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决定

2024-10-21

汇率决定(共7篇)

汇率决定 篇1

1 汇率理论的数理分析

汇率又称为汇价, 就是一种货币购买另一种货币的价格。它同普通商品的价格一样可以表达为:单位商品的价值 (以我国为例) , 即元/单位商品或单位货币所能购买商品的数量, 即商品的数量/元。根据商品价格的表达方式, 汇率也可表达为单位外国货币可兑换的本国货币的数量或单位本国货币可兑换的外国货币的数量。如果我们把外国货币视为商品, 这样的计价方法称为直接标价法, 而视本国货币为商品的计价方法称为间接标价法。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英国采用间接标价法。美国从1978年9月1日起除了对英镑外均改用间接标价法。标价的方法直接影响到对外币交易的会计计量。外汇交易有外币的买入 (银行或经纪人向客户买入外汇) 和外币的卖出 (银行或经纪人向客户卖出外汇) 。买入价和卖出价是不同的, 会计入账的价格通常是买入价和卖出价的平均值即中间价。再从外币交易看, 外币市场有两个, 一个是现汇市场, 一个是期汇市场, 也就是说远期价格和即期价格是不等的。而远期价格和即期价格的差额在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下又具有不同的意义。在直接标价法下, 远期价格大于即期价格称为远期升水, 而远期价格小于即期价格称为远期贴水。而在间接标价法下, 远期价格小于即期价格为远期升水, 而远期价格大于即期价格为远期贴水。

1.1 购买力平价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不同的货币代表的是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力, 一国的货币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之所以有人需要, 是因为持有这种货币可以购买该国的商品和劳务, 而汇率的升降则反映不同国家货币的购买力的相对变化。比如, A国一个单位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和劳务与B国n单位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和劳务一样, 则A国货币与B国货币之间的汇率就是:1个单位A国货币=n单位B国货币, 或一单位B国货币=1/n单位A国货币。如果A国发生了通货膨胀, 而B国的物价水平保持不变, 那么, A国货币的购买力就要下降。如果两国都发生通货膨胀, 则两国的货币购买力都下降, 而两国货币相对购买力的变化取决于两国物价上涨的程度。

设PA和PB分别表示本国和某外国一段时间 (t天) 内的预计通货膨胀率, E0和Et分别表示目前的即期汇率和t天后的预计即期汇率 (直接标价法, 下同) 。那么:

设e表示从目前到t天的汇率预计变化率, 则

在通货膨胀较小时, 可忽略分母项 (1+PB) , 从而得出e的近似表达式:e≈PA-PB。

1.2 费雪效应

费雪效应表明名义利率、真实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三者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1+i= (1+r) (1+P) , 其中i为名义利率, r为真实利率, P为通货膨胀率, 且假定其期限皆为t天。费雪效应认为每个国家的真实利率是相等的。设对于本国和某外国, 上式分别表示为:1+iA= (1+rA) (1+PA) ;1+iB= (1+rB) (1+PB) 。

当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较小时, 可忽略两个分母项, 得出近似表达式:iA-iB≈PA-PB

1.3 国际费雪效应

将购买力平价关系与费雪效应结合起来, 得

不考虑中间项, 则得到国际费雪效应的结论:

如果iA较小, 可忽略分母项, 可得国际费雪效应的近似表达式:e≈iA-iB

1.4 利率平价原理

设Ft为t天后到期的远期汇率。某交易商可以同时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和货币市场, 那么, 他可以进行如下套利活动:

1) 借入本国货币M单位, t天后偿还, 本息之和为M (1+iA) ;

2) 借入的本国货币M单位, 按即期汇率E0买入外币的数量为M/E0单位;

3) 将外币数量M/E0以利率iB投资于外国货币市场, t天后可得外币的数量为:M/E0 (1+iB) ;

4) 签订t天远期外汇合同, 以远期汇率Ft卖出外币M/E0 (1+iB) , 得到本国货币的数量为M/E0 (1+iB) ×Ft;

5) t天后偿还本国货币借款本息M (1+iA) 单位。当M/E0 (1+iB) ×Ft>M (1+iA) 时, 该交易商可获得无风险报酬。但其他交易商也会发现这种商机, 做同样的交易, 最终使无风险利润消失, 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达到平衡, 公式表达如下:M/E0 (1+iB) ×Ft>M (1+iA) =或这就是利率平价原理。

1.5 远期汇率与未来即期汇率的关系

将国际费雪效应与利率平价原理结合起来, 得到或Ft=Et。该式表示目前的远期汇率应等于一定时期后预期即期汇率。当该等式不成立时, 外汇投机商就会出现套利交易, 直到外汇投机的诱因消失, 最后达到均衡。

2 外币会计的确认计量

外币交易是指以外币计价或结算的交易。具体表现为:买入或卖出以外币标价的商品和劳务, 借入或借出外币资金, 买卖外汇的期汇合同以及其他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按货币计量假设, 当会计面临多种货币时一般选择本国货币作为单一的计量尺度, 我们称它为“记账本位币”。外币交易中发生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投资 (还包括报表项目) 等都应按一定的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计量。由于汇率经常变动, 选择什么汇率, 通常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按交易发生时的即期汇率将外币折算为记账货币;二是外币在入账时均按标准汇率 (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 折算。如果标准汇率发生变动, 应在月末调整。标准汇率通常取有代表意义的平均汇率。即当期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

不管选择哪一种外币记账方法, 由于汇率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 同一项目的外币资产或负债在采用不同的汇率折算时便会产生差额。例如, 外币债权F在发生时以汇率E1折算入账, 在收回债权时以汇率E2从账面上抵消, 便产生了差额F (E1-E2) 。这种差额称为汇兑损益。汇兑损益分两类:一是交易损益, 即因外币业务而发生的汇兑损益;二是折算损益, 即因外币会计报表中不同项目采用不同的汇率进行折算所产生的汇兑损益。交易损益又可分为两类:一是已结算交易损益, 它是由于记录原始交易时使用的汇率不同于记录结算时使用的汇率而形成的汇兑损益;二是未结算交易损益, 它是由于在交易结算前编制会计报表而产生的汇兑损益。

如果一项外币业务在同一会计期间内发生并完成结算, 则只可能产生已结算交易损益。但一项外币业务从发生到结算跨越不同会计期间, 便会产生未结算交易损益。那么, 在期末会计报表中应作为递延汇兑损益。设E1、E2、E3分别表示业务交易在交易发生日、报表编制日及交易结算日的即期汇率。若有一外币计价项目W, 外币金额为F单位外币, 则它在三个时点上的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分别为FE1, FE2及F E3。国际上对外币交易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不同的观点会计处理的方法也不相同。

2.1 一项业务观点的核算

一项业务观点将一项交易的结算作为该交易完成的标志。由于汇率的变动, 用记账本位币计价入账购入商品成本或销售商品收入, 在购销货款没有以外币结算前其价值是不确定的, 是暂时的, 过渡性的。只有在购销货款以外币结算以后才能以记账本位币最终确定所购商品的成本或销售商品的收入。因而, 由于交易发生日、报表编制日、交易结算日汇率变动所产生的记账本位币差额, 应全部作为已入账的购入商品成本或销售收入的调整额, 而不是作为外币折算损益处理。会计处理结果列表如上。

2.2 两项业务观点的核算

两项业务观点将交易的发生作为交易完成的标志, 也就是说, 把交易的发生与随后货款的结算看作两项业务。因此, 在报表编制日和交易结算日, 由于汇率变动而产生的外币折算差额应作为外币折算损益处理, 而不是作为购货成本或销售收入的调整额。但对交易结算前的外币折算损益又有两种处理方法, 其一:作为已实现的损益, 列入当期利润表;其二:作为未实现的递延损益, 列入资产负债表, 直到交易结算时, 才作为已实现的损益入账。两项业务观点的会计处理结果列表如下:

假设交易日从国外购购入一批商品, 价款为F外币单位, 当日汇率为E1, 付款期限为n天, 跨越报表编制日。报表编制日的即期汇率为E2, 付款日的即期汇率为E3。为便于比较, 将各会计分录汇集如下表所示。

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采用两项业务观点处理外币业务, 其中又以方法Ⅰ居多。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规定, 原则上采用两项业务观点的方法Ⅰ, 但也不排除方法Ⅱ。需要强调的是外币交易中期汇合同的会计处理。由于合同签订日的即期汇率高于或低于合同规定的远期汇率, 就会产生贴水或升水。这种贴水或升水, 在会计上视为买进或卖出远期外汇的折价或溢价, 并在合同期内分期摊销, 或递延至交易实际发生时调整有关的购货成本或销售收入。签订期汇合同, 买进或卖出远期外汇所产生的外币金额, 作为应收或应付期汇合同款, 应按当日汇率折算成记账本位币入账。由于合同签订日、报表编制日、合同到期日汇率的不同而发生的折算差额, 应作为外币折算损益, 按一项业务观点或两项业务观点来处理。一般来说, 签订期汇合同的目的不同, 处理期汇合同的会计方法也不同。具体有以下三种会计处理形式: (1) 外币约定付款套期保值期汇合同; (2) 已发生债权债务套期保值期汇合同; (3) 远期外汇投机期汇合同。

3 我国汇率的形成机制

汇率从表面上看是一个国家货币的对外价值的体现, 但从本质上看, 则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多元的趋势, 使人民币汇率制度日趋与国际接轨。汇率制度是适应一国经济发展而不同的对外经济制度。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 自2005年7月21日起, 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不再盯住单一美元, 形成更富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这是人民币汇率改革迈出的历史性的一步。其中,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指的是汇率生成机制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的, 汇率水平的高低是以市场供求关系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 是指我国根据贸易与投资的密切程度, 选择数种主要货币, 对不同货币设定不同权重后组成一揽子货币, 设定浮动范围, 允许人民币根据这一篮子货币在指定范围内浮动。有管理性主要体现在银行间外汇市场上, 中央银行设有独立的操作室, 当市场波动幅度过大, 中央银行要通过吞吐外汇来干预市场, 保持汇率稳定;在零售市场上, 中央银行规定了银行与客户外汇的买卖差价幅度;而其浮动性则一是表现为中央银行每日公布的人民币市场汇价是浮动的;二是各外汇指定银行制定的挂牌汇价在央行规定的幅度内可自由浮动。

参考文献

[1]理查德德.M.列维奇.国际金融市场——价格与政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2]冯用富.中国金融进一步开放中汇率制度选择方向[J].金融研究, 2000, 7.

[3] (美)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4]张礼卿.汇率制度变革——国际经验与中国选择[M].北京:国际金融出版社, 2005.

[5]韩复龄.一篮子货币,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影响与展望[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5.

汇率决定 篇2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双层博弈理论;外汇市场

一、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历史进程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和运行模式主要是以计划经济制度为主运行的。1978年以后,我国国民经济进行转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1994年以前,人民币汇率一直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并公布;而自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实现并轨以后,我国主要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自2005年重启改革以来,这九年来我国的汇率改革经历异常坎坷,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始终贯穿其中,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保持稳定,但其升值的速度偏快。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2013年人民币汇率全年升值幅度达到了3%,是上年度升值幅度的3倍,与其他新兴经济体货币集体贬值和中国经济自身走势相比可谓是“逆势而动”。2013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持续上升并屡创新高,2013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已经累计41次创新高,而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数据,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名义有效汇率分别升值了7.9%和7.2%,升值幅度相较于2012年的2.2%和1.7%有了明显上升。2005年汇率改革以后的人民币汇率走势,在此期间内我国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使得人民币汇率整体呈现出下降的态势,而2015年呈现上升的趋势。

二、基于双层博弈理论的人民币汇率模型

美国学者罗伯特·普特南于1988年首次提出了双层博弈理论,并广泛运用于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的相关研究之中。而对于人民币汇率而言,其变动也与各国之间息息相关,本文试图运用双层博弈理论分析人民币汇率该如何变动、由何决定,主要从国家和国际两个层面。其中,国家层面的博弈是介于我国政府与投资者之间的,而国际层面主要是介于我国政府与外国政府之间的权衡博弈。

一方面,对于国家层次而言,国内投资者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通过施加各方压力迫使政府当局实行有利于自己的政策;政治家则通过在社会集团中建立联盟来维持权力。另一方面,在国际层次来说,各国政府为了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满足来自国内压力谋求自由的需要,同时又要尽可能使对外部发展的不利后果降到最小。然而,国家与国际这两层的博弈是平行存在与同时进行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国内与国际两股力量共同作用铸就了一个国家的政策。只要各主权国家之间有所联系、相互依赖;那么,政策制定者就不能忽视两个层次中的任何一层博弈。

预先假设前提条件:在国内层次,是政府与投资者之间同时行动的静态博弈;而在国际层次上,是国内政府先行采取行动的动态博弈。

1、国家层次:政府与投资者之间的博弈

对于国内政府而言,人民币汇率存在升值与不升值两种选择,而投资者有投资和不投资两种选择。假设:政府从人民币升值中所能获得的收益为a,成本为-b,投资者的投资收益为c。也就是说,人民币升值时,如果投资者选择不投资的机会成则本为-c,而人民币选择不升值的情况下,投资者的投资收益会减少,假设此时存在的投资成本为-d。另外,假设投资者投资是能够给国内政府带来的收益为e。这样可以得到完全信息假设下的国内政府与投资者之间的博弈支付矩阵:(a,b,c,d,e均默认为正实数)。

若a-b+e>e时,也就是说当a>b时,国内政府会选择升值。如果政府选择人民币升值,因为a-b+e>a-b恒成立(e为正),此时投资者选择投资最优。反之,当a

然而,现实情况下的政府与投资者往往是处于不同的地位,而且双方所拥有的信息并不对称。因此,进一步考虑不完全信息假设条件下的国家层次博弈更为现实。故假设投资者预期人民币升值的概率为p,那么人民币不升值的概率则为1-p。基于这样的假设条件,投资者选择投资的期望收益为pc-(1-p)d,选择不投资的期望收益为-pc+0(1-p)。所以,只有当投资者投资的期望收益大于不投资的期望收益时,即pc-(1-p)d>-pc时投资者才会选择投资决策。不难得出,也就是当p>d/(2c+d)时投资者会选择投资决策。p的值越大,投资者的投资收益越大,其选择投资决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2、国际层次:国内政府与外国政府之间的博弈

为简化分析国内政府与外国政府之间的博弈分析,假设只存在中国与甲国两个国家。中国政府有升值和不升值两种战略决策。如果中国政府选择升值,那么动态博弈在第一阶段就结束了,假设中国政府遭受的损失为-a,甲国的获益为b。

但是,如果中国政府选择不升值,则甲国政府会有通过制裁行为迫使人民币升值和放任不制裁这两种决策。如果甲国政府选择放任不制裁决策,那么动态博弈在第二阶段就结束了。此时,中国政府可以获益a,甲国政府遭受-b的损失。

另一方面,如果甲国政府选择通过制裁行为迫使人民币升值,那么中国政府也会对甲国政府的制裁行动做出反应,可以有选择报复和不报复两种决策。假设甲国政府制裁中国决策的成本为c,中国政府因遭受制裁而产生的损失为d。如果中国政府选择不报复,则可获得收益为a-d,甲国收益为-b-c,处于第三阶段博弈就此结束。如果中国遭受制裁后没釆取任何措施,将导致中国政府的损失累积增大。

如果中国政府对此选择了报复,则假设因报复而产生的成本为e,此时甲国遭受中国报复付出代价为f,会产生两种结果;报复成功和报复失败。如果报复成功,中国政府获得的最终收益为a-d-e,甲国的为-b-c-f。换言之,虽然中国政府在报复过程中付出了代价,但整体的结果是成功的。如果报复失败则会导致更为糟糕的情况,人民币汇率因此被迫升值并付出代价。中国报复失败后收益为-a-d-e,而甲国的为b-c-f。(其中,a,b,c,d,e,f均默认为正实数)

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中国政府应当选择人民币汇率上升,如若选择人民币不升值,面对外国政府的制裁应当选择报复是为最优。

三、结语

本文通过运用双层博弈理论的动态分析模型,进一步理解我国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原因。只要中国政府继续维持对外汇市场的干预,中美人民币汇率政策博弈就会长期存在。从美国对人民币汇率政策的诉求来看,中国政府应当化被动为主动地建立一个以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人民币汇率政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意味着中国经济结构的大调整,因而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速度和成效决定了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时间长短与成败。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进度与策略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步骤与方向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与不断扩大的内需愈发考验着中美人民币汇率的政策博弈。

外债影响下的汇率决定模型研究 篇3

由于汇率是一国货币当局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维持币值稳定的重要变量, 同时它的运动方式令许多人感到费解, 因此其广泛地受到各界重视。自从购买力平价理论被提出, 汇率理论便成为经济学、金融学的重要研究部分。作为国际金融理论的基础和核心, 汇率理论是随着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

目前, 资本市场的高速发展使得外债对汇率的冲击越来越显著, 单单考虑传统模型因果机制的时变性来改进预测方法显然是不够的。本文将在货币主义复合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债务债权关系对汇率的影响, 进而对比模型改良前后的预测效果, 为经济加速全球化、国际贸易顺逆差加大及国际债务债权关系不断发展的形势下的人民币汇率预测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2 模型构建

Hooper和Morton (1982) 构建的货币主义复合模型至今仍在汇率分析中广为各方运用。复合模型可被视为上世纪70年代黏性价格模型的改良版本, 其如公式 (1) 所示。

变量st、mt、yt、it、pt和Tt分别表示汇率、货币供给、相对生产率、短期利率、价格因素以及贸易因素, 上标*号代表国外指标。

从现实的经济环境分析, 可发现随着各国之间的贸易以及债权债务关系的渐趋紧密, 债权债务关系对汇率变动的影响力逐渐受到强化。目前, 购买外债已被广泛认可为一种影响汇率的政策工具。外债对汇率波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 当一国大量从海外借债的时候, 势必刺激自身的总需求 (Sidiqui和Malik, 2001) 。由Krugman和Obstfeld (2000) 的DD-AA模型可知, 当总需求的增加主要是因为本国贸易部门或进口需求提高的时候, 国内贸易品价格将会上升, 进而促使本币贬值;反之, 当总需求提高源于本国非贸易部门时, 将会促使本币升值。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价格是黏性的, 市场预期也会使得名义汇率快速调整。另一方面, 外债余额将通过改变货币存量来影响市场预期:一国增持特定种类货币为基础的外债的做法不仅了发债国货币的地位, 还使得外汇储备回流到债券发行国, 令其减缓货币发行速度, 进而造成外国货币的升值预期 (或本币的贬值预期) 。由此可见, 在研究各国均衡汇率问题的时候, 除了对传统的汇率决定模型提及的价格波动等因素进行分析以外, 还应该在其理论框架考虑上对贸易影响以及资本流动予以考虑。为此, 引入外债变量, 重新建立如下修正的汇率预测模型:

其中, D-D*为两国间债权债务关系变量。

根据上述分析, (3) 式的预测结果将会比式 (1) 和式 (2) 更为全面地反映汇率波动变化的机制。结合传统模型的定义, 修正模型各变量含义以及符号的定性分析如表1所示。

3 实证分析

根据不完善知识经济学理论 (Goldberg和Frydman, 2012) , 市场参与者的知识结构是不断更新的。因此, 伴随着新信息的涌现, 汇率的决定机制将会产生变化。倘若样本区间内存在模型结构突变的拐点, 将会使得对模型预测效果的评估无效。为此, 本文使用BrownR.L., J.Durbin和J.N.Evans (1975) 讨论过的残差累积和检验、Chow检验 (Chow, 1960) 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确保各样本区间内不存在结构性变化。执行操作时, 先利用残差累积和检验来推断结构突变的大致时点, 然后用Chow检验精确定位拐点的位置。残差累积和检验要求参数估计的一致性,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 首先用普通最小二乘法 (OLS) 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本文在估计模型参数时运用N阶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ARDL) :

式中x代表各自变量, 并以下标j区分;下标i为滞后阶数。根据残差累积和检验的定义, 倘若模型存在拐点, 累积和将穿过零线并超出95%置信区间。此时, 累积和与零线的交点处便是可能存在的结构性变化点。最后, 对可能存在的拐点进行Chow断点检验来进一步确定拐点位置。

本文选取中、美两国2005年7月至2013年6月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研究。其中, 中美债务总额数据来自BIS;中国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中国3个月短期利率来自中经网数据库;美国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来源于美国劳工统计局网站;其余数据均来源于OECD数据库。

为了对引入外债因素的汇率模型在样本区间内的预测精确度进行评估, 本文分别对原有的复合模型以及修正后的预测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由于不同的估计方法对数据的平稳性要求不同, 在进行参数估计前需要对系统中的各变量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利用SC准则确定最佳滞后阶数, 本文运用了传统的ADF检验和Philips-Perron检验, 也运用了Ng-Perron检验对因果机制稳定的子样本进行了单整阶数的总结。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即便不同检验方法得到的结果不尽相同, 但仍有稳健的证据表明系统中各变量单整阶数均不超过1。针对这一数据结构下的宏观因素均衡影响机制的探寻, 本文采取Pesaran等 (2001) 提出的边限协整技术进行检验来解决不同阶单位根建模问题, 并利用误差修正模型的形式对不存在结构性断点的子区间继续进行参数估计。误差修正表达式的滞后阶数由SC准则来确定。潘锡泉和郭福春 (2012) 指出, 边限协整具有优越的小样本性质, 是估计具有滞后效应模型的良好工具。此外, 需要说明的是, 协整分析后可以通过对模型进一步执行变量的简化, 以便更好地阐述模型变量间的关系, 从而更精确地预测汇率。在这里, 利用逐步回归的策略, 即结合均衡关系式中估计变量系数的显著性的高低及其符号的合理性, 对模型的变量逐一删除。最终确定的模型须同时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1) 在边限协整检验中拒绝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原假设。 (2) 所有变量系数显著且符号正确。 (3) 通过残差的序列相关、异方差以及白噪声检验。 (4) 简化后的模型在样本区间内不存在发生结构性突变的拐点。上述步骤后, 可以获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预测模型的两个简化表达式:

继续运用已经获得的简化模型进行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以及12个月跨度的样本外预测。简化模型的预测以2007年5月至2011年11月数据进行初始化 (共有55个样本) , 结合模型的样本内参数估计结果和样本外的解释变量实际值来生成指定时间跨度的汇率预测值。鉴于目前没有明确何种方法更适合预测, 本文同时运用滚动窗口以及递归预测两种方法来对汇率进行向前预测。为了证实宏观经济结构模型的存在意义, 本文还利用无趋势随机游走预测和固定趋势随机游走模型 (在生成预测值的时候, 前者直接以上一期汇率作为预测值, 而后者以当月汇率对上个月的波动幅度作为当期汇率的月波动幅度) 进行各种时间跨度的预测, 并将其预测效果与货币主义复合模型、修正模型进行对比分析。

预测结果表明随机游走模型对汇率的数值预测具有着很强的短期预测能力, 而且不考虑趋势的随机游走模型在除了1个月跨度以外的预测中大大优于考虑固定趋势的随机游走预测。

预测结果还显示, 预测方法的不同对模型的预测精度具有一定的影响。从总体上说, 宏观经济汇率结构模型的DCS在大部分预测当中高于50%, 这表明它们就预测汇率变动方向而言具有很好的定性分析能力。尽管传统模型在9个月时间跨度的汇率变化方向预测极其失败 (滚动预测的DCS仅为20%, 远低于50%) , 但修正模型不存在这一情况。

在汇率值的预测方面, 无论采取何种预测手段, 传统的货币主义复合模型在大部分时间跨度下的预测精度无法超越简单的随机游走模型。诚然, 在选取适当的预测方法后, 修正模型在1个月以上的预测跨度中比本文考虑的两种随机游走模型更具优势, 且其在1个月跨度的预测的精度则与随机游走相当。由此可以认为, 经过因素校正之后 (增加外债变量) 模型的预测精度得以大幅提高, 修正模型应当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预测工作中推广。最后, 值得一提的是, 这一实证结果还透露了如下重要观点:即便在1个月的短期预测上, 投资者仍然能够依赖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得出很准确的预测值。

4 结论

尽管拥有很好的微观理论基础, 大量研究表明, 传统的货币主义结构模型对汇率具有较差的预测能力。为此, 许多理论被提出以解释这一令人困惑的现象, 不完善知识经济学理论 (Goldberg和Frydman, 2012) 便是其中之一。该理论表明, 结构模型只有在其宏观因果机制不发生变化的时候才能对汇率进行准确跟踪。因此, 在检验结构模型的预测能力时须将其预测范围限制于因果机制不变的子区间。但是, 考虑因果机制变化后的模型仍然不能在大部分时间跨度上很好地解释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的变化。同时, 国际债务因素的引入, 使得货币主义结构模型能够更为全面地考虑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波动机制, 因此修正模型的估计参数比传统模型更具说服力。而修正模型比原有的货币主义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功能, 且修正模型的优势在中长期预测上更加突出。

参考文献

[1]Goldberg, D.Michael, and Roman Frydman, 陈冰和韩林芝译.不完善知识经济学——汇率和风险[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2]惠晓峰, 柳鸿生, 胡伟等.基于时间序列GARCH模型的人民币汇率预测[J].金融研究, 2003, (5) :99-105.

[3]MoosaI.A.刘君, 李红枫, 范占军等.汇率预测——技术与应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1:87.

[4]聂巧平.单位根检验统计量的有限样本性质与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7, (4) :103-114.

[5]潘锡泉, 郭福春.升值背景下人民币汇率、FDI与经济增长动态时变效应研究[J].世界经济, 2012, (6) :24-88.

汇率决定 篇4

李克认为, 在前一两个月, 日元急速贬值, 到目前为止已经将近贬值20%, 目前大家担忧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会不会推动一轮新的全球范围的货币战争。2月12日, 七国集团发表了一个共同声明, 主要还是强调要坚持汇率由市场决定的基本原则不动摇。对于日本来说, 他们觉得比较欣慰的是至少七国集团对于日本目前打击通缩, 甚至对设定通货膨胀为2%的目标这些做法认为不是政府有意识地在干预汇率市场, 所以对日本版的量化宽松保持了一种谨慎的态度。

作为七国集团来说, 它们是坚决赞成由市场决定汇率, 政府不可以对汇率市场有过多的干预。同时也觉得在目前的状态之下, 所谓“货币战争”的说法过于严重, 应该没有到这个程度。

汇率决定 篇5

一、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

(一) 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

中国人民银行于2005年7月21日出台了新的人民币汇率制度, 即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目的是盯住以美元为主的相对固定的汇率安排。

(二)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特点

第一,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根据市场供求基础确定的汇率与当前的进出口贸易、通货膨胀水平、国内货币政策、资本的输出输入等经济状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经济的变化情况会通过外汇供求的变化从而作用到外汇汇率上。

第二, 有管理的汇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国家通过对外汇市场进行监管;对国家人民币汇率实施宏观调控;对中国人民银行进行必要的市场干预。

第三, 浮动的汇率。

第四, 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纸币流通条件下决定和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国内外物价水平的差异、国内外利率水平的差异、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国际收支状况等。

(一) 国内外物价水平的差异

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 两国货币间的比率, 从根本上说是由各国货币所代表的实际价值来决定的。物价是一国货币价值在商品市场上的体现, 物价水平则意味着该国货币价值绝对值的大小;通货膨胀则意味着该国货币所代表的价值量的下降。因此, 从长期看, 一国物价水平和通货膨胀率的高低是决定该国货币对外汇率的主要因素。

(二) 国内外利率水平的差异

利率平价学说指出, 任意两种货币存款的预期收益应当相同。一般来说, 利率下降, 国内资本流出;利率上升, 国外资本流入。这种由利差引起的套利活动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方式。而资本流动将引起外汇市场上供求的变化, 从而对汇率产生影响。

(三) 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

一国经济增长势头的高低对汇率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一方面, 一国经济增长率高, 意味着该国国民收入的增加, 社会需求的增加, 可能会导致进口增加, 从而扩大外汇需求, 推动本国货币汇率的贬值。另一方面, 一国经济增长, 往往意味着生产率提高和生产成本降低, 从而提高本国产品国际竞争的能力, 出口增长, 增加外汇的供给, 引起本币汇率的升值。总体来说, 高经济增长在短期内不利于本币在外汇市场的行市, 但从长期来看却强有力地支持着本币汇率走强。

(四) 国际收支状况

在浮动汇率制度下, 市场供求决定着汇率的变动, 因此国际收支逆差将导致本币贬值, 外币升值, 以及外汇汇率上升。相反, 国际收支顺差会引起外汇汇率下降。同时, 前期国际收支状况数据对市场信心也有一定影响, 如公布的上年或上月经常项目赤字的扩大, 可能会加剧市场对本币贬值的预期, 导致在即期或远期市场对本国货币的抛售。我国近年来的贸易顺差如此之大还是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这预示着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也将会逐渐增强。但从我国出口企业的利益考虑的话, 人民币升值将会使得我国的出口总量大幅度缩水, 这无疑也是对我国出口企业的一次考验。

二、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分析

回顾人民币在2月份的走势, 国内外投资者似乎都有点“措手不及”。就在全世界都看涨人民币、预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何时“破六”时, 人民币汇率出现了一轮显著的贬值。

人民币自2005年汇改以来, 从本质上实行盯住美元的机制, 在将近四年的时间中, 尽管人民币也浮现过几次幅度不一的阶段性贬值, 但是人民币汇率基本上呈现单边升值的格局。一些人由此形成思维惯性。

笔者认为, 在短期内, 双向波动仍然是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主旋律, 2014年内可能不会再出现人民币单边升值的情况。影响人民币近期走势的原因主要有四个: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美国经济逐渐复苏, 受美国退出QE (量化宽松) 影响、以及央行引导挤出套利资金。其他因素最终会通过国际收支的变动而影响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 从而最终影响汇率的走势。

(一)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

1. 市场

短期来看, 目前国内的经济形势仍然比较低迷。中国经济回升基础并不稳固, 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风险因素较多。首先, 资金配置扭曲, 价格上升。其次, 产能过剩严重, 结构调整缓慢。第三, 出口竞争力有所下降, 国际市场份额缩减。

2. 进出口贸易方面与以往相比欠佳

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PPI) 和购进价格指数 (PPIRM) 为例:

(1) 2014年3月份,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4%。1-3月平均,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3%。

(2) 2014年3月份我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 (PPI) 同比下降2.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 (PPIRM) 同比下降2.5%, 与2月份相比降幅均呈扩大态势。

由图可知,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走势平稳温和,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PPI) 和购进价格指数 (PPIRM) 同比降幅扩大, 制造业复苏动力不足。

(二) 美国经济逐渐复苏

美国经济逐渐复苏以及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给了美元汇率更多的支撑, 美元逐渐走强、部分资金重新回流美国等诸多因素在短时间内都给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

2013年5月, 美联储主席暗示将缩减量化宽松政策规模, 这一举动导致部分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出现大规模资本外流, 并引发了很多次金融动荡。在今年2月, 随着美联储进一步缩减量化宽松, 以土耳其、阿根廷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再次出现金融动荡, 其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3月19日, 美联储决定削减50亿美元的机构抵押贷款用来支持证券和长期国债。美联储政策的这一调整的影响, 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随之大幅下挫。发达经济体量化宽松政策规模的缩减和有序地退出, 利率水平上升的预期而导致未来若干年国际资本流动的反向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人民币汇率的走势。

(三) 央行引导挤出套利资金

中国人民银行减少外汇干预让市场在汇率决定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举措也促成了人民币汇率波动性上升。近些年来, 随着人民币汇率弹性的逐步增加, 央行运用外汇储备干预市场的频率已经大幅度降低。市场力量推动了人民币汇率的走低成为更大的可能性, 而央行并未采取人为支撑币值的措施。

(四) 国际收支的变动

国际收支表示一国在一段时期内所有对外交易往来的资金收支情况, 当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整体表现为顺差时, 外汇供过于求、导致本币趋于升值。反之, 当两个账户整体表现为逆差时, 资金为净流出该国, 外汇供不应求、本币供过于求, 此时除非央行干预汇率, 否则本币就会出现贬值趋势。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后, 市场认为人民币有长期单边升值的趋势, 这吸引了大量套利资本。事实证明, 人民币在汇改后的较长时间里与市场的预期是相同的。2003年之后国际收支顺差的持续扩大一直伴随着人民币升值预期的不断走强;随着国际收支差额波动性增加, 人民币双向波动的特征也更加明显。因此, 人民币汇率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国际收支的变化, 国际收支的波动也直接影响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

三、人民币汇率未来发展趋势

尽管人民币波动还将持续, 但是如果就此判断人民币到达所谓的“拐点”或许为时尚早。从经济基本面上说, 中国经济现在的增速虽然与之前的高速增长不能相提并论, 但GDP增速相对其他国家仍然是高速增长, 所以对长期资金仍有较强的吸引力。尽管中国的国际收支越来越趋向于平衡, 甚至单季度也出现过逆差, 但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大格局没有被根本撼动。这些都是推动人民币汇率继续上行的动因。

回顾4月份, 人民币贬值步伐已经放缓, 预计未来人民币双向波动特征将增强。与此同时, 新增外汇占款规模也会因投机资金的阶段性撤离而有所回落。

尽管现在人民币汇率出现了双向波动, 但是影响跨境资本流动的基本面因素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预计未来的跨境资金流动仍会保持双向振荡的局面。在我国国际收支趋向平衡、人民币汇率接近合理均衡水平的前提下, 跨境资金流动和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将成为一种新常态。

四、结论

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决定因素为国内外物价水平的差异、国内外利率水平的差异、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国际收支状况、央行货币政策。在短期内, 双向波动将会是人民币汇率的主旋律, 2014年内可能不会再出现人民币单边升值。影响人民币近期走势的原因主要有四个: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美国经济逐渐复苏, 受美国退出QE (量化宽松) 影响、以及央行引导挤出套利资金。其他因素最终会通过国际收支的变动而影响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 从而最终影响汇率的走势。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幅度将加大。

参考文献

[1]陈全庚.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和建设[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07

[2]易纲, 张磊.国际金融[M].上海:格致出版社, 2008-07

[3]张莫.人民币单边升值难再现[J].经济参考报, 2014-05

[4]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幅度将加大[EB/OL].中研网, 2014-05-21

[5]人民币或告别趋势性贬值[EB/OL].商务部网站, 2014-05-21

[6]201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形势[EB/OL].新华网, 2014-05-13

[7]李海霞.人民财评:双向浮动是汇率趋于自由化的应有之义[EB/OL].人民网-财经频道, 2014-03-06

[8]人民币为何突然贬值?[EB/OL].新京报, 2014-03-04

汇率决定 篇6

(一) 数据整理与计算分析

通过查询并整理数据, 最终计算出中美两国的利率和升贴水率。将两国的利率差和升贴水率合成到一张图表中, 最终发现:传统的无抛补利率平价定律不符合中国情况。

(二) 利率平价论不符合中国情况的原因分析

数据显示, 传统的利率平价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汇率是水平的变动。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传统理论本身的局限性, 也有中国国情的特殊性:

1、利率平价理论的局限性

第一, 利率平价并没有考虑交易成本, 然而它却是很重要的因素。如果各种交易成本 (银行手续费、邮费等) 过高, 就会影响套利收益, 从而影响月率和利率。如果考虑到交易成本, 国际间的资本套利活动在达到利率平价之前就会停止。

第二, 利率平价假定不存在资本流动障碍, 假定资金能顺利、不受限制地在国际间流动。但实际上在许多国家, 资金流动出入均受到外汇管制和外汇市场不发达等因素的障碍。目前, 只有在少数国际金融中心才存在比较完善的期汇市场, 资金流动才不轻易受政府干预。

第三, 利率平价理论还假定套利资金规模是无限的, 故套利者能不断进行抛补套利, 直到利率平价成立。但实际上, 从事抛补套利的资金并不是无限的。首先, 与持有国内资产相比较, 持有国外资产具有额外的风险。随着套利资产的增加, 其风险也是递增的。其次, 套利还存在机会成本问题。用于套利资金的金额越大, 则为预防和安全之需而持有的现金就越少, 而且这一机会成本也是随着套利资金的增加而递增的。

第四, 利率平价理论的另一重要假设是市场参与者全部都应是抵补的套入者。但事实上, 市场参与者中亦包括大量投机者, 并且两者是极难加以严格区分的。一般说来, 如果正常的套汇者占支配地位, 则利率平价公式实现的机会较大;反之, 如果投机者占支配地位, 则利率平价实现的机会较小。

2、中国国情的特殊性

1994年的外汇体制改革使人民币汇率水平完全由国内外汇市场上的外汇交易决定, 央行可以根据其汇率政策目标进行市场干预, 依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汇率安排的分类标准, 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属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二、相对购买力平价分析

(一) 数据整理与计算分析

通过查询并整理数据, 取1994年为基期, 采用相对购买力平价模型, 计算出模型下的推测汇率。通过与实际汇率比较, 发现模型推测汇率与实际汇率存在偏差;这集中体现在2000年以前的数据分析中。购买力平价模型也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汇率的变动;但相比于利率决定模型, 购买力平价模型下推测汇率与实际汇率的吻合程度较高。观察2000年以后的数据, 可以明显发现购买力平价下预测汇率与实际汇率趋向一致———虽然依然存在一定偏离。

(二) 购买力平价不能较好地解释中国情况的原因分析

相对购买力平价虽然比绝对购买力评价的实用性更广, 在本文的数据分析中, 也证实了理论对中国汇率变动的解释优于利率平价理论。尽管如此, 相对购买力平价依然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的汇率决定问题。这是优于理论本身的缺陷和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1、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局限性

第一, 购买力平价理论所包含的矛盾。卡塞尔等人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论述的过程中, 一般都是假定实际经济不发生变化, 只发生货币数量的增减。货币数量说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研究货币金融问题时所普遍采用的一种析方法。此种方法的最主要缺陷, 是否认价值的存在, 完全根据表面现象进行论述, 从而使所得出的各种结论难以自圆其说, 购买力平价理论也是如此。

第二, 基期汇率的选择。作为相对平价基础的基期汇率应该是一种均衡汇率, 与该时期按照绝对购买力平价所确定的汇率相等同。但是在现实世界中, 此种汇率很难找到。每一时期在市场上流行的实际汇率.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由多种因素所决定。在一般情况下, 无论以哪一时期的汇率作为基期汇率, 都不是纯粹的均衡汇率。由于这一原因, 根据这样的基期汇率所计算出的相对平价, 也必然出现一定的偏差。

第三, 经济条件的变化问题。相对购买力平价的阐述者在论述相对平价时, 一个重要的假定是从基期至计算期, 经济条件只发生货币性变化而不发生实质性变化。他们承认, 如果经济条件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所计算出的汇率就将与长期均衡汇率相脱离。相对购买力平价的这一前提假定是不符合实际的。一般来讲, 从基期到计算期, 经济条件肯定要发生一定的变化, 并且此种变化并不会只局限于货币方面。

2、中国国情下的特殊原因

第一, 汇率改革引起汇率的不规律变动。1994年以前, 中国实行的是严格的外汇管制, 由国家直接分配外汇资源。这一制度尽管适应当时中国的国情, 但也存在严重的缺陷。在当时的汇率制度下, 汇率的调整往往是滞后的, 货币的贬值经常在恶性通货膨胀发生之后, 贬值后的人民币币值较低但同时物价水平也很低, 形成了物价高、币值高, 物价低、币值低的反常现象;同时, 该汇率制度缺乏弹性, 这就直接扭曲了人民币汇率变动与中美物价指数变动之间亦即通胀率之差间的关系。我们认为这是产生较大偏差的主要原因。

第二, 价格机制改革引起人民币购买力的高估。虽然中国的市场化进程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是价格机制仍不完善, 有相当一部分商品一直以来存在价格被扭曲的现象, 与国际市场价格相比严重偏低, 这样就会高估人民币购买力, 所以与人民币汇率的较大偏差也就自然出现了。

第三, 税制改革引起人民币购买力的高估。1994年中国还实行了税收体制改革, 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改原来的出口退产品税 (平均为11.2%) 为退增值税 (一般为17%) 。近些年来, 中国一直鼓励出口创汇, 并给予相关的税收政策支持, 以刺激出口。由此, 可以认为税制改革实质是削低了贸易商品的价格, 使得测算出的人民币购买力虚高, 从而和实际的官方名义汇率产生偏差。

第四, 统计失真。计算购买力平价需要一套精确详尽的数据支持, 但是中国现有的统计基础与这一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 人民币购买力平价的测算结果与汇率水平的差异可能是来自数据方面的原因。

三、传统汇率决定理论对中国国情实用性有限的启示

1、现实启示

利率平价与购买力平价理论无疑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但我们不能盲目照搬应用。其严格的理论前提限制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使这些理论的现实使用性大打折扣。在这些理论没有依据中国国情做出适当修正或依据其核心原理构建更符合中国国情的汇率决定模型之前, 我们对这些理论的直接应用应当抱有审慎的态度。根据这些理论得出的指标只能作为参照指标, 切忌作为实行指标和决策依据。

2、理论启示

通过收集现实的数据, 并用实际的数表图形进行比较分析, 使我们认识到购买力平价这个权威理论在类似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并不完全适用, 存在着较大的偏差, 甚至可能会得出相反错误的结论。由此可见, 理论的提出和适用需要一定的时代条件和应用对象的客观条件, 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研究对象的不同, 理论的解释能力可能会有所降低, 需要进一步的修善和改进。

3、近期数据启示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各种限制约束条件的解除, 人民币升值的趋势和空间越发明朗, 在相对短的期间内, 汇率升水是必然的结果, 但是由于这给国内的经济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所以这种浮动不可能是完全意义上的自由浮动, 只能是有管理的离散浮动。实际汇率的刻画可以通过模型来体现, 但是名义汇率却依赖于不同国家的通货膨胀水平, 由于近期中国的价格指数相对较高, 所以名义上的人民币汇率较实际汇率增长的幅度更大。这种趋势的递减只能是购买力平价条件的渐进实现和通货膨胀程度的稳定过程。

4、数据选择启示

不得不承认, 本文的数据选择存在一定偏差。这一方面是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另一方面是有效数据的选择与取舍, 由于数据本身问题造成的计算与分析偏差无可避免地对本文结论的有效性提出质疑。

摘要:凯恩斯的利率平价理论与卡塞尔的购买力平价理论是目前汇率决定理论的精华部分。文章选取了1994-2005年的中国数据, 以研究利率平价与购买力平价对中国汇率决定的实用性。数据分析发现, 这两个理论对中国汇率决定的使用性都较为有限, 这是由于理论本身的缺陷和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决定的。因此, 由理论本身所计算的指标仅能作为参考指标, 不能作为执行指标。

关键词:利率平价,购买力平价,局限性,中国国情,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桑柳玉.浅析1994年到2007年我国汇率的变化——从购买力平价和汇率平价角度[J].现代商业, 2008 (4) .

[2]、罗晓琴, 独娟.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再议购买力平价理论[J].商场现代化, 2009 (1) .

汇率决定 篇7

购买力平价的基本观点最早出现在李嘉图等人的著作中,20世纪初,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推广了购买力平价理论(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自该理论被提出以来,虽然已经成为汇率决定理论的核心部分,但是业界对它的普遍正确性仍然存在种种质疑。为了揭示人民币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理论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深入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

Zhang (2001)用1952—1997年的年度数据,估算了人民币与美元的双边行为均衡汇率模型和结构时间序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接近于购买力平价的均衡汇率水平,所以,他认为人民币汇率基本符合购买力平价理论。

Peer (2002)认为中国的货币操纵导致人民币汇率远远偏离购买力平价的均衡汇率水平,被低估大约40%;但是Funke和R ahn (2004)把JJ检验方法应用于BEER和PEER模型,结果表明,人民币相对美元虽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低估,但是低估的程度并不严重。

温建东、黄昊(2008)认为相对购买力平价在长期中成立,但汇率会因为各种因素偏离购买力平价,实际经济因素的变动会导致名义汇率与购买力平价产生永久性偏离,而且发展中国家的偏离大于发达国家。

罗晓琴、独娟(2009)的研究结论表明,中美两国通货膨胀率的变化与汇率之间的变化不符合购买力平价理论,但是并不否定理论本身的正确性,并且认为购买力平价理论是我国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汇率调整的重要依据。

本文拟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角度出发,验证购买力平价模型是否符合人民币汇率决定的实际情况,并通过实证分析,揭示国内外物价水平差异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关系。

二、理论回顾

购买力平价是指以同种货币计量的两种货币具有相同购买力的条件。该理论认为,一国的价格水平反映该国货币的国内购买力,而各国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是相等的,各国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汇率等于各国价格水平之比。如果某种货币的国内购买力下降(上升),会引起该货币在外汇市场等比例贬值(升值)。

购买力平价理论可以进一步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其中,绝对购买力平价源于一价定律,反映的是价格水平和汇率水平之间的关系,它是指两国货币的汇率等于两国价格水平的比率,可以用(1)式表示。

其中,NE表示本币的名义间接汇率;Pf和Pd分别表示外国和本国的价格水平。相对购买力平价反映的是价格水平变动与汇率水平变动之间的关系,它是指在任何一段时间内,两种货币汇率的变化率等于同一时期内两国价格水平变化率之比,可以用(2)式表示。

其中,NEt、Pft和Pdt分别表示第t期的名义间接汇率、外国和本国的价格水平;NE0、Pf0和Pd0分别表示基期的名义间接汇率、外国和本国的价格水平;NEIt、PIft和PIdt分别表示第t期名义汇率指数、外国和本国的价格指数。相对购买力平价认为,价格和汇率会保持在各国货币的国内和国外购买力不变的情况下发生改变。

三、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1、变量选取

为反映人民币与各种世界主要货币的汇率情况,同时兼顾中国与主要贸易国的贸易情况,我们选取的人民币汇率是名义有效汇率指数。该指数是以某一时点为基期核算的相对汇率指数,反映汇率变动情况。另外,由于各国统计的价格水平数据也是设定基期后核算的相对价格指数,反映的是价格变动情况,因此,我们的实证分析只能验证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

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涉及到的变量有:名义汇率指数、外国和本国价格指数的比值。我们选取的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是以中国与主要贸易国的贸易额为权重,对人民币与世界主要货币的汇率加权平均后的综合汇率指数。我们还需要一个能够反映主要贸易国价格水平的综合性国际价格指数与本国价格指数的比值。对于该变量的估算需要借助名义和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

其中,RE表示本币的实际汇率,其他变量的含义不变。对(3)式设定基期,将各个变量转化为相对变化率形式,可得(4)式:

其中,RE0表示基期的实际汇率,REt和REIt分别表示第t期的实际汇率和实际汇率指数,其他变量的含义不变。我们可以通过(4)式计算综合性国际价格指数和国内价格指数的比值(PIf/PId),以该变量表示国际国内间价格水平变化的差异。

2、数据说明

本文样本数据取自1994年1月至2010年6月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指数(NEI和REI)的半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国家外汇管理局官方网站。选择1994年作为数据样本起点,并且以半年作为时间跨度的原因是:首先,1994年初的汇率改革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能够反映一价定律;其次,购买力平价理论适用于中长期汇率,所以选取样本观测值的时间跨度应该较长;最后,尽可能扩大样本容量,提高实证分析结论的可信度。

四、相对购买力平价的实证分析

我们利用1994年1月至2010年6月NEI和REI的半年度数据,结合(4)式计算出反映国际和国内价格水平变化差异的指标(PIf/PId)。图1表示了NEI和PIf/PId的变化趋势,图2表示了NEI和PIf/PId之间的相关性,由图1、2可知NEI和PIf/PId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而且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变化趋势。

为了进一步分析NEI和PIf/PId之间的关系, 我们需要建立NEI与PIf/PId两个时间序列变量的回归模型。在建模过程中对各变量取对数 (即lnNEI与lnPIf/PId) , 以此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 由时间序列的性质可知, 变量采用对数形式以后并不改变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另外, 为了避免模型的“伪回归”现象, 我们需要首先对两个变量分别进行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只有两个变量都通过了这些检验, 才能分别建立lnNEI与lnPIf/PId的回归模型, 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1、平稳性检验

利用Eviews6.0软件,采用ADF检验法对lnNEI和lnPIf/PId两个时间序列变量进行平稳性的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注:检验模型包含截距项,不含时间项,差分滞后项阶数依据SIC准则确定。)

由表1可以发现,lnNEI和lnPIf/PId的ADF检验值都大于它们各显著水平的临界值,所以它们都是非平稳序列,但是经过一阶差分之后,D (lnNEI)和D (lnPIf/PId)在各显著水平下都是平稳序列。因为lnNEI~I (1), lnlnPIf/PId~I (1);则有lnNEI, lnlnPIf/PId~CI (1, 1)。即lnNEI和lnPIf/PId都是一阶单整序列,那么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协整关系。

2、协整检验

lnNEI和lnPIf/PId之间是否确实存在协整关系,我们采用Johansen检验法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注:检验模型包含截距项,不含时间项,差分滞后项阶数为4。)

Johansen检验法中的迹(Trace)统计量和最大特征值(Max-Eigen)统计量检验都表明:在5%的显著水平下,lnNEI和lnPIf/PId之间至少存在1个协整关系,即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化和国际国内间价格水平变化差异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3、Ganger因果关系检验

lnNEI和lnPIf/PId之间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即究竟是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化引起国际国内间价格水平变化差异,还是国际国内间价格水平变化差异引起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化,或者是二者相互影响。在实证分析中需要通过Ganger检验证实这种因果关系。lnNEI和lnPIf/PId之间的G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Ganger检验结果表明,在检验模型滞后阶数为1阶,显著水平为5%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拒绝“lnNEI不是lnPIf/PId的Ganger原因”和“lnPIf/PId不是lnNEI的Ganger原因”这两个原假设,所以,我们认为: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化与国际国内间价格水平变化差异互为因果、相互影响。

4、误差修正模型(ECM)

由于误差修正模型(ECM)不但能够反映时间序列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而且能反映短期偏离长期均衡的修正机制,所以我们采用ECM研究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化(lnNEI)与国际国内间价格水平变化差异(lnPIf/PId)之间的长期和短期关系。根据G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建立lnNEI和lnPIf/PId的长期均衡关系模型为:lnlnNEI=α+β*lnPIf/PId+ε;其中,ε为随机扰动项。OLS回归结果如下:

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在长期中,国际国内间价格水平变化差异每增大(减小)1%,人民币名义汇率将升值(贬值)0.51%。lnNEI和lnPIf/PId的短期非均衡关系由误差修正模型表示:

其中,ecm表示非均衡误差项,λ是短期调整参数(0<λ<1)。OLS回归结果如下:

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在短期中,国际国内间价格水平变化差异每增大(减小)1%,人民币名义汇率将升值(贬值)0.47%。

五、结论

本文采用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G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等实证分析方法,对人民币汇率是否符合相对购买力平价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由于存在协整关系,说明相对购买力平价能够较好地解释人民币汇率与国际国内间价格水平变化差异之间存在的长期均衡关系。第二,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化与国际国内间价格水平变化差异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即这二者之间互为因果,相互影响。这一结论与相对购买力平价阐明“价格水平差异导致名义汇率变动”的单向因果关系不符。第三,在长期中,国际国内间价格水平变化差异每增大(减小)1%,人民币名义汇率每升值(贬值)0.51%;在短期中,国际国内间价格水平变化差异每增大(减小)1%,人民币名义汇率每升值(贬值)0.47%。说明这二者之间存在中度的正相关关系,而且长期相关性高于短期。

摘要:为了验证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人民币汇率决定的解释能力, 本文采用协整检验、Granger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实证研究方法, 对于199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和国内外价格水平差异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人民币汇率决定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 但是人民币汇率和国内外价格水平差异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这一点与理论结果不符。

关键词:购买力平价,汇率,价格水平,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

参考文献

[1]克鲁格曼、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M].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2]孙杰:汇率与国际收支[M].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3]张志伯:以相对购买力平价估值人民币汇率[J].国际金融研究, 2005 (6) .

[4]温建东、黄昊:关于购买力平价与汇率关系的实证研究[J].外汇市场, 2009 (9) .

[5]Zhang, Z.:Real Exchange Rate Misalignment in China: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2001 (29) .

上一篇:抗酸杆菌下一篇:综合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