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制造

2024-09-19

机制制造(通用9篇)

机制制造 篇1

1 引言

由制造/再制造系统集成的供应链网络不同于常规的供应链网络, 其特点是:既包括传统的由制造商→ (批发商→) 零售商→消费区域的前向供应链, 又包括由消费区域→回收/拆解中心→制造/再制造商的逆向供应链[1]。

完整的制造/再制造供应链系统分为开环和闭环两种。本文研究的是闭环供应链系统, 即再制造品类型不变, 和新产品共用销售网络, 其市场结构相同。

对于闭环供应链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我认为狭义的制造/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 通过对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效控制, 从原材料采购开始, 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 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进一步由相应的回收企业对消费者手中的废旧品、残次品或退货品进行收集、检测与分类, 交由制造商进行再制造以达到废旧品的价值恢复并重新配送至消费者或对废旧品进行原材料再生等合理处置的这样一个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闭环功能网链结构模式[2]。

究其闭环供应链产生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环境、资源和立法的压力; (2) 经济利益的驱动。对于某些废旧品的回收和再利用具有很大的赢利前景。例如, 美国宇航局重新利用改制与翻新的零部件, 使飞机制造费用节省了40%~60%[1]; (3) 改善和客户之间关系的需要[3]。企业通过闭环供应链战略的实施, 在资源有效利用和环保方面先行一步, 能够改善企业在顾客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和留住顾客。

2 相关文献回顾

因为闭环供应链在资源有效利用、环境保护方面的积极作用,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不同侧面对闭环供应链进行研究, 这些研究主要涉及参与闭环供应链的相关实体之间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同步、协调问题[4,5,6]。Fleischman (2001) 根据再处理过程、驱动因素和再处理实施者的不同, 将闭环供应链的逆向物流网络分成不同的类型并逐一指出各种类型的特点, 作者最后给出一种连续网络设计模型[7]。S a v a s k a n指出, 制造商对废旧产品的回收有三种模式。同时, 在不同条件下对各种回收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 证明在其假设条件下零售商负责废旧品回收的渠道结构优于制造商或第三方服务提供者回收的渠道结构, 但是作者没有考虑回收中心的固定资产投资和三者在处理退货问题时的能力差别[8];R a y等研究了在新的耐用品销售过程中, 以一定的价格折扣换取废旧品的协调问题, 比较了统一销售价格、替换用户统一折扣率和根据废旧品的使用年限选择不同折扣率情况的优化设计问题[9]。顾巧论等研究了基于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构成的逆向供应链系统, 应用博弈理论对废旧产品回收的定价策略进行研究, 但是作者假定回收率是回收价格的高次函数的理论依据似乎有待于进一步考证[10]。Guide等研究了废旧品质量不确定情况下的最优回收决策问题, 并对不同的参数的敏感性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分析[11], 本文研究的是闭环供应链渠道协调问题, 假定回收的废旧品质量无差异。S a m a r K.M对电子商务中单纯的逆向物流的最优价格和回收政策进行了研究, 并对相关的参数进行了细致的敏感性分析[12]。

参考效应指人的选择和决策不是基于某一属性的绝对量, 而是基于参考点的相对赢得和损失。自从K a h n e m a n和Tversky[13]发表了展望理论和参考依赖理论以来, 许多学者也开始关注参考效应, 尤其是价格参考效应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Winer[14]认为, 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 不仅仅受到价格绝对量的影响, 而且还将商品的价格与其他价格 (如商品上期的价格或竞争对手的产品价格) 相比较, 形成所谓的参考价格, 以此作为购买决策的依据。为此, Winer提出了基于参考价格的消费者选择模型, 该模型中除了采用观察到的价格 (实际价格) 外, 还采用参考价格作为影响消费者购买可能性的影响变量。证明了, 在整个市场层面消费者选择行为确实受参考价格作用。Greenleaf[15]和Kumar等[16]也对参考价格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过程作了深入研究。

本文在参考文献[8]的基础上引入参考效应因素, 假定产品的市场需求量不仅与价格有关, 还与本期价格与上期价格的差异, 即价格的参考效应有关;废旧品的回收数量不仅与回收价格有关, 还与本期回收价格与上期回收价格差异, 即回收价格的参考效应有关, 研究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制造/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系统在分散决策模式和集中决策模式下的协调优化问题。

3 问题描述

为了使得问题易于处理, 假定一个由制造商、零售商和顾客组成的闭环供应链向顾客提供单一商品, 两企业信息完全共享, 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制造商生产产品并以一定的价格将产品批发给零售商进行销售, 零售商再以一定的价格将产品销售给顾客。与此同时, 制造商委托零售商对顾客手中已使用过的废旧品进行回收, 然后再从零售商处以一定的价格获得废旧品, 通过检测、分类、拆卸, 将可用零部件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后用于产品的再制造, 将不可用部分用于原材料的再生或垃圾处理。假定制造商的生产系统能够同时进行新产品 (完全由原材料加工而成的产品) 和再制品 (由回收的废旧品中的零部件进行再加工或由修复零部件加入原材料混合加工而成的产品) 的生产, 再制品和新产品性能完全相同, 在同一市场上不加区别的销售。运作流程如图1所示。

3.1 符号假定

(1) 常量符号说明

Cm—完全是用原材料的新产品单位制造成本;Cn—使用废旧品的产品单位再制造成本;a—制造商处理废旧品的单位成本;k—废旧品中可以用于再制造的比例;△—利用废旧品再制造产品比完全使用原材料制造产品的单位成本节约△=Cm-Cn;d—不考虑销售价格和销售努力水平影响的市场需求率;e—不考虑回收价格和回收努力水平的废旧品回收数量;Cs、Ct—零售商的销售和回收的单位成本;—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对于销售价格的敏感系数;—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对于销售价格变化的敏感系数;—废旧品的回收数量对于回收价格的敏感系数;—废旧品的回收数量对于回收价格变化的敏感系数;z—不可用于再制造的废旧品的资源再生收益;p0、r0—上期的产品单位市场销售价格和废旧品回收的价格; —表示在模式i下供应链成员j的利润函数, 其中i∈{D, C}, D表示分散决策模式, C表示集中决策模式, j∈{M, R}, M表示制造商, R表示零售商。

(2) 决策变量

p—产品的单位市场销售价格;r—零售商回收废旧品的单位市场价格;b—制造商从零售商处获得废旧品的单位价格;w—产品的批发价格。

3.2 基本假设

(1) 制造商按照市场需求生产和再生产, 故不考虑产品生产过剩情况;

(2) 产品的制造和再制造过程同步进行, 且制造和再制造产品等质, 即它们在同样的市场上以相同价格销售;

(3) 产品的市场需求量随着销售价格的提高而降低, 随着销售价格增量的提高而降低, 为研究方便不妨令

(4) 废旧品的回收数量随着回收价格和回收价格增量的提高而提高, 不妨令

(5) 对于所有的再制造产品而言, 其再制造成本低于完全使用原材料生产新产品的成本, 即Cn

(6) 在制造/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系统的优化设计过程中, 制造商作为Stackelberg领导者, 零售商作为追随者。

4 模型的建立、求解和比较分析

4.1 分散决策模式 (模式D) 下的模型研究

(1) 分散决策模式下的模型建立

在分散决策模式下制造商的利润函数为:

式 (1) 中第一项表示产品批发所获得的收入, 第二项表示进行废旧品再生产得到的收入。决策变量为产品的批发价格和废旧品的获得价格。

在分散决策模式下零售商的利润函数为:

式 (2) 中第一项表示产品销售的收入, 第二项表示进行废旧品回收所获得的收入, 第三、四项分别表示进行销售和回收活动的成本。决策变量为产品的市场价格和废旧品的回收价格, 以及销售和废旧品回收的努力水平。

(2) 分散决策模式下模型的优化求解

在制造商和零售商的主从决策过程中, 制造商率先作出决策, 零售商根据制造商的决策作出自己的决策, 决策顺序为:制造商首先给出产品的批发价格和从零售商处获得废旧品的价格, 零售商观测到制造商的批发价格和废旧品获得价格后, 选择产品的销售价格、废旧品的回收价格, 以及销售和回收的努力水平。采用逆向归纳法, 首先考虑在给定的产品批发价格和废旧品获得价格的情况下零售商的最优选择, 即求解

对于式 (3) 的优化求解, 我们假定w和b固定, 求解最优的产品销售价格p, 零售商回收废旧品的单位市场价格r。

对p求一阶、二阶导数有

由式 (4) 可知, 对于给定的w和b, 零售商的利润函数是关于p的凹函数, 则其在P定义区间上有最大值, 令式, 可得

同理, 对于给定的w和b, 零售商的利润函数是关于r的凹函数, 则其在r的定义区间[0, ∞]上有最大值, 令

由于制造商能够预测到零售商根据上几式进行决策, 代入上面的p、r的表达式, 故制造商的问题转化为:

对于式 (7) 的优化求解, 我们假定p、r固定, 求解最优的w和b, 与前面的求解过程类似, 上式分别对w和b求一阶、二阶导数, 可得对于给定的p、r, 制造商的利润函数是关于w和b的凹函数, 则制造商的利润函数在w和b的定义区间上有最大值, 分别令 有

将式 (7) 、 (8) 代入式 (4) 、 (5) 可得

则 (p D, r D, w D, b D) 即分散决策模式下的最优解。

4.3 集中决策模式 (模式C) 研究

在集中决策模式下, 假定制造商和零售商不考虑单个企业的利润, 而是从闭环供应链的整体、角度出发, 制定最优的p、r, 以达到渠道总利润的最大化。问题转化为求解闭环供应链的渠道总利润最大值为:

式 (12) 分别对p、r求一阶、二阶导数, 可得渠道总利润是关于p、r的凹函数, 则分别令 可得:

则 (p C, r C) 即集中决策模式下的最优解。

对于集中决策模式下的渠道总利润分配采取这样的方式, 即制造商和零售商按照 的比例分配, 欲使得双方都愿意接受这样的分配方案, 必须使得两者在集中决策模式下的利润不低于在分散决策模式下的利润水平, 即 成立, 可以求得相应的 的取值范围。

4.4 两种决策模式的比较和分析

将上述模型的变量以及利润进行比较, 可得如下结论:

(1) 在集中决策模式下的产品销售价格比分散决策模式下的价格低, 同时集中决策模式下的废旧品回收价格要比分散决策模式下的回收价格高。

证明:

由于市场需求量恒满Q>0, 则d+βp0> (α+β) p有成立, 又有产品销售必须有利可图, 有cm+csp C。

同理

由于废旧品回收数量满足R>0, 则有e>r0, 同时废旧品回收必须有利可图, 有k△+ (1-k) z-a-ct>0, 则有rD

(2) 集中决策模式下的市场需求量和废旧品回收数量要比分散决策模式下来得大。

证明:由结论1和基本假设3、4可得。

(3) 集中决策模式下的渠道总利润大于分散决策模式下得渠道总利润;

证明:由以上的求解过程可以看出, 渠道总收益是关于p、r的凹函数, 所有异于 (p C, r C) 点的函数值必定比这点的函数值来得小, 由结论1、2可得 (p D, r D) 明显异于 (p C, rC) , 故结论成立。

(4) 集中决策模式下的渠道总收益的合理分配范围

证明:式 (8) 、 (9) 、 (10) 、 (12) 、 (13) 、 (14) 分别代入式 (1) 、 (2) , 可得:

又欲使得制造商和零售商愿意接受合作模式, 须有 , 分别将上几式代入有 成立。

(5) 由于此时消费者需求受到绝对价格 (即价格) 和相对价格 (即价格的参考效应) 两类因素影响, 而且后者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程度占主要地位, 因此, 我们不妨假定 。则给出产品销售价格和回收价格的表达式如下:

上两式分别对n求极限有 成立。

可以看出, 不管产品的期初价格和最初的回收价格处于偏高还是偏低的水平, 通过价格本身和价格参考效应的调节, 从长期来看, 企业产品销售价格和废旧品的回收价格应稳定在 的水平, 这将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5 结束语

零售商选择集中决策模式下的产品销售价格、废旧品回收价格, 对于制造商和整个闭环供应链来说都是最优的。本文最后还给出了合理的收益分配比例范围[0.5, 0.75], 以实现闭环供应链成员企业的共赢, 为闭环供应链的良好运作提供指导。

机制制造 篇2

摘要:在分析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与趋势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浙江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优势,以浙江地区装备企业为基地,与高端装备企业开展广泛深入的合作,发挥“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机制作用,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深度结合,提高高端装备制造业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端装备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途径。

关键词: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7-0174-02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建设及各行业进行简单再生产提供工具和装备的生产制造部门,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装备制造业是其他行业的基础,其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其他行业的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以技术创新为引领,以高科技技术为核心,处于高端产业重要环节,决定整个产业中战略位置,在现代工业体系中的处于主体,推动现代工业转型升级。按照工信部印发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的重点领域和方向,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选择,对加快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迈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高端制造业高技能人才的现状

1.浙江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目前,在浙江地区部分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技能人才紧缺,近几年浙江省技术技能型人才十分短缺,其人才的缺口呈逐年增大的趋势,高技能人才的短缺正日益加强。浙江省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生产基地,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国内劳动力生产成本上升,装备制造业也将向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这就需要一支掌握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随着全球大中型企业在浙江地区投资建厂,迫切需要大量的相关高技能人才。

2.浙江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高端装备制造发展将深化教产合作,强化职业教育能力建设,提高服务高端装备制造水平,搭建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沟通、交流、合作的平台,重点发展职业教育服务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策略,探索和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和支撑国家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会议发布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表明,到2015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占装备制造业比例为15%,到2020年,将比例提高到25%以上,提高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竞争力,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但同时高端装备制造高技能人才却十分缺乏,浙江地区的一大批企业面临转型升级,需要大量高端装备制造高技能人才,否则在浙江地区获得生存越来越困难,面对近年来高端装备制造高技能人才的增长远远不及高端设备的增长,而目前我国培养高端装备制造高技能人才的高等院校屈指可数,目前高等学校大多没有开设相关课程,没有专门以高端装备制造高技能作为培养的专业,这是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在课程的设置,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及如何培养合格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世界经济竞争格局正发生变革,加速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是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人才和教育的需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已成为实现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保证。未来十年,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将迎来发展的重要时期。“十二五”期间,必须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加大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培养力度,推动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转变。

二、高端装备制造企业高技能人才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薄弱。高职院校办学专业定位不明确,职业教育灌输不强,不少高职毕业生难以适应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能力要求。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受场地、资金等因素导致合格的高技能人才人数严重不足。对高技能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薪金待遇上没有真正体现出来,容易出现留不住人或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2.企业职工培训处于被动局面。企业自身重视生产与短期利益,对员工培养投入不足,使企业应承担的培训责任转移给职业院校和社会。同时企业内部培训制度不健全,缺乏为企业员工制订完整的培训计划和安排,大部分企业很少设定专门的培训部门,企业员工很少有时间去参加培训,对培训教育资金投入欠缺,缺乏针对高端装备制造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专项资金。

3.高技能职业培训的机制尚未成型。随着市场化的竞争,行业、企业的竞争加剧、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一定周期,企业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应发挥主体作用,企业是人才的最大受益者,企业经营者如果只追求利润,对高技能人才只使用不培养,形成不了企业高技能人才的培训机制,社会上的培训机制尚未形成。社会力量培训机构为数众多,但在职业教育、办学理念、规模达不到高技能人才所需要求。

4.从业者文化程度偏低,地区发展不平衡。高端技能人才学历层次偏低,以技师为例,学历层次不高,文化程度偏低,直接影响到现有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从而影响高端装备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地区分布上看,人才地区分布不合理的现状,对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将带来直接影响。

三、高端装备制造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要途径

1.根据浙江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特点,分析职业岗位能力,构建高素质技能人才知识、技能与素质体系,以适应产业升级需要。高技术领域岗位工作的人才,是行业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在面向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高技能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如何建立合适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培养合格的人才被企业所用。我国要从经济大国变成经济强国,从低端制造到高端制造,必然需要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但70%以上需要高端技能人才,需要建立产学研基地与高端装备制造基地相对应。

2.以“校中厂、厂中校”与“三位一体”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满足对高端技能人才的需求,行业企业应积极参与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中,参与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共同编制课程标准及特色教材;共同确定实训基地建设方案;选派高级工程师作为兼职教师,为院校学生授课。坚持体制创新、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形成了工学结合的组织框架。以“校企合作、产学一体”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模式,结合高端装备制造企业优秀企业文化,对接企业岗位要求,遵循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岗位知识、技能的知识体系作为支撑。

3.强化行业标准应用,培育“双师”结构高素质师资团队建设。为保证基于行业标准的特色专业建设的有效推进,强化教师工程实践能力,严格按照行业标准要求,鼓励教师到企业一线参加实践锻炼,组织教师参与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培训,考取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进行“双师”素质教师培养;通过聘请行业内企业高级技术人员、一线企业技术能手为兼职教师,建成了具有“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在江浙地区及浙江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高素质师资团队。以行业企业一线产品为载体,针对性地提出课程培养目标,以达到培养学生符合企业要求。在制定课程标准时应注重对职业能力的培养,由企业技术人员与教师共同制定,并编写与生产实际结合的培训教材,课程的内容与高端装备制造行业的新技术、工艺相结合。

4.实施项目化管理,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开展县校合作,既发挥县域的优势,又利用院校的人才、科技、教学资源优势,达到县域和院校的双赢――一方面提升学院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和服务地方能力的水平,另一方面又为县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输送高技能人才。同时与台湾龙华科技大学合作办学,第一阶段主要包括双方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体系、制订专业教学计划、实行专业教师互访学习等内容;第二阶段主要包括开展课程深层次合作、共同组建技术开发室、探索引入四年制课程体系等内容。

5.建立公共实训基地,培养高技能人才。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由于资金、人员、规模的限制,凭借企业自身很难开展培训高技能人才。可以考虑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实训基地,为中小型企业和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以校企合作的方式,积极开展高技能培训项目,以满足中小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四、结论

总而言之,提升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机制,要通过地方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面的引导和政策上的支持,结合国外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方向,以浙江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规律,将企业的利益和高校的人才培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贺正楚,潘红玉,寻舸等.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发展模式变革趋势研究[J].管理世界,2013,(10):178-179.[2] 史旦旦,任梅.浙江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12):57-60.[3] 金潇明,周劲松,文益民等.制造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与创新[J].中国电力教育,2009,(4):42-44.[4] 王晓江,田昊.高职院校专业服务社会能力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4,(4):3-5.[5] 王莉杰,涂丽华,胡春榜.基于技能竞赛视域下的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4,(10):18-20.[6] 潘万贵,林海波.校企深度合作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路径探索――基于“三位一体”模式[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6):

机制制造 篇3

河南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大省,抓紧实施《中国制造2025》,推动河南制造由大变强,对于提升河南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向中高端水平迈进、打造河南经济升级版意义重大。河南省政府依托并践行《中国制造2025》,在2014年12月发布了《先进制造业大省建设行动计划》,提出到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8万亿元,高成长性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达70%左右。如何实现这一强省目标,发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一、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促进《中国制造2025》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着眼于整个国际国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变革的大趋势所制定的一个长期战略性规划。这是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对重大技术装备需求为目标,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完善多层次人才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如何实施《中国制造2025》,首先就需要建设一批产学研用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中心,不改变它原来的隶属关系,在现有的研究院所、大学和企业的基础上,以产业联盟的形式来承担制造业强国建设的核心任务,市场化的组建,阶段性地形成成果。突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始终把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

二、河南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运行现状

近年来,河南省本着服务河南地方经济发展的原则,以鼓励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创新成果应用为目的,以协同创新为手段,通过产学研用之间的无缝联合、深度合作,形成多元协同创新机制。具体表现在:在高校、企业等建立了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研发中心;兴起了一批促进产学合作的中介中心;获批专利的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校企合作的项目明显增多;从事技术研发的人员数量增加迅速等。但是,如何促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更完备地运行,尚面临一些挑战:一是产学研用合作的层次不高,停留在技术转让、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等较低层次的合作上;二是产学研用合作的深度不够,大多數产学研合作模式中,一般由企业出资金,高校和科研院所出技术和人力,进行新产品开发和生产中的技术研发;三是产学研用合作的资金不足,已有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火炬计划等项目基金,虽然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资金总额有限,存在“量少面广”的问题;四是产学研用合作的动力不够,产学研合作各方处于不同的领域,各自追求的目标和价值观念也不一样,故合作各方动力不足,活力不强:五是产学研用脱节现象仍然存在,突出表现为“三多三少”,即为“科、企”搭桥的科技交流会、科技成果发布会多,而最终成交的项目少;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提供的科研成果、专利项目多,满足企业需要的项目少;在科技交流会上签订意向合同的多,会后达成协议实施成功的少。

三、推进河南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建设的对策

(一)指导思想

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必须坚持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互动的指导思想。首先,企业既是市场主体,又是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主体。其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市场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产学研用四大元素的结合也同样需要市场配置。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部门要想在协同创新中有所作为,也必须面对市场、贴近市场、贴近服务对象,尊重市场规律。最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必须政产学研用互动。笔者一直认为,在中国推动产学研结合不但要在产学研的后边加一个“用”字,而且还要在产学研前面加一个“政”字,应当是“政产学研用”互动。在中国推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十八届三中全会公告中,既强调市场决定性作用,又提出重视发挥好政府的作用。政府的主要任务:一是营造产学研用协调创新的环境,要做好创新政策的供给者;二是在促进产学研用合作中发挥积极的服务作用:三是构建创新秩序,通过明确产学研用的利益关系,支持产学研用的持续合作。

(二)基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高校人才队伍建设

1.改革人才考评和利益激励机制。第一,探索适应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人才管理模式:一是在选人用人上,打破职称、学历、职务、单位等限制,将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和协同能力作为聘用标准;二是以生产力标准作为人才考评依据;三是构建激励分配制度,在利益分配上重点考虑协同创新的实际成效、个人在创新团队中的作用、参与协同创新的国内外优秀人才等因素。第二,探索新的利益分配方式,通过专利许可、技术转让、产品开发、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协同创新良性发展。

2.提高人才创新能力。河南省高校要顺应“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攻关、协同创新”的要求,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一是加大科技人才培养的投入。优选一批积极投身科研的优秀人才公派出国深造,或者到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定期、定目标学习,充分激发科研人才的潜能。二是鼓励高校科研人才与相关企业签订服务协议,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三是对担任国家或省级项目开发任务的科研人才提供资金支持。四是对科研人才承担的项目,既要跟踪服务,又要跟踪了解项目阶段性目标和总体目标的实现。五是完善政策,规范和协调科研人员与所在单位、服务企业之间的关系,确保实现融合性合作。

3.营造协同创新的氛围。河南省高校之间已经设立协同中心,针对项目设立主协调和协同方,关键是需要调动参与创新的高校、科研人员的主动性,培养“协同创新,人人有责”的主人翁意识,确保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各项工作顺利实施。在实际创新活动中,通过尊重科研人才的创新兴趣,实现个人优势和创新目标的高度统一。改革协同创新的现有制度,建立远边界、跨边界、无边界的柔性科技人才选用特区,加强校校、校所、校企之间人才互聘。

(三)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保障

1.组织监督机制。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过程中,由政府牵头建立统一的管理组织,对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进行管理和监督。在现实操作中,利用现代管理手段,打破部门界限和制度规制,对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参与各方投入的资金、人力、技术等创新资源进行风险评估和监督管理,对可能产生的管理成本、意外风险等提早防范。根据市场需求的最新变化,组织可以制定未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合理整合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由组织管理者督促参与各方根据市场信息,以及前期制定好的技术路线,对协同创新项目进行评估。优秀的组织监督可以根据市场风险评估,结合企业发展实际,统一调动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学科、科研和人才资源,防止出现协同创新中信息不对称、信息披露不完全等问题,最终帮助创新各方规避风险,以顺利、高效地完成协同创新项目。

2.科研资源流动机制。整个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的运转需要充分调动参与各方的资源,其中包括政府的政策扶持信息和资金、企业生产设备、大学的人才和基础研究环境、科研机构的专业研究设备等。如何最高效率地利用好各种技术创新资源,直接影响到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最终结果。所以,要促使科研资源以更低成本合理地流动,特别是稳定非人力资源的流动和鼓励科研人才的流动。人才流动有助于形成社会关系网络,有助于信息和技术传播。各级政府应鼓励高等院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调整专业设置,构建交叉融合、特色鲜明的整体学科体系;允许教师、科技人员在高校与企业之间双向交流与互动;鼓励高等学校教师、科研人员携带科技成果或者有效专利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或者以个人股份进入科技型企业,鼓励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根据市场需要,采取长期合作模式,建立人才“教育一培训一生产”基地,促进各方人力资源的交流与合作,健全企业委托培养人才、企业设立大学奖学金、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等模式。

机制制造 篇4

一、机制业绿色制造体系框架

绿色制造 (Green Manufacturing) 是一个综合考虑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先进制造模式, 其目标是使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生产周期中, 废弃资源和有害排放物最小, 资源利用率最高。可以说, 绿色制造是机制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制企业应改变过去的生产→流通→消费→废弃的开式循环生产模式, 在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充分地考虑回收的问题:在原来的生产模式中增加一个"回收"环节, 建立具有机制业特色的闭式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 (图1) :采用绿色材料, 绿色能源, 经过绿色生产流程产出绿色产品。严格遵循ISO9000系列国际质量标准和ISO14000国际环保标准, 通过采用绿色制造技术, 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 原材料和能源的利用率达到最高。

二、绿色制造技术在某发动机企业应用

该发动机制造企业将打造绿色动力作为自己的使命, 在发动机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 采用先进的绿色制造技术, 将废弃物和有害排放物减到最低, 节约资源, 保证发动机的绿色度, 从而大大提高了制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 绿色设计。

传统的发动机设计仅从结构和功用、外观、加工、生产管理等角度考虑, 设计概念是以市场需求为基础, 设计过程中缺乏环保意识。企业全新的产品绿色设计贯穿产品需求、设计、制造、使用到回收再生整个全生命周期, 并行考虑产品的TQCSE (Time, Quality, Cost, Service, Environment) 属性。1、虚拟设计。利用虚拟样机技术, 通过三维CAD建模软件建立产品数字模型, 并在虚拟环境下对模型的结构合理性、可装配性、可制造性及功能等进行适时评审、修改。建模数据可直接用于模具设计、仿真和加工。在自上而下的布局设计中, 可以有效地避免可能出现的干涉和其它不合理问题。此项技术大大提升了该企业的信息化进程。2、标准化、模块化设计。随着社会不断发展, 对发动机的结构、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发动机更新换代的周期也越来越短。因此, 在发动机设计时, 很有必要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 (1) 通过标准化、模块化设计, 可以简化发动机结构。采用相似性的零件及适当的整体尺寸, 提高材料利用率;符合加工工艺性, 减少加工过程中的材料和能源消耗;便于回收, 实现资源的再生回用;便于维修, 延长使用寿命。 (2) 标准化设计可以提高零部件的通用性, 适合大批量生产。3、并行设计。基于并行工程的理念, 由设计、制造和环保等相关人员参与发动机的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整个过程。企业PDM系统整合设计部门使用的CAD/CAPP/CAM/CAE (4C) 等软件、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ERP) 、办公自动化系统 (OA) 等资源, 有效地实现了产品的数据集成、过程集成和应用集成, 将企业的“信息孤岛”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企业全局信息系统。通过这个集成平台, 可并行考虑发动机全生命周期中影响资源利用与环境的所有因素, 优化各个设计环节, 提升整个制造系统的柔性, 提高资源利用率, 降低废品率, 节约资源, 实现并行式绿色设计。

(二) 绿色制造。

通过大力推行绿色加工, 提高资源利用率, 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改善机械加工时的人机友善性, 实现整个机械加工过程的优质、高效、低耗及清洁化, 使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优化。1、虚拟制造。虚拟制造 (图2) 可实现产品加工过程、工作过程、装配过程、拆卸过程、回用过程的模拟仿真, 可以有效评估产品的经济性、功能性、全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能源和资源利用率, 为产品设计改进提供依据;可提高产品的设计质量, 减少设计缺陷, 优化产品性能;可提高工艺规划和加工过程的合理性, 优化制造质量;实现柔性加工和敏捷制造, 缩短制造周期, 降低生产成本。2、绿色制造工艺。在产品制造过程中, 以传统工艺技术为基础, 大力推广节约资源消耗的绿色技术, 即在机械制造过程中, 优化零件加工工艺方案, 达到合理利用资源、降低零件制造成本、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负面影响。 (1) 应用干式加工。目前干铣削等干式加工得到了普遍应用, 它简化了工艺、减少成本并消除了冷却液带来的废液排放污染和回收等问题, 是绿色的机械加工工艺。它的应用不仅局限于铸铁的干铣削, 也可以扩展到机加工的其它方面, 但要求刀具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耐磨性, 机床则要求高速切削, 有冷风、吸尘等装置。 (2) 发展少无切削工艺。在热加工过程中应用工艺模拟技术, 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优化工艺方案, 预测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陷和防止措施, 从而能有效控制和减少毛坯件的加工余量。在冷加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高速切削技术, 缩短加工时间, 提高了生产效率, 有效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3) 采用新型刀具材料。大力推广涂层刀具和可转位刀具, 减少刀具磨损, 提高刀具利用率, 尤其对于复杂、贵重材料的刀具磨耗是降低材料消耗和生产成本的一条重要途径。 (4) 重视废弃物回用。通过两种途径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影响:一种是对切屑、废品等废弃物进行循环再利用, 另一种是对于退回翻修的产品零部件作为再制造生产的原料。企业重视产品废弃后的回收利用, 成功实现了闭式循环的绿色制造模式。 (5) 提高加工柔性。企业整个加工系统由五、六十年代的旧机床和数控机床、加工中心、FMS等组成, 通过大量配备先进的数控设备和优化配置加工资源, 提升了整个加工的机器柔性、工艺柔性、运行柔性。加工系统能够快速实现重构, 对于新产品开发及产品更新换代具有快速的响应能力, 缩短生产周期, 降低了生产成本, 加快了企业绿色制造的进程。

在采用绿色制造工艺技术的同时, 积极推行先进的生产制造技术 (如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等) , 努力提高企业员工的绿色工程意识。通过强化管理, 完善工艺路线, 规范工艺标准,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工艺纪律, 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相当比例的污染。

三、结束语

绿色制造是制造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它将使传统的制造业产生巨大的变革。企业可以通过对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推行“绿色工程”, 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节约能源、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污染, 打造出优质绿色产品。

摘要:本文介绍了绿色制造技术, 构建了符合机制业特点的绿色制造的体系框架, 阐述某发动机制造企业在产品设计与制造中采用的绿色技术和绿色工艺, 企业初步实现“高效、低耗、绿色环保”的绿色发展目标。

关键词:绿色制造,绿色工艺,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机制制造 篇5

回收再制造属于逆向供应链,是近年来供应链研究的热点之一。Savaskan(2004)讨论了三种不同的分散式逆向供应链,得出由更接近消费者的零售商负责回收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效率最高[1]。Ferrer,Swaminathan(2006)建立了新产品到再制造产品的两周期定价模型,并推广到多期,分别研究了单寡头垄断和第三方介入情形下制造商新产品和再制造新产品定价策略[2]。Heese,Cattani(2005)探讨了双寡头垄断市场中回收废旧产品对寡头竞争优势的影响[3];郭军华(2012)探讨了消费者对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WTP不一致情况下,两种产品的最优化定价策略,指出集中式决策相对于分散式决策更有效率[4]。在逆向供应链内部激励机制研究方面,Holmstrom,Milgrom(1987)较早的提出了委托代理理论模型,并认为可以用委托代理分析框架研究计量经济学中的问题,该模型在激励机制设计的文献中被大量采用[5];我国学者张维迎(1996)在其著作中系统地研究了委托代理问题[6];伍云山,张正祥(2006)从制造商的最大利益出发研究了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逆向供应链的激励机制[7];王文宾,达庆利(2009)应用委托代理理论研究了基于回收努力度的逆向供应链的激励机制[8];孙多青等(2008)研究了多零售商参与下的逆向供应链激励机制[9]。在政府参与逆向供应链的外部激励机制方面,黄颖颖等(2008)研究了政府与回收企业的Stackelberg激励模型[10];付玮琼(2011)研究了家电逆向物流的委托—代理政府激励机制[11];丁一(2011)建立了政府激励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探讨了政府如何激励两个企业参与多任务竞争机制[12]。

但是,在政府参与激励企业进行回收再制造的研究方面,付玮琼忽视企业参与博弈的经济效益也是政府的收益;丁一也认为企业是单纯因为政府的激励而参与回收再制造的,忽略了企业回收再制造也可以给自身带来经济效益。所以,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作者在企业同时参与回收和再制造的两项任务的前提下提出了考虑到社会效益的政府和单个企业之间的博弈模型,从而为我国大力发展回收再制造产业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1 模型假设

政府委托企业进行产品的回收再制造,但是企业可能会从自身利益考虑不愿意节能减排,或者由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道德风险问题,所以政府要制定激励合同对企业进行激励。现对模型作如下假设:

(1)政府是风险中性的,企业是风险规避的。

(2)企业同时参与产品回收和再制造环节,在这两方面的努力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效益的产出函数不但取决于企业的努力程度,也受外界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环境效益产出函数∏m=ma1+ζ1,经济效益产出函数∏n=na2+ζ2。a1,a2为企业努力水平向量,a1为回收努力,a2为再制造努力,m为与a1有关的环境效益产出系数,n为与a2有关的经济效益产出系数。ζ1,ζ2是均值为0,方差为σ2的正态分布随机变量,代表外生的不确定因素。。企业回收再制造总的成本函数为为大于零的常数,c12表示两成本之间的关系。

(3)针对企业在回收再制造中付出的努力,政府给予经济奖励作为鼓励和支持。回收补贴为α,政府的激励合约。β1,β2为政府激励强度向量,0≤βi≤1 i2=1,22。

2 模型设计

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它的期望效益不仅包括企业回收再制造带来的环境效益∏m,也包括企业自身在回收再制造过程中创造的经济效益∏n,所以政府期望收入Ev等于政府的期望收益减去激励成本

企业的实际收入w等于企业参与回收再制造所创造的经济效益∏m加上政府的激励收入再减去企业的回收再制造成本

但是,由于企业的效用函数具有不变绝对风险规避特征,即u=-e-pw,其中ρ是风险规避度量,则企业的期望收入即企业的确定性等价收入CE等于企业的实际收入w减去企业接受政府激励的风险成本

用表示企业的保留效用,如果企业接受政府激励所带来的的期望收入小于企业的保留效用,即,则企业选择拒绝参与回收再制造,不接受政府的激励合约。因此,企业的参与约束IR可以表述如下:

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政府不能观测到企业的努力水平,企业又都是“理性的”,即在一定条件下总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所以政府的激励合约必须考虑到企业选择努力水平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收入CE的情况,对公式(4)左侧求最大值后得到诱导出的企业努力度即激励相容约束IC:

企业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时的努力水平是回收成本和再制造成本之间的替代关系、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产出系数、政府对回收环节和再制造环节的激励强度的函数。可以推断,政府不同的激励强度组合会促使企业在回收和再制造环节各采取不同的努力水平。

政府在满足上诉参与约束IR和激励相容约束IC两个约束条件的基础上再来寻求最优的激励机制以实现自身期望收入Ev的最大化,使企业在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努力工作的同时也最大化了整体的社会效益。则政府的问题是选择,解下列最优化问题:

整理可得到政府激励的最优化模型:

将公式(7)最大化,可得到最优化的两个一阶条件为:

以上通过对政府激励的委托—代理模型的建立和求解,得出了促使社会整体效益最大化的政府激励强度模型,下面将对模型结果进行分析。

3 模型分析

在企业的实际生产中,废旧产品的回收环节必然影响到再制造环节,企业在回收环节的成本和再制造环节的成本是相互替代的,即c12>0。在回收再制造过程中,由于企业努力的不确定性很大,根据付玮琼的研究成果,假设σ2→∞,可以发现,c12绝对值越大,β2越大,即企业回收和再制造努力的成本替代效应越大,政府对企业再制造环节的激励力度应该越强。否则过高的β1会促使企业在从事回收再制造的过程中把过多的精力和资本投入到废旧产品的回收上,而忽视产品的再制造环节,但依然能从政府那里大量获利,这不利于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和节约利用、增值利用,并且可能造成大量已回收资源的堆积浪费,不利于再制造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有悖于国家的再制造产业政策。

针对目前情况,政府有两种方法促使企业增加在产品再制造环节的努力,促进废旧产品的回收环节和再制造环节协调健康发展。一是根据企业业务结果的观测值进行奖励并弱化对企业回收环节的奖励力度,减少企业在回收环节的机会成本。例如根据企业的产品回收率考量企业在回收环节的努力度;根据企业对回收产品的再制造率或最终的产品废弃率考量企业在再制造环节的努力度。第二种方法就是在对回收给予奖励的同时,对产品再制造环节给予更强的激励或惩罚组合,包括经济和政策上的多重扶持以及严惩。例如对企业回收的产品制定补贴标准的同时制定回收产品的再制造标准,企业进行了产品回收就给予奖励,但在再制造环节对再制造率不达标的企业给予惩罚,再制造率高的企业则给予相对回收环节更大的奖励。既不挫伤企业参与回收环节的积极性,也使企业乐于开展再制造,有助于推动整个回收再制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4 结论

如何激励企业参与回收再制造是逆向供应链中的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本文在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下研究了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政府如何建立激励机制来激励企业参与回收再制造的问题。通过对模型的求解得出政府的最优激励解,并且分析指出不同的激励强度可以促使企业调整回收和再制造两个环节的努力度,通过政府的激励调控实现回收再制造产业的协调发展。针对政府与回收再制造企业之间的激励博弈问题,本文设计的只是政府和单个企业之间的委托—代理博弈,有待于更深一步的研究,比如政府与众多企业之间的博弈以及政府对企业回收再制造的具体考核指标的量化等,为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

摘要:为了激励企业参与回收再制造,根据委托—代理理论,设计出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单阶段多任务的政府与企业间的博弈模型,得出了政府的最优经济激励强度,并分析了在不同的激励强度组合下企业的努力度差异。研究发现如果企业投入回收和再制造努力的成本是相互替代的,政府应该加强对企业再制造环节的激励强度。

机制制造 篇6

1 把握航空制造产业发展方向, 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 不断引进先进航空制造技术, 提升专业内涵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当今中国制造业所需的具有专业技术实施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历史使命。[1]要做好高职航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就必须了解该专业人才市场的过去和现在, 准确预测其未来, 以此为依据做出正确的人才培养决策。我院依托“航空职业教育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进行了广泛的行业发展调研。

1.1 行业发展背景:我国航空装备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为航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在军用航空领域, 随着战斗机、直升机、航空发动机的型号和技术突破, 我国已成为少数几个具有全系列航空器研制能力的国家, 跻身航空工业强国。大飞机、大运输机、大直升机、大发动机等一大批项目的成功将使得中国航空工业面临数千亿的新增市场规模。以中航集团为例, 歼10、歼11、直9等先进产品完全成熟, 出口加内销将促进行业平稳增长;除上述产品外, 预计航母舰载机、枭龙、L15、直8 (AC311) 、直10及直15等新机量产将推动行业快速增长。

在民用航空领域, 无论是干线还是支线飞机在我国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据有关部门预测, 2020年我国大型军用运输机的需求将超过500架份, 销售收入有望超千亿元, 需要新增干线客机1600架左右, 总价值为1500亿美元至1800亿美元。在通用飞机方面, 随着《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指导意见》的出台, 未来5-10年, 其增长率将达到30%, 未来十年通用航空市场需求容量将达到1500亿元。

2008年2月29日, 国家批复“长株潭地区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规划, 湖南省委、省政府全力打造国家航空航天高技术产业基地, 即株洲中小航空动力产业核心区和长沙航空工业园。目前落户“一区一园”中的中航起落架责任有限公司、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608所) 、航空动力机械公司 (331厂) 和中南传动机械厂 (300厂) 等几家大型企业年生产能力都在10亿以上。2011年4月正式挂牌成立的湖南通用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 总投资50亿元, 规划用地830亩, 预计到2020年实现年产60亿的产值。

1.2 人才需求背景:旺盛的行业人才需求为航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随着全国及湖南省航空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市场对熟悉航空产品制造的机械制造类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十分旺盛。由于航空机械产品材料多为铝合金、高温合金以及复合材料, 加工困难, 对刀具和工艺要求高, 且结构复杂, 精度要求高, 质量控制非常严格。航空制造行业对机械制造技能人才不仅要求掌握基本的、常规的机械加工技能, 同时需要掌握飞机钳钣铆;铝合金、高温合金以及复合材料加工;多轴加工、车铣复合加工等技术, 熟悉各种机械加工刀具, 同时要求具有高度责任意识、保密意识等, 因此普通机械制造类技术技能人才难以满足航空制造行业需求。

根据我院对哈飞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沈阳黎明发动机有限公司、四川成发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飞机国际航空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洪都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20余家航空制造企业的实地调研了解到, 仅上述企业近3年每年对高职层次的熟悉航空产品制造的技能人才需求缺口就达到1500余人。在湖南省, 以中航起落架责任有限公司、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 (608所) 、航空动力机械公司 (331厂) 和中南传动机械厂 (300厂) 等航空制造企业为代表的株洲中小航空动力产业核心区和长沙航空工业园, 对熟悉航空产品制造的技能人才需求年均增幅为10.2%, 人才需求缺口近3年年均超过500人。航空制造企业不得不每年花大量时间、大量资源对招进的普通机械制造专业的毕业生进行基本的航空产品制造和职业素养的再教育, 加重了企业负担。

随着全国及湖南航空产业的发展、升级, 制造产品呈现高端发展趋势。产业升级对机械制造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掌握多轴数控加工、车铣复合加工、特种加工等技术, 熟悉航空材料加工性能, 具有高度责任意识的高端机械制造技术技能人才将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1.3 以航空制造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 以先进制造技术为契合点, 不断提升专业内涵建设

高职高专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应根据当地的区域经济、紧密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2]因此, 我院针对航空工业快速发展的新局面, 以多轴联动数控加工、激光快速成型、数字化工艺设计等新技术、新工艺为契合点, 重点建设航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 不断提升专业内涵建设。

2 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 建设“工学六合”的特色化航空制造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校企合作, 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积极探索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校企合作新模式。我院航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依托“航空职业教育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与中国南方航空工业 (集团) 有限公司、中航工业长沙5712飞机工业有限公司、中航工业飞机起落架有限公司、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 (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等航空制造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安排学生到航空制造岗位顶岗实习;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到上述企业进行顶岗实践;与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承担技术服务、员工培训任务等。通过校企深度融合, 本专业逐步推进和完善了“工学六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即专业定位与产业需求相结合, 课程体系与职业能力相结合, 课程内容与岗位要求相结合, 教学情景与工作情景相结合, 顶岗实习与学生就业相结合, 学校考核与社会评价相结合。主要成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加强航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与航空制造产业对接, 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

本专业依托学院协同创新平台, 每年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召开校企合作联席会议, 及时跟踪航空制造领域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分析企业对从业人员的需求变化、岗位要求变化状况等, 每年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动态调整;有针对性地为合作企业选拔培养了多名优秀学生, 储备技术人员;为企业举办了多期在岗研修班, 解决行业企业对员工技能提升和知识更新的需求。

2.2 建立校企人才共育机制

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 将学院的教学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 将航空工业行业标准融入专业教学, 共同构建课程体系、课程标准, 合作开发本专业核心课程的校本教材、教学资源, 使教学内容与生产岗位要求相一致;校企双方共建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评价体系, 共同指导和管理学生生产实训、顶岗实习, 大大提高了实习实训质量。如在实践教学中, 我们引入了航空发动机蜗轮轴加工、航空发动机叶片多轴加工等典型案例。

2.3 以航空职业教育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为依托, 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人员互动交流

本专业教师定期进入中国南方航空工业 (集团) 有限公司等企业顶岗实践, 与企业专家共同开展技术攻关;企业专家定期进入学院与专业教师共同进行课程建设、承担专业教学任务、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等。南方航空工业 (集团) 有限公司、长沙5712飞机工业有限公司的多名专家、首席技师不仅承担本专业的教学任务, 还多次担任我院承办的职业技能竞赛裁判。

2.4 与企业实现合作共赢, 成果共享

学院为合作企业选拔输送优秀学生, 并充分利用自身师资优势, 积极开展企业职工培训, 为企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也引进企业专家为师生开展新技术讲座、技能培训等活动, 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本专业有多名教师先后承担了航空制造企业、军队航空修理企业的技术课题。

3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 构建“工学结合、知技融通、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

3.1 航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的设置从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航空制造企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着手, 按职业岗位应掌握的知识和应具备的能力来设置课程。以知识应用为主线, 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确保核心课程, 综合相近课程, 删除不合理课程, 增开新技术课程。加宽加厚基础课程平台, 夯实专业基础;大力推动多轴联动精密加工、激光快速成型等新技术、新工艺的引入, 持续改进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增加综合性的选修课程、拓展课程, 强化学生拓展能力培养, 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更多选择;加强顶岗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教学设计和管理, 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文化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 以职业素养养成教育为主线。

这样设置的课程体系体现了高职课程的特殊性:既保障了高等教育学科知识的系统性, 又强调了职业能力的培养;既保障了同一专业不同岗位职业技能的培养, 又强调了专业综合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它以就业为导向, 突出岗位能力培养, 构建了“工学结合、知技融通、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 如图1所示。

3.2 航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建设

机械制造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是密切理论教学与机械工程生产实际, 强化大学生生产技能的重要手段。[3]本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专项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

专项技能训练主要是机械制造中各种制造手段的训练, 包括普通机械加工机床操作、数控机床操作、机械装配与调试训练等。训练过程以实际航空零件加工为载体, 采用项目教学法。学生以项目组为单位, 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零件加工工艺编制、刀量夹具准备、零件加工操作、零件尺寸检测等工作, 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培养其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图2) 。

综合技能训练主要是航空零件加工综合实训。项目的实施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行业标准为标杆, 由教师指定产品项目。学生以产品项目小组为单位, 在教师指导下, 分别从工艺设计、刀量夹具选用、加工操作、质量检验等方面进行实际操作训练, 最终完成航空零件的加工。整个综合实训项目教学遵循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素质提高为基础的原则, 注重学生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品质的养成, 强化基本技能、综合技能的培养, 在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 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 (图3) 。

4 创新教学模式, 增强教学效果

4.1 全面推行“工学交替、知技融通、能力递进”的教学模式改革

结合航空工业标准, 加强基于6S管理与星级评价体系的实训教学场所建设, 完善理实一体教学模式, 模拟企业生产现场教学;加强与本地区航空制造企业合作, 采取校内生产性实训和企业顶岗实训相结合的办法, 全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水平。

本专业依托学院智慧校园网络平台, 开展了《数控编程与操作》等核心MOOC课程和《多轴联动加工》SPOC课程建设, 建立数控编程、仿真加工等网络仿真学习平台, 强化信息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推动自主学习、在线学习等学习模式改革。

4.2 在专业课教学中推行案例教学法

我院已广泛开展专业教师到工厂企业轮训活动, 本专业的六位专业教师都在企业挂职或顶岗工作半年以上, 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和模具设计、加工案例。在此基础上, 我们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广泛开展了案例教学。教师在制定授课计划前根据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精心挑选案例, 编制成案例资料, 提出需解决的问题, 拟定让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研究的程序。让学生凭其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独立思考、自由讨论, 然后带着实际问题学习理论。随着课程的进行, 教师在教学案例之外再给学生另行布置工作任务, 学生根据教学案例中学到的知识逐步完成自己课题的分析设计。在一个项目理论授课结束时, 组织学生交流经验, 总结学到的知识。教师参与其中, 对学生的不足进行补充和纠正。

4.3 以“工学结合”为指导思想, 加强实践教学的真实性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关键所在, 只有让学生接触实际、切实观察与体验, 反复训练, 才有可能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本专业实训场地齐全, 设备先进, 针对各项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建立了完善的实训课程体系。以《机械制造工艺》课程为例, 我们从航空制造企业选取了航空发动机蜗轮轴 (高温合金材料) 、支承座 (合金结构钢30Cr Mn Si A) 、航空发动机喷嘴 (高温合金材料) 、航空发动机叶片 (硬铝LY12) 等代表性案例来阐述轴类中等复杂零件加工工艺、薄壁及外形不规则零件的加工工艺、小型超精密零件加工工艺、精密复杂零件多轴联动加工工艺等教学内容。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 我们广泛采用上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模拟企业的生产实际, 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训练, 从而不断深化学生职业能力, 提升教学效果。

5 结束语

现代企业需要的是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且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因此, 高等职业教育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 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同时利用现代教学手段, 积极开发、完善项目教学模式, 鼓励学生多思路、多角度学习, 并指导学生在实践训练中不断积累工作经验, 强化职业能力。我院航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以人才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为依据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工学结合、知技融通、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 积极推行项目化专业教学改革等举措, 大大改善了本专业的教学效果, 学生多次在省级专业技能比赛中获得佳绩, 毕业学生获得了较好的社会评价。

摘要:为满足航空机械制造行业人才需求, 本文结合学校特色, 分析了我院航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建设背景, 制定了特色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日标, 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实验实训教学等方面提出了特色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 为高职院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快速形成品牌特色、打造复合型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教育,机械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白雪宁.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分析[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2:52.

[2]金莹, 赵云龙, 洛辉, 韩明刚.简述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4, 2:210.

制造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探讨 篇7

(一) 知识型员工的含义

知识型员工指在企业中从事生产、创造和应用知识的活动并为企业做出创新型的贡献、带来知识资本和货币资本快速增值并以此为职业的人员。

(二) 知识型员工的特征

知识型员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的效率, 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可归纳为三种知识型员工的能力、知识型员工的需求、知识型员工的价值。

1.知识型员工的能力。知识型员工一般具有从事生产、创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为企业带来知识资本增值。 (1)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2) 具有相应的专业特长和较高的个人素质。 (3) 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2.知识型员工的需求。知识型员工作为企业中高素质、高层次的人才有最高价值追求, 注重追求社交需要、尊重需要。热衷于挑战性的工作, 追求完美的结果, 渴望赢得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 以自我价值作为人生奋斗的最高目标。 (1) 高自我发展需要。 (2) 高工作自主需要。 (3) 高工作成就需要。

3.知识型员工的价值。知识型员工不仅表现为因自身人力资本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价值, 还表现为同一个知识员工对不同的企业核心能力的价值也不同。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两方面: (1) 知识型员工存在价值。 (2) 知识型员工绩效价值。

二、制造业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的现状

(一) 知识型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本投资的补偿不足。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重要资源而作为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知识型员工, 则是企业的战略性人力资源因此, 在知识经济时代, 对人力资源的关注实质上更多的是对知识型员工的关注。知识型员工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实现自身价值的补偿, 是知识型员工的自然要求。

2.薪酬规划不尽合理。尽管随着中国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 对外开放程度的加强, 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 薪资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现象得到了一定的控制, 但由于一来传统收入分配制度的影响还没有消除, 二来中国的“政企分开”总体来说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 因此企业薪资分配中各级人员“级差过小”的“平均主义”现象至今仍然存在。

3.职业通道狭窄。对专业技术人员传统的奖励方式就是将其提拔到管理层, 在“官本位”的道上攀升, 这种做法具有严重的弊端。管理工作可能不符合某些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目标, 他们并不想获得更高的行政职位或是拥有更大的管理权力。

(二) 建立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主要原则

1.尊重理解原则。尊重理解员工首先是尊重员工的言行, 企业管理者应该最大限度地与员工进行平等的沟通。尊重员工还表现在尊重员工的价值观。只有尊重员工的价值观, 才有可能让他们融入到团队的管理理念和团队文化中来。

2.公平公正原则。公平公正是有效激励的前提和基础, 一般说员工认为一些具体的激励措施, 如奖金、竞争、晋升、权力等是公平的, 才会满意, 起到激励作用。坚持公平原则必须做到:一是报酬系统公平, 二是评价系统公平, 三是企业内部与外部薪酬水平等方面的一致性。

三、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一些措施

(一) 建立共同愿景

将企业的目标、前途与员工的个人发展捆绑在一起, 并通过充分的双向沟通形成共同愿景。通过充分的双向沟通来构建共同愿景, 一方面充分尊重员工的个人愿望、想法, 另一方面, 要积极地向员工反馈其从事的工作对于企业战略的作用及其进展的情况。员工看到公司目标在自己手中一点点实现, 会有一种特别的凝聚力”。构建共同愿景是企业激励员工的核心, 也是本文下述各种激励措施所围绕的中心。

(二) 实行人本管理

知识型员工大都认为工作本身就是对他们的主要激励, 他们喜欢处理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为有效激励知识型员工, 企业必须精心设计, 合理安排, 为知识型员工提供全方位的工作激励。

1.丰富工作内容。知识型员工对工作、事业有着强烈的追求。一份枯燥乏味的工作, 只能侄桔他们的创造能力, 消磨他们的斗志。从这个意义上说, 必须不断地丰富工作内容, 扩大其工作责任范围和独立自主性, 使工作真正具有吸引力, 才能实现激励知识型员工的目标。

2.实行弹性工作制。知识型员工一般从事思维性工作, 知识型员工更喜欢独自工作的自由和刺激, 以及更具张力的工作安排, 另外工作过程的难于监控更决定了这个特点。企业可根据本企业和员工的实际情况制订弹性工作制。弹性工作制降低了因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的单调性而产生的枯燥

(三) 建立优秀的管理机制

1.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知识型员工的特点设置岗位, 明确岗位职能与责任, 将制度化和灵活性有机结合, 相辅相成。制度有利于企业内部协调, 灵活机制又可以保证制度顺利执行。

2.优化员工心理环境。关心知识型员工的成长和发展, 创造一个心情舒畅、团结和谐的心理氛围, 既可提高员工对工作的努力程度, 又可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这将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和壮大。

3.建立良好的组织氛围。充分认识和利用非正式组织, 增强企业活力。对于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必须高度重视人际关系。建立沟通与反馈机制。在知识型员工团队中, 领导界限模糊化, 通畅的沟通渠道良好的反馈机制, 有利于知识型员工的学习、合作、创新等。

(四)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制造业企业应致力于在企业的发展中塑造企业文化, 并将企业文化根植于员工的意识之中。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其核心是企业价值观, 通过企业价值观的塑造、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的树立, 使人产生归属感、自尊感、成就感, 使知识型员工从内心产生出一种情绪高昂、奋发进取的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陈钰.浅谈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及策略[J].人力资源管理, 2011, (4) :35-36.

[2]姚远.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设计[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2010, (5) :47-49

机制制造 篇8

关键词:中小制造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

一、中小制造企业制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意义

从中国近几年的发展情况可以了解到, 中小制造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部队, 据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中小制造企业数量占制造企业总数的99%以上, 可见中小制造企业不论是在经济贡献方面还是在推动社会发展、吸收社会劳动力方面都发挥着巨大力量, 中小制造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增长极。虽然中小制造企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巨大, 但是近几年中小制造企业破产倒闭也变得司空见惯, 这有外界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源于中小制造企业自身的问题。良好的财务危机预警机制有助于中小制造企业抵御一般的内外部风险, 可推动中小制造企业平稳发展。财务危机预警机制是企业预警系统的核心, 具有整合信息、监测财务运行情况、判断财务危机并进行调整修复的功能。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能为企业的经营者提供决策经营有用的信息, 是保证中小制造企业科学经营的核心点。

二、中小制造企业财务危机产生原因分析

中小制造企业受国内外环境影响较大, 产生财务危机的原因也比较复杂, 总体来说主要有来自外部的影响和内部的缺陷。

第一, 外部原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紧密、更加频繁, 一国经济的转变可能会影响全球经济的转向。中小制造企业主要受国内外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政策与法律环境、科学技术环境等影响。近几年国外经济低靡, 特别是2008年以来的全球经济危机、次贷危机等的影响, 导致大量依靠出口的中小制造企业在出口方面变得举步维艰, 此外跨国集团的进驻也对国内制造企业产生巨大冲击。另外根据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 中小制造企业还受到五种基本力量的影响, 分别是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的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此外金融工具的创新在为中小制造企业的筹资和投资提供方便的同时也明显加大了中小制造企业的财务风险, 增加了财务危机爆发的机率。可见中小制造企业面临的环境复杂, 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具有自己的特色, 必须有良好的管理体系做支持, 想降低财务风险就必须有适宜的财务危机预警机制做支持。

第二, 内部原因。中小制造企业的内部环境主要由生产环境、管理环境、营销环境等方面构成。由于我国大部分制造企业依旧停留在加工、制造层次, 企业生产制造的产品科技含量低, 市场竞争力弱, 利润空间低, 受环境影响较大, 面临的各类风险也较大中型企业多, 在市场竞争中, 众多中小制造企业为了竞争有可能采取价格战或采取其他措施, 这些都加大了财务危机爆发的机率, 最后可能走上破产倒闭的道路。由当前的制造企业发展现状可见, 中小制造企业当前所处的生产环境、管理环境、营销环境等方面都比较差, 无法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 更无法与国际化接轨, 这必然为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埋下败笔。财务管理是中小制造企业经营发展的核心, 中小制造企业拥有适宜的财务危机预警机制就能有效预防财务风险, 也能有效降低来自生产、管理及营销方面的风险。

三、中小制造企业财务危机的特点分析

国内外学者已经对财务危机给予各种定义, 国内的学者谷棋和刘淑莲认为财务危机是指企业无力支付到期债务或费用的一种经济现象, 包括从资金管理的技术性失败到企业破产以及处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

第一, 财务危机具有期间性, 中小制造企业发生财务危机主要是指各种财务活动行为累计发生的失误。主要反映在资金的筹集、投资决策、耗费、占用、收回、分配等各个财务管理环节上所出现的失误。各个环节的失误都集合在一起, 造成中小制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量小于现金流出量, 不能按期偿还到期债务从而引发财务危机。

第二, 财务危机具有多样性, 这主要与中小制造企业经营过程的多样性及财务活动行为的多样性紧密相关。随着全球化及知识经济的到来, 中小制造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 同时还要面对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不仅要承受高新科技产品的打压还要承受传统产品市场的竞争压力。此外中小制造企业的经营过程从产品的加工制造到销售货款的回收入账中间涉及到很多环节, 这中间每一个过程都可能产生财务危机。

第三, 财务危机具有突发性, 由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及财务行为的多样性, 经营管理者不可能把握控制很多突发因素, 或者说有些突发因素更多是受到很多内外部复杂环境的影响, 财务危机的爆发很难意料。

第四, 财务危机具有预测性, 由于中小制造企业财务危机的爆发是由长期财务矛盾的积累而引发的, 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 因此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及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在平时多留意企业整体的运转情况, 采取有效的财务控制手段和财务危机预警机制。预测和监控危机的源头, 做到事前、事中、事后三控制, 有效遏制财务危机的产生。

第五, 财务危机具有灾难性, 财务危机由于来源的多样性和期间性一旦产生可能会给中小制造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最终导致破产清算。

四、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及措施

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能有效的预防财务危机的发生, 为中小制造企业的经营发展保驾护航, 互联网的普及也为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可能。

(一) 中小制造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机制建立的思路

财务危机预警机制是以一套标准制度为指导, 以企业的信息化为基础建立的, 贯穿中小制造企业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 做到事前、事中、事后三控制。具体的机制构建思路如图1所示。

中小制造企业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面临的财务风险通常是指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这两个方面。因此, 控制好中小制造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将实际情况与企业设定的标准制度进行比较, 及时纠正出现的偏差, 就能避免财务危机。

财务风险是企业的负债所引发的, 指制造企业中负债资本占全部资本比率的变化可能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及中小制造企业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所导致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之间的偏差所带来的损失。中小制造企业在筹资、投资、资金营运及收益分配过程中也可能发生财务风险。在财务危机预警过程中需要预防从事财务行为活动带来的风险, 合理控制财务方面带来的风险。一是财务结构控制, 主要是检查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长期资金与短期资金比例是否合理, 企业的各项资金来源组合比例是否与当前的经营发展情况相符。二是成本管理控制, 主要分析中小制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发生的成本是否合理, 企业是否有利润结余, 应收账款催收是否及时, 是否有拖欠供应商货款等现象。三是负债管理控制, 主要是防范企业不合理的负债比例, 谨防负债比率过高, 同时注意合理的利用财务杠杆合理利用负债。四是资产管理控制, 防范资产的流动性风险, 不仅要关注流动资产的风险还需要重视固定资产、存货等非流动资产的管理, 谨防短期借款用于长期投资等这些结构性错误的搭配引起的财务风险。

经营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企业财务经营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供应商方面、生产方面、销售方面及其他因素的变化都可能引起制造企业利润的变化, 可能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 最后可能引发财务危机。一是供应商方面风险控制, 中小制造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过程中要确保有稳定的供货来源, 要有存货采购、管理制度, 谨防供应方面带来的风险。二是生产方面的风险控制, 需要吻合市场需求并与销售方面进行统筹协调, 谨防产品的适销不对路、产品质量不合格、新技术应用失败、管理不善等带来的风险。三是销售方面风险控制, 依靠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 研究市场需求、消费者偏好等对企业的影响, 预防替代品及消费者、销售决策失误等方面带来的风险。四是其他方面风险控制, 中小制造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会受到通货膨胀、国家税收政策调整、自然气候变化、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变化及其他宏观政策变化的影响, 企业需要有预防措施, 减少由此带来的财务风险。

(二) 中小制造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建立的步骤

中小制造企业可以在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指导下, 分步进行预警监测, 首先需明确具体的监测对象, 再根据行业中平均指标值、优秀指标值、实际完成值建立预警指标数据库, 综合考虑本单位实际情况及行业情况确定预警值、寻找警源、确定警兆、判断警情级别, 借助计量模型建立预警模型, 根据预警模型进行预警分析并制定相关的改进对策。具体操作步骤如图2所示。

五、小结

本文主要立足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 从当前中小制造企业的经营现状出发, 提出建立财务危机预警机制可以帮助中小制造企业抵御一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控制财务危机的爆发, 降低损失, 为中小制造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谷棋, 刘淑莲.财务危机企业投资行为分析与对策[J].会计研究, 1999 (10) .

[2].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财务成本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2.

[3].张小红.论如何建立铸锻公司财务预警机制[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18) .

[4].陈兴滨.公司理财[M].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2.

[5].赵元笃, 陈雪珍.中国家电制造企业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实证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 (19) .

机制制造 篇9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世界造船产业正在进行转移和结构调整, 全球造船业的订单流向逐渐从西欧移向亚洲。尽管目前全球船舶需求旺盛, 但造船能力迅速膨胀导致供需开始失衡, 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转移, 国际船舶市场的竞争日渐激烈。

面对这种竞争态势, 造船企业应该如何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模块化造船正在世界先进造船国家兴起, 并逐渐形成了模块化造船网络。“模块化”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思想和理论, 基于模块化思想的大规模定制模式通过灵活性和快速响应可以实现多样化和定制化, 直接促进了模块化组织的产生, 并有效地推动企业间通过契约关系而建立外部联系——模块化制造网络。西欧、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造船业发展的现代模块化造船方式和模块化制造网络极大提升了其自身竞争力, 而中国造船业仍处于全球制造网络价值链中利润较低的部分。研究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的形成动力对提高我国造船业竞争力有重要意义。学术界对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的研究还不多, 目前主要有对比分析模块化制造网络和其他的关系型网络模式的特点和绩效, 产品的模块化对生产组织的作用以及促使模块化和生产组织改变的基本要素, 等等[1]。这些研究为我们了解模块化制造网络的特点、结构等奠定了基础, 但较少研究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的形成机制。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 着重分析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的形成机制。

2 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的形成机制分析

模块化制造网络起源于美国[1], 是一种依赖交钥匙供应商 (Turn-key Supplier) 生产系统的产业组织模式[2], 是以产品的可模块化为前提, 通过交流与传递可编码化的知识 (Codified Knowledge) 并利用契约将生产和组装模块的企业连接起来而形成的开放式、以虚拟运作为特征的网络生产体系。它不受地域的限制, 既可以是地理位置相互毗邻的产业集聚地, 也可以是跨地区、跨国界的网络组织[1]。依照系统经济学的观点, 模块化制造网络可以用公式形象化地表达为:模块化制造网络={ (系统集成商, 通用/专用模块供应商) , (系统集成商与通用/专用模块供应商之间的关系) }[3]。

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的形成机制涉及推动力、拉动力和催化力, 这三种力量共同作用影响, 动摇了层级制组织存在的技术基础, 纵向一体化的组织逐渐解体, 模块化制造网络形成。市场的变化和技术变革等是最主要的推动力, 模块的多样性和需求的多样性是拉动力, 推动力和拉动力是模块化制造网络形成的原动力, 属于内在动因;标准化、技术进步和竞争等催化力则是加快模块化制造网络形成的环境机制, 属于外在动因。

2.1 模块化制造网络形成的推动力——变化、差异化以及多样性

2.1.1 技术变革推动造船方式的革新——大规模定制的出现

技术变革与产业组织形态的变化有着内在联系。第二次产业革命后, 运输技术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 电子、通信、计算机等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交易成本下降, 发达国家造船企业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革新。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高度专业化、大批量、少品种的大规模生产后, 出现了以客户为中心、小批量、个性化、以模块化生产方式为基础的大规模定制生产。大规模定制本质上具有“持续创新+敏捷制造”的特征[4], 采用柔性生产的思想, 以大规模生产的成本和速度, 为单个客户以及小批量多品种的市场定制生产任意数量的产品, 可以尽可能地适应客户众多而经常变化的偏好[5], 具有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敏捷为标志、以模块化设计和零部件的标准化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和柔性制造技术为支持的四大特点[6]。这时, 造船业向船东提供的不再是 (或不仅仅是) 某种一体化的完整的产品, 而是众多的模块。

大规模定制生产成功实施的关键是标准化[7], 模块化是现代标准化的高级形式[8]。产品设计、制造的可分解性是实现大规模定制的基本要求, 可模块化的船舶天然满足了大规模定制条件。随着大规模定制在企业中的实施, 模块化造船技术开始代替流水线技术成为新的主导技术[9], 新的网络组织模式——模块化制造网络逐渐兴起。总装企业与其模块供应商之间在组织结构上便是一种模块化的网络组织。

从功能上来说, 模块化制造网络模式是保证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顺利实施的最佳组织形式[10]。在大规模定制生产模式中, 模块化制造网络通过增加交易频率的方式来减少企业间的机会主义行为, 从而降低交易不确定性, 并进一步改变网络中各企业之间博弈的均衡, 既实现模块化制造网络效率最佳化, 也帮助总装企业和子模块生产企业实现各自的利润最大化。另一方面, 模块化制造网络中的企业通过长期合作这种机制, 将会自发地抑制交易双方间的机会主义行为, 企业在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导致共同利益最大化, 使得整个模块化制造网络获得最大利润。因此, 模块化网络制造的最终实现伴随着产品及其制造过程的完全模块化, 最终以模块化制造模式实现大规模制造。

2.1.2 模块化技术导致大规模外包——模块供应商形成

模块化造船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产品进一步模块化, 众多总装企业为了降低投资风险, 规避市场不确定性, 应对快速的技术变革和不断缩短的产品生命周期, 纷纷开始通过把某种模块外包和全球采购等方式剥离加工制造等非核心价值环节, 甚至直接出售国内外的生产性分支机构, 跨边界利用模块化制造网络中其它企业的资源为自己某一个生产环节服务。随着外包规模的不断增加, 一大批专业化模块供应商开始形成[11], 造船业的产业价值链条呈现出全球分散布局、区域集中的格局。例如, 日本的船舶制造网络就通过模块外包生产达到了降低自身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2.1.3 市场变化导致竞争加剧——产业组织纵向分离

第二次产业革命以后, 航运市场容量急剧扩大, 卖方市场出现了向买方市场转移的趋势。随着竞争加剧、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 世界造船业的分布格局已经由原来的日本、韩国和其它 (欧洲、中国及其它) 的老三极格局发展为日本、韩国、欧洲和中国的四极格局, 目前正向韩国、日本、中国的新三极格局演变。经历了几年的高度繁荣后, 国际船市目前处于高位盘整阶段, 但未来几年国际船市供求关系可能出现逆转。根据最新调研结果, 短期内, 国际造船市场总体上仍表现出“卖方市场”的特点, 但是未来 (2010年前) 市场需求将很难维持在现有水平, 全球造船能力的快速扩张可能出现能力过剩的局面, 国际船市供求关系很可能会从“卖方市场”阶段进入“买卖双方对峙”阶段或“买方市场”阶段。根据汽车、计算机等制造业模块化网络发展的经验, 以大规模生产为特征的多功能、多单位的纵向一体化大型的层级制组织结构无法对市场的转变和多样化需求做出快速响应, 竞争的压力将迫使传统巨型企业放弃把上下游的业务活动继承于企业内部的做法, 转而实施“归核化”战略, 纵向一体化企业逐渐解构。产业组织的纵向分离不意味着从一体化的科层组织简单地回归市场, 而是形成了一种企业之间为实现彼此互利共赢而开展大量交易和合作的网络组织结构。随着模块化生产方式兴起, 模块化制造网络正是适应产业组织纵向分离后企业间广泛协作的最佳网络治理模式[4]。市场的变化将最终推动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形成。

2.1.4 企业能力差异化和技术选择多样化可提高模块化效益

企业能力的差异化和技术选择多样性也推动模块化制造网络的形成。企业资源基础论者认为, 每家企业都拥有区别于其他企业的核心能力, 有的企业在一些生产活动中有竞争优势, 另一些企业在另一些生产活动中有竞争优势。不同的生产活动收益促使企业专业化于收益最高的生产活动。企业某方面的能力越强, 就越可能在相应零部件的专业化生产中获得较高的收益, 企业之间的能力差异越大, 模块化的效益就越大。企业能力差异化和技术选择多样性之间能够相互促进。企业的能力差异越大, 可能产生的技术选择就越多;同样, 企业可以选择的技术越多, 它就越有可能专门生产某种零部件[4]。当企业能力差异化和技术选择多样性相互促进的属性与产品设计模块化相结合时, 就会促进模块化制造网络的形成。推动力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

2.2 模块化制造网络形成的拉动力——模块多样性和需求的多样性

2.2.1 模块多样性影响产品的多样化程度

企业资源基础论者认为, 企业间资源的多样性会导致企业能力的差异[12]。模块化使企业能够利用自身的核心能力, 专业化从事收益最高的生产活动, 利用其它企业生产的模块组装出结构多样的产品。产品系统的模块多样化程度高, 也就是可模块化的零部件的数量多, 产品结构的多样化程度就高, 这样, 就能更好地满足客户多变的需求。因此, 模块多样性使企业得以利用模块化制造网络生产更灵活多样的产品。

2.2.2 需求的多样化提高模块化价值

另一方面, 需求越多样化, 组织柔性的价值就越大, 模块重组创造的价值就越大。产品系统中不同结构的产品越多, 多样化的需求越能得到满足。多样化的产品需求促使组装厂商重组不同模块供应商生产的模块, 而不必在企业内部进行投资。此外, 模块的重组能产生替代经济[13]。船舶是小批量生产、个性化要求较高的产品。面对造船业的竞争, 国外造船企业把制造、组装等模块外包出去, 通过区域产业集群, 乃至全球模块化制造网络, 利用各供应商、制造商生产的模块快速灵活地满足船东多样化的需求, 并降低自己的投资风险, 通过模块化网络而不是内部生产, 提供一系列的多样化产品, 又能快速改变产品的性能[4]。

2.2.3 模块多样性和需求多样性共同创造了模块化的价值

如果模块多样但市场没有多样化的需求, 生产者就难以通过多样化生产获益, 因而不会倾向于模块化;反之, 市场需求是多样性的, 但产品系统不能分解成独立的模块或者可模块化的零部件数量很少, 企业就会因生产多样化产品的成本太高而难以获利。船舶是可以模块化的产品, 市场的需求也趋向于多样化、个性化, 造船强国已经把船舶分解成很多独立模块, 并进一步形成系列产品, 船舶制造技术实现了朝壳舾涂一体化, 正向设计、制造、管理一体化的敏捷制造方向发展, 船厂已由“劳动密集型”转化为“技术密集型”、并向信息和知识密集的方向发展。拉动力作用机制如图2所示。

2.3 模块化制造网络形成的催化力——标准化、技术进步和竞争

标准化的难易度、技术进步的速度和竞争强度这些因素都催动造船产业组织的模块化进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 经济全球化, 网络经济兴起, 经济环境中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在不断增加, 虽然推动力和拉动力这两个内生因素不断促进模块化制造网络形成, 但层级制组织中关键企业的既得利益和组织惯性可能会阻碍模块化的进程。然而, 环境机制能推动生产系统对组织柔性化压力做出反应, 因而成为造船业实现模块化的催化剂。一般来说, 产业中的零部件越容易标准化、技术进步越快、竞争越激烈, 就越容易导致产业组织的模块化[14]。

2.3.1 标准化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研发效率和提高信息处理效率

标准化是催化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形成的因素之一。在遵循被广泛认可的、开放式的产业技术标准的基础上, 模块供应商之间、模块供应商与系统集成商之间在全球范围内通过信息网络、通讯手段迅速传递可编码的知识以保证模块间有共同的接口标准, 标准化界面表现形式如图3所示。

标准化界面公开模块间联系规则的信息, 提供了模块间的良好接口, 简化模块间的协调[11], 降低生产系统资产的专用性, 提供了一种嵌入式控制形式, 降低了搜寻、监督和执行成本。成本的降低削弱了企业进行垂直一体化的动力, 企业会利用组织柔性的优势来进行不同模块的研发和生产。

标准化界面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默会知识。模块化将部门变成模块, 在模块内部可以发挥“默会”知识的优势, 形成模块自有的“看不见的信息”, 培养模块的核心能力。同时, 模块间通过简单明了、众所周知、共同遵守的联系规则保持联系, 这大大提高了系统处理信息的效率和应对不确定事件的灵活性[5]。

标准化界面使得各分部可以同步进行各自的工作, 甚至进行激烈竞争, 最后由总部把各分部成果进行整合, 既加快研发速度, 又提高研发成功率。标准化对模块化制造网络形成的作用机制如图4所示。

在造船业, 船舶的零部件正在向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如美国海军通过对DD963驱逐舰进行模块化研究, 提出了标准化接口要求[15]。

2.3.2 技术进步和竞争共同催动造船产业组织模块化

技术进步和竞争也是造船产业组织模块化的主要催动力。在造船业, 技术进步加快, 产品的升级换代加快, 产品的生命周期也越来越短。因此, 创新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规避风险的基本动力, 企业更需要通过组织柔性来实现快速反应。同时, 造船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造船能力膨胀, 市场供大于求的趋势使得竞争强度越来越高, 激烈的竞争会促使竞争者克服组织惯性, 采用与生产过程多样化相适应的组织结构, 其它企业为了生存就不得不同样采用柔性组织结构[4]。因此一个产业的柔性化压力越大, 竞争强度越大, 就越有可能采用模块化制造网络来获取模块化价值。

3 结束语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 全球航运市场逐渐趋向供大于求, 世界造船中心转移到亚洲。在造船业中, 一种开放的生产系统——模块化制造网络逐渐形成, 它有利于造船企业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技术革新、市场变化、企业能力差异化和技术选择多样性是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形成的推动力量, 模块多样性和需求多样性作为拉动力, 都是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形成的内在动因, 而标准化、技术进步和竞争这样的外在因素是催化剂, 加快了模块化网络的形成。

全球模块化制造网络的形成给我国造船业带来了提升竞争力的机遇, 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模块化制造网络中的企业的知识获取变得相对容易, 中小企业也会有更广泛的发展空间[1], 所以, 我国造船业可以在把握模块化制造网络的形成动因的基础上, 利用模块化制造网络的优势, 利用经济转型的机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否则不仅丢失这难得的机会, 还会进一步拉大差距。

摘要:随着模块化理念兴起, 造船业开始实施模块化生产方式。由于各种因素作用影响, 造船业的模块化制造网络逐渐形成。文章分析了造船业模块化制造网络的形成机制。

上一篇:互联网思维广播电视下一篇:旅游专业茶文化