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卫生

2024-09-26

医院卫生(精选12篇)

医院卫生 篇1

卫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它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卫生领域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 其目的是揭示经济主体和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规律, 以解决卫生领域中的经济问题, 为制定相关的卫生经济政策提供信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医院卫生系统的会计工作只是静态反映医院的经济活动, 被动执行国家的法规政策, 其职能具有明显的局限性。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逐步完善, 卫生系统面临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 这就要求卫生事业机构从内部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深入全面的改革, 特别是需要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和规范医院的财务行为, 从而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怎样应用卫生经济学理论知识把有限的医疗经费使用好, 从而保障高质量、高效益的医疗服务, 已经是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

一、医院卫生经济管理工作的特殊性

医院目标的重新定位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 对医院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是承担了一定福利职能的社会公益事业单位, 因此, 医院应以最少的财力消耗向人民群众提供最优质的医疗服务, 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医院的经济运行与市场经济息息相关, 市场已经成为医疗资源基本配置的主体。医院应怎样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适应市场经济大环境, 从而对医疗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 是当前形势下对医院财务管理的严峻考验。虽然我国绝大部分医院建立了相关医院财务管理制度, 且制定和实施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成本核算制度, 但是由于监管体系的不健全, 导致医院财务管理水平普遍不高。面对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 如何调整并完善医院财务管理体制,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保障人民群众的就医需求, 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是我们必须研究的新任务和新课题。

二、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大部分医院在运行卫生经济管理体系时, 旧的卫生经济管理体系问题依然影响且制约着医院的发展, 医院管理往往不能以新的水平来适应新的形势。

1、卫生经济管理工作认识不足

一些医院在管理中存在“形而上学”的思想意识, 院领导只对财务管理抓得比较紧, 而没有在提高卫生经济效益方面下工夫, 没有真正落实有效的分配机制。由于院领导管理上的疏忽, 导致卫生经费超支现象严重。此外, 医院缺乏卫生经济管理专门人才。因此, 医院要想快速全面发展, 则需要灵活运用内部分配激励措施。

2、没有建立卫生经济管理量化考评指标

卫生经济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 它不仅融合了医学、药学, 而且融合了管理学、经济学、卫生学和会计学、统计学、信息学等多门学科和技术。由此可见, 卫生经济管理涉足许多方面, 而每个方面如何监督管理, 各个环节如何量化考评, 医院没有统一的标准, 无法调动全体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3、卫生资源配备不合理

医院卫生事业费用不断增加, 但与实际需求差距甚远, 存在着经费总投入不足这一客观现象, 无法促进医院经济的新增长。现在有些医院、有些医疗机构虽然精简整编了, 但是实际展开的床位并未因此减少, 造成了医务人员的相对紧张, 无法保证日趋发展的医疗需求。

4、医疗体制存在弊端

经济卫生管理经历了多种管理模式的改革, 其中仍然存在使医院竞争受到明显制约的弊端。这些问题就摆在医院管理人员的面前, 如公费医疗保障多数由政府指定当地医院承担, 对其他医院而言, 不仅医院病员的来源受到影响, 且先进的设备技术和优质的服务等优势难以充分发挥,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收入。

5、缺乏应有的风险意识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医院基本由国家财政资金支持, 医院要用钱就向财政要, 不存在经营风险, 更不存在倒闭等现象, 在这种状况的长期影响下, 医院财务管理人员对竞争后果认识不够, 缺乏相应的风险意识。

6、资产管理混乱, 资产账实不符

虽然多数医院近来年专项物资耗材的采购比例逐渐增加, 但在采购的设备和药品材料中专项物资的品种所占的比例很少, 且存在招标资格不完备、手续不齐全的情况, 没有走法定的招标程序。有些设备找不到实物, 或报废的设备记账手续不完善, 也没有上交财务处理残值。资产的混乱直接影响了医疗服务的水平和效益, 加重了医患人员的负担。

7、医院投资决策分析机制不科学

受计划经济的长期影响, 医院的发展模式、资金运用等决策仍采用行政手段进行管理, 缺乏一定的自主权, 在投资决策等大事件上往往根据领导的意思行事, 导致医院的投资决策分析机制存在很严重的问题。

三、关于解决医院卫生经济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医院卫生经济管理存在问题是不争的事实, 医院如果要想在竞争中得以生存, 就必须采取有激励、有责任、有活力、有竞争的管理措施和运行机制, 使医院卫生经济管理能够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1、更新经营管理理念, 树立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意识

随着卫生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 作为医院管理队伍重要组成部分的财务管理者, 必须更新观念, 以经济意识强化头脑, 运用创新精神和现代化经营管理方法完善医院的经营策略、经营方针等, 从而实现经营目标。应实时掌握市场信息, 把握国家相关政策, 及时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及时调整经营方针, 为医院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加强医院财务管理, 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一是科学把握经费投向投量。本着“保障重点科室、重点业务、重点项目, 量入为出, 厉行节约, 严格计划, 收支平衡”的原则, 把好预算平衡关, 建立经费效益责任制观念, 实行目标管理、成本核算, 在使用效果上监督控制, 经费开支一定要符合预算计划和开支范围。二是严格执行经费预算。严格执行经费审批制度, 开支前该报批的报批, 同时在经费开支过程中, 应认真执行年初的经费预算。三是统筹规划, 加强预算外收入管理。医疗卫生系统承担的责任和任务决定了其要学会采用经营手段以适应市场经济, 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研究开源问题, 使有限的资金充分利用起来, 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3、加强医院收入、支出管理, 拓宽收入渠道

医院收入主要包含财政补助收入、医疗收入、上级补助收入、药品收入以及其他方面的收入等。加强医院的收入管理包括: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 使用国家财政部门监制的收费票据;医院收入及时入账, 确保资金在安全管理之下, 严禁公款挪用;拓宽医院收入范围, 开展各种创收活动, 如开展家庭护理、便民门诊等系列活动创收。加强医院的支出管理包括:严格执行医院财务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批准的支出预算;严格管理程序,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约机制;节约支出, 严把支出关。医院要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财政和财务制度, 以及开支范围、开支标准, 财务管理人员要对每一个单据、凭证进行审核, 坚持“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方针和政策, 提高医疗收入的比例。

4、建立卫生经济管理体系, 量化考评指标

卫生经济管理体系已经逐步成为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核心内容。开展卫生经济考评是为了能够提高医院的总体价值和竞争优势, 提高医务人员的能力, 改善医务人员的绩效, 并将医院总体的目标和医务人员的个人目标联系起来。全面客观地反映医院资产运营效果和财务效益状况, 有助于正确改善医院的经营行为, 使医院加强基础管理, 提高总体经济效益, 培养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也能为医院与同行业间的对比考核提供有效的依据, 便于国家对医院实施宏观调控政策。

5、提高卫生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想充分发挥卫生经济管理在医院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努力提高卫生经济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关键。因此, 卫生经济管理人员要通过不断学习来充分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以及管理素质, 要不断学习财务法规、财会管理以及财务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 来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使自身能够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6、突出特色和优势, 在优质服务中完善体制

医院要想积极地参与市场竞争, 只有彰显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是利用自身特色与优势, 完善自我形象。医院可以利用自身的特色与优势,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参与地方经济建设, 以优质的服务彰显自身形象。二是合理与透明的收费, 并提供优质的服务。医院要对药品实行明码标价, 控制贵重药品的适用范围, 并增加收费透明度。

综上所述, 医院卫生经济管理工作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工作, 涉及医院的内部管理与外部大环境。因此, 我们需要借鉴国内外各种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论,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使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体系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与法制化的轨道。在医院卫生经济管理工作的改革中, 相关卫生经济管理部门已经做了很多的探索, 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但改革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医院只有加强卫生经济管理体系的建设, 发挥在卫生经济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 才能适应改革的需求, 从而促进医院和谐发展。

摘要:医院卫生经济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当前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 医院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加强医院财务管理是医院今后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分析了当前医院卫生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医院,卫生经济管理,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吴明等:卫生经济学[M].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

[2]李俊卿:如何加强医院财务管理[J].中国卫生经济, 2005 (3) .

[3]甘兰平:加强财务管理与监督促进医院和谐发展[J].当代经济, 2008 (3) .

[4]严君:加强医院财务管理深化卫生经济改革[J].农垦医学, 2009, 31 (6) .

[5]李少萍:如何健全医院财务管理之浅见[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 (7) .

[6]詹祥:医院卫生经济管理的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9 (5) .

[7]侯哲等:加强医院的卫生经济管理[J].中国公共卫生, 2003, 19 (9) .

医院卫生 篇2

血液净化室消毒隔离制度

1.对血液透析机定期消毒,严格监测;一次性透析器不得重复使用。

2.工作人员定期体检,操作时必须注意消毒隔离。加强个人防护。

3.进入血液净化室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严格洗手。

4.应对病人常规进行血液净化前肝功能、肝炎病原学等化验检查。

5.传染病患者血液净化在隔离净化间内进行,固定床位专机透析,采取相应的隔离、消毒措施。急症病人应专机透析。

6.加强透析液制备输入过程的质量监测。

7.对透析中出现发热反应的病人,及时进行血培养,查找感染源,采取控制措施。

8.每月必须对入、出透析器的透析液进行监测,当疑有透析液污染或有严重感染病例时,应增加采样点,如原水口、软化水出口、反渗水出口、透析液配液口等,并及时进行监测。

口腔科消毒隔离制度

1.诊疗区域内应当保证环境整洁,每日对口腔诊疗、清洗、消毒区域进行清洁、消毒每日定时通风或者进行空气净化;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诊疗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2.进入病人的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3.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或手消毒,操作时必须带口罩、帽子,必要时配戴防护镜。

4.凡接触病人伤口和血液的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挺子、凿子、手术刀、牙周刮治器、洁牙器、敷料等)每人用后均应灭菌,常用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每人用后均应消毒。

5.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形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消毒。

6.用后的敷料等感染性废物应及时清理、密闭、焚烧。

内窥镜室消毒隔离制度

1.内窥镜室诊查区、洗涤消毒区、清洁区划分明确,保持室内清洁,操作结束后严格进行消毒处理。

2.不同部位的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当分室进行;不同部位内镜的清洗消毒工作的设备应当分开。

3.工作人员清洗消毒内镜时,应当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包括工作服、防渗透围裙、口罩、帽子、手套等。

4.内镜及附件的数量应当与医院规模和接诊病人数相适应,以保证所用器械在使用前能达到相应的消毒、灭菌合格的要求、保障病人安全。

5.进入人体无菌组织或器官的内窥镜及附件,如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胱镜、宫腔镜等必须灭菌;消化道内窥镜、阴道镜等必须消毒;活检钳应灭菌处理。

6.用后的内窥镜及附件应立即用流动水清洗,再用多酶洗剂刷洗,清水冲洗清除管道中的残留组织,沥干水分后再进行消毒。

7.浸泡内窥镜的消毒液选择应符合要求,浸泡完全,时间符合要求。

医院护理人员手部卫生的干预措施 篇3

【关键词】 医院;护理人员;手卫生;干预

1 护理人员手部卫生与医院感染

2004年,全世界每年约有140万人获得与健康照顾相关的各种感染并发症,在外科约有1/2的死亡病例与医院感染有关。医院感染给患者带来的损失显而易见。比如,2005年安徽宿州的眼球事件给医院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这为医院感染的认识敲响了警钟。实际上,多数医院感染是由致病菌在患者之间或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交叉传播引起的,医务人员的手是主要的传播媒介。因此,提高医务人员手部卫生,可降低医院感染的暴发。通过手传播疾病的细菌可分为常驻菌和暂住菌两大类。其中,常驻菌居在皮肤毛囊和皮脂腺开口处,并在此繁殖。而暂住菌处于皮肤表面或角质下表皮细胞上,主要是通过接触而附着在皮肤上的,可用机械方法清洗或化学消毒剂消除。通常情况下,当医务人员手上的这些细菌传播给易感病人时,这些细菌就成为这些病人的感染源。在诊断治疗护理过程中,可经由医务人员的手而携带的病原菌能在感染和开放的伤口中复活。因此,正确的手卫生行为可以减少手上携带的潜在病原体。护士作为与患者接触最多的医务工作者,其手卫生的执行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有效的护理。有研究表明,护理人员每天工作繁忙时,手部细菌量会成倍增加。如果护士在照顾患者的过程中未带手套,在直接接触患者后,其手部带菌量会明显上升,且手部携带的细菌中,至少有一种是致病菌。有研究者认为,护理人员手合格率为75%,细菌种类为人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等。而据全球有关报道,医务人员的洗手率不足50%,按规范洗手更是大大低于这个数字。

2 影响医院护理人员手部卫生的主要因素

2.1 医院的管理因素。对洗手或擦手的效果进行有效监控,是未来医院应该重视的环节。有部分医护人员认为科室或医院对洗手或擦手没有足够的重视是其手卫生执行的影响因素。有报道指出,来自同事的榜样和反馈对个人行为有着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医院相关部门应对护理人员的手卫生进行定时或不定时地有效监控,加强护理人员间的交流,以促使其改善手卫生行为。实践证明,护理人员手部卫生状况的改变对医院感染率的变化有一定影响。

2.2 医护人员的认知因素。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的知识水平,对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有重要意义。大部分医护人员对个人对洗手没有足够的重视或者忘记了在什么情况下应该洗手。一些护士甚至认为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洗手能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并对洗手具有除菌作用持怀疑态度,等等。这些说明护理人员对手卫生行为的认识还有待提高,对手卫生的认识仍存在不足。因此,医院有关管理部门应加大对护士手卫生的教育。

2.3 医院洗手的设施因素。洗手设施是导致洗手合格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量研究报道,洗手设施可导致医务人员洗手后的二次污染。目前,许多医院的手控式水龙头和肥皂上携带了大量细菌,因而洗手肥皂与水龙头污染细菌总数严重超标。同时,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公用毛巾擦手使菌落数增加59.57倍。毛巾的整个清洗消毒处理过程易因人为因素而造成毛巾消毒不彻底,从而导致洗手后再次被污染的危险。尽管使用一次性纸巾干手是干净的干手方法,但费用使医院难以接受。因此,为了减少因手引起的感染,医院管理部门要为医务人员提供相应的措施,改善设施环境,以提高手卫生。

2.4 医护人员的工作因素。绝大多数护理人员认为“工作忙”是影响其执行手卫生的最主要原因。危重病人病情危重,护理人员接触病人的几率就增高,不同年龄、学历、职称的护士的洗手率没有显著性差异,而不同性质病房护士的洗手率有显著性差异。其中,危重症病房的护士洗手率较其它病房的护士洗手率高。这与医院相关部门对不同性质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与手卫生强调程度存在差异。随着工作量的增加,危重症病房护士的洗手率出现下降,说明洗手率与工作量大小呈负相关的关系。

3 医院对护理人员手部卫生的干预措施

3.1 完善洗手设施和加强医院行政管理。手卫生设施包括: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液体洗手液、擦手用具应符合消毒要求、应配备快速手消毒剂等。同时,医院行政管理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建立合理的监督机制,以加强医院安全手文化的建设。

3.2 使用快速手消毒剂可提高手部卫生依从性。提高医务人员的手部卫生依从性主要集中在快速手消毒剂的使用上。快速手消剂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抗菌作用源于对蛋白质的变性作用,乙醇的杀菌作用速度最快,以含乙醇为主的手消毒剂可以快速地降低皮肤表面的暂居菌。如果将快速手消剂放置在治疗车、患者床头,这样使用非常方便快捷。与此同时,使用快速手消毒剂能节约更多的时间,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3.3 加强医护人员对手部卫生的认知行为教育。对护理人员进行长期的教育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措施。医院通过相关教育目的是确保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认知水平,促进医护人员洗手行为的改变。同时,提高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医护道德教育,使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职责,强化医护人员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同俏静,苏关关,袁玉华.手部卫生与医院感染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

[2]王莉,府伟灵,陈晓等.医院感染引发医疗纠纷防范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6).

[3 ]Pittet D.Improving adherence to hand hygiene practice: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J].Emerg Infect Dis,2001,7(2).

[4]牛秀成,张树德,周素琴等.医务人员洗手技术与手再污染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2).

[5] 吴欣娟,马丽莉,贾朝霞.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7).

医院卫生 篇4

此前中国的新医改中, 对于公立医院的改革, 是先从地市级三甲公立医院入手。目前, 中国的综合性三甲、专科三甲医院总数不到2000家。但全国目前有八千多家县级医院, 县级医院担负着全国70%的发病率的救治和9亿人的医疗任务。由于县级医院总数高于三甲医院, 并且县级医院覆盖的人口远远超出三甲医院。

然而, 全国八千多家县级医院, 在以往医疗体制的大背景下, 已经逐渐形成与目前发展很不适应的诸多现状。比如, 管理水平滞后几乎是最严重的问题。县级医院大都处于边远地区, 也都是当地的龙头老大, 长此以往的无需竞争生存状态, 导致医院自然竞争意识薄弱, 管理水平低下;另外, 县医院的医务人员大都学历较低, 大专学历居多, 本科成了个别现象, 硕士、博士人才的聘用率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当然, 医院的基础建设也相对薄弱。

目前, 中国所有类型的医院加起来达两万多家, 如果用金字塔的方式来排列, 三甲公立医院为最顶端, 其次为县级医院, 最末端是一级医疗机构, 即乡镇卫生院。据了解, 在这个以3个档次构成的金字塔中, 最末端的乡镇卫生院医疗机构数量最多, 达上万家, 服务对象为农村人口, 达2亿到3亿人。其次为县级医院, 在中国两千多个县级区域内, 按常规每个县有3家县级医院, 一个综合性人民医院, 一个是中医医院, 另一个是妇幼保健医院, 有的县还有第二人民医院。县级医院是农村三级卫生网的龙头, 是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的纽带, 其门诊量占公立医院的1/3, 住院量占公立医院的半壁江山。把县级医院这个龙头抓好, 对缩小城乡卫生差距, 均衡医疗资源配置, 让基层百姓更多享受到医改成果, 无疑是举足轻重的。

当然, 对于将医改的重点转向县级医院, 业内也有不同的意见。中欧商学院和上海财大兼职教授、美国麻省卫生福利部高级研究员蔡江南认为, 县级医院确实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基本医疗服务的重要阵地, 县级医院改革对于提高广大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是, 县级医院改革不可能成为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主战场, 大城市中的三级医院才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主要堡垒。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中种种问题的焦点、老百姓抱怨的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主要都集中在大城市的三甲医院。那么, 县级医院改革是否具有类似我国解放战争和经济改革的“农村包围城市”的作用呢?这显然不是一回事。县级医院与大城市三级医院是两个层次的医疗服务, 县级医院改革无法对大城市的大医院产生重要的影响和示范作用。

但更为普遍的观点是, 国家正在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整个医改的进程。北京大学中国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孟庆跃认为, 医改本身就是一项长久工程, 不可能在一两年内解决所有的问题, 目前公立医院改革探索还需要时间, 但是迟早会有所突破。江西三精易安医药总经理杨昌顺则认为, 县级医院改革是医改的先锋, 对解决“小病拖, 大病扛, 躺倒才往医院抬”,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可以快速见到成效, 而解决农村医疗卫生问题, 也是国家解决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关键一步。事实上, 把县级医院改革作为医改重点, 并不意味着要忽视公立医院改革。

2011年2月15日, 李克强副总理在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讲话强调, 县医院覆盖9亿多人口, 是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连接的枢纽。要继续加强县医院建设, 推动综合改革, 消除以药养医, 控制医药费用。2011年是医改的攻坚之年, 要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 统筹安排, 突出重点, 循序渐进, 扎实有效地把医改推向前进。

2011年3月9日, 卫生部长陈竺指出:“今年我们突出了一个重点, 就是要把县乡村三级卫生医疗网络的龙头, 即县医院建设好。我们有一个测算, 目前农民大概80%的病能够解决在县医院,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90%的病, 包括一部分比较疑难的大病也能够解决在县医院, 实现大病基本不出县。”

2011年3月7日, 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 提出了2011年, 优先建设发展县级医院, 发展目标是使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危急重症和部分疑难复杂疾病在县级医院能够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要在服务人口较多、基础较好的300所县医院逐步推进以人事管理和收入分配、绩效考核、优质护理服务、支付方式、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实施临床路径、推进信息化建设等为重点的综合改革试点。

2011年3月19日, 卫生部部长陈竺在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以改革补偿机制为切入点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通过改革支付方式、实行“四降一升一增” (即降低药品价格、降低大型设备检查治疗价格、降低高值医用耗材价格、降低甚至取消药品加价率、提高医疗服务技术价格、增设药事服务费) 等多种形式改革以药补医机制, 进而推动治理机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等改革, 维护县级医院公益性质, 提高县级医院运行效率。

2011年3月19日, 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表示:今年公立医院改革要以县医院改革为突破口。县医院覆盖70%人口, 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薄弱环节, 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处于枢纽地位, 是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保障。同时, 县医院与城市三级医院相比矛盾相对简单;县党委政府具有很强的执行力, 优先推进县级医院综合改革具有有利条件。

这些都表明, 中国的新医改从提高尖子生之后, 正在向提高中间生迈进。由于医疗机构的数量和服务人口的定型, 新医改正在自上而下逐步实行。

2010年11月份, 卫生部在陕西省子长县召开了全国县医院改革发展现场会。现场会上, 不少县级医院介绍了其进行的改革探索。

陕西省子长县以建立平价医疗服务体系为重点, 加大政府投入, 改革医院管理机制, 建立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制度, 降低药品价格, 医院公益性质得到强化。神木县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探索建立广覆盖、可持续的城乡一体的全民医疗保障制度, 提高保障水平, 解除了群众看病的后顾之忧。浙江省选取24个县开展农村卫生资源统筹配置和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的改革试点, 县级医院为乡镇医疗机构培养业务骨干。山东、福建、湖北等地建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等以组建医院集团、对县医院进行托管等形式, 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高能力及水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等发挥部属部管医院的优势, 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持和指导。国家重点联系的16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也都把县医院改革发展放在突出位置, 辽宁省鞍山市为县级医院建立远程会诊平台,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对县医院进行人事、分配、保障制度等方面的综合性改革, 山东省潍坊市则全力推动县医院标准化建设。

总体来看, 县级医院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方面都需要改革, 医院的体制机制也需要调整。

2011年3月, 卫生部专门召集部分地区政府一把手和卫生行政部门官员, 对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征求意见。试点工作方案对解决以药养医问题提出了3种改革途径。一是实行支付方式改革, 使药品支出成为医院服务成本, 促进医院规范医疗行为, 控制成本。同时, 探索按病种付费、按床日付费或按人头付费等付费方式。二是实行“四降一升一增”, 即降低药品价格、降低大型设备检查诊疗价格、降低高值医用耗材价格、降低甚至取消药品加价率、提高医疗服务技术价格、增设药事服务费。三是在暂不具备前两种途径的地区, 采取药品差别加价率的过渡措施, 减少滥用贵重药的情况。

目前造成基层医院看病难的另一大关键问题是基层医院医生人才匮乏导致患者对基层医生不信任。为了解决基层医院中人才匮乏问题, 卫生部提出了完善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的相关政策;要落实城市医师晋升中级或副高级职称前到农村服务一年的规定, 没有完成支农时间的, 坚决不予晋升;要结合以全科医师为重点的住院医师培养, 吸引专科医生到县级医院工作。

另外, 国家计划3年内投资360亿元重点支持全国县级医院建设, 计划使每个县至少有1所县级医院基本达到标准化水平。根据中央要求, 针对县级医院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许多地方政府也加大投入资金, 加强县级医院基础设施更新改造。

以下节选自《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安排》摘录:

优先建设发展县级医院:

1.政府在每个县重点办好1所县级医院。在前两年工作基础上, 中央今年再支持300所以上县级医院 (含中医医院, 下同) 标准化建设。人口数超过30万的县 (市) 2011年底前基本建成1所二级甲等以上的公立医院, 使常见病、多发病、危急重症和部分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能够在县域内基本解决。

2.深化城市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县级医院工作。继续实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 采取合作、托管、选派院长、团队支援等方式, 提高县级医院的管理和服务能力。在全国推行城市三级医院向县级医院轮换派驻医生制度, 每个县不少于1所医院, 每所医院不少于5名医生。妥善解决城市医院派驻人员涉及的人员编制和补助问题。

3.加强县级医院骨干人才培养。严格县级医院人员准入, 新进入县级医院医务人员须具备相应执业资格。组织未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新进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进行3年规范化培训。鼓励经过规范化培训的医师到县级医院就业, 并为其长期在县级医院工作创造条件。健全继续教育制度, 鼓励县级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多种形式提高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遴选6000名左右县级医院骨干医师或其他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到对口的三级医院进修学习。完善县级卫生人才职称评价标准, 突出临床技能考核, 淡化论文和外语要求。

医院病房清洁卫生制度 篇5

一、加强培训, 提高认识,提高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人人参与、人人把关, 是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基本保证。眼科组织各级医护人员积极参加医院感染委员会组织的有关知识培训。

二、监控小组制定出本科室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计划, 并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 增强全科人员对医院感染控制的意识, 使每个医护人员能自觉参与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共同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做好。

三、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 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措施。在临床工作将此作为日常工作, 抓细节, 重实效, 以期最大限度地控制感染的发生。

(一)治疗室

(1)室内布局合理, 标记明显, 按要求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 室内物品、药品分类固定摆放, 避免混放, 有利于保证医疗器械、药品的安全, 并每日检查有无过期药品、物品, 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的落实。

(2)医护人员进入室内,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衣帽整洁, 戴口罩。(3)加强对医用一次性物品、药品及无菌物品使用前的检查。确无过期、变质方可使用, 做到一人一套、一用一灭菌。

(4)配制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液用无菌溶液均注明时间、日期, 启封者签名, 超过2 h 不得使用, 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 h 不得使用。

(5)碘酒、乙醇瓶密闭保存, 每周更换消毒两次。(6)室内每日一次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 每次60 m in。

(二)病房

(1)每周进行空气消毒1~ 2 次, 每次60 m in。必要时随时进行空气消毒。

(2)每日晨采用湿式扫床, 做到一床一巾, 用后清洗、消毒晾干备用。(3)住院时间在1 周者, 更换床单、被套。有污染者随时更换。

2.3 加强对清洁员的培训 清洁员知晓消毒液的配制浓度、浸泡时间。病室、卫生间、过道拖把严格区分并专用, 有明显标记。床头桌每日擦拭一次, 做到一桌一巾, 用后清洗、消毒、晾干备用。

四、加强对无菌操作的管理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是眼科病房内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采取每位患者的局部用药均由护士在病房内执行、患者的药固定个人使用。医护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传播途径, 而洗手是一种最基本、最简单易行的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手段。在给每位患者进行操作前后都进行卫生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液进行手的消毒后,方进行下一患者的用药。

当医护人员有传染性眼病时, 暂离本科, 治愈后方允许入病房上班, 避免因工作人员的传播而造成医院感染。

五、做好患者的管理

1、患者以病种不同相对集中在一个病房内, 传染性眼病的患者住单人间或隔离病房, 每个患者出院后做好终末清洗消毒处理。

2、对传染性眼病患者所用物品行消毒处理, 护士操作时要戴手套, 以控制在病区内传播。

3、护士长定期在病区内召开工休座谈会, 对患者进行保护眼睛的健康教育指导, 讲解清洗、消毒及隔离的意义及对眼睛康复的重要性, 以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

六、定期监控与分析, 保证质量

眼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采取院、科两级监控、定期监测、分析总结, 不断提高眼科医院感染工作的管理质量。

1、每月对治疗室的空气采样做细菌培养, 以检测紫外线消毒及平时保洁的效果。

2、使用中的化学消毒液监测消毒液现配现用, 每次配制后用化学试纸测试有效浓度, 保证化学消毒液剂量、浓度准确, 并季度抽样做染菌量监测。

医院卫生管理人员医德应具那般 篇6

[关键词] 卫生行政;管理人员;医德医风

[中图分类号] R197.32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2-179-02

卫生管理是指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有实施,遵循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PDCA循环,现又叫戴明·循环法,P、D、C、A分别代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是全面卫生质量的总名词,是全面管理的一整套科学合乎逻辑的办事程序,并给卫生管理指明了方向,所以,要有一系列的系统管理法,促进健康,人们自然自愿采用有利于健康行为去做,为人们办点实事,消除和减少不良的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这才是卫技人员的初步管理的医德[1]。更近一步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做出评价。教育好自己,也更好地教育你所领导班子和医务人员,相应的被管理人员,管理人员首先要具备对医生、医技人员的心理变化,社会的适应能力而进行一种有目的,有启发教育指导,譬如通过卫生管理,向卫技人员以及刚参加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要求是:传、言、教,并通过耐心、细心、用心的去传授他所未能走向正规的被管理人员行列,传授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调动卫技人员表格式向正规方向发展,调动整体人员的积极性,并可促使有兴趣积极参加提高医技人员的多方面知识,使医生提高治病救人的医德思想医理的认识,使卫生医技人员,能按照戴明·循环的方法去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也是卫生行政人员重要职责,在履行检查中,应该做的什么,卫生管理知多少,目的是什么?这些方方面面、实实在在的工作,你该怎么去做,最终目的只有一条:那就是把患者的利益放在第1位,自己如有不端行为要改进,做一个真正把患者,把卫生技术人员放到一个重要位置去管理的管理者[2]。总之,使医学知识、护理知识、医技技能,指导和促进医学的发展,促进疾病的康复和预防疾病的复发,做个有贡献的人。

卫生管理应具备那般管理任务,就是要根据国家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卫生法规,社会卫生需求,以及医学科学发展,运用好戴明的理论和方法,合理使用卫生资源,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和高尚的医法品质。

1 坚持原则 明确事理

坚持原则,明白事理,是为了让广大医技人员、医务工作者和长期坚守护理工作岗位兄弟姐妹们,知道管理关系到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提高,卫生管理工作者都应当在这些基本问题上坚持原则,明确是非。知识一旦变成信念,就会支配大夫可信度,并形成一种实行的信念,变为行动,利用影响力去指导工作[3]。目前,以预防疾病为主,“治未病”的前古之道,依靠科技进步,全社会共同努力,中西医并举,协调发展,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这才是管理者工作的方针,是管理者应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

2 合理采用教育形式和开拓进取思想

明确管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被管理者知道,信服的一种管理形式,社会在发展,知识在不断更新,卫生管理层面不断遇到新的问题、新的事物,这要求卫生管理人员,自身要求自己,有一种善于学习,精于研究,一开拓进取精神,去理解新生事物,解决新问题,否则就不会跟上医学在前进的队伍,跟不上医疗工作的需要,应大胆去管理、去学、务实创新,推动医学事业的发展。

笔者所在医院采用一对一教育,首先主要领导应做到对全院医务医务工作者负责,副院长要对院长负责,业务分管到院長和各科室的中层干部,也要对你所管辖的医务工作者和广大护理工作工作者负责;具体情况要具体进行教育指导。加强对医护之间的相互学习,增强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方面情况了解,能逐渐提高专科、专病的解决能力,向治疗一样,将那些同一类型疾病患者组织起来,针对所需要了解问题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专题教育指导,组织医务人员进行有效、有目的的讨论,解答各方面所要解答的问题,譬如电化教育,有利于广大管理工作者,更有利于患者[4]。值得倡导的是,一种良好的管理形式,良好的医患关系,合理的亲情的管与理,就象慢性病一样需要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一个完善无缺的医法方药,对症治疗,慢慢地就会好起来,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会再上一个新台阶,所以组织起来大家共同关注医院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去解决实际问题。

3 平易近人 联系群众 灵活运用教育管理方法

平易近人,首先要注意言语教育、书面教育、思想意识教育,持之以恒的管理教育模式,灵活掌握运用好管理时机和方法。联系群众,平易近人,是卫生工作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一项十分复杂的高级学科工程,要进行有效的卫生管理就必须依靠群众,没有群众,也就没有年收入两亿多元的医院,没有群众在卫生管理中的相互依赖,也就没有管理者。所谓群众,首先是你的被管理者,其中是你所管理的中层干部的医德医风,只有中层干部管理好了,才真正的实现了像古代医籍如《大医精诚》《医工论》《不失人情论》等古籍专著所述的精湛的医德、医理的理解和渗入,最终群众是管理者的服务对象,他们才是真正的是对管理者形象的评价者,在此的重要体现,否则对工作是十分不利的。卫生管理是十分重要的是:与他们平等相待,密切联系,经常沟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使卫生管理工作真正地成为群众事业,知识、智慧、才能,才有用武之地。

所谓语言教育,是教育有利于管理,是最直接、最简洁、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可根据实际情况和不同层次的干部,针对不同的共性进行,古人云:“言教胜于身教”,对不同层次文化的人,有不同文化管理方式,运用适合各个层次的语言教育。巧妙的语言沟通,亲切的一句话语,使其信心百倍地服从管理,事理明白了管理起来就无难所作。语言教育要重点突出,形象生动,随机应变,简洁明了并鼓励,不更体现管理者的风格所在。另一方面是书面教育:是将宣传专栏、内部宣传教育资料、医德医风学习资料、编入小册,便于平时学习和掌握,把深奥的知识通过通俗易懂的专业化语言表现出来,医技简明化,真正地启发其求知欲望,更有群体化教育、个体化教育、文字教育、形象教育、示范教育等,都能够体现出管理素质。

4 言行一致 办事认真 持之一恒

持之以恒的管理教育,首先要根据管理员的不同层次的文化,进行再教育,实施管理教育相结合,才能真正地去帮助管理者的技能。言行一致,办事认真,要知道卫生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的工作,不但需要知识面广,而且也要掌握被管理人员的心理状况,言行一致,奖惩分明,善于用先进的医学理论,指导自己的行为,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项管理工作。切忌光说不做,光奖不罚,说做不一,草率办事的管理作风。

总之,卫生管理工作人员是体现医德医风的窗口,是群众的一个亮点,思想品德可贯穿整个管理之中。管理合并教育,要采取不同的形式,实施和教育,强化被管理者的思想,提高思想意识,做到系统化、专业化、科学化的管理教育,从此自己言人律己、廉洁奉公、一心一意地为群众服务,尊重事实,坚守原则,自觉遵守不正之风的侵蚀,防止以权谋私等不良倾向,使本能的卫生管理工作为民造福,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心身健康服务,所以医院卫生服务为魂,管理为本。

[参考文献]

[1] 刘红梅.对病人进行教育的重要作用[J].综合临床医学,1999,12(4):662.

[2] 吴贤忠.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医院是想政治工作[J].中外医学研究,2011,9 (16):83-84.

[3] 宋红娟,周泽军.论医院机关文印人员职业道德[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11,2(40):77-78.

卫生统计与医院管理探析 篇7

1 统计数据的性质

1.1 统计信息要有可信度

医疗统计指标在医院质量控制及成本核算中占有重要的比率, 统计信息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我们的产出日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医疗工作报表的准确性。不准确的信息将直接误导院领导及相关职能科室的决策, 对医院的规划建设及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目前, 绝大多数医院实现网络化管理, 联网后的计算机不同于单机运行, 录入并储存的原始统计数据来源于各个分散的工作站, 原始资料收集过程因此就会出现由于操作人员网络操作失误而引起数据错误或丢失等情况, 这就要求统计工作者明确统计工作的整个环节, 每个统计项目都要遵守相应的统计方法、统计标准、统计起止时间等要求, 对随机出现的问题:如临床医生因对某问题理解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填报情况, 输入操作员出现的手错等, 都要求统计工作者有能力及时发现并解决, 对原始数据认真核对, 努力减少原始性差错, 以保证统计数据的可信度。

1.2 统计数据要真实、及时、全面地反馈信息

各类统计数字均来源于医院各科室, 统计工作者直接深入科室, 把好各类统计数据的第一关, 并依据目前的统计工作的发展方向, 建立健全医院综合信息台账, 包括人事、财务、仪器设备、科研培训和患者资料等, 并定期进行综合分析, 及时反馈给院领导和上级卫生部门, 使信息科真正成为管理者的“信息库”。

2 开展和拓宽统计工作职能

2.1 全面开展统计工作, 加强医院质控工作

卫生统计的工作主要是以围绕着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构成整体开展的, 这个指标体系说明和研究医院医疗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 完整的医疗统计指标对实现医院宏观调控、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医疗效益有重要意义。医疗质量水平高低反映了医院总体医疗水平, 根据医院制定总的质量管理目标, 把床位周转次数、出入院人数、诊断符合率、平均住院日、无菌切口感染率、临床初诊与临床确诊符合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等质量控制指标分解到科室, 医院定期通报。密切关注医疗质量指标、工作计划指标的完成情况, 动态、及时反馈执行情况, 为各科室提供相关业务信息服务, 并根据年终或季末统计结果进行考核或制定下一年工作计划。

2.2 深化拓展统计工作, 靠拢医院管理

时代在发展, 医院也在发展、改革, 我们的统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以往的医院统计工作中, 统计工作主要将医院工作完成情况搜集、整理、汇总, 进而为医院管理者及各科室提供数据, 处于一种被动服务、数据滞后的局面。但是现在医院的改革发展趋势要求统计工作从单一的日常报表等常规工作向多元化、专题化方向发展, 扩大统计对象范围, 运用统计方法为医院的医疗、管理、科研和教学提供及时、动态的反馈信息, 并加强信息预测职能, 提供有预见性的数据, 为医院制定各项计划、政策提供可行性依据。

2.3 统计信息可指导医院管理者对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

医院的管理者一定要掌握医院的服务半径、所辖区域人群的疾病分类结构和变化趋势。统计信息可以利用统计数字、图表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 反映医院医疗活动和经营管理情况, 同时作为医院信息来源的主体, 不仅要掌握医院的纵向发展, 还要对院外进行横向的对比分析, 据此来确定重点科室、重点科研和薄弱科室要改变发展的客观趋势, 以此分配现有的人力、物力和有限的财力, 以达到最佳的资源优化配置, 为医院创造更佳的效益, 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3 建议

提高统计分析水平, 当好领导管理和决策的“智囊团”, 具体有以下几点:医院设立专门的信息统计机构, 配备专门的统计工作人员, 健全医院信息网络, 从整个医院管理的角度对医院信息统计工作提供组织机构上的保障;医院统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既要有一定的医学知识, 又要具备统计专业知识, 时代的发展又要求统计工作者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术, 所以统计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地吸取新的知识, 拓宽知识面, 提高自身素质, 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 充分利用专业特长帮助医疗科室进行课题设计、数据处理, 使统计职能深入人心;为医院决策提供可行性论证, 使统计广泛应用于医院管理决策、医疗质量监督等各个方面;统计工作者要得到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在实际工作中应主动承担重要任务, 增强医院统计参与管理的意识, 主动跟踪医院管理, 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综合收集、利用, 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切实为医院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和完整的信息服务, 真正成为医院管理者的参谋部和“智囊团”;定期或不定期做好统计分析及统计信息反馈工作:每季、半年、年度做定期综合性统计分析, 其内容包括门诊及临床各科的工作量、工作效率、医疗质量、护理质量、经济效益及病人满意度等。并从纵向 (与往年同期比) 、横向 (与同级医院比) 以及目标完成情况等进行分析, 从中找到影响医疗工作的各种正负因素, 提出合理化建议, 及时提供给医院及有关部门。院领导往往据此主持召开各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的医疗质量分析会, 并把统计分析报告进行宣读, 对于成绩及问题进行全面讨论, 给予表扬和批评, 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在日常工作中, 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做专题性调查, 写出不定期统计分析;改进统计方法:医疗评价更合理在诊断质量评价上, 以前我们只评价门诊/出院诊断符合率、入/出院诊断符合率, 实际工作中我们体会到, 仅这两项指标不够全面, 又把漏诊率、待诊率、入院3日确诊率纳入考核项目, 对诊断质量进行全面综合评价。并把一目了然、反映不出诊断水平的疾病, 如大部分骨折、烧烫伤、原因明确的中毒和部分创伤等剔除, 使其不参与诊断符合率的计算。

两点体会:第一方便了领导对统计信息的利用, 为医院管理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第二有效地发挥了统计监督工作。

摘要:医院统计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医院的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在医院的经济运行中发挥着信息、咨询和监督三大职能。当前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以病人为中心, 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 围绕此项活动, 医院的统计工作应如何开展才能更好地为医院管理服务, 充分显示统计工作的魅力, 已是摆在医院统计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关键词:卫生统计,现代医院管理

参考文献

[1]于承浩.统计信息在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作用.中国医院统计, 2002;9 (2) :99-100.

[2]张翠红.统计工作与医院的综合管理.地方病通报, 2002;17 (2) :82-83.

[3]侯世方, 孙长福.统计职能在医院信息网络建设中的拓展.中国卫生统计, 1999;16 (5) :275.

[4]马天华.浅谈医院统计职能的拓展.中国卫生统计, 1999;16 (4) :202.

[5]赵雯.搞好医院统计要处理好八个关系.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1999;6 (3) :237-238.

[6]董军, 朱士俊.医疗质量实时控制研究与应用.中国医院管理, 2002;22 (3) :23-24.

对医院卫生材料管理的思考 篇8

关键词:医院,卫生材料,管理

一、加强医院卫生材料管理的意义

加强卫生材料管理是强化医院经济管理的需要, 随着人工器官、骨科修复高值耗材的不断增加, 耗材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达25%以上, 检验试剂的耗材也在不断地增加, 这使耗材管理成为了医院经济管理的又一重要因素。

一是提高医院经济管理信息质量的需要, 医院管理方式的更新以及仓库管理系统建设促使卫生材料出入库信息准确清晰, 耗材之间的划分使成本核算的归类有了更为明确的方向, 在收支平衡的分析上以及落实“实行成本核算, 强化成本控制, 推行绩效考评”新制度提供了各项成本详细而确切的数据, 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了有用的信息。二是医院完善内部控制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医院卫生材料管理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 强化耗材内部管理能够防止在卫生材料管理中发生损害患者或医院利益的行为杜绝从采购到出入库等环节中的不规范行为, 使医院整个管理环境更有效地运作。

二、卫生材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多数医院卫生材料管理模式是一级库房管理模式:审批采购-医院设备科库房入库-使用科室领取使用。在此过程中本人觉得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 内部控制方面:

内控制度执行不力, 内部监督不到位。尽管医院都制定了严格的、全面的、精细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 但在执行中还存在着监督不到位, 流于形式。

很多卫生材料品种尚未列入省、市招标采购目录, 采购过程比较随意。由于卫生材料品种较多、单位价值偏低、供应渠道分散, 有一部分品种尚未列入省、市招标目录, 所以部分医院对小批量、低价值的卫生材料采用自行采购方式, 在程序上过于简单;对高值卫生材料的采购, 虽然会听取相关科主任的意见, 但可行性论证不够深入, 不够全面。

(二) 高值耗材和植入材料领用等方面

高值耗材和植入材料的领用手续相对简单, 由于是采取用一个领一个的方法, 通常由供应商直接将货发到领用科室, 再将耗材使用后报到设备科, 这样手续上就倒置了, 对于管理重要耗材随意性较大。这有可能会导致使用者或部门未经设备科及上级部门审批直接与供应商联系, 从而造成使用未经审批耗材到病人身上所带来的一系列后果。

(三) 信息、财务科对耗材管理实施力度较弱

大多数医院已实行计算机管理卫生材料, 但由于信息系统建立滞后, 目前仍无法满足管理上的需要, 管理信息不能随着耗材的流转而流转。主要表现在:科室领出材料后相应的管理信息没有跟上, 仍停留在设备库房;高值耗材收费系统没有和医院耗材收费系统相连, 无法监控耗材是否用在患者身上, 是否有错费或漏费可收费和不可收费的卫生材料没有分别管理, 信息较为粗糙, 没有满足管理上的需要。

三、对策:

(一) 内部控制方面改造流程, 理顺关系

对于各种价值较低的未招标等耗材也要作好可行性论证分析工作并建档, 以备今后启用新耗材时有相关的借鉴资料可查。在整个论证过程中, 需要各部门进行参与, 包括总审批的院领导、审核部门、医保科、财务科、科主任等使用部门。逐级审批资料要完整详细, 并附上供货商相关产品的资料, 做好分年度分类别归档工作。

设备科库房可设为一级卫生材料库房, 负责卫生材料的采购、入库工作;供应室为卫生材料二级库房, 负责卫生材料的保管和配送, 使用科室零库存。手术室等科室使用卫生材料不再整包领出, 自行保管使用, 而是由供应室根据临床科室的申请及医嘱记录及时配送, 同时医院信息系统进行及时记账, 由二级库房审核, 二级库房增设一名材料核算会计。

(二) 加强高值耗材和植入性耗材的管理

高值耗材和植入性耗材主要库存在使用科室, 即二级库房, 一般由护士长负责管理。而从价值统计看高值耗材支出平均占医院卫生材料总支出60%以上, 由于成本杠杆作用, 该类材料降低可带来医院收益更大的提高。从抓关键点原则出发, 该类材料属重点监控对象。因此, 高值耗材和植入性耗材管理是否能做到帐帐相等、帐实相符, 护士长管理这一环节显得尤为重要。

(三) 信息、财务方面等相关科室的配合

充分发挥信息系统作用, 领用单可由各科负责人打单, 再让仓库人员按单子进行核对后发货, 经由库房会计人员审核后进行记账, 月底汇总后上报财务科。

强化信息系统建设, 进行实时物流监控, 这样通过HIS系统就可以查找卫生材料的去向和归属。

大型综合性医院可使用PDA或者实现全院条码管理, 把各个孤立的系统联系起来, 可为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优化的数据结构, 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完整性, 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总之, 医院的卫生材料是医院必不可少的物资, 也是国有资产的一部分, 更是病患健康的必要保障。对于强化这方面的管理甚为重要, 这点不仅是财务人员要好好学习的, 也是医院各部门负责及相关人员需要一起来配合认识的, 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国有资产不会浪费, 让医院有效地发展, 使病患的康复来得更好。

参考文献

[1]单红燕《如何加强医院卫生材料管理》会计师, 2010, 7[1]单红燕《如何加强医院卫生材料管理》会计师, 2010, 7

[2]卢光泽《信息管理在医用耗材封闭式物流系统中的应用医疗设备信息》卫生经济研究, 2007, 22[2]卢光泽《信息管理在医用耗材封闭式物流系统中的应用医疗设备信息》卫生经济研究, 2007, 22

浅谈卫生法规与医院感染现状 篇9

1 医院感染与卫生法规的现状

医院感染管理涉及医疗、护理、医技、后勤等各个部门, 涉及面广, 人员结构复杂, 认识上仍存在一些问题:有人认为医院感染管理只是主管部门和专职人员的事, 与自己无关;认为医院本身就是病人密集的场所, 容易被污染, 过分强调医院感染教育是小题大做;认为消毒、灭菌要求太高, 增加科室成本;认为医院感染控制是只见投入, 不见收入的工作。还有些人对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缺乏了解, 未能识别医院感染病例, 不利于感染流行的预防和控制。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大多数传染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但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例如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超过1/10的人口, 爱滋病病毒感染者超过100万, 肺结核感染者的增多。这就对消毒隔离、预防院内感染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但有的医务人员不懂得怎样预防院内感染, 缺乏双向防护的知识;新的病原菌不断被发现, 新的抗感染药物、消毒药械也不断推出, 与此同时, 也存在着知识更新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 常常可以发现消毒方法不当, 更换消毒液不及时, 盛消毒液的容器未定期消毒, 消毒剂配制错误、浓度不准、作用时间不够, 个别医护人员违反无菌操作程序等问题。对卫生法规不熟悉或模糊不清。

2 卫生法规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2.1 医院感染的法律责任

据统计我国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为9.7%。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甚至致残及危及生命;对医院对社会造成重大损失及不利影响。因为医院感染发生地点在医院内, 被感染者是患者和工作人员;感染又是在医院内新获得的。医院应当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 因此要教育医务人员调整认识, 加强责任感, 明确医院感染的法律责任。

2.2 患者权利与医院感染的关系

“权利”可以理解为法律认可或伦理上可辩护的要求和利益, 患者的权利是患者享有的权利和利益, 既包含法律所赋予的, 也包含作为患者角色医学道德所赋予的内容。根据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民法通则》民法第98条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指出“患者是医疗护理服务、药品、医用材料、医疗仪器的消费者, 消费者的权利就是患者的权利”。医护人员必须尊重患者的权利, 有义务和责任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3 与医院感染关系密切的卫生法规、章程

经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卫生部发布的《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和《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等, 使医院感染管理上升到法律阶段, 其目的都是为加强消毒隔离, 预防疾病的传播, 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因为医院既是诊治疾病和患者康复的场所, 又是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活动和集中的地方;即是医护人员集中的卫生机构, 又是医技科室、临床病房到婴儿室、手术室、等实施广泛医护服务活动的工作单位。由于对卫生法规的内容不重视, 不尊重, 以至自觉不自觉地触犯“法”, 给患者、集体、社会甚至医护人员自身带来危害, 所以医护人员的医疗护理行为与医院感染管理有关法律法规极为密切。如:“传染病防治法”第八章从法律责任上对防治医院感染提出了要求, 如有违反, 追究法律责任。

4 强化医护人员法律意识的对策

4.1 明确防止医院感染与法制化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对群众对健康的需求, 医院感染问题将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并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法律功能的意识逐步由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 法律不仅是对专政的武器, 也是调整社会个方面关系的有力工具, 人民群众可根据法律监督医护人员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要求, 加强法制建设, 将医院感染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强化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 提高医院感染控制的工作质量。

4.2 把卫生法规纳入医护人员继续教育的范畴

医护人员从学生阶段就应学习掌握卫生法规基础知识, 对在职人员抓紧补上一般法律和卫生法规知识, 明确医护工作与卫生法律法规, 时时想到医护行为是卫生法律的客体, 患者是主体, 要依法从事医疗护理服务, 依法治理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和途径。

4.3 端正医护人员行为规范, 依法履行职责

医院不仅要以规章制度、医德医风、法律法规来规范人的行为, 卫生法规是确保医护服务及医院感染的有效约束机制, 将其贯穿在医护服务及医院感染之中, 明确医护行为与患者之间的法律关系及患者生命健康的关系, 自觉地履行自觉的义务。

4.4 深化卫生改革, 依法实施医院感染管理

卫生法规是推动医院感染管理的有力武器和可靠保证, 加大卫生法规教育力度, 强化卫生法规的贯彻执行, 使医护人员养成自觉学法、遵法、守法、加强监督力度, 使卫生法规真正落到实处, 把好防止医院感染关, 确保医疗安全无害。

参考文献

[1]刘永华, 刘玲珍, 祝洪珍, 等.组织落实是提高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保证〔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1, 11 (4) :295.

[2]郭彩霞, 马成云, 孔祥桂.医院感染的控制及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 13 (2) :147.

浅议加强医院卫生材料的管理 篇10

关键词:卫生材料,医疗成本,管理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临床医用卫生材料的品种和使用量不断增多, 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在医疗成本构成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加强医用卫生材料的管理已成为医院医用材料管理的重点。因此加强医院卫生材料的管理, 对医院各项业务活动和各项计划任务的完成,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医院卫生材料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由于医院的规模不断扩大, 医用耗材也在不断增加, 更多新型的、科学的、先进的、价值高的卫生材料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 原有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 从卫生材料的进出到产生经济效益方面, 都要进行全面系统的改进。

首先医院在卫生材料的预算采购管理和验收入库管理上的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是预算管理体系不完善, 计划采购提交的随意性较强, 医务人员成本意识不强, 没有专门的卫生材料预算, 有的也仅仅流于形式, 造成采购成本不断增加;第二是货票不同行, 有的连送货单也没有, 品名也不统一, 在不同的部门对同一卫生材料有不同的名称, 这样给库房管理及财务帐目造成混乱, 而科室又急需, 只能写借条, 造成帐实不符;第三是对高值耗材使用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如:骨科材料, 介入材料, 植入材料等, 在计划、采购、使用和审核上缺乏完善的机制, 有些都是在使用前直接通知供应商送货, 不经过器械科和库房, 发票也直接交各科室主任, 造成库房和财务上入帐不及时。其次是医院在卫生材料的使用管理上, 还没有监督机制和安全机制, 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麻烦, 还有对卫生材料的分类不清楚, 导致核算上不清晰。所以, 加强医院卫生材料的管理, 对医院各项业务活动和各项计划任务的完成,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建立健全医院卫生材料全面管理

根据医院卫生材料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几点针对性建议和改进措施, 以帮助医院改进流动资产管理, 为医疗卫生材料的有效管理做好参考, 促进我国医疗机构内部管理的逐步完善。

2.1 建立医院卫生材料的管理制度, 实现卫生材料管理的最优化

制定好一系列完整的管理制度, 包括预算采购制度, 审核批准制度, 申请领用制度, 使用监督制度等。器械科和财务科对医院卫生材料采购、管理、分配进行全面统管, 改变过去医院卫生材料管理分散型的运作模式, 并遵循合理分工与相互制约原则, 协调原则和责任到人等原则, 使医院卫生材料管理集中统一, 责权明确。

2.2 建立医院卫生材料进出的整套流程, 实现卫生材料管理的规范化

(1) 科室申请:各领用科室应根据每月的使用情况, 利用网络向器械科填写采购计划申请表, 再由器械科专人审核, 在预算内报分管领导批准后, 由库房汇总交采购人员进行采购。

(2) 采购入库:供应商将货物送到医院库房时, 库房管理人员依据采购申请单, 查看货物品名、规格型号、数量、送货单是否齐全, 发票是否与货同行, 对卫生材料进行验收入库并打印采购入库单, 物资会计要按规定, 对卫生材料进行品种、分类、编码, 审核入库单, 实行监督。但在实际操作中, 总会出现货票不能同行时, 应要求库房管理人员必须将未到发票及时做好记录, 以便发票送达后进行核对入库。

(3) 请领出库:库房管理人员根据各科室负责人填写的计划申请表打印出库单, 由专人送货到各科室, 这样就避免了不同部门对同一种产品可能有不同的称呼, 或对所领的产品价格不清楚, 也避免了材料的错领、错发情况。

2.3建立医院高值耗材的管理, 实现高值耗材管理的效益化

高值耗材主要是供专科使用、直接作用于人体、对安全性有严格要求, 且价值相对较高不宜存放库房的卫生材料。基于高值耗材品种繁多, 材质多样, 规格型号复杂, 专业性强的特点, 在使用前, 供货商要填写高值耗材的使用明细清单, 库房管理人员必须凭高值耗材发票、临床请领单和已用的高值耗材明细清单, 方可进行入库、出库。实行的是手续上先使用后入库的管理方式, 使财务核算及时, 有效发挥资金效能, 减轻医院的资金压力和降低库房的管理难度, 同时也可追查材料使用的安全性。

2.4 定期对医院卫生材料盘点, 实现卫生材料管理的制度化

每月要根据打印的库存清单, 对全院的卫生材料进行详细盘点, 将实际卫生材料的数量与库存清单相核对, 及时查找帐物不符的原因, 进行纠正, 并进行盘盈盘亏登记, 使其帐实相符。对一些特殊医用耗材还可不定期地、选择性地进行清点、盘查, 以便随时掌握其消耗量和应有的库存数量, 满足临床的需求。

3 完善医院卫生材料管理的网络信息系统

为了进一步做好医院卫生材料的规范性管理工作, 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要建立好完善的网络信息系统, 与系统工程师保持密切的联系, 为医院管理层及时提供各种数据, 同时发掘医用耗材管理的先进理论, 并妥善处理好与临床之间的沟通、服务与管理关系, 使医院卫生材料的管理工作更加合理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丁洪亮, 范永燕.医用耗材规范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0, (1) :67-69.

[2]罗军.医用高值耗材采购供应流程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 2007, (11) :48-49.

基层医院手卫生依丛性的探讨 篇11

【关键词】 基层医院;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改进措施

手卫生是指医务人员洗手、对手进行消毒行为的总称。相关测试表明,医务人员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携带率为20-30%,接触患者后未进行洗手的医务人员手带菌率100%,调查显示基层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约在35-37%,远远低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规定的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相关要求。随着人们对医疗行业关注程度的增加,医源性的感染越来越多的被人们重视,相关统计显示,由于医务人员工作繁忙,尤其是基层医疗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洗手率较低,医护人员手的带菌率较高,由医护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感染约占医源性感染的30%。因此,为减少基层医院医源性感染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本文从影响基层医院医疗工作者洗手的依从性分析入手,探讨具体的改善措施,具体内容论述如下:

1 影响基层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分析

1.1 基层医院洗手设施的不完善 基层医院由于医疗办公场所及经费的不足,总体而言基层医院的洗手设施数量较少且设备简陋,如:一个病区仅设置一个洗手池,水龙头的开关仍为手动式、缺乏相应的干手设施等,均可照成医务人员洗手不彻底甚至是再次污染。

1.2 医务人员未能充分重视手卫生的重要性 基层医院的办公经费相对较少,为减少经营成本,基层医院尽可能的减少手卫生设施的投入,且手卫生也未能引起医务人员的足够重视,缺乏正确洗手操作的的培训、医务人员洗手频率低下。且随着我国医疗保障制度的完善及人们对健康状况关注程度的提高,到基层医院就诊的患者与日俱增,医务人员与患者比例严重失调。繁琐的临床操作使得医疗工作者缺少做好手卫生的时间,特别是在诊疗高峰时期,医务人员往往是连续工作直到下班才能进行洗手,且洗手时也未能进行彻底清洁操作。

1.3 缺乏手卫生监管及反馈制度 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基层医院缺少完整有效的手卫生操作行为规范的监管制度,缺乏相关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医院的管理上缺少对医疗工作人员在临床操作过程中非依从性的惩罚措施,缺乏因手卫生造成医院感染事件的相关统计及惩罚措施。

2 加强基层医院手卫生依从性的方法

2.1 加强对基层医院手卫生设施建设的重视 加强基层医院手卫生设施建设首先要提供充足的手卫生用品,改善现有的手卫生设施建设,如:增加、改善洗手池,提供充足优质的清洁剂、将水龙头的开关有手控式改为感应式或脚踏式、增加干手设施,并在医院醒目位置张贴洗手操作要求以加大手卫生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加强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视。同时医院领导也应高度重视基层医院手卫生设施的建设及管理工作,把手卫生的考核作为预防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衡量指标,制定完整有效可实际执行的手卫生监管的规章制度,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对手卫生依从性较好的科室或个人给予表扬或物质奖励,对手卫生依从性较差的科室给予批评或相应的惩罚。使全体医务人员重视并支持手卫生工作的开展,并在长期手卫生规范执行过程中培养良好的炒作习惯。

2.2 对基层医务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 手卫生操作是每一位医疗工作者都会面临的重要而细微的工作,不仅关系到患者的健康而且对自身感染的也能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因此定期对医疗工作者进行手卫生相关知识及操作的培训非常重要,医院可采取不同科室、不同层面的医务人员采取不同的培训计划,分级分批次的进行定期的培训考核,将洗手的正确操作、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牢牢印记在全体医务工作人员脑海中,以便全体医务工作人员强化手卫生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要求。

2.3 加强手卫生执行的监管 在加强全院工作人员对手卫生工作的基础上,医院要组建专人团队定期对其手卫生操作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考核等,也可采集医务人员手部菌群作培养以判断手卫生的执行情况,并将其结果通报全院,在监管过程中严格做到:管理规范、操作标准、结果评定合理科学等。

通过监管使全员的医务工作者时刻保持高度的注意手卫生的意识,并在日常强化操作中养成良好的注意手卫生习惯。

综上所述,相关统计显示,基层医院工作人员的手卫生的执行情况不容忽视,基本洗手设备有待完善、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思想应加强,因此,加强对手卫生行为进行规范化的管理是基层医院提高医疗水平,控制院内感染事件必要的途径。在加强基层医院手卫生管理方面首先需要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并定期对全院各科室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将相关的检测结果通报全院,并且实行每个科室的具体情况由科室主任或护士长负责管理等,在不断的强化工作中使基层医务人员能够充分认识、了解并执行手卫生的相关内容,而提高基层医院医务工作者手卫生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林金香, 陈妙霞, 周小香.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的相关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02)

[2] 包金英, 李淑君, 陈立新, 范丹丹, 孟晓琳, 郝英杰. 加强手卫生管理降低医院感染[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 (21)

[3] 金素萍. 医护人员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12) .

不同方法评价医院环境卫生的研究 篇12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医院感染控制重点科室包括手术室、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重症监护室、血液透析室、产房等, 采集手术床、麻醉机、无影灯、牙椅、血液透析机、婴儿床等一般物体表面做微生物含量的测定。

1.2清洁效果检测方法

1.2.1 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 生物荧光法使用专用的ATP生物荧光试剂棒、手持式荧光检测仪对物体表面采样。方法:①取出一体化试剂棒, 用生物荧光测试管中专用棉拭子沾湿无菌水, 直接在采样表面采样, 采样方法同棉拭子涂抹法 (≥ 100cm2采100cm2, <100cm2全采) 放回检测管;②挤破试剂棒顶端的酶裂解液, 使之流入检测管底部浸湿采样棒的棉签;③振摇后将检测管插入检测仪的检测孔;④扣住盖子;⑤按OK键后读数。评价标准:15秒后读数≤30RLU合格;30~100RLU警告;≥100RLU不合格。

1.2.2棉拭子涂抹法依卫生部1995年颁布的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对照进行物体表面采样后立即送检, 移液器吸取样液1.0ml接种于无菌平皿, 待培养基完全凝固后置于37℃温箱, 48h后计数平板内菌落数, 评价标准:Ⅰ、Ⅱ类环境≤5cfu/cm2, Ⅲ类环境≤ 10cfu/cm2, Ⅳ类环境≤15cfu/cm2, 判定为合格。

1.2.3采样时间消毒6小时后采样被测物规定为消毒前;消毒2小时内采样被测物体规定为消毒后。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样本不同检测方法清洁效果比较

2010年度医院感染管理科对重点科室物体表面采用ATP生物荧光法 (简称A方法) 分别于消毒前、 消毒后采样检测, 现场读数;平行对照采用传统棉拭子涂抹法 (简称B方法) , 结果见表1。

2.2不同时间段不同方法检测结果

采用A与B两种检测方法分别于消毒前 (6h<采样时间<12h) 、消毒后 (30s<采样时间<2h) 对照采样, 比较两者检测结果,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消毒后不同方法检测结果比较

表3显示, ATP生物荧光法较菌落计数法灵敏, 更具评判性。被测物体原材料构成各不相同, 其阳性率也有所不同, 有机玻璃类, 塑料类物品陈旧以后不易清洁消毒, 阳性率较高;相比之下大理石类, 不锈钢类物品不易微生物生长繁殖。

3讨论

虽然医院内继发感染与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及其严重程度、侵入性操作、抗生素规范合理应用等诸多因素有关, 但是环境因素和诊疗操作中易于导致污染和感染的诸多环节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3]。本研究是为寻求一种鉴别“彻底清洁干净”的最佳方法。

3.1 ATP生物荧光法原理与科学性

ATP存在于所有有机体中, ATP生物荧光法是采用表面试剂棒, 通过ATP与其中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反应, 产生发光 (每个ATP分子可以发出一个光子的亮度) , 定量检测细菌残留, 残留污染物ATP含量测定。 本研究结果显示, ATP生物荧光法较传统的实验室微生物培养更为灵敏, 更具评判性。该方法简单、精确、先进, 并且在几秒钟内即可得出结果, 可用于检测物体表面卫生状况、评价医疗器械清洗效果、水质检测、手部卫生状况, 空气监测, 医疗器械灭菌效果评价。

3.2清洁流程和清洁现场质量控制

本方法可快速检测各类已清洁物体的微生物含量, 如检测到ATP就意味着清洁工作的失败, 存在感染的风险。将检测结果直观地传递给现场所有的工作人员, 即时教育及时纠正, 达到监测-反馈-教育改进与提高的良性循环。同时该方法解决了传统微生物培养检测结果的置后问题,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随时监测病房环境的清洁状况, 做到“全员, 全程, 全面”地监控, 确保医疗场所长时间保持高标准的清洁水平, 加强医院清洁降低感染机率[4], 给患者提供一个安全的医疗环境。

3.3协助查找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本方法弥补了传统监测中合格率较高的缺陷, 真实记录被测物体污染状况并给出总体评价, 对比每个检测点的清洁情况, 及时清楚地发现仍然不符合清洁标准的区域。有些区域经常被手所接触, 有研究认为微生物可以通过医务人员的手等群媒介传播给患者, 因而对环境微生物的控制有其重要的意义[5]。医院内感染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 它不仅威胁着患者的健康和生命, 而且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增加患者的精神和经济负担[6,7]使患者感到踏进医院就越来越没安全感[8], 而这种医患间不信任直接影响院方的医疗行为[9]。

3.4 ATP生物荧光法局限性与缺点

本方法价格昂贵, 目前医院各科普遍实施成本核算, 广泛推广应用有其局限性, 建议将ATP生物荧光法与菌落计数法结合使用以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1]Rampling A, Wisemans, Davis L, et al.Evidence thah hospital hygiene is important in the control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J].J Hosp Infect 2001, 49 (2) :109-116.

[2]Plowman R et al.Socio-economic burden of 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VolⅠ, Ⅱ, Ⅲand Executive Summary[J].London:Public Health Laboratory Service, 1999.

[3]李双玲, 王东信, 吴新民, 等.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和相关死亡危险因素[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 2006, 16 (5) :503-507.

[4]House of Commons Committee of Public Accounts.Improving patient care by reducing the risk of hospital-acquired infection:aprogress report[M].London:The Stationery Office Ltd, 2005.

[5]刘华华, 王树珍, 阮斐怡.双链季铵盐消毒剂对非关键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评价[J].上海护理, 2008, (1) :27-28.

[6]易文华, 张永成, 张柔玲.医院感染经济损失病例对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 2006, 16 (10) :1140-1142.

[7]刘皈阳, 郭代红, 陈超, 等.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经济学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杂志, 2006, 16 (12) :1400-1402.

[8]李小华, 董军, 肖胜军.我国卫生领域信任缺失问题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 2011, 31 (11) :10-13.

上一篇:《老人和鸟》教学下一篇:利益相关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