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数学有效备课

2024-07-19

进行数学有效备课(通用12篇)

进行数学有效备课 篇1

一、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1. 明确、具体的原则。

制定教学目标需要严格遵照明确、具体的原则。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指引课堂教学的正确方向。明确的教学目标主要是指教学行为、教学条件以及教学标准三个方面。教学行为是可度量的, 教师在教学时需要运用学生易懂的专业术语来进行描述。合理科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分层次的, 由低到高, 并且需要体现知识、技能以及态度三个方面, 并且容易被每个学生理解与接受。同时, 目标的制定一定要具体, 主要具体到通过努力就能实现并且通过一定的途径就能够检测到。

2. 全面的原则。

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面向全体学生, 而不是只针对单个的学生。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应该坚持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比如教师在课堂提问或者布置作业时, 可以要求基础较差的学生完成一些基础性的练习, 巩固他们的基础知识水平。

3.“精”和“通”的原则。

在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 “双基”目标是教育的重点。只有打下坚实的基础知识以及基础技能, 才能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需要知道哪些知识是该详细地讲述, 哪些知识是需要加强训练的, 一定要详略得当、有的放矢, 防止出现不分主次的情况, 必须体现“精”的部分。同时, 教师也不能只强调学生掌握了多少“精”的知识点, 还需要关注学生对于掌握的知识能否解释有关的现象, 能否将这些知识点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 即所谓的“融会贯通”, 这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深挖教材

首先, 需要关注备课教材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教材的实际内容, 合理科学地制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同时, 需要掌握每节课教学内容的深浅, 保证内容深浅适中, 如果内容太深奥, 学生则无法完全地理解, 内容太浅, 又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其次, 注重备课教材的顺序。虽然新教材对教学内容的顺序已经有安排, 但是教材设计的内容顺序是最基本的, 没有达到一定的细化原则。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重新设定更加具体的顺序安排。最后, 挖掘备课教材中隐藏的教学资源。新课改下的教材中的例题以及习题的选择素材, 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因此, 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应该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有利资源, 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针对课本中的具体习题以及例题, 根据教学的具体需要, 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改进, 使教材能够更好地为教师以及学生服务。同时教师需要充分利用那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价值观的重要素材, 使其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总之, 教师在备课时, 不仅需要尊重教材的实际内容, 同时也需要突破教材的限制, 灵活地运用教材, 根据学生以及学校的具体情况, 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理解, 发挥教材的最大效用。

三、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丰富多样, 每种教学手段都有其独到之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需要根据学生数学基础水平的实际情况, 选择最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手段。首先, 教师需要择优选取教学方法。每种教学方式都有其优点与缺点, 通过多次的教学实践证明,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会取得不同的效果。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其次, 巧妙地运用趣味性。根据现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 兴趣与成功是相辅相成的。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 从而有效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小学生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 充满着想象力与创造力。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应该联系教材内容, 利用一些有趣的数学典故、逸闻趣事或者向学生讲述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采用巧妙的解法, 进行生动有趣的演示实验, 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最后,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备课不仅包括备教材、备教法, 同时更加需要备学生。教师需要认真全面地分析学生的数学的知识基础水平、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 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用心备课。同时, 教师需要开展面向个性化对象的备课工作, 尊重和关心每一位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进行课后备课, 提高教学反思能力

课前备课对教师来说至关重要, 但进行课后反思是教师的第二次备课, 有助于教师的专业成熟与提高。进行课后反思, 有助于教师重新认识自己, 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在课堂上, 一旦课堂放开, 会出现许多不可预料的突发事件, 比如学生的一个提问或者一个发难, 都会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提出挑战。教师在课后, 可以将课堂上发生的突发事件记录下来, 对自己的教学形式、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表现进行全面地分析, 通过反思与感悟, 帮助自己总结教学经验, 形成一套能够出色驾驭课堂教学的知识体系。

五、总结语

综上所述, 进行有效的备课工作, 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增强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 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采取正确科学的备课方式, 制定有效的教学方式, 不断深挖教材内容, 利用合理的教学手段, 进行课后反思, 最终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 有效地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京秀.精心备课, 提高教学有效性——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备课[J].学周刊:A版, 2013, 10 (26) :112-113.

[2]郭玉泰.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三维目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J].读写算 (教育教学研究) , 2011, 11 (47) :169-170.

[3]郑碧琼.注重教学细节增添课堂魅力——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探讨[J].文理导航 (下旬) , 2012, 12 (31) :189-190.

进行数学有效备课 篇2

一、备好学期计划,明确“两个目标”、“两个点”

两个目标是指所教学科的总目标(即低、中、高各段目标)及所教教材的具体目标。这两个目标是教师教学的宗旨。备课前一定要掌握并理解透彻,低年级教师要做到“高瞻远瞩”,中年级教师要做到“瞻前顾后,左顾右盼”,高年级要做到“居高临下”各年段的知识联系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为备课做好指导。

两个点就是本册书的重点与难点,明确后可根据本班实际,在课时比重、时间分配上做到科学合理。对于难点部分教师要充分考虑运用哪些策略来化难为易,逐一突破,这样为教学中落实重点,分散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备好单元计划

单元计划是具体目标的呈现,明确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分配好课时比重。并研读教参上各单元的编写说明,为教案编写奠定基础。

三、备好课时计划

教案编写其实是教学目标落实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教情与学情的预设。在新课程下充分体现以人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对教师备课要求有以下设想。首先明确备课要做什么?即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预测。

怎么做?--------围绕“三维”目标设计导入、新授、练习、板书和教后反思。开头:课序,课题,备课教师姓名

第一块: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等。

第二块:学习提纲:要学哪些知识?1、2、3、怎样去学?——采用哪些方法? 第三块: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课堂教学的“开头”就是“导人新课”,导人新课在整体教学组织结构中占有突出重要的位置。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应起到引导学生学习“方向”、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

于漪(yi)老师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住”。

课的导入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成功的基础。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犹如涉水过河,不知深浅,课堂导入仿佛铺路架桥,能帮助学生顺利到达彼岸;学生从旧知到新知,好比爬山登高,感到困难,课堂导入恰似架梯,能搀扶学生越过艰难险阻,登上高峰。

导入贵在自然,贵在贴切,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起求知热情,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导入的方法:有创设情境法、故事引入法、破题导入、迁移类推法、直接揭示教学目标法、猜谜语、预习引入等多种方法。无论采用哪种方法,要符合学生实际,教材实际,写清运用此种方法学生课前要做到哪些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这种方法是如何把教材、学生、教师融为一体的,是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求知欲望的,为新授做好知识与情感上的铺垫。

(二)、落实目标,体现教与学的方式——交流预习情况,提炼学习提纲

新授部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体现目标的落实、难点的突破。预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备课前教师必须在了解学生(年龄特点、知识储备)、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及编排特点)、把握目标(总目标、教材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教案编写。新课改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对学习活动主动参与并亲身感受体验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形成的学习经历,因此,编写时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哪些问题,为学生创设哪些愉快的活动情境,组织学生活动运用什么学习方式,针对难点是如何破解的,写清方式、方法,探究过程预设的要具体,操作性要强。体现出教师如何引导他们主动去探究,如何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怎样学会倾听,适时指导学生采纳他人意见,学会尊重他人。这样的教师备课在教书和育人方面都做到充分预设,使教学活起来,人性化,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体现和谐施教的原则,使三维目标落到实处。上课的具体方法:通过预习你学懂了是么?还存在是么问题? 教师对问题进行梳理,留下几个带有共性的问题,这就是教学目标(三)、学生对问题交流讨论----教师点拨答疑

1、与语言文字进行零距离得交流,关注的是学生的主体体验,收获的是鲜活的文本语言,只有在语言文字中走个来回,才能真正内化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学生才会有体验。

2、语文课抓住一个“读”字,读出感情。

初读感知,了解内容;精读体会,理解内容,再读迁移,内化知识。读出感情,读出味道,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体会;读中自有情和意,读中自有方和法,读中自有感和悟;多读心中有本,多写笔下生花;书读百遍,词义自现。语言有温度,文字知冷暖,情动而辞发,触情能生情。

3、刨根究底,追溯求源。

多问一个为什么?如低年级学汉字,“枯”字你是怎么记住的?左边一个木字旁,右边一个古字;“从”字你是怎么记住的?两个人和在一起读从,三个人和在一起读众,“众”是什么意思?是人多的意思。中高年级的篇章,分段——按时间顺序分——为什么这样分?早上——中午——晚上(用自己的话来说)

4、习作: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我口写我心,我笔述我情。先说说你经历了一件什么样的事,然后按顺序写下来。开头——中间——结尾三段式或按记叙文的六要素写下来。

(四)-练习巩固,拓展延伸总结

1、拓展延伸总结

2、练习巩固

练习巩固是检验三维目标落实情况。在设计上既要面向全体,又要照顾到接受慢的学生和拔尖的学生。练习设计时要有梯度,分为基础题、能力拓展题、课后延伸题三类,使学生都能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完善认知,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有所发展。第四块:板书——重点突出、浓缩精华

板书展示的是一节课的精华,设计应科学合理、实用,使课堂教学的主线清楚地呈现出来,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学生容易记住。第五块:教学反思

教学实践之后的反思,需要对教学目标以及根据这一目标选定教学策略作出的评价和判断。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教师可追问自己如下问题: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教学中有哪些生成?师生互动设计是否合理?需要哪些改进和完善的策略。可见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其目的不仅是对过去教学进行察觉、质疑,更重要的是指导未来教学。

进行数学有效备课 篇3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数学     备课

一、备课要转变教学观念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备课的改革,教师首先在思想观念上要有新的突破和创新。可以说,没有教师思想上的一次重大转变,就不会有整个备课内容方法上的突破。我们不仅要对学生今天的数学学习负责,更要对学生的一生发展和幸福负责。教师如果真正树立了这样的理念,就会在备课上关注学生。只有将新课程理念记在心上,教师们在备课中才能更好地给自己的课堂教学定位,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与时俱进。

二、备课要了解学生

教师要上好课,必须知己知彼,深入了解学生在学习新内容之前已经掌握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预想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及预设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这样就能防止脱离实际、传授内容过深而使学生茫然不懂,或者是知识过浅使学生索然无味,就能抓住学生心理,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与训练。因此,备学生我们应该做到了解班级的基本情况、个性特征、学习基础、对教学方法的反应、个性品质、动态变化。

三、备课要确定好教学目标

在制定课时目标的把握上,除了“双基”以外,还要注重:(1)每节课都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习惯、方法的培养目标,落实这一主要目标,比教学生掌握知识更为重要。(2)每一节课都要重视数学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教学目标。在课时学习目标的制定和把握上,一定要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跳出“双基”目标的框框,注意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四、备课要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一般来说,重点内容的主要特征一是应用广泛,二是与以后学习的关系最直接、最密切。比如,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这一内容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它是后面学习分数乘法应用题最直接的基础,又是解答应用题组成判断的重要概念。无疑,它在全册教材中有举足轻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位和作用,是全册教材中的重点。

在确定重点以后,又如何在教学中突出重点?我认为:其一,就课堂教学的总体而言,讲解上抓重点,作业上练重点,时间上保重点。其二,就数学知识而言,一般中有重点,重点中有关键。讲解时要善于抓住重点中起决定和支配作用的关键,讲时以此切入,以此引路,重点内容就可相对突出。其三,就课堂教学的节奏而言,讲解重点内容时教师的语调要放慢些,教学节奏宜缓。在这种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余地的教学节奏下,学生才可能听清重点,想明重点。

五、备课要善于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数学思想

新教材的编排特点是“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开放性”。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蕴含在数学知识中的数学思想。我们知道小学教材体系有两条线索:第一条是数学知识,这是写在教材上的明线;第二条是数学思想方法,这是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它不很明确地写在教材中,是一条暗线。前者容易理解,后者不易看明。前者是教材写什么,后者是明确为什么要这样写。例如“9加几”进、位加法的问题,从教材的表层不仅是出现几种不同的算法,在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要提倡学习用“凑十法”进行计算;而深层次挖掘,我认为更重要的恐怕还是引导学生掌握以“十”为单位的计算思想,这也更是后续学习的需要。

六、备课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以“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为例,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这样确定的:1.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证实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并会应用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2.学生在动手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并通过动手操作把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究活动,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3.学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为了实现以上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让学生经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首先让学生猜一猜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再让学生量一量,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进一步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教师采用探究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七、备课要积极进行课后反思

教学需要反思,反思才能提高。只有具有反思习惯的教师,才会迅速成长。因此,教师上课以后必须要进行反思。课堂中教师是否教得轻松,学生是否学得愉快?这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是否都讨论透了?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率如何?学生的个性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学生的哪些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哪些表现在教师的预料之外?为什么会这样?学生的练习中,有哪些是属于基础题,有哪些是属于提高题?学生解答得怎样,如果这课再上一次,怎么修改教案能使课上得更精彩?等等。课后反思,最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所以,每节课后,无论顺利与否,都需要及时反思并一一记录在案。

中职信息技术课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篇4

一、备教材:优化教材, 提供开放性的可供选择的教学内容

1. 优化教材

计算机的应用面比较广, 由于编者对课标的理解不同或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限制, 无法完全满足现实中每个学生的需要:如教材内容相对静止, 与学生接受知识的动态过程不能完全吻合;教材限于篇幅和开放的需要, 不可能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写得十分详尽……如《Corel DRAW》这一门课, 有些教材侧重文字排版的应用, 有些侧重平面设计方面。所以教师必须客观地认识教材,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对教材内容有所选择, 科学地进行加工。如要认真考虑以下问题:

a.教材内容是不是达成教学目标所必须的?

b.教学应从哪里开始?教材中的章节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

c.从教学目标来看, 本节课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又是什么?

2. 提供开放性的可选择的学习内容

学生间存在差异, 为了适应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开放性、可选择的学习内容。具体到每一节课, 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不同的层次, 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 并鼓励学生努力达到最高层次的目标。如在《Corel DRAW》这门课中学习文字工具时, 可以制定两个学习目标, 学生可以根据自已的实际情况和爱好去选择学习内容, 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有所发展。

二、备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备课时只注重备教材、教法, 不备学生, 只想到如何教, 没想到学生如何学;只考虑教的过程, 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样备课效果是低效的。

1. 关注教学对象的特殊性

学生是发展的人, 学生自身发展是有规律的, 为强化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应熟悉并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的特点, 并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和规律性安排教学活动, 从而做到有的放矢,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2. 关注个体学生的差异

不同的遗传素质, 不同的家庭背景, 不同的人文环境, 决定了学生之间的差异, 如学习方式、认知速度、成绩和能力倾向差异等等。理解这些差异, 方能以一种适当的难度、适当的方式来进行有效的教学

三、准备有效的教学设计

有效教学意味着“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知识、进步和发展。为了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有效的发展, 教师需要在上课之前做好准备, 这种准备活动就是“教学设计”。

1. 设计有效的的提问

教学要落到实处, 课堂提问很关键, 因此教师在课前要精心设计问题, 不要让教学过程流于形式。

a.抓住疑难点提问, 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b.精心创设情境, 提问要把握火候。。

c.精心研究学生, 做到因材施问。

d.引导学生学会提出疑问。

2. 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虽然强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但是也强调这些方法的运用都必须要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无论使用哪种教学方法, 都要注意以下几点。

a.让学生体验成功:都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这说明每个人都渴望通过成功来获得别人的夸奖。在课堂上实施“成功教育”, 就是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成功, 让学生尝试成功, 初步达到学生主动争取成功的课堂教学模式, 调动了学生主动发展的内部动力机制。所以每一课堂都要及时的检测学习效果, 而且让学生得到自己学习的信息, 从而激励或看到不足, 增加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b.给予自主权利:自主学习强调主体的参与, 我们不仅要给予学生选择课程的权利, 而且给予他们发展选择的权利。对于每一节课而言, 就应该在课前, 向学生清楚地说明学习的具体目的、任务和要求, 让学生了解教学内容在实践中的具体意义和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占的地位, 作为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 引导选择。例如作业也让学生选择, 做不做可以选择, 做多少可以选择, 做什么可以选择, 怎么做还可以选择, 有选择权后学生非常珍惜, 学习的主动性有明显的提高, 成绩有了进步。

c.师生积极互动:师生积极互动, 并不单指课堂上师生的语言互动, 更指师生的情感互动、信念互动。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但要保证主动权在学生手中, 到位而不越位, 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要行为参与 (操作、讨论、合作交流等) , 还要情感参与、思维参与, 要看学生在学习中是否热情、是否主动、是否动脑筋思考问题等。

3. 设计有效的练习

课堂教学中有效的练习设计, 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信息技术课是操作性较强的课程, 只有通过有效的练习才能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技能, 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

a.紧扣教学目标。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 一节课的练习设计, 要围绕着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练习设计, 都必须为各个环节的任务服务。

b.面向全体、因材施教。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大纲的要求。设计练习要注意以中等生为着眼点, 面向全体, 兼顾两头、因材施教。

c.要有所创新, 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设计练习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 练习形式、题型应多样, 避免呆板、单调重复的练习, 保持练习的形式新颖, 生动有趣,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布置一些独特的作业。例如,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科目中学习图文处理时布置了如表二的练习, 学生对此非常感兴趣, 都能很好地完成作业。

d练习方式要多样化

在布置学生进行习题练习时, 要改变以往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全部作业的做法, 将课本中的章节习题分成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部分和合作完成部分。应当鼓励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 在小组中分工合作, 共同完成较复杂的实践型作业。

e指导学生正视错误, 学会反思

(1) 指导学生对知识的反思。解决问题需要哪些知识, 自己的认知结构是否完备足以解决这类问题, 通过解决这类问题, 新建了哪些知识间的联系, 这是反思的基本内容。

(2) 指导学生对方法的反思。是对寻找解题途径的过程进行反思, 解题的过程是对解题途径不断进行选择的过程。要指导学生在解题时思考:用到了哪些方法, 蕴涵了什么样的规律, 有没有别的思路和方法, 这道题的解法还适合哪种情境。

四、有效反思

1. 对学进行反思:

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如何?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掌握了何种技能?这种技能对学生的发展有没有帮助?面对这些问题, 可以设计两类的作业让学生完成:一是基础性作业, 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测评, 并做好成绩登记;二是综合性作业, 运用此节课所学知识并结合前面所学知识才能完成的综合性作业, 这样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批改后作好成绩登记。

2. 对教进行反思:

教师要多思考学生通过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哪些知识点学生掌握得较差, 哪些操作学生掌握得较好, 学生存在较多问题的地方是教师没讲清楚还是学生的认知水平限制?再上同样内容的课应如何进行调整?坚持不懈的教学反思, 必定会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能, 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后的反思, 是一种经验的积累, 是自身理论的提升, 是下一堂课的基础;是下一次备课的借鉴之路。有了更好的理论基础、方法手段, 我们就能更好地备好下一堂课, 上好下一堂课, 如此良性循环, 我们的教学水平将会大幅度地提高, 教学工作也会越来越出色。

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进行备课 篇5

正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当前小学数学教师走出自我,向他人学习的渴望越来越强烈,相互交流、共同研究、分享资源的心情也越来越迫切,传统的校本教研方式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等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单一性,不能满足现代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运用网络搭建研修新平台,是促进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如何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备课。

我认为只有既符合新课程标准,又切合学生实际的教案,才是好的教案,好的教学设计,一定要体现“三为主原则”,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因此,我们在进行教案设计时,既要考虑到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知识准备和最近发展区两方面),考虑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因为新课程的理念之一就是要我们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同时,我们的教案设计,也一定要有创新性。别人的优秀教学设计,不是不可以用,而是应该知道和注意如何用。并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一定要在借鉴别人好的东西的基础上,创新地发展自己的东西,什么叫优质教案?我个人觉得,就是既借鉴了他人的成功经验,又提出了自己创新的设计——当然这种创新必需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实际,才是优质教案(建议备课时多参考几篇别人的优质教案,我觉得,不同的教案,有不同的独特之处,我们自己在斟酌的基础上,选择性地吸收,创造性地发展)。因此,建立自己教案的电子资源库,在教学生成之后,进行反思,进行交流,再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这样,对自己教学的提高,非常有用。在教学设计过程当中,有一环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训练的设计。训练的设计,广义的训练,包括很多,如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等,下面,我跟大家交流的,主要是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既通常所说的,解题能力的训练。学生的习题设计,主要包括下列几方面: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考试或测试习题。

对中职英语课进行有效备课之探究 篇6

关键词:中职英语 教材 备课 课后反思

英语教师手里的英语教材是上课的好帮手,但不一定是一个理想的面面俱到的好管家。因为面对不同学习状态和学习基础的中职学生,教师在备课的时候经常需要打破书本教材的局限性和不足性,以达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学效果。就此问题探讨在课前备课时教师需要做出的一些决策和设计,以及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时可能会用到的一些有效方法。

教师在课前备课时面对手中的英语教材,经常会疑惑一些问题,比如上课是否一定要遵循教材的单元框架?在上课之前进行备课应该如何有效设计才能让学生学得好学得进?上完课后教师要做哪些方面的教学反思以便积累经验,使得下次能更好地备好课、上好课。笔者根据从教经验谈一些认知体会。

一、灵活设计备课内容

1.根据教材

毋庸置疑,英语教材对教师上课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笔者学校中职英语采用的英语基础模块教材就是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的,它可以给教师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生动的活动内容和基本的课程框架,可以节省教师备课的时间和工作量。教师备课其实是在备学生,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同一本教材的内容不会总是适合教师上课的具体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分析研究,选择或补充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来进行教学活动。

2.根据学生情况

教师有时需要增加相关内容以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加之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兴趣点不同,教材就需要进行重组取舍。比如觉得学生的听力能力有待提高,则教师可能对单元听力部分的内容就需要增加额外的听力练习,可以采用英语故事、对话之类的材料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3.根据教学需要

教师还需要改编或省略一些课本上的活动项目,特别是当教师觉得教材上的话题或语言材料难度不适合学生的需求和能力时,要对活动内容进行调整,降低有关学习任务的难度或选用其他更适合的学习材料。

二、如何设计课程教学才能备好一堂课

首先,教师需要思考学生在以前的课程单元中已经学过掌握了的知识内容,并且这堂课的内容将如何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层面上继续进行展开并达到一个新的阶段和高度。

其次,教师需要思考一下如何设计本次课的语言目标任务,即教师希望学生在本次课结束时要学会掌握的知识内容。假如教师备课时非常清楚自己的教学目标,就能在课上把这个教学目标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并让学生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最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非语言目标。比如教师希望学生多了解一些某一话题的相关衍生内容,或者能够在小组活动中表现出色,积极主动,乐于参与,快乐学习。

三、在设计一堂课时要注意的其他方面

教师需要思考课上学生要进行哪些活动才能达到教学效果,学生要花多少时间进行这些活动才能保证活动的有效性,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一直保持求知欲和兴趣点,教师需要努力找到时间的平衡点。

教师还要思考在课堂上如何对学生进行分组活动,想想是否有两人活动或者小组活动。这些活动的进行可以给学生提供语言训练的机会,也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并一直保持主动性、参与性和乐趣性。

教师要思考将会使用什么样的帮助措施和资料收集以帮助学生成功地完成学习目标,要具体设计出是如何使用这些方法资源来帮助学生的。

教师要在课前预测一下学生上课的时候对本课内容可能会感到困难不理解的重点难点地方,并且想出将采用何种科学有效的方式来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这些英语学习问题。

四、课后如何进行及时的教学反思

教师课后一定要花时间认真思考一些教学问题。比如学生本次课真的学到了他们应该掌握的知识吗?这次课的呈现对他们来说做到了既有趣又有用吗?上课的形式是否多样变化有趣味?上课碰到的意外情况是否灵活进行了处理,效果如何?类似上述的问题要常放心间,时时揣摩,细致体会,并及时找到解决对策。

教师要思考这门课将来如何继续拓展下去,学生有必要在今后的课上再次复习这次课所学的内容吗?这次课能否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带去有趣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

作为教师自己从这次课中又学到了什么,或许教师需要花点时间在教案末尾来写一些课后反思,以便为将来备课上好课做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五、小结

综上所述,虽然教材对教师上课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有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状况实情来结合自己的想法去设计备课内容,课后还要及时进行反思,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作为一个教师,时时要提醒自己在教学中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把课上好。

小学数学有效备课策略探究 篇7

一、备好教材———瞻前顾后,纵观整体结构,沟通内在联系

备课时,教师不仅要研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还要研究这部分内容与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只有这样, 才能了解所教内容是在怎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又怎样为后面所要学习的内容作准备。如,在备五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这一节内容时,就要考虑:学生在二年级已经认识了日常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并能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和它的另一半,而且在三年级、四年级讲授多边形图形时有经验的教师都会将这些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相结合,找出对称轴。再往教材后面看,六年级又会学习到“圆”,圆也是轴对称图形, 学好轴对称图形对于学生理解圆也有一定的作用。所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应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二、备好学生———认真分析,掌握学生特征,确定具体目标

在设计教案时, 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确切把握各学段的具体要求,做到不超前,不滞后,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备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服装搭配”一节内容时,我认真分析了自己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二年级下册在讲授“数字搭配”时,我班学生对“有序”的数学思想掌握得很好 ,90%的学生能很快地利用“有序”的思想解决这一类问题。所以我尝试加大教学深度, 将如何计算得出排列数作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同时也将之确定为教学难点。

三、备好教法———换位思考,选择教学策略,确定教学程序

在小学数学新授课的教学设计中, 教师要着力铺路搭桥,创设情境,突出知识和方法的“新”,重视学法的“导”。在设计新授课教学过程时,注意分析新知的形成过程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设计出引导的“渠道”。例如,在备四年级上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一节教学内容时,分析教材和学情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学生虽然不知道其准确的描述方法和表示形式, 可是就这个定律而言学生并不陌生,采用观察、归纳的方法学生可能不感兴趣,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所以我在备此课时考虑:此课除了可以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外, 能否渗透一些推理证明的方法。所以我大胆地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流程给出定律———推理证明———练习巩固。

四、备好练习———精心设计,有的放矢,激发学习兴趣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中的每一道习题, 要使作业具有层次性、趣味性和挑战性也是一节课是否有效的一个很重要的评价标准。习题设计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一是与例题相仿的基本题,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二是与例题相比有一些变化的变式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三是新知与旧知融会贯通的混合题帮助学生巩固旧知,理解并掌握新知;四是综合题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分析能力并拓展学生思维。

例如,我在备五年级上册“多边形面积”复习课练习题目时这样设计练习题目:将题目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溪流

1.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2.两个( )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4平方米 ,高缩小,底不变 ,面积是 ( )平方米。

第二部分:江河

1.自己动手在方格纸上画出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各一个。

2.解决问题:

上图是一块地的平面图, 现在要给这块地铺地砖,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的地砖?

第三部分:海洋

实验小学的教学楼前有一块草坪, 中间有3条1米宽的小路(如下图),求植草的面积。

练习题目分别以“溪流、江河、海洋”命名。“溪流”题目主要是基本的知识点的考查;“江河”题目主要是知识的基本应用;“海洋”的题目主要是知识的拓展。以“溪流汇入江河,江河汇集成海洋”这样的寓意,将数学知识由易到难的层次划分得很明显。

关于小学数学“有效备课”的思考 篇8

一、树立新的课程理念

要想“有效备课”, 就要突破和创新。如果教师在教育思想上没有重大转变, 那么在备课方法上就不会有真正的突破和创新。如今, 学生的思维方式个性鲜明, 极具时代感, 因此教师必须顺应时代, 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为一体, 使“教”与“学”相得益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教师备课的重点应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 时刻把学生的需要和感知放在首位 (例如:对教材的处理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学生探究, 问题设计是否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等) , 教会学生适宜的学习方法。只有教师树立新理念, 才能使课堂教学与时俱进, 真正做到“有效备课”。

二、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小学数学教材体系有两条线索。一是数学知识, 即呈现在教材上的教学内容。二是数学方法, 即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因此, 教师要从中挖掘教学资源, 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留有学习空间, 并针对他们可能想到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作出预设, 以达到“有效备课”的目的。为此, 教师应做到两点。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中有大量活泼、生动的情境图, 教师备课时应充分利用这些图画的风格和色彩,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好奇心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身心愉悦地融入学习中。

2. 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因此, 教师要把学生应掌握的数学知识与他们喜闻乐见的生活内容紧密结合, 从而令教学内容生活化, 以便学生触类旁通。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教法, 更要备学生。首先, 教师应认真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思维方式和心理特点, 了解他们的个性化需要, 做到用心备课。其次, 教师要明确教学的切入点和目标, 再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归纳分类, 做到区别对待、有的放矢。最后, 教师应开展面向个性化对象的备课工作, 照顾和尊重每个学生, 使每个学生都能赶上课程进度, 达到整体进步的最佳效果。

四、备课时要注重教学方法的科学性

教学有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教学方法“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采取富有创新性、前瞻性和独特性的教学方法是每个教师应强化的基本功。具体方法是:备课时, 结合教学实际, 把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指导学生采用“搜集资料”“大胆质疑”“实践验证”“交流讨论”和“归纳总结”等学习方法, 做到“一法为主, 多法配合”。归根结底, 找出适合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备课的重点内容之一。教师只有帮助学生找到适宜的学习方法, 才能让学生自由、快乐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五、备课时要合理设置“预留空间”

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避免“一言堂”教学法和“填鸭式”授课法, 应给学生留有互动和交流的时间与机会, 让学生大胆质疑, 充分表达个人见解, 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的想法, 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教师只有在备课时提前预想到可能出现的一系列不确定性问题, 并尽早想出应对办法, 才能掌握课堂互动教学的主动权, 同时增强课堂教学的挑战性。只有合理设置课堂“预留空间”, 才能更好地实现“教”与“学”的互补, 提高“教”的针对性, 促进“学”的自主性, 达到从“预留空间”要课堂效益的目的。

六、备课要注重“教学反思”

有些教育专家认为: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可见, “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有效措施。一句话:在反思中总结, 在反思中变化, 在变化中创新。其实, 教师的教学过程也是学习过程。因此, 需要进行系统、完整的归纳、总结, 明确得失, 对症下药, 形成简洁、明了的课后小结——“教后记”。

“教后记”的主要内容包括:“总结经验”“问题剖析”“整改措施”和“理论提高”等。教师特别要在“教后记”中写出“教的空白点”——也就是学生“学的空白点”, 即对学生学习失利原因的总结。反思教师“教的空白点”, 旨在进一步改进教学, 弥补不足。有了“教学反思”, 才算彻底完成备课工作。当然, 对教师而言, 最可怕的是不知道不足之处, 最可贵的是知道不足之处并及时改进。

其实, “教学反思”的意义就在于让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有明确认识。因此, “教学反思”不容忽视, 常反思才能常出新。教师只有勤于思考自已教学实践中的“得”与“失”, 才能更好地理清思路, 另辟蹊径, 迸发智慧的火花, 有针对性地指导下一步的教学实践, 达到“有效备课”的目的。

小学数学课如何提高课堂效率, 做到少而有精?就是要在备课上下功夫。只有备得细, 才能讲得少, 才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备课”。

进行数学有效备课 篇9

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向导, 教学观念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在以往的教学中备课完全是以教师为中心, 站在教师的角度上来设计与运行, 完全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地位。要知道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知识的主动构建与拥有者, 是知识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因此在备课时要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的彻底转变。只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来看待我们的教学, 设计教学, 才能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具体学情, 才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与主体意识,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的主体作用, 从而使学生以主人翁身份积极而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有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与积极思考, 学生才能在师生互动中完成知识的主动构建, 享受学习的过程, 经历发现的过程, 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因此在备课时, 我们要考虑到哪些知识点学生已经掌握, 哪些没有掌握;要考虑到小学生的接受水平、认知规律, 兼顾学生间的差异, 为学生的自主学习预留空间;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情绪等, 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寓于学生所感兴趣的事物与形式中, 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 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

二、确立三维教学目标

以往的教学过于强调学生对数学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 而忽视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 这样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是无法更好地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的, 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新课标提出了“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数学课程目标。因此在备课时我们要改变以往只重双基教学的观念, 要确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 有效推进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三维教学目标是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 是一个有机统一体, 而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将三维教学目标有机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技能与方法,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又要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的良性发展。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坚持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地位, 将三维教学目标有机渗透、完美结合,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抱着教材走遍课堂, 把教材奉为权威, 视为经典, 在教学时严格地按部就班, 照本宣科。教材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 教材在教学资源的重要地位不可动摇。但是教学不是封闭的, 我们的教学资源也不能只局限于教材, 将学生的思想与思维限定在教材内, 而是要立足教材, 深入挖掘教材, 更好地把握教材, 将教材与外面丰富的生活世界相结合, 将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与网络世界相联系,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这样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事物、感兴趣的事物相联系, 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同时又可以化解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枯燥性,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 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从而利于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如在学习认识基本图形时, 我们除了要利用好教材上的插图, 还要让学生观察一些生活实物, 从学生所熟悉的事物来引入新知的学习, 可以从心理上降低学习的难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在表象与概念间建立直接联系, 更利于学生从实物中进行提炼, 进而更好地理解相关概念。

四、重视教学反思, 在总结中提升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课堂教学活动结束并不代表教学活动的终结, 我们要认真总结, 进行课后反思, 这既是对已完成的教学活动的总结, 又是后面更好地备课的重要资源, 可以说反思就是二次备课。学生是鲜活的个体, 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与个性见解, 尽管我们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备课, 但是具体的教学活动并不会一直按照我们事先设定的进行, 课堂教学一旦进行, 就会出现许多突发事件, 会出现许多的可变因素, 学生的一个问题、一个错误等都可能会扰乱事先预定的教案。我们要学会运用教学机智来灵活处理这些偶发事件, 使教学始终处于动态生成中, 使之成为教学的一个亮点。在课后我们要及时将这些意料之外的事件记录下来, 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客观分析, 这样更利于教师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对教学观念的认识, 通过反思, 可以让教师总结经验, 吸取教训, 从而使教师在今后的备课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能够更好地驾驭课堂, 既可以更好地依托于教案, 同时又可以超越教案。实践证明进行课后反思, 既可以提高教师的备课能力, 又可以提高教师的灵活应变能力, 能够使教师更好地驾驭课堂, 领会教学观念, 传授教学知识。

进行数学有效备课 篇10

一、集体认真研读《课程标准》, 确立“智慧教育”理念

1. 转变教师角色观, 从当“教书匠”集体, 走向做智慧型的教师集体。

新课程背景下, 教师角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教师不仅是国家课程的执行者和评价者, 更是国家课程和课程文化的创造者, 教师集体可以运用本身的课程智慧, 活化国家课程, 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一个合格的教师集体, 不是简单机械地照本宣科, 不能离了教参就不会上课, 而应当充分发挥作为课程资源主体的作用, 将国家课程改造为学生所用的生本课程。新的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在课堂中是一个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是学生有效学习、生成智慧的促进者。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根据不同的需要, 随时发生改变。这就要求教师在新的教育理念下, 不断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构建智慧课堂, 开启学生的智慧人生, 以适应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 走向智慧型的教师集体。

2. 集体转变学生观, 从塑造“知识人”, 走向培养“智慧人”。

新的课程标准注重了学生个性发展, 尊重了学生知识经验和情感的需求。在课堂教学中, 每个学生都可以就某一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课程标准提倡的“算法多样化”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它使得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其个性得到了张扬。每个学生成为学习过程的积极参与者, 都在探索过程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其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种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教学中, 凡是学生能观察的尽量让学生观察, 凡是学生能动口的尽量让学生动口, 凡是学生能动手实践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实践, 凡是学生能总结归纳的尽量让学生总结归纳, 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集体备课时考虑到, 当学生思维启动时, 教师进行引导;当学生思维堵塞时, 教师进行疏通;当学生思维模糊时, 教师适当点拔, 当学生思维散乱时, 教师帮助梳理, 让思维的开放成为课堂教学永恒的主题。

二、集体深入钻研教材, 集体准确把握教材中蕴涵的智慧

1. 抓住联系理清脉络, 用集体智慧读出教材中蕴涵的智慧。

研读文本, 应是开展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和基础工作。教师要从整体上研读教材, 正确理解数学的每一模块、每一章节内容在整个数学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 更要仔细研究数学知识之间的种种联系, 把握数学知识的贯通和延伸。这样, 就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各种联系, 把知识贯穿起来, 使它们条理清楚, 层次分明, 以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 并能灵活运用,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读文本包括两个层面:个人研读和集体研读。其中个人研读是集体研读的基础, 集体研读又是对个人研读的补充和扩展。

教师要用智慧读出教材中蕴涵的智慧。在深入钻研教材中, 还应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 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 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具有走进去的深度和跳出来的勇气, 这是课堂中催生和捕捉有价值的生成的前提。

2. 合理重组优化教材, 用集体智慧设计有效学习内容序列。

学生的教材毋庸置疑, 它是由教育专家精心编写而成的前人丰富经验的综合。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 受学生情况、教师素质、当地实际等因素的影响, 决定了教师备课时对教材的处理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切不可完全照搬, 搞一刀切。要借助教材的工具性, 灵活运用、合理整合, 让教材焕发新的活力。

教材虽然是最主要的课程资源, 但教师集体备课时在对教材进行能动地乃至个性化解读的前提下, 要大胆去拓展教材, 超越教材, 加大探索力度, 提高思维难度, 增加教学密度, 提高教学效度, 使教学资源更加优化, 更好地为学生知识生成智慧服务。一是课时内重组。我们教师在进行集体备课时, 应该结合自己的学校的实际情况, 适时重组课时内容, 改变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 使教学的内容更贴近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二是模块内的重组。对课本编排中脱离本班学生生活实际、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生理发展特点的模块内容进行重组, 主动建构教材与社会、世界和日常生活的更广泛联系, 建构符合本班学生生活实际、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生理发展特点的内容。三是模块间的整合。沟通各模块之间的联系, 通过类比、联想、知识迁移和应用等方式, 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把一些繁杂内容压缩, 整合成一个系统, 整体的知识体系。教师集体备课时要努力改善和优化教学流程, 使教学进展充满创造性的生机与活力。

3. 适度开发创造资源, 用集体智慧增强学习数学的魅力。

中职数学有效备课之探究 篇11

关键词:备课理念;备课环节;集体备课;课后反思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4-0290-090

众所周知,有效备课是开展中职数学有效教学的首要环节。中职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当地客观条件,主动研究数学有效教学的方法。数学教师在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及实施该教学方法前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可以看作是备课活动。如果教师所开展的探索性活动能积极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并有利于中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与应用,那么这样的数学备课就是有效的。

一、正视备课理念,做到心中有数

有效备课是教师寻求最佳教学方法,进行课堂设计的再创作过程,是教师结合中职学生特点和专业特色,对教材知识重新构思的再加工过程。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的备课不能仅是对原有教材的复述和照搬,应根据中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钻研教材,制定教学目标,分析重难点,从教法、学法和教学手段三个目标着手,把传授知识和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结合起来,把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和合理使用教材结合起来,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中职数学学科的教学特点结合起来,使备课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真正体现出来,为切实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坚实基础。

二、熟悉备课环节,能够信手拈来

备课时,教师需要从目标、教材、情境、板书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全局考虑,设计自己的教学理念,对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一次系统梳理,做到通盘兼顾,重难点突出。数学教学目标设计中,“三维目标”要紧密结合,这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针对现有中职数学教材,教师在备课时要从中职学生特点出发,与职业岗位的数学实际应用相结合,体现其独特的教材特色。在备写教案的过程中,教师应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采用多种板书设计,简练直观地浓缩教学内容,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总之,中职数学教师要熟悉备课的各个环节,综合运用,以设计出一堂堂高效的数学课。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备课时,教师要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和专业特色,或引入日常生活情境,或运用实物演示情景,或借助课件图画再现情境,或锤炼语言描绘情景等,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古典概型》一节时,教师可设计播放群众参与赌博与购买彩票的案例,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分析过度参与赌博和抓彩票活动的悲惨结局,产生疑问。接着安排幻灯片展示博彩业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引出概率的计算公式,并且让学生展开讨论,对常见赌博活动和彩票的概率进行计算,进而了解其概率之低的现实。这样,把德育教育贯穿其中,让学生参与讨论,发表个人见解,能使课堂呈现浓厚的民主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思考。

四、采取因材施教,积极“对症下药”

中职学生普遍数学基础知识较差,缺乏学习目标,上课很难专心听讲,作业马马虎虎。因此,在中职数学教案备写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特殊之处,因材施教,考虑到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分层教学法,设计不同教学环节区别对待学生,并准备分层次的例题与练习,提出多层次的教学期望,激发所有学生的学习欲望,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得到不同的收获,逐步建立学习信心,为将来的升学和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借助网络优势,储备教学资源

现代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各种科技应用遍地开花,为中职数学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传统的备课只能依靠学校提供的有限教学资源和个人经验而开展,远远跟不上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脚步。中职数学教师要利用现代网络资源,学习各种新的教学理念,积极学习使用电子邮件、在线答疑、讨论板、教学叙事等多种交互媒体,学习上网,查找资料,下载适合自己的教学资源,为有效备课做好充分的资源储备,以提高中职数学备课的质量和效率。

六、参与集体备课,提高个体水平

中职数学备课要求教师把集体备课与个体备课有机结合起来,根据教师个人的认知,有借鉴地吸纳集体备课的智慧,修改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解决制约中职数学有效教学的诸多问题。这样做并不妨碍教师设计并撰写自己的教学方案,而是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达到互相促进的作用。因此,教师最好在参加集体备课前熟悉集体备课的教学内容,钻研教法,设计教学过程,准备好发言材料等,并将备课中发现的问题、所做的思考以及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以便与同伴探讨。由此看来,在集体备课之前进行个体备课,是集体备课水平提高的必备条件。可以这样说,以“个体”促“集体”,更能提高中职数学教师整体备课质量和水平。

七、注重课后反思,总结帮助成长

在做好课前备课的同时,更要做好课后反思,即中职数学教师应当在课后抓住数学教学过程中印象较深且能产生启发的情节进行总结,并对这节课的成败做一个小结,写出课后反思与心得体会,长短不限,一直坚持下去,就会有不小的成就。善于反思的教师,通过总结、反思与持续学习,在每节课、每天、每年都会有不同的教学经验积累与提高,长期坚持下去,就能收获更多的个人教学理念,这能帮助其迅速成长为优秀教师。

总之,有效的备课是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起点,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关系到数学教育价值的发挥,能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作为中职数学教师,我们一定要在备课方面精心研磨,提高自己的数学教学水平,使中职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真正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等.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

[2] 崔珊.中职教育中如何进行有效备课[J].时代教育,2012 (9).

初中数学课前备课的有效性 篇12

其实备课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而备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对接下来的授课起到有效的作用, 即备课的有效性.

一、宏观备课的有效性

1. 研究“数学课程标准”的有效性.

研究“数学课程标准”就是备教材的过程, 因为教材是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 所以教师要通读整本教材, 了解教材的全部内容和编排意图, 从而明确各部分 (章节) 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知识点的分布以及它们的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拿八年级数学为例:全册共5章: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第十二章:轴以称;第十三章:实数;第十四章:一次函数学;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编者的编排分两部分, 即:前两章属于几何范畴, 后三章为代数范畴.其中第十一章是研究两个三角形的特殊关系, 而第十二章是研究一个特殊三角形的性质.虽说是从不角度研究图形 (其主要研究三角形, 但目的是一样的就是让我们更好了解三角形的性质) .第十三章引入了实数的概念, 数的领域扩大的同时为第十四章一次函数求自变量取值范围打下基础.第十五章略显独立, 但它却是为下学期所学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做了一个铺垫.而在这些章节中第十一章和第十四章是重点和难点章节, 所以教学重点应放在这两章上, 可以多安排课时, 把知识吃透 (注:具体第十一章:13课时;第十四章:17课时) .最后其他三章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制定课时, 在确定了主要章节的课时后可以确定学期的教学进度.这样一来, 就可以做到把握教材准确, 重点清晰, 难点明确, 使接下来的教学更具有效性.

2. 针对教学对象要有目的性备课的有效性.

所谓要针对教学对象备课就是我们常说的备学生, 教师在备课时, 要充分了解和熟悉自己教学对象 (吃透学生) , 怎么才能吃透学生呢?可以采取每堂课后通过和学生交谈听课情况了解学生的接受情况, 从听课效果上给学生分层次, 这样可以在课后辅导中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做到有的放矢, 这样使课堂教学更具有效性, 而要做到上课时心中有数, 因材施教.具体说来, 就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制定不同的课堂内容, 比如说:在讲解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点时, 可以先给学生提出一个例子: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做出点A (2, 3) 、B (5, 1) 、C (-2, 4) 关于x轴和y轴对称的点.可以对普通学生提出: (1) 观察这些对称点并总结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特点; (2) 总结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特点或规律.对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拓展到:关于直线x=a和关于直线y=b对称的点的坐标之间的规律.这样一来就可以做到教学的全面性, 使教学没有死角, 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3. 增强集体备课的有效性.

要重视学校每周都有集体备课的时间, 所有老师在一起研究教材, 提出各自想法, 集体备课不是走形式, 因为每一个老师所接触到的知识面是不同的, 如果能做到集体备课, 势必会起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博采众长, 除了集体备课还有就是大量搜集资料, 针对同一个知识点, 参考不同资料, 不断研究得出学生最容易接受的讲解方法, 这样就达到精、简的特点.比如说:如角平分线的中考考点:一考性质, 二考判定, 三考综合.所以在讲解习题时就从这三方面着手具体例子:

考查性质:如图1所示, 已知△ABC中, ∠C=90度, AD平分∠CAB, BD=2CD, 点D到AB的距离是6.2CM, 求BC的长.

考查判定:如图2所示, 已知F、G是OA上两点, M、N是OB上两点, 且FG=MN, △PFG和△PMN面积相等, 试判断点P是否在∠AOB的平分线上?并说明理由.

考查综合:如图3所示, D为BC边上一点, 连接AD, 将△ABC分成两部分.已知:AB=2, AC=4, 且△ABD与△ADC的面积之比为1誜2.求证:AD是∠BAC的平分线.

这样, 只要弄清这道典型例题, 基本上也就掌握了这部分知识. (选择训练题也是这个原则, 即题在精不在繁.) 但要注意参考资料只是丰富教学内容, 而不能改变教学内容.

4. 在练好教学基本功的同时, 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教学是一门艺术, 是一门注重表达的艺术.在备课中, 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 首先要训练自己扎实的基本功.教师的基本功主要是“三要”:一是要有一个和蔼可亲的教态———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条件;二是要有一个如谈家常的教学声调——有情有意, 吸引住学生;三是要有一个察言观色的习惯——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有的放矢地调整教学内容、进度、方法.除了这些基本功外, 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一些自己的东西, 如表情、肢体语言等, 慢慢地形成自己的风格.在增加了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同时, 又会让学生更爱上你的课.

如在讲解正面推导和逆向思维时, 你可以举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比如教师现在要让学生做一张椅子, 学生就会想, 他得需要一些木头和一些钉子还有一些工具, 只要弄到了以上这些工具, 再研究制作它的操作顺序和流程, 一把椅子就可以做出来了.这就是逆向思维, 从问题出发一步一步的去寻找你所需要的条件, 最终把问题解决了.而什么又叫正面推导呢?就是教师给学生一些木头、钉子和工具, 学生能用它做成什么.那方向就多了, 这时就需要学生对所给材料的多少用处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这就是正面推导.

这样的例子形象易懂, 容易理解.这样学生对待你的学科也会越来越感兴趣, 并使课堂授课更有效, 从而达到从课堂45分钟要成绩的目的.

二、微观备课的有效性 (分两步)

第一步:

一堂课要备好, 必须做到把握准确, 结构清晰, 一般情况下要注重以下四部分的有效性.

1. 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2. 抓住主要授课内容.授课是一堂当中最复杂的部分, 它包括确定内容, 选用教法, 安排教学步骤, 所谓的确定内容, 就是根据教学目的要求, 确定教学内容及重难点.所谓选用教法就是根据课程及教学对象的特点, 选择相适应的教法, 借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而使学生能学会、学懂、学得有趣;比如“作轴对称图形”这节, 就应选择学生动手操作、老师修正、学生总结的教法.而安排教学步骤, 就是根据教学计划, 认真考虑每一个课题或一个章节要用几个课时才能教完, 甚至在一个课时内授课的具体内容和每一个环节, 各种活动得用多少时间都要仔细计算 (一般情况下应为5分钟复习, 2分钟引入, 30分钟授课, 5分钟巩固练习, 3分钟总结) , 每一部分都要精心安排, 才能使整节课份量适当, 松紧得宜.

3. 总结拓展.鼓励学生自己总结、教师修正的原则.而拓展要适中, 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 深了会让学生觉得这堂课没有上好, 有失败感;浅了又不能起到相应的作用.所以拓展选题要适中.

4. 布置作业.作业的布置要有针对性, 其一要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特点布置作业, 即作业不是走过场, 而是要发挥它的作用, 通过作业学生能够检验自己学的好与坏, 另外也起到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的目的.其二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留不同的作业, 作业要有层次.

第二步:

通过上述的备课, 最后编写教案———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也就是把备课的全过程加以整理编排, 使之系统化 (确定教学目的, 把握重点、难点, 选用合适的教法等) .这样教师上课时就能做到胸有成竹、得心应手了.

上一篇:职业学校体育教学方式下一篇:创业甜品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