分泌, 增强应激能力, 对中风、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及贫血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赵扬帆等以茶多酚为对照研究姬松茸酚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并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研究姬松茸酚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结果表明, 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姬松茸酚对羟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 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效果明显。同时, 他还对姬松茸酚抗油脂自动氧化的能力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姬松茸酚具有一定的抗油脂氧化活性。

3.9 抗疲劳作用

刘新海等对姬松茸多糖发酵液胞内多糖的抗疲劳作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姬松茸多糖能明显延长小鼠游泳时间与耐缺氧时间。

3.10 抗微生物作用

姬松茸水提物对细菌、真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其中对细菌的作用十分明显, 尤其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 其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桔青霉和黑曲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特别对桔青霉和枯草杆菌的作用十分突出, 表明姬松茸子实体对多种造成食品腐败的微生物具有一定的抗性。

3.11 抗辐射作用

日本学者给试验组犬连续饲喂姬松茸, 以放射线照射全身, 通过血液检查及免疫机能测试对姬松茸抗辐射功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发现对照组犬白细胞、淋巴细胞有减少倾向, 试验组犬则未见任何变化。试验结果表明, 姬松茸具有防止放射线造成免疫抑制的作用。 张秀文等的试验结果表明, 经水溶性姬松茸提取物 (ABPS) 治疗, 受辐射小鼠的骨髓外周血液白细胞数明显升高, 同时单系祖细胞 (GM-CFU) 产出率也明显恢复。二者的回升呈平行关系, 提示水溶性姬松茸提取物对骨髓粒-单系祖细胞的增殖、分化、成熟和释放的全过程均有促进作用。

4 姬松茸提高免疫功能的机理

4.1 提高体液免疫水平

给小鼠饲喂姬松茸8~9周后观察, 结果表明血清免疫球蛋白G (IgG) 水平提高, 多核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 脾脏的T淋巴细胞数量增多, 小鼠的免疫功能明显提高[8]。

4.2 对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的影响

姬松茸萃取物能明显促进体外和体内脾细胞的扩散。姬松茸萃取物提高白细胞介素-6 (IL-6) 和干扰素-γ (IFN-γ) 水平, 降低体外和体内白细胞介素-4水平, 从而对免疫功能进行调节。

4.3 增加巨噬细胞的百分比

姬松茸萃取物增加了体内和体外具有吞噬作用的巨噬细胞的百分比, 并增加其剂量依赖效应。应用姬松茸萃取物治疗以后, 小鼠的自然杀伤细胞 (NK) 开始吞噬淋巴瘤 (YAC-1) 靶细胞, 每天使用3, 6 mg/kg第14天时靶细胞比率分别为25∶1和50∶1。结果说明姬松茸萃取物促进了免疫调节作用。

4.4 提高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

姬松茸菌丝体提取物可以诱导白介素-12的表达, 口服姬松茸能增强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经过半纤维素酶加工而得到的姬松茸菌丝体通过对CD14/TLR4和自然杀伤细胞活性的行为依赖而激活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口服姬松茸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在野生型 (WT) 的C57BL/6、C3H/HeJ和Balb/c小鼠的细胞毒作用。

4.5 提高吞噬指数和E-花环形成率

姬松茸粗多糖能提高小鼠的吞噬指数和E-花环形成率, 表明它能提高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功能。免疫功能的增强可以及时清除发生变异的细胞并实现免疫监视功能, 这对防癌具有积极的意义。

4.6 姬松茸可作为免疫佐剂

姬松茸多糖还可作为免疫佐剂协同其他药物共同发挥作用。段县平等通过给鸡口服、注射姬松茸多糖研究其对鸡疫苗免疫力和红细胞免疫力的影响, 结果表明姬松茸多糖作为免疫佐剂可以提高鸡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和疫苗保护率, 使免疫力维持持久但未见明显量效关系。在疫苗免疫初期, 适当剂量的姬松茸多糖能提高红细胞 C3b受体花环率, 增强红细胞免疫功能。姬松茸的提取物可能代替佐剂, 加强了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以改善体内的DNA疫苗的效力。李敏等采用灵芝、姬松茸、黄芪多糖+茶多酚复合剂对小鼠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非特异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进行了研究, 给健康雄性小鼠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复合剂, 利用小鼠足跖增厚法 (DTH) 检测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利用Jerne改良载片法和半数溶血值 (HC50) 检测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 利用滴片法检测单核-巨噬细胞活性的变化, 结果表明, 低、中、高剂量组灵芝、姬松茸、黄芪多糖+茶多酚复合剂极显著增强了小鼠细胞免疫功能 (P<0.01) , 中、高剂量组显著增强体液免疫功能和单核-巨噬细胞功能 (P<0.05) 。

5 小结与展望

姬松茸因含有丰富的抗病活性成分, 因此具有很高的保健功效和药用价值。姬松茸在抑制肿瘤、降血糖、减少低密度胆固醇沉积、提高机体免疫力等方面的功效尤其引人瞩目。通过对姬松茸药理作用和提高免疫功能机理的研究, 探索其抗病作用和免疫机理的本质, 可以有效指导姬松茸资源的全面开发利用。总之, 姬松茸不仅可作为一种味美、保健和药用的珍贵食用菌, 而且其科研及应用价值皆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值得相关领域科研学者深入探讨、研究和开发。

参考文献

[1]FIRENZUOLI F, GORI L, LOMBARDO G.The medicinal mush-roomAgaricus blazei murrill:review of literature and pharmaco-toxicological Problems[J].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08, 5 (1) :3-15.

[2]孙臣心.姬松茸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分析及生物活性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9.

[3]宋顺宗.姬松茸中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D].延吉:延边大学, 2004.

[4]孙培龙.姬松茸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2007.

[5]YU C H, KAN S F, SHU C H, et al.Inhibitory mechanisms ofAgaricus blazei murillon the growth of prostate cancer in vitro and invivo[J].J Nutr Biochem, 2009, 20 (10) :753-764.

[6]ELLERTSEN L K, HETLAND G.An extract of the medicinalmushroomAgaricus blazei murillcan protect against allergy[J].ClinMol Allergy, 2009, 5 (7) :6.

[7]CHAN Y, CHANG T, CHAN C H, et al.Immunomodulatoryeffects ofAgaricus blazei murillin Balb/c By J mice[J].J MicrobiolImmunol Infect, 2007, 40 (3) :201-208.

抗病毒作用 篇10

1 NK细胞的一般特征

NK细胞在抗肿瘤及抗细胞内病原体 (包括HBV) 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NK细胞功能包括细胞溶解和分泌细胞因子、激活抗原递呈细胞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APCs) [6,7]。

1.1 细胞溶解

细胞溶解途径需要NK细胞-靶细胞直接接触和免疫突触的形成。NK细胞溶解靶细胞的机制有两种。第一种机制为Fas-L (NK细胞) 和Fas (靶细胞) 之间的交互通过外在途径激活凋亡[7]。第二种机制为NK细胞通过免疫突触释放穿孔素和Granzymes[8]。研究人员认为, 穿孔素通过细胞膜向靶细胞细胞质释放Granzymes[8]。Granzymes是丝氨酸蛋白酶活化凋亡效应物[9]。NK细胞也通过上述机制杀死HBV感染细胞[10], 因此NK细胞被认为是重要的抗HBV免疫细胞。

1.2 分泌细胞因子

研究显示, 促炎细胞因子在对乙肝病毒免疫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11]。NK细胞是抗乙肝病毒重要的免疫细胞, 并分泌促/抗炎细胞因子, 如干扰素 (IFN-c) 、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 、白介素 (IL) -2、IL-22、IL-10和IL-13[12,13,14,15]。研究表明, 细胞因子在长期HBV感染的表达中断可导致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降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加[15,16]。这些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可能导致抗HBV免疫反应的抑制。NK细胞是促/抗炎细胞因子的重要来源, 而NK细胞的功能可由HBV破坏。在肝硬化和HCC的发病机制中, NK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7]。

1.3 NK细胞与APC相互作用

NK细胞与APC细胞, 如B细胞、巨噬细胞 (MQ) 和树突状细胞 (DC) , 有特殊的相互作用[18]。研究表明, NK细胞不仅直接杀死HBV感染细胞, 而且通过与其他免疫细胞如MQ和DC等诱导产生促炎细胞因子 (如IL-12) 干扰抑制HBV复制。IL-12是一个重要的先天免疫细胞因子, 在对HBV免疫反应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9]。

1.4 NK细胞受体

体内和体外多项研究已经证明, NK细胞表达一些刺激和抑制受体[19]。4个主要的刺激受体为: (1) 与含有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序 (ITAM) 耦合的蛋白质受体; (2) 胞质内包含的ITAM序列受体; (3) 不含ITAM激活序列受体; (4) 黏附分子[19]。抑制NK细胞功能受体则是通过其胞质内含有免疫受体酪氨酸活化基列 (ITIMs) 而致磷酸酶募集[19]。近期发现NK细胞除了刺激和抑制受体, 还带有某些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受体来调节NK细胞活化。NK细胞相应受体及其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着NK细胞的命运[20]。而某些病毒, 包括HBV, 则通过各种机制加重NK细胞抑制受体的作用, 以防止NK细胞活化。

1.5 NK细胞亚型

外周血NK细胞的异质性响应表明人类NK细胞有几个亚群[21]。而这些细胞特征已经揭示NK细胞亚种群的存在, 包括CD56dimCD16+、CD56brightCD16+、胸腺细胞、NK22和记忆NK细胞。

1.5.1 CD56dimCD16+细胞亚群

特点是高表达CD16 (FCc RⅢ) , 主要为细胞毒细胞[22]。细胞毒细胞是NK细胞的主要亚群, 功能为激活抗病毒感染细胞和肿瘤细胞[23]。受损CD56dimCD16+细胞可能会导致不完全的消灭病毒。因此, CD56dimCD16+NK细胞数量减少会导致HBV持久性感染[24]。所以这个亚型对抗HBV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1.5.2 CD56brightCD16+细胞

主要的细胞因子分泌细胞。主要分泌IFN-c[25]。IFN-c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 参与刺激APC细胞产生HBV抗原以及产生促炎细胞因子, 包括IL-12、IL-6等[25,26]。

1.5.3 胸腺细胞亚群

表达Gata3和IL-7受体α (IL-7Ra) , 表达少量LY49、CD11b和Granzyme B, 因此无法如CD56dimCD16+细胞那样起到使病毒感染细胞细胞溶解的作用[27]。但考虑到这个亚群在病毒感染期间, 产生细胞因子的重要作用, 以及基于这样一个事实, 持续性长期的HBV感染患者会遭受到细胞因子模式改变[10], 故胸腺NK细胞可能会成为对乙肝免疫治疗的靶细胞。

1.5.4 NK22细胞亚群

主要产生IL-22的NK细胞, 但表达Granzyme B和其他细胞因子水平低于其他亚群[16]。NK22细胞显示CD56+、CD117high和CD94-表型[16]。IL-22是HBV感染的发病机制和结局的重要细胞因子。目前NK22细胞在乙肝发病和进展过程中的作用不完全清楚[28]。因此, NK22细胞被认为是乙肝疾病病因学研究进展一个新的候选。

1.5.5 记忆NK细胞

记忆NK细胞是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亚G1 (KLRG1) 阳性细胞, 具有强大的细胞溶解和生产细胞因子的能力[29]。这个亚型细胞有一个激活的低阈值, 因此对靶细胞表达低激活剂水平[29]。NK22细胞与NK细胞、记忆NK细胞和肝炎之间关系尚未明确。

2 NK细胞和HBV感染

NK细胞的行为在对HBV感染免疫反应中是非常重要的, 通常在HBV感染患者外周血有高数量的NK细胞[30]。如果有抗HBV能力良好的NK细胞, 可能会使肝脏完全清除HBV。Zhao等[30]报道,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HBV感染患者肝脏中存在大量的NK细胞。有但其研究也显示, 与慢性感染患者和健康对照组比较, 急性感染患者有更多的NK细胞激活受体和更少的抑制性受体[30]。此外, 研究表明, 急性感染患者的NK细胞活化程度与HBV DNA水平呈负相关, 与HBV清除呈正相关[30]。Yin等[31]证明在动物的肝脏模型中, IL-15可使IFN-b上调, 抑制HBV复制。这是因为IL-15是激活和促NK细胞成熟的主要细胞因子。Li等[32]的研究证明了NK细胞参与早期HBV清除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NK细胞的频率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数量呈负相关。上述研究表明, NK细胞对HBV免疫反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效的NK细胞反应会使受感染肝脏完全根除HBV。

长时间的HBV感染患者其NK细胞功能可能会中断, HBV感染会导致NK功能失常, 进而引起某些患者的持久感染。例如研究表明, 在感染细胞中HBV可使MHC-1类分子表达下调, 从而逃避T细胞毒性免疫应答[33]。因此, 在某些情况下HBV通过这些MHC分子逃避宿主的适应性免疫反应, 这可能反过来导致持续感染[34]。研究显示, 隐匿型和慢性乙肝患者的NK细胞表达C-C趋化因子受体5 (CCR5) 数量明显降低[18]。Li等[35]研究也表明, 长期HBV感染患者的HBV DNA复制的高水平使NK细胞产生IFN-c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因此, 肝炎患者NK细胞的活化是有缺陷的。研究表明, 长期HBV感染患者的血清免疫抑制性细胞因子TGF-b水平表现出增加[36]。长期HBV感染患者, TGF-b通过下调NKG2D/DAP10和2B4/SAP表达作用于NK细胞[37]。NKG2D是一种NK细胞的非ITAM关联受体, TGF-b的高表达与NK细胞功能受损相关, 这也可能是导致HBV持续感染的另一种因素。研究还表明,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HBV感染的患者NK细胞中CD56brightCD16+细胞百分比增加, 而NK CD56dimCD16+细胞百分比则减少[38]。因此, 长期HBV感染患者NK细胞数量和功能是中断的。

3 NK细胞反应和肝损伤

NK细胞功能, 除了在受感染的肝细胞根除HBV的重要作用, 其对肝炎的并发症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包括肝硬化和HCC[39]。30%~50%的肝脏淋巴细胞是从外周血迁移到肝脏的NK细胞并转为肝脏特异NK细胞, 这种特异的NK细胞比其他器官的NK细胞具有更高水平的对肿瘤及病毒感染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40]。从正常肝脏 (非肝硬化) 中提取的NK细胞可以杀死人类HCC细胞株Hep G2[41]。另一项动物模型研究显示, NK细胞可以抑制肝脏纤维化[42]。有研究也表明, 人类NK细胞在抑制小鼠肝纤维化方面可能发挥很大的作用[43]。因此, NK细胞在抗病毒和控制肝细胞癌以及肝纤维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发生病毒性肝炎时这种平衡被打破, 当受感染肝细胞产生炎症细胞因子, 包括IL-12、IFN-a/b, 可激活细胞毒性以及NK细胞向受感染的肝脏的渗透。然而,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 慢性HCV感染患者细胞毒性增加[44]。这表明, 正常情况下尽管肝内NK细胞活性表现出高于外围NK细胞, 但在HCV和HBV感染时NK细胞活性减少[44]。人类NK细胞通过杀死肝星状细胞 (HSCs) 控制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44]。肝星状细胞在肝纤维化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在正常肝脏中肝星状细胞的作用是存储视黄醇 (一种复合维生素A) , 其受损时会活化并转化为成纤维细胞[32]。肝星状细胞的活化是受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免疫细胞 (包括NK细胞) 调控的[32]。因此, 促异常肝星状细胞死亡是NK细胞控制纤维化的机制, 因此NK细胞功能受损可能导致肝脏并发症 (包括肝硬化和HCC) 发病率的增加。许多研究表明, 在肝硬化和HCC, 特别是在病毒感染后, NK细胞功能为受损。Ishimaru等[45]研究表明, 肝细胞癌患者的IL-2阳性NK细胞水平低于HVB病毒携带者和健康对照组。IL-2生产是NK细胞的活化标志, 因此, HBV致HCC患者的NK细胞活性降低。

4 NK细胞作为乙肝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

目前, 7种药物用于治疗乙肝, 这些药物均为抑制HBV复制和疾病进展[46]。这7种药物分类两类, 包括核苷 (酸) 类似物 (NAs) 和干扰素[47]。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等均为NAs[47]。这些疗法优具有易管理、安全性高和清除HBV效果好的优点, 特别是HBe Ag阴性的患者。尽管优势突出, 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1) 慢性肝炎患者需要长期NAs药物治疗; (2) 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影响生活质量; (3) 药物的成本高, 低收入患者很难承受; (4) 无法从肝细胞消除HBV共价闭合环状DNA (ccc DNA) ; (5) 长期使用NAs药物易引起HBV基因耐药性[47]。因此, HBV患者强烈需要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免疫疗法是运用免疫细胞 (包括NK细胞) 治疗持续性HBV感染, 被认为是未来治疗肝炎的新途径。Li等[48]研究表明, 阻断NK细胞抑制性受体NKG2A, 提高NK细胞的活性, 以清除HBV。另一项研究表明, 阻止免疫抑制细胞因子, 包括IL-10和TGF-b, 提高NK细胞的抗病毒功能也可以治疗慢性HBV感染[49]。Tjwa等[50]报道, 修复髓系树突状细胞作为一种很强的NK细胞诱导物, 可以改善慢性乙肝患者的NK细胞功能。另一项研究表明, 体内NK细胞活化可以抑制HBV复制[50]。调节NK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之间的功能, 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病情。

人类重组IL-12 (rh IL-12) 与拉米夫定联用治疗慢性乙肝患者, 结果显示HBV复制水平降低[51]。表明通过细胞因子激活NK细胞是免疫治疗的机制之一, 也可以通过APC细胞触发NK细胞对HVB的免疫反应。这些研究均表明NK细胞可以作为免疫治疗乙肝的有效靶点[52,53]。此外, 研究表明, 其他免疫细胞, 如细胞毒性T细胞、辅助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APC细胞 (包括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 均参与抗HBV免疫反应[54]。因此, 可以直接激活NK细胞, 包括上述免疫细胞的免疫疗法被认为是未来治疗乙肝的新途径。

综上所述, NK细胞不仅在抗HBV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乙肝发展为肝硬化、HCC的过程中也起了重要作用。以此为基础, 针对恢复NK细胞功能为目标的免疫治疗可以通过几种机制抑制肝损伤, 其中可能包括抑制肝星状细胞。这些治疗方法还可以扩展到由病毒引起的HCC治疗。虽然研究结果仍有争议, 但研究证明NK细胞功能, 包括细胞毒性作用和生产细胞因子, 在慢性HBV感染中是被阻断的。因此, 持续性的HBV感染会导致肝纤维化、肝硬化和HCC。另一方面, 免疫和抗病毒治疗提高NK细胞功能的机制尚未明确, 未来对于治疗乙肝和控制HBV相关肝损伤的新疗法研究会集中在如何提高NK细胞功能上。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 (HBV) 是最常见的导致人类肝脏疾病的传染性病原体。乙型肝炎 (以下简称“乙肝”) 的最严重并发症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HCC) 。自然杀伤 (NK) 细胞是免疫反应中识别并消除肿瘤或病毒感染的细胞, 在肝细胞中根除HBV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NK细胞的表型和功能、NK细胞作为乙型肝炎免疫疗法新靶点以及通过针对NK细胞减少HCC或肝硬化的风险做一综述, 为乙型肝炎的免疫治疗提供参考。

上一篇:甲状腺自身免疫紊乱下一篇:重点项目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