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园林营造方法

2024-12-10

低碳园林营造方法(精选9篇)

低碳园林营造方法 篇1

1. 园林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低碳理念的渗透, 我国的园林设计已经有了很快的发展, 但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可忽视。如某些城市园林建设中, 为了了最求景观, 过度建设水景而大大减少了绿化面积, 也因此使得水资源大量浪费。而在很多城市中, 虽然绿化面积达标, 但是由于不合理的配置, 很大程度的降低了植物的固氮等生理能力, 给后期的维护等都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在上述存在的问题中, 人们不但没有发挥园林设计的优点, 反而是与低碳理念相违背, 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浪费, 环节的破坏, 这些问题都是目前园林设计中亟待解决的, 值得引起人们的关注。

2. 基于低碳理念的园规设林划计

2.1 自然要素规划设计方法

2.1.1 因地制宜,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在园林设计中, 自然生态景观是值得注意的一块, 它们有着天然的观赏和生态价值, 每一处自然景观都是一个生态系统, 它们之间有着丰富的物质和能量的流动以及信息交流联系。低碳理念要在园林设计中得以体现, 对基地的了解显得非常重要, 我们要在尊重和熟悉这些自然景观的前提下, 避免对这些小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而要注重对这些由于自然地理特征形成的自然景观的延续和保存。对于每一处森林、溪流、湖泊、山丘都要因地制宜, 利用其中的环境与资源, 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景观的营造。使得在建设美丽景观的同时, 即达到美化环境又做到降低建设费用, 减少能源消耗的效果。

2.1.2 合理选择与配置植物

为了实现低碳, 在园林设计中的一个主要途径便是园林绿化。在园林绿化过程中设置的绿色植被可通过气本身的生理作用, 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大量吸收并释放出人类生命必不可少的氧气。而在不同中的绿色植物中, 其固氮能力却往往不同, 所以, 在园林绿化时对于植物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一般多考虑固氮能力较强的植物。在合理选择和配置植物后, 植被后期的维护和管理业也要安排得到, 避免造成过多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的损耗和投入。由此可见, 在园林绿化时应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如美观、生态、抗性以及后期管理难易等。对于植物的配置, 植物固碳能力的互补尤为重要, 将不同固氮能力的植物进行合理搭配, 以提高植物群落的整体固碳能力, 贯彻低碳理念, 营造出科学合理的低碳园林景观。有关试验表明, 乔木的固氮能力远不及灌木的固氮能力, 老龄树木的固氮能力远低于幼龄树木, 所以在配置植物时, 应适当增加灌木与乔木的配比, 对幼龄树与老龄树进行合理配置, 另外, 对于速生树和慢生树的搭配也要合理。这样不仅能有较高的固碳效益, 又能使植物景观持久优良。

2.2 人文要素规划设计方法

2.2.1 构建绿色构筑物

原有构筑物如果处理得当, 可以大量减少原构筑物的拆除和新构筑物的建设费用, 可以通过对原有构筑物进行改造或翻新, 而不是随意拆除销毁, 这样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例如, 地下与半地下的构筑物在冬夏两季的能源消耗较少, 这样一来可以达到减排的效果。同时对构筑物加上墙面垂直绿化, 夏天可以有效地阻隔太阳辐射, 降低室内的温度并有效提高室内湿度;冬天植物的叶子枯落, 不但不会影响太阳辐射, 而且残存的植株还可以形成保温层, 能起到降低风速的作用, 起到较好的保温效果, 从而延长墙体的使用寿命。此外, 屋顶绿化也可以起到减少建筑制冷和保暖能耗的作用。

2.2.2 选择“碳友好”材料

一般来说, 造园材料的“碳成本”主要包括材料运输、使用、管理以及养护等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的量以及在这些过程中所产生的能源消耗等。实现低碳排放最有效的一个途径就是选择低“碳成本”的“碳友好”型材料来进行园林建设, 也只有这样, 才能够从根源上减少碳的使用量, 促进低碳园林的发展。

2.3 技术要素的利用

2.3.1 开发利用新能源

低碳理念要求我们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则需要我们对基地中取之不尽, 绿色环保的自然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与开发。对于这些自然资源如太阳能、风能、水力、地热能等, 对电力照明、农田灌溉等问题都是很好的解决因素, 通过对各地自然资源的了解和熟悉, 建设一些有科教意义的专类园, 如“风车园”“水车园”等, 通过日常所见引起人们的对节约的重视。

2.3.2 雨水储蓄利用

我国的园林景观设计中, 雨水储蓄利用才刚刚起步。在很多城市园林景观中, 雨水得不到很好的利用, 许多雨水都随着污水一起白白流走, 却用洁净的自来水来满足景观用水的需要, 这就造成了严重的水浪费问题。因此, 雨水储蓄利用也慢慢地为人们所关注。园林建设中, 雨水储蓄利用体系不仅能营造出独特的景观, 结合出一种自然美, 还有利于完善和维护自然界的水循环, 这不仅能提高短期经济效益, 还能有效地提高长期生态效益, 所以说, 对雨水的储蓄利用是园林规划设计的必由之路。雨水利用的主要的也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雨水渗透, 通常通过可渗透铺装、地面渗透池及渗透沟等方式进行。常见的可渗透铺装形式有嵌草格、多孔沥青与多孔混凝土等。一般来说, 渗透池及渗透沟大多出现在城郊园林中, 对天然的低势绿地和人工洼地的利用, 可形成极具乡野气息的小型湿地。湿地对污水的净化, 通常要利用土壤吸收悬浮物对其进行拦截, 滤去其中的有害物质, 还可以在湿地中种植具有净化功能的植被, 利用水生植物根系来减缓水流速度等。经过净化后的雨水可以作为园林的景观或用来灌溉植物, 从而实现雨水的可循环利用, 促进低碳园林的发展。

结语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自然资源越来越匮乏, 传统的燃料也不足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明显, 营建以低碳理念为指导的园林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可以有效地促进生态和谐, 并且合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作为当代的景观设计师, 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 把低碳理念真正的运用到实际建设中, 创造出有助于资源能源与节约环境改善的现代园林。

摘要:有关低碳理念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生活中低碳的体现随处可见, 而低碳这一理念的提出, 是人们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目的的。在人们对低碳理念广泛关注时, 也随之产生了低碳园林规划设计这一概念。通过低碳园林的营造, 人们能建设出对资源节约, 环境改善更有利的现代式园林。低碳园林营造的两个原则是, 开源与节流。并通过自然, 人文和技术三个要素体现。具体的方法包括开发新能源, 构造绿色构筑物等。

关键词:低碳理念,园林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黎玉才.低碳园林, 强化“减排”的生态景观.林业与生态, 2011 (7) .

[2]胡维佳, 杨柳青.浅析低碳理念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北方园艺, 2011 (06) .

[3]唐志军, 王凌云.低碳园林及其设计原则.陕西林业科技, 2011 (4) .

低碳园林营造方法 篇2

关键词: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观;景观设计;低碳意识;环境保护城市园林景观渗透低碳理念的原则

1.1 成本合理原则—不为低碳而低碳 园林植物景观在渗透低碳意识时,不应“为低碳而低碳”,不计成本地开展园林景观设计;而是应坚持合理成本的基本原则,在营造良好环境的同时,实现融合低碳意识的目标。例如,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选择成活率高、适应能力强且具观赏价值的植物。这类植物的合理投用不但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建设成本的效能最大化,还能够达到固土保水的目的,起到一定的生态调节功能作用。

1.2 因地制宜原则—避免盲目追求美 园林植物景观的设计不应仅单纯地注重景观的美观度,而是应将低碳环保作为基本原则,强调植物的生态价值。例如,植物景观设计应尽可能地与周围生态环境相协调,在不对周围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发挥废气吸收、沙尘抵挡等作用,切实强化植物的功能性。此外,对植物的选择应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切勿盲目强调美观度而引入大量的外来物种,须知,这类外来物种不但成活率较低,还极有可能给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生存威胁。所以,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尽量挑选本土植物,从植物的生存能力、适应能力出发,降低景观设计难度,将侧重点投射在充分发挥景观植物设计的实质价值上。低碳理念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渗透路径

2.1 提高绿色植被的面积比重 当代园林设计将绿植覆盖率作为园林艺术设计价值的重要评价标准,其目的是体现植物的环境改良价值,发挥植物废气吸收、氧气排放等作用,为现代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良好的环境支撑作用。由此可见,园林设计是现代艺术设计的重要内容,其不仅有助提高城市园林的美观度,亦有利于提升园林的观赏性和价值性。所以,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为更好地渗透低碳意识,必须适当提高绿色植被的面积比重,营造更为舒适的绿色人居环境,发挥植物的净化、调节作用。

2.2 积极尝试与引进特殊植被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应加强对特殊植被的应用,以实现低碳理念的真正落实。传统植物如梧桐、槐树、松树等,虽然具有一定的美观性,并且能够吸收一定的废气和污染气体,但是显然与具备强大吸收能力的植物相差甚远。因此,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可以尝试引进橡皮树、云杉、朴树、印度榕、五角枫等植物,这些树种在吸收二氧化碳、氯气和其他废气上具有非常出色的效果。同时,高密度灌木能够起到较强的降噪功能,减轻建筑设计中的隔音压力,并且能够变相地节约建筑施工材料。而草地由于发达的根系,能够促进土壤水分的保持,防止水土流失问题,并且容易养护。此外,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引入合理量的草地还能起到固土作用。

2.3 充分发挥并丰富植被结构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应强调植被结构的丰富度,使植物在任何季节都能发挥良好的环境净化功能,增强植物景观的低碳效果。特别是在北方地区,随着季节的更替以及气候的改变,植物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为此,在这类园林景观设计上应充分注重园林植被结构问题,加大对常绿针叶植物的引入力度,以弥补阔叶植物的季节性缺陷。结语

综上所述,低碳环保已然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口号,因此,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要重视低碳理念的渗入,通过植物结构的合理优化、植物面积比率的调整以及特殊绿化植物的应用,最大化增强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整体效果,切实发挥园林景观设计的低碳功能,为城市人们生活创造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低碳园林营造方法 篇3

摘要:面对当前全球气候的快速变暖,以及能源的严重短缺,营造低碳园林成为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营造现代低碳风景园林不仅要满足城市功能需求,更应以低碳环保為营造基准,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减少园林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和碳成本,营造出适宜现代化建设发展的低碳风景园林,发展低污染、低消耗、高效能的低碳园林,从而更好的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节约型和谐社会。

关键词:风景园林;低碳理念;要点把握

引言

随着低碳概念的深入人心,也开始逐渐的融入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当中。低碳也就是让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低,低碳经济则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尽可能低的一种经济发展方式,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新能源开发以及产业转型等多种方法来让温室气体的排放最大程度的减少,让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能够可持续发展。

而在园林景观方面,不仅可以让人们观光和休闲,更是有着增湿、释氧、降温以及减噪等生态环境协调作用。在城市的居住空间当中尤其如此,在城市生活的居民最方便的亲近大自然的方法就是通过园林。随着园林景观设计理念的不断发展,如何在园林景观的设计当中引入低碳的理念,是一个非常需要研究的问题。

1、低碳风景园林的内涵及意义

如今,全球的经济不断发展,各种经济事业不断开展开来,并且依旧保持着一种不断向前的态势。然而,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这样一些事业的开展以及向前态势的呈现,实际上伴随着许多的环境问题,例如全球不断变暖、气候变化出现异常以及传统资源开发过度等等,这都为我们实际活动的进行敲响了警钟,相应低碳和节能的措施不断被提出。当然,风景园林,作为一种美化城市环境、净化城市空气以及提升城市生活整体质量的设施,其也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了相应的革新,而这种革新实际上就是以低碳风景原理理念的提出和落实为明显标志的,其通过对传统风景园林设计进行改良,并运用现代的低碳理念及技术,合理规划,对进一步促进城市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功能特点

2.1能源效率提高

根据相关数据分析,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园林在建设过程中选用的材料通常都是木材或者是钢筋混凝土选择这些材料厂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大代价较高,另一方面污染环境对我国的环境造成很大程度的破坏而构建低碳风景园林其主要拓宽材料的渠道寻找其他的建设材料,就可以尽量少用或者根本不用这些材料使得园林结构功能得到大大的改善。

2.2减少风景园林营造的能源消耗

营造低碳园林可从操作层面有效降低能源消耗。一是就近选择园林材料,可极大降低因运输材料而产生的碳排放量,从而减少总体能源消耗量。二是由新型低碳材料代替传统的高碳材料,有效减少园林营造碳成本。三是以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延长园林寿命,降低设计能耗。四是杜绝因盲目追求景观效果而设计应用高效能构建物。五是在风景园林构造中大力推广太阳能、光能等可再生能源,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园林建设之中,进一步减少能源消耗。

3、低碳理念下风景园林营造的要点

3.1营造合理且科学的低碳绿化景观

(1)落叶乔木和常绿灌木的合理搭配研究表明,不同植物类型的固碳释氧能力有着明显的差别,其中常绿灌木最强,其次是落叶乔木,再次是常绿乔木,最后是落叶灌木。因此在设计园林绿化景观的时候,应该要加大落叶乔木和常绿灌木的比例,搭配也要科学合理,不仅可以让冬季的景观得到改善,还可以让绿化景观的固碳释氧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2)高龄树种和低龄树种的合理搭配通常来说,高龄树种的固碳能力并没有低龄树种的强。但如果只针对一棵树木的碳贮量来说的话,古树要比常规树种要高,但古树的总碳贮量有限,因此合理的搭配低龄树种和高龄树种,不仅可以提高绿化景观的固碳能力,还保护了历史文化价值和自然资源。

(3)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的合理搭配研究表明,速生树种的固碳能力明显比慢生树种的固碳能力要高,但一些速生树种不仅固碳能力强,释碳能力也非常的强。因此在设计园林绿化景观的时候要进行全面的考虑,选择周期长且固碳能力强的植物,将速生植物和慢生植物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搭配种植,从而获得较高的固碳效益。

(4)常规园林植物和乡土植物的合理搭配相比常规的园林植物来说,乡土植物对于当地的生态条件的适应能力非常的强,固碳效率也比较高。因此将常规的园林植物和乡土植物科学合理的进行搭配,不仅能够让整个植物群落的生态稳定性得到有效的提高,还能够有效的帮助本土园林植物资源的发展。

3.2减少园林营造的碳足迹

碳足迹指个人或组织日常活动释放的如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量,被用来衡量对环境的影响。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留下碳足迹,如吃饭、开车、住房、采暖等。对于风景园林营造而言,应充分认识其营造过程中产生的相关碳足迹,帮助园林设计师综合考虑低碳风景园林的优化设计与整体建设。在风景园林营造过程中,每一要素在对其进行建造和维护时都存在相关的碳足迹,所以园林营造应在严格的碳评估下,对碳排放量进行控制,此类碳评估不仅要在园林绿化建设前进行,还应延续至园林景观营造的整个过程,进行过程性跟踪测量,从而更好的保障这些建设在满足园林使用需求的基础上,又不会产生过多的资源浪费及过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而保证该园林项目对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且符合国家低碳标准的要求。

3.3选择碳友好的园林材料

园林设计师影响碳排放量的最直接方法就是通过选择“碳友好”(Carbon-friendly)的材料,其衡量标准是着重考虑材料的碳成本(CarbonCost)。但即使是相同的材料,它们的碳成本也有可能不同—因为它们的碳足迹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美国水泥的碳足迹肯定与中国水泥不同。因此,园林材料的地方性也应该作为“碳友好”的选择条件之一。

3.4延长园林的“性命周期”

风景园林的“生命周期”,是指园林景观可以保持多长时间不被移除和更新。类似的物质性问题通过设计师深入的场地调查、分析和对材料的了解,通常还是可以被逐一解决的,而真正的困难却存在于风景园林营造方式和设计师表达手段的改进—很多设计太过“风格化”—这样的园林也许在项目刚刚竣工时会热闹一番,但很快就会被遗忘、甚至淘汰:因为它们过分注重时尚、乐于追随国际设计运动、或在设计中运用过于“表面化”的个性表达。这些特点往往导致社会不能快速适应这个怕寸尚”的园林景观,同时如此时髦的园林景观也很难随着社会一同发展和变化,因此急需被更新。

4、园林景观施工和维护中的低碳理念

园林景观从前期的施工到后期的维护,整个过程当中都必须要对低碳理念的融入进行全面的考虑。一个景观设计要获得成功,施工的质量水平必须要高,景观效果也必须要长久。在整个施工过程当中,应该秉承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原则。对于机械化操作要尽可能的少使用,让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避免破坏到自然资源的完整性。园林景观的后期维护也相当的重要,应该让景观效果尽可能的保持良好。在后期的维护活动中,如修剪、施肥、灌溉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等,也要注意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少。在设计园林景观的时候,植物种类选用粗放型管理的,丰富植物的多样性,都是可取的方法

结束语

从低碳理念下风景园林营造设计的主体内容及在营造过程中应把握的要点可知,风景园林景观欲想要符合生态环保的要求,并能够长久保持,则科学化的管理与维护是极为必要的。因此,要在设计并具体实施园林景观营造方案的过程中,考虑园林内部设施的布局问题,采取环保材料及资源来降低风景园林的碳排放,从而实现基于低碳理念的风景园林景观的营造。

参考文献:

[1]梁亮.低碳园林营建方法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2.

[2]邵诗玥.低碳生活理念下的城市公园绿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3]彭佳,张益青,刘茳.低碳环境的风景园林营造功能及特点[J].中国园艺文摘,2014,02:81-82.

低碳理念下风景园林营造要点分析 篇4

1 对风景园林设计的目标和实施方案进行分析

1.1 分析风景园林的设计目标

风景园林营造是为了解决城市环境中的空气污染和气候条件恶化问题, 进而有机结合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从而提高现代化绿化城市的建设。风景园林设计方向需要考虑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以及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其中如何减少碳的排放量以及降低园林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更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从而使风景园林不仅能适宜城市的总体规划, 还能具备自然属性和人文气息[1]。

1.2 分析风景园林设计的实施方案

过去, 我国风景园林设计的实施方案仅仅是为了完成风景的营造, 往往忽视了协调园林环境与生态气候的关系, 基于这种情况, 设计方案往往缺少系统性和科学性。从我国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内容就可以看出, 其中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例如, 景观布局和生态环境缺乏合理性, 设计内容没有和地理环境的特点结合一起, 甚至还存在一些会破坏当地土地资源环境的设计内容。因此, 当前我国风景园林设计内容还需经过更加系统化、合理化、科学化的方式进行改进, 低碳理念下的风景园林营造方式便应运而生。

2 低碳理念下的风景园林营造设计内容以及要点

近年来, 我国风景园林设计不断发展, 园林景观的构建策略逐渐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风景园林的景观经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处理后, 其实际效果已经逐渐符合现代人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园林景观设计本质上是以自然赋予人类的美好生活环境为基础, 从而构建出符合人类审美观的专业性学科。风景园林营造的自然生态特性很多时候都需要借助低碳理念才能凸显。

2.1 低碳理念的含义

所谓低碳, 是指较低的带有温室效应的气体排放, 其具有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等特性, 主要目的是为保护自然环境不受污染、破坏。低碳理念的诞生以及研究是基于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加剧的背景下, 而开展一系列关于资源消耗、全球变暖以及自然灾害等问题的研究和讨论。现今低碳理念已经逐渐渗透到各领域中, 从而改善了全球生态环境、资源分配等问题。

2.2 低碳理念下的风景园林营造设计的内容

站在专业的角度看待风景园林营造设计可以发现, 园林景观设计理念通过合理地整合或排列多种因素及物质元素, 从而布置和编排园林景观中的物体。因此, 低碳理念下风景园林营造的重点在于园林生态环境的布局和系统管理等。低碳理念下风景园林的设计原则主要有2个方面: (1) 考虑到材料以及运输过程的低碳特性, 制定风景园林设计方案时需要纳入就近原则。 (2) 在园林设计过程中, 需要考虑到协调生态环境中各物质间关系的方法, 避免出现风景园林的整体设计内容与实际情况不协调, 这样才能让总体园林环境迈入可持续发展路线, 让园林景观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2]。

2.3 基于低碳理念的风景园林营造应把握的要点

选择具备固碳能力较强的园林植物, 以此加强园林景观中绿地的固碳效率, 同时, 为了大幅度扩大园林低碳绿地环境的规模, 甄选植物的种类时应遵循就近原则。另外, 在提升固碳能量时, 还应提高园林景观的欣赏性, 所以, 在选择绿色植被时要遵循合理搭配的原则, 如落叶乔木配常绿灌木、速生树种配慢生树种等[3]。此外, 挑选园林耗材时尽量选择低碳材料, 降低园林道路建设和景观布设环节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3 结语

通过分析基于低碳理念风景园林营造设计的内容和要点得知, 风景园林景观必须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和维护, 才能保证其符合生态环保的要求, 从而获得可持续发展。因此, 设计园林景观营造方案时, 应考虑园林的整体布局, 尽量采用低碳环保的材料, 进而完成低碳理念下风景园林的营造。

参考文献

[1]于淼.低碳理念下风景园林营造应把握的要点分析[J].南方农机, 2015 (1)

[2] 范晓群.分析低碳风景园林营造功能及要点[J].民营科技, 2015 (8)

低碳园林营造方法 篇5

1 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原则与功能特点

1.1 突出低碳环保的综合效果

低碳景观园林要限制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量,这就需要在设计阶段精确计算出各阶段的碳排放量,从而为低碳风景园林的设计和营造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在建造过程中,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使得各阶段碳的排放量都有所不同,为此设计人员应严格计算,制定出一套切实可行的低碳方案,并在建造过程中对不同阶段,及时将实测的碳排放量数据与设计数据进行比对、调整,从而有效控制好碳的排放量,提高各项资源的使用效率,满足低碳风景园林的建设要求与目标。

1.2 突出低碳环保的材质选择

建筑材料的选择是影响低碳风景园林碳排放量指标的重要因素,设计过程中要尽量选择碳友好材料。所谓的碳友好材料其评价指标是碳成本,即材料从生长到应用整个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代谢废物以及消耗能源资源的总和。如果经过一番计算后得出碳成本数值低,则说明该种材料是碳友好材料。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一种材料属于碳友好材料并不代表所有该类型的材料都是碳友好材料,在实际的选购过程中要重点考虑材料的生产厂家、生产工艺以及地域性差异等指标,从而保障风景园林营造过程中碳友好材料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1.3 突出低碳环保的成本控制

园林景观后期维护时所需要的碳成本与前期的设计手法、材料选择以及对园林风景的管理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常,园林项目施工期间的碳成本属于一次性成本,但在维护阶段的碳成本则是持续性的,一般可持续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另一方面,自然界中的绿色植物是持续生长和变化的,但城市园林景观则需要不断地予以完善,以此来适应城市的发展和不同时期的美学观念。这样就要求对园林内的各植物经常性的灌溉、施肥、修剪等多种手段进行长期养护,由此会带来持续不断的二氧化碳排放。因此,就需要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景观生态学及发展的原则,利用生态的、可持续的和自维持的方法及手段去适应生态系统的变化,将风景园林长期维持所需的碳成本控材在相对低的标准之下。

2 低碳风景园林营造中与当前各方面的存在误区

2.1 形式表现相对较多

在目前的景观设计中,没有强调在功能突出方面的运用,对于小区居民的活动场所、休闲空间等缺少足够的考虑,在追求外在表现形式上,过分要求外在美的形式展示,让小区景观呈现出单调的艺术空间,不能适应现代小区与当前居民生活、休闲相融合的需要模式,没有构建共融的整体局面。

2.2 人工设计成分较多

景观设计没有与周围的环境和本身的地理条件联系起来。一些现代居住小区为了增加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设计时往往将小区中非常难得的自然条件如山体、水系等加以推平、填埋和改造,使得原有的天然石块被移走,原有的涓涓流水被填平……,这样的“人造天堂”实际上破坏了自然面貌,造成与四周极不协调的“风景污点”,自然美和生态性极差。

3 低碳风景园林景观营造的要则

3.1 人文景观的融入

园林景观特色河流和湖泊是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资源。本次规划也将围绕水这一重要特色,打造出良好的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园林景观。在园林绿化中,植物作为园林景观的主体,以其不断生长变化的外貌和不同的四季形态组成了园林绿地中流动变化的风景线,使城市景观外貌常看常新。植物在一年四季的生长过程中,叶、花、果的形状和色彩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园林植物配置利用有较高观赏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植物的季相,能给人以时令的启示,表现出园林景观中植物特有的艺术效果。春季山花烂漫,夏季荷花映日,秋季硕果满园,冬季腊梅飘香都是植物季相的凸现。春:春季应充分利用各种颜色的开花植物,南方露天草本花卉在春季开花的较多,开花灌木的花期也大多在春季。因此城市绿化中应有意识地选择多种春花灌木。常用的有:无忧花、迎春花、连翘、海棠、含笑、樱花、矮牵牛、紫荆等。夏:冠大荫浓的乔木是夏季景观的主角。夏季太阳辐射强烈,如盖的树荫无论对于人们游憩或行走都非常可贵,因此城市绿化中必须选择一定数量的冠大荫浓的阔叶乔木,如合欢、槐树、蓝花楹、木槿、紫薇、琴叶珊瑚、朱槿等是在夏季开花的,更应有意识地加以利用,在提供浓荫的同时,又为园林绿地增加了色彩。秋: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植物的选择上要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力求创造一种充实丰满的氛围,园林中有些树种具有与众不同的果实,可为园林绿地增添情趣。如:秋枫、三角枫、桂花、一串红等。冬:落叶后的树木凸显出枝干的姿态,它们或遒劲或柔美,或古朴或秀雅,如能够引导人们的视线,并利用周围其他园林要素的配合形成特有的意境。如:樟树、洋紫荆、三角梅、茶花、龙船花、玉兰等。

3.2 城市绿化的融入

在城市建设中,形成园林景观设计与人居环境的全面融入,更好地推动整个城市化的进程与发展。使城市建筑、市民生活与江岸及亲水区产生隔绝,郁江及其沿岸的景观价值因此被长期忽视。将江沿岸规划成城市重要滨水景观带,对两岸的城市段进行景观主题分段,对应不同功能不同人群活动的区域,突出特色,景观建设与防洪、绿化、交通、城市活动相结合,防止岸线私有化,把开放空间、人群或公共活动引到岸边来,建设与城市关系融洽、生态、生产、生活、活跃的水岸。

3.3 低碳化的环保模式

在城市低碳风景园林设计中,设计人员需要充分考虑这一问题,在确保低碳风景园林营造有序展开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机械设备的运用,降低环境污染程度,减轻城市交通压力,进而有效控制低碳风景园林营造中产生的碳量,降低碳排放量。除此之外,减少机械设备对植物的损伤,节省不必要的资金投入,在完成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同时,促进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园林项目建设中,碳成本一般为一次性成本,而在维护阶段,碳成本是持续增加的。为了确保城市功能与美学要求,需要经常维护风景园林,进而需要灌溉、修剪、施肥等管护,就会产生持续的碳排放。针对此种情况而言,在设计中,充分考虑景观生态学原则,借助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理念设计园林,使其适应生态系统的发展,进而降低园林维护碳成本。

4 结语

因此,在低碳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突出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的多种综合要素,尤其是在整个功能的实现中,强调低碳环保的综合理念,并在人文景观、环保意识、施工理念、绿色生态等方面形成多方面的控制,都将有很大的好处。

摘要:在景观园林营造的整体管理上,要形成多元化的技术控制,尤其是在整体功能的实现中,要综合对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优势,构建城市低碳环保园林建设的优点,才能更好地突出整个建设的科学化。本文主要结合低碳园林建设的原则进行阐述,并概述当前园林景观营造中低碳理念运用的不足点,进而从多方面阐述低碳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整体功能和特点与应用要则。

关键词:低碳,风景园林营造,功能特点,要则

参考文献

[1]李佳倩.低碳园林相关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思考[J].建筑学报,2015(11)

[2] 杜慧霞.低碳理念下风景园林营造应把握的要点分析[J].建筑结构,2015(15)

低碳园林营造方法 篇6

1 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原则与功能特点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步步加快, 快速地提高了各项事业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水平, 经济发展的快速提升在促进城市生活水平的同时也破坏了生态环境;其破坏力度仍旧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了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城市规划建设中比较重视风景园林建设, 因为, 风景园林能够净化空气, 美化城市环境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随着人们对生态环保理念的日益重视, 环保理念一直是风景园林建设向着低碳环保方向发展的初衷, 低碳风景园林建设就是优化和改进传统园林建设理念的过程, 提升其环保性, 按照城市建设可持续的发展策略, 为人们创造出一个舒适的宜居环境。

1.1 突出低碳环保的综合效果

低碳景观园林要想在建造和使用当中限制碳的排放量, 首先是要精确计算各个阶段的碳排放量, 只有这样低碳园林景观在设计和营造中才能通过计算数据控制碳排放量。影响碳排放量的因素有很多, 因此, 各个阶段的碳排放量也就不同, 设计人员只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低碳方案, 比较和调整碳排量数据与设计数据, 才能合理控制碳排量, 进而提升资源的使用率, 最终实现低碳风景园林建设的初衷与目标。

1.2 突出低碳环保的材质选择

低碳风景园林的碳排放量是否超标很大程度取决于选择的建筑材料, 因此风景园林低碳设计一定要以碳友好材料为准。碳成本就是碳友好材料的评价指标, 也就是被选择材料由生长到使用期间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以及材料所消耗的能源的总数;计算出来的碳成本数值低的材料就是碳友好材料。但是一种材料属于碳友好材料并不包括这一类型的材料就是碳友好材料, 这一点需要由生产厂家以及厂家所使用的生产工艺以及地域差异的指标来判断。以此来保证风景园林营造中, 选择的碳友好材料的科学性和使用的合理性。

1.3 突出低碳环保的成本控制

园林景观碳成本的后期维护实际上和园林景观前期的设计理念, 园林景观材料的选择与园林景观管理策略有着紧密的联系。碳成本在园林项目施工当中是一次性成本, 碳成本的维护周期漫长。因为, 绿色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长是持续的也在变化, 所以, 必须要不断地完善和补充城市园林景观, 使得园林景观能够在不同时期适应城市的发展和不同时期美学对城市园林的要求。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景观时, 应按照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原则进行设计, 通过生态、可持续和自维持的方法与生态系统的变化相适应, 满足风景园林对碳成本的需求, 将碳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 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要则

低碳风景园林和普通园林的营造过程有明显区别, 低碳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 不仅要计算与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而且还需要提升对新能源的使用率;低碳风景园林, 不仅要考虑到设计规划、材料选择, 而且还要有效地控制施工过程和设计更新, 以此来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

2.1 降低碳足迹

严格把关碳评估是风景园林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工作, 只有严格控制碳的评估, 才能保证合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才能更好地开展各阶段的维护工作。碳足迹在园林营造过程中会随处可见, 碳足迹也会在人们进行活动中逐步地释放出来形成温室气体。因此, 在项目设计时, 有效的控制与评估碳足迹非常重要。评估不仅在项目规划过程当中要给予重视在项目规划实施后也要进行实际检测, 以此来保证项目朝着生态环境有利的方向发展。

2.2 选择碳友好材料

高科技材料的应运而生, 不仅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同时也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所以, 园林设计应以环保型材料为主, 以此来减少碳的排放量。碳材料应用的标准取决于碳成本, 材料在制作和运输过程中, 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就是碳的成本, 实践证明碳成本越低碳友好材料质量越好, 也就是越友好的碳材料;也是低碳风景园林构建最适合的材料。与此同时一样的建筑材料其碳成本也有差异, 这与材料产地有直接关系。所以, 材料的地域性也是低碳风景园林在构建上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2.3 控制碳排放

促使当地空气污染加重的主要原因有2方面, 一方面是石化能源在低碳风景园林的营造中会有一定的消耗而产生二氧化碳;期间使用的机械设备也会相应地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所以构建低碳风景园林时, 首先, 应按照小规模结构进行设计, 选好合适的位置, 尽量减少设备的使用, 确保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以此来提高土壤植被和空气环境质量。

2.4 减少风景园林中的温室气体产生

温室气体的产生来自多方面, 人们的生产生活会制造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交通运输工具也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虽然这是产生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 但是风景园林建设作为一项浩大的工程, 同样也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 影响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所以, 风景园林建设中, 应该重点考虑这些因素, 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规划和设计风景园林, 以此减少风景园林建设过程中产生和排放的温室气体。

2.5 降低维护过程中的碳成本

低碳风景园林所涉及的碳成本、设计方案以及维护管理措施在低碳风景园林营造中都有一定的关联。在风景园林施工中, 会一次性产生碳成本, 但是维护风景园林却是一个长期性的工程;园林景观优美环境的长期保持, 离不开园林植被与园林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植被与设施, 维护园林势必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如果设计师能够掌握园林设计原则, 那么, 势必会有效地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 园林设计要尽量发散思维, 保持设施和植被多样化, 通过立体画设计用草地替代人工草坪, 以此来减缓碳的排放量, 达到美化园林的作用和提升园林的使用年限。

3 结语

综上所述, 风景园林建设作为重要的建设项目, 对于城市未来的建设发展意义深远, 风景园林建设不仅能够有效地净化城市空气, 美化城市环境, 与此同时风景园林建设还能够进一步改良人们的生活环境;文章概述了低碳园林的建设意义, 分析了低碳风景园林营造功能的特点和风景园林营造要则, 以此来体现低碳风景园林建设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樊佳奇.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功能特点及要则分析[J].江西建材, 2016 (3)

[2] 何小娥.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功能特点及要则探微[J].中国房地产业, 2015 (8)

[3] 许伟柱, 钟志强.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功能特点及要则探讨[J].现代园艺, 2015 (13)

低碳园林营造方法 篇7

1 园林水景的营造概述

1.1 园林水景的营造原则

1.1.1 必须符合园林总体造景的需要。

园林中要不要设计水体, 设计什么样的水体, 取决于园林总体造景的需要。一般在大的自然式园林中均应设置较大型的水景, 以自然式的大面积湖泊形式出现, 有的还与瀑布、溪流相结合, 形成模拟自然的丰富水景体系;在小的规则式园林中或城市广场、大型建筑广场中, 多设置规则式水景, 一般以喷泉与规则式水池相结合造景。

1.1.2 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设计水景。

水景是园林中的用水大户, 一般在设计前必须考虑水的补充和排放问题, 最好能通过天然水源解决问题。对于小型水体, 可用人工水源, 做到循环利用。

1.1.3 利用多种设计手法尽量丰富水景层次。

由于大面积的水体缺乏立面的层次变化, 不符合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意境, 通常可通过在水中设立岛、堤, 架设园桥, 栽植水草, 在岸边种植树木等多种手法, 达到分隔空间、丰富层次的目的[1]。

1.2 水景营造的基本形式

自然界中有江河、湖泊、瀑布、溪流和涌泉等自然水景。园林水景营造既要师法自然, 又要不断创新。水景设计中的水有平静的、流动的、跌落的和喷涌的4种形式。平静的一般包括湖泊、水池、水塘等, 流动的有溪流、水坡、水道等, 跌落的有瀑布、水帘、叠水、水墙, 喷涌的有喷泉。当然, 在水景设计中往往不只使用一种, 可以以一种形式为主, 其他形式为辅, 也可以几种形式相结合。另外, 水的4种基本形式也反映了水从源头 (喷涌) 到过渡 (流动或跌落) 再到终止 (静水) 的过程。在水景设计中可以利用这种运动过程创造水景系列, 融不同的水的形式于一体。如我国某中心城市公园, 采用流水、喷泉、跌水等多种形式, 不仅形成水景与静止空间的融合性, 而且增强了景观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提高了城市的品味。

2 水景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特点

2.1 亲和性和延伸性

通过贴近水面的汀步、平曲桥, 映入水中的亭、廊建筑, 以及又低又平的水岸造景处理, 把游人与水景的距离尽可能地缩短, 水景与游人之间就体现出一种十分亲和的关系, 使游人感到亲切、合意、有情调和风景宜人。

园林建筑一半在岸上;另一半延伸到水中;或岸边的树木采取树干向水面倾斜、树枝向水面垂落或向水心伸展的态势, 都使临水之意显然。前者是向水的表面延伸, 而后者却是向水上的空间延伸[2]。

2.2 暗示性和迷离性

池岸岸口向水面悬挑、延伸, 让人感到水面似乎延伸到了岸口下面, 这是水景的暗示作用。将庭院水体引入建筑物室内, 水声、光影的渲染使人仿佛置身于水底世界, 这也是在水面空间处理中水景的暗示效果, 利用水中的堤、岛、植物、建筑。各种形态的水面相互包含与穿插, 形成湖中有岛、岛中有湖、景观层次丰富的复合性水面空间。在这种空间中, 水景、树景、堤景、岛景、建筑景等层层展开, 不可穷尽。游人置身其中, 顿觉境界相异、扑朔迷离。

2.3 隐约性和藏幽性

使配植着疏林的堤、岛和岸边景物相互组合与相互分隔, 将水景时而遮掩、时而显露、时而透出就可以获得隐隐约约、朦朦胧胧的水景效果。水体在建筑群、林地或其它环境中, 都可以把源头和出水口隐藏起来。隐去源头的水面, 反而可给人留下源远流长的感觉;把出水口藏起来, 水的去向如何, 也更能让人遐想。

3 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的营造方法

3.1 动静结合的艺术营造

静止的水面和紊流水可将周围景观映入水中成倒影, 形成景观的层次和朦胧美感。大面积的水面视域开阔、坦荡, 有托浮岸畔和水中景观的基底作用。当水面不大, 但在整个空间中仍具有面的感觉时, 水面仍可作为岸畔或水中景物的基底, 产生倒影, 扩大和丰富空间[3]。

宁静的水面具有一定的倒影能力, 水面会呈现出环境的色彩, 倒影的能力与水深, 水底和壁岸的颜色深浅有关。紊流水略有波动, 细微涟漪, 趣味感倍增, 能强化池水的充氧作用, 以防池水缺氧发臭。水本身透明无色, 但水流经水坡, 台阶或水墙的表面时, 这些构筑物饰面材料的颜色会随着变化。因此, 对水景的设计, 除了关注水的形态本身, 还应密切关注水所流经界面的设计。

3.2 与周围建筑相结合

利用天然地形的断岩峭壁、台地陡坡或人工构筑的假面山形成陡崖梯级, 造成水流层次跌落, 形成瀑布或叠水等景观。跌水最终的形状和模式都由所流经的物体决定, 落水的速度和角度, 也是影响瀑布形式和声音效果的决定因素。在园林设计中, 跌水的形式极其丰富, 也是最能体现设计者或园林主人想象力及艺术品位的设计元素之一。

急速流动的、喷涌的水因混入空气而呈现白沫。流速与水压的设计决定了水沫的形态。落水具有形、色以外的声音效果, 其飞落的变化体态感染力很强, 形式则千变万化:如丝带式瀑布、幕布式瀑布、阶梯式瀑布、滑落式瀑布等, 在日式庭园中还模仿自然景观, 设置各种主景石, 如镜石、分流石、破滚石、承瀑石, 并出现有形无水的枯瀑等。叠水则通常指在欧式园林中常见的呈阶梯式跌落的瀑布。

管流跌水的水柱, 一般透明规整, 多个连排具有阵列感、气势感, 单个布置具有朴质感, 适宜与雕塑配合, 艺术效果强烈。

3.3 水石相结合

水石相结合创造的空间朴素、简洁, 现代水景设计中用块石点缀或组石烘托的手法很常见。水池面设计装饰小品, 诸如雕塑小品, 具有特色的造型、增加生活情趣的石灯、石塔、小亭等, 结合功能需要而加上的拟荷叶、仿树桩的汀步、跳石等, 结合系船缆绳之需的模拟动物的小憩座椅, 这一切都起到点缀园景和活跃气氛的作用。

3.4 水草相结合

水景设计离不开水生植物的设计。不同的水草生活在不同的水环境中。例如, 鸢尾草、蝴蝶花生长在靠近水池的陆地上;玉蝉花、菖蒲、水芹、芦苇、莎草等生长在水边;燕子花生长在水深7~8cm处:蔗草、茭笋、灯心草生长在水深5~10cm处;睡莲所需水深为30cm, 而它的种子发芽则需10cm水深:莲花、慈姑所需水深为20cm左右。萍蓬草则适合在1m左右深、无暗流的地方生长。凤眼兰则一般漂浮在水面上。小型池塘般可利用瓦盆栽种水草, 长成后再植入水中。较大的种植池在铺筑池底时, 就要考虑种植穴槽的位置, 可以选用盆栽或是砖砌水泥池槽。

4 结语

总的来说, 水的景观的营造, 是其本身的形体和变化并依赖于外在的因素。故在设计时, 应首先研究容体的大小、高度和容体底部的坡度。还有些不能加以控制的因素, 如阳光、风和温度, 它们都能影响水体的观赏效果。平静的水在园林景观中能起到倒映景物的作用, 流动的水则表现环境的活泼和充满生机感。综合运用水的这些特性, 同时深入研究生态发展、环境保护等多方面, 才能充分发挥水元素的效用, 创造更多的艺术财富, 才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摘要:无水不成园, 水文化、水环境和园林建设就必然有紧密融为一体的结合, 建设成其景无限, 其妙无穷的园林。本文结合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营造的原则和形式, 分析了园林水景观营造的方法, 旨在为提高园林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水景营造,方法

参考文献

[1]罗金亮.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设计方法分析[J].现代园艺, 2012 (6)

[2] 胡清坡, 杨永涛, 方伟迅等.现代园林规划中水景设计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20)

低碳园林营造方法 篇8

1.1 柔化自然空间, 增加艺术气息

水景使城市园林景观整体上具有柔美性、流动性、现实性的艺术气息, 在原有基础上, 增加了与自然的联系性、清新性和快乐性。利用水变化自如形成倒影的特点, 让人们在享受自然的同时又可以为人们创造无限的想象空间。水作为新型的艺术形式, 其表达主题内容十分独特, 柔化了自然空间, 增加了景观的艺术气息, 营造了清新自然的艺术氛围。利用水的声色结合以及水的动静结合, 常常能让人有身临其境的体验。在公园里, 水景营造的氛围使其要表达的内容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假山、清水、泉眼、怪石组成的和谐画面总让人感觉心旷神怡。

1.2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人体的正常活动主要依赖于碳水化合物, 水哺育人类成长, 其内容和意义蕴含着中国人民对传统美德的传承力量, 水的文化底蕴具有艺术性、神秘性和哲学性的特点。它在文化方面的综合表现为有勇有谋、持之以恒。古人有云“上善若水”充分展现了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哲学理念, 还有其它古诗句, 都表现了对水的追求与喜爱。

1.3 保护生态多样, 还原自然风光

水景的设计保持了生态资源完整性和多变性。景观结合人文理念, 凸显出地方文化特色, 并且为当地创建了人工绿色环境, 有助于人们合理有效的开发自然资源。水景的艺术组成部分离不了鱼池、湖水、假山、溪流、绿树等, 突出了生态多样性的特点, 满足了现代社会人们的心理需求。

1.4 水景设计符合国人人为审美观

在我国古园林的建设中, 水景设计早就被应用了, 并且对水景的构建技能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 把水景设计和我国古代文化有效的融合在一起, 其中主要融合了古诗词文化, 其营造的意境美轮美奂, 意义深远, 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2 园林景观中的水景设计方法

2.1 动静结合的艺术营造

水景主要运用动静结合的方式营造出艺术氛围。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山川、流水、喷泉等。清澈见底的水净化了自然空气, 增加了审美气息。喷泉等压力水具有鲜活的生命了以及动态美。水时而温柔时而奔放的千变万化都极富有动静结合的美感。配合了光线和音乐, 在一些公园、展览馆、会议中心以及风景区建立了特色音乐喷泉, 彰显了动态水景特有的热情奔放。变化的音乐给人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 使人们都能放松身心, 共同体验水景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在溪水和池水等静态水流中, 人们沉浸在诗情画意的景象中, 欣赏这山山水水, 细细品尝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

2.2 水景设计中的动植物搭配

(1) 对于植物的选择:第一, 确保水质健康干净, 要求在水中植物安置上尽可能使用与水体形态和水体规模相适应的植被。第二, 在进行搭配植物过程中, 要注意植物之间的疏密情况, 对植物需要的生长和蔓延空间进行合理的规划, 避免分布不均和间隙过小。

(2) 对于动物的选择:在水中通常可以饲养一些水中动物, 一方面增加了水景的审美强度, 另一方面维护了水中物种多样性的特点。水中动物尽量选择当地的, 根据水域的区域面积确定饲养动物数量, 特别要强调的是, 要在水中建立一定的食物链。

2.3 园林水景的设计中高科技技术的运用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各种现代技术的产生都能达到人们对水景设计的高标准。各种光、声、循环技术以及生态材料在水景中的综合应用, 促使园林景观设计更加多样化和全面化。

2.4 水景构成及设计方法

(1) 人工瀑布。在所有园林景观设计中, 水景中的瀑布基本上都是人工建筑的, 主要表现形式有阶梯式、滑落式以及幕布式。

(2) 人工喷泉。在比较大的广场上, 人工喷泉是最常见的, 其主要是由地下喷头自动感应大小不同的压力将水从地下喷到地上来, 再加上不断改变的灯光效果, 共同构建出五彩斑斓的场景。

2.5 水景设计中给水方式的选择

给水方式是营造特殊水景效果的关键因素。在水景设计时, 要根据具体的水景效果需求和水景在园林景观中所处的位置, 选择恰当的给水方式, 偶尔要考虑到当地的风俗习惯, 对水景的给水方式进行特殊设计和特殊安排。

总而言之, 结合我国目前园林景观设计的具体需要, 水景工程已经成为园林景观特色部分的突出要素。水景特色的构建不仅可以营造艺术氛围、保护生态多样性, 还可以柔化环境空间, 还原自然风光, 符合了景观设计的发展要求。通过讨论水景设计的各种要素和方法, 不仅能让生态环境得以改善, 而且还能创造艺术财富。现如今千变万化的现代设计的审美理念有效地促进了水景设计的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名蔚.现代园林规划中水景设计方法[J].技术与市场, 2011 (7)

浅谈低碳园林的建造方法 篇9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是美化环境、调节生态平衡、降低碳排放量的惠民服务项目可促进人们居住环境的持续健康发展。合理利用布置城市园林、绿地, 可显著降低建筑能耗、抑制热岛效应, 构建绿色交通, 形成农业城市基地, 实现节能减排的低碳综合效果。因此低碳园林理念逐步形成, 在园林整体周期生命中我们应通过合理设计规划令园林工程最大化发挥生态效益, 在施工建造、材料选择与日常管理维护中, 我们应最大化降低使用化石能源, 减少碳排放量, 营造高能效, 由此可见低碳园林即是具有高观赏性、高碳汇、低污染、低能耗的特色化园林形式。从其内涵功能来讲低碳园林可在规划指导下合理发挥城市绿地功能, 提升绿化率, 借助植物的合理选择与群落搭配令其最大程度提升碳汇功能, 并优化改善社会生态环境水平。

2 低碳园林建造原则

城市园林规划应由宏观层面进行场地定位、定性与定量设计, 尊重场地, 全面结合地域风貌、历史环境、风俗文化等因素进行统筹布局。低碳园林设计还应遵循绿地原貌, 依据自然环境与绿地定性实施规划。园林工程场地不同其功能发挥必然不同, 为节约资源我们应科学遵循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原则, 不应对地形随意改动, 这样既无法展现场地独特性, 还会令工程量持续增加。同时在低碳园林建造进程中我们应顺应自然规律, 结合自我修复与设计令工程更加长久坚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体现在园林水闸建造阶段应令闸孔与水流正对, 令其顺畅通过闸门, 并预防不均匀冲刷水闸闸基引发的工程隐患, 提升水闸坚固耐用性。同时我们应合理模仿生物群落与生态自然边缘带形式配置植物, 令河流形态得到良好的保护, 不应盲目取直河道, 利用生态驳岸合理取代渠化河道工程, 并利用涨落潮汐实施自然取水, 还可利用流动水进行溪流与瀑布景观的设计, 利用植物净化水土, 秉承低碳环保理念设计园林景观, 重视自然的重要价值并全面激发其规律周期作用。另外我们应遵循景观异质性特征, 令其形成对园林工程良好的发展建设推动力, 并全面满足人们求异求新的个性化心里需求。低碳园林建设中我们应充分研究地域生态系统特征, 秉承景观异质原则, 采用景观创新方式创设耳目一新之感, 合理提升园林工程更新发展时间并满足低碳诉求。园林工程美感与异质性密切相关, 因此我们应科学利用生物丰富多样生长生存环境构建景观内部能量流、物质流、价值流与信息流, 促进其实现稳定、持续、创新的发展。低碳园林设计任务不仅在于创设贴近自然的人性化景观效果, 还在于协助引导修护自然、确保生态平衡, 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园林工程引导人们运动与视野的特征, 启发人们主动积极的保护环境, 感受到生态繁荣的景象优势, 并主力探究如何应用环保、节能、高效的手段真正营造低碳、绿色, 充满艺术性与人文性的园林绿化工程。

3 建造低碳园林工程科学实践策略

3.1 建设雨水利用设施, 就地滞洪蓄水

低碳园林设计建造中我们应促进自然界水循环的修复与保持, 针对自然界大量雨水通过市政管网不良流失的状况以及较多园林景观采用洁净自来水进行浇灌的需求, 我们应科学建设雨水利用区域性措施, 进而全面实现就地滞洪蓄水, 科学解决雨水供求显著矛盾现象以及植物与园林景观用水灌溉问题。园林工程建造设计中, 利用雨水涵盖渗透与集蓄两类途径。渗透雨水包含渗透沟、渗透池与渗透铺装等。位于丰富降水或含有补充水源区域, 我们可利用人工洼地或低势天然绿地构建渗透池, 进而创设小型富于生趣的湿地。在北方降水较少的区域则可采用渗透沟或砾石铺装形势进行雨水蓄积。

3.2 科学建造绿色低碳园林构筑物

园林构筑物可借助巧妙构思与丰富形势实现增汇目标, 我们可在建造园林建筑进程中应用地下、半地下或架空底层方式与立体绿化屋顶、墙面手段合理提升绿地与绿化面积, 并全面丰富建筑设计建设风格, 为人们创造出多元化园林景观视角并构成低碳园林的独特风格。同时半地下或地下园林构筑物还可显著降低夏季、冬季建筑能耗, 达到节能减排效果。同时我们还可布设太阳能采光板为顶篷或框架面结构, 巧妙结合建筑物与太阳能, 实现节能减排、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还可令构筑物形势丰富创新。再者合理设计与恰当布置风能设备也可形成创新型低碳园林景观。

3.3 创建循环净化污水系统

为有效解决城市污水循环净化问题, 我们可通过低碳园林设计、依据自然力量将湿地人工系统设计为处理污水场所, 排入城市污水于该湿地系统中借助植物根系减缓或降低水流速度, 利用异质多层土壤拦截沉降悬浮物, 进而有效排除与沉淀杂质。同时我们可种植涵盖净化能效的种类植物于湿地系统中, 例如小香蒲、芦苇、花叶芦竹与千屈菜等, 进而全面将过滤水内的有害有毒物质吸收。污水中植物较难吸收的各类有机组织则在土壤中滞留, 可借助微生物分解作用将其变为易于被吸收的气体与无机盐, 而后再行释放至空气或被植物吸收, 这样一来水体中的污染化学物质便被有效去除, 进而实现了净化污水目标。完成净化处理后污水则可用于灌溉园林景观用水, 进而形成了污水的循环再利用, 该低碳环保过程可谓易行简便, 耗费能量较低并可显著节约电能应用。

3.4 适应性选择低碳环保建造材料

在园林建设过程中, 降低园林工程碳排放量的显著直接方式便是选择耐久性强、碳成本低、后期保养维护少、可循环再利用的环保材料实施园林建设。为降低运输成本我们应就近或选择本地材料, 进而令运输碳排放量显著降低。同时我们应尽量选用竹藤、木材等低碳环保材料, 而减少应用玻璃、水泥、钢材等高碳材料, 降低园林工程建设进程投入碳成本量。再者我们可合理寻求已使用、已成型的建材实施重构与改装, 令园林工程材料创设持续利用效益, 还可回收可再生、有利用价值的废料进行重新锻造并生成新型环保材料, 进而降低炼铸、开采成本, 借助多元化丰富园林工程材料的统筹循环利用实现降低建设园林工程耗碳量。另外我们还应科学继承低材高用的良好传统, 运用拆除、碎砖混凝土建造路基, 将拆除碎石、砖瓦设计成具有独特风格的路面或墙体。在园林工程中我们还应尽可能多应用节能LED灯具丰富景观, 并节约电能消耗, 利用草地代替人工草坪, 提升植物物种多样性。在立体绿化建设中可大范围应用乔木, 适宜选择粗放管理物种, 进而有效降低园林工程维护管理耗费的碳成本总量。

4 结语

总之, 为促进园林工程的持续全面发展我们只有秉承低碳理念、明晰低碳园林内涵, 科学应用建造低碳园林实践策略方式, 才能真正创设环保、节能、低碳、高效的优质园林工程, 调节城市生活生态平衡, 为人们建造舒适、绿色园林景观环境。

摘要:本文基于低碳园林内涵探讨了科学的建造低碳园林实践原则与有效的建造方式策略, 对降低园林工程建造使用能耗, 创建绿色、环保、优质园林工程, 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低碳园林,建造,方法

参考文献

[1]赵彩君, 刘晓明.城市绿地系统对于低碳城市的作用[J].中国园林, 2010 (6) .

上一篇:舞弊导向论文下一篇:科技服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