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利益诉求

2024-11-14

群体性利益诉求(共10篇)

群体性利益诉求 篇1

1 绪论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我们国家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进入了现代化的工业社会, 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的同时, 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社会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大转型时期, 社会转型的速度、广度、深度、难度等均前所未有。” (1) 在转型期中, 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 比如经济繁荣背后的贫富差距, 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等。当前比较突出的, 也是亟待解决的是弱势群体被边缘化的问题。

我国在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过程中引入了市场竞争, 打破了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 在这种形势下, 政府主导下的利益调节机制无法兼顾所有社会成员, 不仅改革前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成员被逐渐边缘化, 而且改革后也由于经济转轨的原因使大量社会成员失去原有的相对优势而沦为弱势群体 (如城镇下岗职工) 。 (2) 作为社会公器的新闻传媒可以通过选择性传播和发表言论等协调社会成员关系, 从而达到社会整合、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目的。作为“社会解压阀”的新闻媒体, 对于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更是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我们也看到, 新闻媒体在维护弱势群体利益的同时, 也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

2 制约新闻报道的因素

2.1 新闻媒体的特点与弱势群体的地位

新闻传媒的受众是社会中的大众, 这些大众大多生活水平、经济状况中等, 一般关心和自身有关的政治经济生活内容, 弱势群体的状况在他们接收信息中并不重要, 根据新闻“接近性”特点, 新闻传媒毋庸置疑会报导跟大众息息相关的内容, 自然就忽视对弱势群体的报道。其次, 弱势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参与度相对较低, 社会影响较弱, 按照新闻价值标准, 媒体很难将他们置于公众的视野之下。

2.2 社会转型期受众的心理需求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 社会转型期里急剧变革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状态以及价值体系都从各个方面加速了社会的分化, 加快了社会的流动, 中国社会正从过去整体性、同质性的社会结构向着个人化、自主性的社会形态转变。 (3)

人们在社会转型期的心理状态使得他们对新闻媒体提出了新的需求, 即娱乐的需求。大众希望通过媒体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对新闻的需求致使关于弱势群体的新闻报道不能在受众那里获得认同, 收视率的压力也迫使新闻媒体不得不减少关于弱势群体的相关报道。

2.3 停留表面的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往往通过具体的人物经历来展示。可是, 这种个人化的呈现使得人们仅仅关注个人命运的发展而忽视了其中隐含的重要的社会根源。对于弱势群体的展现也只是仅仅关注于个人的生存问题, 没有揭示出产生弱势的原因, 以及改善和救助的方式。在报道中, 追求矛盾尖锐化的叙事走向除了激发人们对弱势群体的同情之外并没有把问题引入实质, 到头来只是在对为富不仁和官员腐败的声讨谴责之后归于平静, 弱势群体的处境依旧没有得到改善。

3 新闻媒体报道的改善途径

3.1 为弱势群体提供诉求渠道

弱势群体的经济社会地位致使他们很难利用新闻媒体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这就要求我们的新闻媒体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主动地为弱势群体服务。这包括两个方面:首先, 可以在自己的媒体上为弱势群体提供免费或是低廉的版面、时段, 新闻媒体巨大的传播效果可以为他们获得理解和帮助提供一个很好的渠道。其次, 新闻媒体可以有意识地报道弱势群体, 积极地反映其情况和发表诉求, 比如可以要求所在的版面和时段要有一定量的关于弱势群体的内容, 使其进入受众的眼帘。

3.2 加强深度报道, 策划活动

对弱势群体的报道不仅停留在简单描述上, 而应该揭示产生问题的原因, 提供解决的途径。加强深度报道和系列报道, 可以为受众提供关于事件的深层背景和来龙去脉, 理性地剖析事件发生的原因, 为受众准确地把握关于弱势群体的内容提供很大帮助。策划相应的活动有助于切实帮助弱势群体, 通过舆论宣传号召群众用实际行动帮助他们, 在改善弱势群体环境的同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媒体声誉。

3.3 加强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

所谓媒介素养指人们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 以及制作生产媒介信息的能力。借助媒介“培养理论”学说, 传播媒介应该运用自身能力对公众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受众在对周围世界了解之后, 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从而对媒体报道进行独立思考。另外, 受众的媒介素养也使他们参与新闻传播, 成为主动的传播者, 对于身边的新闻事件如关于弱势群体的事件进行有效传播。

4 总结

综上所述, 我们不难看出, 新闻媒体在维护弱势群体利益上起到巨大作用, 他们代表弱势群体发出诉求的声音, 他们关注弱势群体的状况以引起国家社会的关注。可是在维护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不容我们忽视, 这些问题无形中削弱了新闻传媒为弱势群体所作的努力。对于弱势群体利益的诉求和保障有待于国家社会各个方面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郑杭生.1994.中国社会大转型[J].中国软科学, (1) :69-71.

[2]林顺利.孟亚男.2010.国内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研究述评[J].甘肃社会科学, (1) :132-135.

[3]欧阳照.2010.电视新闻的叙事学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09.

[4]郑杭生.2003.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2:弱势群体与社会支持[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3-15.

[5]李良荣.2003.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314.

[1]郑杭生.1994.中国社会大转型[J].中国软科学, (1) :69-71.

[2]林顺利.孟亚男.2010.国内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研究述评[J].甘肃社会科学, (1) :132-135.

[3]欧阳照.2010.电视新闻的叙事学研究[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09.

当代大学生利益诉求现状研究 篇2

【关键词】大学生 诉求 现状

【基金项目】2014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理论研究重点课题(GXDJ2014-B030)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 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4-0090-01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指出“要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所谓利益诉求,就是利益诉求主体采用一定的方式,通过相应的渠道,向利益诉求客体表达意见和自身利益时的一系列制度体系及运作方式。大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就是大学生作为利益主体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渠道,将自己的意见和自身利益向学校管理系统进行信息表达和反馈。当前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的主体,思想较为活跃,价值选择多元,其平等意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有向学校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需求。但是在传统的高校管理体制中,诉求的表达、利益的协调以及权益的保障都不尽如人意,因此通过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诉求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解决诉求问题具体办法是非常必要的。

一、当代大学生利益诉求的数据分析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选取一本、二本院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59份,调查中男女比例、年级等人口学变量比例相当。

1.大学生利益诉求的主体意识欠缺

在“是否对学校建设方面进行过献言献策”问题中,56.6%的学生没有提过建议,仅43.4%的学生表示有过建议的表达,其中表达过建议的群体中有85.6%为学生干部或者党员。但问题“当你的个人权益受损时,你最常采取的三种方式”问题中,有72%选择找辅导员,56%的学生选择保持沉默,45%选择与专业教师沟通。

从数据上看,大学生利益诉求的主体意识欠缺,出现该问题一方面是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造成的,当代大学生以90后为主,他们缺乏社会经验,独立生活能力较差,潜意识中他们认为自己是学生,就应该听从学校的安排,缺少积极表达利益诉求的意识和勇气;另一方面,学校管理的一些问题也挫伤了学生利益表达的积极性和信心,使学生对利益诉求采取疏远冷漠的态度。

2.大学生利益诉求的内容

大学生利益诉求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的课程设置、日常生活、就业等多个方面。62.26%的大学生喜欢知识面广的老师同时希望老师在教学方法上有一定的改善,师生间的交流也是在学生们希望老师改善的问题上的一个重要反应,相当多的大学生们喜欢上课老师不点名,想要逃课的同学占得百分比达到15.09%,在课程设置方面73.5%的学生对学校课程设置满意,但26.5的学生认为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进一步调查发现,认为不合理的学生仅仅集中于个别专业。对日常生活的诉求,如宿舍问题、食堂问题、交通出行问题等诉求的比例也达到30%以上。

从数据上看,当代大学生利益诉求的内容是多元的,学生有良好的发展愿望,但学生的期待与高校现阶段的发展的软硬件条件仍然存在这一定的差距,因此,学校从自身找原因,在改革中寻求发展,积极改善现有条件,才能根本上满意学生的利益要求。

3.大学生利益诉求的渠道

在问题“你对学代会是否了解”中,25.8%的学生表示了解,74.2%选择不了解。进一步调查发现,了解的学生中大部分是学生干部。近100%的学生选择与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申诉。而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否密切”问题上,61.4%的大学生表示不密切。

显而易见,大学生的利益渠道狭窄,形式较为单一。学生在表达个人诉求时,学校没有专门的机构或者人员来处理这一问题,辅导员及专业教师充当了临时代言人。学代会作为学生表达诉求的重要渠道,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大学生诉求的效果不理想

很多大学生都没有利益诉求的经历,因此在“你对个人利益诉求效果是否满意”这一可选答的问题上,有80.6%的学生没有回答,有12.3%的学生认为不满意,7.1%的学生认为满意。在“你对学校的管理工作是否满意”问题回答中,70.9%的学生在基本满意之上,29.1%是不满意,其中6%的学生是非常不满意。

二、大学生利益诉求的问题解决路径

1.引导和培养大学生利益诉求的主体意识

培养大学生利益诉求主体意识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培养大学生主动维护自身利益意识。通过宣传教育,让学生了解自身权益和应尽义务,鼓励大学生敢讲话、讲真话;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学校的关系,以主人翁精神参与到学校管理之中,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监督学校各项工作对于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工作事项。二是管理部门要积极转变职能性质,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牢固树立服务型的管理理念。

2.拓宽和畅通大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渠道

积极为大学生利益诉求渠道“扩路”,建构多层次、全方位的学生诉求渠道网络。一是以网络为平台,搭建诉求表达新通道。建立校园网络诉求平台,建立贯穿校级、院系级的转交办网络管理系统,真正实现学生 “话有处说”、“诉有处投”、“怨有处申”、“困有处纾”,通过归口办理,部门间协调合作,把网上诉求平台建设成为学生表达意愿、建言献策的新通道。二是建立走访、下访、探访、回访的“四访”机制,搭起师生之间的关系桥梁。通过绩效考核以推进约谈、下访的有效实行,把主动联系学生、解决学生困难作为管理工作者的“必修课”。同时,适时发布信息使重大诉求事项的处理公开透明。三是要充分发挥各类学生组织的纽带作用,有效扩学生骨干在学校管理中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3.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利益诉求反馈机制

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利益诉求的反馈,学生利益诉求的反馈是工作的收口阶段。一是建立学生利益诉求表达反馈的领导机制,从宏观上统筹规划、协调落实,建立各职能部门定期研究和联动的工作机制,围绕学生诉求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开展相关调研和查证的基础上,及时提出反馈意见。二是针对学生不同诉求给予适时恰当的回应。 能尽快解决的问题应尽快解决,如短时间内不能解决的,制定工作时间表并反馈给学生。针对学生诉求的不合理、不全面,做好相关的沟通、解释,以获得学生的理解、认可、支持,引导学生自觉、科学地承担起相应责任,做和谐校园的积极建设者和推动者。

参考文献:

[1]论群众诉求表达机制的现状与完善,朱逢春,2011.15,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当代大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研究—基于安徽部分高校的调研,李翠萍,2013.08,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群体性利益诉求 篇3

一、失意人群利益诉求

失意人群利益诉求是指当失意人群利益受到侵害时, 诉诸于执政党、政府和其他各级社会组织, 以寻求利益保护的过程。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分层化和利益格局多元化的发展变化, 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由单位人向社区人、社会人转变, 人们因职业、行业、居住小区、户籍、年龄、经济收入的不同而拥有不同的利益诉求。

二、当前失意人群利益诉求中遇到的问题

(一) 诉求渠道缺失

人们的权利和利益意识增强, 开始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反映自己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如果处理不好, 很容易造成矛盾激化, 引发社会冲突。当前, 失意人群选择比较极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声音, 有一很重要的原因是, 他们找不到常规的说话渠道。失意人群暴力行为的发生根本性原因在于个人无法找到有效的协商机制和利益维护机制。相对日益增长的民众诉求来讲, 我国现有的利益表达渠道还远远不够, 导致民众无法有效地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

(二) 诉求渠道单一且不畅

我国现有的人民群众表达利益的渠道主要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信访制, 但这些渠道都存在表达不畅的问题, 不能对群众的各种利益诉求给予有效的回应。

(三) 诉求制度的局限性

体制和机制设计从数量上看, 渠道较多上, 有人大、政协、司法、信访、听证、选举、人民调解、政府调解、新闻传媒、行业组织、社会团体、救助体系、投诉热线等公民利益诉求的主要渠道, 但在实际操作中, 身为个人的公民权益受到侵害时, 这些渠道的作用非常有限, 有些地方创设的人民群众参与政府行为的具体方式诸如现场办公、领导接待日、领导热线、领导信箱等也缺乏规范化的操作制度, 容易“走过场”、“一阵风”。

(四) 群众利益诉求缺乏理性

由于我国的利益诉求表达主体受自身条件的限制, 加上表达渠道不畅, 一些利益诉求表达主体尤其是处于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 容易采取非理性的方式进行表达。

三、利益诉求机制及内容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利益诉求机制包括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推行领导干部接待群众制度, 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 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 建立全国信访信息系统, 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 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 一个畅通、有效的公民利益诉求机制核心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 公民利益诉求渠道多样化、便捷化。在美国, 人们有三个渠道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一是通过所在地区的各级民意代表 (议员等) 代为反映。向议员反映意见、提出诉愿, 是除司法途径外美国公民投诉的主要方式。在美国, 每位议员都有专门的办公室和助手负责处理人们的投诉。二是向行政机构投诉。可通过政府各部门内设的投诉机构, 对这些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进行投诉;也通过专门的机构, 对政府部门或公务员个人进行投诉。三是提起诉讼。美国公民对法律的认同和服从程度很高, 大量的社会矛盾都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在提供利益诉求渠道多样化的同时, 还要提供便捷性, 即方便公民低成本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在德国, 德国联邦议会和州议会均设立申诉委员会。任何人都可以就本人或其他人共同关心的事务向申诉委员会申诉。为了方便公民申诉, 德国议会开通网络在线服务, 设立申诉电话咨询服务, 有的州议会还举办咨询活动和建立议员接待日等, 指导公民采用正确申诉方式进行书面申诉。

第二, 权威的公民投诉处理机构。为提高基层官员对公民诉求的重视, 一些国家设置了信息可直达中央政府行政首长或地方政府行政首长的公民投诉处理机构。这样就避免了公民合法利益诉求被行政机关推诿和拒绝。

第三, 独立的公民投诉处理主体。公民的投诉对象多与政府机构和公务员有关, 公民投诉处理机构是否具有独立性直接影响到投诉处理的效率和效果。在瑞典, 任何遭受不公正对待的个人都可向议会调查官递交书面投诉信。

第四, 有效的公民投诉处理机制。在法国, “协调员制度”能确保处理公民诉求的“协调员”具有独立、权威、连续性的地位, 可以有效地应对公民诉求。协调员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协调公民与各级政府、各级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司法机关的矛盾和纠纷, 对有关法律条文提出修改意见, 对行政部门的设置及职能调整提出建议。

四、完善失意人群利益诉求机制对策与建议

(一)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各阶层的利益诉求需求

做到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及维护群众利益, 把问题及矛盾控制在萌芽状态。

(二) 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

沟通是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沟通可以实现求同存异。搭建的沟通平台可以采取各种形式, 如面对面交流、信访接待、媒体对话、举行听证会等等, 对那些群众要求解决的切身利益问题, 凡是应该解决又可能解决的应及时予以解决, 限于条件一时解决不了的应把真实情况告诉群众, 求得群众谅解。

(三) 完善人民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公民利益诉求渠道要多样化、便捷化, 要建立权威的公民投诉处理机构, 要实施独立的公民投诉处理主体以及建立有效的公民投诉处理机制。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尊重和保障人权, 依法保障公民权利的自由。引导群众合理、合法地实施利益诉求。在处理利益纠纷时, 应更多的采用调节、讨论、服务、合作、激励等容易沟通的、较温和的方法, 避免矛盾激化。

(四) 发挥大众媒体利益诉求表达的作用, 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随着互连网的快速发展, 大众媒体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上有其他表达渠道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通过媒体作出的利益诉求表达, 不必通过中介就可直接抵达决策层, 避免了信息失真, 使群众利益要求能接近决策核心, 实现自主利益的有效表达。因此, 在规范现有各种利益表达方式和渠道的同时, 更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构建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平台。

(五) 对困难群体进行权利救济

要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得到及时、充分的表达, 就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对困难群体的需求进行引导。二是要有效运用行政手段加以保障。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制度, 使其充分反映社情民意, 为困难群体提供一个良好的利益诉求表达平台和制度保证。三是要积极开展法律援助进行救济。

(六) 严格执行信访回复制度, 推行信访受理责任制和失职责任追究制度, 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 预防和及时化解社会矛盾

(七) 加强工会、行业协会等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的建设, 发挥其作为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作用

五、小结

群众利益无小事。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适应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 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把群众利益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学习他国先进做法, 完善相关制度, 以制度来维护人们的合理利益需求。一是坚持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 定期开展接访、下访和蹲点调查, 倾听群众呼声, 关心百姓疾苦, 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二是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让不同利益主体都有表达自己的诉求的平等机会。三是完善决策听证制度, 保证政策制定的公平公正。四是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 让公众对于与自己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事情及时了解。总之, 只有制度的完善, 才能保障人们的话语权、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才能让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有充分的表达, 也才能避免一些悲剧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丰.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价值观变化研究, 中共中央党校, 2012.

[2].刘慧婷.社会转型我国意识形态发展的困惑及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03.

群体性利益诉求 篇4

【摘要】校企深度合作作为我国地方高校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对推进区域社会经济和高校资源协同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其发挥作用的重要节点需要厘清政府、高校、行业和企业个主体之间的利益诉求,构建相互信任的关系和高校合作的机制。利益诉求的分析视角论述了校企深度合作信任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能力、声誉、信息和制度,并从4个主体层面提出深化信任关系的途径。

【关键词:利益诉求;校企合作;信任关系

随着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战略,对区域社会经济和高校的协同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我国的文化习惯、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水平的限制,当前存在高校和企业发展合作形同虚设的现象[1]。该种情况不仅使得科技资源产生流失,且对我国经济进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阻碍。

一、校企深度合作信任的意义

(1)可降低合作成本。校企合作需各主体按照某种契约投入相应的人、财、物,承担相对的成本。由于各主体利益诉求不同,相互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和合作中的漏洞,易于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该种情况加大了校企合作中的不确定性。(2)可提升合作效果。校企深度合作的开展,需各主体遵照相关契约并为之努力,共同承担合作中的风险。高校和企业之间信任度的提升可以增强合作多方的责任感和信任感,调动多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难题,创造良好的成果[2]。(3)可构建长效协同关系。从校企合作的实践看,合作即存在长期的和短期合作,又存在单次和多次合作。随着区域协作的关系加深,校企合作将朝向长期的、深度的、多次的合作发展。

二、多方利益诉求分析

(1)高校利益诉求。高校希望通过行业的市场信息,技术等优势资源结合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解决专业和企业对接的问题;通过外来资金和场地解决办学条件和实践教学问题;通过联合培养解决师资成长问题。(2)企业利益诉求。企业的目标是追求经济利用的最大化,在合作中的投资获得回报。(3)行业利益诉求。通过高效的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制定行业人才的标准体系,培养行业人员。(4)学生利益诉求。学生通过合作获得实践知识技能,独立的工作能力和生存发展机会。(5)政府利益诉求。政府既是高等教育的实施者也是购买者,通过合作获得高素质的人才,推动地方经济发展[3]。

三、校企合作信任的影响因素

依据信任理论和专家咨询法对影响信任的因素进行筛选,本文认为影响校企深度合作信任关系的主要因素为能力、声誉、信息和制度4种。

(1)能力影响因素。能力的大小是完成任务的保证,相较于校企合作来说更是如此。只有在高校和其他主题之间实现优势较好的匹配,才能构建长期的信任关系。对于高校而言在长期的发展中,对于人才培养和人才培养模式处于半封闭状态,缺少与社会进行有效的衔接,造成培养的学生在科研和实践中缺少符合企业和行业的需求能力,影响了高校参与协同发展的信心,不信任的因素增加。(2)声誉影响因素。在校企合作的双向选择中,一个合适的和能信赖的合作对象将决定其能否开展的一个重要前提,基于此,声誉这一影响因素凸显其重要地位。双方在行业内部都具有较好的声誉将较容易产生信任;相反,双方或者一方的社会声誉较低,在合作中将产生不信任的因素,增加相互监督的成本和克服风险的成本。(3)信息影响因素。在校企合作中,双方掌握的信息越充分,就越能增进双方之间的理解,构建良好的信任关系;如果双方合作前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双方无法掌握对方的诚信状况、技术实力和合作等级,在实现合作中将产生“逆向选择”的现象,阻碍合作的实现。(4)制度影响因素。合理和健全的制度是实现校企合作的重要保障,能有效激发合作潜力,对主体间的信任具有重要的影响。宏观上看,随着我国推出的多项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在全国校企合作已经较好的发展,但是在主体信息采集和发布、约束条件和产权保护上政策较少研究,最终影响了校企合作的信任关系[4]。

四、提升校企合作信任关系的途径

(1)樹立正确的利益观念。高校要树立“以服务求职次,以贡献出促合作”的观念,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服务能力。高校专业的设置应为区域的经济发展服务,课程的制定为企业发展的技能服务。企业树立“以支持促合作,以合作求利益”的观念[5]。(2)政府在促进校企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协调高效、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整合资源;制定和完善校企合作的财税、人才和科技政策;大力引导和扶植科技、信息领域中介服务发展。(3)高校为主要参与者。运用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资源,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打破现有科研单兵作战局面,整合学科资源集群发展;认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通过协同建立互利互惠的利益共享机制。(4)企业积极推进合作。根据自身的实力技术需求,选择合适的高校作为合作伙伴;在合作中构建畅通的沟通机制。

校企合作作为一项战略性的创新工程,对推进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深远的意义;合作主体的信任关系是合作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对于校企合作的还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宏观上,校企合作推进,依赖于政府、高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等主体的协同配合,而利益诉求是主体之间相互信任的微观基础。本文基于利益诉求视角,研究校企合作信任关系问题,提出了影响信任的因素和提升信任的途径,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振洪. 校企利益共同体:实现校企利益诉求的有效载体[J]. 中国高教研究,2011(8):55-60.

[2]陆勇. “板块经济”格局下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特色探索[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6):37-40.

[3]李彬. 区域经济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定位[J]. 高等教育研究,2007(8):64-65.

[4]何丽君. 合作创新伙伴信任关系的构建[J]. 科技管理研究,2011(6):165-168.

[5]卢仁山. 基于企业视角的产学研合作问题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6):40-43.

项目编号2015424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改项目:多方利益诉求下校企深度合作联动机制研究;

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法理考量 篇5

一、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构成要素

(一)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主体

利益诉求表达主体是提出利益需求的阶层、群体或个人,他们在利益表达过程中凭借一定的媒介,采取一定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向自身以外的社会、国家、政党、团体或个人提出自己的愿望和利益诉求,并希望得到承认、保护和促进。利益诉求表达主体是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基础,利益诉求表达主体既是一个利益表达行为的发动者,也是政治诉求的承载者。利益诉求表达主体大致可分为个体和团体两个层次,利益诉求表达个体指公民个人向相关的政府部门或新闻媒体表达自身的利益要求,它代表的仅仅是个人的利益;利益诉求表达团体指代表某个特定阶层或集团的组织向政府表达自身的利益要求,这种利益是一种组织成员的共同利益。虽然个体在进行利益诉求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社会团体人数众多、力量强,利益诉求更为专业也更为有效,能够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提高利益诉求表达的效果,从而降低利益诉求表达的成本。

(二)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客体

利益诉求表达客体是在利益表达过程中接受利益表达主体利益诉求输出的一方,即利益诉求表达主体利益诉求表达活动的指向对象,是利益表达过程的终点。利益诉求表达主体与利益诉求表达客体之间具有相互依赖和转换的关系,利益诉求表达主体决定着利益诉求表达客体的存在。主体和客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的利益表达过程中,他们可以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利益诉求表达客体也有自身的利益诉求,也会向相应的对象表达利益要求。但是,在一个具体的利益表达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角色是确定不变不能跨越的。在我国,其主要为党政机关等各级公共权力机构组织及其组成人员。利益诉求表达客体决定着利益诉求表达主体的利益诉求表达行为能否达到理想的效果,作为利益表达客体,政府行政人员的行为态度将推动或阻碍利益表达主体的需求实现,政府行政人员道德修养和政治素质的提高将推动公民利益表达的良性发展。

(三)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内容

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内容包括我国现存的利益诉求表达的具体制度体系及运作方式。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我国政治体系中存在的利益诉求表达制度设计大致有以下几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信访制度、法律援助制度等,这些都是民众可以利用的利益表达渠道,这些体制和渠道在我国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当前利益诉求表达主体向利益诉求表达客体表达利益诉求的运作方式有组织表达、舆论表达、行动表达三种。组织表达指利益表达主体通过党政机构(比如人大、政协和各级信访机构)和社团组织(多指非盈利性的社会组织等)表达自身的利益要求。舆论表达指利益表达主体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传播媒介表达自身利益要求。行动表达指利益表达主体通过游行、示威、静坐等实际行动进行利益表达。

二、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法理价值

(一)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有助于促进政治民主化

邓小平曾告诫我们:“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利益诉求表达作为不断拓展的公民参与形式,是联系公民与国家的纽带,是维护和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权利的有效途径。健全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有助于推动政治参与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促进公民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公民没有表达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监督,增进了政府以及公共管理者的责任心。政府只有进一步健全利益诉求表达机制,让公民获得多种讨论、协调以及培养政治技能的机会,使其政治实践能力能够得以大大提高,才能进一步激发公民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合理有序地进行利益诉求表达,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来正确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从而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真正实现。

(二)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有助于保障社会和谐

“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社会的利益均衡,实现利益均衡的关键是实现利益协调,实现利益协调的基础是利益表达和博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是安定有序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就是要谋求国家的安定有序,为国家各方面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公民通过正常、合法和多样的渠道表达愿望,维护自身利益,从而缓解社会矛盾,消除威胁社会稳定的因素,为社会发展营造稳定的环境。公民的愿望得不到表达,利益要求无法实现,问题找不到解决的途径,矛盾就可能激化而影响社会稳定。建立健全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为广大群众提供有效的沟通平台,让公民把自己的愿望表达出来,把面临的问题反映出来,把隐藏的矛盾公开出来,才能为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找到有效抓手,及时有效化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的各类矛盾,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有效预防和避免各类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有助于提高公共政策的实施效率

阿尔蒙德在政治体系的过程层次中认为:“要求和支持是通过一定的转换过程变成相应的政策输出,而这个转换过程是由四个方面的功能组成的,即利益表达、利益综合、政策制定与政策输出。”公民利益表达是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基础,公共政策的制定是以公民利益需求为前提的,必须广泛听取公民的意见或建议。公民在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同时,他们也将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偏好等众多信息传递给了政府,这些信息有助于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目标更加清晰,减少了因信息扭曲而带来的决策的不确定性,使政府能清楚地认识到哪些问题正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需要加以解决,避免了由于信息不充分而带来的决策失误。同时,经由社会各阶层充分的利益表达所制定的政策,是在政府与民众、各利益群体之间有效沟通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它使各方利益都尽可能的得以兼顾,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公众的参与也进一步提高了公民对公共管理和政府改革的理解和认知程度。这样出台的政策,一般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在执行中不至于遭到社会普遍或者一部分人的强烈抵制,大大提高了公共政策实施的效率。

三、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运行原则

(一)民主法治的原则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管理治理国家的权力。一个民主的社会,一个民主的国家,需要每一个人的政治的参与。我们要用我们的言论,我们各种各样的表达,来知道这个国家是我们自己的。离开民主原则,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就不可能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性质,只能是形式上的社会主义利益表达体制。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必须充分体现人民的整体意志,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于人民的具体愿望和个人要求。实行依法治国,就是要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建立和健全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就要求我们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无论是党内民主过程,还是政府的决策过程,或者是民众参政议政过程中,都应该坚持依法执政、严格执法、法律至上的原则,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推行民主和满足民众的诉求表达,政府和社会组织必须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实现治国方略,广大民众必须依法行使监督、表达等民主政治权利。

(二)畅通有序的原则

畅通有序就是在毫无阻挡的情况下按照一定的程序顺利通过。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运行过程中,保证畅通有序是其重要原则。民众的各种利益诉求表达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准确、完整传输到表达对象那里,经过汇总、分析之后应用于决策工作。要在积极探索包括各级人大、政协、纪检监察、信访部门和群众组织在內的现有诉求表达渠道更好地反映民意诉求的基础上,用制度的方式把网上在线交流、电子政务、博客论坛、民意调查、社会听证会、领导信箱等新的诉求表达渠道及其方式固定下来,实行诉求表达渠道的多元化和便捷化。必须保证各个环节相互配合与协调一致,既要防止诉求表达信息在某一环节发生失真和遗漏,也要防止诉求表达事项因为某些人为因素而被阻挡甚至搁置。解决好“不够有序”问题,要推进诉求表达的制度化,规范诉求表达的方式途径、程序办法等;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坚持团结稳定、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切实抓好社会舆论引导。引导群众有序参与、有效监督;要依法处置造谣惑众、蓄意破坏安定团结的违法行为。总之,既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能够得到有效行使,又要对其权利的行使予以规范和引导,使其走上理性的、有序的、可控的轨道。

(三)科学发展的原则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实质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运行过程中,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的原则就是要求从民众反映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实现民众的愿望,满足民众的需要,维护民众的利益,通过完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及时解决民众合理诉求、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诉求表达机制运行的最终目标,是为党和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制定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决策服务。在制定和执行决策时,要通过建立民意为先的多维度善治系统和采取客观可行的操作措施,来保证诉求表达目标的科学实现;而表达者自身,也要通过和谐心理的构建和公民素质的培养,学会用平和、理性的方式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

摘要: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逐步觉醒,利益观念不断增强,相伴产生的各种利益冲突加剧,必须畅通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要认真解读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构成要素,正确认识我国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法理价值,准确把握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运行原则,将民众的表达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和有序性轨道,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

关键词:群众利益,诉求表达,要素,价值,原则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56.

[2]陈媛媛.我国利益表达机制的完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

[4]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沈阳市联合调研组.关于沈阳市完善社会群体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建设问题研究.http://www.lnfxw.gov.cn/fzlt/dbfzlt/dqj/201208/t20120820_932848.html.

[6](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G.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M].东方出版社,2007.

[7]卿红.关于完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思考[J].求知,2012(8).

微电网项目利益相关者诉求研究 篇6

一、基于微电网项目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分类

(一) 利益相关者的定义。

米切尔与伍德在1963年总结了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的利益相关者 (陈菲, 2008) 。广义定义以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为代表指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的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狭义定义以克拉克森为代表, 他提出:“利益相关者是在企业中投入了一些实物资本、人力资本、财务资本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并由此而承担了某些形式的风险;或者说, 他们因企业活动而承受风险”。

(二) 利益相关者分类方法。

本文总结出了下列四个维度对微电网项目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契约性, 指的是利益相关者与微电网项目具有符合法律规章的关系;重要性, 指的是利益相关者对微电网项目的影响决定着项目的存续与发展;风险性, 指的是利益相关者对项目承担的风险程度;主动性, 即指对项目或利益相关者产生主动、积极的影响。根据这四种维度, 我们将微电网利益相关者划分成三类:核心利益相关者, 即符合上述全部四个维度, 对微电网项目建设、运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般利益相关者, 即至少符合上述维度中的两项;边缘利益相关者, 即上述情况以外的利益相关者。

(三) 微电网项目不同阶段的利益相关者划分。

本文对我国十余个微电网项目进行调研, 统计出其所有的利益相关者, 包括:政府、投资者、电网公司、项目业主、用户、银行、设计单位、咨询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供应商、运营商、社会公众、小区其他用户等。根据实际微电网项目利益相关者的情况分析分类。核心利益相关者包括:投资者、项目业主 (投资者) 、电网公司、政府。一般利益相关者包括:用户、银行、咨询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供应商、监理单位。边缘利益相关者包括:小区其他用户、社会公众。

二、微电网利益相关者诉求

根据前文对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总结出其中主要的几个利益相关者包括:投资者、项目业主、电网公司、政府、用户。其中, 用户作为微电网最终使用者和电网建设项目的最初出发点, 其诉求对微电网项目的建设及运营非常重要, 所占的地位特殊。投资者利益诉求包括:获得经济利润、发展自己的资源或者技术优势、维持项目长期运行从而回收投资;项目业主利益诉求包括:获得经济利润、获得各部门配合, 以及相关部门对项目的审查、批准, 获得投资者的信任;电网公司利益诉求包括:获得利润, 把握电力发展趋势、掌握微电网发展的主动权, 提高大电网安全性;政府利益诉求包括:获得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解决部分劳动就业问题、丰富产业结构、弥补单一的电网结构所存在的不足、为政府部门增加税收;用户利益诉求包括:有稳定的供电水平、合理的电价。

三、微电网利益相关者相互关系研究

从利益相关者各自的诉求出发存在合作与冲突的可能。本文主要研究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包括:投资者、施工单位和项目业主;电网公司和项目业主;政府和项目业主;项目业主、电网公司和用户。

(一) 投资者、施工单位和项目业主。

投资者是微电网工程项目的主要出资人, 项目业主这里主要是指建设者角色, 投资者和项目业主的关系主要集中在工程的资金提供及资金运用。在施工单位参与的建设过程中, 施工单位是被项目业主监督的一方, 被投资者以工程款项驱使积极施工的一方;项目业主既是投资者利益的代表, 又是监督施工单位的一方;投资者对施工单位的款项支付控制非常重要。

(二) 电网公司和项目业主。

在项目建设前期, 电网公司对项目业主给出的入网申请进行审批工作, 在项目建设后期, 电网公司对项目业主的结果进行验收调试, 运营过程中对项目业主负责的微电网所产电力进行计价和监督工作。

(三) 政府、咨询单位和项目业主。

政府根据项目业主从咨询单位那里得来的评估报告以及银行的担保证明对其建设申请进行审批工作, 项目业主委托咨询单位进行评估。

(四) 项目业主、电网公司和用户。

用户是微电网发电的最终受益者, 通过缴纳电费给项目业主, 用户得到用电资格, 电网公司上网计价标准是项目业主收费价格的主要参照标准;另外在并网类型中, 电网公司同时具备提供稳定电能给用户的责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得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 投资者应当与项目业主之间确立详细明确的委托代理合同;其次, 选择一个资质合格、业绩优秀、服务质量好、具有信誉的咨询单位非常重要, 这关系到报告的及时性、可靠性、客观性。一份优质的咨询评估报告, 不仅能够让项目业主及时了解到项目的风险和预期收益情况, 也能够在项目真正可行的情况下使得政府通过项目的审批;最后, 电网公司与微电网项目业主的协调配合关系着用户的最终用电体验。

参考文献

[1]杨新法.微电网技术综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1.

[2]尹贻林.基于利益相关者核心价值分析的公共项目成功标准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6.5.

[3]颜红艳.建设项目利益相关者治理的经济学分析[D].中南大学, 2007.

[4]陈菲.PPP项目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与分配研究[D].重庆大学, 2008.

[5]王恩创.电网建设项目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 2010.

群体性利益诉求 篇7

一、科学发展需要经济利益整合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财富的创造和增长,同样也离不开财富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实现财富增长的最大化,需要把蛋糕做大,这是效率;实现财富分配的均衡化,需要把蛋糕切好,这是公平。效率与公平两个基本原则能否有机统一,是衡量社会利益关系是否和谐的重要标准,也是衡定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标准。科学发展观的最明显特征和最强烈要求是社会利益相得益彰,因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首先需要整合协调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种利益关系。而在各种利益关系中,经济利益是“本源性”问题,其他问题常常由此派生,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对于目前正处在经济发展上升时期的中国来讲,首要的是经济发展问题。同时不能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分配上的公平,特别是在具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条件后,要追求科学发展,就更应该把社会上存在的公平失衡问题给予较好的解决。

改革开放之初,为了打破平均主义的“大锅饭”,邓小平代表党和政府提出了“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战略思想。这个被后人誉为“撬动地球的支点”的“大政策”,加之后来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利益分配原则,逐步突破了传统的生产关系,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催生了市场竞争,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利益分配差距。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适当贫富差距是正常的,没有差距就没有动力。但随着改革向纵深发展,我国贫富差距幅度拉大,速度加快,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行业差距、部门差距、城市之间和农村之间的差距都有持续扩大的趋势,发展态势呈现严重不平衡、不协调。这种利益多元化局面导致各种经济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矛盾和冲突逐渐增多,并引发了一系列不利于社会正常秩序建立和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终极指向是:促进生产力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使之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从而增进社会和谐,更好的建设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首先是公平正义的社会,讲公平正义,就是要妥善处理和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不仅仅表现为财富占有的人际公平、资源共享的代际公平和机会均等的区际公平,而是整个发展的公平体系。可以说,有效整合经济利益关系,是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点和根本。

二、当前经济利益矛盾的主要体现

从国际经验看,人均1,000美元到3,000美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既是“黄金发展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我国目前就处在这一阶段。如果认识清醒,政策妥当,可以保持社会稳定,加快发展;如果认识不清,政策失误,会使经济社会停滞不前。当前,我国面临的利益矛盾主要体现在:

(一)经济结构不合理。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一是经济增长中“三高一低”的现象还相当严重。近些年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直延续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劣根性,使得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特别突出,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约束,也是资源代际分配不公的表现。二是城乡二元结构阻碍城乡协调发展。我国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严重影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的有序转移及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配置,使得城镇化进程减缓、城乡协调发展受阻。三是城镇就业总量供求矛盾突出。过度膨胀的人口规模一方面在城镇形成庞大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在农村造成大量富余劳动力需要向城镇转移,就业压力非常大。另外伴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企业改制和入世后的国际市场竞争,一些传统行业出现大量失业人员,再就业矛盾较为突出。四是工业化进程加快,但投资结构不合理,导致产业结构趋同、增长方式粗放、低水平扩张、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出现。

(二)分配关系未理顺。

从分配方面看,主要是收入分配的差距拉大:一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经济的繁荣,城乡居民都享受到了这种繁荣,收入都有大幅度提高。但是,从整体上看,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如果考虑到城乡社会福利方面等因素,农民纯收入扣除不可支配部分,城乡实际收入差距将高达十倍左右。伴随着收入差距扩大的同时,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和消费水平的差距也很明显。二是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拉大。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最发达的东部省份是最落后的西部省份的5倍还多。三是行业之间收入拉大。如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即使同一行业,不同地区之间也存在较大差距,如不同地区的公务员收入差距也在拉大。四是社会群体之间收入差距拉大。据有关统计,收入最高的10%的家庭财产总额占居民全部财产的比重为50%;而收入最低的10%的家庭财产总额占居民全部财产的比重仅为1%;储蓄存款中的50%为10%的人群所拥有。

(三)三农问题仍严重。

中国最为主要的贫富差距还是出现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所以“三农”问题应该是利益分化问题中的最强音。农业是弱质产业,比较利益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的利益倾向会导致农业投入的严重不足。财政政策是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手段,加大农业投资,对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有长期影响。根据国民经济对农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对农业投资占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应不断增加,而事实上,我国财政、金融制度一直过度向城市倾斜,对农村投入相对太少,农业财政支出远远低于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银行对农业的投入也严重不足,国家银行贷款总余额中,农业贷款比例很小,这其中又有相当比例属于流通性贷款,生产性贷款并不多,造成农村资金长期出于“贫血”状态。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政府的农业投入政策,而我国财政支农资金还缺乏一个稳定的、长效的内在增长机制。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缺乏,生态环境的破坏、财政扶贫的缺位、农民生产技能的教育和培训等无不需要财政加大支出。

(四)公共资源不均衡。

公共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农村贫困人口和失地农民、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贫困居民、老年人口等社会弱势群体的问题突出,具体表现在:一是教育方面,全社会教育资源的分配是“厚城薄乡”,投资在城市的约为3/4,而投在农村的不到1/4。农村教育资源匮乏的结果是农村学生辍学率较高,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远远低于城市。一些地方辍学率远远高于国家3%的控制标准,个别地方实际辍学率高达40%左右。不但教学条件差,而且考大学也受到极不公正的待遇。同样的高考分数,农村学生可能难以达到建档分数线,而大城市的学生却能上很好的大学。二是在医疗卫生方面,我国公共医疗资源短缺,只占世界的4%,但这4%之中的80%是在城市,农村就很少了。缺医少药的结果使得很多农村居民只能小病忍、大病扛,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情况有了好转,但看病贵、看病难仍普遍存在。三是社会保障方面,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分为城市和农村两个板块,国家社保工作的重心在城市,城镇的社会保障体系已初具规模,而在农村还很欠缺。农村居民长期被排斥在社会保障之外,没有基本的医疗、养老保险、劳动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等国家给予城市居民的福利,很少享受社会保障制度带来的好处,难以应对人生及市场经济的风险因素。农村居民的经济利益本来就很脆弱,一旦遇到变故,极容易返贫。这也是城乡经济利益矛盾的重要表现。

三、有效整合经济利益,真正实践科学发展

社会如同行进中的巨轮,掌舵者要使巨轮内部各个部分都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要应对激流、险滩,求稳的同时还要求进,这是一种艺术。利益整合,实际上就是掌舵艺术,要运筹得当,兼顾各方,维持稳定与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公平诉求,也是衡量科学发展的宏观表征之一。要把工作视野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充分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多种手段,综合解决经济利益协调发展问题,构建利益整合机制,真正实践科学发展。

(一)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

经济结构的调整要着力推进以下几项改革:首先要深化市场、财税、金融和投资体制等改革,从体制上解决产业结构趋同、增长方式粗放、低水平扩张等问题,以市场导向为主,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市场竞争能力,形成规模效益。其次要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通过工业化和城镇化战略,有序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引导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配置,加快城镇化进程;探索建立农村医疗和养老保险制度,均衡科教文卫等公共资源在城乡间的分配,打破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明显差异的生活待遇模式,逐步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再次,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付,把投资重点转向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农民技能教育培训等方面,为城乡居民提供追求自身发展的同等机会和条件。

(二)进一步完善税收机制。

要通过完善收入再分配制度,充分利用税收这一手段,弥补初次分配未能兼顾公平的缺陷,使再分配尽量体现公平。要建立有效的个人收入调节制度,利用税收政策,调节高收入者。主要举措是实行累进所得税制度,通过一定的所得税起征点和起征点上的累进征收率,对不同水平的高收入群体征收赋税,以缓解收入差距扩大及其引起的社会矛盾,为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开征遗产税、赠与税及一些新的消费税种。

(三)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这是调节再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渠道。要建立和完善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政策调整和制度的实施,确保社会保障向低收入和困难群体倾斜,突出解决失业、医疗、养老保障问题,加大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投入,保证保障性收入到位。制定和出台相关法规政策时,要充分考虑给低收入群体带来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找准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和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利益的平衡点,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缓解因收入差距过分悬殊而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四)进一步开通社会流动渠道。

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要形成相对均衡的利益分配格局,其中具有两个层次的的要求:一是相对均衡的利益分配结构;二是与利益分配结构相一致的、合理的社会成员结构,而合理的社会成员结构是由畅通的社会流动形成的。所谓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某一种社会地位转移到另一种社会地位的现象。在一个既定的社会阶层结构里,如果转移流动的方向是由较低社会地位流动到较高社会地位,称为上升流动,反之,则称为下降流动,这两种流动统称为垂直流动。有些社会成员从一种职业转移到了另一种职业,但其收入、声望、社会地位却基本相同,是在同一水平线上流动,则称之为水平流动。

根据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在国民经济增长的同时,不断提高中等阶层的比重,造就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合理的社会结构,是一条比较好的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中国目前的社会结构是呈两极分化的“葫芦型”,这种结构是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科学发展的,必须借助社会流动来提高低收入者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形成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中等收入者为大多数的“中间大,两头小”社会成员结构,以把利益分化、利益差别控制在适度范围。考察当前中国的社会流动渠道,应该说还不是很畅通,计划经济时代留下来的一些制度性障碍(如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人事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仍在阻碍着人们向上流动以获得更高社会地位,社会流动模式呈现出新老社会流动机制并存的两重性特点。也就是说,公正合理的现代化社会流动机制尚未形成。因此要开辟不同社会阶层社会流动的合理通道,尤其是向上流动的通道,使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实现良性、公正、合理的互动,最终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合理的社会成员结构。

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两大支柱,也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诉求和终极所指。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就是要妥善协调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和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逐步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手段,以人际公平、代际公平、区际公平为主要目的的社会公平体系,使改革发展的成果现在恩泽全体人民,长远惠及千秋万代,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摘要: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诉求之一是公平,而维护公平的首要任务是合理调整不同利益关系,构建利益整合机制。针对目前经济社会中存在的主要利益矛盾,应当多措并举,综合解决利益协调发展问题,真正使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

群体性利益诉求 篇8

一、平衡高等职业教育主体间利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平衡高等职业教育主体间的利益是指包括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行业企业等高等职业教育所涉及到的利益主体共同参与,以合作伙伴关系为基础,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合理而准确地定位和协调各方主体利益,明确各主体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实现融合式全流程协同育人。改革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建立在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基础之上,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进科教结合产学融合协同育人,使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具有多元性。在不同主体之间寻求平衡要做到:首先,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离不开政府参与的一项公益事业,需要政府提供政策方针、投入经费以及法律法规的监督和保障;其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确立行业协会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行业特色高校建设,突出农林、水利、地矿、石油、交通、能源、环境、建筑、医药、师范等高校的学科专业特色和服务行业发展能力;其三,企业充分发挥育人主体的作用和责任,具备战略发展理念、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和社会责任意识;其四,高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是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直接责任人,应树立现代学校制度理念、创建品牌意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领行业发展、适应产业需求[1]。总之,不同的利益主体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利益主体间的博弈不可避免。主体间利益关系的不同产生不同的体制;体制的不同决定了运行机制的不同。平衡高等职业教育主体间的利益成为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落实高等职业教育战略地位的必然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主体间利益的平衡不但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国际组织及发达国家教育主体间利益格局的实践表明,通过促进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配合、互利互惠,可以创新体制机制、能够汇聚更多资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2008年召开国际会议,明确为了实现对公共教育事务更好地控制和引导,需要各种公共或私人机构和组织统筹合作、互利互惠。OECD于2011年启动“治理复杂教育体系”项目,指出当前面临最大的挑战即政府需要管理日益复杂的教育体系,于是需要在一种没有单独主体进行绝对统治的背景下,共同对社会进行治理[2]。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主体间利益的平衡是有历史和现实依据的。

二、零和博弈:高等职业教育主体间利益博弈现状

正如伯顿·克拉克所言,在高等教育系统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中,占据主导地位和具有优先性质的发展倾向是无序的合法化、权力的分散化及支持的多样化[3]。同时,学校的非营利性决定了每一个人或每一类人都不能对学校行使独立的控制权。因此,这就意味着利益主体的角色要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样化。特别是随着市场机制对教育的影响力度不断增大,利益主体如何适应当今教育发展的特点,已经成为影响教育发展与改革方向的关键因素[4]。

博弈论又称为对策论,回答的是如何求得“均衡”解。这个求解的过程,便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博弈论研究的是矛盾与合作,强调博弈过程中各参与者追求的利益具有冲突性以及参与者行为具有相互依存性。动态的博弈包括两个方面:零和博弈及非零和博弈。零和博弈是指整体的利益不变,一方所得为另一方所失,即“此消彼长”。非零和博弈有两种形式:负和博弈及正和博弈。负和博弈是指参与者均无所得,或者所失大于所得;正和博弈是指参与者通过互利互惠,使得各方利益都有增加,或者至少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其他参与者利益不受损害。

利益主体不同,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亦不同。从理论逻辑而言,理想层面的博弈过程是指不同利益主体将各自利益诉求置于整个博弈系统中,从而使得主体需要不断调整关系,不断分配资源。而现实的博弈局面往往是博弈主体对立的“零和博弈”,就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而言,存在着政府行政权力过度、行业企业积极性不高、学校自主权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障碍。在这样的博弈过程中,政府主体之所“得”,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其他主体之所“失”,在短期内,看似属于“此消彼长”的关系,但长此以往,利益主体都将面临巨大的潜在成本,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状态可称之为“负和博弈”[5]。

三、正和博弈: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应然状态

零和博弈是非均衡和非稳定的,且参与者之间策略的冲突会因不稳定和无法预期而直接导致博弈主体之间的对立,所以,零和博弈不是博弈的最佳结果。负和博弈对参与者而言更意味着“同归于尽”,必然需要摒弃。博弈参与者之间的“互惠共赢”才是博弈最佳的结果。正和博弈恰好描绘了这样的应然状态,作为博弈主体的“主导”角色———政府、“反馈”角色———社会(行业、企业、科研机构)以及“运行主体”角色———高校,可以联手合作、共同收益,提高教育质量。

(一)正和博弈的内涵

正和博弈是指博弈主体借助沟通与协商的平台,通过合作而化解零和博弈或负和博弈带来的负面结果。就博弈主体的整体利益而言,正和博弈的结局是最为理想和持久的。正和博弈表现为博弈主体在竞争中遵循事先约定的有约束力的条文规定,通过主体之间的协商共识,建立和完善良性互动的合作机制,从而实现共赢。尽管利益主体为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而存在必然的冲突,但他们在信息资源方面具有互补性,在发展目标方面具有一致性。

理想的高等职业教育利益主体正和博弈的图景为:就政府而言,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运用行政手段协调各参与主体的利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规范教育教学活动,保障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育持续且稳定地发展;就高校而言,教育质量的保障要通过学校自身的实践来实现,高校扮演着具体和直接的实施者和自我促进者的角色。高校是人才培养基地,学生最终被推向社会,通过社会的反馈实现自身的价值。行业企业、科研机构以及学生本身是教育质量的“检验器”,高校要根据相关主体的反馈信息调整培养目标、改进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因为不同博弈主体在博弈能力上存在必然的差异,合作博弈并非追求主体之间利益的绝对均衡。任何单一部门都无法有效地解决教育跨部门、跨领域的问题。因此,正和博弈还取决于博弈各方的力量对比和博弈技巧的运用,需要统筹协调,做好顶层设计。

(二)正和博弈的实现要件

正和博弈的实现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共同认可的博弈规则、稳定的协商谈判平台和开放共享的信息交流机制。

1.共同认可的博弈规则

合作博弈需要“博弈规则”,也就是有可强制执行的契约来保障。因此,当前我国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创新驱动发展,必须要制定一套共同认可的博弈规则。政府作为公权力的唯一合法垄断者,有责任建立一套高等职业教育利益主体共同认可的博弈规则,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发达国家完备的教育法律体系,为其快速、健康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高等职业教育每到发展的关键时刻,政府都会实施立法,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利益主体提供共同认可的博弈规则。

反观我国,《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等有关教育的法律文本内容多表现为目标性、原则性,可操作性不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入“新常态”,应以此为契机,建立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立法等手段明确政府与学校之间的权限,使“有限政府”成为社会共识,为实现教育主体间利益格局的平衡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环境。

2.稳定的协商谈判平台

为了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博弈主体在理性的前提下,往往会选择利于自己的策略,而正和博弈就是要参与者通过不断的协商、理解与合作,超越自身的利益,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建立协商谈判的平台需要多行业、多群体的有效协作,形成利益主体之间合作的组织架构和运行制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进科教结合产学融合协同育人,需要由政府、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学校按照平等自愿原则组成非营利性、互利性、以合作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组织机构。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突破口,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重要手段,制定机构章程、明确相关制度、职能、成员单位各方的权利义务等。在机构中,各方成员认真履行职责,充分行使权利,自觉履行相关义务,对学校的办学方向、人才培养、专业设置以及学校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及时提出建议及咨询[6]。机构是顶层和核心,负责指导并协调全面工作。

高校需要通过定期召开专项工作会议,围绕办学、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等各联合项目进行研讨,对学校的办学方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以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等重要问题提出指导性建议。通过广泛收集意见,为机构成员更好地服务。

3.开放共享的信息交流机制

信息交流与共享是形成合作的基本条件,信息资源是整体利益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所以,强调信息交流与共享是博弈主体之间正和博弈的另一实现条件。利益主体在信息资源掌握上的不对称导致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因为正和博弈要求参与各方掌握信息的平等和自由,所以就需要建立博弈主体利益共赢共享的信息交流机制。信息采集与反馈是参与主体制定政策、采取行动的直接依据,成为增强主体间相互了解的主要途径。这要求:

(1)加强人才培养与“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互联网+”、“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有效对接,建设一批功能集约、资源共享、运行高效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验教学平台,加强各行各业紧缺人才培养和学科交叉人才培养。

(2)推进高校与科研机构、行业企业、事业单位融合式全流程协同育人,将科研成果、先进技术、企业培训课程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

(3)深入实施拔尖计划和系列卓越计划,建设一批校内外协同育人示范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服务平台,建立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办好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切实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张社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障碍因素分析[J].职教论坛,2014,(1):35-38.

[2]李玉静,谷峪.国际职业教育治理的理念与实践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4,(31):78-83.

[3][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84.

[4]孙琰.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中的政府角色[J].职业技术教育,2012,(19):78-82.

[5]林克松,朱德全.从零和博弈到正和博弈:城乡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理念变革[J].教育与职业,2012,(5):5-7.

群体性利益诉求 篇9

【摘 要】了解大学生利益诉求,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利益诉求机制,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了当下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现状,提出了如何通过构建大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来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 法治意识 培养 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方略,把“依法治国”提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前所未有的高度,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进“依法治国”、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坚定决心。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栋梁,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潜在中坚力量,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成为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因此,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加强法治意识培育,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法治意识体现公民意识,加强法治意识培养,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责任感,为将来主动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自己的各项权力打下基础,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责任意识;加强法治意识培育,有助于当代大学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培养大学生的维权意识。那么高校应如何加强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呢?笔者认为应当从构建大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入手。

一、大学生利益诉求及表达机制的基本内涵

“利益诉求”,简言之,就是人们对待利益问题的一系列态度和行为的总和。大学生利益诉求大体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对社会利益关系(尤其是与自己及自己的家庭密切相关的利益关系)和自己利益状况的感受,以及对这种感受公开的情绪流露和语言表达;二是基于自己的利益状况而向社会及所在组织和团体公开提出的利益要求;三是对于与自己利益攸关的政策、法律、制度的公开表态以及力图对所在的组织、团体及政府产生影响的各种言论和行为;四是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目的而进行的法律诉求;五是借助于各种媒体与合法途径,面对处于利益对立面的人们所进行的公开交涉、谈判或抗争。而大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就是大学生作为利益主体,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渠道将自己的意见和自身利益向学校管理系统进行信息表达和反馈,参与学校管理的机制。

综上所述,大学生利益诉求表达在很多层面都与法制建设、制度建设,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法治化有着密切联系。合理表达利益诉求,让大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中来,是大学生培育法治意识的良好平台和载体。

二、目前大学生法治意识培养与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构建存在的问题

(一)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导致大学生作为主体的利益诉求意识淡薄,学生缺乏主体意识、维权意识,法律意识淡薄。大部分学生在自身合法权益遭遇侵害时,缺乏维权的主观意愿。

(二)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利益诉求缺乏正确的引导,导致学生不知自己应该享有哪些利益诉求权利以及如何去进行利益诉求,从而导致大学生权益观的“缺位”,没有正确的权益观,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与提高因此受到严重阻碍。

(三)学校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建设不完善。一些学校领导认为学生必须服从学校的管理,遵守执行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学生是被管理者,没有发言权,不需要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陈旧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必然会导致大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不健全,有些高校甚至没有设立相关机制,大学生的利益诉求平台严重缺乏。

(四)表达渠道不畅通,表达机制弱化。大部分学生组织没有发挥表达利益诉求的作用,导致学生表达诉求的渠道不畅通、效果不显著。学生会、社团等学生组织如果不能充分发挥好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则会直接导致学生的利益诉求表达受阻。

法治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利益诉求的合理表达;反之,大学生利益诉求得不到充分表达与满足,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从而导致大学生因为利益冲突而做出违反法律的行为。

三、构建大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大力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一)培养大学生利益诉求主体意识与权利意识

构建大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首先要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维护自身利益。只有对自身权利做出正确认识,才能更加科学合理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首先,要确保大学生个体的知情权。学校要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学校的关系,使之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之中,要尊重大学生的知情权,让学生全面了解校务信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监督学校各项工作。其次,要注重培养大学生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意识,通过教学和专题教育等途径,使大学生认识到享有权益的同时应当履行对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尽的义务,掌握表达利益诉求的正确途径。最后,要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和谐统一,引导学生合法有序地表达利益诉求,不能有不切实际的权益诉求。在培养大学生利益诉求主体意识与权利意识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会维护自身利益与对自身权利做出正确认识,自身的法治意识逐步得到提高。

(二)畅通表达渠道,建立多位一体的表达机制

表达途径是大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重要内容,只有通过多渠道畅通高校与学生的沟通回应机制,构建理性化的利益表达渠道系统,才能确保表达利益诉求的有效性。

1.完善与畅通现有表达渠道。学校要对管理部门职能进行梳理,通过培训和宣传让学生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能,这样学生在自己的合法利益受到损害时,能够及时通过合法途径去维护利益,避免采取不恰当的行为方式。学校还可以设立微信公众平台、校长信箱、学生诉求留言板等专门的平台,畅通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渠道。

2.重视学生会和社团的桥梁作用。如果有条件,学生会或学生社团组织可设维权部,帮助学生表达利益诉求,加强与学校不同部门的沟通,反映学生意见,充分发挥学生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功能,以及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的作用。

3.充分运用新媒体,搭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学生利益诉求表达平台。学校要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校园报纸刊物、QQ、飞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收集信息、引导舆论和舆论监督方面的作用。建立健全学生事务管理公示制度、意见征询制度和决策听政制度,推动学生工作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

(三)建立健全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保障体系

只有建立、完善利益诉求表达的保障体系,才能真正让大学生打消顾虑,更加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树立“依法治校”的工作理念,坚持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法治化,严格按照教育法律法规的原则与规定,开展教学管理活动,切实维护学生合法权益,鼓励和保障学生利益诉求的表达;完善信息处理和反馈机制,对学生表达的利益诉求信息,在核实情况后及时传递给相关部门进行有效处理,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同时听取学生对处理结果的意见;坚持学生申诉制度,明确申诉机构和申诉、调查程序,并引导大学生在对学校相关利益问题处理方面有不同意见时,可以通过申诉程序争取合法权益。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实现社会法治化的潜在中坚力量,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高校要担负起培养与提高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责任,通过构建、完善大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能够很好地表达学生的利益诉求,督促学生以法治观念看待与解决与自己相关的利益问题,逐步增强自身法治意识,培养出具备良好法治意识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完成“法治中国”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王璐萍,叶海勇,朱崇梅.依法治国背景下论大学生的法治意识[J].科技视界,2015(13):280,304.

[2]蒙秋明.略论当代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育[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03):55-56.

群体性利益诉求 篇10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我国经济进行宏观调控,致力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新常态”改革倒逼着产业结构调整,而并购作为整合资源、推进创新、淘汰落后产能的关键途径,已经成为我国企业落实供给侧改革的必经之路。基于我国特殊的经济背景,政府在我国扮演了社会管理者和经济参与者的双重身份,政治和经济身份的多元化使得政府对当地经济的干预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政治色彩。尽管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分权化改革赋予了地方政府管理社会和经济的“事权”以及支配财政收入的“财权”,但政府所普遍面临的“事权大,财权小”的困境,也使得政府对辖区内企业的激励方式和态度发生了本质性的改变。我国市场分割现象的存在则是政府为了保证地区经济发展而存在不理智竞争现象的有力证明。

二、文献综述

跨区域并购可以有效促进资源在不同行政区域间的合理配置,促使资源型企业向资源富裕区集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地区经济增长(胡杰武等,2012),但由于政府行政权力受到区域范围的限制,政府一般只能对管辖区域内的企业施加控制或影响(汪炜和陆帅,2015),因此,政府管辖能力的约束促使其忽视跨区域并购所能带来的经济价值,产生地方保护主义倾向,导致我国企业间的跨区域并购步履维艰(罗翠华,2004)。方军雄(2008)通过对国有企业的异地并购行为研究指出,跨区域并购可能产生的不良结果以及官员自身政绩考核和晋升机制往往会促使政府将其所控制企业的并购限制在同一区域内,也由此导致了我国市场地区分割现象的存在,孙烨和罗党论(2011)也进一步佐证了这一现象的存在。潘红波、余明桂(2011)等以我国2003~2005年发生并购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指出,与民营企业热衷于跨地区投资不同,地方国企更倾向于本地并购,以谋求积极的市场反应,避免异地并购为其带来的实际所得税负担的加重和银行贷款机会的流失。

此外,纵观我国历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党的十八大工作报告,“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是我国历届领导人一直强调和提倡的经济发展重中之重。吴林江(2001)、李琼(2008)等众多学者也通过研究指出,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并购获取协同效应,实现价值提升。但政府因素的存在往往使得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任重道远。陈信元和黄俊(2007)运用终极控股权理论研究指出,政府更多是出于“掏空”动机,即出于降低地方失业率、帮助本地企业“脱贫解困”等政治上的考虑,盲目推动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而且在政府干预经济越严重的地区,这种现象越明显。方军雄(2008)在对比了地方政府控制和中央政府控制的企业的并购决策后,进一步指出,在相对绩效评估的政绩考核和晋升机制下,地方政府直接控制的企业更易实施无关的多元化并购。陆桂贤(2012)利用EVA对沪深上市公司2005年发生的37起并购案例进行分析后指出,国有控股并购减少了股东财富,且国有控股并购对EVA的影响最为复杂,但横向并购增加了股东财富。汪炜和陆帅(2015)也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政府控制的企业更容易发生专业化并购而不是多元化并购。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将关注点更多放在政府如何影响企业的并购行为或并购绩效,并没有考虑政府为何影响企业的并购行为,即缺乏对政府干预动机的追溯。为了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本文以2008~2014年深沪两市发生并购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深入挖掘政府为何干预企业并购行为以及如何干预企业并购行为。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产权性质与企业并购行为特征

(1)产权性质与跨区域并购。政府经常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突破区域界限,打破区域限制,实施区域间的经济联合和发展。但基于以GDP为纲的地方政府官员考核机制,加之市场分割情况的客观存在,企业跨区域并购仍然受到诸多行政条块分割的限制。对于企业而言,地方政府为追求当地经济发展、维护自身利益而进行的地区保护或地区“封锁”本质上是一种政府干预行为,这种行为很有可能对公司的并购活动乃至公司的整体价值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因此,企业跨区域并购的难易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上市公司区域横向联合和市场分割的程度,也从侧面反映了作为终极控制人的政府为诉求自身政治利益和私有收益而对其他股东进行利益侵害的严重程度。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政府对企业跨区域并购呈现“掠夺之手”的规制方式,即国有企业的异地并购概率低于民营企业

(2)产权性质与跨行业并购。李善民和周小春(2007)指出,我国的国有企业所处的行业大多属于垄断性的或者是进入壁垒比较高的行业,为了凸显政绩,政府更加倾向于干预国企通过专业化并购巩固在行业内的主导地位,维护竞争优势。Fan等(2013)则从官员自身知识局限性的角度指出,由于官员对各个行业的发展状况和前景了解的片面性,企业的多元化并购反而会增加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增大政府干预企业经营决策的成本,因此政府不会支持企业涉及过多的陌生行业。因而,对于受到政府干预比较严重的国有企业而言,其作为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的混合体,具有政府背景的管理层综合权衡其作为管理人的利益和自身的政治前途,轻易不会以自己的政治前途为赌注,冒险过度多元化并购投资而损害政府的利益,其更倾向于将企业的并购限制在同一行业内。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政府对企业跨行业并购呈现“掠夺之手”的规制方式,即国有企业的跨行业并购概率低于民营企业

(二)政府利益诉求对产权性质与企业并购行为特征的影响

为了解决各地政府面临的财政困境,更好地履行社会管理的职能,国家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完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模式),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建设的积极性,与政府分忧的同时,为企业让利。但由于政策落实的时滞性和相关配套机制的不完善,政府所面临的财政压力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缓解,增加财政收入依然强烈左右着政府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干预欲望。加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分权化改革应运而生的市场分割现象根深蒂固,各地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展开的竞争愈演愈烈,由此滋生的地方保护主义思想成为企业突破区域壁垒、进行跨区域并购的主要障碍。此外,由于政府官员在知识上的局限性,各地政府缺乏对各行业发展的了解和把控能力,因此出于担心多元化并购可能对国有企业带来的折价风险,进一步保障其通过国企发展增加财政收入的利益诉求,政府会更加限制国企的多元化并购行为。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利益诉求会加剧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在并购行为特征上的差距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所选取的并购样本均来自于国泰安《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研究数据库》2008~2014年并购数据库系统。由于该数据库只提供了并购的区域属性,没有直接提供并购的行业属性,本文依据中国证监会提供的我国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标准(2001)以及被并方的主要经营范围,将被并方的主营业务范围与并购方所处行业相同的划分为同业并购,否则为跨行业并购。

根据本文对并购扩张的定义及研究需要,在已有样本的基础上按照以下标准对样本进行进一步筛选:剔除交易未成功的样本;剔除交易类型为股权收购、资产收购和吸收合并之外其他类型的样本;剔除并购方所处行业为金融、保险业的样本;剔除审计师出具保留意见或否定意见的样本;剔除并购方为ST、*ST等的异常样本;剔除并购事件属于关联交易的样本;剔除并购当年上市的样本;对于同一公司在同一年度内发生多起并购类型相同的并购交易,以规模较大的为主;剔除同一公司在同一年度内发生多起不同类型并购交易的样本;剔除并购信息不完整的样本。通过上述筛选,本文共得到有效样本821个。

(二)变量定义

本文主要按照并购模式的区域属性和行业属性将并购模式划分为是否为跨区域并购和是否为跨行业并购。同时,借鉴逯东等(2014)的研究,选取各省登记的财政赤字水平作为政府利益诉求的替代指标。此外,本文分别选取了独立董事比例、公司规模、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上市年限、公司的自由现金流指标以从治理结构、经营状况、企业资源等方面对可能影响企业并购行为的因素进行控制。具体变量定义见表1。

(三)模型构建

由于并购模式的替代变量为0/1哑变量,因而本文的实证检验模型为logistic回归模型。与其他模型相比,logistic回归模型不要求变量满足正态分布。回归模型如下:

其中,β0表示截距,β1-β7为系数,ε为残差。模型(1)用来检验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在并购行为特征上的差异,即验证H1和H2;模型(2)用来检验政府利益诉求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在并购行为特征上存在差异的影响,即验证H3。

五、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产权性质与并购行为特征分析

模型(1)的检验结果见表2。从模型(1)并购区域属性样本组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企业性质(GOV)与是否跨区域并购(Area)在1%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说明国有企业更加倾向于本地并购,即政府对企业的跨区域并购更多地采取“掠夺之手”的规制方式。对于政府而言,异地并购加大了其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从而使得政府向企业转移其承担的政治成本增加,加之本地企业异地并购可能会带来本区域内企业控制权的流失,进而影响到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就业等问题,因而政府出于其自身的政治目的,会对企业跨区域并购进行限制。

注:***、**、*分别表示显著性水平为1%、5%、10%,括号内为Wald值。

此外,从模型(1)行业属性样本组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产权性质(GOV)与是否跨行业并购(Industry)在1%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即政府对企业跨行业并购采取的是“掠夺之手”的规制方式。本文所界定的跨行业并购主要包括纵向产业链并购和混合并购。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国有企业涉及众多行业,政府作为资源的管理者和持有者,为了防止其所控制的企业的内部人通过盲目多元化并购策略进行利益攫取,其更加倾向于直接为其所控制的企业提供足够的政策和资源方面的支持。

(二)政府利益诉求对产权性质与并购行为特征关系的影响

从模型(2)的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各地区财政赤字水平与企业跨区域并购行为在5%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且与企业的跨行业并购行为在10%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表明当企业所处地区的财政赤字水平越高,即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利益诉求越强烈时,当地企业越难突破区域壁垒和行业壁垒进行并购,而是更加容易实施同区域内或者同行业的并购行为。同时,在控制了财政赤字水平之后,企业性质(GOV)与跨区域并购(Area)和跨行业并购(Industry)之间的负向关系更加明显,表明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利益诉求会更加加剧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在并购行为特征上的差异。国有企业政府背景的存在,在为国企发展带来优越的政策和资源优势的同时,也为各地政府将其政治压力内部化到国企身上提供了便利,因而当政府面临较大的财政压力时,会出于保障地区经济利益、防止地区经济资源外流的动机,限制国企进行异地并购;并且财政困境同样也迫使政府对国企的跨行业并购采取了较为谨慎的态度,出于担心“多元化折价”带来的经营风险,政府更加支持国企进行产业内的并购整合,以增强国企在产业内的主导地位,进而保障政府作为实际控制人的私有收益。

(三)稳健性检验

为了更好地验证前文得出的结论,本文选取政府的实际控制权比例这一变量来作为企业性质的替代变量,并按照控制权强弱对样本进行分组,同样采用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基本保持不变。

六、结论

本文研究了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在并购行为特征上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国有企业的并购行为具有明显的同区域和同行业属性,究其原因,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利益诉求是导致这种差异存在的主要因素,并且政府保障自身财政收入的私利动机会显著加剧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在并购行为特征上的差距。

尽管习近平主席一再强调,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必须坚持“亲”和“清”两大原则,政府要摒弃私利动机,在阳光下建立政企关系和官商关系,但现实情况却是,政府将自身政绩诉求建立在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干预上,进而可能造成政府利益得到保障的同时,企业经营效率却受到损害的局面。在我国“转型加新兴”的经济发展宏观大背景下,政府有充足的动机和手段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以达到其增加财政收入的政绩目标,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在并购行为特征上的显著差异便是这种动机的体现。适度的政府干预可以保证企业获得必要的经营资源以及相关的政策支持,为企业经营带来正向促进作用,但是,过度介入企业经济活动往往是以牺牲企业内部经济利益为代价的。因而,政府需要适度转变其职能,加快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投融资的制度环境,提升企业并购的投资效率,促进经济有效增长。

参考文献

[1]逯东、孙岩、周玮、杨丹:《地方政府政绩诉求、政府控制权与公司价值研究》,《经济研究》2014年第1期。

[2]潘红波、余明桂:《支持之手、掠夺之手与异地并购》,《经济研究》2011年第9期。

上一篇:无源光分配网下一篇:吉林省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